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内涵

2024-08-25

不同内涵(精选7篇)

不同内涵 篇1

一、引言

美国人类学家Leslie White指出:“象征的意义产生并取决于使用它们的机体。……用约翰·洛克的话来说, 象征‘由于人的横加影响而获得意义’。”大自然的绿色是地球上生命的象征。人类与绿色植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 人类依靠绿色植物使自身得到延续和发展。人类用语言给植物命名。植物的名称经过人类的妙用, 使人类语言词汇丰富多彩, 语义生动形象, 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但由于时空环境、社会状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差异, 英汉民族通过对各种植物不同的观察体验, 产生了不同的审美心理, 呈现出不同的民族个性, 即使对同一种植物也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或价值标准。所以说, 汉英植物词语具有的文化内涵是不尽相同的。

二、以花草树木为喻体

千百年来, 人们不仅利用植物作为自己生存的物质基础, 而且根据它们的颜色、形状或习性赋予一定的喻义。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述事喻理、抒情托志, 这在英汉语中都是常见的语言现象。

1. 汉语植物名称的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 我国人民就有种花、赏花的习惯和咏花喻志的传统。在汉语中, 梅花象征高洁, 牡丹象征华贵, 菊花象征高雅, 红豆象征爱情, 雪莲象征珍贵, 松竹象征坚贞, 白杨象征倔强等。

我们用“昙花一现”比喻事物或人物出现不久就消失了;用“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还有“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的大量涌现, 蓬勃发展, 而译成英语却是to grow like mushrooms。这是因为竹子不是英国本土生长的植物, 英美读者无法产生与中国读者相同的语义反应。汉语中还有源出于植物名的典故, 如语出 (唐) 王维《相思》诗的“红豆相思”, (清) 李汝珍《镜花缘》的“花香鸟语”和晋朝《晋书·符坚载记》中的“草木皆兵”等。

在中国的文化中, “松”这个词有着特殊的意义。早在两千五百年前, 孔子便赞叹:“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历代文人有不少咏松的诗句, 如“寄言谢霜雪, 贞心自不移” (隋·李德林) , “百尺无寸枝, 一身自孤直” (唐·陈子昂) 等。由于松树不畏风霜严寒, 人们将它同竹、梅并列, 称为“岁寒三友”, 又把它同竹、梅、兰一起称为“四君子”, 认为它们都代表着一种刚直不屈、孤高傲世的品格。由于松树四季常青, 人们又把它视作长寿的标志, 将它同丹顶鹤、梅花鹿放在一起, 赋予一种神奇的色彩。而在当代, 人们又把松树看作革命志士高风亮节的象征:“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陈毅)

在汉语文学史上, 也有志士仁人、文化大师以花草树木为题, 抒情托志, 写出千古传诵的不朽名篇。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曾以《桔颂》为题, 抒发自己不畏谗言、疾恶如仇、坚持真理的爱国志向;宋朝陆游以《卜算子·咏梅》为题, 表达他“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的高尚情操;毛泽东以“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诗句, 歌颂革命战争胜利的喜悦心情。此外还有, “寸草春晖”比喻父母的难以回报的亲情;“豆蔻年华”比喻活泼纯情的青春少女;“披荆斩棘”赞美不畏艰险、奋勇前进的开拓进取精神。

2. 英语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

英语中的植物词语也是数量众多、运用广泛、表现力特强。在英语中, lily (百合花) 象征纯洁;palm (棕榈树) 象征胜利;olive branch (橄榄枝) 象征和平;acacia (刺瑰) 象征友谊;Yorkand-Laucaster rose (红白蔷薇) 象征战争;white chrysanthemum (白菊) 象征真理;以yellowtulip (黄郁金香) 比喻没有指望的爱情;以scabious (山萝萄) 比喻不幸的爱情;以snowdrop (雪花莲) 喻指患难中的友谊;以zinnia (百日草) 喻指思念离别的朋友等。

还有以植物为喻体的成语短语, 结构简洁、形象生动, 联想丰富而喻义自明。例如, 用“gild the lily” (画蛇添足) 比喻多此一举, 徒劳无益;用“apple of the eye” (掌上明珠) 比喻珍爱之物;用“sour grapes” (酸葡萄) 比喻因得不到而故意贬低的事物;用“forbidden fruit” (禁果) 比喻非份的欢乐或因禁止而更想得到的东西;用“under the rose” (玫瑰丛下) 比喻私下或偷偷摸摸的行为或勾当。

在英美文学史上, 有英国诗人彭斯脍炙人口的诗句“O 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啊, 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 六月里迎风初开。) , 以苏格兰高地上迎风摇曳的红玫瑰, 象征情窦初开不胜娇羞的少女, 抒发诗人缠绵悱恻的情思。诗人雪莱在Ode to the West Wind (《西风颂》) 中以“Oh, Lift me as a wave, a leaf, a cloud!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I bleed!” (啊, 扬起我, 像波涛、残叶和乱云!我倒在人生的荆棘之上, 血流不止。) 气势豪迈地抒发了他反抗黑暗, 向往光明, 呼唤春天来临的革命激情。这些富于哲理的优美诗句, 比喻形象且寓意深刻, 令人深思而回味无穷!

三、以瓜果蔬菜为喻体

不同的民族借助不同的植物寄托不同的情感, 英语中有许多含有瓜果蔬菜名称的词组短语, 形象鲜明、喻义丰富、委婉含蓄, 深受大众的喜爱。

1. apple (苹果)

苹果是人们喜爱的最为常见的水果, 其喻义也特别丰富。如He likes to play apple. (他喜欢打棒球) 。因为在美国棒球运动特别流行, 所以人们用最普通的苹果喻指棒球运动。apple也可指大城镇, 热闹或可以找到刺激性娱乐的街区, 于是纽约被称为“the Big Apple”或“the Apple”, 也就见怪不怪了。apple又常用来俗称“同伴, 家伙”, 如He is a real slick apple. (他真是个狡诈的家伙。)

据说在美国乡村有一种风俗, 小学生上学时常给教师带一个擦亮的红苹果, 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于是to polish the apple由此引申出“送礼、讨好、拍马”之意。该说法源于二十世纪初, 至三十年代开始流行通用, 现在喻指曲意奉承, 讨好巴结的人或行为谓之, apple-polisher和app-polishing。

2. banana (香蕉)

由于外形的相似, banana常用来喻指大鼻子, 尤其是鹰钩鼻, 如He’s got a banana (他长着一个鹰钩鼻) 。banana还常用来指喜剧演员, 最出色的喜剧演员称为“top banana”, 二流喜剧演员称为“second banana”。这种别称是源于此类演员表演时手里拿着一根充水或充气、形似香蕉的假棍, 作为道具用以敲击其他演员的头部。另外, banana oil (香蕉油) 可喻指奉承拍马的花言巧语。

