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2024-09-18

幼儿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论文(共12篇)

幼儿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篇1

1 引言

在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形势下, 作为21世纪人们必备的三项技能之一的英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一切从娃娃抓起”的中国无疑为儿童英语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是语法教学[1], 即通过传授英语的语法结构, 培养初学者的语法结构意识来掌握语言。如“There is an apple in my hand”, 传统教学法讲解“There be”句型、系动词、冠词a/an/the的用法。这样孤立、机械的教词汇、语法, 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学习效率低[2]。实验[3]表明, 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 能使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和刺激多元化, 从而达到高效率学习。

基于上述理念, 一些教育者尝试发明或发现一种适合幼儿学习外语的最佳途径,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方法应运而生。TPR即全身反应法, 是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阿歇尔 (Asher)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语言教学方法。Asher教授认为母语学习的过程为:先接受短句的刺激, 然后用肢体语言作出反应, 最后过渡到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际[6]。TPR教学法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和情感作用推进学习, 在国外广泛应用于幼儿、小学第二语言及外语教学。

国内学者对TPR进行了相关研究。TPR教学法主要是建立在记忆痕迹理论、脑分化理论、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上[2,8,9]。根据这些理论, 很多学者提出了TPR教学模式, 其中包括纸板法、表演法、游戏法、绘画法等[8,10]。对于优秀的施教者来说, 他们既需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 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具制作和运用能力;较强的模仿、表演能力;良好的故事创编能力和标准的英语语音及流畅的口语[11]。有学者以一首诗歌的学习为例在两个平行班级进行过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 课堂气氛有明显的差异[12]。另一作者采取单组后测设计, 对自己的授课班级发放问卷, 调查TPR教学法受欢迎的程度, 并且进行了一个学期的TPR教学, 学生在期末测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基于以上论述,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比较TPR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幼儿英语词汇及简单句教学效果上的差异。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选取某幼儿园4个班的学生作为被试, 以每两个班为一组。全班所有学生都接受同一种方法的英语教学, 但为了便于计算数据, 每班随机选取15个有效被试的成绩, 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生36人, 女生24人, 平均年龄为5±0.46岁。

2.2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共2份, 包括5个名词, 1~2个动词, 1~2个简单句。对应的单词用实物展示。

2.3 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

本实验为2 (TPR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 ×2 (内容难度:单词和句子) 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1为教学法, 分为TPR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两个水平, 自变量2为教学难度, 分为单词与句子两个水平。同一英语老师教两个班的小朋友。A班采用TPR教学法, B班采用传统教学法, 教授单词与句子两个水平的相同内容。采取同样的测试材料测试两个班学生的词汇掌握量及简单句的掌握量。授课教师作为主考官, 另有一观察员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

2.4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第二次上课时首先考核上次教学效果, 考核分单词和简单句, 两个班的考核内容和形式均相同。考核步骤为:第一, 单词考核。教师出示实物, 幼儿说对对应的单词记1分, 不能说对对应的单词记0分, 一共10个单词, 满分10分。第二, 句子考核。句子类型有两种:教师出示实物苹果, 问“What’s this?”学生能回答This is an apple或apple记2分, 不能回答记0分。教师说出含有动词的句子, 如“Touch your ear”, 学生能够正确做出动作记2分, 不能做对记0分, 共15个句子, 30分。

2.5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对全部60名被试的考核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不同教学方法与内容难度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见表1。以英语成绩为因变量, 2 (教学方法:TPR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 ×2 (内容难度:单词和句子) 混合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教学方法的主效应显著, F (1, 58) =19.34, P<0.01, 即传统英语教学法与TPR教学法教学效果差异显著, 且TPR教学法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效果;教学内容难度的主效应不显著, F (1, 58) =0.63, P>0.05, 即教学内容是句子或单词所造成的教学效果差异不显著;教学内容难度与教学方法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 (1, 58) =0.02, P>0.05。

4 讨论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 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有关幼儿词类的研究表明, 幼儿先掌握的是实词, 其中最先掌握的是名词, 其次是动词, 再次是形容词。而全身反应法正是根据这样的顺序, 从名词出发, 如apple, eyes;然后是儿童喜欢的各种动作, 如jump, hop;最后在儿童熟练掌握形象直观的名词和动词后形容词自然出现。

人类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认为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语法[15], 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 (LAD) 实现的。作为言语获得基础的这种先天机制, 后天必须及时地暴露于语言的刺激下而被激活, 否则就会失败。教师要与孩子多进行语言沟通, 及时地让孩子暴露在英语交流的环境下, 为以后言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达到自然运用。

本研究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12,13]具有一致性——TPR对幼儿而言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

5 结论

对幼儿进行英语教学, TPR教学法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

摘要:目的:考察TPR英语教学法与传统英语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差异。方法:使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选取幼儿园4个班60名学生, 每两个班为一组, 分别用TPR和传统教学法教授相同内容。进行两个课时的教学后用相同的材料对2组同时进行考核, 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教学方法的主效应显著, 教学内容难度的主效应不显著, 教学法与内容难度的交互效应不显著。结论:对幼儿进行英语教学, TPR教学法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

关键词:幼儿,TPR英语教学法,传统英语教学法,词汇简单句

参考文献

[1]郑轩.TPR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8 (8) :252-253.

[2]李珩.全身反应法评述[J].科技信息, 2012 (13) :244.

[3]王黎.TPR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7 (1) :185-186.

[4]虞翔.TPR教学法在学前 (英语) 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0 (7) :99-100.

[5]吴飞.浅谈TPR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下, 2012 (7) :183.

[6]向继霖.全身反应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 2011 (03) :24-25.

[7]姜全琦.浅谈幼儿英语活动中教学方法的运用[J].早期教育, 2004 (02) :13-14.

[8]彭晋祁.TPR教学技能特征及培养措施[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 (6) :155-156.

[9]杨巍.浅谈TPR在中国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教育广角, 2011 (7) :220.

[10]黄亚楠, 王晓为.全身反应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7 (5) :79-81.

[11]朱曼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161-174.

[12]宁春岩.普遍语法与个别语法:乔姆斯基理论研究之一[J].外语学刊, 1981 (02) :16-20.

幼儿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篇2

【一】研究目的

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是在家庭与幼儿园里,在与父母及其他成员,小伙伴及老师的相互交往中,形成其个性与社会性的。了解并研究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把握幼儿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帮助。【二】研究对象

湛师幼儿园小B班(2~3岁)、中A班(3~4岁)、大B班(5~6岁)和学前B班(6~7岁)【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韩进之等人认为自我控制能力你在3~4岁儿童中还不明显。从缺乏自我控制到有自我控制的转折年龄是4~5岁。5~6岁儿童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总的来说,幼儿的自控能力还是较弱的。

(2)心理学家认为一些2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然而还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大多数2.5~3岁儿童能正确说出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但是不能认识到性别是不变的属性。3~5岁儿童还不能理解性别的坚定性。5~7岁儿童才开始理解性别的坚定性,这正是儿童初步达到液体和数量守恒阶段。

(3)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别角色的获得是通过对同性别父母的竞争和认同建立起来的。通过性别角色认同,男孩和女孩分别以父亲和母亲作为榜样,学习他们同性父母的行为模式和特点,最终形成性别角色定型。他认为主要的性别角色认同发生在幼儿期,幼儿期是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期。(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角色认同是通过观察与模仿他人学会的。儿童的性别角色偏爱和适应性别角色的行为主要是通过奖励或惩罚、观察与模仿获得的。【四】研究内容

研究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1)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2)幼儿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 【五】研究方法与设计

我们小组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这三种方法来研究:(1)文献法: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类是研究的起点和必要条件。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光盘检索、上网查询等方式广泛收集专著、论文、期刊等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对课题展开研究。

(2)观察法:主要是观察并记录幼儿在上课、课间以及参加活动时的行为表现,了解幼儿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3)访谈法:通过与幼儿的谈话中了解和分析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六】实施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

1、查找文献资料,了解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概念、发展变化、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引导幼儿更好地发展其个性和社会性

2、确定分组:

小组分组情况(共13人)*第一分组——

小B班:刘超妹、黄冠游、梁妙玲、伍春颖 中A班:林妃典、赖锋贵、胡惠鑫 大B班:许明媚、梁志梅、黄荣珍 学前B班:黄韵悦、曹春燕、刘小惠 *第二分组——

“自我意识的发展”组:刘超妹、黄冠游、梁妙玲、伍春颖、林妃典、赖锋贵、胡惠鑫

“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组:许明媚、梁志梅、黄荣珍、黄韵悦、曹春燕、刘小惠

3、确定研究对象:湛师幼儿园小B班、中B班、大B班及学前B班

4、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针对幼儿活动的特点,我们采取了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

5、分配任务:根据第二分组的形式进行任务分配,准备观察记录表、访谈内容和调查问卷

6、安排参观幼儿园的具体事宜和注意事项

实地研究

我们以第一分组的形式参观幼儿园。我们主要观察幼儿做早操、上课和课间活动时的行为表现,并以口头交谈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此外,我们还通过与幼儿一起参与游戏,在游戏中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资料整理和汇总

参观完幼儿园后,我们以第一分组的形式进行初步资料整理,并以交流讨论的形式进行资料汇报。汇报完后,我们再以第二分组的形式进行研究结果的分析,结合各小组的结果分析,再进行第二次的资料整理,得出研究结果。最后进行资料汇总,定好研究报告的初稿。

撰写研究报告

【七】研究记录与分析结果

(一)关于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记录

小B班(2~3岁):

经调查,绝大部分小朋友能说出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的性别,照镜时意识到是自己,能够清楚快速用手指指出自己的和调查者的鼻子的位置在上英文课时,23个小朋友,有21个听教师的指令。大概五分钟之后,有2个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十五分钟后大部分孩子不集中注意力,特别是离教师较远的小朋友。在早操的过程中,只有8个小朋友按教师动作指令做,大多数小朋友是在5分钟后才按指令站好做动作。在做安静些的手势操时会有比较多的小孩不认真,在欢乐、轻快的曲调的时候,参与的小孩较多。个别得不到老师的关注的小孩,会时不时跑出来,不会遵守规则。

