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保障

2024-10-21

区域保障(精选10篇)

区域保障 篇1

区域教育, 就是研究发生在特定教育区域里面的教育活动及其与区域环境之间的关系, 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区域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内部环境是指区域教育自身所构成的环境因素。外部环境是区域教育所存在的客观环境。区域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有机系统, 其存在与发展必然受到其内部诸要素所构成的内部环境和所依赖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 保障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着眼于这一重要前提。

一、影响区域教育发展的内部因素

1、优化观念性因素, 建立支撑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系统。

观念性因素是区域教育发展的灵魂, 对区域教育的政策制定、发展模式、发展水平都会有深刻的影响。同时, 在特定的区域里, 常常形成带有区域特点的教育传统观念, 而且由于相对独立的区域所具有的封闭性, 这种观念一旦形成, 又常常成为教条式的观念, 不易改变、不易吸收外部的新思想、新观念。因此, 要保障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建构形成有利于区域教育发展的观念体系。首先, 要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观念。选择适合于区域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 逐步取代陈旧的思想观念, 是建立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念体系的重要步骤。其次, 要结合区域的特点, 敢于创新、敢于实践, 形成新的教育思想观念。

2、充分发挥区域政府的作用, 改革区域教育管理体制。

影响区域教育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中, 区域政府对待教育的态度, 会直接成为推动或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 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争取区域政府的支持, 也是发展区域教育的重要保障机制。首先, 要下放管理权限, 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全社会共同支持教育发展的局面, 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次, 通过教育立法, 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教育职责和义务, 协调区域政府和区域教育之间的关系,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总量, 保证区域教育政策能有效的促进区域教育的发展。

3、建立合理的区域教育结构, 保障区域教育功能的发挥。

结构性因素和功能性因素对区域教育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因此, 在优化教育结构时, 首先要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的发展对不同教育层次人才的总需求, 根据对区域社会人才需求的预测来确定区域教育的规模和层次。其次要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类型、结构及其对人才类型、专业的要求, 使区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最后要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的办学条件和区域教育系统的客观需求之间的适应性, 最佳的考虑是既不要出现教育资源的浪费, 也不要出现办学条件紧张, 危害教育发展的现象。

二、影响区域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

任何区域教育存在发展的外部环境都是独特的、个性化的。因而, 它对区域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也必然是独特的、个性化的, 这决定了区域教育的发展道路只能是适应区域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1、优化区域教育系统的发展环境, 建立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区域教育存在的外部环境, 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外部系统,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要素。这些要素既单独与教育发生相互关系, 也作为一个整体与教育发生关系, 而且它们之间也发生相互关系,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发展。因此, 要对以上因素进行协调, 促使其为区域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首先, 要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等方式, 建立区域教育系统发展所必需的物质、信息、人员的输入机制。其次, 要协调好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要素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为区域教育发展服务的协调机制。最后, 要充分考虑区域教育系统发展的超前性规律, 提高环境系统对区域教育的支撑力度。

2、实施教育区域化战略, 密切区域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关系。

从宏观上来看, 教育的区域化发展就是要求一个国家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 把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把教育的管理权利逐渐下放给地方, 由地方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来发展教育事业, 实现教育的地方化、区域化发展。首先, 要合理地分配教育管理权利, 使区域社会获得管理本区域教育事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区域教育的权利。其次, 各区域必须根据本区域的特点来制定区域教育的发展战略, 实现区域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教育, 保障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 是教育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 因此, 必须逐步提高教师待遇,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同时要规范教师队伍, 推进教师的职业化建设。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及其培养高水平教师的“母机”, 因此, 加强师范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所在, 是提高教师水平的根本所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益加大, 教育也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区域差异, 因此, 充分协调好教育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促进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 是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

关键词:区域教育,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德山, 教育的区域性陈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7)

[2]封尊琪, 可持续发展下区域教育模式建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9, (4)

区域保障 篇2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区队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是落实矿安全生产责任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区队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为了有效提高我队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持续我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保证各施工区域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特制定了如下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成员:

二、任务分解

1、回收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措施

1.1、回收施工严格按照部室安排,队组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措施及施工组织方案,合理确定施工工期,明确施工标准及要求;对参与施工作业的职工进行贯彻学习;

1.2、根据干部分工,明确包班负责人,对所包班组施工作业标准进行监督考核;

包班干部明细: 生产一班包班干部: 生产二班包班干部;检修班包班干部: 1.3、各班组施工前合理划定标准化承包区域,对承包区域的标准化达标工作负责;

1.4、巷道冲洗每班严格按要求进行;巷道定期冲洗由郭毅伟进行负责安排;

零工施工期间分管区域明细: 同一地点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对班组标准化分管区域进行划分;多头面施工时,施工班组对本班组施工地点标准化区域达标工作负责;施工区域变化时,另行制定区域划分。

区域达标责任人明细: 分管区域:施工区域进风巷 包班干部:

生产一班责任人:*** 负责当班施工区域达标

分管责任人:*** 负责材料、备件码放,各类管线吊挂 *** 负责杂物、白色垃圾、设备卫生处理 *** 负责施工区域内电气设备完好 分管区域:施工区域回风巷 包班干部: *** 检修班责任人:*** 负责当班施工区域达标

分管责任人:*** 负责材料、备件码放,各类管线吊挂,运输系统达标

*** 负责杂物、白色垃圾、设备卫生处理

*** 负责施工区域内电气设备完好

分管区域:施工区域所属横川 包班干部:*** 生产二班责任人:*** 负责当班施工区域达标

分管责任人:*** 负责材料、备件码放,杂物、白色垃圾、设备卫生处理;排水系统完善; *** 负责巷道及工作面支护 *** 负责施工区域内电气设备完好

1.4、各施工班组根据工种明确回收任务,检修班负责对设备按标准进行拆卸、码放及运输;生产班组负责按标准进行装车、运输;

1.5、根据作业任务,各班组施工人员按照本岗位施工标准进行作业;

2、安装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措施 区域达标责任人明细: 分管区域:施工地点 包班干部:*** 生产一班责任人:*** 负责当班施工区域达标 分管责任人:*** 负责材料、备件码放,各类管线吊挂 *** 负责杂物、白色垃圾、设备卫生处理 *** 负责施工区域内电气设备完好 分管区域:施工地点 包班干部;***

生产二班责任人:*** 负责当班施工区域达标

分管责任人:*** 负责材料、备件码放,两巷杂物、白色垃圾、设备卫生处理;排水系统完善; *** 负责两巷及工作面支护 *** 负责施工区域内电气设备完好

分管区域:施工地点 包班干部:*** 检修班责任人:*** 负责当班施工区域达标

分管责任人:*** 负责材料、备件码放,各类管线吊挂,运输系统达标

*** 负责杂物、白色垃圾、设备卫生处理

*** 负责施工区域起吊锚杆、绞车底座等施工 *** 负责施工区域内电气设备完好

2.1、安装施工严格按照部室安排,队组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措施及施工组织方案,合理确定施工工期,明确施工标准及要求;对参与施工作业的职工进行贯彻学习;

2.2、根据干部分工,明确包班负责人,对所包班组施工作业标准进行监督考核;

2.3、各班组施工前合理划定标准化承包区域,对承包区域的标准化达标工作负责;

2.4、各施工班组根据工种明确安装任务,生产班组负责按标准进行安装;检修班负责对设备按标准进行接火、试运转及完好处理;

2.5、根据作业任务,各班组施工人员按照本岗位施工标准进行作业;

3、进、出架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措施 区域达标责任人明细:

分管区域:进、出架工作面进风巷 包班干部:*** 生产一班责任人:*** 负责当班施工区域达标 分管责任人:*** 负责工作面进风巷区域标准化达标 *** 负责巷道运输区域标准化达标 *** 负责施工区域内电气设备完好

分管区域:进、出架工作面回风巷 包班干部:*** 生产二班责任人:*** 负责当班施工区域达标 分管责任人:*** 负责工作面回风巷区域标准化达标

*** 负责运输区域标准化达标 *** 负责施工区域内电气设备完好

分管区域: 进、出架工作面及横川 包班干部: *** 检修班责任人:*** 负责当班及工作面施工区域达标 分管责任人:*** 负责运输系统及横川标准化达标 *** 负责支架系统标准化达标

*** 负责巷道施工区域支护达标及材料整理 *** 负责施工区域内电气设备完好

3.1、进、出架施工严格按照部室安排,队组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措施及施工组织方案,合理确定施工工期,明确施工标准及要求;对参与施工作业的职工进行贯彻学习;

3.2、根据干部分工,明确包班负责人,对所包班组施工作业标准进行监督考核;

3.3、各班组施工前合理划定标准化承包区域,对承包区域的标准化达标工作负责;

3.4、各施工班组根据工种明确进、出架任务,生产班组负责按标准进行进、出架;检修班负责对设备按标准进行完好处理;

3.5、根据作业任务,各班组施工人员按照本岗位施工标准进行作业;

4、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措施 区域达标责任人明细: 分管区域:采煤工作面 包班干部:*** 生产一班责任人:*** 负责当班施工区域达标及分管进风巷区域标

准化达标

分管责任人:*** 负责工作面拉架及割煤标准化达标

*** 负责两巷超前支护及端头支护区域标准化达标

*** 负责施工区域内电气设备完好 分管区域:采煤工作面 包班干部:*** 生产二班责任人:*** 负责当班施工区域达标及分管回风巷区域标

准化达标

分管责任人:*** 负责两巷超前支护及端头支护区域标准化达标

*** 负责工作面拉架及割煤标准化达标 *** 负责施工区域内电气设备完好

分管区域: 采煤工作面 包班干部:*** 检修班责任人:*** 负责当班施工区域及机电材料码放区域、各个施工横川标准化达标

分管责任人:*** 负责“三机”设备完好达标 *** 负责支架、采煤机完好达标

*** 负责巷道施工区域支护达标及材料整理 *** 负责施工区域内电气设备完好

4.1、采煤施工严格按照部室安排,队组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措施及施工组织方案,明确施工标准及要求;对参与施工作业的职工进行贯彻学习;

4.2、根据干部分工,明确包班负责人,对所包班组施工作业标准进行监督考核;

4.3、各班组施工前合理划定标准化承包区域,对承包区域的标准化达标工作负责;

4.4、各施工班组根据工种明确采煤任务,生产班组负责按标准进行采煤作业;检修班负责对设备按标准进行完好处理;

4.5、根据作业任务,各班组施工人员按照本岗位施工标准进行作业;

三、施工标准

1、回收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标准

1.1、回收设备、材料根据标准分类、分层码放,不得乱认乱放,码放材料保证不超高,安全出口畅通;

1.2、材料实行挂牌管理,牌板吊挂整齐,板面完好、干净,内容清

晰;

1.3、装车严禁出现“四超”车辆;车辆装车后按规范标准捆绑牢固; 1.4、停放车辆严格按照运输作业规范规定,不得乱停乱放,不得影响进出车及行人;

1.5、回收期间,施工工具必须齐全、完好,不合格工具严禁下井使用,施工工具不得乱认乱放,集中管理;

1.6、施工区域内严禁有白色垃圾、杂物、积水,班班专人负责清理; 1.7、对部门及以上单位检查出现的三定问题,由当班班组长负责落实整改,跟班干部负责监督完成情况;

2、安装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标准

2.1、安装设备时,备品、备件码放平稳,不得乱认乱放,码放保证不超高,安全出口畅通;

2.2、备品、备件实行挂牌管理,牌板吊挂整齐,板面完好、干净,内容清晰;

2.3、卸车时,车辆必须停在平巷有阻车器处,如无阻车器必须使用临时阻车器或打飞机杠的方式进行租车作业,起吊卸车作业时,必须工具完好,严禁生拉硬拽,人员站位合理;退路畅通;

2.4、停放车辆严格按照运输作业规范规定,不得乱停乱放,不得影响进出车及行人;

2.5、安装期间,施工工具必须齐全、完好,不合格工具严禁下井使用,施工工具不得乱认乱放,集中管理;

2.6、施工区域内严禁有白色垃圾、杂物、积水,班班专人负责清理; 2.7、对部门及以上单位检查出现的三定问题,由当班班组长负责落实整改,跟班干部负责监督完成情况;

3、进、出架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标准

3.1、进、出架施工前,首先检查各个系统完好,特别是运输系统,每班派专人对运输系统进行巡查处理;

