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内涵(精选12篇)
时代内涵 篇1
摘要: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 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 体现了高校的历史传承性、育人价值观、办学时代性、文化自信力和文化影响力。国内外的高校在岁月的沥炼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质, 实现了文化育人的殊途同归。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文化,时代内涵
大学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创新品格、价值取向和历史积淀。许多学者和高校试图更加清晰详细地描述和剖析大学文化, 发展出了诸多概念体系, 常用的就是把大学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综观这些概念体系, 虽然分析思路不同, 但是却表达同一个意思:大学文化既包含和反映着学校师生对大学本身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 又是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
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办学轨迹中, 我们不难发现, 文化对大学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效的影响堪称广泛而深远。麻省理工学院“理工人文相通, 博学与专精兼取, 教学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 耶鲁大学“教育不是求职, 而是为了生活”的办学宗旨, 清华因“厚德载物”涵养而成的严谨求实, 北大因“兼容并包”孕育而成的自由开放, 厦大以“南方之强”自勉自策的文化自觉。风格各异的大学文化在岁月的沥炼中形成了独特的品质, 实现了文化育人的殊途同归。
一、大学文化体现历史传承性
大学的办学历史是大学精神的基因, 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世界各国的大学无不在体现办学历史上大做文章。
哈佛大学把本科生宿舍作为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把现存历史最悠久建筑之一用作大一新生的宿舍。美国总统罗斯福曾住过的宿舍的门对面的墙上挂着罗斯福总统的画像。有的宿舍的墙壁上刻有曾经在此住过的学生姓名, 新生也可以通过网上查询获知本宿舍的“历史房客”, 宿舍已成为哈佛凝聚校友的一个重要纽带。
厦门大学对“爱国、革命、自强、科学”这四种精神的诠释和弘扬, 正是源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厦大以及后来者自强不息复兴厦大的那些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厦大内迁闽西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和陈景润校友为代表的科学精神等所体现的学校优良传统, 潜移默化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厦大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培养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数以千计的著名的物理学教授;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所在的科学馆,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才辈出, 对于后学者来说, 这些地方决不仅是学校建筑或科学研究的场所, 更是引领人生的炬坛。
二、大学文化体现育人价值观
育人价值观是大学精神层面的文化类型, 是大学办学最具有影响力的标尺。正是对育人价值观的极致追求, 才使得世界名校成为产生和汇聚世界文化精英和精髓的圣坛。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育人价值观传承了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 主张培养“全才”和“通才”, 注重批判性思维培养,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追求知识的内在价值。这些思想不仅使两所大学形成了强调发挥个人才智和潜力、注重学识深博与学术自由、重视知识的内在价值的传统, 长期以来也成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办学理念。
南京大学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 培育具有创造力、领导力和全球视野的领军人才。探索实施以“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为目标的“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 把本科四年大致划分为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实现了从通识教育到专业教育, 再至学生多元发展的无缝对接, 使学生真正拥有学习的自主权和发展的主动权。
复旦大学从2012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本科生住宿书院建设。学生按不同学科大类和专业分到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希德五个书院, 并在书院中度过自己的四年学习生涯。住宿书院试行师生共建, 每个书院设一位由知名教授担任的院长, 并有专职的书院导师和院系的专业导师。每所书院如何建设、管理, 将由学生自主选择和决策。为了使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能够充分交流, 书院按照大类融合和学科交叉的原则安排住宿, 力求为学生提供除了课堂教育、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
三、大学文化体现办学时代性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联系密切。大学文化只有把握时代脉搏、踏准时代节奏, 不断自我完善和更新, 才能保持充沛活力和创造力。
哈佛大学370余年发展历史是固守最初的办学理念和不断适应环境变迁的过程。哈佛最早是按照英国大学的模式办学。到19世纪后期, 由于所处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哈佛将英国大学的传统和德国大学的经验美国化, 创造出美国大学模式。
厦门大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网络生活中。开展“新青年说国学”传统文化网络沙龙等活动, 引导青年师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官方微信平台“故事忆厦吧”聚焦大学精神, 推出系列专题活动, 影响较为广泛。用“易班”等网络平台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寻访、优秀集体创建活动, 推进以“感动同辈”、“感念师恩”为主题的先进典型宣传活动, 引导师生见贤思齐。
暨南大学呼应国家发展新常态的要求, 实施“宁静致远工程”, 摈弃急功近利的管理模式, 不盲目追求学术GDP, 从思想、制度、队伍、保障、协同创新等五大系统入手, 着力给专家学者创造潜心工作、静心问学、安心育人的氛围。
四、大学文化体现文化自信力
(一) 自觉弘扬传统文化。
大学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先进代表。文化传承和创新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 保存、研究、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是大学的责任和使命, 也是大学体现文化自觉的重要表征。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史学研究上优势突出, 与此相应的是两校培养的人才体现出较好的人文学养, 很多人成为国家管理和教育领域翘楚。以多国籍生源为特色的暨南大学是目前全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 暨大十分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 每年的新生训练营都是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熏染。每年新生开学, 召集所有新生朗诵《暨南大学学子铭》, 围绕武术、书法、民族音乐和舞蹈等传统文化项目,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 善于坚守特质文化。
大学文化是大学立足世界的标识。千校一面、面面俱到、面目模糊, 是大学的失败, 更是文化的灾难。哈佛大学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耶鲁大学的求真务实精神, 使得两所高校能够在坚守学校传统中不断创新发展。两所学校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 大学文化既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积淀, 又是在历史的传承中与时俱进的产物, 是文化基因和后天发展合力作用的结果。
五、大学文化体现文化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学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在政府决策咨询和社会文化引领方面越来越显示出优势和责任。近年来, 党中央审议并通过了一系列的文件, 把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
复旦大学是全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先行者, 向国家和社会做了大量的文化输出, 展现了高校应有的文化影响力。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旗下的国际问题研究院拥有美国研究中心、亚太合作与治理研究中心等众多机构, 其推出的亚太问题专报, 为中央高层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
2014年, 苏州大学成立苏州东吴智库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简称“东吴智库”) 。一方面, 东吴智库广泛聚集学校相关学科和优秀人才等优势资源, 召开“对话苏州发展”论坛, 努力做好政府决策方案的建言者, 提升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 东吴智库也力求做好“顶天”与“立地”双向反哺的承载者, 在《成果要报》、《行政改革内参》等高端平台上发表研究报告近200篇, 促进了学术大繁荣, 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除此之外, 在苏州大学还有一个师生团体展现出了学校应有的文化魅力。2011年, 苏州大学成立艺术教育中心, 坚持以文化育人引领高校艺术教育。自成立以来, 中心在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组织文化艺术大讲堂等方面成绩斐然。其指导的艺术团多次登上央视舞台, 并受邀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柬埔寨王家孔子学院等地参加文化交流活动。2015年, 艺术团更是受到国家汉办和中国孔子学院总部的委派, 赶赴美国进行为期14天的巡演, 为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作出了应有贡献。
行走在大学校园中, 亭台楼阁、鸟语花香、人文风貌, 你所能感受得到的都是这所学校的文化。近年来, 大学文化逐渐成为评判一所学校的重要内容。如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所说, 大学文化能够真正反映大学的价值, 是大学最重要的竞争力, 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办学资源。学校办学的各项数据和指标固然重要, 但唯有大学文化才能显现出一所学校的整体价值。
教书育人是大学的重要使命, 文化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指引着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十三五”即将开篇, 新的历史时期, 大学文化也将表现出新的内涵和特质。这一切都植根于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 成长于一代代师生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蔡劲松.大学文化的哲学视角及本质内涵[N].光明日报, 2008
[2]刘尧.感悟大学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
[3]谷贤林.校园文化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影响[J].江苏高教, 2005
[4]谷贤林.校园观念文化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影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
[5]陈骏.三三制:培育领军人才成长的土壤[N].中国教育报, 2013
[6]吴春燕, 陈征, 罗发龙.暨南大学:浸润中国风盛载华夏情[N].光明日报, 2014
[7]宋旭红.哈佛与耶鲁:大学特色生成与发展的两种不同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8]谢维和.理解“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 2014
时代内涵 篇2
--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三月是个集体学习雷锋的时间。在此期间,有不少学校、社团组织活动,学习雷锋。在我看来,学习雷锋精神,并不只是学一次雷锋事迹、做一件好事、续写一篇雷锋日记那么简单。
雷锋精神是什么?固然是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是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但是,这一切的精神都有一个大前提:自愿,发自内心!心中有爱,有他人,有集体。
我读过《雷锋日记》,那里面有他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有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有他为战友服务的事迹……他做这些事,有人组织吗?没有。这算想组织,也组织不过来!可以说,这一切皆出于他自愿!