3.bean (豆

豆子大多为圆形, 由此bean也用来指人的头或俗称“脑袋瓜”。如Whistling at a crook is not effective as to crack him on the bean with a hickory stick. (对恶棍鸣警笛还不如用木棍打裂他的脑袋瓜来得有效。)

在美国棒球用语中, bean ball用来指投手投向击球手头部的球。如:Mr.Green places much reliance on the bean ball. (格林先生对投手投出的球充满信心。) 波士顿市民传统上有吃熏豆的习惯, 因此, bean eater用来专指波士顿人或俗称豆城人, 而波士顿市则称为Bean Town。

4. nut (坚果)

nut是各种干果的总称, 可指核桃、栗子、榛子等, 在十九世纪末开始喻指“怪人、疯子、傻子”等。在口语中, nut也常用来喻指“入迷的人、狂热的人”, 如the movie nut (电影迷) , turn sb.into a nut (让某人着迷) 。在商业、经贸用语中, nut又可喻指经费或固定投资等。如The producer has raised the nut to 500, 000. (制片人已筹集了50万元的经费。) nut又可委婉含蓄地喻指“贿赂、非法的受贿资金”。如What they called“the nut”, payoffs to the police. (他们所说的“核桃”, 实际上是指对警察的贿赂。) 而短语“be (dead) nuts on”表示“非常喜欢、爱得发狂”的意思。

5. orange (桔子)

orange用在短语a sucked orange中, 喻指“血汗被榨干了的人、被充分利用而如今不再需要的人”。如:After workin twenty years for the company, Tom was discarded like a sucked orange. (为公司干了二十年之后, 汤姆像只榨干了的桔子被抛弃了。) 在药品用语中, orange sunshine意指“迷幻药”, 吸毒者常用此语。

6. peach (桃子)

peach因其形状优雅、色泽白里透红而惹人喜爱, 常用来喻指“年轻貌美的迷人女子”, “特别出众、令人钦佩的人”或“出色、优秀的事物”。例如:She really is a peach. (她的确是个年轻漂亮的美人。) You are a peach. (你是个令人钦佩的人。) The hotel was a peach. (这家旅馆经营有方而名传遐迩) 。

7. spinach (菠菜)

spinach常用来比喻胡说八道、无用之物。例如:Could you put up with this spinach under such conditions? (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容忍这种胡说八道?) I say it’s spinach and I say to hell with it. (我说这是一派胡言乱语, 让它见鬼去吧。)

8. vegetable (蔬菜)

该词在口语中用以指植物人, 是因为脑部严重受伤而处于昏迷状态或不能动弹、不能思维的人。例如:If he had sur vived the head injuries he got in the crash, he would have been a vegetable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他在一次碰撞中头部受伤, 要是能活下来, 他的余生将像植物人一样生活。)

vegetable也可用以喻指“生活呆板懒散的人”或“智能、感官有障碍的人”。例如:He was fine the first couple of marriage, but then he turned into a vegetable. (结婚头两年他还行, 以后就不能自理了。)

这些瓜果蔬菜的名称在短语中已不再使用它们的字面指称意义, 而是根据英美社会的民情风俗和思维方式派生转义。如以外形特征进行比喻的, 将菠萝比作“手榴弹”;以性质或味道进行比喻的, 将辣椒喻指“生命或活力”;还有短语“swallowa watermelon seed”, 含蓄形象地转义为妇女“怀孕”。这些词组短语在当代英语口语中由于其风趣幽默、雅俗共赏, 得以广泛流传和应用。

翻译最难的是什么?是难在两种文化的不同。有些东西在一种文化里是不言而喻的, 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是很难理解的;同一个词或成语在不同国家人民中含义却往往不同。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 而应透过语言表层, 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涵义。语言的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活动, 更是沟通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移植活动。因此, 译者必须深谙所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

摘要:不同的民族借助不同的植物寄托不同的情感。本文探讨的就是汉英植物词语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 并指出翻译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 也应着眼于文化的转换。翻译者必须透过语言表层, 了解其深层文化内涵。

关键词:文化内涵,植物词语,比喻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c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1993.

[2]Hatim, Basil, Ian Mason.Discouse and the Translator.London:Longman, 1990.

[3]刘法公.汉英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信息障碍[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2) .

[4]张德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6.

[5]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6]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7]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8]尹斌庸.成语一百[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0.

[9]陈蕊娜.汉英植物文化的社会差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

[10]张燕琴.汉英植物词语的联想意义浅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7) .

不同内涵 篇2

作者:方涛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2015年第01期

摘要:

“治理”,是当下学界、理论界广泛使用的高频词。在现有研究中,鲜有人确切地考察“治理”的内涵。基于不同的话语体系,“治理”的内涵也有差别。在中国古代汉语、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以及中共文献中,“治理”主要是指控制、管理、统治的意思,中国古代汉语中还有善治、良政的意思。新世纪以来,西方治理理论开始传入中国,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科学把握“治理”的新内涵,不可照搬西方治理理论,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基础上,联系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中共治国理政的实践,具体地、历史地、全面地加以把握。

关键词:

治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5)01-0025-05 新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治理理论的传入,国内学界、理论界兴起了研究治理理论的热潮,“治理”的概念广泛被运用于各个领域。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概念。一时起,“治理”“国家治理”再度成为广泛使用的高频词,有关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而在这些研究当中,鲜有人确切地界定“治理”的具体含义。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不乏一些研究者为追赶时髦,在没有搞清楚“治理”内涵的基础上,就借用“治理”的概念。这就出现一种乱象,比如,有的学者完全照搬西方治理理论,不具体分析西方治理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基础;有的则把国家治理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对立起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中只有国家统治、政治统治。学术研究要做到严谨、规范,前提和基础是要准确界定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治理”?“治理”的内涵是什么?为弥补这一缺陷,有必要对“治理”做一个全面的梳理,特别是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这一概念在话语体系中,即在中国古代汉语、西方话语、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中共文献中的具体运用,科学地、全面地把握其内涵,这将有助于推进相关研究。

一、中国古代汉语中的“治理”

中国古代汉语中经常使用“治理”一词(见表1)。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治”是指管理、处理、整理、惩治、医疗、研究、安定、地方政府所在地的意思。“理”,是指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龙源期刊网 http:// 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还代指狱官、法官。治理,是指控制、管理,整治、整修的意思,多用于君主管理、统治国家或人民,或者形容国家安定,含有“善治”的意思。早在春秋时期,《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三说:“谓人君治理人民”。战国时期《韩非子》制分第五十五中说,“其法通乎人情,关乎治理也”。秦朝时孔鲋在《孔丛子》论书第二中说,“夔为帝舜乐正,实能以乐尽治理之情。”唐朝武则天在《臣轨》卷上中说,“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清朝《国朝宫史》卷三十中说,“考循良人物而知治理之效。”值得注意的是,“治理”在古代汉语当中,含有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意思,百姓渴望和追求良政、善治。比如,汉代班固《汉书》卷八十九中说,“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辙以玺书勉。”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将苑》卷一说,“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五代时期何光远在《鉴诫录》卷七中说,“四海归仁,众志成城,天下治理。”

