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策略论文

2024-10-02

幼儿教育策略论文(精选12篇)

幼儿教育策略论文 篇1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在重视幼儿身体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规定的。在多年的幼教工作中我们知道, 幼儿身心的影响及健康发展是一项长期坚持才能见效的工程, 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就得让教育教学活动对孩子整体产生影响力。尤其是那些任性好动的孩子, 他们往往是班级不安定的“起事头”, 在“班级”管理中, 要想提高教育效果, 就特别需要关注那些孩子。对他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 才能让一个幼儿集体形成相对稳定的发展。

一、交流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 尊重是基础, 让孩子生活在希望当中, 学会自尊自爱

对待孩子的行为问题, 家长与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态, 站在孩子的角度, 在充分理解幼儿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来尊重幼儿, 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身体接触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帮助, 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 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获得自由愉快的情感体验。例如, 课堂中认真听讲的他仅有三分钟的热度, 其余时间要么离开自己的位子, 要么与同伴讲悄悄话, 这时我便让他当小班长, 帮我看看谁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或那个同伴又讲悄悄话了。若没有发现同伴有与自己行为相似的, 我便表扬他和小朋友;若发现同伴有与自己行为相似的, 我便让他去管管同伴然后再说:“如果这会儿你们都认真听讲, 就不会被我们的小班长发现了, 是吗?”以此来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行为。这种办法在满足幼儿小小“虚荣心”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和带头作用。

二、以“化”为先, 让孩子适应温和教育, 使孩子更多感受人格力量

万事贵化不贵堵, 对待孩子我们要更多地用温和的方式来处理。一些调皮孩子从小到大往往听多了呵斥, 习惯了电闪雷鸣式的管教, 他们大多对老师温和的话语充耳不闻。还有些孩子天性喜动不喜静, 从某些方面说就是自控力差, 要让他端端正正坐一节课确实比较困难。因此, 课堂上就应留给他们“动”的机会, 让孩子有节制地释放情绪。

三、让孩子懂得规则的必要, 乐于服从秩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社会是在一定的规则之下运行的, 教育孩子, 要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 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对社会规则的初步理解和遵守。调皮好动的孩子上课不安分, 下课也比别的孩子更喜欢打闹。在一般性的活动中, 往往不愿接受规则的限制, 行为放任不守集体秩序。因此造成的危害, 首先是别的孩子玩不成, 跟其他孩子造成冲突, 最终也使自己不痛快。对此, 就应帮助孩子认识其中道理。可以先从安全角度引导孩子, 认识为什么不能追逐打闹。类似地面很硬, 摔下来会骨折, 追逐打闹会撞到别人, 可能会发生流血事件等等, 道理孩子可以一点就明。知道遵守秩序是爱自己的表现, 也是爱集体的表现, 更是维护班级荣誉的需要, 他们自然就会乐于遵守规则。在教育过程中, 家园合作, 坚持原则, 步调一致, 帮助幼儿积累正确的经验, 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 学会遵守必要的规则, 从而纠正幼儿的任性行为。

四、适当的赏识与惩戒并举, 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不只是靠表扬和鼓励, 有时适当地惩罚也是非常必要的。当他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 我通过语言谴责:如果其他的小朋友都和你一样课堂上随便走动, 那老师还怎么给小朋友上课?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或暂停活动:停止正在进行的内容, 我请其他孩子与我共同观看当时他所发生的行为, 让他感受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或请同伴对他不良行为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等形式, 使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从而明白坏习惯所造成的后果。以此警告其他的孩子不良习惯会让自己受到惩罚, 以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尽管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 但对他以后良好习惯的养成有所帮助, 同时也对幼儿行为表现突出时在同伴面前对他进行奖励, 从而激励他增强自信心。

俗话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育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我们从教者, 不但要有超乎常人的耐心, 还要讲究方法得当, 否则会适得其反, 我们教育实践中要悉心观察, 慎密研究, 精心探索, 才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得所从事的工作能有点滴进步, 也会感到微薄收获的欣慰。

关键词:幼儿教育,交流,“化”,规则,赏识

幼儿教育策略论文 篇2

摘 要:家庭教育对于幼儿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在随着社会化关系日趋复杂,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提出了提升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 家庭教育 指导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225-01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孩子在成长初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是幼儿性格形成和人格培养的重要场所,是保障幼儿茁壮成长的坚强后盾幼儿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家庭对幼儿的影响是幼儿园的教育不能取代的,基本上居于首位。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去探索研究幼儿的家庭教育?n题,这是一项重大的课题。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家庭教育杂乱无章

目前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幼儿园提出了一定的条约规范,是一项重要举措,但仅仅有制度规范,却不去深入贯彻。对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幼儿园没有形成保障机制,大部分停留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

1.2 形式传统守旧,难于创新

大部分幼儿园的家庭教育工作还是流于表面,比较传统,内容和形式都缺乏创新。一些幼儿园已经活动起来,进行了改变和尝试。所以如果想将家庭教育知道工作切切实实做好,从而满足各个阶段家长的教育渴求,幼儿园就应该积极开展更多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和制定如何推广的实施措施。

1.3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来看,在我国,绝大部分的幼儿园中的家庭教育指导整齐划一的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内容大部分都是幼儿园单方面安排决定,内容的选择往往忽略家长的教育需求和幼儿的受教育需求。普遍会出现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家长以及不同层次的家长,同时听一场讲座以及全园所有家长听同一主题的讲座的现象。

1.4 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学习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本身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在具备基本理论基础和素质能力的前提下与家庭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探讨,实行家园合作,充分赢得家长的信任。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建议

2.1 加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当前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管理层面的改善要从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幼儿园本身两个渠道着手。

首先,为使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普及实际有效,也不至于成为虚设,国家可通过立法明确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的责任分配,明确各级部门在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职责。

其次,幼儿园各级领导要认识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落实上级领导的要求,制定好个学期以及各学年的交通教育指导的目标,整体规划部署学年、学期家庭教育知道工作内容、制定系统规范的家庭教育指导准则,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2.2 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指导主要分为教师个别辅导和幼儿园集中指导两类,主要是采取影像资料、图片展示,文字讲解等形式,进行整齐划一的指导。幼儿园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善和调整。在进行个别指导方面,幼儿园应争取采取多样的辅导形式,将家园联系手册、短信、电话等间接指导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相结合,为家长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2.3 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构建是加强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的首要条件,专业化教师队伍对于改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具有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其次,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让家庭教育指导长期稳步发展,还要实行家庭教育指导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并提高对认证的监管力度。

