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内涵

2024-09-08

体系内涵(共12篇)

体系内涵 篇1

生态道德进入人类现实生活, 是人们从文化的视角思考环境问题, 寻求破解生态危机之道的结果, 是人类的道德良知面向现实生活的表现。生态道德一经产生便表现出强大的活力。它在保护地球生态和增进人类福利方面的影响虽然刚刚起步, 但已经展现出巨大的能量, 并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而引起世人的关注。与传统道德相比, 生态道德建立在全新的价值观基础上, 突破了传统道德在主客体、内容等方面的界限, 可以说是对传统道德的一种根本性变革。要动摇历经千百年积淀而形成的固有道德观念, 并使生态道德在现实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无疑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段艰难的过程。只有通过系统、科学和不懈的建设, 生态道德才能够在我国得以广泛传播, 并获得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并为21世纪中国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发挥出巨大的积极作用。

一、生态道德的基本内涵

道德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它表现为人类的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其产生的动力来源于避免因社会危机导致人类社会走向分崩离析的现实需要。生态道德正是基于生态危机已经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威胁这一客观现实而产生的。这一现实基础决定了生态道德的独特内涵。生态道德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它不仅仅是一种观念, 而是表现为一系列的生态道德关系、意识、规范、实践和范畴等。全面深入地把握生态道德的丰富内涵, 是科学建设生态道德的前提和基础。

(一) 生态道德的含义与特征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道德现象具有道德的一般属性, 但是它又与传统道德在主客体、规范内容等方面有根本不同。

生态道德的独特内涵与其产生的背景息息相关。事实上, 有关生态道德的一些理念和实践自人类产生之初就已有之, 但是,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道德是20世纪末的产物, 是被日益恶化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所唤醒的。这一现实背景决定了生态道德的基本内容, 即生态道德是以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生态道德是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改造、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 对自身所依存的生态环境的一种自觉的反映形式和态度, 是人们在对待自然环境时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生态道德要求人们以伦理道德为视角, 反思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将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世界万物, 并从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度提出相应的道德原则, 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拥有客观、内在的自然价值观;人与自然关系平等的生态环境平等观;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观。也就是说人类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有节制的谋求自身的需求和发展、确保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及环境的美化。

生态道德与传统意义上的道德相比具有一些共同点。首先, 在行为主体方面, 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的行为主体都是一样——即具有意识能动作用的人。其次, 在制约方式上, 作为一种内化的规范, 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一样, 不依赖强制手段强迫人们执行, 而是主要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教育来实现规范的内化。再次, 在根本目的上, 不管是人际道德还是生态道德, 它们都是源于对人类命运共同点的关注, 都是为了更好地使人类社会能够持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从这个意义上讲, 生态道德实际上是人际道德的拓展和扩充,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和标志。

同时, 生态道德与传统意义上的道德相比又具有明显的不同。首先, 二者的价值观基础不同。生态道德的价值基础是人类摒弃了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和过分强调人自身利益而不顾一切的人本主义价值观, 树立了正确的、有机的自然观和物本主义的价值观的结果。其次, 行为客体不同。人际道德的道德行为作用的客体只能是人自身及其各种相互关系。而生态道德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规范, 因此, 它的道德行为作用的客体是人与自然界、及其各种相互关系。虽然生态道德也要处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如:代际关系和代内关系, 但这些关系的处理都表现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

(二) 基本的生态道德关系

生态道德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但人对自然所负的道德义务、道德责任, 都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性而独立存在, 它们最终都要反映到人的社会层面, 并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来体现。生态道德关系就是这种人们在生态道德实践中产生的以生态道德规范为纽带的各种社会关系。

生态道德约束的广泛性决定了生态道德关系的普遍性。生态道德约束适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 它要求生产者以清洁的方式生产产品、提供服务, 不得破坏环境, 不得危害附近居民的环境安全;它要求消费者从生产者提供的各种产品中理性地选择环保产品, 并合理、节约地消费;它要求国家加强对环境问题的治理, 切实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它要求公众在公共生活领域注重环境卫生的维护等等。可见, 生态道德约束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中, 广泛地表现在人们的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各方面, 从而结成了一系列的生态道德关系, 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这其中既有利益的联系, 又有应当如何、不应当如何的义务的联系。具体而言, 按照生态道德的作用对象, 生态道德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 (社会) 、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生态道德关系, 同时还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生态道德关系;按照生态道德的作用领域, 生态道德关系包括公共生态道德关系、职业生态道德关系和家庭生态道德关系, 等等。

(三) 基本的生态道德现象

生态道德现象是指能够被人所感知的生态道德外在形态的总和, 即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关系、生态道德作用在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形态。生态道德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存在。它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既表现为意识又表现为实践, 既表现为静态的知识又表现为动态的活动;既表现为内心活动, 又表现为现实行动;既表现为个体的选择又表现为社会的选择。因此, 生态道德不是单一的静态的事物, 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社会现象。就总体而言, 生态道德现象可以分为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和生态道德实践三种形态。

1.生态道德意识是在生态道德实践基础上形成并且影响生态道德实践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观点、思想和理论体系, 包括生态道德观念、生态道德信念、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意志等。

2.生态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评价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和原则, 包括一系列“应当”与“不应当”的客观要求和以戒律、格言等形式字句概括、表达的善恶标准。

3.实践现象是人们生活中受生态道德所蕴含的善恶观念指导、影响, 并且用善恶观念进行评价的行为。生态道德实践包括各种将生态道德原则、准则、规范付诸实施的行为, 同时从广义上讲, 它还包括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修养、生态道德评价等活动。

以上各种生态道德现象不是相互割裂, 互不相干的, 而是具有内在统一性, 他们是相互密切联系的。其中, 生态道德实践是形成一定生态道德意识的基础, 并且能够使已经形成的生态道德意识得到不断提高和深化。生态道德意识对生态道德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并有向生态道德实践转化的趋势。生态道德规范与生态道德实践和生态道德意识密切相关, 并且在二者的基础上形成, 它一经形成往往作为一定的价值目标、道德准则来指导和制约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和生态道德意识, 因此成为全部生态道德现象的核心。

二、当代中国生态道德建设的基本体系

生态道德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它涉及多方面的社会领域, 同时又涉及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因此, 建设生态道德势必是一项涵盖广泛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和战略谋划, 要从高处入手, 为长远打算, 确立科学的建设目标, 选择正确的建设重点。

(一) 生态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

生态道德建设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加以推进, 必须明确生态道德建设的基本目标。只有明确了建设目标, 建设的内容、重点、措施才能相应确定, 也才能有的放矢。

生态道德的丰富内涵揭示出, 生态道德涵盖了个人道德修养以及社会道德水平两大层次。因此, 生态道德建设的目标也要以提高这两方面的水平为基础, 进而达到发挥生态道德社会作用的目的。因此, 我们认为, 生态道德建设的目标应当定位为:培育公民生态道德品质、提高全民族生态道德修养和素质, 推动社会和谐、文明、进步, 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早日实现。

培育公民生态道德品质, 是就提高个人道德修养而言的。全社会生态道德建设的效果最终要通过每个社会成员个人的道德品质来体现。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的生态道德水平也是要通过这个单位、这个集体的成员的道德水平来体现的。因此, 提高公民个人的生态道德品质, 是生态道德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和基本归宿点。

提高全民族生态道德修养和素质, 就是要使生态道德规范成为全民族共同确认的行为规范, 使生态道德所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使生态道德所倡导的思想、行为成为一种全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习俗习惯, 总之, 就是要使信仰生态道德、践行生态道德、维护生态道德成为全民族的共知、共识和共同追求, 融入民族先进文化传统之中, 从而提高中个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

建设生态道德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发展服务, 是要通过培育公民生态道德品质、提高全民族生态道德修养和素质,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为国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为最终提高人民的福祉,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提供道德支撑和保障。生态道德建设不能就道德而论道德, 必须将道德建设放置于国家发展、文明进步的大局中考虑, 只有达到了上述社会目标, 生态道德建设才能被称为实现了它的目标。

(二) 生态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领域

由生态道德自身的丰富内涵和其建设的基本目标所决定, 生态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生态道德意识、完善生态道德规范、推进生态道德实践、提高生态道德能力。其中, 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和生态道德实践是生态道德的基本表现和标志, 生态道德能力是连接前三者的关键因素, 也是提升生态道德整体水平的关键。具体而言:

1.加强生态道德意识建设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必然要存在于人们的头脑观念之中, 并通过人们的观念、情感、意志得以表现。因此, 必须培育生态道德意识作为生态道德建设的一种重要内容和任务。生态道德观念是生态道德意水平的核心标志, 因此, 加强生态道德意识建设的核心是普及生态道德观念,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为此, 必须注重要批判现代哲学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价值观。生态道德意识建设除了要普及生态道德观、价值观以外, 还要注重对公民道德情感的培育和道德意志的磨炼。对生态道德观念、要求所怀有的情感程度以及践行生态道德的意志力大小, 都会影响生态道德的最终实践成果。

2.完善生态道德规范

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的外在表现。道德规范是否完善是否充实是否可行, 使生态道德成熟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生态道德规范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在实践中形成不成文的道德习惯、道德风俗, 同时还要特别注重成文道德规范的制定, 如在国家层面制定生态道德公约、在行业领域, 推动各行业、单位制定相应的生态道德守则、手册, 在社区范围内制定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等。