二、西方话语体系中的“治理”

在西方,“治理”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意为引导、控制和操纵。长期以来它一直与统治(government)一词交叉使用,主要用于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一词开始被赋予新的含义,其涵盖的范围远远超出了该词传统的经典意义,而且其含义与“统治”相去甚远。其应用不仅局限于政治学领域,还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经济领域,主张政府放权和向社会授权,实现多主体、多中心治理等政治和治理多元化,强调弱化政治权力,甚至去除政治权威,企望实现政府社会多元共治、社会的多元自我治理[1]。西方治理理论主要创始人之一罗西瑙(J.N.Rosenau),把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与统治不同,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2]。

西方学者对治理有很多种定义,其中以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最为权威。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的题为 《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报告中指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和规则。治理不是一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 治理过程既涉及到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 治理不是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3]23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中共文献中的“治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也使用过治理一词,主要是指统治、管理、控制的意思。1853年7月5日,马克思在《土耳其战争问题》一文中说,“治理着一个庞大帝国的,还不像过去在威尼斯那样,是由显贵组成的行会,而是一群昏庸老朽的官员和诸如此类的奇怪人物。”[4]2011871年,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向资产阶级中的大批保皇派和地主阶级证明,他们尽可以放心地让资产阶级„共和党人‟去操治理国家之心,得治理国家之利。”[5]1511901年10月,列宁在《内政评论》一文中指出,“我国政府热中于用„暂行条例‟来

龙源期刊网 http:// 进行治理”[6]285-286。1917年8月19日,列宁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中指出,“波拿巴主义是一种治理形式”[7]79。1894年1月25日,恩格斯在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信中说,“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8]668

在中共文献中,出现过“治理黄河”“谁污染、谁治理”“治理整顿”“综合治理”“治理商业贿赂”“水土流失治理”“法人治理”等,主要是指整治、管理的意思。其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调的是党、政、工会、共青团、基层自治组织等共同参与到公共安全事务中,与西方治理理论强调多元共治有相通之处。涉及到国家的,最早是在1985年5月20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治理国家,这是一个大道理,要管许多小道理。” [9]1241986年7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全党必须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通知》,提出“建国以后,本来应该充分发挥法制的作用来治理国家,但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和习惯势力的影响,轻视法律的思想没有得到克服,以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把宪法、法律的尊严破坏殆尽。”[10]10811996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的通知中指出,“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观念和法律意识,树立法制权威,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11]1920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1998年12月18日,江泽民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上的讲话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2]258这是中共文献中首次把依法治国明确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新世纪以来,“治理”一词在中共文献中出现次数不断增加(见表2)。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13]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国家治理”的概念,如“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14]。还指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14]。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共使用“治理”达24次,是中共历史上,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使用次数最多的一个文献。主要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体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政府治理”“国际经济治理结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环境治理”“第三方治理”等。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政府治理”“社会治理”是首次出现。其在原有管理、控制意思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发挥社会和公民的作用,由多元主体进行合作管理。全会《决定》在对“社会治理方式”的表述中,较清晰地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含义。即,“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15]。

龙源期刊网 http:// 2014年2月17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16]。可以看出,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的要求,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党、国家机构和人民群众。不过,在治理主体中,各主体之间并不平等,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政府处于主导地方。

四、正确理解“治理”的新内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早就开始使用“治理”这个概念,并且包含了善治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以及党的文献中也使用过“治理”的概念,主要是指管理、控制。2000年,俞可平主编的《治理与善治》论文集出版,该书对西方治理理论作了详细介绍。从此,治理随即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对治理的定义中,基本上是在俞可平的基础上进行阐发的。俞可平认为,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理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它特别关注在一个限定的领域内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的作用和对行政权力的运用。[17]5 俞可平认为,治理与统治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实质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权力主体不同,统治的主体是单一的,治理的主体则是多元的;其二,权力的性质不同,统治是强制性的,治理可以是强制的但更多是协商的;其三,权力的来源不同,统治的来源就是强制性的国家法律,治理的来源除了法律外,还包括各种非国家强制的契约;其四,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统治的权力运行是自上而下的,治理的权力运行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但更多是平行的;其五,两者作用所及的范围不同,统治以政府权力所及领域为边界,而治理则以公共领域为边界,后者比前者宽广得多[18]。俞可平对治理的解释,主要还是从其概念本身出发,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具体地、历史地、全面地把握治理的内涵。

一是不能照搬西方的治理理论。西方治理理论的产生和兴起,基础是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和发展矛盾,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形成的治国理政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语境中的“治理”概念,有着很大区别,属于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中西方政治生态、社会基础、文化环境等完全不同,决定了在中国政治的话语体系中,“治理”具有特殊的内涵。西方的“治理”概念及其理论具有“社会中心主义”治理取向,“多元主义治理”的结构取向,“去权威主义”的政治倾向[19]。而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国家治理,强调的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在这个前提下,发挥社会组织和公民作用,形成一主多元的治理机制,这与西方治理理论是本质不同的。因此,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治理理论,更不能用西方治理理论的标准来判断中国治理成效,否则不仅达不到改革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甚至使全面深化改革偏离了正确方向。

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认为,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首要的职能是政治统治。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否定国家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并且认为

龙源期刊网 http:// 政治统治是建立在社会管理基础之上的。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获得民主。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一方面对敌人要专政,另一方面在人民内部则要实行民主,让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这种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比资产阶级民主更广泛、更彻底。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将逐步回归社会,最终走向消亡[20]。这就意味着,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国家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因此,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逻辑,也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三是要联系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制度设计上主要照搬了苏联模式,同时也根据国情独立自主地制定了一些国家制度,如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在治理社会主义国家过程中,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在总结正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新审视国家治理体系。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制度,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相比未来的目标和人民的期待,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存在不足。鉴于此,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其历史逻辑出自于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进程,其实践逻辑出自于中国改革开放和问题解决的历史过程”[21]。

综上所述,“治理”在中国古代汉语、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中共文献中都曾使用过,并不是西方的专利。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治理”的内涵非常丰富,并含有善治、良政的意思。这表明追求善治,天下太平,国家安定,人民幸福,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不同的是,各个国家文化传统、社会发展等国情不同,治理国家的方式也会各有特色。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治理”内涵,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治理要义,另一方面也吸收了西方的治理理念。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的提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关于国家职能的观点,是国家向社会的回归。正确理解中共十八大报告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治理”,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治理理论,也不能用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来套,要紧密联系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具体地、历史地、全面地把握。

参考文献:

