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论文

2024-07-18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论文(共12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论文 篇1

一、回归生活的必要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人文素质课程, 人文素质的提高要靠长期的积累,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且真正的改变是意识的改变, 心灵深处的改变, 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日常生活既是学生锻炼学习的舞台, 也是人文素质课程最终的服务对象。

在现实社会中, 一个人诚实、关爱、谦让、勤劳等好的品德可以促进家庭和睦、朋友帮扶、邻里互敬、同事友爱, 处处体现出价值, 表现出了无穷魅力。

好的品德的养成来自学生自身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因此, 在教学中一定要让课程内容回归生活, 道德品质和技能的培养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科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 当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 不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应当看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这种人文素养的课程, 不是简单教给学生几个知识点的问题, 不是简单记下来、背下来就万事大吉的事情。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要让课堂知识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 当儿童面临生活中的问题时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黄修龙

2. 教学模式单调。

目前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还是限制在教室内进行, 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无法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也很难融入课堂, 和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少, 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这种光靠教师的嘴和学生耳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的学习变成被动地接受说教, 单纯地从书本上接受具体知识的方式, 无法满足课程回归生活的需要。

3. 教学实践缺乏。

小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当前的小学教育在活动课中普遍存在课时偏少, 活动方式单一等情况。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 这种现象尤其普遍, 要么是开设的活动课不足,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要么是活动方式单一, 活动内容单一且无指向性。

三、课程回归生活的措施

1. 结合日常生活需要, 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课程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 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是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 学以致用, 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 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

因此, 无论是对教材的把握还是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选择上, 都要既兼顾教材的指导作用, 又要做足够的课外扩展, 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教学方式方法。

2. 结合日常生活选择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尽可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足够的案例, 模拟情景进行教学。如, 在感恩教育方面, 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洗脚, 帮妈妈做家务等。在安全教育方面, 给学生播放一段学生放学后, 马路上拥堵的交通问题视频, 提示学生注意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增强安全意识。在道德教育方面, 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的故事, 或者通过播放视频资料, 让儿童懂得互相帮助, 要有爱心。

3.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做了很大的改进, 增加了很多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 企图体现课程的情趣和童趣, 使教材内容更有血有肉。但结合儿童的情趣爱好, 这些资料是不够的, 毕竟展现给学生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频资料和音像资料, 弥补了平面教材的不足, 增加儿童学习的兴趣。由于儿童的理解能力处在发展中, 如果遇到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 可以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演示过程, 便于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解。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不是仅仅在教室里进行, 而且要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从中感悟很多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 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 授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 既要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又要体现活动的目的, 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论文 篇2

一、填空题: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我 国 的 国 歌 全 名 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曲作者是(聂耳);词作者是(田汉)原名是 ;(义勇军进行曲)。

二、简答题: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

答:(1)综合性

(2)实践性

(3)开放性

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什么?

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志远小学品社(生)教师理论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

中()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

C.健康、安全地生活 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合课程 D.生活课程

3.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功能主要是诊断与调节功能和()功能。

A.强化与教育 B.终结性评定

C.比较与分等 D.提高与尊重

4.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5.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是()。

A.教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B.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C.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D.教育的综合性和人文性

6.教学“神奇的手”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做“手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的活动来感受手的神奇。

A.会做事的手 B.会说话的手C.会表演的手 D.会认物的手

7.让学生明白: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乐乐的衣服着火了,他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脱下衣服 B.用冷水浇

C.迎风跑出 D.就地翻滚

8.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A.110 B.122

C.119 D.120

9.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

A.彝族 B.布依族

C.傣族 D.蒙古族

10.《我的同学和老师》单元教学中,设计“我给老师画张像”的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

A.动手能力 B.爱老师的情感

C.创造能力 D.绘画能力

11.“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

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是可回收的垃圾。

A.霉变食品 碎玻璃片 B.废弃衣服 废弃电池

C.报纸 矿泉水瓶 D.烟头 建筑垃圾

12.“我的阳光计划”讲述了“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意义是()。

A.学会负责 B.相信自己C.诚实勇敢 D.学会欣赏

13. “看地图找家乡” 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指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图例。地图上“ ”表示的是()。

A.河流 B.公路线C.航道线 D.铁路线

14.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清明节

15.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诚实勇敢的榜样,让学生懂得()也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A.说出自己的想法 B.说的和做的一样C.勇于承认错误 D.敢于说“不知道”

16.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品德与生活(社会)设置了多个有关环境教育的单元。四年级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关注的是()。

A.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 B.校园周边的环境状况

C.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 D.中国的环境问题

17.“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巧妙地揭示了走出困境的一个方法是()。

A.坚持就是胜利 B.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C.相信自己,迎难而上 D.决不回头

18.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中国的“气象名城”就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重庆又称()。

A.“火炉” B.“北极村”C.“日光城” D.“雾都”

19.“富饶的物产”主题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以下()不属于东北三宝。

A.人参 B.灵芝C.鹿茸 D.貂皮

20.“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收集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化名人资料,其中有“诗仙”之称的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维

21.“1”和“0”的启示从一个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理解()的重要性。

A.财富” B.智慧C.友谊 D.健康

22.“网瘾”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陶宏开教授根据自己的成功个案,总结出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三大诀窍“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你认为这是()的方式。

A.树大自然直 B.响鼓需重锤C.润物细无声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是炎黄子孙”设置了“话说四大发明”的活动,下列()项不属于四大发明。

A.造纸术 B.地动仪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24.“做聪明的消费者”中设计了识别“三无”产品的内容,“三无”产品是指①无质量检查合格证②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③无发票④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其中正确的三项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在《大自然发怒了》单元中,教材以地震、洪灾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互救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地震时求生避险正确的一项是()。

A.拥向出口逃生 B.躲到桌子、床铺等支撑物旁边

C.乘坐电梯逃生 D.从窗口往楼下跳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请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哪些?(4分)

②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6分)

2.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活动案例:老师:“今天,我们来吃一次特别的午餐,大家都假装自己的手臂不能弯曲。你需要确定如何不必弯曲手臂就可以进食!怎么办呢?”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活动表达的是一个什么价值主题?(2分)

②在儿童的生活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价值(或品质)的发展很重要。(至少列举4种品质。8分)

三、材料分析(10分)

材料:在校园里,郭小天常会听到他的班主任王老师对他说:“你怎么又打人了,我看你是改不掉这坏毛病了,跟小流氓没什么两样„„”“以后上课时手不准乱动,再乱动就把你的手剁掉!”“这次考试又是你拖了我们班的后腿,真丢人!”

1.你认为老师对常小天的批评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如果你是常小天的老师你会对他提出怎样的意见?