2.4 进一步落实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全面正确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孩子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交叠影响的结果。让家长明确,做好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全社会的法定职责。各学校要指导家长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切实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形成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各学校要帮助家长全面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本领,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教育引导孩子;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端正的育儿观、成才观、成人观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空间,主动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不断创造家庭教育机会,积极主动与学校沟通孩子情况,支持孩子参加适合的社会实践,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

综上所述,一个人终身学习的起点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园中家长教育工作做得好对于幼儿园的教育非常有帮助,家长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延伸,决定着我们是否成功培养好下一代。如何保障我们的下一代在人生的起点就可以伴随着正确的向导,需要通过一套全面的幼儿园家长共同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幼儿科学探究教育策略 篇3

关键词:价值取向;基本原则;教育策略

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主要是由一些比较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的,教师采用这种教育方式来进行教育,会对幼儿的多种能力的养成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不能有效提升幼儿的整体素质。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科学探究教育的引进显得非常有效。其主要表现为幼儿园教师非常重视,并且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来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最终使其树立探究的思想,培养探究精神,提高探究水平。

一、价值取向

幼儿园科学探究教育主要培养的就是幼儿比较真诚的科学态度、善良的科学道德以及接近完美的人文素质。总的来讲就是要求教师采用正确的手段来激发幼儿进行探究的欲望,使其能够自主地追求真理,在遇到具体事物时能够准确地进行定义与判断,最终进行独立思考,逐渐养成自主认真的科学态度。此外也是培养幼儿能够热爱大自然,爱护尊重自己的生命,保护环境并且能够深刻意识到人与自然二者应该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会对双方有益。也是培养幼儿能够亲身去发现美,并对其进行体会与感知,最终懂得欣赏,能够在观察体验自然规律与自然现象的过程中不断娱乐自己的身心,最终有效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水平。

二、基本原则

1.主动性原则简介

想要有效保证幼儿的身心得到快速的发展,就要求教师一定要鼓励幼儿多参加探究类的活动,让幼儿能够自己体会,因为教师对幼儿所灌输的知识是不能够直接转化成孩子的智力的。所以要求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幼儿的主体意识,让幼儿能够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人。最终可以有效确保幼儿在环境以及客体的作用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拓展自己的思维,最终有效完成经验与知识的内化,创建出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

2.生活化原则简介

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我们学习的课堂。只有保证教育贴近生活才能够最终获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必须要能够确保所设计的探究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引进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在引进的过程中主要是选取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内容,最终成功地将教育进行生活化。

三、教育策略

1.进行探究课程的设置

在探究课程的设置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考虑幼儿的年龄来进行,要对幼儿进行不同的探究指导,通过不同的课程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3岁左右的幼儿,其思维能力属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初期,其探究形式主要呈现出点状,其认真程度也呈现出单视角叠加积累式发展;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往往表现非常活跃,很难稳定进行;在合作与交流这方面的能力严重欠缺。根据这些情况,教师在进行探究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探究对象应该是幼儿喜爱并且所了解的实物,既可以是童话书籍中的人物,也可以是客观的实体。教师根据这一特点就应该进行不断研究,最终采用启发性强并且答案单一的问题来进行提问。

4岁左右的幼儿,思维大多属于形象思维,探究的能力也逐渐地提升,能够对一般的事物进行整体的表征观察;探究维度也逐渐复杂;探究的稳定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合作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以上这些现象,应该将探究对象合理的设置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够表征客观事物的诸多特征,最终使探究点也具有多个维度。当发现幼儿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以及诸多的新想法时,教师应该对这种做法进行有效鼓励,创设出合理的环境来为条件提供一定的支持,最终能够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协助其完成探究。

5岁左右的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形象的思维能力,并且探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进行全方位视角以及多维度的表征探究,也能够对事物的内隐性质以及潜在的规律产生诸多兴趣。并且在外界的协作下,可以自主完成亲身探究;此外探究稳定度非常高,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种形势下将预设式探究与生成式探究进行有效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探究的顺利开展。教师在引导幼儿对外界的事物进行观察的同时,也应该视具体情况来找到幼儿进行事物探究的内在规律以及隐含的性质,最终能够有效保证探究的质量并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

2.设立探究课程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应该可以保证按照生活化的原则来进行,将幼儿的实际生活有效融入实际的探究过程中。具体做法是将周围的事物以及常见的现象来作为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具体目标以及探究的内容。对幼儿而言,其感知到的现象或者是事物涉及非常的广泛,与许多的学科以及许多的知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涉及像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等非常多的自然学科。所以在此基础上,首先要保证科学探究教育应该涉及诸多学科的内容,并保证能够进行认真的设置。这样就可以确保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对科学探究进行合理正确的分解,最终实现科学探究的丰富性以及多样性。之后也必须制定综合探究的具体规范,最终选出一个合理的主体,依据选出的主体对各门学科以及有效的方法进行多维度的探究。采用这种方式就可以对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最终有效促进探究科学的有效性。能够将诸多资源以及活动的方法进行有效整合,有效将科学探究的诸多内容进行结合,能够使幼儿可以深刻意识到在进行幼儿科学探究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将其列为统一的整体。

幼儿科学研究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努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对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在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必须能够成功引导孩子进行探究,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到会学习、会做事,并且要努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让他们懂得遵守实验的规则,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来进行相应的探究,最终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个知识的探索者,能够亲身体会到进行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与进行科学探究的快乐,最终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钟玉芝.关于幼儿科学探究教育的几点思考[J].贵州教育,2009(14).

[2]马瞬琴.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设计[J].学前教育研究,1996(4).

[3]郝俊英.提高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J].山东教育,2012(30).

幼儿养成教育实践策略研究 篇4

关键词:幼儿,养成教育,实践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 我们更加关注幼儿的教育。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以及性格养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 幼儿的养成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 幼儿每天的行为中有5%属于非习惯行为, 而95%属于习惯行为, 习惯行为一旦养成, 其实非常难改的, 因此, 幼儿的习惯养成受到了家长的广泛关注。

一、幼儿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养成教育不仅仅涉及了家庭、学校对于幼儿的教育, 还有社会对于幼儿的教育, 因此, 我们在进行幼儿养成教育的时候有必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 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良好实施。

首先, 幼儿正处于身体生长以及性格养成和习惯养成的最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幼儿就像是一张白纸, 我们在上面如何绘画, 就会形成一个怎样的图画, 因此, 我们应该在这幅图画上绘画出最美好的线条, 从而促进幼儿的良好习惯等的养成, 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其次, 幼儿阶段的幼儿他们拥有着更多的天性, 他们对于这个社会充满了好奇, 他们的内心是善良而又空洞的, 因此, 在这个阶段, 我们在幼儿的心灵中种上美好的愿望, 这有助于幼儿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 有助于幼儿在将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最后, 在当今时代, 大多数的幼儿是独生子女, 或者有很多的幼儿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不论是独生子女也好, 还是隔代教育也好, 现在的幼儿承受了太多的溺爱,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 家长就剥夺了幼儿生长中的一些权利, 使得幼儿的性格等方面出现缺陷, 因此, 在当今时代, 我们要想幼儿能够健康地成长, 全面地发展, 幼儿养成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幼儿养成教育实践策略

