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行政(精选10篇)
区域行政 篇1
摘要:区域行政垄断是一种动用行政的手段和方法保护当地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观念和行动,对区域行政垄断的历史根源、体制根源、经济根源、制度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如何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行政垄断,成因分析,根源
1 区域行政垄断的历史根源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从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开始,每一个行政区划几乎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实体,封建割据条件下长期形成的“诸侯经济”及其影响,成为滋生区域行政垄断的历史根源。另外,两千年的封建政治特有现象,以皇权为代表的行政权对社会进行直接的、全面的并且是强有力的管理和干预,不仅没有制约,而且管理的触角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当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采取了前苏联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对社会经济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传统的行政文化与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融合,使得从政府到公众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适应并习惯了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行为。
2 区域行政垄断的体制根源
从经济角度而言,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区域行政垄断产生的大背景。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大体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以及政府与市场结合型。市场主导型模式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主导型模式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往往是启动经济并实现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府与市场结合型要求政府完善和保障市场,通过市场来引导企业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受传统的中央集权历史的影响和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采取了政府主导的渐进式的改革道路。政府以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忽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变为全能政府,形成“大政府、小市场”,从而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我国,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可以决定重点发展哪个行业,可以决定在哪个地区重点投资发展。事实上,一些为政府所重视的行业和地区往往成为行政垄断的亮点。
从政治角度而言,一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司法体制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不同行政机关之间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职权不清和责任不明,特别是对于执法机关的越权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加之缺少统一的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关于行政机关权力和责任,行使权力的方式、步骤、时限等都没有明确详细的规定,给行政机关滥用自由裁量权创造了可乘之机,为区域行政垄断的形成创造条件。于是造成了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的“三位一体”,利用其享有的经济调控权,千方百计地以经营管理者的身份去代替企业排忧解难。二是不当的“政绩”评价标准和干部考核方式加剧了区域行政垄断。现行的干部考核机制强调“政绩”,而以经济指标衡量政绩似乎已经成为惯例。干部的升迁与奖惩实质上与所谓的政绩挂钩,促使很多领导为了创造更多的工作政绩,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制订自己的发展战略,追求自己的发展速度,按自己的目标配置资源,从而出现行政性的限制竞争行为,以此来确保自己的政绩得以实现。三是地方政府机构庞大、财政拮据,是造成区域行政垄断的动因。当前,我国政府机构人员队伍十分庞大,超编严重,仅乡镇一级政府一般都超编一倍以上。不少地方政府财政十分紧张,政府财政成了典型的吃饭财政,为了解决财政紧张问题,地方政府除采取其他措施外,实行市场封锁割据本地市场,也是一个重要手段。
3 区域行政垄断的经济根源
从地区利益角度而言,一是本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需要和满足;二是地方政府官员追求政绩的需要和满足。财政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必须千方百计地追求地方财政的最大化。对地方政府来说,向企业征税是其税收的主要来源,而企业能否像地方政府多缴税又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对地方企业采取保护性的措施,而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的措施就是市场封锁和资源垄断。对于作为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的地方政府很难从全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高度来对待地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并能够超脱地放弃手中所拥有的行政权力。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地在相当多的方面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个利益共同体的存在是导致区域行政垄断,难以形成统一国内市场的重要原因。
从政府官员个人利益角度分析,政治家和官员是经济人,他们也会基于自己的利益,寻求对政策或立法的更大影响。为了促进自身利益,行政机关和官员就会利用自己所控制的权力来进行产权安排以谋求自身利益[1]。
4 区域行政垄断的制度根源
首先,表现为规范和调整区域行政垄断的法律很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第七条只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或禁止过地方封锁,但第三十条的“法律责任”仅是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和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以及在销售质次价高商品和滥收费用情况下给予经济处罚,受排挤的经营者和受害的消费者并不能得到赔偿或经济补偿,一般情况下也无法寻求保护,这无疑使法律规定难以落到实处。上级部门责令改正更是无从谈起,可见《反不正当竞争法》区域性的限制竞争行为的调整很不彻底[2]。
其次,对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限制竞争行为没有明确赋予工商部门相应的处罚权。尽管《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区域性限制竞争行为纳入了调整范围,但制止区域性限制竞争行为的机关被规定为上级政府机关,即《反不正当竞争法》所采取的解决区域性行政限制竞争行为的机制是一种“自我医治”的制度。当前工商管理部门应对区域行政垄断的唯一方法只有行政建议权。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距,在我国只有行政建议显然不够,至少是不完善的。行政建议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政府部门是否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对市场竞争是否有深刻认识。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从地方经济考虑,就很难让这些地方政府和部门接受行政建议,因而中西部地区也就成了区域行政垄断的多发地,另外《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赋予工商管理部门对区域行政垄断的受益者即被指定经营者无条件处罚权。被指定经营者基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规定、命令等使其居于市场独占地位,将竞争对手阻隔在市场外,损害了其他同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同时,在垄断市场过程中,获得了较高的垄断利润,背离了价值规律,破坏了公平、公正与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被指定经营者这种利益的获得,没有法律的根据,是非法的。
再次,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行为主体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总则中规定的经营者的范畴,造成对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制裁不利。《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出现区域性限制竞争行为时,由上级政府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上级对直接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这种规定的缺陷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竞争的法律救济手段只是“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并没有提及被侵权人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这在法律责任上就显得不够。如果上级机关对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熟视无睹,或者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保护,政府的滥用行政权力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3]。另一方面,在法律中把对当事人的行政处分权作为一种行政违法责任来加以规定,这种做法不符合立法原则。
区域行政垄断现象是我国从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必然产物,因此,有其深厚的体制根源和制度根源。其中一些因素可以随着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消除,有些则可能长期存在。
参考文献
[1]王继军,董玉明经济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经济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曹休宁,董立山.论中国的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J].湖南社会科学,2004(2):26-28.
