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新方法探究

2024-07-1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新方法探究(共11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新方法探究 篇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新方法探究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人格,促进个性化发展。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受到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限制,《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提出该门课程教学的新方法,希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有所帮助。关键词:小学教育; 品德与社会; 教学方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围绕小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切入点,强化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观念与生活习惯。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心智上不成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和探究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改革措施,发挥该门课程给小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意义。1 趣味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均发生了改变,教材中的新颖内容越来越多,客观反映了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他们的年龄和特征较为相符。但是单纯改革教材内容,却仍然采用过去枯燥、空洞的教学方法,则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新鲜活力,结合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特点,创建全新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突破课堂教学弊端,通过多重角度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体现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价值。根据新课改的教育要求,教师可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收获知识。例如,“环境教育”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往往对“环境问题的根源”不能深刻理解,因此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为小学生播放动画视频,通过观看直观、生动的画面,学生了解破坏环境的整个过程,受到了深刻教育,突破了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当小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能乐于参与、积极动脑、全面感受,在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自身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2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奠定在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基础上,其根本教学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即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知识点,小学生可在课外进行实践活动,将课内理论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教材的引导下,适当拓展教学范围,充分尊重小学生的知识体系,将品德与社会的相关知识点带入小学生的生活中。例如,在学习《平安回家》时,该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小学生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并记忆道路标志,树立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这些小学生在平时上学和放学路上都有接触,教师可通过小组互动的方法,将小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的上学路线,分析马路上可能发生哪些不安全的因素,总结安全出行的具体做法,最终各小组汇总结果,让小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并牢记在心。可见,通过在课堂中引入学生生活的内容,能让小学生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强化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过去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强化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一方面是学生的个体探究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过程,教师应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与学生一起探讨活动计划与活动步骤,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探究。例如,在学习《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准备调查问卷,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和想要解决的问题来设计问卷内容,记录中国人民受到屈辱的事件;通过这种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生能亲自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更利于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客观反思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快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通过积极的教学互动,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艾尔肯江•阿塔吾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课堂有效教学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5,14:175-175.[2]宋景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226.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新方法探究 篇2

1 信息技术的应用,顺应了时代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将与教育有关的信息内容通到每个班级,并系统、有效地应用于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业务之中,解决了应用信息化资源全面服务学生、服务课堂的瓶颈,是我们一线教师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实现混合教学的基本条件和必由之路。让每一个班级、每一位教师、每一门学科的每一堂课,尽量做到日常化运用信息化设备与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常态化和有效地整合,即在合适的时间运用恰当的技术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确实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提供了一个实施现代教育的基础和自身学习与发展的平台,能极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

2 深层理解“信息技术”,科学整合课程资源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受环境的限制,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差,导致现实的课堂只有“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严重,课堂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通过细心研究、探索发现: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才能改变教师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才能更好的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加深对自我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才能让教材内容鲜活形象,增大课堂的容量,接受新教学理念的洗礼,拓宽学生的视野,优化创设教学情境设想,将学生带入乐学的天堂,使学生的眼睛更加明亮,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实现由课堂到社会的走向。

但是,我们在实际运用“信息技术”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做到了科学整合,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和便捷高效的特点,使信息技术和品德与社会课程科学有机地整合,实现知识、情感、道德、行为等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3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收获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设备从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关键是利用其多媒体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丰富的教育资源收集补充到我们的教学之中,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营造品德与社会课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总之就是在实践中整合,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让信息技术设备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实现整合发展,效益最大化。

通过了以上的一些教学环节的应用,较好地将信息技术资源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机整合,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激发求知欲

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对社会认真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只有当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时,他们的体验才是真切的,才具有道德的价值。现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利用视频、图片、声音、动画技术等综合手段,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5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堂空间,参与生活实践

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受学校和课堂的限制,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因此,要让现实社会更多地融入到品社课中,让品社课更深入广泛地介入现实社会,让学生在品社课中更清晰地了解生活和社会,形成适应社会、热爱生活的能力和品德,是品社课教师的主要职责。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优势,拓展了课堂的空间界限,使课堂教学效果更是不凡。如教学《家乡的人》这一课,导入新课时,播放《我的家乡》录像,让学生欣赏家乡的美景,紧接着话锋一转:这些美景你们身边有吗?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家乡美景的资料拿出来,扮演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将课堂交给学生,将教学内容牵引到学生生活中去,然后再将学生的视角由身边拉到更广阔的空间,通过播放课本中其它地区小朋友的家乡美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用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家乡美景,又能加强与语文有机配合,促进作文教学,达到了以往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的便捷、海量信息、资源共享等特点,能够满足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和生活性的课程需求。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我国教育技术学知名专家何克抗教授曾经说:“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必要的研究主题。

