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

2024-09-15

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通用12篇)

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 篇1

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不断发展, 环境保护是维持地球上的人类和生命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的关键, 而提倡低碳、低排放的绿色经济是其重要的途径。绿色经济涉及的内容很广, 如工业、农业、家庭、教育、日常生活等方面, 同时涉及各类矛盾, 从人们的观念转变到真正实施, 我们将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强调绿色消费的理念, 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 选择绿色产品, 节约资源能源,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良性转变, 推动并实现绿色经济对我们来说刻不容缓。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为给孩子营造一片绿色的天空, 在幼儿教育中针对常见的非绿色物质因素, 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幼儿绿色生活引导和管理体系, 而管理策略需要是其核心。

一幼儿教育中常见的非绿色物质因素

我们都知道, 幼儿是需要格外呵护的脆弱人群, 他们的健康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 幼儿教育中常见的非绿色物质因素大多来自环境、玩具、服装、饮食等方面。由于幼儿园和家长对儿童饮食的高度关注和现已形成的成熟的饮食管理体系, 由饮食造成的非绿色物质因素相对要少。而环境和玩具等形成的非绿色物质因素对幼儿的影响更大, 环境激素类物质对幼儿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令人担忧, 如很多家具和玩具中普遍存在的邻苯二甲酸酯等典型的环境激素。

在欧美等国家与地区, 邻苯二甲酸酯等典型的环境激素已被禁止在儿童产品中使用。不仅如此, 2011年2月, 欧盟更将三种邻苯二甲酸酯列入化学品“淘汰名单”, 期望在今后3~5年内将其淘汰出欧盟市场, 从而将对邻苯二甲酸酯的禁令扩大到了玩具之外的产品。而在我国, 针对邻苯二甲酸酯在玩具材料内的含量并未有严格限制, 而对环境激素类物质的限制使用和淘汰前景, 目前几乎尚无关注和讨论。我国是全球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 然而, 目前90%以上的化学品都尚未进行健康和环境危害的鉴定与分类。

同时, 我们应该注意到, 幼儿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只是众多具有环境和健康危害的化学品中的冰山一角。加强对化学品的健康和环境风险的评估、管理和限制, 是政府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作为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必须事先对非绿色物质因素的影响加以防范。

二幼儿教育中非绿色物质因素管理策略

事先对非绿色物质因素的影响加以防范, 加强对幼儿教育中化学品的认识和风险评估并形成管理策略非常重要, 是建立管理体系的主要基础, 同时, 家长、幼儿园和幼儿的有效合作是实现有效引导幼儿绿色生活的保障。

根据幼儿教育中的非绿色物质的主要来源, 可通过因素分析形成对各类因素的比例及危害指数的基本信息, 并据此形成幼儿教育中非绿色物质因素管理体系的管理策略 (见下图) 。

显然, 幼儿教育中非绿色物质因素管理策略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 抓两个主要源头, 即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2) 关切每类源头中的主要因素, 如家具、玩具、环境、服饰、饮食等, 要注重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情况; (3) 对教育中的非绿色物质因素的认识要形成量化的标准, 要做到掌握比例和危害指数; (4) 幼儿教育中非绿色物质因素的管理策略一定要形成家园合作的机制; (5) 幼儿教育中非绿色物质因素的管理策略中, 需要处理现状和绿色经济以及教学生活理念中的一些现实矛盾, 这是该管理策略能否应用于实际管理的重要基础; (6) 幼儿教育中非绿色物质因素能否引起幼儿注意可作为评价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三结束语

要实现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良性转变, 推动并实现绿色经济, 需要从幼儿教育开始, 本文分析认为幼儿教育中非绿色物质因素主要来家庭和幼儿园, 本文提出的管理策略希望对以实现绿色生活基本目标的绿色教育提供参考。

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 篇2

赏识是对幼儿的欣赏与认同,它是一种精神催化剂,可以给予幼儿自信心,推动幼儿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赏识教育是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由此所产生的一种符合现代幼儿园活动原则的教学方法。在开展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们树立自尊、自信,引导幼儿积极向上,走向成功。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发育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对于成人的表扬和认同有着极大的期望。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对幼儿使用恰当的赏识和心理暗示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使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那么,我们需要怎样在幼儿园活动中开展赏识教育呢?

一、讲究赏识艺术,尊重幼儿认知需求

幼儿由于年龄、认知、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对事物的感受与理解与成年人有着极大的不同,他们表达自己情感态度的方式也与成年人不同。幼儿独特的心理、语言表达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尽管在成人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但是这种想象正是他们思维、创造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幼儿的这种行为看作是一种艺术表象。幼儿教师需要在活动中尊重幼儿的艺术行为,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审美标准来评判幼儿,更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果而对幼儿进行千篇 一律的训练,站在幼儿的角度来审视他们的行为,对其予以肯定,有利于培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园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赏识教育建立在对幼儿自尊的保护上,在尊重幼儿人格的基础上,善于用肯定性的、激励性的语言对其进行赏识。例如,在绘画教学中,我让孩子们画下自己眼中的春天的时候,有一个孩子仅仅用树叶颜色由浅绿到深绿的变化来展现他眼中的春天,这是一种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我会对这个孩子进行表扬,并鼓励其他学生也要留心观察生活,并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以激励性的语言来赏识幼儿,不仅指对幼儿的成功进行肯定,还要在幼儿失败的时候给予激励。让幼儿能够真正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丧失斗志。面对幼儿的失败,我们可以创设更多的机会来让幼儿进行体验,在尊重和信任中使幼儿树立自信心。

二、搭建赏识舞台,尊重幼儿表现需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具备自己的独特性。一个幼儿即便表现得再差,他也有自身的闪光点。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寸有所短,亦有所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同的学生具备不同的才能,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发展潜能。我们在活动中,需要抛弃世俗的教学观念,善于观察、发现、分析幼儿,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并为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注重为幼儿搭建被赏识的舞台。例如,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班的某孩子不喜欢说话,其表达能力极差。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直接对其进行批评,而是先观察他,通过联系家长了解原因,此后我会在课下找他聊聊天,鼓励他勇敢地张开嘴巴说话,即便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句话,只要是完整的,我就会对他进行表扬。同时,我还鼓励他多和小朋友交流,为他搭建交流的机会。在班级开展讲故事、小品表演等活动的时候,我会鼓励这个孩子积极参与,使他在舞台表演中勇于开口说,敢于表现自己。通过教师的“赏识”,给了他说话的勇气,使他培养起了成功的心态。幼儿在学前教育中,被赏识,才能不断敞开心灵,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以至不断成长、进步。

三、激发自赏学习,尊重幼儿接纳需求

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 篇3

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一个幼儿受到艺术的熏陶,应给每一个幼儿提供艺术表现的舞台,鼓励每一个幼儿用多样化的形式去表达对艺术的情怀。着力培养每一个幼儿美的情感、美的心灵,促进每一个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幼儿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幼儿园 艺术教育 审美情趣 创新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不少有识之士已深深地认识到幼儿整体素质需提升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形成的必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领域倡导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应着力激发起幼儿对艺术的情趣,体验审美的愉悦,获取成功的欢乐。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准确理解《纲要》的精神实质,以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呢?

