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意义

2024-09-16

内涵意义(共12篇)

内涵意义 篇1

乡土作文是表现地区特色政治发展、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具有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作文。指导学生写乡土作文, 是让学生深入地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 真实地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环境中的人、事、物, 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情感, 从而能写出富生活气息的好文章。培养出学生写作乡土作文的能力, 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家乡意识是写好乡土作文的前提。学生们只有真正的热爱自己的家乡, 才能去关注家乡的人, 家乡的事, 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具有家乡文化特色的乡土作文。当然在课堂教学中, 结合有关课文如:《济南的冬天》的讲授, 指导学生体会出作者在描绘家乡时候所包含着的乡情, 同时联系家乡实际, 了解自己家乡的可爱之处, 反映出家乡的面貌, 抒发对家乡的眷恋喜爱之情。在节假日, 组织学生旅游参观。如组织学生爬山, 不但让学生领略到我们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色, 还让他们知道我们澉浦的一些古迹。还有一些宝贵文化遗产, 借此来促进对家乡的热爱。

2、养成学生观察乡土作文的素材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 而对现实乡土生活的观察则是取得写作素材的主要方式。指导学生用朴实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感情, 写出自己亲见、亲闻、亲历、亲感的真实的生活。尤其是江南名家杯征文, 以“爱我家乡, 爱我江南”为主题的比赛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

3、提高学生的反映能力在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生活素材以后, 如何将其所见所闻反映出来, 确是一个关键问题。一方面利用主题班会, 围绕一个中心畅谈家乡的各方面情况, 让更多的学生有口头表达的机会;还可以邀请先进人物到校到班作报告, 报告后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 这又是一次口头表达的锻炼机会。在书面表达训练方面, 除了正式的作文, 比如说组织学生们去参观和访问, 写好每一次参观访问记录;组织学生调查某一单位, 从不同角度写成若干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访问先进人物, 写好人物访问记等等。

乡土作文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而兴起来的一种作文模式, 它依托乡土文化、乡土特色进行作文活动, 丰富了教学的活动, 优化了教学的结构, 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为语文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反而言, 它也对乡土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两者关系密切, 相辅相成。

1.乡土作文的源泉

乡土作文离不开“乡土”, “乡土”为教学者提供教学文本资源, 为学生提供习作资源。教师编写的教学文本必须依赖于乡土素材, 学生写作同样也离不开乡土素材。整个教学的过程,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 “乡土”都一以贯之。“乡土”是特定地域时间和空间的总和, 是特定地域物质和精神的总和。通俗的讲, 是这个地方人们世世代代生活的积淀和延续。这些积淀和延续实质上就是我们所谓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蕴含丰富, 包罗万象, 本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当今人事等, 无所不包。它们有如春雨, 滋养繁茂着乡土作文这棵新的绿化之树。可以这么说, 乡土文化既是乡土作文的源泉。有了源泉, 乡土作文之树才能茁壮成长。

2.乡土作文教学核心

乡土作文教学绝对不是为乡土而乡土, 仅仅是对乡土文化进行简单地描述或者观照, 那是对乡土作文教学的一种歪曲。乡土作文教学也不只是为作文而乡土, 旨在改变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烦燥泛味的现状,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这种说法过于片面。乡土作文的教学, 是新课程背景下现代语文教学和乡土文化互相的融合、相互的碰撞、相互的作用过程, 是教师依托乡土文化, 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的活动, 从而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建构和完善学生们的人格特质, 并反过来对乡土文化进行进一步投射和润泽的过程, 这正是乡土作文教学的核心所在。

以此为核心, 乡土作文教学就必须高屋建瓴, 拓宽视野, 从长计议, 而不能囿于作文教学的狭小时空中。这种教学的理想境界是达到作文与育人的相结合。换而言之, 乡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最起码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方向, 而乡土作文教学就将成了贯通两者的真正桥梁。

