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精选8篇)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篇1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摘 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的生活离不开交往,儿童良好的品德形成也离不开交往。如何在新课程下的《品德与生活》学科中从小培养农村儿童的交往能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以研究《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为切入点,以 “交往式教学”为主要活动载体,通过各种方法的交往训练,培养农村孩子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交往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的:一 、师生交往,消除孩子交往的心理障碍。我们从尊重孩子、生成智慧、富有情趣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二、生生交往,激起孩子交往的热情。我们从激起学生乐于交往、善于合作、分享快乐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三、社会交往,培养孩子交往的能力。我们从促使学生主动交往、悦纳他人、调整自我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从中,我们觉得这种做法实践了新课程理念,增强了农村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从交往中体验了情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交往 师生交往 生生交往 社会交往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分校,学生由于交往范围狭窄,大部分孩子怕生人,羞于与他人交往,交往能力比较差。同时,其家长知识结构、周围环境单一,设施简陋,孩子交往圈相对封闭等局限,并且农村父母对培养学生交往能力认识不足,仅满足于让孩子吃好、穿好、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重视智力开发,不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缺乏正确的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态度和方法。再有由于社会、家庭、学校某些原因,农村学生的交往能力让人堪忧。
马克思指出: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其“交往是固有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一书中提到:“把教育的本质定位为交往”。美国着名职业规划专家卡耐基曾指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百分之十五,而交往能力却占百分之八十五。东方“神童”魏永康,13岁时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然而,就是这个创造了无数神话的神童,却由于交往能力极端低下,最后退学回到了www.51uc.net.cn老家。他的事例,也充分体现了人际交往之重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的生活离不开交往,儿童良好的品德形成也离不开交往。如何在新课程下的《品德与生活》学科中从小培养农村儿童的交往能力,从交往中体验情感、开发儿童的思维,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孩子在家里大多是独生子女,缺少同龄人互相关心、爱护、合作的环境和条件。因而,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时常出现不愿意和别人交往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因此我们以研究《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为切入点,以 “交往式教学”为主要活动载体,通过交往来倡导儿童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索意识、竞争意识,以此来培养农村孩子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根据自己的实践就上述问题作了以下尝试:
一、师生交往,消除孩子交往的心理障碍。
新的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教”者、“述”者、“问”者或指导者,而且是“学”者;儿童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规定角色中走出来,充当了“问”者、“论”者、“思”者等角色,还可能承担组织部分儿童之间共同活动的任务。这种可变动的、师生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本质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和在探讨式的教学过程中的交往。这样,使师生之间的沟通由单一垄断走向多维多元。因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应当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社会环境中,使儿童自主地在情景中和互动中去形成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多采用谈话交流作为教学的一种形式以利于教师与儿童之间更好地互动。”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所以,老师应始终尊重儿童的知情权、参与权、发展权,使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如同所有社会的交往过程一样,更加多种多样、多层次、多维度,从而与受教育者真正建立起交互的主体性的伙伴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1、尊重孩子。
孩子如果惧怕教师,就很难使“交往”顺利进行。要营造交往氛围,首先,教师必须变居高临下、谆谆教导的亲切关怀为民主平等的亲密合作,让儿童意识到自己和老师是平等的,让儿童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其次,强调师生之间的民主、宽容,对儿童的发言,教师要微笑倾听,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这样,儿童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乐于参与到各种讨论中来, 采用言语的、动作的、情感的等多种方式,扮演观察者、同伴、指导者和评价者等多种角色,同孩子进行广泛、积极的相互作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坚强的意志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儿童的自主性、能动性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使课堂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因此,让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地交往成为一种教育力量。斯霞老师说过:“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须借助于爱,归结于爱,这是教育的灵魂和真谛”。如:我在一年级上《学校里的一天》时,我让同学们画一画国旗时,发现一个孩子上课偷偷吃东西,我特意不去看他,用欣赏眼神看着另外的同学:“呀,现在第一组的小朋友画得太象了,老师真喜欢。接着,我又转向刚刚吃东西的小朋友:“现在同学们都做得很好了,老师真高兴。”我想:当学生出现一些错误时,有时需要回避一下,给孩子一个改正的机会和时间,也就是说:为了尊重孩子,有时“教育需要等待”。
平时,老师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以极大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语言会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如:我在上《我们的学校》一课时,首先带领孩子们观看了校园的国旗、花草、运动场……后,再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绘出我们美丽的校园。当一个小朋友画好拿给老师看时,对我说:“这是我们的新学校。”老师用充满欣赏的表情,惊讶地赞叹:“呀!我们的新学校好美呀!这国旗和几棵柳树画得特别漂亮。不过,还可加上你的设想,让我们的学校更美。”这时,我故意不去注意其它同学,但后来几天中陆续收到同学的画,“老师,送你一幅画!”声音是那么地悦耳。每个学生不断地有新的创意。可见,老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诚恳的赞扬、认真的表情、平等的气氛,都显得多么的重要。这样能满足学生渴望得到重视、爱听好话的需要,从中,在师生的平等交往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教师尊重儿童的自尊心、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平等地进行教与学的交往活动,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生成智慧。
要使农村学校师生之间顺利交往,教师在与学生群体的交往中,要真心诚意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一定要走入学生中,去真诚地帮助他们,指导他们,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叶澜教授说:“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存性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所以,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中合理利用交往中真实的带有冲突性的道德情境,让学生直面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矛盾冲突。如:在教学《美丽的校园》时,我告诉同学们:“有困难找老师,不管是物质的支持,还是精神的鼓励:是热情的赞扬,还是冷峻的坚持,目的都是为了大家的健康成长。”我们通过
[1] [2] [3] [4] 下一页