3.推进生态道德实践

道德具有天然的实践属性。一方面, 道德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另一方面, 道德的内容就是指导实践行为。此外, 道德的社会价值也最终全部体现在实践中, 道德只有被付诸实践, 它才能起到协调社会关系、提升个人修养的作用。因此, 建设生态道德, 必须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 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特别是要大力推进生态道德宣传示范活动、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完善生态道德评价体系等。

4.提高生态道德能力

一个人的生态道德修养如何, 践行生态道德规范的结果如何乃至整个社会普及生态道德观念的程度如何、制定生态道德规范的水平如何都与能力有关。这种能力就是生态道德能力。它社会成员自身增强生态道德意识, 坚持履行生态道德规范, 积极参与生态道德实践的关键, 也是一个社会建设生态道德的关键。离开了一定的能力, 个人的道德修养就无从谈起, 社会的道德进步也就无力推行。因此, 必须把生态道德能力建设作为生态道德建设的一个重点和关键环节, 加以推进。

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所指出的, 生态道德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述四方面的建设内容是与具体的社会领域、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因此, 推进上述四个方面的建设必须结合具体的社会领域来开展。从实践来看, 按照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划分来开展生态道德建设, 根据这三个领域各自的基本特征选择对应的建设措施, 无疑是应当采取的基本策略。

三、生态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生态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建设方针, 并高度重视发挥基层生态道德建设力量, 特别是要遵循以下几个建设原则和方法:

(一) 重在实践, 生态道德建设要与各种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

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基础, 也是道德发挥作用的归宿, 要把生态道德建设落到实处, 就必须结合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把生态道德宣传、培训、教育、评价落实到具体的生产活动中、落实到具体的消费过程中、落实到人们参与公共生活、家庭生活的具体活动中去。

(二) 坚持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要把生态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逐步完善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要广泛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 帮助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逐步完善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 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 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 规范人们的行为。

(三) 注重基层生态道德建设, 坚持国家主导与全民参与相结合

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必须普及到全体公民, 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民是生态道德践行的主体。因此, 必须在全体人民中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教育, 使全体人民都能自觉地按照保护环境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去工作去生活, 自觉地维护自己和他人与整个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 做到投资合乎社会公德, 赚钱兼顾社会责任, 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 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贡献力量。同时, 在发挥基层人民群众生态道德建设作用的同时, 要坚持国家领导和推动。生态道德建设是一项全社会范围内的重大系统工程, 必须发挥国家在体制机制创新、物质投入、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从而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共同推动生态道德建设的合力。

摘要:现代意义上的生态道德建立在全新的价值观基础上, 突破了传统道德在主客体、内容等方面的界限, 可以说是对传统道德的一种根本性变革。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存在, 生态道德最终要反映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 并主要表现为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和生态道德实践这三种社会现象。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道德, 必须确立系统的目标体系, 选择正确的建设重点, 并遵循科学的建设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生态,生态道德,生态伦理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雷毅:《生态伦理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3].范冬萍:“生态道德与人类素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 (8) :33;

[4].于淼:“重视生态伦理道德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 (6) :53。

体系内涵 篇2

一、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主要由理念层文化体系、制度层文化体系、行为层文化体系以及物质层文化体系四部分构成。

(一)集团理念层文化体系。

集团理念层文化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核心和基础。集团理念层文化体系包含战略层理念、价值层理念和执行层理念三个方面。其中,战略层理念包括企业定位、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三个部分,它描述企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昭示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价值层理念包含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口号,它表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追求以及企业和员工所应有的精神面貌。执行层理念是集团指导经营、发展及管理活动的信念、信条和理想。为了体现集团所属单位企业文化的个性特色,为所属单位留下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空间,集团层面在执行层理念仅明确经营理念、人才理念。

集团理念层文化各要素的表述,应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引领性和稳定性,其内涵是在继承文化传统、结合发展战略、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做出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应使其在集团深入人心,不因为一时的需要、领导的变更而随意改变。但是可以随着集团发展战略和业务结构的调整,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新的内涵。

(二)集团制度层文化体系。

集团制度层文化,是保障集团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顺利进行而创造出来的规范体系。集团的制度层文化,包括组织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决策议事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安全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等所有管理制度。

集团制度层文化体系必须以集团理念层文化体系为依据,符合理念层文化的具体要求,通过制度层文化体系落实集团理念层文化体系。

(三)集团行为层文化体系。

集团行为层文化是企业和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发展全过程及内外交往、社会活动中所倡导和遵循的行为准则、规范或指引。集团的行为层文化

体系主要包括:企业行为准则、员工行为规范、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员工礼仪规范、公共关系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等。

集团的行为层文化体系同样要与理念层文化体系、制度层文化体系的要求相一致。要通过集团和员工的规范行为,展示集团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落实制度层文化体系。

(四)集团物质层文化体系。

集团物质层文化是集团理念层文化体系、制度层文化体系的物理表现,是集团风采的张显,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的物质层文化体系,由集团形象识别系统和企业最终服务产品两部分组成。其中,集团形象识别系统包含视觉识别系统、环境建设系统、传播平台系统三个方面。视觉识别系统指公司名称、标识、商标、品牌、产品等内涵及外延的规范化、标准化。环境建设系统主要是指集团内部生产、工作场所的环境布局和集团为客户和社会服务所触及的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统一、规范。

集团的物质层文化体系需要与集团的理念层文化体系高度吻合,以利于通过物质层文化的展示,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员工于无声处接受集团企业文化,认可、赞誉集团企业文化,进而忠于企业,忠诚所从事的事业;使客户和社会更方便的认知集团企业文化,认可集团产品,与集团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集团理念层文化系统的内容及内涵

(一)企业定位。

企业定位描述企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存在的基础。

集团的企业定位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物流企业集团。

集团是以物流为核心主业,航运为重要支柱业务,船舶重工为相关配套业务的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将围绕自身熟悉和长期从事的综合物流事业专注发展,通过对相关产业的深耕细作,把企业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物流企业。

(二)企业使命。

企业使命昭示着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对企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对企业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行为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集团的企业使命是:综合物流、服务全球。

“综合物流”:集团是一个综合物流产业集群,以物流服务为核心主业、以航

运产业为重要支柱业务、以船舶重工为重要配套业务。

“服务全球”:蔚蓝色的星球是我们珍爱的家园,集团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铁、水、公、空、仓、码、港等物流和船舶重工相关配套的专业服务,以诚信、包容、务实、创新的价值取向,报效国家,回馈社会,成就客户和员工梦想。

“综合物流、服务全球”充分反映了集团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物流企业的明确定位。展现了集团专注于综合物流产业,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最大程度满足股东、客户、员工、社会等各方利益的责任感和宏伟远大的理想追求。展示了集团全新的经营理念、极强的发展能力、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显示了集团是全球客户可以信任、值得尊敬和忠诚的良好形象。

集团以此为企业使命,要求所属企业和员工要以更加坚定的信仰,更加崇高的境界,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执着的追求,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自觉的行动去肩负使命,成就梦想。

(三)企业愿景。

企业愿景是在企业使命引领下就企业发展蓝图做出的高度概括和形象描述。

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客户首选的物流供应商。

作为以“综合物流、服务全球”为使命的物流企业,集团各级企业和员工要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做客户之所需,用更好的方案、更高的标准、更完整的服务体系、更周全的服务,更专业是水准,为客户提供“安全、迅速、准确、节省、方便”的一体化物流服务产品,与客户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将集团成为全球客户首选的物流合作伙伴作为永远的目标追求。

(四)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及其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判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无论对于企业整体还是员工个体,价值观作为一把标尺,时刻衡量着其自身的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准则,是企业表明自身如何生存的主张。它表明企业立足社会和市场的根本原则,明确企业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契合了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凸显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集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诚信、包容、务实、创新。

“诚信”是集团的立企之本、发展之基。集团坚持以诚待人、以诚取信,以诚信恪守人格,以诚信赢得客户。做人,讲信用、守信用、重然诺、言行一致;做

事,讲契约、重合同、守规则、诚实无欺。

“包容”是集团宏伟气魄和博大胸襟的体现。集团以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气度,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组织、不同企业的历史和文化,尊重客户的个性需求和意见,积极与客户良性互动。集团客观看待不同业务板块和所属企业的个性特征和发展特点;鼓励不同业务板块、所属企业之间资源共享,相互支持,协同推进,协调发展。集团尊重员工个性发展,提倡员工之间相互包容,互相帮助,以宽广的胸怀和开发的心态,促进个性和共性的融合,构建和谐的企业发展生态。

“务实”是集团的行事风格和组织氛围。集团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虚假浮夸的工作作风;坚持以市场化为原则,以业务为导向,讲求实际,注重实效;鼓励员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面对现实不逃避,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

“创新”是集团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集团视创新为企业的生存之本,提倡突破常规思维,不因循守旧,勇于开拓,不断进取。集团尊重员工的创新热情,支持所属企业和员工大力开展创新创造活动,推广国内外同行业创新成果,积极应用创新技术,营造敢于变革、宽容失败的环境,使企业的产品不断提升,服务水准、竞争能力持续提升。

集团以“诚信、包容、务实、创新”作为企业及其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判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作为一把标尺,衡量着其自身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作为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处理内外矛盾的准则,不仅能够统一员工的思想认识、价值理念,而且能够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式,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指企业员工所共同具有的内心态度和精神追求,是企业内部最积极、最闪光,也是全体员工共同拥有的一种精神境界。

集团的企业精神是:团结奋进、成就梦想。

“团结奋进、成就梦想”是指集团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锐意进取,大胆开拓,永葆创新激情,与集团共发展,与企业共荣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下,为实现集团“成为客户首选物流供应商”的企业梦,以及个人的“成长成才”梦而团结拼搏,攻坚克难。

(六)企业口号。

企业口号是企业对自身价值形象的高度概括,是企业向外界所传达的市场信仰。

集团的企业口号是:服务创造价值!