内涵意义 篇2

社区治理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辖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推进社区持续发展的活动。它体现为在社区管理中管理权限的再分配,各管理主体间合作一互动的管理模式的再分配。“社区治理要求社区组织和社区公民与政府共同承担社区建设的责任,负责任的政府与有责任感的公民在社区治理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① ① 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第34页

它的要点是把社区所在地的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组织、社会团体组织很好地“组织”起来,使它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协同努力,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各自的功能,改进社区的环境,解决社区的共同需求问题,最终取得社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社区治理的不断完善来合理、有序地扩大民众参与,逐步培育民众的参与意识,尤其是合法合理的民主参与意识,将民众参与有效的纳入合法化的轨道。美国政治学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经过研究发现:“社区治理通过借助既不同于国家,也不同于市场的制度安排,可以对某些公共资源系统成功地实现开发与调适。”①

社区治理的特征②:

1、就主体而一言,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我国过去在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中,管理主体单一化,只能是政府。而在社区治理中,主体的多元化是必然要求,除了国家(政府)主体之外,还有居民、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辖区单位等。因此,社区的公共事务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决策,政府与社区之间要形成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信任关系,以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为目标,达至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就过程而言,从强调行政控制到强调居民参与。我国过去的基层社会管理,不论是单位体制,还是街居体制,行政功能都非常突出,命令式的上下级科层色彩浓厚。政府与单位之间、单位与职工之间都是服从与被服从的行政命令关系。市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都按照行政命令模式运行。而社区治理则强调居民参与,要求社区发展的各项规划、社区建设的实施以及社区事务的处理等都必须体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与居民的要求相适应。居民不再依附于单位或街居组织,更不受它们的庇护,而是彼此形成平等互惠的关系。

3、就结构而言,由垂直科层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互动结构。我国过去的街居体制结构是从上级政府到街道办事处到居委会再到居民,单位体制结构是从上级单位到下级单位再到居民,只有垂直的关系,没有横向的联系。而在社区治理结构中,社区主体多元化,街道与居委会之间、居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由单向运行转变为双向互动;大量社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在居民和政府之间又是一道沟通和联系的桥梁,从而将社区中行政力量、自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构筑成横向的网状结构。

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和意义 篇3

关键词:人文精神;内涵;意义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对于自身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对自身尊严、自身价值及自身命运的实现和关注,同时对于精神文化的传承有着高度的重视,是人格向着理想全方面发展的确定和培养。人之所以能站在生物链的顶端是因为自身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近些年来,人们通过对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不同的人文精神对我国文明精神建设造成不同的影响和意义。

一、人文素质和精神的内在联系

素质一般是指以人的先天心理为基础,通过后天教育、环境及自我认知的影响,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人文素质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体系。虽然人们对于人文素质有着多种理解和诠释,但是通过人文素质的类型和作用,我们大致可以分成三类:身心、智能性及价值确定三大类体系。身心系统作为三大体系的基础,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为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最基本的心理和生理。智能性就是通过人类不断的学习和科技发展,为人文素质的提升和转变提供动力,是人文素质最重要的内容。价值确定体系是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概括,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最顶级的体现,为人文素质起着引导的作用。

所谓的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基础,通过对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体现及追求完美人格的研究来展示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研究,人们发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科学精神是遵循自然法则对事物真实性和真理性所坚持的理性态度,主要是对真的价值研究;人文精神是对自身价值和理念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和追求,主要是对善美的价值研究。

人文精神具备着三种特性:(1)。相比科学精神所追的真,人文精神所求的不只是真,同时也是对善与美的追求,力求真善美能够达到一致性。(2)追求真善美价值的同时又要完成对理性和当前事实的超越。这是人类不断求真的自由态度,通过对内在和外在约束的超越,实现自身人文精神的升华。(3)坚持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建设是在追求自身理想和需求时产生的,并不是受外部所影响的。

