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程

2024-05-30

小学品德课程(共12篇)

小学品德课程 篇1

一、回归生活的必要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人文素质课程, 人文素质的提高要靠长期的积累,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且真正的改变是意识的改变, 心灵深处的改变, 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日常生活既是学生锻炼学习的舞台, 也是人文素质课程最终的服务对象。

在现实社会中, 一个人诚实、关爱、谦让、勤劳等好的品德可以促进家庭和睦、朋友帮扶、邻里互敬、同事友爱, 处处体现出价值, 表现出了无穷魅力。

好的品德的养成来自学生自身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因此, 在教学中一定要让课程内容回归生活, 道德品质和技能的培养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科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 当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 不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应当看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这种人文素养的课程, 不是简单教给学生几个知识点的问题, 不是简单记下来、背下来就万事大吉的事情。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要让课堂知识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 当儿童面临生活中的问题时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黄修龙

2. 教学模式单调。

目前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还是限制在教室内进行, 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无法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也很难融入课堂, 和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少, 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这种光靠教师的嘴和学生耳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的学习变成被动地接受说教, 单纯地从书本上接受具体知识的方式, 无法满足课程回归生活的需要。

3. 教学实践缺乏。

小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当前的小学教育在活动课中普遍存在课时偏少, 活动方式单一等情况。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 这种现象尤其普遍, 要么是开设的活动课不足,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要么是活动方式单一, 活动内容单一且无指向性。

三、课程回归生活的措施

1. 结合日常生活需要, 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课程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 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是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 学以致用, 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 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

因此, 无论是对教材的把握还是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选择上, 都要既兼顾教材的指导作用, 又要做足够的课外扩展, 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教学方式方法。

2. 结合日常生活选择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尽可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足够的案例, 模拟情景进行教学。如, 在感恩教育方面, 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洗脚, 帮妈妈做家务等。在安全教育方面, 给学生播放一段学生放学后, 马路上拥堵的交通问题视频, 提示学生注意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增强安全意识。在道德教育方面, 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的故事, 或者通过播放视频资料, 让儿童懂得互相帮助, 要有爱心。

3.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做了很大的改进, 增加了很多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 企图体现课程的情趣和童趣, 使教材内容更有血有肉。但结合儿童的情趣爱好, 这些资料是不够的, 毕竟展现给学生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频资料和音像资料, 弥补了平面教材的不足, 增加儿童学习的兴趣。由于儿童的理解能力处在发展中, 如果遇到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 可以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演示过程, 便于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解。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不是仅仅在教室里进行, 而且要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从中感悟很多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 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 授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 既要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又要体现活动的目的, 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

小学品德课程 篇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 对小学生品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更加重视学生态度、 情感和价值观的塑造和形成, 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为培育新世纪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教师在小学生品德教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品德塑造方面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小学品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品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现阶段, 很多学校和家长对小学的品德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忽视了这门课程在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 导致学校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 而对于学生的品德课程只是表面上表示很重要, 但是在实际中已经成为了可有可无的课程。 此外,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过分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品德的教育。 所以,现阶段的学校和家长并没有将小学生品德课程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 使得小学生品德课程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和提高。

(二)缺乏专业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现价段,我国在小学严重缺乏品德教育的专职教师,虽然有的学校有品德教育的专职教师, 但是教师由于缺乏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导致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一些小学品德教师没有参加过集体培训或者学习而直接进行授课,这样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机械,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品德课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除此之外,一些学校过分的重视数学、语文和英语主干课程的学习,而将品德教育作为“副科”来看待,虽然将品德课程纳入了课程学习计划,但是学校的不重视,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课程结构下学习,逐渐地也就忽略了品德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学校品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长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教材内容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生活目前, 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课本主要以“两史一情 ”为主要教育核心 ,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对学生的思想、 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观点的教育。 但是在品德课本中的一些内容较为理想化,导致不能够与实践相联系。品德课程起源于实践生活中, 而现在的课本中的内容将其视为一种孤立的现象, 这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生活相背离的局面。 品德课本中包含了较多知识性的内容, 而思想道德教育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如果课本中加入过多的知识性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品德,实践品德所起到的实践意义不大。

二、 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鼓励学生扮演角色,引发学生共鸣提高小学品德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品德,将品德课程的教学变得生动化和实践化。 在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 从而将课文中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演出来。 学生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 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品德教育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我想要我能要》一课中,让学生扮演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买东西的这个情节,并让扮演的学生试图去说服对方。在学生表演完成之后,由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之后再进行表演,这样通过不断地完善,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区别与差距,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组织辩论,深化明理学生对品德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课本,必须通过其他一些实践活动,深化对思想道德的理解。 开展课堂辩论,是深化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在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抓住思想道德的认知冲突或者学生的认知冲突, 通过辩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深化学生对思想道德品质的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例如,在讲授《心中 110》一课时,通过创设情境,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陌生人从汽车上走下来对小明税:“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爸爸吗? ”提问学生小明应该跟陌生人走吗? 之后,不用让学生直接回答问题, 将学生分为同意和不同意两组,在调整班级座位后,进行一场辩论。 通过辩论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所隐藏的危险, 并深化学生遇到危险拨打 110 的意识。

(三)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品德课程的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还应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通过组织愉快的、主动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情感认知, 从而做到知行统一。 例如,在学习《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中,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建筑、工厂、街道和名胜古迹,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家乡的理解,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且复杂的过程,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初探 篇3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在此,笔者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作了一些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前提。(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所提问题扩展思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氛围,创设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景和氛围,是营造可教学时刻的重要方面和环节。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情景,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探究欲望。(2)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创造的去学。《品德与社会》内容有些枯燥,知识机械地灌输,学生常常觉得乏味,缺乏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能向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悦耳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和探究。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的计划和步骤,避免学生盲目而低效的探究和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世界为出发点,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真实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研究社会,从而创设一种学生乐学易接受的学习情境,灵多种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今后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健康发展提供充裕的空间,进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如在调查探究前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事先准备好的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表册内容区调查。作为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要转变教学观念,尤其要注重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几种教学活动方式的运用,充分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实效。

三、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开展一些易操作的调查访问、角色体验、资料搜集等实践性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使其原有模糊的道德认识清晰化,激发他们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达到知行的协调统一,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贯彻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创设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探索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作为学生实践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去观察、记录、体验、感悟、整理、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将尝试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增加学习内容的实效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与可再生性,从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师要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实践活动结合,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合作精神,从而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的开放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小学品德课程中公民教育的实践 篇4