“服务创造价值”是指集团对外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思想,以提供“安全、迅速、准确、节省、方便”的服务产品,以“专业专注,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完善覆盖中国、辐射全球的服务网络,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打造先进信息系统,整合内外部资源,提供量身定做的最佳服务方案,为国家、为社会、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实现共同发展。集团对内崇尚团结互助,上下同心,兄弟组织间互相补台,相互协同,在为国家、为社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为企业、为员工自身创造价值。

(七)经营理念。

企业经营理念是关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思想、原则的概括,具体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

集团的经营理念是:专业专注、合作共赢。

“专业专注”,集团始终专注于综合物流及其相关产业,通过持续不断的深耕细作和日积月累,将所从事的综合物流事业做大极致,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精神、拥有专业水准的专业队伍,建立专业的服务标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从而将集团的综合物流业务做强、做优。

“合作共赢”,集团坚持与客户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共成长的经营思想,与各方开展业务和战略合作;坚持以包容和务实的价值理念推进集团各成员企业达成分享与协同。通过构筑稳定、持续、健康的内外合作关系,最终实现多边互利互惠共赢。

(八)人才理念。

企业人才理念,是企业用人的基本观点,它不仅是对具体人事制度、考评制度、奖励制度的指导,而且可直接激励员工按照人才观的要求来学习、锻炼、提高和成长。

集团的人才理念是:德才兼备、人企共荣。

“德才兼备”是集团选人用人的基本前提和要求。其中“德”是关键环节,无德之才,才能愈大,危害愈重;“才”是基本要求,是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做事能力,即专业素质和执行能力。集团倡导员工修德与有才相统一,既要具备专业技术能力,更要具有良好的内在品德和修为。

“人企共荣”是集团选人用人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员工是集团发展壮大的坚固基石,集团是员工成长进步和忠实依靠。集团以促进员工成长,培育专业人才为天职,相信人,鼓励人,激励人,引导各类人才在实现能力与价值提升的同时,与企业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共同分享企业发展成果,集团以员工为荣,员工以集团为耀。

体系内涵 篇3

关键词: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内涵;构建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10-1

农业是我国发展的最根本活动,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随着以往我国农业粗犷的经济发展,给人口、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农业经济的增长潜能已被逼到了极限,按照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很难有更大的突破,甚至还会产生一系列负面问题。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出台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希望,它不仅能有效缓解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与环境和资源之间产生的矛盾,还能有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就是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得循环经济不断推广、应用,该体系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并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以经济活动系统与生态系统为原则,以经济效益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为导向,遵循“5R”法则,对农业产生到产品消费的整个过程进行优化,促进物质的循环使用,有害因子的零排放。它的实质就是以保持友好环境为原则,充分挖掘环境的容量与自然资源,将农业经济往生态化方向发展转变。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对农业与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大循环提出了要求,把一切与农业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动以“自然资源—成品—废弃物—持续再生资源”的模式组织成为一个闭环的流程,在这个持续循环的过程中,一切投入的资源和能源都能充分实现各自的价值,到达最高的利用率,将农业产生经济发展对自然与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实现了农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完美融合,不但对绿色产业所强调的安全消费而造成的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进行了有效地弥补,还对生态农业发展由于过度注重环境保护问题而造成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地解決。在目前,我国面临着人口众多、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匮乏、生态蜕变等多种问题,只有处理好农业与自然和环境之间的资源关系,生态保护等问题,积极实现农业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2 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成极为复杂,对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研究,进而建立了一个维度空间,该空间包含了三个层面:农户层面—生态农业园区层面—区域循环农业层面。

2.1 农户层面

单个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除了注重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还应严格控制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有限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尽量以可再生资源进行农业生产,使循环尽量闭合。

2.2 生态农业园区层面

模仿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农业园区的建立,使自然资源充分循环使用和共享。生态园主要包括牧业、渔业、林业等,并扩展到加工业和服务业,将废弃物的交换和循环利用以及要素的耦合相互依存并共同协作,形成网状的生态产业系统。

2.3 区域循环农业层面

充分发挥政府的表率作用,制定相应政策和条款,鼓励生态农业产品的优先入市和采购,培养百姓的绿色采购意识,营造良好的区域循环农业系统。

3 技术层

在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中应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方法,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充分实现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制度层

4.1 政府的引导

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对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补助、减免税收,普及绿色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等。

4.2 市场的调节

在市场建立排污权,并对环境容量的使用上限进行限定,分配各单位污染源的排放量,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部门,对排放超标者给予处罚,充分发挥市场的监管作用。

4.3 公众的参与

循环农业经济需要公众的参与,对政府部门的行为进行评价和监督,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决策与可持续理念的宣传中。公众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充分利用这个群体的操作性与影响力,促进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

该体系的建构目标是尽量减少农业生产中资源的投入以及废弃物的排放量,增加对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增加农业生产量,使农业生态与农村社会以及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莎莎.循环农业模式设计与动态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09.

[2] 周海川.基于能值分析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以武汉银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2010.

[3] 金晶,曲福田.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57-61.

[4] 金晶,曲福田.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C].//

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121-125.

[5] 芦运莉.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6] 陈奇榕,翁伯琦.建立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C].//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497-502.

构建富有人文内涵的考试评价体系 篇4

一、遵循认知规律, 树立考试评价新理念

从人们的认识角度来看, 理性认识来源于生活经验, 人们的认识发展是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路径, 教学论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一普遍原理。但是, 当我们强调学生认知的特殊性的时候, 当我们穿梭在以知识为本的丛林中的时候, 却恰恰忽视了社会生活这个广阔的世界, 截断了拓展精神生活需要注入的“活水源头”, 很难听到现实世界对学生的召唤, 难以用情感体验窗外诱人的境界和无限风光, 知识变成了“一潭死水”。这样的考试评价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因为它过分地强调符号化、抽象化, 严重违背了学生学习和认知规律, 使得理性认识失去了充沛和鲜活的情感状态。所以, 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悟到情趣, 在开放的情景中探索真理, 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反映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与动态, 才是当前考试评价的新理念。

二、全面体现课程全貌, 侧重评价的整体性

课程实施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领域, 包含许多相关的因素, 必须从不同角度, 用不同的方法认识和评价具体的课程实施。因此, 在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上要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事实上, 从课程评价的方法来讲, 大多是针对以往的评价方法过分注重“科学”的定量分析, 致使评价范围狭窄, 造成一种片面的评价。从评价领域来讲, 不仅局限于认知领域, 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也就是说, 评价既要对产生结果的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 又要对产生这一结果的情感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既要看到学生学习的智力发展的一面, 更要看到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和性格等人文因素的作用。

三、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实践能力的评价

从评价的终极目的和功能来看, 考试主要在于巩固基础,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效地培养实践能力, 让学生从生活中探索未知, 历练思想。将考试评价置于“以人为本, 面向生活、尊重规律”这一广阔的人文背景中, 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 在命题时关注生活, 引导学生在情趣中感知生活的真相和人生的真相。因此, 测试题的命制要具有发展性, 要为被评价者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鼓励被评价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实践中发现事物的原生态。我们常讲, “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 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第斯多慧) , 可见,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多么重要。实践证明, 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较强的测试内容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 能消除精神上的警戒性、焦虑性, 让“个性”在情景中发展, 体现考试中隐含的人性教育。这样, 学生鲜活的个体生命经验和独特的心灵激情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四、充分张扬个性, 体现考试评价的多元化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从考试评价这一文本角度讲, 它不是枯燥的, 而是富有色彩的、充满生活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有了这样一种凭借, 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 在愉悦合理的情趣中获取知识,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并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生活经历。每一次考试都注重生活的交往, 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 教育他们热爱生活, 通过解答疑难困惑, 提出合理建议, 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实现沟通, 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长期以来, 我国的考试评价制度受传统观念、体制、模式的制约, 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就知识考知识, 习惯于从概念到概念, 从原理到原理。对整个世界的关照, 究竟是幸福还是苦难, 是富裕还是贫寒, 是高贵还是卑贱……早已有了预制性的结论, 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答案,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而构建以“生活”和“情趣”为主的考试评价体系, 是打破这种体系的有效方法。

总之, 课程改革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们理所当然地要把考试评价体系看成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只有构建以生活和情趣为主的测试框架, 把测试题的命制放在课程、教材与教学的整体上进行多样化设计, 才能实现课改的导向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 朝着理想的课程目标不断迈进, 实现找到人文教育的最佳平台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谢锡金,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叶澜, 《课程改革与评价》,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体系内涵 篇5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型产业。然而,在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却往往面临着农村水资源问题突出、传统生态农业体系破坏严重、农副产品资源利用率低、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等一系列问题。以上问题不仅严重破坏了农村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容易造成农业资源的高消耗与过度利用,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化与健康化发展。为此,我们应当积极构建新型的循环式农业经济体系,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投入物—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性与综合性利用,从而有效减少自然资源的无谓浪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以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建设两者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体系内涵 篇6

一、以队伍建设为根本,提升学科指导能力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勇于创新、甘为人梯的教研员队伍,麒麟区教研室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激发教研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学科指导能力。

