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

2024-05-08

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精选10篇)

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 篇1

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必然并且已经开始发生变化,高校的教学目标从注重知识转向重视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样亦随之发生变化。改变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艺术,提高培养人才的能力成为目前文学理论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课题。

“读图时代”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和思维模式。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多是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重感觉轻理性,逻辑思维和理论素养不高。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自学意识与自学能力不强,阅读积累少,知识面较窄,很多学生习惯了“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的教学模式,学习的主动性不高,缺乏应有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文学理论教师必须针对读图时代学生的特点和文学理论课程教学面临的新形势,提升教学艺术,积极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营造教、学互动的学习氛围,构建“教学相长”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能力。

一、改革课题内容,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众所周知,“文学即人学”,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与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文学不仅是一种审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手脑并用、知行统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的内容和形式亦需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改革主要方向是以多学科的融合为基础,将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文学史课程教学和当代文学实践三者有机结合;将文学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相结合,做到历史与当下兼顾,理论与评论相结合;将文学理论教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结合,更新文学理论教学的知识结构,使文学理论课程具有更强的开放性。[1]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取代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既具有厚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针对文学理论课程的两大特点:一是“争论多”,很多问题尚无定论,讨论空间很大;二是文学理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应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研究文学作品是文学理论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便同一部文学作品亦可见仁见智,采取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采用开放性、多向性、启发性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选择或是富有现实意义且学生关注度较高的问题或是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或是容易产生争议的问题,以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为目的,将研究与讨论贯穿教学整个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探讨,达到相互启发与提高。为了有效地开展讨论,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课前看教材、读作品、查资料、列发言提纲等,然后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因此,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准备。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掌控课堂,启发引导,在师生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互动的基础上,逐步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提出理论假设。再由全班再对其进行考查和讨论。最后由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就相关问题在学理上作进一步的延伸与深化。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可将学生的思维由教材扩展到更大的领域,不仅有效解决了文学理论课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拓展和深化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且还将“授人以渔”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文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内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实践教学一是引导学生将文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与研究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问题的能力。如引导学生关注当下文学和文学批评的热点、焦点问题,如正在兴起的网络文学、综艺节目,渐渐衰退的精英文学,等等。二是利用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指导学生把文学理论学习与学生的文学鉴赏实践、文学创作实践、文学批评实践相结合,把实践教学过程当作理解理论、提升理论应用的过程。

针对目前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和对创作重视不够的状况,教师不仅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学名著,还要要求学生学习文学史和美学等其他人文知识;鼓励和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多探讨和研究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学批评活动,提高文学批评的理论素养。如鼓励和指导学生创办校刊或班刊,以所办刊物为阵地,发表自己创作的作品;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多探讨和研究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学批评活动,提高文学批评的理论素养。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等多媒体进行辅助学习,学生和教师还可以在网站上一起鉴赏讨论文学作品,分析和研究文学现象,拓展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平台。

四、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渴望通过交往和交流来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与他人和社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可引导学生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研讨。学习的形式可以是课堂学习也可以是课外学习。即在教师指导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构筑一个全方位的学习的平台,进行合作学习。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明确每个学习小组的任务,各小组根据先根据自己的主题与要求,研读教材、收集资料;再由各小组就某个主题开展自由讨论、辩论,然后由各小组在班上对讨论的结果进行陈述和展示,教师进行总结、评点,最后全班对各组的陈述和展示进行投票,评出最优小组。这样的合作学习融研讨、互动、实践为一炉,要求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学会相互虚心倾听不同意见,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还将有助于学生提高团结合作,平等交流沟通的`能力,满足学生的社会性需求。同时,对学习小组的成果及时予以肯定和奖励,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五、利用网络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载体,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灵活性、趣味性

在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手段,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在阐释概念“文学形象”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等网络教学手段,除了把中外经典名著一些片段通过图片、画面和文字进行展示外,还同时把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品如网络小说、动漫、影视片等也展示给学生,扩大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概括提炼“文学形象”的基本属性,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兴趣和创造能力。

结语:教学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因此,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流活动,教师与学生始终应该是一种积极互动的交流。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必须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坚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改变目前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文学理论课程的理论性和学科的交叉性,要求教师必须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提高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总之,文学理论课的教学应该是科学性、艺术系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只有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提高了,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 篇2

一、课程建设历史回顾

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前身主要是蔬菜栽培学、果树栽培学和花卉栽培学。1982年, 我校率先在全国将果树专业和蔬菜专业及观赏园艺合并成立园艺专业, 由此开始了园艺专业相关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实践。园艺植物栽培学作物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群, 自然成为改革与实践的先导课程, 改革的基本思想是按照园艺植物的基本特征特性归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探索创新研究性教学体系、不断加大开放开门办学力度、强调面向园艺产业实际需求, 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006年开始在课程群内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鼓励以不同方式改变传统上灌输填鸭式的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 代之以校外导师创业导师进入课堂、调研汇报、实践实训、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与考核,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教与学的互动明显增强, 学生对园艺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具有更多的一手资料, 课堂教学效果现状提升, 2010年, 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被遴选为扬州大学精品建设课程。

