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2024-09-16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共12篇)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1

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排了较多历史方面的内容, 这是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提升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理性地认识人类社会。但这类题材的内容离时代远, 离生活远, 点又太散。教师若是处理不当, 学生要么照本宣科, 要么死记硬背, 会让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如何克服上述问题, 将历史题材的内容上得精彩, 让学生学得喜欢?经过几年尝试, 笔者认为, 找寻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恰当连接点, 让这个点生发出学习的精彩, 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找准学情原点, 走近历史

品德历史题材教材编排蕴含着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 同一个主题, 在不同的年级会有不同的要求。同一年级的要求也会因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家庭背景、兴趣爱好、课外知识等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思想、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以及在智慧、意志和性格的个性特点方面, 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只有在了解了这个‘世界’, 了解了它的全部奥秘以后, 培养个性, 形成人的精神风貌才会成为可能。”因此, 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地域特点、区位特点、群体特点, 才能精准定位, 为后续教学实施立好标杆。

《圆明园在哭泣》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的第二课, 前有《从四大文明说起》, 后有《悲愤的吼声》, 整个单元都是落实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于这节课笔者在第一次教学时由于目标把握不准, 在短短的一节课里, 选用了大量的图片、录像、数据等史实资料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要了解这么多的历史知识是有困难的。重叠的知识, 让学习变得无味且疲倦。为此在第二次教学时, 笔者分析了学生的知识起点, 发现在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学生已学过《圆明园的毁灭》, 对圆明园有一定的了解。基于这样的学情, 笔者通览了整个教材体系, 把握历史单元主题以及同一单元主题在不同年级的递进目标。认真分析、仔细寻找学生已有认知、情感、行为等水平与教材要求之间的差距, 寻找造成差距的原因, 思考调整解决差距的策略。改偏重知识学习为全面地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力和知识”目标, 具体做法是:1.创设情境, 启发思考, 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和毁于一旦, 知道圆明园的被毁体现了外国侵略者的残暴和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合作交流, 探究体验, 感受落后就要挨打, 增强民族自尊心, 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最终, 较好地达成了预定目标。

因此, 根据学情, 做充分的调查研究, 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结合学习主题”,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设置学习目标, 让学生能够走近历史。

二、整合资源散点, 走进历史

品德教材编写遵循主线清晰、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原则。历史题材教学点是按照教学内容需要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各个学习单元中, 其教学的重点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串联历史内容的学习, 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和人文感受, 关注生活文化和民族文化, 以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学习。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取舍要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才能让学生走进历史。《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也指出:“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 反映他们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并以此为基础, 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 学生要认识一个客观、真实的历史, 就需要教师梳理出与本教学主题相关的各种历史素材资源为学生所用, 把教材上没有呈现出来的内容, 进行一定的拓展, 把原本平面化的教学立体化, 做强质感, 学生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刻。

对此, 笔者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 进行了如下探索:散点聚焦。重点让学生深刻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聚焦“不可估量”。笔者从圆明园中的珍贵文物入手, 课前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查找被掠夺的珍贵文物, 选择书上的兽首铜像图片这个点, 深入挖掘。课一开始, 笔者就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于2009年2月25日晚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 在法国巴黎分别以1400万欧元被一买家通过电话竞拍买走。按照现在人民币兑换欧元大约7∶1的比价, 你算得出这两件宝贝值多少钱吗?如果按你父母的收入, 他们要工作多少年才能赚到这个钱?”“这仅仅是我国曾经拥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两样宝贝, 这样的宝贝何止千万, 就连整个辉煌一时的圆明园也不复存在了, 这又是怎样的价值?谁应该对此负责呢?”课堂上, 学生沉默了。一段时间后, 许多学生的正义感瞬间得到爆发, 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感悟。此时, 笔者适时补充了2013年4月26日, 法国企业家将向中国捐赠圆明园流失鼠首、兔首的相关资料, 并了解其中曲折的回归历程。学生从中真切地感受到由于祖国日益强大, 所以法企会归还我们流失的鼠首与兔兽。这样, 尽可能将历史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 使他们愿说、能说、会说。笔者还和学生一起观看了《十二生肖》电影片断, 更加真切直观地了解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巨大价值。一下课, 学生们围拢在讲台前, 向教师要有关清朝时期政治、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卡, 从课堂教学的效果看, 学生学习近代这段屈辱的历史的兴趣是浓厚的, 通过课后收集不平等条约等资料, 把学习引向深入, 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既符合五年级学生学情的特点, 又成功地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宏大的历史可以通过关键性历史人物、关键性历史事件以及关键性历史细节来开展教学, 以小见大, 以点带面。

《品德与社会》教材图文并茂, 这些图文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用好这些图文, 挖掘这些图文, 树立广义的教材观, 重组和整合教学资源, 筛选重点、解决难点, 能让学生顺利地走进历史的殿堂, 享受其中的快乐。

三、借用比较学习, 深入历史

比较学习法是历史研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品德历史题材教学引导学生做同期不同地的比较或者同地不同期的比较, 就能习得一种学历史、看历史、用历史的好方法。以史为鉴, 比照现实, 还能面向未来, 这样的历史学习才会是刻骨铭心的, 才能更好地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思考历史、传承历史。

还是以《圆明园在哭泣》一课的教学为例, 笔者让学生观看今昔对比的两组圆明园的图片, 引发思考:怎么会变成一片废墟的?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迅速地融入课堂。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逐步了解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 深刻地认识到圆明园“规模宏大”“景点繁多”“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又如数字的对比, “圆明园中当时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钟表就有441件, 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经查被英法联军抢走的物件有1197件, 而这只不过是圆明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悬殊的数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透过数字的背后, 学生了解了当时文物被损坏、掠夺的不计其数。他们自发地提出了:“为什么侵略者可以肆无忌惮地掠夺和毁坏我国的国宝?”从而一石激起千层浪, 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笔者还通过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文字描述, 让学生想象了当时欧洲宫廷与圆明园的比较, 从一个外国名人的角度进行了印证。这样, 学生通过图片、数据、文字的比较, 强烈地感知了侵略者洗劫、焚毁圆明园的肆无忌惮, 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对野蛮侵略者的痛恨。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同类的比较、正反的比较, 是研习历史的最佳方法, 在比照中, 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感悟走得更深、更远。

四、巧用现代媒体, 活现历史

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世界, 要把学生带进久远的历史事件, 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产生心灵认知交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 教学要尽可能地克服时间、空间的局限, 用好现代媒体, 可文可图, 可声可视, 能有效缩短历史与学生间的距离,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达到以媒入境、以境生情、以情化人的目的, 求得品德教学的鲜活效果。

