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2024-09-09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精选12篇)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1

桐乡卫校一直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 准确定位专业教学目标, 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专业素养教育, 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 我校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出一次就业率、对口率、稳定率“三高”的局面。这一良好局面的呈现, 得益于学校想方设法采取“四力”措施,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增强了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一、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师资

“兴教之道在于师。”我校历来非常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教师须获得与所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资格;教师每年至少有一个月以上时间下医疗卫生单位或企事业单位实践,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师继续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学校现有省春蚕奖、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嘉兴市名师、嘉兴市学科带头人6人, 桐乡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7人,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90%, 中高级教师占教师的68%。目前, 我校已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大力增加实训设备投入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职业学校的实训实验设备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物质基础。三年来, 我校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建设了学校附属的融产、学、研、训为一体的对外服务的桐乡市康复医院;投资500多万元建设和改造了学校的实训实验室, 购置了一大批先进实训设备。如今, 我校附属康复医院实训中心的投入使用, 以及一大批具有高水平、高仿真的实训实验室的建成, 完全实现了学生在全真、高度仿真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学生通过三年的“上学如上岗, 上课如上班”的模拟训练, 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 实现了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三、有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我校紧紧围绕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来优化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坚持文化课服务于专业课, 专业理论课服务于技能操作课, 技能操作课服务于工作岗位的原则, 有效调整了文化课与专业课、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合理缩短理论教学的课时, 加大学生的实训实验课的时间, 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训操作机会,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此外, 学校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了模块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具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管理中全面实施了学分制和学生的留级制度等。教育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提升了学校教育质量, 在上级教学质量检查中名列同类学校前茅。

四、全力推行学生技能考核

我校非常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认证, 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我校护理专业学生须参加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药剂专业学生须参加全省统一的医药商品购销员的技能等级考试;文秘专业学生须参加全国秘书职业资格考试;财会专业学生须参加会计上岗证考试等。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我校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考证中合格率远高于同类学校平均水平。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认证, 我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好地得到了检测和社会的认可。学生在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 还拿到了一个以上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2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的政策的实行,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毫无疑问,毕业生人数也在年年攀增,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那么,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文化群体,在择业的过程中面临的更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面前,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增强自身能力,在谋职大军中占据一席之地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

关键字:大学生 就业 能力 竞争力 研究

一、首先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太低,主要表现在:

(1)学习过于死板,有的学生不能将课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2)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向求职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其求职成功率不高;(3)有的学生大学四年学也荒废导致专业基础知识不足,专业素质不强;(4)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缺乏实干和吃苦精神。等等 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的主要因素。

1、.专业技能、合作技能、求职技能严重不足

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应能够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与技能,并兼具经营管理和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做到全面发展,同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等。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必备的核心素质。现实中,一些大学毕业生不仅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甚至缺乏实际经验和最基本的行业常识,由于经验不足,肯定在就业过程中会有困难和挫折。

2、.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较差

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个人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和人际能力、具有良好的从事实际应用工作的心理素质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现代职业精神和成熟的职业心态、与岗位相适应的现代职业能力,是当今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近些年来,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岗精神,缺乏对岗位正确的认识,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择业时拈轻怕重、赚脏怕累、挑三拣四,没有正确的信念来指导自己的意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不足,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要用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本岗位工作,这都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的表现。

以我自己而言,由于缺乏锻炼,我的求职技能还存在严重不足,理论知识虽然较好,但是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及与实践的相结合。团队合作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业务和工作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那么,我想在校期间,我可以通过参加学科技能大赛,求职大赛、以及积极在暑假参加实践来提升我相关方面的能力。

二、其次找出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低的原因

1.现行教育体制的不足:

一是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缺乏应有的灵活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用性,导致学校“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

二是管理机构僵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如本科生一般为四年,硕士、博士研究生各为三年,不容许提前完成学业或延迟毕业;

三是劳动保障、人事、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和社团组织等对如何更好的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缺乏协调,降低了政策的效用水平。

2.教学岗位及教学管理存在不足:

一是专业设置与实践脱节、师资缺乏实践经验、教材知识陈旧落后;

二是对学生的管理仍处在以班主任为主的学生管理方式,与现实的社会生活脱节,使学生处于从属的和被动的地位。

3.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缺乏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缺乏主动意识,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主要依靠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介绍和学校解决就业。

三、那么找出了原因,我们该如何提高自我的就业竞争力

俗话说:做事无目的,无计划则不成,做人无规划,无原则则无法立足。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无论做人做事,都得提前有计划,有规划。那么在面对我们的就业的时候更应该有所规划。那么我们就得做到以下几点:

1、进入大学就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持有“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事宜。就我而言,我是一名学经济的学生,那么首先我就应该给自己定好位,将来从事的工作是会计、银行、证券或是其他工作。一旦确定好,就奋不顾生的去努力。

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去努力。

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努力学习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融汇贯通。苦练诸如:点钞,验钞等基本职业技术。、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大一开始就要全面的了解自己,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明确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然后做好相应的规划,利用毕业前的时间为自己的目标做准备。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四年时间为我们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做准备,我们毕业后完全可以胸有成竹,更不会感到迷茫。

我们应该明白,(1)“没有方向将是最大的失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是求职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最关键的不是“如何找到好工作”而是“我真正需要和适合什么工作”,如同正确地做事必须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一样,大学生应静下心来,审问自己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一年后?五年后?十年后?而思考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

2、沉下心来学习,注重知识和理论架构,才能为将来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很多人都说理论没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部分大学生很自然的认为理论知识太空洞,没实际价值,由此就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种心理和表现在所以大学生中都比较普遍,其实这是很有害、很片面的,这种口号的提出害了很多大学生。但是通过一年对经济类知识的学习,我明白大学理论知识扎实,是以后工作的第一步。我认为,实践固然很重要也更实用,但理论永远基础,就是做事情的基石,没用一个完整的理论知识架构,你做事情会很没系统性,缺乏规范性。只有在理论架构的基础之上去操作具体的事情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完善。尤其是对于创业者来说,没有一个整体的理论架构,就很难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做事情就会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所以理论知识实际上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从整个系统上来掌握知识,这样什么将来做事情将会做得有的放矢。

大学生就业难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原因有很多方面,其实,最重要的就在于大学生自己,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也在于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上面,只要我们是合格的人才,就肯定会有企业愿意要我们,企业永远需求优秀的人才,自身没能力,谁也不能救你。所以,大学生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的去培养和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打造自身的竞争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待业大军中谋得一席之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3、就业期望值要适度,心理素质要过硬。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烈,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准备。每个人都非常向往能够去一个更好的实现自己自身价值的单位去。可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自己遇到的问题越多的时候,自己的心里压力就越大。

另一个方面,大学生因为与社会的接触不多,虽然有较高的人生抱负,可是却对这个世界并不了解:不了解事情的流程、不了解人情是非„„所以他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他们更希望能够纯粹一点,因为他们在纯真的环境里生活的太久。于是自己就开始退缩,无法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于是就出现了那些投机的人,他们希望能够借助某件事情或者某个平台一蹴而就,迅速的成就自己。但是这样的人到最后往往会摔的很惨。

我们说凡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要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我想最根本的就是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期望值,这样才能够既保证自己的信心,也能够寻找到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位置。成功的几率将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拥有良好的、过硬的心理素质也尤为重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素质体现着一个社会综合素质的高低。而当代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尤其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败,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直到达到胜利的彼岸。