二、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承担本课程的校内教学团队由5位教授、3位副教授和2名讲师共10人组成, 5位教授年龄分布为40岁到56岁, 3位副教授的年龄分布为30岁到51岁, 在10人中,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为8人, 由此不难看出, 这是一支结构、年龄、学历学位结构十分合理的教学团队, 其中1人获评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任课教师, 1人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校外教学团队由11位高级农艺师和12位农艺师及其他技术人员组成, 他们中超过50%的人员具有较好的农学背景, 在园艺产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具有清晰的认识, 每年均结合课程需要邀请2~3位专家进入课堂进行拓展性教学及非教学大纲以内的知识, 通过这些行业主管部门或产业一线的专家介绍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前景, 产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创业经验等, 激发了学习热情。

三、教材建设

十年来, 在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 努力推进教材建设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主编教学参考书1部, 副主编教材2部, 参编教材5部。

四、教学方法改革

1. 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施了“园艺专业技能证书”制度, 它是一种对园艺专业主要实践环节操作技能的综合评价。这有利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积极性, 也保证了指导教师制订实践教学内容的规范性。授予《园艺专业技能证书》的条件包括: (1) 通过指定先修课程如《木本园艺植物栽培学》、《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 (2) 生产实习成绩达到及格以上; (3) 通过《园艺专业技能证书》考核。考核项目选择采用1+1形式, 即整形修剪必考, 在植物芽接和植物枝接中任选一项参加考核。参加植物芽接或枝接考核的同学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20株苗以上的嫁接;以此计算成活率;参加整形修剪考核的同学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株成年果树的整形修剪任务;每个单项考核的完成时间不超过120分钟, 每延迟10分钟, 扣1分;单项50分, 两项计100分, 60分及格。

2. 专业主干课程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改革。

研究性教学是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是一种鼓励、引导、支持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活动, 它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塑造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 学生按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完成听课和考试。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向学生灌输了大量的理论知识, 但学生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欲望没有得到有效激发, 实践动手能力没有根本提高, 更为关键的是, 学生对所学知识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关系不甚明了, 对为什么要学以及知识的实用性及前景缺乏足够的认识。毕业生在从事相关实际工作时不能快速进入角色, 面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提出有针对性和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 我们从2006年开始对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 (群) 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着力改革现有课程教学体系, 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更紧密结合,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已经完成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课程包括《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木本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种苗生产技术》等。以《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研究性教学改革为例, 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考核形式进行了改革,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由基础知识、拓展性教学 (又分为专题讲座和专题学习与讨论) 、自学、实践实训和其他环节五个部分组成;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老师讲授为主,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改革后的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除了原有的基础知识部分, 增设了拓展性教学、自学、实践实训等教学环节,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真正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传统的考核方法是一卷定终身, 而研究性教学的考核是按照理论考试50%, 实践汇报20%, 平时成绩20%, 自主学习 (开卷考核) 10%的比例来最终进行成绩评定, 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因此评定学生成绩采取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通过理论考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汇报则是检验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自主学习可以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知识点, 而平时成绩则是主要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讲解以及问题辩论的情况。这种多侧面的成绩评定, 不仅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学生讲解模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对学生成绩的考核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 除考查理论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优化的方面有:实践性环节尚需进一步加强;面向生产一线的考查和实习需要更为丰富的设计和思考;将部分课堂教学直接进入基地, 结合田间园艺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现场教学和互动;将更多相关产业领域的专家、企业家甚至农民聘请作为专题讲课的老师, 建立校外专题教师专家库。

五、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园艺植物栽培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主干课程 (群) , 理论知识如何得到巩固、学以致用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与实训,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 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欲望。长期以来, 我们坚持不懈狠抓实践实训基地与条件建设, 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实践性需求。在校内我们建设有包括环境控制温室和不同结构形式的薄膜大棚、苗圃及花房等设施在内的设施园艺基地近20亩, 可以满足学生从播种育苗到定植、植株管理与调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采收等不同环节的实习实践;结合学科特色与优势建有江苏省级水生蔬菜种质基因库, 银杏、芍药和梨种质资源圃, 让学生充分了解园艺学科的学科优势, 吸引一部分优秀的同学通过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毕业论文和考研参与相关老师的科研项目。针对园艺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和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需求, 我们积极与园艺产业相关企业和高水平基地合作建立产学研综合基地与研究生工作站, 学生每年有大量的时间与机会进入基地或工作站进行参观、调研、实习和实训。

六、课程建设展望

园艺植物栽培学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在教学团队、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革、条件建设等方面具有了较好的积累和基础, 为园艺专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园艺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技术、人才需求, 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需要对几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内外产学研基地及研究生工作站的内涵建设, 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更优质的条件支持;加强实验室开放, 结合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的实施, 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进入实验室;进一步加强课程的网络化建设, 尽早面向社会进行远程网络教学;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及时总结教学教研的成果, 编写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

摘要: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核心课程,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本文阐述了该课程 (群) 在实践性、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改革, 激发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实践性,研究性,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维德.高等农业教育实践性教学国内外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00, (6) :29-31.

[2]胡虹文.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J].信阳农专学报, 1998, 8 (1) :40-43.

[3]周桂生, 林岩, 陆建飞.作物栽培学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探析[J].科教导刊, 2011, 7:132-133.