一、准确把握公民教育的内涵

我们所理解的“公民教育”是以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共和国宪法, 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 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 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为目标, 以“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

1. 公民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

现行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较之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 其内容上已覆盖心理素质与道德、法律基本常识、权利与责任、公共参与, 但从整体上看, “公民”的分量还不够, 品德课还没有以“公民”为轴心。公民教育包含思想政治课的内容, 但思想政治不能涵盖公民意识教育。从一般意义上讲, 思想政治教育重在使学生对现存政治制度和施行的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认可, 重在服从;公民教育则更强调公民的主体地位、理性的批判精神、坚定的权利意识。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的培养, 有必要向“公民教育”转化。

2. 公民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

我们经常提到的“四有新人”或公民, 强调的是公民的道德人格和文化素质。《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颁布后, 一些从事思想品德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 更是强调公民意识的道德内容。但是, 公民道德尽管也涉及公民意识, 但两者不能等同。前者仅仅是道德范畴, 后者还有政治与法律范畴的含义。前者重义务, 重守成, 后者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公民要有道德, 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 公民应该张扬自己的理性, 应该有独立的批判和创新精神, 应该守护自己的权利, 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如果我们的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或主要看成是公民道德教育, 那是不可能培养出现代公民品格的。

3. 公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

知识的多少与公民意识不是对应的关系。一个知识很渊博的人未必是个好公民。相反, 那些没有多少知识, 却能够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人, 就是一个很有公民意识的人。我们现在的品德课中有关公民意识的内容本来就不够, 再加上受到升学的影响, 及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足, 品德课主要是传授知识, 学生也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 缺乏道德的体验和实践的检验。所以, 不仅要充实公民意识的内容, 而且应该努力把公民的知识内化为公民的意识, 外化为行为。

二、公民教育的基本模式

关于公民教育, 许多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可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依托现有的品德课程, 深度挖掘现行品德教材中的公民教育元素, 进行公民教育实践, 目前还没有直接可供参考的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 结合课题实验, 笔者认为在品德课程中可从以下六方面进行公民教育的探索。

1. 榜样激励法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借鉴、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完成的。榜样激励的教育机制就在于榜样具有感染功能、激励功能、号召功能、启迪功能和警醒功能。一个榜样就是一面镜子, 面对榜样, 每个人都可以对照、检查自己, 做到自我鞭策, 修身养德。通过对榜样的学习, 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塑造人格、教育自我的目的。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年龄小, 爱模仿, 好学习, 榜样更加有着无穷的力量。在一个班集体中, 如果教师能灵活运用榜样的作用, 在班中树立几个学习的榜样, 相信班级中将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其基本结构是:寻找榜样→情感共鸣→自觉内化→行为效仿。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的好习惯》时, 教师设计了“榜样导行”这一环节, 呈现了两个类别的榜样, 一类是班上作业写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另一类是整理书包又快又好的同学。先寻找身边的榜样, 向榜样赠送小书签 (书签上写着名人名言) 。接着让其他同学谈感受, 然后再请小榜样介绍经验, 其他同学自觉内化, 在此基础上举行整理书包比赛, 让其他同学效仿, 激励他们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验中, 我们发现品德课程中有很多课文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如《坐立走有精神》、《我的好习惯》、《做事不拖拉》、《在餐桌上》、《我不耍赖皮》等。在日常教育中, 我们常常强调的是正面教育, 榜样激励也是正面教育的一种, 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又使他们遵照榜样来行动。另外, 榜样的作用和别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是, 榜样不是一种强加给孩子的教育方法, 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对照, 让他们通过自我目标的学习和追求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所以更容易学习、内化。

2. 角色扮演法

品德课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 生活性是课程的基本特征。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某种角色, 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 帮助学生形成善待他人、善待环境的品质。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角色扮演法能够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 再现生活, 感悟角色, 内化情感,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之一。基本结构为:扮演角色→换位思考→情感提升→内化行为。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时, 教师让学生蒙上眼睛找文具、用一只手系红领巾、用一条腿绕教室走一圈等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 从而树立尊重残疾人的情感,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五年级下册《我来做市长》一课, 教师组织“市长竞选”活动,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体验市长竞选的过程, 候选人通过施政演说, 把自己对城市建设的设想充分地表达出来, 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做合格小公民的意识。

3. 游戏感悟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教师可以设计或借用生活中的游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帮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完成自我道德的建构。游戏感悟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 使学生在激烈的竞赛中, 在无比的兴奋中, 获得一种体验。基本结构为:参与游戏→团队合作→经验分享→获得感悟。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一课时, 教师和学生玩游戏“石头剪刀布”, 教师每次出手总比学生慢一些, 学生自然输得较多, 最后游戏进行不下去了。看着学生撅起的小嘴, 教师问:为什么不再玩了?学生迟疑了一下, 说道:老师耍赖。游戏中, 学生感悟到了规则的重要性, 增强了规则意识, 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时, 设计了一个跳棋小游戏, 通过掷骰子玩跳棋, 每个位置都有一个小提示。诸如:节约用水, 前进三步;砍伐树木, 后退两步;步行上学, 低碳环保, 进两步等。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 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激发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 案例分析法

品德课程源于生活, 最终又回归生活, 指导生活。我们在课题实验中发现, 品德课程要注意整合课程资源, 把生活中出现的事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提高品德课堂的实效性。案例分析法是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 呈现给学生研究分析,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结构为:呈现案例→分析判断→解惑明理→内化导行。

如在教学《心中有规则》一课时, 教师从国家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 (八) 》把酒驾列入刑法的范围开始谈起, 进而把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作为课程资源带给学生分析。学生在分析后得出:酒后驾车事故率高, 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带来了伤害, 《刑法修正案 (八) 》把酒驾列入了刑法之列, 正是要从法律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通过学习, 学生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得到增强。《不和烟酒交朋友》、《害人的邪教》、《我的课余生活》、《网络连接你我他》、《塑料与我们的生活》等的教学也都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 在讨论中帮助学生解惑明理,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5. 课题探究法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 我听到了, 随后就忘了;看到了, 也就记得了;做了, 很自然就理解了。为此, 教师要引导孩子以教材为范本, 最大限度地拓展教材空间,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所谓小课题研究,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拟订或选择研究课题, 模拟科学探究的方法, 自主探索, 自主发现, 自主创新, 并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得到发展的一种探究学习方式。结构如下:发现问题→自主探究→成果展示→提升素质。

