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2024-09-20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精选12篇)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1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教科书或教师指导用书中提示的活动案例, 都在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是基本的课程之一。 学校和教师也可根据课程要求及本地、学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教材。

如在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二课《 家乡的物产多又多》 一文中,我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见识向学生做了如下的讲解:家乡的水果有草莓、樱桃、李子、沙果、葡萄、123小苹果、海棠果、圆枣子、 狗枣子、山里红、苗榆果、糖李子以及全国著名的延吉苹果梨等。 中草药有人参、党参、沙参、五味子、猪苓、川贝母、柴胡、元胡、穿地龙、龙胆草、刺五加、黄连、榆蘑、木灵芝等。 山菜有蕨菜、刺嫩芽、猴腿、广东菜、薇菜、金针菜、老山芹、二夹芹等。 菌类有榛蘑、榆黄蘑、 小黄蘑、元蘑、趟子蘑、猴头、对蘑、青蘑、木耳等。 干果有松果、核桃、榛子、瓜子、葵花籽等。 名菜有辣白菜、酸菜、干食明太鱼等。 这些知识当时教材上根本没有,后来学校又增添了家乡这本教材,我发现有些知识我曾经教过学生,说明我教得没错,也能证明我是一个合格的家乡人。 有些知识书本上依然没有,但我却采摘、挖掘过, 能准确辨认。 这些知识主要源于生活,通过我的介绍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出发真正了解家乡的物产有哪些。老师的知识毕竟有限学生要想了解的家乡的物产, 可以问家长或其他的长辈, 也可以在土产收购站问一问,或看书报、看电视,也可以上网查一查资料,且在调查时要虚心,一定要使用礼貌用语。

二、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媒体资源, 并促进儿童之间, 班级、 年级和学校之间图书和资料的交流与共享。 同时教师应利用儿童自身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现等作为活动的资源。

教学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教师可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

如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六课《 花草树木点头笑》 一文中, 文中介绍了芦荟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夜来香可驱蚊,薰衣草可做香料等,我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并根据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学校以及场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查。 同学们每天上学在学校里玩耍,你知道路边和学校四周都有什么树吗? 你知道木片场加工那些树木木片有什么用吗? 你还知道哪些花草树木的作用?

上课时,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你知道路边和学校周围有哪些树?学生举手说:“ 有松树、榆树、杨树等。”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学生说:“ 松果可以吃。听说过榆树上的榆钱可以吃,怎么吃没见过。” 我表扬他们说:“ 你们知道的可真多, 你们想知道榆钱怎么吃和其他花草树木的作用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想。 ”

我先说榆钱的吃法:吃榆钱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初,因为当时人多地少、粮食也少,在榆钱没有成熟的时候采摘,用玉米面和榆钱放在一起煮粥吃,或者把榆钱和玉米面和一起贴饼子吃,其主要目的是代替粮食。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以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人们再也不用吃榆钱了。刚才同学们说松果可以吃并且吃过。据说松果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因此为了保健,人们都会买些吃。 我从一本书上看到松针中含有VC,当人体缺乏VC时可以饮用松针泡水来补充VC, 另外固体松油———松香被用作弦乐器上的润滑剂。

下面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其他一些树木及花草的作用。 核桃楸的果实既是水果又是干果。 炮制可药用———健脑养骨。 黄菠萝属于珍稀树种,人称它的树皮是老虎皮,树皮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九月菊的菊花用水冲,用热气熏眼睛,在和菊花水有明目的作用。 杭菊花有降血压的作用,中老年高血压者可是适合杭菊花茶。 蒲公英、车前子、龙胆草、山上的冬青都是很好的药材。

第二个问题你:知道木片加工厂有哪些树木吗? 学生回答主要是杨木。我说是的。木片厂除了加工杨木也加工一些椴木、桦木、柳木和一些少量的质地软、白的杂木。 木片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说可以造纸。 我说:“ 你们答得很好。 我们知道草树木的花、根、果实、 树皮有一定的药效,花草树木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可以防风固沙,固定土壤,吸水,防止水土流失,制造氧气和造纸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纸,减少资源的浪费。 你们怎么知道这么多的知识的?”有的说是老师教过的,有的说是在家长那听到的,还有的说是向别人请教的。 我立即表扬他们:“ 你们能有这么多学习知识的方法老师很高兴,希望你们平时多看书看报、上电脑和多向别人请教。 ”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2

一、教学准备

第1条 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 通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和目标。

第3条 了解任教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结合学习主题做好预先安排。

第4条 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整体设计、规划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协调与学校活动、其他课程的配合。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5条 进行单元备课。根据课程设计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分析各册教材中相关单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单元定位。了解单元体现的内容标准、单元设计目的和思路,掌握单元教学目标。

第6条 进行课文备课。分析单元内各课之间内容与目标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课文定位。通过观察、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与课文学习主题相关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水平和行为习惯,分析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针对性。确定课文教学目标,划分教学课时。