幼儿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 也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幼儿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此, 我们家长以及教师等都应该为幼儿做好榜样, 同时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家庭、学校、社会等还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宏观以及微观环境, 促进养成教育实践的顺利展开, 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 家长以及教师做好榜样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的一些行为等都会影响到幼儿, 因此, 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 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 我们知道幼儿阶段的幼儿他们有着非常强的模仿能力, 尤其是他们非常喜欢模仿家长的行为等, 因此,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行为、肢体动作等方面, 要为幼儿做好榜样, 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教师对于幼儿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在幼儿阶段, 幼儿的生长环境最主要的就是家庭与学校, 尤其是在当今时代, 由于父母的工作等原因, 家长往往将幼儿早早地送到幼儿学校, 因此, 在学校中教师就充当了幼儿模仿的对象, 因此, 教师在学校中也要为幼儿做好榜样, 这样幼儿才能够从教师身上受到良好的教育, 促进幼儿的健康养成。

例如, 在家庭中, 家长要以身作则, 每天都要跟幼儿道早安, 送自己的孩子出门, 跟教师问好;然后在学校中教师要迎接幼儿的到来, 然后跟幼儿问早安, 道好, 跟家长问好等, 这样幼儿就会模仿家长以及教师的行为, 跟家长以及教师问好, 然后跟自己的同学问好, 等这样有助于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并且也有助于促进幼儿融入学生的集体中, 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 构建良好的环境, 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顺利展开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 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社会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家庭以及学校也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 将这种环境融合进幼儿的生活, 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在这部电影中楚门生活在一个虚无的环境中, 在这个环境中他经历着他自以为的全部真实, 因此, 他的性格以及行为我们都可以看到, 受到了环境的影响, 虽然我们没有进行人为的干预, 但是在环境的影响下, 楚门仍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养成我们期待的性格。可见环境对于我们的行为以及性格甚至是环境的影响何其大, 因此, 构建良好的环境, 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顺利展开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个环境, 也是幼儿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境, 因此, 家庭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等之间要和睦相处,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让幼儿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然后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以平等的、民主的方式进行交流以及对于某一件家庭事情进行商议, 这样家庭民主的环境, 有助于促进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且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 提升幼儿的安全感, 以及责任感, 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其次, 学校是幼儿生活的第二重要环境, 在学校中教师等要营造一个自由的环境, 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想法, 并且自由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从而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等意识的养成, 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另外, 学校中教师也要营造良好的民主环境, 让幼儿根据自己判断从而进行班长等班干部的竞选以及选择, 这样可以养成幼儿的责任感等, 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最后, 社会对于幼儿的影响虽然不如家庭以及学校等重要, 但是也是幼儿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 在社会上我们也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例如, 我们在公交车上, 要宣传给老人、孕妇等让座, 让幼儿在切实的实践中增强社会的责任感以及通过实践提升幼儿的自信, 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幼儿养成教育对于幼儿以后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在幼儿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从而促进幼儿在以后的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 并且促进幼儿各种能力以及习惯的培养,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当今时代,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 幼儿养成教育受到了社会家长等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姚慧珍.幼儿养成教育策略初探[J].新课程:下, 2013 (11) :18-19.

[2]程为文.农村幼儿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甘肃教育, 2013 (18) :27.

作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篇5

姓 名:李刚

摘要:作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作文教育应从情感教育着眼、着手,让学生真正站在人的角度去率性表达,真切说话,言而由衷地砌词造句。如果学生有了一颗丰富敏感的心灵,有一个健康多彩的情感世界,那么他的内心语汇肯定是缤纷的。

关键词:作文

情感 教育 生活

一、开放师生关系,建立释放情感的平台

“闲暇出真情”。有研究显示,人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时候是真情释放的最佳条件。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主张建立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是学生情感的“裁判长”,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善于构建一个轻松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平台,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体验、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甚至学生的隐私性的情感,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在这样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激活学生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的情感无负担地、毫无保留地充分地释放出来。“我的悄悄话”、“老师,这次您真的错了”、“还我一个我”、“成长好累”在这些文章里学生情真意切,大胆地诉说心灵的感受。有了民主的、和谐的情感释放的平台,学生才敢打开心灵的闸门,才能“我手写我心”。

二、开放阅读,开放生活,丰富情感体验

应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外书中那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情感美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笔者在教学老舍的《我的母亲》时抓住文中动情之处,向学生畅开自己的情感,即兴地动情地叙述母亲二、三事,道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在讲到母亲为了照顾我,在冬天睡了一星期的水泥地而落下腰痛的病根时,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来;又从为人母的角度叙讲了对女儿的爱,学生的情感由此被感染、激活,纷纷讲起了自己的母亲,有同学讲着讲着就泣不成声了,于是我当即停止讲课,请学生当堂写作,就这样一篇篇真情之作显然纸上,平时需要二节课才能完成的作文一节课就完成了,平时才写四五百字的同学一下子写了洋洋三张,并对自己的作文爱不释手,他们这才感到原来自己也可以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只要情到深处,尝到了写作的淋漓之快。其实这样的题目学生在小学、初中都写过,但为什么都没有写好呢,其原因已显而易见。此外,教师还应把好的时文引进课堂,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到课外去汲取养分,丰富情感体验。确实,学生因为应试,不可能真正融入生活,以积累对生活的感悟。但可以“纸上谈兵”呀,让学生从书本中体验生活中还没有的滋味,让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去理解人生,感悟人生的真谛,体验亲情、友情,感受各种生命中的伟大与跳动,自强不息,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当然,在教学中不能采用说教的方法,而是让学生用心去体验、去感受生活,走进生活,积淀情感,拓宽写作。在大量“纸上谈兵”的体验积累基础上,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让他们充满情感地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校园,走进家庭,真切地感受一切,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误区,并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情趣。

三、开放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真切感受

多媒体、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的“第二生存空间”,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它是一种立体化的传播形式,信息量之大和知识面之宽是传统的印刷文明时代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开放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真切感受,让学生身临其境,情真意切地写作。如写对音乐的听觉感受,写作之前教师通过加工,对《明湖居听书》和《琵琶行》两文配置画面、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内心被音乐所激荡,并随着音乐的激昂舒缓,展开丰富想象。在此基础上,拓宽对音乐的感受,让学生选听自己最喜欢的一段音乐,(也可以是教师安排)学习上述两文的写法进行写作。“今日聆听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先前悠然的心情早已风吹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凄怨和有苦无处诉的抑郁、愤恨。这曲子初一上来声音便很沉闷,只觉入耳愁苦万分,犹如巫峡猿啼,衡阳雁鸣,凄透人心;又如黄叶纷飞,哀草寒风,满目的萧瑟。过了一二分钟,曲子的响度节节高起,忽又陡然一落,我的心试着配合着,颤抖着,哭泣着······”这是一位平时不擅长写作的男生的当堂之作。有了情感的体验、积累,何愁没有美文佳作?