一百多年前的火烧圆明园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 课本中呈现的简约的文字与平面的几幅图无法给予学生感性的认识、丰富的体验, 不足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笔者通过播放纪录片《圆明园》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另外, 笔者还在教学《金字塔下留个影》时, 让学生看“金字塔和巨石”的图片与视频, 在教学《奥林匹克的故乡》时, 结合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观看奥运发源地和取圣火过程……

历史题材教学不能光说不看, 空对空地讲解是泛味的。好的教学应学会借用音乐、图片、板书、录像、学习资料卡以及教师本人的情绪等各种力量, 营造具有生命冲击力的学习情境, 帮助学生走进历史的深处, 感受历史学习的魅力, 震撼学生的心灵, 诱发学生生命持续长久的感动。

五、倡导自主学习, 走出历史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笔者在教学这类历史题材课时, 会抛给学生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问题, 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如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时, 笔者问学生:“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圆明园……但这些大都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发动建造的, 秦始皇下令造长城, 隋炀帝下令挖运河, 清慈禧下令修颐和园, 如果你是皇帝, 你会把国库中的钱用来做什么?”在教学《圆明园的哭泣》时, 笔者问学生:“现在有人大代表提出, 我们应该重修圆明园, 让万园之园重新绽放光彩, 你觉得应不应该重修?”在教学《奥林匹克的故乡》时, 笔者问学生:“2008年, 我们中国举办奥运会, 是百年的梦想, 是我们中国伟大复兴的标志, 你觉得应该办得风光些还是节俭些?”诸如此类的问题, 让学生越思越深, 越辩越清。

学习这些历史题材的内容, 既要让学生走进历史, 又要走出历史;既不能纠结于过去的耻辱, 也不能狂妄于现实的强大;既不能沉醉于昔日的辉煌, 也不能自卑于现实的弱小。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这才是历史题材教学的真谛。

总之,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的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只要教师能找到历史与现实、文本与学生、目标与学情、内容与方法之间的恰当连接点, 就一定能走出一条教学最优化的灿烂之路。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迷惑。《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我想就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让品德课贴近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油然而生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又如《心中有规则》一课的教学,我在学生了解了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同学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我一再强调,班级的规则与每个同学都有关系,因此,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权,每个同学都要参加。我先让学生讨论他们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级规则,然后大家提出具体的条目。如果在讨论中对某项规定有争论,应自由争论,最后举手表决通过。我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要有半数的人同意才算通过。学生通过一定的程序终于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级规则,这时,我提醒学生大家制定的规则要靠大家遵守。如果执行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条规则不太合适,还可以讨论修改,再次举手表决。学生通过直接体验班规的制定,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改正,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无形中悄然形成。

2.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比如通过玩具、故事、谜语或者通过电教、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五年级品社《从小爱科学》一课中,我采取了让每一位学生动脑筋、找材料,收集科学实验或者自创小发明,并让他们把收集的结果在班里进行演示,同时说出这项

实验或小发明的理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很高,都积极的去准备。上课了,一位男生给大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个杯子装满水,又用一张纸放在杯上,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杯子倒过来看看会发生什么。学生都抢着上来,可上来的学生进行实验时又很紧张,底下的学生也紧张地看着,当这个学生成功的把杯子倒过来而水没有洒,那张纸牢牢的粘在杯口时,全班一片欢呼。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此时,我趁势让学生又进行了几个实验,并一起思考这几个实验的理论根据。近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例如: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尊重他人有礼貌》一课中,我采取课前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形式,在导入环节中让学生演出来。其中有一组的七、八位学生共同边编排了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故事:到站了,上来一位老奶奶,同时又上来几个小学生。当时,车上没有空位,而且也没人给老人让座。到了下一站,空出了一个空位,这几个小学生主动把空位让给了老奶奶。学生编排的小品虽然很幼稚,但学生演的认真,看的也认真,故事情节与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教室里还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如此一来,使学生感觉到上思品课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3.走出课堂,开拓学生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这些实践活动包括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游戏等。

在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活动用来引导学生“怎么做”。例如:在《手拉手、情谊深》一课结束后,同学一致提议进行一次捐助我们身边贫困同学的活动。于是,学生自己组织,到各个班去调查贫困学生情况并统计人数,把捐赠的学具整理好,并进行登记。最后将学具分发到各班。这次活动后,老师和家长们都感到学生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又例如:讲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多读好书》这一课后,我带学生利用周六和周日的时间去图书馆阅读书籍,并把阅读的好书填写在表格当中,或者写出札记和读后感。我们还召开了“和好书交朋友”读书朗诵会,在学生中再次掀起读书热潮。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再例如,学习《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前要求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观察理发、修鞋等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课后组织学生体验父母的职业活动;学习“我们生活在一起”一课后,分小组举行“我为小区做件事”的实践活动;学习《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一课时,引导学生有计划、有准备地调查访问学校有关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具体工作;

学习《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时,让学生从“五人六腿”游戏中体会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习《走近残疾人》一课时,教师设计“单手穿衣”、“蒙眼走路”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的困难„„。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并不难,难在能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认识、参与社会,收到实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前有周详的计划,活动时有具体组织安排,活动后能有力地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注重发展质疑、反思、批判的能力。为此,课程倡导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体验、探究、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倡导教师采用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学习指导方式。

我想,如果教学能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特殊的生活世界,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用他们独有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感受,那么,“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种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必将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必将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而是两个生命体之间情感的对话。所以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只有在教学中重视人的情感,人的体验,人的实践,重视其中的人文性,而不仅仅告诉学生一些冷冰冰的知识。那么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培养出一批空有一大堆知识却无情感的废品。如果想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可容天地,心系万物,情感丰富的人,首先就得叩问一下,我们老师自己是不是一个冷血动物,是不是有着一份热情,一份爱心,一份同情心;能不能为屈原抱屈,为窦娥鸣冤,为杜十娘不平。只有这样情感丰富的老师,才能真正从心灵上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

4.宽容学生的缺点

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生命价值,允许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宽容学生的缺点。教师最大的缺点是整天盯着学生的缺点,而更可怕的是更多时候盯着差生的缺点。成绩差的孩子,哪怕一点微不足道的错误,老师也很容易注意到,然后又顺理成章地将新的错误加到他以前所犯的错误中,逐渐构成一个在教师心目中不可原谅的错误集合。即使那个差生偶尔有那么几次挺伟大的壮举,也不可能将这个错误的堡垒攻破。久而久之,这个所谓的差生就真变成一无是处的差生了。而对待成绩优秀的学生则截然相反,在他们成绩光环的掩照下,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缺点,要不就干脆把缺点也当成了优点。不是差生没有优点,也不是优生没有缺点,而是有的时候我们老师的心被蒙蔽了,我们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各有姿态的生命体,而不是工业化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我们太渴望把他们培养成为或像他,或像你,或像我的人了,而忘记了学生还是学生自己。他们各有不同,各有优缺。我们的任务应该是“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

历史题材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例谈 篇3

一、生活感知,拉近历史

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之难,首先是学生感知难。历史上的人物、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对今天的小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遥远、太抽象了,他们无法感知。而缺少了学生的感知,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无从谈起。要让学生对历史上的人和事产生兴趣,教师就必须创造条件,拉近时空距离,让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感受,从而引领学生走进历史,认识、感悟、理解历史。

教学伊始,笔者就借助多媒体投影,向学生播放了一组预先拍摄的照片——

生:这是沙角。

生:这是横档岛。

生:这是蒲洲。

生:这是大角山。

师:你们去过这些地方吗?

