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2024-11-02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精选12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1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新课程,是实施小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对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天真质朴的孩子,要让他们懂得深层的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并内化为自觉的品德行为,确非易事。笔者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 目标教学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的把握目标,备课时就要做到教学目标心中有效。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应该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达成课程目标。

2 情景感染法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当学生离开情境同样可以有效地学习时,就没有必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3 活动演示法

思想品德课的明理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用“角色换位,引发共鸣”,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在讲授思想品德课第三册第十课“勇敢的小白兔”一文时,可让学生扮演小白兔、小松鼠、小鲤鱼、黑乌鸦,进行小品表演。这样既使课上得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又能收到教育的效果。

4 故事激趣法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喻理法”。运用故事喻理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喻理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了“喻理”性,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5 榜样力量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为榜样,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榜样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榜样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榜样分析法必须注意选择榜样,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榜样,也就是说要注意榜样选择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学习榜样的目的在于见行动,引导学生的践行。如学习邱少云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上完课之后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6 民主讨论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7 社会实践法

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当注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事先作好准备,拟定调查的目的、内容、步骤,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避免负面影响。社会是复杂的,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往往在主流的下面存在着某些负面影响,在社会调查中要注意避免负面影响,并使学生在辨是非中获得某种免疫力。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的素质。教学方法的价值体现在能使师生用最少的时间、空间、物质与精力的投入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一线教师应当十分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因此,教学中应立足生活中的小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适应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上好这门课要讲究教学方法。本文介绍品德与社会的七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小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2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题材”教学方法初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品德与社会》课中出现了“历史题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对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品德教师对历史知识的储备量少,上课底气不足,课上不敢对教材进行大胆地整合与利用;加上品德教师大多是兼职的,平时繁杂的教学工作导致教师也不能用心走进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结果导致教师往往机械地理解教材,照本宣科,“历史题材”的课就容易变成为教师“答疑解惑”式的单纯历史知识教学,而无法让学生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而言,历史遥远又陌生,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无法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的观察、体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让“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走进学生的心田呢?

一、研究教材找生活,拉近历史学习的距离

“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内容由于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远,缺乏“生活味”,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地钻研教材,研究教材,抓住切入生活的点,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1.联系身边生活,寻找历史。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关心、了解中,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自身生存的环境和社会息息相关,现实的生活处处有历史的影子,现实就是历史的延续,从而萌发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

如教学《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时,可让学生请家乡的一些老人,当时历史的见证者讲一讲日军的残暴罪行;看一看作家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通过这一系列身边的历史资源,使学生建构起活着的社会记忆,从而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给予学生历史的真实感,提升学生的历史感悟。

2.对接现实生活,挖掘历史。

历史往往能够折射出现实问题。教师要努力挖掘历史内容的现代意义,教育学生既能以史为镜,又能以史为鉴;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对接的机缘,从而为学生搭设进入历史而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

如教学《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热点新闻”追踪讨论会。如中国劳工向日索赔的案例、齐齐哈尔遗毒事件、日本右翼势力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等等,在对这些新闻的讨论中,引导学生认识日本侵华战争的危害。通过对接现实,让学生感到历史虽然已经过去,可仍然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

3.立足生活经验,感受历史。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要让学生感受历史,就要立足学生的现有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回忆,进行道德情感的迁移,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教学设计。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课外书上或者电视上看到的长城,并让亲自去过长城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照片,介绍亲眼看到的长城,接着教师出示有关长城的图片、录像。在同学们的亲身介绍下,影像资料的感染下,学生的认识得到了丰满,切实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还有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告诉学生长城每块城砖的重量是15千克,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搬砖头或者重物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在古代,在没有任何的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在崇山峻岭之上,劳动人民竟然能修筑万里长城,真是个奇迹。这样,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二、趣味盎然开活动,调动历史学习的兴趣

历史本身离学生的生活年代久远,学生的兴趣就不高,如果教师的教学形式再过于单一的话,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难提高。所以教师要注重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内容的兴趣。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民族的自豪感,教师设计了说长城——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图片、照片或资料,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长城;赞长城——读一读文人墨客对长城的赞美;利用“登长城”比赛的形式——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长城图,并在“长城”上由低到高设计若干个站点,每个小组准备一面小红旗并将其插在“长城”的最低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哪个小组交流了有关长城的资料、唱出一首赞美长城的歌、颂出一首诗或一首童谣、说出一个关于长城的故事,这个小组的小红旗就向前进一步,看哪个组最先登上长城顶端。比赛活动的形式新颖、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感。

