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024-05-08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精选12篇)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篇1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围绕“树人”的育人理念, 借助课程为抓手, 聚焦学生的“道德、人文、科学、艺术、心理、体育”六大基本素养, 努力成就每一个学生。其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学校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潮流, 依托区域内的人文环境和丰富资源, 着力打造全新的科学课程———纳米科技特色课程, 把纳米科技引入学校科学教育范畴, 与小学科学、初中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有机融合, 并尝试开发校本教材, 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独树一帜, 创新建设纳米特色课程体系

近年来, 我国纳米科技在中小学的教育受到国家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将“中学纳米科技创新实验室”列入子课题进行研究,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也将“中学纳米科技创新实验室”作为提高中学理科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我校独创性地提出了九年制纳米科技特色教育课程, 这是第一个整合相关学科课程中纳米知识, 形成以纳米知识为主题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由浅入深, 由科普到探究, 由课堂到课外, 分学段有序进行, 其研究成果将对我国进行中小学纳米科技教育起到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我校开展纳米科技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地域优势。我校坐落于高新技术扎堆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 学校周边有众多国家级纳米技术研究院所, 如中科院纳米所、生物纳米园、纳米城———世界最大的纳米产业基地, 还有多所大学也在苏州设立纳米技术的研究生院, 这些都为学校开设纳米特色课程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 为组织学生的参观、实验、实训、实习, 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此外, 我校也是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及苏州海兹思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中小学纳米实验实训基地所在地, 这一切都为我校建设纳米科技特色学校, 提供了资源、硬件和软实力上的充分准备。二是师资优势。教师是开发课程的主体, 我校纳米科技教育课程开发组的教师都是学科的教学骨干, 有学科带头人, 有省市基本功、评优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都具有很强的再学习能力。科研院校的专家也热心于纳米科技的普及, 也是本课程开发团队成员。三是学生及家长优势。我校很多学生是独墅湖高教区科研单位精英或大学教师的子女, 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 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比较浓厚, 动手能力强, 思维活跃。同时, 部分学生家长就在纳米相关企业就职, 这部分家长能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便利条件和技术指导。

二、切合实际, 巧妙设置纳米特色课程内容

纳米科技是一门尖端科学, 为有效拉近学生与“纳米”的距离, 在课程设置上, 学校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 将纳米科技的相关知识整合到小学科学、初中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课程之中, 以纳米科技的基础结构为核心设计课程系列, 以一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主题单元形式让学生从初步了解纳米科技知识到深入开展纳米科技探究实验, 掌握纳米观测工具的使用, 并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进而开发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小学第一学段:学生自主活动占90%, 侧重研发纳米科普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课程, 力求课程表现手段的多样性, 比如卡通纳米故事会、观看视频PPT、游戏、表演、动手小实验等, 让低年级学生直接感受生活中的纳米现象, 接触纳米科技的奇妙, 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第二学段:学生自主活动占70%, 侧重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的课程, 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 通过科学的方法感受现象后并思考其原理, 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户外采集、书本阅读、观看纳米小实验等方式, 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真相的学习兴趣, 探索现象背后的纳米科技知识和原理。

初中一年级:挖掘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相关内容, 在教师的引导下, 深入探究纳米科技知识, 侧重学习使用纳米观测仪器进入纳米世界, 探知验证课本知识, 学习纳米显微镜的初步原理, 逐步掌握探究纳米世界的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 进入纳米结构表征的认知。

初中二年级:挖掘初中物理学科的相关内容, 在教师带领下, 开始尝试独立操作纳米检测仪器, 进行科学实证, 深入学习纳米相关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三年级:挖掘初中化学学科的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观察纳米形貌的小实验, 加深对纳米科技的理解, 并能将所学知识物化成模型展品、创意设计等, 通过小组探究完成纳米科技实验, 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与时俱进, 借力营造纳米科技教育氛围

纳米存在于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 如何帮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呢?为此, 独墅湖学校为纳米课程的开设配备了先进的纳米科技创新实验室。实验室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台世界先进的纳米实验仪器———教学型扫描隧道显微镜 (T-STM) 和原子力显微镜 (T-AFM) 。这两款纳米显微镜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材料表面的结构, 并能将观测到的图像转变成三维图像。它们的分辨率达到纳米级, 而且是超微型一体化设计, 是目前世界上最小、最先进的纳米教学仪器。值得一提的是, 学校这间实验室的所有设备包括两台显微镜, 全部由合作单位无偿捐赠。

纳米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创建, 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和科学验证提供最直接有效的硬件支持, 也营造了浓厚的纳米科技学习氛围。在纳米课程的学习中, 纳米科技创新实验室成了学生最喜爱的学习场所。在这里, 学生可以观察到物品表面的微小结构, 去感知“原子”的真实存在, 去理解纳米的大小尺寸;在这里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世界先进的仪器, 学会通过实验去进行研究学习;在这里, 学生们享受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发现带来的无限乐趣……

四、有声有色, 积极开展纳米探究活动课例

该课程已在初中一年级顺利推进了一年多的时间, 由生物学科教师授课。任课教师结合生物学科特色和内容设置, 开发出纳米相关领域的七大主题、共20 多个课例,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积累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这七大主题分别是———

第一单元:什么是纳米?———认识纳米。包括:“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科技”、“参观科技长廊, 探寻纳米奥秘”3 课。

第二单元:如何看到“纳米”? ———认识观测纳米结构的工具。包括:“认识扫描隧道显微镜”、“认识原子力显微镜”、“学习制作DVD样品”、“DVD中的信息存储在哪里”4 课。

第三单元:“纳米”真的存在吗?———探究“莲叶效应”。包括:“自然界中的纳米现象”、“探究莲叶的疏水性”、“探究校园植物的疏水性”、“探究动物的疏水性”、“‘莲叶效应’的纳米结构观测”5 课。

第四单元:我们能制造“纳米”吗?———纳米颗粒DIY。包括:“自制碳颗粒探究疏水性”、“探究碳颗粒对油的亲疏性”、“碳颗粒的纳米结构观测”3 课。

第五单元:“纳米”有什么用?———体验纳米科技的应用。包括:“观看科普视频畅想纳米未来”、“神奇的石墨烯”、“制作石墨烯的模型”3 课。

第六单元:关于纳米, 我想了解更多!———纳米科技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包括:“参观纳米研究所, 了解纳米新进展”、“参观江苏纳米城练习使用显微镜”、“家长进校园共叙纳米缘”3 课。