3.2、进、出架期间回收材料实行挂牌管理,牌板吊挂整齐,板面完好、干净,内容清晰;

3.3、卸架时,警戒到位,严禁生拉硬拽,人员站位合理,退路畅通;装架时,警戒到位,装架车辆与装车平台连接牢固,严禁生拉硬拽,人

员站位合理,退路畅通,支架装车平稳、固定牢固;

3.4、停放车辆严格按照运输作业规范规定,不得乱停乱放,不得影响进出车及行人;

3.5、进、出架期间,施工工具必须齐全、完好,不合格工具严禁下井使用,施工工具不得乱认乱放,集中管理;

3.6、施工区域内严禁有白色垃圾、杂物、积水,班班专人负责清理; 3.7、对部门及以上单位检查出现的三定问题,由当班班组长负责落实整改,跟班干部负责监督完成情况;

4、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标准

4.1、采煤施工前,首先检查各个系统完好,确保系统达标后方可进行作业;

4.2、采煤期间回收材料实行挂牌管理,牌板吊挂整齐,板面完好、干净,内容清晰;

4.3、各岗位司机范围及标准 4.3.1、皮带司机范围及标准:

1、范围:进风横川风门至皮带机头(包括皮带储存部),盘区皮带机尾50米内。

2、标准:

(1)、皮带机及附属设施齐全完好、运行正常;

(2)、架棚巷两帮无白色垃圾、杂物及浮煤矸块,顶帮背板齐全、完好,不缺少拉杆;

(3)、盘区皮带机尾50米内、顺槽皮带机头及储存部范围内要清洁干净,无浮煤、大块、煤泥及其它杂物,无卧铺;

(4)、范围内机电设备要保持清洁;(5)、管线吊挂整齐,严禁出现铁丝吊挂;

(6)、消防器材、排水系统、压风自救、喷雾降尘、通信监测保证齐全、完好、效果好;

(7)、保持已有的牌板齐全、清洁卫生、吊挂整齐;

(8)、当班回收或存放在本区域内的备件要及时按要求码放整齐并挂牌,保证文明生产达标。4.3.2、泵站司机范围及标准:

1、范围:泵站前后50米范围内。

2、标准:

(1)、架棚巷两帮无白色垃圾、杂物及浮煤矸块,顶帮背板齐全、完好,不缺少拉杆;

(2)、范围内机电设备保持清洁;(3)、管线吊挂整齐,严禁出现铁丝吊挂;

(4)、消防器材、排水系统、通信监测系统、检测监测仪器完好;(5)、保持已有的牌板齐全、清洁卫生、吊挂整齐;

(6)、当班回收或存放在本区域内的备件要及时按要求码放整齐并挂牌,保证文明生产达标。

4.3.3、控制台司机范围及标准:

1、范围:皮带机尾至开关架出口清扫器处。

2、标准:

(1)、范围内无浮煤、矸块、白色垃圾等杂物,文明生产达标;(2)、范围内的机电设备保持清洁;

(3)、管线吊挂整齐、严禁出现铁丝吊挂;

(4)、消防器材、压风自救、电缆滑道、排水系统(包括备用泵)保证正常使用、喷雾降尘、通信监测系统保证齐全、完好、效果好;

(5)、保持已有的牌板齐全、清洁卫生、吊挂整齐;

(6)、当班回收或存放在本区域内的备件要及时按要求码放整齐并挂牌,保证文明生产达标。

4.3.4、端头工范围及标准:

1、范围:端头架及机头、尾超前支护范围内。

2、标准:

(1)、范围内无杂物、浮煤矸块、积水,三角区浮煤大块及时处理;(2)、安全出口保证高、宽度达要求;

(3)、支柱严格执行规程措施要求,保证直线度及初撑压力;(4)、防倒、防射装置齐全有效;

(5)、端尾要保证上偶角瓦斯探头吊挂位置合理。(6)、多余的材料、柱要运到指定地点并码放整齐;

(7)、保证压风自救、细水喷雾、排水系统(包括备用泵)保证正

常使用、通信监测系统保证齐全完好;

(6)、保持已有的牌板齐全、吊挂整齐、清洁卫生。(7)、退锚器完好、正常;

(8)、工溜机尾冷却水系统完好、正常。4.3.5、支架工范围及标准:

1、范围:除端头架外的所有支架,工溜挡煤板情况。

2、标准:、(1)、支架无倒架、咬架现象,溜子及支架保证直线度;(2)、所有支架活柱行程不小于规定值,严禁出现死架;(3)、支架管路接头连接完好,严禁出现铁丝代销;(4)、喷雾齐全完好、效果好,不漏液;

(5)、支架微表、圆图仪完好、吊挂整齐,压力达规定值;(6)、照明、通信系统完好;

(7)、支架各类销子齐全,与溜子联接件齐全完好;

(8)、立柱、千斤不漏液、不自动下沉;各操作手把齐全完好、不漏、串液。

(9)、工溜挡煤板保持正常。4.3.6、采煤机司机范围及标准:

1、范围:采煤机及附属10米范围内电缆。

2、标准:

(1)、采煤机及附属设施齐全、完好、正常;(2)、各部位联接螺栓齐全紧固;无失爆。(3)、冷却喷雾系统完好;

(4)、各种操作手把、按钮要齐全、完好、灵活(敏)可靠;(5)、油位适当,温度不超高;(6)、消防器材齐全完好。(7)、机身清洁卫生,无浮煤。4.3.7、工溜司机范围及标准:

1、范围:工溜及机头附属设施、机头五个架浮煤清理。

2、标准:

(1)、工溜及附属设施齐全完好,运行正常;

(2)、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3)、刮板、马蹄齐全完好;

(4)、冷却喷雾系统完好、正常,效果好;

(5)、工溜机头设备上保持清洁、卫生,无浮煤堆积。(6)、机头5个支架范围内清理浮煤,文明生产达标。4.3.8、看电缆工范围及标准:

1、范围:工溜机头至机尾电缆及机组冷却水管、电缆槽内卫生。

2、标准:

(1)、电缆及水管完好;

(2)、电缆、水管顺畅,不扭结,严禁出现死弯;(3)、电缆槽内无大块、杂物、浮煤。4.3.9、巷道及材料管理

检修班一组:负责所有巷道顶帮管线吊挂及机电设备完好,所回收的机电材料和备品备件的管理码放,按规范达标码放。(负责人:***)

检修班二组:负责回风的回收件(铁道、道木、轨枕、阻车器、道夹板、所有管路)保证按规范码放。(负责人:***)

秦利辉负责所有牌板吊挂及卫生。

生产一班:负责回风巷巷道文明生产(负责人:***)。生产二班:负责进风巷巷道文明生产(负责人:***)。

4.4、采煤期间,施工工具必须齐全、完好,不合格工具严禁下井使用;

4.5、施工区域内严禁有白色垃圾、杂物、积水,班班专人负责清理; 4.6、对部门及以上单位检查出现的三定问题,由当班班组长负责落实整改,跟班干部负责监督完成情况;

四、标准化考核

1、回收施工标准化考核

1.1、回收设备、材料未按标准分类、分层码放,乱认乱放,码放材料保证超高,一项不达标考核当班责任人2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100分,考核班组2000分;安全出口不畅通,按一起严重违章考核,考核责任人5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300分,月底考核班组总分2%;

1.2、材料未实行挂牌管理,牌板吊挂不整齐,板面不完好,内容不清晰,考核责任人200分;

1.3、装车出现“四超”车辆;车辆装车后未按规范标准捆绑牢固,按一起严重违章考核,考核责任人5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300分,月底考核班组总分2%;

1.4、停放车辆为按照运输作业规范规定,乱停乱放,影响进出车及行人,按一起严重违章考核,考核责任人5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300分,月底考核班组总分2%;

1.5、回收期间,人为损坏施工工具,根据情节严重情况考核责任人100分-500分;

1.6、施工区域内有白色垃圾、杂物、积水,班班专人负责清理,责任人3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200分,月底考核班组3000分;

1.7、对部门及以上单位检查出现的三定问题,由当班班组负责落实绩效考核;对处理不了的问题,向相关部室反映;

2、安装施工标准化考核

2.1、安装设备时,备品、备件未按要求码放,一项不达标考核当班责任人2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100分,考核班组2000分;安全出口不畅通,按一起严重违章考核,考核责任人5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300分,月底考核班组总分2%;

2.2、材料未实行挂牌管理,牌板吊挂不整齐,板面不完好,内容不清晰,考核责任人200分;

2.3、卸车时,车辆必须停在平巷有阻车器处,如无阻车器必须使用临时阻车器或打飞机杠的方式进行租车作业,起吊卸车作业时,必须工具完好,严禁生拉硬拽,人员站位合理;退路畅通,违反以上每一项均按一起严重违章考核,考核责任人5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300分,月底考核班组总分2%;

2.4、停放车辆为按照运输作业规范规定,乱停乱放,影响进出车及行人,按一起严重违章考核,考核责任人5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300分,月底考核班组总分2%;

2.5、安装期间,人为损坏施工工具,根据情节严重情况考核责任人100分-500分;

2.6、施工区域内有白色垃圾、杂物、积水,班班专人负责清理,责任人3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200分,月底考核班组3000分;

2.7、对部门及以上单位检查出现的三定问题,由当班班组负责落实绩效考核;对处理不了的问题,向相关部室反映;

3、进、出架施工标准化考核

3.1、进、出架施工期间,不安排专人对运输系统进行巡查处理,考核当班负责人300分;

3.2、进、出架期间回收材料未实行挂牌管理,牌板吊挂乱,板面不完好,内容模糊,考核责任人200分;

3.3、卸架时,警戒不到位,生拉硬拽,退路不畅通;按一起严重违章考核,考核责任人5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300分,月底考核班组总分2%;装架时,警戒不到位,装架车辆与装车平台连接不牢固,退路不畅通,支架装车不稳定,按一起严重违章考核,考核责任人5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300分,月底考核班组总分2%;

3.4、停放车辆为按照运输作业规范规定,乱停乱放,影响进出车及行人,按一起严重违章考核,考核责任人5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300分,月底考核班组总分2%;

3.5、进、出架期间,人为损坏施工工具,根据情节严重情况考核责任人100分-500分;

2.6、施工区域内有白色垃圾、杂物、积水,班班专人负责清理,责任人300分,当班验收员、班长株连200分,月底考核班组3000分;

3.7、对部门及以上单位检查出现的三定问题,由当班班组负责落实责任人,进行绩效考核;对处理不了的问题,向相关部室反映,由队组内部分摊绩效;

4、采煤标准化考核

4.1、采煤施工前,首先检查各个系统完好,系统不达标强行进行作业,按一起停产整顿进行考核,考核班组总分10%;

4.2、采煤期间材料未实行挂牌管理,牌板吊挂乱,板面不完好,内容模糊,考核责任人200分;

4.3、各定岗司机未按规定程序现场交接班,每次考核100分;造成事故的,根据情节严重情况考核300-1000分;

4.4、采煤机司机操作不当导致工作面工程质量不合格的,责任人按一起严重违章考核800分,株连当班跟班干部200分;

4.5、出现其他质量不合格,如支护质量、安全出口、岗位设备出现严重失爆的,考核责任人、班组长、验收员各800分,株连当班跟班干部200分;

4.6、由于当班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工作面停产整顿的,除承担所扣绩效外,月底队内对责任人考核1000分,班组长、验收员各800分,考核班组总分10%,株连当班跟班干部300分;

4.7、对部门及以上单位检查出现的三定问题,由当班班组负责落实责任人,进行绩效考核;对处理不了的问题,向相关部室反映,由队组内部分摊绩效;

4.8、其他未尽事宜,按照《综采队管理制度汇编》进行考核。

安全质量标准化区域达标

保障措施

区域保障 篇3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区域图书馆 协同保障 资源共享 图书馆联盟 运行机制

分类号 G259.23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operative Security about Regional Academy Library

Fang Xiangming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the elements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gional security. On the basis of the discussion, it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the regional cooperative security,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guiding principles, the types of resources, the policy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th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regional cooperative security.

Keywords Academy library. Regional library. Collaborative security. Resource sharing. Library consortia. Operation mechanism.