4、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但是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有很大不同。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在经管类人才来说,企业录用尤其注重职业技术过硬的。所以,我们在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注重实践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5、俗话说:人无信,无以立。所以找工作,为人处世必须诚信。

总之,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应该争取全面发展自己,认清就业形势,从自身出发,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完善自我,做好就业准备,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努力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力,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实践学习之中,切实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 篇3

一、调查的总体描述

为提高问卷真实性,本次调查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配合下,随机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233份,回收率为74.3%。其中,一、二、三、四年级学生分别是554人、428人、638人、61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4.8%、19.2%、28.6%和27.5%;男生1251人,占56%,女生982人,占44%。调查问卷由基本信息、自身现状、职业认知三大部分组成。基本信息部分包括年级、专业、性别、生源地区等;自身现状部分包括生涯规划准备、就业形势了解、压力因素分析、专业学习状况等;职业认知部分包括职业意识培养、就业期望了解、市场需求分析、择业观念选择、就业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创业等。

二、大学生就业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缺少职业发展目标是困扰大学生发展的首要因素

统计分析发现,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递减,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也呈下降趋势,而就业的压力却呈递增之势(表1)。

调查发现,近七成的人因缺少职业目标而产生困惑,职业发展目标不清困扰大学生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表2)。

面对困惑,大学生解决的途径不尽相同。45.1%选择了通过朋友同学的帮助来解决,26.9%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17.5%选择通过亲属帮助解决,5.4%选择求助老师,1.7%找专家咨询,3.4%选择其他方式。这说明,当学生承受压力产生困惑时,最希望通过得到和自己思想相近的朋友同学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学生在回答“是否为自己做过职业生涯规划”时,61.8%的学生表示没有,38.2%的学生表示自己做过职业规划并在不断努力中;有66%的学生没有做过职业测评,85%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缺少了解,83%的学生很少关注招聘信息。多于2/3的学生缺乏职业发展目标,不了解自己想从事何种职业,如何准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缺失和职业发展目标不清制约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2.不清楚专业发展方向造成学习动力不足

被调查的学生不到四成对所学专业非常了解,仅17.7%表示很喜欢自己的专业,6%对所学专业根本不了解,14.4%明确表示不喜欢所学专业。在“是否满意所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上,仅有7.7%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满意”,有31.3%的学生明确选择了“不满意”(表3)。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对考哪所大学和选择什么专业却考虑甚少,大都由家长决定,还有部分学生是调剂录取,没有选择专业的权利。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对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模糊不清,导致对所学专业喜好程度降低,更无法理解专业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学习动力。

3.多数学生就业预期有调整

对于“你对第一份工作薪酬期望是多少”,83.7%的学生定位在2000元上下,3.1%的学生选择1000元左右。在问到“能否接受零工资”时,77.6%的学生表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积累工作经验而接受。持续的就业压力,促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预期进行调整,而“零工资”问题的出现也折射出大学生对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复杂心态。

对于就业地点,67.2%的学生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作为首选,6.9%的学生觉得西部发展空间大,25.9%的学生选择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在单位性质的选择上,外资企业仍是首选,国有企业紧随其后,公务员招考也日渐火热,还有8.6%的学生也有了创业的准备。按性别统计,女生选择外资企业的比例明显高于男学生,而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的选择上,又明显偏低(表4)。传统认知中进入外资企业就成为白领阶层,因而得到了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青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企业实力极大增强,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高,日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选择基层就业、支援西部建设、自主创业人数的增多,反映出大学生择业观念逐渐多元化。

4.提升情商能力的需求最强烈

大学生认为择业凭借的要素依次是学习能力(30.9%)、与人交往能力(30.2%)、专业知识(28%)、英语能力(4.3%)、学校专业名气(4.2%)、其他方面能力(2.3%)。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最看重的要素依次是专业知识(36.3%)、学习能力(27.5%)、为人处事能力(20.9%)、学校专业名气(12.4%)、其他能力(3.0%)等,所以好多学生关心学习成绩较多,了解职场环境和关注职业远景规划较少。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追求最多的是个人发展空间,依次是符合自己兴趣、舒适的工作环境、发挥专业特长、先工作再说,突显了当今大学毕业生追求个人理想、注重持续发展的主流就业理念,也是当前“先就业后择业”和“先择业后就业”的两种就业观念的体现。

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大学生采取多种途径积极准备,其中,34.3%参加实习积累工作经验,33.2%参加相关技能培训,16.2%增加选修课程完善知识结构,10.2%看书学习拓展知识面。大学生希望提升自身情商能力、职业意识、求职技巧以及职场礼仪知识等(图1),情商能力成为大学生们需求最强烈的就业能力。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对策

1.加大力度改善政策环境和资源环境,吸引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培养具有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人才,优化基层人才队伍结构。但由于社会资源在城市和上层过度集中,市场相对失衡、发育滞后,基层的创业环境、成长机会、政策待遇等都未能取得与制度鼓励相当的优先条件,使原本应该成为最大就业领域的基层单位,反倒成为退居其次的就业选择。

从和谐发展来看,改善基层工作环境和资源状况,从户籍制度、档案管理、人事关系、社会保险、福利待遇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吸引大学生到基层。例如,刚刚施行的取消大学生落户限制的政策,就为大学生基层就业打开了通道。

2.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持续发展

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目的是引导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它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在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生涯教育体系。对一年级学生,要以自我认知为重点,引入科学的评估方法,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为生涯规划奠定基础;对二年级学生,要围绕发现教育展开,开展专业引导教育,激励学生选修、辅修相关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开设生涯规划理论课程,让他们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三年级学生,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渗透职业指导内容,帮助学生设立生涯目标,实施生涯规划;对四年级学生,要将重点放在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和创业创新观念的培育方面,充分利用毕业实习机会,协助学生发现并弥补知识和能力的不足,适时开展大学生求职技巧、就业信息、考研辅导等方面的指导,从而为大学生生涯策略的执行和调整提供信息。通过全程化生涯教育,逐步解决大学生职业发展目标不清的问题,大力促进大学生充分、满意就业。

3.大力加强情商培养,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著名成人教育家卡内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5%取决于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人的成功要素,80%受情商的影响。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情商才是一个人成功、成才的决定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已认识到情商发展重要性。情商包含自我识别、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感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培养大学生情商,需要社会、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学生的坚持不懈。首先,学校要营造氛围,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均衡发展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逐步树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机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促进其情感智力培养;加强挫折教育,引导大学生在逆境中成长,认识、控制和激励自己的情感。其次,大学生要提高情感认知和情绪控制能力;要管理和激励自我情绪,理解他人情感,融洽人际关系;要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提高情商水平。通过系统的情商教育和训练,帮助大学生提高情商。

4.努力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新时期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任务。

首先要建设校园人文环境。用民主、开放、进取的环境来培育人,建设健康向上的、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在教育中有机融入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要活跃学术氛围,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培训,建设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治学环境,开展大学生创新计划和科学研究训练计划,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培养严谨的治学精神,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激发创造潜能。要完善知识结构,积极适应科学技术广泛交叉、既高度分化又趋于综合的发展趋势,全面推行选课制度,给大学生自主权,允许跨学科、跨年级选课,加入边缘课程教育,增加前沿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内容,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科技视野。其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政策咨询、开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支持创业的服务体系,要借助创新计划、创业大赛等,为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解决他们自身的就业问题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实现自身价值。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篇4