三、走进内容学能力,教会历史学习的方法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出现了不少与“历史”相关的教学内容,那么这些内容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是什么呢?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吗?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目标而已,品德课中历史内容的学习,其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走近历史,认知历史,感悟历史,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在实际课堂上,教师不应过多的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重点应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内容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学生搜集了有关长城、四大发明和古代中国各方面成就相关的大量资料,我们便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小组内交流资料时,告诉学生由于每个人所搜集的资料是有限的,可以在小组内或全班同学之间实现资料的共享;为了有效地利用资料和使用资料,可以把相同主题的资料编辑成册;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古代中国灿烂的成就后,教师询问学生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解决困惑的能力……教师时刻培养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传授历史知识。

四、拨动心弦引情感,升华历史学习的认识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世界,要把学生带进久远的历史世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创设情感氛围,让学生入境动情,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努力引发学生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从而引领学生走进历史、认识历史。

1.创设教学情境,催化情感生成。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如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提问,一个动听的历史故事,一段感人的历史录像等,这些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效果。

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和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我让学生看了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列强们的无耻行为,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激起了学生对侵略者无比愤慨的情感,学生感受到了“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拓展教学内容,激发情感波澜。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出现的历史内容,大多是以图片的形式、简短文字的形式呈现的,而且历史知识之间没有一定的序列性,教材中一般是提取几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介绍。这就要求教师可以从课堂以外的知识中汲取营养,以打通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有效地拓展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并不局限于课本上呈现的我国古代的伟大成就,而是让学生回顾了中国近现代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杂交水稻、两弹升空、神州号升空、奥运会开幕式、国庆大阅兵、世博会的召开等等,这样有效沟通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的强大、国力的增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的情感。

3.抓住教学典型,推动情感升华。

《品德与社会》课上的历史题材内容是繁多的,知识是浩瀚的,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教师不可能一一地向学生讲解,所以我们在教学时注重抓住一些典型的历史知识,以点带面,推动学生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当一位同学讲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时,教师抓住这一典型故事,问学生:难道死在长城脚下的只有范喜良一人吗?这累累的白骨说明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学生的情感之门,实现了学生情感的升华,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革课堂,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立足学生立场,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历史,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历史,让历史之花开在学生心田,让祖国灿烂文化真正植根于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德育新论》 鲁洁等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德育》王清平主编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2-062-010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与发展 篇4

为了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多地政府正在不断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中的实施, 但是多数小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良现状: (1) 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不高; (2) 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课堂不愿与教师进行沟通; (3) 教师的教学手段不足, 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4) 有些家庭对学生的道德影响使得学生品德素质较低, 不重视学习也不懂得尊重他人。

二、品社课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 品社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

品社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 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时课程的内容无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触及或者体会到, 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 例如抗战历史、高科技发展等;有时课程内容虽然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但易于理解, 学生不会再课堂上思考, 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 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

我国素质教育虽以提及多年, 但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不变的应试教育模式既令一些学校不重视品社课的教育, 也令学生心中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依然为一门副科, 不重视对它的学习。

(三) 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

多数小学中, 教师为了学生可以有一个优异的成绩, 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任务, 为学生留更多的作业, 甚至占用学生的课下时间。致使学生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 轻视音乐、美术、品社等课程, 甚至占用品社等课程的时间学习他们更重视的课程。

(四) 有些教师素质不高或能力不足

在小学品社教学的过程中, 有些教师道德素质不高, 不重视品社课的教学, 不认真备课, 致使其教学手段不足, 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无法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重点教育;有些教师对不尊重学生人格, 学生缺乏爱心, 体罚学生, 降低了品社课教学的效果。

(五) 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有些家庭中父母只为工作无暇估计子女的品德修养,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极易侵入学生的心理, 长久以往使学生滋生了自我放纵、桀骜不驯的不良品性。

三、小学品社课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 提高对品社课重视程度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国家重视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国家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 要加强品社课的教学工作, 首先就应提高教师及学生对品社课的重视程度。

1. 政府加大宣传力度

要提高社会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 首先就应该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各地方政府都应多多组织品德教育宣传活动, 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 加强对学校的监管, 使学校加强对学生品社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