摘要:《品德与社会》学科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都很强,只靠教材、教师、教参等信息,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能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丰富教学课堂,激活学生思想,真正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由课堂到社会的走向。作为身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顺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来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将其系统、有效地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之中,做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深层次、科学地整合,提高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最终全面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实践类小学课程,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程时,不仅可以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指引,还可以了解、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所以,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时,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掌握教学核心内容,联系日常生活,拓展课堂教学,增加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如此才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深入研究教材,掌握教学核心内容

小学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应该明确教材是课程教学指导,对教材内容充分研究并理解,归纳总结出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教学核心内容,最终给予小学生更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小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它也是该课程的教学核心内容,明确这一点之后,教师在对思想品德课进行教学的时候便应该将重点放在怎样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上。

例如,教师在对《不能忘记的屈辱》这一章节进行讲解的时候,便应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核心内容,即爱国主义精神。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便需要将当时的中国国情介绍给学生,使其了解国家的贫穷与软弱导致西方列强变本加厉地欺辱,最后,教师对怎样爱国,怎样正确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进行积极引导,从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用知识力量报效并建设祖国,使祖国日渐繁荣昌盛。又如在《钱该怎样花》这一章节中,核心思想便是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那么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便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树立合理的消费观,不相互攀比、不铺张浪费。

二、联系日常生活,拓展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品德的综合型课程,它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时便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使学生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以教材为教学指导方向的前提下,适当拓展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将教学内容实践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例如,针对《平安回家》这一章节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道路标识与交通规则等生活内容,培养学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与意识,并且在互动环节中,教师可以针对上学路线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分享与讨论,总结上学路上影响安全的因素,并且教导学生怎样避免交通危险的发生。再如,教师在讲解《我会好好吃》时,便可以将饮食常识与正确用餐礼仪教授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用餐行为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同时逐一提出正确的用餐礼仪,加深学生对用餐礼仪问题的理解与掌握。

三、增加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拥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或是学习动机十分明确的学生,往往会比不愿学习或是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所以,为了有效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便需要设法提高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与热情。

例如,教师在讲解《长城》的时候,由于很多学生并没有接触过长城,长城对他们来说还是相对较为抽象的,教师可以尝试借助多媒体设备,利用动画或是图片将长城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了解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再如,教师在对《我们的国粹——京剧》进行讲解的时候,由于京剧对大部分小学而言都是十分陌生的,这时候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播放《唱脸谱》选段,便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从而帮助其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更加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课。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在小学教学中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文中研究并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教育同仁带来一定程度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叶柳欢.试论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因素和有效解决方案[J].学周刊,2013(10):72-73.

[2]黄再峰.转变思想,融入社会:浅析当下社会小学品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

[3]朱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6):101-10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新方法探究 篇4

摘要: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是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新形势下走出“应试教育”的樊笼,让品德与社会课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如,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创新性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注重知行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气勃勃;教师积极鼓励,课堂如沐春风。

关键词:创新;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的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小学品德建设。要切实、有效地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必须从现阶段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真正突破小学素质教育教学的瓶颈。

一、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创新性的教学情境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创新性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加活跃,更快更深入地接受知识。小学生更多的是利用各种感官接受信息,教师要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及学生接受知识的特性出发,循序渐进营造出和谐鲜活的课堂氛围,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充分互动交流、发表言论的机会。例如,在学习“我们的社区”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顺利进行与个人的辛勤劳动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建立和培养学生对他人付出的感恩之心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展示各行各业的劳动场景,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工作的辛苦之处;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扮演一名小老师,教其他的小朋友学习;扮演一位妈妈,照看其他的小朋友,在情境中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并在此过程中询问学生的感受,多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例如向学生提问: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少不了他们呢?我们要怎样向他们表达感激之情呢?学生通过思考会给出各式创新性的答案,如我们离不开警察叔叔,要给他们写去感谢信;离不开妈妈,要帮妈妈多做家务;离不开老师,要帮助老师减轻压力等,引导他们学会体谅和感恩他人的付出。在自由的氛围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插上想象的翅膀,创新性的`想法也会层出不穷。

二、丰富教学内容,注重知行结合

品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将知识与道理教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身的学习生活中,知行结合,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教学以“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课时,教师在上课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水资源匮乏地区水资源现状的纪录片,学生看到寸草不生的土地与骨瘦如柴的人时,会更深入地了解水资源与水资源匮乏的内涵。同时,规定学生一天只能使用一定量的水,模拟水资源匮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水资源匮乏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与行为习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教会学生关水龙头要记得拧紧,循环利用生活用水,在看到其他的同学没有拧紧水龙头的时候提醒他们,在家里看到家人浪费水的时候提醒家人。教师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要鼓励,及时向他们表达“你做的真棒”,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