一、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列夫·托尔斯泰强调人们通常都是用艺术去想到传达自己的情感的。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以饱满的热情、愉悦的心情去感染每一名幼儿,去激活幼儿的情绪体验,应以欣赏的眼光、赞赏的态度去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教育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从而让每一名幼儿的审美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获得精神的享受。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幼儿共同参与艺术教育活动场所的布置,与幼儿一起探究讨论如何创新设计艺术教育活动场所,材料如何收集,环境如何布置,怎样使艺术教育活动的场所更新颖、更别致、更有利于让幼儿获得审美愉悦。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大自然中去,去体验大自然的变化无穷,领略大自然的奇妙,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将艺术教育活动走进幼儿的现实生活,让幼儿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的美妙之处,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自然、探索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呼唤,从中发现大自然中蕴藏着的美丽之处,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艺术感染力,让幼儿获得丰富的审美艺术体验。事实上,幼儿一旦有了丰富的审美艺术体验,就自然而然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大胆的想象,大胆的探索,大胆的创造,实施艺术教育活动,使审美情绪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二、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提升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

研究认为:艺术教育活动对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切忌忽视这种独特的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开发利用好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资源去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去启迪幼儿的思维。

比如,在以“猜谜、猜拳”为主题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积极鼓励幼儿开动脑筋,张开想象的翅膀,激活思维能力,调动自己的认知库存积极主动地去猜谜、猜拳。在“猜谜、猜拳”的艺术教育活动中锻炼了灵活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挖掘了幼儿的智力潜能,使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得到迅速而高效的提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表现技能,以发展幼儿的艺术潜能。艺术教育活动的独特性,能有效地吸引每一个幼儿去参与,去发现,去创造。比如,在以“探究纸文化”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幼儿自主或与他人合作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去表达自己对纸文化的独特情感、独特感悟。鼓励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纸文化探究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开展纸文化的工艺制作,比如让幼儿进行剪纸、刻纸等,可以让幼儿开展纸文化的研究,举办纸文化探究的手抄报大比拼。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纸文化探究,幼儿们积极参与,探究热情高涨,促进了幼儿大脑的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得到锻炼,提升了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

三、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着力发现儿童身上最美好的地方,鼓励儿童大胆创造。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给幼儿以艺术教育活动的自由,鼓励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展开想象的翅膀,努力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

比如,在以“民间陶泥”为主题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幼儿大胆地、创新性地用陶泥创作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陶泥艺术作品,如用陶泥制作神舟飞船,制作城市立交桥等现代交通工具与现代化的建筑,用陶泥制作神话人物,并去进一步探究在神话人物身上曾经发生过的美好故事,并将美好的故事与他人进行分享,还应进一步鼓励幼儿创编神话人物可能发生的新故事。诸如此类的艺术教育活动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四、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教育活动中涉及的艺术作品为幼儿提供了感悟艺术作品魅力的机会。幼儿通过艺术作品的熏陶与感染,有利于幼儿认识能力的增强,幼儿在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感悟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幼儿在“探究纸文化”的艺术教育活动中,通过剪纸、撕纸、刺绣、泥塑等艺术教育,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随着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推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手部肌肉了得到了相应的锻炼,手指的动作与大脑的反应得到进一步的协调,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

【结 语】

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一个幼儿受到艺术的熏陶,应给每一个幼儿提供艺术表现的舞台,鼓励每一个幼儿用多样化的形式去表达对艺术的情怀。着力培养每一个幼儿美的情感、美的心灵,促进每一个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幼儿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卫红.艺术教育与幼儿美育.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21)

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 篇4

1 学前教育的特殊性

学前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 教育对象是3~6的幼儿, 也有的家长会把不到3岁的幼儿送到幼儿园, 提前接受这种教育, 学前教育的执行者是拥有幼教资格证的幼教老师和身心健康拥有健康证的保育员, 教育场地是具备教育资质、拥有正规教育场地、具备各种合法手续的幼儿园。同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教育相比, 学前教育有其独特性。

1.1 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学知识

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学知识, 当前有些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其实是一种错误倾向, 3~6岁的孩子健康活泼, 对未来世界和未知领域充满好奇, 如果把他们的学习时间过多的集中在学习小学知识上, 变相的抹杀了他们的探索更多领域的知识的时间。学前教育应重视培养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情感和多元的动手能力, 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

1.2 游戏是学前教育最好的教育手段

幼儿园的教师和保育人员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按照幼儿的心理和兴趣, 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和学习计划, 多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 在游戏活动中达到教学效果。从实践效果来看, 参加游戏活动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培养了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游戏教育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游戏教学还可以使娱乐与学习到达完美统一, 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知识能力的形成做到有机结合。

1.3 学前教育重在挖掘孩子们的发展潜力

学前教育是人生中第一次接受的正规化教育, 是孩子们的启蒙教育, 是最基础的教育, 这种教育不应过早灌输书本知识, 而且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每个幼儿不同的方面, 激发幼儿的发展潜能, 为幼儿走上可持续成长道路打下基础。

2 学前教育应遵循的教育规律

学前教育是孩子们人生中对教育这个概念的第一次体验, 是除了接触自己家里亲人之外第一次近距离与老师接触, 也是幼儿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 还是幼儿交下人生中第一批好朋友的场合。由于幼儿第一次接触到正规化教育, 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世界里, 第一次教育体验最难忘, 记忆最深刻, 对他们以后的教育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果他们喜欢上了老师和教育生活, 以后他们上小学中学就不轻易产生对教育的逆反情绪, 由此可以可见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对幼儿园和老师而言, 要想让幼儿们喜欢老师、喜欢幼儿园、愿意接受幼儿教育, 除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外, 还应遵循学前教育的一些基本规律。

