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要素(共10篇)
内涵要素 篇1
教师道德意识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和基本准则,教师在教学、工作、生活的过程中能否体现一种本身固有的职业信仰和职业品质,是体现一名教师职业道德最朴素、最真实的素质和内涵。教师道德意识其着眼点正是为了阐释这种职业品质。
一教师道德意识的内涵
1道德
尼采认为,道德是与生命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生命,也就失去了道德。如果没有生命对人的一切做出指向,那么人的生命当中就无法挥洒出这样或那样的道德样式。道德,只有同生命相互参照,才能称得上道德。因此,衡量道德的标准,是看它对社会是否起到了作用,对人类的发展是否彰显了生命的勇气和智慧。[1]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和德不仅是两个最重要的哲学范畴,而且它们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在老子的道德视域中,道与世界万事万物是分不开的。道法自然,浑然天成。道之若水,至清至纯,如果人为地破坏了道的本则,也就破坏了道的意义,也就不再称之为道。
孔子概念中的道是在人的基础上的道,是以人为中心的道。与老子的万事万物的道相比,孔子的道仅侧重于人,万物以人为中心,即人之道。
可以看出,道和德是联系在一起的,有道就是事物的本原,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有德则是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把生命的价值同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在遵循客观规律的情况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万物的和谐,最终做到天人合一,这才是道与德的合二为一,相互融合。也才是真正意义的道德。
2道德意识
有学者将意识视为“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知识、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是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3]道德意识是在道德的基础上所迸发出来的人的一种本能的而非外在约束力强制的一种自然意识。它要求人首先在有德,有了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所给予别人的帮助与关怀。它不同于智力,更不同于感性和思维,它是在理性基础上,把道德理性上升为一种感性的有结合,使职业道德理性上升为一种纯朴的感性的东西。这中间也反对为了道德而道德,为了炫示所谓道德而彰显的道德外象。这里所倡导的道德意识,是内在的、本能的、潜意识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跨越时空的、积极自觉的、整体性的、直觉意识的道德实践与创造活动。当一个人有了这种道德意识时,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和情操是庸俗之人所难以模仿和表现的;当一个人有了这种道德意识时,也就有了高尚与庸俗,平凡与卓越的区别。
3教师道德意识
教师道德意识是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及其关系的认识、理解、体验和反应的总和,包括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
道德认识是教师对职业道德关系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主要是指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集体、与学校领导、学生之间、与学校、与学生家长、与教育行政部门、与各种教育团体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总和。
道德情感是教师的道德需要能否得以满足的一种体验与感觉。只有具备了这种情感,才能真正体会到何谓一个教师,何谓教师职业。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才能真正甘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道德意志是教师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时所彰显出来的一种应急机智和不怕困苦的精神。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克服这些困难则需要坚强的道德意志。我国一批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教师道德意识的构成要素
1儒学的“人学”主旨
首先,儒学研究的是人的生命,孔子关心的是人自身的问题,对人的关心成为儒学的主调。其次,儒学重人,儒家重为己安人之道,这都是人道。儒学的天道观不在于提供关于自然界的总图景,而在于为性善说和成人说提供依据,它是关于生命学说的一部分。其三,儒学关注的生命是德性生命,关注的人是伦理中的人。[4]儒家人生哲学积极入世的基本精神与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人生哲学是相合的,其中许多基本原则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有论者着重先秦儒家人生观作出评价,认为它包括和孕育了后来一切合理人生观的萌芽,较之先秦道、墨、法各家人生观具有明显的优点,较西方古代人生观主张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在现代生活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2墨家的“兼爱学”
邢兆良在《墨子评传》中认为兼爱学说是墨子的理想社会蓝图,在这一理想社会中,人人平等,有财相分,有利相交,彼此互爱。[5]与儒家相比,墨子的兼爱互利是从“生”来讲人性和社会,在现实社会中比较实用。墨家在人性的认识上,侧重于人的自然属性。是理智的思辩方法;在认证方法上,即有心理学基础,又能以知识论、名辩学方法作为基础。墨家兼爱的根据是人类的确有自爱而爱人、自利而利人之心,因而是可以发扬光大的。自私自利并不是人的本性,只是人性的一种扭曲,因而是可以克服的。人人互相尊重、爱护、帮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道教的“生命哲学”
重生性。一般道教教徒回避舍生取义的问题,道教把修炼生命、获取不死看作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象征,故它以“生”为价值目标。道教将其生命哲学与本体论接通,形成本体型的宗教哲学。从宇宙本体论向下落实到人的生命现象,两相贯通,便有永恒生命存在,这就是道教神仙不死的生命本体论哲学。
主体性。从神仙的长生出发,道教建立起我命在我,神仙可学的主体论,主张在生命化教育过程中奋进不息,激发主体能动性的追求,把生命看作是个人自己不断作出各种价值选择的历程。这种主体性突出地表现为对儒家天命观的否定,对“我命在我”的调扬。
超越性。所谓超越性对道教来说,就是超越死亡,超越人与自然的对立。这里的生命本质指生命是抗拒死亡,不死是生物的本能意识。道教对不死的追求,在这里可以找到生物意义的解释。换言之,道教的不死实际上是出于生物本能的追求,以缓解内心的焦虑,其超越性的另一个表现是超越天人对立,实现天人合一。
三教师道德意识的构成
1教师首先要“有德”
这要求教师首先是要有德的。所谓德,也可称为德性。老子《道德经》里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就是说,有德之人不需要为了显示道德而去做一些道德的事,他依然有德。因为他本身就是“上德”,即道德高尚的人;下德之人,为了让别人感觉他是有道德的,所以就要做一些“施德”的事,去做一些“做秀”的场面,或做一些政绩工程;为了让人们感觉他是有德的,但既便如此,他依然无德。因为他本身是无德之人,下德之人。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有道德的人不需要做什么,或不需要为了显示道德而去做什么,因为他本身是有道德的,这种道德是积蓄已久的,是内在的。而下德之人,或无德之人则需要做一些事来显示他是有德的,这恰恰说明了他是无德的。因为他做一些显示自己道德的事是有原因的,其原因就是为了显示自己是有德的。借此来达到其它不可告人的目的。
2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离不开“仁、义意识”
老子《道德经》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无以为。”有仁爱之心的人做一些仁慈的事不是为了什么,也不是有什么原因,因为这是“上仁”的本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潜在的,难以割舍的“仁爱”情节。一个人做一种选择不需要理由,一个仁者做仁者之事更不需要理由,因为向仁是他们的本能。同样的道理,上义之人做一些仁义之事也不是为了什么,也不需要什么原因,因为他们的仁和义已经形成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教师只有具备了仁和义的意识,才之所谓为教师。
3生命体验是教师道德意识建设的价值与核心
“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世界是一种未被科学抽象、未被逻辑思辨、未被数字化的世界。”[6]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归人的生命存在的真实而具体的、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和温情的人的世界。生命的意义不是一种凌驾于个人日常生活体验的建构,而是一种来自个体日常生活的心领神会。教师当前由于受课业压力,升学压力,职称压力的影响,很难抽出时间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科研素质、专业素质,道德修养等。他们的生活被各式各样的外在压力中占有一空,使教师失去了对生命价值的探求和生命意义的追寻。因此,回归教师生命体验,找回教师生活闲暇是提高教师道德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要“走进生活”,“现实生活世界”是人的个体生命存在的根基,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认知他人,解读生活:生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升华情感,净化灵魂。相反,体验不到生命活力释放的快感和意义所在的人,就不可能有积极主动的表现;而越是感到生命的可贵与美好,人就越会热爱生命并使生命表现出最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Nietzsche.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s,translated by Walter Kaufiman,Vintage Books,1989.
[2]道德经第21章.
[3]3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意识及意识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35.
[4]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94-100.
[5]邢兆良.墨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93-216.
[6]阎光才.走向日常生活的生命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 2005(5).
内涵要素 篇2
作者:桂佳
摘要:本文对《论语》中仁、孝、君子三大要素进行详细考察研究,将三者的释义进行深刻剖析,就其内涵展开论述。作者认为《论语》中的这三要素不能仅从字面分析释义,简单译为白话文即可,而是需要更深一步发掘它们内部的不同意义。“仁”、“孝”、“君子”可以说是撑起了《论语》的半壁江山,仅凭它们出现的频率就可以看出三者在《论语》中所占据的地位。所以,深刻研究“仁”、“孝”、“君子”的内涵,剖析它们的内里,对于研究《论语》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体系有着极大的辅助意义。关键词:《论语》、仁、孝、君子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在《论语》中作者认为“仁、孝、君子”三者贯穿首尾,可以说是《论语》的中心内容。本篇文章不企图把《论语》中每一个内容都彻底解析,仅限于对于“仁”、“孝”、“君子”三者的考察研究。
一、仁
众所周知“仁”这一要素,在《论语》中是首屈一指的地位,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和最看重的德行。“仁”在仅仅一万多字的《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可想而知它的地位是处于怎样的一个高度。正因如此,学者们对“仁”的研究也是多如牛毛。
仅从“仁”的释义上来说,我认为可以大概分为三类:第一为仁德,名词词性;第二为仁者,名词词性;第三为行仁,动词词性。第一类仁德,基本属于“仁”最普遍的释义,出现的频率最高。如《里仁篇》中第五章提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君子离开仁,哪里还能扬名立万,名垂千古?君子不会在须臾之间违背仁德,就是在仓促急迫之间、颠沛流离之时也一定会按照仁德办事。《雍也篇》第七章提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意思是颜回的心长久地不违背仁德,其他弟子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不违背仁德。《述而篇》第三十章提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难道仁德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吗?其实不然,只要我想要仁德,仁德就来了。《泰伯篇》提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意思是对于不仁德的人,痛恨的过分了,也会造成混乱。《卫灵公篇》提到“志士 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眼里的志士仁人,没有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的,只有勇于牺牲来保全仁德的。第二类意思解释为仁者,也就是有仁德、行仁事的人。《学而篇》第六章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里的“仁”就是指具有仁德的人,年轻人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谨言慎行,诚信做人,博爱众人,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由此看来孔子也认同近朱者赤的说法,这也是评判你是否交到益友的标准之一。《论语》中孔子较少的直接用“仁”单个的指代仁者,而是直接使用仁者多一些。《雍也篇》第二十三章中提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缠绵水畔,仁者留恋与山野;智者好动,仁者乐静;智者快乐,而仁者长寿。《子罕篇》第二十九章提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的人哪里会有疑惑的地方,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无所畏惧。第三类将“仁”解释为行仁,也就是做仁事。《泰伯篇》第七章提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人志士的心胸要宽广,内心要刚毅坚强,因为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推行仁德的重担,使命艰巨而且路途艰辛遥远。这是孔子对读书人的期望,学习仁的意义就在于推广仁地,让仁成为每个人心中的宗旨和信仰,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也就由千千万万的“仁”支撑起来,兴旺起来,这也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与奋斗目标。《子路篇》第十二章提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译为如果有圣明的君主出现,一定需要三十年才能使仁政大行。这里的“仁”即“行仁政”,这就将“仁”与孔子的政治观念与理想挂钩。《卫灵公篇》第三十六章提到“当仁,不让于师。”孔子一向注重师生礼教伦理,只有在遇到行仁之事时,弟子不用谦让与老师,这也体现了“仁”在孔子观念中所占的位置十分重要。