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已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毕业生是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就业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生活状态,更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前景。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仅仅在2011年度,我国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就已经达到了650多万,但是真正找到合适和满意工作的人数却占很小的比例,更多的人仍处于待业状态或者从事着临时性的工作。由于近些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每年都有数量惊人的往届毕业生加入待业人群之中,给原本已经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造成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高校的扩招政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欠缺使得大学生无法有效地将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同社会实践相结合起来,也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客观发展需求。大量的客观情况反映,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因为社会就业岗位的短缺,从更深层次来讲,是因为目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现实要求,使得用人单位无法接受对相关人员的招录。因此,尽管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但是仍然有数量巨大的社会岗位处于空缺状态,有待真正的人才去填补。

中小型企业是吸纳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全球经济陷于困难状态,中国经济的增速也开始放缓,宏观经济形势的不乐观导致大量的中小企业处于破产的困境之中,其不但没有发挥增加就业岗位的作用,反而给社会增加了更多的失业人员,这一客观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此外,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首选,然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招录名额是极为有限的,因此从根本上无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这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专业知识的积累而获得的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实现职业生涯和自我价值的相关能力。这种能力是综合性的,既包括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包括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应该在长期的教育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完成的。鉴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广义性,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保证基本科学文化教育质量的基础上,更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符合社会现实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和紧密,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所招录的人才不仅需要精通本行业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掌握相关行业的基本技能,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实力,进而占据主动地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高等教育的重点局限在对相关专业的科学文化教学,而且当前大学专业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专业领域的划分过于细化和僵硬,各个专业之间界限过于分明,缺少必要的联系,使得大学生很难对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掌握,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的局限性,使之难以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对复合型人才的现实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只有就业能力的提升才能整体带动包括社会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机会判断和把握能力、自我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在内的各种重要社会能力的提升,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策略

㈠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错误的就业价值观是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诱因。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观念方面存在着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工作档次期待过高。当代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生活和成长,与他们的父辈相比,生活质量和环境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往往会忽视现实社会中残酷竞争的一面,而是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工作的安逸和舒适程度上。然而,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相对比较安逸和舒适的工作岗位非常欠缺,或者早已进入饱和状态。大学毕业生长期对未来工作持有过于乐观的心态,一旦在求职的过程中遭遇挫折和失败,那么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巨大的心理反差,进而影响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因此,对工作档次过高的期待对大学生就业不具有积极影响。第二,希望留在大城市发展。高等院校一般都分布在大中型城市,大中型城市与小城市相比具有经济发达、文化娱乐发达、物质资源丰富等优势,所以,吸引着大量大学毕业生留住在大城市发展。但是,大城市在具备一系列优势的同时也增大了就业的难度和竞争压力,使得大城市的工作岗位几乎处于饱和状态,难以再容纳数量巨大的大学毕业生,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盲目留守大城市并非明智的选择。第三,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在很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往往选择暂时从事一份临时性的工作来解决经济上和生活方面的困难,但是却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而是摇摆不定或者盲目攀比,试图寻找更好的工作,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频繁地更换工作,使生活始终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这样一方面会消耗精神意志,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工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未来的长远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

大学毕业生必须首先在思想意识方面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放弃过高的工作期望和一步到位的就业理念,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一份相对比较安定合适的工作岗位,并在工作中积极展示才华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也是就业能力的核心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㈡消除专业之间的界限

当前大学专业是以学科为基本参考依据进行明确划分的,各个专业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导致学生在接受本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很难对相关专业的知识进行获取和认知,使其难以具备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养。因此,高校应该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打破专业之间的明确界限,让大学教育成为宽口径、高标准、大范围的教学模式。此外,高校还应该消除对报考专业方面的严格限制,使学生能够在入学之后一段时间内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兴趣爱好自由地进行专业选择,避免因为政策的原因而使学生丧失选择最佳专业的机会。正确的专业选择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只有学生对某一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够产生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和动力,反之,只会消磨学生的意志和兴趣,难以达到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㈢增强社会实践教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用人单位更加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当代高等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能力,更要根据现实要求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高校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完全以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而是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教学环节融入到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时,大学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定位,由知识传输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起到辅助和指引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研究、自我学习,自主地探索专业科学知识,并积极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自主性学习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就业能力的提升同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三桂.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J].现代大学教育, 2009, (3)

[2]傅进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与职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5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还关系到高校的健康发展。文章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和结构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析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结构 提升途径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呈现,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是近几年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细分出来的新课题,它更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竞争的激烈性。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及实际本领,是主体的综合素质或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化活动和水平体现。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在国内外也有各种说法,各种观点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把专业性能力归属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范畴之内。在这里,我们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能够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并不断获得晋升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既然是综合能力,自然包括专业性能力。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因为在理工类学科以及一些前沿科学的高精端学科,用人单位在招聘技术人才时,专业是用人单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再考虑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比如生物科学行业、应用物理学行业、机电行业、建筑行业、医学行业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结构是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方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瓶颈。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可以为测量和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特点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构建,本文将其结构构建如下: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和专业性能力,基础性能力是普遍性的、各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它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性能力是指大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系统掌握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高校而言,既要注重大学生基础性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专业性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育人质量,适应社会需求。

(一)大学生基础性能力的提升途径

1.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包括社会洞察力、判断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开设或加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如开设“逻辑学”“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以及某些讲授方法论的课程,在课程讲授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运用,从以知识型教学为主向以能力型教学为主转变,多引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第二,专门开设“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要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即教师给学生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调研并制订解决方案。如果条件具备,这些方案还可以实施或部分实施,以检验学生的方案成效。这种课程必须是讨论式的或者是开放式的,即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方案,在评价讨论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人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石。对于高校来讲,在课堂教学上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应当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适当采用传授知识、小组讨论、专题研究、情景模拟等授课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3.沟通能力的提高。沟通能力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争辩能力、设计能力(形象设计、动作设计、环境设计)。沟通能力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第一,重视口头交流技能。鼓励学生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自信心。第二,高校要多组织各种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如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班会、信息咨询。第三,学校开设“演讲学”“逻辑学”“辩论学”等有助于提高沟通能力的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沟通技巧,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 "

4.适应能力的培养。适应能力包括忍耐力、心理调适力、情绪调控能力、抗压力、抗挫折能力等。高校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社会现实,承认并正视竞争,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正确面对各种压力和挫折。第一,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深化心理辅导的内容,根据不同大学生群体的需要,分别采用面谈、心理讲座、心理测验和团体训练、就业指导选修课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第二,学校可以请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优秀毕业生作就业报告,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现状和信息,学习成功案例,转变就业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值,克服恐惧、自卑、从众等不良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提高心理承受力,打破传统意义上事事求稳、事事求顺的就业思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就业的挑战,提高抗挫能力。第三,高校应开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治疗室,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值班坐诊,为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提供方便。

5.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高校设置“组织管理学”这门课程,而且要配备有良好组织管理能力和丰富经验的教师,引导学生注重组织管理知识的学习。虽然组织管理能力是在一定经验的积累下动态发展的能力,但是有关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前人所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是可以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的。第二,大学生个体要主动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锻炼。首先,要善于抓住和把握锻炼的机会。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学生干部,大学生个体要主动参加干部竞选,利用干部这个平台,组织好各种活动,敢于承担责任,积极锻炼自己,提高组织管理能力,认识到任何一个职位都可能使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学习和锻炼。第三,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如果自己不是学生干部,想要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话,就要善于观察,向别人学习。当班干部组织活动时,不要漠然处之,要以积极的态度配合班干部组织好活动,并注意学习组织的方法,关注产生的效果,活动后积极进行总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自己组织一些活动,如一场球赛、一次郊游、寝舍之间的联谊活动等,这样,经过积极主动的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同样能得到提高。