生:我去过沙角。是爸爸带我去的。

生:我去过横档岛,是乘渔船上去的。

……

师:那么,你们都有些什么发现呢?

生:上面有炮台,听说是打外国人用的。

师:可别小看了这些地方,当年这上面曾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下面,我们就进入品德与社会《罪恶的战争》一课的学习。

……

学校地处珠江口,昔日鸦片战争的一个主战场就位于紧临学校的江面上。对于这些家门口的大小岛屿,多数学生都知道,不少学生还跟长辈上去过。而对于岛上的炮台遗迹,学生则未必在意过。172年的时间过去了,对于那场让中国命运发生巨大转折的鸦片战争,今天孩子们的记忆已经模糊了。笔者通过展示学生所生活的家乡的画面,让鸦片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与学生的生活自然地联系起来,学生也就很自然地进入了本课的学习之中。如此,对于本课的学习,学生就有了前提和基础。

二、情感对接,牵手历史

历史题材品德与社会教学之难,还在于情感共鸣难。学生之所以难以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是由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他们来说,是抽象的、模糊的,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情感波澜。缺失了情感体验的道德教育注定是不会成功的。要让学生对久远的历史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运用体验学习的策略,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清晰,通过活动体验、情境体验、移情体验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引领学生牵手历史上的人和事,在深度体验中获得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请看教学片断:

师:大家知不知道,在172年前,这些地方发生过什么大事呢?

生(小声):听说那些地方打过仗。

师:知道是谁和谁打吗?

生:听说是和英国打。

师:能仔细说说你知道的吗?

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也不是很清楚。

师:没关系,我们现在就请一位神秘嘉宾,讲一讲172年前发生在这些大小岛屿上的感人故事吧。有请李爷爷!

李爷爷: 1841年1月7日,英军乘机向大角、沙角炮台发动突然袭击。面对凶猛残酷而又装备精良的英国侵略者,虎门水师在守将陈连升的带领下,与英国侵略者浴血搏斗……

陈连升父子英勇献身的壮举,陈连升坐骑被英国掳到香港后,头朝北方绝食而死的传奇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李爷爷饱含深情的讲述,让学生为抗击英国侵略军的英雄的壮举所深深感染,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油然而生。如此,抽象、枯燥的教科书上的历史“活”了,借助李爷爷的深情讲述,学生为陈家父子的英勇事迹所深深感动,他们开始思考,战争发生的原因和自己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

三、价值辨析,融入历史

历史题材品德与社会教学之难,更难在价值认同上。学习历史,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事实,而更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感受历史的价值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材料进行问题探究,开展情境模拟、问题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问题思考、问题探究的过程,在自主感悟和思考中,走进历史,融入历史。

师:以关天培、陈连升等为代表的清军将士尽管浴血奋战,结果却以失败告终。清政府不仅要赔给侵略者巨额白银,开放口岸,还被迫把香港割让给了英国,中华民族从此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生:关天培、陈连升他们太英勇了!

生:英国侵略者太可恨了!

生:清政府太软弱、太不争气了。他们为什么不继续抗争下去?

……

师:当时的英帝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了世界上经济、军事、科技最强大的国家。而墨守成规的清政府还沉醉在“世界中心”的迷梦中,用原始的武器与侵略者对抗,仅凭关天培、陈连升等勇士,我们能打过他们吗?要战胜敌人,不受欺负,最好的办法是什么?请小组讨论,三分钟后,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結果。

(三分钟后,小组汇报)

生1:我们觉得,要是清政府不那么软弱,多派救兵,关天培、陈连升等将士就不会牺牲,英国人就一定会失败的。

生2:侵略者拿的是枪,而我们拿的是刀,我们就是赢了,代价也会很大。

生3:要是清政府总是这样不争气,就算我们这次赢了,下次还是会输的。

师:所以,我们最好的办法是——

生: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师:说得真好!

学习历史,要为今天的生活提供借鉴。对于血气方刚、思维简单的学生来说,战斗到底、血债血还是他们的本能选择。但我们的教学不能止于此,要让学生明白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刻道理。这些道理仅靠说教,学生是不会认可的。经过小组讨论和我的循循善诱,学生终于明白了只有自强才不会受欺负的道理。

历史是过去了的今天,今天又是将来的历史。我们解读历史,就要把它还原成贴近学生的生命活动,让学生通过生活,走近历史,认知历史,感悟历史,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区金业小学广东广州 511458)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4

一、着力呈现历史事件

教学时应以教材为参照, 着力呈现历史事件, 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体验探究的情境, 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世界出发去感悟与体验, 最终再落实到自己的品德发展和行为塑造上。我们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从面到点最后再回到面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先从整体面入手, 讲清楚面的内容, 让学生明白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再细化到点 (这个点可以是一件事或一个人) , 让学生明白这个点在整个面上起的作用,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再回到面上, 让学生产生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教师要把思考和选择的权力归还给学生, 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与创造。具体操作是:

(1) 还原历史用事实说话。整体历史面的讲述, 在我们看来, 注重利用权威档案, 弄清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背景, 追寻“历史背后的故事”真相, 是帮助学生了解真实历史的手段, 学生在学习之后, 会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大体的感悟和体验。做出他们自己独到的分析和见解, 教师要把思考和选择的权力归还给学生, 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与创造, 为他们最终形成自己的品德发展和行为塑造服务。

(2) 用细节来感动人。进行历史题材的教学, 光靠教材里的文字与图片资料, 不论教师如何发挥, 都无法拉进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况且教材编写者本身也不是让教师仅仅利用教科书进行授课。因此, 教师在授课前必须要有充足的课前准备, 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历史故事, 从学生周边的人、事、生活出发, 结合教材呈现的内容, 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让学生准备有关学习材料的同时, 自己也应去收集更多的资料来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课本上呈现的是面向学生的历史细节, 我们教师要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更翔实的历史细节。教师只有具有比学生更丰富的知识, 有比学生更多的学习素材, 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才会得心应手, 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 才能真正让学生明史。

