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2024-05-09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共12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篇1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如今,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正不断丰富和更新,尤其是自进入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以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多的高效教学方式被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品德与社会是小学的必修学科之一,其作用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民族精神,教给学生处世做人的行为准则,它的教学如今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合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小学,教育

当今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普及,如今各行各业的工作都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工作也不例外。品德与社会是小学的必修学科之一,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必须要紧密结合信息技术, 尽可能地利用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课堂展现出全新的风采。以下笔者就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来简单谈一谈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合, 希望能够对其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1.丰富课堂内容

课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 仅仅依靠小学品 德与社会 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会到更加深刻的感悟。所以,为了丰富课堂内容, 开阔学生视野,很多教师会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这当然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课外活动的机会毕竟不多,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 能够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可以说,信息技术拉近了学生与外界的距离,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先对一门学科具有足够的兴趣,才会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学科。然而由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中有许多知识比较单调枯燥, 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缺少动力和积极性。后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在教学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能够改变传统“ 填鸭式”教学模式下死气 沉沉的教学氛围,使课堂内容更具趣味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思维

学习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资源是多姿多彩的,无论图片、文字、视频、音频还是动画,都是信息资源的形式,而计算机网络则是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传播平台,学生徜徉在信息资源的海洋里,感受着众多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思考和感悟,而这一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形成的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合措施

1.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教学平台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课堂教学,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平台的搭建已经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应当积极利用种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搭建教学平台,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力求使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个校园品德文化网站,并邀请比较擅长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学生一起来进行网站设计,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材内容、重点知识、复习资料等都写入网站之中,从而方便学生随时浏览和观看,同时,网站还应当具备一定的互动功能,能够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更好地互动和交流。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技术,其能够集视觉、听觉及人体其他感官感受于一体,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将各种文字、声音、影像等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利用这种多样化的信息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 可以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创造一系列既生动有趣又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再带着情境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讲述《 家乡,我为你骄傲》 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软件来为学生播放一段家乡的宣传视频和几幅家乡的美景图片,让学生完全置身于家乡的大好风光之中进行体悟和感受,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讲述《 春节知多少》 这节课时,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问答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将此课件演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课件上有关春节的问题来进行讨论和抢答,这样一来就能将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同时学生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思考和回答当中,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普及,现如今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计算机,小学生更是从小就接触这类电子产品,对他们的使用娴熟无比,有时甚至超过了家长的能力。 诚然,网络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包含大量有益信息的同时,也随处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而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如果在这一时期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过重,那么将可能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并且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将很有可能影响到其一生。 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主要作用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思想品德知识这么简单了,它担负着更加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品德素质,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有义务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利用信息技术,强化信息技术的优点,排除其缺点,使之真正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也应当积极跟随时代的潮流,正确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便利性、直观性等优势,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思想品德的学习,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篇2

教师:孙燕红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基于此,本学科的课型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活动型、实践体验型和综合学习型三种基本课堂形式。下面的“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这三种课型。

一、设景导标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张挂、口头表述或;利用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二、合作探究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

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自己学习,在小组内部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三、精讲点拨

这个环节是教师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的理论进行精讲点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讲在学生不会之处,二要对学生自行得出的结论要加以补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要发挥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节课下来,教师的单项讲述只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四、巩固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训练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整个课堂。此处所讲的训练是指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归纳整理信息之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习题,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目标达成进行检测,具体操作如下:

五、总结升华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的评价,也是对本节课知识、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双基、深化升华之效。此环节的操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的疑惑。

2、深化问题,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还要注意把“新、实、活、趣”作为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关键。

【中图分类号】G623

正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媒体技术集多种信息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信息呈现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动机。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整合教学中,有很多很好的教学案例、电子设计实例,在教学中灵活使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他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电子技术的技能,同时提高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1)提高分析能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为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计算机作为信息接受和传递的媒体,在教学中,设计一定的学习课题,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学会获取知识的技能,培养他们收集、检索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互联网上有众多的网站,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以及技术支持,通过课题让学生从众多的电子网站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加以加工、应用,提高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在综合课程的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工具,在实现认知领域的目标时,它能够很好地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突出重点知识;二是突破难点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知识和突破难点知识的方法很多,比如通过语言强调、板书、演示实验、讲 练结合等途径。然而,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效果显而易见。使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新:即新颖。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利用新颖的组织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这一点主要从两点谈看法。

1、教育思想要更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小学计算机的内容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对学生的创造性品质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容置疑的优势。

2、组织形式要新颖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新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中我注意采用“参与式”教学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二、实:即实效。问题设计注重实效,使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课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为提高实效我注重以下几点:

1、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便捷的通信》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信息的足迹;教学《走进食品加工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教学《走进网络时代》组织学生认识网络的优势等等,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能够形成网络、知识、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2、延伸活动,巩固成果。单凭短短40分钟,完成教学我认为还不够深入。结合品社等综合学科的特点,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延伸性活动,巩固课堂上的学习成果。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现在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帮助人们更快地获得信息、加工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活:既灵活。活动课要上的成功,学生的参与欲望一定要活。要做到灵活运用教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这样会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1、教法选用要灵活。