[1][19][21]王浦劬.全面准确深入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1).[2]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2).[3]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龙源期刊网 http://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8.[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9.[6]列宁全集(第五卷)[M].人民出版社,1986.[7]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M].人民出版社,1985.[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人民出版社,2009.[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下)[M].人民出版社,1987.[1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人民出版社,1999.[12]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6.[1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6]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2-18.[17]俞可平.治理和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8]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2014,(1).[20]俞可平.让国家回归社会[J].理论视野,2013,(9).The Connotation of “Governance”: Analysis from different Discourse system FANG Tao(The Central Party School,100091 Beijing,China)Abstract:

龙源期刊网 http:// “Governance” is widely adopted in the present academic circles and the theoretical circle.In the current study,few studies examined exactly the connotation of “governance”.Based on the different discourse system,the connotation of “governance” is different.“Governance” was use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classic literature,the Marx doctrine and the CPC′s literature,and it mainly refers to the control,management and rule,an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it has the meanings of good governance.Since 2000,the western governance theory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and became the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governance” correctly,we can not just copy the western theory of governance,and we must adhere to the Marx′s state theory,and we must contact the Chinese hist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governing practice,understand it specifically,histor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Key words:

Governance;Maxim;the CPC 【责任编辑罗雪】

不同内涵 篇3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不同题材;教育内涵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2-0041-02

“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才能收获健康人格的果实”。“品德与社会” 的课程目标,就是促进以学生的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学生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为逐步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收入了生活、历史、地理等不同题材的内容。教师应在教学中深入挖掘不同题材的教育内涵,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不同题材的作用,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形成优秀品质。

一、走进生活, 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本中以生活为题材的内容,如果脱离了生活,就将课本内容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只会干巴巴地听,难得生成体验和感悟,不能引发心灵共鸣,无法转化为良好素养。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果呢?多年教学经验告诉我,将学生熟悉的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引入教材,并引导学生用心地关注、热情地投入生活是关键。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即在教学过程中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说教式教学方式。而现在的学生衣食无忧,往往对身边事情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更谈不上参与。因此品德教学必须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生活融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感受中受到教育。

如讲《我的家》一课,我安排了“都有自己的家”和“我爱自己的家”两部分内容,以让学生在了解家庭成员及成员间关系的同时,培养爱长辈的积极感情和态度。但孩子们被父母长辈呵护惯了,有时察觉不到他们的关爱,甚至还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为此,我组织了用眼睛观察家人生活,用心灵感受家人的呵护,用语言讲述家人的关爱的系列活动。在活动成果展示中,孩子们带来全家福,动情地讲述了家人的故事。有的孩子从来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现在知道了;有的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现在体验到了;去了爸爸妈妈几十年前住过的地方,用小小的调查卡了解了父母、爷爷奶奶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这样,深入生活,积极投入,增加了孩子们的生活阅历,培养了尊敬长辈,热爱家人的感情。

这样,课堂教学设计就在教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建立了“生活与教学相互交融”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回归生活,情绪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拨动了心弦,获得了体验。

二、 挖掘历史题材的情感因素,激发共鸣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安排历史题材内容的重要意义,在于以历史支撑“中国心”的形成,没有历史,爱国情感就成为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主义的内涵。历史具有血肉,具有灵魂,其不可磨灭的作用是能使传统美德活起来。其教材内容安排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和通晓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而是要立足于品德教育,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生发对历史的感情与体验,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然而,四、五年级学生对历史事件不是很感兴趣,认为那是距他们很遥远的事情,感到乏味。

研究表明,知识本身是蕴涵情感的。而物化为课本的历史知识,因为脱离了其产生的时代和环境而成为了静态的历史。因此,教师应注重活化历史,让历史变得丰满生动、亲和易懂,赋予历史教材向现实生活转变的第二次生命,让历史亲切、生动地走近儿童,让儿童与历史对话,从而产生兴趣,并用心去关注历史事件。其间,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内在情感因素去激发共鸣,帮助学生找到“感觉”。

如《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以近代史与现代史中的典型事件为载体,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的领土在清末被割让、被租借的山河破碎情形,从而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起“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去探究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的屈辱、觉醒、反抗和振兴的过程。

课前,我将学生分为“国土”、“国民”、“国宝”三个学习小组搜集资料,帮助学生铺垫自己的知识、经验基础。课上,则同样以此为交流汇报的主线。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提出了:“你还知道哪些曾经被侵占或割让的国土”、“你能想象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中国人过的是怎样的日子吗”和“你知道这一群强盗的战利品还有什么吗”这样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交流、汇报。并适时出示课件,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中华民族曾遭受的屈辱。“国土”小组汇报后,我出示了中国明末与清末的对比版图及相关统计数据,给学生以最直观的震撼,初步认识“屈辱”;接着,配合“国民”小组汇报,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块出现在清末上海租界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警示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了对“屈辱”的理解;最后,在“国宝”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我以一段“火烧圆明园”的短片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这段历史的屈辱。

递进式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对屈辱的认识逐步加深,情感形成递进,达到了 “体会屈辱、不忘国耻”的教学目的。在此前提下,促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祖国还远远不够强大,为进一步帮助他们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出示了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中掠走的国宝“十二生肖首”这组图片,并以一则新闻告诉学生,这些原本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国宝,却是我们自己用了2000万买回来的。随即,我提出问题:“此刻你的心情如何?”激发学生怒火中烧,继而深刻认识到今天的祖国还远远不够强大,屈辱仍然在继续。此时,我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现、继续学习的条件,让学生自由讨论并总结造成这段屈辱史的原因。学生纷纷说:“我们的技术还很落后”。我接着说出:“落后就要挨打!”并立刻追问:“为了不让这样的屈辱重演,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将学生的思维重新带回现实生活,启发他们从自身出发去规划“振兴中华”的蓝图。

这节课,通过图片及影像资料,为学生再现了已经逝去的历史,给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孩子补上这重要的一课,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幼苗。

三、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挖掘地理题材的德育性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整合了许多地理知识,对这部分知识不能只当做知识来教,而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挖掘其德育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创造切合教材内容、适合学生的学情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在学得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德育目标。

例如,在教学《各民族儿女手拉手》一课时,我不是“蜻蜓点水”式地罗列不同的民族风俗、特点,而是集中力量,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像藏袍的故事,我让学生了解藏袍男女老少都穿、长身、皮筒包面镶边、既无口袋也无纽扣的特点,说明其设计原理:一是在青海藏区等地,男子喜欢用金钱豹皮作装饰,据说这与吐蕃王朝时期的军旅生活有关,当时曾以虎豹皮奖励战场上的勇士和有功者,而以狐尾羞辱那些战场上的懦夫和逃兵;二是由于高原气候的特点是早晚凉、中午热,因此无论男女,每逢中午天气热时,常爱将右袖褪下来,掖在腰带上,这样可以方便散热,调节体温……当学生惊叹藏袍的神奇时,叹服于设计、发明这种独特服饰的人民时,我们的教育不正是无痕迹地展开了吗?

