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提升策略论文

2024-10-20

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提升策略论文(共10篇)

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提升策略论文 篇1

幼儿教师钢琴运用能力的提升策略的论文

一、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钢琴运用能力

1.钢琴运用的基本功

在幼儿教学中,很多活动都可以运用钢琴音乐来完成,可以改变以往幼儿教育课堂中枯燥的说教模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幼儿教师可以与孩子们玩游戏,用大三和弦的上行分解作为起立的提示音,用下行分解作为请坐的提示音,当幼儿听到不同的提示音时,就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这样既增强幼儿教育的趣味性,也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这些看似简单的教育活动,对幼儿教师的钢琴基本功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将钢琴音乐与幼儿教育有效结合,并且运用自如。

2.娴熟的伴奏和弹唱能力

钢琴伴奏和弹唱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所以大多数幼儿教师都具有一定的伴奏和弹唱能力。幼儿音乐素养的养成,是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潜移默化形成的,所以幼儿教师是否具有娴熟的钢琴运用能力,直接关系到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幼儿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随时调整伴奏和弹唱的节奏与调性,只有具备娴熟的技巧,才能保证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幼儿教师钢琴运用方面存在的不足

近些年来,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幼儿教师的培养方面也不断加大力度,因为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从当前幼儿教师的钢琴运用能力方面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基本功扎实

幼儿教育专业课程中虽然有关于钢琴弹唱技能的培养,但是很多幼儿教师都只能按照琴谱进行演奏,基本功扎实,无法应对演奏过程中的一些节奏变化。

2.和声编配能力不强

在很多幼儿歌曲中都涉及一些和声编配的问题,而很多幼儿教师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缺乏相应的和声理论知识,无法对幼儿歌曲实现有效的编配,容易打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即兴弹奏能力不强

很多幼儿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的基础,但是即兴弹奏能力不强,无法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随时弹奏符合情境的音乐,也无法弹奏出合理的和声,对于难度较大的音域往往无法掌握,影响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提升幼儿教师钢琴运用能力的策略

1.坚持基本功的训练

钢琴运用能力的提升,与幼儿教师是否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幼儿教师在参加工作后,便放松了基本功的练习,使得钢琴运用技能生疏,不能很好地掌握即兴弹奏以及和声编排能力。所以,幼儿教师必修要始终坚持基本功的训练,包括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的训练、双音与和弦的弹奏练习、调性的转移训练等几个方面。通过基本功的持续训练,可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在弹奏钢琴时更加自如,而且可以帮助幼儿教师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提升钢琴运用能力。

2.锻炼手、眼、耳、脑的协调

很多幼儿教师经常会产生唱的时候忘了弹、弹的时候忘了听的现象,这是由于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能力不强造成的。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加强幼儿教师手、眼、耳、脑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顺利完成两个部位或者多个部位之间的配合,才能增强幼儿教师的钢琴运用能力。为了提高身体部位之间的协调,可以采用同伴之间配合训练的方式,也可以左手弹伴奏、唱右手旋律,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同时增强各个部位的协调能力。

3.加强幼儿教师音乐素养的强化

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直接关系到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要注重幼儿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的培养。因此,幼儿教师只有加强钢琴的乐理知识的学习,掌握更多与钢琴音乐相关的人文与文化,才能赋予钢琴弹奏更多的文化内涵。通过钢琴音乐教育为幼儿传递更多乐理知识和钢琴文化,帮助幼儿形成音乐审美意识,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利于增强幼儿音乐教育的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的钢琴运用能力对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要通过有效的培养策略,促进幼儿教师钢琴运用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效率,促进我国幼儿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提升策略论文 篇2

师范类高校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

1. 课程设置

根据具体的课程设置体系, 将师范类高校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具体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5个部分。

(1) 公共基础课程:开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口语等。

(2) 公共选修课程: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哲学类、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等课程, 拓宽自身知识面。

(3) 专业基础课程:美术基础、音乐基础、摄影基础、计算机语言、模拟电路、电声系统、电视系统、学习理论及应用等。

(4) 专业必修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教育传播学等。

(5) 专业选修课程:数字影像技术与艺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图像处理技术、网站建设与设计、虚拟现实、数字化校园建设、教育信息化研究等。

2.培养方式

根据我国对大学本科四年制的发展要求, 笔者认为, 在大学入学第一年, 应注重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了解各种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 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Word、Excel、Power Point等基本办公软件。

进入大二, 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 要加强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 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 能够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大致的规划。学习各种多媒体软件, 锻炼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并根据自己的兴趣, 自主选择学习摄影、摄像、图像处理、动画设计、计算机网络等各种技术, 保证精通一门技术, 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

大三应该学完专业必修课程, 重点学习教学系统设计, 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筛选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做出科学评价, 强调对教学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微格教学”这种现代教育设备, 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管理与组织能力, 反复观察、分析自己的教学状况。学校组织学生深入中小学见习, 实地观看一线教师教学, 或通过观看、评析优质课程视频, 体会课堂教学的技巧, 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

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 应根据自己选择的就业方向, 有针对性地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要想毕业之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就应该加强基本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储备, 充分利用实习机会, 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锻炼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在职培训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的目的是希望教师能把教育技术能力作为促进其更加便捷、高效学习的工具, 是为了使他们在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中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 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因此, 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为教师培训提供必备的培训基地、培训师资, 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以下主要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评价三个方面详述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的具体措施。

1.培训内容

(1)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培训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使教师能够认清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培训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使教师能够正确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精心筛选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有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内容;积极探索有效途径, 开展教研活动;适当增加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向学生传授与技术应用有关的道德法规知识。通过加强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 使广大教师真正体会教育技术应用对课堂教学的实际作用, 使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并能自觉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2) 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加强对硬件设施的使用、维护方面的培训, 将计算机组装、维修, 机房联网, 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维护, 学校网络中心的建设与维护等技能传授给参加培训的教师;加强对基本办公软件、课件、网页制作软件等教学应用软件使用技巧的培训, 并根据实际情况, 增加对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软件开发、教学平台建设、精品课程的开发及校园网站建设与维护等技术的培训, 引导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 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 与同事、学生交流。保证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够通过培训提高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能力, 硬件设施的使用与维护的能力, 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课程资源的收集、整合与应用的能力。

(3) 新课程标准内涵。通过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内涵, 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充分理解“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这一核心思想。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 还要保证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与合作, 最终使学生形成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 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的信息技术教师, 更应具备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态度和能力, 将这一理念合理应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专业素质, 并为国家培养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2. 培训方式

