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化内涵

2024-08-03

时代化内涵(精选12篇)

时代化内涵 篇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 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追求。而要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首要的任务就是解读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第一层涵义是指马克思主义善于吸收时代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身。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也是开放的理论, 它能用宽广的眼光审视世界历史的客观进程, 用阔大的胸怀吸纳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这就决定了它能始终站在历史的潮头, 把握时代的脉搏, 吸收时代的精华。马克思在吸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全面进行理论创新, 他对于当时西方哲学的整合不是一种简单的堆砌和拼凑, 而是通过历史的、辩证的和价值的三个层面来理解的。因而也就有了现在我们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构成部分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者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邓小平曾说过:“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不仅赋予“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等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而且吸收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元素, 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开放的思想体系, 总是与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相联系, 而借鉴和吸收这些新的文明成果的过程, 既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第二层涵义是指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我。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亦是源于其能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理论。1895年3月, 恩格斯在他将不久于人世之际, 写过一篇《[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在这篇导言中, 恩格斯简要地归纳了《共产党宣言》中有关实行“财产公有”的基本观点以及近50年来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 他极其坦率地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 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 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 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 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2) 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反复修改中, 从恩格斯晚年对过去许多理论的补充说明和重大更正中, 都可以看出他们对过去理论的真诚地自我反思态度。这种态度也明显体现在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身上。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风格不是躺在过去的理论上坐享其成, 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 重新审视自己理论的弱点, 实现理论的自我充实和自我完善。正是这种不断地自我反思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不断地进入更新、更高的境界。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第三层涵义是指马克思主义能够破解时代难题、引领时代发展。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在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同时, 也肩负着破解时代难题和引领时代发展的重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解决了“进行什么样的革命, 怎样进行革命”的时代问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难题,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时代;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 如何建设党”的时代难题,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的时代困境, 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 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可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时代化的理论, 至今在世界舞台上仍焕发出如此夺目的光彩, 与其能够主动反映时代需求, 并能破解时代难题、引领时代发展是分不开的。它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保持着自己的先进性, 并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回答实践中所遇到的时代课题, 这才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真正意义所在,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终目标。

当今世界, 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

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新变化。同时, 国际力量对比也呈现出新态势, 全球思想文化交融日趋加深, 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 不稳定因素日渐增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更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诠释现实、审视变化, 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深刻内涵, 在不断关注时代发展中, 使理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并时刻保持对时代发展趋向的敏感和热忱, 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93.37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 1995.509-510

时代化内涵 篇2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取得了爆炸式的快速增长,电商行业在推广、物流以及运营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社交化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传统的电商模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早期的SNS平台在短时间内获得迅猛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其新模式——将现实关系和共同爱好移植到互联网平台;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推广小型的、易玩性强的网页游戏来吸引用户。但随着社交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了SNS过度娱乐化、利润来源单一的现象,单一的经营模式和盈利理念导致了SNS平台大量用户的流失以及资金链的断裂,价值增值效应不佳。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针对社交化电子商务,提出其价值增值的一般假设模型,并从宏观上进行了分析。

社交化电子商务的内涵

社交化电子商务的内涵界定

社交化电子商务的定义概括为:把社交网络中的关注、分享、沟通、讨论、互动等社交化关键元素应用在电子商务上并使之对电子商务交易产生影响的过程。其内涵具体可从三个方面解析:从消费者角度来说,社交化电子商务既体现在消费者在购买前的店铺选择、商品比较,又体现在购买过程中与商家的沟通,也体现在购买商品后的商品评价与购物分享等方面;从电子商务企业角度来看,通过网络社交化工具的使用,并与社交化网络运营商进行战略合作,助其更好地进行公司的营销策划、产品推广以及商品最终销售等环节业务开展;从社交网络角度来看,通过帮助电商企业完成推广与销售获取广告收入,使社交网络有了更大的外在发展动力和资金支持,刺激其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张和功能完善。

菠萝派如何在社交化电子商务环境中迅速发展

时代化内涵 篇3

文学作品力图为影视艺术提供可资其汲取的全方位的营养,而影视艺术则试图将文学作品的原貌由形似而神似地加以拟真还原。文学作品是影视艺术赖以哺乳的母体,而影视艺术则是文学作品之树的繁枝茂叶。同时,影视艺术更是以现代艺术形式永葆文学艺术基叶长青的必要途径与不二法门。刘震云的多部文学作品已经纷纷触电于大银幕与小荧屏,这些文学作品普遍存在着刘震云式文学文本的共性,那就是通俗化与生活化,但同时,也存在着远高于通俗化与生活化的思想意蕴与精神价值。就像博尔赫斯不太喜欢乔伊斯一样,刘震云的作品在文学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但不论最终的定论若何,必须看到,刘震云所据实述说的《温故一九四二》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其深意其实恰在于温故知新。这位河南省高考状元、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文笔中,所洋溢着的是一份浓浓的对于普通平民俯身关注的,慈悲的人文情怀。

一、 刘震云作品内涵探析

(一)孤独

刘震云的人文情怀首先书写的即是孤独,无论是其最初的《塔铺》,还是其最近的新作《床畔》,都浸透着典型的刘震云式的孤独。这种孤独是刘震云作品中最先形成的风格化内涵,同时,这也是刘震云作品风格中最有价值的内涵。刘震云既拥慈悲之怀,又具智慧之眼,更抱文学之才,尤其是其所拥有的慈悲之怀恰恰成就了其在文学界所不可多得的典范式存在。在现代社会结构中,人的遭际境遇本身就是一种孤独的宿命,作为底层民众既无可奈何又无力摆脱,这种孤独的宿命既是民族群体生存的人文思考,也是命运的普适关注下的失语的无奈。刘震云所具备的智慧之眼在于其能够看到众生疾苦的根源,能够看透众生疾苦的本质,能够看穿世事变幻的本原,能够看尽人情冷暖的根源。[1]从这种意义上观察,刘震云更具一个人呐喊的先锋精神,他虽然只是单枪匹马,但却让人感觉浩浩荡荡。

(二)反讽

刘震云作品以其朴实无华的表象,而极易被忽略其所内蕴着的深刻内涵,刘震云作品中的反讽是相对而言更为隐性的,其作品中的人物恰如其在作品中所诠释的,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例如,其作品《一句顶一万句》,就从生存困境中揭示了一种生命存在的体验。从其作品《我不是潘金莲》中的人物名称中,我们看到,省长叫做储清廉、县长叫做史为民、法院专委叫做董宪法、法院院长叫做荀正义、法官叫做王公道,这些人物在作品中的所作所为人这成体系的名称中就已经昭然若揭了。刘震云的反讽作品较多,其实,这更反映了刘震云对于平民底层命运的深切关注,同时,其反讽作品也具备了普适价值的深刻内涵,透过其以文字所编织的社会结构,在读完其整部作品之后,往往才能醒悟到其中所饱含着的对人民的深情厚谊。刘震云的作品对于底层社会与官场均有涉及,其中对于底层社会的描摹更为细腻,集体失语与人性的弱点使得底层民众陷于社会权力网的底部,既无法向上攀爬更无力用来挣扎;而其对于官场的笔墨则将人性的欲望进行了张扬,揭示了无论是清官还是贪官都被构陷于社会权力网之中早已是无力自拔。

(三)荒诞

刘震云因其睿智而孤独,因其犀利而反讽,但这绝对不是全部的刘震云。刘震云的作品既存在着孤独与反讽的内涵,同时,也经常会妙用种种荒诞的演绎手段,这种荒诞在其多部作品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其力作《我不是潘金莲》中,更是将这种技法演绎到了极致。刘震云所描绘的虽然是一种荒诞式的存在,但是,这种荒诞式存在的呈现,却是荒诞境遇中的荒诞抉择所展现出来的。因此,刘震云笔下的荒诞是荒诞社会侧面图景的一种写真式白描。刘震云不仅特别擅长以严肃的逻辑演绎荒诞的叙事,而且特别擅长从一件严肃的事情演绎出八八六十四件荒诞的事情。如果说,严肃的逻辑终究依旧是人的逻辑,然而荒诞呢?荒诞的叙事显然是反逻辑的,将其置诸于现实是讲不通的,但是,将其安放于文学的语境之中,却产生出了一种老辣的刘震云式的春秋笔法,这种笔法为其在荒诞的荒野之中独辟出了一种荒诞处境中的荒诞路径选择。恰如刘震云所言,假如生活本就是荒诞的,那么,以荒诞的方式对待荒诞,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二、 刘震云作品影视化深度创作研究

(一)固化的影视化深度创作基因

虽然从目前的媒体发展趋势来看,影视已经俨然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力,而影视也已经俨然成为了诸多艺术中的事实主导者,但是,离开真正的文学创作与文学作品,影视也将成为无源之水与无本之木,其面目也必然会因为失去文学光彩的映衬而不再那么地靓丽光鲜。刘震云作品的影视化单纯从数量来看仅有数部,数量不高,但是,从其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来看,不得不说,成就很大。其作品的影视化创作发展,并非刘震云作为作家完全出于主动意识的主动选择,亦非其出于主动追求的主动依附,反而是其作品之中早已内置了的“文中有图、图中有象、象中有意”的基因,这种“以文立图、以文立象、双文立意”,其实早已自驱式地形成了一种文学与艺术之间的有效互动基础,因此,影视艺术的介入才能够更容易地将其作品中的文字图景无缝地转换为镜头图景。从影视化深度创作视角观察,刘震云作品影视化过程中最难的就在于如何将其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完全地表达出来。