中A班(3~4岁):

在上课不到五分钟后,部分小朋友就忍不住打闹起来,需要教师经常协,而且坐姿各异。在早操集合的过程中,小朋友从三楼到楼下大约需要8分钟,其过程中大部分小朋友都嬉戏打闹。小朋友能够自己穿衣服,能辨认家的大概位置。在交谈中,有点小朋友不断夸耀自己的父母,也能说出自己的特长爱好。在爱好活动方面,小朋友更倾于活跃的富有节奏感的氛围中参与活动。

大B班(5~6岁):

一节课老师都是在不停地换同学的位置,当发现这个同学和旁边的同学说话时马上把他们的座位换掉。在课堂中同学们的注意力也保持不了多久。

学前班(6~7岁)

上英语课的时候,大部分小朋友都专心听讲,只有小部分的小朋友转过头来看我们,有一个小朋友还躺在地上,怎么叫他都不起来;大多数小朋友都听老师的指令去读英语,注意力挺集中的;整堂课下来,没有一个小朋友擅自离开座位去厕所,自我控制能力还不错。上语言课玩游戏的时候,绝大部分小朋友都积极参与,并有了竞争意识,都抢着上去表现自我,并能评价谁赢谁输;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都很听老师的指令,和我们哥哥姐姐玩得很开心。

(二)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结果

幼儿的自我意识是从对自我尊重的意识开始的,即欲摆脱成人的保护,寻求独立做一些事情而产生自尊和自爱。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四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幼儿自我意识的各因素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并且各因素的发展基本上同步。

1、幼儿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

(1)幼儿(3~4岁)初步有了自我概念的意识,会用第一人称来说话,但主要是在于日常生活的描述。例如:“我喜欢„„,我会„„”的句型。他们是简单地把自己看作是“好”还是“不好”,“聪明”或“愚笨”,而不能作出更为细致的区分。

(2)研究结果表明幼儿自我概念结构的复杂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长。

2、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1)由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性和多面性评价

幼儿初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加之对成人的尊重与服从,往往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作是自己的评价,所以他们的自我评价基本上就是成人对他们评价的简单重复。

中班的幼儿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但主要是个别或局部的的,大班幼儿则表现出评价的多向性,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性评价,特别表现在成人评价与幼儿不一致时,幼儿会申辩、表示反感和不信任。

(2)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幼儿的自我评价,都集中在自我的外部行为表现,还不会评价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个性品质。只有到幼儿晚期,极少数的孩子在自我评价中涉及内心品质,但乃属于过渡状态。

(3)从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初步客观性评价

幼儿的自我评价常常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带有主观片面性。在正确引导下,到幼儿晚期,孩子才能逐渐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幼儿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

(1)幼儿的愉快和愤怒往往是生理需要的表现,而委屈、自尊和羞怯则反映了他们的社会性体验。幼儿自我体验中各个因素的发生和发展不是同步的,愉快和愤怒体验发展最早,而委屈、自尊和羞怯感则发生较晚。此外,幼儿自我体验还表现出易变性、受暗示性、外露并且不稳定性。

(2)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自我体验(主要表现在情绪)从初级向高级发展。

4、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特点

幼儿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2-4岁幼儿的坚持性、自制力很差,只有到了5-6岁才有一定的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总的来说,幼儿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弱的。

针对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我们小组提出了以下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

1、生活点滴树立幼儿自信心,强化幼儿的自我意识。1)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简单的劳动技能,增强其自信心 2)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2、在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学会自我控制,继而发展到正确评价他人。

(三)关于幼儿性别角色认同与性别化的研究记录

1、大B班、学前班:

经调查,小朋友都能清楚说出自己的名字与性别。大部分女的喜欢洋娃娃,男的喜欢小汽车、火车、飞机模型,他们都喜欢和同性小朋友玩耍。在游戏爱好方面,男孩子喜欢网上游戏,例如植物大战僵尸等,而女孩子相比之下喜欢切西瓜。在家中,男孩子喜欢和爸爸或爷爷在一起,而女孩子则反之。在穿着打扮方面,女孩子很喜欢穿裙子和扎鞭子,男孩子很直接说是女孩子才穿裙子。另外男女孩子都知道各自上小便该是站着还是蹲着。在动画爱好方面,通过交谈得知男孩子喜欢看《巨神战机队》、《铠甲勇士》、《奥特曼》等动画片,女孩子喜欢看《巴拉拉小魔仙》、《白雪公主》、《熊出没》等动画片,男孩子喜欢比较男性化的动画角色,女孩子则喜欢比较女性化的动画角色;在交谈中得知,小朋友回应说喜欢与同性伙伴玩耍,也能够分辨出照片人物性别。很多小朋友会在其他小朋友夸奖自己的父母,特别是有一个孩子夸自己爸爸(警察)经常抓坏人,说话语气很激动,情绪很兴奋,加以动作等身体语言表达。有的女孩夸自己妈妈了不起,弄很多好吃的东西给她们。

(四)幼儿性别角色认同与性别化研究分析结果

性别角色认同

首先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者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在我们小组调查研究中,发现该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性别,经常从事符合自己性别发展的活动。例如小朋友知道女孩子可以扎辫子,穿裙子,但是男孩子不应该这样。在家庭与社会的性别引导和期待,形成了孩子们与自身性别符合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大多数小朋友夸奖自己的父母,表现出自豪之情。这可折射出父母的榜样示范对幼儿的性别角色认同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引性作用。处在幼儿期的儿童已经开始与父母认同,内化父母的标准、价值、态度和世界观。在性别角色偏爱上,该幼儿园的小孩子更倾于与同性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活动,而在家也倾于与同性父母或长辈相处,往往以他们为榜样。

性别化发展特点

孩子一出生首先适应的环境就是家庭,而父母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性别角色标准以各种方式传递给子女,鼓励从事与其性别相符的行为,而制止与其性别不符的活动。在以上的调查访谈记录中,可知4岁到7岁的儿童明确自身的性别角色,他们在服饰、游戏等方面的选择符合自身性别角色的标准,而对性别角色的外在表征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凡是与社会的性别角色标准一致的行为,由于在儿童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受到强化,因而保留下来,成为比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而那些与社会性别角色标准不符的行为则因自幼得不到强化甚至谴责而可能逐渐消退。所以这对儿童在性别化行为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五)性别角色认同对幼儿的影响

性别影响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身体动作的方式,以及工作、游戏和穿着方式等。它影响我们对自己的想法以及别人对我们的想法。儿童如何达成性别认定,意知自己是男是女?他们如何发展性别角色,社会文化期待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孩子对自己性别的认同,一般都会经过无知、好奇、害羞等不同的阶段。身为父母,也许应该消除自己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给孩子一个广阔的自我空间。性别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性别的自然认知,如果孩子在幼儿期不能及时完成性别认同,日后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别偏差行为,影响各方面的发展,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针对以上性别角色认同与性别化的分析,更好地促进儿童性别角色认同与性别化行为发展,我们小组提出以下建议:

(1)家庭父母要注意自身的榜样示范,有效指导幼儿从事与性别相符的活动,加强亲子教育。

(2)学校通过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意识有方法地引导儿童,选择合适的教材影响儿童,为儿童创造健康合适的环境,促进男女儿童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3)社会提供与儿童相符相符的活动场所,或者举办与之相符的公益活动等。

【八】备注 参考资料: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月梅、张弘主编,《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教本班(小数)组员:

许明媚 2010694101 黄韵悦 2010694121 曹春燕 2010694103 梁志梅 2010694128 刘超妹 2010694130 梁妙玲 2010694132 林妃典 2010694122 胡惠鑫 2010694102

幼儿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幼儿园;探究性教学活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48-02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孩子们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探究性教学是随着幼儿园的主题性活动展开之后伴随而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新时代给幼儿教育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而探究性活动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最为常见。许多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探究实验的兴趣和能力应从小培养。科学小实验有一定的趣味性,它能让孩子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孩子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以提高科学教育活动的水平,为提高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园探究性教学是基于幼儿的直接经验,依据幼儿的兴趣点,创设适宜的环境,设计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探究实验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它的魅力,深感它是一种让幼儿在“做”和“活动”中很自然地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幼儿独立探究能力,养成“习得”的好办法。因此,在幼儿园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中探索实施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性实验活动

1.创设幼儿所熟悉的情境。幼儿对相似的场景事物兴趣很高,亲手操作更会让他们兴高彩烈。如逛“超市”,幼儿都已随父母去过超市,对里面的布局、规则比较熟悉,所以一进“超市”,如何选物,如何购物,教师已不必作很多的交代。

2.新知识与平时的生活经验有所联系。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幼儿原有的知识得到巩固,现有的问题得到解决,教师不必把问题提得太复杂、太深奥。如:探究活动《帮小熊运沙》,就是让幼儿迁移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尝试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为可以运沙的工具,如塑料篮、纱网、没底没盖的矿泉水瓶、纸、布等。让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作为运沙工具进行运沙活动,看哪种方法运的沙又多又稳,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在实验时不能运沙的工具该如何改进,用改进后的工具再次进行运沙活动。

3.让幼儿产生许多疑点。由于幼儿发展水平不均衡,生长环境不同,年龄虽相仿,思维发展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共同参加同一内容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各异,有的甚至出乎意料。我们不能用唯一的结论作为他们共同的答案。