小学生缺乏社会经历,一些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根据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习特性,乐于施教,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才能有效实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这极大地方便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如多媒体的使用,使得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比如,在学习“我们的学校”时,教师就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向学生展示学校的演变过程,丰富、直观的图片自然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会更加快速、容易。

四、教师积极鼓励

鼓励也是一种艺术,当然可以有所侧重,如语言鼓励、表情鼓励、动作鼓励等,只要学生接受,师生默契配合,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使课堂如沐春风。师生交流默契,课堂上充满会意的微笑,可以使学生思维积极,发言大胆、踊跃,学生自然百听不厌。当然还要加上适宜的评价,评价应是一根连缀学生的红线,通过评价牵线搭桥,连缀学习,对学习情境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奔腾的江河”内容时,就试着让学生模拟自己当导游,向大家来介绍长江两岸的名胜古迹,在学生生动地介绍四川乐山大佛时,采用这样的评价:谢谢你带领大家参观了乐山大佛。在介绍长江入海口的城市上海时,又采用这样的评价:听了你的介绍,我真想去上海看一看。评价,应该是一束赏识学生的灵光,充满了关爱和呵护,真诚地赏识每一位学生,延伸了学习的热情,做到情动而辞发,使学习过程和谐一体,其乐融融。但要注意,评价语言不可单一,避免左一个右一个“你真棒”充斥课堂,极易造成学生听觉疲劳,应注意灵活多样,随机应变。注意創新,学生就爱听、想听。

在小学的品德和社会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要求教育方法和形式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式,延伸教学内容,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并且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建立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与学生相互沟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的创新,切实达到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志花.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体验活动中成长[J].教育教学论坛,(38).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新方法探究 篇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

7、品德与社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题:(共24分)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6分)

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10分)

4、品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有哪些?(8分)

四、论述:(15分)

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1、学生生活、螺旋上升、学生社会性发展

2、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3、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4、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5、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社会关系、主动学习

6、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学生社会生活

7、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

8、个性品质、社会性、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爱心、责任心、良好品德

9、多主体、开放性、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家长、社会参与评价

10、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价、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简答

1、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答:(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

3、答: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充实教学内容

(五)拓展教学空间

4、答:

(一)老师把品德课上成讲授课、吞图说话课、手工课、表演课、自由游戏课等。

(二)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教师活动表现为既定程序的再现及教师忙于催促、转化、统领。

(三)过于关注教材,而忽略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四)缺乏及时总结与反思。

四、论述 答题要点:

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是: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存在的问题:实际不当、分组不科学、规则不明、时间不足、评价不全。对策: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构建结构合理的

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2011版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程 D.生活课程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

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A.110 B.122 C 119 D.120

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请问一条主线指以()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 B、学生的发展 C、学生的体验 D、学生的实践 5.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A.彝族 B.布依族C.傣族D.蒙古族

6.“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是可回收的垃圾

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 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 矿泉水瓶 D.烟头 建筑垃圾

7、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的基本特征。A、实践性 B、开放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8.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清明节

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新方法探究 篇6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第六册教材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板块内容要求编写的。本册内容是在学生认识自我、认识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家乡(社区)的基础上,将视野进一步扩大到对祖国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并且让学生走近世界——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村中去发现、去了解。通过对有关祖国历史文化、民族、国情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也是多方面地认识和了解祖国的过去和现在,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通过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新问题的了解,提高辨析能力,增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通过对“地球村”的了解,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感知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作用,以增强自己作为地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册教材由4个单元共11篇课文组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发展”的编写主线

2、“厚今薄古”的内容呈现

3、“情理交融”的价值取向

4、“开放学习”的思辨空间

二、学习目标:

第一单元 文明古国的荣辱

本单元由《从四大发明说起》《圆明园在哭泣》《悲愤的吼声》3篇课文组成。单元导语:“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为古代中国有着众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和闻名于世的杰出人物而自豪;我们为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蹂躏而愤慨,我们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而歌唱;我们更为现在中国的崛起而感奋……”是本单元编写的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课《从四大发明说起》,通过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京杭大运河、赵州桥、都江堰、地动仪等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与创造,重点是认识我国古代文化和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第2课《圆明园在哭泣》和第3课《悲愤的吼声》意在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不忘屈辱。重点应了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教材选用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典型的事例——八国联军掠夺、焚烧圆明园和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暴行。同时,教材中也穿插了中国人民不屈抗争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比较全面、正确地了解我国的近代历史。

第二单元 富国强民之路

本单元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3篇课文组成。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主要向我们讲述了新中国建立的来之不易,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第2课《春天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的人民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3课《走进新时代》则进一步告诉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持续腾飞,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总之,这3篇课文,概要地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三个历史转折点以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了解这一发展变化的过程,体会其中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必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党的感情。