老师带学生走一走,看一看,让学生走一走楼梯,告诉学生拐弯处、楼梯口、单杠、双杠……注意安全;池塘边虽然很美,柳叶青青,鱼儿游荡,但我们不要趴在栏杆上,拐弯处慢慢走,不冲撞,安全第一最重要。最后,让同学们讨论:上课为什么不能乱喊乱叫?跟同学讨论问题为什么声音要轻?走校园的楼梯为什么不能跑?……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创造场景和多种道德选择机会,让学生能大胆地与老师交往,使学生在交往中变得越来越主动,越来越文明,越来越活跃。,教师用自己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使儿童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采用教学新用语,随着教师观念的转变及师生交往密度的增加,教师经常采用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教学新用语,使教学语言真正成为师生之间情感联系的有力纽带,例“愿不愿、想不想”“再努力、加油”、“你真行、真棒”“教教同学、当当小老师”、“没关系、谢谢”等等。并充分运用教学媒介,如手势、眼神、教学的节奏变化等与儿童主体表情互动,使儿童自觉投入,积极参与交往。用眼神表达关爱,用微笑当作奖励,抚摸传递喜爱,也可坐到儿童中间参与讨论、辅导、讲述。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儿童可掌握交往的知识、方法、技巧。
平时,对学生中一些不同观点,教师应持开放态度,不要轻易否定儿童讨论性的不同解释和观点,对有些教师一时不能作出肯定或完整的回答,应对儿童讲明“我也不十分了解”、“等我查询一下”。有些交往活动,可以与他们交谈、让他们反驳、提问、挑战,以利于形成教学民主氛围。充分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使学生有新的生成,新的感悟。
3、富有情趣。
大部分的农村孩子表演技能相对城镇孩子不主动些,因此,教师多采用各种童话故事、小品、游戏等形式去教育,寓教于乐。如在学习《上超市》一课时,我们在教室里办了一个文具“超市”,学生扮演售货员,教师扮演顾客来买东西,东张西望地找东西,这时学生就主动来问:“请问您要买什么东西?”教师扮演的顾客就会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学生就耐心带着“顾客”选购介绍各种商品及功用,“顾客”买到了想要的东西,满意地笑了,同时对“售货员”的服务态度满口称赞,学生获得老师的表扬,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和快乐的情绪,同时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也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又如:我们在学《当好小主人》一课时,我们要学生演一演小品“不懂事的小主人”:爸爸、妈妈出去了,外公、外婆来到家里,家里只有丁丁,而丁丁打开门后却只顾自己玩,应答外公、外婆的态度冷淡,语言生硬。在表演小品时,教师也进入角色。小品以后让学生评一评,丁丁做得怎么样?外公外婆会是怎样的感觉?如果你是丁丁,你会怎么做?通过小组交流、集体讨论使同学们知道,交往时对人要有礼貌,态度要热情,服务要周到。在学《我愿与你交朋友》时,教师也融入到学生中与同学们一起玩,一起跳,大家玩得多快乐。
总之,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与孩子们一起参与,既有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又有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教师始终要做到尊重对方,多赏识孩子“太棒了!”有时与一年级的孩子真诚拥抱,用两个手拍一拍,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告诉学生,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感到真快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亲自参与每一个游戏,一起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懊恼,使学生们感到老师是他们中的一员和可信赖的朋友,并乐于和教师进行交往和游戏。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崇拜心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最佳效果,有良好的交往氛围,才能使学生大胆吐露自己的心声,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近。
二、生生交往,激起孩子交往的热情。
着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十分提倡同伴影响法,积极鼓励儿童的互教和互相影响,以此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他认为儿童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会感到基本平等的相互关系,孩子们兴趣相接近,相互间感情融洽,共同语言多,在交往中能摆脱同成人交往的畏怯心理,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忧表达出来,并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孩子间的交往,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宣泄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从而促进孩子活泼开朗个性的形成。我们努力使学生做到:
1、乐于交往。
如果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那么,学生之间的交往时常是学生自发的、自觉的交往。农村孩子怯于主动与人交往;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两眼不敢看对方,显得十分拘谨、胆小,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差,不能友好与同伴相处,在游戏活动中独占玩具、争抢玩具现象普遍,攻击性行为较多,在学习活动中,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淡漠,爱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缺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游戏活动与教学的优化结合,实质是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自发的、自主的游戏活动灵活地、互补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这样既顺应学生的自然发展,又对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发展学生,发挥游戏与教学的最大价值,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
我们力求让同学们享受交往的快乐,并乐于交往。如:在学《我喜欢我们班》一课时,我们先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学校来,首先让孩子们一个人静悄悄地玩5分钟,要求是不能发出声音,不能看别人的玩具,只准一个人玩。然后问同学:一个人玩玩具是什么滋味?你有什么想法?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后,音乐响起,让小朋友邀请伙伴一起玩,并商量好怎么玩,可以开心地说,愉快地玩。最后,让大家体会与小伙伴一起玩、一起学的快乐和收获。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自我中心解放出来的重要途径是与同伴发生交互作用。因为与同伴交往中才认识到同样行为也许会被人以不同方式理解导致不同结果。同时也正是与同伴的交往中,开始摆脱权威束缚,相互尊重、协作。我们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中的交往行为,来培养孩子们的交往能力。
2、善于合作。
飞速发展的社会和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的孩子必须具备善于合作交往的意识和能力。而我们的教学,由于受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影响,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过于呆板的“秧田式”课堂组织形式,因而限制了学生的活动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培养既具有挑战意识,又具有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采用“合作交往新模式”,我们改变课桌椅的摆放,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副,而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副。并要求“交往全面化”,即类型、形式应形式多样,并向“组―组”交往倾斜,既重组际交往,又重组内各成员的交往。教学中,引导以小组集体的形式出现,尽管是学生个体活动,但代表着小组,学生发言时,应强化“我代表本小组”或“我们小组”等字样。并在教学中注重通过具体事例,向同学阐明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如:在教学《我们一起做》时,我们针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喜欢和同学交往,愉快地玩”等目标,设计了让学生一起做游戏,在游戏“螃蟹运球”的游戏项目,此游戏需要几个学生很好地合作,才能完成。活动要求两对学生必须背靠背、手挽手夹住球,横向跑25米,绕过小椅子,跑回来。活动时,先向学生讲清游戏规则方法,然后由学生自由组合,这时交往能力强的学生很快的就找到了合作伙伴,而平时不善言语的学生就无人问津,基于这种情况,我根据学生求荣爱美的心理,因势利导,鼓励弱势学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大胆与人交往,再次组合,经过多次尝试与鼓励,这些学生逐渐增强了信心,敢和其他小朋友进行搭讪和交谈。在游戏中,继续鼓励这些学生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大胆和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经验,并给予表扬。最后评出优胜队。另外,象“三条腿走路”、“老鹰捉小鸡”等,在这样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交往欲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小组与小组交往,简称“组――组”交往。开放环境,培养交往学习的意识。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学习《我们一起做》中,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合作。确定小组长并进行组织协调的培训,教师要对组员的性格、智力类型、学习能力、成绩了如指掌,以便优化组合,教会学生合作交往的步骤、方法、如何发言、交流、讨论、归纳,协调小组合作交往中出现的新问题。学《和小树一起长大》等课时,我们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交往,结交合作伙伴,自己商量、互相提醒,互相欣赏,共享快乐。