(3) 与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教师要以教材为中介展开与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对话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 注意运用语言、行为、情感与之产生共鸣。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可以开展类似于“对话—讨论—感受”的模式来组织对话,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使之对后继学习产生期待。与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学生与“历史人”真实地进行对话, 不知不觉中走进历史, 感同身受, 与“历史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二、客观分析历史事件

(1) 历史事件是客观的。通过理解客观的历史事件去掌握复杂灵活的历史知识, 这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 也是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立足点和态度, 是获得对历史真理认识的基本方法。这样可以使许多看似枯燥的历史生动起来, 还原为学生所熟悉、至少能理解的现实生活, 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 促使他们做出价值的判断。因为只有这样, 用历史客观事实去揭开笼罩客观事件的迷雾, 才能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和观点, 教育才能够深入人心, 此时的历史教学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体现学生情感的N曲线波动 (也就是实现两次情感的抑扬) 。从教学事件的陈述上和学生进行对话, 使学生从对历史事件了解的缺乏到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上达到一定的共鸣, 实现学生第一次情感抑扬。再对历史事件进行冷静的分析, 让学生产生的共鸣的情感变成他们理性的思考, 师生共同对发生的历史事件再进行细致的分析, 最后明确作为小学生应该有那些历史责任, 使学生的情感再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实现学生二次情感抑扬。

只有用心用情去感受历史, 才能真正融入历史、理解历史。我们在历史题材的常态教学中要始终围绕情感价值观目标, 用热情的语言感化学生, 用震撼的画面感动学生, 用真实的数据感染学生。让我们在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 用情感铺路, 和孩子们一起, 打造通往历史的直通车。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5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它根据儿童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历史等相关学科的内容有机融合组织成最简单的、最新的社会常识的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的特点。教材安排了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这些话题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内容于不局限于课堂内,而是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社会的整体认识,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这些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感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以激励为手段,以探究为方法,以实践为根本,以创新为目的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有力的动因,在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的主动性,才会积极的开动脑筋,勇于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育中的激励手段就是对学生正当的心理需求的满足,通过外化刺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情入境,主动探究知识,积极参与实践。这就好比在一池春水中激起“涟漪”而产生的“震动效应”。

一、教学中的路标——导课

巧妙地导课是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

1、启迪思维,激趣导入。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学习社会课程提供了丰富素材,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对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讲授新课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如动画、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绿色日记》的一课时,我出示了几组图片:绿树葱茏,芳草茵茵的住宅小区,新鲜空气,蓝天白云,令人陶醉······适当加入旁白。然后问:“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你喜欢吗?”接着再出示两组图片:女孩在用抹布抹桌子∶“昨天才擦了桌子,今天怎么又这么多灰?”爸爸也正在擦皮鞋:“唉,才穿了一天的鞋就这么脏了。”告诉学生这是空气里的灰尘,而这些带有灰尘的空气正是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我们时刻呼吸的空气有时候并不洁净的现状。两组情景对比,学生自然就会初步认识到空气质量对每个人的重要性,甚至意识到污浊的空气已经危害到自己的生活。然后老师提出问题:“那么你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吗?”这样导入新课,学生在设计活动时兴趣浓厚,研究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2、创设情境、诱发情感。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心理特点的限制,认识新事物,学习新知识许多情况是在无意注意中接受的,且兴趣容易转移。在导入新课时,如能不断更换容易引起学生情绪色彩的刺激方法,就能“稳住”他们的注意,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情境,诱发学生情感。如在教学《认识你,真好》一课时,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猜猜是谁,然后告诉大家:“是我呀!”然后说:“这是老师幼儿圆时和小朋友的照片,那时和照片上的小朋友闹别扭了,后来老师给我们和好并给我们照了这张照片。这是我珍藏最早的照片和我最早的朋友!”然后再出示几张和朋友的照片并一一做了介绍。然后老师问:“你有没有好朋友?你们怎么成为好朋友的?或者谈谈你希望和谁交朋友,为什么?”因为现在大都独生子女,渴望有小伙伴一起玩,他对朋友的要求会有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讨论及发言可以了解,这样学生对朋友的概念有了更深得了解,从而珍惜友谊,学会欣赏和感谢身边对自己有良好影响和帮助的人、值得学习的人。又如在学习《我想有个家》一课时,我出示电脑可件:光秃秃的山,花喜鹊的窝建在电线杆上,唱着凄凉的歌: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只要是绿树丛生就可以!!看完后问:“谁让小鸟无家可归?你有什么感受?然后再讨论森林有什么作用,如果遭到破坏会有什么后果?”这样就使学生对家乡的生态环境有初步的了解,感受到动植物的家——森林遭到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的现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明白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中的灵魂——主动探究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

1、激发好奇、引导探究。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所谓好奇就是面对新的对象而激发出来的惊讶、激动的情感;是对尚未接触过的对象产生的一种新鲜感和惊奇感,并促使主观以关心的态度去追求这一对象的那样一种感情趋势。培根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在教学中,教师把握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就能激发起学生探究、思考的积极心态。例如在讲授《我是环保小卫士》一课时,授课前,我将一支鲜花插在一个烧杯里,再将一节电池内的粉末杂质倒入杯中,让学生设想一下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学生好奇之心油然而升。下课前我将烧杯连同鲜花一起拿出来,学生发出一阵惊呼,原本艳丽娇嫩的鲜花已经枯萎了,我问学生是什么使鲜花枯萎了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电池,我接着启发:废旧电池中有哪些有毒物质,如果随便丢弃废旧的电池它随着垃圾一起埋在地下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危害呢?我把它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布置给学生,学生对此抱有极大的热情,不仅查阅了大量资料而且回收了许多废旧电池,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并且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主动质疑,研究学习。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巴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从外部提出问题,相对来说,比较被动,我们要尽量从老师提出问题过渡到学生质凝,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质凝的内在动机。因此,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减少这样那样的限制形成一种自由探究的气氛。学习《家庭因我而美丽》一课时,当学生说完家庭是怎样因为自己而美丽的时候,有学生站起来说:“有时候家长是因为我们而吵架的,这样还美丽吗?”这时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让学生知道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家庭环境下也应该关心家庭,学会为家庭分忧,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形成一定的家庭责任感的机会。我立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家庭的温馨美丽对我们每一个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对每个人都很重要,那么怎样使家庭不因为自己而变得不美丽?”这时学生的讨论让我觉得他们真的都是一群懂事的孩子,让我很感动。有的说要好好学习,因为爸爸妈妈太辛苦了:有的说不能再淘气了,在家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家长分担烦恼,让家长高兴……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学习主动提出问题并有效地解决了问题,使教学目标得到最大的延伸和升华。

