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盘中心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24-06-02

台盘中心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0篇)

台盘中心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1

台盘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1、课程以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遵循生活的逻辑

2、《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框架和设计思路都体现了课程以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理念,台盘中心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3、课程内容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二、学生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工作计划《台盘中心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5、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教学进度安排周 次教 学 内 容课时数备注2~

5一、我学习,我快乐10-12课时2-

31、时光老人对我说3课时左右3-

42、我有一把金钥匙4课时左右4-

53、今天我进步了吗3课时左右5~9

二、家庭因我更美丽10-12课时5-61、妈妈,您放心吧4课时左右清明节*672、我爱我的家人3课时左右8-93、我们共同面对4课时左右9~1

2三、共享友爱阳光9-12课时91、大家都是好朋友2课时左右102、你的心情我理解3课时左右劳动节*10113、友爱是相同的3课时左右124、为了友谊,我们共同努力2课时左右12~16

四、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12课时左右12-131、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3课时左右13-142、家乡的打工族3课时左右14-153、行行出状元3课时左右儿童节*1415-164、“小蜜蜂”在行动3课时左右16~17五、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8-10课时16-171、56个民族是一家3课时左右17-182、多彩的民族风情3课时左右18-193、民族团结一家亲3课时左右19-20总复习4课时任课教师:雷 莉2011年3月2日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2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性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特制定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课堂上他们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他们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相衔接,在内容上共设计了三个主题单元。在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从“让校园更美丽”入手,培养他们爱校护校的精神。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在这一单元中,还贯穿了学习辨方向和学画平面图的基本知识面。然后将学生的视角由学校扩展到社区,开始引导他们认识了解一个更大的社会生活环境—温馨的社区生活。最后安排了“热爱自然,珍爱生命”这一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让校园更美丽”。在学生认识了解学校生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护学校环境、保护学校设施的思想品德教育,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平面图的知识,让学生画画自己生活的学校,对学校的位置和环境有所认识,并进一步让学生画画上学的路线图。读图、识图和画图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基本的生活技能,人们常说“一张地图在手,走遍天下不愁。”地图知识技能在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中开展地图知识的学习,是为学生的未来生存做准备。教材编写从学习辨别方向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学画平面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掌握画平面图的基本技巧,并有游戏中能够灵活运用。教材编排了“为校园画张像”、“学画平面图”“我们学习的场所”和“我为学校添‘绿色’”四个主题内容。每一个主题的学习,教师都要结合教材注意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渗透。

每二单元“温馨的社区生活”。主要通过对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认识,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发展、变化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社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学生或多或少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到社区参观、调查、访问等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所了解,认识社区里为大家服务的人们,引导学生尊重他们的劳动。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体育、教育、环境保护、社会捐助、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从小做文明的社区一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引导学生为自己生活的社区建设献计献策。教材编排了“幸福生活的地方”、“多彩的社区活动”、“文明的社区生活”、“感谢社区服务者”、“愿我们的社区更美好”五个主题内容。

第三单元“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和自然灾害惩罚人类两个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同时对学生进行在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教育。针对近年来逐年上升的火灾和一些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不玩火,居家、学校、外出都要避免火灾的发生;一旦遇到火灾,要懂得逃生的办法和基本知识,尽可能地保护自己,减少生命损伤,学会大家在一起互助和互救。火灾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水灾和地震大多是自然灾害,在自然灾害面前,引导学生不要惊慌失措,要学会自救与互救的方法。教材编排了“认识自然”、“当灾害来临时”、“防止火灾”、“模拟游戏——争取生存时间”四个主题内容。

三、教材目标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一)、情感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对辨别方向,学画平面图、路线图的兴趣,体会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培养良好的看图、读图、用图的方法和习惯。加深对学习环境的了解,更加热爱学校的设施,热爱和保护学习环境。培养乐于合作、认真做事的精神。

2、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环境、周围不同人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通过学生对社区公益活动的了解和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弱势人群。自觉遵守、维护公共秩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通过为社区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3、感悟是大自然养育了人类,要爱护、保护、善待大自然,初步认识自然灾害既是客观存在,又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珍爱自己的生命,养成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形成自我保护意识,能够体会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二)、能力目标:

1、提高辨别方向的能力,训练动手操作(画平面图、路线图)的能力,读图、识图和用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通过了解周围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对不同社区环境的比较能力。通过学生观察、了解、访问身边的劳动者,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在公共场所中对一些人的不良表现做出自己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的能力。