除上述三种意义外黄怀信先生提出了第四种解释—仁的名声,并举出了例子:《颜渊篇》第二章提到“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黄先生将这里的“仁”翻译为仲弓想要求得仁的名声,孔子认为只有做到出门在外要像去见尊贵的客人一样庄重,役使百姓要像去承担祭祀典礼一样严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愿意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国中、在封地上都没有人怨恨自己,这才能得到仁的名声。这样解释我认为有些牵强。据史料记载,仲弓即冉雍位于孔门十哲之列,以德行著称,孔子对他也有着“可使南面”的高度评价,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这样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仁德的追求仅限于求一个“仁德”的名声吗?我认为在这里将“仁”当翻译为仁德比较切合,仲弓应该是想要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德,如何真正做到仁德,而并非仅限于如何求得名声。
当然上述都是当代学者们和我自己对《论语》中“仁”的不同理解,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这方面存在差异是被理解的。在《论语》中也收录了孔夫子自己是如何解释“仁”的意义的。《颜渊篇》第一章提到“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举止都符合礼的要求,就是仁。一旦每个人都能够克制自己并且践行礼数,天下就归于仁了。这样的解释孔子是将“仁”与“礼”结合在一起,从而看出孔子认为“仁”“礼”不能分离,“礼”如果没有 了“仁”就会流于表面,空洞乏味;而“仁”如果少了“礼”的反导作用,也不能真正达到“仁”的要求。“礼”与“仁”是《论语》的两个概念支点1,可以说是它们支撑起了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阳货篇》第六章提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谦恭、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是组成“仁”的五大要素,只要能够真正做大这五点就能得到大众的拥护、别人的任用、工作上的成绩以及使唤他人的权利,从而做到“仁”。《子路篇》第十九条章提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是樊迟想孔子请教“仁”时孔子的回答。平日的起居端庄恭敬、办事严肃认真、对待他人忠诚恳切,即使是到了夷狄之地,这样的品德也一样适用。《子路篇》第二十六章中提到“刚、毅、木、讷近仁”在孔子眼里,有仁德的人一定具备刚强、果敢、质朴、言语谨慎这四种品德。而人们最熟知的孔子对于“仁”的定义莫过于《颜渊篇》第二章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良言。也是孔子对于“仁”最为直接,最普适的论理意义,时至今日,对我们现代人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
如果不仅限于字面释义上来区分《论语》中“仁”的类别,当代学者对“仁”也各有看法。陈开先先生在《孔子人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中将“仁”的含义分为以下五层: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台湾著名教授傅佩荣在她的作品《我读孔子》中将“仁”分为了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这三层,人之性就是指人性,人之道就是指人活在世界上具体选择的道路,人之成则是之人格的完成;黄怀信先生则认为《论语》中的“仁”的实质皆是爱人—关爱他人,他认为孔子仁学的真正内涵只有“爱人”这一项,而没有其他„„而我认为抛去“仁”的字面解释,从内涵深处挖掘的话可以将“仁”分为三类:一类流于理论层面,也就是说是一种人格、气度,是抓不到摸不着的虚物。这里的人格、气度并不是指妇人之仁,不是那些小恩小爱,而是一种深刻博雅、有使命、有担当的远大情怀2,是“杀身成仁”的豪情壮志;二类则深入实践层面,即行仁,将学到的仁德付诸实践才是真正学习仁德的目的,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作为仁人志士,他们不可以不宽容坚强,因为他们的身上是背负着推行“仁”的重任,这样的担当太重了、路途太遥远了;三类则是成为仁人,要想做到仁人十分困难,在我看来也是除去以仁治世之外最终极的目标,是人格道德的终极追求。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孔子的治世思想并不被君主接收,所以他只能通过教书育人来培养弟子,通过他们来传播自己的思想,践行“仁”的道路。我想他就是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成仁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将“仁”这一重要概念渗透给弟子,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二、孝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在《论语》中孔夫子也曾深入探讨过“孝”的话题。自商起,”孝“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德行,这和封建社会宗法世袭制及文化有相应的关联。3自“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之后,血缘关系覆盖了整个国家官员体制,世袭制也成为贵族垄断官场的手段,这也为“孝”的重要性埋下伏笔。孔子生活的年代决定了他必定十分重视“孝”,所以在《论语》中也有较大篇幅的记录了孔子对“孝”的看法与观点。
12樊洁《<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于丹《<论语>感悟》第七章 3陈来《<论语>的德性伦理体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一期(第26卷)首先,孔子对于“孝”的认知并不仅仅停留于物质上的供养。《为政篇》第七章记载了子游询问孔子“孝”的对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当今的“孝”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孔子偏不认同这一点,对于犬马来说也都能够得到供养,这和供养父母有什么两样?这就能称之为“孝”了吗?如果你不从心底里敬重你的父母,那便真的沦为犬马之养了。本篇第八章提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孔子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认为“孝”难在儿女永远对待父母是和颜悦色的。难道说父母有事儿女操劳、提供父母吃喝就能算是孝了吗?远远不够!无论什么时候儿女对待父母都必须脸色和缓温顺,这是非常难做到的。当自己的工作出现窘境,当自己的学业陷入瓶颈,当父母老了腿脚不方便甚至神智不清的时候,你能保证自己永远拿一张笑脸面对他们吗?《阳货篇》第二十一章提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我认为为父母守丧一年即可,不需要守丧三年。而孔子却不认同,并且认为宰我是“不仁”的,小孩子生下来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当父母归西之后孩子为父母守丧三年是理所应当的,普天之下都是这样做的。难道宰我没有得到父母的三年之爱吗?在孔子看来,三年关爱和三年守丧是相守恒的。但是与其在父母身后做这些看似合乎礼节的事情,倒不如在父母仍健在时多做一点,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于父母外在得安其身,内在得安其心4才是孝子们应该做到的。关于如何做到孝,孔子有着不同的回答。《为政篇》第六章孟武伯向孔子请教时,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担忧。现在的社会工作压力、工作竞争、工作风险都很大,或许在外受了许多委屈,吃了许多苦,想要回家发泄一下,跟父母倒倒苦水。但是你有没有想到,这样做只是让你的父母陪你一起痛苦,从而更加担心你的生活?父母已经为你操了一辈子的心,没道理再为你的挫折埋单了。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孝”,孔子说道“无违”。这又与礼节紧密相连,这里的无违是指不违背礼节。父母健在是按礼节服侍他们,父母去世后按照礼节埋葬并祭祀他们,就可以称之为“孝”《里仁篇》第十九章提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时,儿女不出远门,即使出远门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去处。孔子不是反对儿女们离家父母外出闯荡,而是儿女应该有自己正确的志向。你既然不能在父母膝下供养他们,就必须要在外面的事业上给父母一个交代。当今社会,除过一些官、富二代,哪一个孩子不需要自己在外奋斗打拼?如果在家不远游,可能只会落得个啃老的下场。但是在外打拼并不是漫无目的的低头乱闯,在离家之前就要想好自己离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离开家要去哪里打拼自己的未来,或是漂洋过海留学,或是外出挣钱养家,这些都要告诉父母,让父母明白理解并支持你的志向。这样才叫“游必有方”,这才是“孝”。第二十一章记录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天的我们谁能一口说出父母的生日、年龄?反过来问,又有哪一个父母不知道自己儿女的生日、年龄?孔子说父母的年岁我们必须清清楚楚地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他们仍健在而开心,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心。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现在还有机会孝敬他们,尽儿女所能为他们提供好的生活条件,不让他们再为我们操心,安心享受天伦之乐;惧的是这样的年龄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们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日子还剩下多少,倒计时从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开始,这样的残忍是每个有孝心的儿女都会面对的。所以说“孝”真得不是说说而已。
4于丹《<论语>感悟》第一章 孔子在外安其身内安其心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父志子继”的标准。儿女不简单,要供养父母、侍奉父母,更重要的是要弘扬父母之志。5《学而篇》第十一章提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里清楚明白地提到了如何观察一个人是否孝的方法,父亲健在时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能够在守丧的三年里不改变父亲的道德规范,便可称为孝。在孔子生活的年代里,父亲健在时孩子是基本没有自己的意愿的,只能跟随父亲的志向,遵从父亲的命令,所以在父亲健在时实无法真正看出儿女的孝心的。只有当父亲死后,他能够独立行动了,才可以观察他的是否仍然遵从父亲的意愿,是否真的孝。《里仁篇》第二十章也提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去世三年后,仍旧不改变父亲当初所教授的准则,就可以称之为孝了。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将“孝”与“顺”连在一起,说为“孝顺”。何为“孝顺”?顺者即孝者,这是字面上的意思,中国民间也有着这样的说法。只不过一味地顺从父母就是“孝”了吗?不,显然是错误的,如果只知没有原则的“顺”,则称之为“愚孝”。《里仁篇》第十八章提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显然,孔子也是反对“愚孝”的。侍奉父母,应该婉转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如果父母没有听从仍然要恭恭敬敬,不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也不要心存怨恨。父母不会一直正确,当我们与父母的意思相悖时,我们可以提出异议,不过重要的是注意方式方法,必须要以父母容易接受的方式提出来,婉转地提醒父母,不能直接违抗父母的意愿。当父母不听从我们的意见时,我们不能对他们心存怨恨,抱怨他们的思想陈旧或眼界不够宽广,做儿女的仍然要对父母抱有恭敬的态度,不和父母发生正面冲突,不冒犯父母。南开大学的艾跃进教授曾经也提到过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儿女应该如何处理,四个字:顺而不从。这不是说你当父母面一套背后又一套,而是说理解、退让,但是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样的处理方法才是得当的。
三、君子
《论语》开篇第一章第一节就提到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全书提到君子的地方共有60处,可以说《论语》以“君子”开头,以“君子”结尾,“君子”贯穿着正本《论语》。所以说,研究《论语》,“君子“是绕不过去的。君子之说由来已久,在中国各个学派都有着和深刻影响,尤其是儒家。对于君子的研究也是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本文只谈论令我印象深刻的两篇文章中对于“君子”的看法。
《于丹<论语>心得》中第四章,专门将“君子”从《论语》中剥离出来,独立地进行研究。于丹给“君子”定了三个标准,并在《论语》中找到了相对应的名句论证。首先,君子得是一个善良的人;其次,君子是一个有恒心的人;最后,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于丹由内而外地给“君子”下了定义,且不论她这样划分是否有说服力,单看她的书中描写就是十分精彩。《论语》一类的古代文学作品为什么现在慢慢衰落了呢?而为什么于丹就能够掀起“国学热”呢?看了她的书,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于丹,一位学传媒出身的博士,自然是从艺术的眼光去看待《论语》,她把《论语》中枯燥乏味的文言文用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哲理故事串联起来,激发了国人们重新拿起《论语》的兴趣。在于丹眼里的“君 5于丹《<论语>感悟》第一章 子”是否与孔子眼里的“君子”不谋而合呢?我认为在这里是有一定出入的。《论语》中对“君子”的记录是非常多的,于丹单单三个标准就能将其中滋味品个明白吗?