第7条 进行课时备课。依据课文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要求。

第8条 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和组织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及时吸收社会发展信息。

第9条 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的选择应依据目标、内容、资源条件、学生特点和能力等情况。既要备教师的教法,也备学生的学法。第10条 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相关课程资源,准备录音、投影、课件等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手段和课程资源的利用要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注重实效。

第11条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领域广泛,教师要注意查阅资料,准确掌握教学中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第12条 编写教案。教案是针对课的具体设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案,一般以课文教案和课时教案结合呈现。课文教案主要包括:课题名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文教学目标、课时安排。课时教案主要包括:课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预设、课外延伸活动设计等。

二、教学实施

第13条 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参与和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课前准备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第14条 课前熟悉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和材料等。

第15条 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容量适中。

第16条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能力培养,相关知识概念、技能传授准确。

第17条 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第18条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

第19条 根据学习主题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体验感悟。低年级宜以活动体验式教学为主,中高年级宜增强问题探究式教学。

第20条 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元对话,教师有真情实感。

第21条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合理调整教学预设。

第22条 教学空间不限于课堂,根据学习主题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地实际,可以扩展到校园和校外相关教育场所。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活动或其他课程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第23条 根据学习主题需要,布置行为练习、资料搜集和阅读、调查访问等课外延伸活动。课外延伸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实践性活动需要考虑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三、学习评价

第24条 学习评价要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第25条 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学习结果指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第26条 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习活动记录、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第27条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

四、教学资源 第28条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可利用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生活资源;利用学校、学生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资源;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

第29条 教师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常识、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完善综合知识结构,以适应综合课程教学要求,注意运用相关知识和社会信息资源开展教学。

谈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 篇3

摘 要:《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教师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关键词:课程资源;礼貌用语;花草树木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教科书或教师指导用书中提示的活动案例,都在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是基本的课程之一。学校和教师也可根据课程要求及本地、学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教材。

如在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二课《家乡的物产多又多》一文中,我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见识向学生做了如下的讲解:家乡的水果有草莓、樱桃、李子、沙果、葡萄、123小苹果、海棠果、圆枣子、狗枣子、山里红、苗榆果、糖李子以及全国著名的延吉苹果梨等。中草药有人参、党参、沙参、五味子、猪苓、川贝母、柴胡、元胡、穿地龙、龙胆草、刺五加、黄连、榆蘑、木灵芝等。山菜有蕨菜、刺嫩芽、猴腿、广东菜、薇菜、金针菜、老山芹、二夹芹等。菌类有榛蘑、榆黄蘑、小黄蘑、元蘑、趟子蘑、猴头、对蘑、青蘑、木耳等。干果有松果、核桃、榛子、瓜子、葵花籽等。名菜有辣白菜、酸菜、干食明太鱼等。这些知识当时教材上根本没有,后来学校又增添了家乡这本教材,我发现有些知识我曾经教过学生,说明我教得没错,也能证明我是一个合格的家乡人。有些知识书本上依然没有,但我却采摘、挖掘过,能准确辨认。这些知识主要源于生活,通过我的介绍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出发真正了解家乡的物产有哪些。老师的知识毕竟有限学生要想了解的家乡的物产,可以问家长或其他的长辈,也可以在土产收购站问一问,或看书报、看电视,也可以上网查一查资料,且在调查时要虚心,一定要使用礼貌用语。

二、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学校之间图书和资料的交流与共享。同时教师应利用儿童自身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现等作为活动的资源。

教学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教师可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

如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六课《花草树木点头笑》一文中,文中介绍了芦荟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夜来香可驱蚊,薰衣草可做香料等,我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并根据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学校以及场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查。同学们每天上学在学校里玩耍,你知道路边和学校四周都有什么树吗?你知道木片场加工那些树木木片有什么用吗?你还知道哪些花草树木的作用?

上课时,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你知道路边和学校周围有哪些树?学生举手说:“有松树、榆树、杨树等。”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学生说:“松果可以吃。听说过榆树上的榆钱可以吃,怎么吃没见过。”我表扬他们说:“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你们想知道榆钱怎么吃和其他花草树木的作用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

我先说榆钱的吃法:吃榆钱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初,因为当时人多地少、粮食也少,在榆钱没有成熟的时候采摘,用玉米面和榆钱放在一起煮粥吃,或者把榆钱和玉米面和一起贴饼子吃,其主要目的是代替粮食。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以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人们再也不用吃榆钱了。刚才同学们说松果可以吃并且吃过。据说松果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因此为了保健,人们都会买些吃。我从一本书上看到松针中含有VC,当人体缺乏VC时可以饮用松针泡水来补充VC,另外固体松油——松香被用作弦乐器上的润滑剂。

下面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其他一些树木及花草的作用。核桃楸的果实既是水果又是干果。炮制可药用——健脑养骨。黄菠萝属于珍稀树种,人称它的树皮是老虎皮,树皮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九月菊的菊花用水冲,用热气熏眼睛,在和菊花水有明目的作用。杭菊花有降血压的作用,中老年高血压者可是适合杭菊花茶。蒲公英、车前子、龙胆草、山上的冬青都是很好的药材。