(二)影视化深度创作建构

读图时代的到来,为文学作品的影视深度创作带来了福音,刘震云作品以其富含的影视化基因,而频频触电银幕荧屏,抛开其影视基因,我们进一步探寻刘震云作品中的影视化深度创作建构元素。首先,从时间叙事线索上来看,刘震云作品有着复杂的时间叙事的空间转换,看似琐碎的叙事反而为其作品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时空丰度;其次,从空间的横向拓展来看,刘震云作品既擅长进行时间的碎片化操作,又擅长进行时间碎片化的空间粘合,刘震云总是能够找到一种叙事要素,将这些时间碎片慢慢地聚拢,慢慢地拼凑,慢慢地融合,只不过这种时间碎片的整合过程并不是体现在其文学文本之中,而是艺术化地建构于读者的思想于思维过程之中,而这也恰是刘震云作品最值得称到的高明之处。同时,刘震云作品所表达的知识分子的启蒙失势、失语、失意也都巧妙地融合于其他普通人物的文学蒙太奇之中。

(三)影视化深度创作升华

广受观众喜爱的刘震云作品深度预创作而成的影视大作《手机》,就是刘震云式文本在影视化过程中的一种基于深度创作升华的杰出代表。以《手机》这部影视艺术作品中,刘震云以文字技术理性地表达语言的欲望之声,并且实现了以现实对于个体的一种肆意拔弄,与此同时,更对其进行了去笔墨化的无法以语言对这种现实加以表达的尴尬修饰,这从种意义上来看,刘震云以其深度创作技巧,以文学驱动影视艺术手段,并完成了其针对对现实的一种文化消解。然而,从批评的角度来看,多数影视化创作较小说而言虽然基本上做到了更直观,但也更粗糙,反而不具有艺术性,刘震云目前的数部作品的影视化仅与刘震云作品形似,但却无法做到神似的程度,针对刘震云作品的更具深度的创作,必须在更深入地理解其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对其作品的浅尝辄止,是无法触及其作品内涵中所包裹着的灵魂的。因此,有必要针对刘震云作品加以进一步的延展性研究。

三、 刘震云作品延展性研究

(一)影视化延展的有限性

与西格尔的观点不同,笔者认为能够反映出原作灵魂才是影视化延展的命根子,刘震云是属于那种才华横溢的作家,这主要体现在其并不专注于情节的天马行空般的行文,同时,在叙事过程中,也能看到其自由自在的程度,这种自由自在有时不仅需要才华,更需要勇气。同其他硬挤出来的作品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从其他人的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文学品质的同流丧失,以及文学精神的合污异化,而刘震云作品中的这种痕迹事实上比较不明显。[2]这也恰如刘震云所言,生活本没有输赢,但如果你一旦有了胜负心,那你已注定是输家。文学与生活一样,一旦过度刻意地将作品中的灵魂置诸笔端,就反而失去了其在影视化延展上的可能性。正如伟大的艺术只能由绝对自由孕育,另一方面,刘震云的体制内身份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作品延展性的有限性。

(二)影视化延展的本质性

诚然,文学永远应关注更本质的东西,无论是针对特定时空中的生命个体,还是针对群体的独特感悟与卓越认知均应如此。刘震云作品从形式上的孤独、反讽、荒诞的束缚,到本质上其骨子里所追求的思想自由才真正体现了其作品的价值所在。刘震云作品以普世价值的人文视角,对人性中的复杂性予以了充分肯定式的彻底揭示,并对人性中的多元性予以了多重式建构,进而由对人性的认知构筑起其隐性的精神世界的根性灵魂,这才是刘震云作品能够进行深度影视化延展的本质。因此,学界才有人说,中国当代的网络文学与刘震云之间的差距既是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又是功利与务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同时,更是无病呻吟与深邃思想之间的艺术鸿沟。[3]影视化创作必然存在着再创作者的视野局限与思想界限,必然无法做到小说的无极延展,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影视等其他艺术永远也不会成为文学的中心点,同时,小说也以其本质性而永远不会从文学的中心滑向文学的边缘。

(三)影视化延展的呐喊性

刘震云的一些作品枝蔓众生,语质朴实无华,细读如身临其境,而其实,在其平易质朴的文笔下,回味再反思,便能深深地体味出其内蕴着的浓浓的博爱的人文色彩掩映下的属于刘震云式的华丽的梦想、野心、情怀,刘震云注定是语言的编织者与锤炼者,在编织与锤炼下才得以锻造出了仅属于刘震云的文学腔调。刘震云的笔触之中呐喊式地书写了被现代的文人所最初不齿最终却不得不同流合污的世俗文化抛弃的孤独,这种孤独事实上是一种文化式的悲情与轮回,而刘震云式的孤独则中国式孤独的百科全书,其中饱含了悲剧意蕴、悲情文化与悲剧色彩,在其孤独之外的反讽与荒诞的影射下,刘震云的作品放射出了这个时代文人所罕有的倔强的光芒。如果说,文学终将回归精髓,终将摒弃形式主义,那么,我们看到刘震云正以其文学文本在不断地追索着文学的精神内核。[4]

结语

论文化社区的人文内涵 篇4

1. 历史地域性

一个社区拥有什么样的地理位置, 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特色以及人文内涵。地域性差异较大的社区, 我们不难认识其文化的差异, 如东西半球形成的中西文化, 我国东海西域、北国南疆的文化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长三角”地区就因为滨江临海, 又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 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形成了这一地区的文化特征, 其居民大多讲甜软的吴语或越语, 水乡的秀丽和大海的宽阔铸就了他们细腻委婉、善于思考、外柔内刚的性格特征。但在同一个城市中的不同社区, 会不会因为地理位置微小的差异而形成文化的差异, 这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其实只要我们稍稍调查一下自己所在城市的各个社区, 我们就会发现其文化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 其地域性同样构成了相对不同的人文内涵。随着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文化意识不断地发生变化, 比如知识分子群居地、商贸人士群居地、公务人员群居地和普通市民群居地等, 这些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群居体, 其地域性的差异形成他们独具特色的人文内涵, 同时, 又自然构成了社区文化的差异。因此我们在文化社区建设中, 不能忽视地域性对于特色化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2. 历史传承性

新型的城市产生新型的社区, 新型的文化社区不会缺失历史的传承。虽然, 城市社区不同于自然村落, 其文化传承也不会那么原始, 那么直接, 那么固守, 但是, 任何现代化文化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即使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聚居一体, 他们虽然都有各自的文化历史和文化性格,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也会逐渐成“地域性趋同”的文化特质和传统性格相互碰撞、相互渗透而产生的新型的人文内涵。例如江苏的海安龙舞、海安花鼓就是在挖掘当地传统民间龙舞、花鼓的基础上, 并融人了现代舞蹈理念创作而成的。在文化社区建设中, 尊重社区人的历史传承, 也是一种人文关怀, 是文化社区特色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3. 历史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的本能之一。文化是人创造的, 所有的历史文化都是人创造的。一个具有历史传承性的文化社区, 必然有一定的创造性, 这个创造性也是文化社区特色化建设中人文内涵的量要内容之一。在文化社区建设中, 认识和开发这个创造性, 把文化社区真正办成一个现代人生活的精神家园, 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属于人文内涵的创造性不是外部强加给社区人的, 而是社区人本身已经具备的人文内涵, 作为文化建设部门或社区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认识这个人类的创造性, 在不同居住条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居住群体中, 让文化社区建设始终有一种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 这种创造性将是文化社区特色化建设的主要动力, 使人文内涵得到更加充分而美好的张扬。

二、文化社区特色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政策导向、组织架构、运行机制

1. 政策导向

文化社区建设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 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已经实现了城市化, 并制定各种文化政策来推进文化社区的建设。如日本, 1996年文化厅制定了《文化立国21世纪方案》并在这一年开始实施“文化街计划”, 文化建设的重心由“地方文化的普及”转为“地域街区建设”。各地的自治区主动采取措施, 建设文化会馆、美术馆, 开始了以文化为中心的街区建设。政府奖励并支援各地的文化街区建设。美国也有许多城市倡导要把社区建成学习型场所。在我国, 各地政府也都出台了相关文化经济政策等。这是一种政策导向, 为文化社区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2. 组织架构

时代化内涵 篇5

根据内乡县教体局的内涵化管理理念和标准,我校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落实管理责任,认真自查自纠,勇于改正不足,一条条、一点点地进行了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学生德育及养成教育方面的问题:

1.德育工作我校一向重视,但对照县局所发通知还做得不到位。具体表现:①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理想教育不到位。从抽查学生《国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默写情况看,有80%左右学生掌握牢固,我校还将对此做一跟踪落实。

2.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我校一向重视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使校园文化成为凝聚学校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热情的精神要素。

全面进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我校从2014年9月以来就立足学校实际,不断强化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各项制度制定规范,健全,合理;教育教学管理人文化,制度化;关心教师,关爱学生,关注生命。在教学上充分发挥师、生二大主体的潜能,立足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动机的激活,聚焦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转变师生教与学行为,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使之成为教研、科研、师训的主阵地,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班级建设,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创建“和谐校园”、“人文校园”。