2.1 学前教育应注意改变孩子们在家养成的不良行为

现在的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是家中的小皇上小公主, 是家长的宠儿, 双方家里老人和父母都会时时刻刻呵护着自家的小宝贝, 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久之便养成了懒惰、自私、依赖、任性的不良习性。通常上来说, 幼儿们都多多少少的带着一些不良习惯走进幼儿园。因此, 对老师而言, 学前教育这一时期学习多少书本知识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改变以前的不良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会与其他小朋友们共处,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这样以后才能健康成长, 形成良好的品格。

2.2 学前教育应以鼓励为主, 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

有位幼教专家曾经说过, 幼教应遵循三无原则, 即:即无错、无批评、无压力原则。在幼儿的心灵世界里, 是非观念没有完全形成, 有些事情他们也分不清对错, 即使做错事情了老师也不能直接指出来, 应侧面引导, 不能当面批评幼儿, 否则严重伤害幼儿们的自信心, 以至于在他们心里过早的带来了心理阴影, 不能给幼儿带来太多的压力, 让他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欢乐, 让他们在轻松、开朗的环境中成长。

2.3 学前教育应实施个体差异化教育原则

幼儿健康活泼,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不同之处, 因此幼儿教育不应追求共性, 而应重视其个性, 因此,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 应突出一个重点, 即重视幼儿间的个体差异, 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发展差异, 精心营造一个多元发展的教育环境, 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合的教育。

3 学前教育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培根曾经告诫世人,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通过教育, 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经论述道, “习惯养得好, 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 终身受其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先生认为在幼儿园接收到的教育使他受益终身。这些专家学者的话都道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幼儿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尤为最旺盛, 可塑性很大, 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在这个阶段内接收正规的学前教育, 有助于他们培养很多良好的习惯。

3.1 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专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关键是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 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热爱劳动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美德, 同时也可以锻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在幼儿园内,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们一起从事简单的劳动, 如:摆放好桌椅、擦桌上的灰尘、拣教室和校园内的纸屑果整理图书角、带幼儿一同到种植园除草管理种植区等等, 以此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和劳动兴趣, 持之以恒, 反复强化, 使他们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

3.2 培养形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 也是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 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定时吃饭, 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 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玩脏的东西等等。老师可以幼儿宣讲各种食物的好处, 编成歌谣教孩子唱, 给他们讲偏食的害处, 号召大家样样食物都要吃, 种种青菜和食物都吃才能身体更健康。在具体实施时, 老师们可以为幼儿们立下规矩, 如:餐前便后必须洗手, 进餐时不准将饭菜撒得满桌满地, 吃饭时不玩玩具、不看书、不看电视、不说话, 饭后要擦嘴巴、漱口, 要吃完最后一口饭才能离开座位、不准在校园教室扔纸屑果皮, 睡觉前要小便、必须洗脚、学会自己脱衣服, 要养成叠好不乱放衣服好习惯等等, 平时在幼儿园内让孩子们互相监督, 做得好的应该鼓励, 做得不好的让他下次改正, 久而久之, 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们逐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好习惯。

3.3 培养幼儿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自古以来就是富于文明礼貌的民族, 历史上文明礼貌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从表面上, 文明礼貌一个人的是外在行为的表现, 但实质上这种表现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心修养, 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友好体现, 对于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园内, 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加强关于文明礼貌方面的教育, 要让幼儿们学习首先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在上学、放学要求幼儿主动向爸爸妈妈和老师问好、做“再见”;在街上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 主动说“老师好”。在课堂上可以注意训练孩子举止文明, 比如:站有站相、坐有坐姿, 养成不打人、骂人, 不说脏话怪话、不争抢玩具、放学自觉排队的习惯;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尊敬老师、尊重长辈、尊重他人。鼓励孩子们和更多的人接触, 见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懂得如何使用礼貌语言称呼叫人, 学会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法。课后还可以告诉幼儿们,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 要有礼貌地问候, 别人问话要认真倾听, 并有礼貌地回答;在父母和客人讲话时不要随意打扰, 客人走了要送别, 到别人家里做客要先问候, 不要乱翻东西, 得到允许后才能玩人家的玩具等等, 久而久之, 幼儿们就在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3.4 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抗挫折习惯

幼儿的成长过程, 不仅仅是幸福和快乐, 也难免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困难和挫折对幼儿来说, 是一种不愿意见到的障碍, 他们会发脾气, 哭、闹等等, 不知道如何曲面这一障碍。在这方面的教育时,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积极而正确的引导, 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人生的道路不可能始终是一帆风顺的, 生活中处处都有困难和挫折, 而且他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生活中只有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 及时理顺和调整受挫折的消极情绪, 才会逐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才会逐渐形成健康而成熟的人格。在具体操作时, 老师们可以根据幼儿对事物认知往往是具体形象的特点, 可以用讲故事、看影视作品等方式进行抗挫折教育。讲故事, 可以讲家长和教师的亲身经历, 也可以讲一讲孩子们熟悉的身边小朋友遭受挫折而能正确面对的小故事。看影视作品时, 可以选择那些经历挫折后不折不挠最后终于成功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直观而形象的故事和影视, 可以加深幼儿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可以放孩子们明白困难和挫折是中不可避免的, 人生中永远有欢笑、也有眼泪, 有逆境、也有顺境, 有平坦的征途、也有崎岖的山路。幼儿有了这些理解和认识, 才能树立起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才能主动而积极的接受新事物, 才能慢慢形成良好的抗挫折习惯。

幼儿的良好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篇5

现在科技逐渐进步,越来越好的物质生活给儿童带来了有利生活与学习美好环境,但也给儿童隔绝了与外界的接触,生活当中空间也越来越渺小,父亲又忙于工作当中,与儿童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慢慢地,儿童会逐渐产生孤僻的性格,会导致儿童养成叛逆、挑食、懒惰等不好行为习惯,也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

家庭教育影响

现在绍兴市绍兴县某中班儿童为由,中班大多家长以为,家长的任务就是给手儿童最美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儿童一切要求。这样的只重于健康知识的输入,反而容易忽略行为习惯的良好培养。在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情况而造成对儿童过于宠爱,所有事情都为了儿童而包办,而导致了儿童在生活良好习惯中弱于本同龄儿童。比如我班里的毅毅,家里的父母对他过子宠爱,只要是他说出的一一实现,特别是在饮食方面想吃什么就做什么,爱吃的东西多,不爱吃的就不吃,慢慢而导致了爱挑食,偏食的不良行为,每次早上回园他总是闷闷不乐的,问他怎么了,他就说:“我不喜欢吃青菜”。又比如有个别父亲希望自己的儿童跟同龄儿童里是最好的,对儿童有较高的期盼,当儿童有了某些坏习惯之后,就会有一通地责骂与数落,父亲的这种行为会直接伤害到了儿童,比如在户外活动里,培养儿童的团队精神,但有一组儿童的合作意识不够默契,突然问我听到了从桐桐的嘴巴里说出了一句脏语,我问他为什么要说脏语呢,他回复:“我听到了父亲也是这样说的。桐桐是单亲家