6.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协作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和个人成才,学校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就业发展情况。第一,要让学生理解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广播、板报,网络等宣传手段宣传何为团队精神,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以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为主题的讲座、座谈会、主题班会或专题教育活动,通过讲解、案例分析、事例展示和互动交流的方式,向大学生讲授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第二,学校和老师应该多举办一些拓展训练、创业构想、专题研讨等能发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一个集体就是一个团队,许多工作都需要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很多个体价值的体现也要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体现的道理。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在活动中使学生始终保持团队协作的激情和热情,使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内在需求。

(二)大学生专业性能力的提升途径

专业性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关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强化和专业技能的提高途径,以往的许多研究文章都论述得非常全面和详细,本文不再赘述。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重点对职业道德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1.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对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课堂集管理、传道、授业、解惑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最正规的载体。学校应结合专业特色,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合理规划。定期开展职业道德讲座,注重将职业道德贯穿专业课程和实训实践课程的始末,不断加以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自己专业需要具有的职业道德素质,并通过案例告诉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的危险性以及各种职业道德楷模的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从而使学生强化对自己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如在师范类的“教学论”课程中可进行师德教育,在医学类的授课过程中贯穿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教育等。

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其显著特征是穿透力强、作用面广、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高等学校的相关部门可组织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观看录像,请一些职业道德标兵畅谈自己的体会,举行专题讲座,开展讨论等,积极营造浓厚的职业道德环境。在运用传统载体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占领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阵地。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路径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弥补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缺陷,二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完善就业服务和教学服务体系。

一、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课程教学服务体系

(一)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高校应将应用课程教学与基础课程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依据就业市场调查,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了及时了解就业市场,必须进行市场调研,并根据就业市场动态,调整相关课程。

专业的冷热发展趋势具有不固定性,各高校应全面发展各学科,完善各学科专业设置。

(二)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综合课程体系

1.加快通识类课程体系建设的步伐

我国高校现在普遍开设的通识类课程有两类:一类是公共基础课程,一类是应用性课程。通识类课程的改进和完善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选修与必修相结合;应将方法论和工具类课程归入必修课领域,将突出个体差异的课程设置为选修类,由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意向,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其个体发展的职业方案。

2.促进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包含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学科课程体系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其就业领域。专业课程体系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适应社会发展。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进一步重视就业的导向性,使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

3.加快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步伐

实践类课程体系大致分为专业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体系。该体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内容和结构中,重视理论知识运用及能力培养的综合设置。其突出特点是重视体验性,将理论联系实际。

社会实践课程与专业实践课不尽相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前期体验,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课程内容上体现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各种实践的互动。当前各高校都在进行实践课程体系的探索,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增强高校、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更具时效性。同时社会实践课程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就业市场动态,从而能够更客观地从自身实际出发,形成健全的求职认知心理。

二、加快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

(一)就业指导服务全程化基本模式

就业能力的培养应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不同发展采取不同的方法。根据就业能力培养方法的不同,将全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分成三个部分:萌芽期培养、就业技能的培养及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三个部分的有机整合,使全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更加科学。就三年制专科而言,萌芽意识期培养主要针对大一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针对大二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主要针对大三学生。

根据连续性原则,考虑三部分的时间安排,可进一步将全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分为六个连续性阶段。

第一阶段:入学适应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初入大学的学生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自身审视及定位,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认识到大学的重要性。可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感知能力,促进其个人职业规划的初步觉醒,并为其提供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第二阶段:个人大学生涯规划阶段。这一阶段是由目标唤醒到确定及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转变。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基本的职业生涯目标和规划,并逐步实现这种目标。

第三阶段:就业能力评估阶段。此阶段首先采用多种不同的课外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对自我就业能力进行初步评估,调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了解就业环境与方向。

第四阶段:就业能力提升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可采用多种方式诸如就业模拟体验、职业道德教育及相关职业流程的介绍等,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第五阶段:就业能力实习阶段。该阶段就业指导以指导学生调整职业发展目标、确定入职后的生涯计划及培养学生的求助技能为任务。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就业信息、指导学生制作求职材料、提供提升求职能力的训练等,从而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第六阶段:入职再教育阶段。帮助学生找到自身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利用实践、模拟演练及提升训练服务等来了解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使学生完成角色的转变,即由“学生”变成“职场人”。

(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1.培养学生明确的职业规划设计理念

大学时代是学生对以后职业生涯进行自我规划的伊始。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要很好地设计自身的职业生涯。学校可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完成自身的设计目标,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机遇,不断地做出调整,避免盲从。

2.培养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理念

提升就业力,实践是基础。学生在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同时,学校也应引导并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实践是检验自身能力的标准,学生要不断进行自身完善,改变自身的不足。

3.培养学生健康的就业新理念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需求,这也是完善学生就业观念的核心。高校可以采取诸多方式,如开设诸如就业指导的课程、讲座等来达到这种健康就业理念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择业技巧

1.积累和取舍有效信息

在就业信息的收集上我国一直都以政府和高校为主。对高校来说,就业信息的收集应该具有两个特点:信息收集横向的广泛性与纵向的深入性。这两个特点具有多样化选择和提高就业信息质量的导向作用。其中就业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系统性及计划性是我们务必要注意的原则和方法。

2.规避各类求职陷阱

目前,很多不法分子诱使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事件屡次发生。大学生在求职期间的陷阱主要有骗财类陷阱、骗色类陷阱、知识产权类陷阱和合同类陷阱等。因此,高校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指引他们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宣传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

针对大学生就業的严峻形势,国家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广大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办理各类手续的服务,采取各种措施为毕业生解答疑难问题,向学生提供手续办理、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参军入伍等多方面的资料,宣传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使就业政策深入人心。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就业政策,保证就业政策宣传及时传达给每一位毕业生,避免学生因为不了解相关就业政策而错失就业良机。

参考文献:

[1]郑一筠.学科、专业、课程相互关系及其建设对策探讨[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8).

[2]张楠.社会实践:顺利就业的重要砝码[N].中国教育报,2008-2-20.

[3]王晓莉.论大学生全程就业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国地质大学,2006.