区域行政 篇2
①全国人大审议决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撤销、更名;
②国务院审批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行政区划界限的变更,地区、盟、自治州、地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林区、特区的设立、撤销、更名或者改变隶属关系;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重要变更;
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审批 县级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乡、民族乡、镇、街道、苏木、民族苏木的设立、撤销、更名或变更行政区域界线;
2行政区域名称
(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名称: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名称:地区、盟、自治州、(地级)市;
(三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名称: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林区、特区;
(四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名称:乡、民族乡、镇、街道、苏木、民族苏木、(县辖)区、(县辖)市(台湾省专设);
(五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名称:村、社区、管理区;
(六级行政区)组级行政区名称:村民小组、居民小组。
在中国省、县、乡三级为基本行政区。
3行政区域政府机关名称
(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政府机关名称:省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直辖)市人民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
(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政府机关名称:地区行政公署、盟行政公署、自治州人民政府、(地级)市人民政府;
(三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政府机关名称:县人民政府、自治县人民政府、旗人民政府、自治旗人民政府、(县级)市人民政府、(市辖)区人民政府、林区人民政府、特区人民政府;
(四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政府机关名称:乡人民政府、民族乡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苏木人民政府、民族苏木人民政府、(县辖)区公所、(县辖)市政府(台湾省专设);
(五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政府机关名称: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区委员会;
(六级行政区)组级行政区政府机关名称:村民小组委员会、居民小组委员会。
在中国省、县、乡三级的政府机关为基本行政区政府机关。
4行政区域单位数量
(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共34个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共336个其中:17个地区、3个盟、30个自治州、286个(地级)市;
(三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共2882个其中:1479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379个(县级)市、近900个(市辖)区、1个林区、2个特区;
(四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近42000个其中:近14500个乡、1092个民族乡、近20000个镇、近6200个街道、181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近50个(县辖)区、(县辖)市(台湾省专设);
(五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共N个村、社区、管理区;
(六级行政区)组级行政区共N个村民小组、居民小组。
编辑本段中国行政区域分区
1按行政划分
(一):七大行政区
华北地区:11北京市、12天津市、13河北省、14山西省、15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21辽宁省、22吉林省、23黑龙江省;
华东地区:31上海市、32江苏省、33浙江省、34安徽省、35福建省、36江西省、37山东省、台湾省;
华中地区:41河南省、42湖北省、43湖南省;
华南地区:44广东省、45广西壮族自治区、46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地区:50重庆市、51四川省、52贵州省、53云南省、54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61陕西省、62甘肃省、63青海省、64宁夏回族自治区、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按行政划分
(二):八大行政区
华北地区:北京市
11、天津市
12、河北省
13、山西省
14、内蒙古自治区15;
东北地区:辽宁省
21、吉林省
22、黑龙江省23;
华东地区:上海市
31、江苏省
32、浙江省
33、安徽省
34、福建省
35、江西省
36、山东省37;
华中地区:河南省
41、湖北省
42、湖南省43;
华南地区:广东省
44、广西壮族自治区
45、海南省46;
西南地区:重庆市50、四川省
51、贵州省
52、云南省
53、西藏自治区54;
西北地区:陕西省61、甘肃省62、青海省63、宁夏回族自治区6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
港澳台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3按经济划分:三大经济区
东部地区:北京市11(京)、天津市12(津)、河北省13(冀)、辽宁省21(辽)、上海市31(沪)、江苏省32(苏)、浙江省33(浙)、福建省35(闽)、山东省37(鲁)、广东省44(粤)、海南省46(琼)、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台湾省(台)共14个省、市、区。
中部地区: 山西省14(晋)、吉林省22(吉)、黑龙江省23(黑)、安徽省34(皖)、江西省36(赣)、河南省41(豫)、湖北省42(鄂)、湖南省43(湘),共8个省、市、区。
西部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15(内蒙古)、广西壮族自治区45(桂)、重庆市50(渝)、四川省51(川或蜀)、贵州省52(贵或黔)、云南省53(云或滇)、西藏自治区54(藏)、陕西省61(陕或秦)、甘肃省62(甘或陇)、青海省63(青)、宁夏回族自治区64(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新),共12个省、市、区。
编辑本段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划分
在我国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上,每个朝代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制度一直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我国最早实行的是“九州”制和“十二州”制。《汉书·地理志》说,在原始社会的黄帝时代已经开始“画野分州”,每一万平方里为一州;尧时分天下为十二州,大禹治水后又分天下为九州。在《尚书·禹贡》中详细记载着九州的名称,它们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其他古籍所记载的九州名称与《禹贡》稍有出入。十二州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尧典》,有列出州名。因此,“九州”一说要比“十二州”的影响大,后来九州也就成了中国的别称。
和九州、十二州同时并行的还有“畿服”之制。这是以一个国家的都城为中心,每向外方圆五百里逐次划分成甸、侯、绥、要、荒五服,也有划分成九服的。但以上只是后代学者在追忆历史时表达的一种理想主义的说法,并非是真正实行了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制度。战国晚期,邹衍提出“大九洲”地理学说,认为中国境内的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因此,后来泛指中国境内时,又有神州大地的说法。像这样的九个小州合起来成为一个大洲,共有九个大洲,洲与洲之间都有海水环绕,再往外是大地的边际,中国不过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这同样只是一种大胆的想像而已。
.秦始皇统一天下,我国开始有了较为正规的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秦代普遍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设若干县,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理地方各项事务。
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郡由朝廷直接管辖,国分封给有功劳的大臣,每国各领数郡土地,郡、国数目比秦代有很大的增加。到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已达103个,郡和王国之下有县、邑、道、侯国。县、邑有1314个,道32个,侯国241个。
汉代在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同时还采用了州制。封国势力过于强大,往往会形成割据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经过一系列对内削藩,对外开拓疆土的基础上,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十三州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各置刺史代表中央管理地方事务。从东汉至南北朝,不断沿用州制。虽然各个时期都有改动,州的划分、数目与名称不尽相同,但基本格局未变,均以州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构机,下辖郡、县等。到隋炀帝时,废除州制,恢复推行郡、县二级地方行政制度。至此,中国历史在八百多年后又回到秦初的统治方式。唐、宋、辽、金几代朝廷改用道、府、路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制度。唐太宗分全国为十道,每道各辖几十个州。中唐又析置十五道,井与节度使制度逐渐融合。在道制之外,又有府制。分别设在国内要地和边境地区。北 宋开始,改用路为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分全国为二十三路,下辖府与州。两宋和辽、金时期,路的设置、分合及所辖的府、州常有变动。
至元代,我国行省制度确立起来。元代疆域辽阔,战争频繁,为了便于管理,把胜利成果巩固下来,除设置中央一级的中书省外,又将全国划分成十个大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们是岭北行省、辽阳行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和云南行省。每个行省下辖路、府、州、县四级地方行政机构。
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是秦朝以来郡县制度的发展,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行省制度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对明、清以及后来的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元代后,“行省”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明代虽然改行省为布政司,但在口语中仍如此称呼。元代的行省划分,也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的行省规模和政区划分。
编辑本段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巩固行政区域界线勘定成果,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行政区域界线附近地区稳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行政区域界线,是指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行政区域毗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行使行政区域管辖权的分界线。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严格执行行政区域界线批准文件和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的各项规定,维护行政区域界线的严肃性、稳定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变更行政区域界线。
第三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
第四条 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后,应当以通告和行政区域界线详图予以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行政区域界线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公布,由毗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共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行政区域界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由毗邻的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共同管理。
第五条 行政区域界线的实地位置,以界桩以及作为行政区域界线标志的河流、沟渠、道路等线状地物和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中明确规定作为指示行政区域界线走向的其他标志物标定。
第六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坏界桩。非法移动界桩的,其行为无效。
行政区域界线毗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的规定,对界桩进行分工管理。对损坏的界桩,由分工管理该界桩的一方在毗邻方在场的情况下修复。
因建设、开发等原因需要移动或者增设界桩的,行政区域界线毗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协商一致,共同测绘,增补档案资料,并报该行政区域界线的批准机关备案。
第七条 行政区域界线毗邻的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变作为行政区域界线标志的河流、沟渠、道路等线状地物;因自然原因或者其他原因改变的,应当保持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划定的界线位置不变,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中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八条 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中明确规定作为指示行政区域界线走向的其他标志物,应当维持原貌。因自然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使标志物发生变化的,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组织修测,确定新的标志物,并报该行政区域界线的批准机关备案。
第九条 依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经批准变更行政区域界线的,毗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勘界测绘技术规范进行测绘,埋设界桩,签订协议书,并将协议书报批准变更该行政区域界线的机关备案。