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成人艺术设计 能力培养 需求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基于已有的先天条件、知识储备或者是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新活动的能力。创新能力有先天因素,但后天的启发教育和知识积累更加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是各大院校的共识,但如何培养、怎么培养莫衷一是,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中。本文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储备、社会经验以及个性需求等实际情况加以分层引导和培养。就成人教育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应该结合成人学习者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势,重点问题重点研究,切实能够从实用的角度针对性的加强思维开发、引导以及配套课程实践等途径,探索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路径。

一、成人教育的特征

成人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系列的一类教育形式,主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专业进修及普通教育后的教育进阶。这个阶段的学习者大多数已经步入了成年,他们的学习有几个特点:首先,成人学习者有自发的学习动机,因此他们一般自学能力比较强,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完成课外作业;其次,成人学习者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因此,他们大多数和老师以及身边的同学会很好地沟通,探讨问题、共享资源、分享经验等,对小组学习以及课堂气氛的营造都非常有益,也会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这是成人学习者优于普通学生的一个特点;再次,成人学习者大多有一定的实践积累,这是成人的一大特点,一方面这些实践经验可以帮助他更好、更快捷地理解并完成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已有的经验和成见又会阻碍成人学习者理解新事物、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对于如何利用成人学习者的经验,同时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需要不断探索。

由此可见,成人教育应该研究适合成人的生活、工作需求,根据成人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个人技能水平等条件,设计相应的课程;同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分层分类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真正探索有特色的成人教育方式,成人艺术设计专业更应如此。

二、成人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描述,成人艺术设计专业应该有并且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然而,大多数的情况并非如此。原因在于,第一,在成人艺术教育培养计划中,没有突出体现市场的需求,而简单套用普通艺术类高校培养计划,造成的后果是成人毕业生没有正真解决需要的问题。成人课程的設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制定要与市场需求接轨。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培养职业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满足成人学习者的需求。第二,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实用性的要求。在课程的设置选择上并没有建立在较强的实用性、实操性的基础上,而是降低难度,一味以成人学习者顺利通过结业考试为目的,久而久之,使得成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并没有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有更多优势,反而在专业能力方面较落后。第三,课堂教学没有以成人学习者的特点进行设计。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关键。我们目前的成人课堂面授教学更多强调的是像普通全日制高校教学课堂一样的教学方法,而忽略了成人学生比较特殊的学习方法。对待具有一定社会经验和实践技能的成人学习者来说,他们具备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其经验而更有效地进行学习,而不是一味地普通教学。第四,成人艺术专业的教师的实践水平、创新能力没有被突出要求。能够辅导、传授实用知识给成人学习者的教师,其自身实践能力必须要求高,否则成人学习者学到的知识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随着对学生职业素养、实践技能的关注和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对职业院校一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不断更新已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适应新的要求和新形势的发展。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最先是顺应学历补偿的需要而成立的,但随着中国教育产业化发展、普通高校生源扩招,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学历补偿的作用开始减退,教育规模逐渐缩小,成人高等教育面临转型与发展的境况。如何改变成人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普教化倾向,高度关注成人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成人教育者所关注。

三、成人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成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利用已有的实践经验同时突破固有的思维,解决这些成人学生普遍的问题就离不开对成人学生的特色化培养定位、教师富有实效的专业引导以及成人高校辅助平台的支持。

成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适合其特点的培养定位。首先,根据成人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能力及诉求等特点“量体裁衣”,制定配套的教学计划,确定比较准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通过自主或者与其他就业机构合作对成人学生进行专业实训和职业技能测评,调整并增强成人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与提升职业化能力的意识。其次,根据成人学生的特点及职业发展目标,个性化设置课程、分层教学、加强实训课程的比重等使其提升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收获和积累。另外,对于成人学习者要鼓励、倡导经常性地去参与企业或社会调研,了解社会和市场以及本行业的需求情况,收集专业发展和就业相关的信息,及时调整已经确定的长期发展的职业目标。

成人高校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需要有效提升。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师,成人高校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行业实践经验的学生,他们的实际需求很明确,教师的任务就是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所以成人高校的教师必须具备资深的职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创新的设计思维。作为成人高校应该按照学校的生源结构相应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加强本校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的职业能力,整合学校教学、合作资源,不断提升教师的实战经验和创新能力。因为师资队伍既是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播者,又是帮助学生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的引路人。尤其是对于艺术设计学生来讲,创新的思维比技能更重要,如何启发、培养成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成人高校的教师不断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需要传授学生求职技巧、职业规划、市场分析等技能。因而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资深艺术设计师资团队是成人艺术专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保证。

nlc202309090158

成人高校在提升本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应该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大多是为了自身提升职业能力,他们有经验积累以及比较成熟的思维创意,具备了自主创业的大部分条件,距离成功也许就差了一个平台的支撑。成人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的这一特点,创造一切条件鼓励、帮助成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活动,将所思所学转化为实际成果。一方面学生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反过来回报学校;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学生的成功积累了培养的经验,同时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行业知名度,对学校的再发展也是一种推动。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对自有学生“精耕细作”,设立创新创意工作室等创业的“孵化器”帮助优秀的学生创新创意,同时设立相应的鼓励制度或者奖学金等,实现正真意义上的产学结合。

另外,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学校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习者的需求,在课程的设置上不断革新。比如,以前的设计专业主要学习设计的概念和国外设计理念、设计风格等设计基础的东西。而现在的艺术设计专业将更加关注设计者的设计思想、文化底蕴等,所以在课程上应加大国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力度;在专业运行中应倡导创新活动的设计与参与;为了扶持学生的创新创业,可以设立面向学生的创意工作室,為优秀学生和优秀项目提供孵化的平台。

四、结语

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并与市场紧密联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也应该紧随时代,不断创新思想,作为有实践经验的成人学生来说,创新的思想和创业的实践尤为珍贵。因此,需要成人高校及其教师加强成人特点和需求的研究,重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专业建设以及实践课程的建设与设计,设计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切实解决成人艺术专业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和创意创新思维培养的问题。同时,艺术设计专业成人学生也应该主动进行创业实践,深入设计一线,不仅有市场观念,而且设计理念也不能滞后。同时要了解企业岗位工作流程中每个环节所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培养职业关键能力。成人艺术设计教育不应只给学生传授一些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艺,它应该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市场的需求,因人而异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时代的能力、走向社会应具备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新型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莹.增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问题研究[J].艺术品鉴,2015,(11).