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要灵活。

在综合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多种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眼、耳、手等多感官,创建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诱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四、趣。即生动有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一旦对某个学科发生了兴趣,就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知识,有较高的求欲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成功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以下两点:

1、注意环节设计要引趣。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此我注意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營造愉快的氛围。课堂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心理学家利珀认为,宽松、愉快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因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例如,在评价时我经常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你说得真好”“你真聪明”“你的见解很独特”等,这些语言,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使学生在课堂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探求成功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探索和总结。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同时,我们要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一种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学习,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提高自己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发展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篇4

一、明确育人价值的核心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逐步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人价值所在。其中培养良好的品行是育人价值的核心,通过内容整合和学科综合的方式呈现的社会常识是育人价值的载体,培养学生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的方法与能力,则是育人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本学科让学生初步获得社会生活和品德养成的基本常识;初步形成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辨别是非和行为选择的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自理与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的能力;培养学生有理想、有爱心、会尊重、讲诚信、守规范、负责任、乐创新、愿勤俭,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和国际意识。

二、增强学科育人实效

1. 以知载德,制订并落实三维目标

在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教师就要制订好三维目标。制订三维目标要做到全面、明确、适切。全面,是指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要全面体现并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是指所制订的三维目标要清晰、具体,避免交叉重复,要鲜明体现贯彻落实“两纲”的要求;适切,是指所制订的三维目标要符合教材编写意图,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基础,文字表述得当。教师制订三维目标,一要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编写意图;二要研究学情,走近学生,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把握学生学情。

2. 基于生活,处理和拓展教学内容

学生的社会生活是本学科内容的基础。因此,从关注、拓展与提升学生生活经验的宗旨出发,有效处理和拓展教学内容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一环。教材内容源于生活,并着眼于拓展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因而它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把握文本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育人因素,力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善于发掘和运用身边的、鲜活的、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与社会问题等素材,使学科教学更贴近生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教学资源的作用,并形成教育合力。

3. 重在内化,精心设计与优化教学组织和形式

良好品行的形成关键在于内化,内化离不开道德思辨、合作探究和实践体验。因此,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经历,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形式对提高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重道德思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过“问题一思辨一感悟”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思辨能力,最终内化为道德认知,外显为道德行为。其次,重合作探究。我们在育人价值现状调研时发现,学生合作学习易流于形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交流探究成果时,教师往往缺乏必要的点拨与归纳。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形式,呈现具有探究价值和思维含量的学习材料,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有效互动。第三,重实践体验。进行体验学习更应关注活动情境的真实性和启发性,教师可以运用情境体验、角色体验、社会生活体验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实现明理、激情、启思、导行的统一。

4. 以学生发展为本,营造与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师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在教学时要尊重教育对象,营造和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形成对真理不懈追求的品性,从而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营造和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切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倾听和激励,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包容不同意见;以正确的观点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以美好的情感陶冶学生,以模范的品行感染学生,正确对待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5. 关注差异,加强与实施综合和多元的教学评价

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是知、情、行和谐发展的过程,也是有差异性的个性化发展过程。本课程的评价要以此为出发点,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重综合性和多元化,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切实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与落实科学育人价值的导向作用。注重评价的综合性,就是要从基础知识、活动作业、学习表现和综合实践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鉴于小学生品行的养成是各学科教学、各教育渠道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学科的学习评价还应当与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评语、少先队的雏鹰争章等评价机制有机结合,使评价更加全面、真实、有效。

三、努力提升学科育人素养

1. 教师要提升育人意识和能力

实现学科育人价值,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掌握必要的学科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科教学素养和较强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具有多学科的广博知识并具有掌握相关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的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中需要用到地图、大事年表、统计图表等工具以及对照、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教师必须自己先熟练掌握,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运用。教师要具有观察与分析学生个性特点、思想实际与品德行为的能力,这样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亲和力和感召力。教师要具有关注生活与社会信息的敏锐目光和洞察力,这样才能使教学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具有把上述知识能力运用于学科教学的课堂执行力和整合多种育人渠道的沟通、综合、统筹能力。

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一要学习国家和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贯彻落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工作方针的自觉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发挥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人价值;二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德育理论,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把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作为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三要加强教学实践研究和教育改革课题研究,深入总结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切实练好育人基本功,提高学科育人的能力。

2. 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教师要善于以德育人,将教学观念、态度、策略与行为,变为学生体验道德生活、获得道德成长的过程,最终促进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在日常行为上努力做到敬业、树魂、规范、诚信。敬业就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深入研究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规律,增强课堂教学的育人实效;树魂就是教师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热爱生活,关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规范就是教师要带头守规则、守纪律、守公德、守法律,不但在学生面前的行为要规范,而且在社会上也要自觉做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带头人,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诚信就是教师要带头说真话、讲信用、办实事,不弄虚作假,不做表面文章,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

3. 教师要认真参加教研活动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篇5

一、判断: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确的请在()中打√。(30分)