第二个问题你:知道木片加工厂有哪些树木吗?学生回答主要是杨木。我说是的。木片厂除了加工杨木也加工一些椴木、桦木、柳木和一些少量的质地软、白的杂木。木片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说可以造纸。我说:“你们答得很好。我们知道草树木的花、根、果实、树皮有一定的药效,花草树木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可以防风固沙,固定土壤,吸水,防止水土流失,制造氧气和造纸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纸,减少资源的浪费。你们怎么知道这么多的知识的?”有的说是老师教过的,有的说是在家长那听到的,还有的说是向别人请教的。我立即表扬他们:“你们能有这么多学习知识的方法老师很高兴,希望你们平时多看书看报、上电脑和多向别人请教。”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生活有效教学策略 篇4

一、要突出德育为先的特点

教育方针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明确地指出, 要使所有的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这“五育”里, 摆在首位的是“德育”, 可见德育位置的重要。新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理念, 就是要求所有的学科教学都要渗透德育, 很显然, 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在于告诉人们, 教会学生知识固然重要, 但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更重要, 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了育人, 而这一教学目标对于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来说, 更是主要的一项。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把育人的观念渗透于教学的始终, 时时都不能忘记教育和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好人。

二、要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过程, 应该突出以活动为主、课堂讲授为辅。试想, 总是把学生关在屋子里空洞地说教, 空洞地讲大道理, 空洞地告诉他这样做对那样做错, 他会明白吗?他会懂吗?最多也是一知半解。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与实际相结合, 与活动相结合, 寓知识讲解于活动之中, 把课堂知识与活动结合起来。比如说, 你在课堂里给他讲, 一定要尊老爱幼, 一定要孝敬老人, 一定要多做好人好事等等, 具体怎么做呢?为什么要做这些呢?学生不会有多么深的印象, 也不会有多少真挚的情感体验, 可是, 换一种方式, 你如果把他们领到福利院, 为老人们梳梳头、洗洗脚、洗洗衣服、擦擦玻璃、扫扫院子, 他们就会在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美好, 感受到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感受到尊敬老人、孝敬长辈、多做好人好事, 这是每个学生义不容辞的事情, 作为一名少年儿童, 一定要把这些美德发扬光大, 一定要做一名敬老孝亲的模范。因此, 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多多地创造一些有益的教学活动, 让他们通过亲力亲为的活动去理解教材文本知识, 让他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得到提高, 由此, 让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得到落实和提高。

三、要突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 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同时也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阐述的道理只有一条, 那就是说,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必须与当地社区的经济建设相结合, 必须与当地一些有益的重大活动相结合。比如说, 可以安排学生到社区去搞一些关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的社会调查, 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或者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做一次关于物价增减情况的调查, 然后写一篇关于如何控制物价的文章;安排学生参加一次义务植树活动, 然后写一篇关于绿化、美化家乡的文章等等, 方式很多。谁也不会否认, 学生每参加一次活动, 都会受到一次正能量的教育, 都会受到一次具有积极意义的鼓舞, 这比闭门造车效果要好多少倍。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5

我眼中的品德与生活课,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来,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的,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本着这样一个理念,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等,去引导孩子听一听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去思考,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看法,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

一、在转变中学会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力求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最终达到教会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哪些物品是危险的这一话题进行展开,就要学生意识到危险与安全的物品的区别,比如鞭炮的使用,你必须在正确的操作要求下进行是安全的,否则是危险的。那么在教学生的时候就要偏重对使用方法上的严格要求,不能注重鞭炮的作用于用途上来。又如,讲授“遇到危险怎么办”一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出鼻血的情况在校内时有发生,而且学生总是惊慌失措,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因此,我觉得把这类生活中的场景注入到课堂内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先让孩子们谈出鼻血时的感受,再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当时自己都用了哪些方法来处理,效果怎么样。让孩子们把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同大家分享。

二、在创设中找到思路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师要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总的来说,本课程的教学应使用创设性的教学方法来寻找思路。涉及到具体课文时,它们的活动课型又是不一样的:重情感培养的课文以情感体验式为主;重习惯养成的课以反思行动式为主;重社会知识、能力形成的课则以自学交流式为主。

当然,一部分课程很难用一种模式来实施到底。但我认为,一节品德课总是由若干个围绕目标、主题的活动组成的,一个个活动有创设性地实施了,整节课的目标就能达成。

三、兴趣是积极的催化剂

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各种积极因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教师的带头作用

1、首先,教师尊重学生,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成功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温暖的语言播撒给每一个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唤起他们的成就感,切莫用讽刺、挖苦、旁敲侧击等手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独立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来和学生进行平等的面对面的交流,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予积极的评价,使他们享受到被肯定、被认同的喜悦。