教学《从一滴水说起》时, 组织学生开展“仪扬河的昨天与今天的小课题探究,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收集资料、调查采访等形式, 知道了仪扬河的源头、长度以及流经区域, 了解了仪扬河历史上对家乡发展的促进作用, 找到了仪扬河今天水质不好的原因所在, 萌发了保护仪扬河的情感。他们发倡议书给市领导写信、把照片拍给新闻媒体, 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仪扬河的整治正在逐步推进。教学《南湖游船》时, 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学生进行了“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小课题研究活动, 他们寻访身边的共产党员, 了解党员的生活, 感受党员的力量, 并和党员交朋友, 用党员的精神品质指引自己的成长。探究型的小课题研究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进步。各研究小组依据自己的方案, 按照预计的分工分头行动。学生有的收集资料有的做实验、有的开展社会调查……各负其责, 互相配合, 分工与合作相统一, 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 学生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明显增强。

6. 情境陶冶法

情境陶冶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道理,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陶冶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情境, 通过音乐渲染情境, 也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情境等。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 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 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等。基本结构为:创设情境→融入情境→触发情感→升华情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篇5

一、填空题: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我 国 的 国 歌 全 名 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曲作者是(聂耳);词作者是(田汉)原名是 ;(义勇军进行曲)。

二、简答题: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

答:(1)综合性

(2)实践性

(3)开放性

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什么?

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志远小学品社(生)教师理论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

中()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

C.健康、安全地生活 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合课程 D.生活课程

3.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功能主要是诊断与调节功能和()功能。

A.强化与教育 B.终结性评定

C.比较与分等 D.提高与尊重

4.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5.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是()。

A.教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B.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C.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D.教育的综合性和人文性

6.教学“神奇的手”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做“手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的活动来感受手的神奇。

A.会做事的手 B.会说话的手C.会表演的手 D.会认物的手

7.让学生明白: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乐乐的衣服着火了,他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脱下衣服 B.用冷水浇

C.迎风跑出 D.就地翻滚

8.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A.110 B.122

C.119 D.120

9.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

A.彝族 B.布依族

C.傣族 D.蒙古族

10.《我的同学和老师》单元教学中,设计“我给老师画张像”的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

A.动手能力 B.爱老师的情感

C.创造能力 D.绘画能力

11.“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

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是可回收的垃圾。

A.霉变食品 碎玻璃片 B.废弃衣服 废弃电池

C.报纸 矿泉水瓶 D.烟头 建筑垃圾

12.“我的阳光计划”讲述了“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意义是()。

A.学会负责 B.相信自己C.诚实勇敢 D.学会欣赏

13. “看地图找家乡” 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指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图例。地图上“ ”表示的是()。

A.河流 B.公路线C.航道线 D.铁路线

14.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清明节

15.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诚实勇敢的榜样,让学生懂得()也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A.说出自己的想法 B.说的和做的一样C.勇于承认错误 D.敢于说“不知道”

16.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品德与生活(社会)设置了多个有关环境教育的单元。四年级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关注的是()。

A.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 B.校园周边的环境状况

C.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 D.中国的环境问题

17.“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巧妙地揭示了走出困境的一个方法是()。

A.坚持就是胜利 B.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C.相信自己,迎难而上 D.决不回头

18.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中国的“气象名城”就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重庆又称()。

A.“火炉” B.“北极村”C.“日光城” D.“雾都”

19.“富饶的物产”主题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以下()不属于东北三宝。

A.人参 B.灵芝C.鹿茸 D.貂皮

20.“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收集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化名人资料,其中有“诗仙”之称的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维

21.“1”和“0”的启示从一个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理解()的重要性。

A.财富” B.智慧C.友谊 D.健康

22.“网瘾”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陶宏开教授根据自己的成功个案,总结出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三大诀窍“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你认为这是()的方式。

A.树大自然直 B.响鼓需重锤C.润物细无声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是炎黄子孙”设置了“话说四大发明”的活动,下列()项不属于四大发明。

A.造纸术 B.地动仪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24.“做聪明的消费者”中设计了识别“三无”产品的内容,“三无”产品是指①无质量检查合格证②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③无发票④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其中正确的三项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在《大自然发怒了》单元中,教材以地震、洪灾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互救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地震时求生避险正确的一项是()。

A.拥向出口逃生 B.躲到桌子、床铺等支撑物旁边

C.乘坐电梯逃生 D.从窗口往楼下跳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请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哪些?(4分)

②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6分)

2.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活动案例:老师:“今天,我们来吃一次特别的午餐,大家都假装自己的手臂不能弯曲。你需要确定如何不必弯曲手臂就可以进食!怎么办呢?”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活动表达的是一个什么价值主题?(2分)

②在儿童的生活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价值(或品质)的发展很重要。(至少列举4种品质。8分)

三、材料分析(10分)

材料:在校园里,郭小天常会听到他的班主任王老师对他说:“你怎么又打人了,我看你是改不掉这坏毛病了,跟小流氓没什么两样„„”“以后上课时手不准乱动,再乱动就把你的手剁掉!”“这次考试又是你拖了我们班的后腿,真丢人!”

1.你认为老师对常小天的批评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如果你是常小天的老师你会对他提出怎样的意见?

三、论述(10分)

结合近几天所看的讲座和课例,任选一内容联系自己的学科知识,谈谈怎样在课堂上更好的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文昌小学品社新课标测试卷(2012.10)

教师姓名:

一、填空题: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个案分析等。

7、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

()、()、()、成为具有()、责任心、()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简答题: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研究 篇6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效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也明确了相应的课程教学标准,明确要求广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严格落实《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立足于小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确保该门课程教学能够顺应新课标的要求,也能够达到小学德育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并通过有效的社会活动培养正确的认知能力。笔者作为一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深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以及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为己任,不断加强对这门课程的研究,以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对策。

一、现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分析

尽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但植根于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内心的语文、数学、英语是主科,而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学科为副科的观念很难改变。由于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不足,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师配置和教学管理上都较三大主科略低一筹。我们知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者,对小学生学习品德知识和社会知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如果教师缺乏该门课程的教学经历,且没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很难将这门课程上好。同时,很多德育教师仍然在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仍然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记,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未能让学生有效的思考,也没能让学生去分析自己的看法,这就造成很多学生能够熟练地将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复述,但被问及如何认识这一问题时就不能完整、清楚地进行表达。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对学生理解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该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还存在着较严重的应试化倾向,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表达,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心灵美的追求,也削弱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力和领悟力,让学习过程变得枯燥而乏味,德育教育成了机械性的重复,学生的整体气质变得呆板沉闷,对课程缺乏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效果,也不利于对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值得我们深思。

二、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提高该门课程教学有效性的解决策略如下:

一是要切合小学教学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小学德育教师要以新课标确定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标准为依托,以三维目标为教学目的,再充分把握小学生智力和思维发育特点,制定出尽量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地对教学目标进行微调和修改,使其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在教学目标确定后,德育教师要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方法、情感、和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培养,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钩。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在教学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教学,深层次触碰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得到关注好人文关怀。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立足差异,因材施教,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提高,都能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以正确的认识走进生活。此外,教师在制定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后,要千方百计地将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体现出目标制定的价值。

二是对课程教学精心设计、多下功夫。课程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规划,只有进行有效的前期规划,才能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活泼、效果更丰硕。教师在進行教学设计时,要遵循认知、体验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如何巧妙地引出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如何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认知,如何通过提问、交流、分组讨论等方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在探索中总结出良好的品德习惯,在引导中学会借助榜样的示范作用,使整堂课精彩纷呈、别开生面。《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看似容易,实际上对德育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借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生活中的场景引入课堂,并要求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亲身体验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教师在德育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众所周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们要有耐心的引导,要善于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倾听,要对小学生有足够的尊重和关怀,还要积极有效地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更多地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使这门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导作用,使制定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断提升。

三、要不断拓宽教学渠道,进一步优化学习环境

任何人都脱离不开他所存在的社会,每个孩子其实都是“社会人”,我们在对其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外在的社会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首先,每个孩子都生活在各个家庭中,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就需要教师有机结合学校与家庭的关系,相互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积极营造学生与家人之间核膜融洽的家庭氛围,同时让学生主动与家人一起参与社会思想道德活动,使孩子与家人同时得到正能量的熏陶,共同培养和塑树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同时,《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堂还可以搬到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去,通过课堂习得的基本知识和初步认知,在参与活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例如,学校可以组织红领巾关爱活动,德育教师分批组织带领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为老人表演节目,带去欢乐,使他们理解尊敬老人要付诸行动。活动结束后,分组交流,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认知的理解,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印象,做到知行合一,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要巧妙地将在社会中、家庭中、校内活动中以及德育课堂中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整合,使学生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得到德育教育,为其快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如何更有理想和报负,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这样就达到了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化伟.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科学教育,2016,(09):341.

\[2\]吴盛华.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考试周刊,2015,(02):131.

浅谈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篇7

一、以教材为基准, 挖掘课程资源

目前在教学中,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的“教材”是指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 包括教科书、学习资料包、成长资料袋、活动材料、多媒体辅助材料和教师指导用书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教师可以运用教材本身的特点、教学板块等来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如:在学习《中秋节》教学内容时, 教材中的学习资料包提到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玉兔入月宫”等多个有关中秋的故事, 其作用在于运用故事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从而让学生学会尊重、喜爱中国的传统节日。笔者在教学中, 对资料包的内容进行扩展, 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描述自己心中的中秋节。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 有的学生唱关于中秋的歌曲, 有的画画, 有的朗诵诗歌, 等等, 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 热热闹闹地“过了一个中秋节”。这样的课堂形式以教材为基准, 却又没有局限性,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 开阔学生学习的视野。

二、以学生为中心, 挖掘课程资源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品德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是课程实施的 ‘灵魂’。”小学品德的内容源自小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因此, 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 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以学生为中心来丰富教学资源, 更真实、贴切地让学生感受、体验小学品德教学内容的价值, 从而深化自我的道德体验。如在学习《家乡特产知多少》教学内容时, 笔者首先让学生收集关于家乡特产的信息, 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实物, 等等。其次, 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收集的成果, 并用自己的方式来宣传这些家乡的特产, 延伸教学内容,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等等。有的学生将家乡的特产制作成小报的形式进行宣传, 有的则以实物进行展示宣传, 有的将它们变成广告词来宣传, 有的以二人转表演的形式宣传, 等等, 有效地激起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笔者趁势提出“为家乡特产的热销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的活动计划, 诱发学生自主延伸教学内容, 收集课程资源, 深化了小学品德教学。

三、以社会为背景, 挖掘课程资源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社会对于学生来说无非是社区、网络两个环境。小学品德的教学目的在于丰富小学生的生活体验, 提升其品德素质。而将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相联系, 一方面有助于拓展课程资源, 另一方面有助于小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从而实现道德品质的内化。笔者在教学中, 主要是通过挖掘社区、网络两个大环境的资源来促使小学生对品德教育的认知和理解。

1.社区资源。

社区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环境, 小学品德课程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在社区生活中找到影子, 因此, 笔者以社区环境为对象开发教学资源。如在学习《社区的文明》教学内容时, 笔者让学生自主收集社区的卫生环境相关信息、社区居民文明行为相关信息, 可以是照片、文字表述、录像等, 进而让学生结合这些实际的现象, 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真实的社区生活来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丰富小学品德的课程资源。

2.网络资源。

近些年来信息时代发展迅猛, 多媒体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其中, 多媒体的资料共享、快捷搜索等功能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收集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笔者在教学中, 结合教学内容, 通过网络收集相关信息并将其整合成为教学资源, 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 加强学生对小学品德教学内容的体验和感悟。如在学习《日新月异的交通》教学内容时, 笔者从网上下载了古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和现在的交通工具, 并将它们按年代来逐一展示, 让学生通过图片真实地感受到人们生活的进步, 认识交通工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 活化网络资源。

总之,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素材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应结合时代发展的背景, 认真去寻找资源,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教学资源, 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邬冬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小学生生活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9) .

小学品德课程 篇8

如何改变这些现象, 使品德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助力, 从而促进课程改革?近几年, 我校倡导各学科开发微课程, 趁着这股东风, 笔者梳理了小学十二册的品德课程教材, 发现开发品德拓展型课程的空间还是比较广阔的。

一、基于成长主题, 开发绘本课程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特点, 笔者梳理了成长主题的课文, 并创造性地整合各种资源, 把学生生活中的一切教育因子编织成多彩的绘本课程。因为绘本资源契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它可以促进儿童的体验和感悟, 激发其道德需要, 促使其展开道德思考, 进而实现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的结合。

(一) 依托单元主题, 巧借经典绘本

浙教版的品德单元主题, 主要是选取儿童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某一片段、典型事件或生活场景作为指导的重心, 来设计组织学习内容。以单元《我爱我家》为例, 此单元以“爱”为主线, 强调爱的具体化, 要求学生从细微处进行情感体验, 以行动表达爱, 其教学内容具有阶梯式上升的特点, 如图1所示。

基于《我爱我家》的单元主题, 结合本单元三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在分析学生成长途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 我们借助绘本集儿童性、趣味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特点, 开发了三个绘本课程来辅助本单元的教学, 详见表1。