三、论述(10分)

结合近几天所看的讲座和课例,任选一内容联系自己的学科知识,谈谈怎样在课堂上更好的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文昌小学品社新课标测试卷(2012.10)

教师姓名:

一、填空题: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个案分析等。

7、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

()、()、()、成为具有()、责任心、()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简答题: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之我见 篇3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已经成为小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目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导致学生的德育教育未能得以良好实施。

一、遭遇的问题

无论是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还是思想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我们说最大的问题,还是受到了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侧重“说教”,而忽视了“实践”,导致在课程设置上存有偏差,加上一些教师综合素养偏低、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造成了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未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对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并未结合本地区的风土人情特点等,导致隐性教育过于弱化,也会导致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一些教师未能对小学生实践性较强的特征加以重视,通常只重视学校、课堂的思想品德教育,却未能将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四者进行有机的整合,导致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此外,在教师与家长的心目之中,小学生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尤其是当前的小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往往会过渡溺爱、过度保护,而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自我锻炼的机会。而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也过于单一,教师、家长也往往普遍地侧重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排名。由于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的长身体、学知识的时期,他们的心理适应、学习、模仿能力都较高,而他们绝大部分都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这时他们的求知欲、自尊心以及好胜心理也都较为强烈,对于教师的要求,往往也会依据自己的心理判断去完成,并不能全面的进行自我控制,其自制力与控制力较差。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并不是主要的课程,所以很多班主任对此课程不够重视,学校一般也只是设置一节课,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师资力量的配备自然不够、甚至在安排课程时有过不重视、都是在不好的课时来上课。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之对策

1.不光要课程,还要家庭教育

环境影响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家长自身的道德水平也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程度、因此学校在传递教育理念的时候可以将家庭教育也加以考虑、双方多沟通、多交流力求给孩子一个好的受教育环境、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负起重担一方面还记真是吸收知识的最佳阶段、他们基本不会太多的辨别、我们老师还有家长就应该给学生更多好的内容、知识、好的影响、起到带到作用、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传承下去。好的文明流传下去人类才会更加文明。

2.加强德育意识

教师首先要明确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思想品德也随之发展起来,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意味着从学生内心深处进行教育,是对一个学生品质的培养和引导,尤其针对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对事物认识不够全面、可塑性较强的小学生们,我们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重视起来。首先,是由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地位所决定的,我们如果将思想教育的精华传授给学生、他们才会有好的思想品德。“德先于智,失智则可以补矣,而无德者则无以补矣。我们必须把握好教育的根源,让好的品德、好的品质内化为学生们不断进步、成长的内生动力。在传授思想品德精髓的过程中我盟更要不断的创新思路、方法、技巧、力求我们的授课结果能够行之有效,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实践起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回到理论、一方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另一方面,符合小生们目前认识事物的特征。除此之外、我们在理论方面教学也可以采用形式所养、内容新颖、有思想、有内涵的事例来熏陶和影响着小学生们的思想品质。并且在这些授课内容和计划时我们更要考虑写生所处的年纪、所处的地区、他们的心理特点等等各方面原因、总之要以学生出发、设计出能够提升学生品质的好的教育模式。因此我们一定就要寻一些合理的对策、而且单凭我们一线教育者的力量远远不足、我们更要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都融入进来,集中全力将小学思想这门人生课程水平取得显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毛春芳.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浅谈[J].现代阅读(教育版)

[2]林湛.试析《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J].福建论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论文 篇4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现状与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材内容主要以单元主题、课节主题、具体内容的方式展现, 涉及内容包含:历史、社会、文化、地理、经济、政治、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然而, 看似包罗万象的课程资源, 使用效率却不是很理想。

1. 不易甄别

从浩如烟海的资源库中寻找自己适用的课程资源, 犹如大海捞针, 耗时费力, 所以也就少有专业的机构愿意耗费大量物力、财力, 甄别教师需要的课程资源, 更缺乏专业教师对课程资源分门别类。因此, 授课教师只能在备课时临时抱佛脚, 疲于筛选各式各样的课程资源。况且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别, 选择的资源也是良莠不齐, 资源的科学性得不到保障。

2. 随手拈来

在日常教学中, 由于一线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 工作琐碎, 加之来自上级部门、班级管理、个人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 使得教师很难静下心钻研教材, 更无暇顾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收集, 只能通过下载、剪贴等方式参考现成资源, 随手拈来的资源与课程衔接程度不够, 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

3. 使用率低

每一堂公开课都凝结着授课教师的心血, 凝结着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课上用的资源“含金量”也较高, 但由于这些资源基本是由教师个人或小团队整理、制作, 也没有统一的资源服务平台, 对这些宝贵资源进行集中储存管理和共享, 所以其他教师若想参考借鉴这些优质资源, 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优质资源使用面窄, 使用率低, 实在令人惋惜。

4. 技术性强

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 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会上课, 更得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术, 这对教师而言实属不易。特别是一些专业的工具, 如Flash, Photoshop等, 很多教师无法熟练操作甚至不会使用, 即使有了好的点子也无法付诸实践,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能退而求其次, 机械地套用现成资源。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资源是学生与课堂的信息沟通纽带, 包括与教学相关的一切资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指出:“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 要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将学校资源、社会资源有机的结合。”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课堂的每名教师都应该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努力开发资源, 积极利用资源, 只有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 将课程资源进行拓展,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资源, 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感悟教材;课堂, 教师传授方法引导学生迁移内化知识;电子书包, 给孩子们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落实课程任务, 学以致用, 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显然,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是实现课程目标的第一步。

数字化平台由专业的技术团队搭建维护, 在电子书包资源建设初期, 技术人员已经根据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对复杂多样的资源进行整理归类, 为教师在选择课程资源方面节省了不少时间。由专业人员制作的课件、小游戏、Flash动画等技术性较强的资源也一直在补充完善。有了这些技术支持, 教师就能更加从容地将现成资源进行加工组合, 为自己所用。电子书包平台的诞生, 就像是一个“藏经阁”, 将优质的数字资源保留在云平台, 更加高效地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服务,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能进一步对资源进行修改, 补充, 集百家之所长, 让优质资源更趋于完善。

三、电子书包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扩展的意义

电子书包是一类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的便携式终端;电子书包资源是指电子书包平台中适合学生课堂学习、课后拓展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自2003 年微软提出“电子书包”概念以来, 教育数字化模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 全球兴起“电子书包”进校园的热潮。我国将电子书包列入新闻出版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中, 电子书包企业联盟在上海成立。目前, 厦门部分中小学正在积极开展电子书包项目试点工作。笔者身为试点学校的实验教师之一, 结合课堂实践, 从以下几个方面, 谈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电子书包资源的开发利用。