3、教师要适度宽容学生。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的行为总有不尽人意的时候,此时,教师须循循善诱,耐心开导,予以宽容。切勿妄下论断,把人“一棍子打死”。

(二)学生的参与激情

1、让学生发现自我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一头雾水,所谓的参与也只是被动地师问生答,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更谈不上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新时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保证学生自学、提问、讨论、交流的时间,注重学生思想认识的内化过程和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不能只图热闹,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应该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操作上下工夫,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看一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议一议”;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想一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做一做”,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让学生当家作主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也要注重一般性学习策略的指导,更要在教给方法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独立探究。在探究中,一方面教师要将提示的方法和相应的诱导使学生得到深化,并体现其效用;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究中可以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生的主动探究与老师的诱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和发展。

3、让学生自我反思

自主反思就是自己对自己学习的进行总结,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以激发上进心。

(三)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创设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达到自主获取知识的目的。把学生完全置于一个舞台上,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把想说的说出来,并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环境对人类的重要,及如何才能做到既保护环境,又发展国家的经济。

(四)创新的实战舞台

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还要十分重视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使他们逐渐具备适应社会、适应竞争、学会为人处世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改变师讲生听、师问生答,教师一把手包办的教学局面的基础上,实行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参与活动的力度。其基本做法是:课堂上大量采用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和时间,使沉闷封闭的课堂成为活跃的开放的课堂。

四、来源生活,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出发,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的,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本着这样一个理念,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与教学。比如: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有一节课叫《我在长大》,在教学中如何把学生长大的事情如何告诉他们时,可以采用生活实际的照片、自己的穿着等方面进行老套的讲授式教学法,不是用语言来告诉他们长大的情景;而是可以让他们去寻找自己以前的衣物、玩具等来体现自己在不断成长,既做到了实践有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其实品德与生活课,是教授这门课程老师的一块很好的发挥阵地,不仅是创新的教学模式,还是务实的教育效果,更是回归生活的真实体现。在品德与生活的继续改革中,我们也要跟紧脚步,去感受学生的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的生活。

生活就是教材,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尊重儿童们的天性,要尊重他们的自然生活,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束缚。儿童是一道风景,老师是陪衬。所以说,在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当中,必须去挖掘生活的意义、生活的价值。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6

关键词:课堂生活化;有效途径;重要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这一阶段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并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且,教师通过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到做人的道理,并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争做道德文明小少年。

一、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意义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来使自身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对于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能达到完全的理解,然而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反映一个人道德意识的好坏,不仅仅在于这个人做了多少大事情,更要从生活中的小事情来评价,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明白,生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最好的镜子,进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

二、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途径

1.营造轻松的生活化教学氛围

生活化教学方法,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将课堂生活化,将学生学习的内容生活化,以生活为基础开展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将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教学方法。因为,这门课程本身就与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当然了,教师在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时,也应该充分地考虑到每一节课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进而通过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来推进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良性发展。

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是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觉拘束,而是更能放得开。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学生也就会更加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配合老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也会更容易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这对于促进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由生活化情境引出教学内容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课程内容,并且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思考,使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便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中更加主动。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出教学内容的方式,就是一种引发学生思考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学习“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应用生活化的情境引出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并回想一下见过的环境来说一说,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是否整洁干净?有没有一些不整洁的,影响我们健康生活的地方呢?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并说明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对学生提出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环境的倡议。通过这种方式引出教学内容,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会相应的提高。

3.以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理解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例如,在学习“我们的食物”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来为学生讲解,在这些食物中存在的营养以及对我们身体健康有哪些好处。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容易地理解课程内容,并在今后的生活中重视营养的均衡发展。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通过对生活化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意识和道德意识的目的,使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在未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红岩.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涂顺琴.如何让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3(Z1).

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篇7

一、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融合的优势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在于构建了学生感兴趣的“类生活”课堂。这种“类生活”课堂从学生内心深处唤醒学生自我意识, 唤醒学生创造力, 让学生体验德育学习的价值。也可以说, 这种“类生活”课堂就是“模拟生活情境”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是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从教学目标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获得感受体验, 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对话, 促进情感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刻板印象。

小学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的思维是以感性思维为主, 他们需要借助大量的素材去感知, 而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品德教学所需要的大量素材。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及生活经验, 把学生熟悉的事融入到教学中, 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在生活中体验知识, 在生活中实践知识,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把知识融为自身, 促使学生主动地把所学的知识升华为指导自己言行的坐标。因此, 把生活与小学品德结合起来, 既符合了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又能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二、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1. 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们要通过品德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增强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实质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进而更好地学习、生活。因此, 要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必须实施生活化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生活化

品德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更加重视的是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我们必须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开发的学习氛围, 这样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 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道德品质。因此, 品德教学不只是纯粹的理论, 而是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要发挥品德教育的意义, 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 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升华。为此, 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内容, 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 培养学生做决定的能力。