庭来的,桐桐父母一个人带着桐桐非常地不容易,桐桐在幼儿园里特别地调皮,总喜欢期负本同龄儿童,每次到了晚上桐桐父母总会问桐桐在幼儿园里的情,有些个别能力强的儿童总会跟他父母反应他今天又欺负了那位儿,桐桐父母就会开始打骂桐桐来。

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 篇6

关键词:幼儿;拖拉行为;原因;矫正

一、何为幼儿拖拉行为

幼儿拖拉行为的表现方式大致可分行为表现和语言表现两大类。在行为表现方面包括:持续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等待、假装没听到、置之不理及哭闹等。语言表现方面则包括:“等一会”,“晚一点”;沉默和找借口,如“我不舒服”“我累了”;谈条件,如“你给我买好吃的我就干”等。

二、导致幼儿拖拉行为的原因

1.注意力和自我控制力不足。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拖拉表现不是所有的都是故意的,很多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是因为幼儿期发展阶段的特点所决定的。一方面是幼儿期幼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和稳定,很容易被外界的新异刺激所干扰而分散、转移注意力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幼儿精细动作还没完全训练好,动作不太灵活,导致自我控制力不足,做事情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这些因素导致幼儿在行为上表现为动作迟缓,动作不到位,不能持久专注于同一件事,从而易出现拖拉行为。

2.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拖拉行为。放任型的父母或专制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拖延行为的影响是最显著的。过分严格的父母,会因为对孩子设定的目标太高或不切实际的要求,而使孩子形成失败感,从而产生焦虑。而太过放任的父母,则会因为对孩子要求较少,使孩子存有侥幸心理,从而造成拖拉现象。另外,幼儿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在模仿成人,如果父母本身做事拖拖拉拉,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心,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很可能也具有拖拉行为。

3.有的幼儿具有完美主义倾向,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由于给自己定了过高的目标,所以在没有完全有把握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之前,不愿意动手去做,导致拖拉。因为在某一件事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反而影响了其他事情的完成,从而导致了拖拉行为。

4.幼儿缺乏时间感。幼儿做事爱磨蹭、拖拉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一般来说,孩子并不知道如果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

5.对所做的事情缺乏兴趣。人们在遇到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时都很积极,效率挺高,但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总是采取逃避、拖拉的方法能不做就不做,能晚做一会就晚做一会,于是会寻找各种借口或提出各种要求来尽量逃避任务,拖延任务的完成。

三、矫正幼儿拖拉行为的对策

1.提高幼儿注意力。(1)营造安静的环境。当幼儿专注于某项活动时,如玩玩具、画画等,家长和教师最好不要打扰,让幼儿专心致志地完成,这样可培养他们的注意力。(2)兴趣的培养。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是很投入、很专注,幼儿也是如此。幼儿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越容易形成。

2.加强幼儿动作协调能力的训练。(1)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如:在家让孩子自己动手穿衣,做简单的家务或收拾玩具等。(2)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如折纸、七巧板等都是培养幼儿各种精细动作和手、眼、脑协调能力的游戏。

3.改变父母不良的教育方法。父母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幼儿拖拉行为的矫正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家长要适应幼儿发展的特点,有的幼儿拖拉是大脑发育不成熟、动作不协调造成的,家长若以自己的速度来要求,反而使幼儿产生焦虑,效果适得其反。(2)多鼓励,少打骂和训斥孩子。父母如果对孩子过于严厉,甚至训斥和打骂,会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容易使幼儿缺乏自信心,自卑退缩,逃避任务,同样导致拖拉。(3)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样幼儿也会不断地模仿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拖拉的良好习惯。

4.针对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幼儿,最主要的是帮助他们改变认知。父母和教师可经常对这些孩子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用再改了,可以做其它事了。”“有点小问题没关系的,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等等。

5.针对幼儿缺乏时间观念的特点,可加强日常训练。(1)可以给孩子规定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如必须在15分钟之内完成任务,符合规定就奖励,不符合规定就批评。(2)可以找一个与孩子同龄的,最好是做事比较快的幼儿作为其小伙伴,让他们一起展开竞赛,比一比谁做得又好又快,来带动做事拖拉的幼儿,激励幼儿提高速度,克服做事拖拉的坏习惯。(3)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让幼儿按自己的习惯来穿衣、吃饭、做事,让幼儿承担拖拉导致的后果,使幼儿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下次就会主动加快速度了。

6.针对缺乏兴趣的问题,要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在父母和教师给幼儿分配任务时,只要是合理的,符合幼儿发展的,不管幼儿喜欢不喜欢,都不要让幼儿找借口、提条件,要让他们明白这是他们的任务,是必须做的事情,必须立即付诸于行动。立即行动是制止拖拉最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包翠秋,张志杰.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

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 篇7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共育,实践研究

一、转变教育观念

从幼儿的成长、受教育环境的角度上看, 幼儿的发展除了受到幼儿园教育的影响之外, 最为重要的就是家庭。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 很多家长在对促进幼儿学到知识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园幼师在教育方面要注重的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多少, 还要注重技巧。很多家长在入学准备时期望过高, 急于将孩子从“游戏人”变为“学习人”。这说明一些家长在教育方法、教育认识和教育态度等方面存在着矛盾。

对幼儿教师来说, 在对每一个家庭的了解程度和每一个孩子的认知程度方面, 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没有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而更重要的是, 有些教师对家园共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主动了解、认知家庭、孩子的积极性不高, 对家园共育的推动力度不大,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园的脱节, 以致没有形成合力。

因此, 我们必须尽快转变家长和教师的观念, 在学校和家长之间要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并努力在尊重、平等、理解、协商的原则下真诚合作, 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形成情感共鸣

一是提高水平。

要提高幼教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使他们热爱每一位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体能和智能的幼儿, 以高质量的保育教育工作和优质服务赢得家长的信任, 使家长乐于遵从和接受教师的家教指导, 愿意与幼儿园协调一致,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是信任第一。

