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内涵

2024-10-21

区域内涵(精选10篇)

区域内涵 篇1

0 引言

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不仅是有功功率平衡运行控制中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的依据,也是有功功率平衡运行控制性能评价的主要参量[1,2]。

随着互联电网的日趋复杂和设备技术与系统运行管理的不断发展,对ACE的内涵的认识一直在加深。ACE概念被提出之时,系统控制所采用的还是模拟信号,AGC控制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所采用的是其概念的稳定内涵。尽管当时也对其动态内涵进行了探讨[3,4],但被广泛认可和采用的是相关稳定概念[5]。

关于AC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1991年所给出的定义是“一个反映控制区域功率供需盈亏的物理量”[6],而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NERC,其前身是北美电力可靠性委员会)在2014年的企业标准中给出的定义是“考虑了频率偏差系数效应和表计误差校正的平衡机构联络线功率实际值与计划值之间的偏差”[7],二者内涵有所不同。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的定义是“由控制区域当前的负荷、发电功率和频率等因素形成的偏差值,反映区域内发电与负荷的平衡情况”[8],与IEEE的定义内涵较为相近;而南方电网公司则直接给出ACE的计算公式[9],与NERC的内涵表述较为一致。

当前,中国特高压电网交直流混联、节能减排、电力市场化、电网精细化管理等对运行控制性能评价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与时俱进[10,11,12]。

1 频率偏差系数与自然频率特性系数间的偏差

ACE是控制区域功率平衡的量度,可作为确定控制区域内功率平衡情况的依据[13],其计算表达式为:

式中:EACE,i为区域i的ACE值;ΔPt,i为区域i的联络线功率(流出为正)偏差,是联络线功率实际值与计划值的差;Δf为系统运行频率偏差,是实际频率与计划频率的差;Bi为区域i的频率偏差系数,是负值。

频率控制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见附录A。由附录A中的分析可知,实际运行中,是将B系数设定为一个比系统自然频率特性系数β预期最大值要大的一个值,因此,在通常的运行状态下,|B|要大于|β|,即B与β之间存在偏差。

1.1 影响B与β之间偏差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由式(1)可得:

式中:βi为区域i的自然频率特性系数,是负值。

根据附录A中A1.1节的分析,式(2)中的前两项为控制区域i的功率供需间的实际盈余,而最后一项为Bi≠βi时的偏差量。

由式(2)可见,|B|与|β|之间的偏差,即ΔB越大,则所计算出的|EACE,i|与控制区域的实际功率偏差绝对值的差距就越大。因此,考察一个控制区域被分配B系数的大小(绝对值),并不能完全说明调频责任分配的公平与合理,而关键是B与β之间的差距。二者间的差距越小,所计算出来的ACE与被测算控制区域的功率控制偏差就越接近,则一方面,控制区域依据ACE所作出的调节更为精准,控制效率就越高;另一方面,从“自扫门前雪”的角度看,频率调节责任的分配就更为公平合理。

显然,|B|与|β|之间的差额大小既取决于人为确定的B系数,也与由设备性能所客观决定的β系数相关。

如前所述,B系数的确定与分配的规则,一般是由控制区域的上级部门组织各控制区域商议制定,一旦形成即按章行事。由于其是各控制区域间达成的共识,故应该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因此,尽管B系数是人为确定,但实际运行中,其应该被视为客观的结果。

至于β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发电与频敏负荷设备。目前,实际运行中,频敏负荷设备的功频自然特性一般不会改变,发电机组的功频自然特性在其出厂后就已固定,故从这一角度看,β系数应该是一个客观结果。

由于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已普遍采用电液控制系统,其控制死区可以随时改变,其控制功能亦可以随时闭锁。因此,控制区域的发电机组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均可以随时改变频率一次调节控制参数或闭锁该功能,从而导致整个控制区域的频率响应特性系数发生改变。从这一角度看,β系数应该是一个主观控制的结果。

因此,|B|与|β|之间的差额的大小既取决于客观因素,又与控制区域的主观行为相关,对此,必须全面考虑。

1.2|B|与|β|之间差额与一、二次调节的关系

由于一次调节为强制性的义务,系统不予补偿,出于经济性考虑,发电机组可能会改变频率一次调节控制参数甚至闭锁该功能,以降低运行成本。这将会导致系统整体一次调节能力的持续降低,即|β|减小,|B|与|β|之间的差额加大。

系统整体一次调节能力的降低,一方面,在系统出现较大规模功率失衡时,对频率的大幅度下降不能实施有效拦截,危及系统运行安全;另一方面,或由于增大动作死区造成对小幅频率波动没有响应,或由于功能闭锁导致频率恢复速率过缓,二者均会影响系统的运行频率质量。

尽管|B|与|β|之间差额的加大会增加系统二次调节责任,但一方面,二次调节能力的增加仅会改善出现频率越限后频率恢复至计划值的速率,并不能减小频差(绝对值)的大小;另一方面,|B|与|β|之间差额过大,亦会导致频率调节过度,引起频率振荡,反而会对频率安全不利。

因此,无论是出于系统运行安全考虑,还是为了提高系统运行频率质量,都应该努力提高系统频率响应性能。

闭锁一次调节功能可为发电公司节省控制成本,而相关评价与考核规则的不健全会导致全网一次调节能力的持续降低[14,15]。针对该问题,无论是中国还是北美电网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例如,中国提出了发电机组一次调节性能评价方法[16,17];北美研究者建议将频率响应作为单独的备用分类,并设计相应的控制性能评价标准[18],2012年提出了频率响应控制性能评价标准[19]。但由于所利用能量管理系统(EMS)中的秒级采样数据粒度过粗,不能考虑频率最低点,而是利用故障后的稳态频率作为评价的依据,这显然存在问题。

因此,在规划层面,需要提出相关理论以指导和督促电源建设,使得控制区域具有相称的频率一次调节能力;而在运行层面,需要研制更为完善的控制性能评价标准,以规范控制行为使得系统保持充足的一次调节性能。

从有功功率平衡控制的目标来看,整个电网关注的是运行频率质量,可视为整体利益;而控制区域关注的是其运行控制性能评价的结果,可视为局部利益。

作为表示系统整体利益的频率,其波动取决于所有控制区域的控制效果,故所有控制区域都对维护整体利益负有责任。无论出于主观还是客观原因,控制区域可能会采取措施,以尽量降低控制成本,从这一角度而言,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存在矛盾。

由于一次调节能力决定β数值的大小,故区域被分配的二次调节责任的份额与其一次调节能力密切相关,即一次调节能力越小,|B|与|β|之间差额越大,则二次调节责任就越大,反之亦然;又由于β数值的大小随着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变而实时变化,故即使控制区域被分配的B系数固定不变,其被分配的二次调节责任的份额亦是随着系统运行状态而实时变化。

1.3|B|与|β|之间差额在控制区域间的分布

从控制区域个体间|B|与|β|差额大小分布的角度看,可分为各控制区域|B|与|β|差额与相应|B|的比值均相等和不相等这两种情况来讨论。

若各控制区域|B|与|β|差额与相应|B|的比值均相等,则该情形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各控制区域机组均按照发电机组申报的运行参数运行。该种情况属于正常情形,所有控制区域的频率响应特性的表现中规中矩,系统整体利益得到保证,控制区域亦应获得好的控制性能评价结果,整体与局部间和谐共赢。另一种是各控制区域均采取措施降低了自身的频率响应特性,且幅度相当,这时,整体利益受损;而所有控制区域采取一些措施,如提高二次调节性能,则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控制性能评价结果,局部利益得以保证。无论是第1种还是第2种情形,都应该制定适宜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奖优罚劣,达到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和谐共赢。

若各控制区域|B|与|β|差额与相应|B|的比值不相等,则该情形亦可分为各控制区域机组均按照和不按照发电机组申报的运行参数运行等两种情况。

对于|B|与|β|差额与相应|B|的比值较大的控制区域,无论是不是主观行为,均说明其频率响应特性未达到指定水平,在某种意义上都会造成整体利益受损,而相关控制区域可采取措施取得良好的控制性能评价结果,局部利益得以保证。若为客观结果,则控制区域应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频率响应能力,属于规划层面;若为主观行为,则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在调度层面督促相关主体改善频率响应控制性能,从而提高系统整体抵御频率失稳的能力。

2 动态ACE及其扩展

2.1 动态自然频率特性系数

根据频敏元件静态自然频率特性系数的定义(见附录A),其数值决定于:一是频率偏差的稳定值,二是频敏设备针对该频率偏差稳定值充分响应稳定后的输出功率变化值。

当出现功率失衡时,频率的下降速率取决于系统的惯性,即系统的转动惯量;而频敏设备稳定响应至输出功率值的动态过程取决于:一是响应功率调节的死区,二是功率输出响应的延迟,三是从开始响应到满额响应的时间过程。