3. 教学活动生活化

基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更富有创新性, 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教学组织, 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如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 互动游戏、实践性活动 ( 如采访活动、实验活动等) , 我们要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 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在活动中, 我们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达到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优化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 就是为学生营造生活化语境, 开展生活化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 参与生活, 达到品德的内化。

4. 教学过程生活化

品德教育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重视品德的过程性和实践性。因此, “生活”要贯穿于整个品德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也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拉进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发现问题, 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 实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统一。

5. 教学评价生活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实施生活化教学评价, 就是把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建构评价的基础, 突出学生的真实经验, 强调教学对生活的适应。在生活化评价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 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促使他们不断得到发展。

三、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1. 跳出教材, 实施人本化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 “这个学科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也就是说, 品德教学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能够反映出学生的需要。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依据, 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教材中所呈现的资源不仅仅是教科书, 还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提示, 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 寻找到学习资源, 进而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真实, 更加具有生命力。品德教育更加重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此, 要们要把教学延伸到课外, 从教师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要力求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丰富的生活联系起来,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更能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让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生活经验, 教师要利于这些经验来设计教学活动, 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引起学生的共鸣, 让学生在体验中激发出真实思想。

2. 挖掘生活资源, 整合教学资源

陶行知说过: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去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教学。如学习“和好书交朋友”一课, 学生在课外虽然初步懂得了和好书交朋友的好处, 但是该如何选择好书成为了另一个问题。这个时候,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让学生对好书和坏书产生的效果进行说一说、比一比; 让学生推荐书籍; 说一说读书的方法等。这样的交流使教学更加开放, 更能让学生获得实际的锻炼, 还让学生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达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

3. 解放学生, 体验生活

品德教学更应该加强生活体验, 这是学生获取经验、感悟、内化, 从而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对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巴、空间、时间进行整体的解放, 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品德习中, 积极体验, 发现德育的价值,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小学品德与生活融合, 是提高小学品德教学的出路, 而这也是我们对学生权利的尊重, 在与生活的融合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 要实现“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也就是说, 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 与生活有效地融合,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建立以教材内容为中介, 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开放式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体验,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观念和态度。结合实际教学经验, 谈一下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小学品德,生活化,优势,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孙义.试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7) .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8

关键词:课堂生活化,有效途径,重要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这一阶段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 并通过对学生的引导,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且, 教师通过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到做人的道理, 并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争做道德文明小少年。

一、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意义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并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来使自身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的年纪较小, 对于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 并不能达到完全的理解, 然而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相结合, 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 反映一个人道德意识的好坏, 不仅仅在于这个人做了多少大事情, 更要从生活中的小事情来评价, 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明白, 生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最好的镜子, 进而引导学生, 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

二、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途径

1.营造轻松的生活化教学氛围

生活化教学方法, 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 并且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主要是通过将课堂生活化, 将学生学习的内容生活化, 以生活为基础开展教学, 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将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教学方法。因为, 这门课程本身就与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当然了, 教师在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时, 也应该充分地考虑到每一节课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 进而通过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来推进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良性发展。

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是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觉拘束, 而是更能放得开。在这种环境中, 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 学生也就会更加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 配合老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并且, 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也会更容易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 这对于促进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由生活化情境引出教学内容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 教师不能仅仅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课程内容, 并且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思考, 使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便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中更加主动。教师在教学中, 通过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出教学内容的方式, 就是一种引发学生思考的重要途径。

例如, 在学习“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就可以应用生活化的情境引出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前, 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 并回想一下见过的环境来说一说,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是否整洁干净?有没有一些不整洁的, 影响我们健康生活的地方呢?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并说明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对学生提出从一点一滴做起, 爱护环境的倡议。通过这种方式引出教学内容, 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会相应的提高。

3.以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理解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 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 就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例如, 在学习“我们的食物”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就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来为学生讲解, 在这些食物中存在的营养以及对我们身体健康有哪些好处。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容易地理解课程内容, 并在今后的生活中重视营养的均衡发展。

总之,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 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结合课程内容, 通过对生活化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意识和道德意识的目的, 使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在未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红岩.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9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综合课程

自流井区作为自贡市首批新课程实验区,自2002年9月起,全区16所小学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通过八年的努力,小学《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入深化阶段。相比原先的思想品德课而言,现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下文简称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两门全新的德育综合课程。整体而言,其根据新课程理念开展的教学活动得到实施并向纵深推广,新旧课程的转型初步完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现对这些现状作简单分析。

一、在实验中取得的成绩

(一)教研部门取得的成绩。

1. 培训形式多样。

培训是促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推动课改实验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我区每学期培训一次,先后举办了各个层面的培训,如通识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培训、专题培训;培训形式有案例讲座式、观摩研讨式、参与互动式等。每次培训努力做到能带给教师“理论的提高”“经验的分享”。通过每学期不同形式的培训,我区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 调研及时到位。