3、学会遇到意外时,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访求,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提高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了解和初步掌握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学会画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并能初步运用平面图和路线图。

2、通过观察、了解、访问等活动,学习进行社会调查,并能够了解周围生活的环境和各种设施,懂得周围环境、不同人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并感谢劳动者。懂得自己对社会有一定的责任。懂得关心弱势群体。知道遵守文明公约。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通过“愿我们的社区更美好”的活动,使学生知道美化社区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3、知道火灾的一些基本常识;了解洪水、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懂得灾害来临时自我保护和互助的方法。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和奋斗目标

1、教学重难点:了解和初步掌握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学会画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并能初步运用平面图和路线图。知道火灾的一些基本常识;了解洪水、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懂得灾害来临时自我保护和互助的方法。

2、奋斗目标:通过学习、实践体验、探究活动,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的融合,2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主题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

五、突破重点,难点的具体措施

1、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品课和社会课,也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该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创造性使用教材过程中的依据是什么?课程标准。

2、大胆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教学中应依据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重视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大,注重社会性意义的发掘,如:民族文化、社会风俗伦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整合。随着活动形式逐渐复杂,涉猎的范围慢慢扩大,文本资源、社会信息、考察采访资料等要综合运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并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养成好习惯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应成为品德与社会的有效课程资源。教师本身的学识、态度和价值观,也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5、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

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六、专题研究计划

1、学困生的转化

我班品德与社会方面的学困生有:程铭静、张萧、陈培高。主要原因是理解能力差,记得慢。转化措施如下:(1)因材施教,课上提一些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体能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2)课下安排学习组长帮助他们。

2、尖子生的培养

(1)重点培养,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安排一些有难度的题目练习。

(2)隔周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比赛活动,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八、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让校园更美丽 10课时

第二单元 温馨的社区生活 12课时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内容及用时:寻路和行路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学会看站牌、路牌,以及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

2. 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始站、部分途经地、终点站的名称。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知道乘车时要注意的安全和礼貌。

4. 知道问路的基本礼貌和要注意的事项。

三、活动准备:

1. 每人准备一张本地交通图。

2. 一张放大的局部交通图。

第一课时

一、模拟活动:和小队去旅行

1. 帮他们出出主意

①设置出行情景(以教材提供的范例设置)

②以小组为单位,看交通图,讨论可以选择哪条路线,坐什么车。

③实地到街上看看站牌和乘坐的车的特征。

④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所看到的情况。

⑤将小组研讨的结果汇报。

二、我们演一演

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乘车时注意什么”和“假如不认识路怎么办”问题,先研讨,然后设计不同的情境,再表演出来。各小组可侧重不同的主题,如乘车秩序、乘车安全、乘车文明、问路。

②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大家评一评。

③归纳和总结。

三、试一试制订一份出行计划

①师:暑假来了,爸爸妈妈准备带你到外地去旅游,你准备到哪里去呢?你能自己制定一份出行计划吗?试一试吧!

②学生制订计划。

③交流。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平时外出过吗?如果外出,你不知道路,怎么办?

(学生可能会回答:看交通图、看站牌、问路)

老师揭示课题:你们说的其实就是出行的学问。(板书课题)

2.暑假里,老师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了10天,住在北师大附近的明光村,我抽空乘坐公交车去参观了中国科技馆,就用到了你们刚才所说的这些出行的学问。接下来,我想请大家来尝试运用这些学问,去科技馆走一走。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学习出行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学习看站牌,学会问路。

1.北京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多亏了这张交通图,(出示交通图)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2.同学们请看,这张交通图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我所在的地点是明光桥、目的地是中国科技馆,有21、387、702路公交汽车可以到达、)相机板书21、387、702

3.确定了路线后,我便去车站乘车。来到车站,我果然看到21路、387路两路公共汽车的站牌,乘坐这两路车真的能到科技馆吗?这时我该怎么办?(看站牌)

4.(出示站牌,马路左边的21路和387路同时出示),怎样看站牌呢?站牌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板书:起始站、终点站、所在地)

(重点强调箭头的`作用:指示方向。认识箭头的重要性。)

5.孩子们,这两路车能到达科技馆吗?你有没有什么疑惑?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个站牌上并没有科技馆站,怎么办?