相比较于丹老师的看法,我更加认同清华大学教授陈来的看法。陈来教授在2011年发表过一篇文章--《<论语>的德性伦理体系》,这篇文章刊登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其中也谈论到了《论语》中“君子”的问题。陈来教授把“君子”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知名、言行之耻、谋道求义、态度面貌、精神境界和处世德行,在我看来仍然需要加上一点,那就是君子所具备的能力。
《卫灵公篇》第二十章提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就是说君子担心的是自己过世之后后人没有称颂他。这样的想法或许只有君子才会有吧。鲁迅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这才是君子所追求的身前身后名。
《为政篇》第十三章中,子贡向孔子请教君子的问题,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对于要说的话先得亲自实践之后再说出来,这才是一个君子所该遵守的言行准则。如果说话前并不实践,便是鲁莽、不谨慎,何谈君子?《里仁篇》第二十四章中提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并不是说君子口舌笨拙,讲话吞吐,而是指言语谨慎的意思,君子应该言语谨慎而重在心动敏捷。君子的力量不是在口舌之间,而需落实到行动上,方显君子本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不逞口舌之快,而是用行动说话的人。《阳货篇》第二十四章中子贡问“君子亦有恶乎?”孔子回答道:“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君子也是常人,有所好自然有所恶。君子所恶何事呢?孔子说君子憎恶专讲别人坏话的人,憎恶处在下位而诽谤上级的人,憎恶勇敢而不知礼节的人,憎恶揭发别人隐私还自以为直率的人。管好自己的嘴巴,不去在背后说人坏话,也不妄加评论上级的工作或生活,安守本分,踏踏实实。所以说君子是言行知耻的人。《宪问篇》第二十七章中说道“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如果自己的行为没有符合自己曾说过的话语,这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君子应该是言行合一,而不是言过其实的。
君子一生所追求的是什么?孔子同样也给出了答案。《学而篇》第十四章说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何谓君子?他不像常人一样追求生活富裕安定,一心在追道求义的路上,这就是君子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古语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并不要求吃饭温饱、居住安逸、享受生活,而是想要做到做事勤劳敏捷、言语谨慎,并向道德高尚的人看齐并且匡正自身。《里仁篇》第十章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待天下的是只有唯一的标准,那就是道义。但凡符合义的就是正确的,一旦违背义便是错误的。那么君子应该如何追求道义呢?《雍也篇》二十七章给出了答复“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只要君子广泛的学习文献,用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内涵,并且用礼节来约束自己言行,使得自己言行合乎规范,就可以不离经叛道,换句话说也就是谋道求义了。《宪问篇》第二十三章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也点明了,作为君子一生所追求的都是仁义二字,并无其他杂念,只有小人才会热衷于名利财富的追求。这句话与《卫灵公篇》第三十二章提到的“君子谋道不谋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君子致力于求取道义,而不是谋衣求食。
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君子对待事物的态度又是如何呢?君子的面容外形又有什么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呢?《学而篇》第八章“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 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告诉我们: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稳固。要以忠诚守信为主,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错误,要勇于改正。在孔子眼中,“君子”是一定是庄重威严的,由内散发的气场让人不由得被震慑。这与《卫灵公篇》第二十二章相对应“镜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庄重,不像常人一样欲求不满,而是与世无争,与人相处时也是和睦友好,团结善良,而且不与人勾结,制造小团体。《乡党篇》第六章提到:“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服而朝。”可能在我们现代人眼里,这样的“君子”有点过分讲究外在,他们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其实不然,在孔子眼里只有遵守礼教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只有用诚挚的心态来面对这繁琐的礼节规矩,才是真的君子所为。同一篇中第七章也提到了君子如何挑选食物:“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君子”不仅对自身要求颇高,对食物的选择可以说到了苛求的地步: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这难道与之前提到的“君子食无求饱”有所冲突吗?君子既然“食无求饱”,在这里为什么又如此苛刻呢?在我看来,这两者都是一种精神境界,要么不吃,要么就吃好的、符合礼教规矩的。如此想来,君子的境界还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子张篇》第九章中提到君子给人的三种不同印象“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远远望去,君子给人一种庄重矜持的感觉,走进时又有温和敦厚之感,如果有机会听他讲话,就会感受到君子的严肃与刚正不阿。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君子。
面貌是内在的外化,那么君子是要有怎样的精神境界呢?《里仁篇》第十一章告诉我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心胸宽广,关心的是道德教化、国家法制这等大事;而小人眼界狭隘,心里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有那点小恩小惠,如何成得了大事?当人的精神境界升华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得到远大高尚的事情,不在局限于那些私人的蝇头小利。同篇第十六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是这样的意思。《颜渊篇》第四章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君子是,孔子答道:“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君子不忧愁,不恐惧,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这样的境界确实是高啊!君子修身养性,在求学过程中,便专志于求道,时常有所领悟,乐在其中;而当亲身经历到圣贤教诲之后,又乐于自己所得到的道德学问,并能在生活中巧妙地运用,随意自在。因此,君子有 着终身的快乐,而没有忧愁。不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却不这样,在没有得到的时候想要得到,在得到之后又害怕失去,因此一生都活在患得患失之中,没有一天的快乐自在可言。《卫灵公篇》第二章中提到:“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这就是君子的精神境界,再怎么山穷水尽也会安守节操,保持自己的人格,而小人就不一样的,但凡遇到点什么困难就马上抛掉底线,只要能够脱离窘境,无所不用其极。君子与小人的差距就在这里,显而易见。《季氏篇》第十章提出了著名的“君子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相比较我自己这样白话的翻译,我还是更欣赏康有为那段精妙绝伦的解释—“视明则无所蔽,听聪则无所壅、色见于面者,忌冷而贵温。貌举身而言忌慢,而贵恭忠,则言精切。而竭尽蔽,则事详审而不败。问则疑不蓄,思难则忿必怨,思义则不得苟。九者,盖皆人事之要,日用之常,以此日省,可谓近思。孔子示人检身思虑之法至为详明,为人格中不可6少阙者。”如此解释,实在透彻,让人不得不佩服康有为作为一个打着孔子旗号,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政治家能把孔子的一句话解释得清晰有力,着实妙极!另外《尧曰篇》第二章也提到了君子“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君子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境界都是一般人所望尘莫及的,但孔子却用朴素温暖的言语描述了君子的标准,让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一位“君子”,并为之而努力奋斗着。
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君子处在社会这张纷繁负责的网络之下是怎么样为人处世的呢?《为政篇》第十四章提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以道义为基础来团结人,忠信而不勾结;小人则是由于眼前的利害关系所勾结,狼狈为奸,并且毫无忠信可言。“周”就是以道义为基础去吸引朋友,团结朋友,巩固友情,与真正的君子交往感觉是十分舒适融洽的,而“比”的意思则是因蝇头小利而勾结在一起的人群,并不是真正的朋友,更没有什么忠信可言。《八佾篇》中也提到君子与世无争的精神境界“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如果一定要有什么好争的话,那大概就是射箭比赛了。先要互相做作揖谦让友好,比赛结束后又一起畅饮开怀,就连竞争也 6康有为《论语注》 是有着君子应有的风范。这样的行为既体现了君子爱好高雅,有着“往来无白丁”之感,又表现了君子的风度所在,对人以礼相待,包括自己的对手。《子路篇》第二十三章提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能够与人和谐相处,而非盲目附和;小人则只能盲目附和,不能与人和谐相处。“和”之多种事物,在真善美占主导地位下的和谐。表现在君臣关系上就是臣子赞成君主正确的意见而不赞成错误的意见;“同”则是指盲目附和对方所有意见,不辨是非。为人处世方面也是如此,对朋友来说可能会有忠言逆耳的地方,但是真正的君子不会为了达到让对方“顺耳”的目的而改变自己的判断,去盲目地顺从讨好对方。《卫灵公篇》二十一和二十二章分别提到了“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对他人则抱有宽容的态度,“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小人则相反,但凡有什么差错只会苛责他人,把责任推诿他人。真正的君子庄重矜持,与人无所争,和人们交朋友只会团结友爱,而不会拉帮结派,形成小团体。君子有着自己的大气、宽容与友善。
我认为在陈来教授的基础上,《论语》中的“君子”还可以有一个部分的解释—能力。君子不是空口白话说来就是君子了,一定有着别人没有的能力,才能区别与寻常百姓。《为政篇》第十二章提到“君子不器”这就说明了君子的能力范围之广,不是任何一个器皿可以限制的。器皿是为某种需要制作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各个器皿之间不能通用,这就比喻那些才能有限的人。孔子用“君子不器”来主张君子要具备多种的才艺和技能,就像现在的“万金油”一样!《颜渊篇》第十九章说道“君子之德凤,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必有德,但君子的德行仅仅用于他自身吗?其实不然,君子的德行就像风,而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风吹草动,也就是说君子有着影响百姓的能力,君子的德行是寻常人们的标杆,起着范导的作用,有着规范他人的能力。《子张篇》第七章提到“君子学以致其道”,这体现了君子异乎常人的学习能力。各个行业的工匠们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任务,而君子则通过学习来掌握事物的规律和方法,用现在的话将就是君子靠脑子吃饭,有着超群的学习能力就不用担心日常的温饱问题,而是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学问。那么如何考验君子的能力呢?《卫灵公篇》第三十四章给出了答案:“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考验君子的能力时不能用小事来考验,可以让他来担当重任;而小人却不能委以重任,只能通过小的事情来考验,君子不拘小节,只担重责。
孔子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通过上述分析想必大家也都有了君子的标准,沐浴在圣贤光辉之下的我们更应该向圣贤学习,向君子致敬。
四、总结
在现在这样一个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达官显贵,亦或是贫民百姓,几乎都抛掉了《论语》时期的单纯与淡然,看看自己以及周围的人们,又有几个能够达到《论语》中对“仁”、“孝”、“君子”的要求呢?本文意在分析其深刻内涵,希望能够触摸到圣贤之光辉,让自己以及他人沐浴在古代先贤的智慧中,并学习这其中精华,完善自身。
总之,《论语》区区几万字,内涵却十分庞杂深奥。对于《论语》我们每个人都要心存敬畏与感激,在数字化高度普及的今天,也应该停下物质的脚步,去看看《论语》中的远山之黛、流水之碧,从心里升华自己,才是走向“君子”的必经之路。参考文献:
内涵要素 篇3
[关键词] 高中语文;理解能力;表现内涵;现代文阅读
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抑或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都不能缺少理解能力的存在。如果将教育进行具体化模拟,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学习时,便是不断地在对知识体系进行理解。
一、理解能力表现内涵
1.理解的表现内涵以及教学价值
对于高中语文的现代文,学生通过对文字的阅读进行理解,可以对现代文有一个较为形象的认识,通过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的内心。这是一种交流模式,学生在阅读现代文的同时,和作者对面而坐,侃侃而谈。理解的表现内涵在新的时期,便表现为事实和意义的相关统一。
2.理解的教学价值
当学生阅读现代文时,能从言语之间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吸收,教师往往可以称学生理解了。所以说理解同样兼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目的,是教学价值和结果的统一化,就是过程和目的统一。
而且在高中教学中,语文往往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的,所以高中生在学习时,需要较为良好的学习能力,也就是需要理解能力。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良好理解,可以构建自身知识体系,进而达到将知识转换成智慧的目的。使用文字交流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学生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有利于日后在社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而且在学生的生活中,可以通过良好的语文学习,学会和他人更好地沟通。
二、理解能力构成要素
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理念中,对于理解能力的相关讨论已经较为成熟,理解能力构成要素主要如下:
1.对文本内容获取和阐述的能力
获取和阐述能力就是信息收集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对文中信息进行收集,通过对文本所含信息的总结归纳,将文本所展现的中心思想整理提出。获取信息应该包括对文中浅显的意思和隐含的意思进行共同获取。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学生进行全面收集,如果收集不全面,学生便不能对作者的感情充分认识。阐述信息不仅仅是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基本阐述,同样要对文中所隐藏的情感进行了解,也就是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同样应该了解作者的思想。这种思想上产生的共鸣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信息阐述时,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而且思想的共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现代文阅读。
2.对文字比较和评价的能力
当对文本信息进行了基本的内容获取和阐述后,理解能力还应该包括对于文字进行比较和评价的能力,也就是说获取相关信息并不是理解能力的全部,还应该包括对文中不同部分所展现的事实观点等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这种分析形成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对比可以局限在同一文本之中,也可以应用于不同文本。
对文字的评价能力,需要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感想表达出来。评价基于理解,源于比较,评价的优劣能充分表现学生理解能力的强弱。
3.对文字进行反思和应用的能力
教材文本中不仅包含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还包涵着作者的世界观和情感。学生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复杂信息。而落实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就包括对文字的反思和应用能力。反思能力便是学生在进行阅读过程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对文中所展现的文化内容进行反思。同样,这种反思可以落实到学生身上,检视自身的价值观是否正确,检视自身的信仰是否坚定,检视自身的心态是否积极。所以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这种反思能力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提升。
而对文字的应用能力便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是学生通过对文字的理解,在实际写作过程之中使用文字的能力。
学生对文字进行反思和应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超过了文字本身,是通过文字进行自我思考,然后将知识进行自我提升的过程。如果说阐述能力属于对文字的基本了解,那么应用能力已经落实到实际使用了。反思和应用能力是较为重要的能力,教师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不仅欣赏作者的优美文字,还能将体会理解构成自身的知识。
三、理解能力的评价指标
理解能力在语文教学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具体教学过程中,理解能力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在现代语文教学中,针对理解能力有着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
学生具有的低级理解能力,主要包括在获取阐述阶段能够根据较为具体的线索进行信息搜索,阅读完成可以基本了解并复述文章,熟悉文本中的作者情感,有着拟定标题的能力,阅读完成后可以独立完成阅读报告,对不同种类的文本有能力进行分辨,能够对文章内作者的情感表达认可或者反对并说明理由,能够将文中的经历同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联系,可以根据原本主题提出相似主题等,这些便是学生低级理解能力的体现。
学生高级理解能力,主要包括可以归纳总结出文中较多线索,对于文中所体现的基本环境和基本情节可以进行有效联系,能够熟练运用标题,能根据生活经验对文本进行准确复述,能够在讨论文本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可以针对问题提出自身的相关见解,能分类不同文本,能对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客观评价,可以将作者的笔法进行反思利用,能够在自己的文字中体现文本包含的信息,能在阅读完成后发表相应的阅读体验且文字清晰明了。在学生理解能力评价指标中,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便代表有着高级理解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进步,知识的灌输已经不是教育的全部概念了,对于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同样非常重要。对于现代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非常重要,所以针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认识评价也非常重要,需要教师加强学习,以便科学设计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伍远岳,刘彩姣.理解能力:结构、表现标准及评价——以现代文阅读为例[J].语文建设,2015,(1):51-55.