二、引导幼儿讨论发现的问题

1.探究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让幼儿及时地记录下来,以免过后什么收获都没有。记录可分为多种形式:表格记录、图式记录、有机图形、自主符号。记录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关键是在每次探究实验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记录习惯,使幼儿逐步掌握记录方法、规则。如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制作“双层水”,为幼儿实验提供充分的材料,使幼儿在亲身的实验探究中了解不同的物质融于水后的浓度不同,会调制“双层水”。使用科学记录纸,培养幼儿科学的实验态度,教师出示两杯表面看去一样的调好颜料的彩色水,请幼儿远处观看,并说出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①把半杯只调有颜料的水顺着玻璃杯的边缘缓缓倒入半杯只装有清水的杯中,请幼儿观察变化。②把半杯不但调有颜料而且调了浓糖的水顺着玻璃杯的边缘缓缓倒入半杯只装有清水的杯中,请幼儿观察变化。(实验效果:一杯水会变为浅彩色水,另一杯水会变为双层的水。全体幼儿讨论。请幼儿大胆猜。由于一杯颜料水调制了浓糖水或浓盐水的密度大,所以可以请幼儿来倒倒两杯颜料水,看它们流动效果是否一样;如果实验可以找到食用色素就更好了,可以请幼儿尝一尝两杯水味道的不同,从而使幼儿逐步掌握科学全面的观察方法。)幼儿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并学习使用实验记录纸。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去实验,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倒水的方法一定要一样——顺着杯子边缘缓缓倒入(也就是要控制好非实验变量)。教师请实验成功的幼儿说一说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2.让幼儿畅所欲言。幼儿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非常希望把自己的记录结果告诉大家。教师要给幼儿机会,如果一得到预设的结果就说:××还有发现,等下次好吗?听似尊重幼儿,其实是一把软刀子,割断了幼儿的发言权。教师应高度重视此环节的功用。

3.让幼儿真正讨论起来。有些探究的结果分歧较大,观点颇多,教师可以与幼儿先汇总主要结果,然后用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讨论。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幼儿转过身,二人叽叽咕咕才说二分钟,教师立刻叫:停,转身。完完全全是一种形式。讨论进入主题需要预热阶段,一段时候后才能纳入正道。充足的时间、明确的主题、合理的组合,才能保证讨论有实质性的内容。

三、引导幼儿整合得出的结论

1.结论逐步精确。面对幼儿不同的结论,首先要进行筛选,去掉不符合探究验证的观点,然后进行归整,集中众多一致的看法,最后达成共识。有些结论可作继续的推理,引发幼儿再次探究的欲望,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研究。如“吹泡泡”活动,“水中放入什么物质泡泡吹得最大?”,有洗衣粉、白糖、洗手液等,最后的结论是“放入洗洁精最好”。这一结论推理下去,“放入颜料吹出的泡泡有颜色吗?”引发了“吹彩色泡泡”的拓展研究。

2.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探究性教学倡导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并不否定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特别在汇总各路观点、提炼精确结论之际,教师更要秉承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顺着幼儿的思路,把讲解与归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3.作必要的补充探究。有时,幼儿对某种问题感到迷惑,靠自身能力无法解决,教师不能含糊地一带而过,或者主观地给予定论。可以抓住问题的关键,补充必要的演示,让大家一起共睹探究结果,从感性知识上升到初步的理性认识,得出精确结论。

四、引导幼儿评价探究过程

1.评价探究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探究活动中的幼儿情感态度表现在是否认真地参与探究,坚持做完一件事情,认真地记录探究结果,耐心观察别人的讲述等等。让幼儿自己回顾探究中自己的满意之处,享受自我满足的愉悦。

2.评价探究过程中的合作精神。探究活动非常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它表现在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在小组合作中是否愉快地接受组长的分配,是否尊重别人的意见,是否相互谦让等等。可以让幼儿表扬小组里的同伴,也可以表扬自己,从而增强合作意识,明确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为以后的探究活动培养良好的习惯。

3.抓住典型事件进行评价。探究性活动中,尽管教师做了许多预设,难免发生意外事件或偶然现象,老师及时处理之后,要作评价:分板产生意外的原因,告知正确的处理方法,提出今后避免的注意事项,让幼儿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探究活动,从小培养幼儿胆大心细、平静稳重的优良品格。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会抓绳子的盐。幼儿通过观察盐溶解到水里及蒸发、结晶的过程,了解使盐结晶的方法,感知盐的结晶现象,进而探究盐结晶过程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感知水的三态变化现象。可凭借水的三态开展系列活动,以探究问题“水跑到哪里去了”为线索,使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探索、发现水蒸发的科学现象。可用糖水代替盐水,再做一次相同的实验,制作糖的晶体,并在放大镜下观察糖的晶体。

幼儿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篇4

近年来,幼儿师范学校的生源质量出现下降趋势。幼师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幼师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幼儿师范学生英语水平的现状与当今社会对幼师英语能力的要求,形成了严重的冲突和矛盾,如何使他们的学习内容更贴近今后的工作,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幼儿师范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情境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真实的学习环境,势必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口语也能够在不断地练习中得到加强;多媒体情境教学还能模拟出与他们今后工作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实现学业成绩持续而显著的增长。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尝试在幼儿师范英语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情境教学方法,根据其特点充分利用英语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英语学习视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以此来检验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幼儿师范英语教学中的效果,以及证明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其具有显著优势。

三、实验对象

本实验以2005年入学的普通班之一作为实验班,另一个普通班为对照班,班级人数同为54人,采用教育实验法,二班都不增加课时,遵循教学大纲。

四、实验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范畴和内容,采用实验和访谈、跟踪调查、统计分析、对比等研究方法的结合,最终体现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幼儿师范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

五、实验设计

(一)实验班教学环境与模式

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的基本条件。适时采用适合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模式。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直接进行交流;学生与教学软件直接交互;通过教师的替代作用与教学软件间接交互;同学之间通过教师的组织,实施协作学习。

(二)对照班教学环境与模式

传统黑板+粉笔等教学基本条件。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主。兼以学生回答提问、进行讨论,教师指导、启发、补充,学生大量练习为辅。听力教学是以学生听教材朗读磁带为主。教师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听一遍弄懂大意,然后教师分析教材,最后再听一遍加深理解。

六、教学实验操作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师采用了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操作:1)给学生播放英文原版影片欣赏,目的是在情境中进行语言学习。原汁原味的对白加上真实的画面,更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和积极的学习。2)通过播放介绍英国、美国人文知识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直观的体会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差异。3)给学生提供课本剧或英语剧本,让他们进行角色表演、电影片段模仿或配音表演等。4)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一名学生扮演幼儿园老师,其余学生扮演幼儿园小朋友,按照幼儿园教学时间和幼儿的特点,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完整的上一节课。实验班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采取的手段尽量避免学生产生紧张或担心的情绪,这样才能保护好他们的学习兴致。

七、实验数据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由表1可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实施多媒体情境教学后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验前,对学习英语“很感兴趣”和“感兴趣”的学生只占到总人数的大约三分之一(33%),而实验之后这一比例上升到63%。

(二)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多媒体进行的情境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所用在板书上的时间得到了大大的削减,这样就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操练。由于电脑显示的字迹规范清晰,这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在记笔记过程中出现的拼写错误,减少因听不清、看不明等情况而重复提问所耽误的时间。运用多媒体情境教学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发言的学生比例大大增加,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同时也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了获得了更多学习和思考的时间。

(三)学生幼儿英语技能进步明显

实验班的英语技能测试成绩平均得分从实验之前的65.5分上升到80.7分(提高15.2分),这一上升幅度远远高于对照班(提高3.3分)。这证实了多媒体情境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为真实和贴合今后工作环境的学习氛围,而这种学习氛围大大的促进了他们对于幼儿英语教学的理解;而大量直观的引入和幼儿教育相关的影音材料,也为学生的测试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拿实验班与对照班在技能测试中的表现相比,实验班学生的表演内容更丰富,表演情绪更到位,表现形式更多样。

八、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表明,情境教学法在幼儿师范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了幼师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也很好的把所学知识与他们今后的工作相结合。我们广大幼儿师范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这一方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适应21世纪幼儿教育需要的专门人才。

摘要:目前, 幼儿师范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幼师英语能力的要求, 如何根据幼儿师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多媒体情境教学方法引入到幼儿师范英语教学中, 丰富了教学内容, 提高了教学效率, 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表明, 多媒体情境教学方式与传统幼师英语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幼儿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篇5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从我园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制订幼儿园保教保育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一、日常检查

日常活动、常规检查将每月随机抽查,按结果计分,扣1分为10元。

(一)保教保育常规 ● 备课

1.课前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经验、需要及发展水平,认真写好课时计划,少备一个扣 1分。

2.教师须按照要求备好周计划(备好晨间活动、晨间谈话、户外活动的要求及内容),一周一个少一项扣1分。周计划须在每周一上午8点前张贴在班级门前宣传栏,当班教师未做到一次扣1分。3.活动前教师须按当天活动内容进行知识准备(能讲出故事大意、背诵诗歌、弹唱歌曲等)和教具(图片、磁带、范画等)、学具准备,未完成者一项扣1分,准备不充分者一项扣0.5分。

4.活动前教师须带材料、备课本进入活动室,未带者一次扣1分。●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1.上午九点教师需按时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下雨天、浓雾、高温除外),未做到一次扣1分。

2.教师需按课表计划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和游戏,未做到一次扣1分。

3、教师要和幼儿一同游戏,一同做操,一同舞蹈,教师不做或站着的一次扣2分。

(二)常规管理

1.教室中的主题墙需按照主题的更改布置,主题负责人(班主任)未做到一次扣2分。

2.早操应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队列整齐,精神饱满,未做到一次扣1分。

3.幼儿能安静用餐,保持桌、地面的清洁,未做到一次扣1分。4.教师管理午睡应来回走动,帮助幼儿盖好被子,督促幼儿入睡,发现有教师睡觉、做私事一次扣1分,有教师离岗一次扣5分。

5、做好班上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工作,做好相关记录,未做好发现一次扣1分。

6、做好迎送幼儿工作,要做好与家长和接送人的交接工作,未完成交接手续扣1分/人次,造成重大责任安全事故的追究相应责任。

二、期末检查 ● 保教评价

1.期末结束须写好活动的反思分析总结,不按时上交一次扣1分,未做到一次扣2分。

2.期末结束要写好班主任工作总结,不按时上交一次扣1分,未做一次扣2分。● 听课 1.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6节以上,园长、教研组长、听课20节以上,完不成听课节数,每少一节扣1分。