1. 新型资源突破课程的资源限制

从厚重的竹条到轻便的纸张, 再到计算机, 如今电子书包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电子书包的出现不仅节约了大量纸质资源, 更使得学习内容的以更加丰富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 精致的外观, 简单的操作, 超大的容量, 直观的感受, 这些都给现代课堂带来了巨大变化, 电子书包轻便易携带,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此外, 使用电子书包资源进行学习,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个性学习凸显课程的学生主体性

学生使用电子书包, 可以很方便地收集到过程性信息。例如,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要过年了你们要选择哪一种交通工具回老家呢?引导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搜索网络的相关资源, 解决以下问题:查询到达目的地的线路, 每种交通工具的资费情况, 途经的站点, 旅途所需要的时间等信息, 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怎样到达目的地, 并结合自身情况, 拟定一份“回家行程表”。通过学习, 有的学生选择火车出行, 票价低廉还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有的学生乘坐飞机, 虽然花费比较大, 但可以减少途中的舟车劳顿更快回到家;有的学生甚至想要徒步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结合电子书包的投票统计功能, 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哪种交通工具最受学生欢迎。每一份出行方案的提出都融入学生自己的考虑, 也都是他们个性化学习的成果体现。

3. 及时互动拉近课程与学生距离

电子书包强大的交互性功能更能充分发挥分组研讨的优势, 使学习者不受座位、班级、学校、甚至是地域的限制。借助电子书包平台, 交流课程资源, 提升探究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笔者在执教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一课中, 利用电子书包的“分组研讨”功能, 添加多媒体视频, 创设问题情境——探寻李时珍的成长之路。教师让孩子们在观看视频后学习论坛中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 还能借助平台及时地提出问题与别人探讨。如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在编写这本医学著作的时候可能碰到哪些困难?是什么让李时珍坚持不懈地完成这本医学著作?学生积极思考, 一个个问题在论坛里提出, 这种课堂生成性资源对课程的进一步深入有着积极推进作用。随后的教学, 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质疑, 一边分析问题, 一边有目的地从文本中寻找答案, 这种探究性学习的模式, 不仅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更增强了师生、生生互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形式多样突出课程的趣味性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本是件苦差事, 但只要方法正确, 学习也是可以充满乐趣的。电子书包的出现, 让传授知识与游戏趣味有机结合到了一起。当然, 课堂中的游戏必须得精心设计, 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设计, 还要仔细考虑教学策略, 只有这样, 游戏才能融入课堂。游戏是为了让体验者在“玩中乐, 做中学”, 在游戏中获得某种知识。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集体荣誉靠大家》一课, 就可以很好地结合电子书包的游戏功能。教师将大富翁游戏引入教学, 学生每掷出一次骰子, 就前进相应步数, 到达相应格子后, 将激发随机事件, 如打扫卫生保持教室整洁, 加1 分;作业认真书写, 字迹工整, 加1分;上课积极发言, 加1分;随地乱丢纸屑, 减一分;课间冲跑, 减一分……最后晒晒自己的积分, 采访积分靠前的学生, 看看他们都为集体做了些什么?并引导学生思考, 要想多得分自己该怎么做?由游戏导入, 以此作为整堂课的纽带, 巧用电子书包资源, 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电子书包建设的反思与建议

数字出版是大势所趋, 电子书包的优点不言而喻:节约环保, 信息量大, 资源丰富。但凡事总有利弊, 在电子书包建设方面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 考验学生自制力

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 对于课程的专注程度也不同, 加之有些孩子比较调皮, 意志力相对薄弱, 阅读介质的转变可能会让他们游离于课堂之外, 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视力下降等问题。

2. 可能增加使用者负担

无论是从学校的管理层面, 或者是家长的经济负担层面, 电子书包的购买、使用、保管、维护等, 都将是推广电子书包所要面临的问题。所以, 相关的一些行业规范, 管理措施应尽早出台。

3. 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

电子书包的出现, 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一种教育产物。电子书包的发展、教材数字化的合理规划与运用, 平台资源的优化完善, 优质课例的学习分享, 为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缩小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差距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电子课本的收费、版权、升级等问题, 也可能带来一些利益冲突从而引发社会问题。

五、结束语

电子书包项目涉及教育系统的方方面面, 学校、社会、企业、政府多方面褒贬不一, 不过一种新事物的产生总要经得起考验。电子书包资源的开发利用还需要所有的教师用心关注, 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 寻找现代技术与课程目标的契合点, 唯有这样,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电子书包资源的建设之路才能越走越宽。电子书包资源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论文 篇5

上海闵行区民办文博小学

陈钧虎

【提要】

本文通过自己亲身的教学经历,从民办小学信息化教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和特征,阐述了目前农民工随迁同住子女学校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现状;分析了民办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运用信息化教学的利弊;对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谈了自己一些中肯的看法;提出了今后民办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的一些设想和建议;展望了民办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前景,肯定了信息化教学是今后民办小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民办小学的信息化教学起步不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叙述的是上海闵行区的一所民办小学在应用信息化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方面作的一些有限尝试,尽管是肤浅的,算不上什么经验之谈,但还是愿意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民办小学

信息化教学

教学形式

信息量

当今,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发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大家已经习惯于上网聊天、学习、游戏……,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可喜现象。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互联网的利用和管理如此,作为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基础的小学教学,更要适应时代与形势的需要,使之既能有效地完成思想、道德的教育任务,又能以先进技术传播基础的文化知识;既能使教学方式形式多样,又能寓教于乐地为小学生服务,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民办小学(又名农民工随迁同住子女学校)的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是今后民办小学教学发展的方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的手段,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下面是我们在上海市《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教学尝试。一.关于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和目前的状况

(一)什么是小学的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他可以用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课件来表示,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强调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因此,在民办小学这个特定的教学环境里,信息化教学应该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的教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它与传统的教学不是对立的关系。

上海市小学课程《品德与社会》中包含了大量的社会知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这种社会知识如不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它将是无的放矢。因此,通过教师的教学逐步引导学生熟悉社会,正确地了解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完成人生的个体社会化过程。而信息化教学可以更形象、更具体地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起到传统教学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二)信息化教学的特征

1.在形式上,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主要条件,强调现代教育媒体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2.在思想上,以与信息时代特点密切相连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3.在技术方法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构建新型的教学组织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选择更侧重于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角度进行考虑。

4.在内容上,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内容的组织编排上,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

(三)目前上海市民办小学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实施了惠民的实事工程,上海民办的农民工随迁同住子女学校都已配备、配齐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由于信息化教学方式有着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老师们利用现有先进教学设备的优越条件,运用信息化教学的先进方法,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在各自的教学领域里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容小觑的教学成就。