第七单元:纳米就在我身边!———纳米科技创新大赛。本单元为期末检测内容, 目的是将学生所学知识物化成学生的创新点子、模型制作、创意海报、科幻作文等。

本学期, 学校又在初中二年级物理和小学科学两门学科中开展纳米科技特色教育, 不断推进纳米科技特色课程, 丰富学生活动探究课例。

五、行之有效, 切实提升学生创新科学素养

我校纳米科技特色课程推行探究式教学, 点燃学生创新智慧的火花,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以“纳米真的存在吗”这一单元为例, 首先, 教师从周敦颐的《爱莲说》谈起,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疑问:为什么莲叶能“出淤泥而不染”、水珠能在莲叶上滚动?为什么莲叶的表面始终是干干净净的?接着组织学生分别观察水滴在表面光滑、被晒干及表面被沙皮破坏的莲叶上滚动后的现象, 并对“莲叶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猜测;随后让学生选择了校园里约10 种植物的叶片, 收集了蝉、蜻蜓、蝴蝶的翅膀, 甲虫的外壳, 鸡、鸭、鹅的羽毛等进行探究, 一方面查阅资料, 一方面通过原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同时联系中科院电镜所的专家, 请他们帮忙测定植物表面的结构, 提供莲叶表面的电镜照片。

在一步步实验、观察、思考、推测、论证下, 莲叶“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逐渐明晰, 学生明白了正是这些动植物表面具有规则排列的纳米级突起, 稳定吸附了一层空气膜, 使水分子无法渗入, 因而具备了疏水性, 同时能自动清洁黏附在表面的杂质, 使其不被污染。

研究并未到此为止, 一些善于思考的学生提出了新的疑问:如果能在普通材料表面涂上纳米颗粒, 那么这种材料是否也会具有与莲叶一样的防水防污功能呢?纳米级颗粒如何制造呢?……教师推荐给学生几本台湾中学使用的纳米教育的教材, 让学生们从中寻找灵感, 于是, 学生们开始了动手制造纳米颗粒的新的探究……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寻找方法、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形成新的问题……纳米课程教师为孩子们设计的探究式学习活动, 例如:“纳米纳米什么米”“自然界中的纳米现象”“参观科技长廊, 探寻纳米奥秘”、“神奇的石墨烯”等, 主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汇总、表达交流能力;“探究校园其他植物的疏水性”强调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类能力;“探究碳颗粒对水和油的亲疏性”等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科学实证的探究能力;激发他们关注前沿科技, 并将所学所见物化成具体的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和模型等。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开阔了视野, 激发了探究欲望, 提高了动手能力, 提升了创新意识, 活跃了创新思维, 为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奠定了基础。

目前, 我校的纳米科技课程已成为我校的特色课程、品牌课程, 辐射效应明显, 成为全国开展纳米科技特色课程的标杆。目前, 学校已经接待了苏州、常州、广州、上海、深圳等多省市的主管教育部门、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瑞士Nanrsurf AG首席执行官、伊朗副总统国际事务顾问以及伊朗国家纳米振兴委员会的成员也专程到我校就纳米科技特色课程进行了交流。我们有理由相信, 我校纳米科技特色课程的创办, 将对课程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并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篇2

桃山镇中心校 孙立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今天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从课堂教学抓起”的一点看法。

一、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土壤

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向上成长的空间,更要关注学生向下扎根的土地。学校要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分层培训(实现年青年教师“做中学”,转岗教师“做中思”骨干教师“做中创”),从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育观念,达成“三转变”,即从“应试教育”向提升“核心素养”转变;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管、灌、压向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转变。让教师真真正正转变成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真正正做到让核心素养立足课堂。

二、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点

第一,选择与确定各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点。

第二,结合课程的特色,深入细化学科层面的核心素养要点内涵,形成从基本要点到主要表现,再到要点与表现相结合这样一脉络,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

第三,将核心素养学科要点与学科学习建立联系,有效开展学科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推进启发式教学

聚焦核心素养培育

课程改革以后,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在课堂上仍然存在教师把控过多、缺少学生质疑问难等问题。因此,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认为应深入推进启发式教学。

首先,我们要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但是这些课堂上的教学多数仍以教师讲授、提问和学生被动回答为主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有利于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深入推进启发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以往的课堂上教师提问的问题,多数是“对不对”“是不是”的判断性问题和“是什么”的陈述性问题;对于“为什么”的解释性问题和“你是怎么看的”评价性问题比较少。这些判断性问题不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不利于培养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接纳和利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深入实施启发式教学,设计有思维梯度和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当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后,教师要学会有效地接纳和利用。

如教师在课前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如:即兴表演,观看录相,启发式谈话等。其次再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能够提出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能够从新的角度去审视、想象问题。同时,教师适时与学生共讨论、分析、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课堂会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境界”,使他们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饶有兴趣地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的互动。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再其次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将本学科的核心知识、结构化知识通过有效的方式教给学生,使他们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形成本学科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各学科要展开合作,围绕跨学科的内容和项目,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还可以走出校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真实的情景,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课外资源,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

四、以“五个一”为载体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学科教学对核心素养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学科外活动的教育价值。本学期我校将聚焦6大核心素养,以“五个一”为载体(即一副好口才、一手好书法、一个好身体、一身好习惯、一项好才艺),培养学生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同仁们,我想信只要我们转变、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再上新

台阶。

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篇3

关键词:课外探究活动意义 策略

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成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还注重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各种情感的培养。这些目标的达成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关注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这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注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意义——拓展

关注学生课外探究活动,意义就是让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拓展、延伸和补充,让课外探究活动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探究活动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可以实现三个方面的拓展:

1.时间拓展。一节课只有40分钟的时间,下课铃响了,本节课的课堂探究活动就该结束了。但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探究的活动并不能以下课铃而结束,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继续探究。如四年级下册(科教版,下同)“种子萌发”只有一课时的教学时间,但是“种子的萌发”从浸种到生根、发芽、长叶,整个活动过程至少要十几天的时间。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课内课外结合。只有通过引领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才能让学生做到亲身经历“种子萌发”的整个过程。

2.空间拓展。科学课的许多内容是学生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科学课的有些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去,有些教学内容还要学生走出校园,到田野、公园、工厂里去,以求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针对这些教学内容,我们更好的办法就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几个人一小组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课外探究活动。

3.内容、形式拓展。学生的思路一旦打开,兴趣被激发,就会有许多问题产生,课堂40分钟的时间不可能解决学生心中的所有疑问,许多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无法在课堂中一一进行。教师根据教学的相关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如“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他液体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浓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那么浓糖水、味精溶液能否让马铃薯浮起来?”这些活动内容对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和培养实验能力都十分地重要,课堂中又完成不了,可以让学生回到家里再做。

二、关注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目标——落实

关注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目标就是根据课外探究活动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办法,来提高课外探究活动的成效。

课外探究活动没有科学老师在身边,学生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兴趣容易被激发,这是开展课外探究活动有利的一面;但是学生年龄小,解决问题能力弱,这是开展课外探究活动不利的一面。学生在课外探究活动过程中还会受到当前学校、家长只重“语数”等因素影响和干扰,容易出现“心动没有行动”“半途而废”等现象,没有把课外探究活动真正开展下去。

如何根据课外探究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提高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成效,下面粗浅地谈几个策略。

1.寻求支持——合力

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需要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