第十条 生产、建设用地需要横跨行政区域界线的,应当事先征得毗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同意,分别办理审批手续,并报该行政区域界线的批准机关备案。
第十一条 行政区域界线勘定确认属于某一行政区域但不与该行政区域相连的地域或者由一方使用管理但位于毗邻行政区域内的地域,其使用管理按照各有关人民政府签订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有关规定或者该行政区域界线的批准机关的决定执行。
第十二条 行政区域界线毗邻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制度,每5年联合检查一次。遇有影响行政区域界线实地走向的自然灾害、河流改道、道路变化等特殊情况,由行政区域界线毗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共同对行政区域界线的特定地段随时安排联合检查。联合检查的结果,由参加检查的各地方人民政府共同报送该行政区域界线的批准机关备案。
第十三条 勘定行政区域界线以及行政区域界线管理中形成的协议书、工作图、界线标志记录、备案材料、批准文件以及其他与勘界记录有关的材料,应当按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立卷归档,妥善保管。
第十四条 行政区域界线详图是反映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的国家专题地图。任何涉及行政区域界线的地图,其行政区域界线画法一律以行政区域界线详图为准绘制。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编制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详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区域界线详图。
第十五条 因对行政区域界线实地位置认定不一致引发的争议,由该行政区域界线的批准机关依照该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区域界线管理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不同情节,依法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关于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行政区域界线批准文件和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规定的义务,或者不执行行政区域界线的批准机关的决定的;
(二)不依法公布批准的行政区域界线的;
(三)擅自移动、改变行政区域界线标志,或者命令、指使他人擅自移动、改变行政区域界线标志,或者发现他人擅自移动、改变行政区域界线标志不予制止的;
(四)毗邻方未在场时,擅自维修行政区域界线标志的。
第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界桩或者其他行政区域界线标志物的,应当支付修复标志物的费用,并由所在地负责管理该行政区域界线标志的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并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擅自编制行政区域界线详图,或者绘制的地图的行政区域界线的画法与行政区域界线详图的画法不一致的,由有关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编制的行政区域界线详图和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 乡、民族乡、镇行政区域界线的管理,参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区域行政 篇3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22-01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民族地区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当前,我国民族地区行政管理体制已经全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行政效率、政府职能转变都发生了较大转变,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工作方面意识及举措等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但是基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仍旧面临着各种问题。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发展情况分析
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民族问题增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农牧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应相对缓慢。农牧民与城市居民这两个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群体,城市化让他们走到一起。农牧民与城市居民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心理归属感之间的差异存在,成为影响农牧民融入城市的诸多因素。由于不能迅速地适应城市生活,在日常的工作生活里难免发生摩擦碰撞,一些部门行业工作态度的不友好又会让进城的农牧民感到愤怒不满,社会性的矛盾逐步积累加深。第二,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从社会生活的方面来看,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民族问题增多,表现为:第一,医疗条件相对比较差。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依然普遍,医疗设备落后,医生的医疗水平差,甚至卫生院的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简陋,远远达不到少数民族群众的看病需求。第二,教育不平等。内蒙古的少数民族聚居在偏远地区,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等都比不上城镇地区。有些地区,上学难的问题依然存在。第三,社会保障不完善。农牧民认为新型社会保障形式不可靠、不安全,难以信任。等到年老后,没有了获得生活资金的来源,物质基础得不到保障,精神层面更加的空虚,不分是非对错,极易引发民族问题,加剧了少数民族无语地方行政管理难度。
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
1.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我们以内蒙古为例,其经济呈现出 “中部突起,两翼滞后”的特点。呼市、包头、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对内蒙古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并且整体的经济实力位居前列。虽然由呼市、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组成的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较高,但是其他地区的发展就相对来说有很大的不足,限制内蒙古实现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的瓶颈仍然是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问题,同样也是在群众之间产生矛盾、摩擦以及冲突的重要的原因来源。当他们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利益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时,会容易增加其民族不满的情绪,而且更容易支持自己民族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取向,从而致使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开始逐渐减弱。同时我国的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
2.地方干部行政管理工作自治意识不强。自从我国开始正式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的非常好,但是当前的政府机构和职能仍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职能的交差和重叠、职能过多、管理扩大化等乱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对于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认识不足,自治意识不强,没有摸透民族地方行政管理的特点。
3.民族自治地方传统政治习惯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我国各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我特色的民族文化,这是少数民族长期发展过程当中所形成的,这种传统会不但的渗透到政治生活的每个层面,最后就会对民族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造成影响。而当民族地方群众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往往采取传统习惯进行解决,地方政府的行政工作就被悬空了,有时候这种传统习惯所进行的解决是效果并不强,甚至会和国家的政策相悖,更使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工作难度加剧。
三、提高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的措施
1.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职能以发经济发展做为基础,人民的生活水平只能通过发展才可以得到提高,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只能凭借发展的各项成果才能够得以培养,激发少数人民对祖国的建设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显而易见,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感是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党和国家对于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施了很多可行的措施,但还是需要对一些工作常抓不懈,例如民族地区的就业、脱贫、补偿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够激发出少数民族人民更加热爱祖国的浓厚情感以及民族团结的凝聚力。
2.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用人机制。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广大干部,干部的素质也就决定着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对干部用人机制进行改革,改变民族区域地方干部素质不高的现状。在关注干部素质提高的同时还需要协调好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之间的关系,既要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意见也要考虑到汉族干部的想法,要以国家和少数民族地区利益为准。在干部任用方面要对少数民族干部所受到的教育及语言等情况充分的进行考虑,要使所制定的规则以民族平等原则为基础,加大力度进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在民族区域地方发挥出少数民族干部特殊的作用,有效的促进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效能。
3.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新闻媒体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导向器,引领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现代网络媒体是人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考定位。它们每时每刻以不同的方式给人民群众提供各种消息和资讯,然而这些消息资讯会对人民群众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通过文化和意识的传播,影响其人们的对行政管理的习惯。
总之,民族区域自治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重要的一个部分,解决当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多措并举,不断进行改善,使民族区域自治管理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乌云高娃.浅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阮朝奇.行政生态视角下民族一线自治州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区域行政 篇4
关键词:海洋污染,行政协作,规范化
海洋污染突出表现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几个方面。我国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是指同一来源所发生的事件或系列事件, 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石油及危险和有害物质的泄露, 并对海洋环境、海岸线以及多个行政区域的相关利益造成或可能造成威胁。目前, 我国的渤海湾、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相当严重, 海洋污染造成渔场外迁、鱼群死亡、赤潮泛滥、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海洋资源具有明显的共享性和整体性, 海洋污染具有污染源广、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和防治难的特点, 环境的整体性被不同行政区所分割。各地方政府通常从自身经济人利益出发制定海域污染治理政策和规划, 将难以界定的跨区域的海洋污染问题的治理成本转嫁给他方。因此, 规范化的跨行政区域的海洋污染治理行政协作是目前治理跨地区海洋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沿海地区达成的与跨行政区域的海洋污染治理行政协作相关的主要是一些区域性的行政协议。例如, 2004年6月, 旨在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环保合作的“区域环境合作高层国际论坛”在杭州举行, 论坛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环境合作倡议书》, 为打造“绿色长三角”提供了合作平台。2004年7月, 在泛珠江三角区域环保合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 与会各方审议通过了《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 泛珠三角区域环保合作正式启动。2005年, 在原先《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中和9+2政府共同签署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 由广东省牵头, 又进一步编制出《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专项规范 (2005—2010) 》。尽管治理跨区域的海洋污染已经达成一些环境保护的合作协议和展开了一些具体的行政协作, 但是其规范化仍有待完善, 笔者拟对此作进一步探讨。
1 我国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治理行政协作的法源