3、正确评价、鼓励发现。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发现方式。一般说来,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险究精神,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后者则会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进行有效的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使学生对评价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2、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可以适当地制定多种评价标准,允许学生自由地去选择适合他们自己情况的,提供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和创造.(3)、评价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性格等特征.三、教学的目的——回归生活

当代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关系时,才是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要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例如前面提出的讲授《我是环保小卫士》一课,学生在认识到废旧电池的危害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成立了废旧电池回收小队并且分工负责,有的负责宣传,有的组织发动,有的走向街头、走进居民区收集了大量的废旧电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用收集的废旧电池拼成巨大的“2008绿色奥运”图案,老师给他们召开了一个表彰大会,肯定了这种作法。他们感觉仅凭自己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于是学生又想出了主意给市长写信向报社发倡议书,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动员,号召全市民来参加这项活动,社会反响强烈。

四、教学的升华——创新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篇6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一、树立榜样,激发情感

1.借用历史名人,革命先烈事迹激发情感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典型人物时,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要学习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还要让学生记住他们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令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领袖英雄的伟大,从而对其产生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情感,对社会公德、道德品质的正义感等。如教学《杰出的智者》一课时,先激发学生了解我国影响世界的文化伟人教育家孔子、军事家孙武、科学家祖冲之等的兴趣,再播放电视片断,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立志爱科学、学本领的情感。

2.教师应注意自我形象的养成,为学生树立榜样

小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身教比言教能起更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给学生作出表率,激发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

3.在学生身边树立榜样,起到典范作用

用与学生年龄相似的先进人物或有教育意义的事例进行教育,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有说服力,特别是学生中发生的那些平凡小事,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更容易产生感染力。

二、扩大信息,增强情感

由于教材面向想小学学生,所以篇幅受到限制,但是在教学中应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提供教材中没有的又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翔实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材料。或让学生提前收集有关材料,或课后延伸,扩大信息量,以拓宽学生视野。以此来增长他们的见闻、知识,让他们了解世界,认识生活,并由此产生联想,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增强情感。

三、联系实际,体验情感

品德课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存在的性感。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通过“知、情、意、行”得以表现、发展及检验的,而“行”是思品教学的最高层面。这方面的培养往往要结合生活实际,要让学生体会的道德情感在实际中得到体验。教师须对学生了如指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行为表现及家庭情况等。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实施教学。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爷爷、奶奶好》一文,针对许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对长辈缺乏正确认识、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等实际情况,学文后可鼓励他们谈自己如何敬爱长辈,在小组或班上交流,把实际情况与感受说一说、比一比、辨一辨,寓理于情中,理中透情,情理交融,更好地把道德知识转化到学生心灵中去,达到知行统一。

四、巧设佳境,深化情感

创设情境可以近一步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思品教材中很多课文情感性强,教学时应抓住文中表达的真挚感情去叩击学生的心灵,创设不同的情境感染学生,把学生引入最佳学习状态,并掀起其情感的波澜。别看只是一幕画面、一段音乐、一个镜头、一幅图画、一段旁白……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观其形、听其声、动其情、悟其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我们应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实际,选择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巧设最佳的情境。如教学四年级上册《走进美丽的家乡》这课时,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等资料,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看到的家乡景物和人们生活的情况表现出来。再引导学生探究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独特的地方文化等,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种种风情,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深化学生建设家乡的意识。又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友爱残疾人》一课,可让学生分别模仿盲人、瘸子、聋哑人等残疾人处理生活事务。学生有口不能说、有耳不能听、有眼不能看、有腿不能走,焦虑和不安随着体验涌上心间,学生的内心被强烈地触动了,他们切身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要比正常人多得多,懂得了残疾人的生活很不容易,从而产生同情和帮助残疾人的强烈愿望,增进了对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五、有机结合,升华情感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与各科教学、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养成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践性于一体,为明理、激情、导行服务。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篇7

一、提高认识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 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所以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家乡……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多方位多角度展开

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 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枝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8

一、扩广度——用数据建构清晰的表象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 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只有外物正在刺激并经过感官转换来的、当下的信息才是表象。因为表象是“我”正接受刺激时信息对自我的一种呈现方式, 所以表象就会比观念更生动、强烈、实在。

知觉映像愈丰富, 记忆表象愈多样。数字作为一种知觉材料有助于强烈刺激的形成, 形成“刺激——表象——观念——语言——文字”之间的信息转化。

那么, 怎样利用数据的特征有效构建清晰的表象呢, 可从表象的两大特征入手。

1. 用“关键数字”强化刺激, 凸显直观性

“表象”形成的心理特征之一是直观性, 越直观的材料越容易形成丰富的表象。虽然“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胡适语) , 但数字作为变数较少的“关键”史料, 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直观性。面对海量的资源, 删选、运用关键数字, 把关键数字作为一种知觉材料对学生的感觉进行刺激, 通过大脑的信息加工, 有利于初步表象的形成。关键数字的删选原则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精确明了。以《圆明园在哭泣》为例, 为了体现圆明园是一个具有无数珍宝的神奇之园, 教师出示了圆明园中的一件珍宝——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 这个花瓶在现代拍卖行的价值是2 365万元。一个花瓶就价值如许, 可见其他珍宝的价值了。精确的数字, 为孩子感知历史提供了清晰的轮廓, 无形中加强了材料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第二, 富有震撼力。以《悲愤的吼声》为例, 教师肯定会选择“30万”被屠杀者这个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血泪数字。在血红的30万数字的背景下, 伴着被害国人活埋后只露出地面的两只手, 学生的情感之弦被深深地拨动。

第三, 便于比较。在《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中, 笔者根据资料设计了一个“猜想11世纪欧洲一本《圣经》价格”的活动。得知区区一本《圣经》却需要500个德国金币 (可以买下当时半条街的房子) 的事实, 学生目瞪口呆。接着, 笔者补充:“活字印刷术发明后, 一本《圣经》就只要一个金币了。”孩子们再次发出了惊叹。这个环节, 教师所用时间少, 前后对比明确, 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印刷术的伟大。

2. 用“一组数字”整体感受, 提高概括性

从心理特征来看, 表象是多次知觉概括的结果, 它有感知的原型, 却不限于某个原型。因此, 表象具有概括性, 是对某一类对象表面感性形象的概括性反映, 这种概括常常表征为对象的轮廓而不是细节。