信任家长, 充分尊重家长的教养方式, 用个别交谈、个别约谈、家访等形式了解并理解家长的教养心态和教育行为, 要尊重家长的人格, 以平等、友善、建议式的口吻与家长进行商讨, 和平解决问题。

三是处好关系。

教师、家长都要保持积极、友善、关爱的态度, 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和吸引力, 力争将情感变为动力。

三、坚持四个原则

第一, 整体性原则。

把幼儿一生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把幼儿园与家庭看成是一个整体, 统一认识、统一方向、统一目标;把每天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内容看作一个整体, 使幼儿各项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渗透于日常生活、学习、游戏和各项活动中。

第二, 主体性原则。

儿童是发展的主体, 家长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利, 注重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帮助幼儿体验其对自身、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重要性。

第三, 针对性原则。

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要有的放矢, 制定有层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采取各种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 使儿童乐于学习。对不同类型、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要区别对待, 坚持共性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第四, 一致性原则。

一是指家长和教师的认识、方向和目标的一致性, 二是指家庭成员的认识、态度和方法的一致性。

四、采取五项措施

一是做好家访工作。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这个微小的社会细胞也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家访是分析幼儿家庭, 建立与家长的密切联系, 并给家长以具体指导的有效途径, 也容易得到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大力支持, 同时能获得家长对教师的好感和信任。比如向家长了解幼儿的“乳名”, 能在组织孩子活动中容易增加教师和孩子的亲切感。

二是成立合作委员会。

每学期初, 要组织家长选举出有一定育儿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威望、能为班级献计献策且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优秀家长成为班级家长委员会委员。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 即参与班级教育计划的制定, 参与班级重大活动的决策、组织和管理。

三是召开新生家长会。

及时召开新生家长会, 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生活、幼儿园工作制度和教育教学内容等, 共同做好新入园幼儿的教育工作, 使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究竟是怎么回事, 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幼儿一天都干些什么, 对幼儿的行为有哪些要求等等。同时说明希望家长配合做些什么, 这些要求都是受什么因素制约的等等, 这些都要让家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从而使家长能主动、积极地配合幼儿园做好新生入园的准备适应工作, 坚持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上的一致性。

四是制作家园共育栏。

制作“家园共育”橱窗, 努力挖掘它的潜力, 将它分成若干小版块:本月视点、最佳父母、童言稚语、亲子乐园、经验分享、请您关注等, 利用这些版块让家长关注我们的教育。

五是注重提高参与度。

注重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特别是对于课前的准备材料、每个主题的环境布置, 单凭教师一个人无法很好地完成教育活动, 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比如, 家长们可以为幼儿园制作一些教具、玩具, 如娃娃角的衣裙、理发店的玩具工具、沙包、卡片等等。同时在孩子的教育上, 也鼓励家长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以此推动他们主动参与。我们还要注重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 动员家长参加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比如听听教师讲课;带幼儿参加体育活动、游戏活动等, 另外还有邀请家长参与“三八”亲子游戏、“儿童节”文艺演出、“国庆”主题活动等大型活动, 使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去, 实现家园合作, 发挥家园互动作用, 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蕾.幼儿关爱行为的现状、问题与教育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 2008.

幼儿数概念形成的三个阶段 篇8

一、实物表征,构建幼儿“数”的概念雏形

幼儿小班是建立数概念的起始阶段, 教师可以用实物引导幼儿认识“大小”“多少”,初步形成数的概念。 幼儿入园之前大多都会“数数”,从1到9背诵很熟练。这样的“数数”基本属于死记硬背下来的“歌谣”数字 ,与真正意 义上数的概念还有本质区别。通过让幼儿数玩具、数人口、数房子等,让1到10和实物形成对应关系,幼儿心目中的“数 ”概念就会渐渐清晰起来。 “多和少”应该是幼儿最先建立起的数概念, 幼儿在分玩具和食物时 ,对“多少”关注最多。 教师不妨从“多”和“少”入手, 让幼儿感知数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幼儿对数的敏感度。

二、图片表征,实现幼儿“数”的概念过渡

幼儿数概念形成的第二个阶段是图片表征认知。所谓图片表征, 是指幼儿可以用比较抽象的事物———图片来表示另一类具体的事物。也就是用图示的方式将图片与 实物形成 一一对应 的关系。这应该是幼儿数概念的第一次升级,这个数概念的成功过渡,对幼儿建 立抽象数 概念奠定 基础。一个人用一个圆圈表示,一块点心用一个小点表示, 一个房子用一个方块表示, 这些都属于图片表征, 这很像人类建立数概念之初用划线、系绳计数一样,让数脱离实物, 幼儿思维自然也会发生一些改变。

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对数的概念已经过渡到图片表征了, 在进行相关训练时, 要注意图片的可变性认知。小圆点可以表示人、玩具、花草,图片和实物一一对应关系由“死对”变为“活对”了。幼儿心目中的数概念就 会“活”起来 ,认识数概念过程则呈现动态。图片从实物替代中抽象出来, 图片表征体系真正建立。如教师问幼儿家里都有谁,让幼儿用拼图、几何图形来表示。幼儿会选择不一样的图形表示爸爸妈妈, 这说明幼儿数概 念特征已 经成功转 型 ,图片表示数体系建立。

三、符号表征,升级幼儿“数”的概念体系

幼儿数概念形成的第三个阶段是符号表征建立。符号表征和实物、图片阶段相 比 ,直观感、想象性已经消失, 取代的是抽象和逻辑特征。“2”这就是一个纯符号,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不能与数量中的实物外部特征有任何关联。如两个苹果、两个人,都很难在外形上和“2”形成对应关系。因此,从实物、图片表征向符号表征转变 , 这标志着 幼儿心目 中“数”概念发生了质的飞越。

促使幼儿 数概念的 形成 ,还可以用丰富多彩的游戏, 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对数进行认知。比如“打电话”, 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例子。让幼儿给亲友打电话,教师设置简单号码, 可以从1到6,幼儿在反复拨号中, 对这些符号的印象就会越来越深刻。为了让幼儿对数 概念有更 加真切的 感受 ,还可以调动幼儿所有感官来认识数。首先是视觉训练, 看到的实物;其次是听 ,数一数拍 手声音、敲击声音;最后是触觉感知,让幼儿摸东西,数一数。通过这些训练手段, 幼儿对数概念的认知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生活中处处有数字, 我们训练幼儿数概念也可以是随时随处, 这对开发幼儿情智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幼儿建立数概念,不仅是生活的实际需要, 也是心智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 篇9