1.1 法律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 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 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做出决定”。据此, 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对于跨行政区的环境管理, 规定了笼统的解决方式——由相关的地方政府协商或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毗邻重点海域的有关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可以建立海洋环境保护区域合作组织, 负责实施重点海域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和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第八条第一款规定:“跨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由有关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 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1.2 行政法规
《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沿海相邻或者相向地区向同一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的, 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制订共同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措施”。本款规定了向同一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 沿海相邻或者相向地区的人民政府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 制订共同防治陆源污染的措施。
1.3 地方性法规
例如, 浙江省人大制定的《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中第七条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与相邻沿海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机构的合作, 共同做好长江三角洲近海海域及浙闽相邻海域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本省与相邻省、直辖市的合作要求, 建立海洋环境保护区域合作组织, 做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海洋生态建设与修复工作。沿海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重点海域海洋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做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2 我国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治理行政协作的类型
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的行政协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治理行政协作规范化、行政协作类型的界定直接影响到该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及救济手段的选择等相关问题。我国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治理行政协作表现为多种行政行为, 几乎涵盖了行政行为的各种形态。
2.1 区域环境行政协议
行政协议是跨区域环境治理协作的最主要的形式。它是指政府之间订立的可以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不特定的事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行为。笔者在这里将其作为一种狭义的解释, 以区别于以书面形式体现的行政协助。所以, 这里的行政协议具有行政立法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性质, 属于一种抽象行政行为, 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反复适用性。
行政协议是兼具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只存在于行政主体之间或者行政主体与其内部工作人员之间, 它是行政主体对其内部事务实施管理所作的行政行为。外部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对相对人作出的对外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其法律关系发生在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行政协议的协议方都是行政主体, 行政协议的内容不仅包括行政主体内部自己的行政事务, 而且也包括对外的当事人的效力。如, 《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合作协议》 (2009—2010) , 既规定了对行政内部事务的处理:“编制实施《长三角区域环境监测网络规划》, 整合资源, 合理布点, 建设完善长三角地区水和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网络, 合作开发区域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 逐步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互通和共享”。同时也规定了对行政相对人及其利害关系人产生间接效力的内容。
2.2 环境行政协助
行政协助是处理行政机关之间关系的重要制度, 是行政行为的重要方式, 也是区域政府协作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国尚缺乏对行政协助的统一性的法律规定, 学界对行政协助的理解也不尽一致。例如, 有学者认为, 行政协助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 基于本身条件和公务上的需要, 由其他行政主体配合实施同一行政行为或者共同行政行为的法律制度。该学者强调行政协助是请求行政主体和被请求行政主体为了完成同一行政行为或共同行政行为[1]。也有学者认为, 行政协助是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 行政主体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标, 行使同一行政职权, 相互配合, 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活动[2]。还有学者认为, 行政协助是行政机关在执行职务时请求其他没有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给予协助的一项制度, 其基本依据是行政一体化原则。笔者认为尽管表述不一, 但是大多数学者对于行政协助是行政一体化、行政协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有共识的。
在涉及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治理行政协助情形中, 既涉及职权相同的, 也会涉及职权不同的不同区域的行政机关之间的协助。通常情形下的行政协助情形在区域行政协助中都会存在:① 请求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的内容涉及其无职权的事务。② 请求机关执行职务必须的资料、信息为被请求机关所掌管。③ 请求机关以因行政资源 (人员、设备等) 不足, 无法独自执行职务。④ 由被请求机关协助执行职务比请求机关自己执行显著、有效且经济[3]。
目前, 我国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治理行政协助主要包括:① 区域环境信息通报机制。② 跨区域环保的联合执法。其中涉及行政检查、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等。③ 跨区域突发海洋事件应急协作联动机制。
2.3 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治理其他具体协作行为
2.3.1 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治中的生态补偿
区域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生态问题的外部性、滞后性以及社会矛盾复杂和社会关系变异性强等因素, 由区域政府进行民主协商, 通过同一海域内地方政府间的合作、采取横向转移支付的方式实现生态保护效应的内部化, 让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地区支付相应的费用, 使生态建设地区得到合理回报, 这样有利于克服生态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 是激励公共产品的足额供给和实现生态资本增值的一种经济制度安排。跨区域海洋污染呈现较强的异域性、异质性、责任主体难以明确以及污染来源难以认定等特点, 加之跨行政区域生态补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根据海域的生态承载力与自我修复能力, 确定责任主体, 制订相应的补偿因子、量化标准和补偿模式。
2.3.2 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治理中的行政规划
行政规划行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 没有行政规划, 则其他的行政管理活动, 如组织、人事、协调和控制等都无从实施。我国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治理行政协作离不开区域环境规划。例如, 2003年, 国务院批复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 然后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以实施碧海行动计划为载体, 加强对近岸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的主要任务和总局有关工作计划安排, 编制了《碧海行动计划编制指南》指导地方制订适合本地区海洋及海岸带生态环境特征的碧海行动计划。
2.3.3 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治理中行政争议的协商
近年来, 跨界环境纠纷频繁发生, 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于我国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治理中的纠纷, 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跨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由有关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 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3 我国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治理行政协作的完善
3.1 法源
通过制定区域合作的法律法规来保持区域合作的一贯性和继续性, 也是西方国家通行的做法。英国于1934年颁布了《特别地区法》, 联邦德国政府先后颁布了《联邦区域规划法》《改善区域经济结构的共同任务法》和《联邦区域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日本国会于1995年5月通过了《地方分权推进法》, 以此法来规范地方跨区域合作。法国依据地方合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特别法》以及修订地方制度来推进地方跨区域的合作。目前, 我国海洋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中涉及海洋区域环境管理的内容不多, 而且都只是对区域合作的方式进行了概括规定, 不能作为海洋区域环境管理可以直接适用的法律依据, 所以迫切需要专门的法律文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规定。
在海洋污染治理方面, 日本为了保护濑户内海的海洋环境, 特别根据濑户内海的实际状况, 专门制定了区域性的法律——《濑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法》这部法律由环濑户内海各府、县、市推选的国会议员起草, 然后直接递交国会审议的, 后又改为永久性法律《濑户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措施法》。濑户内海区域是世界上鲜有的海洋环境管理成功的案例, 其中《濑户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措施法》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海洋区域环境管理立法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 由毗邻水域的行政区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法律议案, 然后交由全国人大进行审议且通过。
3.2 环境信息公开、情报交流
跨界海域海洋管理机关应当就污染所涉及的问题及早地进行最广泛的情报交流, 包括:跨界海域水体环境状况;应用和实施最佳可得技术所获取的经验;开发和研究成果排放和监测数据;已被采用的和拟议中的防止、控制和减少跨界影响的措施;信息和经验交流和提供技术援助等。
海洋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尤其是有可能危及毗连地区的突发海洋环境污染事件, 当地政府应该及时、全面地将涉及突发海洋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扩散的方式、扩散的速度和预防措施等相关信息向相关地区作通报, 以使该地区提前做好准备, 将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海洋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通报的部门、程序和时限等。对于跨区域的重大突发海洋环境污染事件, 可针对各种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分级响应程序和措施, 要避免海洋环境污染事件可能造成的次生、衍生和祸合事件;实现信息共享, 建立健全突发海洋环境污染事件快速应急信息系统。这一点, 日本的《濑户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措施法》值得借鉴。
3.3 跨行政区域海洋污染的治理
污染者治理的治理效果无法保障。由于海域的特点, 实践中的海洋污染常常是难以确定污染者是谁, 即便能确定污染者, 当发生大面积的油污染事故, 污染者往往没有能力单独承担清除污染的责任。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近岸海域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时,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解除或者减轻危害”。《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第五条和第七十一条赋予了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在船舶发生海难事故,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重大污染损害的时候强制采取避免或者减少污染损害措施的权利和义务。可见, 目前我国对海洋污染治理中的协作没有明确的规定。要通过立法明确的是凡是辖区内海洋出现污染状况, 无论污染源是所辖海域内发生的还是受跨界污染的结果, 辖区内污染治理机关均有义务组织实施治理工作, 不能因为污染源来源不明或者污染源不是本海域产生的为由拒绝承担污染治理义务。
3.4 紧急情况下的合作机制
跨行政区域发生的突发海洋环境污染事件往往会给其他地区的海洋环境造成危害。同时由于地区间的突发海洋环境污染事件预警能力存在差异, 地区间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分享、预警联动”的海洋环境污染事件预警机制十分必要。
如果在相邻水域一个行政区域的领域内发生任何污染情况, 该地区海洋治理部门应以可供采用的最迅速的方法, 通知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其他行政区域的海洋治理机关, 并应与可能受到影响的其他地方政府合作。根据情况需要, 立即采取一切实际可行的措施, 预防、减轻和消除该污染情况的有害影响。如有必要, 应共同地, 并在中央海洋污染治理机关的协调下, 拟订应付污染情况的治理计划。
参考文献
[1]高涛.论行政委托的法律界定:兼论行政委托与行政协助之区别[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0 (增刊) :118.