[2]蒋丽等.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商,2013,(05).

[3]郭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

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 篇4

《教育教学论坛》027期 作者/张阿凤,王旭东 本文总字数:4095

张阿凤,王旭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土壤肥料学》是针对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农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土壤肥料学》的课程性质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多渠道参与实践等方面提出《土壤肥料学》课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张阿凤(1985-),女,博士,讲师,从事土壤学及土壤肥料学的教学。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农业发展进程中,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目前,我国除部分地区外已基本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但是,由于人口众多,资源过度浪费与环境污染等原因,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农业教育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也突出了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高等农业教育不仅是对农业科技理论与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这也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

一、《土壤肥料学》的课程性质及其定位

《土壤肥料学》课程是针对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各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2]。该课程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在原有《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两门课程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土壤肥料学》主要研究“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性质和相关分析测试方法与技术,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识土、用土、改土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施肥的.原理与技术,进而为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土壤肥料学》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开设历史最长、涉及专业最多的课程之一,主要为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草业科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等本科专业开设,每年修读该课程的人数有200多人。

二、《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重要性

《土壤肥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在日后从事相关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平台。《土壤肥料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实践教学或者实践教学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就很难形成技能,教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事实上,不仅是《土壤肥料学》教学涉及这个问题,很多课程都是这样。正因为如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往往总是感觉什么也没有学到,而用人单位也抱怨学生不好用。21世纪是信息世纪,知识更新快,经过高等教育培养的合格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而这种过硬的实践技能往往是在扎实的理论知识上的升华。纯粹的理论教学一般很难让学生记忆深刻,往往应付了考试之后就逐渐淡忘。即使能记住,那也大多是纸上谈兵,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手段。加强《土壤肥料学》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巩固理论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负责任的精神,促进学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来,实践教学过程已经逐渐被教育界学者所重视,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条件也已经成为评价和考核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措施

相对于《土壤肥料学》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过程是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实践项目仅停留在表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束缚,《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也是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以至于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土壤肥料学》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理论、轻实践,认为实践教学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实践教学课时数安排相对过少。并且,部分教师在上实践课过程中较为随意,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学生也很少在课前做好预习,也有少数学生不愿意动手参与实践,更有甚者迟到、早退或是旷课等,关于课程实践教学成绩考核评定也较为宽松,使《土壤肥料学》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因此,《土壤肥料学》实践教学改革,首先就是要更新传统“以教(理论)为主”的教育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整个《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好、落实好,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2.加强技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特殊地位,离开教师的组织和领导,教学过程就很难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效果,必须要加强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团队,特别是要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土壤肥料学》课题组现状,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引导青年教师实现教师角色转变;通过“传、帮、带”发挥骨干教师在培养青年教师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科研院所进修学习;面向基层加强实践环节锻炼,使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为了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与时俱进,补充完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把前沿性的研究传播给大家,激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有关土壤性质与多界面过程,土地利用与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土壤养分、肥力与生产力这些部分可以做成专题,让学生详细的了解土壤的重要性,以及与本专业的相关关系。

3.完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和框架,它包含教学顺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反馈、教学结果评价等一系列教学要素。《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土壤肥料学》课程的基本要求,要与专业发展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和完善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的,由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组成的,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应《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大纲,明确《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改革以往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强化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考核指标体系的建设,并最终将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4.加强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开展的效果。如果没有适宜的生产实践基地,相关的实践活动将很难顺利进行。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首先要立足于校内,加大对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在原有试验农场的基础上,加强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建设,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基地条件,使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基本保障。其次,要紧密结合通辽市地区农业发展实际,积极主动地与通辽市农科院、土肥站等相关单位进行洽谈,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推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同时,结合我校农学类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牧区的实际,实践基地的基本条件也要相对较为先进,开展的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要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一定要使学生感到有别于农村种地,从而提高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5.鼓励学生多渠道参与实践。《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实验和实习,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实验和学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把理论和实验课的安排紧密结合起来。实验课总共是16学时,野外的实验包括:土壤剖面的挖掘观察、土壤样品的采集。室内实验部分则利用野外部分采集的土壤进行处理,同时用于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容重的测定及孔隙度的计算、土壤养分的速测、肥料的定性鉴定。然后根据结果和野外调查内容让学生写出对该地区土壤的综合评价。在这套方案中,教师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科目的适当指导,大部分内容都是学生自主完成,比如土壤样品的风干、去杂、过筛等处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技能,也训练了他们对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此外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安排学生去学校的实习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试验林场”进行综合实习。火地塘林区是秦岭山区生物种类的富集地之一,种子植物1026种,木本植物83科、206属、500多种,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5种,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生进行土壤学、树木学、林木育种学、森林昆虫学、森林病理学等的综合实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另外,鼓励学生要加强实践技能可以在课程实验、实习之外参加相关大学生社团或者兴趣小组,参与寒暑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感兴趣的内容做到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也可以直接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活动,这样更能系统地掌握相关土壤样品采集、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统计等实践环节,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或是考取研究生独立开展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思尧。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与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8 ):9-12.