2. 学校加强监管,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提高品社课的重视程度还应该加强学校对教师的监管, 使语数外等课程的教师不占用品社课, 使品社课的授课教师重视课程教育, 想方设法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提高自己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的品社课学习营造一个良好地教学环境。

3. 组织讨论交流, 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讨论是常用的学习交流方式, 通过有目的的组织讨论交流, 可以提高学生对品社课的认知度, 进而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讨论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方面: (1) 品社课可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 使学生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 品社课可以生活为基础,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 是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生活, 了解社会; (3) 品社课强调活动性, 突出综合性, 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 品社课可以如是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在正确的指导下培养道德感情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结合实际, 突出教育特点

加强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该结合我国教育实际, 不同地区和年级突出不同的教学特点。

例如, 在农村的品社课教育中,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 热爱自己的家乡, 在努力学习、考取名牌大学的同时, 不能遗落品德课程的教育, 让学生在未来出人头地之后, 懂得回报父母、回报亲人、回报自己的家乡,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将《我的劳动感受》时, 教师可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出劳动的感受, 讲出劳动的意义, 从而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三) 开展拓展训练, 实践中教育学生

加强小学品社课教学, 还应开展拓展训练从实践中教育学生。例如, 教师可精心设计课外阅读, 如劳动模范、国家大事等, 用品德和社会的眼光培养学生, 打开学生的思路, 有效的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

四、结语

因此, 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授课内容, 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开阔学生的视野, 净化学生的心灵, 增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 成为国家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 1989 (12) .

[2]李雪红.小学品德教学拓新[J].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12) .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5

诸城市科信小学 刘慧琴

(一)自主、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中重视用开放的视觉处理教学。其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我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其二,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二)学生参与的自主性突出。新的教材,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觉实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的,以调查、观察、讨论、制作、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在各个环节中舞台的主人是学生,我只作为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

(三)、适时适当的表扬激励措施。

老师在讲课前,对学生给予了一定的奖励措施,只不过形式不一样罢了。有的奖励智多星、小五星;有的奖励笑脸、小红花;还有的奖励分数、纸鹤等;不仅给予了小组一定的奖励,还在恰当时候表扬个人,如回答问题到位的同学,老师会赞扬他是“有勇气、勇敢的好孩子”,“长大了,你一定是一名出色的交警”,“你是最棒的”;个别同学说话、坐的有点歪,老师会及时地说:同意自己是聪明的请坐好。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让个别同学及时的坐如松了。可见,表扬的力量有多大!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初探 篇6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在此,笔者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作了一些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前提。(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所提问题扩展思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氛围,创设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景和氛围,是营造可教学时刻的重要方面和环节。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情景,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探究欲望。(2)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创造的去学。《品德与社会》内容有些枯燥,知识机械地灌输,学生常常觉得乏味,缺乏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能向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悦耳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和探究。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的计划和步骤,避免学生盲目而低效的探究和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世界为出发点,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真实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研究社会,从而创设一种学生乐学易接受的学习情境,灵多种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今后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健康发展提供充裕的空间,进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如在调查探究前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事先准备好的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表册内容区调查。作为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要转变教学观念,尤其要注重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几种教学活动方式的运用,充分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实效。

三、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开展一些易操作的调查访问、角色体验、资料搜集等实践性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使其原有模糊的道德认识清晰化,激发他们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达到知行的协调统一,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贯彻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创设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探索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作为学生实践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去观察、记录、体验、感悟、整理、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将尝试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增加学习内容的实效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与可再生性,从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师要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实践活动结合,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合作精神,从而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的开放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 篇7

一、巧用教材, 引领学生叩开生活之门

《品德与社会》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 “推开那扇门”, 走进学生的生活。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排的“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 很显然, 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 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 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 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小伙伴们也很快地找到了校园里各处地点。试着想一想, 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 当上这节课的时候, 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体现得充分吗?其实, 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意思。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 “熟悉学校环境, 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在教材中, 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的“语言”形式, 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 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生活中急需指导与关心的关键所在。

二、关注细节, 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 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 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 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 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然而, 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 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 他们的观察总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 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 他们会越来越多地观察到细节和变化, 因此《品德与社会》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展开。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容易忽视细节。而细微的生活细节正是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展开的“生长点”。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 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通过交流, 不断丰富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角。如教学二年级《秋天在哪里》的找秋天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变化感受秋天, 学生从学校里的树叶变黄了、天气凉了……进而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稻子成熟了, 水果多了, 农民忙绿了, 螃蟹肥了, 蛐蛐唱歌了, 秋风伴奏了……这样交流展开后, 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展开观察, 学生对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更为重要的是,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养成。