一、创设良好氛围保护幼儿自尊心

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仍然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当你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之后,往往很难恢复,或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通过良好氛围的创设,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例如在上课过程中,因为学前阶段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有限,此时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学生不自觉的会做出一些和课堂要求不一致的事情。有的孩子上课过程中突然爬起来走动,这时候教师千万不能简单的训斥他,或许是他们累了起来走动一下,教师可以和颜悦色的询问小朋友到哪里去,或是用眼神对他进行提醒,通过这种暗示让孩子们纠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孩子们受到老师的提醒后,一般都会自觉的回到座位,一场风波就此平息,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二、尊重表扬幼儿培养良好自信心

不同的孩子表现的自信心截然不同,有的充满自信、心态阳光,有的畏缩不前、自卑封闭。教师一定要让每一位幼儿增强自信心,敞开胸怀迎接学习与生活。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笔者经常鼓励表扬一些幼儿,例如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可以进行表扬,回答问题非常准确也要进行表扬,思考问题非常积极、小手举得很是踊跃,也可以进行表扬。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吃得干干净净,既节约粮食,又保持了卫生,这些方面都可以进行表扬。当教师对幼儿进行表扬时,他们感受到的是强烈的满足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我能行”这样的心态油然而生,经常表扬幼儿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笔者发现生活在表扬中的孩子们,他们无论是学习生活的态度还是积极性,都有了明显提高,并且在参与学习以及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加强烈的自信心。

三、循循善诱逐步提高幼儿自制力

自制力对幼儿而言难度较大,他们很多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出现失控的状况。例如在做游戏过程中,有的孩子忍不住动手去挑衅其他孩子,在搭积木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搭了一会儿就到别的地方去玩耍了。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可以循循善诱逐步提高孩子们的自制能力。例如孩子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五分钟,那么鼓励他们再坚持两分钟,通过逐步提高要求进行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们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增强,对学习生活中的自制力也有了明显提高。再比如和其他幼儿做游戏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孩子们一定要相互合作,千万不能自以为是,通过协作性较强的一些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自制力。通过教师逐步提高要求,让孩子们自己控制的意识有了不断提高。

四、搭建平台载体增强幼儿责任感

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一个角色,或者多个角色,也就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孩子们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也要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笔者在这一方面结合他们的学习生活实际进行培养,例如手工课之后鼓励孩子们:我们都是学习的小主人,是教室的小主人,那么主人就应当主动的承担起责任,将自己的学习器材整理好,放在指定的小方格中。孩子们以前往往会一走了之,现在通过老师的责任意识教育,责任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得到了充分的提升。为了体现自己的责任,他们把桌上收拾得整整齐齐,摆放学具的小方格也整理得非常整齐。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们的责任感得到了显著增强。笔者还鼓励孩子们在家庭中也要勇敢的承担起责任,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承担起家庭小主人的重要角色。

五、鼓励幼儿坚定不移激发坚持性

孩子们做一件事情持久的坚持下去相当不容易,无论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是一些体育活动的耐力训练,对孩子的坚持性都提出了考验。笔者在教育工作中鼓励孩子们挑战自己的耐力,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坚持下去,提高他们的坚持性。例如在和孩子们锻炼跑步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跑不动了,笔者鼓励他们:你能行,一定能行,我相信你是好样的。有了老师的鼓励,孩子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咬紧牙关向前奔跑,哪怕是平时班级里跑不动的小胖墩,也坚持完成了全程的跑步。这就是激励的作用,让孩子们内心的坚持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师平时还要鼓励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学习,鼓励他们能够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坚持做下去。

六、发掘幼儿生活因素提升耐挫力

人的一生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从幼儿阶段开始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让孩子们做温室里的花朵,还是做经过风霜历练的小树,相信各位家长老师都有自己的选择,所以提高幼儿耐挫力是广大教师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因素培养他们耐挫力。例如有孩子在游戏中跌倒了,换作往常他们会哇哇大哭。笔者一发现孩子们倒了之后,立刻鼓励他:你是勇敢的小男生,你一定要坚强。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虽然撇了撇嘴,眼泪含在眼眶中,但是终究没有哭出来流下来。他们坚强的爬起来,向老师保证:我是男子汉!一次意外运用得当,成为了提升幼儿耐挫力的重要契机。教师还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设置一些小磨砺、小挫折,让孩子们去经历。在遇到挫折之后,鼓励他们不气馁,不妥协,不后退,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勇敢的向困难前进,将挫折成为他们前进的推动力。

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 篇10

一、幼儿感恩品质的形成机制

感恩是一种社会道德, 也是个体必备的优良品质。了解幼儿感恩品质形成机制, 是进行幼儿感恩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 幼儿感恩品质形成是沿着认知—情感—行为的方向发展的, 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其中, 感恩认知是产生感恩情怀和感恩行为的根本, 幼儿在形成感恩品质前, 大都自我意识较强, 很少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也不会有感恩之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前生活后, 幼儿会逐渐对别人的行为有所关注, 自我心理也会有所改变, 但是其感恩意识仍旧非常淡薄。感恩情感是个体感恩认知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 也是连接感恩认知与感恩行动的纽带。幼儿感恩情感发展与其生活环境、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 在幼儿园群居环境中, 教师如果能对幼儿进行感恩情感灌输和引导, 教导其感恩和关爱他人, 必将会加深幼儿对感恩的认识和了解, 也会有效激发其感恩情感。感恩行为指幼儿在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作用下做出的知恩、报恩行为。一般而言, 幼儿只有在有意识地接受过感恩教育、产生感恩意识之后, 才会做出感恩行为。还有, 在别人的提醒下, 幼儿的感恩行为出现的频率也会大大发生。因此, 教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幼儿对别人的帮助给予感谢, 以提高其感恩意识, 使其养成感恩他人的好习惯。

二、幼儿感恩品质培养路径

1.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感恩品质培养目标, 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 也是感恩教育顺利实施的根本。幼儿感恩品质培养目标是立足于生活, 培养幼儿的感恩品质, 使其养成正确的感恩认知, 具有积极的感恩之情, 最终学会感恩, 学会悲悯他人。那么,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呢?幼儿园教师要做的是, 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 在得到幼儿帮助时, 及时对幼儿表示感谢, 以身作则, 对幼儿进行感恩熏陶。再则, 对幼儿行为进行细心观察, 在他们得到别人的帮助或者帮助别人时, 引导被帮助人主动表达感谢, 让幼儿意识到, 无论是帮助别人还是接受别人的帮助, 都是一件快乐的事。同样, 在家庭生活中, 家长也要提高幼儿感恩教育意识, 在日常小事中渗透亲情教育、感恩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感恩心理和习惯。