四、开放主题,自主写作,真情表达

“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者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蓄极积久。势不可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有了生活、阅读等多方面的积累,一旦心灵被某件事、某个物、某个人所触动,学生立刻就能纵横驰骋,无需模式,自主写作。自主写作的方式很多,自主命题,续写扩写,瞬间接词想象写作等等,这些方式既有师生的情感互动,更有学生的独创感受,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情勃然而至,写作时含情能达,会景生心,体物得神,有了情感便自有灵通之句,真正达到“不吐不快”的倾情写作的境界。如果教师逼作,学生憋写,学生主观上无意可达,无情可抒,没有写作的蓄情准备,终究不能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地。我们曾经经历了一个活泼天真的小学生因在周记中写了“在升国旗的时候我看见一只可爱的小鸟”而遭受在全校大会上的严肃处理,我们侈谈“理想”到了极致,连小学生的作文都是“祖国·理想·人生”,假崇高、伪圣化便应运而生。因此,教师必须坚决摒弃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主题压真情的强暴教学。

五、开放评价,多方交流,升华情感

“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学生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但这种表达不像数学那样答案是唯一的。由于性格不同、情趣爱好不同、能力有差异,情感的体验也必然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应允许学生有独特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学生写什么样的作文都是正常的。言为心声,只要是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教师都应该鼓励。“只有真实的表达才有健全的人格”。因此,作文评价应摒弃“一支红笔,一个分数(等级),几句评语”的传统评价。开放评价的方式多样,可以是学生大声读自己的作文;可以是以小组形式集体讨论、交流;可以编著自己的作文集;可以在班报、班刊上发表;可以借助计算机和美术,对文章的外观进行图片加工,积极的情感反馈能调动、促进学生一切可以调动的情感因素对写作投入更大的兴趣,对文章进行再加工。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

六、开放自我,提高教师自身的情感素养

很难想象一个情感冷漠、枯涩的教师能带出情感丰盈的学生。早在60年代,许多学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教师仅仅拥有知识和能力,也不足以成为好教师,“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是情感因素”,因而教师自身是否具备情感素养是重要的条件。有见地的教师其高明之处在于:他有强烈的情感教育意识,并善于把握机会,以自己情感的火焰照亮受教育者的心田和他们人生的历程。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手段(电教手段和多媒体技术),调动自己积极的情感,善于巧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进入情绪体验状态。一篇情真意切的下水作文,一段精心设计的导入语,一个能激发学生真切感情的设问,一段充满感情的学生范文的朗读,还有一段声情并茂的评语,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情绪渲染的作用,能使学生较快进入情感体验状态。

幼儿养成教育实践策略研究 篇6

关键词:幼儿 养成教育 实践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我们更加关注幼儿的教育。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以及性格养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的养成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幼儿每天的行为中有5%属于非习惯行为,而95%属于习惯行为,习惯行为一旦养成,其实非常难改的,因此,幼儿的习惯养成受到了家长的广泛关注。

一、幼儿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养成教育不仅仅涉及了家庭、学校对于幼儿的教育,还有社会对于幼儿的教育,因此,我们在进行幼儿养成教育的时候有必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良好实施。

首先,幼儿正处于身体生长以及性格养成和习惯养成的最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幼儿就像是一张白纸,我们在上面如何绘画,就会形成一个怎样的图画,因此,我们应该在这幅图画上绘画出最美好的线条,从而促进幼儿的良好习惯等的养成,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其次,幼儿阶段的幼儿他们拥有着更多的天性,他们对于这个社会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内心是善良而又空洞的,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在幼儿的心灵中种上美好的愿望,这有助于幼儿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有助于幼儿在将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最后,在当今时代,大多数的幼儿是独生子女,或者有很多的幼儿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不论是独生子女也好,还是隔代教育也好,现在的幼儿承受了太多的溺爱,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家长就剥夺了幼儿生长中的一些权利,使得幼儿的性格等方面出现缺陷,因此,在当今时代,我们要想幼儿能够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幼儿养成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幼儿养成教育实践策略

幼儿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幼儿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家长以及教师等都应该为幼儿做好榜样,同时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等还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宏观以及微观环境,促进养成教育实践的顺利展开,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家长以及教师做好榜样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些行为等都会影响到幼儿,因此,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我们知道幼儿阶段的幼儿他们有着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尤其是他们非常喜欢模仿家长的行为等,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行为、肢体动作等方面,要为幼儿做好榜样,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教师对于幼儿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在幼儿阶段,幼儿的生长环境最主要的就是家庭与学校,尤其是在当今时代,由于父母的工作等原因,家长往往将幼儿早早地送到幼儿学校,因此,在学校中教师就充当了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学校中也要为幼儿做好榜样,这样幼儿才能够从教师身上受到良好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养成。

例如,在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每天都要跟幼儿道早安,送自己的孩子出门,跟教师问好;然后在学校中教师要迎接幼儿的到来,然后跟幼儿问早安,道好,跟家长问好等,这样幼儿就会模仿家长以及教师的行为,跟家长以及教师问好,然后跟自己的同学问好,等这样有助于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并且也有助于促进幼儿融入学生的集体中,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顺利展开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社会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家庭以及学校也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将这种环境融合进幼儿的生活,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在这部电影中楚门生活在一个虚无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他经历着他自以为的全部真实,因此,他的性格以及行为我们都可以看到,受到了环境的影响,虽然我们没有进行人为的干预,但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楚门仍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养成我们期待的性格。可见环境对于我们的行为以及性格甚至是环境的影响何其大,因此,构建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顺利展开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幼儿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因此,家庭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等之间要和睦相处,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幼儿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然后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以平等的、民主的方式进行交流以及对于某一件家庭事情进行商议,这样家庭民主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提升幼儿的安全感,以及责任感,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其次,学校是幼儿生活的第二重要环境,在学校中教师等要营造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想法,并且自由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等意识的养成,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另外,学校中教师也要营造良好的民主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判断从而进行班长等班干部的竞选以及选择,这样可以养成幼儿的责任感等,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最后,社会对于幼儿的影响虽然不如家庭以及学校等重要,但是也是幼儿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在社会上我们也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例如,我们在公交车上,要宣传给老人、孕妇等让座,让幼儿在切实的实践中增强社会的责任感以及通过实践提升幼儿的自信,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幼儿养成教育对于幼儿以后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在幼儿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促进幼儿在以后的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并且促进幼儿各种能力以及习惯的培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当今时代,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幼儿养成教育受到了社会家长等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姚慧珍.幼儿养成教育策略初探[J].新课程:下,2013(11):18-19.