(引导学生看交通图推测到达科技馆的站名。)

6.出示另一侧站牌,说说起始站、终点站、所在地。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和马路对面站牌上的站名相同,方向相反)

7.师生表演问路(相机指导:问路时要注意礼貌及问路时表达要清楚。)

8.现在有两路车可以到达目的地,你觉得我会选择哪路?为什么?

(老师公布自己的选择,让学生明白选择路线要根据自己的需要。)

第二课时

活动二:自主出行

活动目的: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前面所学知识,知道乘车的注意事项和问路的礼貌。

1.孩子们真能干,在陌生的北京我们都会利用交通图、站牌、问路等学问出行了,回到咱们的家乡重庆,我们学校周边不是更轻车熟路了吗?老师布置一个实践作业:请大家星期天从珊瑚小学出发到重庆游乐园去玩,你会选择路线,看站牌吗?我们来试一试,先把出行方案设计好吧。

2.出示要求:利用交通图和站牌选择路线,确定该乘坐哪路公交车,在哪个站下车。

(出示:从珊瑚小学到重庆游乐园的交通图,请学生选择路线,选择公交车。)

2.学生交流(共有几条线路到达、看是否有直达公交车、如果没直达车应当怎么办)

3.(乘车模拟)现在的教室就是一辆大公共汽车,同学们都是乘客,请同学扮演司机、在各个站上车下车的乘客,悄悄指导个别孩子分别扮演不文明乘客,教师参与其中,扮成抱小孩的阿姨,让学生在表演中知道乘车时要注意安全、讲文明。

4.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出行应当具备哪些学问了吗?(请同学归纳总结)

三.总结

台盘中心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4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为了更好的上好本册教材,我积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现就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一、明确课程性质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身边的人或事影响孩子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双赢观、依存观、分享观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师生之情、同学之情,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潜能生的转化

学期初,我制定了潜能生的转化计划。对于本班个别同学采取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性情慢慢改变,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并且跟他们的家长经过几次交流,让家长也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悉心引导下,一天天在成长,一天天在进步,对孩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些孩子都有了明显进步。

五、俭以养德,创设情境,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我随时随地引导孩子们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好公民。

台盘中心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5

【教学内容】

《粒粒皆辛苦》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劳动者》第一主题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关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内容而设计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粮食的生产过程和农民伯伯付出的辛勤劳动。

2、使学生了解农民伯伯运用那些科学种田技术,体会农民伯伯的勤劳与智慧。

3、粮食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粮食的生产过程和农民伯伯付出的辛勤劳动。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2、明白粮食来之不易以及农民为之付出的艰辛,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1、收集我们本地种植的农作物,并把样品带到课堂来。

2、有条件的同学随家人参加一次农田劳动,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

3、收集我们生活当中铺张浪费现象的各种材料,在课堂上展示。

4、收集袁隆平爷爷不求回报、为祖国踏实工作的高尚品德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小农产品展示会”。一上课,我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样品拿出来,看谁收集到种类最多。听到命令后,同学们立即纷纷拿出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用信封装,并在信封上写上的名称、产量、用途、种植季节等有关知识,有的用方便袋装,有的用口袋混合在一起………并让学生找出我们本地最普遍种植的两种农作物----小麦和水稻。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新课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二、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我们知道“学生的品德形成不仅仅在单一的知识获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是在活动与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为完成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四个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一:听童话故事,感受辛苦。同学们,我们每天吃的馒头、愿意吃的方便面,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加工而成的吗?那就是小麦,你想知道小麦的生长过程吗?教材上通过连环画的形式,采用拟人化的方法,讲述了粮食的生产过程。请听童话故事,“一颗小麦种子的旅行”。(希望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1.看图、听故事。(出示课件)

我是一颗小麦的种子。秋天,一位老爷爷把我种到了地里,四周是一片黑呼呼的泥土,我奋力向上挣扎,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了太阳,可这时我发现自己变成了一颗幼苗。老爷爷每天都来看我,我渴了,老爷爷就引来水,让我喝个够,而且还带着他的家人为我锄草施肥。我一天天长大。就在快要长大成人的时候,有天夜里,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第二天,我的很多小伙伴都躺在了地上,老爷爷很伤心,他顶着烈日把我们一颗颗扶起来,累得满头大汗,就这样老爷爷一直忙碌了好几天。看到我们都直起了腰,微风一吹,他笑了,我们也笑了。没过几天,我们长大成熟了。老爷爷把我们收割下来,晒干,我们被运往各地,做成了各种各样可口的食物,高高兴兴的供人们享用。再看老爷爷,他的腰都累弯了。