[2]张正钊, 李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80.
行政区域安全工作报告 篇5
二、严格大楼安全管理。一是严格出入管理。按照先登记联系后放行的程序,有理有节地做好行政大楼外来人员的登记验证和联系引导工作,日均完成来访人员登记600余人次。二是加大大楼巡查力度。白天巡查不少于4次,夜间巡查不少于3次,外围巡查每小时1次,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和整改。对个别人员外出办事办公室未关门的,及时发放温馨提示,提醒随手关门。三是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健全车辆车位对应表,开展车辆乱停放专项整治活动,实行专人负责,每天分时段增派巡逻组人员巡逻管理。四是认真做好秘密载体回收工作。建立秘密载体回收制度,对秘密文件的回收、运输、销毁等程序进行规范,有效防止了保密纸等资料的外泄。
三、狠抓世博安保工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协调成立了以市机关事务局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安全保卫工作小组,组织召开了行政中心54家单位办公室主任会议,专题部署世博安保工作。组织观摩了市“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迎世博”消防演习。二是岗位责任到位。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疏理,分析存在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完善安保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合理调配警力,做到岗位前移、警力前移。三是重点防范到位。加强了对配电房、大楼顶层及各入口等重点部位巡逻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增设了东头执勤点,并及时调整大楼北门、架空层东西门的开放时间。完善了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全面掌握动态信息,发现苗头提前介入、提前预警。
区域行政 篇6
一、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的背景
(一) 跨行政区概念界定
我国的行政区划若按三级制, 分为中国一级行政区即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即第二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即第三级行政区;若行政区划按四级制, 则各级为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跨行政区, 即不局限于同一等级的行政区划内, 而是跨越等级的行政区域或者是几个同等级行政区划形成的区域。如跨行政区的城乡规划就是将全省城市、镇和乡村规划纳入统一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即为跨越等级的行政区域的区域治理;而后者的典型则是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粤、港、澳“大珠三角”的区域、“京、津、唐”环渤海湾区域治理、黄河流域, 等等。本文的讨论也是基于跨省级行政区划展开的。
(二) 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
区域经济规划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策略和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对策的总和。跨省级行政区域涉及到多个行政区经济实体, 各个行政区有自己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区域管理制度, 但同时又彼此联系牵制。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即是作为协调跨行政区域整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与城市规划的手段, 使地区生产力合理布局、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其对解决如何组织跨行政区政府 (实体或非实体) , 采取怎样的组织形式, 既能推动区域公共服务的发展, 又能兼顾各地方政府的利益, 实现空间制度整合, 提高区域管理效率等问题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
二、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 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的现状
2000年开始, 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2003年, 国家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6年4月, 国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总体要求和战略定位;2008年9月, 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将长三角区域由原来的16城市扩展到“两省一市”。直到最近几年更多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的正式批准, 区域经济规划的侧重点也经历了转变。由原来的侧重于平衡地区间差异, 即延续“经济效益优先”和“梯度转移”理念, 在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的多重政策目标上, 突出前者目标, 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政策目标[1], 逐渐向整合地区间优势, 凸显各地的利益共同点, 转变地区政府职能、破除行政区壁垒的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态势转变。
(二) 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
跨省级行政区涉及多个省级行政区, 在规划编制时要考虑市场和政府的因素, 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我国在跨省级行政区区域规划编制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区域规划缺乏地区间的协调配合。规划的编制缺乏对于各地区自成体系发展、产业结构趋同、存在较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以及以港口、机场为主的基础设施难以实现互联互通, 存在不适当竞争等问题, 没有做好统一协调和规划, 或者规划编制的效果不理想。二是规划编制时缺乏对生态分割与跨界环境污染统一治理的考虑。由于自然生态区和行政区之间的内在非耦合性, 使得跨行政区边界地带往往因管理制度、政策法律、标准时序等差异, 更容易造成生态分割和跨界污染, 激化社会矛盾, 成为跨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2], 而现行规划没有引起对这些区域问题足够的重视。三是区域规划的保障机制不具体。现行规划编制时政策等保障机制实际操作力不强, 没有很好的引导地方政府间的协调关系, 推动规划实施的作用力度不够。
三、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方法体系
(一) 区域经济规划编制总体程序
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的过程应采取滚动循环的方式进行, 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断的循环往复, 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式和环境。
(二) 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3]
在进行规划的编制时, 必须首先做好准备工作, 如了解提出规划部门或领导的要求;组织规划领导机构;准备规划所需各类地图;制定规划工作计划等。在做好以上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具体的规划内容的编制, 主要包括区域发展目标、区域发展重点任务、区域发展政策机制保障以及确立评估方案执行情况的指标体系、滚动编制规划的办法。
1. 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区域发展目标是区域规划的核心, 有了目标, 才能提出发展方向, 研究发展方针。由于区域目标涉及区域宏观发展趋势、国内外、区域内外的发展需求, 以及区域内发展基础、条件和资源等等可能性, 因此, 需要对区域发展进行大量的预测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目标。
研究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的关键是对内部人口、交通、物流等的预测以及外部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优化、资源优化配置、外向型经济关联性以及国内外经济需求的预测。具体的预测方法和模型有: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模糊贴近度、因子分析、空间相互作用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系统诊断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 以解决区域规划中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支柱产业的选择等问题, 要求做好各种模型的互补与对接, 形成模型体系[4]。
2. 确定区域发展重点任务与对策
围绕区域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未来发展目标, 提出重点建设项目, 如水、土、矿产、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人口增长, 就业问题, 主导产业, 经济结构, 交通运输系统, 自然保护区, 生态与环境保护, 重点开发区域等方面的重点建设任务, 包括建设规模及空间布局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对跨省级行政区区域进行规划时, 最重要的是做好各省级的功能分区, 明确各省级行政单元的重点发展任务以及行政区之间的协调机制。可以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指标评价体系, 明确要进行评估的重点任务和对象。预测各功能区未来发展趋势, 增强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具体使用的方法有系统动力学 (SD) 模型, 用于综合研究区域PRED协调发展问题;功能对比法;生产函数模型;普及遥感与GIS技术。
3. 拟定区域发展政策机制保障
为确保规划能够政策实施, 保证规划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 提出推动规划有效实施的政策机制保障措施。对跨省行政区区域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政策的执行力度, 协调各省的关系。编制规划时建议由区域内各个省级行政单位派遣人员参加, 做好内部沟通和交流。对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资源优化配置、投融资政策以及政府间协调机制、立法保障做详细梳理。
4. 明确规划方案的评估体系
区域规划涉及的面很广, 区域内部各类要素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到。在制定规划时要首先明确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规划的目标、内容、基本思路与规划方案进行评价, 以便及时发现规划的漏洞和缺陷, 增强预警导向功能。
建立以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协调机制、执行力度、人员安排等组成的评估体系, 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功能对比分析, 结合构建的指标体系对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价、审核。
5. 确定滚动编制规划的办法
在编制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思想是, 在规划的实际操作中不断复核规划的编制效果, 发现问题及时对规划进行修编。或者在规划执行一段时间后, 当外界环境、经济背景发生变化时, 要重新制定规划, 拟定发展目标, 确定发展重点和方向, 采取滚动的编制办法, 改进原有规划。
跨省级区域经济规划的编制方法体系还应该强调规划理念的创新和规划内容的突破, 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将方法体系运用于实践, 解决实际问题, 并提升理论内容, 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摘要:根据当前中国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的现状, 阐明现行跨省级区域经济规划存在的问题, 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探讨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应用的方法体系, 以期为以后的跨省级行政区区域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方法
参考文献
[1]于楠, 等.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现状及成渝经济区发展远景——基于“十一五”时期区域发展的回顾[J].西南金融, 2010, (6) :47-50.