[2]程为文.农村幼儿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甘肃教育,2013(18):27.

[3]程秀兰.基于实证视角的幼儿教育本质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幼儿安全教育策略问题研究 篇7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幼儿,幼儿园,情境教学

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 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这个时期所形成的思想和习惯将会对幼儿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 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或者一些事件没有产生一定的预知能力, 从而引发各种危险事件, 因此, 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

一、当前我国幼儿安全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 幼儿安全教育策略忽视了幼儿的性格特点

安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点内容, 很多幼儿园都将安全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但是一些幼儿园在幼儿安全教育的过程中, 忽视了幼儿的性格特点, 安全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 幼儿的学习兴趣较差, 无法产生安全教育的理想效果。

2. 幼儿安全教育策略忽视了幼儿的认知能力

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 在幼儿安全教育的过程当中, 教师仅仅是通过“小心摔倒”、“不要玩火”等叮嘱, 很难产生预期的安全教育效果。因为幼儿不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和会带来的危害, 所以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活动。

二、幼儿安全教育的策略

在幼儿安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借助童话故事, 激发幼儿安全意识;结合现实生活, 提升幼儿防护能力等方式来开展。

1. 借助童话故事, 激发幼儿安全意识

在幼儿安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 指导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幼儿通常比较喜欢童话故事, 在幼儿安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喜爱的童话故事,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 将童话故事和幼儿安全教育相结合, 在充分激发幼儿安全知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达到幼儿安全教育的理想效果。例如在幼儿安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借助《鲁鲁的鼻子》这个故事, 为幼儿讲小猪鲁鲁将豆子、纽扣等东西往鼻子里塞的习惯。小猪鲁鲁喜欢将任何东西向鼻子里塞, 但是当呼吸困难的时候, 就会用手去掏, 结果就会越掏越深, 最后鼻血也流出来了, 在医院的救治下, 才得以脱离危险。教师可以在为幼儿讲完《鲁鲁的鼻子》这个故事之后, 提问幼儿“小猪鲁鲁为什么变得呼吸困难呢?”、“为什么小猪鲁鲁后来会流鼻血呢?”等问题, 调动幼儿安全教育的课堂氛围, 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 引导幼儿总结出“不能向鼻子中塞东西”等道理。在幼儿自主总结完成之后,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对这个故事进行总结, 对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进行深入的分析, 并告诉幼儿“小朋友们, 我们千万不要像小猪鲁鲁一样, 什么东西都往鼻子里放知道吗?”等话语, 使幼儿能够通过故事, 明确其中的道理和危害。最后,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幼儿:“谁能告诉老师, 我们吃东西之前应该先做什么呢?”等问题, 检验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 结合故事教学, 激发幼儿的安全意识。

2. 结合现实生活, 提升幼儿防护能力

一些教师在幼儿安全教育的过程中, 仅仅是依照安全教育材料中的内容指导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 而没有结合幼儿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实际生活, 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安全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幼儿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在幼儿安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 引导幼儿将现实生活和安全知识相结合。

例如在幼儿安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定的情境,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情境, 为幼儿播放一段“小朋友玩火”的视频,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视频, 在每一个小内容播放完成之后, 并提问幼儿“这个小朋友这么做对吗?”、“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 你会怎么做呢?”等问题。另外,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 组织幼儿进行着火后、地震后的安全防护演习, 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 播放相应的情景视频和音乐, 模拟真实的场景, 组织幼儿进行安全防护练习, 在练习中, 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学会标准的安全动作, 形成正确的思维观点, 提升幼儿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影像、图片能够快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 切身体会安全的重要性, 学会自我保护的方式, 并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

在幼儿安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借助童话故事, 激发幼儿安全意识, 结合现实生活, 提升幼儿防护能力等方式来开展, 在充分激发幼儿安全知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达到幼儿安全教育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云赛娜.幼儿自我保护策略的研究——探寻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认知与行为的安全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04) :1-56.

幼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策略 篇8

一、在教学和活动中,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在幼儿时期,好奇心强是他们的显著特征,也是幼儿开始创造的新起点。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是极其有利的,因此,当幼儿在学习中提出任何问题,教师都应该积极的鼓励和帮助,不应带有不耐烦和责怪。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质疑记录卡来记录幼儿在这个时期所提出的问题,并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来让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并且按提出问题的数量和新意来给予幼儿一定的奖赏。这样既可以有效的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又可以使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更多的兴趣,例如幼儿会问:“为什么晴天天空的颜色是蓝色的?为什么一到秋天枫叶就会变成红色呢?”这些问题都可以为幼儿展开想象和探索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在学习中,学习兴趣是培养孩子自觉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激发孩子学习的良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的创设问题来有效激发孩子的探究意识,并且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戏、耐人寻味的故事来再现教材,从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寻求答案的欲望;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游戏的情境,让幼儿主动参与进来,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设计严谨,并且使各个问题环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效激发幼儿探究的愿望。

三、鼓励幼儿异想天开,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解决问题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经常给幼儿讲述一些“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典型故事,来鼓励幼儿发散思维去解决问题,使幼儿能够认识到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寻求答案。此外,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实际的活动来鼓励幼儿奇思妙想,进行大胆的想象,使他们能够从各种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做出一定的比较,从而找出最佳的办法。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互相交流,学习更加完善的解题方法,并且在幼儿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的时候,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并学会去倾听同伴的想法和办法。

例如1:创设“雪人娃娃不见了”的情境,运用联想法,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让幼儿体验想象的快乐,实现幼儿教育的创新。

1. 情境导入,启发联想。

师:我们喜欢的雪人娃娃不见了,猜一猜,它去哪里了呢?

教师指导:鼓励幼儿根据经验进行大胆想象,肯定幼儿合理的想象。

2. 开展联想。

(1)情境发展:发现了雪人娃娃留下的一封奇怪的信。

(2)师:这些乱乱的线条像什么呢?雪娃娃到底去哪里了呢?