1.完善教研网络建设。在推进课程改革中,麒麟区教研室积极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形成了“区教研室——学校教研室——学科教研组”的三级教研网络。同时,为了克服传统教研活动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研室建立了 “麒麟区教育科研信息网”,为学校创设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充分的展示与交流平台,从不同层面推进教研工作的开展,形成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教研工作机制,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加强教研业务培训。一是把教研员的全员培训纳入教研室年终的目标任务中,使全室教研员的培训率达到100%。近年来,教研员先后到清华大学、山东、上海、广东等地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二是以“国培计划”为载体,把教研员列为“国培计划”中小学远程辅导教师,承担相应学科的班主任,强化培训的自主性,进一步提高教研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科教学。

3.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作用。为培养造就一批在教育教学与教学研究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带动教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教学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全区共选聘了65名各学科兼职教研员,兼职教研员不脱离学校教学工作,接受所在学校和教研室的双重领导,在区教研室组织下定期举行教学改革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及时总结和推广课改和教研成果,努力提高本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协同承担课题研究,在教研室的组织下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调查研究,了解教学实况。兼职教研员的加入为教研队伍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推动了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地提高了本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

4.积极参与教学实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下移工作重心, 把立足课堂,服务师生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以课改为宗旨,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工作机制。教研员由过去的教材、大纲的诠释者、辅导者,转变为课改的参与者、合作者、探索者;由教研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转变为教研活动的引领者、服务者。教研员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集体备课,专题讲座等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与一线教师一起去发现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教研质量。

5.努力加强教学研究。一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紧围绕有效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教学研究。制定了《麒麟区中小学教学常规》《麒麟区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二是牢固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教学三维目标如何落实”“探究性学习如何操作”“复习课效率如何提高”等,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以问卷调查、案例研究、师生访谈,集体备课、对比分析等形式集思广益开展研究,切实增强教学研究的指导性、实效性。

二、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升教研服务功能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麒麟区教研室以“聚焦课堂,有效教学、分类指导,提高质量”为原则,以 “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为核心,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思路、新途径,使各项教科研工作贴近教学、贴近课堂、贴近教师,真正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水平服务,充分发挥了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

1.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根据课堂教学活

动的要素和课堂教学运行的环节,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专题研究,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积极开展各学科各学段中小学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举办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教师论坛、教学研讨、教师技能竞赛等活动;开展校内、校际及区域性教学开放活动;组织优秀论文、教学课件和课堂教学设计征集评选活动等,通过上述活动的广泛开展,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全区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大力开展送教下乡。为充分发挥城区名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区教研室积极面向偏远山区,深入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充分利用城区优质资源,解决农村学校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首先通过听课评课、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农村学校教学现状,帮助学校仔细查找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然后根据学校所需,采取同课异构、专题讲座、集体备课等方式,组织城区名教师送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受农村学校的好评。整个活动中,教研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调研、教研、师训相结合,充分发挥城区名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自2009年以来,麒麟区教育局教研室共组织各级各类名师送教下乡20余次,送课100余节,累计培训教师2 500人次,使广大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3.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一是围绕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的突出问题,加强对教学常规落实的检查,促进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重点加强“六个环节”:备课、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批改、教学质量监测、教学用书征订。通过随机推门听课、查阅学校教学记录、开展师生问卷调查,总结办学经验,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引导学校完善教学运行机制,促进校际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二是加强教学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区教研室有计划地采用“问题讨论与经验总结相结合、集中调研与随机调研相结合”的形式,提升教学研究的效度,加强教学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每年3至4月份,对初、高中毕业班进行专题调研,对学校复习检测、备考措施、薄弱学科进行专题调研,全方位研究高考、中考备考策略,对毕业班教学工作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三是加强对薄弱学校的研究和指导。针对薄弱学校存在的具体问题,加强分类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使其在原有水平和能力上得到提高。

三、以教学竞赛为抓手,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十一五”以来,教研员参与辅导的教师积极参加各级优质课竞赛,获全国特等奖1人次,一等奖 7人次,二等奖4人次;获云南省一等奖30人次,二等奖 25人次;获曲靖市一等奖近70人次。有3位教研员被评为全国优秀教研员。这样的成绩,源于麒麟区良好的教研氛围,更是麒麟教研文化的折射。

1.建构机制,让辅导课赛成为常态教研。2004年,麒麟区出台教学研究若干规定,其中有一项规定是:所有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开课科目,必须每两年举行一次课赛活动。截至目前,全区中小学共举行课赛活动近百次,几乎所有的中青年教师都参加了不同层次的课赛活动。在此影响之下,课赛活动已成为学校各教研组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课赛活动的开展,让所有同学科教师都参与评课议课,这既对参赛选手进行了有效的集体辅导,又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

2.团队辅导,为参赛教师搭建平台。每当接到省、市级比赛的通知后,区教研室都会立即组织全区选拔赛。在课赛活动过程中,教研员、名教师、学会理事组成的专家团队从课改理念的高度,课标要求的深度,分析研究教材,从大量的课题实验中选取教学方法,从集体备课和议课的智慧中筛选教案,从反复的听评课中分析学情学法,反复诊断,精心打磨,帮助教师不断分析、查找、解决问题。可以说,任何一个课堂教学竞赛,从教师入选开始,到课赛结束,都倾注了教研员团队、学校的大量心血,是教研员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

3.理念引领,让课赛成果指导教学。区教研室用先进的理念引领课赛,用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指导课赛,反过来又在“辅导课赛”过程中,总结课赛成果,让课赛成果有效指导教学工作。在学科教研活动中,教研室充分发挥获奖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求获奖教师通过示范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全区教师传经送宝,以点带面,引领学科发展。在这些获奖教师的带领下,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以教育质量为核心,强化质量监控工作

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为进一步提升麒麟教育的质量,我们抓实质量监控,抓细质量分析,突出质量跟踪监控与指导,优化质量评价体系。在教学指导中,注重过程管理,认真抓好各类考试的组织工作和考试数据统计分析,做好问题会诊,以便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年中、高考结束后,区教研室及时召开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引领各学校客观分析、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强化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全区高考上线率从2009年的83.69%提升到99.52%,其中本科上线率从2009年的47.58%提升到72.85%,提前完成了“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既定发展目标。麒麟区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曲靖市第一位。 2013年麒麟区中考考生8 932人,占全市考生总数的11.5%,其中,720分以上考生有92人,占全市69.7%, 700分以上考生有611人,占全市49.23%。麒麟教育品牌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五、以课题研究为推动,促进教研深度发展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师生素质、创建特色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档次的有效途径。麒麟区教研室立足本地教育发展实际,积极有效地推进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制定了《麒麟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鼓励各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成果管理,对各类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及时总结和推广。制定了《麒麟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麒麟区教育科研“十二五”课题指南》,无论是规划还是课题指南都立足实际,结合课程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方法、学校德育、教学管理、心理问题等进行研究,任务明确,项目具体,具有可行性。

“十一五”以来,教研室积极带头开展课题研究,承担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11个、区级课题4个,内容涵盖了各学段课程改革、校本教研、信息技术、心理健康、学习方法、德育工作等方面。其中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西部地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实验研究》获省教育厅一等奖,麒麟区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课题实验先进县。全区各个学校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着眼于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共计68个,与“十五”期间相比增加了17个。各学校课题组能够根据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不断地调整、完善课题实施计划,不断修改完善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措施,最终圆满结题。在研究过程中,各学校围绕课题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等活动,使科研与教学紧密配合,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为进一步强化“科研兴教、科研强师”,麒麟区教育局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将教研员培训、学科基地建设、教学视导与调研测试、兼职教研员津贴、教科研成果奖励等项目列入经费预算之中,确保教科研经费如期到位。2008年1月出台了《麒麟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励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教研的先导地位,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形成了“以教研促教学,向教研要质量,以质量创品牌”的良好发展氛围。

浅析习近平的党建思想体系内涵 篇7

关键词:党建思想,中国梦

自十八大以来, 习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和论述, 特别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大量新思想、新论断, 这些成为了习总书记党建战略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他着力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及反腐倡廉建设等五个侧重点, 对党建问题进行新的探索, 并将党建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科学体系由战略目标、主要内容、实践支撑所构成, 有着紧密的因果逻辑关系,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并不是之上谈兵式的说教。

一、战略目标是“中国梦”

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时间为2012 年9 月, 在国家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时候, 就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作为中华民族的和中国人民的领导者, 作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巨的任务, 共产党人必须以身作则, 严格要求自己。随着现今腐败问题的治理日益迫切, 党建便成了各项任务的重中之重。

“中国梦”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及目标任务是内在统一的。“中国梦”的实质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代表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一贯的共同利益与根本利益。同时“中国梦”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达到国家繁荣, 人民幸福, 这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相吻合的, 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 就是全心全意为认命服务的宗旨的践行过程。中华民族想要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自觉承担带领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二、主要内容是“五项建设”

所谓的“五项建设”是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1) 思想建设。执政党想要做好党的作风建设, 思想建设是一切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 党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关注党的思想建设, 并着重指出思想建设的必要途径:首先,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直以来都是我党得以引领人民走向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新时期, 我们更不能丢弃这一点, 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实践, 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 就是要在党员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习总书记生动地把“理想信念”比作党员精神上的“钙”, 就像身体上的缺钙一样, 精神上缺钙 (缺乏理想信念) 也会得软骨病, 试想一个得了精神软骨病的人怎么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呢!第三, 必须持之以恒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第一点要求是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 为了能够拥有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就只能通过不断学习。