只有出于自愿,雷锋精神才不会“三月来了四月走”。
学习雷锋精神,不只需要“自愿”,还需要“心中有他人”。有些人够艰苦奋斗,够自强不息,也能干一行爱一行。可所做的一切,只为自己。毫无疑问,缺少了“为人民服务”,便不是雷锋精神。
赋予“三老四严”时代新内涵 篇3
创新国家、创新企业……任何创新都不能不依托创新文化推动,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只要赋予了创新色彩,它就与传统的经济与科技具有了层次、水平、质量、领域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它就能够创造出不同于传统经济、科技、市场的新经济、新科技、新市场,从而创造出新的社会财富。而这种创新,是探索者的勇气、是激情的迸发、是智慧的碰撞、是想像力的升华,说到底,是创新文化的发扬光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像力比知识重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
本期策划组织的这组文章,既有对创新文化的思考,也有部分企业在实践中对创新文化的探索,其中不乏闪光的思想、可借鉴的经验,但愿能给广大读者带来启迪。
★ 赋予“三老四严”时代新内涵
★ 从“创新中心”的转移所想到的
★ 创新体系四大支撑
★ “同心文化”构筑大唐长青基业
★ 概念创新是亮点
★ 资料链接: 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
从科教兴国看创新文化
创新成功需要创造性气氛
浪潮集团创新十条
“三老四严”曾经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为大庆油田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
如今的“三老四严”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又当展现怎样的风姿?
当前,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经济发展。作为我国最大的战略能源基地,大庆油田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备受世人瞩目。为此,大庆油田提出了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确保“原油硬稳定、天然气快发展”。围绕推进发展、构建和谐的两大主旋律,大庆石油管理局掀起了继承、发扬、创新和丰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新高潮,不断赋予其更科学的发展内涵、时代气息和文化品位,为企业发展培育独具特色的文化优势,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
充分认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文化力
当前,企业文化已经被定位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挖掘和打造强大的文化力,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新追求。就大庆石油管理局而言,在全力推进发展、构建和谐,实施集团化、专业化运作的新形势下,更需要将管理创新与文化创新紧密结合,通过文化力的培育,缓冲可能由管理创新带来的不适应,进而更好更快地实现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
“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是中央领导对大庆油田的殷切希望,这句话也昭示了:大庆精神是油田最大的竞争力。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大庆精神之所以是最大的竞争力,首先因为它是文化力。由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和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构成的大庆精神,是油田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和道德准则的集中体现,是大庆油田企业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特殊的、异常坚韧的文化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和大庆企业特色。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面临严峻的考验,国际敌对势力妄图用石油卡住我们的脖子,3年自然灾害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物质条件极端困难。早期的大庆油田,荒野一片,滴水成冰,职工们吃的是苞米面,住的是四壁漏风的马棚。一方面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另一方面我国石油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外国人预言,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开采出这个大油田。然而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几万会战职工,经过3年半艰苦卓绝的夺油大战,一举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了石油产品基本自给,结束了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时代,促进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全面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源在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迸发的巨大文化力,这种文化力最终形成了大庆持续高产和稳产的生产力。石油大会战中,几万名职工为了甩掉石油落后帽子,团结一心,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不论职务高低、不分分内分外,与各种各样的困难斗,体现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巨大的凝聚力。为了打井,职工们硬是把设备人拉肩扛到井场,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为了多出油、快出油,他们日夜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啃几口冻窝头,困了躺在钻杆下睡一觉。仅12O5钻井队在1971年完成的钻井进尺数就远大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显示出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强大的战斗力和竞争力。为了多快好省地把原油外运出去,技术员蔡升在隆冬腊月乘坐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油槽车万里测温,找出了油温变化规律,设计出科学的原油外运的起始温度;为了保持大庆油田高产、稳产,王启民宁肯把心血熬干,以敢为天下先、敢笑天下第一流的精神和气概,解决了提高油田产量的技术关键。大庆人求实、创新和奉献的精神,创造出了大庆油田的辉煌业绩,使大庆成为全国工业的一面旗帜,使大庆人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形象代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展现出了强大的形象力。近50年来,大庆职工充分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保证了油田连续20多年保持年产原油5 000万吨以上,累计向国家和地方财政上缴各种资金2 214亿元,是国家给油田总投资的44倍;累计为国家出口原油近3.44亿吨,创汇482亿美元。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大庆精神也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一样,成为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动力。
由此可见,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就是强大的文化力,正是因为有了它,才有了大庆油田第一次创业的辉煌。
持续赋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时代新内涵
有人断言:今后的发展中,文化力将成为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大庆石油管理局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推进发展、构建和谐、再铸辉煌的力量源泉,是具有战略远见的。
大庆油田重组分立以来,在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团结一致,脚踏实地,共谋发展,克服了主营业务不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各种矛盾凸现等不利因素,历经风雨见彩虹,实现了和谐与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局党委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形势,坚持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有着直接关系,从“四个敢于”、“五项要求”、“六种素质”到“十字”方针,都是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继承与创新,起到了凝心聚力、同频共振、致力发展的作用,为管理局顺利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企业挣钱了,日子好过了,不少人由此产生了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艰苦奋斗精神、工作推进能力、严细认真态度都有所减弱,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和警惕。因此,如何创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育推进发展、构建和谐的文化力,实现企业持续发展,是油田思想政治工作者们亟待思索和解决的课题,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要实现大庆石油管理局的文化创新,就要持续不断地赋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要从深入挖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新内涵入手,如:“爱国”以兴企为本,“创业”以创新为魂,“求实”以诚信为先,“奉献”以共赢为根,将大庆精神由“爱国、创业、求实、奉献”8个字变成一个系统化的充满时代特征的企业精神体系。当务之急,必须要结合大庆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的新环境来重新阐述“三老四严”。因为“三老四严”是大庆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点。
在继承中创新,不仅符合文化力的成长规律,更符合大庆石油管理局的历史进程与现实需求。“三老四严”虽然不过时,但需要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要结合科技创新、勇闯市场、服务客户、组织生产、岗位操作等经营管理实践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积极探索以“三老四严”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管理模式,引导干部职工用“三老”树人、靠“四严”立业,遵循“用大庆精神保证质量,以‘三老四严’取信用户”的质量方针,践行“坚持‘三老四严’,做到五项要求”的职工基本行为规范,打造以诚信为特征的经营管理文化。要大力宣传“三老四严”是一种诚信文化,是一种军队文化,从这两个方面来重新挖掘“三老四严”。在企业中倡导“三老四严”,就要求干部要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考、善于驾驭、勇于负责,创造性开展工作。对待职工群众,动真情,讲实话,办实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先进性;在职工中倡导“三老四严”,就是要求职工群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想实事,干实活,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在市场中倡导“三老四严”,就是要做到市场与效益并重,优质服务,诚信经营,合作共赢,不断满足用户需求。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构建和谐企业需要以诚信为基础。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诚实守信的具体体现,是时代的具体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我们坚信,立足企业发展实际,结合职工思想实际进行创新与实践,就一定能使曾经在提高创业觉悟、规范创业行为、铸就创业辉煌中的“三老四严”以其新内涵、新境界引导新时期的铁人队伍创造出新作为、新业绩。
波澜壮阔的“原油硬稳定、天然气快发展”和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的伟大实践,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创新丰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认真实践“三老四严”中把“三老四严”变成发展的文化,以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保障国家石油战略安全作出大庆油田的新贡献!