下学校调研是教研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价值导向、提炼经验、发现问题、共同研讨。这几年我作为品德学科的教研员到过所有的中心校和村小,听老师上课,与老师、学生座谈,体现教研部门研究、服务的职能。其间,感受到老师投身课改的热情,看到他们成长的足迹,从不知所措的茫然到略有所悟的惊喜。

3. 教研活动辐射到面。

(1)发挥区级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请他们上研究课,作专题发言。如育英小学的何丽老师在2007年春我区举办的城乡教师教学教法研讨会上的研究课《我和动物交朋友》,得到到会所有老师的肯定。此课在2007年4月27日全市城区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还获得一等奖,并在2008年11月获四川省思品优质课三等奖。(2)要求参与实验的教师能写好相关的实验笔记、教学案例,撰写与课程相关的论文。目前,我区教师的论文已有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3)教研员利用培训、下乡的机会,将某个学校好的做法宣传推广,以星星之火造就燎原之势。如多次搞城乡教学经验交流、送教下乡等活动,使我区品德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大,教学实效性也初步显现。

(二)学校及教师方面。

1. 许多学校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开展学生主体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在生活体验中、活动探究中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教学的生活性、开放性更强。

2. 许多教师摆脱了过去知识化、成人化、教条化的教学模式,自觉整合多维教学目标,教学追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注重通过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开展教学,初步形成了以“自主活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体验感悟”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受到学生的喜爱。当然,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许多深层次的难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值得研究。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学校重视不够,教师工作负担较重。

品德课程仍然被一些学校置于“副课”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随意削减课时、频繁更换教师、不重视教学检查与评价等现象。许多学校没有设立品德学科教研组,除参加区里的教研活动外,在学校基本无教研活动;家长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支持也不足。另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大多由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专任教师很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比较难以开展。而且这两门综合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习领域多,并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等方面工作量相当大,而客观上兼任老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准备品德课的教学,因此,他们的心理压力很大,工作负担比较重。

(二)教师对课程的认识还需提高。

一些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和要求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容易以原来分科课程的眼光来看综合课程教学。有的老师眼里只有“品德”,把综合课当作原先单纯的思想品德课来上;有的老师眼里只见“生活”、“社会”,按照生活、科学、历史、地理等内容进行纯粹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有的只是简单地将课程中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拼凑或叠加在一起。因此,就难以有机地融合品德、生活、社会等学习领域的教育要求和价值,全面达成课程目标。

(三)课程实施需要更多的外部环境支持。

品德课程仍然被一些学校置于“副课”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随意削减课时、频繁更换教师、不重视教学检查与评价等现象。许多乡镇及学校没有设立学科教研组,也很少开展教研活动。家长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支持不足。需要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由于安全因素考虑和社会联系渠道不畅,常常无法实施。这些现实的外部环境,使得课程的有效实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三、对本课程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尽管《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实施遇到了各种现实的困难,但教研部门和广大老师仍然在进行不懈而有益的探索。为了推进综合课程教学,我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希望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为保证综合课程的实验稳步推进,希望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能给予更多的关心,无论是资金投入、师资配备、教师培训、教学管理改革,还是教学设施的配备、教学评价等都应当给予关注和支持。对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量考评、岗位编制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学校要切实重视教研活动。

教师对于综合课程教学有一个实践探索和不断提升认识的过程。教师和教研人员应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对全局性、普遍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通过课例教学、问题研讨等方式,集中研究和探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研部门多提供相关课程资源支持。

各级教研部门应通过组织开展教学案例评比、教学课件征集等活动,逐步建设《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库,并通过网络平台和汇集文本等方式,实现教师对课程和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广大教师也应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地开发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四)学校要稳定师资队伍,加强校本教研活动。

鉴于目前学校教师配备的客观情况,建议学校在教师配备上尽量做到“相对集中,人员稳定”。如做到同一年级相对集中,或一位老师教2—3个班级。在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专任教师。同时,城区学校成立单独的教研组,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和质量。在农村学校设立单独的教研组有一定困难,可以组织开展联校、联片的教研活动等。

(五)专家能多与一线教师对话。

基层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渴望有与专家对话的机会,以便经验得到肯定,困惑得到指点。如评价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希望除了纲领性的要求外,还提供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意见或方案。

参考文献

[1]鲁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刊登于《人民教育》2002年增刊.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10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儿童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因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活动必须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目光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理感知社会, 用自己的思想研究社会。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世界中的教育主题与内容, 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为此, 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儿童学习生活经验

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里, 因而会发生很多故事, 他们往往会发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会出现在课堂里和书本上。在教学中, 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 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点, 让文本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例如,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课“男生和女生”所选取的事例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 比如“闹矛盾”、“结帮派”、“打小报告”等等。课文教学意图, 是考虑到十一二岁的儿童逐渐进入青春期, 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提高, 有了更多交往的需求, 对异性同学有了模糊的认识, 也遇到了如何处理男女生关系, 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等困惑与烦恼。这时,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回想“你关注过异性同学吗?”“你和谁发生过矛盾?是什么原因?”“你和谁是朋友, 他哪些方面吸引你?”“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等等, 同时, 帮助学生讨论、分析。教师点评, 让学生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真诚相待, 相互理解, 要建立真正的友谊, 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 相互尊重。