基本能保持校园卫生整洁干净,无卫生死角。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有特色的文化墙、名人名言挂图和贴近师生实际的各类温馨提示语,教室布置文化氛围浓厚。

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建设较好,规章制度和名人名言镜框、各类标语、喷绘、橱窗、校园绿化等。我们重视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使校园文化成为凝聚学校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热情的精神要素。努力建立和谐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关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通过开主题班会、办专栏、报告会、争做感恩的具体事例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形成感恩家长、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德育活动。加强学生良好的语言、行为礼仪养成。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健体、学会共处。

3.我校的学生养成教育虽长抓不懈但与县局要求还有差距,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读写姿势基本规范,但学生个人卫生习惯较差。

4.对照县局通知,我校在全面关爱学生措施不到位。具体表现:

① “课前提前几分钟、课后拖延几分钟”,挤占学生有限的课间休息时间这一现象大量存在,具体在中高年级具多,我校将对这一阶段的任课教师单独谈话,限期改正。

②管理方式简单,让学生在室外写作业或考试,过强的光线损害学生视力,长时间不良坐姿也将对学生身体正常发育造成影响,具体在中高年级具多,我校将对这一阶段的任课教师单独谈话,限期改正。

(二)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方面的问题:

1.我校从2014年9月就提出了以“感恩励志、修身养习的”学校文化主题,并于2016年9月经过校全体教师商议,领导班子决议,结合时代特点、我校的校情又修订为:“励志感恩 善德树人”的校园文化,并于2017年5月份又打造了“感恩”“励志”“善德”为主题的楼梯文化。目前我校的感恩善德文化走在我镇学校校园文化前列。

(三)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方面的问题

1.我校根据“励志感恩 善德树人”特色项目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组建了10个学生社团,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扎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学生文体和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我校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抓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坚持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都做感恩操,让学生沐浴在以感恩为主题爱的阳光下。

每年春季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利用“六·一国际儿童节”、国庆节、元旦节等重大节日举行师生大合唱或歌咏比赛。紧扣“多彩青春,和谐校园”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健美操、扇子舞、师生大合唱等节目,还有摄影和书画作品展、校园红歌大赛等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3.我校虽有校本课程,但没有打印成册发放到学生手中。

(四)工作室建设工作方面的问题

各工作室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问题:

1.在工作室基础建设上,一至三年级缺乏一体机等多媒体设施。

2.在帮带措施及成长目标确立方面,每个年轻老师都配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帮带跟踪;(五)学籍管理方面的问题

我校按照县局要求为每一位新生注册学籍,在学生转学时对学生学籍信息审核一向很严,一般情况下转出学生开出转学证明并盖有转入学生公章接收后,我校才予以办理学生学籍基本信息并盖以公章,写上同意转出。

3.我校无大班额和超大班额问题,最大班额40多。

(六)学前教育工作管理方面的问题

1.我校幼儿园一向重视教学及幼儿游戏设备的添置与更新,近年来投入3-4万元购买了一套大型玩具,办园条件优良;

2.我校幼儿园对《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法规贯彻全面,落实到位,整体保教水平较高;

学校内涵化管理涉及到经费保障、人员素质、以及社会提供的教育环境,这些因素影响着精细化管理的进展和水平。我们在努力,但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得到领导们的指导意见。

湍东镇北符营小学

“主体性德育”的时代内涵 篇6

主体性德育一般认为是主体性教育在道德教育领域内的深化和具体化,主体性教育也必然要求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各个领域中展开。关于主体性德育的定义,不同的教育家都从不同的侧面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视角不同,但是追求的目标是一样的,我们认为:主体性德育是指在教育者引导和组织下,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人的主体人格的活动。在这个定义的描述中,首先是教育者在培养学生主体性中不容忽视的地位,其次也标明了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最后还指出了一种价值理想,在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人格。

一、主体性德育的目标——培养理想新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性、自主性,从而产生了注重个人独立的人格,崇尚自立、自强、进取、创新的精神,以及敢闯、敢冒尖、敢承担风险等价值需求取向。这一社会客观现实以及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必然影响到学生,并成为激发他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巨大推动力。同时我们也看到整个社会将逐渐走向价值多元化,面对价值多元化的存在,如何自主地取舍和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不是一味顺从或盲从,将成为人在价值生活中的行为,因此,解决人的主体性发展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了。

随着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人们逐渐由依附走向独立,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崇,“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教师将来的任务也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只有培育人的主体性,才能实现“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的发展”;人只有具有主体性,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改造世界,实现自我价值。主体性人格是个体生命最为独立、自觉、自为、自由的存在方式,它使个体的道德行为植根于明敏的心灵,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成为可能。

总之,“一个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真实地向我们走来了。这个时代需要能在多样的、变幻的社会风浪中把握自己命运、保持自己追求的人,需要这样的新人来创造未来。”笔者认为具有主体性特质的理想新人应该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这是理想新人的基础性要求,也是当代德育对受教育者的承诺;其次应该具有一定的自育能力,成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主体;最后还应该具有道德智慧,能根据道德规范灵活处理道德问题。

二、主体性德育的伦理基础——“以人为本”

在德育中,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道德的目的是进行有效德育的伦理基础。在哲学家康德的视野里,“人是目的”,人的自由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他从教育目的的高度来认识道德教育。康德从他的批判哲学出发,试图通过教育建立一种主体性的道德原则,让人们服从“绝对命令”,教育使人的发展达到了这一步,人便成为具有普遍理性的人了。这就是个人发展的境界和人类要追求的目标。

赫尔巴特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将道德教育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之上,他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的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而这种道德是由五种永恒不变的观念,即内在自由的观念、完善的观念、善意的观念、法权的观念和正义的观念组成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各种观念来丰富儿童的心灵,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人是道德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德育乃至教育的目的,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看成教育的终极目的。在这里除了上述的先哲给我们提供的理论支撑,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论证,存在主义以“人的存在”为研究对象,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注重品格教育。我国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儒家文化把以人为本看成是整个哲学基础,儒家善于从人的整体性来看人,从人的本性来看人,尽管人的本性是复杂的,但是从整体上看,本性上看,人都是一样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思想的差别是由人的环境习染造成的。

三、主体性德育的价值基础——人性本善

关于人性的论证,古往今来,有性善说,性恶说,性三品说,性无善无不善之说。在这个论证过程中,各家各派自圆其说,站在不同的视角争论不休。孟子认为人性善是人的本能的存在, “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性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仁,人心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善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在道德教育领域中,学者们倾向于认为关于人性的论证应该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这是作为价值判断的命题,不可以用实证科学和经典自然科学的态度对待之。”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也是一个必要的判断,因为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这样的争论上是没有意义的,教育家大可不必在这样的命题的争论中加入自己的声音,这对德育的实施没有任何意义,实际上任何关于人性的论争都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教育,或者我们也可以说任何一个论争的取向都有可以为教育实施借鉴的地方。道德教育中,应该坚持人性本善的价值基础。著名学者肖川认为应该将“人性向善”作为主体性德育的价值预设。“在教育中,进而在道德教育中,只有作‘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我们才可能对教育的结果作乐观的与光明的期待,才能确立起对人的信心,对教育的信心。”“在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理论建构中,把人性本善作为其价值预设,其目的就在于导引出一条现实途径,那就是通过激活、唤醒等方式来发掘、弘扬人的潜能中积极的、美好的、建设性的、善良的因素。”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依靠学生已有的美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找到学生的善良特征,甚至学坏了的学生的善良特征。用一个火花燃起另一个火花。要对学生进行一种富有成效的教育就是要作出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四、主体性德育的实施方式——引导自主建构

秉承着“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采取的德育方略也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的。《孟子·告子上》指出:人性皆善,但需要扩而充之,“人之有四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之,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人的善端,虽然先验存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这段话表明,人的道德可以教育并且只有依靠教育才能得到的发展,否则道德只能成为一个沉积在人们内心的信念,不足以指导人们的行动。表明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有着很大的能动性,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我们必须扩而充之,积极求索。

在德育理论传统中,常常以“转化说”来缩称德育过程,即德育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品德的过程,这个理论暗含的假设是,学生的道德是教师讲授的自然转化,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德育长期以来采用灌输的传授方式,导致了德育的低效性。实际上,承认了人性本善的价值基础,就肯定了德育并非是一个外铄的过程,而是主体内化自己的良知,自主建构品德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德育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过程相统一的过程。”

在传统的德育方法中,主要采用的是强制、封闭的教育方式,建立在这种道德观念上的道德教育体现为一种行为约束和管制,这种方式不仅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更重要的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意或无意地遏制了道德主体。在主体性道德教育中,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具有个人的意志、人格和思想,具有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权利。

在道德教育中,要坚持扩而充之的方略,必须关注学生自己的道德体验,关注学生自己的道德品质的选择和构建。在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让学生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是支撑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源泉。

时代化内涵 篇7

一、高校足球文化的含义

校园足球文化的内涵主要是培养奋进乐观的人生态度, 为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是以足球为载体所传递出来的一种意识, 是校园足球的一种精神体现。校园足球是以学生为基础, 促使其全面多元化发展, 同时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校园足球文化的“内涵化”实际上就是表现出其本质属性:学生作为其根本, 建设其足球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丢掉校园足球文化的功利化、形式化。