1 区域协同保障的组成要素及现实意义

1.1 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区域协同保障主要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图书馆在合作框架内,通过统一组织、协调和分工,增加文献品种,减少重复,重点建设特色资源,尽可能将各自承担范围内的文献资源收集齐全,并保持一定的系统性、新颖性和权威性,使区域图书馆馆藏在整体上分布更合理、种类更齐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集成化的联合服务[1]。主要包含两个要素(如图1所示):一是协同采购,这是协同服务的资源基础;二是协同服务,这是协同采购的前提和保障。协同服务不仅包括文献信息服务,还包括联合参考咨询、科技查新以及联合编目[2]等方式。两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如果没有协同采购,难免形成“你有我有,你无我亦无”的资源分布状态,资源共享的基础就会很薄弱,协同服务的质量将大打折扣;相反,如果缺乏协同服务,各馆只为本馆用户服务,那么势必会增加对方馆协同采购的外部压力和风险,进而丧失合作的动力和自信心,使得合作与共享只能停留在口号或者维持在较低层次上。

图1 区域协同保障要素图

1.2 现实意义

(1)区域协同保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各馆将有限的经费用在最需要的资源上,优化资源配置,夯实馆际合作的物质基础。

(2)可以降低复本数量,增加文献种类,扩大资源覆盖面,再加上其他馆藏的联合保障,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区域文献保障率。

(3)可以有效聚合文献供应和用户需求,显著提高各馆的文献保障能力及扩大相应的服务范围,从而提高文献使用率。

(4)当前图书馆普遍面临着资源价格急剧上涨的窘境,为了应对经费危机,只能忍痛割爱,舍弃订购用户仍有需求的某些资源,而建立协同保障机制籍助于联盟集体的力量和有效分工,用户可以利用其他成员馆的文献满足需求,于是“割爱”就无需“忍痛”了。

(5)对于一些普及性的常用数据库等,区域图书馆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具有与文献出版商通过谈判降低文献采购价格的更多筹码,通过压价把节约下来的经费用于购买更多新的文献资源,例如CALIS、JALIS等机构目前都会组织成员馆参与外文文献以及电子资源的集团购买。

2 区域协同保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1 挑战

资源共建共享在图书馆界早已成为一种共识,亦可谓深入人心,但真正实践起来依然困难不少,主要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作祟,造成资源共享意识淡薄,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

2.1.1 彻底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尚需时日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一直延续着“大而全,小而全”的资源建设模式,馆藏的丰富程度成为判别图书馆地位与实力极为重要的标准之一,特别是受高校评估的影响,重复购买甚至短期集中大量采购文献的现象时有发生,馆藏质量令人担忧。同时“自给自足”的封闭意识依然强烈,馆际合作采购阻力重重,大多数资源和服务仅对校内师生开发开放,保守主义严重,缺乏全局观和开放共享的胸怀。有的馆即便是CALIS 成员,但其特色库存本地系统不对校外开放,从而导致投资近百万元的特色库项目只能“孤芳自赏”[3]。

2.1.2 现行管理模式的束缚

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联盟基本上是由当地高校图工委代管的,不具有行政管辖权,难以发挥协调作用。加上来自学校领导及师生用户的压力,图书馆往往缺乏大胆实践的魄力,不敢迈开步子进行深入广泛的合作,更多停留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层次相对较浅的合作项目上。而有的联盟虽然拓宽了合作范畴,但在实际运行中亦未能充分考虑各参与馆的具体实力,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以提倡奉献为主,缺乏有效的激励和补偿机制,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不平衡。大型馆相对投入大,回报少,小型馆“搭便车”的现象比较严重,因而挫伤了成员馆的积极性,也限制了资源共建共享事业的发展空间[4]。

nlc202309041220

2.1.3 协同服务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区域协同保障要求各馆通过协调分工“互通有无”,对于缺藏的非特色性或者稀缺性文献需要通过其他收藏馆予以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馆际间的相互依赖性和渗透性,成员馆的积极性与协同服务的实际效果将形成一种博弈关系,从而增加了馆际合作满足用户文献需求的风险。即如果某馆用户需要使用本馆缺藏的资源,其他收藏馆能及时、方便地为其提供利用,那么该馆参与合作项目的积极性就会提高。相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协同服务”,长此以往用户的抱怨就会增多,进而会直接挫伤成员馆的积极性。因此,馆际间能否真正实现“协同服务”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大关键问题。

2.2 机遇

尽管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尚需面临一些挑战,但国内仍有一些联盟如CALIS、JALIS发展势头迅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除了当地政府、学校及参与馆领导重视外,也存在一些共性的有利条件。

2.2.1 相对优越的区域优势

作为区域范围内的高校图书馆,尤其是大学城,因地理上处于相邻位置,馆际之间联系较为频繁和方便,合作相对密切。特别是用户跨馆利用文献资源和获取服务相对更为便捷,交通成本降低。因此,馆际间更易于开展协调采购和联合服务。

2.2.2 良好的实践基础

随着资源共享理念的逐步深入,馆际交流越来越多,开放程度逐步加深,高校馆都或多或少参与了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合作项目,比如,CALIS组织的集团采购数字资源、联机编目及共建共享特色数据库等[2]。因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信任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进而为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2.2.3 网络技术的支撑

随着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的加快,互联网在高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区域联合目录的建设、协调采购以及集成服务提供便利条件,并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2.2.4 社会及用户的期望

区域协同保障不仅能使“好钢用在刀刃上”,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通过资源的“互通有无”,重新聚合和调配资源,可进一步提高文献保障率和利用率,并将由此产生的便利和实惠带给广大用户。分别有54.5%和40.2%的用户认为本馆“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进行资源协作采购,分工建设馆藏。众多用户的热切期盼和支持无疑将形成一股强大动力,进一步推动区域协同保障项目的开展。

3 区域协同保障的运行机制

3.1 指导原则

区域协同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一定的指导原则,统筹规划,周密安排,规范运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1.1 服务性原则

区域协同保障不仅是为了实现增加资源配置种类、提高资源保障率的目标,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依托上述目标的实现,有效聚合特色文献和其他文献的供应和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用户满足率。因此,区域协同保障是现代网络技术环境下用户个性化需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文献服务的内在要求。

3.1.2 经济性原则

国内高校图书馆基本都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性单位,需要将来自纳税人的采购资金用于最需要的资源配置上,最大程度地发挥经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区域协同保障可以规避各自为政采购文献造成资源的大量重复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效益的目标。

3.1.3 宏观性原则

主要是指要从地区文献资源建设的大局和覆盖整个区域用户文献需求的高度考量问题。区域资源协同建设应当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各成员馆资源建设的现状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通过馆际间的分工协作,优化组合,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并制定出切实可行、详细得当的操作流程和行为规范,用以指导和规范区域资源协同建设项目的开展。

3.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如果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昙花一现,则将严重破坏各成员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整体布局和馆藏发展的计划。另外,如果协同采购和协同服务两个要素不能并行发展,出现短板效应,就会导致用户对本馆缺藏文献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其支持力度就会下降,并且由于投入与产出的失衡也会引发成员馆对区域协同保障的可行性产生疑惑和积极性的衰退,进而可能导致又一个“法明顿计划”历史悲剧的重演。

3.2 资源类型

3.2.1 依据载体形式可分为传统纸质文献和数字化资源

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不仅继续保持着传统纸质文献资源的采购力度,同时也会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或自建一些数字化资源,作为馆藏的重要补充。甚至有些馆每年在电子资源方面投入的经费已经超过了纸质文献。譬如,2012年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用于购置电子资源的经费分别达到2069万元和1770万元,而纸质资源分别为946万元和1047万元[5]。但近年来随着电子资源尤其是国外数据库价格的急剧上涨,仅靠单打独斗,任何馆都很难满足用户对于数字化资源的需求。因此,除了纸质文献外,数字化资源更需要纳入协同建设的范畴。

3.2.2 依据馆藏特色及重要程度可以分为普通文献和珍贵文献

资源共享强调的应该是“用”而非“藏”,因此参与各方应尽可能地扩大共享文献的范围,但对于不同性质的文献,应当区别对待。比如,对于有些馆所收藏的一些珍贵的珍本、善本等,可以作为特种文献纳入协同保障的范畴。如果其他馆用户确有使用需求,应避免直接接触原件,而是通过现代复制技术有条件地为其提供服务。

3.2.3 依据合作开展的时间可以分为现有文献和新购文献

为了节省馆藏空间,降低管理成本,对于一些利用率低且复本量多的文献可以进行剔除或交换处理,同时提供联合服务保障,规避因剔除处理可能带来的风险。对于新购文献应根据整体规划要求,协作分工,确定特色资源的范畴,发挥资源购置及联合服务的双重保障作用,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多样、学科覆盖面广的区域性文献保障系统。

nlc202309041220

3.3 政策环境

国家及地方的决策、立法及规章等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统筹规划、统一管理、深度开发利用以及对避免文献低级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都至关重要[6]。区域协同保障的顺利实施需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作为支撑。目前我国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发展较为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组织、协调管理机制及有关政策的正确引导,造成各馆各行其是,未能真正形成统一的认识以及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因此,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尽快建立一套切合实际、针对性强的指导方针、政策及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可以召集各成员馆负责人共同编制区域高校图书馆协同保障的发展规划、有关指导方针及技术标准,并注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协调好成员馆之间的利益关系,并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

3.4 权益关系

构建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合理性,不仅取决于合作单位间对资源的互补性需求、对馆藏发展的共识及共同利益的驱使,同时也取决于合作各方利益的平衡关系。只有保持各方利益的均衡发展,才能为共享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的、持久的推动力[7]。资源协同保障不仅要求成员馆在实施技术标准上的协同一致,更需要各自认真履行协议规定的馆藏采购方面的分工,并做好提供文献服务保障方面的工作,因此这就需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关系,建立一套平衡机制,使共建共享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均衡发展的状态。譬如,规模较大的馆往往拥有丰富的馆藏和充足的文献购置经费,以及其他方面的优越条件都是小型图书馆所“望尘莫及”的,在共建共享活动中,大馆投入的资金及馆藏贡献往往比小馆大,相对而言,在共享过程中大馆获取的“好处”不如小馆多,如果大馆的利益长期得不到补偿,就难免会有“吃亏”的感觉。但另一方面,有些专业性较强、经费有限的小馆在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境时,如果得不到一定的经济补助,就难以履行分工采购的任务,即按照分工系统收藏某类特色文献的工作将难以持续。因此,一旦成员馆间的利益关系不能保持均衡发展,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就难以长久、稳步地得以推进和发展。利益均衡机制的实质在于通过对参与各方经济利益关系的适时调整,根据贡献大小及实际困难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或奖励,提高参与方的积极性,实现对其意识行为的引导与控制,从而共同实现共建共享的最终目标。

3.5 组织管理

建立健全专门的管理协调机制并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资源协同保障得以顺利开展的组织保障。区域协同保障不仅需要各成员馆在协调采购、资源配置及服务保障等方面达成共识、形成默契,而且还牵涉到参与各方在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比例及效益产出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协调和解决,那么就很难顺利进行下去。因此,这就需要有统一、强有力的领导。譬如,一般而言,相对区域(如同一城市)内高校图书馆基本隶属于同一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直属高校除外)领导或受当地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统一的业务指导,具有较为亲近的“血缘关系”。因此,可由当地高校图工委牵头,建立区域协同保障管理委员会,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和指导。管委会主席由行政部门主管高校工作的负责人担任,秘书长及联系人可由高校图工委派专人担任,委员由各成员馆的主管业务馆长担任。管委会可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成员馆联席会议,研讨决定有关合作项目的重大事项及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审议、协调和裁决等,联席会议是最高管理、决策及仲裁机构。管委会负责制定、实施有关区域协同保障项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制订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制定和推广有关技术规范及标准,并具体指导各成员馆开展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协调和解决好参与各方的利益关系及产生的一切隔阂,从而保证区域协同保障项目不断持续健康发展。

4 结语

区域协同保障的运行机制是一套系统复杂的工程,包含诸多内容,譬如,还可能涉及到制度保障、任务分工、奖惩办法、宣传推介、管理监督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对其中几个基本要点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另外,区域协同保障机制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稳步前进。可先在几个合作基础比较牢固、互补性比较强的图书馆之间进行试验,比如大学城图书馆,等有了成功经验并产生实际经济效益外再逐步推广,用数据说话更容易取得主管部门、学校领导以及用户等各层面的理解和支持,说服推介工作也可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 1 ] 方向明.高校图书馆区域协同保障与集成服务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12(11):42-45.