但现代化教学的教学设备价格比较昂贵,维修需专业人员;民办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还普遍较低,教师缺乏信息化教学的软件应用知识;在与传统教学理念不同的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能很好完成教学角色的转换;小学生对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匮乏,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学习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运用信息化教学的质量、数量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适应、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这些现代化设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现有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教学事业服务。

二.运用信息化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优势

(一)学习气氛浓厚,教学效果显著

由于在执教前教师已对教学对象进行了分析,了解了他们预习准备的材料和学习的习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和选择。因此,信息化教学的针对性很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师生互动、积极配合,学习气氛相当浓厚。比如在教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沪教版)“飞天不再是梦想”这一课之前,老师发现学生经常在课间咨询我国的科技成就,表现出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求。因此,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老师选择了教材《科技振兴中国》这一节中的部分内容,即我国航天和航空事业飞速发展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宣扬我国航天和航空事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取得的成就和航天人的伟大精神。在教研组全体教师集体备课时,老师们对教学内容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选择,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极高,围绕着教学目标,对如何结合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向我国宇航员学习的思考题,进行了热列地讨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激发了学生为建设祖国的未来而胸怀大志,立足现在,勤奋努力,不断进步的激情和决心,课堂的学习气氛极浓,教学效果极佳。

(二)增加了信息量,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节约了时间

由于信息化教学必须经过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的,课件中运用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使教学的信息量增加了20%—30%。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进程一面点击放映,一面进行讲解。结合教师的教学进程,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有力地配合、论证了教学内容,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增强了教学的连贯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有了多媒体课件,板书也只需写些关键词,节省了时间,使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密度增加,相应的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在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沪教版)“北面南米”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多媒体上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南北方各种各样的主食品种,介绍了在我国不同的地域,同样的食品会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同样的节日里也会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惯,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南北饮食文化的种类繁多和许多差异,感受到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和丰富多彩生活习俗。

(三)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扎实、有效

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可充分利用其声、光、图像等功能,用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鲜感、惊奇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满足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获取外界信息

中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只有1%来自味觉。因此,运用信息化教学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证感到兴奋,教学的效果明显提高。比如在教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沪教版)“飞天不再是梦想”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选择了神舟七号宇航员在太空中出舱行走的视频,让学生聆听了宇航员与地面指挥员的通话,观看了两个宇航员出舱活动的情景,生动地再现了我国科技的先进和宇航员的勇敢精神,既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他们留下一段一生都难以忘却的印象和回想。

(四)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空间

根据师生活动的关系,目前在学校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教师活动为中心的模式,二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模式,三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想的师生互动型综合型模式。第三种教学模式应该是我们采用的模式。

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许多旧框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空间。比如在教学二年级《品德与社会》(沪教版)“吃出健康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理解力较低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除了运用了实物、表格,图片等教学手段外,还让学生一面用手打着节拍,一面看着多媒体上的提示,集体朗诵了一段有关健康饮食的顺口溜,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记忆,又丰富了教学手段,生动地教授了一堂精彩的《品德与社会》课。信息化教学还能真实地拓展教学空间,比如教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沪教版)“飞天不再是梦想”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课程即将结束时,用多媒体展示了我国航天人令人敬佩的“爱国、奉献、自强、创新、团结、协同”的伟大精神后,引导学生思考“

二、三十年后,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要实现这些景象的科学家又将会是谁呢?”学生的回答是一致的:“我们自己!”老师马上又让学生思考:要想在将来挑起建设祖国事业的重担,自己现在该怎么办?为学生留有一个联想和思考的空间,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后,都意识到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激起为祖国的将来学习的热情,拓展性的思考题把课堂的学习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三.目前上海民办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一)课件制作过多地追求形象的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从而会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

(二)运用过多的信息技术和情景,忽视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在信息化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自身资源,尤其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而一味地演示多媒体的信息,忽视这些能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人文力量的感召,会使教学变的机械、教条和枯燥。

(三)过多的增加信息的数量,忽视信息的质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脱离教材内容的需求,盲目增加课外知识和材料的容量,在教学过程中不停地演示多媒体课件,让眼花缭乱的学习内容在学生面前匆匆而过,学生们忙于接受,无力思考,无法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细致的思考,导致学习的肤浅和不扎实,学生的思考能力也会受到阻碍。造成“贪多嚼不烂”,变成“死机”。

(四)小学教育的群体对象是广大的幼、少年,他们年龄偏小,从思想、认识、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处于不成熟阶段,也是一个尚待完善的发展阶段,他们对课前预习的资料收集有一定的困难,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四.民办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今后设想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一节课的开头,怎样尽快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尽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运用“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时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前的课件制作过程中,一定要全面考虑、认真备课。

(二)营造学科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根据教学目标,课前教师需寻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点和课外材料,根据情境创设好教学中的问答题,设计好能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主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点,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让学生结合亲身实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得出初步结论。

(三)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和协作探究精神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论文 篇6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7-0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专门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它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目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品德与社会也被注入了新的生机,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改革的实践情况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增加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增加互动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互动教学是指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相互结合,使两者之间相互作用,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来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动口能力,以加强学生的主关能动性。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姆曾经说过,学生自身的情感特征与能否成功的学好一门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学习动机较高,兴趣度较大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要比那些没有学习动机,兴趣度不大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好的多。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兴趣度,是学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学习礼貌用语一课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给每组的每个同学都安排一个角色,来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在一组模拟商城购物的情境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桌子,上面摆好各种小商品,使同学分别扮演顾客与售货员的角色,随后,让一组的两个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其他组的学生和教师在下面当观众。首先,顾客走到售货员的面前,售货员会说您好,请问我可以帮你做些什么吗?顾客可以回答,我想买一个发卡,您能帮我推荐一个吗?经过短暂的挑选与对话后,当顾客选完发卡的时候,售货员说:很高兴为您服务,欢迎下次再来。顾客接着回答说,谢谢您的帮助,再见。待场景模拟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下面的观众进行互相讨论,看看他们的礼貌用语使用是否得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样一来,进行角色模拟的学生在模拟中学会了礼貌用语,而观看的同学也在讨论中加深了对礼貌用语的印象。

二、采取新型教学方法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数字故事教学法,它将动画、视频、音乐、图片、文字等元素进行整合,将原来的口头故事变得可视化,使得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到动画的内容,更容易被动画的效果所吸引,从而更容易从故事中获取知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来下载一些自己需要的素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使用多种软件来对数字故事进行编辑,例如powerpoint、premiere、Flash等软件都可以帮助教师很好的完成数字故事的制作。在制作数字动画的时候,教师应该遵循确定主题、编辑文本、收集素材、编辑整合这四项原则,以制作出生动的数字故事。