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彼此要拧成一股绳,才会成功,鼓励他们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同学,在充满相互合作、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的课堂生活中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许。在新的课程生活中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中,满足交往的需要,在交往中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得到集体、小组的认同,看到自己在小组中、合作中的力量,找到了自己与他人之间许多共同感受,这些都令孩子们品尝到善于合作的快乐。
3、分享快乐。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交往,在自主活动中学习交往,在体验活动中学习交往,在综合活动中学习交往,在开放的活动中学习交往。活动主题由学生自主确定,使学生愿意参与交往活动。活动方式由学生自主设计,使学生积极参与交往活动。活动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交往活动。如:在学习《和小树一起长大》一课时,我让小朋友自己组合好小组去玩泥巴,并自己商量好打算怎么玩,用泥土做成一样你们认为最棒的物品。学生们开心极了。分工、准备,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用矿泉水瓶子盛水,用小棒搅拌,还争论着做什么最好,不时地告诉老师和同学,“这是过新年时吃的蛋糕”、“这是爷爷最爱的小树”……不一会儿,各个小组的孩子们用泥巴做成了大乌龟、小树、小馒头、蛋糕……我再让他们介绍作成了什么怎样做成的,有什么用,大家争着说,争着做,甚至到下课还不肯停下。
有时,让小学生自己组织编排活动,从准备到开展活动都是一种交往合作的过程。如学习《欢天喜地过大年》、《进厨房》等,除此,还开展座谈会、辩论会、郊游、比赛等各种游戏与活动,创造机会,彼此交往、合作。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班级中的事多授权给学生,小助手、小干部轮流做,使每人都有与人交往、交流的机会。
这样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辨析,这一切都使大家感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得到某种成就感,从中获得快乐和喜悦。
三、社会交往,培养孩子交往的能力。
《品德与生活》有他的特殊性,有些交往活动需要走向社会,如“春天的歌”、“快乐的春游”等需要孩子们与社会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努力使学生做到:
1、主动交往。
有的农村孩子因为胆小、自卑,不愿主动跟人交往,结果有时受到了冷落。离开人与人的联系与人与人的交往,人就不存在了;离开人与人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人就不能发展。在诸多的联系、交往中,总有至近的、感情亲密的一圈人。我们的孩子应该在与人的交往中长大成人,这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尤为重要。学生与社会交往的形式较为简单,形式主要有问路、自我介绍、公共场所活动、探视、走亲等。社区活动是学生同社会交往的主形式,我们学生利用节假日联系敬老院等场所,开展学生与老党员共度国庆,为孤寡老人献爱心,与大哥哥、大姐姐共联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与各种人进行交往,增强学生的社会性。如让孩子走向田野找春天,与农民们一起交往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走进商店去购买必需品,到敬老院与老人们联欢,和孤寡老人一起做“钓鱼”(纸鱼)的游戏,和老人结对,共同协作进行“钓鱼”,不仅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童趣,在快乐的交往中,还加强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社会人”,从而学会主动交往。
2、悦纳他人。
我们必须培养学生悦纳他人,关心他人。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悦纳他人,要有一种博大的关切心,学会对亲近的人如父母、同学、小伙伴等的关切。为此,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往往需要与家庭配合,与社会活动结合,有时需要课外延伸。在学《有人生病时》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生病时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做做小医生、做做小病人,让小医生诊断是什么病。通过这样的小游戏,不仅让学生体会到生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也让同学们体验到了生病时需要与医生交往,还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这时,老师告诉学生一些照顾病人的方法,在学会照顾的同时,学会关心他人。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了《进厨房》中学做水果拼盘后,我们让学生到家里去做一做,让父母品尝,让邻居们品尝,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结合班队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我帮同学找优点”、“夸夸我的同学”等活动,让孩子懂得理解、尊重他人,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赞扬,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在学校要积极参加劳动,当好值日生;在家里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同时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多给孩子劳动、动手机会,重视孩子的生活处理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服务中建立起正常的、友好的互教互爱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及时化解交往中的不愉快的心理,如误会、猜疑、等,能宽容待人,学会关爱,学会悦纳别人。
3、调整自我。
在我们农村小学我们发现,低年级的学生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他们即使愿意交往或喜欢交往了,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去对待一切,这样就需要学生在人与人打交道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调节,因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如:班上有一个男同学比较任性,听不进同学的意见,稍不留意就在发脾气,这样就不受大家的欢迎,在小组交往中也经常闹矛盾。后来,通过老师的引导,在他高兴时给他提意见,使他渐渐地变得少发脾气了。
因此,同学们需要通过交往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帮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调整自我,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中,发扬自己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做个受大家欢迎的社会人。因为人需要在调整自我中前进,需要在调整自我中发展。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这方法实践了新课程理念,培养了农村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从交往中体验了情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各种方法的交往训练,儿童在一个充满相互交往、沟通的课堂及课外生活中易于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许。这样,让儿童在这样的交往中获得快乐和喜悦。在这基础之上,培养农村孩子的交往能力的目标也就初步达成了。
【参考文献】
&nbs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印《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初探》 叶鉴铭
《课题指南》 陈胜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培训资料》 教育厅教研室
《小学德育》
《班集体建设》 龚浩然
上一页 [1] [2] [3] [4]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篇2
一、理解联系生活注重实践的意义
1.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要联系生活注重实践
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课,它的教育目的不只是为了教给学生多少理论知识,让学生知道更多的道德规范,它的主要目的是用理论指导人的行为,用理论指导学生去实践,去改造主观世界,去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
2.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在需要决定要联系生活注重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注重实践,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学生对生活实际的了解、认识和感受作为认识论知识的基础,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也只有和生活相结合,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价值。