二、高校足球文化存在的意义

高校足球文化的核心在于其灵魂与精神。体育作为高校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是大学文化的一大载体, 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尤为显著。体育运动不仅仅是教学体育锻炼方法, 还有育人品德的作用。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核心, 也是培养健全人格与高素质人才的重点所在, 没有体育的教育称不上是完整的教育。校园足球文化一直都是校园先进文化的标志, 是实现素质化教育的重要手段, 是充满正能量的人生态度。缺少足球文化内涵的校园是不完整的, 即使足球水平一时领先, 也是转瞬即逝。校园的足球文化不只是技术的指导、体魄的强健、比赛获胜取得荣誉, 还能鼓励学生心理、情感的发展, 塑造良好的品格。足球是高校培养学生协作、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良好载体。校园足球文化内涵丰富了大学精神, 促进大学良好发展。

三、高校足球文化内涵的构建

(一) 足球教学文化体系的完善

足球文化在校园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足球课堂教学, 利用足球的教学, 学习足球文化的内涵, 展现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在。足球的教学观念是以人为本, 针对学生的特性,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同时需要注意结合学校的师资情况、场地设施、气候条件等进行策划。在足球课程的开设上, 注意必修、公共选修的课程体系, 针对全校不同足球基础的学生, 开设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形式的教学班。例如, 女生较多的外语学院, 可以开设女子足球课, 组建女子足球队。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与足球相关的课程, 例如, 专门学习足球规则与足球裁判的课程、足球历史文化的课程、组织足球竞赛的课程等。

(二) 足球文化生活化

体育活动处处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已经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里。校园的足球也应该生活化, 不能只是待在球场上, 而是要让足球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去。校报、期刊、广播等都有助于足球文化的传播, 在平日里可以举办一些与足球相关的活动, 促进足球文化生活化。例如, 征集校园足球LOGO设计、举办足球摄影比赛、足球微视频征集等。在日常可以利用足球组织各类活动, 对于不同水平层次进行不同的足球活动, 足球九宫格、足球吉尼斯、五人制足球都是很有趣的活动, 为足球爱好者提供一些在赛场外接触足球的机会, 也能为有共同爱好的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契机。

(三) 校园足球文化传播的多元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与许多高科技步入大学校园。在校园足球文化的传播上, 不能仅局限于原来的旧媒介, 也要依赖于当前流行的方式, 这样才能得到年轻人的青睐。

首先在教育方面, 可以利用网上开课, 增设一些足球文化、足球点评与欣赏、足球规则与裁判、足球技术理论指导等在线课程;其次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一些足球活动的宣传、足球新闻的传播、足球视频的征集等, 与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当前大众对于微信、QQ、微博等比较熟悉, 可以通过建立微信QQ足球爱好群的方式为广大爱球的同学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也可以设立一个微信公众号, 随时推送一些最新的校园足球信息, 方便大家对校园足球的了解。

四、结语

校园足球文化以学生为本, 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校园足球文化, 建立合理的足球文化发展模式, 构建校园足球文化体系, 有利于高校足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足球运动一直都是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 同时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也备受关注。其发展应该遵循教育的定律、符合学生素质发展, 同时满足足球的发展规律。在高校校园中, 建立完善的足球文化体系, 丰富足球文化内在, 建设自由、愉悦、积极的足球氛围, 促进足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足球文化,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姜付高.高校校园足球文化“内涵化”建设实证研究-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5 (4) :120-126.

跨越小班化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高度 篇8

2008年以来, 大连市西岗区推进小班化教育, 践行“关注每一个”的行动策略, 努力追求“微笑每一个, 健康每一个, 智慧每一个, 创新每一个, 高尚每一个”的教育愿景,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 如何解决小班化教育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深层问题, 如何在小班化教育内涵发展中追求新高度, 从而构建起我区小班化教育的新高地, 这正是我们必须冷静思考、勇于承担的新任务。

一、在宏观规划与科学引领中追求新高度

推进区域小班化教育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区在推进小班化教育初期, 确立了“整体设计, 课题牵动, 层块运行, 协同推进”的工作策略, 先后出台《大连市西岗区中小学小班化教育战略发展三年规划 (草案) 》《西岗区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研究指导意见 (试用) 》《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研究实施方案》《关于全区教师开展“小班化教育”相关知识学习的要求》《关于“中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推进工作要点》等文件, 从而在相关政策、制度的保障下, 开启了小班化教育整体推进的局面。

然而, 要在小班化教育内涵发展中追求新高度, 其前提保障便是教育行政管理的宏观规划与科学引领。行政管理部门应紧紧围绕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个工作重点, 以区域小班化教育长远规划的科学论证为契机, 系统、科学地进一步思考小班化教育的再定位及实现途径, 包括区域小班化教育特色的打造、品牌的形成、督导评价的一体化导向、小班化教育质量观的界定以及如何进一步调动基层学校的积极性等, 做好小班化教育工作的宏观规划与科学设计, 在整合已有的小班化教育研究经验基础上, 尽早地梳理和建构出具有地域特色和前沿水平的小班化教育实践路径和理论, 推动小班化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在专业化小班师资队伍建设中追求新高度

叶澜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中说:“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 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 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小班化教育呼唤专业的教师。西岗区在小班化教师培训过程中, 强化课题牵动、研训先行、立体研究的策略, 本着“请进来, 走出去”的培训原则, 通过“研训教师先走一步”的方式, 采取微型讲座、头脑风暴、课例引导等多元研训方式进行学习培训, 从理论到实践细化、物化了小班化教育理念。

但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是伴随着实践的逐步深入出现在我们面前:小班化教育理念在教育的不同层面到底如何体现、小班化课堂中的高效要求该怎样落实, 策略有哪些、合作学习的多种策略该怎样具体运作与评价……精致化的小班教育对老师们提出的要求很高, 在小班化教师专业化发展中, 基于现状, 我们应努力为教师提供需求式培训, 促进其知识、技能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 为实现新高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 小班化教师专业化发展呼唤教育理念的再提升。新课改所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让教学活动成为教与学的统一……”等核心内容也是小班化教育理念的精髓。小班化教育需要教师树立现代学生观、现代教学观和现代质量观, 才能充分发挥小班在时空上的优越性。在“关注每一个”的西岗小班化教育理念已被老师们接受并实践之后, 我们必须以丰富的学习形式, 让大家在新视野、新碰撞、新思考中登上思想的更高地, 以不断提升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其次, 小班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渴望新的课程观, 即适应“小班化教育”的教师, 必须具备对课程的整合能力、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当下, 我们的老师基本还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 而新课改在课程的设置上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强调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 这些都要求小班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情、校情, 学会统筹运作, 有机整合, 建立起大课程观的教育理念。我们期望小班化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熟练地进行课程设计, 为学生构建起多元化、生活化、体验化的课程体系, 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和谐发展的“大教材”。小班化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向课程学习, 精研细读, 领其要旨, 抓住实质;向学生学习, 开发利用好学生这一资源, 做到各科内容之间的整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整合、知识与方法的整合。

再次, 小班化教师专业化发展追求个性化教育能力。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差异化教育、引导式教育, 与小班化教育所倡导的适性教育有着近乎相同的核心理念。要做到教育个性化, 必须以教育者具有个性化教育能力为前提。小班化教师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 科学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艺术, 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和能力, 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研究者,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流派, 将先进的小班化教育理念个性化的融入实践操作层面:使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在教学中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 使课堂由格式化的知识王国变成人性化的生命世界。所以, 小班化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观察、研究、总结、提高, 从单一的“传道授业”者转变为专业研究者, 和学生一同成长。

三、在草根式科研实践中追求新高度

教育的改革要以教育科研为依托, 可以说, 走教育科研实践之路是实现小班化教育新高度的必经之路。围绕着中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我们采取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三维度的立体研究方式, 草根式科研走进西岗的小班课堂, 各种有价值的研究已初显端倪。但在科研发展中, 要想走出一条小班化内涵发展之路, 我们仍将仍面临诸多困惑。

首先, 教师较为薄弱的科研能力制约着小班化科研的内涵发展。我们有些老师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经验, 但因缺乏教育理论修养, 往往只会上好课, 不能很好地以研究的视角总结提升自己的经验, 使之失去了科研成果的提炼和普遍推广的机会;有些教师学了很多理论, 但仅仅停留在学习理念的层面上, 很少在实践中探索和验证先进理念的科学性, 自然就没有机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和研究, 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始终是“两张皮”。草根式教育科研的主体是教师, 教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研究才是小班化科研内涵发展的主渠道。

其次, 草根式科研实践初期成果的深入加工提炼和推广不足, 也制约着小班化教育研究的再发展。西岗区“5+1”小班化教育理念的提出和“西岗20条”经验的提炼, 从小班化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环境、教学策略、师生关系等方面都体现了我们草根式科研实践初期的成果。但做法中基本是“如何做”的经验陈述, 缺少“为什么”的理论支撑和“如何推广”的广度探索。要再上新台阶, 需要的是由“做”到“研”的高度, 由点上经验到广泛分享的延伸, 只有这样, 前期研究成果才能转化为现实而持久的实践行为, 才能成为不竭的力量源泉。