[2]伊钟,礼铃.阅读理解的“藏”与“露”——以湖南高考语文卷的现代文阅读为例[J].湖南教育(B),2014,(05):22-23.
[3]汪仕起.浅谈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03):97-98.
[4]吴红艳.注重人文内涵 提高语文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02):34-35.
责任编辑 范宏芳
永新县教师进修学校,江西 吉安 343400
“名师工作室”内涵建设三要素 篇4
要素之一:团队特征
“名师工作室”首先是一个“工作室”。这就意味着它不是一个人、两个人随意组成的、无目标、无组织的办公室。它应该是一个“团队”, 是一个“共同体”, 是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共同体。它应该是有目标的。“名师工作室”的根本目的应该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均衡、优质快速发展。”可见, 工作室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团队成员的成长与进步, 通过促进成员的成长与进步, 来实现一个更大范围、更高平台的发展, 提升学科领域的前沿位置与发展水平。它应该是有组织的, 不是几个人随意拼凑的松散的俱乐部, 其成员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与条件。凡工作室成员, 无不经过严格的申报与考察程序。工作室的这种组织制度与准入条件, 是实现工作室目标的保障。既然“工作室”是一个有目标、有组织的“团队”, 那么, 我们就要把它打造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队”。为此, “名师工作室”应该建章立制, 建构四种机制: (1) 建立独立运作的推进机制。主持人为团队发展第一责任人, 每学期根据团队发展目标, 制定活动规划并具体实施规划。 (2) 建立导师负责的引领机制。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要在学科组内为青年教师成长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促进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素质的提升。每学期组织的青年教师发展专题活动不少于1次, 并安排进学科组教研活动。 (3) 建立必修反馈、过程共享的促进机制。工作室成员实现必修反馈、选修共享的管理, 成员每月阅读相关教育理论期刊、随笔等教育理论书籍, 也可读社科类其他领域的书籍, 完成读书心得1篇。工作室应该组织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 (4) 建立每月活动日的常规机制。工作室建立每月活动日制度。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为活动日。通过这四种机制的建立, 使团队成为成员共同发展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 应该具有共同价值的支撑力量, 那就是团队的主体思想与精神追求, 甚至是教育哲学;这个共同体, 应该具有迈进共同目标的召唤力量, 那就是团队的凝聚力、协调力、执行力,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攻坚克难的合作意识;这个共同体, 应该具有对青年教师的关怀力量, 那就是通过名师工作室方案的实施, 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理念和较强教学技能的青年教师, 激发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与教研的热情。团队建设的核心在于协同合作, 强调团队合力, 注重整体优势。但追求趋同的结果必然导致团队成员的个性创造被扭曲或湮没。这样的团队只有简单复制功能, 而不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因此, 工作室团队应该提倡“集体主义”精神, 也要非常注重个人的风格与作用, 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体优势来做好各项工作。
要素之二:名师内涵
“工作室”是一个“名师”工作室。这就意味着它不是一个普通教师的成长平台, 区别于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为目的的“青蓝工程”。它是“名师”的成长平台, 是在一定范围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的交流与共享机制, 具有较高的合作层次与发展追求。不好说每一位成员都是名师, 但是, 至少每一位成员都有成为“名师”的潜质。因此, “名师工作室”要紧密围绕“名师”内涵做好文章, 充分挖掘各位成员的名师潜质, 把每一位成员的特质挖掘好、提炼好、培育好、实现好。比如, 你的课堂教学能否个性鲜明, 自成模式?你的教育理念能否新颖独特, 自成一家?你的教育科研能否成果丰硕, 享誉一方?这就要求工作室的每位成员增强发展的自觉性, 主动挖掘、培育、提炼自己的“成名”之处, 使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特色。有特色, 才有“名”。否则, 就是大众化的、一般化的, 与“名师工作室”创建的宗旨也不相吻合。因此, “名师工作室”应该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 以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 以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 通过开展教学、教研、教改活动, 充分挖掘和培育各位成员的名师潜质: (1) 每年阅读一本专业著作。提倡成员阅读课程论、教学论的专著, 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撰写心得体会, 提升专业认知。阅读的专著最好是主持人统一推荐的, 便于成员之间围绕统一主题进行学习、研讨、交流。 (2) 每年发表一篇教育教学文章。文章必须就学科教学问题展开立论, 观点鲜明, 论证充分, 逻辑清晰, 具有教学指导价值。 (3) 每人主讲一次教学讲座、学术报告或执教一次市级公开课。可以在市级中心组活动中就某一专题作讲座, 或者在暑假培训中发表自己的研究报告, 推广研究成果。每年应该至少举行一次大型教研活动, 形式包括教学观摩、互动研讨、名师发言、专家报告、校际学科联谊, 等等。 (4) 研究一项科研课题。每一位成员都要申报研究一项科研课题, 内容可以涉及本学科的课程、教材与教法。科研课题要真正组织实施, 定期汇报、交流研究成果。各成员申报的课题之间最好有内在关联, 便于资源整合、交流以及滚动升级研究。 (5) 编著一本专业著作。专著是由主持人主编, 成员参编, 区域内教师广泛参与的集体科研成果, 介绍各地、各校实施教研教改的生动实践。实施这五个方面的措施, 有利于培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名师成长的道路上具有更加专业化的素质。首先, 具有更加专业的信念, 那就是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理念, 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 也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不同于以往对教师要求的重要方面。其次, 是具有更加专业的知识。包括原理规则性知识、专业的案例知识, 运用原理规则性知识于案例之中的策略性知识。这些都是教师维持正常教学和不断自我学习的基本前提。再次, 是具有更加专业的能力。包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科研能力与反思能力。在新形势下, 教师只有具备这些能力, 才能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与学生, 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策略,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总之, “名师工作室”不仅应该是名师辐射的发源地, 而且也应该是未来名师的集聚地和优秀教师的孵化地。
要素之三:区域功能
内涵要素 篇5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及质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高教改革的重要内容。尽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众多,但是针对具体的学科方向,由于其面临的社会需求,人才状况、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学科特点,其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核心内容及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本文结合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在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中的一些思考,针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在对其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
G642.0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旺盛,工商管理专业已成为各高校设置率最高的专业之一。专业的大发展导致了该专业的培养对象及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却未能及时跟进,这使得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直接导致了高校的“就业难”现象。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解决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各工商管理专业院校都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但从实践来看,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一些理论问题尚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在许多研究中,教育教学实践者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的理解还不够具体。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探讨了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具体内容。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进展
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所导致的人才培养效果也截然相异,因此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及构成要素理论的研究进展
在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研究中,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質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近年来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出发,形成了不同认识。如朱晟利(2005)[1]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样式),它合乎一定的准则,使人可以照做;成中梅(2008)[2]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概念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狭义论、泛化论、中介论、状态论等四种观点。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即“两要素说”——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三要素说”——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四要素说”——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多要素说”——培养目标、选拔制度、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校园文化、日常教学管理等多个要素。以上四种观点,“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没能包含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部要素,而“多要素说”只是对有些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所以,“四要素说”的观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认同(成中梅,2008)[2]。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进展
不少学者通过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分析,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应可福等(2004)[3]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协同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岑丽阳等(2007)[4]以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为视角,从创新能力的要求、存在的问题等入手,分析创新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提出了工商管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若干途径和措施,以上的研究都从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不同侧重点或视角,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创新点。
在关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中,阎军印等(2002) [5]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从知识型转向了能力型和素质型,尤其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更是如此;张正堂(2004) [6]认为目前各个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都体现为宽口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但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值得商榷;蔡月祥(2006) [7] 指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当将职业经理人作为其目标。他认为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当满足社会需要、学术需要和个人需要三个方面。
二、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及其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纵观理论及实践界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稳定的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风格,它体现着一定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为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和评价制度,形成的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特定方式。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因此笔者认为四要素理论能较好的区分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及培养评价四方面可以体现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
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在以上培养模式的构成四要素中,其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在四要素中,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要求的纲领性表述,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内容及方向;不同的培养目标不仅定义了学生今后的培养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包括明晰人才培养的层次如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基层、中层及高层管理人才;还明晰了人才具有的知识、技能、培养的口径大小、工作的去向及培养特色。这些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尤其关键。一是由于目前在专业设置中,一级学科工商管理类下设置了作为二级学科的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这使得作为二级学科而存在的工商管理具有较宽的口径,例如我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他相并列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比,在求职的针对性上较弱,因此如何体现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特色,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体现异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优势,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必须明确的问题;二是由于目前全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及其类别专业的学校众多,因此如何寻求各学校的特色,走差异化的办学之路,这些都是各校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确定中的重要问题。
2.培养过程的设计
培养过程包含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法。培养过程是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而设计的一系列知识、技能教育的环节和实现途径。不同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及排列顺序,不同的培养方法和实现途径,会决定学生最终所拥有的知识类型和技能水平;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的限制,不同环节设置的比重,不同的培养方式会决定着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侧重,从而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包括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选择适宜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内容及学时的选择、课程的设置顺序;课内与课外培养过程的安排及学时、培养方式选择;授课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及培养方式选择等。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口径比较宽泛,因此在有限的校内时间里如何选择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侧重点,形成培养特色非常重要;此外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对人才的高复合、强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如何通过一定的培养途径与教学方法实现这一目标,也是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3.培养制度
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学年制高度结构化,课程有严密的层次划分及先后顺序,课程修习以学时、学年为计算单位;学分制弹性化,以选修制为前提,以学习量为计算单位,其变化样式有学年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等。组合制度原先只是一种权宜性的计划外安排,意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课程,如双学位制度、主辅修制度等。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制度体系,如教考分离制度,补考制度及各种獎惩制度。
在目前的高校中,培养制度受学校整体的培养制度选择的制约,例如对我校工商管理专业而言,由于目前学校的培养制度处于从学年学分制向学分制的转变过程,因此培养制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在学分制和学年制两种制度安排下,保障培养计划的实现;并在条件允许时(如培养制度改革后),进行两种培养制度下培养效果的评价。
4.培养评价
培养评价是对培养目标、制度和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对前几种因素进行反馈、调节与优化的行为。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的研究中,一是应从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以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特点为基础,研究目前对于学生培养过程质量的评价标准及方法,包括人才评价的理念、评价方式:一是关于学生课程学习质量的评价;二是学生培养目标整体实现的内部及外部评价。
参考文献:
[1]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教育评论,2005(3):28-29.