一般而言,频率的下降速率较快,而频敏元件的功率调节速率较慢。可见,若出现一个频率波动,在频差出现瞬间,由于频敏元件还未响应,则系统“感受”到的自然频率响应特性是零。而随着频敏设备的启动并进行输出功率调整,则感受到的是元件频敏特性从零到稳态值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在扰动发生后,β的数值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这一特性可用“动态自然频率特性系数”予以描述。

所谓频敏设备的动态自然频率特性系数,是指频敏设备在频率波动过程中,任意时刻其输出功率变化与该时刻频率频差的比值。

由于早先的设备、采样装备性能和有功功率平衡控制管理水平等不高,采用静态参数即可满足运行控制要求,故静态频率特性系数被使用并沿用至今;随着设备和采样装备性能的不断完善,电网运行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化,静态系数已逐渐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利用动态参数予以描述。

由于静态参数是稳态参数,故利用一个数值即可较为全面地描述其特性;而动态参数所反映的是功频特性的响应过程,因此,需要一个顺序的数值序列才能对其特性予以全面描述,即动态自然频率响应特性的表述应该是一个时间序列。

2.2 动态ACE时间序列

从静态角度看,ACE是指当系统中一次调节响应充分且平稳后所反映出的控制偏差,因此,其数值仅与系统的二次调节相关,且当Bi=βi时,ACE的数值与控制区域功率控制不平衡的数量相等,即ACE可反映区域真实的控制偏差。

而若从动态角度看,由于频差不断在变化,系统的一次频率调节随之不断响应(系统的一次频率调节的动态过程约为10s[18]),故所表现出的β数值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其数值组成一个依频率波动而随动的时间序列。目前,准确估计系统的自然频率特性系数在技术上存在困难,因此,无论采用何种B系数设置方式,在实际运行中,难以(实际上也无必要)使Bi准确等于βi。结合式(2)可知,ACE的数值不仅与功率不平衡的数值(取决于系统的二次调节)相关,也会随着系统自然特性系数(取决于一次调节性能)的动态变化而不断改变。

二次调节改变控制区域内的功率供需偏差,会导致式(2)中等号右边前两项的数值改变,故ACE数值的变化量与二次调节功率量相等。二次调节从收到调节指令到调节功率至指定数值需要数分钟。在此动态过程中,发电输出功率处于动态变化状态,ACE的数值会随发电输出功率的变化而改变。

在顺序时间节点上的ACE数值所构成的ACE时间序列,被称之为动态ACE时间序列,其蕴含着较为丰富的频率调节手段,包括一次和二次频率调节的综合调节信息。因此,从动态意义上讲,ACE不能被认为是控制区域真正的有功功率平衡偏差,而是可以反映控制效果的一个物理量。

2.3 基于动态参量的有功功率平衡控制性能精细化评价

精细化评价从被评价主体方面,包含频敏控制元件和有功平衡控制区域;从评价功能方面,可分为一次性能和二次性能评价。故精细化评价可依据两种维度来进行组合。

作为预防电网频率失稳的第一道主动控制屏障,若调节速度相对较快的一次频率调节能力持续降低,不仅会导致频率质量大幅度降低,严重时会造成电网解列甚至崩溃,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有必要对一次调节控制性能单独做出准确的评价,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关于频敏元件控制性能评价的研究,发电机组的一次调节性能[16,17]和二次调节性能的实时调节效能评价[20,21]已被实际应用。而对于控制区域控制性能评价的研究,与元件的控制性能评价相比更为复杂。这是因为,一方面频敏设备一次调节所依据的频差是所在地点的频差采样值,而系统频差的测定,一般是指定系统中的一个点作为频率采样的地点,将该点频率作为系统的频率,由于系统运行频率的空间分布特性[22],二者并不相同。对于单个频敏元件,可通过其出口表计采样;针对控制区域整体的频率特性,由于对所辖所有频敏设备输出功率变化逐个进行采样较为繁琐,且频差具有时空分布特性,故采用集中采集联络线功率,且按照时间顺序,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采样,故系统“感受到”的是不同类型和不同地点所有频敏设备功率响应的综合。

目前,中国和北美采用的评价标准指标设计中,均是以Δf和ACE等物理量为依据。而以这些各种频率调节手段共同作用结果为依据的评价标准,只能实现这些调节手段控制性能总和的评价。因此,现有标准无法准确地单独评价控制区域的一次与二次频率调节控制性能。

与发电机组评价所依据的是本地频率不同,控制区域评价所依据的是整个系统的运行频率。由于一次控制性能的好坏可影响系统秒级尺度运行品质,故评价时间尺度应是秒至分钟级,需计入频率变化的动态过程,即应考虑故障的位置和严重程度、频敏元件的动作死区设定等因素。另一方面,由于系统频差取决于全网所有频率控制手段的综合调节效果,而控制区域动态ACE的数值又与频差相关,因此,动态ACE时间序列数值亦与其他控制区域的控制行为相关。因此,控制区域的频率一次调节性能评价涉及因素众多,且难以解析,故该问题十分复杂,其标准设计难度极高。

在中国电网中主要节点(如联络线和大部分电厂端口等地点)的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布点已基本完成,基于该装置的广域测量系统(wide-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所得到数据采样密度可达20 ms,这为频率一次调节性能评价标准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数据保障。

由于二次调节控制性能评价时间尺度较长,为分钟至数十分钟级,故不用考虑频率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其控制性能评价标准的设计也相对简单。

从控制所依据的信号来看,一次调频所依据的是频差,二次调频依据的是控制指令,两种手段也不同。

尽管ACE时间序列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一次和二次频率控制信息,但由于一次和二次调节功率混合交织在一起,若依据ACE时间序列进行一、二次控制性能的单独评价,还需更为深入的研究工作。

由于有功功率平衡控制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控制手段间的配合来平抑不同时间尺度的功率不平衡波动,故亦可以采用考察不同时间尺度控制效果的评价方式,即短期控制性能评价和中长期控制性能评价,具体如秒至分钟级控制性能评价、分钟至十几分钟级控制性能评价等。

3 结语

在中国电网新形势下,需要更为先进、更有针对性的互联电网有功功率平衡运行控制性能评价标准,而逐步普及的广域测量系统为新标准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数据保障。

频率偏差系数与其对应的自然频率特性系数间的偏差,是影响有功功率平衡控制准确性的关键,应该在规划和计划与调度层面给出提高相关控制性能的措施和评价标准,奖优罚劣,以提高电网运行品质。

有功功率平衡控制的精细化评价需要引入自然频率特性系数和ACE的动态内涵;由于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各类手段调节信息,ACE时间序列可以作为控制性能精细化的依据;但由于包含一次和二次调节等频率调节手段所做出的控制行为,所导致的功率变动混合交织在一起,若依据ACE时间序列进行一次和二次控制性能的单独评价,还需更为深入的研究。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http://www.aeps-info.com/aeps/ch/index.aspx)。

区域内涵 篇2

对加快区域性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思考

在办大教育、办大职教旗帜下,各地职业教育发展似雨后春笋,如火如荼,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能的职校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又在思考,如何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本校及当地其它一些职校实际认为,内涵建设已经成为职校在新时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职校的内涵建设上做文章.

作 者:夏端武 作者单位:宿迁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宿迁,223800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5)分类号:G642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职校 内涵建设

区域内涵 篇3

结合“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及我园的课题内容,我试着将家具文化内涵融入我班的区域游戏中,在游戏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家具文化内涵,我试着激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并通过开展一系列和家具文化相关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感受家具文化的魅力,从而建构我班具有家具文化特色的区域游戏。

关键词

家具文化 区域游戏 材料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它将教育目标渗透于教育内容中,将教育内容分成若干个区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中,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材料,自主操作、实践,从而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笔者遵循《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教育工作原则,将《家具文化》课题与区域游戏相整合,努力将家居文化内涵融入区域游戏中,建构区域游戏特色 。

一、 利用“家具展览馆”游戏为载体,激发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区域游戏

新《纲要》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我们教师多给幼儿看、听、摸、嗅的机会,支持幼儿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双手等各种感官充分感受、体验、探究。使幼儿在与游戏材料积极互动中,用多种形式进行探索,使幼儿的游戏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如在游戏“家具展览馆”中,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家具图片,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参观“家具展览馆”发现家具的款式各有不同,颜色也不一样,同时我们还在手工区域提供各种家具拼图和可以动手操作的游戏材料,这些材料孩子们可以来闻一闻,感受家具材料的不同,同时还可以通过动手做一做,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家具文化的魅力。