1、我们一出生就成了中华民族的公民了。()

2、父母对我的责备好像没什么道理,我就要据理力争。()

4、1984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5、王叔叔在政府机关看大门,他就是公务员。()

6、市长是管事的,不是办事的。()

7、广东省中山县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命名的。()

8、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法律保护。()

9、共和制和封建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家权力不属于皇帝个人,而属于全体国民。()

10、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祭祀阵亡战犯的场所,供奉许多日本战犯。()

二、认真回忆课文内容,再填空。(50分,每空2.5分)

1、目前世界上人口已经达到()亿。中国人口有()亿。论资源总量,中国是()国,若按人均资源占有量来算,中国则是()国。

2、我们可以通过给父母()()()等方法和父母沟通。

3、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了会议,确立了以()(人名)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长征中比较著名的战役有()()()(),终于走完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

4、虎门销烟从()年()月()日开始,谁()主持了硝烟。(5分)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举行,这条船被称为“”。6、19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约。

7、解放后,()月()日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2,5分)

8、写下“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的人是()。

9、()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10、1937年12月,日本侵占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这就是骇人听闻“”。

三、仔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爸爸妈妈最近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经常会争吵。我该怎么办呢?(10分)2、1937年日本侵占南京,对中国军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现在,日本又抢占为我国钓鱼岛,对于日本这种行为你有什么看法?(10分)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篇6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地理;教学;情感体验

一、把课程与生活相结合,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地理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的生活与课程相结合,唤醒学生心中的情感体验。

1.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感染真情

要把地理知识贴近生活,就要使学生自身能够通过地理知识来构造空间感,把抽象的地理知识生活化,从而去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把蕴含在地理背后的情感挖掘出来。例如:教师在教授“我们的地球”时,如果纯粹靠教材的图画与文字去教导学生,学生很难接受,他们不能感受地理面貌的立体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可以在课堂中构建出游览地理风光这个环节,动感的画面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找到切入点,引发真情

学生对生活的感知、直接经验等都可以成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把生活与品德与社会地理教材相结合,找对切入点,把抽象的地理知识赋予生命的活力,从而引发学生的真情。如在教学“我们的祖国有多辽阔”这一课时,可以播放学校的图片,再与城市的地图相结合,进而与市、省的地图相比较,最后再联系到国家的地图,就会形象地知道祖国的辽阔。

3.找准连接点,点燃学生的真情

在面对品德与社会地理题材的难点时,更应该找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增强品德与社会地理的吸引力,点燃学生的情感。同样,在教学“我们的祖国有多辽阔”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发言的兴趣,让学生把旅游过的景点描述出来,并展示不同的风景图片,最后构造品德与社会地理课的活跃气氛,鼓励学生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的温差、气候等,进而讨论引起偏差的主要原因。

二、把学生的亲历与感悟相连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1.引入生活的实例,用感悟促真情

学生的体验过程就是品德与社会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基本形式,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与学生的认知起点,把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与新知识结合起来,在生活体验中感悟真情,品德与社会地理教学才能激活学生心中的静态地理知识,才能促进学生的德性发展。如在教学“日新月异的交通”时,可以先展示生活的实例:2001年,湖州的毛笋产量特别高,可是因为连续几天都是阴雨天气,山路泥泞又弯曲,造成收购车不能进山,最后农民损失惨重。把这则案例引入到教材中,就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山区交通不便造成的重大损失而感到惋惜。

2.回忆生活情境,在思考中激发真情

生活情境是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源头,教师要把握生活中的源头活水,才能使品德与社会地理这门学科呈现出生活的气息。例如:在教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展示垃圾的图片,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直接创造课堂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地球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再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地球。生活情境再现的教育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认识社会的现状,还能在思考中激发对生活的真情。这样,品德与社会地理教育就回归到日常生活中。

3.抓住生活的热点,用行动培养学生的真情

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生活上水资源的缺乏、天气的反常等都是现今社会的热点话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抓住这些生活热点。例如:在教授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渗透水资源缺乏这个问题;在教授“天有不测风云”的时候,就引导学生关注干旱地区的生活,了解天气变化的异常,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生活资料,教师再通过数据与案例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让学生更懂得环保的意义,培养出更深厚的感情。

三、把教材与实践结合,彰显情感的张力

1.调整好大与小,拨动学生的心弦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涉及到的内容众多,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分解,以达成情感教育的目标。例如:在教授“我们共同的家”时,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班级、学校、家乡等的相片,让学生在感受温暖和睦的小家庭时,还可以感受班级、学校、家乡等大家庭的幸福。此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出示自己的家乡地图,把家乡的地图与国家的地图做比较,学生就能感受祖国的辽阔。教师应该把教学目标融合在一起,由小到大,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时候,产生对祖国的情感。

2.处理好虚与实,深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很多时候,学生只习了理论知识,但很难落实到实践中去。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把地理知识化虚为实。如保护地球环境,人人皆知,但能付诸于行动的学生却很少。教师也可以结合保护环境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进行环境调查,并对调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不仅可以掌握知识,还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桑丽红.情感激发:让地理题材品德与社会课堂充盈生命活力[J].中小学德育,2011(6).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篇7