(1) 依据差异, 分层次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 他们所在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配备情况存在差异, 不同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也存在差异。因此, 在培训之前, 有必要全面了解参加培训的教师的现有发展水平, 根据了解到的具体情况, 科学、合理地实施分班分组培训, 将相对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教师分在同一班级, 对某一方面知识有共同需求的教师分在同一小组,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 以期提高各层次教师的现有发展水平。

(2) 多种培训方法并用。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梳理, 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培训方法;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问题解决路径的学习, 可以通过观摩优质教学视频、探讨真实教学案例、提出实际教学难题, 各小组成员共同合作、交流、研讨, 进行积极、有效的协作研修活动, 最终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使培训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教师能够准确地领悟问题解决的思想及所隐含的创新意识, 较好地掌握培训内容, 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

3. 进行多元培训评价

(1) 过程性评价。在培训过程中, 通过问题引导, 激发教师以自己的教学经历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的行为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通过自我反思, 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2) 总结性评价。充分考虑培训教师在参加培训前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表现, 通过实施说课、教学设计环节, 检验培训教师是否真正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能否真正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通过具体动手操作环节, 检验培训教师是否真正掌握软、硬件设施等的安装、使用、维护技能。综合考虑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情况, 动态评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变化。

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提升策略论文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能力 幼儿教师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好的信息化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前提,而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本文对泉州市区的了所公办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意识、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答,较客观地反映了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实际情况。

一、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及其分析

1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一个人对事物的意识态度是决定行动的前提,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其所要做的事物的重要性,就不可能付出努力来完成这件事。通过调查幼儿教师对幼教工作前沿信息的态度,以及采用何种方法来解决日常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育教学难题作为切入点,来了解幼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得到的结果是:58%的教师密切关注、主动了解幼教工作的前沿信息,但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难题时,只有40%的老师会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如何使幼儿教师尽量利用网络取得信息、运用信息,强化她们的信息意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除了要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应用环境的好坏也是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调查中的七所幼儿园均有电子备课室,能基本保证教师在园内上网查阅资料及备课,但大多数的幼儿园只有一、两间多媒体教室供轮流使用,这表明,幼儿园已经逐渐重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尽可能地建设完善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但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幼儿园只能先满足老师的信息化学习条件与备课环境的需求,计算机还无法进入到每间幼儿的活动室。但是,如果教师平时不重视学习,不注意自己的知识更新,就不能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教师每天平均用于上网的时间,能够很好的反映教师们的信息技术环境运用情况。从调查数据上看,大部分教师每天都有时间上网,教师们平常上网主要是收发邮件、聊天,其次是备课、看新闻等。有少数教师表示会学习一些应用软件,素材编辑等,这些教师多为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教师的信息化学习意识、备课环境基本比较完善,但用于幼儿活动的信息化环境不尽如人意,从而影响了幼儿教师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

1)基本操作能力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主要分为两大类: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利用能力。调查发现,超过88%的人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相关资料,在常用的办公软件方面,超过60%的人会使用,而对于图片、声音、视频素材等图形编辑软件,有31%的人表示会使用一些加工操作;综上所述,大部分的教师已经有了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但只有30%的人表示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还有12%不熟悉且使用比较生疏。

2)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将其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使其在教育教学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教师更好、更有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幼儿园教师平时备课、组织幼儿活动所使用的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教辅资料,还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非常适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开展情况如何?我们就教师课件来源、使用等方面做了调查,从调查的数据看:大多数的老师会作课件,但大多在公开课或教研观摩活动上使用。平时教学运用只有34%,然而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除了在公开课或教研观摩活动上,平常幼儿教师上课时基本上不使用课件,可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还没真正调动起来,如何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使多媒体教学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是急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育科研信息化能力:信息时代也是创造教育时代,教师不仅应该较为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技巧,还必须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善于不断取得教育科学新知识,探索教育科学新领域,变传统的“教书匠”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科研型、学者型教师。

根据调查可知,对于收集到的信息,49%的教师表示仅仅把其当作参考信息,然后组建自己的信息,46%的人是稍加修改后就使用,还有5%表示是原封不动地搬用。由此可见,教师们的科研信息化能力尚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4)终身学习信息化能力,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当代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不断更新、变化、发展的局面,如今不仅是要求学生学会终身学习,也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人类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培养终身学习信息化能力,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是教师终身学习信息化能力的前提,而教师对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是教师终身学习信息化能力的基础。综合分析可知,大部分幼儿教师教师都具备了基本的终身学习信息化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提高,尤其是占12%比例的那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还比较生疏,对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较差。另外,针对泉州这个沿海城市中公办幼儿园的调查,可以反映大部分城市地区的情况,但不能反映县级及县级以下所辖的公办幼儿园实际情况,更不用说民办幼儿园;大部分县级及县级以下幼儿园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都较差,且不具备相应的教学环境。因此,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必要的。通过对泉州市区公办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要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幼儿园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条件,在幼教改革中,硬件环境的建设是很重要的,这是制约幼儿园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瓶颈。首先,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办幼儿园的支持力度。要使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得到全面的推广和应用,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而培养小朋友的

信息意识,政府职能部门应颁布相应的政策和规定,监督幼儿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保证经费的投入。

其次,要提高幼儿园园长对信息化活动环境的认识。活动环境的完善与否是对幼儿教学活动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幼儿园环境应建设成为方便小朋友获取各种信息的环境,现代的教学,教师不能只限于用口头语言和实物去传授知识信息,还必须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信息载体,去形象、生动、科学地呈现各类信息。幼儿活动室内应装备方便教师控制的,能呈现各种媒体信息的设施,还应配套建立作为幼儿园的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和视听资料室等,同时还需提供方便的教师和家长互获信息的渠道,包括建立各类信息传输网络系统等等。

2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师应有全新的教学观念,信息时代的教学应是一个在教育过程中寓教于乐的活动过程。幼儿教师扮演的已经不仅仅是保育员或带领幼儿游戏的角色,而应转变为幼儿教育游戏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以及幼儿学习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协作者。因此,幼儿教学应注意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相结合,让小朋友在兴趣中学知识,在实践中练能力。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根据孩子特点和教材特点,精心选择活动内容,精心设计活动过程,精心安排活动环节,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培养孩子的观念上,应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依据,遵循认知规律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科的自身规律,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来培养小朋友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理沦是行动的基础,在问卷的主观问答题中,大部分老师对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是持支持态度的,因此开展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必要且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围绕教学,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对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方面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举办各种信息技术的专题讲座,提高教师对运用信息技术的认识,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利用假期集中对老师进行培训,举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