[2]成中梅.学习型高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3]应可福,石兴国,宗蕴璋.工商管理专业“协同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4(12):42-43.
[4]岑丽阳,黄河,魏格坤,黄媛.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创新篇[J].高教论坛,2007(4):52-54,67.
[5]阎军印,孙班军,郝英奇.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6):648-650.
[6]张正堂.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定位和课程群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l10-112.
学校内涵发展的四个核心要素 篇6
学校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 就在于其构成要素有着显著的不同。正是由于课堂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所的存在, 由于课程这样一个独特形态的载体存在, 由于教师与学生这样的人物角色和特定行为的存在, 才使得学校称其为学校。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因此, 课程开发、课堂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快乐成长就成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
课程开发是载体
课程是学校施教的载体, 是师生相互作用的中介, 没有了课程, 失去了教材, 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的推进, 主要是关注课程开发, 这不只是要求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 更重要的是要将“二次课程开发”当作教学的日常行为。“一次课程”是由学科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根据经济社会的要求和学科的特点开发的, 是以教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二次课程”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自身教学的特定条件开发的, 是以教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 教师要将每次备课当作是自己的一次课程开发, 当作是自己对教学的重新设计, 要在设计与开发中反映新课程的要求, 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学要源于教材, 更重要的是还要高于教材。如何才能高于教材?涉及到一个开发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资源的问题。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资源呢?一是替换教材的例子。新课程提倡要开发课程资源, 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学习知识。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和情境学习新知识, 学生更容易理解, 对学习更有兴趣, 也更容易记忆。二是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可以开发条件性课程资源, 如, 制作挂图、剪纸、幻灯片、录像、录音等。这样平面的教材就变成了立体的教材, 枯燥单调的书面资料就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 学生对教材就会有兴趣, 就愿意学习, 也更容易理解。三是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要理解编者的意图,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四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与传统教材不同, 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了空间。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独特见解。引导学生不唯书, 不唯上, 不迷信权威, 对于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 对于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课堂改革是阵地
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战场, 因为在课堂上课程改革的成果得以体现, 不涉及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内涵发展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如果课堂行为没有变化, 学校即使变化了, 也是浅表化的。新课程需要新课堂, 我们现在提倡的简约课堂、民主课堂、生命课堂、智慧课堂、情境课堂……提法很好, 关键是怎么落实。学校领导者要帮助教师找准方向和搭建转化的平台。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 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是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 课堂改革重点是:一是构建民主的课堂,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为了使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要根据新课程具有人性化、个别化等特点, 在教学中, 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 从学生实际出发, 实行分层次因材施教。二是合作学习要注重有效性。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共享, 培养学生有人与人之间交往、交流、合作的愿望, 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和人格的健全发展。三是探究性学习要突出问题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探究式学习的品质, 关键还在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 问题越难解答, 越闪耀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还要指导学生把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方法运用到广阔的生活领域, 促进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
教师专业发展是动力
新课程的执行者是教师,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否定的历练过程。对于教师个人而言, 任务重, 压力大。没有教师观念的更新、行为的转变和角色的调整, 学校的内涵发展很难实现。教师成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二是教师团队的建设。校长应该激励教师, 给教师搭建平台, 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 准确定位。又要考虑如何在学校中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使教师真正胜任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要求, 真正理解和自觉践行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
首先, 教师专业化强调教师要经过专门培养。教师的培养主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正规的学历教育, 即由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经过大学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学历教育使其成为教师;二是教师任职后的继续教育, 即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通过在职学习和进修,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其次, 教师专业化表征教师的教育教学有着本行业的专业标准, 这种专业标准首先表现在对教师学历的严格要求上。教师的专业性还表现在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获得该职业的任职资格———“教师资格证”, 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 在本行业内有独立的专业职务系列以及与此相应的工资待遇。最后, 教师专业化强调教师要有崇高的专业信念、自律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专业素养, 要求教师树立教育的服务观念, 以此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 使其更主动自觉地为促进学生发展服务。
学生快乐成长是目标
内涵发展的落脚点是学生, 是通过发展带来学生身心的变化,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 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 都应该更多地走进学生心理世界, 理解学生文化特征, 体验学生生存状态, 把握学生的生活方式, 使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使课程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使德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使师生交往与对话更进一步深入。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 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涌现, 可谓“百花齐放”。其中“快乐教学”脱颖而出,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已逐渐成为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知和运用得最多的教学指导理论。其主要策略是:
1.让学生在平等、信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扮演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角色, 建立更加平等、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事实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才能焕发出求知的积极情感, 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率。
2.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给学生提供让问题意识萌芽的合适土壤, 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疑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
3.让学生在教师榜样的情感熏陶下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师有其自身的情感熏陶与激励促进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育时, 教师自身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教风显得尤为重要, 表现为良好的情感调控能力和富有自制力, 注意情感的传递效应。教师的讲评、板书、批改和教育中所显露出来的品质对于学生是一种感化, 是一种榜样的力量。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更多地掌握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方面的差异, 从而使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 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内涵要素 篇7
一、医患心理契约概念的缘起及内涵界定
心理契约是组织行为学的一个概念, 它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 除了书面契约所规定的内容外, 还存在着一系列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彼此期望, 而这些彼此间的期望, 同样是影响个体情绪、态度、行为乃至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起初研究者的话题主要集中于经济组织内部的雇佣关系, 后来有学者指出, 可以将心理契约概念应用到研究各种不同关系中——佃户和地主、顾客和客户、病人和医生等[1]。从学术动态来看, 心理契约研究已从经济组织内部的雇佣关系领域向教育管理、政府管理、社会管理等泛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大举拓展, 并正从“隶属性”社会关系向“非隶属性”社会关系广泛延伸。医患关系作为受社会关注度极高、牵涉面甚广的一种社会关系, 它实质上也是一种契约关系, 同样存在着心理契约。然而, 略显遗憾的是, 国内学界借鉴心理契约理论来审视、研讨医患关系, 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已有的相关著述来看, 现仅能检索到邹苏、牛荣华、王少群等少数研究者的寥寥数篇论文, 著作形态的成果尚未见到, 医患心理契约的研究氛围迄今仍甚为冷清。
鉴于学界对心理契约的内涵尚无统一的界定, 对医患心理契约内涵的诠释也避免不了见仁见智。早期的心理契约理论, 强调双方主体之间的相互“期望”, 晚近的心理契约理论则认为, 心理契约不仅仅有期望的性质, 更注重契约的允诺性质, 即“事先承诺基础上的责任和义务”[2]。有鉴于此, 我们在综合考察后认为, 医患心理契约是医患之间的一种“主观的内隐的心理约定”[3]。该定义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 心理契约不等于期望的集合, 也并非所有的期望都能成为心理契约的内容;医患心理契约是医患双方对彼此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约定, 是对彼此责任义务的期望、感知等信念系统的内隐的相互认可。 (2) 医患心理契约是一种内隐的约定, 未曾书面化、公开化, 约定的核心内容是彼此的隐含的非正式的期望与责任。 (3) 医患心理契约既是彼此责任义务的承诺契合, 又是医患交互基础上的情感契合, 是承诺契合与情感契合的有机统一, 是联结医患双方的心理纽带, 影响着医患双方的态度和行为。一般来说, 医患心理契约因诊疗情境引起。实际上, 在诊疗程序发生前即已初现医患心理契约之端倪, 表现为人们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法规制度、道德规范, 对医疗卫生行业服务标准、医院及医务人员职责、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义务等方面所形成的群体一致性的社会化的信念。这种萌芽、模糊形态的医患心理契约, 在进入诊疗程序后, 因持续接触、整合新的信息而不断经受冲突与融合、校验与修正。
二、医患心理契约的特点
医患心理契约的特点, 既要反映心理契约在不同关系领域的普适性, 又要体现医患关系的异质性、特殊性。大体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主观性。医患心理契约作为一种主观的心理约定, 其形成是一个主观感知的过程, 不是通过文字、书面的方式达成的;其内容是医患双方对彼此责任义务的隐含理解或主观体验, 并非相互责任义务这一事实本身。二是双向交互性。医患心理契约的“当事人”必须是医、患两个主体, 表现为寄予期望的双向交互关系, 任何单方面的期望或信念都构不成心理契约。三是内隐性及动态性。医患心理契约与正契合约所不同的是, 既没有固定的模式、统一的标准, 也没有规定的内容, 初建时人们并不明显意识到, 且随着特定诊疗情境或主体的改变而发生动态的变更。四是差异性。医患心理契约不仅有期望, 而且包括对责任义务的承诺, 医方对患者的期望值、患者对于医方的期望值之间难免存在差异, 甚至有明显反差。五是效能型。医患心理契约违背、破坏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折射出医患心理契约层面的失信也要付出代价。六是脆弱性。医患心理契约的履行依赖医患双方之间沟通与合作, 任何一方缺乏对对方的深刻了解和领悟, 或任何一方有偏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乃至有时是双方各自都未意识到的言谈举止都可能导致心理契约的破坏。七是互惠性。心理契约概念是在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的基本假设是:双方主体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双方均需要有一定的付出, 也需要得到一定的回报[2]。“如果互惠性的假设不能成立, 则很难把心理契约视为一种‘契约’而继续发生作用。”[2]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交换关系, 患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来达到实现预期疗效、恢复健康的目的, 医护人员则希望通过自己的职业行为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认可, 并获取必要的经济收入及精神回报等。医患心理契约的“理性基础是契约双方的互惠互利, 它的基本要求是彼此心理期望的匹配和对等”[4], 责任对等是其赖于维持的必要条件, 否则, 势必引发医患心理契约的失衡、违背或破裂。
三、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
研究者大体上认同, 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是对双方主体之间内隐的主观约定的具体内容的一种提取与抽象。然而再深入下去, 争鸣也就产生了。有的研究者把这种“提取和抽象”理解为对心理契约具体内容的属性考察, 如关注焦点、时间框架、稳定性、范围、有形性、独特性等[2]。假如从这种观点出发, 那么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就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焦点。指的是医患双方更看重哪些方面, 例如医护人员看重的是患者对自己的尊重与配合、及时给付医疗费用等, 而患者看重的是, 候诊时间长短、诊疗费用多寡、能否达到预期疗效等。 (2) 时间框架。指的是医患心理契约存续的时间跨度, 包括预期的持续时间以及这个持续时间能否被人们普遍意识到。 (3) 稳定性。指心理契约内容是否可以不经过双方沟通、协商而进行单方面改变以及改变的程度。 (4) 范围。指医患心理契约的宽度有无明确界限, 范围越窄, 内容就越明确, 反之则反是。 (5) 有形性。指医患心理契约内容能否被第三方准确而清晰地觉察到, 如果有形性较强, 则双方很少会因为主观理解偏差而造成对相互责任看法上的分歧。 (6) 独特性。指双方认识到自己的交换资源是一种独特的或不可复制的程度。由于医护人员拥有不可取代的医学知识、诊疗技能, 其职业的可替代性低, 医患心理契约具备了高独特性。关于医患心理契约构成要素的这种理解, 缺乏足够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 且“更多来自于主观想法, 尚缺乏理论和实证的支持”[2]。
我们认为, 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 既然是医患之间主观约定具体内容的提取与抽象, 那么就理应较之主观约定具体内容具有更高的囊括性、概括性, 同时也应是医患心理契约得以缔结和维系的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 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 是医患心理契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的统一。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诚实守信等。无论那一种, 都反映了医患双方基本的心理需求与互动。
1. 相互理解。
医患之间所以能够建立关系是因为各自对对方的需要, 患者需要医者的技术帮助自己康复, 医者需要通过患者的配合实现自身的价值, 但仅此还不够, 还必须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认同。医患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医患双方的内心活动又受复杂外界的影响, 使动机、行为、结果常常处于矛盾的状态中, 此时相互理解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出现彼此分歧、发生冲突时, 更需要双方的理解, 需要双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相互理解“不仅是医患交往的基础, 也是化解矛盾、消除隔阂, 达成亲和状态的基本原则”[5]。理解是医患合作的必要条件, 疾病越复杂、病情越严重、诊疗时间越长, 就越需要双方相互理解。
2. 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能够给人心理以强化作用, 使交往双方因对象对自己的肯定行为而提高了与对象交往的需要。”[5]无论医学如何发展, 医学的对象是具有尊严的人, 其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人, 医疗活动是一种人道的服务, 医学的这些基本属性是无法改变的。在医患交往中, 医务人员只有尊重患者, 把患者当人看, 而不是仅仅看做有病的躯体, 患者才能尊重信任医生;当然, 患者也必须尊重医务人员的人格和劳动, 必须自尊、自爱, 履行自己的健康道德和责任, 积极配合医生诊治, 才能赢得医务人员的尊重。相互尊重, 对医方来说就是要严格遵守诊疗操作规程, 尊重患者的就医权、知情同意权、隐私保护权, 还包括对患者平等权利的认同;对患者来说就是要尊重医生的疾病诊治权、积极配合诊疗、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及时给付医疗费用等。如果医患一方在交往过程中对另一方不友好或不尊重, 那么就会使另一方产生不安或者发生冲突, 并产生敌对情绪。
3. 相互信任。