3.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联系生活注重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思想道德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有的思想道德观念不能理所当然地要求当代的学生接受。所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要建立在学生自身体验和感受的基础上,要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思考,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使他们形成健康、理解、宽容的个性,以及享受快乐,过积极有意义的生活。
二、掌握思想品德课教学联系生活注重实践的途径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我们要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世界,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以外的所有具有教育意义的消息资源,使学生摆脱从书本到书本,从知识到知识的状态。比如班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处事态度等进行讨论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学生在理解认识上就比较具体,并且还能更好地矫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处事态度。
2.教学方法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情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列举生活中的典型材料。(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来分析,认识,解释具体的事实。
3.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学过程中利用本土教育资源,点面结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本土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参观访问就是要求学生从正在身边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如学生可以通过对社区、企业、农村、商店、部队、展览馆等地访问,去了解社会、了解历史、走进生活,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补充和理解。在完全开放的范围中进行自我认识的建构。
三、贯彻联系生活实际的思想,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教师必须注重个体生活和生命,挖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形成的特殊价值,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向实际回归。如在学习九年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让学生调查家乡的经济发展情况,了解我们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再让学生想一想在我们的支柱产业(酱香型白酒)背后有哪些是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算一算每一个白酒企业每天需要多少淡水,要排放多少废水,产生多少二氧化碳,出多少白酒糟?我们生活区的周围有哪些生态环境被危害的现象?要求学生进行访问或调查,在调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力求创新,寻找多种答案,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用结合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的“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后,引导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家乡的白酒糟很多,可以集中办一个白酒糟干燥加工厂,添加部分粮食成分制成饲料,可以兴办养牛场,因为牛需要的饲料比较粗,这样就达到了资源的再利用,提高了经济价值。还有同学说:“中老年人洗澡擦背困难,我认为可以发明一个搓背机器,能够自动喷水、自打洗澡液、还能自动搓背,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减少年轻人的工作量,等等。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篇3
一、“自省”的内涵
“自省”即“自我反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心理学家认为:自省就是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多角度地观察、分析、反思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的过程。
“自省能力”是人的主体力量的集中显现,是以自我意识为操作核心,通过调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多种因素,发展理解能力,增强批判意识,以促进自律精神、实现自我教育的一种能力。
品德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课程。品德课中经常呈现儿童生活的各种场景,为学生的自省提供了大量的例证和舞台。品德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机制,德性的成长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品性的锤炼常常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监控、自我超越的过程。品德教学中的自省能力是自我调节学习的一种形式,强调反省、内察、体悟,以品德课中的事例为基础,结合亲身经历,进行理性思考,反躬自检,以求道德提升。
二、引导学生“自省”的策略探究
我们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努力探寻有效的自省策略,有了一些粗浅的感悟和积累。
(一)从设疑入手,提高自我认识
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以问题为鉴,针对自己的情况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强化认知。
1.情境展示,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审视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从而提出疑问,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共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认真审视问题。
【案例】教学《集体生活需要合作》一课时,教师创设情境:小强等四个同学打扫卫生,每人打扫一个小组。卫生检查时却被评为“不合格”。四人都认为自己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因而很不服气并相互指责起来。
讨论:(1)小强等四个同学的值日工作问题出在哪里?(2)如果你们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
生1:他们各扫各的,没有配合起来。如果是我们,一定会扫完再检查一下其他地方有没有扫干净。
生2:我觉得小强他们不应该为这事争吵,这个责任大家都该承担。他们分工不合理,如果是我们四个人扫地,会这样安排:两个人分别扫两组,一个人负责洒水、倒垃圾,还有一个人负责检查并打扫没有扫干净的地方。
【案例解读】教学中,教师预设情境并巧妙提出问题,让学生处于情境之中,学会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学生以小强等同学的问题为鉴,对问题根源进行思索,针对情况,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强化认知。
2.呈现事例,发现问题,对比思考
尝试从正、反两个方面唤起学生的反省意识,引发学生的价值冲突,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适时内省。
【案例】
在教学《孝心献老人》一课中,教师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出祖孙两代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你做的哪件事深深地伤害了老人?你想对曾经伤害过的老人说什么,写下来。
生1:外婆,以前你批评我,我老是和你顶嘴,真不应该!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地听你的话,再也不和你争吵了。
生2:爷爷奶奶,每次我回来时连招呼也不和你们打,让你们很伤心。我会改正这个缺点的。
【案例解读】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教学中,教师关注儿童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在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意义牵涉”的关系,引导儿童对当前的真实生活进行观察、思考、反省、体验,并最终走向更好的生活实践。
3.直击现象,提炼问题,深入思考
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思斯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灌输模式批判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价值澄清”课程模式。它以生活中具有争议的道德意义事件为导入,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分析、价值论证,以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思维、价值评判与选择能力。学生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生活现象,是更为直接、有效触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鲜活教材。
【案例】在教学《诚实是金》一课时,教师课前对部分班级诚实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这样一张纸条:诚实在很多时候是要吃亏的。比如我作业没写。如果老老实实地说没写,就会被老师批评,爸妈责骂。要是说我把作业忘在家里了,倒会好些。
上课时,教师利用这张纸条展开讨论:当诚实的结果会碰到责骂时,你会怎么办?