其次,重点培养,分层要求。对于培训后的教师根据其掌握和应用的熟练程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掌握好且能在教学工作中熟练应用信息化教育手段的教师,以她们为骨干成立幼儿园的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小组,重点培养,要求他们不断地学习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还要负责全园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及应用的指导工作;第二层次为信息技术掌握较好的教师,要求她们继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在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小组的帮助下,尽可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第三个层次为掌握信息技术能力较差的教师,幼儿园可以要求她们通过各种培训继续学习,努力争取早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第三,学用结合,拓展运用。为了更好地学好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能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幼儿园可以对教师如何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帮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做出具体规定,没有渗透信息技术应用这个环节的课就不允许上;允许教师用别人做的课件上课,但更鼓励自己动手用PowcrPoint、Photoshop、Author-ware、Photosho和网页三剑客等工具软件来做课件,并根据使用情况给与不同的奖励。幼儿园还应鼓励教师结合课题实验学好用好信息技术,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4引进学习,促进交流。学习不应仅仅局限在幼儿园内部教师之间展开,只要对教育教学有用的培训活动,幼儿园都应该派人参加学习,回来后再培训其他教师;也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请一些对教育教学有研究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到幼儿园给教师上课,做专题讲座;还应提倡教师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要,自选内容,自买材料,自主学习,自主培训。

幼儿园教师能力提升总结 篇4

为全面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技术能力,进一步将高效团队建设工程引向深入,南京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近日委托南京晓庄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幼儿园30多名教职工参加。

培训中,专业教练带领团队进行了“破冰建队”“长驱直入”“勇往直前”等创意十足、精彩纷呈的合作游戏;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孙荣宝作《学前融合教育概述与启示》的专题培训;南京中华路幼儿园园长、江苏省特级教师贾宗萍分享题为《走进数学 快乐成长》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老师李静文作《发展适宜性游戏 引领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专业辅导。

本次培训聚焦团队能力提升,通过集体拓展、专家授课、专题研学等多种方式,引领各岗位、跨专业人员树立起互学互鉴、协同协作的意识,推动团队建设的创新性、互动性、专业性达到新高度。参培人员纷纷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工作的动力,在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革新意识,在幼教服务上砥砺奋进、行稳致远,为推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提升策略论文 篇5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策略

近几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财经院校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大批青年教师成为财经院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他们已成为本科教学的主体。青年教师们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充满活力。但他们的课堂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课题,也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

一、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意识与责任心方面

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意识薄弱,存在着对教学的认识与投入不足的欠缺,备课不充分,责任心不强。高校专任教师的主要任务包括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由于对教学与科研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在青年教师中就会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许多青年教师认为,上课、备课、查阅教学资料、批改学生作业等会占用大量时间,耗费精力,对于科研工作是一种冲击和拖累。另外,青年教师大多是“离开课堂,就上讲台”,迅速成为本科教学的主体。这便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缺乏现代教育理念,不懂教学基本规律,不了解教学基本环节,有的教师甚至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青年教师在还未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的同时就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这使得他们很难进行教学的总结与反思。部分青年教师对备课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未能深入理解,没有备课笔记,教案或讲义的内容也不过是教材内容的翻版,电子课件也仅仅是教材中条框的简单罗列。

(二)课堂组织能力与教学内容安排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青年教师不因材施教,不注意进行启发式教学,缺乏调控课堂纪律的能力,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的良好气氛。另外,他们虽能熟练运用先进教育技术,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只面对计算机,而不管学生的表情和反映,未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时教师在口干舌燥地讲而学生却听得面无表情、没有任何反应,不像一个真正的课堂。这说明青年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驾驭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部分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好,处理随意。由于青年教师对整个课程体系把握得不够准确,因此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的重点及难点,教学内容过多或过少,讲到自己有体会的内容就过多发挥、甚至离题;讲述的思路无连贯性,表述能力不强或有误;讲解时层次不清,举例不当,使学生听起来感到茫然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

一般来说,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目前一些青年教师

还未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他们的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仍是灌输式、单向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而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因此很难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一些青年教师不考虑所讲授课程是否适合运用课件就盲目地使用课件。特别是对一些公式的推导,如果使用课件来讲授,就会产生学生来不及消化理解就一晃而过的现象,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另外还有许多青年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忽视了传统教学媒体的作用,未能很好地安排板书,有的杂乱无章,有的字迹潦草,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板书。这样的教学手段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更无法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艺术方面

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本身是一支充满活力与生机的队伍,然而他们的课堂教学却显得沉闷、枯燥无味。他们的教学语言欠简练,缺乏必要的抑扬顿挫;讲课平铺直叙,犹如背书。他们不够注意仪表,穿着过于随便;教态欠自然,授课时目光不敢与学生接触,缺乏应有的肢体语言。

二、提高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与途径

(一)实施严格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引领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功。然而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是在接受岗前培训后就匆匆上岗,缺乏切实有效的实践过程。我们应该对正在实施的岗前培训制度进行改革,使其达到真正能够使青年教师获益的目的,而不是敷衍了事。长江大学的岗前培训就很特殊——除了要用半年时间在课堂上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规范、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外,还要用半年时间深入与各自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实践基地苦练“内功”,培训合格后才能正式走上讲台,成为长江大学的一名教师。只有这样做才能使青年教师真正转换角色,使他们尽快站好、站稳讲台。

财经院校也可以组织具有教育研究专长的校内外专家,利用他们的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先进经验来引导和带动青年教师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可以针对集中的、普遍的教学问题举办学术报告会或科研讲座;开展专家进课堂进行现场诊断咨询活动;带动青年教师承担教学反思和实践的研究项目等。

(二)进一步贯彻实施“导师制”

近年来有些院校积极探索青年教师的培养途径,并实施了青年教师导师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财经院校有必要借鉴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导师制有助于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意识,也有助于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在实践中,可以实行主讲与助课相结合,在安排青年教师主讲自己专业课的同时,自由选择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助课。这样青年教师通过助课,可以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技巧和指导,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将在教研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转化为自身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

一些院校为了监督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已经逐渐实行了教学督导制。但大多督导成员并未完全履行他们的职责,只不过是例行公事地抽查一下各学期的课程大纲、教案及试卷,偶尔也会走进课堂,但仅仅是“督”,并未起到“导”的作用。