[2]陶希东.跨省区域治理:中国跨省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新思路[J].地理科学, 2005, 25 (5) :529-536.
[3]李克强.区域经济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162-174.
区域行政 篇7
表1显示, 太原市10个县 (市、区) 中, 大部分土壤属于碱性土质, 只有晋源区果园土壤p H均值为7.40, 属于弱碱性土壤。太原市土壤p H为7.2~8.8, 属于微碱性, 而果树最适p H为苹果5.4~6.8, 梨5.6~7.2, 葡萄5.8~7.5, 处于弱酸性范围, 所以太原市弱碱性的土壤对果树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在不同酸碱性的土壤中, 养分含量及成分存在着较大差别。太原市不同行政区域果园土壤养分含量见表2。
太原市果园土壤的主要类型是褐土和潮土两大类, 成土母质以黄土为主, 其次为冲积和洪积物, 其他母质只有少量分布, 黄土母质由于其种植时间长、有机质矿化速度快而积累较少, 所以一般养分含量较低, 而冲洪积母质由于其多为表层土壤冲刷沉淀而成, 养分积累大于消耗, 故养分一般较高。太原市行政区域土壤分为三大类。
1 盆地潮土氮肥中量、磷钾肥中量微肥有效区
本区包括清徐县、小店区、尖草坪区和晋源区的一、二级阶地、河漫滩和山前洪积扇, 面积0.87×104hm2, 土壤类型主要为冲积潮土和洪积褐土性土, 海拔大致在760~800 m, 少部分在900 m左右。本区地势平坦, 气候较暖, 年平均气温9℃~10℃, 无霜期150~160 d, ≥10℃有效积温3 100℃, 特别适宜温带果树的栽培。主要栽培品种有苹果、葡萄、梨、桃, 是太原市葡萄的主产区, 果园栽培管理水平比较高, 果品产量在1 500 kg/0.067 hm2左右, 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 含有机质16.91g/kg, 全氮0.71 g/kg, 速效磷20.97 mg/kg, 速效钾143.17 mg/kg。在施肥中存在施肥配比盲目性的问题。
2 丘陵褐土性土氮肥中量、磷钾肥低量微肥有效区
本区包括太原盆地两侧靠山的丘陵垣地、尖草坪区的北部和阳曲县的大部, 面积约0.82×104 hm2, 海拔大致在900~1 200 m, 年平均气温9℃左右, 无霜期135~145 d, ≥10℃的有效积温2 600℃~3 100℃。本区地形较开阔, 除少部分山地缓坡外, 大部分是靠山的起伏丘陵地带, 水源缺乏, 土层较厚, 栽培树种以苹果、梨最多, 葡萄、杏等也有不少栽培。本区地貌以丘陵为主, 土壤类型以黄土质褐土性土为主, 雨量较少, 水土流失较重, 土壤养分中等, 果园管理水平很不平衡, 果品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因果园管理的好坏差别很大, 本区土壤养分平均值为:有机质11.49 g/kg, 全氮0.61 g/kg, 速效磷11.59 mg/kg, 速效钾126.7 mg/kg。管理好的果园的果品产量可达1 300 kg/0.067 hm2左右, 而疏于管理的单产只有几百千克。施肥管理上不同果园差异很大, 多的每0.067 hm2可达20~30 kg, 少的只施有机肥 (甚至不施) 。
3 山地褐土性土氮肥低量、磷钾肥低量微肥有效区
本区包括太原东西山、阳曲的山地丘陵区和古交娄烦的山间河川和山地丘陵区, 面积约0.49×104 hm2。本区气候温凉, 年平均气温7℃~8℃, 无霜期130~140 d。本区为山地丘陵地貌, 地形开阔, 土层厚, 树种以苹果为主, 梨、杏近年新发展得较多。土壤养分含量较低, 其平均值为:有机质9.51 g/kg, 全氮0.56 g/kg, 速效磷9.46 mg/kg, 速效钾122.23 mg/kg。果园管理较粗放, 施肥水平不高, 施肥以氮肥为主, 磷肥施用较少, 钾肥则很少施用。
区域行政 篇8
一、建立中原经济区创新协调体系
1、建立政府层面的协调机制。
由各地区科技行政部门牵头, 筹建中原经济区创新协调委员会, 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组织机构。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中原经济区科技合作与发展整体规划, 协调中原经济区各地区利益关系, 推动各地区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每年定期在中原经济区各地市轮流举行供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 坚持平等、互信、沟通、合作的基本原则, 就科研、技术和人才的合作与交流的相关问题进行磋商, 及时解决协作中的各种障碍, 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建立科技项目合作机制, 坚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 鼓励和支持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 针对影响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联合攻关。
2、建立民间层次的协调机制。
民间层次的协调机制是对政府层次协调机制的有益补充。民间组织促进地区之间的创新协作, 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借鉴长三角等地区民间协调机制的经验, 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实际情况, 建立民间层次的协调机制。组建中原经济区咨询参谋机构, 该机构由中原经济区以及中原经济区以外的各类专家、学者组成, 为中原经济区协作创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组建中原经济区行业协会、商会, 突破行政区划障碍, 制定区域行业发展规划、区域行业技术标准, 推进区域市场秩序的建立, 探索各类资源的联结和整合, 协调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
二、建立中原经济区知识创新体系
1、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
中原经济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具有一定规模。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为一流高校和国家级实验室较少。截至2009年, 河南省只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高校,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 没有985高校。建立中原经济区知识创新系统, 必须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增加财政投入, 进行政策倾斜, 有重点、有步骤地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建设成为研究型大学, 在本科教育基础上致力于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级人才, 发展基础理论和探索高新科技前沿, 为中原经济区知识创新做贡献。增加基本建设投资、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经费, 改善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 注重人才培养、发掘人才潜力, 建立健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评价体制和激励机制, 营造开放的、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科研环境,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院所, 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2、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分工与协作。
中原经济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许多领域存在着争夺资源、过度竞争的情况, 双方之间的合作不够。在国家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改变高校与科研院所争夺资源的状况, 鼓励科教合作, 加强资源共享, 形成合力。促进科研机构与高校多种形式的合作, 包括共建科研基地、共同承担科研任务、与多种形式的人员交流, 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与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人才等。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 逐步将一部分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并入名牌大学或委托名牌大学管理, 以发挥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 大力发展交叉学科, 占领国际科学前沿。推进行业共性技术体系的建设, 整合和集成现有资源, 促进公共科技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形成一个为全社会科技创新服务的公共平台。
三、建立中原经济区技术创新体系
1、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中原经济区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少, 研发经费少, 研发成果少,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长期以来,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 企业长期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 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必须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使企业具有创新的自主决策权。应建立新型的、贴近产业的“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企业研发中心”的技术创新机制, 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确立创新战略, 努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 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提高核心竞争力。
2、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较快。截至2009年底, 河南省共建设了2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个高新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660亿元, 工业增加值830亿元。根据中原经济区实际情况, 坚持用新技术开发新领域和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提高原创性技术比重和消化吸收外来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做大做强电子元器件、硅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新型显示器、超硬材料等产业, 重点发展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等产业开发区, 努力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辐射拉动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3、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河南省已经建立了多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且初见成效。目前, 中原经济区内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成员主要是河南省境内的创新主体, 在未来的发展中, 应吸引其他地区的创新主体加入。因而, 政府应为各地区创新主体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 组织技术交流见面会、技术创新联盟论坛等。在不影响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 对其他地区创新主体加入技术创新联盟进行引导、鼓励及撮合, 降低搜索成本和谈判成本。
四、建立中原经济区创新服务体系
1、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发展。
中原经济区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初具规模, 截至2010年, 河南省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3300多家, 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10家, 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2家, 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 技术咨询机构2000多家。虽然中介机构规模庞大,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突出表现为数量众多、良莠不齐, 真正能够为区域创新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还很缺乏。针对目前的情况, 要重视和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的政策法规研究, 明确不同类型科技中介机构的性质、类型、地位、作用、制度、运行机制、从业资格、服务标准、行业规范、法律责任等, 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加大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 把一部分原本属于政府的行业管理、项目评估、市场监管等职能委托给科技中介机构承担。设立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公共信息平台和技术平台建设, 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和资质认证, 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 扶持骨干科技中介机构的能力和条件建设等, 支持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对现存的中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 制定中介服务业行业自律服务标准和规范, 借助行业协会的专业性定位与成员自发性参与, 引导中介服务走向人才优秀、硬件完善、专业分工、规模适度的良性发展道路。