二、人文精神的研究和意义

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素质的最高级体现,是人类素质的本质呈现。是人们对人文精神重点研究的缘由。但是在学术和教育界对人文精神的研究方向又有所不同,其研究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学术界主要是以宏观和哲学为研究方向,具体是对民族、社会、人类的本质及人类在社会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的具体研究。而教育界则是通过社会和个人教育的方向进行研究,是通过教育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及如何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具体研究。虽然二者研究的方向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人文精神上的指引和引导。

不同的社会时期和社会制度,其人文精神的体现方式也是不同的。现有的人文精神被分为了西方、中国传统和马克思三类人文精神。不同的人文精神类型其内涵是不同的,对中国人文精神建设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西方的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实现个性和自由的解放,并重申人的享乐主义,将人和集体对立了起来,这是种残缺不全的人文精神。这种类型的人文精神不适合中国的发展,但是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就有了博爱的中国特色的民族人文精神,同时也有着极大的限制。传统人文精神只重视集体,缺忽略了个人;只重视道德,忽略了客观利益。这类人文精神是有着明显封建社会特色的中国农业社会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不能直接用于现代人文精神的建设,我们必须结合当前的国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最后是马克思人文精神。这类人文精神结合了中国传统和西方的人文精神的特色,实现了个人与集体的统一,强调了集体的发展必须以个人为基础,个人的发展必须以集体为前提。因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人类社会中的各类人文精神建设具有特色的新人文精神。这种新人文精神要结合现状以实现人的价值和完整性为目标,从而全面自由的发展人文精神。

三、结束语

在对人文精神的研究时,我们要与人文素质的内在关系为出发点,进而得到全面完整的人文精神内涵。将科学和教育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文精神建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肖玲,王潇寒,赵燕.2007特奥会——体育人文精神高度发展的象征[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2]刘媛媛,郑国华,熊晓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中国和谐思想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1)

[3]王秀霞,李丰祥,尚瑞花.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1)

武德的内涵及育人意义 篇4

所谓武德, 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 它是习武者在长期的习武过程中潜移默化而形成的成文的、不成文的规范准则, 它是武术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协调人际关系的杠杆, 是武术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 它的精神体现在习武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武术流派, 它的内涵有所不同, 但总的说来武德精神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武德精神是历代习武之人在实际行为中总结出来的, 它广泛吸收了我国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 尤其是儒家文化思想对习武之人影响颇深。儒家文化的“仁”、“义”、“礼”、“信”、“勇”等思想在武德中被体现的淋淋尽致, 中国的封建文化思想, 有精华也有糟粕, 武德精神也一样, 由于当时人们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武德中有很多不合科学的、迷信色彩浓重的思想, 这些都是应该摒弃的。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 我们要充分发挥武德精神的育人功能, 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武德精神的和谐社会中表现为: (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遵循自然规律,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遵纪守法, 终于国家民族利益, 树立集体主义荣辱观; (3) 人与人和谐相处, 乐于助人, 尊师重道, 团结互助; (4) 人自身的和谐, 艰苦奋斗, 志存高远, 持之以恒, 永不放弃。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武德的内涵

2.1.1 武德中的“仁”

中国武术历来不尚力而尚德、不重攻而重守, “武”的最初造字本意是止戈为武, 习武之人要具备仁心、仁德, 用武之道最根本目的是将对手降服, 不伤及要害、不取人性命, 很多的武术比赛都规定点到为止, 这些都体现出武德文化中的仁思想。如历代习武之人主张比武时八不打:太阳穴不打;对口锁心不打;中心两闭不打;两肋太极不打;两肾对心不打;两耳弱风不打;海底撩阴不打;尾闾丰府不打。这些明确规定不能打的部位都直接关乎人的性命, 体现出武德中的仁爱思想。这种仁爱思想也体现在收徒授艺中, 收徒授艺、传扬衣钵是习武者所看重的人生大事, 历朝历代武术大师们对学徒都十分严格和苛刻, 除了看重一个人对武术的悟性以及自身的筋骨条件之外, 更为主要的还是看重人品和德行。很多门派都明确规定什么样的人该收, 什么样的人不该收, 如:心意六合拳明确规定四种人不可传:一不传忤逆不孝之人;二不传贪婪好色之人;三不传欺行霸市之人;四不传见利忘义之人。苗拳规定三收三不收:忠厚诚实者收, 好色嗜酒者不收;谦虚谨慎者收, 好勇斗狠者不收;尊师重道者收, 欺师灭祖者不收。这些收徒的戒律与准则都表明武德思想中仁的重要性。