2.谈感受。

听完这个故事,这则童话说的是什么事?你有什么体会和想法?学生自由回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农民伯伯的付出的辛苦)

小结:一年当中,农民伯伯起早贪黑,他们不怕脏不怕累,或顶着炎炎烈日,或迎着瑟瑟秋风,他们辛苦的劳动着,给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活动内容二:我做小农夫,体验辛苦。1.今天老师也让你们体验一下,做回小农夫。我们当地最普遍种植的一种农作物----水稻。同学们都见过水稻插秧,让我们模拟水稻插秧的动作,(要求弯腰定点有规则放置物品比赛),进行插秧比赛。(创设情境,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选出一位学生作代表,看哪个小组进行的又快又符合要求。进行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在比赛过程中老师有表情的朗读)春天来了,但天气还很凉,一大早,农民们就挽起裤脚,站在冰冷泥泞的水田里开始一天的劳动。刮风了,下雨了,农民伯伯仍在田里插秧,衣服湿了,腿上手上也早已满是泥水。累了,站起身来稍做休息;渴了,喝一口家里带来的白开水;饿了,蹲在田边吃一碗早上准备好的冷饭菜。这就是我们的农民伯伯。

2.小结:刚才你们只劳动了几分钟,而农民要这样劳动大半年,才能有收获。你们是在教室,而农民在外面,有时烈日当头,有时刮风下雨。因此古代就有人写了《锄禾》这一首诗,正是农民艰辛劳动真实写照。学生齐背《锄禾》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得来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真是“粒粒皆辛苦”啊!我们应该爱惜每一粒粮食。

活动内容三:演算数学题,升华认识。

1、“大眼睛侦察”活动。

每一粒粮食得来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在家里,在学校或食堂中,在各类饭店、餐馆里,人们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请同学们展示课下收集到的材料。

2、算一算。

现在我们一个班50个学生,如果每天浪费一个馒头,一天浪费50个馒头,如果我们一个小同学一天吃5个馒头,浪费一天的馒头够一个人吃10天。假如一个年级,一个单位呢?有人做过统计,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一粒大米,全国13亿人每天就节约约26吨大米。不算不知道,从计算的数字中体会浪费现象严重性,对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警示作用。

3、“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从我做起”宣传活动。我们同学们幸福地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可是你可知道在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非洲有1/3的儿童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之中。每年全球大约有600万儿童因饥饿死亡。(出示非洲瘦骨如柴儿童照片)

为了引起世界对粮食的重视,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确定为“世界粮食日”。粮食这么重要,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因此,我们在校园开展一次“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同学们可以采用手抄报、黑板报、倡议书等形式。

小结:通过讨论交流、算一算等活动,去发现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说一说自己或家人平时有无浪费现象,今后如何杜绝这种现象。

本节课总结:课下,请同学们继续关注农业,关注农业生产。明白粮食的生产过程和农民伯伯付出的辛勤劳动;粮食来之不易,以实际行动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培养珍惜农产品、尊重劳动者的思想。

【板书设计】

粒粒皆辛苦

台盘中心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6

本班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家长疏于管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控能力较差,学习效率低。本人决定以课本为导向,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法、教法,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向社会、学校、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本册书共由三个单元组成——“灿烂辉煌的东西方文明”、“面向世界”、“我们热爱和平”。主要是引导学生接触有关世界古代的历史与文化方面的内容,体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继而热爱我们生活的地球。

(二)教材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既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激发对古代璀璨文明的敬仰之情,欣赏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2、了解古丝绸之路的开通、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对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通过具体事例,体会随着时代进步,东西方文化互相渗透交融,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培养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从历史事件中借鉴经验,吸取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为中国的发展服务。树立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地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充实教学内容,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4、拓展教学空间,教学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台盘中心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7