开展教学督导是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所以应当本着以“督”为辅,以“导”为主的原则,完善督导机制。财经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应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在“督”中发现问题,再经过“导”来促进,以教学督导的教学经验来推动青年教师的成长。督导工作应当以肯定成绩为主,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在督导工作中注重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激励、引导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积极进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及竞赛

财经院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教学检查、教学示范、教学竞赛等方式来激励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参加课堂大奖赛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意识,激励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参加课堂大奖赛,将促使青年教师熟悉专业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促使青年教师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促使青年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对语言的要求能够促使青年教师更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及语速等问题;对教态的要求能够促使青年教师努力提高美学修养等。

(五)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与奖惩制度

目前一些财经院校已经实施了学生网上评教制度,这一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但由于学生评教的个体差异较大,使得评教结果可能会与真实情况不一致。由此笔者认为,应采用学生评教、督导评教、教师评教等多种评教相结合的评教方式。应将评教结果尽早反馈给青年教师本人,与青年教师进行充分交流,以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同时对评教的优劣应该有严格的奖惩制度,例如对于不合格的青年教师可以实行停课或待岗处理,而对于优秀的青年教师则可以在职称评定或晋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等。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燕,沙润.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学研究,(3).

[2] 周琼花,匡尹杰,朱志平.对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12).

[3] 汪瑞林,赵建春.教学与科研怎样和谐共进[N].中国教育报,2007-08-19(1).

[4] 杨晨光,柯昌万.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教书与育人能否同行[N].中国教育报,2007-08-20(1).

[5] 张晨,程墨.长江大学岗前培训青年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08-26(1).

[6] 吕卫君,杨根宝,徐小平.高校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思考与探索[J].世纪桥,2007(5).

[7] 刘俊燕.讲课比赛是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J].山西医药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6).

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提升策略论文 篇6

2012年9月至11月,我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本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模式,一次思想观念的洗礼。通过培训,我认为在新时期下,要成为一名全优的教师,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师德、师智、师能。师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师智主要指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和敏捷的思维;师能主要指具有胜任教师工作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以前,不少人误将教师画、跳、唱、弹等技能视为教师的教育素质,但实践表明,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这种个人专业技能方面再好,也不一定是合格的幼儿教师。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觉得,幼儿教师的素质关键是教师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能力。那么幼儿教师要具备那些素质和能力:

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二、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

有一位园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个好的幼儿园教师的难度,不比当一个好教授的难度小。

三、教师要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施教能力

一是生活化,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教育内容,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和场所,二是兴趣性和生成性教育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不是感兴趣的也要通过一定方式让孩子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利用我们所学的游戏的方法,用幼儿能接受的教学语言,面向全体幼儿,全面施教。幼儿园教师要做全才。幼儿园教学是不分科的,各领域相互渗透的。

四、要有较强的观察力(扑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对孩子的观察、对其他事物自然想象的观察等。比如:落在地上的雪,同样都是阴天,是土地上的先化,还是落在石头(铁盖)上的先化?为什么?这就需要做教师的去观察、主动去探究。再如: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蜂鸟)最大的鸟是?(鸵鸟)大家都知道,小动物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他可能会问老师鸟都吃虫子吗?有吃虫的、也还有吃米粒的(还有吃草叶等植物的鸟),鸟都怎么吃虫子?(有的鸟很聪明借助于小棍捉虫吃,是人与自然节目播的)。

五、要有使用媒体教具和自制玩教具的能力

主要是自制玩教具,因为我们周围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很丰富,我们要动脑、动手去制作符合教育需求的玩教具。丰富幼儿的生活,美化环境。另外,实际生活中使用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如:正确使用实物投影仪、会用电脑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等等。

六、要有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要学会与孩子交流方式方法;要学会与同事合作艺术;还要学会与家长沟通技巧。

教育幼儿不单是幼儿园教师的事,家长有义务配合幼儿园工作。与家长沟通不等于告状,要在沟通中使家长知道幼小的心灵需要我们共同呵护。,教师与家长讲话要讲究策略,不能信口开河,语气要婉转,表达要清楚。尤其是有矛盾的时候,应更要注意方式方法。

七、幼儿教师要有健康身体和心理

教师要有好身体和健康心理,好的身体才能保证活动的开展,另外教师本身就是课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幼儿。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心态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快乐,所以要幽默一些。因为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你就要具备什么素质。教师好的心态对幼儿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有颗宽容的心,孩子会没有压力的快乐的度过每一天,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就会从正面入手,就不会挖苦、讽刺孩子,而是积极的鼓励孩子,赏识孩子。就会对孩子做出积极的评价,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士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每一位教师的梦想和追求。下面,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自己要加强学习,严格自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让自己成为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模范遵守法律法规,事事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对工作要兢兢业业,乐于奉献。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只有工作态度端正了,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三、对学生要尊重、热爱,循循善诱。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尊重、热爱每一名学生,对学生施以正确的塑造和引导,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公民。

四、对同事要团结互助,乐于分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树立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思想,加强同事间学习和交流,实现共同成长。

五、对家长要正确引导,加强合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家长的教育方法,多与家长合作、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六、对生活要阳光思维,超越自我。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学会阳光思维,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学会分开看问题。只有自己具有了健康、积极的心态,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会幸福、快乐。

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每天谦虚一点点,就是被接纳的开始。只要我们朝着优秀教师这一目标不断前进,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

陆良县机关幼儿园严芬

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提升策略论文 篇7

一、在职幼儿教师活动设计中的困惑

1. 在职幼儿教师活动设计中的主要困惑

( 1) 困于对教育活动各要素的整体把握

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活动设计中常出现教学内容随便拿来、方法随便搬用的现象, 内容与儿童经验无关, 方法与幼儿思维发展水平不一致, 在整个设计中困于幼儿、内容、方法、教学材料统一把握。

( 2) 困于制定科学规范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确定活动预期目标是设计教育活动的首要工作。但在教师活动设计中面对教材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现有的教学材料中到底对本班幼儿发展有哪些教育价值、应赋予什么目标、目标应如何表述等。

( 3) 困于找到很贴近幼儿生活和兴趣点的内容与主题

幼儿教育活动内容选择要求生活化, 符合幼儿具有现实需要与发展水平。生活里的幼儿教育事件随时都在发生, 幼儿的兴趣点时时都在展现, 但幼儿教师却常对设计的活动内容与主题感到困惑, 为如何为目标的实现选择什么内容、如何从孩子生活找到主题等问题而焦虑。