二、利用“家具益智操作吧”游戏,展现游戏材料的自主性、可操作性

区域游戏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幼儿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幼儿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的一座桥梁,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经验能力、兴趣需要提供相适应的材料,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可操作性的特点,这样才能引发幼儿对游戏的欲望也是培养他们游戏技能的源泉。如为了更好地结合课题内容,我在手工区投放了自制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家具拼图,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自由选择拼图,同时还投放了一些半成品的彩色纸和家具样板,幼儿可以用各种彩色的纸撕贴成造型各异的家具,我还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在区域中提供了豆豆泥。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开家具加工厂,有的做造型,有的给家具上色,成品幼儿还可以卖给家具店,这样一个小型的家具链游戏,不但把家具文化内涵很好地渗透在其中,而且孩子们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们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利用“家具制作工厂”游戏,体现游戏材料的适时投放与更换

材料是游戏的前提和基础,有了必备的材料,才能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愿望。但游戏材料不是能一次性投放就完成的,教师要在幼儿游戏中,认真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并针对游戏情节的发展对材料做适当增加或调整,以保证幼儿长时间的游戏兴趣。在我班的区域游戏中,我会每天观察记录幼儿对家具文化内容相关游戏的操作材料使用情况,如观察幼儿使用材料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在游戏的时候,我会对幼儿需要什么材料,对什么材料感兴趣进行观察分析,把观察的结果作为游戏材料投放的依据。如在家具制作的小工厂里,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对豆豆泥制作家具非常感兴趣,可随着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反复操作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单一的材料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于是我发动家长带了很多废旧的木头片,经过加工后投放到家具小工厂里,刚开始的时候投放一些简单的材料,让幼儿粘贴,接着孩子们尝试运用工具制作,在这样具有层次性的游戏中孩子们一次次接受着挑战,他们感觉非常的新奇、有趣,因此游戏兴趣也非常的浓厚。

四、在“家具制作”游戏中,突显教师的仔细观察与有效指导

在指导区域活动时,教师应对幼儿想做什么,怎样做和幼儿有可能怎样做有心理准备;在游戏中教师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去要求幼儿,要学会观察等待,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先观察再指导,将教师是“传授者、维持者”的角色转向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给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利,使我们组织的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的游戏。特别是我们家具文化内容在幼儿园游戏整合过程中,因为操作内容比较多,其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学会变得比较“笨”,不要在孩子一遇到问题时就忙着帮助他们解决,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如我们的孩子在刚开始学习使用各种工具时,孩子不会把螺丝从木头片中拧出来,这时候他们就会着急地喊:“老师我不会,这个螺丝不出来。”我则会笑着说:“怎么办呢?你再看一看你的工具合适吗?再试一试!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一句适时地提醒和鼓励给了孩子勇气,他们似乎不想让老师失望,每次经过努力后都会成功,所以我们要想让孩飞得更高,就要学会在孩子不需要你帮助时,你会默默地观察等待,在孩子需要你帮助时,你会机智的提醒,适时的给予他们鼓励。相信孩子能在老师智慧的指导中不断创造惊喜。

五、在“家具卖场”游戏评价中,体现教师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在创设有家具文化特色的区域游戏中,教师评价的宗旨就是如何把我们的家具文化内容更好的渗透到区域游戏中,但每次评价的点不一样,教师采用的评价模式也不一样,我会让幼儿参与其中,有时出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自由讲述,有时将活动过程中录下的片断与孩子分享,观察哪些值得大家学习,有时带领孩子共同参观各个活动的成果,让孩子与同伴共同分享。总之在游戏评价的过程中通过幼儿自由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零散经验,引导幼儿修正错误的经验,让幼儿分享成功的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次区域活动的开展作好材料、经验等方面的准备。 如在开家具卖场前,我会在游戏评价时征求孩子的建议,问他们:“这么多漂亮的家具应该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呢?孩子们经过商量,决定在游戏中增加一个“家具卖场”的游戏。有时在我班的家具卖场里,游戏结束时孩子们会把游戏材料丢得到处都是,这时我就会把游戏现场保留,让幼儿自己来说一说,孩子们看着自己制作出来的家具被拆掉,他们也会很心疼,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孩子能够学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接下来的游戏中他们也会试着注意。而在家具制作工厂里,我在游戏评价时就会把作品拍成照片让孩子在电视屏幕中感受体验,让孩子有小艺术家的感觉,更有成就感。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对家具文化游戏内容的喜爱,教师在评价时要多从幼儿的情感角度出发来进行灵活多样的评价。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内涵考论 篇4

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部构成

通过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理论基础进行探析,我们可以概括得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部构成——要素和不同要素之间的有效组合,要素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不同要素之间的有效组合则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和强化保障。

本文赋予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更广义的解释,将权利、资源、 知识、功能等新内容包纳入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体系,将它们统统作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构成要素。

(一)权利

权利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中处于首要位置,权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历史传承和制度安排,权利决定着各项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而要素是否得到优化配置直接决定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强弱,因此权利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前提构成。

(二)资源

资源是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构成,区域要素丰裕程度和要素禀赋决定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持续周期与发展层级,即资源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成单向正比关系,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初级发展和高效发展都以区域资源为基础,资源成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构成。

(三)知识

知识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构成,区域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权利的组合作用确立并得到初步发展,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高效率发展则依赖知识,知识催生的科技进步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知识毫无疑问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构成。

(四)功能

功能则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外延构成,功能往往是预设的、外生的,伴随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确立和发展而产生和演进,同时功能又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目标定位,即功能具有表象性和目标性双重属性,基于功能的双重属性,功能成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外延构成;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度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得以提升的保障,能够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提供关键的后盾支持。

二、界定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

界定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概念首先要界定清楚三个关键的问题,一是内生力和外哺力,内生力与外哺力有何辩证关系,内生力和外哺力如何作用于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要素禀赋与经济权利禀赋,目前研究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主要是以要素禀赋为基础,即传统发展所需的三要素,物质、人力与技术,而本文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基于经济权利禀赋的概念提出的,与传统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有着显著的不同;三是自发性与拓展性,自发性和拓展性之间有何逻辑关系,二者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之间关系又是怎样。

(一)内生力与外哺力

区域发展的“内生力”,是与“外哺力”相对应提出来的。在理解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内涵时,我们需要注意两点:其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与区域的“自我发展”,与“区域发展能力”、“区域发展潜力”等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其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着重关注区域的“自我发展”,强调“内生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以 “内生力”为主要推动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外哺力”,事实上,“内生力”正是“外哺力”发挥作用的基础,同时“内生力”的提高必须依仗“外哺力”。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内生力”是指区域内部的制度、资源、知识等要素积累对区域经济产生的推动力, “外哺力”则是指区域外部资金、产业、技术等对于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内生力”和“外哺力”的统一。

(二)要素禀赋与经济权利禀赋

目前已有的关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要素禀赋。本文提出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基于经济权利禀赋的概念,它着重强调的是一种权利,所重视的是在一个社会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合法控制资要素的手段。假设Ei代表某区域的经济权利禀赋,那么Ei取决于两个参数,即区域的要素禀赋(区域拥有要素的所有权组合)与交换权利映射(为区域的每一要素禀赋组合规定的可以支配的商品组合集合的函数)。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基于经济权利禀赋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拓宽了区域的能力范围,强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保障。

(三)自发和拓展

自发和拓展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与演变的两个过程。经济发展初期,区域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权利禀赋之后,会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趋势,培育自我发展能力,即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自发性;拓展性是相对与自发性而言,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催生和演变具有拓展性,即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既可以自发培育,同时,区域外部的技术、资金、产业等要素的涌入也可能是催生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并推动其演变的关键原因。自发性与拓展性都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催生和演变方式,二者相互弥补, 保障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全面性。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自发和拓展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相伴而生;自发和拓展都不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但两者的集合却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催生和演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关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问题研究的重心一般倾向于对策建议与实践层面,对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有明确的界定的相关文献并不太多。已有的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概念的界定也是立足于不同的视角,分歧较大。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学者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这一广义概念,给出了不同的概念以及内涵,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即区域自生能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自生能力。对目前已界定的广义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按其逻辑结构,可将其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林毅夫的要素禀赋论为理论依据;第二类则是以自发-扩展秩序为理论依据;第三类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依据。具体如表1:

通过以上对广义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概念的梳理,可以概括出:

第一类区域自生能力是根据林毅夫的企业自生能力理论推导而出,林毅夫的自生能力论是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的要素配置,着重强调在特定的要素禀赋结构基础上遵循比较优势战略。他认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遵循比较优势生产运作后非常自然的结果,但这并没有理论上的严格证明,同时也与中国的实践不符,因此只能说是一种最优的可能。