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这个词汇,意味着教师为了表现出更高的专业水准而自主选择进行各项学习活动的历程,是一个教学效果得到改进、学习效能得到提高、专业成长得到促进的过程。教师工作的个体性很强,作为骨干教师,需要对学科核心素养有比较透彻的了解;作为培训者,则需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创新骨干教师的培训模式。

一、对学科核心素养与骨干教师培训关系的认识

(一)学科核心素养与骨干教师培训的关系

200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意味着“新”学科应运而生。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小学阶段围绕意识形态问题展开教学的特殊课程,需要通过思想教育方式实现对人的教育。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不仅具有自身的学科素养,还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作为综合性课程,更为关注学生的价值引领,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重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课程的综合特征决定了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形态广度决定着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度;课程的价值引领决定了教师要具有敏捷的思维,教师的教学应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课程的生活视角决定了教师需要具有敏锐的社会眼光,教师对于社会的洞察力决定着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理解力。

(二)学科核心素养制约骨干教师发展的因素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师培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实际的教师培训中,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特别是针对骨干教师这个群体。从教师的专业发展看,这个阶段的教师往往在教学方面容易遇到“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骨干教师对学科内涵认识不足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起步较晚,研究不够深入,再加上品生、品社都属于综合课程,导致教师对学科的认识不足,自身专业知识等方面欠缺,特别是一些骨干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不足,影响并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 骨干教师的教学理念认识滞后

许多骨干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学方式传统化,二是教学思维程式化。究其根源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出现了问题,无法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从而使教学显得苍白无力,这样的教学显然距离学科核心素养差之千里。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创新

基于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骨干教师现状的分析,我们调整了骨干教师培训的思路,试图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

1.基于学科知识的开放式培训

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离不开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认知。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知识涵盖面广,对于教师把握学科知识的要求也更高。基于学科知识的开放式培训,可以解决教师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

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很广泛,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如孔子、司马迁等),又有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如青铜器、瓷器等)。这些内容的教学难度比较大,很容易上成“历史课”。然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历史内容教学,重点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而在于通过历史现象、历史事实等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和熏陶学生,以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品德与社会教育更加厚重和饱满。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做到透过历史现象、历史事实,看到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才算是真正领悟到学科的本质,而这个过程是需要丰富的知识积淀作为支撑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培训模式,让教师们带着问题走进博物馆。请博物馆的专业人员针对教材涉及的历史文化内容进行介绍与说明,让教师们与专业人员进行互动,解开教学中的疑惑。

一位教师在参观首都博物馆后写下了这样的反思:

瓷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如何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博物馆之旅让我非常震撼,我亲眼目睹了古代瓷器的精美,亲耳听到了背后一段段传奇的故事。反思自己的课堂,之所以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自身缺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缺乏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再次走进课堂时,我不再满足于欣赏图片的表象认识,也不再满足于学生网上搜集素材的罗列,而是更加关注瓷器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对青花釉里红天球瓶这件国宝,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描述:“1300度的火苗是惨白色的,这惨白色的火苗肉眼不经保护地看上半分钟就会流泪不止。可是,工人们需要长时间盯着,因为温度低了,釉里红就是黑色的;温度高了,釉里红就烧飞了……”听了我的讲述,学生们争着发言。一个学生说道:“这瓶子是我们祖先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是当之无愧的国宝!”以往需要教师反复讲解,甚至最终要替学生说出来的内容,现在成为学生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这是最令我感到欣慰和成功的地方。博物馆之旅让我的课堂发生了改变。

这样的培训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的兴趣,教师们积极参与到培训中,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感受到通过培训获取的学科知识对教学产生的巨大的促进作用。一位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写下的这句话代表了众多参训教师的心声:回归本真,追根溯源才是发展之道。

2.基于思维发展的参与式培训

骨干教师培训需要让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善专业素质结构,实现自我专业价值的提升。积极而有效的培训,其特征是以教师的参与为主,真正做到激活教师的思维。

鉴于学科的特殊性,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更需要辩证、多元、创新的思维品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贯彻落实也必须以此为基础。培训过程中,我们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聚焦学科问题,引导教师深入探讨。培训组织者和教师们一样,平等地参与到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会对自己过去的经验重新进行评价,整合自己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从他人身上获得启示和灵感,在交流中生成新的认知和体验。

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需要具有辩证思维,即教师需要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待教育问题。不管教师是否有意,辩证思维客观地存在于课程与教学中,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中。以辩证思维为指导实施课堂教学,既可以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可以让教师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为了提升教师的这种思维能力,我们在培训过程中设计了这样的讨论题:最近网络上出现了许多生造字,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我们把教师分成两组展开辩论,辩论到最后,教师们发现,双方其实谁也说服不了谁,而这件事情本身并不一定非要争出个对错。汉字的发展和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网络生造字虽然褒贬不一,但汉字正是经历了优胜劣汰的过程,才得以保留并发展至今。