( 4) 困于设计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些教师为了上搞好一次教学活动精心准备了一大堆教学材料, 但是常因组织策略与教学方法的欠缺而前功尽弃。具体的困难有: 如何围绕核心目标安排活动、用什么方式方法突教学难点、什么方法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等。

2. 幼儿园教师活动设计困惑的原因分析

从一线幼儿教师表现出来的教育活动设计困惑可以分析出如下问题根源: 第一, 幼儿教师科学教育观念没有真正的转变; 第二, 幼儿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或缺乏或运用不自如; 第三, 缺乏应有基本能力, 如理解和把握幼儿心理的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等。

二、高职院校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线幼儿教师教育活动设计的困惑, 折射出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状况与问题。

1. 学前学生专业认同感不高, 影响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在学生中真正喜欢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多, 喜欢当幼儿园教师更少,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较低。专业认同感是学习的动力之一, 直接影响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动力, 影响对教学设计的学习。

2.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阻碍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有效性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中应得的体现。但现在高校课程设置中仍存在如下状况: 理论课程设置比重大、实践性课程较少、开设的顺序混乱等。这样造成教师难教, 学生学习懵懂, 影响学生对教学设计学习知识建构与能力获得。

3. 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方法影响学生知识建构与学习迁移

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其一, 以讲为主, 教学方法单一, 影响学生对信息加工的质量。其二, 大部分教师幼儿园一线经验少, 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对所学知识与技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应用情景,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迁移, 影响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如儿童心理发展、教育教学等运用于教育活动。其三, 实践教学少, 影响学生活动设计的背景知识经验的准备。例如, 实践教学活动少, 学生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不熟悉, 直接影响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向活动设计过程迁移。

4. 幼儿园一线经验有限, 影响教师对学生教育活动设计的指导能力

教师是学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形成的重要影响者。在教育活动设计中, 教师相当于师傅。因此, 要求教师为双师型人才, 既能从理论上把教学设计方法原理讲明道清, 又要求能指导学生实际教育活动设计训练。影响学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不仅仅是学前专业教师, 而是整个教师群体。如儿童心理学教学中能否贴近幼儿教育一线直接影活动目标的制定。目前, 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与一线幼儿园教育联系较少, 经验缺乏, 对学生教育活动设计指导能力较低, 影响了学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形成。

三、幼儿教师活动设计能力职前培养策略

1. 引导学生构建美好工作愿景, 增强学习内在动力

成功地做任何事情都应先好之、乐之。因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学生建构美好的工作愿景, 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学习幸福感、学习紧迫感, 把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为学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具体措施有新生入学教育、专门就业指导课、个别引导等。

2. 优化课程设置, 夯实学生活动设计的相关知识准备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形成需要广博的知识基础, 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活动设计描述性知识、活动设计程序性知识、活动设计策略性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夯实各方面的知识, 高校应优化其课程设置。首先, 在科目种类安排方面, 学校不仅要开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各领域教学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 还开设实践课程以及教学实训课程, 满足以上各方面知识的获得需要。其次, 在科目开设的先后顺序方面, 应遵循先感性到理论, 先基础后应用的原则, 顺应学生认知技能发展的规律。

3. 改进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知识迁移, 帮助为学生初步的教育活动设计经验

学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 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这些相关知识与能力获得, 除了与学校课程有关, 同时也与教学息息相关。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具体措施如下。第一,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学中互动与引导, 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与能力。第二, 改进教学方法, 重视幼教理论知识向幼儿园一线教育实践联系, 帮助学生知识迁移。第三, 加强实践教学, 如参观、见习及学生活动设计的训练, 使学生获得初步教育活动设计经验。

4. 加强基地园的建设、提高教师素养, 创设教育活动设计教与学的良好环境

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基地建设为教师科研、教研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高职院校教师对一线幼儿园教育指导能力、对学生专业指导能力, 只在扎根于实践, 才显示出真正的生命力。因此, 加强学校的基地园建设。

参考文献

[1]徐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提升策略论文 篇8

摘 要:近年来,云桌面技术逐渐应用于高校管理及教学活动当中,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带来新的技术革命。信息化教育环境的变化,为高校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作者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以及在云桌面技术支持下如何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关键词:云桌面;教育信息化;多媒体应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0-0067-03

一、高等教育信息化下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1.高校教育信息化概况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的过程。[1]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明确表示,教育信息化要实现人人可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各地区院校全面覆盖网络,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密切融合的发展水平。[2]

到目前为止,从公共教育资源平台来看,已经具备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等,不少高校也在开展MOOC学习资源的建设;从各高校的信息化改革来看,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基本上实现内部建筑接入点网络全部覆盖,各类软硬件设施基本具备,有部分院校已经实现云平台的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共享服务,逐步完善信息化应用系统体系,建设智慧校园;[3]从信息化教育改革、教师信息化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学活动依然是基于PPT讲解的课堂活动、基于网络资源进行的讲解和展示,有部分教师尝试使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但是对网络资源、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利用还远远不够,依然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

2.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为了调查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结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模型,采用网上问卷调研的方式,从能力结构模型的5个维度进行调查。针对全校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共回收有效问卷814份、听课记录200份,分别涉及到中医、中药、针灸、公共课等不同领域的教师。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的类型、使用时长,以及用于表现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用途3个维度调查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师课堂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从调查情况来看, 教学岗位的教师普遍对于多媒体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相关硬件设备操作熟练;对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论与技术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认为教育技术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认为教育技术能力是中医院校教师能力结构的必要组成;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设计方面,在设计教学时大部分教师会对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分析,根据教学分析和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活动,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媒体支持教学活动,有部分教师偶尔会在课堂当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资源来源方面,大部分教师采用网络信息资源并且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但是同一个领域的教师之间在网络社区等方面的交流很少;在教学软件方面,比较少的教师会在实训或实验教学中使用虚拟现实的软件,但是大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提出虚拟现实软件的设计需求;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面,大部分教师采用结果性评价,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实验或实训的项目化教学中缺少形成性评价。总的来说,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处于发展中水平,发展过程当中除了进行专业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之外,还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反复尝试和提高,逐步探索更加适合当前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师能力以及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

3.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环境不断变化,学习资源也越来越丰富,高校信息化环境日渐完善,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也是个复杂的变化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也不是现存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借助各种技术工具设计适合自己的教与学环境来促进知识构筑的设计者。[4]从意识和素养层面,高校教师要有意识地了解前沿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关注信息时代的教学资源变化及其应用环境,关注并思考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教育的影响。从知识和技能层面,高校教师要在熟练使用教室、实验室的多媒体设备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的教育技术理念、教育技术手段,将其运用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当中。从教学和资源设计层面,高校教师需要掌握教学资源的需求设计、开发方法等,掌握多种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和创新,并能够有效利用互动式学习环境进行设计。从科研和发展层面,高校教师要注重协作交流,具备专业发展创新意识,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反思新技术的应用对教学和科研的支持,并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自身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