三、抓住问题,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8

一、《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由于这门课程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 很多学校都把这门课程定位为考查课, 而且不少农村的小学没有有效的手段对这门课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使得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师无法参与奖励性绩效考核, 打消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所以, 想要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预先设置的目标, 难度特别大。在课堂上, 教师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忽视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或者是参加一些社会调查活动, 而且小学生年龄较小, 很难真正地掌握到理论层面的内容, 所以上完课后, 他们非但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 反而会产生厌倦的心理。

2. 家长和学校没有及时更新观念

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 但是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 很多学校和家长的应试教育的观念依然保留着, 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 学校领导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不够重视, 认为这门课与语数外相比就是副科, 并且在最终的绩效评价上也忽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因此农村小学中重教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很普遍, 很多的农村小学在评选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时, 往往以成绩作为参考, 而忽视学生平常的行为作风和思想表现。家长和学校都不重视, 学生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他们的品德素质的提高就无从谈起。

3. 缺乏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

农村小学的学生数量不多, 教师也不多, 再加上农村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好多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去, 导致教师数量相对紧缺, 很多小学不能安排专门的教师教授这门课, 一般都是其他的任课教师来兼任, 因此, 不少品德与社会教师很难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兼任的这门课上, 因为这门课不是其主攻方向, 所以他们对这门课程缺乏热情, 既不研究教法, 也不对教材进行专研。

三、加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措施

1. 加强教师的任教能力

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有进取心和上进心, 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怀有一颗博爱之心, 包容学生, 并与学生以诚相待, 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富有强烈的责任感。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五种能力:教学科研的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同时, 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 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更新,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反思和学习, 多动脑、勤动手, 不仅要认真研究所从事的教学内容, 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 处理好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之间的联系, 把学生的品德教育作为课程教学的主线。

2. 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配合, 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合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家长的反映, 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变化和思想动态, 因此, 学校应该让老师走出校门, 把家长请进校门,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有关品德和社会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 为学生多提供一些生活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实例。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 家长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学校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3. 从实际出发, 加大教研工作的力度

小学生的年龄小, 平时的活动范围就是在家庭和学校两者之间, 他们缺乏社会活动的能力, 因而让他们走出校门去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难度很大。鉴于目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发展情况, 笔者认为, 学校有必要组建专门的教师团队, 进行教学相关方面的研究, 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收集有意义的素材。同时也要加大对学生的研究, 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 才能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需要又有利于教学的内容。

总而言之, 目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教师应该要始终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努力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到生活中去, 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军.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J].科学咨询, 2010 (26) .

[2]韩存福.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J].魅力中国, 2013 (19) .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9

关键词:农村学校,小学品德,社会教学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10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 教师定编人数有限, 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 《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 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 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 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 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 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 既不钻研教材, 也很少研究教法。

(二) 教学思想陈旧, 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 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 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 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 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 满堂空洞的说教, 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 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 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 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 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 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凡此种种, 教学偏于一隅, 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 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 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 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 教学评价不科学, 应试教育氛围浓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 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 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 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 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 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 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验了哪些情感, 获得了哪些知识, 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 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些现象导致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 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 应试教育氛围浓。

上述几个方面, 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 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应对策略

(一) 提高认识, 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提高认识, 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 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 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 更要求任课教师从思想上重视, 让《品德与社会》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 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 课堂教学过程生活化

(1) 课堂教学, 走进学生生活。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堂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并且因为这些生活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性, 所以对他们的影响是深刻的。老师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为教学提供线索和空间。