看似简单的三个延伸绘本课程, 却融入了整合的理念。例如教学《我的爸爸妈妈》时, 笔者发现孩子对妈妈比较熟悉, 对爸爸似乎关注较少。于是, 进行《我的爸爸》绘本课程的开发, 如此为孩子铺设了一个感情的跑道, 让孩子的感情得到滋养、抒发, 也让课堂有了爱的生长。

(二) 链接生活主题, 改编绘本故事

梳理教材时, 笔者发现低年级段品德教材中对于成长主题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四季、家庭、班级、学习等设置的, 但是这些教学内容分散在不同的单元, 这无疑给品德教学增加了难度。于是笔者运用绘本将这些分散的生活主题知识点进行了有效链接。

以“四季与生活”专题为例, 该专题涉及六篇课文, 以春节作为起点, 中间穿插了新年、春天、儿童节、中秋节、秋天, 前后跨度大, 内容多且杂。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 结合课文特点, 对绘本故事进行适当改编, 例如教学《我在班级中》时, 笔者围绕儿童节来展开, 但若笔者直接讲述它的由来,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 收效是不大的。于是笔者借助学生非常喜欢的“阿呜国王”人物, 开发《阿呜国王的儿童节》绘本, 在“阿呜国王”的成长经历中融入了儿童节的由来, 以及他与小伙伴合作过节的点点滴滴, 通过延伸性拓展绘本的融入, 让品德教学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 给予学生生活的启迪与感悟。

(三) 围绕“大品德观”, 增设绘本课程

媒体不时报道青少年自杀、校园暴力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分析其原因, 笔者认为与我国学生长期缺乏心理成长辅导有关。因此在生命意识日益凸显的现实背景下, 开发绘本课程, 依托绘本本身所具有的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精美的画面, 能让学生达到审美体验和情感的和谐统一。以“大品德观”主题教育开发的绘本课程 (详见表2) , 不仅可以提升儿童品格素养、改变气质, 而且可以调剂其性情, 让学生得到积极、乐观、进取、多元、前瞻的信息, 成为一个人格健康、心灵丰盈、精神明亮的人。

此拓展绘本课程, 与学生生命成长过程的幼年时期、童年时期、成长时期紧紧贴在一起。

二、立足民风民俗, 开发地方课程

品德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了家乡的事物, 靠课堂上的讲述是无法让家乡永驻在学生心底的, 因此开发地方课程十分必要。

(一) 立足方言、节日, 开发民俗课程

结合教材, 根据地方特点, 基于平湖方言和传统节日中平湖的民俗, 笔者开发了一系列课时长短不一的民俗课程, 在品德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拓展型课程活动, 如表3所示。

现在的学生大多不会用方言与别人交流, 于是笔者将方言纳入了课程, 结合风俗习惯, 让学生读平湖儿歌, 不仅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习惯, 而且还感受了平湖话语的亲切, 学生乐在其中。对于一些节日文化, 一旦用课程的形式来实施教学, 品德教学就会更具有序列性, 学生不仅了解了节日的特点, 而且也发现“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 例如平湖人在小年夜喜欢做蒸糕、圆子, 而海盐人喜欢打年糕, 但寓意都是团团圆圆、年年高升。学生在演一演、说一说、试一试的课程感受中, 品味了家乡民俗风情, 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 立足土本资源, 开发特色课程

品德教材的五大主题之一“我们的家乡”, 在中高年级课本中有6个单元、12篇课文涉及了此主题。对于这个大话题, 如何借助拓展型课程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呢?立足本土资源, 根据学生需求开发系列乡土特色课程是重要的途径。例如春游时, 学生对在乌镇看到的皮影戏念念不忘, 于是原本只能在乌镇旅游时才看到的皮影, 也成了课程的生长点。笔者开发了四课时的乌镇皮影戏, 教学进程为:影片再现, 了解进程———比较差异, 领略风采———收集资料, 分享皮影———动手编演, 触摸皮影。

又如在讲述嘉兴的特产时, 从平湖糟蛋、桐乡杭白菊讲到嘉兴粽子、嘉善黄酒等;讲述嘉兴的名人时, 从海盐三毛、海宁徐志摩讲到平湖李叔同等;讲述嘉兴的经济时, 从古到今, 从数据分析、典型人物的讲述到经济开发区的参观等, 在一个个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的拓展型课程实施中, 让学生触摸家乡、感受家乡, 为他们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三) 立足地方文化, 拓展实践课程

地域不同, 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如生长在江南水乡的平湖西瓜鼎鼎有名。相传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 因其瓜皮薄、肉脆、味甜, 而获得了御赐“江南第一瓜”之美称。在历史岁月的积淀下, 当地形成了独特的平湖西瓜灯文化, 每年9月都会举行隆重的西瓜灯节。笔者学校作为市瓜灯文化传承基地, 开展了系列性的拓展实践课程。

例如到大印学农基地实地访瓜农, 了解西瓜生长历程, 现场体验摘瓜之乐;购买西瓜, 课程活动上开个尝瓜会, 边尝边聊, 体验“江南第一瓜”美名之由来;为平湖西瓜写广告语并制作展板;根据西瓜文化排练小剧, 在儿童节上展演;组织学生在版画课程班上学习刻西瓜灯;趁着瓜灯节, 鼓励学生走进南村书堆、南河头挂满瓜灯的长廊、老街上, 猜猜灯谜, 赏赏瓜灯……系列性的实践活动, 成为了一个发展学生个性、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

另外, 立足地方文化, 开展课程实践活动, 笔者学校开辟校外实践基地, 例如李叔同纪念馆、东湖景区等。沿着东湖景区一路行走, 可看到各色雕塑, 这些都是平湖各个领域的名人或是有纪念意义的典型事件的塑像, 让学生在走走、看看、访访、查查、想想、动动等系列性的实践性课程活动中, 触摸平湖传统文化的脉搏, 从小课堂走向地方大课堂, 为学生搭建更多的成长空间。

三、基于家长潜能, 开发特色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按照“一条主线, 点面结合, 综合交叉, 螺旋上升”的思路设计的。随着学生生活领域的扩大, 教室这个空间已经很难完成繁多的学习任务了, 而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落实这些课程目标时, 笔者主要着力开发好社区和家长等课程资源, 基于家长潜能, 开发一些特色拓展课程。