从历史题材学习的特征来看, 历史是一个系统知识链, 仅仅依赖于一个“点”的具体分析, 是无法让学生深刻感悟的。只有把“点”拓宽和延伸成“面”, 才能对历史有完整的认识。

综上可知, 教师通过“一组数字”的运用可以让孩子非常全面地了解史实, 形成表象的轮廓, 在整组数字的层层推进中, 全面建构历史知识的框架。

例如在《圆明园在哭泣》一课中, 教师可出示一组数字 (见表1) 。

让学生先读读这些数字, 说说单个数字的感受, 然后通过计算得出赔款总额为11.94亿两白银, 而当时1901年清政府的财政总收入约12亿两白银, 一户平民百姓的年收入是10两银子。大与小, 多与少, 官府与平民, 学生通过这一组数据的解读、精确的对比, 很形象地了解了当时清朝政府的懦弱与无奈。如此精当的选材无疑提升了学生对当时清政府赔款的认知高度, 这是单个数字难以匹敌的。无论是认知维度的多元、认识程度的深刻、运用方法的多样, 整组数字的运用具有天然的优势。当然, 这样理想的整组数字材料需要教师“慧眼”所见。如何巧妙运用, 需要教师“慧心”所思, 运用难度较大。

二、挖深度——用数据唤醒“沉睡”的形象

在未达到理智年龄之前, 孩子通过“形象”来理解世界, 历史教学很多时候就是建构形象的过程。只有建构了生动、具体的形象, 找到了进入孩子世界的通道, 学生的情感之火方能点燃。

1. 换算——拉近“形象”的距离

有些形象其实学生早就知道, 但是, 平时熟视无睹, 未加审视。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运用数字手段唤醒孩子原有的形象储备, 深挖巧掘, 移情体验, 会有不错的教学效果。

例如有位教师在《从四大发明说起》中为了让学生体会“纸”比“竹简”的进步之处, 就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 “算一算”:如果一根竹简能写10个字, 那么, 东方朔给汉武帝的那封信大约有多少字 (用了3 000多根竹简) , 如果用教科书那么大的纸来写, 每页按1 500字计算, 大约只需要多少页?学生回答:20页。教师随即比划一下20页的厚度。

(2) 我们使用的《品德与社会》书有11万字, 如果用竹简大约要多少根?

生:11 000多根。

师:那该怎么拿?

学生七嘴八舌, 有的说用卡车装, 有的说用六七个人抬……

师:那我们上品德课就要被淹没在竹简的海洋里了。 (听课教师与学生齐笑)

师:再估算一下, 自己书包里所有的书, 如果用竹简书写, 大约需要多少根?

生:一百万根……

师:现在大家知道“学富五车”的含义了。同学们, 你们有一书包的书, 按古代标准, 你们都是学富五车啊。 (学生大笑)

(3) 通过以上的活动, 说说纸有哪些优点。

生:“便宜”, 带起来很方便, 很轻巧……

从3 000多根竹简到20页纸, 从一本品德书到11万根竹简, 再到学富五车的含义解读, 数字不再枯燥与理性。学生在明确、形象的对比中体会到了纸的优点。教师通过巧妙的计算唤醒了孩子对于纸的形象, 原本每天见面的书本竟然还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产物, 孩子们恍然大悟, 印象深刻。

2. 借喻——深化“形象”的感受

数字往往使历史抽象化, 这种抽象使得学生只能在远处冷漠地旁观历史。通过借喻, 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而且印象深刻。借喻, 使数字具体、形象, 往往能吸引着学生慢慢前行, 去体验蕴藏在数字中的真实历史。

(1) “被借喻的事物”要熟悉、得体。既然是借喻, 就有本体、喻体之分。如果教师采用的喻体太抽象, 同样毫无益处。如在教学《悲愤的怒吼》时, 有这样一段资料: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 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在大屠杀中有至少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一位教师在交流过程中补充了一个借喻:如果我们细细算一算, 在这42天中, 每天就有7 500人被杀, 每小时就有312.5人被杀, 每分钟倒下的同胞就有5人。这些尸体有的被焚烧, 有的被埋入深坑, 还有的被推入江河。如果把这些尸体堆起来的话, 有10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如此借喻阴森恐怖, 读来令人不寒而栗。再者,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陌生, 学生的情感之门难以叩开。其实, 对于“30万”这个数字, 尸体的堆积高度可以换算成当地最高的建筑, 学生才更容易理解。

(2) “被借喻的事物”要形象、直观。借喻的事物与本体之间要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是启发学生思维的纽带。为了让孩子对中国的年代有形象直观的了解, 教师可运用一根“数轴”来表示中国所有的历史年代, 哪个朝代位于哪个位置, 相互之间距离的远近一目了然。

朱光潜在《谈美》中曾深刻地提出了人的感受性与事物的存在性的辩证关系, 事物的客观存在并不等于人的主观感受。孩子们能否“见”到教师要刻意塑造的形象是教学的关键。通过数字“换算”“借喻”等策略, 以孩子可感知的手段拉近学生与形象间的距离, 加深学生对相关事物的了解, 重塑学生对相关事物的形象, 历史才开始“活”起来。

三、提热度——用数据推进情感的意象

意象比表象、形象的内涵更丰富。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 要把学生带进久远的历史世界, 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产生心灵的认知交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实践经验表明:学生的情感因素对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上好历史类题材的品德课就要有强烈的情感基调意识, 哪怕是在数字运用中也是如此。

1. 猜想——唤起期待

教师仅仅是枯燥地罗列数字往往唤不起学生的兴趣, 只有做足前戏, 在关键数字出现前让孩子们猜一猜, 通过猜想, 摸清孩子的知识起点与情感期待, 然后通过正确数字结果的公布, 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造纸术、印刷术发明的时间与传播途径的知识教学中, 笔者以发明时间为纬, 以传播途径为经, 进行教学。造纸术在中国发明于公元2世纪, 请学生猜一猜传播到欧洲的时间, 孩子们有的猜过了100年, 有的猜过了400年, 但是谁都没想到过了1 000年。笔者公布过了1 000年的答案, 引发学生一阵惊叹。通过正确答案的公布, 孩子们理解了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时间之早, 领先世界水平之高。

2. 铺垫——呈现细节

历史细节如同活的化石, 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自己的质感和心跳。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要摸准细节的脉搏, 用多种方式再三铺垫, 呈现细节时才能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 笔者是这样一步步呈现的:

(课件出示圆明园兽首铜像)

师:北京保利集团花了3 000万港币从国外收购回来了牛头、猴头和虎头。后来还收回一个猪头, 又花了700万港币。一个铜做的兽头值这么多钱, 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它是历史文物。

生:因为它做工很精致。

师:是啊, 不仅如此, 它还是一座设计精巧的喷水池的一部分。

(课件出示海晏堂三维动画录像。)

学生发出惊叹声:原来这是一座喷水的钟啊!