第二类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关于区域自我发展方面使用最为普遍的概念,它以自发-扩展秩序为理论依据,着重强调区域内部系统具备的凝聚、整合和产出能力,强调经济发展的自身基础或造血功能,但是也不排除外部力量的推动作用。

第三类可持续发展自生能力,它更多地借鉴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区域内各子系统之间系统的能力与持续的能力,其最大的亮点是把人的自我发展纳入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特征

依据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部构成和概念界定,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具有以下六项基本特性:

(一)自生性

自生性,即区域能力主体具有自生能力。在没有外部力量推动的情况下,区域能力主体可以通过自身资源的配置自发适应制度的“选择标准”,但自生性并不等于自生独一地贯穿于区域能力主体发展的全过程,区域能力主体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外部资源的介入,自生性只是强调的是区域自身的自生能力。

(二)拓展性

拓展性,即区域能力主体在规模和范围上拓展。区域能力主体规模和范围上的发展变化,可比照哈耶克的扩展秩序,区域能力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直接参与区域发展的狭小主体范围,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得到一定比例的拓展,进而能够更好地推动区域能力主体的全面发展。

(三)内生性

内生性,即区域能力主体结构上优化和升级。区域能力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对内外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尤其是通过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创新,推动区域能力主体结构上优化升级。

(四)持续性

持续性,即区域能力主体的存在具有延续性。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区域能力主体不断适应和进化的能力,区域能力主体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保障短期和长期内都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大环境。

(五)双重性

双重性,即区域能力主体在层级上具有双重性。区域能力主体在特定区域范围内是最高层级主体单元,但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成为较低层级的基本单元;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区域能力主体是作为整合者参与区域发展,在更大的范围内,其只能成为被整合者。

(六)辐射性

辐射性,即区域能力主体能够纵向和横向辐射其他能力主体。区域能力主体的双重性决定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辐射性。同样,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辐射性也具有双重属性,其一,区域能力主体作为区域最高层级主体单元能够在纵向上带动其范围内基本单元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在横向上带动其相邻区域主体单元的发展;其二,区域能力主体作为基本单元的发展既能够在纵向上带动其整体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在横向上带动相邻基本单元的发展。

综合以上分析,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指一个区域经济系统优化区域经济权利禀赋,不断适应和进化的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是第一位的,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它是第二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为内因,外部促进力量为外因。

区域内涵 篇5

关键词:区域性公共产品;区域合作;供给效率

中图分类号:F2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2-0068-04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1]在区域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区域合作进展并不顺利,导致区域间不合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缺乏必要的区域性公共产品应该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界定及其特点

区域性公共产品是根据公共产品的外溢性范围不同而划分出来的一种公共产品类型,某项公共产品是否跨越单个行政区域的管辖范围,是否具有超越单一行政管辖地区的外部性是判定其是否成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主要标准。它通常包括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国际意义上的区域性公共产品,主要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利害关系。如果该利害关系涉及世界上所有主权国家和地区则称之为全球性公共产品;如果仅仅涉及一国利益则是国家公共产品。另一种是在一国主权范围内,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辖区的区域性公共产品。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公共产品所在的经济区域仅仅在一个单一行政管辖主体的范围之内,则不能视为区域性公共产品,但如果涉及到多个行政管辖主体的利益关系,则是区域性公共产品。单一行政主体管辖范围内生产的公共产品,在一国范围内,除中央政府层级外,不管处在什么层级,都称为地方公共产品。与之对应的是国家公共产品或中央公共产品。根据公共产品外溢性的不同,如果对外部区域没有外溢性,则该产品为纯粹国家或地方公共产品,或者称为地区独占型公共产品。由公共产品的相关定义,考虑到各国、各地区之间历史、地理、文化以及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外溢性成为公共产品的一个基本特点。因此,纯粹的国家或地方公共产品是非常稀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可以看作是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特例。[2]

区域性公共物品除了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外,还有如下几个特征:(1)具有存量外部性。根据诺德豪斯的思想,区域性公共产品存量外部性的含义是:目前的影响或损害依赖于长期累积起来的资本或污染存量。较为重要的区域性公共产品都涉及某种存量,如污染存量、知识存量、生物和基因存量、货币体系的“声誉”存量以及市场和民主体系中的“制度”存量。存量外部性使区域性公共物品具有特殊的性质。首先,存量的积累通常非常缓慢,因此,在存量出现的初始时期,人们难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一旦意识到往往积重难返。由于存量累积非常缓慢,存量外部性通常具有长期影响,并且具有不可恢复或接近不可恢复的特性。另外,由于长时间的迟滞,其影响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后才会出现,这就造成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存量外部性对于处理区域性公共物品的政治、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3]。(2)受益上的区域性。这是既指区域性公共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空间限制性,同时又表明了其对合作区域内的居民具有公共性,对外具有“私物性”。[4]一般而言,“私物性”是指产品只能服务于个人或被个人私用。这里借用“私物性”是指区域性公共产品只能被参与合作的子区域内的居民使用,合作区域外的人只有支付适量的成本才被允许使用。(3)存在着溢出效应和饱和效应。溢出效应是指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与行政上的地理范围不一致,即其受益范围大于行政界限,从而出现向邻近区域或其他区域扩散的现象;饱和效应又称拥挤效应,是指由于大多数地方公共产品的收益只覆盖于有限的地理范围,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当使用者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使得这些地方公共产品的功能发挥到最大,若再增加使用者就会降低其作用的现象。(4)提供的层次性。这是指它需要按不同的受益对象,由不同层次的区域政府提供,可以分为集体公共物品、地方公共物品、国家公共物品、国际性公共物品和全球公共物品。所谓集体公共物品就是由某个集团提供、受益范围仅限于该集团成员的公共物品;地方公共物品是由一国内部的某个地区提供的公共物品,如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就具有这种性质;在区域间交往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不仅在地方层次上有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而且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需要提供公共物品,于是就出现了国际性公共物品;国家层次上的公共物品是目前大多数公共物品文献所关注的,而且谈论公共物品时,也主要是指这个层次上的公共物品;(5)市场的相似性。即人们选择在哪一个区域生活时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该区域的税收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合状况,人们会选择能够使其满足程度最大的那个区域,这实质上等于人们在各区域间“选购”、“购买”他们认为是最好的地区,这与私人市场的特征是极其类似的。市场的相似性所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区域间单个国家或地方政府也同样会有“搭便车”心理,没有动力甚至采取规避心态去对待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区域政府又不得不去解决这些问题。[5]

二、区域性公共产品与区域合作

许多学者将我国区域之间的行政分割归结为经济体制的原因。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和地方政府只是中央计划的执行者。[6]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几乎所有的产品领域进行恶性竞争,使得我国的地方分割现象愈演愈烈。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忽视了区域之间重大公共产品合作建设对市场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忽视了区域之间在竞争性产品和公共产品合作机制方面的差异。[7]

区域合作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应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一,区域合作范围的扩展不断扩大着对区域性公共产品的需求。要求提供越来越多的区域性公共产品,也就越能推动着区域性公共产品供应的增长,而区域性公共产品供应的增长也推动着区域合作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充足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仅是区域合作、经济一体化的先决基础,也是区域合作的重要切入点。其二,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制约着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应。区域合作的发展水平越高,各行政区划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广泛、越密切越频繁,越需要有更多的区域性公共产品,各行政区划也才会愿意共同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同时,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应状况对区域合作的发展也有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区域性公共产品供应越充分,越有利于区域合作的进行;相反,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应越是不足,区域合作的进行越会受到限制。区域合作意味着区域内经济往来日益密切,经济关联度不断提高。在此情况下,只有建立完善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才能实现真正的区域合作。区域合作与区域性公共产品供应之间的这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求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应与区域合作的发展应该形成协调的关系。应该说在我国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区域性公共产品供应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表现在:区域性的污染治理机制、区域性的经济协作发展机制的初步构架及区域性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区域性经济合作制度、区域性安全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等诸多方面。除了在数量方面,最近20多年来区域性公共产品在增长速度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的水平,如各地各区域间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虽然区域性公共产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但从总体上看,这种增长与各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区域合作的发展使地方经济发展对区域性公共产品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需求,不仅要求迅速扩大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应范围,而且要求迅速增加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应数量。[8]

总之,恰当的区域性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机制有利于区域合作机制的形成,从而找到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区域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水平。因此生产和供给必需的“区域性公共产品”,应成为地方政府和其他非政府组织治理“区域公共问题”的关键。

三、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效率

由于区域性公共产品也具有一般意义上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研究区域性公共产品就不得不考虑其供给问题。这主要涉及到两方面:一是供给主体问题;二是供给效率问题。