(王立夫系大庆石油管理局钻探集团党委书记
李秀恩系钻探集团党委副书记
范立凯系钻探集团企业文化部副经理)
魏晋风流的时代内涵分析 篇4
魏晋士人这种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任性旷达的处世方式、率真自然的人格精神和哲学态度, 被后人誉为魏晋风流。“魏晋风流”所代表的文化现象始于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名士, 酷爱老庄, 崇尚清谈。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名士群体则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东晋诗人陶渊明则成为魏晋风度的极致。身处乱世的魏晋文人名士, 他们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 但是, 因为他们身处乱世, 虽有大济苍生的雄伟抱负, 却没有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途径, 他们只能用放纵情感、任性旷达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 并以那些与一般人不同的为人处世方式表达着对苦难人生与社会的关注、对黑暗朝政的不满与无奈。
一.“纵情于自然”成为多数魏晋士人的人生选择
魏晋士人生活在命运无常的社会环境之中, 心灵深处无不在寻求对时代束缚的解脱, 感叹人生无常成为魏晋文学的主旋律。纵情于自然成为文人解脱于人生苦难的主要方式。
魏晋风度的产生与形成, 与东汉末年兴起的士族阶层有紧密联系。士族垄断着统治阶层, 垄断着做官的统治权力, 拥有可以与皇权平分秋色的政治特权与庄园经济。他们既是政治掌权者, 又是经济占有者, 更是文化特有大族, 如当时的王氏家族是书法大族;谢氏家族则是诗歌家族, 因此, 魏晋风度可以说是魏晋政治经济特权的特产, 更是精神贵族的专权。王公贵族不仅占有大片土地, 而且占有许多衣食客和佃客。魏晋时期的庄园成为世族士人游乐赏玩、娱目欢心之处。西晋安阳乡侯石崇, 封爵虽未拜相, 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最张扬的贪官富豪。石崇的金谷园同当时许多庄园一样, 既是田庄, 也是园林。这座庄园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 “去城十里, 有田十顷, 羊二百口, 鸡猪鹅鸭之类莫不毕备” (《太平御览》卷919引《金谷诗序》) , 这里不仅为石崇提供生活必需品, 也是他接待宾客的休闲娱乐场所, 多次在这里举办大型聚会。西晋文人潘岳作为石崇好友, 在其《金谷集作诗》中描绘金谷园内青柳依依、溪水潺潺、绿树浓荫的秀丽风光。潘岳在其《闲居赋》中也叙述了自己建于“洛之埃”的庄园及在庄园中的悠闲生活。
魏晋士人情绪苦闷, 心情焦虑不安, 唯愿纵情于自然美景, 纵享人生之乐, 也因此将庄园看成是“千乘嬉宴之所”。魏晋时期的庄园是士族享受人生的主要场地。魏晋士人由于政治黑暗, 产生了对于生存与发展的焦虑和痛苦, 所以在他们纵情人生的过程中, 也有对人生无奈的茫然与感慨, 将庄园生活看作他们最为理想的生存状态。而西晋名士“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更是将隐居生活发挥到极致, 避入大自然———竹林之中, 以最大限度地逃避现实, 将自己藏进一个带有浓厚梦想色彩的精神幻境中以寻求精神的逍遥。
二.魏晋士人思想自由多元, 百家争鸣尽显风流
思想的自由、解放与多元化发展, 导致魏晋时期, 尤其是建安、正始和太康年间, 文坛上高潮迭起, 诗歌、辞赋、散文、小说、民歌及文学评论等诸方面都有引人注目的成就。生活在社会中上层的魏晋文人面对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社会现实, 他们想通过施展自己的才华来改变这一切, 然而, 残酷的社会现实又让敏感的他们感受到人生之短促、生命之脆弱, 个人之渺小, 这种心理感受反映到文学创作之中。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不仅是魏晋时期成就最高的文人, 更代表了魏晋风度的极致, 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陶诗多写田园生活, 风格自然冲淡。他在日常生活中探索诗意, 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田园诗这一新的诗歌流派, 将大自然提升到美的境界。
魏晋时期的文人敢于标新立异, 开创了许多新的文学题材。阮籍的咏怀诗、潘岳的悼亡诗、左思的咏史诗、郭璞的游仙诗等, 在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自然之间拓展了更为广阔的文学空间, 为后世文学, 尤其是诗歌拓宽了发展空间。这一时期的文人深入探索并提高了文学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曹植的诗赋, 很讲究语言技巧, 对偶等修辞大量运用。西晋张华、陆机、潘岳等人, 在语言的对称美、辞采美方面大力开掘。陶渊明的作品语言更是质朴自然、明净冼练。有美文之称的骈文最为兴盛, 赋受骈文影响, 发展成为形式华美的骈赋。
魏晋时期的小说创作及文学理论批评, 成就颇为显著。以晋干宝《搜神记》、刘宋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的轶事小说, 开创了后世笔记小说之先河。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则代表着文学批评的兴起, 促进了文学的独立和发展。
魏晋以来的社会动乱导致了封建集权统治相对削弱, 文人摆脱了两汉经学的束缚, 思想上极为解放, 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自先秦诸子百家之后的第二次百家争鸣现象。由于玄学、佛学对文学创作的渗透, 形成了魏晋文学创作对自然与率真的追求, 对言意与形神的追求, 使魏晋文学作品中也展现出旷达、任性、率真、自然的魏晋风流。
三.纵酒酣歌, 潇洒旷达, 魏晋士人尽显真性情
魏晋士人面对乱世的人生百态, 在文学领域更多地创作出对脱离生死观之后对想象中神仙一般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歌咏隐逸生活的作品。“竹林七贤”率真自然, 常聚于竹林之下, 谈文学, 说玄学, 清谈之余更是纵酒酣歌, 麻痹自我。他们的作品, 更充分反映了魏晋文人的心态———动荡不安、长期分裂的社会, 一些士子文人总是莫名其妙地卷入党争、遭受到政治迫害, 这一切的一切, 令他们不得不用酒精来麻醉自我, 以纵酒来躲避现实中随时可遇到的灾祸, 以酒后的酣歌来发泄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
由于残酷的党争祸乱和生命的朝不保夕, 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他们不论是委曲求全、投靠权贵, 还是隐居于自然, 暂时进行自我麻痹, 都摆脱不了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恐惧。他们在外表上看起来极为洒脱, 内心深入却对现实与人生极为无助, 这种矛盾与无助则构成了魏晋风度中最为深刻沉重的一部分。
魏晋时期统一王朝消失, 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倾轧, 政局变幻不定。黑暗动乱的社会现实让当时的文人名士出仕而不得, 只能苟全性命于乱世, 他们率性而为, 不拘礼数, 体现出一种旷达任性的风流气象。他们的言行对当时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世说新语·任诞》篇记载王子猷雪夜访友戴安道, 未至而返回, 当有人问起时, 他却说自己乘兴而来, 兴尽而返, 为何一定要见到戴呢?这又是何等的率真而为, 任性旷达, 清傲脱俗。《世说新语·简傲》篇记载:“王平子 (澄) 出为荆州, 王太尉及时贤送者倾路。时庭中有大树, 上有鹊巢。平子脱衣巾, 径上树取鹊子。凉衣拘阂树枝, 便复脱去。得鹊子还, 下弄, 神色自若, 旁若无人”。他们这种只凭兴致做事的异端行为, 却能够体现出魏晋名士潇洒任达、不拘形迹的真性情。
魏晋风度是魏晋士人所特有的人生观念, 是他们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为追求人生理想而超脱现实苦闷生活的独特方式。魏晋文人所展现出来的魏晋风流让后世读者看到了他们的本真与率性、自然;解读到了魏晋士人对黑暗压抑社会的强烈反抗。他们洒脱旷达、率真任情的言行与作品, 为后世人展示了人性自由的光辉。魏晋风度不仅体现出我国文人志士们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气质与高洁灵魂, 更以他们在乱世中看似狂乱实则清醒的思辨触动了读者的灵魂, 更为后世同样处于困境的士人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与融入大自然的放旷生活理念。令后世文人, 无论身处逆境, 还是生于和平, 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坚定的自信去对待人生与社会, 并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追求自身精神的解放, 去实现自身的价值。魏晋风流不仅在当时具有时代意义, 对后世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要:战乱与分裂是魏晋时期最显著的社会特征, 面对社会的动荡、政治的腐败, 大量士人莫名其妙被卷入党争、惨遭杀戮的黑暗残酷现实, 魏晋士人对自身的命运很是无奈与无助, 于是, 任情、任性、及时享乐的思想极为流行。分裂与动荡使整个社会丧失了中央集权的高度统一, 两汉以来经学的束缚也大大减弱, 使魏晋士人获得了思想上的自由与精神上的解放, 他们崇尚自然, 寄情山水, 言行之中展现出率真自然、潇洒放旷的内在人格, 形成魏晋所特有的时代风流。
把握时代内涵弘扬雷锋精神 篇5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虽然时代变迁,但雷锋精神包含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更加显示出闪光的意义和价值。在我看来,作为一名集中采购工作者,学习雷锋精神关键要同采购工作相结合。
首先,坚持把奉献精神同依法规范采购相结合。
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需要通过为他人服务体现自身的价值。当前,要营造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应教育引导人们自觉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把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
其次,坚持把敬业精神同开展和谐采购相结合。
雷锋无论在哪里都能自觉服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勤勉敬业,精益求精,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不仅是谋生的手段和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发挥自身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在新时期,改革开放为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合理流动创造了良好环境,为个人施展才华和抱负提供了广阔天地。我们应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的选择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挥积极作用,不负人民、不负时代。
三是坚持把创新精神同提升采购手段相结合雷锋不仅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而且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创造者。他在学习和工作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体现了一种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科技和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科技和文化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要求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四是坚持把创业精神同倡导节俭采购相结合在雷锋精神丰富的内涵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是一个重要方面。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踏踏实实艰苦奋斗,老老实实勤俭创业,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讲排场、摆阔气的不良风气,尤其要反对慷国家之慨、挥霍奢侈的腐败作风。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内涵 篇6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政治发展的新境界
著名政治学者路逊·派伊认为:“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是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政治条件或政治形式的生成过程;政治发展是工业社会典型政治形态的生成过程,工业化使政治形态出现许多共性,因而所有工业化社会无论实行民主与否,都有一套相同的政治行为模式和标准,此即政治发展。”虽然路逊·派伊的观点带有西方的价值观,但还是反映了政治现代化的基本方面和主要过程,指明了政治发展所要经历的变迁过程。路逊·派伊看到了现代化过程中经济成就的取得必然离不开政治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生产关系的改革和调整。在西方学者看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只有经济改革没有政治改革的论调仍此起彼伏。事实上,若没有政治体制的改革,中国不可能取得今天经济社会领域的如此巨大成就。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平指出:“我们要警惕西方媒体对中国民意的副作用,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经济上赢了,但是舆论上没有赢。”西方媒体囿于观念的局限性审视中国,总是以惯有的“民主偏见”和“制度优越感”来抹杀中国的政治发展成就。
我国的政治发展就是在西方的围攻和质疑中愈加稳健成熟,经受住了各种风浪考验,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干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国首次系统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核心政治理念。国家治理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是我国政治发展的新境界。