再次, 草根式科研在常态的小班化研究过程中, 渴望专家深度与高度的指导。虽然在我们前期的研究中, 南京、上海乃至香港的专家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从理念的传输到策略的分享、课堂的评价与引导, 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国内外小班化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 基层学校和教师更希望得到专业化引领和专家的指导, 渴望专家进校园、进课堂, 将专家的理论高度与行动研究过程中的深度真正结合, 坚持定期、定项地跟进, 以达到草根式科研的内涵发展。

魏晋风流的时代内涵分析 篇9

魏晋士人这种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任性旷达的处世方式、率真自然的人格精神和哲学态度, 被后人誉为魏晋风流。“魏晋风流”所代表的文化现象始于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名士, 酷爱老庄, 崇尚清谈。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名士群体则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东晋诗人陶渊明则成为魏晋风度的极致。身处乱世的魏晋文人名士, 他们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 但是, 因为他们身处乱世, 虽有大济苍生的雄伟抱负, 却没有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途径, 他们只能用放纵情感、任性旷达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 并以那些与一般人不同的为人处世方式表达着对苦难人生与社会的关注、对黑暗朝政的不满与无奈。

一.“纵情于自然”成为多数魏晋士人的人生选择

魏晋士人生活在命运无常的社会环境之中, 心灵深处无不在寻求对时代束缚的解脱, 感叹人生无常成为魏晋文学的主旋律。纵情于自然成为文人解脱于人生苦难的主要方式。

魏晋风度的产生与形成, 与东汉末年兴起的士族阶层有紧密联系。士族垄断着统治阶层, 垄断着做官的统治权力, 拥有可以与皇权平分秋色的政治特权与庄园经济。他们既是政治掌权者, 又是经济占有者, 更是文化特有大族, 如当时的王氏家族是书法大族;谢氏家族则是诗歌家族, 因此, 魏晋风度可以说是魏晋政治经济特权的特产, 更是精神贵族的专权。王公贵族不仅占有大片土地, 而且占有许多衣食客和佃客。魏晋时期的庄园成为世族士人游乐赏玩、娱目欢心之处。西晋安阳乡侯石崇, 封爵虽未拜相, 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最张扬的贪官富豪。石崇的金谷园同当时许多庄园一样, 既是田庄, 也是园林。这座庄园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 “去城十里, 有田十顷, 羊二百口, 鸡猪鹅鸭之类莫不毕备” (《太平御览》卷919引《金谷诗序》) , 这里不仅为石崇提供生活必需品, 也是他接待宾客的休闲娱乐场所, 多次在这里举办大型聚会。西晋文人潘岳作为石崇好友, 在其《金谷集作诗》中描绘金谷园内青柳依依、溪水潺潺、绿树浓荫的秀丽风光。潘岳在其《闲居赋》中也叙述了自己建于“洛之埃”的庄园及在庄园中的悠闲生活。

魏晋士人情绪苦闷, 心情焦虑不安, 唯愿纵情于自然美景, 纵享人生之乐, 也因此将庄园看成是“千乘嬉宴之所”。魏晋时期的庄园是士族享受人生的主要场地。魏晋士人由于政治黑暗, 产生了对于生存与发展的焦虑和痛苦, 所以在他们纵情人生的过程中, 也有对人生无奈的茫然与感慨, 将庄园生活看作他们最为理想的生存状态。而西晋名士“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更是将隐居生活发挥到极致, 避入大自然———竹林之中, 以最大限度地逃避现实, 将自己藏进一个带有浓厚梦想色彩的精神幻境中以寻求精神的逍遥。

二.魏晋士人思想自由多元, 百家争鸣尽显风流

思想的自由、解放与多元化发展, 导致魏晋时期, 尤其是建安、正始和太康年间, 文坛上高潮迭起, 诗歌、辞赋、散文、小说、民歌及文学评论等诸方面都有引人注目的成就。生活在社会中上层的魏晋文人面对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社会现实, 他们想通过施展自己的才华来改变这一切, 然而, 残酷的社会现实又让敏感的他们感受到人生之短促、生命之脆弱, 个人之渺小, 这种心理感受反映到文学创作之中。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不仅是魏晋时期成就最高的文人, 更代表了魏晋风度的极致, 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陶诗多写田园生活, 风格自然冲淡。他在日常生活中探索诗意, 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田园诗这一新的诗歌流派, 将大自然提升到美的境界。

魏晋时期的文人敢于标新立异, 开创了许多新的文学题材。阮籍的咏怀诗、潘岳的悼亡诗、左思的咏史诗、郭璞的游仙诗等, 在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自然之间拓展了更为广阔的文学空间, 为后世文学, 尤其是诗歌拓宽了发展空间。这一时期的文人深入探索并提高了文学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曹植的诗赋, 很讲究语言技巧, 对偶等修辞大量运用。西晋张华、陆机、潘岳等人, 在语言的对称美、辞采美方面大力开掘。陶渊明的作品语言更是质朴自然、明净冼练。有美文之称的骈文最为兴盛, 赋受骈文影响, 发展成为形式华美的骈赋。

魏晋时期的小说创作及文学理论批评, 成就颇为显著。以晋干宝《搜神记》、刘宋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的轶事小说, 开创了后世笔记小说之先河。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则代表着文学批评的兴起, 促进了文学的独立和发展。

魏晋以来的社会动乱导致了封建集权统治相对削弱, 文人摆脱了两汉经学的束缚, 思想上极为解放, 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自先秦诸子百家之后的第二次百家争鸣现象。由于玄学、佛学对文学创作的渗透, 形成了魏晋文学创作对自然与率真的追求, 对言意与形神的追求, 使魏晋文学作品中也展现出旷达、任性、率真、自然的魏晋风流。

三.纵酒酣歌, 潇洒旷达, 魏晋士人尽显真性情

魏晋士人面对乱世的人生百态, 在文学领域更多地创作出对脱离生死观之后对想象中神仙一般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歌咏隐逸生活的作品。“竹林七贤”率真自然, 常聚于竹林之下, 谈文学, 说玄学, 清谈之余更是纵酒酣歌, 麻痹自我。他们的作品, 更充分反映了魏晋文人的心态———动荡不安、长期分裂的社会, 一些士子文人总是莫名其妙地卷入党争、遭受到政治迫害, 这一切的一切, 令他们不得不用酒精来麻醉自我, 以纵酒来躲避现实中随时可遇到的灾祸, 以酒后的酣歌来发泄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

由于残酷的党争祸乱和生命的朝不保夕, 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他们不论是委曲求全、投靠权贵, 还是隐居于自然, 暂时进行自我麻痹, 都摆脱不了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恐惧。他们在外表上看起来极为洒脱, 内心深入却对现实与人生极为无助, 这种矛盾与无助则构成了魏晋风度中最为深刻沉重的一部分。

魏晋时期统一王朝消失, 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倾轧, 政局变幻不定。黑暗动乱的社会现实让当时的文人名士出仕而不得, 只能苟全性命于乱世, 他们率性而为, 不拘礼数, 体现出一种旷达任性的风流气象。他们的言行对当时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世说新语·任诞》篇记载王子猷雪夜访友戴安道, 未至而返回, 当有人问起时, 他却说自己乘兴而来, 兴尽而返, 为何一定要见到戴呢?这又是何等的率真而为, 任性旷达, 清傲脱俗。《世说新语·简傲》篇记载:“王平子 (澄) 出为荆州, 王太尉及时贤送者倾路。时庭中有大树, 上有鹊巢。平子脱衣巾, 径上树取鹊子。凉衣拘阂树枝, 便复脱去。得鹊子还, 下弄, 神色自若, 旁若无人”。他们这种只凭兴致做事的异端行为, 却能够体现出魏晋名士潇洒任达、不拘形迹的真性情。

魏晋风度是魏晋士人所特有的人生观念, 是他们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为追求人生理想而超脱现实苦闷生活的独特方式。魏晋文人所展现出来的魏晋风流让后世读者看到了他们的本真与率性、自然;解读到了魏晋士人对黑暗压抑社会的强烈反抗。他们洒脱旷达、率真任情的言行与作品, 为后世人展示了人性自由的光辉。魏晋风度不仅体现出我国文人志士们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气质与高洁灵魂, 更以他们在乱世中看似狂乱实则清醒的思辨触动了读者的灵魂, 更为后世同样处于困境的士人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与融入大自然的放旷生活理念。令后世文人, 无论身处逆境, 还是生于和平, 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坚定的自信去对待人生与社会, 并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追求自身精神的解放, 去实现自身的价值。魏晋风流不仅在当时具有时代意义, 对后世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要:战乱与分裂是魏晋时期最显著的社会特征, 面对社会的动荡、政治的腐败, 大量士人莫名其妙被卷入党争、惨遭杀戮的黑暗残酷现实, 魏晋士人对自身的命运很是无奈与无助, 于是, 任情、任性、及时享乐的思想极为流行。分裂与动荡使整个社会丧失了中央集权的高度统一, 两汉以来经学的束缚也大大减弱, 使魏晋士人获得了思想上的自由与精神上的解放, 他们崇尚自然, 寄情山水, 言行之中展现出率真自然、潇洒放旷的内在人格, 形成魏晋所特有的时代风流。