【案例解读】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教师要留心生活、关注社会,善于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有道德意义的随机事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价值讨论。学生有的说:“虽然主动承认错误需要承担责任,但这样自己对待学习的责任心会更强,下次就会避免这样的错误。”也有的说:“虽然老师会批评,但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关心,老师让我们对作业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学生结合过去的知识经验,对事件进行新的思考、定位。
(二)从体验入手,进行自我调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体验活动,通过学生的个体反思、同化、顺应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内化自我观念,建构知识意义,从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
1.游戏体验,自我感知
儿童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游戏精神,游戏能启迪智慧。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在游戏过程中,自省错误行为,调整心理状态,产生新的经验,来调控自己的行为、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案例】在教学《做学习的有心人》一课时,教师设计“挑豆”游戏,从四种颜色的豆中快速挑出绿豆。教师播放动画片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游戏结束,让孩子谈感受。
生1:在挑豆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动画片就慢了。
生2:我先把大豆挑出来,这样碗里就只剩小的绿豆了,挑起来就容易多了。
……
【案例解读】这是从“行动”入手实现体悟的一种活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氛围,不加任何暗示,学生们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自由地体验。学生意识到好的办法能加快挑豆的速度,外界的干扰能分散注意力,影响挑豆的速度,这正是一个自省的过程。如果再玩一次,相信学生一定会马上调整新的状态,克服课堂上各种不利因素,让自己达到最佳状态。
2.情境对话,讨论领悟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反映,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教学中,教师创设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特定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设身处地、推己为人的对话体验中实现认知内容和个人价值标准的共鸣,加速对道德观念的认同。
【案例】在教学《退一步海阔天空》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此时此刻,当我们面对那些压在心头的烦心事,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生1:记得那一次,王锦鸿问我借稿纸,因为他下课叫我绰号,我就没借他。今天,我想对他说:“对不起,王锦鸿,当时我应该借给你的。”我想对自己说:“我不应该为了一件小事而斤斤计较。”
生2:记得那一次,李佳昆跳绳时甩了我一下。我马上打了他一拳。今天,我想对他说:“对不起,其实当时你也不是故意的。”我想对自己说:“以后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分清事情是故意还是无意的。不应该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案例解读】海涅说:“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教师让学生回顾生活中,尤其是有冲突情境下的道德行为,剖析作出道德选择的思想基础与心理动因,并对行为后效进行价值分析,在静心自省中获得体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有对自己过去良好行为感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有对自己过去缺少同情的良心遣责。在深刻的反省后,无论说者、听者都会产生心灵的震撼。
3.角色扮演,移情体验
有效的教育应该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角色扮演遵循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慢慢体验,从中领悟思想内涵,提高道德认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案例】在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让孩子扮演父母,教育孩子。再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一个孩子?
生1:有一次写作业,我边看电视边写,妈妈加班回来了,我还没写完。妈妈就批评我,然后陪着我写完作业,一直到很晚才睡。现在想想,妈妈一天工作辛苦了,我真不该让妈妈操心。
生2:以前吃饭时,碰到我不喜欢吃的菜,我就不愿意吃。我演了妈妈,才知道原来当妈妈是很辛苦的。以后,我应该帮着妈妈洗洗菜,不应该挑食。
【案例解读】高尔基说:“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学生通过扮演父母,换位体验,感受家人之爱。他们在情感体验和交流中、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提高认识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对自己不良的言行进行自省,获得新行为。
(三)从实践入手,加强自我意志
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光靠一堂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道德观点、产生的行为冲动,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课内操作、表演等当堂见“行”外,还必须依靠课后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巩固。
1.合作探究,互商对策
自省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出过失及时纠正。英国学者伊恩·麦吉儿行动学习的观点认为,小组更能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思他们自己的经验,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提高。
【案例】在教学《做学习的有心人》一课时,教师针对学生生活中的共性问题——“上课老是做小动作,思想不集中”,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学习坏习惯的对策。
学生讨论后的对策为:(1)不要长时间地看电视(实在控制不住的时候,可以请家长提醒);(2)晚上早点睡觉;(3)课堂上有听不懂的地方,下课或放学后要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
【案例解读】教学中,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就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学生的个性和共性,找准教育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对策。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个体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能反思不良习惯,并商讨出对策。学生们懂得有难题要想办法一起克服,提高了反思的效率。
2.静心自省,调控行为
“静坐常思己过”,以安静的心境自查自省,才能克服意气情感的干扰,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捕捉到平时还自以为是的过失。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集中研究自我调节学习,强调把学习者看成是能够参与并控制学习过程的自我调节主体。这种自我调节首先表现为一种自我效能感,确信自己有能力成功地调节自己的学习。其次是自主选择目标,学习需要自己去设立目标时才会促使人进行自我调节。第三是有计划地选择各种学习策略,组织学习活动,以及对学习的自我指导、监控、评价。
【案例】在教学《做学习的有心人》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让学生针对自己学习上的坏习惯,思索应对策略这一环节,并呈现“争星卡”,让孩子在课后开展自省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生1:我的坏习惯是做作业时,听到妈妈放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就忍不住偷看。我的办法是:(1)做作业时用棉花塞住耳朵;(2)和妈妈商量把声音调轻一点,或者不看电视;(3)尽快把作业做完,再去看电视。
生2:我的坏习惯是字写得太差了。我的办法是:(1)写字的时候放慢速度,把每个笔画写好;(2)可以参加书法班的培训。
【案例解读】教学中,教师用温和鼓励的话语,引导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调节自己的学习。接着让孩子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坏习惯进行反思,认真地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把课堂中初步的学习成果植入平时的日常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自觉地把道德观点内化为自己“应当”的行为准则,并外化成具体的行动,从而发展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选择能力。
三、教学思考
品德课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通过书面或口头言语方式在课堂上外显,学生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与宽容,沉浸于一种丰富、和谐、智慧、博大的氛围之中,获得一种触及心灵的影响。
值得高兴的是,部分学生能把自省迁移于日常生活中,对生活中的小事进行反思,减少了同学间的矛盾。在两人发生矛盾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很好地进行自省,双方不会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
自省贵在坚持,品德课中的引导只是在学生心中开了一朵小花,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反思自我、超越自我?这是一种积极的实践方式,需要教师继续探索。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篇4
摘 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科研反哺教学是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教学改革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学校实例,探讨了科研反哺教学的多种模式。
关键词:科研;教学;创新能力;科研反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0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04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大学实行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1]。高校通?^课上和课下,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第一课堂改革的重点在于改变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入启发式、问题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目前改革的重点是丰富其内容,完善其制度,持续其发展。然而,不管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首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和工程相关,和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则大部分学生愿意自主学习。