例如在制作‘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这一课程的数字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结合‘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这篇课文的内容,确定如‘地震来时不要慌这样的故事主题。随后即可以编写故事的文本并收集素材,在编辑文本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时间设定为地震来临前到地震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而人物和地点分别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屋子里面。随后教师可在网上收集像卫生间之类的一些能够有效躲避地震伤害的空间和容易造成伤害的举动之类的素材。随后配上音乐,音乐的选择应该适合场景的发生,例如地震来临之前,可以配上轻松舒缓的音乐,而地震来临的时候,应该立即更换为紧张激烈的音乐音效,最后利用powpoint等办公软件将这些素材和音乐音效整合起来,以达到生动的效果,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吸引。

三、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程目标来看,品德的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最基本的出发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课本上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教学素材的选择要全部来源于生活,使学生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会素材中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与教材内容上发生共鸣,引发学生的体验。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会面临着离开自己生活学习六年的学校,而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当中,许多学生都会对小学的生活环境有着一种不舍之情,这时我们在讲授‘我的成长足迹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在小学六年来的这一段时间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难忘的事情,按照时间的顺序,将一件件事情列举出来,例如从学前班升入一年级时的感受、人生中第一次当值周生的经历、入少先队时的激动之情等等,这些事情都是学生在自己的小学学习阶段所经历过的,自己完全能体会其中的感情,从而使增加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四、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品德与社会课程又是一门以学生日常生活为研究的课程,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在美国流行这样的一句话,我听了,然后我忘了、我看了,随后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才真正的懂了。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空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校园当中,而是应该使学生走出校园,更多的接触社会,以自身的实践活动来体验这个社会,来认识社会,并且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来了解社会,感恩于社会,最终做到回报社会。

例如在在讲到‘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来到附近的社区,在走进社区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同学提出此次去社区活动的要求,看看社区内有什么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而能变得更好的。在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后,同学们纷纷回到了老师的身边,这时老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询问他们在这段时间内都为社区做了些什么事情,有些同学会说:我们扶行动不方便的老爷爷老奶奶上楼,有些同学则会说:我们把社区地上的垃圾捡了起来,扔到了垃圾箱,使地面变干净了,还有些同学会说:我们把运动器械擦干净了,不会弄脏锻炼的人的衣服了。从此可以看出,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改善了社区的环境,而且还学会了相互之间的沟通,学会了对老人的尊重,学会了对环境的保护,真正使学生的品德从实践中得到了提升。

五、结束语

在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应该将最贴近学生平时生活的内容带入到课程当中,让学生产生共鸣,同时采用故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法,使课程的内容能够更加形象和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容易的去理解与接受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进而有效的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丽.“导学互动”-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36

[2] 郑芝玲.“品德与社会”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变式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9)160-162

[3] 朱红.浅谈品德与社会教育[J].科技世界.2014(21)225

[4] 梁思存.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多彩课堂[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04-105

[5] 金玉淑.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J].《赤子(上中旬)》.2015(5)213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论文 篇7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强调:依据生活而教育, 培养活生生的人。因此,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融入学生的生活。毕竟, 生活是德育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说,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也是一种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融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于一体, 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它以社会为背景,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 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社会生活, 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 发展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因此,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性

如何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是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迫切关心的问题。为此, 我结合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的教学改革实践, 谈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 教学资源生活化

为了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融入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 使学生感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走进了课堂。终归,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依托课堂, 更要尽力把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例如在教学“我是参与者”这一内容时, 为了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 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 选择学生刚刚经历的50周年校庆。导入时, 我选取50周年校庆时的几个精彩片断, 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令学生神往。当录像结束时, 学生还沉浸在热烈的气氛中, 这时我提问:“哪些同学参加了50周年校庆的演出?还有许多50周年校庆的参与者是舞台上看不到的, 你们知道是谁吗?”通过图片展示, 学生意识到:学校的教职员工、观看演出的领导、校友等都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时, 我继续追问:“大家为什么积极参与校庆活动?当看到校庆的录像和图片时, 你们是怎样的心情?假如只有一部分人参与, 这台节目会怎样?”当学生意识到集体活动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时, 教师适时进行总结, 把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到一定高度:校庆活动之所以成功, 离不开大家的参与, 正因为大家的参与, 才分享到成功的喜悦。

2. 教学方式生活化

(1) 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 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体验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空间, 强调学生的亲身感受, 强调教师的实践组织。

例如在教学“家人的爱”这一内容时, 其教学目标是:知道长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了解长辈对孩子寄予的希望和培育的苦心, 感受长辈给予孩子的关爱。为了让学生体验母亲的不易, 我精心设计了体验行动。早晨到校后, 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书包背在身体前面, 用一天时间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感受, 称为“背包行动”。学生一开始非常兴奋, 觉得很好玩, 等到下午思想品德课汇报感受时, 学生终于体会出“背包行动”的真正意图:母亲十月怀胎真不容易, 孩子应该体谅父母, 感谢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2) 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 即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而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内容时, 我创设情境:“每天上学时, 交通状况如何?碰到堵车时, 心情怎样?”学生表示:“城市道路非常拥堵, 特别是每天早晨上学时, 学校门口拥堵严重, 耽误很多时间。”随后, 我播放一段录像。学生从屏幕上看到:每天早晨, 在学校门口, 家长开车送孩子, 汽车蜂拥而至, 随便停靠、调头, 以致交通拥堵。接着, 我出示提前准备好的资料, 帮助学生了解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和交通事故酿成的惨剧。创设这样的情境, 旨在使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 即教师在课上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 树立自信。

例如在教学“我是参与者”这一内容时, 为了使教学实例贴近学生生活, 在教学设计中, 我想到学校再过几天就要开运动会的事。于是, 我将教学内容中的三个环节“我们可以做什么”“自己管理自己”“参与无极限”与即将举办的运动会联系起来, 从而将三个环节设计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既增强教学效果, 又把德育落到实处。在“参与无极限”这一环节中, 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如果运动会那天, 我们班获得全校第一名, 你们会怎样?如果因为某个同学没有发挥好, 影响了全班的成绩, 你们会怎么做?你们想对那个没有发挥好的同学说什么?如果你看到有两个同学在背后指责和议论那个影响全班成绩的学生, 你会怎样做?”就这样, 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得出最终的结论:管这样的“闲事”是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能够主动化解一些矛盾。为集体的事着想, 这也是一种参与。

3. 教学延展生活化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整合多种资源, 将课堂内的教学内容与课堂外的现实生活相结合, 将课堂内的学习拓展到家庭, 拓展到社会, 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明白道理, 丰富生活经验。