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 篇5

论文关键字:语文教学;资源;科学素养

论文摘要:笔者从语文教材、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语文综合活动三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讨论,指出语文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兴趣和求知欲,更有利于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科学的能力。

一、语文教材是科学教育的丰富资源

1、把握人物精神魅力,培养科学情感。

新的教材中就有很多课文是介绍科学家或科学类文章中的人物的,如《科学“怪人”》《装满昆虫的衣袋》,引领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体会科学类课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精神实质,是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把握科学家精神魅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更能促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涤荡,形成景仰、羡慕的理性情感,从而使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行为得以内化。

2、学习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介绍科学知识的内容。有介绍生存环境环保方面知识的;有介绍文物知识的;有介绍动物知识的;有介绍发明创造的;有介绍现代科技知识的;有介绍仿生学的……可以说各种科学知识应有尽有,简直就是一本科学的百科全书。这些知识的获得,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浓郁了科学底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教育的资源宝库

1、培养问题意识

一切发明创造都起源于“问”,没有“问”,就没有发明;没有“问”,就没有创造。所以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最首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让学生提问,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培养提问的习惯,学习提问的方法,提高提问的能力,为他们今后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倡导合作学习,重视群体探究

我们所说的群体探究不是竞赛场,不是单一片面的认识,不是独生子女的惟我独尊,而是孩子们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的环境,是独立自主,互相尊重的性格养成。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自觉运用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们这方面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可以这么说想象和创新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利用语文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明天的.太阳城》是一篇科学幻想的文章,在教学时,我不仅要学生理解太阳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还要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大胆发挥想象,“明天的太阳城还会是怎样的,”同学们通过想象,还说出了很多种太阳能在其他方面的用途,如在种植蔬菜方面的,在制造火箭方面的,这些想法也许是不成熟的,但只要能想象出来,就有一天一定能实现的。学完课文后我又要求仿照这篇课文写一篇想象作文《我们未来的生活》,很多同学都写到了,由于未来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都运用上了高科技的产品,衣服是能冷暖控制的,颜色和式样多变的。食品的概念没有了,替代它的是高能量的营养素等等。习作的完成反映了学生头脑中的丰富的想象和创新潜力,长此训练下去,我们的学生将会是一个个充满幻想,充满好奇的孩子,那未来的科学家说不定就在他们中间了。

三、语文综合活动是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所处的环境和周边的自然资源,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有针对地开展各种课外科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

1、利用家庭优势,进行小饲养

学校地处江南水乡,有着良好的家庭饲养氛围和成功经验,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家庭饲养,可以是几个同学合作饲养,也可以单独饲养。在饲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写下观察日记,进行改变温度、营养等外界条件的小实验,撰写家庭饲养报告等。这一活动的开展,养成了学生认真细心观察事物的科学态度,大胆创新的精神,还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2、利用科技企业,进行参观访问

我们的学校地处常州新区,经济比较发达,乡村企业和副产品占主导地位。仅我们学校周围就有大型化工机械厂、草莓、葡萄种植基地、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等先进企业,利用这一优势教育资源,我们组织学生去参观工厂先进的科学化设备和加工流程,访问从事科学生产活动的先进人物,使他们亲眼目睹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深切感受“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参观后,让学生组织讨论,交流心得体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激发自己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

3、利用自然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内容讲到了关于环境保护之类的问题教育我们要合理、科学地利用自然环境,这样才能造福于人类,反之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通过学习,同学们都认识到了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我们利用课外的时间组织学生对身边环境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研究的活动。

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 篇6

提升学生文言文自读与归纳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归纳能力的提升很有必要,其方法有以重点带一般,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以提纲作指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等.通过阅读把相关的知识分门别类地归在一起,从中找出其规律和特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全面认识.

作 者:吕玉民 作者单位:沙河市青介学区,河北,邢台,054100刊 名:教育实践与研究英文刊名:EDUCATIONAL PRACTICE & RESEARCH年,卷(期):“”(12)分类号:G633.3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文言文 阅读 归纳能力

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 篇7

一、建立互动关系, 创设民主氛围

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 首先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创设一个民主的氛围, 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的掌控者地位,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地进行课堂活动, 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将自己对课堂实验的理解说出来, 与全班同学共享,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综合学生意见, 进行最终指导.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一节优质高效的课堂, 不再是教师讲的有多好, 学生听的有多认真, 而是看学生的收获有多大, 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只有创设积极、活跃民主的课堂氛围, 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让学生在快乐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课堂上的互动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 我们的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 传统的“灌鸭式”教学已经严重的阻滞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让学生能对基本的化学实验进行详尽的分析, 并进而在分析、讨论中得到知识、思维和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比如, 在探究氯水成份和性质时, 教师想方设法去说明氯水的成份, 让学生能掌握氯水的性质, 那我也在多方面进行尝试了, 后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协同实验, 采取下列方式教学.

活动与探究: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氯水中含有H+.

学生讨论:用pH试纸, 用紫色石蕊试液, 用NaHCO3溶液, 用铁等方案.