首先,关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问题。现代经济学理论表明,集体行动困境的存在使得区域内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来提供,但是奥尔森对用集体行动来解释合作失败的原因有着另一种看法。他认为如果从联合供给和联合消费之类的公共物品角度出发,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各行为主体间无法进行必要的沟通、谈判和协商,最终会得出合作失败的结论。另外,他还强调,合作难以达成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团体成员的多少与合作的次数。[9]就国家层次上的公共产品提供来说,成员数目非常庞大,不可能像小团体那样解决搭便车问题。尽管如此,奥尔森还是像传统经济学一样强调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作用。不过我们应该知道,在区域合作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超区域而又仅管辖这几个区域“政府”。为此,我们基于区域合作的角度,提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包括政府力量、第三种力量和市场力量。

政府力量应该包含参与合作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其中参与合作的地方政府作为利益相关者,既要承担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又要重视对区域性公共产品重要性的宣传,唤起和加强居民对此问题的认识,建议居民对跨区域公共产品的建设予以必要的理解和支持,力争把公共产品外部性内部化,使得区域合作在区域内就开始。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其主要责任就是做好协调工作,以利于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基于各地政府的“经济人”角色和“搭便车”的行为倾向,依靠各地方政府间的协议来决定各地方政府的供应责任自然意味着如果地方政府间难以达成合作协议,或者虽然达成了协议,但由于不存在区际政府,缺乏外部强制力,若地方政府不执行协议,那么就会出现所需要的区域性公共物品缺乏供应或者供应不足的现象。逻辑结论和现实情况都是如此。那么此时,中央政府就可以以中间人或利益协调者的身份,协调各方利益,并监督各方履行合作协议。

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或第三种力量来供应公共产品都存在着缺陷。因为市场供应的原则是利润原则,而公共物品的供应则要遵循公平原则。

第三种力量提供公共物品的非经济目的、第三种力量自身存在的不稳定性,导致其无法持续供应区域性公共物品;另外,第三种力量供应公共物品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为它不是公共权力机构,不能使用强制力,所以,实际上任何第三种力量都没有能力提供足够的这类公共物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力量和第三种力量也确实提供了许多区域性公共物品。如在传染病防治、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公共卫生技术和制度建设等区域性公共物品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关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效率问题。由于一般性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总体来说是较为低下的。那么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是否具有效率呢?我们可以借用建构主义的思想来回答这一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区域合作是区域间社会互动的过程,它是在各地区共同建构出共有的区域文化和区域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合作规范的表现形式。[10]从现实来看,参与合作的地方之间的确存在着共同的需求和共同利益。基于此,我们认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是有效率的,理由如下:第一,区域性公共产品有地域限制,其成本通过协商来分摊,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和排除公共产品“私物化”倾向。从目前中国各区域合作的现状来看,一般不存在压倒性优势的经济中心。即使在单极中心城市主导的合作区域,由于行政区域的存在,没有哪个中心能够获得毫无顾忌行事的特权。因此,由于区域合作的地域限制和参与者的有限性,使得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和收益得以比较清晰地反映出来,既能保证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充分供给,又能保证其供给效率。第二,由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受益主体的有限性,参与合作的各地方从中得到的收益和必须支付的成本也是比较明晰的,能有效地解决一般公共产品中所存在的“搭便车”现象。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指出,集体行动的困境在大集团中不可避免,但如果是在小集团里联合起来提供公共产品则是有效率的,因为小集团里数目有限的行为体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11]第三,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还在于它能直接反映参与合作的各子区域的需求,从而使其供给机制和供给制度更切合参与者的发展要求,较易得到参与合作各方的认同,同时在公共产品的运作上更有效率,在管理上也更具针对性。

四、结语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区域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增强。生产和供给足够的区域性公共产品则是区域合作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为了保证区域性公共产品能够及时、充足地供给,其生产和供给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应该最大限度发挥地方政府、市场和第三种力量的作用。由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和使用具有地域限制、参与者数目的有限性和其供给的针对性,能够保证它的生产和供给是有效率的。

由于我们对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中的许多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如区域性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的融资方式、收益分配方式、供给的决策过程、中央政府在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事前、事后的管理等等。或许正是有着诸多值得同时也是必需研究的问题的存在,迫使我们继续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再文.比较优势、制度变迁与中国中部崛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陈文理.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及分类模型[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2).34-37.

[3] WILLIAM D.Nordhaus global public goods and the problem of global warming the institute economic Industrially [EB/OL].[1999-06-10] http://idei.fr/doc/conf/annual/paper_1999.pdf

[4] 金德尔伯格.1929-1959年世界经济萧条[J].宋承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5] 陈文荣.区域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7(2):47-50.

[6] 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2001(6):3-12.

[7] 岳军.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3):3-7.

[8] 曾国安,吴琼.关于国际公共物品供应的几个问题[J].经济评论,2006(1):122-130.

[9] OLSON,MANCUR.Power and prosperity:outgrowing communist and capitalist dictatorships [M].Published by Basic Books,A Member of the Press Books Group,2000.

[10] 樊勇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观点[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7-13.

[11] 曼库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Regional Public Goods:Regional Cooperation Foundation

WANG Zai-wen1, 2,TIAN Xiang-yu3 

(1.School of Economics,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

2. Research Aademy for China’s Development and Reform,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81;

3. College of Accounting,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tendency of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is on the rise,but the deficiency of regional public goods supply gradually evolves into one of the primary restricting factors to the further regional cooperation.Besi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public product,the regional public goods has its own features,therefore,its main supply body should include not only the local government,but also the market force and the third force.Because the regional public goods is localized in use and defined in beneficiary,therefore its supply and use are of effectiveness.Sufficient and the effective regional public goods supply will be helpful to promoting smooth advance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区域内涵 篇6

一、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内涵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是一个新概念, 把握这个概念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众多学者界定了区域协调互动发展。蒋清海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 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覃成林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 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王文锦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 区域利益同向增长, 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高志刚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 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 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 达到各区域优势互补、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陈秀山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的动态协调发展战略。它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 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 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 使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趋同, 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纵览以上定义, 学者们大多从经济发展目的的角度认识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笔者认为,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从本质上看, 体现在区域内各主体之间关系的存在性之上, 把握主体关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涉及到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组织、企业组织、非营利组织等, 主体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两个层面上:宏观层面, 即政府与企业,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 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微观层面, 即政府之间, 企业组织之间, 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主体关系为着眼点, 认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是相关区域主体通过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 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领域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 区域利益同向增长, 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

二、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主体

《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的解释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事物, 二是事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研究的主体属于第一种解释。所谓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主体, 其含义就是能够实现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最少类别的微观承载对象。在协调发展的整体进程中, 区域主体按照一定的方式搭配与排列, 彼此交往, 进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 便形成了区域活动的主体结构。区域的主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政府。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 它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最重要的参与者, 它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有关区域法规, 建设并提供大部分区域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参与到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之中。政府根据层级划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中肩负着不同的责任。中央政府的目标主要是确保中央制定的法律和区域法规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得到贯彻, 使区域的发展方向与国家发展战略一致。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 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将监督区域对这些法律的执行情况。对于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区域的发展问题, 中央政府可能会直接参与区域发展过程之中, 直接给予政策上和资源上的支持。这方面的例子有我国的深圳和上海浦东, 这两个区域的发展对于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仅仅依靠区域自身的积累来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中央政府直接参与区域的建设过程, 除了给予优惠政策外, 还鼓励中央各部门参与投资建设, 从而促进了这两个区域的迅速起飞。而地方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 首要是执行中央政府或者上级政府的法律法规, 确保一个良好的区域发展外部环境。其次, 地方政府承担着区域管理的责任, 通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加快区域协调互动发展进程, 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公共管理和咨询, 以及制定适合区域的公共政策。再次, 由于政府具有较强的号召力, 还充当着各主体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出现重大的区域事件或者制定重大的区域战略时, 政府会组织各种类型的区域主体就这些重大的问题进行讨论磋商;地方政府最重要的作用是经常直接参与到区域的建设中来, 政府会利用一些杠杆机制弥补市场机制遗留问题, 促进区域的共同繁荣。譬如, 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援助机制直接进行资源再分配, 帮助相对落后地区迎头赶上;还可以加强交通建设和投资以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扩大区域市场, 增强区域间流动, 实现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2. 企业。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 在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中有着多元目标, 不仅单纯地追求区域经济的增长, 还要充分兼顾民主, 公平、社会责任等。而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另一重要参与方——企业不同于政府, 它有着单纯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整个进程中, 企业通过实现其利润目标积极参与到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之中。企业参与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资本合作和技术合作。