四、 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真生活,才有真教育。学生只有在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真正经历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更有感受,更有体验。“品德与社会”课程涉及到许多社会实践的内容,我们要精心组织、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促使他们更好地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使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健康的发展。

学校是个小课堂,社会是个大课堂。在教学《规则在哪里》这课时,我没有过多罗列行业规则,而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自己去调查、走访,通过找一找、问一问、访一访、查一查、照一照等方法,寻找规则。让他们深入社会,走入机关、社区、企业,去了解各行各业的规则。然后回到学校来交流、展示自己亲自调查、了解到的工作规则。政府工作人员:按时上下班,中午不喝酒,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和蔼耐心等;商店工作人员:对顾客热情、周到、讲诚信;医务人员:钻研技术,对病人细心、体贴;公共环境:图书馆、电影院内不能大声喧哗,公路上行走、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等。调查、走访,让学生开拓了视野。

不同内涵 篇4

关键词:体育,大学,核心期刊,英译

1 前言

“体育”一词是在戊戌变法时传入我国的, 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 我国对体育概念的争议从未间断;随着近年来经济文化的发展, “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体育”一词承载着越来越多而复杂的内容。尤其是与体育、运动等有关的组织称谓、刊物名称等都在“体育”一词的统摄之下。那么这些被统一冠以“体育”一词的名称背后, 其间是否表示不同的意思?是否包含不同的内容?也许, 我们可以从其英译背后找到“真相”。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体育的中英文译法为研究对象, 并选取了中国“211工程”院校体育相关院部和北京大学与南京大学认定的体育类核心期刊为调查对象, 对其中包含体育一词的院部和期刊名称进行调查和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体育理论等方面的相关书籍, 大量收集阅读有关体育史、体育的内涵和本质等方面的科研论文, 对体育一词的来源和对其本质的相关论述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为本文的研究准备充分的理论依据。

2.2.2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对象中含有体育一词并给出对应英文翻译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2.2.3 对比分析法

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中文体育与其对应的英文翻译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和深入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对我国高校中体育院系名称英文译法的研究

3.1.1 我国“211工程”院校体育院部中英文名称调查

通过对选取的“211工程”院校进行初步筛选, 发现只有84所大学中设置了相关体育院部, 并对这84所大学的体育院部名称进行了调查, 找出对外公布其对应的英文翻译名称的学校有29所。

通过调查发现名称的中文叫法比较单调, 大多主词同为“体育”, 只是根据这一组织在学校中规模、地位等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叫法, 如“体育学院”、“体育部”等。而同样翻译出来的英文名称也没有使用太多词汇, 几乎全部是“physical education”、“sport”或是单复数或是二者组合的变化。但是不难发现也有相同的中文名称对应了不同的英文翻译, 如上海大学、郑州大学等设置的体育学院的英文名称为“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而江南大学的体育学院却翻译为了“sports department”, 且只看其对“体育”一词的翻译, 这是否可以从中体现对“体育”的不同理解, 抑或其本质的反映?

3.1.2 我国“211工程”院校体育院部英文名称统计分析

我国“211”工程院校设置的相关体育部、体育学院、体育系等中文称谓被翻译成相应的英文名称后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国内高校体育院系英文名称中仅涉及“physical education”与“sport (s) ”两个词, 其中使用“physical education”表示“体育”的占绝大多数, 约为调查总数的65.52%, 而涉及这一词汇的则高达75.86%, 且主要是与“sport (s) ”连用;另外其余部分则涉及另一词“sport”, 且调查中仅发现其单独出现时多是其单数用法, 占调查数的20.69%, 其复数形式出现在与“physical education”连用时, 而“sport (s) ”总的出现频率为34.48%;另外二者并用的比例也不大, 仅占13.79%。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我国高校中体育院系无论规模大小、职能多少、专业设置是否有区别等都统一被冠以“体育”学院、系、部的名称, 所以出现了中文名字的单一化。而对应的英文翻译源于二次世界大战后,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多以“physical education”为来表示, 大都采用把“身体文化”或“体育教育”作为体育的上位概念或广义的体育概念[1], 尤其是我国多根据直译“physical education”为体育教育, 用于学校体育院系的命名中更为合理, 因此此种翻译比例最高;而在其他国家, 多用Sport作为体育的上位概念。1975年欧洲共同体委员会通过各加盟国的体育部长会议提出并通过了《欧洲大众体育宪章》, 国际奥委会在新修订的2000年9月11日起生效的《奥林匹克宪章》中多次用Sport表达体育, 因此出现了同一词的不同译法。

3.2 对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名称英文译法的研究

3.2.1 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中英文名称对照

北京大学审定的《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是集合众多权威专家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对中文学术期刊进行的等级划分, 并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本文选取其中的体育类核心期刊进行调查研究。

总体看来, 体育类核心期刊都是以体育来命名或者直接为专业体育院校学报, 而对包含在期刊名称中的“体育”一词, 其英文翻译虽出现了不同的词汇, 却还是“Physical Education”与“Sport”之间的变化。而同为某体育学院学报的翻译中也运用了不同的单词:如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多数学报等运用了“Sport”一词;而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却用了“Physical Education”;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同时运用了“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这一现象的出现亦是否说明了其对“体育”一词的不同理解?

3.2.2 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英文名称统计分析

我国北大2012版体育类核心期刊的中文刊名与其相应的英文名称对比后也表现出了其差异化。国内体育核心期刊英文刊名中同样只涉及“physical education”与“sport (s) ”两个词, 但是不同的是使用“sport (s) ”表示“体育”的占绝大多数, 达到调查总数的64.71%, 且单数形式多于复数形式, 是其两倍之多, 而涉及这一词汇的则高达70.59%;另外部分期刊则运用另一词“physical education”, 约占调查数的29.41%, 涉及这一词的也多与“sports”并用, 总出现率也仅达总数的三分之一;另外二者并用时多用复数形式“sports”, 且其比例很小仅占5.88%。出现这一现象依然是由于我国期刊命名较为单一, 因此相应的英文名称中仅出现了上述词汇, 而其区别于高校翻译的是多使用“sport (s) ”一词, 一方面因为国内认为“Physical Education”一词主体是体育课的意思, 不足以涵盖体育核心内涵和体育学术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源于国外体育期刊尤其是SCI体育核心期刊名称中多使用这一词汇。然而, 国际体育名词协会1974年出版的《体育名词术语中》把Sport的基本含义规定为“专门的竞赛活动”, 加拿大的盖伊和基里翁认为Sport是根据规则进行的、以取胜为目的的竞赛性和娱乐性的体力活动, Sport代表竞技运动, 按这样的翻译, 这些体育类期刊则应侧重竞技体育的研究, 可事实是期刊的研究内容还包含了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等内容[2]。