当前主流的观点认为, 医患关系属于一种信托关系。医患关系涉及诸多伦理问题, 而互信是核心伦理。“医患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信托关系, 这种信托关系来自医患关系的特点:医生和患者在医学知识和能力上存在不对称, 在治疗中患者基于对医生的信任向医生敞开身体、心灵、家庭等私人问题, 将健康生死交托给医生。医生要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考虑患者的最佳利益, 尽可能医治患者的疾病、减少患者的痛苦, 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帮助。医生治病的成功也要得到患者的信任、支持和配合。”[5]
4. 诚实守信。
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是以诚信为基础的。诚信是医患关系的基石, 也是医患心理契约的基本内容。患者的求医行为隐含着对医方的希望和信任, 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托付给了对方, 而医方的特殊职业性质和职业信誉, 要求其必须接受患者的托付, 并以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尽可能地实现患者的希望和托付。诚信的含义是无欺、守诺、践约, 诚信的要求是言不背实、口不违心、言行一致;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 也是最吸引人的品德[5]。诚信一方面要求医院竭诚为患者服务, 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如实记载病历、如实解释说明病情及潜在风险、避免过度医疗等;所作承诺必须切合实际, 不能搞假、大、空, 要求“承而有信”, 不能“诺而不承”。对患者而言, 只有对医方诚信, 如实告知自己的病情、及时交纳诊疗费用、严格遵守医嘱、积极配合诊治等, 才能获得医方的信任。
四、医患心理契约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1. 医患心理契约, 是医患矛盾防控的“心理杠杆”。
人们已经习惯于从医药体制、卫生公平、医德医风等方面为医患紧张寻求合理的解释, 殊不知医患紧张实质上是一场认同危机、信任危机, 心理契约的失衡、破坏与违背是导致医患紧张的重要因素。如果患方认为医方破坏与违背了心理契约, 就会对医方产生怀疑或不信任感, 滋生对立、抵制情绪;如果医方发现患方破坏与违背心理契约, 例如不尊重、不理解、不配合医务人员, 那么医方同样会产生负性情绪反应。此外, 医患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是通过一系列医院规章、诊疗规程来实现的, 然而, 这些仅仅注重对人的外在行为的约束, 却忽视了行为产生的根源在于人内心世界的心理活动。医患心理契约恰恰可以将单纯的“行为约束”深入到“心理层面的约束”, 从“单方约束”转换为“双方共同约束”, 由“消极强制”转变为“积极互动”[6]。
2. 医患心理契约和谐, 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润滑剂”。
首先, 医患心理契约和谐, 有利于弥补诊疗过程的情感缺失。医学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 医学分科越来越细, 这不仅导致了医生责任的分解, 也导致了整体的活生生的人的“消失”——被肢解成了器官、组织、细胞等。越来越依赖诊疗设备的浓厚的实验医学、生物医学色彩, 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 阻却了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契约, 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这种情感缺失。其次, 医患心理契约和谐能为医患双方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 产生正面导向与激励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医患关系的主导方、强势方——医务人员的被支持感、职业安全感、职业忠诚度及工作满意度, 还能促进彼此沟通、增加彼此信任、增进彼此默契, 从而使医患隔阂、医患矛盾消弭于无形, 或化解于萌芽。
3. 医患心理契约调适, 是和谐医患关系维系或重构的新路径。
为维系或重构和谐医患关系, 人们曾提出过众多的尝试方案, 但主要侧重于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强社会监督、增加经费投入、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进医德医风等属于社会控制、社会建设的层面, 而忽视了对“心”的管理乃至群体性的心理重构。管理者及研究者的视野必须从有形的、物质的世界扩展到无形的、心理的世界, 着眼于医患心理契约的创建、维护与巩固, 形成有效的医患心理契约管理机制, 促进医患彼此沟通、加强彼此了解、增进彼此信任, 从而有效预防医患纠纷、化解医患紧张、减少医患矛盾、降低医疗风险, 进而维系医患和谐、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社会效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总之, 医患心理契约的调适, 作为应对医患隔阂的缓冲变量, 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对医方的不满情绪及医患之间的情感抵触, 进而在和谐医患关系的维系与重构中节约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王少群.医患心理契约违背与心理契约维护的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 2012, (1) .
[2]李原.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概念、理论及实证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3-14.
[3]赵琛徽.失衡与重构:变革环境下公务员的心理契约及管理方略[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2) .
[4]牛荣华, 国世忠.心理契约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 2010, (2) .
[5]伍天章.医学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92-109.
内涵要素 篇8
一、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分析
企业家精神领域创立一个概念框架的最大障碍一直是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问题 (Shane&A.Venkataraman;2000) 。目前, 国内外关于企业家精神内涵的描述主要基于两个视角:强调企业家个性特质的价值论和强调企业家行为特征的行为论。
1. 基于价值论的企业家精神
强调价值论的研究主要从经济伦理和文化特质的角度着眼于企业家的个性特征, 关注“谁是企业家”、“企业家的精神特征是什么”。例如, 马克思·韦伯 (2002) 从宗教文化的广阔视野揭示了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经济伦理, 认为新教徒的勤勉、坚韧、节俭、诚实、守法、对财富的追求、艰苦劳动和进步精神, 即“敬业精神”, 便是现代企业家精神。MacMillan提出“成就需求”理论, 集中考察企业家的个性特征在创业过程结合的相互作用。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2000) 将文化道德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认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道德观念归根到底就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 这种精神是市场经济在各个发展阶段中一直流传下来的其特有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Hagen (1960) 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在社会中某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少数群体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而进行的抗争。可见, 经济伦理深入到人的价值层面, 引导、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选择, 影响企业家的文化品格。Lynn (1991) 研究了文化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应该是一种价值观体系, 也就是人们对各种事物的态度, 包括对工作、生产、财富和储蓄的态度, 以及对风险、失败、新信息、新发明和陌生人的态度等等。靳卫东和高波 (2008) 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体系, 体现为他们所共有的特质, 如创新性、抗风险性、工作态度和自身价值感等等。吴向鹏和高波 (2007) 也指出, 企业家精神是由文化决定的企业家群体所具有的价值观取向, 是文化资本的积累。
2. 基于行为论的企业家精神
以Schumpeter、Drucker和Gartner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从行为视角对企业家精神进行重塑, 认为“企业家做什么”才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 即企业家精神的行为论。例如, Drucker (1985) 指出,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行动, 而不是人格特征。Gartner (1988) 对行为论和价值论进行比较, 认为企业家精神的行为论把组织作为一个基本的分析层次, 而企业家的个性特质只是企业家行为的一种辅助。他还认为, 理解企业家精神的焦点应从个性论转移到行为论, 从关注“谁是企业家”转移到“企业家做什么”这一问题上来。之后, Covin&Slevin (1991) 基于企业行为的角度将企业家精神描述为三种类型的组织层级的行为构成, 即在面临不确定性时承担与投资决策和战略行动相关的高级管理风险;产品创新的频率和范围以及与技术领先相关的趋势;与产业竞争对手积极主动竞争的倾向性所体现出来的先锋特质。W.Bygrave (1999) 也提出, 企业家精神是包括个体对创业活动的计划、创新、执行、控制在内的全过程。Schumpeter和Drucker更是明确指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的过程就是引入新的“生产组合” (Schumpeter;1934) , 大幅度提高资源的产出, 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产品, 开拓新市场和新顾客群, 并且视变化为常态, 对它作为机遇加以利用 (Drucker;1985) 。
从以上两种观点可以看出, 企业家精神是超越企业主个体的性格特质的一种组织精神、社会精神, 是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等各类组织, 甚至整个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科学的运作原则、规律和方式。具体而言,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行为的高度抽象概括, 企业家行为 (一般指创业行为) 则是企业家精神的外在表现 (薛红志等;2003) 。
二、企业家精神的要素构成分析
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构成要素, 国外学者Wennekers和Thurik (1999) 提出了包括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认识、经济资源的组织和配置能力、创新和发现新商机的能力等在内13个方面的内容。Stopford和Baden-Fuller (1994) 提出了“前瞻性、超越现有能力的渴望, 团队定位、解决争端的能力和学习能力”等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5个特质。Lumpkin&Dess (1996) 认为, 企业家精神由五大要素构成, 即“冒险、创新、独立性、变革、竞争性进攻”。国内学者汪丁丁 (2000) 指出企业家精神的三方面内容:熊彼特的“创新精神”、韦伯的“敬业精神”和诺斯的“合作精神”。事实上, 企业家精神既不是“自然的”, 也不是“创造性的”, 而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工作 (德鲁克, 1985) 。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 基于企业创业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企业家精神应该是一个由多元要素构成、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体系, 具体表现为:
1. 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创新活动的过程中, 创业、创新主体普遍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基本态度、行为方式等与创业、创新有关的思想理念和精神状态。创业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最重要要素之一, 包括四层涵义: (1)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造精神; (2) 用新方法组织生产要素和发现潜在新市场的创新精神; (3) 争创第一与不怕失败的冒险精神; (4) 战略型企业家在竞争中合作的协同精神。创业精神是创业、创新者们的精神动力和发动机, 是创业企业诞生与发展壮大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对创业活动产生根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学习精神
德鲁克认为, 企业家精神可以通过后天的精心组织和有目的的活动加以学习和培养, 是一种可以系统学习的知识。“学习和获得知识”, 以及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充分利用知识以获取利益的能力成为企业家精神的一种重要内容。学习精神是指在创业、创新活动过程中, 创业、创新主体不断追求获取新信息、积累新知识以及总结历史经验的进取意识和精神状态。学习精神也是构成企业家精神的三大要素之一, 包含两层涵义:挖掘探索和运用匹配新知识的开拓进取精神, 分享愿景与开放心智的交流精神。学习精神要求创业、创新者们时刻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 能够快速获取、运用、创新信息以维持、提升企业家及企业持续的创业创新能力。
3. 责任精神
国内经济学家厉以宁曾指出, 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业, 而是一种素质, 国外对企业家有三条基本要求:有眼光、有胆识、有组织能力, 中国企业家则还要加上一条: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家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代表, 应当具有社会责任的内涵, 要有企业服务社会、造福于人民的意识。由此, 本文认为企业家精神应该囊括企业责任的具体内涵。所谓责任精神是指在创业、创新活动过程中, 创业和创新主体所表现出的热爱自身职业、规范经营行为、满足顾客需求、赋予于社会等具体行为特征和心理意识。具体表现为: (1) 持之以恒、执着奋斗的敬业精神; (2) 尊重顾客价值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奉献精神; (3) 取信于人与信任他人的信用精神。
企业家精神的要素模型是一个内外制约、左右平衡的模型框架, 创业、学习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企业所必须具备的特征, 通过这些行为, 企业与所处环境相互作用, 吸收外界的“营养价值”, 输出产品“使用价值”。通过持续的创业和学习, 企业挖掘市场机遇, 组合生产要素的能力不断提升, 企业的产出效率和产品价值不断提高, 企业的社会责任逐一实现。同时, 企业的责任精神起到约束、规范和引导企业创业和学习方向、程度的作用。
三、企业家精神的层次特征分析
从规模上看, 企业家精神的承载主体可以分为个体、群体、组织、产业和社会等层次。Low&MacMillan (1988) 曾建议企业家精神研究应该加入多层次的分析。德鲁克 (1985) 认为, 并非只有新成立的小型企业才能成为企业家企业, 许多大型企业也正在实践企业家精神。Lynskey (2002) 认为, 企业家精神既可以表现为个体的行为特征, 又可以表现为组织的特质。时鹏程和许磊 (2006) 通过对国外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回顾和总结, 率先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论, 他们在《论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及其启示》中将企业家精神研究分为个体层次、组织层次和社会层次。其中, 个体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旨在启发个体自觉地学习这种精神, 进而使之成为激发个体创业的精神支柱;组织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旨在启发和指导企业组织自觉地创建具有企业家精神特质的企业文化和制度, 进而使之成为指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而社会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的目的则是引导社区, 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创建具有企业家精神特征的文化, 最大限度地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 进而使企业家精神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江南大学的杨秋明 (2008) 在时鹏程等人的三层次企业家精神基础上增加了团队企业家精神, 认为团队层次发起的创业企业比个体发起的创业更成功, 团队价值更加凸显, 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越来越受关注。事实上, 个体层次企业家精神的载体是以创业者为核心的创业团队, 这个团队的规模具有相对灵活性, 可以只有创业者一人, 也可以是基于创业者网络的多人。
四、结论
厉以宁教授曾指出, “西方企业家是常温条件下的‘植物’, 故自然能茁壮成长;而中国企业家是特殊条件下的‘植物’, 既要抗旱又要防高温、高压, 企业家是有创业精神的人, 是一种素质、胆量与组织能力。”中国的企业家不仅是具备风险承担能力、善于经营协调管理的决策者, 市场均衡的“破坏者”和创业精神的“倡导者”, 还是具有异质性特征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更是拥有强烈事业心和服务于社会的价值观的“奉献者”。基于此, 本文认为, 企业家精神, 是企业家价值观、经济组织能力、理性、冒险、创新意愿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应该包括创业精神、学习精神和社会责任精神。从本质上看, 企业家精神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 (德鲁克, 1985) , 这决定了它与企业的规模和性质无关, 与企业所有权无关, 也与企业成员的人格特性无关。企业家从事创新, 创新是展示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
注:此表根据作者研究结果做了适当修改。资料来源:时鹏程, 许磊.论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及其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28 (2) :44-51。 (接42页) 从事创新, 创新是展示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
伴随企业的不断成长和发展, 企业家精神正由个体企业家精神过渡到公司企业家精神和社会企业家精神, 最终形成以个体、组织和社会为载体的多层次企业家精神体系。它超越了企业家个人性格特质, 上升为一种组织精神、社会精神, 成为各类组织, 甚至整个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科学的运作原则、规律和方式, 最终成为企业实现创业和财富的支撑, 以及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完善市场秩序的政策研究.财贸经济, 2000 (1) :63-69.
[3].Lynn R.The Secret of the Miracle Economy:Different National Attitude to Competitiveness and Money.Lon-don:Crowley Esmonde Ltd, 1991.
[4].Covin J.G., Slevin D.P.A Conceptual Model ofEntrepreneurship as Firm Behavior.Entrepreneurship:The-ory&Practice, 1993, 39 (6) :5-21.
[5].Wennekers S., Thurik R.Linking Entrepreneurshipand Economic Growth.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999 (13) :27-55.
内涵要素 篇9
随着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 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产业集群的成熟发展, 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产业集群在我国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如浙江温州的服装群、广东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群、福建晋江的制鞋产业群等。但是, 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仍处在高投入、高浪费、高污染、低产出的初级阶段, 这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式的粗放增长模式不可避免带来了资源供应紧张和环境污染。如何提高产业集群的生态效率、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内涵
1.1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定义