2) 组织建设。“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一直是我们党选用干部的标准。为了做好组织建设工作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将选人用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突出强调他的重要性, 引起广大共产到人的高度重视。第二, 详细列出优秀干部的行为标准, 并督促共产党人将之作为自身努力的目标。第三, 在选用干部的时候, 应做好严格把关, 选择真正为人民做实事的好官, 因此应当致力完善官员选拔机制。

3) 作风建设。首先,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动摇, 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振兴而奋斗终身。只有返璞归真、固本培元, 才能真正建设党的优良风气。其次, 习近平认为, 只有建立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才能治标治本, 因为只有落实作风建设各项制度, 才能在践行的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 层层突破。

4) 制度建设。习近平强调:“制度硬约束”, 可见制度作为约束共产党人强制力手段的重要性, 因此, 制度的制定有严格的规范, 必须做到科学严谨。首先, 制度建设必须受到我国宪法法律的约束, 与法相违背的制度制定出来必然也是毫无意义的。其次, 制度建设必须强调于事简便的原则, 这有助于帮助共产党人理解制度实行的意义, 也能够提高办事效率。

5) 反腐倡廉建设。自从习近平致力于严抓反腐建设以来, 拿出了“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 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其成效有目共睹。然而仅仅做好反腐还是不够的, 想要根除杂草就只有在土地上种上庄稼, 不然只会春风吹又生, 因此倡廉的力度决不能小。除了选用德才兼备的好官以外, 还要发挥监督检查力度, 防止官员“变质”。

三、“践行群众路线”是实践支撑

于2013 年6 月,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在新形势下, 想要做好从严治党, 想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想要巩固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振兴、人民幸福就必须贴近群众、依靠群众、践行群众路线。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可惜的是, 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有些党员干部为了一己私利剥夺了本该属于人民群众的利益, 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 但应为党员干部影响广泛, 加之其本身行为过于恶劣, 造成了大量人民群众逐渐对党失去了信心。为了弥补这些过失, 自2013 年的7 月至来年7 月, 我党开展了一系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主要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整治, 并且成效显著。习近平的党建体系有张有弛, 重点突出且成效显著, 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将有更多的问题暴露, 党建体系的内涵也将进一步完善, 中国共产党也将经历风雨洗礼, 逐步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 2015-04-05.

[2]任建军.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创新价值[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3) :137.

[3]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1.

体系内涵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教学话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教材话语体系

一、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

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概念界定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据现有的资料显示, 许多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归入教育话语的范围, 同时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殊性, 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既属于教育话语形态中的一种, 又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话语形态[1]。最早将“话语”引入德育研究领域, 提出“德育话语”这个概念的学者是段慧兰[2]。她指出, 德育话语“是德育活动的主体在德育实践中说 (写) 出的并指向一定德育目的的话语”[3]。学者董世军、孙玉华、周立田在此概念上正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通过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指向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话语”[4]。

从这些学者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概念描述的方法入手, 可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概念, 其实就是话语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实践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5]。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概念可以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将国家政策、教育学术理论成果、教育实践方针, 按照一定的话语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之间形成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实践过程。

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概念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对于该学科话语体系的研究, 不仅要时刻更新理论数据, 还要对学科的发展进行“实践à抽象概念à理论创新à实践应用”的循环升华。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 要学会如何把握核心价值观念应用到教学实践环节, 并让学术、理论以及政策法规, 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现实发展的需要。在这里要明确的是,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可指导实践, 却不等同于实践。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概括总结, 去伪存真, 才能达到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升华、建设、提高的建设目标。

笔者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转换过程中, 为实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按照一定的方法原则、理论指导而形成的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系统性的话语结构有机整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构成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组成被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区分。有学者根据话语体系表现出来的直观形式, 将话语体系分为文本话语和实践话语两大类型;也有学者根据该话语体系与教学科目的关系, 将话语体系分为基本话语、理论发展话语、理论运用话语和历史教育话语四大类型。笔者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际情况为考虑依据,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性出发, 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话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和教材话语体系。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材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材话语体系, 是连接学术话语体系和教学话语体系的中间环节, 它受学术话语体系的制约又接收教学话语体系的反馈。教材话语体系是学术话语体系在整理、归纳、总结、升华、凝练之后, 形成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话语体系。该话语体系主要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的指定教材、课外扩展读物、政治宣传材料等教学辅助材料中的话语, 并以文本话语为主要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材话语体系自发地具备系统性及严谨性的特征, 该话语体系的核心任务在于将学术话语体系的成果, 以简明易懂的方式传递给教育客体。可以说, 教材话语体系是学术话语体系精华的凝练, 系统性地将历史优秀的学术研究结晶传递给社会群体。

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话语体系, 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传播过程中, 最重要的一种话语体系形式, 也是最有意义、最精彩的话语体系。可以说, 没有教学话语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是不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意义就在于将理论研究及历史经验等有价值的学说传递下去, 特别是针对通识教育阶段的高等院校的学生群体, 教学话语体系更加重要。该话语体系主要是指在课堂、教育传播过程中的特定场合里, 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内容的表达和描述, 以实践话语为主。该话语体系与教材话语体系相互呼应, 是对教材话语体系深入浅出的表达结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 教学话语体系还包含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客体生活中接收到的网络化的教育话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话语体系具有极强的生动描述的特性, 这也是该话语体系服务于教学过程的必然形式。

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话语体系是三种话语体系类型中, 集合理论化、经典化、多元化、前沿化为一身的话语体系。它引领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创新的源泉。该话语体系主要指学科研究人员及学科建设者们对于理论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 包括从学术出版物、科研文献、新思想的发布、学术研究会议、演讲等渠道提取到的话语, 并主要以文本话语为主要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具有明显的及时性的特征, 该话语体系的核心任务在于整理归纳现有的体系内容, 创立创新符合新时代的新的话语体系内容。学术话语体系也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及时地反映了社会历史进程中,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三个子话语体系之间, 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学术话语体系、教材话语体系与教学话语体系之间相辅相成,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建设。教材话语作为学术话语和教学话语的连接环节, 服务于二者。而学术话语体系指导教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反过来教学话语体系的实践结果可以反馈地考察学术话语体系的内容。其中, 学术话语体系和教材话语体系以文本话语为主体, 教学话语体系以实践话语为主。同时, 学术话语体系最具理论化, 教材话语体系兼备理论化与形象化的特征, 而教学话语体系最具形象化特征。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功能

1. 对意识形态理论的传播和正向引导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有着明显的政治属性及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特性, 这个特性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功能中明显地体现出来。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 需要一定的意识形态作为指引, 美国政治学家奥罗姆曾经指出, “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 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6]。而这类思想的的确确是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被传播和灌输给教育受众, 也正是教育发出者将其掌握的教育内容由内化到外化的动态结果, 也是话语体系在“萌芽”状态时具备的功能。

2. 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描述和建构功能

这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最根本、最核心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将零散的、需要被传递的话语内容, 有机地整合地建构并描述出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发生之前, 话语的内容是零散地分布在各个概念及理论中, 而教育的实践过程, 正是要将这些零散的内容有机统一地整理在一起, 形成可以被教育受众接受的内容以及范式的话语体系, 是话语体系在“生成阶段”具备的功能。话语内容的描述, 并不是可以及时地描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出者最新的想法, 而是在该话语内容被提出后, 整理并总结归纳出完整的逻辑性体系。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描述和建构功能的完美体现, 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科学、严谨的描述和建构功能。

3. 对异化思想内容的制约和规范功能

教育话语的本身就具有修正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更具备这样的功能。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政治特性, 该话语体系功能必须具有对异化思想内容的制约和规范功能, 也是话语体系“实践”阶段具备的功能。特别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之下,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由固定的教育地点变成了多元化的教育地点, 由宏观的把控变化到微观的渗透。当前社会处于新型的自媒体时代, 再加上网络的便捷及信息传递的高效, 人们认识和了解事物的渠道更加多元, 信息也更加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 固有的教育内容必然会接收到其他思潮的挑战, 特别是针对通识教育阶段的学生群体, 他们更加难以区分自己接收到信息的真伪善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必然地承担起对异化思想的甄别、制约并将其规范处理的现实功能。

4. 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检验和反馈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中, 教学实践占有很大比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内容, 形象地表述并传达给教育客体。在这个教育过程中, 教育主体及客体之间的信息接收的程度及结果, 可以动态化地从教育客体的语言及行为中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也正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检验和反馈, 也是话语体系在“果实”成熟后应具备的功能。在我们的社会中,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目的是增强教育客体 (学生或职工) 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理解及主导权, 以实现个体的良好的发展, 深刻分析并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得到的积极结果, 也是对正确教育过程的良好反馈。相反地, 当教育客体表现出负面的行为时, 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检验结果。对负面结果的处理, 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的反省和审查, 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过程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洪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研究第一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46.

[2]何理.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生产和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34.

[3]段慧兰.论德育话语及其更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4]董世军, 孙玉华, 周立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困境分析[J].长春大学报, 2007 (1) :85-88.

[5]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4.