二、基于云桌面的教学环境搭建与应用

1.云桌面技术

云桌面技术采用虚拟化技术,在服务器集群中为每个用户生成其专用的桌面环境,用户使用精简的瘦客户机端通过网络访问桌面环境,进行数据的输入,将各种在传统计算机部署方式下需要个人电脑完成的运算及存储交给性能强大的服务器集群处理,运算结果最后在瘦客户机端显示出来。[5]

天津中医药大学采用VERDE软件平台,是第二代VDI(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解决方案,将所有程序、应用和传统上在本地存储的数据一起在桌面“虚拟化”并保存在远程中央服务器上。VDI不必为每台PC进行更新,可以对虚拟桌面进行集中管理。它可以创建一个单一的镜像,并无缝的推发给网络上的每一台机器。无论更新系统、安装软件都可以迅速管理成千上万台的机器。当出现不稳定情况时,可以简单地恢复到最新的可接收状态,或者重新部署。

2.云桌面教学环境搭建及应用

为了促进天津中医药大学信息化建设,从实际问题出发,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经过多方调研,决定采用云桌面技术改善多媒体教室设备陈旧、病毒传播迅猛等现实状况。云桌面教学环境的搭建主要包括VERDE服务器的配置、网络环境的搭建、瘦客户机的系统配置和软件安装、黄金镜像和虚拟桌面的配置几大方面,如图1。

在基础设施搭建完成之后,需要通过VERDE管理控制台在服务器上新建黄金镜像,包括Windows系统、Ubuntu系统等镜像,作为虚拟桌面的母系统,其他虚拟桌面在此基础上进行克隆,并通过更改应用程序等进行个性化配置,用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通过VERDE控制台“管理”中创建“组”、创建用户,就可以把已经配置好的虚拟桌面发布给用户。

3.云桌面应用体系

天津中医药大学云桌面教学系统是通过用户名登录的方式,进入到服务器,可以看到服务器为该用户准备好的虚拟桌面,为了满足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需求,天津中医药大学云桌面应用系统为每个用户准备了几个不同的虚拟桌面系统,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进入到操作系统中,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虚拟桌面的配置能够满足多种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搭建,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教师教学模式的支持。云桌面教学系统能够实现系统数据的清理和定点关机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效率,减少了病毒的传播。

管理员通过控制台可以读取用户应用云桌面的情况,包括登录时间、资源使用情况、是否正常连接服务器等,并且能够随时远程控制云桌面的开启和关闭,另外云桌面的整体使用情况可以形成报表,直观方便。除此之外,管理员通过控制台可以看到每一个虚拟桌面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能够实时观察到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情况。

三、基于云桌面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循序渐进地提高。从初步的媒体操作技能和基本的教学设计能力,逐步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并合理运用于教学当中,力求达到自觉提高信息素养,敏锐捕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并结合理论、模式进行技术支持教学的科研活动,将教育技术能力内化,从而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接下来,就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基于云桌面技术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1.通过虚拟桌面收集需求,并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体验式培训

现代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跟传统培训大不相同,它更加注重受培训者的培训需求,注重培训群体的群力作用,已经从大纲规定的岗位技能扩展到自我发展的能力需求。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将更加侧重于激发学习动机、将岗位技能和专业发展相结合,将指导与理解转化为行动,注重整体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天津中医药大学以桌面云系统的安装和培训作为契机,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需求进行调研,并进行体验式培训。

通过视频微课程的方式对教师进行桌面云系统各个模块的重点讲解。对于桌面云系统的各项功能,包括整体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的登录与退出、已安装软件介绍、使用说明文档的介绍、问题与服务的反馈等,在进行整体培训的同时,录制成一段段微课程放到学校网络上,并将快捷方式置于云桌面,方便各个教师点击查看。

通过说明文档针对个别教师进行软件技能的操作讲解。例如,针对桌面云系统的瘦客户机终端没有光驱的情况,采用将光盘文件制作成IOS文件,并通过虚拟光驱读取的方式,解决某些教师不能使用拷贝光盘文件的问题。类似这样的软件技能操作问题,在虚拟桌面上安装相关软件,并提供使用说明文档,教师登录虚拟桌面后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操作,直到熟练掌握。

通过虚拟桌面收集教师教学需求,并进行一对一指导,针对大众化问题进行以上两种情况的培训。在虚拟桌面上直接登录讨论群,针对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等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解决问题收集教师的教学需求,分别转换为以上两种培训方式,也为大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做好准备。

2.分配个性化空间,满足多样化教学模式

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桌面云系统能够满足不同教学软件、网络环境、虚拟现实技术等的教学需求,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由于虚拟桌面能够突破原来硬件设备不足的问题,可以在不同的虚拟桌面进行个性化的系统配置,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得心应手的教学模式设计。例如利用公开课资源进行的翻转课堂、[6]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的体验式学习、利用网络环境进行的互动式协作探究学习等。同时还可以结合知识结构体系和教师教学需求,进行新媒体下教师教学模式的培训和探索。

3.远程监控课堂教学信息,便于教学过程的记录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岗位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高校教师在明确自我需求、能力优势和不足的情况下,才能更加准确的进行技能的培养。如果能够使教师之间互相观摩到实时的课堂教学信息,形成教学方法的交流互动,将对个人和群体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桌面云系统通过每个客户端的用户名登录,能够查看到各个虚拟桌面的运行情况,记录教师在虚拟桌面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录屏、截图、观摩记录等可以获得大量形成性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利用,展开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分析,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落实《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的各项指标,满足信息化教育环境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

四、结束语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以及高校教育资源建设已经进入到飞速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也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7]那么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教育技术能力,如何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以提高,基于该议题针对天津中医药大学桌面云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从实践的角度探索了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也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原理与应用[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2012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件大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

[3]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4]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58.

[5]韩宁.云桌面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及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2(5).

[6]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7-18.

[7]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中国电化教育,2011(7):1-6.

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提升策略论文 篇9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骨干教师综合素养及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各专题学习与研讨,我对骨干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国民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又必须依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又在教师。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素养的骨干教师呢?