例如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一内容时, 其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指导生活, 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节约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二是树立环保意识, 具备社会责任感, 积极参与身边的环保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打造节水型社会”这一话题, 学生在课上了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情况, 明确节水的重要性, 知晓节约用水的措施, 讨论目前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象。为了将课内学习的知识拓展到课外, 我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课后的节水行动。第一小组:设计节水标志, 张贴在学校和社区的醒目位置, 以提醒大家树立节水意识。第二小组:专门就“废水如何再利用”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制作有关“节水小窍门”的宣传卡, 发放给社区居民。第三小组:各自回家与父母制订节水计划, 填写一周节水调查表, 完成后大家交流家庭节水的方法, 评选家庭中的“节水标兵”。当学生们将课内学习的知识与课外生活相结合时, 他们才能真正领会节水的重要性, 树立节水的意识, 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反思性

首先, 教师要注意选择真实的生活事例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如果学生认为老师选的教学内容不真实,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 那么就达不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的。其次, 教师要避免只关注课堂活动的外显状态。不能仅热衷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性, 而忽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最后, 应避免引入与学科教学无关的环节。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 不应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论文 篇8

2002年教育部制订、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目标如下: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并以指导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为目的,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社会性等特征。因此,本课程教学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引导孩子在活动或情境模拟中不断丰富和学习自己的知识、经验,能正确的认识自我、他人、社会,并在积极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中不断成长。

随着基础教育课改的推进,我们必须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所倡导的“以生活为源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中,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客体,教师是学生评价的主宰者。为适应课改的需要,我们必须积极着手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也必须打破传统的模式。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来促进这门课程的实施,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到“循序渐进,知行统一”

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概念到行为制订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因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会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正确的思想道德以及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要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孩子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有计划、有目标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换句话说,本课程力求改变传统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是进行甄别和选拔的目的,而是为了发挥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通过评价的诊断功能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实施情况和学生的问题所在,解决学生的困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以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努力在学习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个性;并在不断地实践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因此,教师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评价的目的,才能不断地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并以此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以真正实现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就明确指出: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评价是力求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的。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一节课,一次活动的表现就下结论,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经常发现,形成良好品德和社会性的往往是那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

三、做到积极旁观并支持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层都具有得到别人赏识和表扬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种激励性评价机制,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唤醒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此让每位学生在集体的认同中学会自我欣赏、自我认同,同时也养成欣赏他人、赞美他人的良好品质。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活动为主的综合性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学生自己动手、讨论时认真地看,细心地听,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及时地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一句“你做的很棒”“你能行”,带给学生心理上的是莫大的鼓舞。发现学生做的好时,更是不能吝惜你的赞美。品德课的老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汗水和所表现出来的努力;肯定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进步……

四、做到评价适度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的激励会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这不意味着为避免伤害学生,对孩子的某些不正确行为采取不批评的做法;或是对学生的某些“功劳”有过度的夸大。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一定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五、遵循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中,评价只限于教师“一人说了算”,学生则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作为被评价的对象而没有参与到评价中来。这样一来,所有的评价信息因过多地带着教师个人的主观意识,缺少多层面、多角度的反馈而失去应有的信度和效度,难免不利于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评价过程就成为教师个人意志和权威的体现。评价的结论则没有做到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孩子成长中的评价,我们强调家长、社区成员以及学生本人的参与、合作,那么在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每个人的命运由自己主宰,但一个人对他人又负有责任和义务,所以主体是‘自主’与‘责任’的统一。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一人说了算的局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评价活动中来,在对自我评价或对他人的评价中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同时又能在自然、平和的氛围中积极体验评价的乐趣;对所学的思想道德知识也起到了巩固的作用,既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学会欣赏和接纳他人;也减少了教师个人评价的不全面。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论文 篇9

一、创设教学方法,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学生天生智力的差异几乎不复存在, 而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开放性教学就是响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培养, 可以极大的挖掘学生的潜力, 培养他们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很差, 他们学习的动力主要取决于学习的内容和老师的教学方法, 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寓教于乐, 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在公共汽车上》时, 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学会尊老爱幼, 做一个文明的社会小公民。在教学的过程中, 老师就可以选择生活化的场景, 在网络上下载有关乘车的宣传片, 乘车中不文明的现象, 进而辐射到交通法规, 讲解一下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 一步一步的让学生明白, 在社会公共场所哪些做法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在授课之后, 开展学以致用环节教学, 通过今天的学习, 让学生自觉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针对内容, 布置小组作业, 让他们结合身边的事并发挥想象, 以《公交车上的对与错》为主体, 自主设计表演, 通过情境教学, 这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 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各方面的能力。

二、认真研究学情, 实现因材施教

小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历, 阅历较为肤浅, 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还局限在对教材的学习之中。《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很多学习内容都是社会反映的一些实事, 小事, 如果教师不能剖析这些问题的话, 其教学效果是非常糟糕的, 教学过程也终究是流于形式。《品德与社会》是以小学生的视野来看待社会的, 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就必须认真的分析学情, 了解学生的现状, 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诠释教材中的内容, 做到因材施教, 并且学会引导, 让学生参与其中, 实现体验式教学和自主参与式学习。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我是独生子女》时, 教师首先让做好功课, 了解班级里面哪些是独生子女, 哪些不是?独生子女在个性上与非独生子女存在哪些差异?独生子女存在哪些问题和不好的习惯等?当然, 如果老师直接讲述, 学生不一定认同老师的说法, 有可能会有反抗的心理。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从学情出发, 从学生的心理出发, 可以采取我们比一比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 , 大家来找茬 (独生子女自身或者非独生子女自身) 的游戏环节来完成教学目标。在第一个环节的游戏, 大家在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之下, 学生比较分析, 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找到自己的原因;在第二课环节, 属于开放性的课题, 学生一般也会在嬉闹的环境下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学会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老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学习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实现生活化教学, 把知识化繁为简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品德良好, 乐于探究, 热爱生活为目标的开放型综合课程。它以学生的视角和经验出发, 内容涵盖了品质道德教育、社会生活教育、大众科学教育等。为此, 这种开放性的学科在授课时一定要实现生活化的教学,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我们知道, 与丰富多彩、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相比, 教材永远是滞后的, 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个特点。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一定要结合生活的实际, 把课程内容化繁为简, 化抽象为具体, 把知识生活化,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学到知识, 然后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 进而提高自身素养。对于教育的回归, 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所说, 教育即生活。但是对于生活化的教学素材的选取并不是没有章法的, 并不是随意选取的, 是需要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及日常生活的完美结合, 素材必须体现出知识性和生活化的统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 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人们对教育目标的追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有以往偏执于知识的追求, 转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 不但可以熏陶学生情感品质的发展,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文中,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经验和经历, 主要探究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实施开放性教学的方法, 希望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开放性教学,有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凤敏.新课改下如何实现《品德与社会》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2013 (02) .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论文 篇10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 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 必须充分开发, 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1]。