校园是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大课堂。如在校园里开辟种植园、养殖园,丰富校园动植物的种类,建立小气象站、小天文台等等,让学生不出校园就有蚯蚓可挖,有食物链可观察;科学教师应尽可能地争取学校领导和任课老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理解和支持。如学生挖蚯蚓、找蜗牛时、翻动校园的绿化带时,学校领导不至于不问原因就把学生批评一顿;学生玩磁铁、养蚕,任课老师不至于因为可能影响上课注意力而简单地禁止。

家校形成合力,是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保证。如学生把蚯蚓带回家饲养、探究实验,家长不赞成,甚至把蚯蚓拿去扔掉,探究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所以我们科学老师要在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之前用各种形式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探究活动条件,有时间与孩子一起探究、外出考察,帮助孩子解决一些他们年龄阶段无法解决的困难,督促孩子进行持续的观测等等。

2.统筹安排——时机

我们科学教师在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时要关注、考虑课外探究活动的安排:哪些内容需要学生开展课外探究,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需要哪些条件,什么时机安排这些活动比较合适等等,做到宁缺毋滥,统筹安排。

例如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学生经常看到月亮,月相变化也每个月都在发生,但是因为没有关注,就变成熟视无睹。笔者在开学第一节科学课上让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浏览,并进行了一些预测。“月相变化”相关预测:(1)我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大部分学生只能说两三种。(2)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大部分生不知道。(3)月相变化周期是多少时间?大部分学生不知道。(4)为什么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有时看不见?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根据学生的月相变化的原有认识,课前进行月相变化观察十分必要,这是学习“月相变化”的基础。但是“月相变化”的观测受天气、周期变化等多种条件的影响,需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教师不分时机布置学生进行观测,学生第一天晚上没有看见月亮,第二天晚上没有看见月亮,第三天晚上就懒得去看了。“月相变化”的观察最好从农历上旬的一个晴朗的晚上开始,这时的月亮是上弦月,下午放学时就出现,上半夜可见,便于学生观测并发现问题。相反,如果一开始就从下旬开始观测,这时的月亮在后半夜出现,学生都在睡觉,何谈观测。

3.活动指导——细致

课外探究活动教程一般没有教师在身边指导,由于学生年龄小或刚开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课外探究活动的问题(任务)宜小不宜大,操作宜简不宜杂,指导也必须细致到位。

如种植凤仙花活动,有的学生说自己家里没有花盆;有的学生说城区里到处是水泥地和绿化带,不知道从哪里取土;有的学生说把凤仙花的种子弄丢了……这些对于成人来说可能是小事,但对于学生来说都成了大问题,不解决就无法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让学生考虑、提出在课外探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再组织讨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和策略,让课外探究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做到从易到难。

4.以点带面——榜样

一个科学老师有几十个学生,甚至有几百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也许不可能,但关注几个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完全可以做到。这对整个班级、整个年级的学生的探究活动都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如:班级里只要有一个同学开始养蚕,第二天就会有许多同学开始养蚕,过几天就会有不同的班级、年级的同学也跟着养起蚕来;只要有一个同学在课间设计、试验“赛车”,过几天就会有许多的同学也开始设计赛车,他们之间还会相互启发、相互探讨、相互切磋。这就是带头雁、榜样的作用,我们科学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牢记这一点——“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5.重视反馈——督促

小学生意志力比较差,兴趣容易转移。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现象。对于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教师不能只有布置而没有检查反馈,不能只有计划而没有交流展示和总结反思。这点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个课外探究活动开始后,教师要尽可能地检查了解学生探究活动的进展情况,给任务完成好的学生一些鼓励,给遇到困难、问题的学生一些指导,给没有行动的学生进行督促。

6.搭建平台——激励

兴趣、动机是多层次的。学生课外探究的热情有的直接来源于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有的来源于能在老师同学面前展示和表现,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和赞扬。我们可以搭建各种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表现的机会,激励学生参与课外探究活动。

如安排时间举行专题交流会、展示会等;在教室里开辟“科学探究园地”专栏,展示学生探究活动的图片、文字记录和探究成果;在校园网上建立“科学探究博客”,发表学生的探究日记、小论文;组织班级、年级的“小船载重比赛”“赛车设计制作比赛”“纸桥承重比赛”,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东西拿出来比一比、赛一赛……

提高学生课外探究活动成效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果科学教师像关注课堂教学一样关注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就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在课外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持久的“观察”“实验”,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搜集证据,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篇4

一、科学教育不是小学科, 而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

我们认为,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必须纠正一些人视科学课为小学科的偏见。在我校, 学校领导与教师对各个科目都是一视同仁的, 没有大科和小科之分, 因为科学学科与语文等人文学科有很强的互补性和融合性, 学好了科学, 就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及计算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越是在别的学校比较薄弱的学科, 越是我校努力突破与探索的重点, 因为这里活跃着一支敢于创新, 乐于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改变现状的优秀教师群体。

正是基于对科学教育的正确理解, 我校的想法得到了市教研室领导的热情关怀, 他们多次莅临学校现场指导, 提出科学学习好了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更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基础。他们为我们出主意、改观念、定盘子, 为学校科学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搭建了平台。实践证明:开展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者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可以让学生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感受快乐, 在科学学习实践中成就梦想。

二、科学教育并不很神秘, 学生人人都可以动手动脑做好科学

在常人看来, 科学教育是很神秘的, 这就使其不敢深入进行研究。我校认为, 科学并不很神秘, 学生人人都可以动手动脑做好科学。为此, 我们以市教研室领导提出的“四小” (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 活动为抓手, 推动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 各年级学生都可以自由报名, 参加科学实验室和科学探究室举办的趣味科学小实验活动。其中, “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教育活动现已成为我校的特色品牌活动。

“四小”活动的普及和推广, 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常规教学, 带动了教师教育科研,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另外, 我校定期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知识竞赛、科学报告会、科学辩论会等活动, 定期创办科普小报, 还计划每个学期都开展“科技节”、“科技周”、“科普日”、“科技创新大赛”和评选“科普之星”等系列特色活动。

三、科学教学研究不复杂, 借助科学阅读就可以冲破思维桎梏

科学教学研究对部分教师而言是很复杂的事情, 因为它涉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 所以对教师而言, 教好科学课确实是个挑战。针对部分科学教师知识储备少、信息加工能力差的问题, 我校积极倡导全体科学教师借助科学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使《科学课》《科学教学法》等专业期刊、书籍成为科学教师的最爱。同时, 我校科学教师还把科学阅读引入到学生的阅读学习之中, 发动学生购置人手两册以上的科学教育图书, 建立了班级图书角, 指导学生高效阅读, 制作《科学阅读信息资料卡》, 在家长督查下填写《科学阅读记录卡》。另外, 我校还借助网络指导学生搜集相关信息资料, 切实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让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在科学课堂教学研究中, 我校科学教师借鉴外地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将每个班学生分成6—8人的异质小组, 指导学生合理分工, 自主确定实验方案、自主选择研究器材、自主调控研究进程、自主表现研究成果, 既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度, 又促进了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四、科学骨干教师不孤单, 打造一流团队就能人人挑起重担子