3.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也被称为第三部门和独立部门, 它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另一参与主体。在多元主义的社会中, 每个非营利组织都有着明确的目标, 这种目标可能在一开始是非营利组织发起的基础, 这些目标为组织的成员所赞同, 反映了成员共同的观点和利益。公民社会团体的目标一般较为宽泛, 关注若干比较重要的问题, 广泛介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非营利组织主要依靠投身区域治理过程参与到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中来。非营利组织投身区域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首先, 因非营利组织以公共组织的身份出现, 代表着区域公民的权益, 它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 直接向其成员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其次, 它可以与政府合作, 就一些区域发展议题进行协商讨论, 并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政府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再次, 公民社会团体可以代表成员的利益与政府和其他组织进行协商和博弈,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这个舞台上为成员谋取更多的利益。最后, 它可以游说政府官员和政治家, 通过向他们表示支持换取政治上的好处。非营利组织正是通过参与区域治理间接的影响着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整体进程。不过, 就目前来看,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还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对政府部门还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关系。许多非营利组织由政府发起, 其正常工作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督。与此同时, 许多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水平很低, 因此, 非营利组织在推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非常有限。

有些学者将居民也作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主体之一, 但笔者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更多是依赖区域集体行为的推动, 居民由于个人力量较为薄弱, 且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 难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进程。而且居民的多数意志已经由非营利组织表达, 因此, 若将居民单独列为一大主体进行讨论似乎存在重叠现象。因此, 笔者不将居民单独列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主体。

三、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机制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依赖于区域主体关系之间的良性互动, 而主体关系的互动依赖于机制的保障, 推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各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内在稳定的机制。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机制:

1.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导机制。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中, 首要是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 而利益正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各区域主体在利益的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相互作用。根据经济学原理, 在市场机制条件下, 生产者和消费者完全独立地决定供求总量, 并主要通过供求杠杆等手段, 利用价格信号促使资源流通, 且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都将趋于一致, 最终达到竞争性均衡, 从而使得资源配置合理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各区域在经济上协同发展。

2. 合作机制。

市场机制的运作不可避免地造成区域活动的外部性, 以及区域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加剧不同区域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为了摆脱市场失灵的影响, 必须注重于合作机制的培养。经济合作组织 (OECD) 指出合作机制的作用主要有四:一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政策问题, 需要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解决;二是地方政府必须合作解决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导致的失业和贫困等问题;三是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必须通过资源与行动的整合才能提升区域竞争力, 以应付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四是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关系具有其他任何合作关系所无法取代的机制。

3. 空间组织机制。

区域发展是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立体展开。时间维度区域发展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社会趋于和谐、区域环境的改善等;在空间维度上, 区域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 区域内或区域之间发展的资源和要素进行空间优化配置的过程。完善区域空间组织机制的作用, 既包括加快空间组织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也表现为改善区域经济组织网络。

4. 援助机制。

援助机制是对资源进行市场配置后的一次再配置, 它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现状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合理衔接, 是调控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援助机制也是针对市场失灵的一个补充机制, 同为市场机制的补充机制, 它与合作机制的区别在于援助机制传导具有方向性。依照传递对象不同, 援助机制可以分为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互助机制是指那些在一定资源上占有优势的区域向占有劣势的区域进行资源传输的关系;而扶持机制主要针对中央政府对资源劣势区域的地方政府进行资源支持的关系, 尤其是中央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等重点地区, 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关系。

5. 治理机制。

依照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区域治理主体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区域政府, 还包括参与治理的企业, 以及非营利组织, 他们共同承担着公共事务治理的责任。治理机制为各主体提供一个公平的交流平台, 各主体可在这个平台上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主体通过这样的博弈方式确立共同的目标, 建立合作、协商、伙伴关系, 以解决公共议题。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发展命题。本文试图厘清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主体及机制, 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石和思路。

关键词:协调发展,内涵,主体,机制

参考文献

[1]高志刚.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理论、应用和调控[J].中国软科学, 2002 (11) :93-97.

[2]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 1998 (1) :7-11.

[3]王文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论文, 2001.

[4]陈秀山, 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5) :117-129

区域内涵 篇7

自2007年以来,我院秉承“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教学蕴涵学术”的理念,按照徐汇区教育局的部署,每年组织区教师进修学院各职能部门及区域教育系统积极运筹一届学术节活动,广泛探索教学学术问题,不断引领区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回归教育本质,把握教育内涵

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是探索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前提。具体而言,教育本质指“教育内在要素之间的根本联系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要回归教育本质,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充分发展,重视包括教材、教学方法等师生媒介的发展;要把握教育内涵,就必须在教育文化观的引领下,研究学生的发展、教师和校长的发展、课程教学及方法技术、教材及其再开发等各种教育要素专题。

二、具化教学学术,主题模块推进

基于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和对教育内涵发展的把握,在以往的四届学术节活动中,我区立足于教学学术研究的视角,以教育基本要素为抓手,以实现有效教学为基本目标,采取了模块构建、主题推进的策略。

一是研究教学实践。

教学学术视角下的教育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对教学本身的研究,如教师能否运用适当的方式和有效的组织形式来呈现教学工作,能否清晰、完整、生动地向学生传达信息是衡量教学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研究教学实践是徐汇区以往四届学术节的主旋律,如“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研讨”“优秀教师教学风格展示”“专家谈有效教学”“我的有效教学故事”等学术节主题模块都体现了我区以研究课堂教学为抓手探索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行动。

二是研究教育价值取向。

李·舒曼指出,教学学术的理念不仅强调教学是一种学术工作的形式,也是一种旨在改变思想的道德行为,这种行为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价值取向。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讲授知识,更是用自己的信念和激情来传递学术价值,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发现精神,这便是我区教育系统学术节“学科德育论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风貌展示”等主题模块的道理所在。

三是研究课程和教材。

徐汇区教育系统学术节“区教材整合专场展示与研讨”的主题模块正是教师研究教材的教学学术的体现。而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区教育行政领导、学校校长和教师等对课程的领导力、执行力、理解力的研究尤为重要。学术节“新课程实施的区域推进策略改进研究”开题报告会、“以校为本的课程建设”展示与交流等主题模块都显示了徐汇区对课程理解的极大关注。

四是研究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

教育方针、教改方略的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等重大问题都离不开校长这一环节,因此必须关注校长队伍的建设,这是学术节酝酿“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成果展示活动”“卓越校长培养基地学员展示”等主题模块的意义所在。而教育目的、新课程理念、课程与教材的具体内容,都必须通过教师的劳动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必须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而学术节无疑是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平台。

五是研究教育科研引领。

区域内涵 篇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可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是当前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

1 创新及区域创新内涵界定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国际贸易组织(WTO)多年,企业在国内外与竞争强手短兵相接,创新的成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制度和文化的约束以及技术发展的相应滞后,我国在创新方面的进展并不迅速。我国对创新的研究主要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在对创新和区域创新的理解还不完善。为此,认识发达国家的软科学学者对创新过程的认识进化和在前沿领域的发现,把握创新的实质性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首先要摆脱对创新内涵理解的误区:(1)创新必须被市场认可,创新不等于创造;(2)创新不是更新,也不是标新立异;(3)创新不等于发展高科技产业;(4)要重视创新性的低技术产业。

1.1 创新的内涵

课题组成员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成果认为创新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是在传承传统知识的基础上,是对传统知识不断学习累积和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碰撞相结合的结果,创新是新知识的源泉,创新与知识、学习和变化的环境密切相关。(2)创新的目的在于有效占领市场、满足需求、创造新的需求、提高全民福利。因此,只有具备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新,或者说可商业化和社会化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新不同于科学,也与发明相区别,只有投入商业的发明或科学才是创新活动。(3)创新反映了一种演变,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存在着渐变,也存在突变。(4)创新是一个综合过程,它是一种方法、程序、管理、环境和商业活动的综合,是技术、制度、社会和文化创新的集成。(5)创新实现需要大量的成本垫付,在享有优先权报酬的同时,也具有一定风险。

1.2 区域创新的内涵

从空间的角度讲,创新既可以是全球性的,也可以是全国性的,还可以是区域性的,也就是区域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的崛起令人瞩目,硅谷作为信息产业的中心、温州成为皮鞋制造基地、珠江三角洲成为制造业的分包基地,在这些倔起的区域里,区域的形象超越了大企业的形象,超越了国家与行政的边界,在全球化国际分中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创新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化特征。课题组成员综合其他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得出区域创新的内涵和实质:(1)一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区域内,由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织组成,为创造、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2)RIS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RIS构成(参见图1)主要有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等。其主体要素主要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学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区内的地方政府;功能要素主要包括制度创新、科技(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3)区域创新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企业群理论、三螺旋理论和区域创新网络理论等(王德禄,2002),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产业区、企业集群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王缉慈,2001)。(4)区域创新的实质是通过区域创新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推动该地区以市场需求为拉动的人才和知识的流动、技术扩散和产业集聚等活动,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催生新产品,进而获取巨大投资回报,有效达成创新目标的经济活动。