第三单元 巨龙腾飞

本单元由《高峡出平湖》《西部大开发》《日新月异的交通》3篇课文组成。第1课《高峡出平湖》,通过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说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同时,通过对长江——母亲河的回顾与展望,说明了三峡工程造福于人类的伟大意义。第2课《西部大开发》重在让学生了解西部地区,认识开发西部地区的重要意义,懂得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的伟大举措。第3课《日新月异的交通》则告诉我们,交通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认识身边交通的发展并将交通的学习进一步向更多样的交通工具以及古今交通变化等方面拓展,从而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理解交通与人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关系。

第四单元 生活在地球村

本单元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际组织》2课组成。第1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学生从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从国外进口的产品和我国的许多产品出口到国外的现象中,体会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同时,从对“丝绸之路”的回顾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产生的巨大变化中,体会到“对外开放”的曲折路程和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第2课《国际组织》,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一些比较重要的国际组织,初步了解它们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了解我国加入了这些国际组织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初步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

三、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第一、二周

第一单元

文明古国的荣辱

《从四大发明说起》

第二、三周

《圆明园在哭泣》

第四周

《悲愤的吼声》

第五、六周

第二单元

富国强民之路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六、七周

《春天的故事》

第八周

《走进新时代》

第九、十周

第三单元

巨龙腾飞

《高峡出平湖》

第十一、十二周

《西部大开发》

第十四周

《日新月异的交通》

第十五、十六周

第四单元

生活在地球村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十七、十八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新方法探究 篇7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强调:依据生活而教育, 培养活生生的人。因此,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融入学生的生活。毕竟, 生活是德育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说,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也是一种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融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于一体, 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它以社会为背景,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 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社会生活, 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 发展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因此,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性

如何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是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迫切关心的问题。为此, 我结合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的教学改革实践, 谈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 教学资源生活化

为了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融入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 使学生感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走进了课堂。终归,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依托课堂, 更要尽力把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例如在教学“我是参与者”这一内容时, 为了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 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 选择学生刚刚经历的50周年校庆。导入时, 我选取50周年校庆时的几个精彩片断, 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令学生神往。当录像结束时, 学生还沉浸在热烈的气氛中, 这时我提问:“哪些同学参加了50周年校庆的演出?还有许多50周年校庆的参与者是舞台上看不到的, 你们知道是谁吗?”通过图片展示, 学生意识到:学校的教职员工、观看演出的领导、校友等都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时, 我继续追问:“大家为什么积极参与校庆活动?当看到校庆的录像和图片时, 你们是怎样的心情?假如只有一部分人参与, 这台节目会怎样?”当学生意识到集体活动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时, 教师适时进行总结, 把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到一定高度:校庆活动之所以成功, 离不开大家的参与, 正因为大家的参与, 才分享到成功的喜悦。

2. 教学方式生活化

(1) 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 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体验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空间, 强调学生的亲身感受, 强调教师的实践组织。

例如在教学“家人的爱”这一内容时, 其教学目标是:知道长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了解长辈对孩子寄予的希望和培育的苦心, 感受长辈给予孩子的关爱。为了让学生体验母亲的不易, 我精心设计了体验行动。早晨到校后, 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书包背在身体前面, 用一天时间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感受, 称为“背包行动”。学生一开始非常兴奋, 觉得很好玩, 等到下午思想品德课汇报感受时, 学生终于体会出“背包行动”的真正意图:母亲十月怀胎真不容易, 孩子应该体谅父母, 感谢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2) 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 即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而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内容时, 我创设情境:“每天上学时, 交通状况如何?碰到堵车时, 心情怎样?”学生表示:“城市道路非常拥堵, 特别是每天早晨上学时, 学校门口拥堵严重, 耽误很多时间。”随后, 我播放一段录像。学生从屏幕上看到:每天早晨, 在学校门口, 家长开车送孩子, 汽车蜂拥而至, 随便停靠、调头, 以致交通拥堵。接着, 我出示提前准备好的资料, 帮助学生了解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和交通事故酿成的惨剧。创设这样的情境, 旨在使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 即教师在课上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 树立自信。

例如在教学“我是参与者”这一内容时, 为了使教学实例贴近学生生活, 在教学设计中, 我想到学校再过几天就要开运动会的事。于是, 我将教学内容中的三个环节“我们可以做什么”“自己管理自己”“参与无极限”与即将举办的运动会联系起来, 从而将三个环节设计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既增强教学效果, 又把德育落到实处。在“参与无极限”这一环节中, 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如果运动会那天, 我们班获得全校第一名, 你们会怎样?如果因为某个同学没有发挥好, 影响了全班的成绩, 你们会怎么做?你们想对那个没有发挥好的同学说什么?如果你看到有两个同学在背后指责和议论那个影响全班成绩的学生, 你会怎样做?”就这样, 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得出最终的结论:管这样的“闲事”是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能够主动化解一些矛盾。为集体的事着想, 这也是一种参与。

