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精选8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篇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革一小学
张庭华
2012年9月份上岗至今我一直担任二、三、四、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执教实践过程,我有很多心得体会与感悟,也多很多教学反思。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说,《品德与社会》就是教我们要学会如何在社会中做人,其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是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下面我就简单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所做、所思、所感。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备课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浏览教材的首个感觉是,大多数课都是图片比较多,文字量较少。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很快的完成教学却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就必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才是品德教学的最佳方法。我在大四实习的时候我的导师曾告诉过我,吃透教材是品德教学的最基本,融入现实生活事例是根本,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我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例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道理、案例,必须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进行丰富、取舍、转换、替代,可以把知识原理用最新流行歌词、最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新鲜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而常见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事例、让人在笑声中感悟的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等等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能够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达到教育优化的效果。
三、语言规范、有爱心
作为老师,教学用语文明规范最重要。语言是交流的媒介,美好动听的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是老师良好形象的形成主要因素。而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把我们当为父一般,老师就更加的应该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效果就越差,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要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四、注重教学反思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我要补充一句:“教而不思则退”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学得到改进的有效方法,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实施教学。
五、不做主角,只做配角
新课改的要求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的学习为主。为适应新课改的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更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鼓舞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2013年1月8日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篇2
课堂教学是学校组织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认识了解社会和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渠道。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 笔者认为只要用心对待, 精心设计, 就能让学生喜爱《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以下是我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将《品德与社会》课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
传统的品德课教学大多是老师照本宣科, 学生表面上是在聚精会神地听, 其实听得索然无味, 这样的教学方式收到的效果也是不明显的。因此, 在现实的教学中, 就存在着教师和学生都有点轻视品德课教学的现象。但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培养学生做人的学科, 它对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起着很重要的启蒙作用, 实在是不能颓废。所以要想使学生爱上《品德与社会》的课堂, 这就需要老师将《品德与社会》学科与语文、音乐等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 这样就能改变以往学生不愿动嘴、不愿动手、不愿动脑的习惯, 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变成一池活水。据了解, 在刚接触这门课时, 同一个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表现和在语文课上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于是, 老师在教学中就决定利用《品德与社会》学科和语文学科两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融通性, 把《品德与社会》课当作语文课来上, 将《品德与社会》课的每一个环节像语文课一样精心设计, 把语文课上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方法运用其中。学生不愿阅读教材, 老师指名读或分角色读, 并且还设计思考题用幻灯打出, 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 一改平日品德课只有老师一人读讲的现状。学生用这样的方式去阅读教材, 就可以避免以往的敷衍塞责。另外,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课本身文字内容就很贴近生活, 读到与我们联系密切的内容, 学生的思想自然而然得到升华, 教育效果初步就达到了。教材中有生动的画面, 学生还能边读边欣赏。形成习惯后, 学生就愿意读书, 兴趣也得到了提升。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任务, 不会再等待老师一人去“引导”。对于设计出的问题, 老师也让学生像在语文课堂上一样分小组讨论, 派代表汇报,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 同时也会提醒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 之后也可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除此以外老师还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像语文课那样给学生思维拓展的空间。比如, 在教学《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 老师在结束语时问大家:“祖国地大物博,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的热土, 你身为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踊跃, 纷纷表达出心中骄傲自豪之情。于是, 老师又要求他们写下自己的感受。同学们感受多多, 其中有一位同学还联系了2008年的奥运会, 表达了中国人那种激动、自豪的心情。了解同学们感受后, 老师很高兴。因为老师的课前预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参与, 我快乐。这样的课堂, 学生怎么会不喜欢?