[4]刘薇,黎万斌.关于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的思考[J].时代教育,2008,(12).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7

关键词:就业能力,就业指导,大学生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3年高校毕业生为699万,2014高校毕业生数量为727万,而2015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则达到了将近749万。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加之目前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处于攻坚克难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话题。当然,导致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但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描述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建议,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提供参考。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施国卿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表现为做事、为人和求职的能力;沈巧明将大学生就业能力总结为专业知识、基本能力以及求职能力三个方面;孙留涛则从知识结构、心理品质和能力结构三个方面构建了大学生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笔者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查阅前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基础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高校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导致了高校学生在应用、实践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如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就拿到了英语四级、六级证书,但如果让他们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估计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够从容自如,笔者认为一方面可能由于他们学到都是一些死板的英文知识,缺少对英文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可能由于他们底气不足、缺乏的交流的勇气,这从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了高校大学生应用能力较差。又如,现在许多学生在实习时仅仅走走过场,有的甚至直接找关系让实习单位开出实习鉴定,这样的学生求职时肯定不具竞争优势,即时找到了用人单位,也可能因为实践能力弱而遭到用人单位的解聘。除了实践应用能力外,笔者认为目前许多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方面也是有所欠缺的。目前高校高入低出的管理机制让许多学生一入大学生就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成了挂在他们嘴边的口头禅,很多学生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修满学分,获得一纸文凭,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基本上得不到任何提升,更谈不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创新。

2. 社会实践能力不强

任何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员工精明能干,所以社会实践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一上岗就能的胜任的本职工作的员工在求职时更具竞争优势。然而,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讲,一方面,他们缺少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就业前,他们往往也没有对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规划,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他们社会实践能力较差。

3. 就业观念和需要有待更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面对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仍然陈旧,就业时期望高,对工作待遇和工作地点的期望值脱离实际。如有的学生毕业时宁愿漂在北上广,也不愿选择中西部的单位;又如有的学生一心只想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对优秀的民营企业则嗤之以鼻。

4. 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责任感是个体被社会接纳和完成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时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认为个人的现实生活是最实惠的,而社会理想太大、太远、太空,可望不可及,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没有清晰的认识,缺乏社会使命感和社会主人翁精神。

5. 心理承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以及就业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然而,当代大学生多半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父母为其承担了绝大多数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总想坐享其成,缺乏全局观念,也缺乏独立性和主动关心、照顾他人的意识,经受不住挫折和打击,心理承受能力有限。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

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个人和高校两方面进行努力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具体策略如下:

1. 大学生应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全面发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自身原因是影响其就业能力的自然基础和内在因素,笔者认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先从大学生自身入手,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有明确的规划。大学阶段是个体由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过渡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应对自身的大学生涯进行合理规划,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为今后的求知做好知识储备和能力准备。(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就业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讲,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作为软实力的基础性能力和作为硬实力的专业知识、技能构成。在大学生四年中,学生应保持高考之前学习的惯性,刻苦努力地学习,多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锻炼提升自己的基础性能力,巩固专业知识,完善专业技能。(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应用实践能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了,当代大学生应多走出校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争取见习机会和实习机会,提前适应社会,把自己培养成知识面宽、专业素质强的“T”型人才。(4)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就业心态。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是客观存在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应客观辩证地对待,合理分析其中蕴含困难与机遇,不高估自己,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和挫折而气馁,应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 高校应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于人才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笔者认为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高校应确立面向市场办学的指导思想,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不断提高教材的适用性。(2)继续开展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为了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准确定位,科学合理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高校应通过相关课程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以便为将来的求职做好准备。另外,高校还应对全体学生进行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全程化是指就业指导不仅关注大四毕业生,同时也应覆盖到低年级的学生,但要注意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是指高校就业指导者应具有专业性,应对市场需求、就业政策、就业程序、求职技巧有充分而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帮助与辅导,提高其就业竞争力。(3)不断为大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任何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员工一上岗就能胜任工作,这意味用人市场需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产学合作,密切与企业、行业的关系,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提高实操课程的地位,不断提升课程效果。另外,高校还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孙留涛,李秀.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对策与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0.

[2]徐东飞,吴凯.论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世纪桥,2010.

[3]沈巧明.浅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培训[J].广西轻工业,2010.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8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

要想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就必须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才能对症下药。简单来说, 就业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能够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求时获得就业的能力, 是具有让雇主满意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组合, 包括个人良好的综合素质、人际关系技巧、丰富的学科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敏锐广阔的视野等多个因素。

贫困大学生要明确自身提升就业能力的方向, 通过专业训练和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 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明确定位, 开发自身潜能, 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实现我自价值,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业能力主要分为以下几大能力。

1. 基本的工作能力

大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 这是保障大学生能够就业的前提。其中主要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社会能力, 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品德素质, 确保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工作能持续有效开展等。这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标准, 也是基础。

2. 专业知识的应用拓展和创新能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很难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相关工作岗位;但是对于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将专业知识尽可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是大学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也是部分企业挑选人才的标准。

大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 不断拓展和创新, 才能提升自身的能力, 主动出击, 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

3. 求职营销能力

大学生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就必须主动出击, 掌握相应的求职技巧和方法, 全方位展示自己, 这就是求职营销能力。

应通过就业网站了解相应公司的岗位需求, 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准确定位自身的需求, 做到知己知彼;同时要把握机会, 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在同行业竞争者中赢得先机。

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据了解,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人, 较2013年多28万人, 创历史新高;而2015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依旧很大, 虽然与2014年比没有明显起伏, 但在就业需求结构性方面有变化, 二三线城市和民营中小企业需求增大。由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有明显差距, 就业形势依旧十分严峻。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来说, 往往希望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由此应聘时就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 偏向于较高收入的大企业和大城市。但因贫困生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原因。使得其与普通毕业生相比在求职过程中不占优势, 出现签约率低和择业岗位较差等类现象;也因其心理尚不成熟或急进的心态, 使得在面对就业失败时, 可能会产生心理阴影, 甚至丧失求职的欲望。

三、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

1. 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面对择业选择时, 会着重关注收入高的职位, 通过走入大城市, 摆脱贫困,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 由此会将薪酬待遇的高低作为首选。这种错误的观念往往导致毕业生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2. 专业知识不扎实, 缺乏实践机会

我国当前的大学生学习大多处于一种散漫的状态, 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普遍问题。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市场需求对人才的选择标准上升, 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有些贫困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 没有进行知识的延伸和运用, 且因自身的成长环境限制了其与外界的接触, 缺乏实践机会, 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

3. 综合素质不强, 心理素质较差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来自信息闭塞、教学质量较差的山区, 受到的素质教育少, 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到位, 综合素质较差, 且在大学期间大多只着重关注学习成绩, 难以有好的机会进行锻炼, 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

部分贫困生存在自卑心理, 不善交流, 求职过程中遭受挫折会紧张, 不知所措, 从而加重心理负担, 这会影响他们的正确就业心态。

四、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途径

1. 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首先要深化教育改革, 依据市场需求调整所学专业知识;依据往届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反馈, 明确主要的人才培养方向, 优化学生的专业课程, 将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培养综合人才, 为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要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首先要正确进行自身定位, 改善老旧的功利思想, 发掘自身的潜力, 发扬长处, 克服弱项, 做好就业的准备。

整合校内外资源, 参与实践活动, 完善自身, 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生活中出现的一切苦难, 戒骄戒躁, 脚踏实地, 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就业的挑战。

3. 利用校内外资源提供就业帮助

学校方面可通过适当增加助学金和勤工俭学项目等方式帮助贫困生, 给予学生生活上的援助;也可利用社会资源提为贫困生提供实践和创业的机会, 通过利用政府和企业等社会资源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更好地培养满足社会、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 从而提升就业率, 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备军。

五、结语

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促进社会的有序、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资源力量的支持和贫困生自身的努力, 是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体制改革,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逐步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葛云芝.新常态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上旬) , 2015, 31 (11) .

[2]岑道权.提高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9 (2) .