3. 教学延展生活化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整合多种资源, 将课堂内的教学内容与课堂外的现实生活相结合, 将课堂内的学习拓展到家庭, 拓展到社会, 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明白道理, 丰富生活经验。

例如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一内容时, 其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指导生活, 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节约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二是树立环保意识, 具备社会责任感, 积极参与身边的环保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打造节水型社会”这一话题, 学生在课上了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情况, 明确节水的重要性, 知晓节约用水的措施, 讨论目前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象。为了将课内学习的知识拓展到课外, 我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课后的节水行动。第一小组:设计节水标志, 张贴在学校和社区的醒目位置, 以提醒大家树立节水意识。第二小组:专门就“废水如何再利用”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制作有关“节水小窍门”的宣传卡, 发放给社区居民。第三小组:各自回家与父母制订节水计划, 填写一周节水调查表, 完成后大家交流家庭节水的方法, 评选家庭中的“节水标兵”。当学生们将课内学习的知识与课外生活相结合时, 他们才能真正领会节水的重要性, 树立节水的意识, 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反思性

首先, 教师要注意选择真实的生活事例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如果学生认为老师选的教学内容不真实,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 那么就达不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的。其次, 教师要避免只关注课堂活动的外显状态。不能仅热衷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性, 而忽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最后, 应避免引入与学科教学无关的环节。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 不应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探究 篇8

一、如何理解有效教学

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有效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字眼,它已逐步走近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并且已由理论学习提升到课堂实践。记得余文森老师写的《课堂教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对于学生,如果学生投入的学习,活泼、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那学生对你的课就产生了期待,就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笔者觉得:学科与学科之间应该是相通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也应该如此,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师所教知识。

二、制约影响学生课堂有效性的因素

制约影响学生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的知识差异制约课堂有效性的发展。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接触外界事物的程度不同,导致学生的原始知识不同。因此,课堂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获取知识的方法不同,从而制约了课堂有效性的发展。

(二)学生重视程度不高、纪律松散。从学生的因素讲,在城关地区,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大班化是现在一个教学现状,导致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很难整体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农村地区,部分学生认为《品德与社会》属于综合科目,可以不像语文、数学学得扎实,对于考试存在侥幸心理,导致课堂的纪律松散,阻碍了课堂有效性的实施。

(三)教学方法形式化,缺乏实效。课堂中,常常呈现小组讨论、情境表演等场景,出现“学生讨论注重形式,情境表演注重课堂气氛”等现象。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但学生所学知识很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讨论时间得不到保证,在情境中的体验得不到满足,又如何谈课堂的实效性?

(四)教具单一,作业布置不灵活。现有的教学课堂,经常出现“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是课堂的常客”的现象,布置作业时也只是将课本中的重点抄一抄。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得到满足,也扼杀了学生的思维。

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并且在分目标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因而,它再也不是“副科”了,并且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以往,我们老师在上这门课程时,总是会用来上语文或是数学课,要不然就是叫学生自习。说到底就是认为它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副科”课,上不上都不重要。如今,它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观,转变旧的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我是你的一个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四、教好品德与社会要联系生活

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因而,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五、注重实践,发展学生能力

“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活性”是新課程的三个特点。“教”是为了“学”。所以,这次课程改革从转变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谈教学的改革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也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在儿童与各种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他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了新知,提高了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9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在第一单元中,主要是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为学习点,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交往中,体验诚信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能够和同学坦诚相处,结交真正的朋友,能够互相支持、互相信任,并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

在课堂上主要引导学生看图,认真品味图中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启发学生思考自己身边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食品有哪些是假货,它们为我们的学习、生活、身体健康带来哪些不便和灾害。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的经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寻找避免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

《创业者的足迹》教学反思

就本课的教学内容而言,比较简单明了,教育主题也十分突出。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家乡今天的繁荣与发展是家乡人几代努力奋斗的结果。特别是老一代创业者,不但为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同时也给家乡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学生沿着当年创业者的足迹,寻找他们走过的脚印,继承他们的那些光荣传统和优秀品质,做建设家乡的一代新人。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首先考虑到课文内容的要求和学生有较大的距离。那个年代是什么样子,那个年代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怎么样,那个年代创业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业绩与精神,不但学生一无所知,恐怕连学生的家长也知之甚少,更不用说亲身感受了。为此,我在课前就指导和组织好学生对那个年代各方面情况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这样才会把课上好,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宝贵的自然资源》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知道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哪些必需品,进而认识到保护地球、保护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