如何将工程问题,生活相关问题引入到学习中呢?科教融合,利用科研反哺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早在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已指出,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高等教育中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学生开放,使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一、科研反哺教学的必要性
法国最早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将其作为大学的一种思想和理念,体现了欧洲大学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而最早在实践中贯彻该思想的是十九世纪初的柏林大学[2],其在创立之初就坚持“教学基于科研,科研包容在教学之中,科研服务于教学”。目前,部分高校由于政策导向造成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为了提高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吸引力,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利用科研反哺教学,一方面对于教师提倡科研教学并重,“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另一方面,用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下面将以我校为例,浅谈科研反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二、科研反哺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一)第一课堂教学改革
第一课堂教学中,科研反哺教学方面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相同公共课程,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针对本专业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专业课方面,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利用一个工程项目实例为基础,讲解各种相关基础算法。
(二)以项目为基础的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
针对校内实习学生和毕业设计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毕业去向就业、考研、留学等,设计不同的实习和毕业设计题目。以计算机学院为例,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学生实习,将要就业的学生选择去实习单位,校企联合培养。保研和考研的学生3-5人一组,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研究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文献综述阶段,此阶段学生要明确研究任务,并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由于该阶段是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的第一个阶段,教师一般会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筛选资料,指导学生如何快速查阅外文资料等。此阶段学生要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完成一篇文献综述,指导教师给出评阅意见和成绩。(2)分析问题阶段,本阶段主要根据文献综述信息,对教师所给的科研题目进行分析,小组同学需对工作进行汇报,并和教师一起进行交流,然后针对后续工作小组同学进行分工。通过此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交流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解决问题阶段,此阶段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对课题项目问题,例如算法问题进行建模、编程等,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此阶段教师会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验结果或程序结果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应注重哪些问题,并且引导学生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创新。小组同学要进行汇报,并进行学生点评和教师点评,并撰写报告。通过此阶段的学习,能够进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成果展示阶段,此阶段教师会指导学生对前期工作进行提升,指导学生学习如何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或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
大四第二个学习毕业设计阶段,因学生实习阶段已经培养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此阶段,学生一人一题,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需凝练适合学生独立完成的毕业设计题目,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提升实践能力。
(三)丰富第二课堂内容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我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组织学生各项学生相关竞赛,多数学院有完善的第二课堂制度,有完善的导师制度。越来越多的教师带着自己的科研项目参与到学生第二课堂中,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撰写项目申请书,引导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框架设计、总体设计、实现、问题分析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和实际工程或日常生活相关的项目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第二课堂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三、结语
科研反哺教学,真正实现科研服务于教学是目前高校努力的方向。科研反哺教学,一方面,教师能够实现科研教学齐头并进;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交流、协作、资料撰写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高校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篇5
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我生有体会作为理工科学生所有的特性,大学生活已经快走到尽头了,现在细想想周围的同学朋友好像都有着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作为理工科学生共有的特性。
理工科学生的人格特征是谦虚、克己、忍耐,处事认真、严肃审慎、比较保守,尊重传统观念和行为标准,很少追求刺激去做危险的事。理工科学生虽然还未走出校门,但未来的职业、社会角色已时时影响着他们。校园文化环境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格特征也有一定的影响,就某种意义说,校园是个精神社区,校园文化氛围的有效传递性和强力渗透性,对理工科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及人格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而理工科学生就表现出谦虚、克己、忍耐,处事认真、严肃、审慎,很少追求刺激等人格特征。
理工科学生的性格弱点:
1、大部分理工科行业知识对于人际交往无用,理工科大部分知识均用于轻、重工业生产行业,即常说的第二产业。这是一个对社会民生攸关的产业,但对于人脉的建立来说却不是优势产业。
2、理工科人士在讨论时过于注重知识带来的优越感不错,理工科人有着最全面系统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框架,对问题的讨论往往能抓住本质。然而,这种能力有时表现为一种优越感,让别人感到不快,也就不可能再进一步和你分享更有价值的信息了。
3、理工科的人,往往不愿承认,利润和机会的关系,比利润和
技术的关系更紧密理工科的人,在学生生涯中,见识了这世上最炫的技术,及技术发展的最大可能性。对技术改变世界抱予了很大的厚望。有了技术——改变世界——获得报酬是根深蒂固的思想。
4、理工科的人过于喜欢折腾技术,业余时间没有用在点子上 人的业余时间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对所有事情都付出同样多。时间用在对职业生涯有利的点子上,是很多理工科人士没有做到的。
这些是作为理工科学生的通病,这一通病造就在职场上理工科学生的各种失利,作为一名理科学生应该充分认识自己,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剖析,这样才能应对未来职场的挑战。我在学习生活中渐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为自己毕业之后职场的挑战打下了基础。
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的。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个人而言对人宽容,为人真诚。有足够的幽默风趣的言行,与人交往谦虚,待人和气,尊重他人。做到心平气不乱发牢骚。能够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诚实、不欺、信守承诺。但是有很多不足,做事和对人都不太自信,做事情总是毛毛躁躁,不爱在人多的场合表现自己,不积极的参加班级组织的课外活动。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应该多多参加课外活动,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
在即将踏出校园的我来说,人际交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知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就在于肯定他人的存在价值,理解宽容他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必备的原则:
一、真诚待人。真
诚是打开心灵的钥匙,以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好感。
二、主动原则。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能够使人产生受重视的感觉。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好感。
三、交换原则。人与人之间的感受是相互的,以礼相待,还之以礼。
四、平等原则。人与人交往注重的是心情,平等的看待别人才是最好的友好。
为了更好地与人交流我应该完善自己的交往能力。1. 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怎样表现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心理学家卡耐基在其著作《怎样赢得朋友,怎样影响别人》一书中总结出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六种途径:(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2)微笑(3)多提别人的名字(4)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5)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6)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2. 提高个人的外在素质。追求美、欣赏美、塑造美是人的天性。美的外貌、风度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并且在心理上构成一种精神的酬赏。所以,大学生应恰当地修饰自己的容貌,扬长避短,注意在不同场合下选择样式和色彩符合自己的服装,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和风度。同时,大学生应注意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协调一致,即外秀内慧,因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加深,外在美的作用会逐渐减弱,对他人的吸引会逐渐由外及内,从相貌、仪表转为道德、才能。