音乐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她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教师可以用音乐这一特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 用《歌唱祖国》来导入《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 用以营造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欲望, 产生无限的遐想;用《爱我中华》来导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一课, 课堂气氛顿时被带动起来, 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不用教师导入语言, 学生自然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课堂实践证明, 用音乐来导入《品德与社会》课, 学生备加喜欢, 课堂效果好。
二、将《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敞开
《品德与社会》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是开放性的, 所以教师就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境, 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 让《品德与社会》课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生成性的课堂, 学生也乐于走进这样的课堂。怎样能把《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敞开呢?首先要丰富教材的内容。因为教材中的每一课语言文字是有限的, 仅靠短短的几段话, 学生是不能掌握所学知识的, 所以在平时, 老师就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比如, 在教学五年级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这一主题时, 老师就带着学生到电教室上网查了很多关于民族风情的文字资料和图片。使学生知道每个民族之间虽然在历史传统、文化信仰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从学生发出一次次惊讶声中, 我们感到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通过这样的学习, 教材中抽象的文字, 变得具体了, 生动了, 学生的印象深刻了。视野开阔了, 认识提高了。其次, 要拓展课堂上的空间, 让学生走出教室, 自己去获取知识。在教学四年级《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时, 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编排教学课题。比如:“家里的钱从哪来?”“钱用到哪里去了?”“买不到合适的东西怎么办?”“钱该怎样花”……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自己回家或到学校周围小超市去调查。布置这些学习任务目的是让学生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课本上, 注意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从教室这样的小课堂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 获得购买商品过程中的基本常识, 真正懂得花钱的学问, 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最后, 让课堂敞开还需老师创设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表演”, 老师也要主动参与。因为有了老师的参与, 学生会更加积极, 活动开展得会更有意义。同时, 通过活动师生的距离也拉近了。这种教师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课堂, 这种教师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 不就是和谐课堂中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吗?
三、将课堂上所学知识放到生活中去体验
现在的学生在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呵护中舒适幸福地生活着, 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但是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成长的道路上, 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和失败。所以, 如何教育学生面临苦难和挫折是《品德和社会》课的一项主要任务。可是仅凭读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他们没有亲身体验过。于是, 老师就该想方设法让学生把从课本上学的知识拿到生活中去实践。在教学《尝尝苦滋味》一课时, 老师让他们回家寻找苦滋味, 一定是自己在做事中体会到的。经过几天的苦心寻找, 学生回到教室想说的话太多, 都来和老师“诉苦”。多数学生都讲到在帮妈妈做家务时尝到的“苦头”, 还说出了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小困难的。听了同学们的发言, 老师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是老师的引导让他们尝到了苦滋味, 虽然体验时间不长, 但受益匪浅。五年 (下转第133页) (上接第132页) 级的孩子们生活阅历虽不算丰富, 但也有一些挫折与失败的经历和体验, 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直观的、肤浅的、停留在表面的, 需要老师通过课内外活动引导他们更深层次的体会与理解, 认识挫折对人的进步与成长的积极价值, 获得人生的丰富体验。所以课本上的知识要经常拿到生活中体验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增长了知识, 又锻炼了学生生活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篇3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品德的形成都是后天被周围的人以及环境影响的结果,而这种或好或坏的品德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应从小抓起,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这会让他们受益终身。《品德与社会》是对孩子们进行品德养成教育的课程,为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些教学经验,现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如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激发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角色扮演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應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乐趣无穷。
2.成功体验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里会有一种愉悦感,从而使学习兴趣倍增。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品德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尤其是实施教育的我们要时时保留一颗童心,让孩子们跟随我们的脚步,乐在其中。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在认识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走进学生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
例如,在教《我们的家乡》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解家乡不同时期的面貌。在上课时,我结合学生们课前的采访和老照片的收集,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很快就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如教学《我们的生命》时,我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体会 篇4
单位:钦州市钦北区大直镇那见小学 姓名:施庆锋
联系电话:*** 2011.7.12 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体会
钦州市钦北区大直镇那见小学:施庆锋 联系电话:*** 在我二十年从教的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也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计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是小学生获得社会知识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把生活中的题材导入品德社会课堂,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社会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建议;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知道现实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用自己智慧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建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创建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既有“师道尊严”的历史原因,也有现实教师教育理念有待提高的原因。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同学们的嘲笑,因此,要让学生敢问,必须首先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因此,教师无论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小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 情境的创设。