2 区域创新的功能要素的分析

在研究区域创新时,一般将区域的创新按照其功能要素将其分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四个部分。

2.1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在自然界中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并赋予新的经济价值[2]。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系统本身的创新,更主要是把科技成果引入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把它市场化和商品化的过程。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潜在的生产力,它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及其扩散而进入生产过程,使其与生产紧密结合,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2.2 制度创新

区域制度是区域主体为实现区域发展的既定目标和实现区域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协调,在财产关系、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规范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区域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运行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不同方面及层次的内容。从上述区域制度含义的分析可知,区域的制度创新就是要实现区域制度的变革与转型,通过调整区域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得区域内各方面的权力与利益得到最为充分的体现,实现区域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与最大化。大量的理论研究及区域经济转型的事实已经证明,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2.3 管理创新

区域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对区域内外各种资源的整合,管理创新就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区域目标与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区域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文化、组织与战略是区域各主体及职能部门运作的内部环境,三者在时间与空间上共同构建起区域管理的基本结构。因此,区域管理创新又可以分为区域文化创新、组织结构创新、战略创新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的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2.4 服务创新

20世纪后半期开始,经济软化加速,世界经济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成了经济中快速增长的部门,并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领域。一方面,服务成了经济中的所有部门变化和竞争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对服务创新的需求日益旺盛,推动服务经济迅速增长。可以说,服务经济的增长动力是服务创新[3]。服务创新的实质就是软技术的发明、创新和推广应用过程,或者软技术的新的应用;创新的目的是创造附加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创新过程就是创造附加价值的过程[4]。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服务创新是指通过非物质制造手段所进行的增加有形或无形“产品”之附加价值的经济活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事实表明[5]:服务也是就业增长的源泉。

社会服务发展的三种趋势对服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即人口的老龄化;双职工家庭对传统家庭结构的影响以及单身人口的增加[7]。在现代工业化经济中,服务业就业占据主导地位。在新世纪开始,体验经济的出现将满足对服务业不断提高的期望。这无疑将对服务业的发展与不断创新提供巨大的源动力。服务业在经济中的角色与地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3 功能要素中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的关系

管理创新本身是由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导致区域生存与发展问题需要解决而产生的。正如钱德勒所指出:“现有的需求和技术将创造出管理协调的需求与机会”。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活力保持的唯一途径就是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和最直接的创新方式就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而管理创新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则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1 从技术创新的视角看管理创新

知识经济理论已经证明技术创新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著名经济学家弗里曼认为,现代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技术创新主要有专门机构(R&D体系或工业实验室)承担。统计资料显示企业规模与R&D项目的规模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技术创新成绩显著的企业,其成长速度将大大超过一般的企业,从而拥有垄断的资本和技术,享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又与区域对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引导与投入密切相关。可以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可以证明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过程,这种不确定性大大高于生产经营过程的不确定性[8]。影响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因素是多样而复杂的。除了技术领域的特性因素外,还受到技术创新主体自身的创新能力、行为方式、投入的各种资源数量与质量,以及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效率因素的影响。由此分析可知:其一,技术创新成功与否与创新主体选择是否科学密切相关;其二,与创新的具体组织和管理密切相关。因此,技术创新的过程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良好的组织管理可以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提高投入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的配置效率。

3.2 从制度创新视角看管理创新

知识经济理论也已证明制度创新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两者之间存在相似性,即只有当创新的预期收益超过创新的预期成本是,才有可能发生和实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创新过程实为产权体系重新安置过程。这一再安置的效率最终要通过优化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展现。制度创新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过程,制度创新也有个投入与产出的效率问题。这也就是说制度创新也存在着管理的问题。因此区域制度创新离不开区域管理的配合,离不开区域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或变更,而这在本研究看来就是管理创新的问题。

3.3 从服务创新视角看管理创新

服务在任何社会中都处于经济活动的中心。诸如通信、运输等基础服务是连接所有经济部门包括最终消费者的纽带。在一个复杂经济中,基础服务和贸易服务是连接采掘业和制造业的媒介,也是连接最终消费者的分销渠道。基础服务是经济工业化的前提,因此,社会发展离不开服务业。在工业化经济中,专业的服务企业能够向制造业提供比其自身所能提供的更为有效的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则在为投资和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环境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诸如公共教育、保健、道路维护、饮水安全、公共安全等各项服务措施,是任何一个国家与社会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的必要条件。此外,在除去那些每个家庭可以自给自足的基本生存需要以外,服务是经济社会中提高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迫切认识到服务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发展与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服务业的发展是当即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9]。服务创新过程也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过程,仍旧存在服务投入与产出的效率问题。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如当今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在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对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品(此处产品是管一产品的概念,既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产品)从供应方向最终客户转移过程中的成本或费用。此外,服务创新的成功又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管理创新的发展。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创新及区域创新的内涵,讨论了区域创新中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创新,区域创新,创新要素,创新原理,创新方法

参考文献

[1]丁焕峰.学习与区域创新发展[M].2006年10月.

[2]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8.

[3]赵伟.区域开放之制度转型与经济增长效应:一个研究纲要[J].求索,2007,(3).

[4]金周英.服务创新与社会资源:科技团体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金周英.软技术——创新的实质与空间[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詹姆斯A.菲茨西蒙斯、莫娜J.菲茨西蒙斯.服务管理运作、战略与信息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版(.原书第5版).

[7]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20.

[8]詹姆斯A.菲茨西蒙斯、莫娜J.菲茨西蒙斯.服务管理运作、战略与信息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版。(原书第5版)p.2.

区域内涵 篇9

1 加强规范管理, 打造校园文化

有句话说的好:向管理要质量。管理是提高质量的保证, 规范管理, 从基础做起, 从常规入手。2006年12月16日, 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 充分说明向管理要质量和效益, 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已经成为各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

职业学校经营的产品是职业教育服务, 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和社会, 服务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 我们应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不断更新观念, 努力提高职业学校的服务质量, 让学生和社会满意。笔者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本校在践行省教育厅三个管理规范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 提出了“3331工程”和“三高育人工程”管理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 为全校师生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指明了方向, 目的也很明确。当然, 规范管理的所涉及的范围很广, 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 每个人心里有规范并认真践行规范才是管理的最终目标。

2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扩大名师效应

如同洋河酒厂有蓝色经典系列酒一样, 一个具有深厚内涵的学校必然有名牌专业的支撑, 同样, 名牌专业的打造也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努力。学校除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以及各种培训外, 还应建立一系列有利于教师脱颖而出、成名成家的激励机制, 让中青年教师有动力、有激情投入到工作中来。

在教师培训上, 我认为: (1) 学校要重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2) 保证教师队伍中一定数量技师、高级技师。教师最好能到专业相应企业或有关单位顶岗实践, 在一线岗位锻炼的效果最好, 不仅能学习到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 还能了解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 (3) 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到各级技能大赛活动中, 对取得好成绩的教师应予以嘉奖。 (4) 通过评聘, 产生名师, 建立名师工作室, 带动其他专业教师。通过经验交流、成果分享、技术探讨、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 将名师的影响不断扩大。

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是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动力源泉, 名师的产生, 无疑是学校的一块招牌, 他的存在能够使学校光芒四射, 影响深远。如无锡机电高职校徐夏民老师, 先后获得江苏省技能大赛数控加工中心一等奖和全国技能大赛数控加工中心第八名。如今, 全国各地的职校老师纷纷到无锡来求教数控技术。这就是所谓的“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

3 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推进校企合作

现如今, 各职业学校在设备设施上均大力投入, 但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导致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 如果学校紧追新技术、新设备, 那将会耗费无穷的财力, 而资金短缺从来就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如果使用过时的设备技术进行教学, 则导致学生学不能以致用, 这将弱化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

因此, 职业学校要与企业、行业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外, 还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课程结构调整、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等方面要适应企业和用人单位需求。加强统筹协调, 建立企业接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和专业教师进修基地。

聘请企业在职技术师傅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 学校发给他们聘书, 请他们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一起, 负责学生的实习指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制度、签订协议, 确保校外实习基地的相对稳定。

学生经过校外实习基地的训练, 能够走出校园即进企业实现零距离就业, 达到家庭、企业、学校都满意, 不也是职业学校内涵提升的一种表现吗?