2、加强中介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
由于行政体制和历史发展的局限, 中原经济区各地区的科技中介机构都各成体系, 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和互动, 中介机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给整个科技中介服务业带来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极大浪费, 不利于科技中介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建立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 应加强区域内中介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 推动区域内中介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改变各地区中介机构“单打独斗”的做法。为此, 各地方政府要尽快解决公共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 打破信息封锁, 建立区域性公共信息网络, 使各地区科技中介机构充分掌握信息, 为区域内技术创新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各中介机构还应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科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大范围和大规模的学习交流会或进行科技中介从业人员培训, 从而提高科技中介服务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
五、建立中原经济区创新环境体系
1、培育坚实的基础设施环境。
中原经济区拥有以铁路、公路为主的庞大交通运输网络。目前, 河南省铁路运营里程为4000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为5016公里。截至2011年2月, 河南省移动电话用户、固定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分别达到4632.8万户、1430.2万户和3391.6万户, 分别排名全国第5位、第6位和第6位。中原经济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 为创新要素流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为构建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 当前迫切需要建立起以城市为连接点, 涉及交通、电网及信息化网络等方面的跨区域复合网络体系。同时, 地方政府还要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强化吸纳科技人才的载体,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公共图书馆、科技情报网等区域科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2、培育良好的制度环境。
构建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 必须培育良好的制度环境。目前, 尚未建立针对中原经济区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制度。中原经济区应从整个区域的利益出发,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制定激励和规范创新的市场、产业、财政、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
加紧市场制度建设, 规范市场的行为准则, 消除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各种限制和壁垒。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 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 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政府部门适当降低专利申请费用和专利年费的标准, 降低被保护者的成本。加速专利审批速度, 简化审批程序, 提高审批效率, 缩短侵权诉讼的周期。完善财政投入制度, 保证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财政投入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建立跨行政区政府采购制度, 通过政府对高技术产品的巨大需求对技术创新起到“牵引”作用。
参考文献
[1]龙开元: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 2004 (11) .
[2]王鹏: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特征与动力支持研究[J].发展研究, 2009 (1) .
[3]王鹏:论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J].广东社会科学, 2009 (2) .
区域行政 篇9
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目标
粤港澳跨行政区域是我国区域合作实践中的一个特殊区域, 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单个行政区域, 也不同于主权国家之间的合作区域或内地各省 (市) 、自治区之间的合作区域, 而是在“一国两制”的条件下, 由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 (广东省) 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三者之间通过某种联系建立起来的跨越行政区划的整体区域。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则是由粤港澳三个行政区域内有着密切联系的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在具有统一创新环境下不断创新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跨越行政区划的多层次结构的区域创新系统。
改革开放30年来, 处于南中国地区的广东省, 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和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 在粤港澳跨行政区域经贸交流与技术合作等方面,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充分体现了由粤港澳三地联手形成的“大珠三角”的“龙头”效应。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存在, 导致生产要素无法在三个行政区域之间自由流动, 造成资源浪费和创新效率低下, 制约了该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和经济协调发展。因此, 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总体目标就在于:在“一国两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 根据CEPA和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有关要求,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 以广东省为主体, 联合和利用港澳地区的科技力量, 通过协调三地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 整合三地创新资源, 加快粤港澳跨行政区域科技创新与合作, 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富有活力、开放竞争”的多元、动态的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 实现“1+1+1>3”的总体战略目标。
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具体目标是: (1) 进一步确立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在华南经济带乃至全国的经济、科技主导地位,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鼓励新技术改造传统支柱产业, 未来10年内使该区域从全球性的制造业加工基地发展成为制造业的加工与知识产权的拥有、先进技术的提供基地, 进入全球核心创新区域行列; (2) 通过粤港澳三地的科技创新与合作, 主动承接国际产业新转移, 增强跨行政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力, 提升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逐步推动粤港澳跨行政区域成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和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国内外创新市场的接轨区、具有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重要经济区域, 实现由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向自主参与国际分工转变, 全面提升该区域在国际产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和战略竞争力; (3) 以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互动为契机, 在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内部相互开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公共仪器设备、技术标准检测评价机构, 共同建设科技成果交易、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逐步培育一批世界级优秀的研发团队, 产生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 使该区域成为我国有重要地位的产业改造、科技研发和创新基地, 并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充分利用香港和澳门两个国际“窗口”及与东盟地区密切联系的优势, 有重点地抢占世界科技前沿阵地, 开拓国际市场, 在主导产业领域形成若干科技创新集群和产业联盟, 形成一批有优势、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基地, 使主导产业的国内外竞争力明显增强。
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
按照技术创新的难易程度和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 可以将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分为技术引进、技术学习、技术集成、渐进自主技术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5个层次依次递进 (见图1) 。其中, 技术引进坚持的是拿来主义方针, 它不仅要引进国外成熟的先进技术, 更要重视发达国家新兴或在研先进技术的引进, 提升引进技术的层次。技术学习以提高技术能力为目的, 是粤港澳跨行政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活动, 成功的技术学习需要企业持续地吸收和消化外部知识, 同时还需要企业适当程度地模仿创新和自主开发, 不断积累知识存量。技术集成是提升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是在知识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技术创新摆脱单一创新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结果。渐进自主技术创新是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模式的追求目标, 也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源泉, 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尤其是新兴技术的基础上, 经过技术学习和技术集成, 可逐步形成渐进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突破性技术创新是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模式的根本动力, 也是技术创新的最高层次, 需要创新资源的高度聚集, 从而产生先导性技术、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重大基础性技术的突破性创新。
注:广东省北部地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肇庆、云浮6市, 东西两翼地区包括东翼的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市和西翼的湛江、茂名、阳江3市。
在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中, 各个层次的创新模式, 遵循着渐进发展的动态过程。不同城市或区域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 可采用和实施不同层次的创新模式, 其创新功能定位也不尽相同 (见表1) 。