作为学校管理者, 我校领导层深刻地认识到, 一花独放不是春, 万紫千红春满园。骨干教师培养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 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骨干教师群体, 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为了充分发挥省市级科学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打造一支业务精、创新意识强的科学教师队伍, 我校在安排教学任务上突出对名师的倾向性, 凡是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及教学能手基本上都兼任了科学课, 同时还充分发挥泰山教坛英才、肥城市五项全能教学大比武科学学科第一名范明刚主任, 山东省科学骨干教师尹慧老师的引领作用, 由理科出身的数学教师兼任科学课, 将此项工作做大做强, 带领全体科学教师学习科学课改的前沿信息, 切实提高了我校科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同时, 我校还建立了激励机制。学校对科学教育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 如在教师考核中对发表的论文实行双倍计分, 在评优等活动中向这些教师倾斜。这些措施, 为学校深入开展科学素养提升工程提供了制度保障。

五、科学教学保障不困难, 发动师生共创优质学习资源照样行

科学教学涉及器材多, 教学保障是个大问题, 因为一旦保障环节出了问题, 科学教师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 我校未雨绸缪, 采取多种措施发动师生共创优质学习资源。

近年来, 我校加大了对科学教学的资金投入, 购置了大量科学仪器, 建设了高标准的科学探究室, 设计了高规格的科学实验室职责规范及实验目录, 盘活了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 充分用好示范市验收期间购置的设备, 建立健全了功能室管理制度与措施。我校还专门为学生购买了电脑绘画板, 培训了一大批擅长用电脑画科学幻想画的科学学习标兵。

为了引领科学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我校在教学管理中督促科学教师强化实验方法的指导, 提高小组合作做实验的效果。在充分利用实验室做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在班级中设立了实验角, 在学生家中设置了家庭实验箱,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就可以很方便地做实验、搞研究, 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性”的实验环境。如我校六 (5) 班的邱圣松同学的家长非常支持他搞科学研究, 通过网络给他买显微镜就花费了700多元。

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我们还研发了《实验达人》《我爱制作》等成系列的科学教育校本教材, 供学生学习与使用, 保证了学科知识的迁移与整合, 既可以作为学生或小组课堂观察的记录, 也可以将教材上设定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

我校还高度重视教具制作活动,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制作一件教具, 需要什么材料或是条件, 校领导都尽力满足。其中, 范明刚主任研制的水温测量器使用效果明显, 他带着自制的水温测量器在省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执教的《水变热了》一课受到省市级科学教育专家及教师的好评。原本教数学的孟娜老师自从接手科学教学任务后, 虚心向老教师们学习, 三天两头扎进仪器室摆弄器材, 准备教案, 研读教参, 她设计的太阳系模型教具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科学源于生活, 更应服务于生活。为此, 我校和气象部门联手成立了白云山气象站, 在每个级部设置了气象观测员, 他们轮流值班, 每天分3个时段到气象站记录数据, 得出每天的即时天气, 并通过校园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将天气情况、穿衣、出行指南等播报给全校师生。

“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活动总结 篇5

一、学习《一日常规》,规范个人行为。

各班主任在政教处的督导下带领本班学生认真学习《学生一日常规》,并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去。政工处出台完整的检查评分细则,将对学生的常规检查与文明班级、优秀小组、先进个人的评选紧密结合。学校领导、班主任、政工处及学生会从学生的入学、课堂、课间、体育课、活动课等各个环节入手,严格按照细则要求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每天及时检查,及时汇报,及时整改。

二、学生环保除草,“美化校园环境”。

在政教处的领会文件精神之后,决定以“进美化校园环境”为主题,开展一次环保除草活动。政工处事先划分好区域,然后由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前往指定区域进行杂草的清除。整个活动过程中,各班都尽然有序,不时传来欢声笑语,轻松和谐。

三、举办法制讲座,开展禁毒班会。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之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得不到监护人的保护,对这些学生进行法制宣传,让他自己学会以此保护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法,法对我们又有什么益处,知道用法律

来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而且,现在青少年犯罪率比较高,由于法律意识薄弱,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有些行为是触犯法律的,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为了避免他们误入歧途,学一些法律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现在社会环境比较复杂,贩毒吸毒的人很多,而学生又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很容易因为过重的好奇心而上当受骗,走上吸毒的不归路。也是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各班班主任开展以禁毒为主题的班会。

四、举行《三字经》诵读比赛,加强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作为教育的经典之作,家喻户晓,短小精悍,它的核心思想包含了“仁、义、诚、敬、孝”。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认真学习,诵读,对照自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生活当中努力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里面诸多内容都是跟我们平时的一些礼仪息息相关的,这恰恰是学生可以从中借鉴的。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篇6

关键词:回归课本;学生的积极性;探究能力;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71-02

遗传是高中生物的核心内容之一,按照考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遗传试验更是受到了命题者的青睐。从2004年开始,全国Ⅰ卷的遗传题经常涉及遗传试验,而这一部分知识相对来讲又比较抽象,我本着回归课本的思想设计了这节遗传试验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总结常见遗传试验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1.通过课本中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和测交试验的学习,来提高试验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2.体验应用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来探究问题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体会科学的试验导致科学的发展:如:孟德尔对试验材料的选择;②体验科学工作的过程、方法,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

总结遗传试验中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包括以下几种: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的判断;根据性状判断生物的性别;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表型模写的实验设计;育种过程的实验设计;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重点

总结遗传试验中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

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呈现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要求学生写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和测交试验的遗传图解:

(二)以遗传图解为主线,总结各类题型的思路和方法。

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思路来源于以下遗传图解 :从图1总结 “二者得一法” : 适合纯合亲本杂交,从图2总结 “无中生有法” :适合同一性状的杂合亲本杂交。

例如:经鉴定,玉米的红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上完全显性遗传。请用某株玉米果穗上的红粒与黄粒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鉴定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思路:(学生活动)取红粒和黄粒分别种植,然后分別自交,若均不发生性状分离,则红粒和黄粒小麦均为纯合子,则适合用“二者得一法”,F1显示的性状均为显性性状;若自交发生性状分离,则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此外:若题干提供的是一个群体,也采取图2思路,只不过选取多对亲本杂交即可。例如:2005年全国Ⅰ卷-----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若F1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若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

2.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从上图2中总结自交法:看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植物最简便)。

3.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的判断:思路源于下侧遗传图解。(1)在未知显隐性的情况下,根据图1,若正反交结果一致,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则基因在X染色体上。(2)若已知显隐性,根据图1,子代雌雄表现无差异,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反过来,若基因在X染色体上,隐性雌性个体(XdXd)和显性雄性个体(XDY)杂交,子代雌雄的差别最明显。相当于“受气包”的女性(只能提供带d基因的X染色体)遇到了“不公平”的男性(带显性基因D的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Y只能传给儿子),才会让男性的“不公平” 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才会出现子代雌性一种表现型,雄性另一种表现型。同样,判断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杂交组合仍然用隐性雌性个体(XdXd)和显性雄性个体(XDY)杂交。