2.1.2武德中的“礼”

武术中的礼仪是武德精神的重要内容, 礼仪对于习武的人来说极为重要, 正所谓礼在拳先, 学拳先学礼。武德中的礼即使习武之人日常的礼仪形式, 更是武林中人的行为规范与行为习惯, 是武林人士约定俗称的行为准则。武术中的礼仪繁多, 标准严格, 礼仪不仅是个人素养的反应, 更能反应出一个人的功力修为, 是习武之人德性修为的标志。传统武术中的礼仪形式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有见山礼、鞠躬礼、举手礼、无为礼、握手礼、合参礼、抱拳礼等。拿武术礼仪中最被人熟知的抱拳礼来说, 抱拳礼是武德精神的集中体现, 古人习抱拳礼要求双脚并步站, 右手握拳, 左手指伸直并拢, 拇指弯曲内扣, 左右臂撑圆, 右拳紧贴左掌的掌心, 在胸的正前方与胸保持25 厘米左右的距离, 武者在行抱拳礼是要谦恭严谨略微点头。抱拳礼的各种行礼方式略有差别, 每种抱拳礼都具有不同的含义, 如:左手呈半掩拳, 意在以武会友、崇德;右手紧握拳, 意在比武, 分出胜负;左掌四指伸直合并, 表示天下武林一家, 意喻团结共进;左手大拇指前屈, 意在诚心求教, 不自尊自大等。武德中的礼是武林人士精神品质道德修养的具体体现, 也是武林人士尊师重道精神的体现。我们说武林人士讲求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 尊师重道是武林人士必须践行的条约, 这些都是武德礼仪的体现。

2.1.3 武德中的“信”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这句话是说做人要讲诚信、信用, 信用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孔子告诫世人做人要言而有信, 言出必行, 信也是儒家伦理道德原则的重要内容。同样, 信也是传统武术武德的重要内容, 是所有习武之人信奉、推崇的道德准则, 是武林人士立足江湖的最基本条件。武林人士讲究大丈夫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要言出必行, 承诺的事必须做到, 信是习武之人最基本的人生信条, 是处世立身的最根本原则。古代各门各派的门规戒律, 拳谱家规都把信义作为最基本的要求来践行, 要求家门子弟重信守诺, 在习练武功的过程中, 重视自己道德修养的提升, 以信与人交往, 以信处身立世。信对习武之人意义重大, 如:咏春拳明确规定无信无义之人不收不教;少林寺训诫有曰为人处世要温良、恭顺、讲信义等, 这些都可以说明武德精神中信义的重要性。

2.1.4 武德中的“勇”