全译求化策略之等化的内涵和外延 篇10

字比句次的翻译现象, 即使在亲属语言之间更易于转换的西方译界, 也是褒贬不一。如古罗马学者西塞罗和贺拉斯所创造的“词对词翻译”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是一种必须严格忠实于原文措辞的翻译方法, 曾被有些学者看做是字面翻译 (literal translation, 即“直译”) 的同义词, 但如今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字面翻译的极端形式, 因为每一个原语单词被译语单词替换而不考虑语序等句法因素 (Shuttleworth&Cowie, 2004:197-198) 。卡特福德 (Catford, 1965:25) 从语言学的角度将词对词翻译界定为“主要是在词汇级阶上进行的级阶受限翻译 (Rank-bound Translation) , 也包括某些词素和词素的对等, 并认为直译可以始于词对词翻译, 二者都有在词汇上保持逐词翻译的趋势。费奥多罗夫 (Фёдоров, 1983:123) 将逐词翻译 (буквальныйперевод) 当作形式主义批评:“翻译之形式主义指字面上准确地逐字逐句地传达原作, 要么破坏原意, 要么破坏译语的正确性, 或者兼而有之。”

国内随着直译、意译之争, 开始有人诟病“直译”, 鉴于此, 茅盾 (1984:343-344) 区分了直译和死译, 认为看不懂的文字是“死译”;周建人 (1984:651-653) 也认为:直译既不是“字典译法”, 也不是死译、硬译。冯世则 (1984:889-896) 一方面指出“逐字译绝不是直译, 甚至根本不是翻译”, “因为它完成不了原文的汉化”, 另一方面却认为“以逐字译为直译, 是反映了历史上和当代的某些现实情况的”, 并举例证明“少数单个的句子有时倒真是可以逐字译出”, 但“个别少数的逐字译之无甚意义也就明显”, 可见其对逐字译的认识是左右摇摆的。时至今日, 将逐字/词译简单地斥为死译、硬译者不乏其人, 有时真是连直译与死译、硬译的界限也模糊不清。由此引发一些思考:直译的确不是简单的“字典译法”, 但“字典译法”是翻译吗?如何定性、归类?逐字/词译究竟是否存在于翻译实践之中?真的“无甚意义”?表达方式悬殊、属于不同语系的汉外之间是否可能存在对等?有多大程度的对等?我们可否将“等化”确立为一种全译求化策略?如何界定其内涵和外延?本文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2 等化的内涵

许渊冲 (2006:11-13) 基于钱钟书的“化境说”, 提出中诗英译的“三化论”——等化、浅化、深化, 并以自己丰富的译事经验作为完美的注脚, 推动了中诗英译实践的提高和理论的探讨。但遗憾的是, 他只指出“等化”既指一般意义上的对等, 如形似的对等、意似的动态对等, 又包括各种转换技巧, 如词性转换、句型转换、正说反说、主宾互换、主动被动互换、典故移植 (即形象转换) 等, 还涉及词的译法, 如同词异译、异词同译等。他认为:“等化包括对等、等值、等效” (许渊冲, 2005) 。已有译界学者开始涉及等化, 如:张智中 (2005) 认为等化是介于归化和异化之间的“第三种翻译策略”, 应该从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何红斌 (2005) 认为应着眼中西医思维认知的一般共性, 尽量采用已有的西医概念对译中医概念, 中医翻译策略中的等化即归化;杨雪 (2007) 认为张爱玲进行等化翻译时, “将原作中的女性形象和遭遇在译文中复现, 使译作读者能得到与原作读者类似的感受”。许氏“等化”的内涵并不确定, 外延过大, 似乎只有“形似的对等”和“意似的动态对等”与西人倡导的“对等论”有某种相似之处, 而其他研究者也未对等化做严格定义, 因此有必要重新界定等化的内涵和外延。

我们借鉴邢福义 (1996:440-462) “小三角”的研究思路, 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个角度来探讨等化策略。

2.1 语表形式上, 等化追求译文和原文对应

全译中的语表形式是原文和译文都具备的外在形式, 有时据论述需要简称“语表”或“表”。汉语属于有表意倾向的音节文字,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 有不尽相同的构词、造句、谋篇方式, 互译时语表形式很难完全相同, 但可形成对应, 即原文的语表形式可在译文中得到保留或移植, 形成双语基本单位 (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 的一一对应, 语序一致;同时, 译文还必须符合译语规范。例1中汉译A跟英语原文在词汇层面形成对应, 如“快乐的”对happy、“生日”对birthday、“祝”对to、“你”对you, 但在句子层面并不对应, 因为“快乐的生日祝你”只是词语的简单、机械排列, 并不具备小句成型的条件;汉译B具备小句成型和成话的条件, 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其中的每个词都可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物, 但由于跟原文语序错位, 构成小句的短语类型不同:原文是名词短语, 译文是动词短语, 二者在整体上并不对等。因此, 汉译A、B和原文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语表对应。

(1) 英语:Happy birthday to you!

汉译A:快乐的生日祝你!

汉译B:祝你生日快乐!

2.2 语里意义上, 等化追求译文和原文相符

全译中的语里意义是双语中各种语表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有时根据论述需要简称“语里”或“里”。语里意义包括:实词的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和虚词的语法意义, 小句的结构关系 (如主谓、动宾、偏正等) 、施受关系 (如施事、受事、用事等) 和意向关系 (即句法结构反映在表意指向类型上的语义关系) , 复句和句群的逻辑-语法关系 (邢福义, 1996:440-441) 。语里意义相符体现在译文中的词义、短语义、句义必须跟原文相吻合, 其语义单位也须一一对应, 包括:义项 (词素、词和固定短语表示的语义单位) 、义丛 (自由短语含非独立小句表示的语义单位) 、表述 (独立小句和复句表示的语义单位) 、义段 (句群表示的语义单位) (黄忠廉, 2008:147) 。例2中汉译A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跟原文在语表形式上一一对应, 二者的语义单位也形成对应, 如词汇层面的“在……之后”、“挣扎”、“长达 (介词, 用于表达时间的长短) ”、“一”、“年”、“我”、“看到了”、“那”、“灯光”、“并且”、“返回”、“到”、“学校”与after, struggling, a, year, later, I saw, the, light and, went back, to, school的概念意义或语法意义等同, 短语层面的“在挣扎了长达一年之后”、“看到了那灯光”、“返回到了学校”与after struggling a year, saw the light, went back to school字面意思也完全吻合, 但see the light作为习语, 真正含义是realize suddenly (突然明白、醒悟过来) , 与“看到了那灯光”并不相符, 而且“看到了那灯光”跟“返回到学校”组配之后表达的意义并不清楚, 未能准确传达原文语义。该译文跟原文只是“表”等“里”不符, 貌似而神离。汉译B跟原文“表”“里”如一,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等化。

(2) 英语:After struggling for a year, I saw the light and went back to school.

汉译A:在挣扎了长达一年之后, 我看到了那灯光并返回到了学校。

汉译B:在挣扎了长达一年之后, 我突然明白了并返回到了学校。

2.3 语用价值上, 等化追求译文和原文趋同

全译中的语用价值是原文和译文特定的语表形式所产生的特定效果, 包括修辞值 (因修辞手段的运用而产生的特定修辞效果) 、语境值 (语言单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特定隐含意义或会话含义) 和文化值 (语言单位所承载的特定文化内涵) 。语用价值趋同是指译文在传达原文语义的同时, 还必须保留其语言表达效果, 再现译文预期的交际价值, 实现功能对等。例3中英译和汉语原文在语表形式上一一对应, 语里意义上完全相符, 但had better句式在表达劝告或建议时通常含有命令语气, 含有you have an obligation or duty to do something之意, 常用于对晚辈或下属, 若是用于答复陌生人的问路, 则给人居高临下之感, 显得不够礼貌, 未能达到交际意图。因此, 二者虽然“表”等、“里”等, 但“值”不等, 终究是“等”而不“化”!

(3) 汉语:你最好搭一辆的士。

英译:You’d better take a taxi.

例4中汉译和英语原文在语表形式的四个层面即词、短语、小句、复句一一对应, 甚至连标点符号也照搬不误, 语义传递不差分毫, 原文中may not表达的较小可能性跟have got to表达的强烈肯定性和语气坚决性形成呼应, 译文中“可能不”与“不得不”也同样形成鲜明对照, 二者可谓异曲同工, 实现语用上的等值, 译文几乎是原文的等量等值代换、投胎转世, 这才是真正的等而化之!

(4) 英语:You may not like him, but you have got to admire his persistence.