1、为资源找家。教师将学生小组有序无序转变促知道的各类资源写到黑板上,然后请学生试着把这些资源进行分类,看看有几种分法。资源分类的方式多样,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适当归纳调整,不要只固定于教材上的分类方法。

2、多年后的地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36页画面,让学生先进入到资源枯竭的时代,想一想当时的情景,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3、探究与思考。在在认识到资源枯竭严重性之后,鼓励学生调查自己家乡的资源。这部分内容要让每个学生从家乡及生活细节中寻找,而后在小组中交流调查结果。

4、保护资源从我做起。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出主意、想办法,以小组为单位起草倡议书。

《走进绿色世界》教学反思

上课开始,教师直接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绿色食品’,什么是‘绿色食品’呢?”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逐渐认识到:绿色食品不一定是绿颜色的,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关注人们健康和环境的食品,如:蔬菜在生产过程上,土壤没有污染,水没有污染,农药和化肥的剂量没有超过规定标准,病害不多,并且在运输出售过程上,没有污染。然后启发学生总结认识;生活中的绿色是指:生命、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等。

接着,教师让学生看书中的绿色能源图,让学生说出图意。教师再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绿色能源。学生都知道太阳能,可以说出使用太阳能干净、环保、不耗费能源等优点。在此基础上,接着展开并结合图介绍风力发电的好处和在农村使用沼气有着广阔的前景,向学生作介绍。

《共同的责任》教学反思

上课开始,可以这样问学生:“渔民以捕鱼为生,可是为什么休渔期政府不准渔民下海捕鱼呢?”学生讨论后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休渔期正值各种鱼类的繁殖季节,只有让鱼类很好地繁殖,渔民以后才能捕获更多的鱼。”教师适当小结:“对,这就是可持续发展。”从而导入新课。

教材通过呈现生活中的真实画面,让学生体会人口过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在教学时可以用生动的例子或问题开头,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如:“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人口的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在我们上一节课的40分钟的时间呐,全球要增加多少人?”学生参照课文内容算一算,从而感受到世界人口的增加速度之快。

人口剧增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多方面的,应着重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研究,让学生看到直观的图片,用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地球的资源有限,而人口这样无休止的增长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同在蓝天下》教学反思

一开课,教师以一段精彩的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在在我们拥有健康而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身边还有一个庞大的弱势人群,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还存在着种种困难,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去体验他们的不易。”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说说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提炼,并及时补充。对于残疾人遇到的困难,应该让学生当场去体验:例如:“试一下,一只手系红领巾会遇到什么样困难/把一件衣服单手穿上你会有什么感受?把眼睛蒙上,体验一下盲人的感受。”让学生在体验之后谈感受,通过处身的亲历过程,切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不易。同时在授课时一定要严肃,精心组织,有些学生很可能会感觉好笑,而忘记活动的目的,一定要注意有效的引导。

《不同的语言》教学反思

“不同的语言”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语言的概况。首先讲述了语言的产生及其作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想语言产生的过程,这个充满趣味性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沟通的方式,进而使学生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有数以千计的语言其中有向种语言应用较为普遍: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语言是人类进行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了解世界上不同的语言,是我们认识世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掌握多种语言对促进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生了解常用的几种语言后,教师要让学生说说有哪些国家使用这些语言,如果学生学习这一知识有困难的话,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知道正确答案。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一些写有不同语言的图片,并在课上与同学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品德与社会〉

〈我爱温馨的家〉教学反思

活动进行中,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以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为题,演一演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并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展开交流与讨论:你是父母的小棉袄,还是父母的小麻烦?进而明确体谅父母劳动的辛苦,理解他们对父母照顾的不周,懂得在生活上自己照顾自己,就是关心体贴父母.在学生认识到幸福家庭不见得就是没有矛盾的家庭后,的引导学生讲述我家的烦心事.教学中结合班级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引道他们学习处理家庭矛盾,学会与家人沟通交流的方法,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以教材中的事例为线索展开话题,想一想:此时玲玲的妈妈会怎样想?如果你是玲玲你会怎样做?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都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学会换位思考。

《合理消费》教学反思

教师上课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引入新课。如:教师上课时说:“生活中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受了穷。” 让学生讨论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不必得出一个惟一的结论但有一点是公认的,这就是合理理财,科学安排生活。

采用生动诚恳的导语进入教学,点明要合理消费、有效花钱,介绍“学会理财”的3个要点。推选几名家庭合理用钱典型,向大家介绍理财的秘诀,教师在检查过程中把收入不多、日子过得却很红火的同学家庭作为典型,然后分小组开一个“小小交流会”,鼓励学生发现家中与众不同的理财诀窍,强调学生认真倾听、吸取借鉴。教师课前检查、学生积极调查、家庭能够理解并与学生合作,这样的准备工作越充分,教学活动效果就越好。