2.听课后无评课内容每节扣1分,听课记录不完整,书写不规范每节扣0.5分。

幼儿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篇6

关键词:教学科研型;高校实验室;教学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24-02

高校实验室分研究型实验室、教学型实验室和教学研究型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1]。教学研究型实验室既为教学服务,也是创新研究的基地,且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开放。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属于教学研究型实验室,其实验教学人员既是实验室管理员,也是技术人员,要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根据近几年的实践,本文提出教学研究型实验室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若干设想。

一、明确建设理念,发挥优势资源

1.建设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理念的创新才能带来教学队伍的发展。创新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理念,实现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研究型实验室客观情况的和谐统一。教学研究型实验室既为教学服务,也要开展科学研究。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以人为核心,要想形成鼓励、支持和帮助实验教学人员干事业的良好氛围,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2.创新资源。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研究型实验室具有高水平人才队伍、大型仪器设备、重大科研创新项目等优势创新资源。教学研究型实验室在推进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应发挥资源优势,以科研促教学。如,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纳入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鼓励实验教学人员完成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科学研究,通过参与科研项目,不断汲取新知识,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积累科研实践,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从而增强实验教学的深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健全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1.评估考核。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绩效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对促进队伍发展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保证教学研究型实验室实验教学队伍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应坚持以下原则:①客观公正的原则。要全面、准确、实事求是地反映实验教学人员实际工作状况,并按照统一的标准,对每一位实验教学人员当年教学、科研所作出的成绩作出公平、公正的评价。②绩效挂钩的原则。将考评结果与实验教学人员的薪酬、晋升等进行挂钩,选择能反映实验教学人员队伍的工作成绩的关键业绩指标进行绩效考核。提高实验室教学人员对考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指引并促进其全面发展。③教学与科研兼顾的原则。在考评指标设计上要使教学与科学研究平衡发展,坚持教学、科学研究共同提高,通过设置合理的两者考核指标分值所占比重,帮助实验教学人员克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

2.激励机制。激励可分为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对于实验教学人员来说,物质激励主要是指薪酬待遇;非物质激励主要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为职称晋升、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①薪酬待遇方面。在高校,实验系列教师的收入要普遍低于其他教师,这与学校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关。实验教学人员收入分配机制,在与绩效考核挂钩的同时,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动成果分配的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因此,实验教学人员薪酬组成包括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管理津贴。另外,实验教学人员通常是实验室一个或多个教研组和课题组的成员,其工作往往不表现为独立的成果,而是溶于教学、科研成果之中。所以在奖金等分配上有待于建立合理的制度,避免出现“有名无份,有份无名”的现象。②职称评定方面。实验教学人员无论多优秀,都与正高无缘,这种“低人一等”的待遇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得高学历的人员不愿进实验室工作,技术精湛的高素质实验人才的匮乏成了实验室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的瓶颈。因此,在职称评定时,应解放思想,打破实验教师系列的职称评定标准中无正高级职称的惯例。实验教师系列评审应设置正高职称岗位——教授级实验岗,或者设置关键实验岗,实行“低职高聘”,即副高职称给予正高级职称的待遇。同时,根据实验教学队伍教学与科研两重性的特点和要求,充实完善晋职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标准中既要有教学的内容,也要有科研的要求,如规定晋升所需的论文中,既要有实验教学方面相关的,也要有一定质量的科研论文。③自我实现方面。高校教师自我期望值较高,希望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都想在自己所做的工作中取得显著成就,并得到社会认可,这就是高校教师的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目前,国家、省、部、学校都设置了各种奖项鼓励和表彰在科学研究、教学方面做出优异成绩的人,但这些奖项针对实验教学人员设置得特别少。为调动实验室教学队伍的工作积极性,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引入各种奖励机制,以此增强实验人员的荣誉感、成就感,针对实验室的具体工作,可以设立“实验教学优秀奖”实、“实验技术创新奖”、“实验技术成果”、“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奖”等奖励项目,肯定成绩、表彰先进、共同提高。

三、创新用人机制,优化教学队伍

1.用人模式。采取务实与灵活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建立一种固定与流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队伍用人模式。利用教学研究型实验室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优势,在巩固原实验岗位人员的基础上,建立专任教师、科学研究系列人员参与机制,鼓励教理论科的专任教师进入实验室,教授、研究员以创新实验项目等形式参与实验教学,同时也通过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吸收实验室优秀的研究生进入实验教学队伍。

2.队伍培养。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验室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积极创造条件给实验教学人员多方吸收教学、科研经验的机会,来提高实验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例如,邀请其他大学、科研机构实验室的专家或学者来讲学和传授经验;通过组团考察、实验室联谊会、参加研讨会等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学习借鉴优秀的经验,改进教学方法。②采取“多形式、多内容”的方式提高教学队伍素质。如安排实验室人员通过在职或脱产的形式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提高实验室教学人员的学历层次;通过教学技能评比和设置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等形式来促进他们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等。

总之,实验教学人员是实验室提高实验教学与科研水平的中坚力量,只有坚持先进的理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设一只高素质、强能力的队伍,才能为学校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小玲,林莹,陈德慰,等.“教学科研型”高校实验室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27):152-154.

[2]李霞,张伟新.高校实验室队伍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现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3(26):289-291.

[3]阮彩群,任毅.基于激励机制的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3):132-133.

[4]朱茜,施晓峰,等.论对高校科研教师的非物质激励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0,(4):185-186.

[5]赵庆双,闻星火,李明,等.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9-12.

项目资助:浙江农林大学高教研究项目,“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运行管理机制的研究与设计”

幼儿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篇7

周忠继、顾明远、周满生、王珠珠、刘雍潜、钱培德、谢锡金、梁宁建、倪文锦、许庆豫、杨季文、袁爱玲、祁永华、岑绍基、林小苹 (排名不分先后) 组稿:林小苹

组织实验

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北京、福建、香港、海南、云南、湖南、安徽、山东、辽宁、吉林、四川、新疆、西藏、天津、山西等省 (自治区) 、地、市电教馆或相关教育教研机构

参加研究

所有子课题单位参与者和各省、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电教馆站等技术支持

苏州大学纵横研究所、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总课题组秘书处资源库技术组

纵横学习,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益友

我的孩子今年5岁了, 活泼、开朗也很聪明, 但对学习缺乏兴趣, 为此我们做家长的非常着急。尽管也采取了一些方法, 但效果不明显。例如, 当初我教他认字时, 无论从何下手, 他学得都没有什么兴致。无奈还是按照老办法, 从教他死记“a、o、e”开始。每天兜里装几张卡片, 反反复复地教他认记,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练习, 我感觉效果不佳, 却一直也没有寻找到更好的办法。

自从幼儿园开展了纵横教学, 孩子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他愉快地告诉我, “学习真好玩。”听到这话, 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通过纵横学习, 孩子认识了许多汉字, 每天一回家, 他就缠着我帮他解字, 和他做“找朋友”游戏, 嘴里还不停地唠叨着“一横二竖三点捺, 叉四插五方块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 撇与左勾都是零。”起初我对他背的这些东西, 既听不懂, 也不知是什么意思。后来, 看到幼儿园发的《纵横输入法简单易学的原理和规则》, 经过认真研究后, 感觉这个方法对幼儿认字识字很有帮助。一方面提高了他的学习兴趣, 让他不再感到认字枯燥;另一方面也帮助他对汉字的结构有了较早的认识;三是以口诀的形式对汉字进行了解读, 便于识记。

在孩子的带动下, 我也对纵横学习产生了兴趣, 没事时也和孩子一块解字、背口诀。纵横学习为我们的家庭营造了快乐的氛围, 更融洽了我和孩子的关系。通过纵横学习的辅助, 他的认字速度越来越快, 记的字也越来越多。在潜移默化中他的记忆力、手眼的协调能力、与小朋友的沟通交往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作为家长, 我非常感谢幼儿园, 感谢纵横教学, 培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促进了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

(北京军区政治部幼儿园大二班李兆宸家长李民华)

家园配合, 让实验有序向前发展

●实验效果和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而在幼儿期, 教师利用某种技术为手段 (如纵横信息输入法) 促进他们的潜力发展, 使其具备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脑生理学研究证明, 人脑功能具有区域性特点, 即在脑的某个块面上比较侧重某种功能, 但是分工不绝对。在脑的动作神经中枢里, 有掌管手运动功能的神经组织, 使手在运动时, 与大脑相应管理手功能的神经元相联系。手的动作愈精细, 操作程度愈复杂, 相应在大脑上占的面积愈大。也就是说, 对手进行各种动作的训练, 可使大脑得到锻炼与刺激, 脑与手的联系和脑内部的联系都得到加强, 从而对改善脑功能起积极作用, 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手脑协调。从实验开始至今, 我们的目标十分明确, 进行纵横输入法学习是为了研究它对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有无直接关系。下面通过几个方面来进行效果分析。

(一) 促进幼儿识字量的提高

对象:4岁半~5岁半幼儿。

材料:我们采用《纵横信息数字化内隐学习能力开发专项研究》的测试结果来说明:

广东省肇庆市直属第一幼儿园内隐学习测验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 (如表1) 。

对肇庆市直属第一幼儿园52名被试幼儿的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实验组和非实验组测验成绩的差异, 结果发现, 实验组的测验成绩均高于非实验组, 并且存在显著差异。

(二) 促进幼儿学习创造能力的提高

引用总课题组《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课题实验专项研究报告》的话:“创造力是人类最宝贵的力量,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核心力量, 也是一个人成才的最重要的能力……创造是智力的独特目标, 就是通过智力的作用, 把未能解决的事物变成可以解决的事物。”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专家组一致认为, 课题实验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学习与创造”上。