3.3 对“体育”一词英译的重点剖析

翻译从表面上看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活动。但细究起来, 该活动应该是“语言A———概念A———概念B———语言B”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说, 译者首先要把源语言 (语言A) 的词句转换为相应的概念 (概念A) , 然后寻找目标语 (语言B) 中是否有表达相应概念 (概念B) 的词语。如果有, 那么这个翻译过程就是直译;如果没有, 就要采用意译、音译等。

从上表看, Physical education与sport都有运动, 体育锻炼, 休闲娱乐的意思, 但physical education具有教育的意思, 在各大词典中的释义更倾向于体育教学教育, 而sport则为体育运动, 健身, 爱好, 娱乐等意思[7]。虽然按照这种为大多人接受的翻译方法得到了与以往相同或相似的结果, 但是从历史来看, 这只是一种无谓的循环翻译,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不在这儿。英语译词不尽统一, 这是因为“体育”一词在不同语域有不同的意思, 英译时需要选择不同的词语与之对应。熊斗寅是我国体育概念大讨论的主要发起者和参与者, 他在一篇题为《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问题初探》的文章中, 在介绍了体育概念在国外和我国的发展状况之后, 指出:“‘体育运动’或统称‘体育’是个总概念, 按外文可直译为‘身体文化’ (Physical Culture) 或‘体育与运动’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它基本上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体育教育 (Physical Education) 、竞技体育 (Competitive Sport) 和群众体育 (Mass Sports) 或称为大众体育 (Sports of All) [5]”。熊斗寅认为, 应该按照三个部分来区分体育这个总体性的概念, 即: (1) 体育教育, 或称身体教育, 主要指学校的体育教学, 即学校体育, 包括学龄前儿童和成年人的身体教育; (2) 竞技体育, 或称竞技运动, 大致接近于Sport一词; (3) 身体娱乐, 是指娱乐中的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 在我国属于群众体育的范围, 包括大众体育。熊斗寅的这种区分, 乃是从一种整体的观点, 对体育的本质进行细分, 这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广义的体育概念区分为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是一致的。

目前对体育概念及其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生物学阶段、教育学阶段和社会文化阶段, 尤其是在发展的第三阶段, 体育概念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逐渐涵盖了几个不同层面的含义, 即身体锻炼、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体育文化等。因此, 我国在体育院系名称与体育类核心期刊命名上, 也要结合实际确定具有专业侧重和自身理念的称谓, 从名称的多样化反映出“体育”的内涵, 进而阐述“体育”一词的发展进程, 使“体育”一词有序过渡并在突出其特色的同时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4 结语

当某一词无法涵盖时代发展赋予它的全部意义时, 就会出现新的词语来承载这一历史重任。我们翻译了旧时代的“体育”, 却一直沿用至今, 殊不知此“体育”已非彼“体育”。目前体育运动较发达的国家已出现了“体育”一词的多元化表达, 且逐渐趋于统一, 这是思想碰撞得必然结果, 如“Kinesiology”已成为新宠儿, 并为多数人所接受。而我们只是就“体育”谈体育, 围绕“体育”一词对其概念、本质、内涵等等在激烈辩驳, 结果是体育的外延被无限放大。然而, 试想被无限放大的体育还是“体育”么?我国“体育”是否也应顺应时代潮流, 就像当初“体育”无情取代“体操”等词一样, 寻找更为宏大的词语承担起日益广义的“体育”概念?当然“体育”依然存在于它所统领的范围内继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丹.论斯泡茨 (Sports) 与体育[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9, (2) :34-56.

[2]韩丹.谈体育概念的源流演变及其对我们的体育认识和改革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0, 31 (3) :1-8.

[3]刘喜山.我国体育概念演变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 32 (3) :58-60.

[4]董杰.对近二十五年来中外体育概念研究的比较[J].体育与科学2001, 22 (2) :31-35.

[5]胡光霞.关于体育概念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6, 14 (2) :31-33.

[6]曾华, 李会兰.对体育概念的再认识[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0 (2) :24-26.

不同内涵 篇5

一、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理解等式

例1 动直线y-1=k (x-2) 与圆 (x-1) 2+ (y+1) 2=6恒相交 (k∈R) .

分析 动直线y-1=k (x-2) 恒过定点A (2, 1) .

又 ∵ (2-1) 2+ (1+1) 2=5<6,

∴定点A (2, 1) 在圆 (x-1) 2+ (y+1) 2=6的内部, 故动直线y-1=k (x-2) 与圆 (x-1) 2+ (y+1) 2=6恒相交.以变与不变来找到突破口, 为解题铺平道路.

二、从等式与等式的关系理解等式

例2 已知x1为方程2x+x-2=0的根, 而x2为方程log2x+x-2=0的根, 那么, x1+x2=____.

分析 两个方程结构相近, 只有2x, log2x不同, 而且它们是一对互为反函数.

解 首先把一个方程结构变形log2x=2-x, 令两个函数y=log2x, y=2-x, 如果方程log2x=2-x有解的话, 则两个函数y=log2x, y=2-x图像就应该有交点A (x1, y1) , 同样方程2x=2-x有解的话, 则两个函数y=2x, y=2-x图像就应该有交点B (x2, y2) 如图:

显然A (x1, y1) , B (x2, y2) 关于y=x对称, 又直线y=2-x与直线y=x的交点

undefined

的点C (1, 1) , 由图可知, 点C为A, B的中点, , 所以x1+x2=2.

反思 当弄清题目条件中两个等式与等式的关系后, 以此为依托, 结合图形, 深入思考, 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三、从全等与恒等的角度理解等式

例3 已知函数y=f (x) 为一次函数, 并且f[f (x) ]=4x+3, 求f (x) 的解析式.

解 设f (x) =ax+b (a≠0) , 则

f (ax+b) =a (ax+b) +b=a2x+ab+b=4x+3.

又 ∵f[f (x) ]=4x+3对于定义域中每个x都成立,

undefined

或者

undefined

即f (x) =2x+1或者f (x) =-2x-3.

反思 当弄清题目条件f[f (x) ]=4x+3对于定义域中每个x都成立, a2x+ab+b=4x+3, 即两个式子全等或者恒等, 则式子的对应系数都相等.除了式子的对应系数都相等的方法外, 还可以代两个数值之后解出a, b的值, 之后再进行检验.

四、从方程组的角度理解等式

例4 已知函数y=f (x) 满足undefined, 求f (x) 的解析式.

解 ∵等式undefined

把x换成undefined, 即undefined

把上下两个式子看成关于f (x) 与undefined两个元的方程组, 3①+②之后解出f (x) 的解析式,

即undefined, 故undefined

反思 根据题目条件undefined, 能够拆分或者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和条件组合成方程组, 再利用整体的思想解方程组, 以此达到我们解题的目的.

五、从函数的角度理解等式

例5 设x, y为实数, 并且满足下面的两个式子

undefined

求x+y.