学生分组实验: (1) 取新制的氯水1 mL, 加入盛有NaHCO3溶液的试管中, 观察并记录现象. (2) 在盛有约2 mL新制氯水的试管中滴加1~2滴石蕊试液, 观察并记录现象.

结果发现:盛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而滴石蕊试液的试管没有先变红 后褪色的现象.根据上述现象, 让学生展开讨论, 提出了三种假设: (1) 可能是石蕊试液有问题; (2) 可能是H+的浓度太小了; (3) 可能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 石蕊试液来不及显红色, 色素已经被HClO氧化了.

针对三种假设, 学生又开始找证据: (1) 学生进行实验:在盐酸中滴加石蕊试液, 显红色, 说明石蕊试液没有问题, 从而排除了假设一; (2) 学生分析如果H+浓度太小的话, 那么氯水滴加到NaHCO3溶液中应该没有气泡产生, 从而排除了假设二; (3) 对于假设三, 有学生认为要增强石蕊试液的量, 因为如果石蕊的量太小而HClO的量太多, 那么色素都将被氧化, 所以就看不到红色.学生进行实验:取少量石蕊试液, 向其中加入一滴氯水, 显红色;继续滴加氯水, 红色褪去.这个实验证明了氯水中含有H+也含有HClO.这样, 课堂气氛活跃, 建立起师生互动的关系, 创设了民主氛围, 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时效.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等都有了发挥和提升的机会,

二、实施实验改进, 提升创新能力

从高考命题来看, 高考对实验的考查一般不会直接给出教材上的基本实验, 而是对几个实验知识或者实验与化学知识的综合, 也可能是对某个实验的设计改进.这些题目往往看起来很陌生, 实则是对我们掌握的知识的变迁运用, 是源于教材、高于基础、考查能力的,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实验改进, 从实验改进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 我在进行喷泉实验教学时, 先与学生用图1共同分析喷泉实验的原理, 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在图2所示装置中, 能实现喷泉的方案有哪些?这样在学生真正掌握了喷泉的原理后, 让学生用图3思考——只给出图3装置, 如何实现喷泉, 完成这一实验的原理是什么?这样长期在实验教学中进行试验改进的教学,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因人而异, 因地而宜, 在不同的实验教学中, 针对不同的学生, 因材施教, 最终获得学生能力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锋.怎样上好化学实验课.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9.1-2.

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 篇8

一、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原因

人文教育的界定众说纷纭,教育界普遍的看法是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是通过相关的人文素材对大学生进行提升人生境界、塑造理想人格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文教育是一种美育,是人性美的培育。钱理群教授就曾说过:“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大学语文固有的本质属性。使其得天独厚、无可替代地处于人文教育的核心地位。这既符合当代中国艺术教育实际,也符合艺术教育的本质规律。然而我们看到。目前大学语文在艺术教育中的现状是比较尴尬的。即使是在高等院校基础公共课中,大学语文也显得无足轻重:课时量少,学生学习兴趣低。艺术类院校当然也无法幸免。艺术类大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迫切需要与目前艺术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笔者认为,造成艺术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导致人文素养的缺失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越来越趋于物质化、技术化,对文学、艺术等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急功近利的思想逐步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作为小社会的高校同样深受影响。在大学教育中存在着一种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倾向和轻视人文建设的趋势。世风浮躁,校园里很难再见到对思想、文化、艺术真正感兴趣、愿意投入的学生,趋之若鹜的不再是学术研究而是什么明星到访,校园里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变化。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和课程严重功利化,他们更愿意选择比较实用、更容易获取就业机会的课程。而对于蕴含深厚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学语文,由于其人文素质的功效不是立竿见影的,很多学生在思想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家普遍认为学好自己的专业更为重要。因此直接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令人堪忧。

2教学理念及模式的陈旧造成人文素养的缺失

有位校长曾经说过: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学,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教育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随后的大学教育。大学生虽然再不需要过“独木桥”,但长期以来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学语文课堂的效率低下和人文素养的缺失。

3当代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独特性影响人文素养的提升

艺术类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境一般都较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忧患意识。而且我国艺术类专业学生录取的特点,决定了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文化要求比普通高校学生的文化要求要低得多。加上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征一般都是沉静不足活泼有余,喜欢张扬自我个性。责任意识较差。旷课、逃课、迟到、早退等现象在艺术类院校比在普通高校更普遍,有时候进课堂也是不带书本,空手而来。学生尊师重教的意识也比较淡薄,课堂秩序也需要维持。难以实施教学,更谈不上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是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重在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用文学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以情感育人,使学生汲取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的转化。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学想要在学生身上达到的效果。面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窘境,作为从事这门公共课教学的教师。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和条件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制约,但大学语文毕竟有其自身的魅力,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这门课程内涵的挖掘。努力创造出一些新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乐学、爱学,从而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基础。笔者想从大学语文教师基本的日常教学方式上探讨一下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