生:在清朝的时候, 根本没有电, 他们设计的机关太巧妙了!

生:这种设计, 它的价值根本没有没有办法用钱衡量。

(课件出示先秦青铜器、《四库全书》《女史箴图》、六方套瓶、黄金制作的编钟。学生在惊叹声中了解到圆明园珍宝的价值无法计算。)

师:没有谁能说得清圆明园里到底有多少珍宝。

(课件出示其他珍宝)

学生在梦幻般的音乐声中闭息凝视, 欣赏, 感叹!

师:这就是圆明园。同学们, 看到这里, 你对圆明园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它就是一座艺术品的宝库。

生:它的金银财宝根本没有办法计算价值。

生:它是我们中华文明、文化的结晶。

师:可是侵略者就把它毁了, 华丽的丝绸和衣服被抢光烧光了;历代书画家的作品被抢光烧光了;上至先秦, 下至唐宋元明清, 历代奇珍异宝被抢光烧光了;精美的建筑物被火烧塌了……圆明园为什么要哭泣?

生:圆明园为这么多珍宝被毁而哭泣。

生:圆明园为清朝政府无能而哭泣。

生:圆明园为中国被侵略者欺负而哭泣。

……

如今, 当我们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 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片废墟。孩子并没有对“万园之园”有多深的了解, 我们只能从被掳去的个别物品的价值中感受到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虽是“不可估量”的, 但是不可估量可能比一个具体数值更能让学生理解“哭泣”的真正含义。

课堂中, 精心选择数字, 运用数据, 赋历史以生命, 立足于学生原有经验, 开展深度对话。把数字作为一种“活性因子”, 激发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共享, 以增强、提高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能力。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9

一、走近历史人物

历史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创造的, 它是有生命的, 它也曾经热血沸腾, 它也曾经哀叹流血, 它也曾经心灵颤动……品德课中的历史不仅仅是让孩子死记年代、人物、事件, 品德课中的历史应该是“人化”的历史, 它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如“过着奢侈生活的慈禧”“观念落后, 思想保守的福康安”“心中永远装着人民的邓中夏”“受到日本侵略者残害的李秀英奶奶”……这些人物虽然已逝, 但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探寻这些历史人物的心灵踪迹, 感受他们的痛苦与快乐, 感受他们的迂腐与抗争, 感受他们的追求与希望……

如第11课《李奶奶身上的伤痕》的教学, 当学生读完故事后, 我们可以这样和学生交流:这则血泪史中的哪些细节深深地震撼了你?李奶奶回忆起当年的痛与恨时是这么说的:“我记得我没有流一滴眼泪, 因为我已经不知道哭了!”李奶奶不知道哭了, 那她知道什么? (痛苦, 愤怒, 仇恨……) 李奶奶身上的伤痕无法愈合, 她内心的伤痕更是无法愈合, 每当她看到身上的伤痕时, 她会想什么?每当看到邻居家活泼可爱的孩子时, 她会想什么? 当她在电视上看到身穿军装的日本兵时, 她会想什么? 当黑夜来临时, 她又会想什么?

只有让历史事件中的人物站出来, 从幕后转到台前, 让学生与“历史人”对话、交流, 与“历史人”心灵相会、情感共鸣, 体验到了“历史人”的苦与乐、悲与喜, 以致“观史如身在其中”, 学生的生命在与“历史人”的融合中才能获得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再现历史情景

在历史鸿篇中, 包含着一个个具体的历史情景,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历史情景的感悟和体验, 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 怎样让学生重温当年的历史情景呢?

1.演一演

让学生走近历史, 感受历史, 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来演一演, 亲身感受一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9课《中山陵前》时, 书上出示了一段“武昌起义的胜利”细节描写, 这时,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用历史短剧的形式, 再现武昌起义爆发的情景;又如, 在教学《林则徐与虎门销烟》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扮演林则徐与英国鸦片商进行角色表演。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物的背景和经历, 对角色进行定位, 激发想象, 使人物更加鲜活, 让历史人物走到前台, 从而体会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感。

2.讲一讲

教材中出现了很多鲜活灵动的历史故事, 在课堂上, 可以让学生进行故事演讲。如在五年级下册第13课上出现的《勇堵枪口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等故事, 还可以让学生课外搜集一些类似的故事, 在班级中开展讲故事比赛等。

三、连接现实生活

脱离现实, 就历史讲历史, 违背了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因此,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贴近现实, 给学生提供分析现实社会的借鉴, 做到时代感和历史感的交融。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 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 改变他的生活, 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找到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结合点。

1.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

如在教学《鸦片的背后》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讨论:19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会挨打呢?现在的中国又怎样呢?播放一段反映中国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录像, 把学生从历史拉回到现实。又如, 在教学第10课《南湖游船》时, 让学生说说, 红军长征已经结束了, 我们今天学习它有什么意义呢?引导学生理解长征精神。

2.寻找身边的历史

我们正在经历着的生活也是一段正在进行着的历史,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 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教材中安排了诸如调查家乡文化名人、寻访名胜古迹等活动。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走访社区, 让他们认识到历史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社会息息相关, 现在的生活中处处有历史的影子, 现在就是历史的延续。例如, 邀请社区里的老人进行个人生活史的介绍, 让学生了解普通人的生活变化, 知道历史变迁对于个人的意义;也可以动员学生搜集地方历史资料, 参观地方名胜古迹, 了解地方风土人情, 最后完成对自己城市或乡村历史演变的调查研究。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10

一、定格历史瞬间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再现开国大典的场景是学习一个环节。我们提供了《开国大典》的油画,带领学生对这幅画进行观察。画面上蓝天白云,万里晴空;广场上的人多、旗多;天安门城楼上红色的布景以及穿着庄重、整洁的国家领导人。教师引导学生透过天气看心情,从天空中的蓝天白云看出新中国成立时人们的喜悦心情,同时它也预示着中国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又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天地;从天安门广场是人的海洋、旗的海洋,说明参加庆典的人很多,场面宏大;红色的背景不仅是我国传统的文化之一(每到重大的日子都用红色装点),更突出了此时人们的喜悦心情;人物中,特别是从朱老总挺直的腰板可以看出国家领导人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中国人民从此挺直了腰板做人。通过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初步感知新中国成立时的伟大瞬间,了解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是隆重的、喜庆的、庄严的、幸福的大典。从而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内涵。