4.根据性状判断生物的性别:思路同上(略)

5.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思路也来源于图1遗传图解 :若正交和反交F1表现一致,则为细胞核遗传,若正交和反交F1表现不一致,总与母本表现一致,则为细胞质遗传。 例如:设计试验探究紫茉莉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思路:(学生活动)正反交。(注意提醒学生:①语言表述要规范②正反交结果不同还可能是细胞核遗传中的伴性遗传,所以此实验思路默认为细胞核遗传中常染色体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

6.表型模写的实验设计:思路源于课本中“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思路:用此变异个体与正常条件下的隐性个体杂交,看其后代情况以判断此个体的基因型。若某性状能遗传给下一代,则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若某性状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则是环境改变引起的。例如:在一块高杆(纯合子)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试验方案探究该矮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

7.育种过程的实验设计以及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思路:常用自交法和测交法。(同样也适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更多对非等位基因)。例如:果蝇的刚毛分叉和褐色都是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现有一些纯合褐色、刚毛正常果蝇和,如何判断这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思路:自交法:即选择褐色、刚毛正常果蝇与黄色、刚毛分叉的果蝇杂交,在子一代中选择褐色、刚毛分叉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统计子二代。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篇7

一、利用电化教育帮助学生丰富感性认识, 在分析、综合中掌握科学思想, 形成科学概念

中学科学教学, 使学生通过对常见事物和各种自然现象的研究, 获得对有关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的认识, 并进行抽象和概括, 形成科学概念。由于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 学生对事物的特征往往认识不足, 而产生模糊概念, 甚至与别的概念混淆。电教手段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有利于他们掌握科学思想, 形成科学概念。例如在讲到有关太阳和月亮的天文知识时, 学生对太阳能发光发热的本质特征认识较丰富, 而对月亮靠反射太阳光产生月光的认识却较模糊。我们让学生观看录像片《太阳》、《月球》。同学们仿佛自己成了小宇航员, 亲眼看到太阳、月亮都是球体, 太阳是个大火球, 月亮不但不发光, 表面还有许多环形山;还同时看到两个天体的运动及其他天文现象。他们利用这些资料, 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 对恒星和卫星的本质区别有了深刻的印象。

二、利用电化教育揭示科学的奥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启迪他们的思维

中学生容易被新奇刺激所吸引, 他们求知的主动性往往受到好奇心、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电化教育能生动形象、直观地揭示科学的奥秘,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启迪他们的思维。如呼吸的意义, 比较抽象, 学生较难理解。可以让学生观看一段用红外摄像机摄下的录像:呼吸的同时, 人体的营养物质在氧的作用下缓慢氧化, 不断产生热量。同学们亲眼目睹人体不断地产生热量, 热量从身体各部分不断散发出来, 感到十分惊奇。通过类比推理, 他们认识到人体像个不停燃烧的火炉, 鼻子就像烟囱。

三、利用电化教育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事物, 发现问题

电化教育有极好的表现力和重现力。电教媒体把声、光、形和色彩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造出生动的有启发性的情景, 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给他们以美的享受。如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一课时, 学生从录音中听到自然界各种声音.立即进入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情景之中, 一股研究“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的热情油然而生。

四、利用电化教育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培养求实、严谨、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科学课的实验操作, 通过人为控制条件来研究自然现象, 让学生从中学会使用和操作仪器, 掌握一些基本实验技能, 从而提高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在这些方面, 电化教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植物的花》一课, 解剖花是学生第一次较细致的解剖操作, 教师的详细指导是学生成功的保证。教师可边讲解边解剖, 把揭下的花的各个部分有序地放在投影器上, 与此同时把花的各部分名称都投映出来, 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细致地、富有责任感地独立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摘要: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丰富感性认识, 在分析、综合中掌握科学思想, 形成科学概念。利用电化教育揭示科学的奥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启迪他们的思维。利用电化教育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事物, 发现问题。利用电化教育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培养求实、严谨、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电化教育,科学素养,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清时.科学教学参考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11) .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篇8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 2010-2020年)》,将“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 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任务。面对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始建于2010年9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火力少年”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建校五年之初,2014年学校计划全面启动科技创新教育。学校成立了以德育校长为组长、科学教师为核心成员的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团队。领导和教师群策群力,一起进行了深入研讨,在理论和行动上取得共识。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只有儿童自己具体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予以证实与否定。”科普探究活动正适应了青少年的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富于幻想和强烈的动手动脑要求的心理特征以及对万物的好奇、求知的欲望。由于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具有长期性、及时性、 艰苦性、集体性、计划性等特点,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分秒必争的时间观念,百折不挠的非凡毅力,有理有据的分析能力,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

为此,学校计划拓展学习空间,以探究实验室为引领,开辟学生实践体验园、编写校本教材、开设科普创新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有丰富体验,能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成果。

一、植物与生态环境探究实验室建设

小学科学课每周不过2节,仅靠这么点时间培养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效提升科学素养,学校结合国家课程科学课、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北京市学生科技金鹏团评定项目要求选定了“植物与环境” 为主打项目,建设植物与生态环境探究实验室( 以下简称“探究实验室”),引领学校科技教育均衡发展。

1. 建设指导思想

探究实验室设计遵循了“满足学生探究需求,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理念,突出探究的功能。在这里可以为学生提供设备器材需求、专家指导的需求、网络资源的需求、探究伙伴的需求等,以保证学生的项目探究顺利完成,发挥学校科技教育规划中的核心引领作用,要让探究活动室成为像图书馆一样学生喜欢去又可以随时去的地方。

2. 专家指导资源配备

在项目指导专家高福元老师的指导下,不仅为学生选购了大量标本,常规工具外,还购置了适合学生开展探究的专业仪器设备,见表1。

3. 信息交互平台

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往往很高,但持久力很差, 分析其原因是因为缺少帮助和指导。为此,我们在探究实验室建设了信息交互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和13个实验室进行资源共享、探究交流,同时可以平台答疑解惑,以促进学生完成探究。

2014年7月,在通州区教委“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植物与生态环境探究实验室” 正式落成。

二、多措并举促进探究实验室引领作用的发挥

1. “活力实践园”——植物与环境探究具体化

科学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生成于学生的体验过程。伴随着“探究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在教学楼西侧开发了活力实践园:“半亩园”,学生在这里可以亲手种下种子、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体验收获的喜悦; “扬帆亭”,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分享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备走进探究实验室研究问题;“植物走廊”,学生可以在这里认识植物。科学教师可以利用校本时间组织学生在实践园活动。

2. 校本教材——植物与环境探究课题化

伴随着探究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学校组织科学教师,对现行科学教材进行了拓展,结合学生身边常见植物的生长及探究实验室设备,编写了《植物与生态环境探究》校本教材,内容涉及植物的一生、植物的防虫、植物的繁殖、植物的过冬、植物的应用、考察活动共6个单元。可供三至六年级使用。科学教师可以选定内容, 带领学生走进探究实验室进行探究。

