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2024-11-0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精选8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篇1

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

1.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2.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3.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

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4.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4.1 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

4.2 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 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①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③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4.3 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

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化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了教育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 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篇2

1 目标教学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的把握目标,备课时就要做到教学目标心中有效。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应该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达成课程目标。

2 情景感染法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当学生离开情境同样可以有效地学习时,就没有必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3 活动演示法

思想品德课的明理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用“角色换位,引发共鸣”,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在讲授思想品德课第三册第十课“勇敢的小白兔”一文时,可让学生扮演小白兔、小松鼠、小鲤鱼、黑乌鸦,进行小品表演。这样既使课上得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又能收到教育的效果。

4 故事激趣法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喻理法”。运用故事喻理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喻理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了“喻理”性,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5 榜样力量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为榜样,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榜样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榜样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榜样分析法必须注意选择榜样,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榜样,也就是说要注意榜样选择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学习榜样的目的在于见行动,引导学生的践行。如学习邱少云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上完课之后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6 民主讨论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7 社会实践法

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当注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事先作好准备,拟定调查的目的、内容、步骤,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避免负面影响。社会是复杂的,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往往在主流的下面存在着某些负面影响,在社会调查中要注意避免负面影响,并使学生在辨是非中获得某种免疫力。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的素质。教学方法的价值体现在能使师生用最少的时间、空间、物质与精力的投入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一线教师应当十分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因此,教学中应立足生活中的小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适应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上好这门课要讲究教学方法。本文介绍品德与社会的七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小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3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准备;兴趣;设计;实践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以往陈旧的“一言堂”教学理念,把教师放在辅助作用的位置上。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巧妙地引导,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一、课前准备,有备无患

漫漫三尺讲台路,白笔黑板写春秋。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生活因教学而充实。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精彩无限呢?备好了课,不见得会上好课,但是不备课,肯定上不好课。课堂的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就看教师课前的准备充不充分了。

备课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想要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要根据教学实际组织教材,调整内容。对自己提供的教学内容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立足而不拘泥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并作适当的拓展。

不仅教师要准备,学生也须准备。每一节课需要学生准备些什么样的资料,要在课前预先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预习课文,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样不仅能在课上引发有价值的争论,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课上设计,激发兴趣

欧洲新教育学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不能让教学枯燥乏味,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一味的灌输已越来越被现代教学所摒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一些幻灯片,或是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或是播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录像带,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使课堂的形式千变万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师者的人格魅力来辅助教学。教师的修养、性格、知识的渊博程度,教师从心里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处理学生、事情的风格等等都是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学生会因为认可一位老师而爱上这门课程,对教师敬爱督促他们加倍努力。应用“爱屋及乌”的方式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社会课。

三、课后加餐,巩固提高

以学为用,课后的生活实践,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最佳机会。而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餐馆访问,社会调查等等,到现实的生活中去获得与品德和社会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和社会观察、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自己知识的拓展和飞跃。

总之,要想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就必须要课前精心准备,让每一堂课都精彩充实;课上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艺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起来;課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4

(一)开放性的教学处理。我在教学中重视用开放的视觉处理教学。其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我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其二,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二)多样性地选用教学活动形式。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他们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跳一跳,在多种活动体验中不断深化学习主题。童话的故事情节把课堂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充满了童趣。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愿望。加上一首首悠扬的春天乐曲,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愉快地融入春之旅程。学生以手工制作、唱歌、舞蹈、弹奏、快板、朗诵和种植等各种形式的表演赞美春天,寓教于乐,丰富有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是课程综合性的体现。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5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小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本文分析了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公民教育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一个小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实践。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 公民教育

近年来,某市开展公民教育研讨会的活动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也激起了笔者对公民教育的思考。笔者所理解的公民教育即是以培养爱祖国,爱他人,遵纪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为目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在我国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小学生公民教育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

1.重思想政治教育,轻公民意识培养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置等方面较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它涵盖了心理素养与道德,法律法规,权利与责任,公共参与等公民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实施过程中,教者极易将其演变为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让课堂了无生趣。有人说公民教育涵盖思想教育的内容,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的是对现行>规章制度的认可、服从。长期进行这样的教育,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理性的批判精神,坚定的权利意识就会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2.重知识传授,轻良好行为培养