传统武术中的“勇”既是习武之人推崇的道德标准又是他们践行武术、传扬武术的实践行为, 勇指勇猛、果敢、坚毅, 精忠报国为民族大义牺牲自己、匡扶正义敢于同恶势力抗争。传统武德精神的“勇”是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大勇, 是崇高理想的体现, 是精神道德的升华。武林中还有一种“勇”是我们需要区别和摒弃的, 是为武林中人所不耻的, 逞一时之气, 好勇斗狠,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置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于不顾, 见利忘义、卖国求荣等, 这是狭隘的勇, 是对“勇”精神的歪曲理解。“勇”是武德精神的重要内涵, 是中国民族的优秀品质, 是习武之人临危不惧、制胜克敌的准则。有句古老的拳谚说习武之人要具备三点:第一点胆识;第二点劲力;第三点功夫, 其中胆识被放在第一点, 胆即是勇武、勇敢、自强不息之义, 是习武之人浩然正气、临危不惧的体现, 是武术延续千年传承下来的根基, 它不仅仅是武林人士行为准则的约束, 更影响到普通的老百姓, 人们受武德“勇”精神的影响, 敢于同一切反派势力、邪恶势力做斗争, 维护正义, 这些都是武德精神中“勇”的体现。

2.2武德的育人功能

2.2.1道德育人功能

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武德精神是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产生的,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和丰盈, 武德既属于体育道德的范畴也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都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标准。武德是习武之人遵从的道德准则, 是习武之人高尚道德品质与情操的体现, 它涉及人际关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义正直、厚德善良、公平公道、爱国爱家, 武德既是我国古老传统的道德观念也与社会新型道德观念相呼应, 它通过社会舆论和约定俗成的压力来作用于人, 教导人们弃恶扬善、积善成德, 通过这些不成文的言行准则来引导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奠定良好的全民道德风尚。在新时期武德的育人功能依然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我们可以这样来说, 武术能强健人的体魄, 增进人的健康, 武德精神塑造和培养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 它们一个对外一个对内, 一个重实体一个重精神, 都是对人的培养。新时期的武德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一脉相承, 包括爱国守法、明理成性、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武德精神与德育教育都是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内涵的合格公民。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 武德精神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呼应, 新时期的武德育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挥师, 坚持贯彻把集体、国家、社会放在首位, 以人为本, 在和谐中谋发展, 在创新中求进步。

2.2.2 素质育人功能

新时期的教育培养人目的不再是注重某一个方面, 而是要培养德、智、体、美、技能、专业知识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这些综合素质教育中德育被放在首位, 德是所有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 也是智、体、美、技能、专业知识发展的总导师, 德育在所有的素质教育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德育做基础, 其它素质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因为我们说一个人他们的智商、学历、体魄不管怎样的出类拔萃, 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育做引导和约束, 他必然被社会唾弃, 甚至走上歧途而危害社会。武德精神的首要点是禁暴, 不轻易动用武力, 出手的目的是制服对手, 不伤及要害, 不伤及性命, 习武的目的不是打人, 不是为了炫耀武功, 持强凌弱, 而是在习武中长功夫, 磨练意志, 锻炼体魄, 培养良好的武德精神风貌。新时期的武德精神培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们在练习武术时要求首先要立德, 德立而功夫深, 习武要求人武旨正, 厚德, 为其它素质的提升做基础。

参考文献

[1]焦政伟, 蒋培锋.论和谐视阈下武德的价值[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 2011 (03) .

[2]赵少杰, 杨少雄.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下武德的新内涵[J].中华武术研究, 2011 (04) .

[3]徐贤杰.浅谈传统武德的儒家文化内涵[J].百家论剑, 2012-19.

[4]金优敏, 谭炳春.武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实施的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 2011 (03) .

优质护理内涵和实施的意义 篇5

我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人的一生中,护理工作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各个阶段,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护理工作与患者的接触最直接、最连续、最密切、最广泛,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在看病就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而且关系到医疗行业和医院服务面貌的改变。因此,护理工作在改善服务,为人民群众送温暖、送方便、送关爱、送扶助,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方面具有优势,大有作为。所以,护理工作者必须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真正做到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护理事业也应当拓宽新思路,争创新业绩,开辟新领域,从而吸收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护理行业,不断发展和壮大护理质量。因此,2010年卫生部提出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简称“136示范工程”,目的是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推动公立医院卫生体制改革。

(一)实施优质护理是一个系统护理

落脚点:护士全面履行护理制度,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主动、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切入点:改革临床护理服务模式