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理论上的“飞来峰”,而是深深植根于我国建设、发展、改革的实践经验。首先,高度重视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建设。1965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同外国党的领导人谈话时就曾提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加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共产党还实现了领导集体权力交接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领导体制更加成熟。“任何政治体制,最为根本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进行权力交替。这个问题不解决,社会就难以有一个持续的、稳定的政治秩序。”其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党章总纲中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现代化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以人为本,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解决了13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实现了6亿多人摆脱贫困。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提升到2013年的8.3万亿元,由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中上等收入国家。不仅创造了人类减贫史的奇迹,也是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最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我国自古就有立木南门来完善推广制度法令,从而取信于民的传统。“中国在现代化发展中,需要完善政治体制。一个社会要长治久安,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体制。完善和构筑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模式的总则是不断扩大和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这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目的。”政治制度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中最关键的一环。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建立和完善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局,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促进了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治国理政的新常态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主动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各种严峻挑战、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策,也是构建政治生态实现政治发展的新常态。在根本性的问题上,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决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更不能随意“翻烧饼”“瞎折腾”。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时指出:“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从外部环境看,国际治理环境趋于复杂,西方“和平演变”未曾消停,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西方的战略遏制若隐若现。斯诺登事件揭开了美国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对我国进行网络攻击和渗透的黑暗一幕,暴露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薄弱一面,主流意识形态、国家政治安全受到外部势力非传统形式的挑战。网络空间正成为反华意识形态渗透的桥头堡,如同不见硝烟的战场而客观真实的存在,考验着我国政府现代治理能力。古人云,欲灭人国者,先灭其史,乱其意,诛其心,夺其志也。网络空间里怀有特定政治目的的敌人像特洛伊木马一样隐身于亿万网民中,大肆释放精神病毒。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对社会负面问题穷追猛打、执拗不放,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在网络上“点火浇油”,瓦解人们的精神信仰。
从国内环境看,虽然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关键期,难啃的都是硬骨头,国家治理的任务并不会轻松。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一些领域受西方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浸染加深,改革意识弱化,进取精神衰退,消极腐败风险加剧,怀疑观望情绪有所抬头。政治软骨、精神缺钙、信仰缺失、骨子里崇洋媚外正成为慢性病。有的干部谈马列没有底气,谈制度没有自信,谈历史没有感知,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摇摆、在错误思潮上认识模糊、在谣言杂音前盲目跟风,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知识匮乏成为短板。思维西化、权力异化、监督弱化、执行过场化、政绩取向短期化问题仍然突出。错误的社会言论仍有滋生的土壤和发酵的空间,如精神鸦片一样麻痹国人。只谈民主,不谈集中,割裂了民主集中制的关系。只谈自由,不谈法制,削弱了法制的约束力。只谈中国的问题,不谈西方的问题,陷入了“西制”迷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优化治理能力、推进治理体系制度化的路径选择,是化解局部风险、克服精神懈怠的现实要求。只有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新常态,才能提高国家实力、执政能力、行政效力,进一步彰显法治公信力、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政治发展动力。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民主政治的新理念
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利于扭转对民主的刻板认识,引领世界政治潮流的话语权。国际政治话语权和解释权长期被西方学者垄断,重民主轻治理、重理念轻实践的倾向十分突出。西式民主被包装成解决各国发展问题包治百病的万能良方,看似无往而不利。美国更自诩为民主灯塔,试图以其框定的政治模式照亮他国的政治发展。凡是符合西方口味的就视为正确,不符合西方标准的就加以妖魔化,陷入了“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误区。西方媒体鼓吹神化西式民主,引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迷幻和膜拜,并借机煽动该国民众的对立情绪,千万百计制造思想混乱,抹黑执政政府形象,趁势幕后操纵社会团体故意采取违法边缘的行为激发社会暴力混乱,进而以此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将一国人民的福祉沦为民主的试验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阐述的就是一种民主态度。民主的实质是尊重和妥协,求同存异,用文明协商的方式化解分歧,实现互利共赢。西方民主奉行双重标准,以民主之名,行侵略之实,沦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工具。国家治理更强调尊重一国主权和国情,体现国家能力和综合指标,不以意识形态为名搞价值观输出,不以政治制度差异为借口搞政权更迭,突出政治发展的共性和民主治理的绩效,是更容易被国家社会普遍接受和认知的主导性政治话语。
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助于正确把握民主和治理的关系,破除对西方民主的盲目崇拜,丰富民主政治的内涵。新世纪以来,美国利用推特、脸谱等网站放大中亚、中东等国家的社会问题,以虚假的民意绑架政府,以信息思想战进行“民主渗透”,培训反对势力,资助独立媒体,以“索罗斯基金会”和“美国民主基金会”等资助的非政府组织发起街头抗议示威,以期扶持西方代理人上台。更为严重的是,民主的异化导致政府权威性不足和权力的真空,极端恐怖组织崛起,不仅对区域安全构成了威胁,也随时威胁全球安全。人民不仅没有获得所谓的自由民主,反而生活于水深火热中。当人民的生存和安全都受到威胁的时候,民主、自由、人权等动听口号都沦为空头支票,最终由人民的血泪埋单。惨痛的教训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西式民主绝不是灵丹妙药,也绝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性政治制度。脱离治理空谈民主的口号,民主终究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徒有民主的形式,并无治理的效用,这样的民主只是华而不实的装饰品,不能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终究是缺乏生命力的。如果民主带来的是治理失败甚至是人道灾难,那就是赤裸裸的伪民主,要被人民唾弃。如果以民主价值观的差异为借口去伤害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是非常不道德的,并将引发更大的治理危机甚至地区性混乱,催生无政府主义和恐怖主义。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道路的重大宣示和明确诠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和历史传承性决定了每个国家不同的治理模式,并不像西方国家所强调的发展模式具有普世性和唯一性。民主体制的选择有其发展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也是各国人民自身选择的结果。“一定的政治体制必须适应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政治文明建设不可能超脱每个国家的发展实际。制度选择好不好,发展道路对不对,还是要以有效的治理来说话,也只有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国家治理理念无疑更注重政治发展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是战略性务实主义的体现。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构建现代文明国家形象的重大战略,有力地回应了对中国政治的污名化论调。国家治理能力是当今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拥有历史悠久的治理文明和内涵丰富的治理经验,我们绝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妄自尊大,也绝不自我矮化、妄自菲薄。由于西方政治价值观话语霸权,我国政治理念的传播处于守势。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价值观体系得不到有效果的充分传播。西方人听不懂,中国声音出不去,我国的国际政治话语体系处于被动构建、被动回应状态。国家治理现代化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既强调吸收我国传统治国理政的智慧,又突出借鉴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不仅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更符合多数国家的发展愿望。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执政兴国的新跨越
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一切领域。社会学家丹尼尔指出,它是“一个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过程;因此,按照现代化规则生活的人们,认为它是一个连贯一致的整体”。现代化的主要方面:“都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教育、以及传播媒介的参与等等,并不是零乱地偶然发生的。”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因素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经常有规则地一起出现,从历史来看,也许是因为它们必须并肩同行”。治理能力也是必须与现代化诸多因素同步的,治理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是政治发展的集中体现。
“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反过来,政治发展也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原因。”改革开放30多年来保持经济高度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经济体量的快速扩张、利益意识和冲突日益明显,经济体制历经深度变革,转型倒逼改革压力加大,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滞后矛盾显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同步保持基本平衡尤为重要。“现代化意味着各种新和旧、现代和传统的群体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是作为一个群体而存在的;意识到自己在与其他群体关系中的利益和要求。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最大区别是:人民在大规模的政治组织中参与政治并受其影响的广泛程度。”要维护社会的基本稳定和良性发展,必须提升治理体系的制度化水平和承载能力,整合多元社会价值和利益表达。
校长魄力的时代特征和特定内涵 篇7
一、政治上具有坚定性
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是衡量领导者魄力的首要标准, 这一点对于校长来说尤为重要。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 领导者只有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牢牢地把握方向, 驾驭全局, 才能在各种困难和风险面前发扬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精神。如果在政治上浑浑噩噩, 左右摇摆, 就势必会迷失方向, 丧失斗志。有魄力的校长应该成为政治上的“掌舵人”, 在各种大是大非面前必须头脑清醒, 立场坚定, 绝不能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当前,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个根本的政治方向问题上, 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问题上,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上, 在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上, 必须做到全面准确、坚定不移。无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风险, 校长在这些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上, 不能有丝毫动摇。否则, 胆子越大, 干劲越足, 偏离正确的方向就越远。
二、思想上具有敏锐性