1教学设计方面采用主导式教学模式

针对艺术类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所需人文素质及语文能力的要求,选择恰当的内容来组织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把每堂课要完成的人文素质及语文能力培养目标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情景,化解在“语言演练——课文解读——课后导学”三个教学环节中,然后师生互动,共同学习探讨,逐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在此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文能力,使其学有所用,为将来的生活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讲解作品以艺术鉴赏为主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重点讲解和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重视作品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而忽略艺术鉴赏。老师在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时滔滔不绝,分析艺术特性时却泛泛而谈,这既不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也不利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我们说,文学是具有艺术审美特性的,生活丰富多彩,评判标准也绝不能单一,教师在讲解、欣赏文学作品时应更多从艺术鉴赏人手,尤其是对于艺术专业类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只有多挖掘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分析作品的艺术效果,才能取得更有价值也更有深度的教学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要求教师要尽量多地寻找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填鸭式”的语文教学没法适应学生尤其是艺术类专业学生活跃的思维,他们需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戏剧专业的学生,就可让他们分角色排演话剧,或者把课文改编成小剧本;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诗词时可让他们谱曲演唱。这样,根据每个专业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艺术专业知识并学以致用,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大学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表现自我,增加新鲜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综合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同时也可使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和先进教学手段,把重点列成提纲。并通过一定的音频和视频,把有价值和有代表性的内容播放出来。课堂教学配有音乐、图画甚至强烈抒情性的解说词很容易就把学生带人诗词画的优美境界,领略大学语文的博大精深,产生精神上的愉悦之美。还可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灵活采用演讲、诵读、讲故事、观看影视、评论写作、讨论、辩论、专题报告等多种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并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 篇9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结出的规范的、正确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则指学生分析和掌握数学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与探索数学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其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加强高中数学思维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把握认知环节

高中阶段,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培养的重要基础就是认知环节,只有认识并了解数学知识与理论,才能逐渐形成数学逻辑思维。首先,要形成感性认识。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难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理或公式,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形象化抽象的原理与知识,使其形成感性认知,比如:应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动态演绎原理与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其次,要形成理性认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学生可以多元化应用原理性知识点,形成一定的认知能力,为培养逻辑能力打下基础。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确定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学行为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目标中纳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材普遍性较强,无法使每个学生的逻辑能力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有效锻炼不同层次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教授三角函数知识时,教师应当以学生的逻辑思维为切入点,着重培养该方面能力。完成基础知识的讲解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应用性题目,要求其深入思考,互相交流观点,发现思维上的不足之处。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只有从学生的个人需求入手,才能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所以,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关注其数学需求。

激发数学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时最大的内动力就是兴趣。特别是高中生,在升学压力与繁重课业负担的影响下,很少有学生关注学习兴趣,只是盲目地学习和练习。这种情况下,学生缺乏探索欲望,自然无法拓展思维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接着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欲望。例如:在讲解“概率”一节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许多家长曾经购买过的彩票自编习题,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解答“是否真的能中大奖”等问题。首先询问学生身边是否有人购买过彩票,是否曾中奖,接着在介绍的同时给出题目。

另外,在培养逻辑能力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后,学生会自主归纳、整合数学问题,在对比和总结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逐渐形成整体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系统,学习行为也会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为达到该目的,教师可将数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如导数、向量、数列、三角函数、代数、几何等,要求学生总结每个模块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生在总结过程中,思路愈发清晰,逻辑思维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创设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的知识、理论、公式等比较枯燥、抽象,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均较强的情况下,能够更容易地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答中,通过分类和对比来概括知识、处理数据,对数学原理进行反复验证,从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直观感知,将数学知识有机结合具体的实践或者事物能够明显降低知识的难度。基于这一点,教师应留心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寻找教学灵感,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使其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例如: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等,将其分为若干小组,并给出一些题目。学生们看到题目后,纷纷展开激烈讨论。在营造的课堂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主动分析、探索问题,逻辑能力自然得到提高。除此之外,为了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要为其创造一定的思考空间,鼓励其自我总结和完善。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探究活动,比如:推导原理或公式,适当开展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组织自主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逻辑能力。

结束语

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 篇10

1. 只注重对问题一招一式解题定势套路的总结,不能将具体的知识和解题方法上升到策略、方法、思想等理论的高度,不能揭示解决问题方法的实质和规律,从而导致学生解决问题低下,知识、方法不能连通。

2. 过于重视解决问题技巧的应用,强调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程序化训练,忽视了专业思想观念、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指导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应用意识低下,实际能力不强。

3. 只注重习题训练,轻视了问题解决过程中提炼专业思想、专业方法;只注重题型归类,忽视问题解决思路的分析和问题解决思维过程。

4. 课堂教学中仍然只注重“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而且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少体现出思维受阻、方法不当,学生中问题解决失败的原因无法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二)学者存在的问题。

1. 惯于套用公式、题型。

2. 缺乏归纳、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3. 不注重审题,不会进行问题分析和调控。不善于抓住出题者要考察的知识点、思维、方法。

4. 没能力进行新旧知识间的贯通,知识间往往脱钩,形成不了相互的内在联系。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

针对以上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以下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明确“问题”策略。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问题”.明确“问题”

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首先应让学生明确面临的是怎样的问题。这里我们可以把问题做以下几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1. 问题是一种情境状态。

这种状态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产生内部矛盾冲突。在当前状态下还没有易于理解的,没有完全确定的解答方法或法则。

即学生面临着他们不认识的东西,对于这种东西,又不能仅仅应用某种典范的解法去解答,因为一个问题一旦可以使用以前的方法轻易地解答出来,那么它就不是一个问题了。

2. 真正的问题。

机械制图习题集中点的投影习题,属于常规问题 :( 就是指课本中既已唯一确定的方法或可以遵循的一般规则,原理,而解法程序和每一步骤也都是完全确定的问题。) 对于“常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供典范解法,学生一般不需要较高的思考就可以翻版应用。因此,实际上学生只不过是在学习一种法则,或一种技术,而真正的问题则适合于学习发现和探索的技巧,适合于进行制图原始发现以及学习如何思考。因此,解决了常规问题后并不意味着已经具有了问题解决能力。