1.促进幼儿表现力的提高

(1) 2009年4月28日, 在肇庆市端州区教育局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幼儿艺术节美术、书法大赛中, 有14位小朋友参加了比赛, 其中就有7位参加了纵横信息化学习, 在比赛中因突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取得了好成绩:廖玮曼、杨帆两位小朋友荣获该活动的特等奖;汪蕙林、王晓芊荣获一等奖;其他小朋友 (其中, 吴仪萱只有五岁) 获得了二等奖。

(2) 在建国60周年大庆中, 肇庆市政府办公室系统组织机关单位职工子女进行作品创作比赛, 欧霁萌小朋友绘画的《可爱的懒羊羊》被入选作品册。

(3) 在2010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 我园幼儿参加了我园与社区共建的儿童书画比赛, 实验班的唐小雯、王誉轩、梁凯旋、李忻洋、梁冠谦5位小朋友荣获了一等奖和二等奖。

2.促进幼儿创造力的提高

据很多教师反映, 参加纵横信息化学习的小朋友思维比较活跃, 在日常教学中举手发言也较为踊跃。如黄老师反映的情况:在一次科学活动《神奇的麦比乌斯圈》中, 教师为了把课上得有较好的效果, 把全班小朋友分成三组, 并把参加纵横学习的小朋友归为一组。从活动的过程中看来, 参加纵横活动的这一组效果较好, 小朋友只需要教师讲解一次就能够很好地将麦比乌斯圈剪好, 何重霖小朋友还在教师没提醒的情况下把圈又剪了一圈, 提前发现了麦比乌斯圈的秘密。其他两组都需要依靠教师做示范才能够完成。

3.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在语言活动《猴子过桥》中,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 小猴子应该怎样过河呢?小朋友都纷纷发言献策, 有的说:“做只小船划过去。”有的说:“游过去。”答案都比较传统。而纵横码实验组的小朋友想法更有创意。蕙林说:“让小猴子做对翅膀飞过去。”霁萌说:“让小猴子做对高跷踩过去。”心圆说:“绑根绳子让小猴子荡过去。”我们从答案可以看出参加纵横信息化学习的幼儿想的办法较有突破, 创新思维在表述上也有了体现。

(三) 促进幼儿个性的完善

在2009年6月的中期报告中, 我园用一个个案, 说明了陆锴源小朋友参加实验班之后的个性转变,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 他又有了进步, 他妈妈也给我园课题组送来了一封感谢信。2010年5月, 陆锴源小朋友还代表我园到广州参加网络作文的现场比赛, 并取得了88分的优秀成绩。

●例一:陆锴源个案摘录

(一) 个案背景

姓名:陆锴源 (昵称:源源)

性别:男

年龄:5岁半

源源是纵横实验班的孩子, 班上的老师都说他有点小聪明, 可就是调皮捣蛋、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老师批评了他, 他就会乖得一声不吭, 或者赶忙讨饶道歉说“对不起”, 但过不多久他多动的毛病又要犯了, 有时甚至来点恶作剧, 搞点小破坏, 经常有小朋友告他的状。因此, 有一些小朋友就不太喜欢跟他一起玩。但是, 自从参加了纵横培训活动之后, 源源的性格改善了很多……

(二) 个案指导设想

⑴教师尝试通过纵横码学习, 培养源源的专注力。

⑵以尊重为原则, 循序渐进地改变源源的不良习惯, 帮助他与小朋友和谐相处。

⑶家园联系, 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养方式。

(三) 观察与教育记录

【实录一】

9月26日周五

纵横码学习活动时, 萱萱着急地跑过来, “源源自己不练键盘, 就用手敲我的键盘。”别的小朋友听说了, 也都跑过来看热闹。这时坐在源源旁边的栩栩也站起来大声告诉我“他也动我的键盘”。只见源源若无其事, 双膝跪坐在凳子上, 眼睛盯着屏幕, 脑袋还摇晃着。

看到他这种样子, 真让人气不打一处来。他就是这样一个男孩, 自私, 以自我为中心, 自己不想学, 人家要学, 他就来捣蛋, 弄得其他孩子也学不了。

【实录二】

10月16日周四

活动镜头一:今天, 我教孩子们学纵横操, 模仿小鸟跟着鸟妈妈到外面去做运动, 孩子们都非常高兴地学着小鸟自由地飞, 只有源源, 一会飞到一个角落里自转, 一会又像无头苍蝇似的飞到小朋友当中乱撞。

活动镜头二:上机练习笔形代码的时候, 小朋友们都很认真, 源源也在那儿练习, 突然又有小朋友来“举报”:“源源不练纵横, 在玩其他的游戏。”源源却一脸无辜地说:“没有啊, 我打开看看而已。”

【实录三】

12月8日周一

今天, 我要求小朋友们测试单字输入, 并逐一登记成绩, 看谁的成绩最好。10分钟过后, 小朋友陆续举手表示测完, 我也忙着登记。这时, 霜霜测完后的成绩没显示出来, 源源就急忙帮着弄, 他没想到自己一着急, 退出了测试系统, 成绩没了。下课的时间也快到了, 要拿成绩, 只能重新再测, 霜霜着急生气地说:“都怪你了, 你赔我的成绩。”

源源的出发点是好的, 想帮助小朋友, 但是由于不懂如何申诉自己的初衷, 又害怕遭到小朋友的指责和老师的批评, 所以不敢吭声。从这一点, 我们可以看出源源个性已经初显变化, 若在以前, 源源肯定会和霜霜争个面红耳赤。

●例二:陆锴源妈妈的感谢信

纵横信息课题组的园长、老师们:

你们好!

首先, 我要感谢你们开展了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 源源参加学习以后, 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以前, 每当我下午去幼儿园接孩子时, 我都会看到他在教室里跑来跑去, 坐不住, 甚至有时候还钻到桌子底下。每当这个时候, 我就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但自从他参加了纵横学习以后, 他就慢慢地变了, 变得有耐性, 也有自信心了。以前幼儿园凡是有任何活动, 他都不肯参加, 因为他对自己没有自信, 无论我和他爸爸怎么劝他都没用。但今年的家庭运动会他自己吵着要参加, 还叫爸爸、妈妈请假一起来参加, 看到他这么积极主动, 我们都很开心。现在, 我下午去幼儿园接他时, 经常看见他在画画, 有时旁边还围着很多小朋友, 这说明他也学会与小伙伴交往了。

我庆幸我选择了这个幼儿园, 也庆幸源源能够成为你们实验班的一名小朋友。

谢谢园长, 谢谢老师, 谢谢你们!

源源妈妈

2009年12月10日

(四) 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提高

对象: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幼儿各6名。

材料:我们在网上下载了《找相同》、《找不同》两种智力游戏。

目的:为了研究参加纵横信息化学习是否能够帮助幼儿提高观察能力, 如表2。

●家长效应

我园开展纵横数字信息化学习已有两年多了, 这么长时间以来, 我们一直用各种方式与家长沟通, 实验组负责人把网站“快乐纵横”板块作为向家长、社会宣传的园地, 向广大教师、家长以及关注我们一幼的社会人士介绍课题的基本情况, 宣传关于幼儿使用计算机学习的正确观念, 用实验阶段实效说明问题, 调整一部分家长对幼儿学习计算机的认识偏差。另一方面, 课题的实验教师及时地把幼儿参与实验学习的过程以帖子的形式发到网上, 还经常上传幼儿活动的相片, 让家长一饱“眼福”, 及时了解幼儿实验学习的过程。我们还经常开展一些纵横亲子活动, 由此引起了教师、家长对实验的关注和支持, 不只是教师的全情投入, 家长们也热心地参与其中。

自从幼儿园开展纵横码实验后, 也掀起了一股家长纵横热。在我们的实验组里, 有些家长普通话不标准, 运用拼音输入法时, 因为发音的错误导致他们的输入也常常是错误的。自从他们的孩子参加了纵横实验班之后, 他们也跟着一起认真学。有一次, 睿睿妈妈很高兴地对老师说:“我学了几年五笔都学不会, 打了几年的拼音都不及你们的纵横码快, 很容易学。”很多家长跟着孩子一起学会了纵横码, 使得其他没参加纵横码课题实践的家长非常羡慕, 总问什么时候能普及开展。

我园开展纵横数字信息化学习两年多以来, 不只是教师的全情投入, 家长们也热心地参与其中, 请看“快乐纵横”板块上的留言和互动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帖1 (家长) :上个星期我儿子回来做纵横码操, 原来学习纵横码如此生动有趣;有这样优秀生动的教案和这么优秀的老师, 我觉得我非常幸运, 我选对了幼儿园。

帖2 (黄老师) :是的, 计算机入门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计算机是外国孩子的学习工具, 是中国孩子的游戏机。我们幼儿园现在进行的是“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和潜力开发的研究”, 研究中有一项是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计算机、端正使用态度。

……

从黄老师和家长的这个互动我们也可以看出, 纵横信息数字化是如何指导家长、引导孩子使用计算机, 让计算机成为孩子学习的工具。

从家长的回帖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家长从观望到热情参与和积极配合的过程,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家长的热情来源于孩子不断取得的进步。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实验研究 篇8

一、游戏课程开发的迫切性

传统的幼儿教育,无论是从教师还是家长的角度,都注重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忽略了对儿童情商、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幼儿课程的设置也比较死板,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脱节,缺少了对现代丰富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上,忽略了对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被禁锢在小小的课堂中。他们缺少走出课堂的机会,缺少和社会、生活、大自然接触的机会,错失很多发展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良机。因此,游戏课程的开发迫在眉睫。游戏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设置,将有效解决幼儿教育的这种尴尬境地,会给幼儿教育带来一种全新的理念,使幼儿教育有革命性的突破,为幼儿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特有的生活方式、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决定了幼儿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以游戏为主。只有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才能学得某种技能,获得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才能插上翅膀,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二、游戏课程要生活化