3. 校本课程——植物与环境探究课程化

为了使植物与环境探究落实,我校在三至六年级开设了植物探究校本课程,利用科学课每单元一课时的校本课程时间组织学生在科学探究实验室进行探究。并将植物与生态环境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规划和考核项目。

4. 社团建设——植物与环境项目探究项目化

为了满足那些对植物探究有着浓厚兴趣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指导学生将探究项目化,学校组建了“梦想之声”科技社团,他们在一起经历了选题、制定方案、观察记录、分析数据、撰写论文的过程,有效提升了科学素养水平。

三、收获与体会

1. 学生发展

在探究实验室,学生学会了使用叶绿素检测仪检测植物叶子的叶绿素含量;在种植体验园,学生发现了很多叶子被虫子咬伤了;在社团活动中学会了用病虫害检测仪分析植物的状态。探究活动的开展点燃了学生探究植物的热情,培养了科学探究的兴趣。2014年10月, 蒋凡等学生利用叶绿素检测仪探究了“光照对绿萝叶绿素影响”;张嘉玥等学生利用“植物病虫害检测仪”完成了“绿萝叶子白班的研究”;学生刘笑含探究了“土豆皮去污能力的研究”。3个项目参加了通州区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通州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分获一等奖,并代表通州区参加了第十五届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第三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绩的取得说明“植物与生态环境探究”资源在发挥作用,正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

2. 教师发展

在组织学生活动、校本课程实践、社团活动指导过程中,教师也得到了锻炼,特别是在使用专业仪器设备指导学生探究的同时,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

3. 学校发展

探究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搭建了探究平台,营造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氛围,植物与环境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品牌,有效促进了学科科技特色的发展。

四、项目实践展望

1. 学生探究

(1) 在全校普及“植物与环境探究”,让探究活动走进学生家庭生活。

(2) 带领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与高校合作、与大学生合作,获取专业的支持,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2. 学校建设

(1) 计划建设学生“植物与生态环境”探究博物馆, 主要是在探究实验室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

(2) 与高校合作,完善探究实验室的设备需求,增加实验室的功能。

3. 资源推广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篇9

表面上高三化学教学内容已经完成, 教师和学生的精力都放在机械地应付高考考点, 盲目地追求考试分数上, 这样的结果是教师拖着累, 学生赶得苦, 分数提升幅度却不大, 效果不佳。其实, 问题在于现行的高考化学试题已经不仅在于化学知识的考察, 更是在于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所以, 高三复习期间的教学内容不能仅定位在学生知识的综合上, 更应该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

笔者结合日常教学中如何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形成正确的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收获颇丰。

一、注重解题过程, 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 由于高中的教材内容已基本授完, 导致教师与学生侧重于习题的讲练, 大量的题海战术使得学生变成只会做题的“机器”。有时出现过多次的题目, 学生仍然会出错, 并将错误的原因归结为粗心大意, 其实质应该是对化学术语及概念原理的不熟悉, 轻视化学解题过程, 没有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导致审题不仔细, 频频出错。这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相吻合, 没有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当然, 严谨的思维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长期的坚持努力。

例如: (2015年全国卷1) 已知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 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 5、8、8,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此题考查的是元素推断, 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判断。抓住核心字句进行深度剖析:“均为短周期”, 用化学术语转换过来, 就是W、X、Y、Z均是一至三周期内的元素, 且原子序数应小于18, “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W<X<Y<Z;“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 5、8、8”

用化学术语: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展示, W的L层无电子, 只有K层, 则W是H元素;X的L层有5个电子, 则X是N元素, Y与Z的L层都是8个电子, 所以二者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可知Y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 Z的原子序数大于Y, 结合简单的数学推演, 不难得出Y是P, Z是Cl元素。最终得出W:H, X:N, Y:P;Z:Cl。这样分析完题干之后, 再来分析选项。A、“单质的沸点:W>X”:H2>N2, 二者都是分子晶体,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高, 沸点H2<N2, 错误……在讲题的过程中, 更多的是指导学生如何抓住关键信息, 分析题干, 逐个翻译, 得出多个细小结论, 其解题能力自然提高, 而严谨的思维习惯逐步养成, 科学素养也随之提升。

二、设计系列问题, 促进求实的科学态度

合理的质疑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 有效的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最好方式, 更是促进学生追求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方式。所以, 在化学教学中, 我们要在教会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的同时, 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主动探究。这样,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对学生探究素养的培养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在复习《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铝的重要化合物”时,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 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 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Al2O3既是酸性氧化物, 又是碱性氧化物?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②如果将等体积的Al Cl3和Na OH溶液混合, 充分反应, 可能会产生哪些现象?③当单质Al与Na OH溶液反应时, Al可能会有哪几种存在形式?……组织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忆来思考和解答上述的问题。这样, 能够减少学生高三复习的盲目性,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复习方向, 提高复习效率。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 对高效复习课堂地实现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 在新课程改革下, 高三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复习课,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思考探究, 在掌握基础知识, 提高应考能力的同时, 探究素养也能随之形成。当然, 这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把握实验契机, 理解研究方法和过程

化学本身就是实用性学科, 是从生产生活实际中经验总结而来。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也是将抽象理论课堂形象化的有效方式, 更是锻炼学生操作能力、实验能力的重要方面。在高考的压力下, 我们对待实验教学的态度就是“死记硬背”, 利用理论知识点去解答试题, 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实验存在的价值, 这也是不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所以, 在课改下, 我们要改变这种教学态度, 要鼓励学生自主动手实验, 要鼓励学生在实验中锻炼能力。

还以复习《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铝的重要化合物”为例, 教材中的“学与问”部分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常用氨水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呢?”对于高三复习阶段的学生来说, 很容易解答, 即:因为强碱会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Al (OH) 3+OH-=Al O2-+2H2O) ;而氨水是弱碱, 不易会发生进一步的反应。所以, 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和问题解答能力, 我组织学生自主选择药品、实验材料等对该问题进行实验验证, 运用科学研究方法, 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操作能力, 促进科学素养的有效提高。

不管是严谨的思维习惯, 还是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对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 诸多科学素养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特别是高三学生, 时间紧、任务重、学习枯燥乏味。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有效提高教学效益, 是目前高三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化学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 多角度、多层面、多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 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确保化学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而且也能促进学生健全发展。本文提出注重解题过程, 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设计系列问题, 促进求实的科学态度;把握实验契机, 理解研究方法和过程三个培养策略,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科学素养,探究素养,实验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连友.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C》2014年第3期。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篇10

一、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石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学会学习, 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 教师培训工作量大、面广, 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 我们的校本教研模式首先强调“学为先”。因为教师既是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引导者, 又是评价者;既是教育者, 又是受教育者。例如, 我们在教研的时候, 经常向数学老师推荐相关学习网站、各种报刊资料目录以及可操作性强的书籍等。通过学习,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转变教学观念。