(3)幼儿展开联想。

3. 教师启发与指导。

(1)当幼儿有大胆而丰富的想象时,教师肯定幼儿的表现:

——有可能的,真是一个神秘(有趣)的地方呀!

——太棒了,那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呢!

(2)当幼儿想象不丰富,思路狭窄时,教师启发幼儿的思想:

——哪里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除了XX,还有哪些好玩有趣的地方,雪人娃娃也会去呢?

——雪人娃娃很调皮,所有玩的地方它都想试一试,它还会去哪里呢?

4. 教师归纳总结。

你们的想象力“飞”得可真远,很了不起!从这些乱乱的线条里,我们猜到雪娃娃可能去过的地方,有好玩的地方;有很远的地方;还有危险的地方……都很有可能的。

例如2:给幼儿讲《小明真的成功了》的故事,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对挫折的承受力。

在小朋友们听完这则故事后,教师引导幼儿去思考问题,想一想小明刚开始是怎样想的?后来他又是怎样去做的?结果怎样了?你觉得小明这样做对不对?

最后教师总结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不被困难和挫折吓倒,勇敢地面对。通过不断地努力,最终成为一个胜利者。

四、不断提升幼儿教育师资水平

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全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和借鉴新的知识,用来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学校也要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深入实践,有效地提高教科研能力。在一些师范院校幼师专业和专业幼儿师范学校要加大培养的力度,满足各个层次的幼儿园需求。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幼儿教师在不断的培训和实践中得以有效地提高,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地深化幼儿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师专业素质的考评制度,实行优胜劣汰的任用机制和竞争上岗机制,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达到自觉提高专业素质的目的。

五、要创设有益于幼儿创造的环境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幼儿创造自由、轻松和愉快的环境以外,还可以为他们创设一些物质的环境。例如一些丰富多彩的游戏、音乐、美术和文学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幼儿的创造思维的发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或者专门设计一些发展思维的训练方法以及活动,例如在课堂上让幼儿自己编故事的结尾,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图形,让幼儿发挥自己的联想说出是什么,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达到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六、总结

综上所述,想要在幼儿教育中把创新落到实处,教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才可以不断挖掘出幼儿内在的潜能,使幼儿的潜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当作自己的主要职责,为国家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訾英伟.幼儿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4).

[2]周君.幼儿教育中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J].绥化师专学报,2004,(3).

[3]陆晖.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3,(S1).

[4]王桂荣.当今幼儿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2).

幼儿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篇9

一、幼儿教育课堂提问的遵守原则

1.激发兴趣原则。

兴趣是引领一个人不断学习成长的一种内在状态。对于儿童来讲,学习兴趣必然是幼儿学习状态的最高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如果教师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油然而生。鉴于此,教师必须要善于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并善于发掘教材潜在的育人资源,在步步深入中及时提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有效问题,从而做到灵活运用生动的、艺术的、科学的、儿童化的语言去吸引幼儿进行积极的思维过程。

2.启发思维原则。

教师的提问应该富含启发性,只有富含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不断刺激幼儿的思维神经元。因此,在幼儿教学中,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要明确、生动,足以引起幼儿的有效注意,并能持续激发幼儿的思考力和探究欲,并能在探索过程中生发自己的创造思维。在此,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的提问决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要有一定的启发性,才能有效引领幼儿尽快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迅速提升。

3.难易适度原则。

课堂提问要做到难易适度。特别是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最好设计成从易到难、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的小问题,使得幼儿能够通过问题的解答,一步步突破难点和重点,掌握规律,把握要领。在预设问题的时候,还需做到避免问题的答案过于简单化和过度复杂化。因为只有适度的提问,才容易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

二、幼儿教育课堂提问的建议措施

1.有效预设,做好提问准备。

有效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必经阶段。因此,做好提问前的准备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善于从儿童出发,在课前就能深入文本,从提问的目的以及问题的效度等因素入手设计有效问题。比如在进行有关动物的教学内容时,考虑到不少幼儿已掌握部分动物的名称和样貌,因此,为了能巧妙地导入新的课程,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小朋友们喜欢哪种动物?”幼儿争先恐后地告诉教师:“我喜欢猫、狗、猪、猴子、大象……”在这些动物名称中,有些名称是幼儿本来就熟悉的,而有些则是本节课程要学到的。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就能自然将新知识导出,而教师也能顺势将该教学内容活泼有效地呈现出来进行教学。

2.抓住契机,做到适时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通常是先抛出一定的问题,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在经过幼儿充分的探究讨论后,才会在汇报阶段指定某一幼儿进行回答。这种做法的意义就在于使所有幼儿都能够有机会对某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例如,我在“自我介绍”一课的教学时,首先出示了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并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这个男孩是谁?他来自哪里?”在幼儿好奇的状态下,引入幼儿上来说一说的环节:“图上的小男孩假设是你,你会怎么进行自我介绍呢?”我请一位幼儿上来进行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李萌萌,我来自三元小区。”这样的活动过程,幼儿在倾听、思考的同时,还多了思考问题的机会,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提问的时机对于提问的效果来说显得非常关键。

3.因材施问,注意提问对象。

“教学要以人为本。”在课堂上,教师要本着面向全体的原则,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做到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其中的机会。在提问对象的选择方面,要做到面向所有幼儿,要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同时,灵活采取兼顾两头的原则,依照提问的难易程度而确定不同的提问对象。比如有这样一个幼儿,在各方面的表现跟同龄孩子比较起来都有较大的偏差。但他很喜欢绘画,每次上绘画课时,他的积极性很高,表现得异常兴奋,常常会随意说话,可一让他站起来回答提问时,他却又答不出来。我知道,这是典型的“有货倒不出”的例子,这个孩子有一定的绘画天赋,但口头表达能力却相对滞后。于是,为了给他更多的鼓励,在一次课后跟他来了个小约定:如果以后老师提问时,自己确实会的就坐正举手,老师就叫你回答。不会的时候就不举手。这样一来,我就利用他举手的机会向他提问,并及时表扬他,慢慢的这名幼儿举手的机会多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高了。由此可见,教师提问,对于每个幼儿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要懂得通过提问来保护和塑造每一个幼儿。

4.有效评价,注重鼓励表扬。

在教学中往往发现,幼儿答不出问题时,有不少教师并没有搭桥引导,而是请其他幼儿回答,或“恨铁不成钢”,对幼儿进行说教,语调带着责备,语言带有批评等。这样一来使得幼儿体验到失败的痛楚,因而情绪低落,扼杀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不能较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目前在幼儿园中逐渐普及的幼儿英语课为例,上课时不少英语教师所提问题通常用的是一般疑问句,这时幼儿只需回答“Yes”或“No”,这样的交流过于单一,且幼儿没什么收获。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曾经说:“一旦教学法触及到幼儿的意志和情绪领域,幼儿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也就是说,幼儿心情愉快时学习,注意力会比较集中,思维更加活跃,更易接受信息。所以,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用信任的眼光对待幼儿;如果幼儿答不出来,教师要善于期待,注意铺路搭桥,尽量引导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幼儿答对了,教师更要不吝“你表现得很好!回答的真棒!某某同学真有勇气!真聪明”等激励的语言进行适时的表扬。