[ 2 ] 何琳.我国区域性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馆,2010(4):61-63.

[ 3 ] 丁美华.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问题管窥[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6):123-125.

[ 4 ] 高咏先.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研究:以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为例[J].情报探索,2011(6):70-73.

[ 5 ]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EB/OL].[2014-01-18].http://www.scal.edu.cn/tjpg/201311060117.

[ 6 ] 姚晓霞,冯英,陈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机制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23-27.

[ 7 ] 刘文青,鄢朝晖.湖南地区图书馆联盟的共建共享机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43-46.

方向明 上海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上海,200444。

(收稿日期:2014-02-26 编校:刘勇定)

区域保障 篇4

1.1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保障我国及新疆地区粮食安全既是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核心, 也是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全球局势、保持我国及新疆地区综合社会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战略。实现新疆全区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做好新疆粮食安全工作, 事关全局、意义深远[1]。

1.2 粮食安全是政治安全的命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国人要把粮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若对国内的粮食生产放松警惕、置之不理, 任由市场调配, 就会对国际粮食市场产生依靠, 此举必将使自己的温饱任由他人主导, 在政治层面的战略上非常容易受人节制,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从而影响国家的正常生产发展。

1.3 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粮食有保障, 人们才会谋求安居乐业。故此, 粮食又是长治久安的基础。并且, 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口粮供给, 这部分人群口粮供给的不确定性, 不但会影响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而且会逐步影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问题。因此, 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全面推行低收入人群粮食救济制度, 用于满足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

1.4 确保粮食安全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我国近14亿人口,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至关重要的就是粮食安全问题。建国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素来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2015年1月《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出台,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 又进一步明确了粮食安全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 地方各级政府需要认真加以落实, 并制定相关考核办法[2]。

2“十二五”期间新疆粮食工作取得的成效

“十二五”期间, 新疆粮食安全工作整体规划进展有效, 规划的主要目标基本已经实现, 重点任务也大体完成效果较好。

2.1 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粮食购销量稳步增加, 地方粮食储备规模新增25万t, 重点向南疆喀什等地倾斜, 储备粮布局更加合理, 管理更加规范, 区内各级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建立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全区共建立粮食应急网点933个, 形成了较完善的应急保障体系。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有序推进, 已进行改制75家, 占企业总规模的66%。

2.2 粮食仓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据统计, 近5 a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建设仓容160万t, 完成“十二五”规划130万t的123%;维修仓容80万t, 完成“十二五”规划50万t的160%。预计到2020年,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总仓容560万t, 其中完好仓容500万t。推广农户科学储粮器具效果明显。

2.3 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乌鲁木齐北站国家粮食储备库和阿克苏地区金谷粮油购销公司2个项目基本完成规划的建设任务。

2.4 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平稳起步

各地结合农副产品贸易积极推进区域性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建设, 粮食收购、零售市场运行平稳。

2.5 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取得新成绩

全区通过投资近70亿元实施200余个项目, 有效地推进新疆粮油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超出“十二五”规划投资40亿元的65%。省区级以上的粮食产业化重点粮油企业由2010年的66个, 增加到87个。全区“合格优质粮油”生产企业达到136个, 示范销售店1 032个, 配送中心14个。示范企业指导种植基地27.47万hm2。粮油企业研发机构已达到14个, 超过了“十二五”规划机构数量。

2.6 粮食流通执法监督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截至2015年底, 已有815家各类涉及粮食销售加工企业取得粮食收购经营许可证, 新疆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实现了升级改造, 全区14个地州市已挂牌8个地州级质监站, 全区粮油检测质量监督体系大体完成。

3 粮食区域安全存在问题

3.1 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从国际看,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粮食消费需求不足, 价格持续下跌。同时, 国际能源价格、金融投机行为、资源环境、极端气候等因素始终影响着粮食市场, 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增加, 粮价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3.2 流通环节不协调问题突出

从国内看, 粮食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三高”矛盾突出, 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 一些低端品种销路不畅, 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潜力还远未充分挖掘[3]。我国国内粮食价格近几年一直处于高位, 远超国际粮食市场价格, 并且粮食进口数量逐年递增。同时, 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采取粮食最低收购价机制, 造成了粮食库存的数量巨大, 当前各级粮食企业去库存任务艰巨, 粮食市场流通各环节问题仍然较多, 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

3.3 市场体系建设依然滞后

粮食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 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含量不高, 绿色储粮数量偏少, 与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基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机构不全、队伍不强、监管手段不足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依然滞后。今后一段时期, 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健康发展, 保障全区粮食安全, 面临形势复杂, 任务艰巨。

4 提高新疆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对策建议

4.1 调优粮食播种面积

一是加大粮食种植面积的保护力度, 发挥粮食种植的比较优势;二是做好农业“三个千万亩”, 对适宜生产品质较好的粮食, 发挥优质优价作用;三是对土地较为紧张、自然条件及粮食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应适度调减耕地面积, 相应地增加经济效益好、适宜销售的蔬菜、林果业种植面积[4]。

4.2 积极争取和加大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

一是把扶持粮食生产的有限资金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二是将耕地集中到条件较好、技术较高的种粮大户;三是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 将粮食销区的收入提出一部分补贴到粮食主产区, 实现种粮与种其他经济作物的利益均衡;四是鼓励国有农林牧场等其他经济组织发展粮食生产, 使其享受国家粮食补贴等政策;五是简化粮食收购程序, 方便农民售粮[5]。

4.3 完善粮食保护制度

现行0.30元/kg的小麦直补标准偏低, 加之受农资涨价等因素的影响, 基本抵消了直补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因此, 建议小麦直补提高到0.40元/kg, 除自治区拨付的0.30元/kg外, 地、县财政各配套0.05元/kg。

4.4 认真做好粮食购销工作

争取在“十三五”末期, 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收购总量达到600万t, 其中小麦收购量400万t;粮食销售数量达到570万t, 其中小麦销售量370万t。同时, 要重点做好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顺价销售工作。级政府要认真分析和预测本地粮食供求情况, 针对可能出现的粮食缺口问题, 从现在起应及早动手, 积极组织外出寻购粮源。

4.5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2015年, 国家接连出台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及《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 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地粮食工作实际, 建立当地的粮食安全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把粮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按照“政府推动, 部门指导, 企业运作和总量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 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

5 结语

保障小麦安全是保障新疆粮食安全的中心任务。当前, 各级政府及粮食部门应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 发展粮食产业, 促进当地加工产业升级改造, 进一步提升粮食流通能力和仓储物流建设水平。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 迎来了新疆难得的发展历史机遇, 理应抓紧项目规划, 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粮食“十三五”规划重点投资项目, 对新疆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通过打造跨区域的粮食物流通道, 提高全区粮食物流能力, 来保障新疆的粮食安全。

摘要:区域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生活的温饱息息相关, 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十二五”以来, 新疆粮食安全和流通体制改革总体成效明显, “十三五”期间继续坚持粮食“区内平衡, 略有结余”原则不动摇, 积极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完善体制机制, 强化政策措施, 坚持精准调控。

关键词:粮食安全,基础战略,社会稳定,流通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崔亚平.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J].农业经济, 2011 (3) :20-21.

[2]傅泽强, 蔡运龙.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01 (4) :313-319.

[3]尹成杰.关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5 (1) :6-8.

[4]陈百明, 周小萍.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J].经济地理, 2005 (2) :145-148.

区域保障 篇5

摘要:文章拟在总结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首试对政府紧缺人才培训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的做法和成效的基础上,对创新职业培训工作作一些探索,以便为各级政府、行业协会、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共同做好职业培训工作提供新的模式和经验。

关键词:职业培训;人力资源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培训的新做法

1.政府设立培训管理中心

在如何深化职业培训工作改革的过程中,苏州工业园区一直在探索创新的思路和做法。“苏州工业园区培训管理中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而生的。培训管理中心为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直属副处级建制的全民事业单位,归园区组织人事局管理。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研究制定提升园区职业培训工作的战略和政策,建立区域职业培训体系,协调区内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关系,收集、整理区内职业培训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各类职业培训服务,承担政府主导的职业培训任务。其工作目标是:依据区域发展要求,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利用政策激励作用,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区域产业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

2007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培训管理中心隆重揭牌(同时开通苏州工业园区培训管理网:http://tmc.sipac.gov.cn/)。同时,为支持园区人才“充电”,管委会加大了对职业培训的扶持力度,2008年,就投入近千万元用于对区内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2.成立培训工作行业协会

2007年11月,由苏州工业园区培训管理中心牵头,“苏州工业园区培训行业协会”正式宣告成立。苏州工业园区培训行业协会是由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培训工作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协会的宗旨是:认真贯彻执行区域鼓励职业培训产业发展的政策,代表和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行业管理工作。主要职能是:为培训机构提供咨询,如行业基础资料的调查、搜集整理和交流工作;研究国内外培训市场,预测区域职业培训紧缺趋势;加强与企业联系,密切掌握人才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研究,使培训切合实际;加强与学员的沟通交流,提高教学效果等。

协会接受培训管理中心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同时,行业协会也将协助政府对本行业进行管理和监督。在政府的授权下,在培训企业认定、行业标准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

3.成立培训工作协调理事会

2008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又成立了“苏州工业园区培训工作协调理事会”。理事会是园区培训工作的领导、议事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建立沟通产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培训机构、人才中介的信息平台,负责整合协调职业培训资源,建立区域职业培训体系;负责制定区域总体职业培训规划,对有关区域职业培训扶持政策及重要文件提出建议意见;指导园区培训管理中心工作,审议园区年度紧缺人才培训目录、项目、培训扶持资助政策和培训年度计划;督促建立有效的职业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优质职业培训资源的引进,开展战略性合作,通过政策激励和引导,提升园区职业培训的规模效益。

理事会的理事主要由产业部门、招商部门、人才部门、各载体部门、培训行业协会、各产业行业协会、人才中介公司等多方面代表组成。园区管委会理事由管委会指派公务员担任;各产业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协商产生;培训机构理事由培训行业协会协商产生;人才中介理事由人力资源中介协会协商产生。理事会设秘书处,由苏州工业园区培训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担任。

4.广泛征集紧缺人才培训项目

为进一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紧缺人才培训项目为引导,政府重点支持的紧缺人才培训机制,2007年底,苏州工业园区培训管理中心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面向全区各行业协会和企业单位征集2008年度紧缺人才培训项目。经过培训工作协调理事会的讨论研究,明确了首次征集项目的主要方向。征集规定,凡在园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征集条件,并有意申请政府补贴培训项目的各行业协会、企业单位,均可参与报名。要求申报单位应充分调查实际需求,在《苏州工业园区紧缺和急需人才专业目录》范围内按照一定的功能细分,分类设计好培训项目,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培训内容。

经过申报、评审和筛选,培训管理中心在招商、科技等产业部门推荐的基础上,依据园区产业发展要求和紧缺人才目录进行综合评审,确定了苏州工业园区2008年度实施的涵盖科技、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39个紧缺人才培训项目,计划培训各类紧缺人才2700人次。

5.对培训项目对外公开招投标

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地做好紧缺人才培训项目资助工作,培训管理中心将“紧缺人才培训项目”试点工作采用对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并委托卫康招投标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组织“竞争性谈判”招标,招投标信息在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和招投标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网站上同时对外公布。目前,这种方式在全国尚属首试。与此同时,培训管理中心积极建设行业专家库,招标结果将由专家委员会根据评分标准确定最高分中标。

随后,苏州工业园区培训管理中心从中又选择了苏州工业园区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申报的“物流管理”和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申报的“基于以太网交换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两个培训项目作为试点,确定为首批紧缺人才资助的“竞标项目”。在2008年6月两个试点项目的开标现场,不仅由5位专家评委根据标书独立打分,还专门请来两位苏州市公证处工作人员及纪检人员前去把关。在“基于以太网交换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项目上,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中标;在“物流管理”项目上,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中标,分别获得了“园区政府补贴培训第一单”。两家培训机构的标的不仅大大低于另外几家培训机构报出的报价,而且评委通过审查标书打出的“技术评分”也是他们最高。中标后,培训管理中心分别与中标机构签订了项目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试点成功以后,园区全面展开紧缺人才培训招标工作。卫康招投标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受苏州工业园区豪雅微电子、报关有限公司、凌志软件有限公司、大宇宙信息苏州分公司、奇梦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委托,分别对其人才培训服务项目——“集成电路(IC)数字,模拟Layout(版图)设计培训”、“货代资格证考试培训”、“金融证券业对日软件外包开发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培训”、“软件外包语言培训(日语)”、“机电类培训”组织竞争性谈判招标,确定了培训供应商。并及时解决招投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实践工作中汲取经验,使招投标工作逐步完善。