分析 原方程组可以化为

undefined

结合以上结构, 令函数f (t) =t3+2010t, 所以f (1-y) =f (x-1) , 因为f (t) =t3+2010t在定义域 (-∞, +∞) 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所以1-y=x-1, 即x+y=2.

反思 结合题目条件中两个式子:

undefined

从中提炼出一个三次函数f (t) =t3+2010t, 之后结合函数f (t) =t3+2010t的单调性的特点, x与y为单值对应函数, 故如果有相同的函数值就有相同的自变量, 所以x+y=2.正所谓:思路犹如神来之笔, 结果当然水到渠成.

还可以从不等式的角度、等式的特殊性、等式的和谐性等方面理解等式.

不同内涵 篇6

关键词:礼貌原则,谦虚,文化差异

一、Leech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

礼貌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手段, 它在言语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在言语交际中, 普遍遵循礼貌的原则。H.P.Grice在1967年提出, 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 交谈的双方要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即“合作原则”。虽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并指出由于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歧义, 但他不能够解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违反合作原则大量使用委婉客气的间接语言的原因。Leech认为,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 为丰富和完善Grice的“合作原则”, 他从语用学和人际修辞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得体准则 (tact maxim) 、慷慨准则 (generosity maxim) 、表扬准则 (approbation maxim) 、谦逊准则 (modesty maxim) 、一致性准则 (agreement maxim) 及同情准则 (sympathymaxim) 。他认为根据这些准则合理使用语言就可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Leech提出的这六条准则是根据英国文化特点而提出的, 主要是说英国人如何运用礼貌原则而使言语行为恰到好处。同时Leech也指出:“东方有些文化社团 (如中国和日本) 比西方国家更重视谦虚准则;操英语的文化社团 (尤其是英国) 更重视策略准则和反语准则;地中海国家更重视慷慨准则, 而不太重视谦虚准则。”这些不同的礼貌准则是礼貌原则在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具体表现, 即礼貌语言的文化差异性表现。同样,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顾曰国、何自然等从语用角度分析了汉语中礼貌现象及礼貌行为的文化特征。

Leech认为礼貌理论具有普遍性, 但也清楚地意识到礼貌受文化制约的特性。所以, 我们在承认礼貌原则的普遍性的同时, 也应认识到礼貌原则的特殊性, 不应该追求并满足于普遍框架的趋势。礼貌是一条普遍原则, 既然它属于文化因素, 那么在不同的文化里, 就会产生相应的准则或准则变体。在礼貌原则总的框架之下, 根据我国的文化特点、社会习惯、行为准则和社交方式等, 顾曰国先生在《礼貌、语用与文化》一文中提出了五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贬已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他认为这些准则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共同对人们的言语行为起作用, 同时“贬已尊人准则”又是汉文化礼貌中的核心部分。

二、中西方“谦虚”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成因

(一) 中西方“谦虚”观念之对比

《易经》中说:“谦谦君子, 卑以自牧”。这句话的意思是, 谦虚有道德的人, 总是以谦逊的态度, 自守其德, 修养其身。儒家思想也告诫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自古以来, 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 人们极为重视“谦虚”, 可以说“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谦虚是做人的一条基本要求, 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谦虚品质, 就无法具有外在的真诚恭谨表现。所谓“谦虚”就是较低看待自己, 而较高看待他人的心理和行为, 是低己高人, 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而谦逊的含义在英文化中就是“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而不是根本不要自我表扬”, 因为西方式的谦虚是把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的。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人的“谦虚”与Leech提出的“谦虚准则”有所不同, 中国人之“谦虚”主要体现在“贬己尊人”。“贬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 意味着贬低自己, 抬高别人。西方社会人们惯常遵循的“尽量贬低自己, 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的“谦虚准则”在中国社会不仅不适合, 却常常构成对中国人面子的威胁之力。

(二) 中西文化中谦虚的语用策略之对比

对谦虚的表达有许多语用策略。英汉文化关于“谦虚”的语用策略有很大差异。首先, 很多时候, 中国人对于表扬和称赞基本上采用自贬和推让的语用策略。而西方人一般趋向于接受称赞, 接受式和缓和式是西方人用以回答称赞语两个主要语用策略。正如熊学亮在《认知语用学概论》一书中写道:中国和日本文化比较注重谦虚准则……比如称赞某人的外貌和成就, 中国人可能会以“不”“哪里, 哪里”“过奖了”“不敢当”“差远了”来回答, 而西方人则可能用“谢谢”来回答。说“不”“哪里, 哪里”, 牺牲的是一致准则;说“谢谢”忽视的是谦虚准则。有这样一个笑话:中英两国官员偕夫人举行会晤, 英方官员见到中方的夫人便主动赞美道:“您妻子真漂亮!”, 中方官员回复道:“哪里, 哪里。”翻译将这句谦虚用语翻译成了问句, “where? Where?”对方一头雾水, 随即答道 “Every where!”从这个笑话中不难看出英汉两种语言对待赞美之词的态度差异。中国人往往通过否定对方的赞美或说些贬低自己的话以示自谦和礼貌, 而英国人往往会认为他们的赞美之词被直言否定是对他们的鉴赏能力的否定, 是不讲礼貌的表现。

其次, 中国是礼仪之邦, 中国人在交际中历来擅长用谦词, 敬辞来表达“自卑而尊人”的礼貌原则。使用谦语, 在称呼自己及和自己有关的人或事前用“小”“愚”“便”“寒”“敝”等谦辞。敬辞则相反, 是在交际中用“贵”“尊”“令”等用以称呼对方以及和对方有关的人和事。而在英文化中则没有这样的语用讲究。

另外, 中国人的“卑己尊人”还表现在公开的讲话开场白的措辞方面。不少中国人包括领导在讲话前, 总要客气一番, 说“我没有什么更多的好讲”或者“我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好讲”, 或者“我的讲话会浪费大家的时间”等待, 意思是自己很谦虚。然而类似的话产生的语力会使外国人大吃一惊, 或莫名其妙, 他们觉得既然“没有什么好讲的”“会浪费大家的时间”, 那还讲什么呢?