同时,本课教学要充分争取家庭合作,引起家长重视和提高家长的认识。

《家乡风貌》教学反思

“家乡探宝”这一部分教学,启发学生“观察和调查家乡路的周边发生的变化”,引发学生探究家乡的物产及工、家、牧、渔业生产情况。感知交通的变化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这样引入话题:“家乡不但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而且还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有许多知名企业和产品,下面,我要带领大家走进家乡,探究家乡的风采。”

本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家乡采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首先让学生搜集家乡的风土人情、名胜等相关资料,歌颂家乡美景的歌曲、诗歌等。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图片展示、文字介绍、现场表演、讨论交流等方法去考察和了解的风土人情、文物古迹和美丽传说。让学生对家乡风貌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1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小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本文分析了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公民教育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一个小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实践。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 公民教育

近年来,某市开展公民教育研讨会的活动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也激起了笔者对公民教育的思考。笔者所理解的公民教育即是以培养爱祖国,爱他人,遵纪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为目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在我国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小学生公民教育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

1.重思想政治教育,轻公民意识培养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置等方面较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它涵盖了心理素养与道德,法律法规,权利与责任,公共参与等公民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实施过程中,教者极易将其演变为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让课堂了无生趣。有人说公民教育涵盖思想教育的内容,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的是对现行>规章制度的认可、服从。长期进行这样的教育,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理性的批判精神,坚定的权利意识就会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2.重知识传授,轻良好行为培养

良好的公民教育需要学生自主实践、体验参与,从而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但在现行的课程运行中,学生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加之一些教师对公民教育的认识不足,品德课上许多教师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让学生不断地记,不断地背书上的内容,以应付考试。有的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公民意识淡薄。知识的多少与公民意识并不是对应关系。有的人知识很渊博,在生活中却不能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实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容,更应该把公民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公民意识,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在小学阶段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公民教育的活动尤其重要。

一、游戏感悟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无比兴奋中将知识进行内化。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我不耍赖皮》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魔力眼”的游戏。即班长给学生们看多张图片,然后迅速藏起一张,教师和学生抢答,说说班长藏起来的是什么图片。由于班长是站在讲台前组织学生玩这个游戏的,教师站的位置在讲台旁,猜中的几率当然要比学生高,最后游戏玩不下去了。看着学生沮丧的样子,老师问:“为什么不再玩了”,好几个学生说道:“不公平,不公平。”又有几名学生说:“老师耍赖,你站的位置可以偷看到班长藏的图片。游戏中学生们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性,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再如:教学三年级上册《自画像》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了“身边的他/她”的游戏。教师和学生们将本班自己朋友的特点和长处写在一张小卡片上,交给老师后,通过抽签的形式猜一猜“他/她是谁”。由于此游戏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每次抽中的卡片有可能就是自己,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生明白了,每个人都很棒,但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主动改正,大家就会更棒。通过此游戏,学生们不仅对自身更加了解了,对身边的朋友也多了分理解。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景体验

教学中教师常有目的地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并融入其中,学生通过一定的体验,理解知识,明白道理,并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教师可利用音乐,语言描述等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家里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在我......的时候,爸爸、妈妈......。然后让学生将所讲的故事编成一个剧本,自己扮演父亲或母亲。接着让学生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背景音乐声中欣赏美文《妈妈的爱》,并谈一谈我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讲故事环节,教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勾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为后续的情景体验做好了铺垫。学生表演时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了父母的那份深深的爱以及父母的艰辛与不易。美文欣赏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学生谈一谈时,他们都被父母的爱所深深感动了,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本节课学生们在真实的情景中感知、体验,教学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组美丽的图片、一首动听的歌曲、师生间和谐的氛围等都可以形成教学情景,良好的情景能够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公民意识在乐观开朗的氛围中发展。

三、案例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指导生活。教学中教师将身边的事情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一课时,教师从国家把酒驾列入国家刑法的范围开始引入,进而把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带给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酒后驾车事故率高,给自己,他人,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此,把酒驾列入刑法之列,正是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都得到了增强。当然,教学中《不和烟酒交朋友》《我的课余生活》等课亦可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学生的思辨能力,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合作能力,公民素养定会不断提升。