循环型产业集群是指遵循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 通过合理的规划、改造, 使产业集群成为一个类似于大自然的生态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集群的各构成要素成为各生物链的节点, 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分解者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之间形成耦合、共生关系, 变线性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物质利用方式为循环型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利用方式, 以达到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的有机结合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1.2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特征
循环型产业集群是传统产业集群在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彼此取长补短的融合过程中产生的, 因此除拥有传统产业集群空间集聚、专业化、自组织和系统开放性、学习与创新环境等4个基本特征以外, 还具有以下生态特征:
1.2.1 生态设计, 闭合循环
循环型产业集群遵循生态规律, 实行从“摇篮到摇篮”的闭合循环。循环型产业集群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抛弃后者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和高消耗、高产出、高污染的生产经营模式, 遵循生态规律, 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原则, 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 实现物质生命周期的闭合循环。诚然, 传统产业集群也十分注重遵循物理、化学等方面的一般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但对生态规律有所忽略, 以资源一次性利用为主, 从资源开采到生产再到排放的过程被形象地称为从“摇篮到坟墓”, 以致资源迅速耗竭。
1.2.2 循环利用, 节约资源
循环型产业集群除了像传统产业集群那样遵循一般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之外, 还特别强调遵循生态规律, 要求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即从过去的资源一次性利用为主转为循环型利用为主。原来被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令人头疼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就会成为在某个领域或环节中可以利用的再生资源, 这将从根本上节约资源、减少乃至消除环境污染。在设计得当和技术成熟时, 将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并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实现生态系统平衡。这包括进行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实施生态设计、规划园区资源的循环利用、设计生态产业链等。在循环型产业集群中, 新产品的输出系统和废旧产品的回收输入系统同时运转, 形成完整的循环发展体系。
1.2.3 清洁生产, 保护环境
这是循环型产业集群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循环型产业集群的运作除了要考虑经济效益外, 更要追求较高的生态效益, 要追求对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对环境的无害化清洁生产。它所采用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利用方式, 并采取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通过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改善管理流程、综合利用资源、有效处理废物等相关措施, 直接从源头和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上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避免各个环节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从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1.2.4 产业优化, 持续发展
循环型产业集群通过优选产业项目达到整合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的目的。传统产业集群的形成带有一定的自发性, 特别是国内一些区域产业集群的建设以追求GDP增长为目标, 对产业项目往往实行来者不拒的政策, 不管各个产业项目是否配套, 同周围环境是否适宜, 只要能增加产值和利税, 就积极引进, 这在一定时期内的确能够迅速扩大集群规模和生产能力, 但也造成集群功能单一、企业数量多联系少、集而不群、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和集群内污染严重等问题。循环型产业集群按照生态规律要求来优选产业项目, 不仅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而且通过产业项目的选择, 不断完善产业链, 优化产业配置, 追求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效益。按照生态规律来选择和配置产业的循环型产业集群, 短期内可能成本较大、阻力较多, 但却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高级形态, 最终必能实现集群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3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界定
循环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循环型产业集群在追求目标、运行规律、资源利用、产业选择、功能结构、外部效应、集群景观和持续能力等方面相比传统产业集群都有革命性的突破, 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产业集群的物质利用模式, 革新了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 提高了传统产业集群的生态效率, 改善了传统产业集群的生态环境, 恢复了产业集群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最终目的, 是顺应人类多层次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1]。
下面给出循环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比较, 如表1所示。
2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
集群是个生态学概念[2], 循环型产业集群是类似于生态圈的产业循环系统, 通过模拟大自然的物质能量循环系统而建立的。自然界在上亿年的演化中通过精密高效的分工, 形成了囊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种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其营养物质在闭合式的循环往复中得到高效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为循环型产业集群提供了可模拟的物质循环模式。
2.1 生产者企业
生产者企业, 是利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原材料并通过一系列转化过程生产产品的企业。生产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这就涉及到资源的减量化过程, 生产者企业的重点是要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生产者企业处于生态产业链的开始端, 决定着整个循环型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但是生产者企业的大量集聚, 会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废弃物的大量产生, 大量的废弃物如果随意排放, 就会对大自然造成严重的污染, 从而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所以, 在循环型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中, 伴随着生产者企业而存在的就是消费者企业。
2.2 消费者企业
消费者企业, 是处于生态产业链的中端, 它们通过把生产者企业产生的废弃物转化成为自身的原料从而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这就涉及到消费者企业与生产者企业的配套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企业生产后产生的废弃物都能被消费者企业所“消费”, 两者之间需要相互衔接起来。比如在石材产业链中, 石材加工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石和石粉, 如果不加处理, 向大自然无限制的排放, 就会导致环境的极大破坏。而在循环型石材产业链中, 如果加入了消费者企业这一元素, 就可将碎石和石粉利用起来制作水泥或其他建筑材料等。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者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还能变废为宝, 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垃圾”变成新的可再生资源, 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循环型产业链中, 消费者企业决定着整个循环型产业集群的生态效益。
2.3 分解者企业
分解者企业, 这一说法直接来自于生态学。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自身死亡后并不能直接被大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因此分解者的作用就是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骸和尸体通过腐化、发酵等作用, 将其转化为可供大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利用的物质, 从而促进生态循环的顺利进行。分解者企业处于生态产业链的末端, 在循环型产业集群中, 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产品和废弃物不能被直接循环利用的现象。分解者企业就是要把这些不能直接被消费者企业利用的物质进一步转化成可供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正是有了分解者企业的参与, 才使得循环型产业集群形成了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的基础和支撑。
2.4 中介服务机构
循环型产业集群是在传统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起来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集群,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的网络连接和服务功能。这些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法律援助机构, 如进行产品专利的申请和保护等;人才服务机构, 如高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科技服务机构, 如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的构建等;高校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 利用产学研的结合提高循环型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循环型产业集群在这些传统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基础上, 为适应产业集群循环发展的需要, 需要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实体交易市场和虚拟网络交易平台, 这在客观上要求政府既要加大投入, 提高国有中介服务机构的科研和创新服务能力, 又要加强引导和管理, 充分发展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提高民营中介服务机构的运行效率。
2.5 政 府
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笔者看来, 循环型产业集群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在舆论宣传、政策制定和执行、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和产业链的构建等过程中, 都需要政府履行引导、调控、管理和服务职能。当前, 循环经济在各地的广泛开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行,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样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推动, 相关政府部门要认真研究产业的选择和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对现有园区或产业基地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 划清不同机构在构建循环型产业集群中的职能, 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一个学习型和服务型的政府是循环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3]。
3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
3.1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运行过程
循环型产业集群作为获取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手段, 旨在倡导一种全新的、一体化的循环模式, 即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两个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 循环型产业集群需要将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循环贯穿于从原材料开采到产品生产包装、使用以及废料最终处理的全过程。它的循环优化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内部, 而且注重更高级别的区域系统乃至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系统的优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类似生态圈的产业循环系统, 通过区际间的产业生态系统的互动性依存, 在全球实现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循环型产业集群的运行过程, 是循环型产业集群各构成要素相互影响和发生作用的过程, 各个要素包括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分解者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等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 通过要素间的相互整合而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型产业集群的运行过程如图1所示。
3.2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运行模式
3.2.1 生态工业园模式
工业园区构建循环型产业集群, 可采用生态工业园模式。
企业在生产的源头投入资源, 在生产的末端产出产品, 把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 再投入到生产源头, 直到实现生产末端的废弃物趋向零排放。但由于单独的生态型企业产品的行业跨度小, 因而其产品链的延伸受到限制。而生态园区是在生产的源头投入资源, 把上游企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中游企业的资源, 把中游企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下游企业的资源, 直到园区生产末端的废弃物趋向零排放[4]。生态园区的特点是行业跨度大, 从而生态产业链可以不断延伸。生态工业园示意图如2所示。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公认的世界上最早也是最成功的生态园区[5]。卡伦堡在原料采掘、生产制造、产品使用和废弃物丢弃全过程, 通过模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形成由“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分解者企业”、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的网络, 建立各类产业共生关系。这种产业生态系统实质上就是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产业集群系统。该系统以火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墙体材料厂等4个企业为核心, 他们分属不同的产业且彼此适合, 外加一个土壤修复公司和卡伦堡市政部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示意图如3所示。
3.2.2 生态产业基地模式
产业基地构建循环型产业集群可采用生态产业集群模式。龙头企业在产业基地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领航的作用, 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从而派生出很多以生产配套产品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通过满足核心龙头企业的需要而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核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量比较多, 可以通过自身循环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可供利用的废弃物较少而存在循环但不经济的现象。
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 由于资金、人才和技术力量的缺乏以及存在单个企业废弃物排放较少、企业内部循环成本过高而失去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动性, 所以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不单要实现核心企业的内部循环, 更要实现大量中小企业间的循环, 同时考虑到以企业生产为主体的生产领域和居民消费为主体的消费领域均要建立废弃物循环系统, 因而必须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平台, 把各个企业和居民产生的废弃物分类处理, 使之达到一定数量后再进行市场交易, 从而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 降低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生态产业基地示意图如4所示。
福建省南安市石材产业基地就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生态产业基地。为改变以往高污染、高耗能的低层次生产方式, 南安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模式, 通过对石材产业链接技术的不断研发、突破, 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石材生态产业链系统。在这个生态产业链中, 石材原料从本地矿山和外地购入, 通过石材企业的加工变成产品进行销售。通过将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和碎石变废为宝, 石粉用来制作建筑建材, 碎石用来加工成大理石和工艺饰品等, 解决了石粉满天飞、碎石满地堆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难题, 整个石材产业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南安石材生态产业基地如图5所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产业集群在我国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但目前仍处在高投入、高浪费、高污染、低产出的初级阶段, 这种“资源——产品——污染”单向式的粗放增长模式带来的是资源供应紧张和区域环境污染。据此, 本文提出了循环型产业集群的概念, 并对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提高产业集群的生态效率, 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循环型产业集群,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祝爱民, 刘孝波, 周美娜.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J].物流科技, 2005, (3)
[2].顾强.提高产业集群生态效率,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 2006, (8)
[3].孟赤兵.产业循环经济[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社, 2007
[4].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内涵要素 篇10
一、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要素