小学生只有在平等的气氛中,才能获得最优表现。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从学生提出和回答问题中,感到有一股被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在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激活学生的即时思维。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生热烈讨论中,营造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了他们要主动地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想探索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能感受到其中的含义。
生活离不开品德与社会课内容,品德与社会课更离不开生活。品 德与社会课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在教学全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蕴含的品德与社会课知识,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而且也能养成自觉提问的好习惯。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
四、让小学生学会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实施自学、启发、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很好的作用。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置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贴近的认知目标、学习内容,将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直觉思维是根据已有的经验直接领悟事物的本质并迅速做出判 断的思维。直觉思维浓缩了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敏锐洞察客观事物的本质,直接的理解和判断,是认识的顿悟和灵感的迸发,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的指路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直觉思维的示范,如:大胆假设、猜想,让学生感到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并模仿这种方法,其次要尽可能多运用启发式教学,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有效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像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雪球越滚越大,使探索更广泛、更深入。从问题开始,由解决问题再到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使整个学习过程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一石激起千重浪,引导学生讨论体味主题思想,很多学生从质疑中捕捉到思想火花,从与同学讨论中吸收新的思想,提出自己新的判断。有的学生认为,不能凭经验办事,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有的学生从病由轻到重到不治而亡的教训中,得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启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的问题,为了使学生 更好的了解品德与社会课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由于具有现实感,还易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让学生对问题思考探究,发表意见。对问题的回答又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一切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答案也是多样化的。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交流、感悟和学习做人的道理。
五、教师注重自身的问题意识。
1.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长流水。教师如果没有质疑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岂不成了无稽之谈。所以,我认为问题意识培养,教师要先行一步。特别是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提问中有价值的信息,要有对学生提问预设的能力。
2.教师要先有问、会问。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背后尽管原因多多,但教师的影响总是第一位的。如果教师自己不会提问,学生也很难有问题意识。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两点表现最为明显。
第一点,是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以为只要多问问题,就是先进的启发式的教学法;结果导致了课堂发问的泛滥化,问答中充满了大量的是非问与填空问。
第二点,许多教师没有自己的问题,提的问题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从书本上借来的,所提的问题从教参来,答案也由教参提供;教师只是充当“提出问题”和“明确答案”这个环节的“中间人”的角 色。久而久之,许多老师就失去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无法形成自己的看法。我们的老师课堂上只好这样照搬到课堂上。如此下来,我们的老师就成了教参的代言人,问题意识更是无从谈起了。
六、教师要克服心理障碍。
“问题意识”在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缺失与异化,与我们教师的教育行为有关。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过程中漠视“问题意识”是因为存在下列心理障碍:
1.把自己看成是布道者,将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受传统思想影响,教师为神圣的角色,教师是先知先觉,甚至是真理。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居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难度、速度、形式与方法都在老师的控制之中。一句话,就是教师不但没有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人”,而且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平等的人”。
2.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解决学生的问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传播知识历来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如果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发生什么问题,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解决,一旦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就完成了任务。在这种教育思想的驱使下,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教师的工作成效也就越来越大,最后学生没有问题了,老师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这种以减少问题数量为目标的教学,表面看起来是“皆大欢喜”,实际上是削弱了学生思考与质疑的意识和能力。
3.最好的学生是能答满分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模式,充其量也只能是复制一批像老师一样的优秀学生而已,学生是不可能超过老师的,因为他们始终处于被动的回答地位,从来没有对老师和书本产生过质疑,缺少问题意识,如何谈得上创新人才呢?
七、教师要注重引导反思。
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质疑问难中去体会: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或不需要问,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价值,怎样去求异思维,怎样“于无疑处见疑”等等。有时学生难免会说出个别逾越了“道德底线”,或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想法,这时教师应该说“不”。这是问题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强化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教师应该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的反思评价。教师发放调查表要求学生反思:我今天提出了一个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我是怎样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我是怎样表述这一问题的?我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我的体会是什么?