体系内涵 篇9

一、教师信念的内涵

关于教师信念问题, 国内外学者们各抒己见。Clark & Yinger (1979) 称其为隐性理论 (implicit theory) 。Richards &Lockhart (2000) 将其称为“教学素养” (culture of teaching) 。Shavelson & Stern (1981) 认为教师信念是“过滤器”。教师的所思决定了其所行, 教师会自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即对与自己信念一直的内容感兴趣;反之, 就可能对其进行“回避”、“误读”和“曲解”。

Borg (2001) 认为, 教师信念是在教育或教学领域里, 教师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它通常包括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语言学习、学习者、内容、教师自我或教师作用的看自我或教师作用的看法。该观点是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例如, 刘桦 (2004) 认为教师信念是教师经过长期积累并贯彻到课堂的关于教与学的信息、态度、价值、期望、理论和假想。谢翌 (2006) 将教师信念比喻为“幽灵”, “游荡于”教师所有的教育实践当中, 并产生控制作用。

笔者依据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 将大学英语教师信念体系概括为:语言教师对英语语言、课堂教学、学习者、语言学习、教师专业化和教师自我所持有的观点, 并将这六个概念分别论述如下:

1.语言信念:

包括对英语的地位、作用及其特点的认识。对于不同的教师来讲, 英语代表不同的事物, 英语可以是一种文化、一种技能, 也可以是一门学科。不同的语言信念将会引发教师形成不同的语言教学和学习目标以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课堂教学信念:

包括教师对课堂的作用、教学和管理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评估和有效教学的标准等方面的认识。Richards (1998) 等人认为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有用的学习经验、示范正确使用语言、回答学习者的问题和改正学习者的错误。束定芳教授 (2006) 指出外语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 (1) 培养和保持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创造和提供交际资源; (3) 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策略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由于教学信念的不同, 教师在决定课堂的文化性、交际性、兴趣性与知识性之间的投入比例也不同。

3.学习者信念:

包括教师对学习者的角色、成功学习者的认识。社会学家Meighan (1990) 认为教师关于学习的信念可以用七种比喻表达出来:抑制者、容纳器、客户、伙伴、原材料、个人探索者、民主探索者。从第一种信念到第七种信念表现出由教师中心逐渐走向学生中心。Naiman (1995) 等人提出成功的学习者至少具备五个特点:积极参与所有语言学习的机会;领悟到语言是一个整体;领悟到语言是交际工具;管理自己情感的需求;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

4.学习信念:

主要是对学习定义、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的认识。认为语言学习的目标是学会足够的语言项目以便通过考试, 还是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终身过程、具有更广的社会和教育涵义, 将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Gow & Kember (1993) 等人对教师关于学习的概念所作的调查得出以下几个概念:学习是知识量的增加;学习是记忆;学习是操作技术的获得;学习是认识现实的一种过程;学习是个人变化的形式;学习是社交互动的结果;学习是终身的过程。多数教师的学习概念是多种类型兼有。

5.教师专业化信念:

包括教师对职业、英语教学改革、英语教师的培训、发展和考核等方面的认识。刘捷在《专业化:挑战21 世纪的教师》中提出教师专业化标准由六个部分组成:专业技能、专业道德、专业训练、专业发展、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

6.自我信念:

包括教师角色或好教师的标准。教师信念最根本地体现在教师的作用和角色信念上, 即对教师职业的角色定位。这种定位包括教师作为教育从业者和社会人的角色特征。一方面, 教师作为教育从业者方面的角色应体现为文化学者、教育研究者、教学决策者和自我行为反思者、课程设计者、课堂组织管理者、学生的指导者、激励者和合作者。另一方面, 教学是教师的自我表达。教师有必要认识到教学不仅仅传递信息和知识, 更是表达价值和态度。语言教学是教师以课堂为基地展示其作为教育者和模范公民的影响。

二、教师信念体系的来源

教师信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逐步的过程, 主要包括个人经验和社会建构两个方面。笔者根据肯兹瓦特 (Kindsvatter, 1988) 等人的研究, 认为外语教师信念体系的来源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教师的个人经历, 又被称作学徒期间的教学观摩。

教师的教学信念通常是自身学习经验的反映。例如, 笔者研究中的一位被访谈教师指出, “我清楚得记得我上学时, 每天阅读报纸的一个固定版面对单词记忆大有帮助”。

2.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优秀经验。

在教学实践中, 效果更好得策略和经验会自然会沉积下来进入教师信念体系, 指导日后教学。

3.环境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 既包括大环境或大气候, 即教育政策、人才选拔制度、考试制度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倡导, 如现在风靡全国的“任务型”教学。另外一种是小环境。任何学校或地区都有受欢迎的教学风格或作法。很多教师会遵循被肯定的作法。需要指出的是广泛使用的方法常常会被教师们不假思索地误认为是绝对正确的真理。

4.个性因素。

教师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选择某一教学模式或教学活动。即使以相同的语言教学理念为基础, 不同性格的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如一位外向的教师说:“我喜欢在我的会话课中大量采用戏剧的形式, 因为我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 这种形式适合我的教学方法”。而内向、不好交际的教师对交际法理念的接受就很有限。

5.理论学习。

教师从心理学、第二语言习得或教育理论中吸收有关的学习原则并运用在课堂上。这些原则也可能来自于权威人士的科研结论, 或者通过教师本人的反思和行动研究活动所获得。教师因信奉某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而在课堂上始终如一地实行。

三、研究教师教信念体系的意义

1.教师信念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研究和提高教学水平, 仅观察教师的外部行为, 或从优秀教师行为中考察共同特征然后加以推广是不够的。教师是带着对自己、学生、学习和教育根深蒂固的看法走进课堂的。Pajares (1992) 认为教师的信念比其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 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进展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这种主导性在Richards (1998) 的论述中也清晰可见:真正使外语教学效果产生根本变化的是教师而不是方法。教师信念一旦形成, 对新想法和新知识的吸收具有一定情感过滤作用。还会成为支配教师行为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师信念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落实到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 教师信念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它会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对学生信念的形成与发展意义深远。不可否认, 教师的信念会在教与学中产生“蝴蝶效应”。

2.研究教师信念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教师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教师信念是教师自我成长与完善的强大的内部驱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师信念是学校全部工作的灵魂, 是推动教师自身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甚至教师有无自己正确而合理的教育信念是划分教育家和一般教师的重要标准。研究教师信念可以提高教师对教学、教师职业的反思意识, 教师必须成为反思性的从业者、自我行为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 在实践中改进和完善教学信念, 使语言教学理念和谐地融入自己的个人信念体系中。教师只有把理论、信息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地协调和修正, 建立起合理的教师信念体系, 方能取得恰当的、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有效教学。这是教师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此外, 由于高校规模的扩大, 许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大学英语教师, 而且教学任务繁重, 无暇顾及语言教学的宏观理念和思路框架, 急需教学技能、教学理论、综合素质的培养, 如果按照他们的现实需求给予指导, 就能使他们尽快地形成正确的教学信念, 早日成为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

3.研究教师信念对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尤其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在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深刻的改革与创新。教育部决定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测试评估等方面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广大教师无疑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尤其是如何更新教学理念和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等的挑战。研究表明, 英语教师是课堂的实践者、决策者和改革者, 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改革, 为什么要改, 如何改等都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从教学改革的层面来看, 信念的变革才是深层次的改革, 没有基于信念变化的教师行为是表层的变革。只有信念发生了变化, 才能引起教师真正的变革, 进而引发课堂教学的改革。总之, 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对教师教学信念和教学行为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教学质量能否有效提高。

四、结论

从教师信念的来源可以看出, 教师的信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稳定的, 但是在稳定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合理的教师信念体系应是一个动态系统。促使英语教师信念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包括教学大纲、自上而下的改革、新编写的教材、国家级统一考试、领导意见、学校文化等, 还有同事交流、进修培训带来的思考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特别还有教师进行自我教学反思和同事之间互动所导致的改革愿望等。教师在遇到困惑和新挑战时, 需要来自有关方面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学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此外, 从教师信念的内涵可以看出, 教师的信念一般隐含在教学行动中, 教师需通过反思和行动研究将其外显出来, 从而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 并在实践中将其不断地检验和调整, 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最终达到改变教育行动的目的, 而教师则在这种行动研究过程中才能实现自主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摘要:本文讨论了外语教师信念体系的内涵、来源以及研究意义。指出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信念, 更新教学理念, 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促进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教师信念体系,反思,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Borg, M.Teachers’beliefs[J].ELTJournal, 2001, (2) .

[2]陈文存.论外语教学中的理念[J].外语界, 2005, (6) .

[3]刘桦.论教师信念体系[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4, (3) .