在瞬息多变的时代, 要求校长必须具有战略的眼光和远见卓识, 而校长的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则来源于其思想上的敏锐性。校长思想上具有了敏锐性, 就能在千头万绪的纷繁工作中增强预见性、科学性和创造性, 就能在处理各种急、难、险、重的任务和突发性事件中应对自如, 掌握主动。因此, 有魄力的校长首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能在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就预测到其未来发展趋势, 判明其利害, 从而未雨绸缪。其次, 要有敏锐的鉴别力, 能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分清是非真伪, 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最后, 要有敏锐的应变力, 能在客观条件和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快捷地调整原定的方案或决策, 采取新的应变举措。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以备应变、以快应变、以新应变。
三、工作上具有创新性
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极其关注, 教育的外部环境在逐步改善, 教育的地位在逐步提升, 教育的投入在逐步加大, 教师的待遇在逐年提高。但教育也客观地面临着很多矛盾和问题, 校长要敢于面对, 敢于担当, 敢于创新。除了正常的学校管理、队伍管理、经费、信访、安全隐患等问题外, 校长还要敢于正视一些潜在的、隐性的矛盾和困惑,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创新带来的困难。一所学校要想办出特色, 实现新跨越, 没有改革和创新的举措是不可能的, 但要改革创新, 必然带来一些矛盾和困难, 如果我们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胆魄, 就只能墨守成规, 安于现状, 没有发展。二是社会过多的苛求带来的困惑。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也是全社会关注最多、焦点最集中的一个领域。教育工作的一点一滴、教师队伍的一言一行时刻曝光于广大群众面前。当前, 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在教育形象的社会知名度提升的同时, 给校长带来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担当的社会责任越多, 校长对自己要求必须更高, 做得更好。三是体制机制带来的困惑。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新观念、新模式、新举措在不断地演绎, 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 教育均衡发展还很艰巨, 师资队伍还很窘迫, 硬件投入还有待完善, 学校公用经费依然不足。机遇往往潜藏于差距之中。校长要敢于面对各种挑战与差距, 敢于创新, 向内挖潜, 寻求突破。
有魄力的校长在日常工作中, 不仅能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指示决定,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不仅能继承前任所创下的业绩,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开创出新的局面。盲目机械地照抄照搬上级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指示决定, 或四平八稳地守摊子, 不是个好校长。有魄力校长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敢于从实际出发, 把对上负责任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 以“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为标准,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力争为本单位或本地区创造出一流的教育业绩。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 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 等待观望, 抱残守缺, 不思进取, 就永远走不出新路子, 打不开新局面。
四、决策上具有科学性
校长是决策的主人,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能否科学决策关系到工作的成败。校长表错一次态、拍歪一次板, 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有魄力的校长应是一个明智的领导, 他们同样也应具有很强的科学决策问题的意识, 从决策目标的确立到决策方案的制订以及决策方案的决断, 每一步都应自觉遵守科学决策的程序和原则, 绝对不能凭经验来推断, 靠胆子来拍板, 用一锤子来定音。在进行每一项决策前都要深入调查研究, 广泛听取意见, 辩证分析评估, 然后再做出科学的决断。那些以“敢于负责”超越集体领导、以“果断拍板”取代议事程序、甚至用“强调集中”排斥民主的做法, 会使决策陷入盲动的境地, 最终会导致决策的严重失误。
五、指挥上具有果断性
指挥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能, 领导者在实施组织指挥中, 沉着冷静, 干练果断, 这是有魄力的表现。当确定所决策的目标方向是正确的, 就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实现这个目标的要求进行组织指挥, 不被流言所动摇, 不被困难所吓倒;当发生突发性事件时, 就要做到处乱不慌、处变不惊, 果断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不能犹豫不决, 束手无策, 左右徘徊, 当断不断, 必受其乱;当时机未成熟时, 就要善于依势顺势, 创造条件, 等待最佳时机的出现;当机遇到来时, 就要及时抓住, 立即做出抉择。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错过良机, 再周密的决策都是徒劳无益的。
六、落实上具有有效性
校长的魄力如何, 最终还要通过工作落实的有效性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的所有成就, 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 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 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 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 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种规章制度, 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因此, 校长必须提高执行力, 强化落实力。具体地说, 必须做到“五要”:
一要抓出成效。有魄力的校长对每一项工作和任务不会只停留于发号召, 造声势, 做指示, 听汇报, 靠文件指导, 靠电话布置;也不会把决心当行动, 把口号当实绩;更不会说空话, 鼓虚劲, 办虚事, 结虚果。而是把主要精力实实在在地用于抓落实上, 把决心、计划、措施付诸实践中, 在具体工作中见成效。
二要有目标取向。校长要以工作目标任务为中心, 规划自己的工作能力, 提高办事效率。将工作任务按轻重缓急分成“ABCD”四个等级。标A的表示事情非常重要, 应该立即先做;标B的表示应该做的事情, 尽量尽快完成;标C的是不会对目标的实现有什么影响的事, 这类事做不做都没什么妨碍;标D的是表示可以把相应的事情交给别人做, 这样自己就可以把时间更多地用在A类事情上。
三要细化执行步骤。校长在制定工作方案或计划后, 还应把总体目标细化成简单明了的执行步骤。比如, 将目标分解到各处室部门, 列出表格, 做到一目了然, 有清晰的指挥系统和岗位职责, 有合理的考核、总结、评价, 并能根据工作重点, 确定哪些该优先发展, 哪些先让一步实现整体优化等。
四要抓好中坚力量。管理措施最终要通过教师来贯彻落实, 尤其是年级组长、班主任和教研组长等中坚力量。校长抓管理措施的落实, 不能只是简单的目标分解, 强硬的责任归属。要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 个个身上有责任, 还必须激发每位教师想干事、干好事、真干事、干实事、实干事的激情和活力, 打造一支务实高效的教师团队。
五要构建长效机制。抓落实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做到全程监控, 全员跟踪, 确保目标计划的实施不偏离正确轨道, 保证业务流程顺畅、高效, 及时纠正偏差, 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校长的魄力无处不在。有魄力的校长始终淡定从容、处变不乱、宠辱不惊, 有魄力的校长深思熟虑、谨言慎行、言出必行。一言以蔽之, 校长的魄力是学校在风雨中前行的定海神针。
全媒体时代新媒介素养内涵分析 篇8
一、对全媒体时代新媒介素养的内涵分析
所谓的全媒体时期的媒介素养其主要指公众在对新媒介进行接触、解读和使用的过程中其体现出来的素质以及相关的修养。媒介素养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以英、美和加拿大等国为代表。在其内涵方面, 新媒介所体现出来的素养则要和传统的媒介以及网民的素养区别开来。传统的媒介素养则主要以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代表, 包括理解、质疑、创造、选择等方面的能力。但是这种媒介素养有着本身的局限性, 将公众对媒介信息接收、批判能力放大, 而忽视了对媒介的使用能力。此后随着新媒介对传统媒介素养所带来的冲击, 其提出了网民素养方面的概念。例如, 彭兰教授在对网民素养的定义中则更为重点强调公民的道德和法律、民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意识, 从而将媒介素养和公民的素养两者结合起来, 认识到网民素养的社会复杂性。但是, 这并不能够说明所谓的网络素养其就是现在我们所研究的新媒介的素养。而以网络媒介为主要的, 其还包括数字电视、手机等, 并强调对社会性和公众运用方面的能力。
二、对新旧媒介素养结构分析
媒介信息的传送者、信息受众及媒介信息是媒体的三大结构组成, 不管是新媒介素养还是传统媒介素养与这三者都有着密切关联, 但二者的结构组成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媒介的时代, 大量的数据信息通常位于金字塔的底步, 而媒介信息则处在中部, 传递者则在该金字塔的顶部。要想对媒介素养进行深入研究就要从该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着手。以媒介信息的接触角度来看, 在传统媒介中几乎所有的社会信息都是由信息传送者进行传播的, 信息传送者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而其他的信息接触和发布者则其地位处在从属的地位。通过上述的信息可以看出, 传统的媒介当中信息的传递者通常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在这种形势之下的信息的受众者通常很容易受大众媒介传播信息氛围的影响, 形成一种人数较为集中的群体思维。以信息传播和媒介使用角度来看, 在传统媒介中信息受众与媒介信息的传送者之间的关联较小, 具有明确的界定, 可谓是泾渭分明, 只有具备专业知识的媒介精英才能掌握媒介信息, 受众无法享有媒介使用权, 只具有信息反馈、评论的权利。在传统媒介中, 媒介信息属于一个闭合单向的传播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迎来了全媒体时代, 网络、博客、社交网站、微博新媒介崛起, 媒介生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媒介时代传送者的信息垄断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并在科学的推动之下体现出扁平化的趋势。在全媒体时代, 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新媒介进行信息传递, 将自己所获得的信息以多种媒介形式传播到网络当中, 并可以对其他民众所发布信息进行评论。新媒介时代, 普通民众在信息传播、接触、理解及媒介的应用上与媒介传送者拥有同样的权力及地位, 缩小了传统媒介中信息受众与媒介信息传送者之间的差距, 呈现出扁平化发展趋势。在该形势下, 媒介信息传送者与信息受众之间可以交互转化与运作, 二者之间是一种开放式构造,
三、探究全媒体时代新媒介素养的本质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表明, 媒介素养是人们认识、理解、批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媒介素养, 其实质是在面对各种传媒信息时人们对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评判能力的综合表现。受众的媒介素养和信息传播者的媒介素养会有所不同, 受众要具备正确选择、理解、分析、批判媒介信息的能力, 而信息传播者要在遵守传媒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创造和制造信息的能力。而全媒体时代, 任何人都可以充当受众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 所以他们应该具备综合的媒介素养。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全媒体时代, 如何获取信息已不再是困扰人们的难题, 面对众多的信息如何正确理解、选择、评判这些信息是人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这就要求受众和信息传播者具备较高的分析信息能力及评价信息能力, 能够去伪存真, 选择对自身有益的信息资源。在网络虚拟环境下, 很多网民存在某种程度的非理性媒介素养, 情绪化、言辞过激、偏激性言论较为盛行, 面对这些负面信息受众必须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 增强对负面信息的“抵抗力”, 以科学、理性的认识、心态评判这些负面信息。在全媒体时代, 受众和信息传播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在这一转型期要加强对人们的新媒介教育, 使人们懂得如何更好地运用媒介传播信息知识和相关技巧, 提高民众的表达、交流能力, 此外还应该明确民众作为传播者所能享有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 做到遵纪守法、恪守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 严于律己, 传播正确信息、合法信息。
四、总结
在新旧媒体交替时期, 通过研究全媒体时代新媒介素养的内涵及本质可以有效促进新媒介教育的发展, 并有效解决了因新媒介素养教育缺失而造成的信息侵权、媒介依赖过强、信息解码偏差导致的传播偏向等疑难问题, 提高了民众的媒介素养, 该项研究对全媒体时代新媒介素养培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迎来了全媒体时代, 网络、电视等新媒介迅速崛起, 媒介生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媒介素养提出了全新要求。本文在论述全媒体时代新媒介素养定义的基础上, 对新媒介素养转型结构及媒介素养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 分析媒介素养的本质对提升民众媒介素养、加强新媒介教育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新媒介素养,内涵,本质,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贝贝.自媒体时代媒介控制与个体媒介素养——以《权力的媒介》为假设[J].商, 2013 (18) :188+107.