2.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

幼儿感恩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幼儿具有思想简单、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 如果单纯对他们进行感恩理论灌输, 势必会适得其反, 达不到预期目的。这就要求家长和幼儿教师在幼儿感恩教育中选择合适的方式。那么, 适合幼儿的感恩教育方法有哪些呢?首先, 针对幼儿心理, 利用儿歌、故事、画画、手工等幼儿感兴趣的形式对其进行感恩教育。如, 教师可以通过“为妈妈做手绢”“给我最爱的人画像”等形式, 培养幼儿感恩家长的品质。其次, 家校联手, 打造幼儿感恩教育合力。如, 家长和学校要加强联系, 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并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 并由学校给家长传授更多的感恩教育经验, 或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 培养幼儿的感恩品质。

3.把握好教育时机

感恩教育是一个缓慢推进的实践过程, 把握好感恩教育时机,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在幼儿感恩教育中, 家长和教师要把握好一切可以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时机。有利于开展幼儿感恩教育的时机有: (1) 幼儿园上学、放学时。如, 每天早上幼儿上幼儿园时, 家长可以让孩子感谢老师的迎接, 在家长与孩子告别时, 教师可以教导孩子们与父母道别, 祝父母工作开心。 (2) 在教学活动中寓教于乐, 进行感恩教育。如, 在游戏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他人借给自己玩具的行为表示感谢;在讲故事活动中, 教师可以以感恩为主题, 讲述“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 使感恩根植于幼儿脑海中。 (3) 在各种节日, 如, 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或者是儿童生日等, 幼儿园可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 布置一些爱心作业, 使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学会感恩他人, 回报他人。

总之, 幼儿园感恩品质形成离不开家长、教师的有效引导。这就要求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 要重视幼儿感恩品质的培养, 并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 营造有利于培养幼儿感恩情感的环境。唯其如此, 才能使幼儿成为有爱心、懂感恩的人。

参考文献

[1]张莉.三位一体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 (4) :60-63.

[2]田涛.幼儿感恩品质的形成机制与培养路径[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4 (5) :95-99.

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 篇11

关键词:幼儿;性格;宠儿;感谢

“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固然是每个老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但老师也是人,而人与人的差异又很多,我们不能排除一些老师因为家长的苛刻而减少甚至收回对孩子的爱,而现实中这种情况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家长成功与老师相处的经验有以下八条,做到了马上让你的宝贝成为老师的“宠儿”。

一、调教出热情、有礼貌的宝宝

现在的孩子们都很聪明,如果你的宝贝又很有礼貌,那一定会很容易得到老师的青睐。

每天早上送宝贝到幼儿园的时候要记得提醒宝贝和老师打个招呼,当然放学也别忘了和老师再见,如果妈妈不吃醋的话可以让小家伙亲亲老师哦。

二、尽量减少老师的负担,别做“事多”的妈妈

幼儿园的生活是集体生活,孩子又多,不要要求老师对孩子的照顾面面俱到,尽量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不要太特殊。

尽量使用幼儿园统一提供的物品,比如杯子、餐具、毛巾等,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不要自己给孩子准备太多东西去幼儿园,现在的所有比较正规的幼儿园的卫生状况还是不错的,如果孩子生病不能上学损失的肯定是幼儿园。同时正规的幼儿园在幼儿入园前必须到指定医院进行入学体检,已经把一些危险的传染源杜绝了。如果你的孩子是自备餐具,那么,老师每餐后要单独为你的孩子清洗餐具,如果可以请尽量不要在这方面增加老师的负担。

三、对老师宽容一点,出现问题少责备一点

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尚不足以保护好自己,而且老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孩子都拉在身边不给他们自由,那么在幼儿园出现一些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如果不是特别严重请不要去质问或责备老师,孩子受伤家长当然心疼,但老师心里也很难受,如果这个时候你能够宽容地说一句:“没事,老师也不要太放在心上。”老师会很感谢你的理解,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给你的孩子一些特别的照顾。

四、要看到并感谢老师为宝贝所付出的

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本身就是很繁杂也很辛苦的。所以,当老师们辛苦地忙完一次活动时,请你对老师说一句:“活动太棒了,老师辛苦了!”这表示老师们的辛苦得到了认可,老师们即使辛苦也会觉得欣慰的。

五、不要和幼儿园领导过于亲近

如果对老师的工作有什么建议最好直接、委婉地和老师进行沟通,如果你是通过园长和老师沟通的,那么很可能老师就要丢掉她这个月的奖金了。而且即使你和幼儿园领导关系再好,要知道,每天陪在你宝贝身边的是班级里的老师们。

六、准时接宝宝离园

工作了一天,老师也想按时下班。当然有很多家长下班很晚,不能按时接孩子,那么请记得跟老师说声:“谢谢!”

七、无需给幼儿园老师送礼

一般正规的幼儿园是不允许老师收红包的,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不需要红包,老师就会很爱你的宝宝了。如果你真的很想感谢老师,或者某次外出带点适合老师的小东西,老师也会很高兴。但如果平时对老师过于苛刻,即使送礼给老师,她也不见得就会忘记你平时的苛刻,而对宝宝更加关爱了。

八、和老师沟通要适度

要经常和老师沟通一下宝宝的情况,但是请不要每天拉着老师聊上半个小时,她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

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 篇12

现在的孩子普遍生活的都很优越, 环境和物质的供给让他们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满足, 再加上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家里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每一个孩子个性的发展, 有些孩子往往会表现出任性和霸道, 对自己喜欢的玩具据为己有, 不与同伴一起玩, 以自我为中心居多, 且体现出幼儿的合作意识薄弱。那么, 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选择何种途径让幼儿更易于理解、学习和接受呢?传统的民间游戏一般是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幼儿共同进行游戏的, 幼儿在共同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与人交往、合作协商、谦让、解决纠纷等亲社会行为。只有同伴之间配合协调, 游戏才能顺利开展。因此, 幼儿共同玩民间游戏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二、民间游戏和亲社会行为的概念鉴定

1. 对民间游戏的理解

民间游戏是流传于广大民众生活中的娱乐活动, 并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和发展。民间游戏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不受场地、人数、材料、时间的限制, 简单易学, 趣味性强, 幼儿很容易从中获得快乐。