(1) 第一层次, 充分利用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四地的对外开放、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 坚持高水平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学习, 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不同领域、不同来源的技术集成, 逐步形成较高的渐进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在区域内有比较优势的重点领域, 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纽带, 开展跨行政区域创新合作、联合攻关, 力争获取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抢占前沿制高点, 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通过跨行政区域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积极培育和提升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 以国际眼光和全球化视野把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四地建设成为粤港澳跨行政区域的知识创新中心 (科学研究中心) 、知识发源基地和创新成果交易中心, 吸引更多的管理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和物流中心等形式的企业总部, 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穗深港澳”国际总部经济带, 推进四地在金融、贸易、航运、中介等服务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该层次产业发展以原创性的“高、精、尖”为主, 在珠三角地区率先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广州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 (计算机及零部件、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新型光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等) 、石化及精细化工业、软件产业、生物产业、信息服务和创意产业、数控装备制造业, 并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作为重要内容, 突出强调加快科技园区特别是广州国际生物岛的建设, 努力成为广东省建立完善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建成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 力争成为亚洲先进城市乃至世界重要城市。深圳要充分发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软件业等前瞻性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优势,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新能源等新兴高技术制造业。广州、深圳均要坚定确立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主攻方向, 积极与香港、澳门的物流业、金融业、会展业、旅游业、商贸流通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相结合, 加快发展创意产业、商务服务业 (包括会计、广告、法律、设计等) 、科技服务业、文化服务业、休闲服务业等新兴和高端服务业, 构建“港澳接单——广深服务”或“广深接单——港澳服务”的服务业合作发展新模式, 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
(2) 第二层次, 积极发挥以珠海、佛山、江门、惠州、东莞和中山等6个地级市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梯队城市的腹地作用, 以第一层次为知识创新源头, 加强技术学习和技术集成, 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实施“腾笼换鸟”的过程中, 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等生产要素, 现已形成的制造业基地, 以及当地巨大的消费市场等优势, 实现与第一层次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结合, 从而进一步促使世界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向这些城市群转移;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重点发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加强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 建成具有珠江三角洲地区特色和优势的相互开放与共享共用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
该层次产业发展以“中上游”为主, 加快对第一层次的新知识和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 在区域优势产业或主导产业中筛选一批具有本地优势和地方特色的重大项目, 引导推动区域内大中型企业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组成区域产业协作联盟, 形成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使其成为粤港澳跨行政区域的技术研发中心、工艺开发中心和创新扩散基地。
(3) 第三层次, 广东省北部地区和东西两翼地区要主动接轨创新能力较强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 有效把握好这些城市或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转移机会, 充分利用其知识创新与技术辐射作用, 加强技术引进和技术学习, 积极吸引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和高科技人才向本区域扩散, 发挥北部地区和东西两翼地区在生产制造环节上的优势, 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及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的步伐,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优化;以壮大制造业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 以各具特色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 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利用外资为手段, 以发展具有优势的临海型、资源型、特色型工业为重点, 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临海产业和外向型渔业, 实现跨越式发展。
该层次产业发展以“双转移”为重点 (见图2) , 即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北山区、东西两翼转移;而粤北山区、东西两翼的劳动力, 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 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 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在做强做大工艺玩具、音像制品、纺织服装、食品、陶瓷等现有基础较好、轻工类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 (北部地区、东翼地区) , 以及轻纺、家电、五金和以高岭土为主的资源深加工、皮革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北部地区、西翼地区) 的同时, 要积极培育石化、钢铁、造纸、化工、电子、医药、机械等高新技术产业, 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发挥大型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延长创新产业链, 依靠技术集成和渐进自主技术创新推动专业镇特色产业发展, 成为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技术服务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区域行政 篇10
一、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概念及意义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是指对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的审计监督。具体而言,就是对地区国土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节能减排、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生态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的审计监督。通过审计,正确评价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资源环境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履职情况,反映存在的问题,界定相关责任。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转变了“唯GDP论英雄”的考核模式,进一步突出“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表现出施行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首先,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有助于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自然资产责任审计制度的提出与实行,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其次,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并通过审计进一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促进公平公正的实现;再次,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自然资源保护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焦点,但同时也是难点。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规范各方行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二、县域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的内容
县域区域自然资产责任审计,要在明确审计对象的基础之上,拓展审计内容,以确保自然资产资源责任审计落实到位。下页图是县域自然资产资源审计的内容体系。
从下页图中可知,县域自然资产资源责任审计内容,强调审计的全面性与有效性。首先,在自然资产资源管理情况的审计中,强调公益性自然资源管理以及无形资产变化情况的审计;其次,在自然资产管理情况审计中,着重审计县域部门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执行与落实情况,并重点审计政府出台的政策,是否符合国家法规所确定发展目标;再次,在自然资产资源负债表的合法审计中,强调自然资源资产消耗、污染、保护成本以及收益的审计,突显出审计工作的全面性。
三、创新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方法
传统审计方法有检查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这些审计方法对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来说仍然是有效的。但是,传统的审计方法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新的审计方法是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的重要基础。
从理论界来看,当前所提的新方法,强调不同的自然资源资产,所采用的审计方法不同。(1)对于因水资源破坏等造成的自然资源资产损失,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法”进行计量分析;(2)对于森林、草坪等产生的绿色效益,进行可采用“资产价值法”进行计量分析;(3)对于重污染企业造成重大人身危害的环境污染,可采用“人力资本法”进行计量分析。
在此基础之上,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应进一步强化“在线监测法”的有效使用。当前,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处于发展阶段,而环境领域的监测网络也正在完善之中,如卫星遥感数据接收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空气监测系统、排污监测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完善,对于强化自然资源责任审计非常重要。
总之,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新的战略发展地位,如何深化环境资源保护,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抓好自然资产资源责任审计,是自然资产资源保护、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对于县域内的自然资产资源责任审计,仍面临诸多的现实问题,但更多地强调在责任审计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县域审计工作之现状,进一步明确审计对象,优化与调整审计方法与审计内容,确保县域自然资产资源责任审计落实到位。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强化自然资产资源管理,成为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立足于我国自然资产资源责任审计之现状,以县域区域内的自然资产资源责任审计为研究主体,阐述做好县域自然资产资源责任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县级行政区域,自然资产资源,责任审计
参考文献
[1]孟晓凡.试述内部经济自认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J].税务与经济,2009,(3).
[2]李利华.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J].学术交流,2012,(3).
[3]张宏亮,陈怡娟.我国自然资产审计问题探析[J].兰州学刊,2006,(8).
【区域行政】推荐阅读:
区域行政垄断06-07
行政区域09-07
县级行政区域05-09
行政区域划分08-17
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12-02
区域次区域07-27
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发展(全解析)10-27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区域材料制作01-19
温州区域07-17
区域效应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