[2]赵明炬.新媒介浸润下的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党支部教育功能融合[J].吉林化工学院报, 2013 (10) :88-91.
浅议新时期师德精神的时代内涵 篇9
一、爱与责任的本质诉求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种价值取向, 包括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指向。对学生而言, 以人为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来开展, 它凸显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 说明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教育的归宿点, 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所在。对教师而言, 教师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 也必须不断学习和锻造, 使自身的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和完善, 尤其是教师个人品质的完善和提高。
二、爱与责任的教育理念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教师不仅要按照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还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这是从更高境界对师德的要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以人际间的依赖关系为基础发挥作用的, 更需要以爱的胸襟来容纳并倾注着无限的希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说明教育是一种关于爱的事业, 教师的爱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动力源, 是无条件地关注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样, 教师就会发自内心并贯穿于言行地尊重教育事业、尊重学生、尊重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切关系对象, 才能使得师生在“教”与“学”中交织互动, 真正融为一体并得以升华, 以至获取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三、爱与责任体现了新时代教育的核心价值
1. 爱与责任是实现中职生全面健康成才的重要保证
毋庸讳言, 中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极其关键的时期, 对学生未来人生之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 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教师的德行境界与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和谐与自由的成长密切相关。在中职教育中, 教师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修养具有强烈的凝聚、导向和激励功能, 引导学生并激发其特有的教育潜质, 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从而促进中职生素质全面而和谐发展。
2. 爱与责任体现了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核心
时代内涵 篇10
1 把“仁者爱人”与“以人为本”结合起来
“仁”在中国传统道德价值中居于核心地位。“仁”简要理解, 就是“仁者爱人”。在社会生活中, 离开同情心, 离开“爱人”做不到真正的仁。“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是对“爱人”最起码的解释与要求, 如果只为个人利益着想, 是不符合“仁”的基本要求的。虽然在阶级社会, 泛爱论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并容易流于空想, 但是, “仁爱”思想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道德信念, 对于协调人际关系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却永远记载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史册中。
今天所提倡的人道精神或者说“以人为本”思想也是秉承了传统道德中“仁者爱人”的合理内涵, 因为人性与人道是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任何一个社会领域、任何一个社会举措都不能偏离与违背的原则, 否则就是不道义。现代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关系可能会因为经济利益等因素而导致不可避免地矛盾与冲突。因此, 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发扬中国人传统的“仁爱”精神, 倡导“仁者爱人”, 互助互爱与人为友的道德, 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升至社会道义和社会责任的高度, 是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形成的。
同时, 孟子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1], 把仁爱理念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推广到对自然一切生命的博爱的高度。这对于审视当前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构建新时期生态伦理道德是极富启发意义的。
2 把“义以为上”与“公平正义”结合起来
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 “义”几乎和“仁”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和“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明确指出在处理利益问题上如何摆正个人与社会, 部分与整体, 家庭与国家的关系。尽管不同时代与不同社会会对“义”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对“义”的必要性的认识却是共通的, 即“义”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延续的道德准则, 没有“义”的社会形态是不可想象的。
现代社会中提倡“公平”“公正”与“正义”, 正好与“义以为上”的要旨相通, 这也正是我们要赋予的新内容。表面上看, “义以为上”和“先义后利”与市场经济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相矛盾, 但实际上恰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补充和保障。众所周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其中因个人主义,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而产生的损公肥私, 损人利己以及各种欺诈行为, 正在严重地损害人民的利益并且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 离开“义”的道德底线去追逐利益在客观上会导致杂乱无序与不可持续。因此, “义以为上”和“见利思义”在市场经济中也越来越彰显出不可低估的价值, 它对抵制“唯利是图”和“见利忘义”思想, 对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起到一种道德导向作用, 使人能够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 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作出道义的行为。因此, “义以为上”当仁不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补充。
3 把“克己复礼”与文明素养结合起来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礼”不但是一种行文规范和社会习俗, 更是一种道德功用。把这种思想推衍到个体, 就是在个人修身范畴中讲“礼节”, 在与他人交往中讲“礼让”。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是对“克己复礼”道德解释, 认为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克服和改正自己的弱点与缺点, 才能使自己逐渐符合“礼”的要求, 才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孔子本人“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何尝不是遵循礼数的结果, 又何尝不是提高了自身素养!把“克己复礼”提高到治国地位的管子, 他认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这对中国“礼仪之邦”的奠定,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 封建时期, “礼”夹杂着许多等级观念与尊卑思想。中国传统道德当中“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这五种人伦关系曾经在封建宗法统治时期确保了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 如果把其中的等级制度因素剔除, 把积极合理的成分剥离为现代文明, 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那么, 五伦中的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礼数, 对于维护和改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伦关系, 对于协调各种人际关系, 仍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非常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良性运行。
4 把“明智”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在中国传统道德认知当中, “智”不但指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智慧, 即通过“格物致知”来认知世界, 认知自我, 探究万物与宇宙, 它更倾向一种道德智慧。孔子讲“择不处仁, 焉智?”“未智, 焉得仁?”, 子夏认为:“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2]这就从另一层面把“智”与“仁”联系在一起。孟子也认为:“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就是说在是非善恶中能够择善去恶, 在求学和求知过程中能够时时秉承着仁德的要求, 才能真正地达到明智境界。
当今社会崇尚科学, 遵循真理, 离不开知识的传授与探索, 但是又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智慧层面, 只有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用“仁”的方式来教育人, 才能纠正当今社会应试教育的一些不足与偏颇, 才能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
5 把“诚信”与市场信用结合起来
“信”首先是社会个体行走于世间的立身之本。“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诚信是人之为人最基本和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离开诚信, 做人的根本也失去了。其次, “信”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孔子说:“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只有取得百姓的信任, 才能树立国家的尊严与形象。
现代社会, 诚实守信不再仅仅属于道德范畴, 而是派生至法律领域作为一种法治原则予以体现。就是说, 要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 我们不仅需要诚实守信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来调节, 更需要诚实守信作为一种民法原则来解决利益纷争。许多有识之士指出, 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隐患。通过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建设成就, 我们可以看到, 从某种程度上讲, 市场经济其实是一种信用经济, 它是以诚信道德原则为基础的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结合体, 既依赖于现实的法律和制度体系, 又依赖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道德规范。这也是我们今天重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体系必须与诚信道德结合的意义所在。
当然, 对于“仁义礼智信”, 从历史的时代性与阶级性看, 因为有其封建尊卑与等级制度存在, “仁者爱人”思想与“克己复礼”思想不可能完全实现, 所以对于传统道德的“仁义礼智信”必须坚持理性的态度。但是, 基于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发展尚未达到最高阶段这一现实, 宣扬纯粹性或义务性的伦理道德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是可行的。“取法乎上, 仅得乎中;取法乎中, 仅得乎下”, 作为一种历史传承, 在道德的追求上应当把它提升到最高境界。因此, 把“仁义礼智信”赋予时代内容发扬, 无论对道德文明建设还是市场经济建设都是一种无比珍贵的文化资源。
摘要:“仁义礼智信”做为中国传统道德精髓, 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并产生过深远影响, 剔除其封建宗法和等级制度等因素, 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借鉴意义。随着社会的变迁应该赋予它们新时代的内涵和阐释。
关键词:传统道德,仁义礼智信,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杨伯俊.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1:322.