汉译:你可能不喜欢他, 但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

由此可将等化的内涵界定为:等化, 即对等而且入化, 是译者为寻求译文与原文语表形式对应、达到语里意义相符并实现语用价值趋同而采取的全译求化策略。其中, 语表形式对应是外在前提, 语里意义相符是内在基础, 语用价值趋同是核心和关键。

3 等化的外延

3.1 等化不同于等值、等效

等化与等值、等效是属于不同层面的概念。等值、等效作为翻译理论, 关注的是翻译的本体论或价值论, 解决的是翻译的本质或标准等理论问题, 如费道罗夫提出“翻译等值就是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 (蔡毅、段京华, 1999:29) ;巴尔胡达罗夫 (1985:4)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在保持其内容不变的情况下, 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的过程”, Catford (1965:20)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 (原语) 中的文本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 (译语) 中等值的文本材料”;Nida&Taber (2004:25) :“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 等等, 都是从亲缘关系相近的印欧语系的语言共性中演绎推导出来的。等值论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文本间的等值, 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对等;等效论从文学价值的角度, 强调读者的反映, 不再关注双语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 而追求文本之间的效果对等。等化作为一种形而下的全译求化策略, 关注的是全译的方法论, 解决的是实践层面的操作问题, 是直接从汉外全译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策略或手段。全译等化追求双语在表、里、值三个角度的对等, 既追求“等值”, 要求语表形式对应和语里意义相符, 又强调“等效”, 要求语用价值趋同, 对语言形式、内容和效果对等的要求更高, 一方面可直接、直观地揭示语言共性, 另一方面可验证等值论、等效论的实践操作性, 同时推动这些“等X”理论的深入探讨。

3.2 等化不同于直译

语表形式上, 等化不仅要求译文和原文在整体上对等, 也要求在局部上形成一一对应, 即译文的每一句子都有“原型”, 每一字词都有“来历”, 因而对形式对等的要求比传统意义上的直译更加严格。“直译是既传达原文意义又照顾形式且为译语读者所接受的全译策略” (黄忠廉等, 2009:37) , 但“照顾形式”有时只是整体上的, 可能因表意需要而变换词类或根据译语的表达习惯而调整语序 (如定语、状语的前置或后置) , 不一定总能保证双语语表的局部对应, 因此这种直译不属于等化策略。如例5:Google网站给出的俄译是直译, 也是等化 (译文跟原文语表对应, 语里吻合) ;汉译B总体上照顾了原文形式, 但将形容词loyal译成动词“忠诚” (转化策略) , 并省译了member (简化策略) , 是典型直译, 不能算作等化;汉译C与原文局部对应, 整体上也形成对应, 只将of his party稍微后移 (因of的表意需要) , 而且传意准确、完整, 此种直译属于等化。因此, 并非所有直译都是等化;换言之, 等化是严格意义上的直译。

(5) 英语:My father was a loyal member of his party and always voted the straight ticket.

俄译:Мойотецбыллояльнымчленомпартииивсегдаголосовалипрямойбилет.

汉译A:我爸爸是他政党的忠诚党员, 而且总是直接投票。

汉译B:我爸爸忠于他的政党, 而且总是投票给本党提名的候选人。

汉译C:我父亲曾是其党派的一名忠实成员, 而且总是投票给本党候选人。

像例1译文A只译“字/词”而不译“句”的死译, 以及众多的欧化汉语和中式英语都不在等化之列;像例2译文A、例5译文A那样“表”“里”不一的硬译, 也不属于等化;像例1译文B、例5汉译B那样的直译, 或因改变语序和词类功能, 或因转换词类, 或因删减语言单位, 最终导致双语语表在整体或局部上不对等, 也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等化, 因此许氏所主张的词性转换、句型转换等手段也不在等化之列, 因而等化的外延很小。

3.3 等化更有别于死译、硬译

作为全译求化策略, 等化跟死译、硬译更不可同日而语。等化与死译的区别在于:等化译文跟原文从整体到局部都一一对应, 语表可接受, 符合译语表达规范和语言习惯, 语义可理解, 且跟原文相符;死译则是机械照搬原文的语表形式而导致译文有时根本无法成句, 或因缺少可成句的构件语法单位即能够独立反映一个意旨的词或短语而不能成型, 或因成分残缺、成分搭配不当或语法手段错误而不能成活, 如例1译文A作为译句不能成型、成活, 语表上跟原文只是局部对应而非整体对应, 根本无法达意, 更不用说跟原文语里相符, 因而不符合等化所要求的外在前提和内在基础。等化与硬译的区别在于:等化译文不仅成型成活, 听读自然, 顺口顺耳, 而且跟原文语表对应, 语里相符, “表”、“里”对等;硬译则是指译者一味追求忠实于原文的语表形式而使译文虽具备成句条件但生硬拖沓, 读不顺口, 听不顺耳, 有时因照搬双语词典释义或只理解字面含义而导致译文无法准确传达语义, 即译文和原文“表”等“里”不等, 如例2汉译A、例5汉译A属于“等”而不“化”的硬译。当然, 硬译比死译更具可听读性和可接受性, 或许随着岁月的流逝, 某一特定译者 (如鲁迅) 在某一特定时期 (如1930年代) 的硬译会成为众多译者甚至大众接受的共时的直译, 最终走向译文等化。

4 结论

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篇11

关键词:灌输理论; 列宁; 内涵 ;时代意义

一、列宁灌输理论的由来

灌输理论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不仅列宁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此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在许多论著中也提出了相关思想,考茨基在他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时候也为灌输理论作出了贡献。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灌输理论不断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都对灌输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思想渊源

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论述了先进理论的革命性作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这里表面上看讲的是哲学与无产阶级的关系,实际上讲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关系,表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观点。指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只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工人运动只有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才能克服自发性增强自觉性,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突出强调了工人阶级被科学社会主义、被革命理论武装起来后,就会成为一个觉悟的革命的阶级。当然,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就包含着灌输的过程。

2.列宁提出较为系统的灌输理论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灌输理论。列宁的灌输理论是针对当时社会条件下,工人阶级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因素的限制,不可能自己产生社会主义思想而提出的。那么,列宁何以要提出灌输理论?其历史背景如何?这一问题的了解对于我们廓清和正确认识列宁灌输理论的内涵及其精神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人运动由于受到各种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影响,思想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特别是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的机会主义派别、经济派,他们宣扬经济主义观点,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否定政治斗争、革命理论和革命政党的作用,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定了政治斗争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应,经济派鼓吹工人运动本身能自发的形成社会主义意识,能自发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而不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不需要对工人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意识的教育。

二、列宁灌输理论的主要内容

列宁是最先系统提出灌输理论观点的,他把马克思主义有关灌输的思想与当时俄国工人运动的现实相联系,在《怎么办》这一著作中,从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灌输理论,包括:单纯的工人运动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即“为什么要灌输”,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群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政治意识是首先要灌输的内容,即“灌输什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从外部灌输,即“怎样灌输”。

列宁认为,工人阶级由于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限制,例如历史条件、知识结构和自身素养等,致使其无法意识到自己贫困的根源,他们也不会把本阶级的利益和社会政治制度看作是相关系的整体。因此,工人阶级无法参与到推翻剥削阶级的革命中。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科学社会主义它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是反映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历史地位的科学。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同时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经验,并通过艰苦的科学研究才能孕育产生。在《怎么办》这篇文章中,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引用卡·考茨基谈到关于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新纲领草案时所说的一段“十分正确而重要的话”:他表明只有建立扎实的科学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展出现代社会意识,由此表明,社会主义意识不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产生出来的,而是由外到内深入到无产阶级的思想中

人们在对社会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理论劳动成果,由此而形成了科学思想体系。由于受到自身主客观条件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得到的知识是不完整的,有的甚至是片面的;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中立足,那么人们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来获取前人的思想理论,掌握大量的间接知识和经验。在前人的思想成果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坚定不移的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能使人们培养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掌握科学的思想体系。当今世界两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这两种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具有长期的对立性,此消彼长,一方的削弱意味着另一方的加强。而且,资本主义思想理论的产生比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早很多年,在发展过程上,它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而且还有众多传播方式,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资本主义思想融入其中。在工人阶级的思想和行动中,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尤为深刻,甚至在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资本主义思想对其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发展,并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来武装工人阶级,从而抵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人们思想的侵蚀。党的十七大指出:要积极主动寻找出有效的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思想发展的灯塔,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思想意识上,要求同存异,但对偏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思想要坚决抵制。这便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具体运用。

三、列宁灌输理论的时代价值

1.正确理解列宁的灌输理论,有助于纠正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

列宁提出的灌输理论,其内涵及价值原本应该是无可争议的,但是,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一些人对列宁的灌输理论的错误运用,使这一理论被误认为是对人们进行强制性的粗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遭受责难。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人们对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列宁的灌输理论因被错误的理解为一种生塞硬灌的教育方法而再次陷入被歪曲的境地。实际这些都是对列宁的灌输理论莫大的误解。为了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列宁灌输理论的真正面貌,把握列宁灌输理论的时代价值,就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正确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克服以下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

经济发展有个方向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按什么方向发展,不能只靠在“市场经济”概念前面加“社会主义”这个限定词来实现。在目前状况下,如何对待社会主义,如何将社会主义思想和机制渗透在人们的意识和行动中,使我们的市场经济真正运行在社会主义轨道上,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需要正确引导的。在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上,如果不问方向,那是十分危险的。作为西方垄断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尼克松1983年在访问东欧以后得出的结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说,东欧国家“和平演变的时机已经成熟”,因为“东欧共产党人己完全丧失了信仰”,他们“不是思想家,而是实干家,而实用主义则能为和平演变打开缺口。”而东欧剧变的事实正好被他们不幸言中了。由此,我们可以说,列宁的灌输理论并没有过时,意识形态阵地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牢牢坚守,列宁灌输理论的党性特点决定了在任何时候,党都要担负起为人民群众宣传先进和正确思想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吸取东欧巨变的教训,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持久地开展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面灌输,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一旦马克思主义作为博大精深而又不断发展的世界观被人们所接受和掌握,就能抵挡住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胜利和成功,也就能够赢得社会主义方向对市场经济运作的正确导航。对人民群众进行灌输教育是我们党的重大政治优势,在任何时候,这一优势都不能丢。