提升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篇9

一、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 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劳工组织 (ILO) 指出, 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我国学者郑晓明认为,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 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有诸多要素, 笔者结合管理学泰斗罗伯特·卡兹提出的管理者应具备的三大基本管理技能 (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的划分, 认为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重点评价五个一级指标, 分别是个人素质、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和知识水平。其中个人素质包括身心健康、敬业精神、形象气质、道德与诚信和竞争意识等;人际技能包括团队协作意识、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承受压力能力等;概念技能包括逻辑分析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技术技能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社会实践经验、计算机与信息处理能力等;知识水平包括专业知识结构、基础知识结构、课程学习成绩和英语应用能力等。

二、弱化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 大学生自身原因

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难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本身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

1. 专业能力不足。

用人单位对能体现经管职业特征的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的要求很高, 而经管类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现象严重;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 不愿从基层做起, 眼高手低;缺乏必要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能力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求职难的直接原因。

2. 实践能力低下。

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经管类大学生时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 希望所招聘的大学生一上岗就能够马上胜任工作。然而, 一些经管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对理论学习重视有余, 却对专业实践学习不够重视, 不愿意到企业进行实习或兼职, 不愿花时间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结果眼高手低, 实践能力低下。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与不足成了经管类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软肋。

3. 人文素质不高。

用人单位往往将企业文化与经管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结合起来, 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视。而许多学生对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够重视, 不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人文知识面偏窄、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等较差, 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经管岗位的需要和要求。人文素质欠缺, 成为影响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

(二) 高校培养模式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1. 办学思路出现偏差。

高校的办学方向更多地强调学科或科研发展规划, 没有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升到办学战略高度。

2. 学习评价导向不科学。

很多高校对经管类专业大学生与其它专业的学生的学习评价方法是一样的, 都是侧重于以课程考试分数来评价, 而忽视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指引, 致使学生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课程学习与考试上, 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3. 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些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 而是单纯地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或者是从自身经济效益考虑设置专业, 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的脱节。经管类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 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及社会适应性。不重视实践环节, 或在经管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 高校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高校就业指导的体系建设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应该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 而且还应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就业指导内容。但一些学校没有将就业指导纳入一项系统工程, 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 甚至进入误区。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指导机构不健全。有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招生工作、甚至与学生工作合并办公, 多数院系没有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 甚至不少高校没有专门的就业活动场地;二是指导内容不到位。不少高校将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混同在一起, 以为就业指导工作就是向学生发布就业信息与政策、组织毕业生参加双选会和签合同时盖盖章等;三是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忽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应聘技能与技巧的培训与指导, 忽视与校外就业培训部门、企业的横向沟通与合作, 忽视对用人单位特定经管岗位所需的实际专业性能力的培养;四是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性不强, 与职业生涯相关的知识积累、管理能力培养这一重要过程被忽略, 注重高年级的就业指导推荐工作, 忽视对低年级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三、提升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与策略

(一) 全程化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化、全程化的工作, 不仅仅是就业信息与政策的指导, 更包括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择业技巧等的教育和引导, 还包括对经管类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指导和相关教育培养等。就业指导贯彻于学生的整个大学时期。从一年级学生入校时就开始接受分级职业指导, 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经管专业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以及成为一名经管人才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管理技能要求,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发展方向;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侧重塑造和完善自己,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专业特长与技能;对毕业班学生则侧重于进行政策、技巧、心理等方面的指导, 增强毕业生就业信心, 积累就业经验, 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员工就业能力需求进行跟踪调研, 编制经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价量表, 定期对本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测评, 找出差距, 让学生明确需要提升和完善的方向。

(二)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经管类高校的办学方向应突出学科专业特色, 侧重于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管理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可以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式。根据相关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将其中的通用知识和通用技能设计为“宽基础”课程, 而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具体经管工作岗位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设计为“活模块”课程, 学生根据职业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活模块”课程深入学习。该课程模式是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主体, 以社会实际需要的经管专业职业技能为导向, 着重培养经管岗位的关键能力, 使学生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能力。高校要关注用人单位对经管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需求情况, 灵活调整课程模块和教学方法。

高样要用好校外丰富的资源,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合作, 这样才能随时获悉用人单位对经管类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高校通过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和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负责人给学生上课, 有利于经管类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很多企业有自己的培训中心, 这些培训中心的课程很多与就业能力有关, 如果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接受培训和学习, 将对其就业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益处。

(三) 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

实践能力可以说是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核心, 提高实践能力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 经管类专业学科特点决定了大学生需要更多地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因此, 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经管专业实验课、实习课、设计课、社会调查等实践课程的地位, 加强经管类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加强经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让学生在实验室体验企业运营过程和沙盘实战模拟, 增强学生对企业运营过程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领导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室模拟、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管理技能的培养。经管类院校应突破传统的完全校内训练的教学模式,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经管实践基地, 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条件。另外,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ERP沙盘模拟对抗赛、“挑战杯”创业比赛等经管专业竞赛、积极参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 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自己, 成为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

(四) 提高经管类学生的人文素质

笔者在一个面向企业的调查中分析发现, 用人单位在评价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时看重的指标依次是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沟通能力、道德与诚信、专业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等。出人意料的是课程学习成绩和基础知识结构的得分都不太高, 这与学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课程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学生的好坏迥然不同。因此, 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提升其就业能力的关键。经管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需要社会、学校、学生多渠道、全方位的共同努力。社会大环境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根系与繁枝的关系, 只有根系发达, 一棵树才会枝繁叶茂。高校要重视人文教育,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淡化专业界限, 厚基础, 宽口径, 更好地实现智育与德育的统一、知识与技能的统一、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校园浓厚的人文氛围是提升经管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节、经管学科竞赛、企业经营模拟、企业招聘模拟等形式开展活动, 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经管类大学生在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 必须强化认知训练, 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自我调节, 全面提升其个人素质及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郑晓明.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2)

[2]白剑宇, 吴春.基于USEM模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9)

[3]Fugate M, Kinicki A J&Ashforth B E.Employability:apsycho-social construct and 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 (65) .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10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 但关于其概念, 国内外至今没有统一界定。郑晓明2002年在其《就业能力论》一文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描述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 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 在内容上, 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它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1. 学习能力不强。

学习能力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 是就业能力的基石。当代大学生从小受应试教育培养模式影响, 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的被动教学模式, 不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更谈不上深入钻研。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极快, 企业发展日新月异, 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如果自己不主动学习, 毕业生在校所学知识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甚至一就业就发现所学的某些知识已经过时。如果毕业生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 不学习新知识就很难胜任工作, 甚至刚毕业就被新岗位所淘汰, 成为时代的弃儿。

2. 思想道德素质下滑, 养成教育缺乏。

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素质、政治辨析力、社会洞察力、情感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 是大学生思想成熟与否的标志。当前, 由于受社会、网络及家庭负面现象影响, 导致某些学生价值观扭曲、颓废思想严重;诚信意识淡薄、金钱权力攀比心理明显、社会责任感缺失;沉迷于享乐奢靡生活中, 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个人中心主义较强、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就业时只追求工资待遇, 缺乏奉献敬业精神。甚至有的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缺少挫折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 导致毕业还不能自立、缺乏独立解决和辨析问题的基本能力, 无法称其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3. 实践能力差。

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知识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就业能力的关键, 是各种能力综合应用的外化体现。无论在校期间学习多少知识, 最终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其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实践。企业所需要的大学生不仅要知识渊博, 更希望的是一毕业就胜任工作, 独当一面, 创造价值。然而, 当前高校对学生实习实践环节安排时间不够, 再加上部分学生在校期间不主动或很少参与专业社团的实践活动, 使知识停留在书本中与实践脱节, 导致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 形成“眼高手低”、“纸上谈兵”、“会说不会做”的状况, 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严重制约学生就业。