由此可见, 谦虚在中西方文化中都被看做是人的美德和待人接物的要求, 被看做是礼貌的表现。但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谦虚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表现形式。Leech的礼貌原则就包含了谦虚准则。而在汉文化中, 谦虚自古以来就是为人处世的一条基本要求和道德水准。

(三) 中西文化中谦虚的差异的形成原因

礼貌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 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礼貌的语言和礼貌的行为是表层的现象, 是特定的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折射, 只有深入到文化的深层中去, 才能通过这种表象, 挖掘其真正特征, 才能成功地解释其本质特征。中西文化中民族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 语言与非语言习惯不同, 在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在对谦虚的不同诠释和语用策略方面。

中国是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 礼貌的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中的礼貌与传统的“礼制”紧密相连。“礼”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概念之一。孔子曰:“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礼义者, 治之统也”。“礼”规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差别, 要求每个成员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来说话, 行事。在传统上以差序格局为主要取向的社会结构并以群体取向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中国社会, “礼”的精神就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人们的一言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 维护社会“和合”的关系至高无上, 因此崇尚“贬己尊人”或“谦虚”的礼貌行为。

不同的道德观和传统的文化习俗决定了称赞语及应答语的言语方式的不同。汉文化礼貌的核心是“自谦尊人”。它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原则的。中庸心理是中华民族历史非常悠久, 而且非常重要的文化心理之一。孔子把中庸看做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几千年来, 这种道德观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而且在中华民族的语言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是一个重农的社会, 重农社会的结果就是重农文化, 这种文化是群体本位的沃土。群体本位的思想在中国深入人心, 这要求人们必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们在集体劳动中需要对方的合作以及其他人的支持, 这些都需要谦虚。

英语文化受到古希腊哲学思想和基督教的影响, 加上西方社会是个重商主义的社会, 重商主义是个体本位的温床, 人们追求平等、自由、独立, 因此英语文化中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个体主义。西方人追求自由, 注重个人的权利和独立, 认为尊重个人自由的权利的言行才是礼貌的。其礼貌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协同。西方社会历来强调个体与个人价值, 因此培养了个人的自信, , 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 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 荣誉感及在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所以在面对人们的称赞时, 他们敢于大方地接受, 一句“thank you”既是对他人的尊重, 也是对自己面子的维护。

参考文献

[1]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180.

不同内涵 篇7

我们普遍都会认为根据经典名著改编成电影是一个投机取巧的途径, 而实际上其难度系数极高。可以说, 经典改编不仅仅是对于名著本身的改造, 更是对于当时人们关于经典名著的想象和回忆。

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 以其卓越的写作手法和细腻的笔触, 再现了法国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原貌, 文学作品本身呈现出强烈的戏剧张力和震撼的视觉效果, 被多国导演看中, 并不断地把它改编到荧屏上。本文着重对1956年的法国版和1996年的美国迪士尼版作对比分析, 阐述不同国家的文学改编电影的不同策略。

1956年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彩色版的《巴黎圣母院》, 导演是让·德兰诺瓦 , 主要演员为安托尼·奎恩、吉娜· 罗洛碧吉达,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公映以来, 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推崇 , 成为电影改编的经典之一。这部影片遵循了雨果倡导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对照的创作原则, “让观众从美的极至与丑的极至的强烈对比中, 平民百姓的愚昧无知与反动宗教势力的邪恶虚伪构成的社会悲剧中, 完成弘扬真善美、揭露和反对封建主义的主题。”

与欧洲人偏于保守的性格习惯一样, 法国电影改编把是否忠实原著作为衡量改编成败的重要依据。比如对于莎士比亚的作品, 历来主张神圣不可侵犯, 甚至连台词都不能变换。所以1956年版的《巴黎圣母院》, 故事情节都基本遵照小说的原文, 具有轻盈舞姿的热情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 把巴黎圣母院的副教主克罗德·孚罗洛深深地吸引住, 当孚罗洛求爱遭到拒绝后, 便由爱生恨, 杀人还嫁祸给爱斯梅拉达, 最后是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将其救出, 却最终被国王的军队射杀而死, 影片选择保留原著的悲剧结局, 引发人们的深思。

电影继承了原著中的美丑对照原则, 在片中大量使用视听手段, 来突出人物性格。比如丑陋残疾的卡西莫多内心却纯洁善良, 而仪表堂堂的孚洛罗却阴险残忍, 这样的双重对比, 更显讽刺。作者想要告诉观众, 不要被事物的表面蒙蔽了双眼, 最真的东西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电影还用灯光的布景来进行对照, 在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出现的场景, 多用暖色调的灯光, 而孚洛罗出现的场景, 大多选用冷色调的暗光, 通过场景布光的对照, 使观众在视觉上收到了扬善抑恶的美学效果, 彰显出导演对于剧中人物的褒贬。

电影在遵循原著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很多独具匠心的细节。如爱斯梅拉达的美丽, 原著中多数是通过别人的赞美来侧面表达, 而电影则利用自己直观性的特点, 让卡西莫多亲口说出了女郎的美丽。他多次含糊不清的喊着“美!”直接加强了电影真善美的主题。影片在增加细节, 表现主题的同时, 也适当的进行了一些删减, 如疯女人拼命就女儿的情节, 都省去了, 这些旁枝末节的东西删除掉后, 更能完整的突出主题。

好莱坞电影大多都是类型电影, 其解决方式多数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相一致。因此代表着典型好莱坞叙述模式的迪斯尼动画一直以来都延续着这种创作思路, 公主与王子的大团圆模式是经久不衰的。

1996年美国版的《钟楼怪人》, 就充分体现了好莱坞制作人的一贯改编理念 :唯美爱情和大团圆的结局, 在简单的故事情节中给观众以皆大欢喜的慰藉, 票房永远是第一目标。动画片版《钟楼怪人》分为两部。改编后极大地简化了小说的故事情节, 卡西莫多成为主要人物, 孚比斯队长也摇身一变成为了见义勇为的英雄, 只有孚罗洛继续充当坏人, 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 有情人终成眷属。原著中的很多精神内核都被有意无意地舍弃了, 所以, 当迪斯尼选择了《巴黎圣母院》时, 《巴黎圣母院》就注定不再是雨果的那个《巴黎圣母院》, 而雨果所要表现的美丑对照冲突在迪斯尼创作者的笔下也变成了迎合美国中产阶级价值观念的大团圆结局。

好莱坞模式中的人物, 性格是明确的, 善恶是分明的, 情节是简单的, 这样的改编最终使原著的主题也有了变化。第一部中没有了原著中恢弘的气势和广阔的社会背景, 也没有了最主要的美丑对照原则, 只是简化成了才子佳人勇斗坏人的一贯模式上, 让观众去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爱情会降落在每一个善良人的身上。原著中厚重的悲剧变成了轻松的戏剧, 在插科打诨中呈现一些搞笑的片段。不由得让人有一股经典被践踏的愤怒之火。这两部影片的改编实践证明 :“如果改编者的主观性的发挥是以牺牲原著丰富的内涵为代价的, 那么, 适度地收敛改编者的主观臆造, 尽量贴近原著就是十分必要的。”

电影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 它在吮吸着其他所有艺术形式的乳汁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而电影与文学的联系最为密切, 电影离不开文学, 二者大多数情况下是互利互惠的, 电影传承文化, 普及经典, 弥合时间的断裂感, 而文学不仅为电影提供了坚实的题材资源, 也以其巨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影片创收。

参考文献

[1][美]L·西格尔.影视艺术改编教程[J].苏汶译.世界文学, 1996, (1) . (P199)

上一篇:网络新闻标题的美感下一篇:高等院校体育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