二、拓展历史空间

通过角色扮演、记者采访、开故事会、编演历史剧、参观纪念展览等活动营造历史情境,师生共同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通过想象、创造等方式使教材中物化为文字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我们常采用引导想象,拓展历史的空间,即教师根据教材,提供想象源,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还原历史事件,激发学生感知事物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三、揭秘历史人物

高年段《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在编写历史题材的主题内容时,注重了历史的“人化”。因而,教材力求凸显历史细节,有利于孩子和许多活生生的“历史人”进行对话。但是,这也使得教材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有所缺失。因此,学生对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要花时间、花精力对历史事件进行大背景介绍,从而补充学生大脑中的历史空白,让他们站在具体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去研究历史细节,和活化的“历史人”进行对话。所以,在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中,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对接,让他们在亲身的实践探究活动中联系现实去回顾历史、审视历史。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挖掘社区、学校和家长资源,为学生铺设实践活动的平台,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现和感悟历史,走进历史人物的心灵世界,和历史人物产生心灵碰撞与沟通。

在有关“历史文化名人”的教学中,教材重点介绍了孔子,一共提供两段资料,一段是对孔子的简单介绍,小标题是“伟大的孔子”,另一段则是出示了几则孔子的格言。仅凭这么提纲挈领式的介绍,要让学生认识到孔子的伟大,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多看有关孔子的书籍,自己对孔子要有一个充分全面的认识,以便和学生交流时做适当而准确的点拨和评析。其次,教师把孔子的资料分为身世、背景、思想、影响等几大类,引导学生按类搜索。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让学生交流时有针对性,不会照本宣科,纯粹是读资料,没有自己的理解;二是让学生掌握认识历史文化名人的方法;三是在班级里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有关孔子的故事,从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孔子的为人以及思想;四是可以针对孔子的言行做一些常规积累,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孔子格言的实际指导作用。做好以上这些铺垫,再加上教师创设的开放式的交流形式,那么课上学生的交流就会水到渠成,他们的认识是内化的,是互补的,是深刻的,教师和学生就容易产生共鸣,对孔子的认识也会更深刻、更丰富。

四、探寻历史事件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明确教学目标,积极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有效发展。本文是笔者的几点教学浅见,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同为抛砖引玉。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欧洲新教育学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因素更为明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都是沿用传统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完全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无法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就应积极的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彻底摒弃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从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入手,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创造条件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成功感,使之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除了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改革教学方式以外,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一些幻灯片,或是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或是播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录像带,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使课堂的形式千变万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新奇的东西都会感兴趣,会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在教学时可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导入,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驗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儿童时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充分把握总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应善于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明确目标,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孩子,使之全面有效的发展。

三、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知识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小学中高年级的《道德与社会》课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的道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搞好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课外拓展,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性,引进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这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听得有趣,积极的思考,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在有效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积极引导学生生活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强调在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因此,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我们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例如,在教学《追根寻源》的主题活动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从生活周围,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中,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这样,让学生到现实的生活中去获得与品德和社会有关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和社会观察、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自己知识的拓展和飞跃,使之明白了学有所用的道理,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总之,教学有法然则教无定法,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法远不于此,不能只是守旧以往的老方法、老经验,而是要大胆地去思考、去探究。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交流探讨,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学,全面提升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期刊2001(2)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12

一、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是非常有创意的。考察新教材, 比较旧教材, 我们不难发现, 本套教材图文并茂, 不仅在呈现形式上更活泼、更生动, 还在于它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 更在于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示范和开阔思路的样榜。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按照小学生身心特征和认知规律, 依据教材各单元的主题, 引导学生认真解读和品味教材, 使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得到充分的体现, 另一方面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就是说,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吸收到课程内容中来, 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 以提升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教学《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一课时, 我根据教材内容, 先让学生学习“穷山恶石头”的小村庄如今变成了“陕北第一文明富裕村”的故事, 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人们辛勤劳动得来的, 总结出“劳动是人类幸福生活的源泉”这一观点。我的教学活动并没有止于此, 而是让学生从中总结出“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 然后进一步举出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懂得应该珍惜劳动果实, 尊敬劳动者。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 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活动, 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活动化教学就是为了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 教师应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格局, 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 组织讨论、辩论、演讲、竞赛等, 适当运用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性、探索性、实践性的学习模式, 解决一些“德育问题”, 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结合、自主交流, 教师只作适时调控、引导, 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由学生自己去体验、思索、探讨。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 当“甩手掌柜”, 而是要求教师将舞台还给学生, 当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合作者、促进者。

例如, 《爱护花草树木》一课要求学生知道花草树木的作用及如何去爱护。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认识绿化的好处和有关知识;可带领学生在校园实地考察调查, 了解绿化现状;可让学生发现某些不良行为, 如意采花、在树上刻字等, 让学生明白其害处。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学习知识, 积极参与社会。此外,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他们独有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感受, 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这样才能真正从心灵去感染学生, 熏陶学生。

三、利用媒体课件激活课堂

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的道德观点形象化, 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生动的形象。电教媒体能以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为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 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条件,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

如在教学《我的家乡》一课时,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 对那些抽象的知识难以产生兴趣, 多媒体课件帮助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祖国的变化、家乡的变化, 我从网上或音像资料中收集各种有关老张掖的图片、画面, 如破旧的房屋、狭窄的街道……经过制作, 再配以音乐、解说, 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画面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变化, 家乡的变化。同时, 我还利用不同时期的照片、图片、录像片等, 进行对比教育, 让学生真实地看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潜移默化中, 爱国主义的种子已深深埋入学生心中。利用现代媒体教学手段把复杂的理论简洁地展现出来,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品德知识的兴趣, 而且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通过活动拓展延伸课堂

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 因此, 课堂教学过程要注重开放的活动空间和开放的活动形式,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资源, 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体验、操作、交流等活动, 让学生置身于五彩缤纷的世界, 把学生推到各种境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从而使自己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 也进一步学会认识社会, 学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教学《我自己会整理》一课, 在开展“我能做好”的活动后, 我让学生把会整理的事儿做个列表, 列出自己每天准备做的事情, 如收拾自己的书包、整理书桌和抽屉, 整理玩具、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等, 并留出给家长写评价意见的地方。这样, 既锻炼了学生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同时又养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从而深化道德意识, 内化道德情感,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 但只要严格把握其教学目标, 坚持以学生为本, 主动了解和掌握教材的特点和编排体系,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 立足课内外结合, 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 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 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必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是非常有创意的, 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利用媒体课件激活课堂, 通过活动拓展延伸课堂, 才能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上一篇:优生优育下一篇:实验教学之初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