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策略 篇10

针对这种普遍现象, 各地区各幼儿园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或是提出实施计划等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礼仪教育的普及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 要想彻底改变还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等作更大努力。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

1. 交往礼仪。

中华民族是传统文明古国,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古代中国注重人文伦理的培养, 并规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遵守。虽然现在我们不需要像古代那样苛刻地要求幼儿, 但是进行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是必需的。幼儿一定要树立重视文明礼仪的观念, 改变“小少爷”、“小公主”等坏习惯, 学习一定的礼貌规范, 掌握日常礼貌用语, 在家中孝敬父母, 在学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 学会谦让, 与伙伴们和谐相处。

2. 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主要包括用餐礼仪、仪容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方面。用餐礼仪要求幼儿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 保持桌面、地面等的整洁, 不挑食、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怪声响等;仪容礼仪主要包括保持服装整洁、干净, 讲卫生, 学会规范的走、站、坐等姿势;公共场所礼仪主要包括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 行走时注意让路, 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等。

3. 学习礼仪。

学习礼仪主要包括遵守课堂秩序, 举手发言, 尊重他人的意见, 观看演出时保持安静, 不乱扔垃圾等。

二、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措施

1. 从细节入手, 开展一日活动, 将礼仪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幼儿从早上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要进行学习、进餐、睡觉、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幼儿园教师应该针对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 从细节入手, 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的行为, 并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加具体、细致的要求, 引导幼儿改正。例如可以要求幼儿在校园内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 进餐时按照一定的步骤, 保持桌面的整洁, 自觉收拾餐具, 养成擦嘴、漱口的习惯, 便后洗手, 不小心踩到别人要说对不起, 麻烦别人要说谢谢, 睡觉时间不影响他人, 等等。

2.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指出:儿童生来都是好玩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在游戏时往往会将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发挥到极致。因此, 一些包括社会道德观念在内的礼仪规范, 都可以通过设计游戏让幼儿参与进来, 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这种形式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体育游戏《跟不倒翁做朋友》, 让幼儿把不倒翁当做伙伴, 邀请不倒翁做游戏、请不倒翁到家里做客、与不倒翁一起吃饭等, 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一定做到礼貌、谦让, 使幼儿初步明白“你对朋友好, 朋友就会对你好;你对朋友不好, 朋友就会对你不好”的道理, 提高他们的礼仪交往能力, 还可以培养幼儿机智、活泼、外向的性格。又如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儿童谦让精神的时候, 可以让幼儿对《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角色演绎。教师首先提出孔融遇到的问题, 倾听幼儿园儿童的回答, 然后引出游戏, 随后让儿童各自扮演角色, 上演孔融让梨的故事, 最后启发儿童进行讨论, 得出同伴之间应该礼让的结论。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使幼儿玩得有积极性、玩得有水平, 又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可谓一举两得。

3.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活动, 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

在群体生活中, 儿童往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自觉地掌握文明礼仪,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 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诵读《弟子规》, 教育幼儿如何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 如何读书、学习、做事等;开展“学礼貌用语, 做文明少年”活动, 培养幼儿的说话习惯, 教授幼儿文明用语,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使用;开展“孝敬父母”活动, 要求幼儿回家为父母捶背, 做家务如收拾碗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 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父母的习惯;开展“快乐学礼仪”活动, 培养幼儿“站、坐、蹲、走、递、接”等基本动作, 再进行规范的指导、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教育, 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 适当进行一些评比、奖励, 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物质、精神奖励, 激励获奖的幼儿再接再厉, 没有获奖的继续努力, 提高礼仪教育成效。

4. 引导家庭参与, 紧密配合, 共同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内, 其余时间则基本与家长在一起。为了让幼儿礼仪教育更好地进行并具有持续性, 必须让家长配合幼儿园教师的礼仪教育工作。幼儿教师应通过幼儿礼仪讲座、电话、当面交流等形式, 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让家长重视礼仪教育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在家庭生活中, 家长应该像幼儿教师一样随时教育幼儿, 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及时作出提醒, 并促使改正。同时, 家长一定要做好模范榜样作用, 自身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文明礼仪规范, 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模仿家长的行为时习得文明礼仪规范。

5. 在中外节日里进行礼仪教育活动。

幼儿都是喜欢过节的,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爱热闹、好奇心重等心理特点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 幼儿园教师可以在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指导儿童动手为家长制作一份新奇的贺卡、画一幅图等作为礼物, 写下最希望对父母说的话;提醒、督促儿童记住父母的生日, 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献上自己的礼物, 并在那一天特别体贴父母, 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让父母开心;在元宵节、端午节、圣诞节、儿童节、元旦等节日, 送给同伴亲手制作的礼物;在教师节送给教师礼物等。一定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这样可以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 体验到自己的付出让别人高兴的快乐, 养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幼儿礼貌教育的实施策略 篇11

【关键词】 文明礼貌;习惯;爱心教育

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小抓紧良好的品德教育,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才华、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儿时期进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德育工作体系中也明确提出了幼儿德育总目标: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讲礼貌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体现出来的文明行为,也是我们的社会对每一个公民提出的要求。我班有位幼儿从来不肯主动跟别人打招呼,看到认识的人经常沉默是金,早上来园不肯跟老师问早,奶奶在一旁催促,老师先主动跟他打招呼好几次他还是金口难开,有时躲在奶奶或妈妈身后。傍晚奶奶或妈妈来接时,只是用手挥一挥意思是跟老师再见然后走了。这种情况有时也在部分幼儿身上发生,高兴时问候一声,不高兴时不理人。如何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让礼貌成为幼儿的一种习惯呢?