体系内涵 篇10

一、创意教育的概念内涵

《广雅》:“创, 始也。”同样是“创”, 结合不同的宾语有不同的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和创意都是开创性活动,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意教育也有不同的内涵。

1. 创新、创业、创意的概念内涵

创新是指在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基础上, 对事物的整体或部分进行重组或变革, 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实践活动。创新的内涵有三个层次:第一, 指创造了原来没有的物品;第二, 对存在物现有水平的替换;第三, 对存在物的发展和改造, 有“更好”、“更新”的意思。创新的表现不管是“创造”, 还是“更新”, 但都是在现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不是凭空而来。创新的对象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创新可以分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商业创新等。

按当前的文献研究, 至少可以从创业者人格特质、创业者所从事的活动及创业的过程和结果等三个角度定义创业。本文从创业的过程和结果理解创业的概念内涵。从这个角度看, 创业在狭义上就是创立企业。杰夫里·蒂蒙斯所著的创业教育经典教科书《创业学》 (New Venture Creation) 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模式, 是一种追求机会, 整体权衡, 具有领导能力的行为。”[1]在此意义上的创业就是对资源、技术、组织、市场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并创立能够实现赢利的组织。在广义上而言, 创业就是开创事业, 包含创立企业之意, 但更广泛的意义是指充分利用或整合优化已拥有的资源, 从而创造出一定规模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在此意义上的创业突破了仅仅是开办公司的局限, 更凸显为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辉煌成绩, 开创事业, 也就表现为开创、拼搏和积累的过程。

创意, 在过程或持续状态上可以理解为是创新意识, 指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上有没有具备创造新物品、重组结构以获取更好效益的意识。这个层面侧重在意识倾向性。在结果或完成状态上可以理解为是创造新意, “创意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 也就是一种不平凡的、富有创见性的思维方式和一种新鲜的、新奇的思维成果”[2], 并据此做出的进一步设想或方案。不管是创新意识还是创造新意, 因各人的社会地位、环境氛围、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情感志趣等方面不一样而不一样, 但均具有打破常规、拒绝平庸和求新求异的特征。

2. 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意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被称为是继学术性和职业性后21世纪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 “从广义上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 是通过相关的课程体系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业能力, 使其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从狭义上讲, 大学里的创业教育主要针对大学生创业, 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3], 主要特点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通过各种教育手段, 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 使学生掌握创业技能, 以便在社会生活中随机应变地进行创业活动”[4]。创业教育就是通过理论与实操等教育媒介培养个体的创业能力的过程。这里的创业能力既包括狭义上创办企业的能力, 更凸显为在职业道路上的开拓性、首创性和应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育是指通过锻炼创新思维, 塑造创新人格, 形成创新精神, 养成创新能力, 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过程。创新思维不仅仅是发散思维, 有需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 还需要有实践操作体系;创新人格重点表现为有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创新精神, 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 对新异事物的敏感, 对真知的执着追求, 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 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创新能力, 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性的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 这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之所在。

在实践操作领域, 基于各产业的创意, 特别是文化传媒产业的创意, 形成了创意学、创意心理学等理论总结。但在教育领域鲜有将创意作为一类教育活动开展教学。创意教育是培养创意能力, 培育现有创意, 实践创意而形成的系统教育过程。创意教育的目的在于肯定每一个创意, 孵化每一个创意, 实践每一个创意。正如原则上每一个鸡蛋都有孵化成小鸡的可能, 每一只小鸡都有成长为大鸡的可能, 每一只大鸡都有可能成为种鸡的可能, 结果是不会每个鸡蛋都有小鸡出生, 也不会每只小鸡都成长为大鸡, 也不会每只大鸡都成长为种鸡。这个过程, 鼓励创意的产生, 鉴别创意的实际操作性, 筛选出值得培育的创意, 为优秀创意提供实践平台, 从这一系列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创意人才和创新人才, 最后鼓励学生通过创意成为创业人才。创意教育表现出基础性、实践性、创新性、创业性、服务性等特性。

二、创意教育的应然与实然

通过创意教育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概念比较阐述, 不难看出创意教育在有关“创”的实践活动阶段中处于起始点, 而后是创新教育, 再者是创业教育。高校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不是应然情况与实然情况相符合呢?

应然情况是创意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符合由点—线—面前进的教育规律, 也符合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发展规律。应然而言, 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 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开展创意教育, 因为创意教育才是整个鸡蛋的蛋黄。有了创意, 才会有创新, 才能创业。但实然情况却是, 只有很少的高校能将这三者结合开展, 能将创意教育置于基础核心地位的更是少之又少。开展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大多数高校要么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单独开展, 要么只有极少的交叉。

这种违背教育规律、违背人的成长规律的现实造成:一方面是教育资源浪费, 教育效果不明显。对于创意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就业指导课内容, 任课教师也不经过选拔, 纯理论教学, 教师教得糊涂, 学生学得虚无。另一方面是无益于树立教育观念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很多高校、教师没有理清创意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的关系, 脱离实际, 好高骛远, 简单地把个别学生的发明或一些毕业生创业成功就当成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成功的例子。没搞清楚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也没搞清楚怎样开展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 才是造成培养创新型人才不理想的原因, 而不能简单归结为是教育体制的原因。这就要求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应该朝着实然情况发展。

三、创意教育的阶段式实践体系

由以上对创意教育内涵的对比及分析得出, 创意教育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起点, 是创新人才培育的启蒙教育,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而构建科学的创意教育体系是开展创意教育的关键。通过阶段式创意教育实践, 培养学生从创意→创新→创业的能力, 真正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第一阶段:组建创意保障机制

本阶段的工作为后续阶段工作提供基础保障性作用。本阶段工作包括:第一, 选拔优秀的创意教育教师。要成为创意教育教师, 需要具备的品质如下:一是思维开阔, 很容易接受新事物, 并乐于尝试新事物;二是有较扎实的商业类知识, 对商业运行规律有较全面的认识;三是有主见, 但能极大地包容别人的意见和观点;四是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能客观地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五是要有乐于奉献精神。第二, 开设创意基础教育课程。课程性质可以是公共选修课也可以是必修课, 条件允许的话针对全校各专业开展教学, 条件不允许的话就以选修课的形式或其他形式选拔学生开展教学。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 理论教学部分主要讲授创意基础知识, 实践操作部分主要是进行创意教育实践。理论教学部分应放在入学后第二学期, 学时数依教学内容而定, 一般为36学时。实践教学部分放在理论教学部分完成之后, 具体实践操作主要包括创意形成和创意评估两部分。第三, 遴选创意基础教育内容。创意基础教育内容应该具备基础型、前瞻性、实用性等原则, 应该从“创意形成”、“创意报告”、“创意实践”、“企业基础知识”、“知识产权”、“公司管理”等基础课程。第四, 筹建创业扶持基金。学校成立创业扶持基金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当然扶持基金的支持不是无偿的, 要以参股等方式参与创业创收。基金来源可以是学校独资, 也可以是校友或社会提供资金。第五, 学校成立专门的创意教育管理委员会, 管理创意教育开展的相关工作。

第二阶段:形成创意

创意形成的首要步骤开展创意理论教学, 使学生明确什么创意、如何配合教师开展创意教育实践等。第二步是深入研究现实。创意的形成不是凭空设想, 不是无源之水, 不是无本之木, 需要对现实有充分而深入的调研。不管是小到一个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物品, 还是大到可以促进某个行业向前发展的某项技术, 要形成创意, 均需要深入的研究。在实际操作中, 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鼓励学生从点开始, 深入思考研究某种物品或技术的革新空间。第三步是形成创意报告, 指导学生根据研究所得的现实问题撰写创意报告。创意报告要包括对创意对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针对创意对象的创意是什么、创意的可行性和现实性描述、实现创意需要的资助是哪些等内容。第四步是指导学生修改创意报告。有些学生有很好的创意, 但是由于写作能力、调研的角度等原因, 不能在创意报告里准确地描述自己的创意。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创意报告, 以使进入筛选环节后能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创意价值。

第三阶段:筛选创意

“创意的生成同福特汽车的制造过程一样明晰”, 但是“创意的好坏, 没有人能够担保”[5]。在收齐创意报告后, 就进入创意教育的筛选环节。组织评选专家是对创意进行筛选的首要环节, 组织3-5教师为评选专家, 从学生提交的创意报告中筛选学生的创意。这个筛选过程可以设置多次筛选, 比如以1500份的创意作品基数进行筛选, 第一次按照60%的比例筛选获得900份的合格作品, 第二次在900份的基础上按照40%的比例筛选获得360份良好作品, 第三次在360份的基础上按照20%的比例筛选获得72份的优秀作品。当然, 这个筛选过程要制定严格的公平公正的筛选标准、根据作品基础和做品质量确定合适的筛选比例等。

第四阶段:搭建创意实践平台

创意实践阶段主要针对筛选后的良好作品 (不包括被筛选的优秀作品) 和优秀作品。学校为良好作品提供创意实践园, 鼓励良好作品提供者实践创意。良好作品的实践主要依靠创意提供者自己, 学校只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教师层面也不提供主动指导, 创意成败及利益盈亏完全由实践者自己承担。学校为优秀作品提供较为优越的创意实践支持:第一, 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创建创意实践基地, 优秀作品的创意将在校内的实训室或企业的生产车间得以实践, 生产出实体或技术性作品;第二, 优秀创意作品的实践继续得到校内的专业指导, 同时还将得到企业界专家的指导;第三, 优秀创意作品在实践环节将得到学校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通过实践环节, 部分良好作品创意在实践中成长为优秀创意, 而优秀作品创意也成为实实在在的物品或技术。

第五阶段:实现创意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中, 创意得到极大热捧是因为创意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一个好的创意凝结着创意者的思想和创造的结晶, 由此可能带来公司业绩的提升, 也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产业生活, 更可以塑造一个新的品牌。而创意要成为“回报”的前提是要有清晰的专利保护, 否则这种依靠创意获取的收益便不能实现。因此, 优秀创意作品在实践环节结束后, 申请专利保护是实现创意市场化的前提和关键。按我国当前的专利保护的期限, 一类是自然终止, 即专利保护期限届满, 专利期限有10年和20年两种;另一类是提前终止, 即未缴付年费或主动提出放弃。当前的创意教育专利保护形式是优秀创意申请专利保护后, 学校出资缴付1-3年的专利保护年费, 过了这个期限, 学校将不再为专利保护提供费用。创意市场化的第二个环节是交易“创意”或创办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直接联系企业和互联网创意交易平台, 如中国创意交易网等, 两个平台交易“创意”;创办企业是指在创意实践基础上, 撰写创业策划书向学校创业扶持基金申请创业基金创办企业。不管是交易“创意”还是创办企业, 涉及创意提供者 (学生) 、创意发现者 (教师) 和创意实践者 (学校) 三方利益, 因此, 需要明确规定三者的获利范围, 包括当前事实利益和未来可能利益范围。

摘要:创意教育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起点, 是创新人才培育的启蒙教育,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文章通过辨析创新、创业、创意、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意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互关系, 明晰创意教育的意旨, 并提出组建创意保障机制、形成创意、筛选创意、搭建创意实践平台、实现创意市场化的“五阶段”创意教育体系。

关键词:创意,创意人才,创意教育,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Timmons, J.New Venture Creation[M]. (4thed.) Boston:Irwin.1995:56-63.