当代大学生文明修身的时代内涵 篇11
《大学》开篇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了文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放其大学之道的首位。文明修身是形成高尚人格的基础环节,是每一个现代人自觉提高自身精神生活质量和规范其行为文明化、科学化的自我实现过程,对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都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主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当然对于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文明修身工作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一) 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工作的价值引领。当代大学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我们所进行的文明修身工作要多层次和立体式,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建立学生文明修身的综合档案,定期记录其受教育和实践内容,这项工作与学生素质的提高互为促进,以期实现共同发展。
(二)践行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抓起,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操作上要时时刻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适时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积极培育大学生文明修身的时代内涵
(一)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
通过开展一些列的大学生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风范,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例如:团支部开展关于“修身自省”的民主生活会,先学习党的最新政策方针,之后学习先进人物事例,最后开展自省活动,回顾、检查自身思想,明确前进的目标;开展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陶冶情操,增强学生奉献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开展文明集体、文明班级、文明寝室争创活动,增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扎实推进各班文明修身建设等活动。
(二)积极进行正向引导
辅导员老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网络的便捷让学生能了解很多事物,但大部分停留于表面,如社会的主旋律与网络的恶搞形成的巨大反差给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了很大的迷茫,从而影响学习和正常的生活。辅导员就需要和学生谈心,引导他们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这些事物,例如:组织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师生联谊活动,互诉心声,与学生心交心地交流;倡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将上网的时间分出一部分留给大脑去看书和思考,举办书友会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文明修身的目的。
(三)实现文明规约的约束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辅导员所带班级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如在年级的教育大会上集中学习《学习手册》上的有关各场所行为规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倡导和谐、高雅、健康、文明的道德新风尚,把自觉遵守文明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源泉。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帮助大学生养成实践文明修身行为的良好习惯,此做法着眼于长远,兼顾现实。
四、结语
在民族和国家复兴与强大的征途中,每一代人肩上都有艰巨而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肩上的任务也同样艰巨,甚至会更大。对于他们的文明修身工作必须高度地重视。作为与学生在校接触最紧密的辅导员要顺应时代变化,适时调整和改变教育方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继承传统美德,引导大学生养成与实践文明修身的时代内涵。
时代内涵 篇12
“字幕组,是为海外影音文化作品配上本国语言字幕, 并无偿发表于国内资源分享网上的社团群体。 ”[1]字幕组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字幕组的身影遍及全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全球化现象。
(一)网络字幕组的发展历程
1. 2001—2004 年:网络字幕组的隐秘存在期
2001 年,一些掌握日语技能的动漫爱好者开始制作汉化版的日本动画片,当时国内最早的三个动漫译制组论坛分别是“漫游酷论坛”“动漫花园”和“漫迷”。2002 年前后,伴随BT软件及P2P(点对点)技术的发展,国外影视剧在国内的传播载体完成了从DVD向互联网文件的转变,出现了专门制作日剧、韩剧和美剧的字幕组。 虽然这些字幕组也会在互联网上建立论坛, 但其作品的受益者大多局限在高校学生与科研人员的范围内, 网络字幕组在这个时期只是作为一种隐秘的小众存在。
2. 2005—2008 年:网络字幕组的快速成长期
中国网络字幕组走出隐秘的赛博空间, 第一次引发网友的强烈关注, 源于美国福克斯公司制作的电视剧《越狱》,中国观众对于这部美剧的追捧引发了当时已初具规模的“伊甸园”“馨灵风软”等字幕组对剧集首发的白热化竞争。 这个时期,我国网络字幕组的规模不断扩大, 数量不断增多, 影响力不断提升,并开始形成自身独特的品牌特色。 比如,为网友大加赞赏的四大美剧字幕组 “伊甸园”“人人影视美剧字幕组”“馨灵风软”“破烂熊字幕组”,这些字幕组的翻译作品发布快、质量高、运作机制完善、论坛注册人数多,因而都有着极高的人气和固定的拥趸。
3. 2009 年至今:网络字幕组的转型震荡期
2009 年12 月4 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始严查视听许可证,BT中国联盟及530 余家视听网站因“无证上岗”被责令关闭。 由于版权问题无法解决,许多小型字幕组被迫解散,而一些大型的、有知名度的字幕组开始积极着手多方位的转型。 目前,我国网络字幕组大致可分为纯兴趣爱好的公益字幕组和倾向于商业化的字幕组。
(二)作为中国青年亚文化新现象的网络字幕组文化
西方伯明翰学派在界定“青年亚文化”时,认为必须将“青年亚文化”置于其所属的更大的阶级———“文化系统”来考量,“青年亚文化”是一种亚系统———“即更大的文化网状系统中某个部分之内更小、更具地方化、更具差异性的结构”[2]。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中期, 伯明翰学派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与文化抵抗思想的启发下,结合符号学理论,逐渐将“青年亚文化”看作某些小众青年社群特定生活方式的“风格”展现。 孟登迎认为,“青年亚文化”是在社会阶层结构框架里出现的带有挑战性或具有反常意味的新型社群和新潮生活方式。 他认为不同时代,持有不同立场的学者, 在面对新兴青年群体以及他们的新潮生活方式时,会呈现不一样的阐述方式。[3]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进入了网络社会, 互联网不仅为各种新文化交流方式和身份构成方式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且自身成为各种新兴青年亚文化群体争夺的权力空间,成为“一个亚文化松散集合体或生态系统”[4]。 互联网所彰显的平等与去中心化的特质给予了青年人较为宽松的媒介渠道,为他们提供了文化参与的可能性, 这也使得依托网络诞生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形成了崭新的文化实践意义,“他们以一种与其父辈截然不同的方式积极地学习、游戏、沟通、工作和创造社群,甚至逐渐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具有网络时代特色的生活模式与意识形态”[5]。
网络字幕组利用互联网来营造环境, 利用新媒介技术获取主导媒介文化控制手段之外的信息,从而构建出一种有别于前互联网时代的崭新话语空间。 超越物理空间的个人,在字幕组共同信仰的引领下不断突破社会身份与文化束缚, 在赛博空间里进行共享实践, 并呼朋引伴, 跨地域创设亚文化新联盟, 其群体规范,“只为那些从中获益以及那些彼此形成引起共鸣的道德风气以使这些规范得以成熟和持续的人共享……却并不为更大的社会体系所共享”[6]。字幕组成员的无偿分享行为所展现出的一种先锋时尚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真实反映了年轻人对于当下社会生活的理解及对自我身份的重构。
二、中国网络字幕组文化的价值意蕴
(一)掌控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权力
当人类迈向信息化社会之后, 传统社会的权力结构以及相伴随的信息、 知识流动方式均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 互联网塑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全球化社会场域,重塑着受众“世界数字公民”的整体身份。网络平台上的知识生产具有以下特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可向其他人及其所在地方发表作品。 网络允许作品的依法发表而免于筛查、编辑或承担责任。 ”[7]实际上,现行的信息、知识生产规则将相关知识内容界定为竞争性资源,从而限制其传播和拷贝,但网络媒体去中心化的特征变革了人类的传播活动,对于知识生产来说,网络在结构上的分权能力使得民众获得了更多以往被少数组织与个人垄断的知识和信息,这必然催生一种倾向于平等主义的原则,曾经壁垒森严的知识生产专业限制局面也将遭到巨大挑战,分散于赛博空间的个人、 群体开始竞争网络社会中的主导权,他们自身成为知识创新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网络字幕组文化中,形成一个“类聚”的亚文化小圈子,这是促使知识生成和流动的必要前提,因为 “共同的价值基础会有利于集体中的各部分人之间产生持久的社会互动”[8]。 不被满足的文化需求与成人世界规则的宰制使字幕组成员将互联网作为一种破除知识垄断的自我赋权的工具, 网络字幕组将分散的知识力量集结在虚拟空间, 凭借亚文化群体自由共享的合作精神将知识交流和知识创造的过程融为一体,形塑着数字时代的民主意识,并由此带来了知识霸权的消解。 网络字幕组群体构建的亚文化空间成为一个知识公地,在这里,所有的字幕组成员及其次文化迷群都能共享文化资源, 他们倡导知识公共性,倡导没有任何私有产权观念的限制,这也正好与其自身定位的“文化共享者”身份不谋而合。
网络字幕组以一种新型的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身份,共同协作生产文化产品。 在此过程中,网络字幕组成员也能凭借协作化生产扩大自主知识生产的影响范围,并促使业余力量的崛起,将“知识生产者的队伍扩大到传统意义上的专家以外”[9],从而塑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 字幕组的成员拥有“被其他的社会圈子认为具有或者他自信具有正常的角色执行所必不可少的知识”[10], 因而在集体协作中能够凭借较完备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素养生产出较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二度创新,从而使自身成为互联网时代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一股新力量。