四、体验实践

实践、体验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之所用,学有所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内化书本中的知识,进而提高他们作为社会小公民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不说话的“朋友”》时,笔者尝试着进行一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到各村组,广场,公园......去观察,了解我们周围公共设施的种类以及利用情况。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了解,学生小组整合资料并汇报。结果大家发现,人们并没有善待我们身边这些不说话的“朋友”。许多健身器材被毁坏;村头的垃圾桶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烧了个洞;公园的座椅毁坏严重......所有的这些都让学生们感到很难过,有的学生还为自己曾经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而内疚。学生们通过调查发现,破坏公共设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笔者接着引导谈一谈:“我们小学生除了从自身做起爱护公共设施,还有什么好方法,让身边的人一起来爱护公共设施?”学生们畅所欲言。接下来一周,教师组织学生上网或图书室查资料,了解我国现有的公共设施的法律法规;分小组调查并制定出保护公共设施的方案;走上街头发放倡议书。学生们从此次活动中学有所思,思有所获。

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教者亦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观察,认识路标,通过参与交通管理,知道了作为一名小公民我们应该做。通过这两次活动,笔者发现学生们比以前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了,他们自己能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意识增强了。当然,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体验、实践耗时较多,加之有安全等方面的种种顾虑,许多教师不愿参与其中。但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的确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小公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这样的活动真是利大于弊,何乐而不为呢?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新方法探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教学 品德与社会 创新发展

就小学品德与社会门课程来说,其作为小学生品德与价值观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它的实际发展状况需要社会各界以及相关教育机构的重视,才能实现其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为了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能够做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其进行具体且详细的分析探讨。

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

在学生的发展不同阶段中,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生活的感知与体验对其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当生活中的体验是细腻且深刻的时候,学生对其的认可与认知也就相应地更加深入与到位。所以,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开展需要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紧密结合,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基础,提高教学课程的实践价值,做到课堂理论课程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对课堂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借助于社会实践调查。参观活动以及社会服务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可以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真实的实践体验中,做到自身社会生活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提高。

2 品德与社会的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明显,教学活动开展面临诸多阻碍。在我国,目前普遍推行的是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的发展由来已久,同时,在短期内想要实现质地变化也较难做到,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需要实现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其受到的应试教育消极影响还是难以较快清除的。就其实际的影响表现来说,指的是:许多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做到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转变与设计,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如何切实地实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同时,在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开展中,还存在其开展课时被占用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教学任务对考试成绩的片面追求,而未能做到对学生自身品德有效培养,造成了这样的教学“尴尬”屡见不鲜。

2.2 教师职业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开展。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其日常的课程开展需要的是大量高素质专业教师的参与,而就品德与社会来说,从事于这一课程的教师,由于缺乏相关从业资格的认证,因此对其的教学要求也就无法做到。久而久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会因缺乏专业教师而丧失了基本的发展基础。同时,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还存在着极大的流动性,长期的课程开展需要的是稳定的教师的队伍,这样的发展环境自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也会因为这样的职业需求,缺乏对自身进行提高的意识,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进一步实现。

3 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

3.1 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当随着社会本身的发展,而做到不断的推陈出新,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开展也应当如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其一方面需要实现对传统教学方式与观念进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一味地追求考试成绩而忽视了课程本身的开展,在许多地区的教育部门,因为过于注重文化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存在巨大隐患的。

3.2 学习管理,教育活动的规章制度存在缺陷,进而使得教学目标的设定存在不合理之处。针对于这样的问题存在,在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发展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做到有效的开展,因为对考试活动的需求而减少其课时,甚至出现停开此门课程的现象,导致了的学生的培养体系出现失误,对此应当着重避免。就小学教学活动来说。学校的管理制度需要满足学生的培养需求,帮助学生可以在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进而更好地去适应当今教育活动的开展目标。

4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策略

4.1 提高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开展地位。

在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做到对教学活动的深入发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学生的教育培养活动,德育比技能培养更加重要。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未来,在对其进行培养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关注于加强其文化课成绩,而未能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与社会认知,将会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难以实现对自我的有效认知,对社会的发展贡献也就更加无从谈起,教育活动的开展价值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4.2 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培训。

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教育部门需要积极地去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促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同时,借助于培训活动的开展,还能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进而帮助教师可以做到互相学习与取长补短,并且也能促使教学资源可以做到共享。就其培训形式,可以是组织开展公开课、讲评课,也可以是借助于相关讲座与理论探讨会,来帮助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与发展。

4.3 完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机制。

在对学生进行评级活动的时候,需要注重对相关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凸显出“全面性”这一特征,进而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深入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就其内容来说,即包括:教师的观察、描述性的评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以及个案的分析等。通过这样的综合评价活动,来促使学生可以在有效的激励中实现全面发展。

5 结语

总的来说,通过对我国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来看,我们能够发现这门课程的开展需要来自于多方的支持,同时,也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加强其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此为基础,完成对其发展对策的有效制定。

【参考文献】

[1] 曹晓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文理导航(下旬),2015,(2):95-96

[2] 吴盛华.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2):130-131

上一篇:至 2011 年新穗文学社总结下一篇:王向全第一周教学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