通过这样的参与式互动,我们发现,教师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纠结于事件本身,而是转向寻找事件背后隐含的哲学思想,或者说教师们学会了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当教师们具备了这种思维方式,就不再会为学生们提出的“小区内到底该不该养狗”“小学生到底该不该上网”等问题而纠结。这也正是我们所寻求的学科核心素养之所在。

3.基于专业素养的专题式培训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学科本质决定了教师需要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这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明确提出了“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德育课程走向学科本质的必由之路,是德育课程的特色发展之道,更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为了让教师们更好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突显学科核心素养,我们针对骨干教师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培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把握,进行了深入阐述。这样的专题特色培训提升了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对于骨干教师认识学科本质起到了引领作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篇8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育人价值,开发

《品德与社会》学科涉及的内容丰富, 呈现出生活化、探索性、综合性强等特点, 有利于激发学生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因此,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教师应以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 对该学科的育人价值进行开发。笔者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 (上)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为例, 探讨开发该学科育人价值的路径和策略。

一、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

因为学科的育人价值长期局限于知识掌握, 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出现两大缺失:一是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生活世界的丰富、复杂之间缺乏联系;二是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丰富、复杂之间缺乏联系。另外, 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或将来专业化的学习做好准备, 但这又造成一种缺失———对学生成长需要的关注的缺失。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首先从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角度拓展《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人价值。

1. 知识目标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涉及的内容广泛, 很多内容对学生来说都十分陌生, 所以第一个教学目标就定位为:以课文中四大知识点为载体, 引导学生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一次粗略的了解, 对民族和祖先产生一种自豪感。例如本课第三课时的目标制定为: (1) 认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史学家司马迁; (2) 通过诵读《论语》, 感受孔子伟大的教育理念; (3) 课后翻阅《史记》, 了解历史、感受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品质。这些知识目标虽不是本课的唯一目标, 但却是教学中育人价值的基础性目标。

2. 情感目标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最大的育人价值就是通过对祖先发明、创造的文字和艺术等的了解, 感悟祖先的聪明才智, 激发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 在教学“璀璨的艺术”这一内容时, 笔者设计了通过对敦煌的深入了解, 让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获得滋养的情感目标。具体为:通过敦煌莫高窟中的彩塑、壁画的欣赏,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对作品的缔造者———无名画师们的了解, 激发学生对祖先勤劳、智慧等优秀品质的敬佩之情;通过对破坏敦煌的道士王圆箓的介绍, 激发学生惋惜、痛心的情感;通过对敦煌这类艺术遗产的认识, 激发学生关注祖国文物甚至参与保护的社会责任感。

3. 能力目标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而课堂上仅能呈现几个代表民族历史的亮点, 所以我们以这几个亮点为突破口, 通过实践、反思、探索、创造等方式, 提升学生在该学科学习中探索学习的能力。笔者在《我们为祖先而骄傲》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中写道:在解读孔子、司马迁两个历史人物时, 通过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 帮助学生形成一整套解读历史人物的方法。

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从内容上拓展和丰富了该学科的育人价值, 但是我们还要为多元的目标确定一个中心点, 然后将以上这些目标交织起来, 有机整合成本课可操作、可检测的综合目标。如我们确定引导学生以走进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中心点, 确定其中一课的教学目标为: (1) 听孔子的故事、诵读《论语》、畅谈对孔子的认识, 使学生产生敬仰之情。 (2) 按照研究孔子的方式, 将学生组成四人小组研究司马迁, 感受他坚持事实的品格和开创中国的传记文学所作的贡献。 (3) 实践作业:将学生组成研究团体, 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中国历史上或者常州历史上的名人, 知晓中华民族人才辈出。

二、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

从教学目标出发拓展和丰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人价值后, 在教学设计方面还要完成一个综合, 就是将每节课具体要教学的内容与预设的教学过程相结合, 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这样的教学方案将弹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使教学设计为师生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了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可能。

1. 教学内容的重组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中, 汉字占据相当重要的比重。因此, 笔者将教材中与汉字相关的内容, 如汉字的出现、演变, 书法艺术的欣赏和信息时代汉字的命运讨论等集聚到一个教时中。教师以汉字作为窗口, 使学生在明晰中华民族千前的历史, 感受汉字演变的同时敬佩祖先的智慧。

2. 弹性区间的设置

教案中没有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 只是一些不同环节时间的分配、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和这一活动的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置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可变换的弹性目标、空间和时间;这样的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 使师生积极互动, 擦出创造的火花。附本课的部分教案:

一、走进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时间15’)

1.教师介绍孔子以及孔子教育弟子的故事。

2.学生诵读《论语》, 说说自己的理解。

3.讨论:你觉得在弟子、统治家和孟子、庄子等名人眼中, 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个主题的大讨论, 从多个角度丰富对孔子的认识, 由此体会到他的贡献。)

4.自我设计:用何种方式表达对孔子的敬仰?