实施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全面负责——责任制整体护理。即: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小组的成员人人参与,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即责任护士对其所负责的患者的所有护理工作(包括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全面负责,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密切医护关系。

——对患者而言:在住院期间有责任护士负责。

——对护士而言:每位护士须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一般情况下≤8名患者。

关键点:加强护士队伍的科学管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一、充分认识护士管理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优质护理实施的重要挑战:在有效的预算下,能够有足够的人力,经过训练和培养成为具有专业素养和能力的优秀人才,提供保障患者安全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优质护理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意义

坚持“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目的。

——护理模式的改变:以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为切入点,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

——护士管理方式改革: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为护士的配臵、考核、分配、培训,晋升以及职业发展建立激励机制。(护士满意)

三、通过科学管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创造性。

——实施岗位管理、科学调配人力,病区实际床护比要求达到1:0.4,ICU 1:2.5。

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明确岗位设臵、岗位职责、上岗条件;对临床护理岗位,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的护士人力配臵方法,并根据各科室护理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科学调配人力。

四个目标:

目标1—到2015年,建设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护士队伍。建立护士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和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

目标2—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落实护理职责,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目标3—到2015年,建立公立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框架,稳

定和发展临床护士队伍,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对护士的合理配臵,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培训实施科学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公立医院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目标4—到2015年,通过试点探索和建立针对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扩大护理服务领域,加快护理产业发展,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概括来看:护理发展首先是在实践层面适应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护士队伍的发展不仅是数量更需要能力水平的提升。即有为才能有位。

(二)我院优质护理开展概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我院于2010年8月31日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其活动的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制定了我院“创建优质服务示范医院”活动方案,全体护士参加启动大会,外一科、骨一科、内三科被定为首批试点病区,骨一科主任作为病区代表在启动会上进行了发言,外一科护士长,内三科护士分别作为试点病区护士长、护士代表在启动会上

进行表态发言。为了使创优工作能够持续稳步开展,我院于2011年7月份又新增了6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至目前为止,全院20个临床科室中除妇产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外,其余17个科室全部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试点病区,使我院优质护理工程试点病区达84%,旨意是通过全体护士的共同努力,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对病人的护理服务之中,满足不同患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护理服务,通过全体护士不懈的努力,实现护理专业技术和护理艺术的完美结合,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诠释白衣天使的精神内涵,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求,从根本上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三)如何深化优质护理?

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一次活动,也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次提升护理服务的契机和改革,(在护理实践、护理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方面逐步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工作模式)。

一、转变观念:护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真诚服务于病人,把病人的难点作为服务改进的重点,把病人的需要做为服务落实的内容,把注意力从护士将工作如何完成转到护士是怎样完成工作 的工程,改变以往事后质控的检查方法和手段,工作忙时,不是急于完成自已班内的硬任务,而是考虑病人的需求,不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与病人发生误会或冲突时,我们提倡把“对”让给病人,从而更体现病人至上。

二、倡导主动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有权维护自已的利益,有权选择医院就诊,医院要提供最好的服务质量,否则医院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改变过去的以“医护为尊”为“病人为尊”,把“病人要我服务”转为“我要为病人服务”也就是被动转为主动的服务,理解关爱病人,服务与病人开口之前,这样才能满足病人明确和隐含的需要,优化服务质量。

三、倡导细节服务:细节的完善决定护理质量的完善,我们平常所做的大量工作,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做细,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个性化服务,病人的满意度才能提高。从小到病人行动不便时上前扶一把,口渴时端上一杯热水,与病人相遇时主动问候一声……等。这些细节的事情,更能体现我们观念上的更新和改进,更能体现我们的个性化管理。

四、健全管理体系:健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体系,探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科内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分层负责制,护士长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质量控制,对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向管床护士指出,要求责任组长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落