1、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组织一日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水平高。具有一定的业务专长,特别是在幼儿园教学的一些领域,如:音乐、科学、数学等方面有自己优于别人的特长。

2、具有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

观察是了解幼儿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观察的技能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 计划的观察中。随机观察时,教师应尽可能准确而又客观的察看幼儿,要不断提高观察的敏锐度,尽快地捕捉到幼儿最细微的动作,探知到幼儿最细微的需要,了解幼儿某个行为的意义,并做出及时反馈;有计划的观察时,可先拟定观察项目,列出观察要点,选出有代表性的场景。进行观察并详尽地做下记录,观察一段时间后,要仔细地思考分析这些记录材料,综合归纳出每个幼儿的优点和缺点,为幼儿设计出适宜的学习方案。

3、沟通能力。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信息交流,彼此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观点、彼此协调,达到默契的过程。沟通的方式主要有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等。教师通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力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

4、教育监控能力

教师教育监控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过程进行监控,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过程实行监控,是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使教师由单纯的教育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5、教育研究能力。

幼儿教师的教育研究以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主,其研究的步骤主要是:学习教育理论;运用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诊断,发现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直到问题解决。教师成为研究者,能更快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认为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还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1、专业知识素质不够。

幼儿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要准确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内容,深刻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不仅要掌握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更要熟练运用;不但通晓五大领域的全部内容,还应该掌握新的科研成果及发展趋势,不断获取新的营养和新知识。其次,要具有宽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教育规律。真正怎样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与帮助者。

2、吸收新的科学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不足。孩子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他们渴望老师告诉他们:星星为什么比月亮小?太阳发出的光为什么那么热……这就需要教师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新技术吸收新的科学信息、选择信息、贮存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做成生动的课件,更快、更新地传给孩子们。不断丰富孩子们的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创新的能力不足。

我们应成为创造型、全能型和完整型的教师。所谓创造型教师,即热爱创造活动,创造欲望强烈;能创造性地组织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创造性、灵活性且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手段。所谓全能型教师,就是即会教学,又会科研,还懂实践。所谓完整型教师,即教师既是学习者,教学者、交往者,又是指路者。

4、教育理论水平有待提高。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必须有更精湛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把握各方面的信息,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始终在时代前列,才能起到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作用。而我缺少坚持不懈地汲取各方面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的意识和坚持不懈地读书,使读书、思考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惯。

我的完善与提高计划: 教育方面:

(1)做个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精品型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有自己独立的风格与独到的见解。

(2)提高教育教学反思水平,每月写出一篇针对性强的优质活动反思。教学方面:

(1)不断完善教学活动,争取每年组织一次公开教学观摩活动。(2)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推出一系列适合各年龄班幼儿的、有利于各年龄班幼儿发展的区域玩具材料。教科研方面:

(1)在音乐、健康领域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争取在音乐、健康领域有独到的发言权。

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提升策略论文 篇10

【摘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教育信息化也已同步发展,但是由于一些现实因素,教育信息化的成果并不令人满意。由于地域、经济的差距,很多农村小学的中老年教师群体对于信息化教学知之甚少,没有使用信息化多媒体上课的经历和经验,对于最基本的计算的使用都有

难度。在省教育现代化创建进行的关键时期,如何解决快速提升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所以研究如何让提升这部分群体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有效办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 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该能力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计划纲要》出台以后,信息技术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化教学迅速席卷校园,来势汹汹。这是一次信息技术由上到下的普及,是信息化教学的全面覆盖。为响应此趋势,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自2013年初正式步入省教育现代化创建的高潮阶段,从市区实验学校到偏远农村学校所有多媒体硬件设备配备都一步到位,那么应用多媒体主要是计算机进行信息化教学就成了当前摆在中老年教师面前的最大的任务。众所周知,电脑自普及开来真正用于教育教学的时间也仅仅不到二十年,而且是从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从高学段到低学段缓慢过度的。而由于经济教学条件落后,农村小学多数是中老年教师留守,所以在省教育现代化正式延伸至农村小学的今天,中老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将彻底面临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一台电脑,一件投影机”的本质转变。所以如何提升农村小学中老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成为教育现代化普及所要解决的首大问题。

二、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1.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

我国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年龄主要集中在45-53岁,第一学历主要集中在中师和大专层次,还有一些是非专业的代课老师出身。调查表明,我校中老年教师群体中,第一学历专科的教师占69.2%,有30.8%的老师曾是代课老师;目前这个教师群体中通过函授学习获得本科学历的老师占92.3%。

这部分教师的学历层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只有利用完善的知识结构,把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技术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有效结合,才能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艺术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教学设备现代化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都让农村小学教师意识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信息化教学对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性。但是,偏远农村地区教育教学条件落后,中老年缺少与年轻教师同等的学习机会,再加上本身安于现状的惰性心理,导致他们逐渐脱离新形势下的新教学,难以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

2.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又有了新的要求,就是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创新能力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在经过新课程改革相关知识的学习之后,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渐转变,我校84.6%的中老年教师已经认识到终身学习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只有23.0%的中老年教师能够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并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其余15.4%中老年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转变,而传统的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形式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农村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或者确切的说行为表现普遍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3.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调查显示,92.3%的农村教师最缺乏的教学技能就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的能力,84.6%的中老年对于信息化教学最核心的设备——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极度匮乏,尽管部分农村教师能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只是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制作与教学相关的文档课件资源;甚至有23.1%的农村中老年教师连基本的开关电脑都有问题。尤其又缺乏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再加上农村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缺乏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高能力、高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教师,因此,在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的信息化教学时代,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进度令人堪忧。

4.农村小学中来年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教学

科研状况

信息化教学的大面积开展和新课程改革贯彻实施使得基础教育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农村小学教师应不断反思并提升自身研究教学实践的能力,从而改善提升教学效果。调查表明,30.8%的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认为教师应针对信息化教学实践开展教育科研,但仅有7.7%的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能够针对自己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建立教学案例,并对

之进行反思和研究;30.8%的农村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反思和研究信息化教学实践对提高现代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性,认为教师是否开展教育科研并不重要。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已经从思想上意识到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科研是为了解决现代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但实际上广大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一直处在低水平层次上,无法保证信息化教学的全面高效开展。

三、提升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策略

农村小学种种现实因素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村小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低则是首大障碍。几乎100%的村小老师都反映:现在不会电脑是关键,过了这一关,什么都好说。所以针对阻碍教育信息化的这个主要矛盾,我校经过一段时期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和受培训教师的问题反馈分析,初步总结了提升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有效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硬件配备必须到位