4. 就业应聘能力差。

就业应聘能力是解决就业问题最直接的“敲门砖”。要求大学生必须充分准备、准确定位、主动出击、果断选择。但部分大学生没有认真分析自我,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就业意识淡薄、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 自我定位不准确、应聘技巧和知识缺乏, 就业选择产生理想化、盲目化、迷茫化的现象。

5. 社会适应能力差。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在各种环境中驾驭自我的心理、生理的调节能力, 它是大学生就业乃至完成由学生角色向社会职业角色顺利转变的关键。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对自己将要从事职业的全面了解, 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缺乏足够分析, 就业停留在个人梦想中, 对就业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存在恐惧感。在求职中自卑胆怯, 连续几次不成功便灰心丧气, 一蹶不振;或对社会现实职业需求了解不够, 存在急功近利、盲目攀比心理, 导致职业期望值过高, 失去不少就业机会, 存在明显的社会适应能力差的现象。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探究

1. 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提升和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作用。

(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育特色专业人才。

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人才。因此, 在教育教学上必须树立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面向企业, 科学定位, 加大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 使之适应社会需求, 适应社会行业发展更新。要遵循市场供求规律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 按照社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方案、融入新的知识点, 要突出学校自身的教学强项和办学特色, 紧贴区域产业和行业结构需要, 培养特色人才, 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2)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高校要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 长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立德修身”工程, 开展诚信教育、纪律教育、礼仪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 成为德才兼备、思想进步、有理想、有抱负的新时代青年。同时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引导学生服务农村、服务基层, 鼓励学生到西部、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3)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素质。大学是大多数学生最后集中学习的阶段, 是他们踏上工作岗位之前的最后准备阶段。必须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大学生所学知识必须通过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检验, 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其知识内化的程度。所以, 在理论教学之余, 高校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专业实践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社会实践能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知社会, 锻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正确认识自我。学校可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专业比赛、“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专业实践, 通过假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社会实践,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确定学生职业目标、实现目标而制定的路线图。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规划知识, 正确客观认知自我, 从而根据自身特点最终选择理想职业。高校要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必修课, 让每一个学生了解课程的重要性。要从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系列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训练, 组织学生开展职业实践活动、职业意向测评、职业兴趣分析等, 增强学生职业意识, 正确认识和分析自我。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分阶段帮助学生校正和深化自我认识, 确定正确的职业目标。

(5)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开展导师制个性化指导。

高校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对学生开展就业观念指导、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制度政策学习、就业信息获取、就业技巧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就业讲座、就业信息、就业评估等更多的就业帮助, 提高学生的就业应聘能力。

同时高校也应开展本科生“导师制”, 推行全员育人模式。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让专业老师通过课堂内外接触、指导, 给学生讲解更多的专业发展趋势、职业特点、所需能力和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经验, 使学生更好地就业。

2. 学生要自觉提高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提升就业能力的主体作用。

(1) 加强自身学习能力提高, 增强创新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 大学生要主动、积极、认真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 更要主动学习综合知识, 学习对自己综合素质有用的人文知识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善于猎取广博的文化知识, 了解社会以及专业的发展现状。在理解了老师所授课程外, 还要学会举一反三, 掌握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前因后果。要有意训练自身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懂得主动思考, 不断创新, 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2) 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和网络现象, 要能明辨是非, 科学辩证地看待分析问题。要严格要求自我, 做一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大学生。重视养成教育, 培养自己的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 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成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3) 加强自身实践能力锻炼, 提高综合能力。

要主动参加课程实习、专业实训和专业竞赛, 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在综合实践上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等, 要主动担任学生干部, 抓住每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 提高自身的专业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

(4) 加强就业应聘能力锻炼, 提高就业技巧。

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积极参与相关课程学习, 正确分析定位自我。尽早地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为自己确立就业目标, 选择切合实际的就业方案。注重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增强就业意识、提前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就业培训指导、招聘会, 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应聘技巧和知识的学习掌握。

(5) 增强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充分了解所学专业的情况和发展前景, 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并不断加以改进。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 主动了解就业环境、政策和就业形势, 适应社会和岗位。要重视和积极参与毕业实习环节, 主动与实习单位领导、老师和父母交流, 听取他们对自己就业的意见。要学会平衡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正确分析就业中出现的挫折, 及时调整心态, 转变角色, 适应就业市场和岗位, 加强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需要学校和学生自我的共同努力, 共同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高校应顺应市场发展需求, 深化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应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高校及学生必须共同围绕培养人才、顺利就业的工作目标才能整体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更好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守义.新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 (8) .

[2]梁杰芳.高校学生就业的职业指导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22) .

[3]夏建军, 郭飞, 王学军.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1 (2) .

[4]李静.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2) .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11

关键词:基于就业导向,学生英语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一、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当前高校公共英语课程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比较充分地认识,往往被看成是非常孤立的公共基础课程,当前也没有与学生就业关系非常密切的专业课形成比较实效的互动关系。我们说专业课与基础课安排不完善,不能完全发挥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当中的基础作用,最终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难以很快掌握一定的英语应用技能。

(二)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当前的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缺乏良好的真实语言教学环境,导致很多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转换成实用的语言能力,这样也不能满足就业导向下对毕业生的应用能力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改变,如基础英语课程的删减和大量英语选修课的开设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三)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欠缺带来的挑战。一些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知识面比较狭窄,间接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扩展,学生的思辨意识和能力在英语课上没有得到锻炼和培养。而社会和高校的目的是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也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既要掌握本体性知识,同时也要兼备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这也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一)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当前部分高校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培养,这样就不利于毕业生在当前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以学生就业为根本出发点,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勢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首先,要以学生就业为出发点,以强调英语知识学习及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同时突出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要逐步加强对本专业英语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在教学中,应该紧密结合当前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对于人才基本职业素质的需要,以能力培养为教学主线,重点强化职业岗位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力求实现知识和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切实培养学生非常扎实的工作能力。其次,要创造多方位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要不断开展丰富的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学校要利用基于新媒体的的教学手段来模拟语言环境,并组织教学和语言实践,要切实理论联系实际。除此以外,还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英语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不断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主学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将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表现出灵活协调的适应能力。最后,开设符合学生专业需求的英语后续课程。以专业为依托,以需求分析为手段,促进后续课程的多样化建设。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外,更多的是要提高各种语言使用技能。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的专业优势,打造“英语+专业”的教学新模式,设法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引入到各专业学科教学中,将语言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实现在专业学习中提高语言技能,在语言技能培养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今后深造、投身社会实践工作的扎实基础。

(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首先,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结合学校特色开设选修课。高校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一般历时两年。随着新一轮改革的需要,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来对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进行压缩,同时鼓励大学英语教师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开设一些比较实用,学生感兴趣的公共选修课如商务英语、IT英语、机械英语、金融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英美文化等。这样一来,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施展自身才华和专业优势,增加锻炼的机会。其次,探索团队合作式的教师发展道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全面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发现自己的优势,特点和长处。学校和部门也应该给予教师拓宽知识面的机会,提供交叉学科的进修,从而可以在部门形成方向相对一致的学科类别阵营团队如英美文化团队,商务英语团队,学术写作团队。每个团队都由教授或有经验的副教授带队,从研究到课程开设,都由团队集体完成,并在课程设计,课程需求分析等方面寻求科研课题。最后,加强专业学习和进修。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还是由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或语言学专业培养出来的,跨学科知识结构存在相当大的欠缺。只有极少数的教师有双学位学习背景或者获得或正在攻读跨学科硕士或博士。教师选择跨学科攻读博士学位,可以说是给予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是为应对竞争和适应制度做出的再次选择,也可以看做是教师踏入另一个学术领域的重要一步。

培养具有较强英语实践能力和较高素质的学生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

参考文献:

[1] 杨映春.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趋向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2).