6.全面开展紧缺人才项目职业培训

2008年7月,苏州工业园区首个政府补贴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嵌入式系统”在国际科技园举行开班仪式,拉开了“学员培训、政府埋单”这种人才培训新模式的序幕,也为其他培训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培训结束后,培训管理中心将联合参训企业对学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按照园区产业人才培养资助办法,参训企业凭培训发票统一到政府申领,享受相应的政府培训补贴。

与此同时,培训管理中心按照“前瞻性、先进性、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苏州软件(微软技术)实训基地。基地将充分利用微软的软件技术、产业教育和项目管理经验,采用仿真职场环境,按照国际规范流程和项目组织形式,帮助受训学员真实体验企业角色、积累项目经验、提高职场竞争力。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培训的新思考

通过以上的调研,可以看出,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和动力源,成为国内经济开发区中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于积极借鉴新加坡的公共管理经验。职业培训工作也是如此,在富有特色的、先进的公共管理理念的引导下,园区已经形成了职业培训工作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行动。

1.理念创新是职业培训工作的新出路

理念创新是职业培训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因,苏州工业园区在职业培训工作上的创新,首先体现为职业培训工作理念上的创新。

一是从管制思维到服务思维。在为客商服务的宗旨下,园区建立起了无微不至的为客商提供快捷、简便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从苏州工业园区培训管理中心的设立,到苏州工业园区培训行业协会、培训工作协调理事会的成立;从面向全区各行业协会和企业单位征集2008年度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到“学员培训、政府埋单”人才培训新模式的创立,无不体现出“亲商”和“服务”。

二是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园区通过对新加坡法治经验的引进——借鉴——运用,使政府管理从个人权威转向规则权威,使政府理念由从人治思维转向法治思维。苏州工业园区实施的将“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委托招投标公司组织对外公开招投标这种在全国尚属首试的做法,转变了政府职能,体现出职业培训工作的法治、公正、公平、公开、透明、互利和促进。

三是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思维。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园区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培训工作的关键内容。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管理和职业培训工作中,从培训项目到培训内容,从调查研究到定期研讨,从网站建立到信息交流,从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到企业享受培训补贴,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2.机制创新是职业培训工作的新中介

机制创新是理念创新转化为实践的中介,园区在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职业培训的管理机制,使理念成为可能,目标成为现实。

一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调控机制。培训管理中心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职业培训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调控和监督;职业培训管理网的建立加快了职业培训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培训项目的公开征集活动,切准了企业和社会职业培训的亟需;紧缺人才培训计划的实施更好地解决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才瓶颈制约问题;政府对职业培训进行项目补贴和重点投入公共实训基地,则充分发挥了政策的激励作用。

二是建立市场化的职业培训项目运行机制。将“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委托招投标公司组织对外公开招投标,符合市场化运作的要求,而且整个竞标过程客观、严谨,充分体现了项目取得和补贴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市场化原则,充分维护了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合法权益,从而使政府、企业、培训机构与学员之间形成信息对称和公平竞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既充分利用了各层面的职业培训教育资源,也促使各培训机构加快硬件和软件投入,深化职业培训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培训教学质量。

三是建立多方参与的职业培训管理机制。培训行业协会和培训工作协调理事会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政府、行业、企业和培训机构间多向的交流合作,起到了立体化的桥梁作用,也加强了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协调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收集信息建议,发挥出协会、理事会在职业培训需求预测、规划制定和培训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了培训市场的规范、有序和健康发展,也提高了培训行业的整体水准。通过行业自律,强化了培训机构的政策法规意识,共同推动了培训资源的整合,不断促进职业培训模式的创新,形成了职业培训的多方合力。

3.行动创新是职业培训工作的新动力

在新理念、新机制的引导下,园区的职业培训工作不但雷厉风行,而且切实可行,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出各方面的积极性,成为职业培训工作的新动力。

一是创新了培训项目筛选和招投标办法。“紧缺人才培训”项目的公开申报、筛选和培训机构的公开招投标等具体办法的出台和实施,为理念、机制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之道。不仅使学员、企业受益,也使政府、培训机构受益。同样的培训项目,政府的支出压低了,而培训的质量提高了。更重要的是,这些办法催生出一批职业培训机构,引入了一批职业培训品牌,也使职业院校能发挥出自身的专业优势,产学研工作和服务、辐射作用有了新的拓展渠道。

二是创立了政府的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在依托苏州软件(微软技术)实训基地加强区域职业培训的同时,园区管委会已在该基地进行集中投资,将把它建设成一个面向社会培训机构免费开放、无偿使用、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公共服务平台,以解决单个培训机构投入不足、实训设施匮乏的状况。在这一措施的带动下,武汉思远软件等1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培训机构纷纷与培训管理中心洽谈,在园区设立培训机构,从而带动了区域内培训水准的提高。

三是创造了职业培训的质量监控体系。“学员培训、政府埋单”的人才培训模式不是简单的补贴和拨款。在培训课程按计划进行到一半时,培训管理中心将联合参训企业对学员进行中期培训质量考核,企业满意后支付培训机构一部分培训费。待培训结束,再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再支付相应的培训费用;后参训企业凭支付发票统一到政府申领补贴。这种考教分离制度和考评结果与付费、补贴挂钩的做法,形成了环环相扣的监控链,从而提高了职业培训的教学质量。

区域保障 篇6

近年来, 各类灾害频发, 尤其是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频发,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例如,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 受灾面积高达35862平方公里, 受灾人口246842人, 遇难人数2698人。玉树地震发生后, 虽然政府及社会各界积极展开了紧急救援, 但救援行动却面临种种难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难题是强震致使交通、通讯、电力受到严重破坏, “物流生命线”告急, 许多运载救援人员、物资和设备的车辆被堵在险峻的路上, 导致后勤、医疗滞后, 灾民难以得到最及时有效的救援安置, 应急物资平台的不畅是导致救灾行动受挫的重要原因。

二、构建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意义

为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 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亟需构建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实现依托我国当前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 以综合应急协调部门为抓手、实现大区域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维护、配送等机制的高效统筹。对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 是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要求

2006年1月8日, 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对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组织机构、组织实施等给以了明确规定, 对我国应急物资工程的研究起到了宏观指导的巨大作用。2007年8月12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 规划中指出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包括:基层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 抗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不够完善, 应急通信、指挥和交通装备水平落后。

(二) 是快速高效应急处置的需要

应急物资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物质支撑。若干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一旦危机事件发生会引起海量的物资需求, 如果不能及时、有序、有效的满足, 人民的生命财产可能会遭受更严重的损失, 普通的事件有可能转化为巨大的灾难。这就要求我们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一个高效运作的大区域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 搭建平台, 提高物资有序调配和保障能力, 是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现实需要, 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 是保证应急物资供需相对平衡的需要

突发事件发生后, 往往对应急物资的需求量大、涉及面广, 通过国家调拨、政府采购、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的救灾物资大量涌向事发区, 如果缺乏对这种物资流的统一指挥调度, 无疑增加了应急管理成本和救援难度。当物资运往事发区后, 交通的堵塞又是一个大的制约, 这些都需要统一、高效的应急物资调度来解决。通过规划和搭建大区域应急物资公共信息平台, 构建大区域概念, 运用科学、经济手段降低储备、运输、配送成本, 大幅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经济损失, 降低应急行动的经济投入, 保证应急物资供需相对平衡, 避免物资的过度浪费和物资的短缺, 更有效的实施救援。

(四) 是补缺救灾“短板”的内在需要

应急救援存在“短板效应”。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彼得的“木桶效应” (又称“短板效应”) ,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 并不是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木板, 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对于目前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来说, 应急物资的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救援工作的成败, 这块“短板”阻碍着物流渠道的畅通。在目前的形势下, 若要补缺物资渠道这块“短板”, 亟需探讨构建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三、构建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 完善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制

目前, 我国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已初步形成。民政部和财政部1998年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己经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在应急救灾工作管理体制上实行了中央、地方分级负责的方式, 应急物资的储备以地方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特点进行储备为主。目前, 我国有10个中央级应急物资储备库,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建立了省级应急物资储备库, 地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有251个, 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有1079个。中国红十字总会有6个区域性备灾救灾中心, 已初步形成红十字会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但是这些省、市、县级的应急物资库是独立的, 尚缺乏大区域内统一调度和协调机制。

(二) 完善应急资源的补充和补偿制度

建立大区域应急资源联动需要完善应急物资的补偿机制, 定期更新和补充必要的物资, 明确制定合理的补偿方案, 确定合理的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是区域应急资源联动可持续的保障。

(三) 搭建应急物资共享信息化平台

搭建大区域应急物资信息平台或在各地区现有应急平台的基础上实现物资信息的互联互通, 让应急联动区域的每个政府部门都能查询周边地区存储的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和储备地点, 以及专业救援队伍的数量和救援装备等。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科学调度区域内各类应急资源, 提高整体应急管理水平和救援水平。

(四) 优化大区域应急物资的调拨和配送机制

科学调拨应急物资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环节, 自然灾害特别是巨灾发生后, 调拨什么物资、如何调拨、调拨多少等工作尤为重要。实践证明, 在抗灾救援中对应急物资进行科学有效地调拨, 并使物资调拨的时间和成本降至最低限度, 对做好抗灾救援工作十分重要。

完善大区域应急物资配送系统, 科学、有序确定救灾物资的装卸、运输、配送等事项, 由政府部门统一负责、指挥和协调, 由专业物流公司统一配送, 使应急物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达灾区, 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

摘要:本文阐述了构建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背景、意义。提出了构建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永领.应急资源的区域联动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11年6月第25卷第6期

区域保障 篇7

1 节点辐射保障模式研究

战场区域可以根据空间分布分为基点、节点、触点。基点是区域的最顶层, 节点是作为中继层, 触点是作为末端层。节点辐射保障模式运行机制的关键在于, 设计科学的保障节点、功能向外辐射、区域实施保障。

1.1 节点辐射基本结构

节点辐射式保障是基于战场空间的区域层级切割, 区分层级地实施通用装备保障, 主要结构由节点到触点的辐射, 即保障功能由节点向触点进行辐射, 如图1所示。

1.2 节点辐射保障模式特点

节点辐射保障模式具备一对多的特点, 即一个通用装备保障单元可完成保障多个通用装备的任务。节点辐射保障模式也代表着传统的层级保障模式, 既定的装备保障体系按照原有的层级概念对通用装备进行综合保障, 如图2所示。

1.3 节点辐射保障模式应用

节点辐射保障模式可用于建制部队的通用装备保障, 在保障模式上具备较强的操作性, 特别是在规模作战中能建立较为完备的保障结构、系统和体系, 按照“触点—节点—基点”的响应程序, 能较为完整地完成战场通用装备保障任务, 特别是针对区域保障任务“快速反应”的要求, 能较好地完成“即时保障”。即时保障也可称为实时化装备保障, 主要能通过快速的“反射弧”效应, 对故障装备进行快速抢修, 并能够有效地辐射到整个任务区域[1]。

2 自主协同保障模式研究

自主协同保障模式主要是针对战场环境中任务部队级别的横向合作模式, 本文拟采用常规Voronoi图对任务区域进行划分。假设平面上的一个控制点集P={p1, p2, …, pn}, 3≤n<∞, 其中任意两点都不共位, 且任意4点都不共圆, d (pi, pj) 表示点pi与点pj之间的欧氏距离。称为点pi的Voronoi多边形, 简称V-多边形。各点的Voronoi多边形共同组成Voronoi图, 简称V-图。

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采用V-图可对平面空间进行多边形划分, 使平面区域内的各个保障力量单元辐射的范围相一致, 即点辐射满足面需求。但在实际作战中, 容易出现某一节点被敌人破坏或攻击, 失去通用装备保障能力, 进而影响区域整体的通用装备保障效能。由此考虑, 必须加强区域内通用装备保障力量的自主协同保障[2]。