(一) 家长义工申报, 拓展人力资源

笔者学校是一所城镇百年老校, 有着丰富的家长资源, 2000多位孩子的背后是几千位不同岗位的家长。于是, 笔者学校开展了家长义工的申报, 将有特长并愿意来校担任义工的家长信息进行整理, 建立家长资源库, 结合课程需要, 用好这些人力资源。

课程义工申报表的下发, 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全校有267位家长表示愿意成为课程班的义工。家长义工的加入, 拓展了课程开发的人力资源, 更为特色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 挖掘家长潜能, 丰富课程内容

根据家长义工的特长, 笔者开发了一些特色课程, 并让家长义工在一些拓展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担当客串教师。例如, 在开展“平湖交通”课程活动时, 在交警家长的帮助下, 让学生在现场“当一回小交警”;在开展“小鬼当家”活动时, 请在商场工作的家长给予现场指导, 使学生顺利完成了调查任务, 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充分挖掘家长的潜能, 让课程活动更为多彩, 给予孩子更多活动的成长空间。

(三) 整合家长资源, 保障课程实施

笔者还依据教学内容, 整合家长的各类资源, 以此来保障课程活动的顺利开展。

笔者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 校内有2000多平方米的菜园, 分给各班开辟种植果瓜蔬菜, 收获后将蔬果卖给学校食堂, 所得费用捐给大队部的奖品超市。对于这样的举措, 学生兴奋不已, 但是又愁于对播种种植方法一窍不通。于是, 学校聘请家长担任课程活动的辅导员, 从播种、除草、施肥、收获等环节一一进行实地传授。这样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 而且更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种植的乐趣, 又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同时, 学校也借力于热心的家长, 协助教师领孩子外出参加课程实践活动, 比如“外出观星”“调查平湖水质”“访谈平湖名人”等活动, 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两年来, 学校基于品德教学主题、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着眼于当地特色, 结合学生需求, 结合时代特色, 开发出了系列主题的课程内容, 在发掘、搜集、认识、整理、改造、加工、储存、提取等开发与实践课程的过程中, 培育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同时也消除了教师对课程开发的畏难情绪, 提升了他们的开发能力。

摘要: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 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还存在诸多不足。为了提高小学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立足地方实际, 努力开发绘本课程、地方课程、特色课程等拓展型课程。

例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 篇9

关键词:小学教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

一、放低调子——目标现实化

曾记得, 上世纪90年代, 少年英雄赖宁成了全国少先队员学习的榜样, 可是事后有人站出来高呼:“这种不顾安全教育的盲目神化的道德教育真是我们需要的吗?”现在还有专家在说, 如果按现行教材培养出来的不是“圣人”也是“完人”。这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来说, 是明显不适应的。比如现行教材中有许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道德要求, 有些学生就提出疑问:“我为什么非要帮助别人呢?”“老师说得好听, 他自己能做得到吗?”

显而易见, 很多学生在接受德育要求之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 他们不可能是一张白纸。一个人的道德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小对孩子吹高调本来就不是一个孩子的本意所能接受的。作为小学生, 我们重要的不是培养他们成为高尚的“神”, 而是让他们能成为社会接受的与社会和谐的人, 一个既能为他人考虑也能关注自身幸福的全面的人, 而不是一个高度无私而找不到自己的“道德空架子”。再说了, 一个高度神化的孩子——譬如赖宁, 真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二、量体裁衣——内容灵活性

笔者发现有不少教育内容与现在的孩子教育是脱节的, 比如以白求恩的故事来宣扬国际主义精神;以古老的神话故事“孝媳井”来教育学生敬老爱老;有的以城市孩子的生活为背景的教材, 对山区农村孩子的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学生生活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 适当运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如《让世界充满爱》一课, 我曾利用全国人民对干旱灾区的援助等材料, 这比教材中白求恩的故事内容更贴近学生。再如教学《做一个诚实的人》, 学生的头脑中已存在讲真话倒霉, 老实人吃亏的想法, 课堂上就要允许学生说出真实想法。再和学生讨论摆事实:占了小便宜, 产生危害, 失去人缘, 难以办事, 反吃大亏;老实人吃亏, 但给人安全感, 就会有更多的朋友, 也更能促进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可以从自己被不诚信的人欺骗的例子中感悟这些人的可恶, 激起学生对弄虚作假的憎恶。

三、未雨绸缪——课前活动化

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有关道德的感性积累受一个人的无意注意所左右, 难免缺乏系统性与计划性。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有效果, 就要通过大量事先的准备驱使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学习。这些学习是在实践中感悟形成的, 到课上往往只要反馈强化一下就可以了。

如在学习《送温暖》前对残疾人进行采访, 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知道他们的需求等。在这样的社会观察中、生活体验下产生的认识是直接的、真实、感情化的, 也容易催生道德的自我成长。

四、感同身受——课堂体验化

人只有实践才能赢得道德成长, 否则只能被道德的“大海”所“淹没”。所以我们要力戒“说教”或“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 倡导开放式的、主动参与的、情境性的教学。

1.角色游戏法

角色游戏, 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概括后的演绎, 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学习者强烈的情绪体验。活动不是目的, 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在扮演中理解情境, 从而把相关认知内化为自己以有道德观念的一部分。

教师在对游戏的设计过程中, 首先应结合学生活经验, 通过再加工放大在游戏中蕴藏着教育因素的关键步骤。其次在开展活动时应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使游戏活动省时、高效。

2.冥想训练法

冥想是学生在教师的语言暗示下, 在轻松自如的身体状态下进行自我对话。让发现自己的潜能, 涌动出改变自己, 积极成长的欲望。

运用这种方法, 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心理学技能, 设计的步骤和语言能诱导学生充分地进行冥想;活动的重点在于学生冥想过程中的内心体验。

3.激情体验法

情感是一个人态度转变的基石, 人的情绪具有传染性, 情绪的参与、情感的升华将影响个体的价值取向。“5·12”后的赈灾活动中, 我们通过多媒体展示震区受灾场面, 通过聆听党中央的号召, 通过少先队员声情并茂的演讲, 加上《爱的奉献》的音乐烘托, 孩子们一个个闪耀着晶莹的泪花, 教育效果就非常显著。

4.辩论比赛法

“真理不辩不明”, 辩论活动能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 能带动学生的价值观的提升。组织实施辩论活动, 重在事前准备, 学生收集素材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

5.探究考证法

探究性活动就是将教材的重点、难点转换为问题形式, 通过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

在学习“学会竞争”这一主题时, 为了让学生明白竞争是个人进步的法宝, 我让十个男生、十个女生挑战自己, 登记自己原有仰卧起坐的成绩, 然后提出争取的名次。经过测试, 几乎每个同学都达到目标, 这时让学生探究, 为什么会挑战成功呢?从而让学生领会:爱拼才会赢, 在竞争中个人的潜力才能更大的发挥。