其实,到2012年为止,江苏省基所有的村级小学也只能说配备有电脑机房,基本上没有用于正常学科教学的多媒体教室,而且即便是机房的电脑,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得到保证,有的村小根本不足以为学生开设计算机课程。就我自己所在的学校来说,2012年是建校之初,曾经的旧电脑基本已全部作废,新电脑迟迟没有配备到位,所以,一学年学生没法上信息技术课,而正常学科教师的教学仅仅是凭借一本手写教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2013年我区正式进入如火如荼的省教育现代化创建时期,村级小学的教室多媒体、机房设备和校园网络等一系列教学相关信息化设备全部配备到位,为响应创建工作,老师也每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于现代化教学。

2.注重培养村小教师信息化素养

如果说农村小学信息化设备短缺是阻碍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因素,那么教师信息化素养则决定信息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信息素养的定义包括以下几点:有确定、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的人;能清楚的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2]。现在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已经被全世界接受和重视,并逐步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性思想。而拥有信息化素养正是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问卷调查显示,我校中老年教师群体13人中仅有1人具备这样的信息素养,能够独立自主学习,将网络上有用的信息筛选、整合、并应用与教学和正常的交流中。其他教师根本缺乏独立自主、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意识弱,信息敏感度低。多数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信息面窄,缺乏对信息的敏感意识和处理能力,而且心理还对现代信息化教学极度不适应;二是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精。他们缺乏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随着教育信息化的的不断发展,这部分教师群体越来越停滞不前。所以在校园网络也已通行的今天,首先要对这部分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这就需要各校跟军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制度,从心理层面到能力方面逐步接受信息化教学模式。

3.加快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

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要想快速应对信息化教学模式并熟练应用,需要专业人员的专业性指导,信息技术教师不可或缺。当前国内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有的不具备信息化教学条件,有的即使达到要求,也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在各学科当中,计算机学科无疑被认为是所谓的“副科”,需求不高,不受重视,在条件落后的农村小学更是如此。基本上信息技术教师都是主科教师中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好的兼职,所以缺乏专业性指导。当前要想带动整个教师群体的信息化发展,就必须先对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化培养,以小群体带动大群体,系统的提升整个教师群体的家算计应用教学能力。

我校目前教师总数23人,专业信息技术教师仅有1人,为响应省教育现代化创建,信息技术既要教师要负责现代化档案材料创建、校园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各学科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等任务。目前我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多数集中在城市初、高级中学,农村小学本科计算机教师微乎其微。所以,政府领导应该为农村小学大力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并积极鼓励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相关专业的在职研究生,以达到不断提高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技术教学能力,真正实现个人发展带动群体发展。

4.加强信息化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指导

目前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所面临的是首要问题是计算机应用能力太低,满足不了实际的教学需要,这无疑需要制定一个全面而又系统的培训计划,由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牵头,进行系统的实践培训教学。但是,实践教学过程中也不能缺乏理论指导。缺乏实践操作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3]。当然,农村小学的中老年教师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他们所进行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也并非完全盲目,但就他们第一阶段计算机培训实践操作效果来看,仅注重技术的学习和使用却没能掌握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理论,也是影响他们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一个更为主要的原因。

根据调查研究的情况来看,就三大办公软件,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迫切需要学习的是课件(ppt)制作技术,因此有必要在进行计算机全面操作技能培训的同时,给他们更详细地提供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根据这批教师专业成长及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理论扎实与否,既影响教师学习相关技术的态度、动机以及应用技术的能力、方法,也将反过来影响中老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影响他们信息化教学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因此培训、研究人员认为在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的培训。

5.互帮互助,相互影响,创造整体性发展趋势

为了快速提升村级小学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首先通过让他们观摩和研讨现代信息化教学的案例,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其次,针对农村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低的状况,结合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实际及其教育教学实践,精心制定中老年教师计算机技能培训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基于信息化教育环境的校本培训体系,使农村小学教师在电脑知识培训的过程中体会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学习的同时,结合他们自己的教学实际,引导老教师在学习、自我反思、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农村教师要主动应用和反思信息化教学,并针对教学实际问题不断进行学习,在懂得使用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案例交流、网上论坛发帖、互动交流研讨、课题研究讨论等多种方式与其他教师进行切磋合作,提高自身利用电脑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及有效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能力,真正促进自身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针对培训,还应建立完善的培训反馈机制,因为培训也是出于摸索阶段,我们要不断为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的不断学习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供指导和服务,不断提升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群体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日常教学的能力。

6.实施奖励机制,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调查问卷中发现,多数村小中老年教师很少有展示自己教学技能的机会,而92.3%的老教师认为针对中老年教师这个特定的群体开展的多媒体赛课活动将能大大激发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产生动力。外在设施到位了,教师的内在需求也就产生了。我区经常会有学校教师到其它学校参加各种校际交流活动,而且校内也会定期举办多媒体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等赛课活动,但以年轻教师教师居多,少数中老年教师参与也都相对处于劣势,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学习发展。目前我们迫切需要为村小中老年教师群体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借助这个平台展示自己,可以让他们的所学尽力发挥展现。从我们周身边的环境来说,集体备课,教师间课程的互动交流,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学习,学校的的学科教学研讨会,示范课,公开课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完成展示自我的平台;对外来说,校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更能激发他们拼搏的斗志,创造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共同和整体发展。而伴以一定的奖励机制,将能都大大催生这些教师心中的积极正能量,这些教师们在这些活动能够中互相学习,分享成功教学的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研究结论及展望

省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已逐步接近尾声,正面临全面验收,对于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这个群体应如何快速提升计算机教学应用能力,以彻底实现我区教育现代化,通过对我校中老年教师群体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分析、制定培训方案、培训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反馈得出如下研究结论:首先要保证基础信息化硬件设备配备到位,这是保障和前提,其次再针对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短缺不足的地方进行填补,最主要的是计算机实用技能培训,最后针对中老年教师心理发展特征提出采取有效学习竞争方式,整体上对于提升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很大提升促进作用。

对于农村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前人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我区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这个群体,抓住特殊地区特殊时候影响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因素——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策略进行有效研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地方法。在接下来的教育现代化验收工作中,我区村级小学的中老年教师群体将会以新的姿态展示自己!

参考文献

[1]廖龙龙.农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8,2005,08

[2]郭力.浅谈中职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J].民风·期刊1671-1297(2008)07-093-01

上一篇:有关无烟日活动策划的设计方案模板下一篇:AoutCAD2007快捷键《个人总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