2、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写反思日记的方法来强化问题意识,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定期召集学生对一个阶段以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况进行分析,通过集体的力量强化问题意识。如此反思评价,一旦形成习惯,则其功效不可估量。
品德与生活,社会心得体会 篇5
5月12日我参加了临汾市《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培训。非常荣幸地观赏了三位优秀教师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在感动于两位青年教师用真情演绎精彩的课堂的同时,我更感动于我们的老师在课前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台上四十分钟,台下是十几年乃至一辈子的功”,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一辈子学做老师。”是的,教海无涯,教师的工作永远是充满挑战、充满激情、灵动而艰辛的工作。可以相象,为了上好今天的课,我们的老师不知度过多少不眠之夜,当她们挑起了这副沉甸甸的重担,心里在乎的已不仅仅是荣誉的得失,更是一重责任,一种使命,有位老师说:“每次在品德课上,我总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迫使我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化学生,启迪学生……”可想而知,她是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多么关注学生的成长。
首先是解放路小学王老师《红领巾胸前飘》,在他的课里主要是让学生要懂得自己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所该做的事,懂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看平面图》一课,教师在导入课堂时,互相介绍,以调动学生学习气氛,后在教室里辨认方面,提前热身运动。让学生会在生活中辨认方向。大家从自己熟悉的内容着手进行学习,大家发言的积极性很高,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景观,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
尧都区教研室韩老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她就针对目前品德教学的现状,结合我区活动的开展成效进行了精彩的讲演。她动听的声音,精炼的语汇,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习者及领导,成为了这次学习中的亮点。课下各地区的教研员与教师纷纷向李老师讨教经验,从而也使我们树立了自信心,一定要努力向前上好思品课。
通过培训,为我提供了学习充实自己的机会。使我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这一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学科强调的是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特别关注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体验出发,尊重学生真实体验和感受的教学形式,将品德教育生活化、综合化。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做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从被动接受品德教育到主动参与品德教育的活动,从而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这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又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新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但教师对学生不能放纵、要注意调节课堂纪律,要有组织地开展各项课堂活动,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
小学品德与社会听课心得体会 篇6
地方镇新村完小:孙大尉
2014年4月1号至4号在临沂二小举行临沂市品德与社会讲课比赛,我有幸得到中心校领导的安排,去听到那么多优秀老师的优质课,感谢中心校领导们给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受益匪浅。
讲课的老师们都是来自三区九县比较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每个人身上都有教学中闪亮的特点。他们在讲课中引导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诸如网络、实地考查、采访有经验的人、亲身体验等方法来搜集资料。在充分的准备之后,课堂上,采用讨论、故事会、交流、表演、实地观察感受等活动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活动起来,主动发现知识,牢记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他们的教学中,由于学科的故事性,学生对内容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所以,教学中他们都能适当把握一个尺度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激活了。他们采用不同的语言激励学生不同的表现,让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并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得到老师来自不同程度的认可,继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在品社学科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广泛地搜集有价值的资料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将更多的精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地以饱满地情绪将课上内容消化并吸收。很多老师还表现出来了,自身较高的素质,还有语言感染力。我比较有印象的是来自莒南的一位叫陈艳的老师,她讲的课题是五年级的《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整堂课陈老师表现出了她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功底。主线清晰,层层深入把我们带进了日本侵略中国在南京犯下滔天大罪的情景中。学生也汇报在课前收集的日本侵略者的行为如: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万人坑、生化武器、日本军官间丧心病狂的杀人游戏比赛等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慷慨激昂的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以及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情感。活动中还有日军扭曲历史,篡改教科书我们应该怎么办?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生对自己、对日本小朋友、对全世界说什么?等环节使整堂课变得更加丰富。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7
关键词:小学,角色,课堂,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 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 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 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 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 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 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 明辨是非, 感知善恶, 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 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1 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课堂虽小, 意义却大, 它使我们一步一步找到自己, 成为自己。” (刘铁芳语) 。课堂教学, 是学生获得知识、超越文本、体验情感、形成新的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 因此,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追求个体文化新生命、达成个体创新的意义生成的世界。例如在《我想要我能要》, 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 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 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 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 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 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 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再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以剧本的形式, 进行亲身体验, 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 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 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再如上网, 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 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 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 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 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 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 表扬他们勤于思考, 善于辩论, 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 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2 加强实践, 知行合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与当事人交流, 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 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强调再调查活动中, “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 对调查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因此,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空间也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走出教室, 走进自然、社会, 走进沸腾的生活, 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 以获取直接经验, 发展实践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 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道德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我在教学《追根寻源》的主题活动时, 组织学生从生活周围, 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中, 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探究历史, 探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 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在尽可能地通过建立现实和历史的结合点, 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距离的同时, 我们也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 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特色, 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文明古国的认同。