(2) 教学内容生活化。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 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 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 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为学生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而且它的内容十分宽广。它不仅在课堂上, 大自然、村居、小区、家庭等众多地方都留下了学生的足迹, 留下了学生生活的影子。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对立, 还是沟通》一课时, 我先分析了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随着年龄的增加, 特别是走到了青春期的门槛, 亲子关系反而渐行渐远。因此, 课堂中我努力让学生触摸生活, 通过大量的亲子照片、家长工作照、调查表和父母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让亲情再次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上, 当父母的工作照一张张的出示后, 随着老师的话语, 学生们沉默后, 开始了他们的心灵剖析。在剖析自己的过程中, 他们反思了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对父母的误解, 并且自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大多学生在听了别人的话后, 眼眶泛红。我相信此时他们也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也在反思自己, 在“对立”与“沟通”之间做选择。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 形成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 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3) 教学方式生活化。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 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 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金难买寸光阴》, 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 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 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 表演起来入情入境, 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 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 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 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 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 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 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 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 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 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 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 进行小组讨论, 设计一些场景, 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 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 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 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 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 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 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 让品德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拓展教学时空。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 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与学生平等交流, 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 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 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不是我不愿意做, 而是大人不上我做, 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 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 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 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 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想办法解决问题, 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 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 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 再去实践, 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三) 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 激活课堂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可见, 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电化教学能将抽象的观点、道德观点形象化, 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 电教媒体能以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为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 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条件,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以“孝敬父母”为例, 教学中, 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 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 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 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 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 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 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 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 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在有情趣的教学中, 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 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 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 力求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创新分析 篇11

关键词:问题;教学创新;自身素质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对于学生认识社会及其思想品德的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教学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1.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没有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学生的兴趣未能得到充分调动

在当前许多学校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更多的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没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缺乏必要的生活气息,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述的课堂知识,无法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2.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没有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教学氛围较为紧张,从而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使其不能将课堂知识与生活结合,品德课成了简单的思想道德灌输的课程。教学方法的落后,使得课堂较为沉闷,学生的兴趣相对缺乏,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

3.对于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

在教学中对于目标的评价重视较多,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的得到充分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形成性教育评价,学生没有被充分的尊重,自身价值也没有实现。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创新的有效方式

为了保证小学品德教学目标的实现,便要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提高其教学效果。

1.在品德课的学习中,注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发其思想上的共鸣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予以再现,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品德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更好地感受其思想内涵。比如在《尊重是最好的礼物》的学习中,教师设定一些故事情节,让学生来演绎,使学生在课堂演示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

2.组织课堂辩论活动,使学生深化道德认识

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辩论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意见表达的平台,在辩论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深化对一些道德现象的认识。

3.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有机结合

比如在《我的伙伴个个棒》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制作卡片等形式列出自己伙伴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指出伙伴的优点,并且指出自己小伙伴的强项,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赞美他人,使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形成一种友好的同学关系和融洽的班级氛围。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开阔的心胸,使其能够更为客观地评价他人,养成良好的性格习惯,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教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教学的推进及其课堂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践中,教师应提高其自身素质,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自身素质的提高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通过其教学水平的提升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品德与社会教学更具活力,更好地起到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素质提升的作用。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注重对学生心理的研究,才能使教学能够更好引发学生思考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參考文献:

[1]单如奎.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创新[J].金色年华,2011(9).

[2]陈斌珊.也谈思想品德课程中“自主学习”的实施[J].高中生学习,2013(1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12

一、互换角色唤起学生的责任感

教材中有很多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可以通过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让学生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二、开展课堂辩论提高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加强实践知行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例如,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换位体验内化认识指导行为实践

小学思想品德课采取换位体验方式,可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时,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行促知

没有知识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而完全没有实践行动的知识,不是牢固的知识,而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通过实践的深化、检验,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先导,而道德行为更离不开社会实践。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可以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更深层次地懂得为人处世和劳动的价值。回归大自然参加劳动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农田耕种深刻认识劳动的光荣,同时掌握必要的劳功技能。小学生基本知道整地、播种、除草、施肥到收割这一过程劳作过程,但他们没有实际操作的经历。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跟随父母亲到山上去参加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参加农田种植或收割、采野果等劳动,并要求记录下父母亲的劳动过程,劳动中的一些技术特长等,同时记录自己跟父母亲一起劳动,以及父母亲介绍劳动的一些知识和注意事项。回到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自己的记录,作为班上学生交流讨论的资料。

另外,实践教学中,还可以运用课内外相结合,如与班队会相结合,与举办专题讲演、故事会、营火晚会相结合,还可以举办夏令营,走出去请进来等结合。也可尝试渗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想理念,并在这种思想理念指导下,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动起来,成为学生真正喜欢、喜爱的课。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成为一个平台,学生在这平台上大显身手,展示自我。使得这个平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由于有了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总之,通过适当适量的社会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进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一定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通过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素养。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组织辩论、加强实践、换位体验、立足实际等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参考文献

[1]崔锡孝.《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12期

上一篇:哈特理论下一篇: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