6.方案策划法

策划的方案往往是小组集体智慧的成果。如在进行理财教育时, 教师以家长的角色发给每位学生三十元“钱”, 让他们自由地讨论使用方案, 再进行小组交流, 看谁花得最合理。

五、持之以恒——巩固经常化

思想品德有作业吗?当然有, 但绝不是抄写课本句子, 背概念。我们把思想品德课程与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有机整合, 使思品课堂纵向延伸, 不断训练, 营造了养成教育和人格成长的长效机制。

一个人道德知识无论如何丰富, 若无切身的体验和情感的介入, 就不可能产生道德行为。体验性活动就是强调活动的开展旨在学生的亲身体验, 以获得直接的认知感悟和情感锻炼。例如, 在学习《报得三春晖》一课时, 我让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 写感受, 并要求家长给予一定的评价。另外, 我们每年学校都要开展大规模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活动为教育服务。

六、主体参与——评价实践化

前几年, 为了补救对思想品德课的忽视, 有的地方也把思想品德课用统一的理论考试来评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效果, 实际上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 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评价绝不能简单地一纸笔试而了之。

评价生活化, 倡导评价内容由知识评价向知行并重转移;评价方法由终结性让位于平时的形成性评价, 分数制让位于描述性;评价主体由教师转向全员, 由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及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一句话, 学生在生活中的言行均成了评价的一部分, 学生成了学习与评价的真正主人。

小学品德课程 篇10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强调:依据生活而教育, 培养活生生的人。因此,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融入学生的生活。毕竟, 生活是德育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说,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也是一种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融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于一体, 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它以社会为背景,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 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社会生活, 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 发展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因此,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性

如何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是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迫切关心的问题。为此, 我结合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的教学改革实践, 谈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 教学资源生活化

为了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融入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 使学生感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走进了课堂。终归,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依托课堂, 更要尽力把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例如在教学“我是参与者”这一内容时, 为了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 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 选择学生刚刚经历的50周年校庆。导入时, 我选取50周年校庆时的几个精彩片断, 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令学生神往。当录像结束时, 学生还沉浸在热烈的气氛中, 这时我提问:“哪些同学参加了50周年校庆的演出?还有许多50周年校庆的参与者是舞台上看不到的, 你们知道是谁吗?”通过图片展示, 学生意识到:学校的教职员工、观看演出的领导、校友等都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时, 我继续追问:“大家为什么积极参与校庆活动?当看到校庆的录像和图片时, 你们是怎样的心情?假如只有一部分人参与, 这台节目会怎样?”当学生意识到集体活动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时, 教师适时进行总结, 把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到一定高度:校庆活动之所以成功, 离不开大家的参与, 正因为大家的参与, 才分享到成功的喜悦。

2. 教学方式生活化

(1) 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 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体验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空间, 强调学生的亲身感受, 强调教师的实践组织。

例如在教学“家人的爱”这一内容时, 其教学目标是:知道长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了解长辈对孩子寄予的希望和培育的苦心, 感受长辈给予孩子的关爱。为了让学生体验母亲的不易, 我精心设计了体验行动。早晨到校后, 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书包背在身体前面, 用一天时间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感受, 称为“背包行动”。学生一开始非常兴奋, 觉得很好玩, 等到下午思想品德课汇报感受时, 学生终于体会出“背包行动”的真正意图:母亲十月怀胎真不容易, 孩子应该体谅父母, 感谢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2) 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 即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而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内容时, 我创设情境:“每天上学时, 交通状况如何?碰到堵车时, 心情怎样?”学生表示:“城市道路非常拥堵, 特别是每天早晨上学时, 学校门口拥堵严重, 耽误很多时间。”随后, 我播放一段录像。学生从屏幕上看到:每天早晨, 在学校门口, 家长开车送孩子, 汽车蜂拥而至, 随便停靠、调头, 以致交通拥堵。接着, 我出示提前准备好的资料, 帮助学生了解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和交通事故酿成的惨剧。创设这样的情境, 旨在使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 即教师在课上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 树立自信。

例如在教学“我是参与者”这一内容时, 为了使教学实例贴近学生生活, 在教学设计中, 我想到学校再过几天就要开运动会的事。于是, 我将教学内容中的三个环节“我们可以做什么”“自己管理自己”“参与无极限”与即将举办的运动会联系起来, 从而将三个环节设计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既增强教学效果, 又把德育落到实处。在“参与无极限”这一环节中, 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如果运动会那天, 我们班获得全校第一名, 你们会怎样?如果因为某个同学没有发挥好, 影响了全班的成绩, 你们会怎么做?你们想对那个没有发挥好的同学说什么?如果你看到有两个同学在背后指责和议论那个影响全班成绩的学生, 你会怎样做?”就这样, 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得出最终的结论:管这样的“闲事”是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能够主动化解一些矛盾。为集体的事着想, 这也是一种参与。

3. 教学延展生活化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整合多种资源, 将课堂内的教学内容与课堂外的现实生活相结合, 将课堂内的学习拓展到家庭, 拓展到社会, 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明白道理, 丰富生活经验。

例如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一内容时, 其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指导生活, 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节约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二是树立环保意识, 具备社会责任感, 积极参与身边的环保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打造节水型社会”这一话题, 学生在课上了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情况, 明确节水的重要性, 知晓节约用水的措施, 讨论目前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象。为了将课内学习的知识拓展到课外, 我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课后的节水行动。第一小组:设计节水标志, 张贴在学校和社区的醒目位置, 以提醒大家树立节水意识。第二小组:专门就“废水如何再利用”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制作有关“节水小窍门”的宣传卡, 发放给社区居民。第三小组:各自回家与父母制订节水计划, 填写一周节水调查表, 完成后大家交流家庭节水的方法, 评选家庭中的“节水标兵”。当学生们将课内学习的知识与课外生活相结合时, 他们才能真正领会节水的重要性, 树立节水的意识, 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反思性

首先, 教师要注意选择真实的生活事例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如果学生认为老师选的教学内容不真实,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 那么就达不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的。其次, 教师要避免只关注课堂活动的外显状态。不能仅热衷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性, 而忽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最后, 应避免引入与学科教学无关的环节。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 不应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 篇11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兴趣;生活现实

自从担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工作以来,笔者一直在探索教好这门课的方法。就怎样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特做以下探讨:

一、提起学生兴趣是第一位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教师要把这些知识点写在黑板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找谜底。