二、关注儿童社会生活经验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学校不是真空,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离不开社会、父母和家人。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有积极进步的因素, 也有消极落后的原因。这对儿童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例如, 思品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 乘坐公共汽车不拥挤, 给老弱病残让座, 可在现实社会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 对老弱病残者视而不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辩论, 明辨是非、正误。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社会现实, 坚持正面教育, 弘扬正气, 多列举社会新风尚, 先进人物事例,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观念。否则, 品德与社会课就失去了思品教育的真正价值

三、为儿童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目标和内容, 为学生创设一种供其活动的生活情景, 使他们感同身受, 体验生活, 提高认识, 指导行为, 更好地理解并吸收教师所讲解的内容,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例如, 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 进行亲身体验, 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 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 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

有些生活经历和生活现象, 是学生无法亲身体念的, 这就需要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条件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去感知。如教学《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时, 可以播放南京大屠杀影视, 再现南京大屠杀血腥惨剧,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四、组织儿童生活实践

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 课外导行, 除了课内教学, 校内训练, 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做到知行统一, 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例如, 教学《地球变脏了》时, 先通过课堂教学, 让学生了解到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 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 不加处理被排放到大气、河流和土壤中, 污染了天空、河水和土壤, 教师接着组织学生来到集镇、河边、田间, 亲身考察污染情况, 让学生有了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在考察活动中, 学生们自觉地清理垃圾了。

总之,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 我们要树立“生活即教育”的观念, 让品德与社会课同儿童生活牵手。一方面, 要“让教学走近儿童的生活”;另一方面, 要“让儿童走进社会生活”, 帮助他们在生活体验中学习提高, 从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摘要:本文就如何让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 从重视儿童学习生活经验, 关注儿童社会生活经验, 为儿童创设生活情境, 组织儿童生活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为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找到有益方法。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11

在教学上要明确本课程的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传授,忽略学生能力培养,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在组织每一个主题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全面把握总体的教学目标,但不可平均用力,而应在具体主题单元中有所侧重。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对儿童个体成长发育的基本要求;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对儿童个体生活态度的基本要求;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参与集体生活所应具备的基本态度;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进行个体生活、参与集体生活和亲近自然活动的主要方式。

无论是解读教材还是实施教学,要着眼于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班级的课程,按照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材顺序、重组教学内容或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主题,扩展教材,无需刻板地按照教科书按部就班地教学。要利用教材,诱发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丰富和创造学习内容;要打通文本生活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渠道,让课堂中的学生与文本中的儿童互动,一起感受、体验、分享,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激活自己的思考,丰富自己的认识,完成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提升。

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连续性,能深化教育、提升经验;要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实际情况,按课程标准、学生的需要和地区特点制定中长期且科学合理的学年、学期教育教学活动计划。

要注意整合教材及其他资源,理清教材每个道德主题的目标,充分考虑学生活动过程中的需要,将教材设计的道德主题与学校德育工作、少先队活动、班会内容等有机整合,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确定各年度或各学期彼此联系、不断深化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

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起导向作用,要全面、合理、明确、有一定弹性。《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来自儿童的自身生活,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了解学生自身的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及其生活环境的基本情况,了解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学习特点、行为习惯与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程度、生活经历和背景,确保目标的适切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要认真审读教科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等内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分解到各单元主题之中,抽取教材中的课程目标指向、内容标准要点,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分析处理,归纳实施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养元素。目标制定切忌“高、大、全”,要体现针对性、动态性、实效性。

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正确理解教材,研究、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及蕴涵的教育要素,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合理布局、调整、剪裁、补充教材。对补充的学习资源要进行认真地选择,注意学习材料与道德观要密切相关,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时代性、针对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學习材料的收集渠道与方法要多样,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有意识地观察、捕捉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现象,搜集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等,将其作为教育资源,有效加以利用,使教学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要善于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交互方式等方面,有效为学生学习服务。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教学的基础,是学生道德体验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针对活动主题,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与学生共同设计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对学生的课前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引导、示范,指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进行相应的资料搜集、课前体验、素材准备。在课前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获得对生活中道德观的初步认识。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突出立德树人。

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处于一种不适的困境,挑战学生的智慧,变单纯的知识教学为人格培养。对不同内容的活动主题,教师指导的重点应有所不同,采取的活动形式也应不同,应针对主题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与学习方式,如实地采访调查、教学游戏、合作讨论、情景表演、案例分析、操作实践、欣赏活动等。要给学生创造适合参与活动的条件和充足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广泛参与活动、参与学习探究,并在学习中形成多向互动(师生、生生等)和多维互动(信息交流互动、认知交流互动、情感交流互动、技能方法交流互动等),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活动形式、探究方法、表现和交流方式等不断延伸与扩展活动。