39、脱险奇招有:()()()()().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跟陌生人交谈时,要热情大方,但不能与他同行。()妈妈不在家,她的信我可以看一看。()公民享有隐私权,任何人不得探听他人的隐私。()小学生可以骑自行车上马路。()小红参加舞蹈队学习没时间,作业可以抄好朋友的。()边做这样边看电视两不误。()我们的学习偏科没有多大影响。()兴趣爱好就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大家的,我可以不遵守。()在集体生活中,大小事情需要大家来决定。()班上选举时,我只投好朋友的票。()班上的事有班委,不是我的事。()我是班长,班上的事我说了算。()好朋友要以诚相待,不包庇,不隐瞒。()小学生可以去网吧打游戏。()交通安全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时间是用不完的,玩一玩不影响。()珍惜时间是一种良好品质。()每年的寒暑假是小学生交通事故的高发期。()国际求救信号是SOS.()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应立即向外跑到空旷的地方。()

三、我会选。

1、又陌生人停车与你说话,要离车门()米远。

A、1B、2C、32、儿童要年满()周岁才能骑自行车上马路。

A、10B、11C、123、班级公约是大家订的,人人都要()。

A、遵守B、尊重C、遵照

4、在家里遇到地震时,应当()。

A、跳窗B、躲在家中C、从门口逃离

5、好朋友打碎了邻居的玻璃,我应该()。

A、隐瞒B、不隐瞒C、包庇

6、好朋友给我要作业抄,我应该()。

A、给他B、不给他C、帮他弄明白

7、()是我国科学界有名的文理全才。

A、竺可桢B、苏步青C、孔子

8、国际求救信号是()。

A、OSSB、SSOC、SOS9、时间是最公平的,对谁都一视同仁,既不多给他一分钟,也不少给你()。

A、一天B、一秒C、一小时

10、我是班长,班上的事()的算。

A、我说B、副班长说C、大家通过

四、我会连。

1、儿童节是三月八日

教师节是五月五日

国庆节是六月一日

劳动节是九月十日

妇女节是十月一日

端午节是五月一日

2、胃咀嚼食物

牙齿听声音

耳朵消化食物

肺运输血液

心脏呼吸空气

五、填一填。

1、处理伤口的正确的顺序是:

□ 擦干伤口

□消毒伤口

□ 洗干净双手

□必要时到医院救治

□由里向外涂抹药水

2、参加选举的程序是:

□投票

□公布候选人名单

□公布投票结果

□公布选举办法和规则

□宣誓就职

□参加演讲

六、简答题。

1、2、怎样防止自己上当受骗? 为什么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能骑自行车上马路? 答:远离网吧,不贪念,不占小便宜,不随便与陌生人交往,提高警惕,学会识别和抵制各种诱惑。

答:我国的法律规定,要年满12周岁的儿童才能骑自行车上街。因为他们年龄小,从体力和智力上都不能很好的驾驭自行车,对交通规则还不懂,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得骑自行车上街。

3、我被当选为班干部应该怎么做?

答: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在同学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成为榜样。其次,要关心集体,带动每位同学遵守班级班规,团结同学,构建一个民主、互助的班集体。

4、生病了,怎样才能尽快的好起来?

答:

1、吃药要按时按量,吃多吃少都会引响身体健康。

2、心情开朗,充分休息。

3、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

4、要经常洗手,在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捂住嘴巴,防止病菌传播。

5、儿童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儿童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横过马路不做人行横道,甚至在车临近时突然横跑过马路;乱跨越交通护栏;骑自行车搭人、强闯红灯、逆向行驶,甚至与机动车抢道等等。

6、7、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怎样保持一份好心情? 在学习中的“金钥匙”是什么? 答:多想一些高兴的事和自己的优点,也可以大声说“我能行”来为自己加油鼓励。

答:它象征着一种智慧、一种技巧和方法。如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认真完成作业、不抄袭同学的作业和多看课外书等。

8、9、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胃? 说说你知道的自主学习的表现有哪些?(至少说五点)答: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暴饮暴食,不吃果酸过硬的食物和饭后不做激烈运动等。

答:

1、课前预习。

2、上课积极思考。

3、认真完成作业。

4、课后认真复习。

5、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利用时间。

6、多看课外书。

10、怎样制定班级公约?

答:首先要找出本班的实际存在的问题,让小组充分讨论,得出小组意见后,再由全班讨论并表决通过。最后制定成班级公约。

11、写一条你喜欢的友谊格言?

答: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人生乐在相知心。③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12、在学习中能不能偏科?为什么?