改革会计教学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篇12

一、会计教育现状

会计学专业作为经济管理类重点专业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招生数量不断扩大, 在全国两千三百多所具有高等学历教育的院校中, 超过六成的高校设有会计专业, 近五年来每年都有50万以上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 就业成为社会普遍关注问题。调查表明, 会计专业毕业生总量供大于求, 再加上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理论知识过剩、实际动手能力差, 对专业缺乏规划等因素, 就业难度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具体表现在:

1. 重数量轻质量。

扩招是这几年高等教育的时髦名词, 随着高等教育平民化思想的确立, 高校入口不断扩大, 在校生数量急剧增加。虽然给一些高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同时也给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培养埋下隐患。就会计专业而言一些高校在设置会计专业和招生过程中盲目性非常强, 特别是一些理工类、综合类学校, 虽然专业设置的条件不成熟, 还是上马会计专业, 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但教学环节漏洞时有出现。师资、实践环节跟不上, 学生质量、综合素质很难保障。

2. 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环节。

会计理论教学在高校普遍受到重视, 不管是在师资上还是教材上和世界接轨比较成功。教师可以和名校交流、教材可以用名校教材, 总之理论高精尖。再看看实践课安排, 只有很少的模拟实习, 主要练习编制记账凭证、报表等。在教学时间安排上理论教学占绝大部分时间, 有的课程持续一学期或更多, 而实践教学一般安排二三周就不错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学生的应用技能得不到保障。

3. 课程设置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目前一些学校会计课程设置与经济发展差距很大。有的课程设置超前, 有的课程设置滞后。一些学校按照培养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设置课程;有的学校按照培养国际会计师设置课程, 这与国情难适应。证券投资、企业清算、破产重组课程设置有难、偏之嫌。现在大多数会计专业毕业生去向有两种一是就业, 二是读研究生, 两种选择对专业素质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 考研侧重综合理论水平, 就业突出综合工作能力。发展方向不同, 对专业就有选择。目前许多学校的课程设计上没有满足学生最基本个性化需要, 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很小。

二、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 强化实践环节教学

满足需求是人才培养的目的。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开展教学活动。会计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毕业生的供需矛盾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会计教学应该着眼于社会需求, 立足于培养目标的需要。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但是人才市场的供需现状不容乐观, 也反映出高等教育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会计研究领域和内容不断拓展 (与管理、与技术、与计算机等相结合) , 对于会计学本科毕业生来讲, 有着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 会计学科的毕业生应该是不愁找到“饭碗”的。

然而, 事实却并非如此。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 受教育者的基数越来越大, 其中本科生教育发展尤为迅速。据统计, 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80万, 2005年很可能突破340万人。而早在1997年全国高校在校生共590万, 读会计专业的达58万之多, 每10名在校生就有一名在会计专业学习。从供给角度来看, 会计学科本科毕业生的大量扩招好像是满足了社会需求, 但是近年来会计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奇怪的“两缺”现象——用人单位找不到所需的会计人员;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则找不到理想的岗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1. 需方。

需方讲究成本效益原则。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关注所需人才的自身价值和增值潜力的发挥, 比如能否很快进入角色、胜任会计岗位 (可以节约培训成本) 、坚守岗位、维护单位利益 (降低企事业的人才流失成本) 等专业素质;是否具备诚实稳重的品质, 能否具备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

2. 供方。

在现有教育过程中没有从应有的高度审视和重视需方的要求。 (1) 教育培养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 (2) 有些学校建设和发展机制的定位不太明确, 对市场需求研究不够, 学校内部管理尚属“粗放型”; (3) 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维度和综合能力, 学生所学知识与应用能力深度不够、广度不足, (4)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不重视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等等。

3. 本科生培养目标亟待明确。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曾对会计教育目标的构建提出了三个与掌握专业知识相关的原则:一是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掌握程度;二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从事专业工作的态度与方法。随着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会计发展的趋同化, 中国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应该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 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良好职业道德、专业及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 经过一两年的实践检验即能够成为会计师的专门人才。

(1) 明确培养目标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会计教育目标提出三原则:一是专业知识掌握程度, 二是所学知识运用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是从事专业工作的态度与方法。随着教育国际化, 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会计发展的趋同化, 中国会计教育目标应该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 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良好职业道德、以及后续学习能力强、实际操作技能强, 经过几年磨炼即能成为会计师的专门人才。会计学的内涵必须适应经济环境做到与时俱进, 瞄准市场, 适时调整会计学教学计划。现阶段应该增加选修课, 减少必修课, 缩小必修课学分比例, 适应学生职业个性需求。围绕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扩大选修课范围增加选修课学分比例, 使学生能根据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课程。例如, 考研的可多选择一些专业理论性学科和外语, 准备就业的可多选择一些培养工作能力的实践性学科, 使专业课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 优化实践环节强调动手能力。实践可以夯实理论教学成果, 理论教学是为了实际应用, 实践是学校“产品”价值得到社会认可的关键环节, 重视实践环节使教学工作得到价值最大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强化实践教学可以走出去, 请进来。走出去就是让学生走进社会各行各业, 不管是认识实习还是顶岗实习都会让学生有非常大的收获, 这也给企业挑选合适的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在实习中检验学生的素质比起双方到人才招聘会上谈能力要强很多。实践教学形式多样, 为了使学生对财务分析课程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和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和企业保持合作关系, 建立实习基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证券公司和相关单位进行参观、调查和实习, 并与财务分析人员进行座谈, 以便发现理论知识与业务实践间的差异。在条件允许时, 为学生创造机会直接参与财务分析的实践工作, 让学生获得财务分析实践的切身感受。本着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程结束期末, 安排校内财务分析模拟实验。同时, 将财务分析列入学生的毕业实习计划, 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 和企业分析人员面对面交流, 亲自动手进行分析, 从而使财务分析真正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

还有请进来,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必要请方方面面的会计人员走进课堂。例如, 请注册会计师讲他们的工作、请生产型企业的会计人员讲他们的工作, 请流通型企业的会计人员讲他们的工作等等, 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使学生们增加对他们未来所从事职业的了解, 增加感性认识, 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会计工作能力的培养, 离不开实习基地的建设。过去大多数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 向学校报告去向就可以, 这种粗放型实习方式效果差。学生放出去了, 具体实习什么、实习的效果如何学校都是不可控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学校应该转变观念, 按照有偿互惠的原则, 有选择与一些代表型企业签订实习协议, 通过支付费用或者优先选择毕业生的方式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培养高素质毕业生是高校办学最终目的。改变目前的两缺现象即用人单位找不到所需的会计人员;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岗位迫在眉睫。明确培养目标、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是会计专业教育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滕绍娟.办好会计专业提高就业率[J].商业经济, 2004, (2) .

上一篇:游戏辅导论文下一篇:文本细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