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给予特别的关注,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引导学生进入现实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真实的道德表现,仔细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及时捕捉学生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并有效纳入学习内容。活动要自主,教师不能统领、导演和指挥。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12

关键词:品德,教学生活化,内容,情境,活动

小学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与认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要求以小学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 这是儿童生活的特点与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内在统一。因此, 在品德教育中, 教学的内容, 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应体现儿童生活并展现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使儿童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逐步丰富生活经验,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人格的和谐发展, 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内容回归儿童生活

小学儿童是在感受、体会、领悟具体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品德的, 而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材内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 这为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内容和素材基础。因此, 将品德教学的目标内容转化为儿童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使课堂文本内容与儿童生活构成一种互补关系, 是培养他们学习的愿望能力和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

1. 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实施的场所不是封闭在教室里、局限在文本上。

教学要走进小学儿童生活的各个空间, 向儿童自身开放, 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 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教学内容联系儿童生活实际, 使品德教育体现儿童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 这样的教育才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2.

课程教学的内容联系小学儿童生活, 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调整补充教材内容, 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善于从小学儿童的生活中敏感捕捉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在教学中引入儿童自己的事、身边的事、学校里的事、家庭里的事;将小学儿童有意义的生活生成教育主题, 使小学儿童品德情感得到熏陶并内化为行为。

3. 课程教学的内容需从小学儿童的生活领域来充实, 重视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形成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在教学中, 教师应让小学儿童在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 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 而是引导他们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品质, 把儿童品德的培养与他们的生活形成内在的联系, 从而达到“通过生活学习生活”的目的。

4. 课程教学内容要体现小学儿童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所承担的与角色相关的教育价值。

小学儿童带着自己生活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走进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使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形成整合、多角度的沟通态势, 并围绕着一致的教育目标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教授, 而是引导儿童在发现、体验、感悟中培养自己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与能力, 并展现和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二、教学情景再现儿童生活

小学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因此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低, 对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肤浅和表面化。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 决定了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只能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 告诉他们多少道理, 使他们记住规则。在品德教育中, 教师最重要的是结合教学内容为小学儿童努力创设富有童心、童趣的生活情境, 将儿童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他们生活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让心灵上有触动, 情绪上有感染, 情感上有体验, 使小学儿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发展。

1.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师生双方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人文情境。

小学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满足感, 就在这种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中生成。在这种完全开放的新型的师生人文环境中, 教师亲切地与学生交流、探讨、沟通,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他们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

2.

教学情景的创设应让教学置于儿童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 还原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 让儿童走进社会、家庭和大自然, 使他们在现实的情景中,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世界的认识。

3.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将教学内容的呈现与情境融为一体, 达到“内容情境化, 情境内容化”的效果。

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创设具有明显操作性的自主学习的活动情境, 在充分的思维碰撞中, 在愉快的合作沟通中, 在切身的体验探究中, 使儿童以外显的活动促内在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4.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再现儿童生活, 其方法具有多样性, 内容具有丰富性。

教师要根据小学儿童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具体情况及条件, 把握好创设情境的时机, 给儿童提供多种表现自我发展的平台, 使儿童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掌握知识, 明白道理, 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生活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 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是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教学的生活化必须依据不同教育内容的特点, 灵活设计成儿童喜闻乐见的能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活动的方式使儿童关注现实生活, 让儿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理, 在活动中导行, 在活动中发展个性特长。这就要求活动设计的“质” (知识与能力) 、“形” (过程与方法) 和“神” (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 俱佳, 使儿童道德认识深化, 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观点与信念, 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1. 教学中创设活动必须主题明确、思想性强、时代信息浓, 具有儿童的生活性。

所以,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 结合教学实际, 设计安排小而具体的活动, 贴近小学儿童生活, 符合儿童的志趣和愿望。

2. 教学的活动化要求教师的主要作用并非单纯地讲教科书, 而是指导儿童直接参与生活的实践活动。

由于活动主体是儿童自己, 因而教学活动有自主性的特点;由于儿童充分参与活动, 生动活泼地学习, 所以教学活动又强调实践性。

3. 教学中呈现的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活动要求教学内容关注小学儿童的生活, 它不限于课堂, 在课内课外, 校内校外, 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都有活动的天地。活动使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变成儿童生活的情感与价值观的实践体验, 这正是小学儿童道德认知得以发展而转化成行为的动力。

4.

教学活动化以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对小学儿童进行形象化的“说理”, 是把有目的教学放在“动”的环境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而胜过在“静”中条件下的说教。但无论用何种活动形式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教育主题, 都要体现教学目标与内容, 体现一种主题精神和思想的导向作用。

小学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置于小学儿童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 从而激发儿童作为生活的主体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 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将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转化为儿童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邬冬星,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小学生生活的教学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 2006 (9)

上一篇:机械故障的形成和预防下一篇:组织价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