(一) 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戴炜栋认为, 复合型英语人才主要是指“具备掌握了两种专业实用技能的人才, 更多的是英语与其他有关学科, 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应具备三个方面的显著特色:一是要以语言能力为核心;二是要以应用能力为抓手, 突出实用与即时性;三是要以创新能力为动力, 发展多角思维和自我学习、追求发展的能力”。黄源深认为, “复合型英语人才除了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英语语言文学知识牢固以外, 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与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稍加锻炼就能得心应手的人才。只有这样的英语人才才能迅速适应21世纪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由此可见, 复合型英语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特征: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掌握一门相关专业 (外交、经贸、法律、新闻) 知识、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自我学习、追求发展的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 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是培养目标 (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和培养方式 (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
因此, 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界定为:学校在一定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下, 为培养掌握两种专业 (英语+其他) 实用技能的人才所采取的具体运行方式。其基本要素包括目标要素和方法要素。
(二) 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1.目标要素。首先, 培养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本身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特征, 如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掌握一门相关专业 (外交、经贸、法律、新闻) 知识、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自我学习、追求发展的能力等, 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概括性归纳。但目前国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的社会需求差异巨大, 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 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状况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其次, 培养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尽管复合型英语人才属于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 不是在培养会劳动的机器。因此, 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这就要求培养目标中不仅要包括知识和技能目标, 还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综合人文素养, 培养具有较高综合人文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同时要有学习策略方面的目标,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追求发展的习惯和能力, 为其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最后, 培养目标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学科专家的建议。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本学科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生源状况制定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 以便于目标的顺利实现, 从而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2.方法要素。首先, 学习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学习者的地位和作用是确定任何教育体系的性质、价值与最终目的的重要标准”。复合型英语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 还要有一门专业知识。无论是英语语言知识教学还是专业知识教学, 教师都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 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 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理解和内化所学的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其次, 学习方式应是接受与探究相结合。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虽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大量的知识, 但学生的被动接受可能使得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探讨和发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弥补两种学习方式的不足,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无论是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还是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 都可以适当采用接受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最后, 学习途径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复合型英语人才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 增加实践课程的总体比例, 给学生更多在实践中使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 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 在实践层面, 国内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实践在经历了近30年的探索之后, 一些重点大学的复合方向“纷纷脱离了英语专业母体, 成为独立的专业或学院, 毕业生不再是复合型英语人才, 而是其他专业人才, 或是加强英语的其他专业人才。而许多地方高校的英语系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复合型专业, 如经贸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新闻英语等等”。由于对复合型英语人才内涵和要素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培养目标方面
一方面, 培养目标没有很好地反映社会需求。部分高校在制定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之前缺乏系统的社会需求调查。有些高校只是对社会需求状况进行了笼统的分析, 有的则基于对社会需求状况的主观判断。在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之前, 必须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如,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怎样的期待?需要哪些专业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每种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掌握到何种程度?除专业知识技能以外, 用人单位还需要毕业生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由于缺少社会需求分析及有效的社会调查, 培养目标的实践依据不足, 使得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既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也会对学生就业造成困难。另一方面, 忽视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胡文仲、孙有中指出:“培养外语人才不应仅仅考虑市场需要, 还应该考虑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应削弱人文教育。”部分高校仅仅将注意力放在了知识和技能目标上, 只考虑人才市场对人才在知识和技能目标上的需求, 而忽略了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此同时, 国内多名学者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调查显示, 当前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现状令人担忧。在这种状况下, 加强综合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因此, 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中, 除了知识技能目标以外, 必须有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此外, 培养目标层次的定位模糊。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如地方普通高校提出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国家级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既没有考虑到本校的办学条件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由于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过高, 多数学生无法达到, 培养目标无法实现。与其追求过高, 不如脚踏实地把基础工作做好, 况且人才市场需要的是各级各类的人才, 并不都是每个专业的高级人才。
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内涵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制定, 而培养目标的不合理设定, 又直接导致了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
(二) 课程设置方面
目前很多地方高校课程设置都是英语+专业的模式。即在基础阶段英语技能课程占的比例很大, 综合英语和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课为主要的课程, 这些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应试倾向依旧十分明显。高年级阶段的主要课程为专业技能课, 即学生选择一门感兴趣的复合专业的一系列课程进行学习。这种将英语和复合专业简单相加的课程设置模式由于缺乏有效地整合, 使得英语和复合专业课程之间呈现“两张皮”的分离现象。由于基础阶段学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技能, 高年级阶段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显得捉襟见肘, 加之实践课、毕业论文等也要占据一定的时间, 使得复合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不能保证, 由此导致复合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不高, 学生的知识面也无法得到有效拓展。同时, 由于高年级英语技能课程的减少, 相关中文授课的复合专业课课时增加, 使得学生的英语能力得不到持续有效的提高, 出现了英语和复合专业课程学习顾此失彼的现象。此外, 复合专业的部分课程的设置未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 其合理性和应用型也值得探讨。
(三) 教育教学方法方面
当前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方式仍旧以学术报告的形式为主, 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教学活动, 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传统的传输式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没有适当采取探究学习等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多种教学方式。校园网络化教学、学生网络自学、学习软件的开发和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 无法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化、电子化的教学方式, 导致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不高, 因而出现了教师教学投入大、学生学习时间长, 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突出问题。此外, 部分高校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依然明显, 实践课的学习时间所占比例较小, 缺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此外, 课程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无法衡量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高校师资力量不足, 本身就缺乏复合型英语教师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三、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
(一) 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
首先, 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办学实际和社会需求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前, 应进行系统的社会调查, 全面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在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要求, 并以社会调查为基础, 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 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期望的人才。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 随着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要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次, 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应该是人才培养目标中最为基础的两项, 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来说, 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具备一门专业知识和广阔的知识面。知识和技能只是学生未来在职场上进行专业发展的基础, 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有进一步的专业发展, 必须培养学生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不断追求进步、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 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应该是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所谓“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进行自我发展比仅仅简单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此外, 培养人才首先是培养“人”, 其次才是培养“才”。因此, 在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中, 前提必须是将学生培养成“人”, 人区别于动物的一大明显特征是人具备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因此, 培养学生较强的综合素质, 如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心理素质等应该成为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
最后, 根据办学实际明确培养层次。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办学实际和生源状况制定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 如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院校、重点高等院校应把握好层次定位, 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避免培养目标千篇一律。如, 是培养有国际视野的高端复合型英语人才, 还是培养具有初步商务知识的普通复合型英语人才等。需要各个高校根据办学实际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
(二) 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应做到统筹规划、有机结合。一方面, 严格根据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设置, 哪些课程是为了实现哪些培养目标应予以明确, 并对这些课程进行统筹和规划, 哪些课程安排在低年级、哪些课程安排在高年级、课程之间的系统联系和有效衔接也要充分考虑。另一方面, 课程之间要做到有机结合, 如可考虑将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课与专业知识课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语言知识和技能;也可将培养综合人文素养的目标纳入到其他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去, 做到一举多得。尽量避免课程之间彼此孤立、缺乏整合、各自为政的现象。
(三)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首先, 高校应改变传统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适当采用探究学习等有利于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动手动脑,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成为课程学习的积极促进者。其次, 进一步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化、电子化的教学方式, 通过开发和利用校园网络化教学、学生网络自学、学习软件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此外, 进一步增加实践课的比例, 让学生有机会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 做到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反思理论, 进一步提高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效果和效率。
此外, 创新多元评价体系, 多种途径培养复合型英语师资也是高校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在一定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下, 为培养掌握两种专业 (英语+其他) 实用技能的人才所采取的具体运行方式。基本要素为目标要素和方法要素。当前国内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方法上。培养目标除知识和技能目标外, 还应具备情感方面目标和学习策略方面的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 教育教学方式也应有所创新。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 提出了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包含的两大基本要素:目标要素和方法要素。并根据泰勒的课程理论阐明了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应有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方法。同时指出现有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目标要素,方法要素
参考文献
[1]戴炜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2]曹光久.关于外语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89,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