良好的公民教育需要学生自主实践、体验参与,从而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但在现行的课程运行中,学生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加之一些教师对公民教育的认识不足,品德课上许多教师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让学生不断地记,不断地背书上的内容,以应付考试。有的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公民意识淡薄。知识的多少与公民意识并不是对应关系。有的人知识很渊博,在生活中却不能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实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容,更应该把公民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公民意识,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在小学阶段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公民教育的活动尤其重要。

一、游戏感悟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无比兴奋中将知识进行内化。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我不耍赖皮》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魔力眼”的游戏。即班长给学生们看多张图片,然后迅速藏起一张,教师和学生抢答,说说班长藏起来的是什么图片。由于班长是站在讲台前组织学生玩这个游戏的,教师站的位置在讲台旁,猜中的几率当然要比学生高,最后游戏玩不下去了。看着学生沮丧的样子,老师问:“为什么不再玩了”,好几个学生说道:“不公平,不公平。”又有几名学生说:“老师耍赖,你站的位置可以偷看到班长藏的图片。游戏中学生们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性,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再如:教学三年级上册《自画像》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了“身边的他/她”的游戏。教师和学生们将本班自己朋友的特点和长处写在一张小卡片上,交给老师后,通过抽签的形式猜一猜“他/她是谁”。由于此游戏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每次抽中的卡片有可能就是自己,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生明白了,每个人都很棒,但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主动改正,大家就会更棒。通过此游戏,学生们不仅对自身更加了解了,对身边的朋友也多了分理解。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景体验

教学中教师常有目的地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并融入其中,学生通过一定的体验,理解知识,明白道理,并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教师可利用音乐,语言描述等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家里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在我......的时候,爸爸、妈妈......。然后让学生将所讲的故事编成一个剧本,自己扮演父亲或母亲。接着让学生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背景音乐声中欣赏美文《妈妈的爱》,并谈一谈我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讲故事环节,教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勾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为后续的情景体验做好了铺垫。学生表演时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了父母的那份深深的爱以及父母的艰辛与不易。美文欣赏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学生谈一谈时,他们都被父母的爱所深深感动了,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本节课学生们在真实的情景中感知、体验,教学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组美丽的图片、一首动听的歌曲、师生间和谐的氛围等都可以形成教学情景,良好的情景能够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公民意识在乐观开朗的氛围中发展。

三、案例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指导生活。教学中教师将身边的事情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一课时,教师从国家把酒驾列入国家刑法的范围开始引入,进而把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带给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酒后驾车事故率高,给自己,他人,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此,把酒驾列入刑法之列,正是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都得到了增强。当然,教学中《不和烟酒交朋友》《我的课余生活》等课亦可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学生的思辨能力,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合作能力,公民素养定会不断提升。

四、体验实践

实践、体验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之所用,学有所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内化书本中的知识,进而提高他们作为社会小公民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不说话的“朋友”》时,笔者尝试着进行一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到各村组,广场,公园......去观察,了解我们周围公共设施的种类以及利用情况。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了解,学生小组整合资料并汇报。结果大家发现,人们并没有善待我们身边这些不说话的“朋友”。许多健身器材被毁坏;村头的垃圾桶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烧了个洞;公园的座椅毁坏严重......所有的这些都让学生们感到很难过,有的学生还为自己曾经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而内疚。学生们通过调查发现,破坏公共设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笔者接着引导谈一谈:“我们小学生除了从自身做起爱护公共设施,还有什么好方法,让身边的人一起来爱护公共设施?”学生们畅所欲言。接下来一周,教师组织学生上网或图书室查资料,了解我国现有的公共设施的法律法规;分小组调查并制定出保护公共设施的方案;走上街头发放倡议书。学生们从此次活动中学有所思,思有所获。

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教者亦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观察,认识路标,通过参与交通管理,知道了作为一名小公民我们应该做。通过这两次活动,笔者发现学生们比以前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了,他们自己能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意识增强了。当然,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体验、实践耗时较多,加之有安全等方面的种种顾虑,许多教师不愿参与其中。但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的确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小公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这样的活动真是利大于弊,何乐而不为呢?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6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7