教育即是生活。幼儿很多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获得是在生活中获得。比如朗读、识字、和人友好相处的方式等等。因此,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将各种游戏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可以在饭后散步的户外活动中,把游戏融入其中,经过马路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信号灯、斑马线及其作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各种安全标志图。用餐时,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要懂得谦虚礼让。在“打电话”游戏中,要设置不同的场景,老师和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幼儿学习在接电话时,能针对不同身份的人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老师要融入生活因素,让教育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轻松的氛围中使幼儿受到礼节教育。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利用园中的空地,开辟试验田,让幼儿在劳动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游戏课程要体现丰富性

游戏课程最重要的特点是丰富有趣。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游戏课程的设置只有生动、有趣,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才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孩子的目光,激发他们投身到活动中的热情,从而实现教育目标。一是老师准备的材料要丰富。比如教学生制作面具时,不仅要准备色彩鲜艳的颜料,还可以准备各种布料和各种颜色的纸张。并且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可以事先播放和面具有关的京剧脸谱,让学生有可以模仿的模板。二是老师设计的活动过程要丰富。“老鹰捉小鸡”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大胆革新,融入童话因素,让游戏变得丰富多彩。比如可以加进其他小动物,让故事更加曲折生动,加进小鹿、小兔子、小山羊,他们和小鸡一起用智慧战胜老鹰。丰富多彩的游戏课程不但可以增长幼儿的知识,还能熏陶他们的情感,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让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三是活动的组织形式要丰富。灵活的组织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在活动中穿插儿歌、舞蹈、朗诵、讲故事等形式,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游戏这个大舞台上,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游戏过程中要重视指导

幼儿自主活动的能力有限,有时在游戏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者和合作的小伙伴发生矛盾,致使活动无法进行,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游戏过程中,老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指导时老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仔细观察,观察幼儿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以及因为什么引起矛盾,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幼儿完成游戏活动。二是要学会倾听,倾听幼儿的解释,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帮助幼儿寻找出现困难的原因,找出合适的应对策略,让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三是在活动前给予幼儿规则教育。游戏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获得完美的教育效果,务必要在活动前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什么时候做什么步骤,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游戏规则一定要给幼儿讲清楚。让他们受到良好的规则教育,有利于游戏的开展。四是老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很多活动离不开老师的参与,老师主动参与其中并扮演一定的角色,可以起到很大的示范作用,对幼儿是一种感染和带动,可以让儿童更加积极地参与,展示自己的才能。

总之,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始,游戏课程的设置打破了传统幼儿教育模式,使幼儿教育有了全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游戏课程,找到课程和生活的最佳结合点,让幼儿全面发展,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2]洪晓琴.我园游戏课程的教改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02(01).

在幼儿园开展听读训练的实验研究 篇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从以上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 《纲要》注重的并非教师应该教给幼儿多少, 使幼儿掌握多少技能, 而是要求教育者更加重视教育的过程, 重视通过语言的感知,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与语言感受的敏感性。

目前, 在一些幼儿园里, 语言教学的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识字、掌握字词、理解含义、品德培养统统成了语言教育的任务。其实儿童接受的方法是直观形象的, 没有必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童稚的心灵承受不了琐碎呆板的灌输和说教。其实, 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 最重要的功能是娱乐、审美, 是人精神发展的根本需要。教育者的职责就是把这种人性的天然的需要激发、调动起来, 开启孩子对于美的感受的需要。要使孩子把读书当作一种需要,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首先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使孩子把阅读内化为一种习惯。那么, 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呢?我们认为,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尤其在幼儿时期更是一个人培养兴趣、养成习惯的重要时期, 抓住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 就可能让孩子把阅读作为习惯固定下来。

读书是一种媒介, 给孩子朗读的时光, 其实是和孩子进行交流的最好时光, 是享受亲情, 共同获得美的愉悦体验的重要途径。不论怎样, 家长或老师每天抽出10分钟、15分钟时间让孩子读点真正令人愉快的图画书, 孩子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心情愉悦。这种共同的快乐可以带来两个好处, 一是亲情的融洽和享受, 二是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对于图书的热爱。

基于上述原因, 我们提出了在幼儿园开展听读训练的实验研究, 旨在通过日复一日的听读强化, 加上教师对孩子的情感熏陶, 激发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 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课题的界定及指导思想

(一) 课题的界定。

听读训练属于早期阅读的范畴。目前, 关于早期阅读的研究, 之前以及当前很多专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对于早期阅读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开发幼儿智力、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作用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则各有各的方法, 其侧重点不同。比如目前在幼儿园开展的分享阅读, 是以集体阅读活动为主, 把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早期阅读教育方式, 它注重的是教师和幼儿、家长和幼儿、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交流, 在情感的愉悦中分享各自的感受。而听读启蒙训练是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由孩子身边最亲近的家长和教师运用正确、优美的方式为孩子朗读, 让孩子在持续不断的听读享受中培养对阅读的兴趣, 养成读书的习惯, 从而为将来阅读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在选择合适阅读材料、正确优美朗读的基础上, 它更注重的是情感环境的营造, 以及教育者的信念和坚持。

(二) 课题的指导思想。

在语言发展的早期, 孩子的感觉器官需要接受种种剌激, 特别需要语言的剌激。这种语言应该是语音纯正, 语句完整、规范、漂亮的, 而语句完整、规范, 这正是书面语言的特点。这就是说, 需要的不是一般的跟孩子“说话”, 而是要给孩子读书, 让他们接受正确优美语言的刺激。

习惯是孩子终身受益的财富。从小养成孩子对图书的热爱, 对阅读的兴趣, 对形成孩子的阅读能力, 对成年以后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爱是教育的最强大力量。听读训练是以语言材料为媒介传递爱的活动, 情感特征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爱孩子, 我们用爱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在书中陶醉, 由此形成情感的迁移, 激发起孩子对于书籍的热爱。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 当他们在生活的路途中, 无论岁月如何变幻, 一看到图书, 一听到书声, 就能唤起温暖的回忆, 从而把读书定格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三、研究方法和基本过程

(一) 研究方法。

本课题运用行动研究法和观察法进行研究。课题组的理论工作者深入到幼儿园的每个实验班, 与幼儿教师一起仔细观察每个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 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困难, 对于共性的问题大家可以坐在一起, 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 个性的问题可以单独解决。一线教师不仅仅是项目方案的执行者、实施者, 还是活动目标、活动计划的制定者, 他们不是被动地开展活动, 而是积极主动地实际、组织、开展着日复一日的听读活动。他们认真观察、记录、评价幼儿的种种表现, 及时调整开展活动的最佳方案, 并总结出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

(二) 基本过程和具体做法。

1. 搜集材料。根据研究目的, 选择合适训练的语言材料, 包括故事、儿歌、散文, 等等。

2. 教师培训。带领实验教师学习语言教育的有关理论和最新理念, 借鉴国内、国外同行幼儿阅读教育的相关经验。同时对教师的朗读、讲故事等表现技巧进行培训指导。

3. 选择合适的班级开始实验。我们选择了河南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郑州市金水区新建幼儿园、郑州市中原区汝河小区第一幼儿园作为实验基地, 并各选出业务能力较强的老师所在的大中小班若干, 进行实验。

实验教师制定教学计划, 组织交流论证会, 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都要经过精心设计, 并在实践中互相交流, 逐步改进。

实验教师在提供的现有实验材料的基础上, 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发现新的阅读材料, 并及时互相交流。同时, 及时用教育随笔、观察笔记、教育叙事、个案分析等方式, 把自己在实验中的点滴体会和感受或者经验教训记录下来, 或通过照相机、录音机、DV等现代化的方式, 记录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智慧, 孩子的成长变化, 以及由此而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4. 交流沟通, 取长补短。实验过程中, 及时召开观摩和研讨活动, 互相学习, 启迪智慧, 取长补短。实验各个阶段, 各实验基地负责人写出书面总结, 总结实验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 对于课题实施目标的贯彻情况, 总结自己的做法, 包括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体会, 以及不足和建议, 等等。我们还建立了专门的QQ交流群, 及时将搜集到的听读材料上传分享, 定时将实验笔记、教育随感、论文总结等发表到QQ空间, 供大家交流探讨。同时, 我们还在《河南幼教》杂志上开辟“幼儿听读训练课题”专栏, 展示成果, 交流体会, 共发表论文、随笔10余篇。

四、研究结论与主要收获

(一) 开展听读活动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

我们确立了“探索听读方法、激发听读兴趣”的听读原则, 让每个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听读活动中善听、乐听、会听。在听读过程中, 幼儿汲取着儿童文学世界中知识的浸透、滋养, 如“经典童话”中的哲理性、“诗歌”朗朗上口的韵律美、“故事”中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 在让幼儿感受真、善、美的同时, 语言、思维、表达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实验的过程中, 老师们观察到, 通过一段时间的听读, 孩子们对于书本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日复一日的强化, 听读已经基本形成了习惯。河南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的马爱民老师在实验笔记中这样写道:“每天坚持20—30分钟给孩子们讲故事已成为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习惯成自然, 一到上午10:50—11:10或中午11:40—12:00和下午3:30—4:00孩子们就争着闹着让老师读书。我声情并茂地读, 孩子们专心、认真地听, 我们共同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郑州市金水区新建幼儿园的阴风云园长在总结中这样写道:“经过一学期坚持不懈的听读研究, 我们取得了不错的阶段性成果。全班39个孩子, 100%爱上了每天的听读时光, 听读已成为了我们班孩子每天的必修课, 而且还是孩子们每天都要求上的必修课。85%以上的幼儿已经有了主动阅读的欲望, 60%以上的孩子有了初步的自主阅读能力。”

(二) 选择合适的听读材料, 是调动孩子听读兴趣的基础。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 不同类型的作品幼儿听了有不同的反应, 教师选择幼儿文学作品的内容、类别, 所采取的诵读技巧, 给幼儿听读所创设的软环境等都能影响到听读的效果。只要细心地运用这些教育手段, 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故事在听读训练中最受幼儿的喜爱。