二、诊———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推力

“诊”, 即像医生会诊病例一样, 诊断教育教学上的疑难问题。我们把教研活动变作“会诊室”, 辨难解疑, 解决需要研讨、交流、辩论的问题。无论是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或新教师, 根据自己存在的困惑, 提出问题或设想, 都可以借助“会诊室”, 开展群体合作式的教研。

我们利用集体教研时间, 规定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由中心发言人提出每次在教育教学上的问题, 然后通过集体讨论, 得出统一的意见。通过教研会诊, 增强了教研氛围, 促进了教师参与教研, 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我们为了调控教学, 及时了解教学情况, 开展了“诊断式教学考查”。不定期对一些重点单元进行测试, 并且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 找差距,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薄弱环节, 及时查漏补缺。如一年级上册, 我们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考查, 二年级上册, 我们就对“表内乘法口诀”进行考查。通过这样的诊断教学, 拉近了班级差距, 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

青年教师就如璞玉, 如一把未开锋的刀, 只要用心打磨, 璞玉就能焕发光彩, 钝刀也能成为利刃。“磨课”这种教研形式, 突出的就是教学历练。在教研活动中, 让他们“磨”设计, 磨的是理念, “磨”课堂, 磨的是技能。“磨课”强调同伴参与, 突出一个“练”字, 而且还是反复地练, 才能达到效果。

“磨”是在教师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 并非局限于特定的人群, 任何一位教师都有做主角的机会, 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精品课, 就像璞玉一样, 经过雕琢都可以成为良器。这种“临床式”的历练, 其价值不仅仅能让教师上出精品课, “磨”的经历更是一笔财富, 对于所上的每一节课都不是以最好为终极目标, 体验成长、体验成功才是闪光的东西。

四、思———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窍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 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教师终身受益。”反思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语言、行为、效果等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 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设计思路、学生实际情况等进行反思, 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和修正的过程, 更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 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 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 捕捉教学中的灵感, 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 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 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总之, 构建“学·诊·磨·思”校本教研模式, 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它将给校本教研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我们就着手对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制度建设、开展形式、开展的流程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索和研究, 总结出“学·诊·磨·思”的校本教研模式。“学”, 重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 重在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诊”, 重在发现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工作实效;“磨”, 重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历练, 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技能上得到培养;“思”, 重在教学得失反思, 让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策略上得到提升和拓展。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成长,教研模式

参考文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篇11

关键词:课程结构  问题情境  合作学习

一、教材功能:给教师提出更全面、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要求从知识传递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新课程秉持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课程结构改革是核心,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和研究型课程。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发展理念,潜在地规定了教师的基本素质。一是教师要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新课程共有八个模块即八本教材,要求教师懂得化工发展的最新动向,及时了解市场上不断出现的化工产品和生活用品,并能用审判的视野对学生进行引导,这集中体现在选修课和综合课程的要求上。二是教师要有全面的和更新的教学技能。研究性课程、综合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冲破学科的限制,变得更全面。比如,对于综合理科教师来说,原来分散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科教师身上的技能,他都应具备,且要有将它们统整起来的能力。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具有很强的过程性和情境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恰当设计,故课程设计技能便也成为教师的一种必备技能,多媒体的灵活运用,最新科技信息的获取,这些都不是教材中现存的,需要我们心中有更广的教材概念,即生活中的知识便是教材。三是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程结构改革使教师面向一系列以前从未面临过的问题,如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和选修课程的安排等,这些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一齐冲向教师,也没有现成的研究成果可借鉴。这就要求教师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凝聚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知识性的特征,教学就是把这些文明和知识的精华教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这些知识的获取和积累的过程,这种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整个高中教材只有三本,教师只要吃透教材,教好教材,而学生只要学好教材由教师提炼出的知识就行,由于知识的陈旧和量较少,师生大量的时间牺牲在解题、练题和猜题上,大部分学生成为解题专家。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教材功能观受到了挑战,新教材功能观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当然,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通过多种途径扩充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将生活中的新闻也可当作教材进行扩充,讲到高分子材料时,我们要与时俱进,抓住“神十”发射这件令人振奋的事件,要求学生事先查阅“神十”的有关报道,并从化学的角度去收集“神六”的材料。授课时围绕着“神十”的构成材料、燃料进行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让他们走进“神十”,走进高科技材料,知道“神舟十号”的耐高温外衣,其防护层是由聚四氯乙烯和玻璃纤维布组合而成;其隔热层则由镀的聚脂薄膜(轨道舱)、烧蚀材料(返回舱)。

二、教学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师生互动共建课堂

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就教学过程而言,用知识结果代替知识形成过程,一切由老师安排好,老师把知识的重点、难点嚼的很细,再灌送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独立、自主、实践、体验;从处理教材的角度看,几乎把所有的概念、原理、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创新的空间,整个学习空气沉闷,压抑了学生的创新与发展的意识。不少学生只会用纸和笔进行考试,一旦碰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对待教学关系上,要注重帮助、引导。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监测和反思;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在化学教学中将知识隐含于化学问题中,以问题启动教学,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断的就当前问题解决活动获取信息,同时又要不断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来对当前的问题做出分析和推论、综合和概括,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直到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激烈冲突,从而激化意识中的矛盾,唤醒学习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时,在课程导入时问:门捷列夫依据什么预测出有“类铝”存在?在中间知识过渡环节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可以利用其核外电子排布的递变性来推理预测,那么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分析是否也可以借助这种分析的方法?在内容的最后整合提升阶段问:如何把元素原子的位置、结构、性质三者结合起来,解释怎样找到并预测它的性质?如何预测未来将发现的新元素的性质?这样就首尾呼应,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串成一线、起承转合、自成一体,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以提升,思维得以开阔,让他们不断的产生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实现个体差异效果最大化

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虽然四五十个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但学习方式却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教师的单线联系之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学习的激烈竞争,容易使学生形成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这方面的教训很多,甚至发生了许多悲剧,其根源在哪里?除了品德教育、人格修养的因素之外,与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不无关系。新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许多教材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做手工、完成项目,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在这些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中,并不是不要学生独立思考,相反,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担当起他所担任的角色,完成他所承担的任务。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因此,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讨论”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化学教学,促进学生化学语言和认识水平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合作,学会去伪存真,学会适应社会。例如,在《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这一节中有以下的讨论:①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②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③炼钢厂、电热厂等使用什么燃料?④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吗?石油产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燃料?⑤煤气泄露会造成什么危害?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什么?⑥举出一些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例子。⑦工业上有时使用煤等固体燃料,为了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的接触面,你认为应将燃料进行怎样的处理?这些问题,学生光凭书本知识很难回答全面,必须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才能有所体验,而这一过程学生若没有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勇气和能力是很难得到结果的。在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编制了研究性过程管理系列表,共八张,其中包括: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选题意向表;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表;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外出申请表;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外出活动记载表;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表;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研讨、实验活动登记表;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登记表;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自我评价表。在学生进行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在化学研究性学习选题阶段,我们指导学生侧重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及将要学习到的化学学科知识点出发选择课题,通过选题意向表的填写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调整。然后开始选题。并填写课题申报表。其次,对学生的研讨活动、实验活动、外出调查活动进行统计、审查和指导管理。并填写相应的表格。第三,在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后期,对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最后,在学习过程和学生的评价方面,我们设计了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自我评价表,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篇12