[2]丁俊杰, 等.创意学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1:1-2.

[3]王瑜琨.创业教育:大学生的第三本教育护照[N].中国教育报, 2004-06-09 (9) .

[4]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 2004 (6) :106-108.

体系内涵 篇11

关键词:高职语文;信息化;理论;内涵

一、高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理论支撑

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学科建设影响较大的理论有建构主义理论、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最早是由瑞士的让·皮亚杰提出来的,他认为智慧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环境的适应。在此观点基础上,他提出认知结构的两大立论基础:认知结构功能不变性和认知结构的可变性。同时,他指出认知结构产生的原因是主客体在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包含着双向建构,即学习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学习是一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动建构认知图式的过程”。建构主义与以往的学习理论有很大的区别,它强调人在学习时产生的认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个体的前期经验有关。

(1)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以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为基础,认为知识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知识的积累是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外在环境的影响而主动建构的结果。同时,知识的意义是由学习者赋予的,知识在传递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传授和叠加,而是根据学习主体的背景经验重新创建,带有明显的个人经验色彩。建构主义教学观倡导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区别于传统教育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将信息进行加工并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主动对新知识进行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观对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置于社会文化环境中,使学生基于已有的认知或经验学习,以便于对新知识进行构建。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是唱独角戏,要转变自身职能,由学习活动的领导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它是学习主体将知识基于自身经验而转变成自己的内部表征,学习主体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修正自己对知识的内部表述,并不断加以完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学习活动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叠,而是一种互动的积累经验的过程。同时,学生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境中,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用所建构的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真实的问题。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ism Theory)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到四五十年代,由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出现,使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日趋完善。斯金纳在《言语行为》中指出“教育是塑造人的行为”,并提出了刺激—反应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任何行为都可以通过环境的变化和对行为强化而达到行为的终极创造或改变。

该理论将学习行为分为两个方面,即反射与操作。将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中,就是将信息化教学内容作为刺激源,利用声音、图片、影像、文本等对学习主体产生综合刺激,提高学习主体的记忆能力。在语文阅读理解与写作练习中,运用该理论指导学生学习,能取得较好的成果,有利于进行差异化教学。优秀生在这样的学习中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后进生也能专注学好基础内容,不必承受过大的学习压力。

3.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ve Theory)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的瑞斯尼克最先提出,而后的情境认知理论者在《教育研究者》杂志上发表了《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一文,文章中明确提出学习主体所学习到的知识本身就带有情境性,也就是说知识是社会文化中的组成要素,是在社会活动中被传承和发展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可以说实践并不是孤立于知识而存在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

该理论认为,学习只有发生在运用知识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如果学习脱离了运用知识的情境就没有意义。因此,在高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中要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境,以及反映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方式方法,为学习主体获得经验创造机会。

二、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语文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我国的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语文课程必须围绕这一核心而开展教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性,决定了它是学生接受科学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基础课程,而且语文课程本身就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所以它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学生的成人和成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就是利用网络技术拓宽语文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化解语文教学难题,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方法运用于高职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

我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南国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改善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信息化课程改革是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的各要素中,使得信息技术成为高职教师的教学工具,成为高职学生的认知工具,成为主要的教学媒体。

浙江师范大学的赵慧在其《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的整合性研究》中提出,“高职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指以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为知识基础,充分利用和发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特定的信息环境中,按照高职语文的学科特色,推动信息资源与高职语文课程内容的深入整合,以协调完成高职语文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

基于专家学者的思考,结合本课题的研究重点,笔者认为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内涵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中,结合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特色,充分发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计算机技术完善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方式,从而形成一个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整体。

由于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对学生的成人和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师应该随时代变化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专业发展能力,为职业教育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2(12).

[3]赵慧.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9.

[4]Anderson,J.R.,Reder,L.M.,&Simon;,H.A.(1997). Situative versus Cognitive perspectives;From versus substance.Educational Researcher,26(1).

体系内涵 篇12

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要求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难点和关键点, 也是对高职院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 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战略选择, 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培养人才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市场“零距离”对接, 把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根据现代产业建设、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调整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 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创新工作导向教学体系, 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落实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任务, 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进一步明确培养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的定位;强调应用与研究相结合, 培养学生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专业技能, 以跨学科交叉思考为核心的学习、研究和应用能力。在教学方式上,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侧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授之以渔”而非“鱼”。积极与企业合作, 让企业参与或设立课题, 融合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生产运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知识,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实现培养大量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的目标。

目前, 高职教育培养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数量, 远远跟不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如何有效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关键在于高职院校要把建立“市 (市场) 、研 (研究) 、学 (学习) 、就 (就业与创业) 、新 (创新) ”实践性教学体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等职业发展综合能力, 以应对“未来、市场、世界”的挑战。

1.“市场”

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的特点, 优化、增加适应性强的应用型、技术性学科专业, 把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科研活动与经济发展要求紧密相联, 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特色专业的教学质量。在课程设置上,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趋势,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重点培养创新型经营管理人才。

2.“研究”

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行实践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分析、工学交替、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指向的“工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设计和创新能力训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1) “工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为导向, 不断创新“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校企一体化”等多样化的产学合作培养模式, 可提高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让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 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形成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应以企业为主制定, 教学内容按企业要求设置, 教学环节按企业人才资源开发计划实施, 并按企业管理要求对学生实施职业素质教育。以企业为主实施教学, 可使企业的专门人才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 学生在掌握先进理论的同时, 更加突出地表现为“会干”。用企业的话说, 这样的人才“顶用”。这是以“企业为主体、全岗位合作、全过程管理、企业化培训”为特征的新模式, 是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中的新突破。

(2) “工作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督促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进行调研, 分析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以“工作导向”为中心开发和设计项目化课程, 应以企业业务流程为基础, 以整合和优化主要能力项目为载体, 以每个能力项目为线索, 丰富教学内容, 突出针对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例如, 把所有工作任务合并为若干个能力项目, 然后把完成项目需要的知识、技能、方法整合在一起, 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每个能力项目包括若干个技能项目、知识项目和态度项目, 围绕技能项目整合相应的知识和态度, 从而达到学习与工作相融合。

(3) “项目化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行工作导向项目化, 情景模拟, 案例分析, 工学交替, 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创新, 做、学、练三位一体, 教、学、做一体化, 产学研结合, 顶岗实习, 社会实践, 校企一体化, “师傅带徒弟”等教学方法, 以实践教学目标为依据, 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 按照实际工作任务、业务流程组织实践教学课程,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学习”

企业管理的经验、教训是不可多得的实践教学资源。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实践性项目化教学?

(1) 教师是实践性教学的灵魂。整个实践性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挥, 教师起的作用是“授人以渔”, 学生是“终身受益”。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迷宫”中迷失了方向, 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 让学生主动参与, 独立、负责地 (在团队条件下) 完成任务。例如, 在“生产管理”实践教学中, 在一家企业的生产车间现场, 教师只提出交货日期要求, 由学生团队结合所学的知识, 设计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然后经教师对计划内容给予指导后返回给学生, 让学生继续完成实践任务。这样可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 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活力。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应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综合能力的发展,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新思维开发等方面得到发展;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 聘请成功企业家担任学生学习、实践的导师, 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实践经验, 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构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3) 针对企业业务流程, 开展实践性项目化教学。跟踪、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掌握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循环轨迹, 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工业设计—生产主计划—采购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精度管理—设备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总经济查询与决策”的情况。[2]

4.“就业与创业”

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将这个系统工程的前期分析、中期加工、后期服务的每一部分做扎实、每一个环节做完美, 是高职院校应不断探索的问题。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不是只会读书, 更希望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 走出传统意义上的课堂, 进入实验室、进入企业实训基地。学校应强化实践教学, 将课程设置、实践能力训练与企业岗位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联系起来, 不断完善主动式人才定制培养模式,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使学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高职院校应把毕业生实习实训与就业进行有机结合,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力。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不断调整学生实践方式, 力求实习与就业相统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可促进人才培养整体质量提高, 可使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明显提升。同时, 还应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推动他们把获奖作品转化为创业项目。

5.“创新”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 新理念、新专业、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 学生只有持久学习, 才能使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应在学生中树立学习不再是随着毕业而结束的理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要研究新矛盾、探求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利用各种机会, 更新、深化知识, 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从更高的要求来说, 就是让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生活。

工作导向教学体系创新, 可有力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这种新的教育模式, 改变了学科型、课堂式职业教育模式, 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结合的教育改革方向。[3]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教职成[2011]6号.

[2]林月平.时代的召唤:船舶工业亟需提升水平[J].经营与管理, 2012 (11) :18-21.

上一篇:媒体缓存下一篇:中职学生失礼礼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