答:不能偏科。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正确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正确处理各门功课之间的关系,做到不偏科。偏科不利于我们的正常发展。

13、小学生应当具备哪些良好学习习惯?

答:

1、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2、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3、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4、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的好习惯等。

14、你遇到过困难和挫折吗?是怎样战胜的?

答:

1、课前认真预习,课后认真复习。

2、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3、认真检查。

4、珍惜时间,相信自己。

15、为什么儿童不适宜进入营业性电子游戏室和营业性网吧等场所?

答:这些场所的各种环境都不好。少年儿童容易沉迷于各种游戏,从而导致上瘾难于控制,不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身心健康。还会给家庭经济带来影响,甚至是儿童产生偷盗、抢窃,走向犯罪。

16、现代交通工具有哪些?

答:现代交通工具有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等。

17、你的家乡使用哪些交通工具?

答:我们家乡使用的交通工具有汽车、农用拖拉机、小型面包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

18、参加竞选要做哪些准备?

答:参加竞选要做的准备是介绍自己、设计竞选海报、准备演讲稿。

19、你们班有哪些规则?

答:我们班的规则有《安全制度》、《请假制度》、《卫生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

20、你知道的脱险奇招有哪些?

台盘中心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本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单元《通信与生活》 第二单元《让诚信永相伴》 第三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 第四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通过《通信与生活》了解现代的通信种类,学会使用基本的通信方式,了解通信的发展情况,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通过第二单元《让诚信永相伴》知道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了解诚信的内涵。懂得人无信不立,感受有无诚信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的不同影响。懂得当今社会倡导诚信的意义,原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的学习了解学校、班级民主生活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程序,初步懂得权利与义务要相统一,了解有关社会民主生活的常识。初步明白民主生活的意义,树立现代民主意识;能够按公开、公平、民主、平等的原则,行使自己的权利;增强社会民主意识。

4.通过第四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初步了解人类的发展进程和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对祖国文化的兴趣;了解和探究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人物和中国文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以及保护文物意识。

二、本学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

2、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3、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5、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教材简析:

(一)、教学重难点:

1.教育学生讲诚信,从小爱祖国,长大做一个祖国江山的保卫者。

2、教育学生做一个班级生活的积极参与者,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二)、教法学法:讨论交流、社会实践法、总结点拨等。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投影仪等。

(四)、实践活动安排:

第一单元:2 课时;第二单元:3课时;第三单元:3课时 第四单元:3课时。

四、进度安排表

第一单元 通信与生活 8——10 课时 第二单元 让诚信永相伴 6——8 课时 第三单元 我们的民主生活 10——11 课时

台盘中心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9

董哲富

通过一个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我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等,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下面从以下几方面略作总结。

一、学生——地位变了

1.学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 《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方案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班级学生需要进行设计的。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强烈的针对性。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还要考虑到班级、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其次,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要具有较大的弹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与以往的教案不同,它只是对活动的准备和计划,而不是对教学过程的严格安排。因此,它具有较大的伸缩性。教师在具体组织活动中随时会遇到学生的“突发事件”,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有思想,会依照自己的意志开展活动。而活动中出现的许多内容可能是原先方案中没有安排,不曾考虑到的。所以,我们的活动方案只能是一种思路,一种目标,而不应该是一个具有严格“程序”。

2.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调查、观察、实验、讨论、谈话、制作、表现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等发生实际接触,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而学生就是在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发展。所以,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不再是以往的被动受教育者,而是教学活动完成的主动者。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活动,决定了每次教学活动的完成与否,成功与否。

二、教科书——作用变化了

许多年来,教科书的地位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它一直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师生运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是以教科书为中心进行教学。而今,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教科书的作用变化了。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科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供教师讲授,不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讲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圣经”。《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作用实际上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小学三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篇10

小学三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篇1

一、基本情况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

本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由于现阶段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爱,不知道爱人,在家不知道爱父母,在学校不知道爱老师和同学,在社会上不知道爱他人。因此,本单元努力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他人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

本单元的主题思想重在让学生认识自己,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有不同,意识到自己和同学在班级中有不同的作用,懂得在与同学和他人的交往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的观察,认识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从而树立尊重各行业劳动者的态度,并对他们怀有感激之心。

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

本单元力求让儿童掌握有意义的知识为出发点,改变过去把学知识与儿童生活脱节的状况,让儿童知识技能的掌握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有用的和有意义的。