如在教学“唐朝盛世”这一节时,教师要指出:什么叫“盛世”?從哪些方面能看出唐朝李世民时代是盛世?知人善任、取人所长有什么优点?如何理解“坊”“市”?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会心神专注地读课文,圈点,然后盼着教师抽问,以便抢着回答问题,展现自己。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启发学生有条理地想问题,踊跃加入到讨论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各抒己见,展现自己,并让其他学生补充问题,教师再做完善、总结,师生互动,相得益彰。同时,师生之间也建立了协调的关系,有益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教学中摸索,使教学思维愈来愈活跃,把这种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这样的教学大大好于循规蹈矩的说教式教学。

二、从学校实际出发,就地取材,提高教学效率

我校地处农村,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前几年,由于没有什么先进教学设备,教师只能依据课本内容来设计教学。如在教学“领略建筑风采”一节时,学生对此类问题很陌生。教师在提出“欧式风格的哥特式建筑、伊斯兰教建筑与我国建筑的风格相同与不同之处”的问题时,就要让学生通过各类途径搜集材料。有的学生上网查询,有的问询家长,有的在课外书中找谜底。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进行对照,并找出异同点。如此,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时再进行总结,学生抢着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从现实生活中取样,让学生感知自然,提高学习兴趣

如在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读课本,等学生了解、认识书本知识后,再让学生在家里动手实践,播撒种子,问询家长,领会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组织学生展开对“种子发芽”前提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教师再结合相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常识的指导,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加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故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意识。

四、从学生自身寻找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校教学资料不足的情况下,教师要从学生自身寻找资源,达到丰富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如笔者在教学“拥有好心情”一课时,让学生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讲出自身的烦恼,引导学生摆脱困扰。学生之间互相交心,互吐心声,谈感受、出主意、减痛楚、树信心,从而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一个平常不善言谈、学习成绩欠佳的女同学在这种气氛的熏染下终于吐露心声:原来父亲去世,她随母亲改嫁,继父待她比较严格,母亲也不做任何开导,于是她认为继父太过苛刻,总与父母顶嘴。笔者和学生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她攀谈,并与其家长沟通,知道其继父并不是刁难她,而是视她为亲生,要引导她成才,只是方法不当,才造成了如此局面。从这以后,她和父母关系渐渐融洽,心结解开了,笑脸自然而然就回来了,学习成绩也就不断上升了。

五、以学生为主体,在实践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门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又贯穿着大量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一是坚持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是以课本中的内容为主线,让学生结合本身实际去实践,获得第一手材料;再就是教师要结合课本知识点与学生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在教学“公共场所拒绝危险”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了以下问题:在公共场所踢足球行吗?这些举动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在柴草垛旁放鞭炮的举动好吗?这会引发什么后果?随身携带易燃易爆品,会给自身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危害?调查和讨论,让学生明白在公共场所要遵循公共安全规则,明白了安全事故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损害,给社会造成影响和损失的道理。

小学品德课程 篇12

为了落实小学品德体验式教学,我在教学中做了很多探索,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做一些交流。

一、课前准备,初步体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根据社会学理论,人们的认识都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感悟而自我获得的,而感悟都要受到自身环境、思想等条件的限制。儿童更是如此,所以我在设计课前教学时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并在预习、收集资料等准备活动中做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实现活动的初步感悟。

例如,在执教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我懂事了》这课时,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比发现自己的变化。在课前要求学生做如下准备:

(1)学生开展家庭小调查:询问爸爸、妈妈,自己在学习、家庭生活、自制力和珍惜时间等良好习惯方面自己是怎样懂事的?

(2)收集资料:收集自己幼时的出生证、反映自己成长的物品。

学生在调查和收集中初步体验———感受自己的成长,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从而达到自身生活经验与知识的对接。

二、重视过程,深化体验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的过程,体验式学习改变了以往的只重视教学结果、不重视教学过程的弊端,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进而获得真实的感悟,获取知识和经验。具体的教学环节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的。

1. 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在教学中,我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多种体验,进而形成认知。

例如,在执教北师大版二年级《我爱我的班集体》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班级活动,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能为班级做什么?最后让学生谈谈在班级里自己得到了什么?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悟班级就是我们的“家”,进而更爱我们的班级。

生:在班级我能感受到快乐,我希望把班级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

师: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相互关爱,共同成长。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我们班级在拔河比赛中取得第一,这就是团结的力量;但也有我们大家参加别的比赛时失败的时候,我们就会为此感到伤心,有了对班级的荣辱感。

通过学生对班级活动的展示,实现了教学与生活的衔接,让学生在体验中融入了教学。

2. 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体验式学习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独自活动,而是通过相互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如,通过游戏、表演、讨论、交流等形式体验过程,合作中不仅能增进相互了解,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与人交往、交流。

例如,在学习了《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后,通过学生收集污染空气的案例,学生相互讨论自己对环境保护的建议,了解哪些不良习惯让空气变得不好,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空气。通过学生交流、讨论,使原本不清晰的思路变成了统一的目标。

3. 总结体验,指导生活

小学生没有大量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通过品德这门课程让学生体验生活、社会,了解社会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教学中就要适时地总结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一定的升华,并能为以后的生活提供指导。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纸和环保》这个单元时,在教学中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知道纸是如何制造而成的?是从哪里来的?通过一些调查或者访谈,了解身边生活中是否存在浪费纸的情况?这些活动就是让学生形成认知体验;通过对纸的了解,形成节约用纸的习惯,并用实际行动保护森林资源、大自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感悟,进而指导学生今后的生活。

在这节课中我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知的体验过程,并及时总结体验,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建立了节约意识、爱护森林、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课后践行,内化体验

品德教学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与行为品质,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形成一定的能力。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在课堂中完成,同时也需要在课后积极参与实践,将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内化,强化学生的社会能力。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我爱我的班集体》和三年级《温暖的家》之后,通过家庭、学校的配合让学生明白自己扮演的角色,学生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充分认识了自己,并通过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理解、感悟不同角色应有的社会责任,并促进了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从而认识了自身的价值。因此,课后的各类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更加深入体验,并内化体验,实现了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总之,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品德课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体会不断完善,并从体验中获得了真实的感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并了解了社会,参与了社会,适应了社会,为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摘要:新课程下的小学品德提倡体验式教学,它提倡学生参与活动,并通过已有的经验和感悟在活动过程中获取新的感悟,进而达到理解知识、获取知识的目的,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关键词:小学品德,体验式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薛小辉.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2(35).

上一篇:养殖与发酵床技术下一篇:区域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