活动前, 我向学生提出调查活动的目标: (1) 查找有关反映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故事、传说、资料。 (2) 以“走进远古时代”为主题, 全班将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故事进行表演、交流。 (3) 出示图片, 刀更火种, 人拉犁, 车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时怎样一步一步进步的, 也可以以此为研讨主题, 让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 进行探究。 (4) 让学生结合本地情况, 了解本地人们还有那些有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经验总结。 (5) 学生以小组或自由结合组为单位, 结合自己所调查和查找的资料, 共同研讨应怎样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 推荐哪些食品, 讲解那些食品中的事故等。 (6) 查找中西方食文化进行比较;活动中, 学生置身与具体的场景, 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有的学生试着用石块敲打制作石器工具;用木棍试着模仿古人钻木取火;用一些旧牛皮纸, 报纸等试着做远古人类穿的衣服等;有的当“小记者”与周边居民进行“焦点访谈”;有的当“摄影记者”, 拍下了一张张照片, 进行分析。在教学中, 运用课内外相结合, 如与班队会相结合, 与举办专题讲演、故事会、营火晚会相结合, 还可以举办夏令营, 走出去请进来等结合。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成为一个平台, 学生在这平台上大显身手, 展示自我的选择性。使得这个平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由于有了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 开拓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行成。
3 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 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 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 体验社会生活, 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 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 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 让学生去接触社会, 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 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 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 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保护环境》中, 在课前调查时, 学生发现环境污染特别严重:村民都把垃圾倒在垃圾桶外、河沿上;河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泡沫浮子、污柴油等, 河水呈暗黑色, 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 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们学校联合周边村干部, 开展了“碧水”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污染情况, 掌握第一手资料, 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 并设计出实施方案。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 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 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 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 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 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 尊重孩子的体验, 重视对孩子的行为导向, 把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在实处。因为只有知识、经验、美好的情感, 乃是智慧才是真正的人生获得。这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8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师生关系 平等鲜活 贴近生活 多样灵活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一、师生关系平等鲜活
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向学生回礼是幼稚可笑的毛头小子行径;也或许是寒来暑往听惯了这样的问好声,犹如听惯了上下课的铃声,故而置若罔闻了;还可能是想用挂满脸颊的严霜和冷漠,维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经常哀叹,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懂礼貌,小学生比中学生懂礼貌,到了大学,扬长而去者与满脸惊讶者甚至会产生角色调换。然而哀叹之余,我们是否想到,一个我们认为是教育细节上的疏漏——如向学生友好的回礼——竟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道理产生怀疑,乃至导致多年教育成果的崩溃。同时,这个在我们认为是细节的问题,恰恰反映出一些为人师者内心深处并不曾将自己与学生的人格放在平等的地位。
如何营造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呢?(1)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益义的游戏活动等。(2)以身作则,以理服人。(3)遇事有耐心,对学生要多一点关爱。(4)课堂上多些微笑。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那么,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那么,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五点:
(1)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美国攻打伊拉克”和“面临非典”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而作业则是就这两个问题与父母展开讨论,是课堂得到了延伸。
(2)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本学期的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课五分钟了,学生丁鑫还没有出现。原因似乎简单的可笑:即将上课,班长请大家进教室,丁鑫不进,一位学生顺口说:“不进算了,少了你,咱班早得纪律红旗了!”丁鑫一怒便跑下楼去。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找回丁鑫后,我调整了原定的教学计划。将《品德与社会》中“共享友爱阳光”单元提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家庭因我更美丽”一课时中,我拍摄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断,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5)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种种迹象,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毕竟认知和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而我们《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在笑中才会学会笑,在哭中才会学会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三、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主动发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趣味性、新鲜感,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课堂教学被称之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活动+讨论感悟+实践”的教学方法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识上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在以上认识的指导下,我通过围绕学生展开活动,从这几方面进行“活动教学”的探讨。
(一)注重指导,使活动能顺利操作
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如果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巡视、不深入、不启发,只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要求结果,那么,这种活动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对于不会的、偏离方向的,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的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加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
(二)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
2.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三)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
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四)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
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06-21
品德与社会教学后记09-0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07-21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09-16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06-15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11-02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案10-21
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07-01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六下08-15
我教《品德与社会》课的几点体会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