3. 问题是相对的。

问题因人因时而异,对于一个人可能是问题,而对于另一个人只不过是习题或练习,而对于第三个人,却可能是索然无味了。

另一方面,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原先是问题的东西,现在却可能变成常规问题,或者说已经构不成问题了。

例如:学生们在刚刚学习三视图形成时,对于读懂“组合体的三视图”构成问题,而在学习基本形体和组合体投影之后,已熟练地掌握了形体的投影特点和规律。那么,此时读懂“组合体的三视图”对他们已不构成问题了,而当前状态下对于绘制复杂组合体的三视图则构成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摸清学生所处问题状态,指出什么是使学生面临的真正问题,因人而异地设计问题解决的策略。

( 二 ) 设立一个好问题策略。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集中体现在教师的专业观念和专业思想变化上。课堂教学中设立一个好问题,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和调动学生探究意识,展现思维过程,打破传统观念。设立一个好问题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起推动作用。

从课堂教学角度看,一个好问题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好问题”必须具有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究性。

可接受性是指学生能够接受这个问题,还可表现出学生对问题的兴趣。障碍性:即学生当时很难看出问题的解法、程序和答案,表现出对问题的反应和处理习惯模式的失败。探究性:该问题又能促使学生深入地研究和进一步地思考,展开各种探究活动,寻求新的解题途径,探求新的处理方法。例如:在画圆柱体的正等测轴测图时,教师在讲解了直立情况下圆柱轴测图的画法后,让学生画一横放状态下圆柱的正等轴测图,有些同学在不动脑筋思考的情况下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这体现了学生模拟学习的失败,学习过程出现障碍,但却促使学生进一步研究,探求新的解题途径,新的处理方法。

2. 一个好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发展空间。

一个好问题的启发性不仅指问题的解答中包含着重要的制图原理,对于这些问题或者能启发学生寻找应该能够识别的模式,或者通过基本技巧的某种运用很快地得到解决。同时“问题解决”

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方法,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个好问题的发展空间是说问题并不一定在找到解答时就会结束。所寻求解答可能暗示着对原问题的各部分做种种变化,由此可以引出新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结论。问题的发展性可以把问题延伸,拓广,扩充到一般情形或其它特殊情形。它将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思考,充分展现自己思维的空间。例如:在讲三视图投影规律时,可通过引导学生测量三个视图外部总尺寸,找出各面投影之间尺寸关系,总结出投影规律。在学生得到结论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原视图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三面投影进行测量。

同时提出新的问题:物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都遵循所得到的结论?近而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寻找答案,这样教学中不仅把问题延伸拓展,而且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

3. 一个好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问题的“开放性”,首先表现在问题来源的“开放”.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有着直接关系。这种对社会、生活的“开放”能够使学生体现出专业的价值和开展“问题解决”的意义。同时问题的“开放性”,还包括问题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者多种可能的解答;打破“每一个问题都有唯一的标准解答”,和“问题中所给的`信息都有用”的传统观念。这对于学生的思想解放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答案不唯一,充分体现在教材中补投影图一节。如:已知两面视图补第三面视图,在满足已知条件的情况下,让学生进可能多的补出满足条件的视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多方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策略。

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外乎三种情境:一种是教师带着课本走向学生,一种是学生带着课本走向教教师,还有一种是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和书本。这三种情境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教育观:

一种是只能由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一种是学生来向教师提出是什么,为什么;而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怎么办的知识。作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是第三种情境。故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应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1.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为什么的知识上,引导学生体会机械制图的产生,发展与解决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不断获得亲身实践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关注学生怎么想远重于关注学生怎么做。

“人类每次大的成功都是开始于大胆的猜想”.严格的来说,“论证推理本身并不能产生关于我们周围世界本质上的新认识”,猜想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方面。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显性的,而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隐性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怎么做甚于关注学生怎么想,这往往导致问题解决教学效果比预期的差。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显性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分析,并时时进行指导。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无论学生得出的结论怎样,都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指导学生的重点应是启发学生怎么去想,怎么做则是想好以后顺理成章的事。

四、反思“问题”策略。

课堂教学中,在问题获解以后,教师不应停在问题的表面,应率领学生及时回头反思,反思与题目有联系的知识你是否都考虙到了,过去做过的题是否有与此题相似的,是否可以利用?能否利用不同的知识通过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再认识,再联想得到不同的解法。通过对比,找到更简捷合理的问题解决方向。将问题条件一般化,能否得到类似的结论,这就是将问题拓宽、推广……例如:机械制图教材中,求圆锥表面上点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能否利用求圆柱表面上点的方法求此问题?学生通过实践探求答案是否定的。虽此结论不能完全照搬,但此原理是可以利用的。进一步引导学生探求圆锥的投影特点,进而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之后,教师可以再率领学生回到原始条件,探究圆锥投影特点。再提出问题: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解决该问题。

学生通过对一个问题反思、猜想,对结论的不断探求,至使知识不断地延伸、拓展,思维不断发展,问题解决能力不断提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因人而异地不断提出问题,采取各种策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再通过对原问题的反思,引出更新的问题,激发学生不断地探求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 .“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学刊 ,.3.

[2] 吴吉惠 .“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育研究与实验 , 年 06 期 .

上一篇:信访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小班化教学案例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