5.教师总结研究孔子的三个学习步骤。

三、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

弹性的教学方案设计为学生留出了主动参与的时空, 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了条件。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抓住生成的资源融入到教学预设中, 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

1. 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迸射出了创造的火花, 涌现了新的问题和答案, 这些资源中有些是重复的, 所以教师要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例如:

师:刚才已经欣赏了莫高窟中的彩塑和壁画, 对敦煌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1:爸爸妈妈带我去过敦煌。敦煌建造在沙漠地区, 那里这样的雕塑和壁画很多。

生2:我也去过敦煌, 那里飞天壁画很漂亮。不过, 有好多给一个叫王什么的人卖给了外国人。

师:两位同学讲到了同一问题———敦煌的艺术作品不仅精美而且数量多, 所以有人说敦煌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还有人说它是“东方艺术明珠”, 为此还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同学还提到了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 他就是导致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魁祸首。同学可以就这个情况继续补充。

2. 纠错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 也会生成不正确的资源。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指出:哪些是理解上的错误, 哪些是思考角度上的错误, 哪些是认识上的错误, 等等, 如在研究文学艺术时, 对于唐朝的三位大诗人:李白、杜甫和李贺, 由于不熟悉李贺, 有一个学生提出:好像有的资料上说李白的父亲就是李贺。这时教师要马上纠正:史书对李白父亲的记叙不多, 但是他的父亲肯定不是李贺。

3. 集聚

开放的课堂让学生立足多元的角度思考, 生成的资源往往无序甚至重复, 所以推进课堂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集聚生成的散点资源, 有时可能集聚成一种学习方法, 有时可能集聚成一个全面的观点……在感受孔子对历史的贡献和后世的影响时, 笔者设计了一个讨论环节:你觉得在弟子、统治家和孟子、庄子等名人眼中, 孔子是个怎样的人?笔者按照“大胆放、巧妙收”的步骤,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一放:把问题放到四人小组中讨论, 一收:四人小组组长综合组员的观点;二放:在全班交流小组讨论时形成的观点, 二收:教师组织学生从弟子、统治家和其他学派创始人等多维角度形成一个对孔子全面且综合的认识。开放的问题生成多种资源, 而集聚资源又是学科育人价值得以最大化的最有力的支撑。

4. 拓展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篇9

[案例]

在教学《黄河颂》一文时,正当我津津有味地为学生介绍“黄河”的地理知识时,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听着他滔滔不绝的解说,我赞扬道:“讲得真好,你的课前预习非常充分,上网查资料一定花了不少时间吧?”谁知,那个学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课前,我无意中翻看《品德与社会》,发现里面介绍得非常具体。我只说了其中的一部分。”这时,有些学生也忍不住拿出《品德与社会》翻阅起来。

我猛然想起,在《品德与社会》课本中,确实有《寻根问祖黄河源》这一个主题,介绍了黄河的地理位置以及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还补充了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这一内容与今天的语文教学内容《黄河颂》不谋而合。

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教学目标,将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目标与语文学科教学目标进行了部分统整,确立了从学生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目标;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知识点作为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补充,从而加深学生对黄河历史背景的深切体会。

我认为,小学阶段基础型课程之间有很多交叉、重复的知识点,如果将这些相关的知识点梳理出来,形成一个新的主题课程,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十分有意义。于是,我带领教研组内教师从“语文一品德与社会”跨学科主题课程入手,研读教材,梳理出新的主题课程,然后确立统整目标,梳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尝试。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我校“语文一品德与社会”跨学科主题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教师们也感到教学有更多的空间了。

[思考]

我校尝试打通语文同品德与社会学科之间的壁垒,探索两门学科重组的行动方案,既保持各学科原有知识的结构序列,又围绕主题进行相关内容的梳理,并作适度整合,形成将各学科优势融为一体的主题课程,即“语文一品德与社会”跨学科主题教学。语文学科可以从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汲取“营养”,增加语文教学的知识资源。同样,来自语文学科的“营养”也有利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两者融合的价值远超过单一学科。

第一,研读教材,确立主题,为跨学科主题课程定好基调。我校组织语文兼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就语文学科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材分析”“单元主题”“单元三维目标”“课时三维目标”进行梳理,将具有相关联系的教学内容进行学科间的纵向连贯,完成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课程间的相互影响,确立主题课程,从而达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篇10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品德这门学科也焕发了青春活力,真正走进了素质教育的课堂,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当我在2013—2014一学年的支教工作中,走进农村小学教育深处,了解到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的现状后,却发现农村小学品德课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和落实,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例如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品德老师的现象突出;不知如何上小学品德课;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缺少教研活动对教学的指导……这些都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至今这门课应该怎么上,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许多农村教师还很困惑。我在此谈一谈在支教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策略。

一、农村小学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农村小学品德学科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不熟,对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生活(社会)》一个主题单元的内容用一个课时就上完了;还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课上成了语文课、美术课,教学生读读、画画等。农村小学品德课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不能把品德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也很难达到这门学科应有的教育目标。