2.1 自主协同基本结构

自主协同基本结构主要是侧重于保障结构的空间延伸。在节点级别加强了横向的交流和沟通, 上级可对下级进行支援保障;在触点级别能基于任务或基于故障进行快速的技术互补, 甚至可以接受另一建制单位上级装备保障力量的技术支援。将原有的层级保障结构拓展为网状结构, 利于从末端解决战时通用装备保障“响应时间长、处理周期慢”的现实矛盾, 如图4所示。

2.2 自主协同保障模式特点

自主协同保障模式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互融性高、互补性强、容差性大”。互融性高是指各个通用装备保障力量在区域内可实现职能的互相交流;互补性强是指各个通用装备保障力量在区域内可实现抢救、抢修的技术支援, 特别是针对军地两用装备, 地方维修人员能有效地补充军队的维修力量;容差性大则是指建制内上层装备保障力量, 能够为建制外的下级装备保障力量提供装备保障技术支援, 即在触点发生通用装备故障时, 可由本建制上级进行支援, 也可以请求临近单位上级或相当级别的装备保障力量提供技术支援, 从而增强了整体通用装备区域保障的鲁棒性[3]。

2.3 自主协同保障模式应用

自主协同保障模式不要求具备完整的由上至下的指挥体系, 只需要中低端的指挥局域网即可完成保障, 发挥应有的保障效能, 特别适用不在电磁环境受干扰的区域和自然环境恶劣的区域实施。具体来讲, 一般情况建制保障, 可能情况随机保障, 紧急情况优先保障。

3 动态重组保障模式研究

战场通用装备发生故障, 往往通过独立、原始的装备保障力量无法快速完成保障任务。由此可考虑将多支装备保障力量进行再次编组, 编组形式也不局限于传统的按专业分组和按编制分组, 而是基于目标装备的编组, 并随着时间动态的发展而变化。由此, 可探索研究动态重组通用装备保障模式[4]。

3.1 动态重组基本结构

动态重组基本机构是由若干保障单元抽组或重建的新保障单元, 可对通用装备实施更加高效的装备保障能力, 产生1+1>2的效果, 并且这种装备保障新单元组合形式多变。可以是2个或N个旧单元组成的新单元, 体现数目的变化;也可以是同一类型单元的加强, 形成更高一级的保障能力。在动态重组前, 各个保障单元之间仅仅是平等合作关系;而在动态重组后, 各个保障单元之间有可能出现主次关系, 但是都不会影响最终装备保障能力的提升, 即新保障单元的保障能力必定大于原来分散的装备保障能力之和, 如图5所示。

3.2 动态重组保障模式特点

动态重组保障模式的特点是形式灵活、结构多变、适用性强、灵敏度高。形式灵活主要体现在重组力量多元化, 根据需要进行故障装备需求的调整, 可以是简单的建制力量和支援力量的叠加, 也可以是军地双方协作解决;结构多变主要体现不拘束与简单的力量重组, 可根据重组后的装备保障力量及时间维度的调整, 体现结构发展变化的动态特性;适应性强主要体现于能针对需求进行动态重组, 从而达到了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目标;灵敏度高则体现在动态重组后, 可实现不同输入来提供精细化、差别化输出。

3.3 动态重组保障模式应用

动态重组保障模式主要运用于需求不明确的通用装备保障, 利用其“形式灵活、结构多变、适用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指定适应不同作战样式的通用装备保障计划, 通过灵活运用和自适应调整, 提升通用装备区域保障的能力。应用可归纳为“基于功能、模块编程、适应任务、随机重组”。

4 多维聚焦保障模式研究

4.1 多维聚焦基本结构

多维聚焦保障模式是典型的多对一的通用装备保障模式, 即在通用装备发生故障时, 附近装备保障力量快速赶到发生故障地域, 通过多方装备保障力量的协力合作, 完成战场抢救、抢修任务。多维聚焦重点体现出多维度的力量融合, 通过装备保障力量和保障资源的精确利用, 保持和恢复通用装备的技术性能和战术性能, 如图6所示。

4.2 多维聚焦保障模式特点

多维聚焦保障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力量多元、导向性强、鲁棒性高”。力量多元主要体现在装备保障力量的主体多元, 客体单一;导向性强则主要体现装备保障重要方向, 一般就是指向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环节;鲁棒性高则体现在多方装备保障力量集中保障通用装备, 即使某一股力量受到打击或不能及时到位, 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最终的装备保障效果。

4.3 多维聚焦保障模式应用

特别是在区域保障中, 对重要目标、指挥所、值班火器都可以归属为多维聚焦的终端。多维聚焦保障模式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 应当首先安排重要目标和重要方向的指挥、火器和新型装备, 确保装备运行顺畅。

5 小结

通过研究通用装备区域保障, 节点辐射式、自主协同式、动态重组保障式、多维聚焦式, 4种模式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及应用条件, 为构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求的通用装备区域保障模式研究打下基础, 但在结构的二次开发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徐航, 陈春良.装备精确保障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8.

[2]雷红伟, 祁永强.通用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9.

[3]孙宝龙.通用装备保障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11.

区域保障 篇8

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进程大致可以追述到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将这一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

第一阶段(1971~1983):欧洲政府间签署第一份教育合作协议。1971年,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6个欧共体成员国第一次就教育问题正式会晤,会议达成了第一项欧洲教育领域合作的决议。1976年,形成了一项教育领域的行动计划框架协议。在高等教育方面,首先,通过加强各类高校组织之间的联合、短期学术访问、学习或研究的联合行动促进高校间合作;第二,重视人员流动,着重清除阻碍学生流动的障碍;第三,努力发展学历文凭的互认和留学事务。

第二阶段(1983~1992):欧共体层面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合作。1983年,欧洲在法律解释和政治层面赋予了高等教育更高的地位,欧共体委员会推行了两项教育促进项目:一是加速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高校与其他机构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二是促进学生、教师和研究者的流动,其中著名的“可米特项目”(COMETT)和“伊拉斯谟项目”(ERASMUS)第一次将高等教育从全欧洲范围来考虑。“伊拉斯谟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扩大短期留学的高校学生数量,使短期留学成为学生大学学习的一部分,为欧洲培养一批了解他国经济和社会情况,具有实地经验的人才。

第三阶段(1992~1998):欧盟成立后的高等教育政策。1992年2月7日,欧共体在马斯特里赫特签订《欧盟条约》,高等教育被正式纳入并成为欧盟的职责之一。1995年3月,欧洲理事会在此前提下提出了两个五年教育行动计划,统称为“苏格拉底项目”(SOCRATES),旨在提高教育和培训质量、扩大公民在欧洲其他国家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个行动计划使欧盟教育行动项目得到合理、系统的重组和补充。

第四阶段(1998至今):向“欧洲高等教育区域”迈进。本阶段以《博洛尼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1998年,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四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了《索邦宣言》,提议建立一个开放的欧洲高等教育区,以加强国家间的学历互认,提升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确定了2010年前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的发展目标,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应运而生。

博洛尼亚进程的行动纲领如下:采用易读、可比的学位体系;采用两阶段高等教育体系;建立学分制体系;促进学生、学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流动;促进欧洲质量保障方面的合作;推动终身学习;推动高等教育机构与学生的发展;增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吸引力。[2]博洛尼亚会议确定了各国教育部长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的工作机制,至今已经举行了五次欧洲各国教育部长会议。

到今天,博洛尼亚进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对欧洲各国和其他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自1999年以来,欧盟各成员国在促进师生流动性、完善三级学位体系、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推动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构建普遍认可的学历认证框架和终身学习体系以及赢得良好社会评价等方面,都获得了初步的进展。[3]目前,欧洲已经有46个国家参与博洛尼亚进程,这一改革进程引起了在欧洲和全球范围内的一系列讨论。参与博洛尼亚进程的欧盟各成员国正在全球视野中积极推进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构建。欧洲之外的许多国家也开始改革其高等教育系统,以期能与博洛尼亚框架保持一致。

二、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对质量保障的推动

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终极目标是增强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因此,提高质量是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议题中的应有之举。但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引入“欧洲坐标”,开始从区域的范围予以优先考虑,是从欧洲各国推动博洛尼亚进程开始的。可以说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博洛尼亚改革进程的核心。

从广义上看,博洛尼亚进程本质上可以看作是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进程。其各项改革措施,如提高教学质量、提高高等教育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能力、促进研究生质量的提高等[4],最终都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狭义上说,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是在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下进行的。1999年的《博洛尼亚宣言》鼓励在欧洲范围内,通过确立可比性的标准和方法来实现欧洲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其后一系列的宣言也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一)《布拉格宣言》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作为行动纲领

2001年,布拉格欧洲部长会议邀请欧洲质量保障协会合作,提出了一个欧洲范围内的质量保障框架体系,为2010年的欧洲高等教育提供质量保障框架。会后发布的《布拉格宣言》提出,博洛尼亚进程的各签约国应该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合作,呼吁各国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鼓励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分享成功的实践经验,并设计可以互认的评估机制。[5]《布拉格宣言》之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成为博洛尼亚进程的行动纲领之一。

(二)《柏林公报》优先考虑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2003年,柏林欧洲部长会议上特别指出,要把质量保障体系放在优先地位,并在两年内建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柏林公报》强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未来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核心,应积极支持各高校、各成员国和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并授权欧洲质量保障协会为欧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确立一个通用的质量保障标准、程序以及指导原则,以建立欧洲各国可以互认的质量评估标准和方法。

(三)《卑尔根公报》确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欧洲标准

2005年发布的《卑尔根公报》,肯定了自《柏林公报》发布以来欧洲各国在质量保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签署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起草的《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标准和指导原则》,包括:欧洲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标准及指导原则、欧洲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标准和欧洲外部质量保障机构本身评估的标准三个部分,[6]力图建立一个欧洲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实行通用的质量评估标准,并要求欧洲各国在5年内完成第一轮的质量评估工作。[2]《卑尔根公报》的贡献在于,强调了高校是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内部质量保障不仅仅是一种程序,更在于参与者积极的态度,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注重心由高校的外部控制转向了学生。[8]

(四)《伦敦公报》建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认证机构

2007年,伦敦欧洲部长会议同意建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认证机构,强调其自愿性和独立性。《伦敦公报》指出,《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标准和指导原则》在促进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所有成员国都开始执行这一标准,有的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有了明显改善;学生在各个层面都开始广泛参与;各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之间加强了交流与合作,质量保障互认得到加强。

总之,自1999年以来,博洛尼亚进程各签约国举行的历次欧洲部长会议都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作为改革的重点和核心。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逐步从高校、国家的层面扩展到欧洲区域,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关注的中心也日渐下移,逐步深入到中观和微观层面。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区域整合开始由理念转变为政策,并日益影响到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三、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区域整合的新进展

在实践层面,自博洛尼亚进程开始以来,尤其是2005年《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标准和指导原则》公布以后,欧洲各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取得了有效进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高校内部常规性质量保障活动更多,范围更广

目前,欧洲高校内部的质量保障活动主要集中在对课程、学生服务、研究活动和教师、研究队伍等方面。2007年,欧洲大学协会对欧洲900多所高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欧洲高校经常对课程、教师队伍和研究开展评估活动,三分之二以上的高校对这三个方面都进行了常规性评估。在欧洲大学协会2003年的调查中,仅有26%的高校拥有对教学和研究之外的活动进行评估的机制,有53%的高校有一些内部评估机制控制研究的质量;而2007年,有43%的高校对学生学习服务如图书馆、学术指导或咨询服务方面进行评估,还有约一半的高校对其研究队伍进行了常规性的评估。可以看出,欧洲高校内部常规性的质量保障活动的范围和程度都在逐步扩大和深入。

(二)“质量文化”建设更加强调信息共享、学生参与、国际化

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对“质量文化”(quality culture)越来越关注。从2002年开始,在高校和质量保障机构的评估指标中开始纳入“质量文化”的概念,目前,欧洲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过程中的信息管理和共享。参与博洛尼亚进程的高校都更加重视和强调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大量采纳雇主和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为学生的成绩评估和教师的业绩评估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这种评估可以对教学、学习、研究以及其他教育活动的效度和效率进行更大范围的评估。欧洲许多高校开始建立信息管理、成绩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系统,这对高校的日常运作和今后的战略发展都有长远影响。

第二,欧洲高校参与质量评估活动的学生数量正在增加。博洛尼亚进程以及新的学位结构和课程改革给欧洲高校的质量保障带来了新的理念,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对教学和学习过程进行信息反馈,这反过来也激发了教职员工的质量保障意识,成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活动的助推力。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相对成熟的高校,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比较高,这对学生本身和高校的发展来说都受益匪浅。