21 世纪是一个蓬勃向上、日新月异的新时期,我们党带领着全体人民群众进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追求着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因此,迫切需要一批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能够适应当前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变迁的,具备较高的理论与实践素质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队伍,在实践中勇敢地挑起历史重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边摸索边前进,使自身素质不断巩固、加强、提高,使革命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完善,使正确的思想更容易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接受,最终达到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行动的境界。要实现这一境界,“灌输”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与正确方法。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灌输”中,教育对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一方面,相对于教育者的灌输活动而言,教育对象是其观察、认识的客体,是其意欲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的对象。教育对象只有成为客体,“灌输”才能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在接受、践行灌输的内容的过程中,教育对象又是主体。这实际上就自我排除了“灌输”对教育对象发展的价值,也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诚然,在灌输过程中,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而言,是“灌输”的主体,居于主导地位,在内容、方法、情境的选取上具有决定权。但是,他的决定权要受教育对象的认识能力、理解水平和思想状况的制约。同时,教育对象不仅要感知、体验和理解灌输的内容,还可能把接受灌输变成一种自觉需要,主动学习,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接受灌输,这就表现出极大的主体性。并且,随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对自身的需要、能力、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人们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因此,教育对象更加注重对灌输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强调要满足自己的需要,适合自己的发展。

2.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作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无产阶级政党,很早就看到了灌输内容的真实性、真理性与灌输效果之间的关系。要科学运用灌输理论,必须用科学的理论作为内容,并保持其真理性。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要科学运用灌输理论,自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必须坚持。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严整的科学体系来加以理解和掌握,科学把握其精神实质,反对任何形式的割裂、歪曲和肢解,反对任何形式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和庸俗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还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准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灌输给人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人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几十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要重视科学理论的系统性、全面性,重在阐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以及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还必须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勇敢地回应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攻击,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16页,人民出版社,1972.

[2]《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16页,人民出版社,1972.

[4]《列宁选集》第1卷,第324页,人民出版社,1972.

[5]《列宁选集》第1卷,第325页,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07页,人民出版社,1972.

[8]《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学习出版社,2仪旧.

[9]阂绪国.二十年来灌输理论研究综述.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

[10]习赵飞.论新世纪“灌输教育”的加强和创新[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

[11]王萍.关于“灌输论”研究综述[J].探索,2005.

[1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校长魄力的时代特征和特定内涵 篇12

一、政治上具有坚定性

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是衡量领导者魄力的首要标准, 这一点对于校长来说尤为重要。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 领导者只有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牢牢地把握方向, 驾驭全局, 才能在各种困难和风险面前发扬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精神。如果在政治上浑浑噩噩, 左右摇摆, 就势必会迷失方向, 丧失斗志。有魄力的校长应该成为政治上的“掌舵人”, 在各种大是大非面前必须头脑清醒, 立场坚定, 绝不能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当前,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个根本的政治方向问题上, 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问题上,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上, 在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上, 必须做到全面准确、坚定不移。无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风险, 校长在这些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上, 不能有丝毫动摇。否则, 胆子越大, 干劲越足, 偏离正确的方向就越远。

二、思想上具有敏锐性

在瞬息多变的时代, 要求校长必须具有战略的眼光和远见卓识, 而校长的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则来源于其思想上的敏锐性。校长思想上具有了敏锐性, 就能在千头万绪的纷繁工作中增强预见性、科学性和创造性, 就能在处理各种急、难、险、重的任务和突发性事件中应对自如, 掌握主动。因此, 有魄力的校长首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能在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就预测到其未来发展趋势, 判明其利害, 从而未雨绸缪。其次, 要有敏锐的鉴别力, 能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分清是非真伪, 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最后, 要有敏锐的应变力, 能在客观条件和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快捷地调整原定的方案或决策, 采取新的应变举措。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以备应变、以快应变、以新应变。

三、工作上具有创新性

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极其关注, 教育的外部环境在逐步改善, 教育的地位在逐步提升, 教育的投入在逐步加大, 教师的待遇在逐年提高。但教育也客观地面临着很多矛盾和问题, 校长要敢于面对, 敢于担当, 敢于创新。除了正常的学校管理、队伍管理、经费、信访、安全隐患等问题外, 校长还要敢于正视一些潜在的、隐性的矛盾和困惑,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创新带来的困难。一所学校要想办出特色, 实现新跨越, 没有改革和创新的举措是不可能的, 但要改革创新, 必然带来一些矛盾和困难, 如果我们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胆魄, 就只能墨守成规, 安于现状, 没有发展。二是社会过多的苛求带来的困惑。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也是全社会关注最多、焦点最集中的一个领域。教育工作的一点一滴、教师队伍的一言一行时刻曝光于广大群众面前。当前, 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在教育形象的社会知名度提升的同时, 给校长带来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担当的社会责任越多, 校长对自己要求必须更高, 做得更好。三是体制机制带来的困惑。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新观念、新模式、新举措在不断地演绎, 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 教育均衡发展还很艰巨, 师资队伍还很窘迫, 硬件投入还有待完善, 学校公用经费依然不足。机遇往往潜藏于差距之中。校长要敢于面对各种挑战与差距, 敢于创新, 向内挖潜, 寻求突破。

有魄力的校长在日常工作中, 不仅能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指示决定,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不仅能继承前任所创下的业绩,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开创出新的局面。盲目机械地照抄照搬上级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指示决定, 或四平八稳地守摊子, 不是个好校长。有魄力校长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敢于从实际出发, 把对上负责任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 以“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为标准,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力争为本单位或本地区创造出一流的教育业绩。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 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 等待观望, 抱残守缺, 不思进取, 就永远走不出新路子, 打不开新局面。

四、决策上具有科学性

校长是决策的主人,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能否科学决策关系到工作的成败。校长表错一次态、拍歪一次板, 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有魄力的校长应是一个明智的领导, 他们同样也应具有很强的科学决策问题的意识, 从决策目标的确立到决策方案的制订以及决策方案的决断, 每一步都应自觉遵守科学决策的程序和原则, 绝对不能凭经验来推断, 靠胆子来拍板, 用一锤子来定音。在进行每一项决策前都要深入调查研究, 广泛听取意见, 辩证分析评估, 然后再做出科学的决断。那些以“敢于负责”超越集体领导、以“果断拍板”取代议事程序、甚至用“强调集中”排斥民主的做法, 会使决策陷入盲动的境地, 最终会导致决策的严重失误。

五、指挥上具有果断性

指挥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能, 领导者在实施组织指挥中, 沉着冷静, 干练果断, 这是有魄力的表现。当确定所决策的目标方向是正确的, 就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实现这个目标的要求进行组织指挥, 不被流言所动摇, 不被困难所吓倒;当发生突发性事件时, 就要做到处乱不慌、处变不惊, 果断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不能犹豫不决, 束手无策, 左右徘徊, 当断不断, 必受其乱;当时机未成熟时, 就要善于依势顺势, 创造条件, 等待最佳时机的出现;当机遇到来时, 就要及时抓住, 立即做出抉择。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错过良机, 再周密的决策都是徒劳无益的。

六、落实上具有有效性

校长的魄力如何, 最终还要通过工作落实的有效性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的所有成就, 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 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 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 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 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种规章制度, 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因此, 校长必须提高执行力, 强化落实力。具体地说, 必须做到“五要”:

一要抓出成效。有魄力的校长对每一项工作和任务不会只停留于发号召, 造声势, 做指示, 听汇报, 靠文件指导, 靠电话布置;也不会把决心当行动, 把口号当实绩;更不会说空话, 鼓虚劲, 办虚事, 结虚果。而是把主要精力实实在在地用于抓落实上, 把决心、计划、措施付诸实践中, 在具体工作中见成效。

二要有目标取向。校长要以工作目标任务为中心, 规划自己的工作能力, 提高办事效率。将工作任务按轻重缓急分成“ABCD”四个等级。标A的表示事情非常重要, 应该立即先做;标B的表示应该做的事情, 尽量尽快完成;标C的是不会对目标的实现有什么影响的事, 这类事做不做都没什么妨碍;标D的是表示可以把相应的事情交给别人做, 这样自己就可以把时间更多地用在A类事情上。

三要细化执行步骤。校长在制定工作方案或计划后, 还应把总体目标细化成简单明了的执行步骤。比如, 将目标分解到各处室部门, 列出表格, 做到一目了然, 有清晰的指挥系统和岗位职责, 有合理的考核、总结、评价, 并能根据工作重点, 确定哪些该优先发展, 哪些先让一步实现整体优化等。

四要抓好中坚力量。管理措施最终要通过教师来贯彻落实, 尤其是年级组长、班主任和教研组长等中坚力量。校长抓管理措施的落实, 不能只是简单的目标分解, 强硬的责任归属。要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 个个身上有责任, 还必须激发每位教师想干事、干好事、真干事、干实事、实干事的激情和活力, 打造一支务实高效的教师团队。

五要构建长效机制。抓落实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做到全程监控, 全员跟踪, 确保目标计划的实施不偏离正确轨道, 保证业务流程顺畅、高效, 及时纠正偏差, 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校长的魄力无处不在。有魄力的校长始终淡定从容、处变不乱、宠辱不惊, 有魄力的校长深思熟虑、谨言慎行、言出必行。一言以蔽之, 校长的魄力是学校在风雨中前行的定海神针。

上一篇:利用微课优化作文教学下一篇:初高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