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量大,学习交流机会少。因此,他们既不主动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在教学中运用新的理念进行教学,大多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特别是现在的电教媒体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充分发挥了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作用,并且农村小学如今基本班班都有一体机设备,为实施教学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但很多农村教师不太会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面临困难,以致先进的教学设施成为摆设。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实施。

3. 教师队伍不专业,教学研究活动少

农村小学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课往往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其他科目老师兼任。因此担任品德课的兼职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这门学科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也就少之又少了。

二、应对的策略

1. 以教研促教学,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从设计思路到呈现方式,都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有正确的教材观,指出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教师应该把握这一理念,“用”好教材,而不是“教”好教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如我所支教学校的一位教师在展示三年级《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这一课时,对教材没把握好,一节课上完了一个主题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师匆匆忙忙、照本宣科地读完了书本内容,学生走马观花地了解了所读内容。没有体验,也没有参与,学生无法理解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等,教学目标自然也无从实现。针对这节课,我和支教学校的老师共同进行了探讨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正确使用教材。通过对课标、教材和教参的研读,大家明白了《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是一个主题活动。要通过“妈妈的手”“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今天我当家”三个教学内容来完成,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感悟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幸福所付出的辛劳,懂得要用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些内容仅仅通过一节课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另外,针对农村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多的情况,可以把“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这一课时的内容改为让学生说一说假期到爸爸妈妈打工地所看到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会,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和对社会的意义。

通过教研活动,这位教师重新对教材进行钻研,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新的教学设计,重新上了一节《妈妈的手》。这节课中这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课标制订了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妈妈及长辈的辛劳,教育学生萌发对长辈的感激之情。整节课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两节课的对比,授课教师以及其他教师都体会到只有通过教研才能促进教学。同时,也让更多的农村教师明白了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开放性学习空间。教材所呈现的新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准确把握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 灵活运用基本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1)教学贴近农村学生实际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源于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所以品德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农村孩子生活简单,社会交往活动少,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贴近农村儿童的实际情况。如在进行四年级《快乐的密码》这一课教学时,教材通过无人售报机告诉学生“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可农村小学生在生活中没有见过无人售报机,理解上有困难。教师可以用电动车、农用三轮在等农村常见的电器售后服务卡的范例向学生介绍生产厂家的诚信服务,引导学生理解如果没有诚信,这些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就无法运行。在进行三年级《同样的爱》这一教学时,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自己和儿子、家人和儿子合影的照片导入教学,教师真实的生活案例是学生熟悉的,通过这种教学,学生更能感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操。

(2)角色体验,明理导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感知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羞涩、内向,不敢在众人面前体验、流露自己的感受。所以更要加强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孩子大大方方去获得体验,通过角色的体验,产生学习兴趣,感悟道理。如在教二年级《他们不容易》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盲人走路、单手穿衣、手语交流,引导孩子们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层层深入的体验后,他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平时我们觉得非常简单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许多的努力才能完成,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确实不容易。在教学三年级《一分钟能做什么》时,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通过体验一分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一分钟的宝贵。这种教学形式可以促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表现,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意识,内化道德情感。

(3)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当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时,学生怎能不为之所动呢?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传递教育信息,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适应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时代的环境。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特点,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农村教师可以通过上网下载教学所需视频、图片资料,并在教室一体机上播放,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如在进行二年级《遇到危险怎么办》这一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汶川大地震”惊心动魄的地震画面介绍不可预知的危险也是存在的。接着还可以通过动画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防震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己的身边确实存在危险,面对突发的危险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自己,从而真正落实教学目标。如在教学五年级《母亲,我回来了》《2008,我们赢了》等课时,可以选用当年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回归时的视频,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等,通过课件展示,再现当时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类似于这样的多媒体课件要经常使用,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班班通一体机的作用。如在教学《多彩的民族风情》《可爱的祖国》《我们的大中国》等课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一些景色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美景不是我们用语言能描述出来的,农村小学生由于视野所限、条件所限,也很少有人亲身去体验过。所以借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学生去领略祖国乃至世界的美丽风光,会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一年的支教时间,并不能立竿见影地给支教学校带来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改变教育现状。但这样的工作长期、扎实地坚持做下去,它所产生的意义和作用一定是深远、巨大的。只要坚持立足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使品德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必将使农村小学的品德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让品德课真正走进农村小学。

摘要:品德与生活(社会)(以下简称“品德”)课是小学德育的重要渠道,是培育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笔者在支教工作中却发现农村小学品德课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和落实,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旨在使农村小学的品德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让品德课真正走进农村小学。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胡春娜.小学品德学科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教育,2013,(9).