第三,越来越多的外部专家,包括国际专家参与到欧洲各高校的质量评估领域。欧洲各高校正通过多种学术活动吸引外国专家的参与。比如,利用欧洲各国和欧洲区域的学术组织邀请大量专家为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等活动提供建议。也有很多高校直接邀请国际专家参加质量评估过程,国际专家的参与使欧洲各高校也更加意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

(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过程中更加强调高校自主权

欧洲博洛尼亚进程改革的导向比较明确,即支持高校获得更大程度的自主权,促使它们更加具有责任感和义务感。2003年以来,欧洲各国通过立法和机构改革赋予了高校更多自主权。欧洲大学协会的调查显示,2003年有40%的高校认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阻碍了高校自主权的发挥;2007年有四分之三的高校认为,在对学生和社会最关注的事务进行管理和决策时拥有充分的自主权。目前,随着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参与者的范围越来越广,欧洲高校也越来越意识到内部质量保障的必要性,更加倾向于自我负责、自我管理。

总之,正如欧洲大学协会2007年发布的趋势报告中所说的,“伴随着欧洲高等教育界逐步达成共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高校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将更加密切,他们也能够更从容地运用评估的手段,达成质量保障的目标。这也必将促进欧洲区域和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实现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性转变”。[9]

四、启示

(一)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势在必行

融合与竞争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全球、国家、地区高等教育系统以及高校层面都展现出融合的共同趋势。目前,已经呈现出欧洲、北美、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等超越国家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其中以博洛尼亚进程为核心的欧洲高等教育的区域整合进程堪称史无前例的全球壮举。

从欧洲区域整合的进程来看,政治、经济方面的融合会带动教育的融合。教育承担着为地区经济培养具有创新性、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的作用,高等教育区域的整合会反过来促进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欧洲社会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耗费10年之力推动博洛尼亚进程这项重大改革项目,推动欧洲高等教育的区域整合。

区域整合也是我国的战略规划之一。目前,我国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设想,“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区域协作发展的总体战略,开始打破行政区划,从区域整合的角度规划国家发展。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经济乃至教育合作已初见成效。近年来,京、津、冀、环渤海都市圈的区域发展也开始纳入规划,区域整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整合势在必行。

(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核心

高等教育的质量一直是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核心,博洛尼亚进程对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推进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区域、国家、高校层面构建一体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区域认证机构,到组织周期性的质量评估活动,实践效果显著。

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高等教育区域合作起步较早的地区,已经形成了各省、市行政首长联席制度,签订教育合作的协议、大学生就业的协议等。但目前这种区域合作还处于比较浅的层次和水平,没有进入制度化层次,也没有开展区域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从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进程来看,高等教育区域整合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而建立区域层面的质量保障机制,从制度的层面提高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将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是高校,中心是学生

在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区域整合的进程中,可以看出,欧洲虽然制定了区域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但实践中越来越重视高校在质量保障中的作用,高校才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2003年柏林部长会议上提到,质量保障是每个高校的基本义务,这是国家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这一理念促进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进展,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越来越成熟。对我国高校来讲,周期性的质量评估活动本身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促进学校内部质量评估体系的完善,减轻外部行政压力,变被动的迎评为主动的评估是当务之急。

另外,无论从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参与者,还是从评估的内容来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中心是学生。欧洲高校强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强调吸纳学生(不仅仅包括在校生,还有毕业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评估活动中,更要从满足雇主需求的角度实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活动也应该吸纳学生代表参与,并多听取学生、家长、企业等多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在可能的情况下,吸纳国际专家的参与,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实现质量提高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新科,唐轶.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政策的发展历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57~61.

[2][7]王新凤.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及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6):62~64.

[3]London Communique.Towards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Responding to Challenges in a Globalised Word, 2007:p1.

[4]Implementing and Using Quality Assurance:Strategy and Practice,a Selection of Papers From the 2nd European Quality, 2008:p6.

[5]佛朝晖.博洛尼亚进程中意大利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52~55.

[6]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Standard and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2005.

[8]Implementing and Using Quality Assurance:Strategy and Practice,a Selection of Papers From the 2nd European Quality, 2008:p7.

区域保障 篇9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技术保障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严重, 使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率逐年增加,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加强对气候的监测能力, 提升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广泛关注的问题[1]。在气象防灾减灾中预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区域自动气象站, 它的主要优点是观测密度大、自动化程度高以及速度快等。在使用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 还使气象监测的时空精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特别是在抗旱防涝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1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

1.1 数据传输软件以及数据中心软件的日常维护

在对数据传输软件进行日常维护时, 不管是数据传输软件在对观测到的数据文件进行传输时, 还是在定时开关机的过程中, 都要始终确保文件可以进行正常运行, 避免出现文件被恶意删除的现象。

1.2 智能通信仪的日常维护

在对智能通信仪进行维护的过程中要从3个方面出发, 第一, 检查智能通信仪的工作指示灯是否亮着, 来判断智能通信仪和电源的连接状态;第二, 检查电脑和智能通信仪是否可以正常连接, 防止对电脑的工作产生影响;第三, 对为了确保智能通信仪可以进行正常工作, 需要对智能通信仪附近的环境进行检查, 避免相关的电子设备对智能通信仪产生干扰。

1.3 定期做好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

对于维护人员来说, 应将区域自动气象站每年的定期维护工作做好, 每年要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至少进行2次维护。其维护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相关仪器设备安装以及固定的情况, 要保证各种线缆之间的连接没有出现松动, 确保相关仪器设备可以正常工作;对电源的电压进行测试, 对电源系统的工作情况详细检查, 确保电源系统可以正常运作。此外, 要检查采集器的设备参数是否处于正常水平, 各种气象要素的传感器能否可以正常工作, 通讯信号是否良好等;要不定期对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现场进行维护, 加大监管力度, 一旦发现特殊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2 区域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

2.1 采集器的技术保障

采集器主要负责对各种气象要素信息进行采集, 然后经过处理就会转换成需要的数据信息。在区域自动气象站中采集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集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故障产生:采集器指示灯不亮或者是很快灭掉、开机后的几秒内出现单音之后才有蜂鸣器的鸣响产生、指示灯可以正常显示, 但是采集器中心接收不到气象要素数据。指示灯亮或者很快灭掉, 可能是由于没有电或者是电压不够造成的,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 只需要将电池问题解决好就可以确保采集器指示灯正常运行;其他2种情况可以说明相关的设备参数已经丢失, 需要借助于维护软件对设备参数重新设置。

2.2 雨量传感器的技术保障

在区域自动气象站中最容易出现故障的就是雨量传感器。在实际的工作中, 如果发现雨量传感器观测到的数据和实际降水量数据不一致时, 由此可以断定是雨量传感器出现故障。雨量传感器出现故障的原因是受到了雨水的腐蚀作用, 使雨量传感器内部的接线柱不能将真实的降雨量测量出来。此时可以借助于万用表对雨量传感器进行测量, 需要将万用表调到电阻测量档, 测量接线柱的电阻值, 通过测量出的电阻值判断与实际的初始值之间是否有误差存在。另外, 如果线路出现老化现象也会对降雨量数值产生影响, 一旦发现雨量传感器有较大的问题存在时, 需要及时更换雨量传感器, 要仔细检查线路情况, 排除线路因断路或者是接触不良而对测量值产生的影响。

2.3 温湿度传感器的技术保障

如果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问题, 需要通过电流的变化判断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时, 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没有温度值或者是温度值为负, 可以检查线路的连接情况, 判断温度传感器是否可以正常运行。查看电线的插头处是否有松动现象, 如果线路接触不良也会造成温度值为负, 而线路出现断路则会造成没有温度值。当以上情况出现时, 维修人员需要及时检查供电线路, 需要对故障问题及时维修;同时,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换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电容器, 而电容器是一种特殊的有机材料作为介质制作而成的。这种材料可以透过水汽, 透过水汽的多少还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电容器电容的大小产生影响, 大气湿度的变化要受到该时刻传感器内部电容器电容的变化。当湿度传感器出现故障时, 首先要将电源断开, 检查供电线路是否有接触不良或者是断路等的情况出现, 如果存在有这些情况, 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同时,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换湿度传感器。

另外, 通过人工观测到的温度和湿度数据都是较为可靠的。所以, 可以将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的故障进行对比分析。将同一时刻内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到的数值与人工观测到的湿度和温度数值进行对比, 如果两者之间的误差较小, 可以说明湿度和温度传感器并没有出现故障。反之, 就说明是湿度和温度传感器故障, 此时需要及时更换温湿度传感器。

2.4 气压传感器的技术保障

在实际的观测工作中, 如果发现气压传感器出现故障, 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内通过气压传感器测量的数值与人工测量数值进行对比, 来判断气压传感器是否可以正常进行工作。如果两者之间有比较大的误差存在则说明是气压传感器故障。如果气压传感器有漏测或者是缺测现象出现则很有可能是采集器部件出现故障, 此时需要查看采集器部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如果没有气压数据显示, 就需要对供电部分进行检查, 及时更换电池或者是检查电路。如果气压传感器还是不能正常进行工作, 就需要及时更换气压传感器, 同时将更换下来的传感器送到专业维修部门检测。

3 安装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注意事项

现结合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气象局在安装区域自动气象站的中遇到的问题, 提出几点注意事项:在对蓄电池和采集器之间的线路进行连接时, 要将正负极分清, 禁止连接时根据线路的颜色来判断正负极, 电源板上的正负极要对应蓄电池上的正负极, 一旦连接错误, 很容易烧毁电源板, 这种情况需要自动站维护人员重视起来;在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进行布线时, 最好不要将数据线裸漏在外面, 由于长时间的风吹雨打很容易影响数据线的使用寿命,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借助于金属线槽的布线方式, 将线槽安装之后再放进去, 这种安装方式比导管更加方便, 同时为以后的维修保养工作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刘岩, 马辉.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J].山东气象, 2011, 31 (3) :66-67.

区域保障 篇10

关键词:区域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装备保障

引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资料质量对气象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也是做好公共气象服务的前提[1,2]。近日, 随着闽北松溪县山洪项目单雨量站的安装完毕, 闽北在用的区域自动气象站数量达到了将近300个, 闽北区域自动气象站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张较为完善的基础观测网络系统, 这对于研究闽北城市局地气候、分析局地小气候规律、做好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报,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保障和发挥现已建立的这些自动气象站的实际效用并确保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力保证各气象探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为只有正常工作的自动气象站才能提供持续、可靠的观测资料。

运行监控是保障气象探测设备正常工作的有效手段, 它是通过将远端设备的状态、数据信息等拉到近端, 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终达到快速保障的目的。当前, 闽北业务人员监控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通过省级疑误网站, 该网站每天早晚各弹出一个疑误站点信息供值班人员核实;二是信息中心通过人工监控各个站点的运行情况, 根据报文的传输信息, 结合自己的工程经验做出判断, 进而决定是否需要前往维修。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有其弊端, 省级疑误网站针对的是全省各地市所有的区域自动气象站, 由于各地市所属的区域自动气象站体现的都是本地气候特征, 因此, 使用统一的判断依据进行质量控制是较为粗糙的, 容易引起误报, 而且该网站只能定时、单一地为各台站提供某个站点某个时次某个要素可疑的信息, 对其判断的依据、可能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措施等没有作任何说明, 更没有为业务人员提供相关信息的查询功能, 如可疑站点的历史资料、周边的台站资料和历史维修记录等, 这正是业务人员在核实故障时最为需要的信息, 因此实用性不高;对于第二种方式, 由于区域自动气象站具有站点个数多、观测时间间隔短和数据量大等特点, 单一的依靠人工监控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工作量太大, 可操作性不强。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采用质量控制的方法, 其主要思路是根据气象学、天气学及气候学原理, 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3]的规定, 进行气象观测数据序列的合理性检验, 同时结合各站的气候背景, 由软件自动对观测资料数据进行检查, 找出不合理、不正常的错误或可疑记录。大量的工程经验证明, 大部分情况下, 错误的观测资料都是由于探测设备出现故障所造成, 因此, 本文设计开发了自动气象站数据实时质量控制软件, 实现了对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运行监控, 并且根据报文数据特征将远端探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呈现到近端, 便于业务人员对可疑站点做进一步的核实判断, 也为保障人员快速定位探测设备故障与抢修提供了条件。