由于故事情节性强, 人物生动想象, 内容接近幼儿的生活, 幼儿对故事的热衷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文学作品。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之后, 孩子能在故事之中沉浸很长时间, 自己尝试复述, 和伙伴们热火朝天地讨论, 这些全部都是孩子们的自发行为。遇上喜欢的故事, 他们甚至会要求老师每天都讲这个故事, 百听不厌。有个别能力强的孩子还会把喜欢的故事编成故事剧, 和好伙伴们一起表演。如:孩子们非常喜欢故事《猪八戒吃西瓜》, 尤其听到猪八戒被孙悟空教训, 连摔四跤的时候特别兴奋, 自主讨论:不能像猪八戒一样, 偷懒自私, 应该勤劳, 好东西应该和大家分享, 等等。听过故事之后, 许多小朋友都主动要求表演这个故事。

2. 选择充满韵律和动感的儿歌。

儿歌的情节比较简单, 相对于故事来说风格比较单一, 有时难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 我们发现充满韵律动感的儿歌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更加适用于儿歌的听读。如《马路上的车》:

马路上, 跑着车, (画一条马路, 路上画几辆车)

丁零丁零自行车, (画一辆带车铃的自行车)

辫子长长是电车, (画一辆长辫子的电车)

一阵风是小轿车, (画一辆小轿车)

装满货物大卡车, (画一辆大卡车, 上面装有货物)

你过来, 我过去, (向左向右箭头各画一个)

来来往往都是车。 (写一个汉字“车”)

在听读这首儿歌的时候, 配以优美写实的图示, 幼儿的兴趣明显增加, 有的甚至主动地和老师一起说儿歌, 而且说得非常正确,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儿歌本身节奏性强, 读起来朗朗上口, 孩子也比较喜欢。

3. 诙谐幽默风格的作品更加吸引孩子。

实验中, 我们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滑稽有趣的文学作品。如果孩子们一再要求老师朗读同一个故事, 那么这个故事一定非常有趣, 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有的孩子甚至回到家以后要求父母也找到这个故事讲给他听。如故事《野猫的城市》, 孩子们特别喜欢听, 听到中间有趣的地方就会哈哈大笑, 还会和老师一起讲出来, 有时, 老师讲错了几个字, 或者和上次讲得有些出入, 孩子们立刻就能听出来, 并马上予以纠正, 并且孩子们每次都会乐此不疲地回答故事后面的问题:“城市里有医院”“城市里面有大高楼”“城市里有许多银行”“路很宽, 楼很高, 人很多才是城市呢”……对于孩子们的讨论, 我总是在一旁静听, 不去打扰他们。我认为老师的任务就是把好的作品读给孩子, 让孩子自己去理解吸收。没有好与坏的评价, 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会更加轻松和谐, 学习效果会更好。

4. 散文的选择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循序渐进。

散文更加注重意境。儿童情趣有些欠缺, 对小班孩子进行散文听读的时候, 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为孩子们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因此, 散文作品的选择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 可从较浅显和短小的作品入手, 循序渐进。同时, 教师在朗读时要更加注重语言表达技巧, 声情并茂, 用情绪感染幼儿, 吸引幼儿沉浸在文学美的意境之中, 这样, 即便他们对内容不感兴趣, 也会得到美的熏陶。

(三) 教师的朗读技巧和阅读时的情绪情感状态, 对孩子的兴趣起决定作用。

幼儿爱上文学作品, 可能不仅仅是因为文学作品的内容因素, 更多的可能是教师朗读时声情并茂的感染力, 以及与老师共度阅读时光的温暖感觉产生了情感的迁移。因此, 教师的朗读基本功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要善于在朗读中专注那些表达事物形象的实词, 透过文字,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好像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一样, 在心中形成生动完整的“内心形象”。运用重音、停顿、语速、语调等各种语言技巧, 提高朗读的效果, 让朗读对幼儿产生磁力。因此, 我们在实验前对教师进行了专门的朗读技巧的培训, 在实验中, 教师们又不断总结经验, 相互交流, 提高自己, 朗读水平均有了明显的提高。

另外, 听读中老师与孩子间的亲情沟通也很重要。要善于营造一种温馨宽松的氛围, 让孩子感受到听读是一种享受, 是一段美好的时光。老师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比如播放和当时情景相协调的抒情的音乐, 并与孩子进行眼神与肢体的交流;用眼神和微笑示意孩子:你听得很认真, 你睡得真好;轻轻抚摸幼儿的肩膀、头发, 拍拍他:闭上眼睛睡觉啦。让幼儿在老师的眼神、表情和安抚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关爱。

不论孩子是否记住了某一篇作品, 不论某一个故事的内容对孩子有什么意义, 我们相信, 孩子会记住这美好的感受, 会记住这种幸福是在听读中得来的。只要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我们就一定能用耐心和爱心为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打好坚实的基础。让孩子们都爱上读书, 让读书给孩子们的一生带去快乐和幸福。

五、主要研究成果

1.实验教材。

课题组精选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推荐给实验基地教师, 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捕捉信息, 针对本园本班孩子的需要, 在教学中不断阅读、寻找、补充教材, 课题组再次进行筛选, 结集实验教材1本, 收有童话故事、散文、诗歌等150余篇 (首) 。

2.论文集。

参加实验的成员们以学习带实践, 以实践促学习, 总结种种经验, 写出了大量论文, 有多篇发表和获奖。课题组优选论文集1本, 含论文38篇。

摘要:培养儿童的读书兴趣, 应该首先诱导孩子的读书兴趣。在幼儿园里由教师精选合适的幼儿文学作品, 每天为孩子进行娓娓动听的朗读, 日复一日, 孩子想读书的念头就会油然而生。实验结果表明, 坚持听读可以激发孩子的读书情感, 丰富孩子的词汇, 激发想象, 拓宽视野。本实验中搜集筛选出了适合孩子听读的训练材料, 并摸索出了一套听读训练的有效方法, 以期在交流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听读训练,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布什夫人的“朗读教育法”.http://baby.sina.com.cn/edu/2002-08-01/55_4420.shtml.

[2]教育家杰姆的20分钟听读启蒙教学.http://www.xi-ci.net/u10357809/d42675698.htm.

[3]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修部.幼儿听读游戏识字与早期阅读[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幼儿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篇10

1 学前教育专业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1 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是面向基层 (城镇及农村幼儿园) 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但是,目前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往往脱离实际,与本科培养目标含糊不清。长期以来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文科轻理科的不良现象。课程重点倾向于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及教学法,同时学生大量课上课下的时间花在了对音乐、跳舞、美术等专业技能的训练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所占比重很少,对于物理实验课,更是认为可有可无。学校物理实验室利用率很低,部分学生也认为做实验没有用,很少认真动手实践,更谈不上有创新意识。加之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往往注重毕业生语言表达、唱歌、跳舞、绘画、活动组织等方面的技能,忽视对科学素养的考查,更谈不上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和具体操作能力的测试,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不重视物理学及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1.2 实验条件落后

由于高职高专大多数是由原来的中师中专整合升格而来,所以实验设备基本上沿用原来中专阶段的基础实验设备,虽然有所更新和补充,但总体来说,都显得陈旧落后。同时,由于学校刚升格不久,需要投入的方面太多,如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图书资料库建设等,往往造成资金不足,对实验室的投入很少。另外,由于原有的物理实验设备,主要是用于基础性实验,要求较高。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针对性不强,还不能完全满足专业上的要求,如针对幼儿活动的自主设计实验,这都影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3 实验教学模式僵化

物理教学包括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验教学,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在实验教学中,一般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由教师确定实验题目, 提出实验目的、原理、方法以及要用到实验仪器, 再要求学生做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都按事先设计好程序进行,包括会遇到哪些问题,教师都事先提示,学生毫无主动权。同时,基础物理实验中,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大多只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因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造成学生实验观念淡薄,对实验没有兴趣,往往是站在旁边看别人做实验,或是应付了事,无法真正体会到实验的乐趣。

1.4 学生素质有待提高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 由于大学扩招等原因,进入五年制学习的学生,生源质量普遍较差,且层次落差大,学生实验技能低、基本功差, 有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的实验原理都看不懂, 对实验仪器也很难正确的操作,致使物理实验成功率低,实验也只是走过场。同时,由于学前专业女生较多,而大多数女生从小就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锻炼,对物理实验或多或少有惧怕心理,她们大多认为做物理实验女生不如男生,不愿亲自已动手参与物理实验。

2 学前教育专业物理实验改革措施

2.1 整合资源,建立学前综合实验室

目前,我校学前专业建有学前心理实验室、学前手工实验、蒙台梭利早期教学法实验室等,这此实验室重点开展学前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试、手工制作及对蒙氏教学法的学习等相关活动。学校有专门的基础物理实验室,重点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了提高学生参加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加强专业特色教育,建议将物理实验与学前手工实验室进行整合,除保留经典的实验项目外,再建立开放性的学前综合实验室,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物理实验之余,能够在幼儿手工制作的活动中,充分利用物理实验仪器和科学方法,使学生设计制作出的教玩具更具有科学性。由于实验室开放,学生可以根据学前教育特点和需要,自主设计出与幼儿园教学实际结合的教玩具,如水车实验、自动喷泉等幼儿喜欢的实验。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可让学生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2.2 加强实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高职高专实验教学中,实验技术人员一直处于教学辅助人员的地位,实验技术人员参加业务进修的机会相对较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通过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进修和培训,首先要提高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作为幼儿师专的实验技术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深远意义和现实要求,应熟悉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任务,认识到开设物理实验以及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培训要切实提高业务水平。物理实验人员不仅要具备对实验设备的管理、维护、使用的基本能力,还要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到幼儿园等幼教机构等的调研,能创造性的设计出一些幼儿园常用的科学实验。同时做到能对学生实验操作进行正确的指导,能正确处理实验过程中突发事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平台,实验技术人员要学习和掌握多媒体技术,并能有效有加以运用。