[2]陈孙义.试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篇11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思维可视化

一、思维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价值

思维可视化是指以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将原本不可见的思维结构、思考路径及方法呈现出来,以期加深理解和记忆效果。从本质上来看,思维可视化是隐性思维显性化的过程。将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其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学焦点从“知识层”深入到“思维层”,增加课堂思维含量,使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共同发展思维能力。其二,实现对模糊、零散、隐性的知识点精加工,引导学生建构清晰、系统的知识网,体会思考的快乐,培养学生爱思考、会思考的学习习惯。其三,思维可视化教学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也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其四,有利于构建起师生合作的探究教学模式,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教与学的目标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摒弃题海战术,积极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思维可视化技术的运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将思维可视化技术运用到该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拥有大量的社会知识,为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建构知识体系,教师可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熟悉教材编者的编排意图,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纳入全册教学的主干内容,并明确情感、能力、知识的三维课程目标,利用信息超链接技术使教学目标一目了然。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勾勒单元总目标,再根据总目标确定单元三维目标,优化设计学生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单元内的某一课文,画出解答问题的思维导图,最后由教师组织课堂交流。如,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六册教材中的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为例,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明确单元三大主题和三维目标:三大主题为文明古国的四大发明、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中国人民的屈辱和抗争。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为了解四大发明、了解圆明园历史、了解民族英雄的感人事迹、了解南京大屠杀、了解抗日战争;能力目标为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情感目标为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增强学生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革命先烈、热爱共产党的思想情感。

(二)开放学习方法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对思维可视化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借此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自主学习。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可以将教学地点转移至微机房,让学生上机预习,并以思维导图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预习目标,并结合教材制定预习大纲,同时还要确保任务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及可视化。其二,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获得了广泛运用。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思维可视化技术,并将知识教学与品德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样一来,便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从知识层深入至思维层,教学效果势必会获得显著提升。

(三)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引入思维可视化技术,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活跃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思辨的中心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这样便能够发现学生的思考过程,然后再通过对话式的交流来活跃学生思维,由此能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以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中的《网络世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我爱电脑热”作为讨论话题,让学生通过思考网络中的“利”与“弊”,绘制出思维导图。如,“利”包括方便及时沟通、查询资料、丰富生活、放松身心等,“弊”包括网络沉迷、网络行骗、不良信息传播等。通过让学生自主辨析网络的利弊,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其次,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评价本身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慢慢成长,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目标相符合。鉴于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并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是转变说教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灵活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明晰教学目标,开放学习方法,活跃学生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行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国鹏,朱瑞华.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思考[J].新课程,2012(1).

[2]卢有林.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凸显人文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2012(7).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篇12

一、村校《品德与社会》学科现状

(一) 队伍不稳定, 教学研究少

村校学生人数少, 教师定编人数有限, 教学人员非常紧缺。先把各年级的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 《品德与社会》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 全是兼任。随着每期教师的变动,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随时变动, 把它当成一个谁的课时少就让谁去担任。这样就造成了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不稳定, 教师更没有把这门课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 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 既不钻研教材, 也不研究教法。

(二) 方法陈旧, 脱离实际

村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 由于没有专职教师, 更谈不上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 兼任这门课程的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来上, 满堂空洞的说教, 既没有以儿童的生活实际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又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 更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 也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等等现状, 又怎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呢?

(三) “三结合”教育, 严重脱节

学校是社会的细胞, 它与社会各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 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一些不良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品行, 尤其是现在的村校都在农村。农村的留守儿童要占60%左右, 而隔代监护更为多数, 不是爷爷奶奶, 就是外公外婆。他们很多只懂得生活上的照顾, 不懂教育方法, 认为学生除了吃穿, 其他方面都是学校要完成的, 让学生在家任性自流、说谎话、做坏事无人追究、无人监管、无人教育。还有就是在校教师要求学生不赌博, 到家后见父母打麻将赌钱、出口成“脏”, 不听话就是打和骂。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学生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这也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这就造成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严重脱节。

(四) 评价不科学, 具有片面性

村校《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 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 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在教学工作检查中, 不少村校对《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求没有具体的要求。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 并同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这样就造成了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 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 只是注重死记硬背考试得高分。

二、改变村校《品德与社会》学科现状的思考

(一) 加强队伍建设, 注重教学研究

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兴衰, 而《品德与社会》课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德育工作、直接影响到育人质量。因此, 在选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必须要选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担任, 并且不要随意更换教师。要与语文、数学课的教学研究并重, 应把《品德与社会》的教研工作放在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位置, 建立教研机构, 确定教研人员, 落实科研责任。经常开展说课、评课、赛课、展示课、研究课等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发现和培养教坛新秀, 在管理中, 开展结对子、一帮一的活动, 提高《品德与社会》任课教师的整体水平, 尽快扭转部分教师的陈旧观念和工作态度,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 改变教学模式, 变被动为主动

首先是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 除了在教室里教学外, 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的场所进行教学活动。这样, 走进生活的教学要比在教室里死读书本强得多。然后, 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 激活课堂, 充分利用班班通、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因为电化教学能将抽象的观点、道德观点形象化, 能将枯燥的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 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 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 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课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最后,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挫折, 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该怎么做?”, 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 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 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三) 加强“三结合”教育, 建立共育机制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制订“三结合”方案,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聘请当地司法人员或“四老” (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 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同时,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了解农村的变化, 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家乡的热情,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长大后为家乡和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 建立有效评价体系, 提高育人质量

上一篇:语文课堂资源生成例谈下一篇:特征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