3. 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良好的个性特征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吸引作用,不良个性特征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阻碍作用。生活中,大家都愿意与性格良好的人交往,没有人愿意与自私、虚伪、狡猾、性情粗暴、心胸狭隘的人打交道。因此,要不断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注意克服性格上的弱点。
4. 加强交往,密切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空间距离上的接近,是促进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因为人与人之间空间位置上越接近,彼此交往的频率就越高,越有助于相互了解,沟通情感、密切关系。即使两个人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通过交往,也有可能逐步消除猜疑、误会。反之,即使两人关系很好,但如果长期不交往,彼此了解减少,其关系也可能逐渐淡薄。大学生同住在一起,接触密切,这是建立友情的良好的客观条件,应充分利用这一条件,与朋友保持适度的接触频率,才使人际关系不至于淡化甚至消失。切忌“有事有人,无事无人”。
没有沟通,世界将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当人置身于社会环境中,每天都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交往,每天也有可能遇到社交的难题。交往给人带来幸福和欢乐。正如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所言:“一个人成功的因素85%来自社交和处世”。做为一名大学生要想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就应该真诚待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诚实又是成功交往的基础,知心朋友和牢固的友谊是通过真诚相处才获得的。坚持真诚坚持守信,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缺陷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肝胆相照、赤诚待人、胸怀坦白。总之,要从各方面锻炼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出色的口才使自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如今人类已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人们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素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抓起。
如何让学生能轻松,愉快的进行口语交际、学会交际,成为我研究的内容。基于此,我提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
2、课题提出的意义
学习新课标后,我领悟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1)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
速的语言组合能力、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广泛的实践研究,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形式,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这门学科的兴趣。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对应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学习研究,促进自己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做个科研型教师。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人为本”理念
人本心理学家把潜能看作是人的内在价值,指出人的潜能的实现决不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规定性,后天的社会环境决定着人的潜能的实现与压抑,而后天的环境必须有一种和睦的气氛,有一种真诚、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从而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成为可能。戈布尔说:“健康的儿童是乐于发展、前进的,乐于提高技艺和能力,乐于增强力量,因此要对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发展产生兴趣。”马斯洛认为,人最终不是被浇铸成或塑造成人的,而是依靠自身实现潜能的,环境的价值在于促进潜能的现实化。本理论中三方面值得本课题的关注:①学生是口语交际的真正主体;②教学环境的创设是学生真正口语交际潜力的促进者;③口语交际触及的是学生潜能的开发发展。
2、让学生敢于口头交际的策略的研究:找到学生不敢与同学交际的原因后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如何让学生敢于和同学进行口头交际的策略,并让他们感受到交际带来的舒畅心情和愉快情绪。
3、学习新课标对口头交际能力提出的要求,并研究得出达到要求的策略。
4、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的研究:语文课堂是生生和师生之间进行口头交际的最直接的场所,是我们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最佳场所。这具体的情境,是学生各展口头风采的沃土,在这块沃土上,师生不断的锻炼着自己的口头语言,同化优化课堂语言。比如“我认为”,“我不同意某某的看法”。使口头交际能力得到升华。
5、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研究:当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提高了,他就具备了积极的心态,乐观的心理、不再恐于与人沟通交流了,这样就能更快地适应多变的社会,如鱼得水在各种场所施展口头才能,提高了口头交际能力,也就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研究。
七、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开展调查,进行现在状分析,对调查情况分类对比,积累材料,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进行具体操作。
1、文献法: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2、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情况,适当调整课题研究,3、注意测验试卷的类型,特别要考查口语交际的水平。
4、总结前半年的实验情况,调整研究方案,重视课堂结构的调整。
5、及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必要时进行一些看图说话、编故事、小小演讲会等比赛,从多方面分析证实。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
1、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课题实验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实验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归类、比较,总结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通过测验效果,揭示口语交际的教学规律,分析存在的问题等。
2、撰写课题报告。
3、总结口语交际教学的新方法。
4、汇编口语交际教学的设计方法、口语交际教学的时间安排原则、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筛选以及相关教学策略。
九、研究的预期效果
1、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会说普通话,语句连贯,条理清楚,态度大方,有礼貌。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整理、总结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策略,提高我们当前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活跃我校口语教学的研究。
十、研究成果形式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篇7
一、交往与合作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高中课标》)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中, 其中一条就是“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敢于坚持正确观点, 勇于修正错误, 具有团队精神”。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 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其中, 学会共同生活是指要培养下一代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的品质和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品质。科技越发展, 越需要具备与人合作共处的良好品质, 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没有互相关心、支持与合作, 就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因此,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往能力是当前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作为站在基础教育改革前沿的高中物理教师, 对培养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的问题必须有足够的重视。
二、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及问题
就目前而言, 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能迅速转变教育观念, 兼顾新课程提出的三个标准, 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兼顾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兼顾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把学生集体变成一个善于合作、善于交流的群体。
首先, 认为中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往能力为时尚早。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乃至学生本身, 都认为合作与交往能力是学生走出社会以后才需要的事情, 对于中学生没有必要过早涉入这种“成人的”事情。这种观念忽视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中学阶段正是个体形成自身价值观的最佳时期, 中学阶段所树立起来的价值标准往往会影响个人的一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我们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真正需要, 而这样的状况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非常普遍, 作为教师需要及时认识到这个问题,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其次, 作为教师,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是物理老师, 但是在育人方面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 而不应该仅仅属于某一科目的老师, 他们的称号只有一个, 那就是“教师”, 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自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 是一名教师, 而不仅仅是一名物理老师。因此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后, 我们能带给学生的更多的应该是课本以外的东西, 使学生在走出校门时是一个善于合作, 善于与他人交流的和谐的个体。