1 质量控制系统和流程

质量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采用了服务器端/客户端混用的架构方式, 其中服务器端运行在市级信息中心, 执行全市区域自动气象站报文的实时质量控制处理, 当监测到可疑信息时, 会立刻对所属台站发出告警信号;客户端部署于各县 (区) 气象台站, 一旦收到告警信号, 立即弹出相应的界面, 业务人员在软件判断的基础上, 结合站点周边的探测环境对判断的结果进行核实, 并将结果直接用于指导装备保障业务。

将质量控制系统分为以下3个模块:

1.1 资料收集及处理

系统定时收集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报文信息, 采用极值和界限值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变一致性检查、公式检查以及空间一致性检查等五种综合检查的方法, 实现了对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收集的观测数据 (包括降水、空气温度、风向、风速、本站气压和相对湿度) 的质量控制。针对不同的观测要素, 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也不同, 如降水采用气候极值和界限值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以及时间一致性检查, 但是不能用公式检查。

1.2 故障分析及输出

系统融合了丰富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工程维修经验, 通过对报文数据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处理, 实现了对区域自动气象站故障的智能判断并提出相应较为常见的解决措施:比如气压观测值为500.4h Pa是气压传感器空载的表现, 此时需重点检查气压传感器与采集器的连接线, 或者考虑更换新的气压传感器;再比如最小湿度100, 相对湿度“///”, 这是湿度传感器高湿的体现, 此时需要对湿度传感器进行调整, 也可以通过万用表测量湿度传感器的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0~1V) 。

1.3 人机交互及装备保障

服务器端一旦监测到可疑信息, 立即对所属台站发出告警信息。台站人员在收到告警信息后, 能够直接通过客户度查询可疑站点的相关信息, 包括判断的依据、历史告警信息日志、历史维修记录、周边站点天气现象以及相应的故障解决措施等, 软件界面如图2所示。业务人员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 结合该站周边的探测环境逐一进行核实, 并将核实结果直接用于指导探测设备的保障维护。在保障完成后, 将实地维护信息反馈给服务端, 信息中心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系统。

2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质量控制方法

针对自动气象站的质量控制方法, 许多气象工作者都做过大量的研究[4,5,6,7,8,9,10], 这些研究表明, 质量控制最为关键的就是确定判断阈值的范围, 阈值范围如果定的太大, 起不到控制作用, 太小则会将正确数据误判为错误数据, 影响整个质量控制系统的性能。阈值的确定不仅需要考虑当地气候特征, 还需要考虑不同的季节, 才能提高质量控制的准确率。

2.1 极值和界限值检查

气候极值是随地理区域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 各站点的极值参数来源于各站点不同要素项目累年各月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但是由于区域自动气象站建站时间短, 无法形成有效的极值序列, 因此,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界限值只能将所属县市级大监站的观测极值作为参考。

本文在闽北近10a大监站的观测数据极值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探测环境, 同时考虑本地有可能出现的特殊天气现象 (如台风等) 对气象要素极值的影响, 设置了各要素的界限范围值:小时降水量, 设定为0~60mm;空气温度, 设定为-12~45℃;风向, 设定为0~360°;风速, 设定为0~40m/s;本站气压, 设定为740~1050h Pa;相对湿度, 设定为0~100%。当观测值超出上述界限范围值, 认为该要素可能有误。

2.2 内部一致性检查

内部一致性检查是利用不同变量间的物理联系, 通过一个变量的观测值, 判断同时刻另一个变量的观测值是否可信。针对同一个时次, 自动气象站采集的各要素值之间必须符合以下关系:

2.2.1 空气温度

对每一次采集的最高温度、空气温度和最低温度进行逻辑判断,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最高温度≥空气温度≥最低温度

2.2.2 本站气压

对每一次采集的最高气压、本站气压和最低气压进行判断,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最高气压≥本站气压≥最低气压。

2.2.3 相对湿度

对每一次采集的相对湿度和最小湿度进行逻辑判断,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湿度≥最小湿度。

2.2.4 降水与相对湿度

当前10min存在降水, 其相对湿度必然也较大, 并且根据降水量的大小, 相对湿度的大小也不同, 降水越多越持久, 相对湿度越大, 但是不能超过100%。

2.2.5 降水量与湿度

当前时次的降水量大于前一个时次的降水量, 则当前时次的相对湿度必须减去前一个时次的相对湿度, 否则认为可能有误。

2.3 时变一致性检查

时变一致性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观测值的时间变化率, 剔除不真实的跳跃值。时变一致性检查主要针对降水、空气温度、风速、本站气压和相对湿度等5个要素进行检查, 通过对自动气象站的报文数据与该站前一个时次的要素数据进行逐一对比, 如果在某个要素上, 两个样本的差值超过制定的阈值范围, 则认为该要素数据可能有误, 具体如下:

2.3.1 降水

考虑到闽北夏季强对流天气的现象, 在调研分析近10a的观测数据, 设置降水和风速的时变跳跃的阈值分别为20mm、20m/s, 当前后时刻的差值超过此阈值范围, 则认为可能有误。

2.3.2 空气温度

空气温度的变化受降水、观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具体如下:

2.3.2. 1 白天

空气温度较高, 受降水影响较大。若当前时次存在降水, 则设置空气温度时变跳跃的阈值为T1max;若当前时次没有降水, 则设置空气温度时变跳跃的阈值为T1min, 当前后时次空气温度差值超过此阈值, 则认为可能有误。

2.3.2. 2 夜间

空气温度较低, 受降水影响较小, 若当前时次存在降水, 则设置空气温度时变跳跃值为T2max, 若不存在降水, 则设置空气温度时变跳跃的阈值为T2min, 当前后时刻空气温度差值超过此阈值, 则认为可能有误。

上述4个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为:T1max>T2max>T1min>T2min。

注:白天时间段为8:00~20:00 (不包含20:00) , 夜间为20:00~第2天8:00 (不包含8:00) 。

2.3.3 本站气压

正常情况下, 气压值日变化基本上保持在1~2h Pa (百帕) 范围内, 因此, 设置本站气压时变跳跃的阈值为1h Pa, 且1d内波动范围不能超过5h Pa。当前后时次气压差值超过1h Pa或者1d内气压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超过5h Pa, 则认为气压可能有误。

2.3.4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的变化受降水、观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 具体如下:

2.3.4. 1 白天

相对湿度较低, 受降水影响较大。若当前时次存在降水, 则允许相对湿度的时变跳跃的阈值为RH1max, 若不存在降水, 则设置为RH1min, 超过这个阈值, 则认为可能有误。

2.3.4. 2 夜间

相对湿度较高, 受降水影响与白天相比略低, 如果当前时次存在降水, 则允许的相对湿度时变跳跃的阈值设置为RH2max, 否则为RH2min, 超过这个阈值, 则认为可能有误。

上述4个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为:RH1max>RH2max>RH1min>RH2min。

2.4 公式检查

鞠晓慧等[11]对气压值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 本文采用的是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所使用的公式[3]:

式中P0——海平面气压;

Ph——本站气压;

h——气压传感器海拔高度;

tm——气柱平均温度。

其中计算气柱平均温度tm公式:

式中tm——观测时的气温;

t12——观测前12h的气温;

h——气压传感器的海拔高度。

将公式所得理论气压值与本站实测气压值进行比较, 如果差值较大, 则认为该要素可能有误。从闽北近10a的气压数据中发现, 同一个台站的气压值1a的波动范围在50~55h Pa, 因此, 算法中设置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值的允许范围的阈值为30h Pa, 当超过这个范围时, 则认为气压值可能有误。

2.5 空间一致性检查

空间一致性是依据气象参数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点而进行的检查, 其有效性取决于区域自动气象站网的密度和被检查要素与空间的相关程度。在自动气象站各要素中, 降水、空气温度、湿度和气压与空间分布关系较为密切, 通过观察发现, 上述4种要素在20km内具有较大的相关性。

检查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利用与被检查站点相邻近的站点同时观测的气象要素值进行比较, 二是利用邻近站点的观测值通过一定的插值方法计算出被检查站点的估计值, 然后对观测值进行与估计值进行比较[1]。本文使用第一种方法, 通过与周边的自动气象站站点的各要素信息逐一对比, 如果周边站点的要素都与该站点的要素差距较大, 则认为该站点的这项要素有误, 具体如下:邻站规划为以该自动气象站点为中心, 向外立体扫描20km以内的所有自动气象站站点, 将其添加到自己的邻站列表;当邻站数量达到3个或以上时, 执行空间一致性算法;计算邻站海拔高度与本站的海拔高度的差值;根据海拔高度差值的不同, 设定各要素不同的阈值, 海拔高度差值越大, 允许的阈值范围也越大, 反之亦然;此外, 当邻站出现缺报或存在某个要素数据缺测时, 将该站从邻站列表中删除, 当邻站个数小于3时, 该自动气象站停止空间一致性算法检查。

2.6 算法小结

对上述各要素所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归类总结, 如表1所示。

注:“▲”表示采用该方法。

3 软件测试与性能分析

应用上述算法开发软件, 对福建省南平市153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进行实时质量控制, 测试时间从2013年1~8月, 监测到可疑站点数52个, 发生故障次数为80次, 发出可疑站点信息3278条 (整点报文) , 平均每次故障发出41条可疑信息, 即从发生故障到排除故障平均只需41h, 具体各要素的故障信息如表2所示, 其中可疑信息条数指软件判断发出的可疑信息条数, 可疑站点数指软件判断发生故障的站点数, 人工核实站点数指经过人机交互后核实的故障站点数, 保障核实站点数为经过装备保障维护后确实发生故障的站点数。

从表2中可以看出, 软件判断的结果与人工核实的结果略有出入, 但人工核实站点数与保障核实站点数几乎完全一样, 前者是由于受极端天气影响以及定期维护自动气象站时不小心所造成, 如受2013年7月13日苏利台风影响, 南平南部部分站点气压突然降低引起误判。但是经过人工核实后, 软件误判的情况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基本上消除了误判现象, 大幅提高了故障判断的准确率。

测试结果表明, 本文所开发的自动气象站实时质量控制处理软件能够准确、快速地发现并定位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故障信息, 确实有效地提高了闽北装备保障的业务水平和区域内自动气象站正常工作的比例, 大大提高了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质量及可用性。

4 结语

将装备保障与质量控制建立在同一条业务线, 通过质量控制促进提升装备保障的维护效率, 反过来, 装备保障的及时到位又能够促进提高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质量及可用性, 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质量控制应以软件监控为主、人工核实为辅, 首先依靠软件监控进行第一级质量控制, 实现从海量数据中获取可疑站点信息, 再依靠人工对第一级质量控制处理后的结果进行核实, 即为第二级质量控制。

针对未来开发省级、国家级的质量控制系统, 必须考虑各个地区不同的气候特征, 单独为不同地市在不同季节, 尤其是气候特征明显存在差异的地区单独设定不同的标准阈值, 才能提高质量控制的准确率与装备保障的维护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健, 王潜梅, 钱光明, 等.广东省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估[J].广东气象, 2011, 33 (03) :37-40.

[2]李志鹏, 张玮, 黄少平, 等.自动气象站数据实时质量控制业务软件设计与实现[J].气象, 2012, 38 (03) :371-376.

[3]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9-34.

[4]陶士伟, 仲跻芹, 徐枝芳, 等.地面自动站资料质量控制方案及应用[J].高原气象, 2009, 28 (05) :1201-1210.

[5]王海军, 杨志彪, 杨代才, 等.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自动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J].气象, 2007, 33 (10) :102-109.

[6]窦以文, 屈玉贵, 陶士伟, 等.北京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应用[J].气象, 2008, 34 (08) :77-81.

[7]任芝花, 熊安元.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三级质量控制业务系统的研制[J].气象, 2007, 33 (01) :19-24.

[8]王建庄, 许沛林, 彭慧英, 等.Ⅱ型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的实时质量控制[J].广东气象, 2009, 31 (05) :57-58

[9]王新华, 罗四维, 刘小宁, 等.国家级地面自动站A文件质量控制方法及软件开发[J].气象, 2006, 32 (03) :107-112.

[10]杨晓武, 黄兴友, 徐平.加密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控与查询显示系统[J].气象科技, 2008, 36 (04) :506-509.

上一篇:语言和视觉下一篇:征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