2. 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 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 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

三、利用民间游戏, 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1. 共同遵守民间游戏规则, 促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爱游戏, 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中的幼儿只有共同遵守规则, 才能顺利开展民间游戏。如, 民间游戏“拍大麦”, 两名幼儿一起念“一箩麦、两箩麦, 三箩开始打大麦, 噼噼啪, 噼噼啪, 噼啪噼啪, 噼噼啪, 大麦打的多, 送你一大箩, 大麦打的响, 送你一头羊。”幼儿在边念儿歌的同时, 还要根据儿歌的内容做出相应的抚手、拍手、对拍等动作。又如民间游戏“炒黄豆”, 两名幼儿面对面手拉手一起说“炒、炒、炒黄豆, 炒好黄豆翻过来”的儿歌, 念到“翻过来”的时候两个人才能一起翻跟头。幼儿在规则统一的民间游戏过程中不仅享受到了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 而且使他们的协调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

民间游戏独特的趣味性吸引着幼儿, 幼儿想要参加游戏, 就必须要控制好自己的行为, 遵守民间游戏规则。如:“丢手绢”游戏中幼儿围圈蹲着, 等小朋友偷偷的把手绢丢在自己的身后, 如果他的身后一直没有被丢到手绢, 他就只能乖乖地蹲在原地等待, 因为他们自始至终只能等待别人来选中他。这对于幼儿来说, 特别是一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幼儿无疑是对坚持性和自觉性的考验。又比如:民间游戏:“贴烧饼”, 这是他们最喜欢的民间游戏之一, 每次玩这个游戏的时候, 有的幼儿就按耐不住自己的内心的激动, 目光追随着两名奔跑中的幼儿,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他们早就熬不住了, 身体必会游离到别处, 但是细心一些你必定会发现, 他们在高度关注别人的同时, 也会偶尔回过神来关注下自己的站位, 看看自己是否还和另一个“烧饼”贴着。民间游戏具有严格的游戏规则, 幼儿把自身的等待转变成了内在的需要, 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克服自身弱点, 遵守游戏规则。

在民间游戏中帮助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达到共同合作游戏的目的。如:民间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 游戏规则是两名幼儿双手相对搭建高高的城门, 其余幼儿依次从城门下钻过, 在钻的同时, 幼儿一起说儿歌: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 骑大马带大刀, 走过城门套一套, 儿歌结束城门的手降下, 套住钻过城门的幼儿。但是在玩的过程中, 有的幼儿插队, 不按顺序依次钻过, 有的幼儿想被套住而停留在城门里久久不愿离去。于是我们为幼儿创设问题, 让他们进行充分协调:违反游戏规则将被淘汰, 想再次参加游戏幼儿只能遵守规则。

2. 学会民间游戏的角色分配, 促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前面提到的“拍大麦”“炒黄豆”都能全体参与, 人人都是游戏的主角。但是还有很多游戏是需要个别幼儿与集体幼儿相互配合完成的。如果幼儿在游戏中不会交往, 也就很自然地产生了角色分配的矛盾。有的幼儿不愿意与别人交换角色, 或者几个幼儿争当同一个角色, 还有些幼儿甚至会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角色而对游戏失去兴趣。所以, 合理协调角色分配, 是幼儿发展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户外活动时, 孩子们准备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 有三个小朋友都想当老狼, 可是游戏中只需要一个老狼, 怎么办?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指导三位幼儿相互协商分配角色, 启发幼儿商定轮流交换角色的规则, 分别介绍了轮流、划拳、竞选等方法, 让每个幼儿都能有均等的机会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去协商讨论谁先当老狼, 这样总有两个小朋友会让出这一角色, 这样不仅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让游戏很快进行, 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协商。从而使幼儿初步理解了谦让的含义。

幼儿存在个性差异, 有的孩子会表现出任性、霸道等行为。而帮助幼儿在游戏中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 不仅满足了幼儿合群的需要,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峰峰是我们班的一个大男孩, 他总是自信满满, 常常把:“这事儿太简单了……”等话语挂在嘴边。在玩民间游戏时, 峰峰总是希望自己扮演游戏的主角, 所以他在游戏中总喜欢挑一些本领大的角色, 而不愿扮演一些弱小的角色。比如, 在玩民间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时候, 他总是要先选, 他必须当老鹰, 而不愿意当小鸡, 在几次游戏后, 他身边就没有同伴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了, 渐渐地他感受到了孤单。后来通过与峰峰的交流, 他也知道了要想拥有好朋友, 和好朋友一起玩就应该和大家一起商量, 之后的峰峰就再也没有和别人争抢角色了。

3. 学习解决民间游戏中的矛盾, 促幼儿协调能力的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发现孩子会发生不同意见, 产生各种矛盾。而教师则帮助幼儿耐心、虚心地接受同伴的意见, 统一意见, 协调彼此的行动。比如在玩”请你猜猜我是谁”的过程中, 猜的幼儿很容易就猜出身后的说话的幼儿的名字, 于是, 我发起了讨论:”为什么猜的小朋友能一下子就猜出来呢?”这时幼儿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是有小朋友悄悄的告诉他的。”“是有人偷偷的指给她看的”“被猜的小朋友笑出来被发现的”而我再次追问:”怎么样才能给猜的小朋友增加难度, 让他不能一下子猜不出来呢?”有的幼儿说:”让被猜的小朋友变个声音”, 还有的幼儿说:”让被猜的小朋友说玩话感觉回到位子上坐好”……。在讨论过后, 孩子们协商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 再次游戏。

幼儿在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 矛盾时有发生, 也不可避免。如果幼儿在游戏中一旦发生矛盾, 教师立即介入参与, 帮助幼儿解决, 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而且幼儿还会养成依赖性, 以后一遇到问题就来告状。实际上, 幼儿之间的矛盾幼儿自己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因此, 教师要敢于放手并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这样一来不单可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还可以使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有一次自由活动, 有几个男孩子自发玩起了”拍山墙”的民间游戏, 游戏氛围很轻松、和谐, 但是没多久其中两个男孩子起了争执, 引来了一群幼儿的围观。原来他们在玩游戏的时候, 一个说他”动”了, 另一个说自己没有”动”, 两个人意见不统一, 就产生了对立。于是我引导他们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 并请他们听听围观幼儿的看法, 再进行协商, 最后他们制定出了”动”的新标准, 在统一意见以后, 他们又愉快的玩起了游戏。

上一篇:知识产权担保义务下一篇:风雨同舟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