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实施素质教育责无旁贷。教育部前副部长周远清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 “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这四个特点。其中, 对于科学文化的要求, 不同科类有所区别:理工科学生要加强人文知识教育, 文科学生既要加强人文知识教育, 又要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周远清的讲话表明了我国对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视, 也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科学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提高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科学与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一个民族只有普及科学知识, 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 尊重科学、崇尚科学, 才能告别愚昧, 才能挺起胸膛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民中的特殊群体, 他们科学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民的科学素质水平。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中等教育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 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摆在面前:学生在高中阶段便分文理科, 文科学生除数学学科外, 几乎不再接受其他自然科学教育, 从而导致进入高校之后, 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普遍较低。因此, 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应是我国高校文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是自然科学中的领军学科, 是整个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兼有哲学的概括性、抽象性, 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以及实验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同时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那么在高等院校文史、管理、财会、语言、艺体等文科类专业开设基于物理学的科学素质课程, 是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和方法。

2011年8月, 国务委员、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要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弘扬科学精神, 普及科学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传播科学思想, 让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使公民科学素质再上新水平。刘延东强调, 公民科学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实基础、衡量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高等院校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最佳场所之一。近年来, 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在文科类专业开设基于物理学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 这一举措将有利于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会起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文科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进入21世纪, 面对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 思想文化错综复杂的高度融合, 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 为适应社会需求, 跟上时代步伐, 作为文科大学生, 应具备如下基本科学素养。

1. 必备的科学知识

在西方, 一些社会学家和物理学家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未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会被认为没有教养;但是一个人如果不知道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 却被看作没有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 以物理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技术渗透到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 对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加宽广和深刻。现代高科技的许多前沿问题和应用领域, 如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核能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等, 很多都囊括在基础物理的研究领域之中。因此, 在文科物理教学中, 有必要让学生学习、理解一些基本物理知识。如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基础知识, 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基本观念, 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 光的波粒二象性等。特别是对引领21世纪发展的高新科技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对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2. 科学的思维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同感, 他们在学习期间不仅要向导师学习科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习导师如何工作、如何思考、如何处理实际问题等, 这种思维方法上的训练是最为关键的。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 还是物理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 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是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 在文科物理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挖掘物理学中蕴含的丰富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如模型方法、类比方法、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理想实验、科学假说、数学建模方法等, 传授给学生, 并努力让学生应用这些方法, 去正确分析、理性判断和初步计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 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执着的科学精神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 不仅包含物质的结构和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 同时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无穷的智慧, 闪耀着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光辉。古今中外的著名物理学家,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献身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 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谨慎、诚实、合作、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对人类、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等, 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在他们身上完美结合的体现。因此, 在文科物理教育中, 应注重树立学生现代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成败观和探索科学疑难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科学品格和人文关怀的优秀品质。

4. 较强的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或许只是一种技能, 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文科物理教学中, 通过了解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成长成才的经历, 让学生们体会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和创新欲望, 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持大胆的质疑精神, 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理敢于提问, 培养学生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使学生善于思考, 勇于实践, 敢于向旧观念挑战, 从而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变革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三深化教学改革, 增强教学效果

为了增强文科物理教学效果,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就应当更新教育观念, 明确教学目标, 精选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大家逐渐认识到:高校文科物理课程不应是理工科物理课程的浓缩或稀释;也不应是一般科普性地传授具体的物理知识, 文科物理课程应更多地注重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 重在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

1.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物理学内容博大精深, 包罗万象。同时, 文科物理课时有限, 很多高校文科物理课程仅有32学时左右。在这有限的时间里, 不可能面面俱到, 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甄选和取舍。为达到培养、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 我们可以尝试在文科物理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内容: (1) 物理学基本概念, 并结合物理学史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 扩大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面, 初步掌握物理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 (2) 与物理学知识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如臭氧枯竭、环境污染、全球变暖、PM2.5、光伏发电、核泄漏、核动力、信息战争等, 培养文科生在这方面的兴趣, 使他们感到物理学是鲜活的, 是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 (3) 结合现代物理学, 关注日常生活与生产技术中高科技所蕴含的物理学知识, 通过介绍能源、材料、医学、航天、激光、环保等领域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融课本中的物理内容和现实中的科技前沿应用的物理知识为一体,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学无处不在, 物理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 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是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被抽象出来, 并反作用于指导科学探究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性态度, 其核心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其中求真是目标, 创新是灵魂, 即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在文科物理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提问, 乐于表现自己, 敢于与众不同;要结合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要引导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同时, 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当充满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紧密地结合起来。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在这里所指的“和谐的人”, 其实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同时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以人文精神作为科学精神的底蕴, 使科学真正造福于人类。

3. 强化科学方法的训练

科学方法, 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 包括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简而言之, 科学方法就是人类在所有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全部正确方法。物理学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法, 如归纳、总结、演绎、类比、建模、假说、数学统计、实验检验等, 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物理学的研究, 而且也适用于其他学科。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对物理学问题探究的学习过程, 能使学生掌握一种科学思维的方法。如果能做好这个环节, 学生们也就具备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本领。

4. 展现物理实验的魅力

根据物理学根植于实验事实这一特点, 结合文科物理课程性质, 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意识, 在文科物理教学中, 适当安排一些实验内容和操作环节是很有必要的。首先, 应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文科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内容丰富、现象直观、趣味性强的特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分析, 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 有助于学生观察物理现象, 增强学习兴趣, 培养探索精神。其次, 应充分利用高校物理实验室, 在现有物理实验室的基础上, 打破常规, 适当增加投入, 积极组建集实物展示、仪器演示、动手制作、仿真操作以及影像展播于一体的文科物理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行设计实验装置, 自行准备实验器材, 自行拟定实验步骤等, 并允许失败和重做, 鼓励探索和创新。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展现物理实验的无穷魅力, 可以大大激发文科学生参与动手实践、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和热情。

在高校开展文科物理教育是一项处于不断探索之中的教学活动, 有很多未知领域有待认识与开拓。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善于创新,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善于用教师的科学激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就一定能够发挥出文科物理在开启心智、陶冶性情、引导创新、提高素质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摘要: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高校文科类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因此, 基于物理学的科学素质教育, 对培养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至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增强文科学生科学素质的必要性, 阐明了文科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重点论述了提高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物理学,文科物理,文科学生,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南、刘改琴、李铁.文科物理课程定位及其教学的探讨[J].高教论坛, 2011 (5)

[2]倪光炯.文科物理——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何晓燕、陈小凤.大学文科学生物理通识教育问题探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06 (4)

[4]赵旺、陈永红.文科物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7)

上一篇:外语学习与智力开发下一篇:广告口号翻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