4 加强学科建设, 提高专业设置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型产业如雨后春笋, 而职校在专业设置上无法及时跟进, 明显滞后于市场, 只能“随风而动”, 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和特色性, 难以与新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效对接, 缺乏竞争优势, 同时传统专业档次不高。目前不少学校都有自己的重点专业, 在职业学校中机电及电子信息是重点专业的占大部分;但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尤其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力的专业十分缺乏,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具备了基本的谋生手段, 缺乏真正的“一技之长”。

苏州评弹学校实属弹丸之地, 但却全国知名, 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评弹艺术人才, 原因在于其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和特色性。

事实上, 要做好学科建设工作首先要进行科学定位, 锁定自己的位置。每所学校都要知道自己的功能, 知道自己要培养什么层次、具有什么样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人才, 发展什么样的学科以及在什么水平上发展这些学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自己的学科建设状况, 从实际出发, 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 设置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专业。

5 结语

加快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也是一种特色发展, 重于扩大规模, 其涉及的范围很广, 所要做的内容很多, 上述内容只是笔者几点浅见, 我们应不断努力, 在形成特色和培育品牌中使学校上升到更高的水平。学校的内涵建设, 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里的具体体现, 只有坚持走内涵建设之路, 学校才能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摘要:在办大教育、办大职教旗帜下, 各地职业教育发展似雨后春笋, 如火如荼, 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能的职校生, 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 人们又在思考, 如何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本校及当地其它一些职校实际认为, 内涵建设已经成为职校在新时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应在职校的内涵建设上做文章。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职校,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经南.树立大学科建设观念, 推进一流学科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5:3~4.

[2]常正霞.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关系浅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6 (1) .

[3]张新实.教育的内涵建设[J].2009, 2.

区域内涵 篇10

区域高职教育的规模扩张只有与供给资源相匹配, 才能有效保证教育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 必须坚持高职服务区域经济的方针, 不断优化专业布局与设置、创新办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注重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从而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现代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关系分析

职业教育是所有教育类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最紧密、服务最贴切的教育。现代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可以从几个视角来分析:

1.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因素看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人力资本的积累密切关联, 区域经济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 其中人力资本包括高职教育培养的各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这是生产要素中与高职教育密切相关的。

2.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看高职教育。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产业结构中各类产业恰是高职教育“依托产业办学”的支撑,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正是应对产业结构与技术升级而产生的积极反应。

3.从区域经济中的各类科技园区看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创立的各类科技工业园区, 很好地解决了“政产学研”互动问题, 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科技活动紧密结合。其中, 高职教育则构成了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体系中的一个节点。

4.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看高职教育。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东西差距、南北差距等不均衡现象, 其中经济落后区域在发展初期, 会出现人才匮乏的问题, 解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进行大量的职业 (技术) 培训提高现有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职业 (技术) 培训则是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职责。

二、天津滨海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的互动

(一) 滨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1. 从产业结构看, 滨海新区第二、三产业增长迅速, 第二产业已居主导地位。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滨海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最为迅速, 从1994年的114.55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2569.87亿元, 增长了近22倍。与之相配套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也很迅猛, 从1994年的50.75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233.37亿元, 增长了24.7倍。目前, 第二产业已经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09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

0.2∶67.4∶32.4。

2. 从产业布局看, 重点产业集中度提高, 优势作用突出。

2009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3810.67亿元, 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电子信息、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带动, 新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7%。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初具规模, 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开采及化工、现代冶金、食品加工、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八大优势产业初步形成, 成为滨海新区的重点产业, 在滨海新区的产值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3. 从产业资本结构看, 产业外向型特征明显, 外资成分居多。

外资对滨海新区的发展举足轻重。2009年滨海新区实际利用外资52.01亿美元, 占天津市外资合同金额的70%以上。从1994年到现在, 滨海新区先后引进95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外资企业近1.5万家,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50亿美元;其中120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新区投资兴办了237家企业。

4. 从功能格局看, 京津两市功能互补格局更加明晰。

北京所特有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加上天津在现代化制造和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等方面的优势, 将京津两市的竞争转化为功能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二) 滨海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 与经济发展尤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从滨海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出发, 天津滨海经济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滨海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培养各类紧缺技术人才。

滨海新区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化工等产业领域。此外, 制造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占全区人才需求总量的50%左右, 并存在两极化发展的趋势:即对高端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和对熟练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增长迅速;人才需求的专业集中在机械制造、油脂化工、材料学、自动化、汽车设计开发及制造等。

2009年天津市发布的年度《职业培训成本及市场需求程度目录》中有26个市场需求“非常紧缺”的职业主要分布在机械、电子、纺织、化工、轻工、医药、建设、服务、餐饮9大行业。26个“非常紧缺”职业包括:钳工、车工、维修电工、数控车工、无线电调试工、服装制作工、建材化学分析工、中药调剂员、家政服务员等等。制造业“蓝领”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2. 对接重大工程项目人才需求, 为滨海发展提供大批高技能型人才。

在滨海新区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 在创新成为支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滨海区域经济发展在构建新的发展模式过程中, 特别是重大工程项目, 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从现有24.2万技能型人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上看, 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数为11.5万人, 其中高级工只占12.1%, 技师只占1.5%, 而高级技师更少, 仅占0.8%, 可见滨海新区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3. 坚持职业 (技术) 教育与培训相结合, 拓展高职教育服务功能。

随着天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和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 下岗职工的再就业, 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 新农村建设的农业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等的培养, 等等, 都要求高职院校扩大服务功能, 成为地方下岗职工再就业、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和农村人口转移的培训基地。

三、服务滨海新区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途径分析

天津职业大学在办学实践中, 以“五个基于”为导向, 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要素, 有效地提升了学校内涵建设水平与办学声誉。

1.基于职业能力培养, 推进专业开发。专业开发是教育教学主动、灵活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关键环节。学校针对滨海区域产业技术转型的需要, 基于职业能力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需要, 设置和调整专业, 凸显高职教育专业开发的区域性和职业性, 大力推进“四个根据”, 即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定课程、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 从而实现专业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同时, 根据用人单位反馈和毕业生追踪调查, 关注专业就业质量和供求关系动态,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产业、行业企业发展需要, 切实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2.基于岗位工作过程, 推进课程改革。学校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 即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及工作过程来分析形成典型工作任务,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轴心整合课程内容, 优化课程结构, 进行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以及说课, 经过多轮研讨与训练, 形成了工学结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系统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3.基于产教结合能力, 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基于产教结合能力培养, 推进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 一是自2005年开始, 新来研究生学历教师带着题目下企业1年, 并实行校企共同考核;二是在中青年教师中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三是确保在校教师每两年下企业不少于2个月等。在产学研结合, 真正把教师推到研究实践的第一线, 在创造性的生产实训活动中将教师锻炼成“双师型”和“双教型”教师。

4.基于职业 (技术) 培训,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学校始终坚持把地方职业 (技术) 培训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形式, 紧紧依托专业和设立在学校的天津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积极开展社会培训与鉴定。其培训内容包括为行业、企业进行各类员工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人员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其培训项目涉及技能、职业资格、文化、素质、教学能力、管理等多个方面, 专业覆盖学校机械、化工、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等大部分专业群。

5.基于深层次校企合作, 推进校区共建职业大学。学校本着“学校对产业、专业对行业企业、教师对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的合作原则, 坚持由开始的浅层次“融入”、延伸到中层次“融合”、再推进到深层次“融通”的校区、校企合作一体化理念, 学校与天津保税区空港经济区着力在社会需求调研开发和设置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质量考核与控制、毕业资格审定、就业服务与指导、毕业生跟踪调查、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在职职工继续教育与培训、 (执) 职业资格鉴定和“双师型”教师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通过合作, 形成了以社会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以行业企业为依托校企合作的联合办学体制和机制。

现代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 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 采取特色型和服务型的发展策略, 坚持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做到人才培养供给和市场人才需求紧密对接, 以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董刚, 天津职业大学校长、教授, 天津300410;杨理连, 天津职业大学高教所所长、副研究员, 天津300410)

摘要:职业教育是所有教育类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最紧密、服务最贴切的教育。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技术结构升级, 高职教育必须挖掘内涵要素, 推进质量特色建设。天津职业大学在服务滨海新区发展中,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 推进专业开发;基于岗位工作过程, 推进课程改革;基于产教结合, 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基于职业 (技术) 培训,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深层次校企合作, 推进校区共建, 实现了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 提升学校内涵建设。

关键词:滨海新区发展,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天津市2009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查与分析[R].

[3]杨哲生.论高职的教育类型——兼论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内涵[J].职教论坛, 2008 (04) .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5]欧阳河, 等.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与演进[J].职教论坛, 2008 (10) .

上一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下一篇:绿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