拿人类最好的东西给孩子看, 这是古今中外所有教育家共同的教育思想, 也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世界上最好的影视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包含着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成果,这正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高营养精神食粮[2]。国家教育部、发改委、文化部在2008 年《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通知》就指出:“要把影视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根据德育、语文、科学、历史等学科教学的需要播放相关的影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心理学也证明,孩提时代最喜欢的故事和人物,对人的终身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3]。

对于开发利用影视资源,上世纪末开始全国就有许多中小学参与到为中小学生开设电影课的实验研究中。但是,近几年来的资料显示,研究影视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学科大多数是语文、历史、科学学科,以及校本课程,集中在堂上或校内观看。开发影视资源,让学生在品德课堂上短时间观看的较多,利用整节课观看一部影片或课外观看的很少[4]。而笔者认为,鉴于前人研究的成功,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将“电影课”的理念引入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大限度发挥影视资源的优势,有助于高效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他们快速地认识世界,体验生命,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二、影视资源有效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实践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把德育教育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融的效果,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影视资源有效融入课程教学中,学生不会感到是在接受单纯的思想教育,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已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四、五年级的学生独立个体的意识确立,知识面较广,独立思考能力较强,情感的深刻性和道德情感逐步发展,同时没有升学压力,所以,笔者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分别选取了《地球上的红飘带》《民族团结一家亲》《乡音乡情》等课例进行教学实践研究。

通过一系列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探索,笔者总结出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有效使用影视资源的几个方法:

(一)影视资源的分类及使用时间

笔者把影视资源分成了两类:一是整部影片,二是影视片段。鉴于之前对学生们的调查结果分析,笔者把两类影视资源的使用时间和作用制作成了表1。

补充说明:影视资源要有效融入品德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一些影视资源,例如影视片断等,丰富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开放教学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或在课内外时间,引导学生欣赏整部影片,再进行专题讨论,促进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影视节目形式和形象,引导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最终为提高教学实效服务。

(二)影视资源的筛选与制作

如何实现教材内容与影视资源的有效整合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其中,影视资源的筛选与制作尤其重要,这也是很多教师容易忽视的。通过实践探究,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经验:

1. 精选。教师要精选影视素材,一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欣赏角度,把一些无厘头的偶像剧或是恶搞剧也搬进了课堂,这只是起到了哗众取宠的作用,对于学生了解知识没有任何意义。一批优秀的动画片、木偶片、科学幻想片、纪录片、故事片、舞台艺术片、科教片等,已成为每一代人都要看的经典影片。如:《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虎门销烟》《董存瑞》《机器猫》等, 每一代少年儿童都应该看。无论是整部电影,还是影视片段,其挑选都必须为切实地落实教学目标而服务。

2. 编制。现在教师基本上都是在网络搜集影视资源,但是大多数从网上下载来的影视资源由于格式限制,通常都不能插入到课件(特别是PPT)中直接播放,不利于操作。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建议大家掌握三种软件的简单操作:

(1)视频的裁剪。课堂上教师更多的只是选用整部片子当中的一个片段,因此,可以使用QQ影音、百度影音、快播、暴风影音等工具裁剪出需要的片段。

(2)视频的转码。大多数从网上下载来的影视资源由于格式限制,通常都不能插入到课件中直接播放,或者是自己的电脑能播,换一台就不行了。通过实践探究,笔者建议把裁剪好的视频进行转码,转成WMV的格式适合绝大多数的播放器播放,而且能插入到POWERPOINT当中直接播放。QQ影音、快播、暴风转码等软件都有转码功能。在使用过这三种软件后,笔者认为暴风转码这个软件所制作出来的WMV格式的视频比较稳定,而且操作简单。

(3) 视频的编制。 教师要精通一些常见的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 诸如FLASH、AUTHORWARE、POWERPOINT,不要片面的将影视作品剥离出来,要恰到好处,选择时机运用影视资源,把影视资源编制到课件当中。当需要连续播放多个影视片段时,可以用QQ影音,快播等软件中的“视频合并”功能,把几个片段合并成一个片段,借以提高教学效率。

3. 指引。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发现无论是让学生观看整部影片,还是影视片段,都必须进行观看前的指引,可以是口头指引,也可以是文字指引,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如果是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观看整部影片的话,教师只需要在学生看之前给予口头指引,介绍故事背景或提出观看要求就行了。但如果是在课堂上教师提供多个影视片段让学生自主选择观看的话,那就必须在每个片段播放之前让学生先看该视频的观前指引。

要做到这一点,笔者介绍两种实践得出的方法:第一种是运用在每位学生都能操作电脑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用PPT,先把所有的视频资源的名称整合在同一张幻灯片中;再将不同的影视资源分别插入到不同的新幻灯片里;接着,在所有带有影视资源的幻灯片之前均插入新的幻灯片,把该影视资源的观前指引打写上去,加上必须的按钮;最后,是完成各个按钮的超链接,以便学生再次选择观看目标。第二种方法适用于只有教师一人操纵电脑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用“绘形绘声”这一个软件,通过简单的步骤把多个影视片段和多篇观前指引整合在一起,制作成一个新的单一的视频,教师只需要点击一下,学生就能在大屏幕中一次性观看完所有的观前指引和影视片段了。当然,各个文字指引和影视片段在新视频中是间隔出现的。教师可以在网站“http://my.tv.sohu.com/u/vw/21506696” 中通过视频学习使用方法。

实践表明,学生先阅读观前指引,了解故事的背景资料,再观看影视资源,比起漫无目的、一无所知就直接观影,更能深切了解影视资源当中的信息,相当于语文教学中结合时代背景或作者背景去理解文章内容一样,更有利于落实教学目标,这样,才更能发挥影视资源融入到品社课程中的有效性。因此观前指引非常重要。

(三)观看影视资源后的反馈与评价

观看影视资源后的反馈与评价笔者把它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在课内进行的谈感想、小组交流、主题班会等形式;另一类是在网络环境下,可供课内外进行的网上论坛的形式。有条件的学校班级可以建立一个班级论坛,供学生平时交流学习信息所用。在班级论坛中,学生与教师不仅可以发表自己的观后感,又可以直接浏览别人发表的感想,更加可以对别人的发言回复意见。这样,教师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落实有效教学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影视资源要有效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笔者提出如下几条建议:第一,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一些影视资源,例如影视片断等,丰富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开放教学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第二,在课内外时间,引导学生欣赏整部影片,再进行专题讨论,促进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第三,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影视节目形式和形象,引导中高年级的同学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最终为提高教学实效服务。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收集适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影视资源,并进行加工整理,积累教材资源,初步形成和课本教材相关的影视素材库,有利于其他教师资源共享。