2.3 改革实验教材

高职高专作为一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层次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非常重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切实做好实验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现行的学前专业物理实验已不能满足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议有关部门对现行的学前专业物理教材进行改革,新教材应重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应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让学生通过自已动手做实验来获取物理知识。在实验教材的编写时,应注意在实验的各个阶段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也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创新实验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编制实验教材时,可有针对性的引入幼儿园经常开展的科学探究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寻找实验器材,再通过实验来获得相应的操作技能。

2.4 重视演示实验

物理实验大体可分为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两大类。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参与操作,演示实验主要是由教师操作,学生观摩。在教学中部分教师不够重视演示实验,认为演示实验不必要,往往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知识教学上。笔者认为,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师开展演示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又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把抽象复杂的物理概念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帮助学生把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分子间作用力”的演示时,可在两只乒乓球间夹上一段弹簧,在弹簧中间用橡皮筋连接两只乒乓球,弹簧向外的弹力相当于分子间的斥力,橡皮筋向内的弹力相当于分子间的引力,平衡时,引力等于斥力;缩小球距时,斥力大于引力;增大球距时,引力大于斥力。通过演示,学生能够对抽象的“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有直观、清晰的认识。在开展物理演示实验时,教师操作要规范,实验中用语要简洁、准确,这样不仅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还能让学生感知到教师开展物理实验的严谨态度,从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5 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现行的物理实验教材中,大多数实验是“验证性”的实验。通过开展“验证性”实验,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 巩固和发展实验技能。但这种实验方法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高。探究性实验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活动, 让学生去接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从而增强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在教学中,可以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把验证性、模仿型实验为设计型、探究性的实验,这样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和求异思维, 也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教师要改革对学生实验的评价机制,评价时不仅要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 更应该重视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支持学生在实验中萌发的创新意识, 鼓励他们探究事物的本质。

2.6 大力开展与学前专业相结合的物理实验

向学生介绍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生活小实验,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他们今后的专业发展也有好处。作为学前专业的学生,应开展经常性的下园活动,了解幼儿园等幼教机构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从幼儿园科学探究小实验入手,积极提高自已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从事幼教工作打下基础。目前,幼儿园科学活动越来多,涉及的物理知识越来越广,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幼儿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一些幼儿教师常常抱怨科学活动中的小实验成功率不高,或是觉得有些科学活动要求太高,这实际上与幼儿教师本人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为了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开展教具制作比赛,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在课后完成。另外,教师应结合学前专业特点,大力开展与幼儿园相结合的物理小实验、小制作等,为幼儿园制作科学小玩具,如水轮机、不倒翁、万花筒、自动喷泉等,并让学生在实践中相互交流,总结成功的经验。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的基础科学,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目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物理教学中, 实验教学效果普遍很差。本文在分析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阐述了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项配套措施。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惠俊.高职高专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设想[J].职教论坛, 2005年10月号中.

[2]贾海峰.幼师生理科学习的重要性及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 2011 (1) .

[3]孙一鸣.师专学前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临沧师范离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9)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63

我国始终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物理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初中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物理实验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物理的初始阶段,许多学生对物理课程不熟悉,再加上物理知识过于抽象难懂,导致许多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为畏惧甚至逃避心理,物理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物理课堂效率低下。

对此,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优势,以物理实验为教学媒介,拉进学生与物理世界的距离,使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和魅力,自觉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全面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在观念上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教师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想真正将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充分地发挥出来,必须使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思想上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物理教师依然坚持“重理论、轻实践”的物理教学准则,在物理课堂上大讲理论知识,让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物理知识,无法形成自己独立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这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师忽视物理实验教学与学校的教学政策有很大关系,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一味强调成绩的重要性,在这种教学政策下,教师必然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物理理论知识的讲授上,减少甚至忽视物理实验的教学时间,这些观念都是学校和教师需要摒弃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學校和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其理念和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全面改革物理课堂教学,加大物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财力的投入比例,使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实验对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作用,端正教学态度,有意识地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实验的教学,使学生逐渐接受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为实验教学的进一步普及与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知识储备,以更加专业的知识来指导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师要明确实验教学的分类和各种实验的优缺点,用自己的专业素养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在保证学生能够习得物理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潜力,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端正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态度

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要朝着共同的学习目标一起努力,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物理学习可能已经失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动力,尤其是家长和学校过于重视分数,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更习惯和乐于接受教师总结的现成理论知识,缺乏对自己动手进行物理实验的兴趣,这是现在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心理,也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面临的普遍现状。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和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视物理实验的作用。教师在进行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教育,使学生逐渐意识到物理实验的益处,逐渐从心理上接受物理实验的学习。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不能完全依赖教师和教材,要学会主动学习,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的优势,在实验中激发自己对物理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时,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提高其学习能力,更能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自身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物理实验教学贴近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景。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知识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也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物理世界,激发学生物理研究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在进行摩擦力的物理实验时,教师可以先从生活中的有关摩擦力的现象入手,如把塑料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壁面上就能用它来挂衣服或书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原理?然后再引入摩擦力这一物理概念,通过摩擦力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学习摩擦力的性质和影响因素,这种与生活现象相关的物理实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千千万万,学生在发现神奇的物理现象后,能够自觉积极地开展物理实验进行验证和探索,这种求知欲望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转化为对物理实验探究的强烈兴趣和不竭动力。

四、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

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通常有两种形式,即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如何分配这两种实验方式的比例,需要教师在充分解读物理教材和了解学生物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实验操作要求高的物理实验,教师可以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得到合理的实验结论。对于具有抽象难懂名词的物理实验,教师可以采用边演示实验边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既有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又能借助实验将抽象的物理名词具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物理名词,既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记忆效率,又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对于学生自主实验这一方式,教师要注重实验内容和实验方式的选择。在实验内容上,教师要选择具有探究性的物理知识,即不同的条件下能够产生不同的物理现象,得出不同的物理结论,这样的物理知识才有让学生实验探究的意义。对于实验方式的选择上,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和现有的实验资源来选择是以个人为单位还是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不同的实验方式有不同的优势,教师要依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最佳的实验方式,以保证达到最优的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幼儿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实验对象为松江教师进修附属幼儿园的幼儿,随机抽取大、中、小各1 个班为实验组,另各抽取1 个班为对照组,年龄为3 ~ 6 岁。其中小班儿童65名,中班儿童61 名,大班儿童63 名; 实验组儿童94名,对照组儿童95 名。

1. 2 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及论著,主要是有关体育游戏、幼儿认知和智力发展等方面,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确立实验方案,包括实验中体育游戏的选择和观察力、记忆力的检测方法等。

1. 2. 2 调查访谈法在实验前调查受试对象所在幼儿园的基本情况以及1 周的活动安排,并与幼儿园园长和实验班级的老师进行深入访谈,一方面了解幼儿的日常活动情况,另一方面向对方解释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2. 3 干预法

1. 2. 3. 1 实验时间本研究的整个实验过程持续1个学期,即2013 年3 月11 日至7 月12 日,体育活动的干预措施贯穿其中。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幼儿学习记忆能力的测试,第一次测验时间为2013 年3 月11—22 日,第二次测试时间为2013 年7 月1—12 日。

1. 2. 3. 2 体育游戏活动方案主要以体育游戏的活动方式对幼儿进行干预,每周10 次,每次持续30 min,上下午各1 次,持续16 周[2]。见表1。在开展体育游戏过程中,每个体育游戏以周次为单位轮流进行,并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反应,个别游戏进行了多次重复练习。每次的体育游戏课分为3 个部分,即准备部分( 热身活动3 min左右) 、基本部分( 主体游戏25 min左右) 、结束部分( 休整放松3 min左右) ; 对照班级则按幼儿园常规的活动进行。

1. 2. 4 观察力、记忆力测试实验前后分别对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进行测试。考虑到测试的可操作性和量表的可信度,本研究中观察力、记忆力的测试方法采用了首都儿童科研所设计的学龄前儿童智能筛查量表[3]。本研究的测试中选取了量表中的两大类( 1) 反映幼儿观察能力的6 项,包括观察有缺陷的图片、找不同、照样拼图、作画等; 准确完成一项为1 分,总分为6 分。( 2) 反映幼儿记忆能力的4 项,包括背诵诗歌,重复数字、句子和故事内容等,准确完成一项为1 分,共4 分。测试工作主要由课题组的研究生和幼儿园的老师一起完成,测试前对测试者进行统一培训,操作方式方法均一致。

1. 3统计分析首先采用Excel对测试记录数据进行汇总整理,然后使用统计软件SPSS 16. 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测试结果以( ±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观察力的影响幼儿观察力主要是通过观察有缺陷的图片,找不同、认识图片形状、照样拼图、照图画图等项目进行测试,结果见表2。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幼儿在干预前的观察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体育游戏干预之后,3 个实验组班级的幼儿观察力与干预前相比均提高( t值分别为2. 844,3. 367,3. 013,P值均< 0. 05) 。干预后,实验组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其观察力也均增强( t值分别为3. 727,3. 356,3. 237,P值均< 0. 05) 。

注: 与干预前比较,* P < 0. 05,**P < 0. 01; 与对照组比较,△P <0. 05。

2. 2 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记忆力的影响干预前后各组幼儿记忆力的测试结果见表3。干预前,小班、中班和大班实验组幼儿记忆力与其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班级之间的幼儿记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小班和中班的幼儿记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359) ; 但大班幼儿记忆力高于小班幼儿( P =0. 015) 。干预后,实验组幼儿的记忆力与干预前相比,只有小班提高( t = 3. 451,P = 0. 007) ;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幼儿记忆能力均有所增强,但只有小班实验组的幼儿记忆能力高于其对照组( t = 2. 499,P =0. 022) 。

注: 与干预前比较,△P < 0. 01; 与对照组比较,#P < 0. 05。

3 讨论

上一篇:事故责任下一篇:职业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