三、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当前, 对于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真正使学生做到全面发展, 是每一个物理教师所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对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 总结以下几点:
1. 转变教育理念, 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
教育的一切改革, 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一切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及教师的基本信念, 要把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 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终。在新课程改革中, 新课程标准把物理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把学生的能力放到一个应有的高度,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 不论从未来社会还是现实生活的角度讲都应加强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当然, 教育理念的转变不应该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 新课程理念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支持与配合才不至于落空。
2. 采用新的教育评价制度来衡量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状况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 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由于教育教学评价具有特殊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所以, 它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只有这样, 教师在教学时才不至于产生各种各样的顾虑, 评价制度的变革乃至于整个新课程改革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3.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因材施教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要求教师应当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当前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 全面把握学生成长的各个要素, 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策略, 科学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 力求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 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 着眼于使全体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 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还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 来学习如何计划并调控自己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学习过程, 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 并通过交往与合作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要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将所学的物理知识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区, 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篇8
一、同龄跨班区域游戏的开展,为幼儿更多的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
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对幼儿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交往中,幼儿逐渐熟悉、认识周围的人和事,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想法、行为、愿望与要求,理解他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学习与同伴分享、互相谦让、合作等人际交往技能。区域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同龄跨班区域中,首先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每班设计不同的区域活动内容,每天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游戏内容完全由幼儿自由选择。在幼儿主动游戏的过程中,就必然有主动的交往。在不断交往的过程中,丰富了游戏情节的发展。而与此同时,游戏情节的发展又能够增加幼儿在游戏中交往的频率。这样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激发了幼儿在跨班游戏中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样共同商量决定过程中,幼儿学习相互配合,互相谦让,也发展了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其次,通过这样的活动模式,幼儿选择的区域内容会更广,接触的不同班级的幼儿和老师相比以前也会更多,同样,怎样处理和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也会比班级区域更复杂,需要掌握的交往技能也会更高。起初,幼儿有一定的班级之分,都不肯到其他班区域里游戏,找不到角色的幼儿情愿充当观众看着同伴游戏。如:蓝朵朵班涂嘉莹小朋友非常喜欢隔壁班的舞台表演区,而当同龄跨班区域活动开始之后,所有孩子带着自己的区域游戏牌独自一个人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游戏,可是我发现她站在班级门口动都没有动,我问道:“为什么不参加游戏呢?你看小朋友们玩得多高兴呀!”他看了我一眼,没有吭声。 “你想玩什么,今天扮演的是谁?”他的头低了下去,两手互相揉捏着,忽然讲出一句:“我不想做游戏,可以吗?”说完又低下了头。刚开始我们在进行活动时部分幼儿都会表现出这样的心里,所以我们改变策略,先让班级的配班教师去到本班幼儿最多的班级陪伴并做观察,让幼儿有一个安全的游戏环境。然后等孩子们熟悉整个年级的区域活动内容、老师、幼儿之后在改变策略,经过一学期得努力,孩子们可以很自信的去选择、很自主的去游戏,老师也会很放心的去观察他们如何协商、讨论、谦让、进步。
二、同龄跨班区域游戏的开展,促进了幼儿社交语言的发展
中班幼儿,语言发展已经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幼儿已经能意识到在和同伴交往时,要想让对方明确自己的行为意图,必须去用语言表达。这就为幼儿间的交往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整个同龄跨班区域过程中,使用最频繁的就是语言间的交往。这种言语上的表达也是在幼儿已经具备一定表达能力经验基础之上的。通常,会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的,幼儿会模仿一些生活中成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交往。我记得,绿泡泡班郝嘉源第一次到红果果班“交通区”扮演交警时,有一位司机在学校前方鸣笛了,郝嘉源跑过去命令说:“不要违反禁令标志。”并且用交警特有的标准手势开始指挥交通,提醒司机和路人遵守交通规则。很明显,郝嘉源的爸爸是交警,一定是爸爸教过他,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发展了游戏情节。郝嘉源用清楚的语言提醒路人要遵守游戏规则,学会看各种标志,而且也通过他的语言表达为今天的游戏者传递了该游戏的经验。
三、同龄跨班区域游戏的开展,增强了同伴的相互影响作用
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由出生时的自然人到后来成为一个社会人,是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化的结果。影响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同伴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同龄跨班区域游戏中,也不难看出幼儿的交往行为与同伴的行为方式有诸多的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说同伴是吸引幼儿参与到游戏交往中的积极因素之一。而且,幼儿的交往模式,除了从生活中的成人那里模仿学习之外,绝大部分内是从同伴那里学习来的。在游戏中,幼儿间的交往处于一种平等的气氛中,这种交往环境吸引着他们之间互相模仿、学习对方的行为,并在共同的活动中,形成一定的交往模式。每天,在一个区域内进行游戏的几个幼儿的交往能力肯定是有区别的。在观察中我发现,即使平常在集体中,不善于表达、交流的杰杰,在游戏中,因为有了好朋友天天的共同游戏,有了游戏情境的渲染,他也会很主动、大方地和同伴交往。这当然要归功于的同伴长期的、积极的影响,因为天天的交往行为方式是他所能够接受、认同的,甚至是喜欢的,所以能被杰杰在游戏中无形地吸收。在和同伴共同游戏中,会让幼儿在逐渐释放自己,产生向同伴学习的动力和愿望,在不断地模仿行为之后,幼儿自身也会习得到一些比较认可的交往经验从而内化为自己所用,这也就是同伴作用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体现。
四、同龄跨班区域游戏的开展,让幼儿更加自主、自信
在同龄跨班区域游戏中教师要善于了解每个幼儿的智能强项与弱项,有效地引导他们互动起来,发挥强项优势,弥补弱项。 同龄孩子还有着类似的年龄特点,有着共同的话题,在言语、情感等方面也更容易沟通,他们往往会因为一句话、一件事而引起共鸣。在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不管是“聪明”还是“迟钝”的幼儿,总会在语言能力、艺术表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往能力等某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优势或劣势。如某个幼儿在许多人眼里机灵乖巧,但或许在操作材料时偏偏就显得笨手笨脚,而一个平时不惹人注意的孩子一到益智区里却会有突出的表现。黄豆豆班有个叫玲玲的小女孩内向又胆小,每次活动总是跟在自己老师的身边。但是她的动手能力很强,她能用多米诺骨牌摆出各种造型,男孩子们都主动邀请玲玲一起玩,让玲玲教他们玩多米诺。这样一来,玲玲与其他孩子之间就有了言语的交流,有了自己的朋友。慢慢地,她也开始和小朋友一起进入其他区域游戏,逐渐开朗自信了。
五、同龄跨班区域游戏的开展,让幼儿学会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推荐阅读:
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教学反思10-01
品德与生活教学12-08
品德与生活教学策略08-09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09-20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05-14
品德与生活教学心得11-13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12-18
小学生品德与生活说课10-20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07-03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富饶的地方》教学设计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