中国网络字幕组成员将个体智慧投入全球知识经济的生产中去, 将被垄断的文化资源与传播权限下放给更广泛的大众, 用汇集的知识力量作为改变世界的主要动力, 并由此带来了知识生产与传播实践的改变,即从主动地参与文本消费、内容解读,到知识的再创造与传播, 形成了一种新型知识生产实践,体现了年轻人主动参与文化创新的积极心态。
(二)突破跨文化传播障碍
由于网络字幕组的群体成员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拥有较多的新媒介资源和文化资源,媒介素养能力高,因而这个群体可以开放的心态,向不具备文化生产能力的群体传播信息, 促使社会各阶层知识的流通,使普通网民能够了解到国外的发展、社会文化及历史变迁,从而开阔眼界。 从这个层面上说,网络字幕组对跨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网络视频用户受教育程度颇高, 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网络视频用户能够阅读外文原文, 理解文化差异。 作为具有传播优势的文化精英阶层,网络字幕组成员具备了专业知识、 技术能力甚至是市场知识,他们以授予“礼物”①的做法,突破了跨文化传播的桎梏,打破了语言屏障,带来了积极的跨文化交流互动。 我国民众通过享用这些“礼物”[11],不但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化品位,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身的生活。
在美剧《越狱》里,有一句台词是“Preparation can only take you so far”(准备的作用是有限的)被字幕组翻译成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他热门美剧中的台词诸如“I wasn’t even listening”被翻译为“我是路过打酱油的”,“you should buy it”被翻译为“心动不如行动”。传统成语、网络流行语、中式口语的交错使用以及与当下现实的无缝对接体现了网络字幕组不仅是被动地输入、传播海外文化作品,而是将其生产的文化产品嵌入到本国背景中,对文本内容进行本土化改造,以避免在传播时遭到本土受众的错误解码,并在不断的修订中赋予其新意义。这种新意义的构建突破了跨文化传播的桎梏,也深深烙上了本地的经验与内涵,能帮助普通受众特别是没有外语基础的受众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差异。
(三)提升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12]。 集结在赛博空间的中国网络字幕组社群也是“想象的共同体”,因具备共通的语言,才使得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拥有了本土性与全球性,将“本地”和“异域”的中国人因为字幕组汉化的工作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并由此进一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一个共同的民族是我们的文化身份, 这种身份给予了我们对于共同历史经验的认知,也让“我”成为一个与他人共享文化符码的“我们”。
网络字幕组本质上是对海外文本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但改造中蕴含着族群自身的价值取向,即便字幕组的生存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海外影音文化产品的输入,但在网络字幕组文化中,民族情感的滋生会令他们主动维系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正面形象,用策略性的创造力与战术, 从内部构成对于西方文化“规训”的颠覆。 他们颠覆的方式,不是简单的拒绝,而是在使用这些文化产品的时候, 赋予它们完全不同的“我们”———这个想象的文化共同体的意义与价值,整合了积极的文化认同力量与民族精神。 他们是他者,在他者构建的不平等权力秩序体系中,我们不是用消极的逃离态度,而是保持差异性的力量,用积极的力量来进行抵抗行为。
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一旦遇到对中国形象的肆意歪曲与践踏时, 网络字幕组的民族情绪就油然而生, 网络字幕组展现了一种只有他们才适合发动的小型的抗争仪式,用恶搞、吐槽的方式或是宁愿被网友唾骂也要弃剧的方式激起群体成员的民族情感,维护民族形象。 2009 年,当达赖集团在西藏拉萨策划了震惊中外的 “3·14 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 后,“风软字幕组”立即做出反应,他们在翻译《辛普森一家》第六季15 集到第22 集时,用醒目的红色字体插入“西藏过去是,现在是,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这醒目的爱国宣言在《辛普森一家》中反复出现,体现了网络字幕组的爱国情怀与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统社会的解体,由电子媒介构筑的赛博空间不断冲击着人们与“认同”相关的文化价值观念,但对共同文化身份的“想象”仍然对于族群认同的形成至关重要。即便网络字幕组将海外文化输入到本国,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本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的同化,使得自身和接受群体在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方面出现了游离于传统的现代化倾向,但“文化的深层结构却拒绝根本性的变迁”[13]。也就是说,价值体系、伦理道德都根植于整体文化之中,代代相传,即便异域文化的渗入与传播会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传统社会文化结构,但只是在消解文化边界、弥合文化间距上起到了作用。对于网络字幕组群体而言,他们会在心态上重塑文化距离,其文化实践行为虽然加强了本国受众学习异域文化的热忱,却不会改变中国主流文化价值。网络字幕组群体在其亚文化领域内利用自身的行为作为保持“共同体”团结的凝固剂,以其实际行动唤醒民族意识,主动维护国家形象,积极抵抗外来文化对于本国文化的歪曲,展现了年轻人对于本民族与本国文化的积极认同,也显示了这个新兴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在提升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四)展现分享的力量与创造公民价值
随着网络传播革命的到来, 网络分权提升了个人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也使得自主参与能创造出无与伦比的新价值, 共享已经突破了小规模组织的限制而达到全球化的规模。 而青年人在这场变革中起到了领先的作用, 他们能够抛弃旧有的规制与文化宰制,在赛博空间制定新的规则,将无偿分享脱离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这本身就有着推动世界发展与文化大同的积极影响。
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中,将分享形式分为四种:个人分享———无任何联系的人们之间进行的分享形式;公用分享———一个协作群体之间进行的分享行为,相较于个人分享,公用分享参与性更强;公共分享———协作群体积极创造公共资源的分享形式;公民分享———表现为一个群体积极尝试改变社会的分享形式。 他认为,这四种将个人、群体、公民及公共领域联系起来的分享形式将参与者与非参与者之间所能创造的不同价值区分开来。[14]个人分享所创造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说获益者仅限于参与者本身,而群体、公民分享的初衷则是让所有参与者获益, 更是为了让整个社会产生某种显而易见的改变。 因而,在以上四种分享形式中,公民价值是最高的价值等级, 因为这种价值的获得使个人跳脱了个人利益占有与参与者圈子的局限, 将眼光放置到更广阔的境地, 使那些非圈子参与者都能获得共有的利益, 分享创造出来的价值能够让参与者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良社会。
中国网络字幕组的成员遍布世界各地, 却通过共同的文化理想集结在赛博空间, 个人愿意无偿参与字幕组工作,自由分享文化产品,这不仅给字幕工作者带来了个人的自我满足与价值认同,也让更多网民从彼此的分享中获益。作为青年亚文化群体存在的网络字幕组,其分享行为不仅向其群体成员提供某些活动领域与制造意义的快感体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互相交流合作的群体, 他们创造了公用的价值,并希望借助自身的力量为社会文化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9 年,伊甸园翻译制作了一部动画片《运输汽车》,这源于一位患有自闭症孩子的父亲请求,这部由英国某公益机构制作的用于帮助患有自闭症孩子的作品并不是流行文化产品, 但出于社会公益的考虑,并希望引起社会对自闭症孩子的关注,伊甸园字幕组成员还是非常认真地翻译制作了这部作品,并在各免费空间上传,希望传递爱心。 2011 年,来自成都理工广播影视学院的“地球上的星星”配音团队为这部动画片进行了中文配音, 接过了伊甸园字幕组传递公益的接力棒, 为创造更多的公用价值与公民价值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网络字幕组群体为代表的年轻人通过使用互动式数字媒体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文化, 他们愿意帮助大家理解公民权益, 他们利用自身对于无偿分享精神的追求,凭借着旺盛的知识生产,致力于在网络空间、 商业消费力量与主导文化之外创造出一个全球化的分享机会, 这种集腋成裘的力量不仅让他们自身获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感,更为重要的是,分享的力量让所有的参与者获得了益处, 这种普泛化的互惠主义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整个社会。
三、结语
中国网络字幕组文化在赛博空间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至于主流社会开始正视其文化理念。 网络字幕组赖以生存的论坛可以为那些有志于从事文化交流的青年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当然,也能帮助青年人与那些比自己更有见识、 掌握更多文化资本的人进行交流、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因此这个群体就拥有了自身的魅力, 能够激发青年人就一个共同的兴趣与追求, 抛弃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身份标记, 产生“在地全球化”的情感共鸣。 真正维系网络字幕组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是对文化无偿精神的认同, 彼此之间凝结的深情厚谊, 以及在文化生产中所创造的意义快感, 更重要的是由此衍生而来的对自身理性的思考和对世界的深刻认知。 中国网络字幕组文化作为一个表象系统, 再现出支配社会历史变迁的动力机制,承载着青年人对于自身、社会、全球、现在、未来的美好想象。
【时代内涵】推荐阅读:
时代化内涵08-03
大庆精神的时代内涵11-23
大学文化的时代内涵12-25
雷锋精神的十大时代内涵08-10
新时代的内涵与意义11-15
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资料08-21
尊重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 赋予新的时代内涵09-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树立的内涵素养08-29
物质内涵与文化内涵06-23
定义内涵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