“寻路和行路”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认识,最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三、本期教学目的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5、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五、教具准备及专题实验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等

专题实验:《说声谢谢》

小学三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篇2

一、教学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主要内容:

1、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共产党的热爱。

2、了解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3、要学生明白,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以及它所带来的生活的变化,这些虽然学生并不注意,但是确确实实能感受得到的。

4、了解我国的经济开放的政策、历程,以及现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国际组织。

三、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社会性。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逐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它的综合性非常强。涉及的`教学内容的要素是综合的,涉及的社会领域是复杂的,交叉的。同样的内容后续年段重复出现,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1)学会为别人着想,与邻居和睦相处。

(2)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3)从小养成合理、文明消费的习惯。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五、教学措施:

(一)、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朗及其合作者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背景”大部分是指实际生活或者模拟的实际生活。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二)大胆想象,解决生活问题。

品社课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把社会生活化,把社会知识实际化,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与生活紧密联系,还使学生应用社会中学到得知识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小学三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篇3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爱的阳光下》由三个主题构成。1、家人的爱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3、来自社会的爱

单元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父母长辈在培育自己时的良苦用心及其辛劳。使学生在感受家人的爱同时,学会体谅家人,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2、体会学校对少年儿童的爱,认识自己在老师的培育和爱护下成长的。能够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和感谢之情。

3、了解社会对儿童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在保护儿童权益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有关法律法规。

教学建议:

1、本单元以爱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和体验家人对自己的的成长所付出的辛苦及蕴含着深深的爱;感受和体验学校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对自己成长所奉献的爱;感受和体验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和保护。

2、让儿童在感受爱的同时,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对生活的道德敏感性,学会关注和体谅别人。

3、让学生能够理解父母,并用自己的方式恰当地向父母表达感受和想法。

课时安排:

六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我们共欢乐》由四个主题构成:1、不一样的你我他2、换个角度想一想3、分享的快乐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从自己的相貌、性格、爱好等方面自己的质点,比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并能意识到每个人互不相同,各有质点。

2、知道正是由于每个人各具质点,才使班级生活更另丰富多彩。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并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

3、尝试从不现的角度观察、、分析同学间的各种现象,懂得在与同学交往中的作用,懂得在与同学交往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处。

4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能够清楚地自己的的感受,体察他人的情感,倾听他人的意见,接纳和欣赏他人,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

教学建议:

1、从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白点来看,三年级学生仍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也正处于从自我中心转向开始了解他人的发展阶段。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他们对自己参与的生活感到好奇,敢于冒险,也易于自我解释,并充满自信。另一方面,他们虽然愿意与周围的人的真诚交流,喜欢新朋友,并开始意识到了他人的想法和行动,但却因不会沟通易和他人发生冲突。因此,我们要抓住教育时机,帮助儿童逐步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

2、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人们交流互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全球化时代,因此,学会与他人相处就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必备。

3、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学习合作与分享,培养合作精神。

课时安排:

六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由三个主题构成。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是谁2、阿姨叔叔辛苦了3、说声“谢谢”

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初步感受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2、观察生活中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体会他们劳动的辛苦,增强对他们的尊重和感谢之情,懂得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并能把所观察,访问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进行交流。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的观察,认识各业劳动者的劳动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以及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激发他们尊重并感谢劳动者的情感。

2、本单元从服务行业的人们的社会工作,生活状况切入,便于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体验,体会从事服务行业劳动者的苦与乐。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认识其他行业的劳动者奠定基础。

课时安排:

六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寻路和行路》由四个主题构成。1、学看平面图2、校外探路3、出行的学问4、马路不是游戏场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会读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其周边的简单平面图和路线图。

2、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能利用交通图选择比较简单的出行路线。初步知道出行时怎样选择合适的路线和交通方式。

3、了解乘车和寻路的一些基本常识和礼节。

4、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一些有关的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建议:

1、本单元从强调地图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出发,将地图知识的学习和利用地图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学生这方面的实际生活能力紧密相连,力求使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有意义的。

2、让学生读简单的路线图和平面图,并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出简单的路线图和平面图。

课时安排:

八课时。

【小学三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3篇】相关文章:

1.小学三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2.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3.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4.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5.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6.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小学三年级

7.小学三年级的品德教学计划

8.六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上一篇:政经论文—我国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分析下一篇:教育局长年度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