摘要:研究表明利用影视资源,给学生以具体形象的感知,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有利于启发思维、发现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善于质疑,勤思好问的良好思维习惯。笔者尝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引入“电影课”的理念,探索校内外提高教育教学实效的方法,旨在更大限度地发挥影视资源的优势。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论文 篇11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既有与生活贴切的显性目标,又涵盖模糊的隐性目的,然而儿童喜欢新鲜稀奇的事物,注意力长时间不集中,这就需要依据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设计儿童喜欢的课件,如编儿歌、改流行语、编童谣、分组角色扮演、做游戏、绘画、讲故事等方式方法,通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教育。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程度相符合,教学就越强调学习情境的生活化,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亲身体会去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去体验生活的节奏,这样,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会更容易接受。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模糊,不精确;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的实例让学生生动、贴切地认识到书本内容的本质,真正的学以致用,使教材内容结合生活,设计场景、实例,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该学的知识,深化学生对教学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1.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具有很大的作用。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形式,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流,在了解人际交往上也给了学生很大的帮助,初步形成与人合作的行为习惯。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1单元第1课《家人的爱》,为了让小朋友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学会尊重、体谅、关怀父母,教师可以设计保蛋游戏,每人拿一只鸡蛋来到学校,在这一天的校园生活中,不能让鸡蛋摔坏、冻坏、热坏,不能让鸡蛋离开你的怀抱。活动后让他们畅所欲言对活动的感受。在无声的教育中,让孩子意识到尊重父母、体谅父母的重要性。

2.情境模拟

情境模拟使学生依据特定的教材内容设计生活片段,设定案例,让学生真正从实例中体会到书本的内容,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8课《家里来了客》,教师可以让小红扮演礼貌对待客人的主人,小明可以扮演不礼貌对待客人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这个情景模拟来反思自己的情况,想一想如果自己家里来了客人应该如何表现,通过这个情景模拟可以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日常礼貌的养成教育。

四、教学过程生活化

1.课前,注重调查和积累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基本认识

案例:人教版《品德與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交通与我们的生活》,老师在上课前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材料、调查情况:(1)搜集有关交通安全、交通标志的相关资料,作摘录或制成一份小报。(2)搜集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资料。(3)做交通标志竞赛活动,小组比赛。

2.课中,注意剖析和体验生活范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只有一个地球》,老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破坏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实例,引导学生对其行为结果带来的坏处进行深刻的、合情合理的价值分析和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对环境的保护之心。在“体验”的驱动下,使学生很快明白了“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

3.课后,注重实践和拓展生活材料,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我们给自己定规则》,教师可以在课后检测学生给自己制定的规则的完成状况,定规则不难,贵在坚持。为了真正落实这一活动,教师还可以在学期末做一个总结评价,看看哪位同学能坚持到最后。

五、教学评价生活化

1.教学评价要注重对课堂中学生学习意义的评价

教师要将课内教学内容向学生课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拓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受到教育,从中获得实践经验,提高认识社会、感受社会、适应社会的相关能力。学习品德与社会最终的结果是让学生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性和期待性语言去评价学生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发展。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被认可,被期待,可以更多地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这样也会激起孩子更大的探索动力。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廉茂松,王玉伟.小学品德与社会“五步”教学结构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4(21).

[2]龚希修.如何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本课堂[J].学周刊,2016(8):12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论文 篇12

1. 设计层级开放的教学目标

目前的品德课是以综合性主题为核心组成的单元教学,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可以根据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 从认知基础、情感态度、感悟能力出发, 预设与之相适应的“低标”“常标”“高标”等弹性目标, 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自身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有其生存和提高的空间。例如教学《我是自己的主人》一课时, 我对缺乏主见、自控力较差的一小部分学生设计的“低标”为“有自己的想法, 对外界影响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对大部分学生设计的“常标”为“能进行独立思考, 有一定的主见”, 对部分自控能力强、有自立意识的学生设计的“高标”为“能客观认识自己和他人, 初步形成独立、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并得到他人认同”。同时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知变化和行为养成, 随时对预设目标和目标人群进行动态调整。经过实践, 目标的层级开放、柔性要求、动态管理, 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均衡发展。

2. 营造自由发现的愉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心理负担零压力、心情轻松舒畅的情况下, 注意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 极易产生思维火花和体验灵感。因此, 教师要主动、自觉地建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包容、接纳、支持学生的感受和发现, 通过多种感官自由自主地参与教学, 调动学生发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保护水, 节约水》时, 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地球上, 特别是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鼓励学生采集本地或各地的水源样本, 课堂上一一陈列、甄别。不同程度污染的水在《长江之歌》优美乐曲的巨大反差中, 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 学生们发现并感悟到我国水资源现状的严峻, 从而萌生保护水的强烈意识, 产生节约用水的坚决行动。为了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还可以结合学校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采用实地调查、设计节水创意、寻找新水资源等形式, 拓展教学空间, 使学生在多元环境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

3. 创设自觉体验的学习机会

品德课如果不进行实践体验, 只通过讲授课本知识、传递思想认知, 是不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 撞出学生智慧的火花的。陶行知先生曾积极提倡“教学做合一”。课堂上, 我们可以创造机会, 巧设情境, 激发学生情感升华和行为反思, 从而让学生吸纳课堂真谛, 内化成道德规范。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心中有他人》一课时, 设计了这样的活动体验:全班师生在海上突遇风暴, 只有把名字写到黑板的小帆船上才能获救。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写自己的名字, 结果教师与几名学生的名字没地方写了。等大家发现后, 课堂气氛变得凝重。教师充分让学生们体验、思考后提问:“谁能把我们也救上船?”学生们一个个跑上来把自己的名字改小些, 再小些。再如教学《温暖的家》前, 有教师安排了“摸摸爸爸妈妈的手”“跟爸爸妈妈上一天班”等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验父母工作的辛劳。因为有了生活体验, 切身感受了父母工作的辛劳和为温暖家庭的付出, 所以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感人至深。课后教师又进行了延伸体验, 开展了“感恩父母我行动”的活动, 全面达成了这一课的目标任务。

4. 拓展自主开放的教学时空

真正的教育不应是教师传授给学生, 而应出自学生自主的发展。每位教师要打破固有条框, 给学生开放的自由, 鼓励他们自发、主动地学习, 找到和发现自己的答案。“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我们要认识到德育是一项整体性工程, 品德课只是其中的一块基石。教师要善于利用和整合晨会课、队日课、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社区活动、家长学校等校内外德育资源, 打通“课堂—学校—家庭—社区”这条德育“高速路”, 彼此渗透, 相互补充, 把德育延伸到生活, 扩展到社会, 这样才能使学生将课堂上的收获内化于心, 外化于形, 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的品性、和谐的身心奠定基础。

上一篇:水泵系统节能改造下一篇:视唱练耳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