关键词:农村学校,小学品德,社会教学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8

关键词: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贴近生活;社会实践

一、体验生活,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也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对身边事物的感知、领悟与感想就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必要因素。只有学生从生活实践中领悟到的感受才能真正触及他们的真实情感,引发深切的思想感悟,而并非是简单的书本学习,认识思想道德。真正教好品德与社会就应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鼓励学生如何做好人,如何树立良好的形象,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本。故此,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应该多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体验生活,联系实际,对生活有所感悟、体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进行社会实践,进行深刻学习

社会这门学科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简单向学生阐述清楚的,也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课堂实验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以外的资源,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进行实践活动,例如走进超市,菜市场等让学生去亲自感受产品价格,让学生进行比较、判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玩耍”的同时吸收到知识,真正对社会有深刻领悟。

品德与社会就如同生活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源于生活,但生活又离不开社会,两者相辅相成。只有真实的感悟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才能触碰他们的真实情感,引发他们对道德的认知与领悟,绝非虚假。

因此,良好的道德品质源于学生的真实社会生活,绝非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行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真实生活中发现真善美等事物,触及他们心灵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自己学会领悟总结,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进行讨论式教学,交流中出成果

小学教学中讨论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想必有很多人都能记起自己上小学时的学习方式,老师通常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小组长,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大家分组讨论,然后说出讨论结果,大家分享。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离不开这老方法,老师可以固定分组,也可以随机地进行分组,也可以全班作为一个集体,整体讨论,是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交流中了解学生,也使学生学习感悟到知识。这样也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想法、感受,展示自己的成果。当然,教师应该注意,我们的讨论必须要有实在意义,不应该是形式上的讨论,并未达到真正的效果。

说起讨论,切入的选取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切入点,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的思绪,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参加讨论,乐于讨论。在品德与社会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讨论技巧与讨论方法,并且将“品德与社会”和小学开设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这两门课严格区分开来,要注重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明白真正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本着“教人,育人”为核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德以及健康的心理。教师应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热爱生活,乐于帮助他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良好的学生才是品德与社会门类开设的根本目的。

2.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的能力,并且通过生活得到不同的领悟。教师应该安排教学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答案,努力完成任务,教师也应努力克服成人化思想,尽量站在学生角度去想、去做、去实践。

3.“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使学生能够有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受骗,甚至简单的游说上当,想要达到这一目标,这就要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积极进行社会体验与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要求学生进行信息反馈,教师应当整理反馈信息,即使安排活动消息,在活动的事件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那么肯定是活动的安排本身策略有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调整,避免出现更加恶劣的结果,如果是极个别或者是少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那应该就是学生本身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有着些许不妥当,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改正,引导学生尽快找到正确的方法,参加到活动中去。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尽量多地使学生暴露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自己独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活动一定要主题鲜明,活动内容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做到平等友好,没有隔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变化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内容贴近生活主要意图就是让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可以通过观察生活进行知识的吸收,达到边玩边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年龄、性别、爱好的特征进行对活动的安排,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内容,由于小学生普遍较难集中注意力,所以一定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尽量安排一些小游戏、竞技比赛等娱乐活动,通过活動的开展,让学生自身去感悟思想品德的深层次含义,感受社会的意义。

教学工作最忌讳的就是师生关系不融洽,所以老师一定做到放低姿态,平等地去和学生交流、沟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听取学生意见,正确地处理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教学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根本。所以保证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也是教师应当注意的。

现在很常见的现象是在楼道里、电梯间,学生向老师问“老师好”,教师好的眼神示意,有的教师根本不予理会,完全不顾及学生感受,也不顾及自己的身份,这样会使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使学生厌恶老师,甚至对教师团队的素质进行质疑,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成绩。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由于它相对比较抽象,又不容易用语言形容,所以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这样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工作的互动中,使教师准备的活动有一定的实效性,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开拓思想,联系实际,做出自己的决定,有着自己的思维。在活动中,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使学生发扬其优点,改正其缺点,通过活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社会观。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科目,这种科目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教师应该时刻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与正确价值观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社会观,热爱生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这样方显教学成果,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刘恩柱.怎样引导学生参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

[2]梁小丹.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05).

[3]吴红芳.初探小学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新教育,2009(05).

上一篇:说明文生命的阅读答案下一篇:三严三实第三专题总结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