一、教师与家长的言传身教

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重点在于习惯的养成。老师在教文明礼貌用语时,不但要告诉幼儿怎么说,怎么做,还要告诉幼儿心里应该是怎么想的。如别人帮助了自己,要学会感激,将“谢谢”挂在嘴边;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东西要说“对不起”。我们也常常会看到小朋友抢玩具、争吵,如果教小朋友说话时加一个“请”字,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教师本身的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成人都应当具有自觉的文明礼貌的行为,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上为孩子做榜样。比如在待人接物特别是在孩子面前做到彬彬有礼,双手接物,说话时态度谦逊,看到认识的人友好地打招呼。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说教,加深幼儿的印象,便于幼儿记忆。

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到作用。一方面,孩子从小不培养好习惯,就必然形成坏习惯,坏习惯形成了,再改就很难。另一方面,在孩子小时候加强德育教育,与孩子天真无邪的表现并不矛盾,越是懂礼仪的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二、通过日常的各种活动进行练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仅凭感性的认识还不足以形成习惯,还必须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行为练习。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应渗透着德育因素,“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在幼儿园中,教师要为幼儿安排丰富多彩并符合幼儿兴趣的活动,使幼儿专心一意地从事活动,情绪愉快地与人友好相处,礼貌相待。幼儿是在活动中成长的,幼儿的发展是通过活动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幼儿德育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的主题活动。像我们中班幼儿的礼貌教育重点在于会正确有礼貌地称呼自己周围的人,学会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懂得在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要面对讲话人认真的听,不乱动别人的东西。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让幼儿发自内心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在角色游戏中最容易进行礼貌行为的练习, 比如娃娃家里客人来了,引导幼儿这时候应该有礼貌地请客人“进家”,为客人倒水等,客人走时要说“再见”。或者去娃娃家做客时,有礼貌地向主人问好。

另外用有关礼貌内容的诗歌、歌曲和故事来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选取既有教育性,又有艺术性的优秀文艺作品来传授幼儿,利用其中的范例来影响幼儿的行为,促成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爱心教育

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让幼儿发自内心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首先老师、父母要关心幼儿,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比如:孩子生病了,要悉心照顾,体贴地问问身体舒不舒服等,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孩子一定懂得了,而且会记在心灵的最深处。让幼儿通过亲眼观察,体会老师、父母的辛苦,从而懂得关心父母、老师,并把这种关心付诸于行动和言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当这种活动深入幼儿的心灵,他们就会有爱的行动。如:父母下班回家后,会给父母拿拖鞋换,并说:“爸爸(妈妈)辛苦了。”父母做家务时幼儿会说:“爸爸妈妈我来帮助你。”在幼儿园老师上完课,有的小朋友会跑过来说:“老师让我来给你捶捶背吧。”在和小朋友交往时能学会谦让,懂得用礼貌用语和别人交往。学会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幼儿环保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篇12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 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教育活动, 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环保意识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他们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 但思维方式仍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对自己需要的、有兴趣的事物, 他们都会坚持不懈地去追问、去探索;这个时期他们主要靠模仿来学习, 只有直观的、形象的教育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 幼儿园可以在环保教育活动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因地制宜, 利用自身资源, 加强幼儿对环境恶化危害性的认知。

针对幼儿环保教育, 适时强化孩子们的感性认知。如乡村的幼儿园可以多带领幼儿去田间活动, 让幼儿观察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也可以让幼儿喂养小羊、小猪等小动物, 萌发保护小动物的情感。而城市的幼儿园可以带幼儿到附近的广场、街道等地方走走, 聆听喧闹的人群及汽车的喇叭声, 感受噪音的嘈杂难耐;观看工厂烟囱冲出的滚滚浓烟, 怎样使湛蓝的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这些都可以让幼儿逐步确立环保的意识。

2. 通过看电视节目、flash动画、听故事等形式, 进行环保教育。

幼儿园可以利用所配备的硬件及软件教学设施对幼儿进行生动、感性的环保教育活动。譬如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flash动画《会变的小河》、故事《不乱涂乱画》、《耳朵上的绿星》等都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其次, 教师可以透过简单的环境保护类的画报、图片, 让孩子感受一些环保的基本知识。再次, 也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以幼儿熟悉、喜爱的人物为主, 在有趣的情节中受到教育, 如故事《搬家》讲的是动物村的村民嚷嚷搬家的原因。在故事中, 幼儿知道了人类砍伐树木, 使树木越来越少, 猴子无家可归;工厂排放的废气笼罩在天空中, 呛得小鸟直咳嗽, 机器的轰隆声减弱了小鸟的听力;工厂未经处理的污水, 污染了小溪, 小鱼生命垂危。这样, 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易接受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 从而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

3. 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游戏中, 幼儿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展示, 幼儿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之时, 也获得了很多知识。所以幼儿教师可以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游戏活动中, 让幼儿在游戏中树立环保意识, 在玩耍中接受环保教育。譬如, 在过家家等角色游戏中,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材料的来源———是买呢, 是做呢, 还是收集我们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呢?让幼儿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说明理由, 教师进行适时的评判和引导, 最后形成一致意见:游戏材料应该由大家一起收集并制作, 大家把家里不需要的旧报纸、纸盒、洗发水瓶子等带来放到游戏中给大家使用。教师要强调一定要收集一些无毒无害的废品。在这些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既体验了做游戏的愉悦, 也懂得了如何减少生活垃圾和再次回收利用废品的方法, 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促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 提高教师的环保素质, 通过教师的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在幼儿的眼里, 教师的形象永远是慈祥的、美好的;在幼儿心目中, 教师的威望是崇高的、不可违抗的,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他们, 他们也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着老师。所以在环保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这一优势。时刻注意以身示范、树立榜样、共同参与。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明确的环保意识, 绝对不做有损环境的事。教师通过自身的这些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 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强化幼儿对环保的责任感。

三、发动家长参与, 利用家庭资源进行环保教育, 提高教育实效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 在家庭中开展环保教育可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环保知识, 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和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与行为。因此, 幼儿园应做好家园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尽力做好家长的工作, 发挥他们的教育督导作用, 尤其要请他们配合幼儿园在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让家长在孩子身边真正起到榜样和示范的作用, 譬如:在游乐场所不摘花折枝, 不乱扔瓜皮果壳, 不吸烟;在小区、楼道或家里, 不制造噪音影响他人的生活;在家里, 和孩子一起进行垃圾分类等。幼儿园也可以适时向家长征求环保教育的建议, 并虚心接受家长的合理化建议, 结合植树节等节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 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种草种花, 以此带动所有的人都爱护环境、保护家园。另外, 幼儿园也要向家长提出不管何时何地都要珍惜幼儿萌发的环保意识, 如幼儿把垃圾捡到垃圾箱、收集废旧电池、提醒别人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等, 这时家长应给予适当的支持和赞赏。

幼儿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 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任重而道远, 这需要我们进行长久的不懈努力, 才能使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参考文献

[1]方明.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素质[M].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7.

[2]李季湄, 肖湘宁.幼儿园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姜茂先.浅谈幼儿园的环保教育[J].北大荒文学, 2009, (12) .

上一篇:无功率补偿装置下一篇:银行储蓄账户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