实。责任组长每日对所负责的患者进行评估,指导并督促本组护士完成病人的治疗护理工作,确保工作的落实。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病人的全部治疗护理负责,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

五、举行深化内涵活动:“从一言一行做起,深化优质护理内涵”主题活动,以规范护士的仪容仪表、行为规范,锻炼护士的演讲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习气氛,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全面提高素质。

六、如何排班?实行连续性排班与弹性排班相结合,减少交班次数,保证病人得到连续、全程、高效的护理,落实责任包干制,每天根据病人数及病情安排护理工作,每位护士负责6—8名病人的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工作,对于病情较重的由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从而确保护理效果。

七、完善绩效考评!完善各级护士的绩效考评。在工作质量、制度执行、服务满意度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基础上,增加了护士基础护理工作量的考核评分,让护士劳有所得,优劳优得,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使护士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八、改进工作流程:对原有的护理工作流程的细节进行梳理,从细节中发现护理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改进,制定完善的流程。每项流程的设计都细致入微,不仅将专业化、整体化,人性化贯穿到流程和标准中,还根据患者要求进了个性化设计。九、四主动、五到位:再造入院服务流程,强化办公护士的四主动:主动站立迎接,主动办理手续,主动介绍护士,主动通知医生。责任护士做到五到位:自我介绍到位,护送入室,安臵休息,介绍环境制度到位,评估病人到位,安排饮食到位,执行治疗护理到位,护理人员仪表,言行规范到环境要求都注入人文关怀。做到真正把病人视为亲人,使病人感受到住院如住家。

十、严抓护理安全:①建立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制度,对新入院病人首先进行评估潜在的护理风险,然后根据风险状况制定相应措施,并将其作为重点督察内容及值班时重点关注对象,护士长对危重症和特殊病人及时组织护理查房,进行前馈控制干预,指导监床护理工作,防患于未然。(没有安全谈何质量,哪有优质护理,考“三查八对”护士要有如履薄冰的意识)。

②警示标识:建立不同的标识,在病历及床头卡标注,使用管道标识,降低意外脱管率,应用安全警示标志包括防跌倒,防压疮、防坠床等,保证病人住院期间安全。统一药品储存标识,内服、外用、高危、毒麻、药品严格交接,单独存放,保证使用准确性。特殊用药建立药物不良反应上报制度,规避风险。

③严格交接班:具体表现在病区内交接和病区间交接,病区内交接:完善病区内普通病人,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的流程和内容,重点病人,重点时间,重点环节的巡查等。病区间交接,设立了病人交接单,病区与病区之间病情交接后签字确认。科室组织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教育,加强应急预案的学习和应急能力的培养,倡导非惩罚性护理缺陷呈报制度。

④深化专科护理:强化专科护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创立特色服务品牌,结合专科特点,如针对肿瘤病人实施爱的生命线方案,分别在确定癌症诊断,疾病治疗阶段,晚期临终关怀时给予患者有效地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患者的焦虑和不安,并给予家属以心理支持,将护士职业的本质真诚、爱心体现在生命无价我们共同守护的特色护理服务品牌。

⑤比翼齐飞:确保护理内涵创新护理管理模式,夯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让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比翼齐飞,充分发掘护士的积极性、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从而达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管理,使护理工作真正达到三贴近,对危重病人,先从基础护理落实抓起,重视终末质量、三短六洁,床单元符合标准要求,管道伤口护理,卧位,活动,各项治疗,抓好基础护理的现场质控,并引导护士在专科护理知识各方面应与时俱进,熟练常握专科知识,技能包括本科前沿性的知识,善于发现问题,使每一位护士知道自已要做什么,如何去做,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在落实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同时确保护理内涵得以提升。

质量递进理念:(对护士长的要求)从符合性质量理念——适用性质量理念——满意性质量理念——卓越性质量理念,并将质量控制方案贯穿其中,达到提升。变宏观管理为精细化管理——细化工作要求,可操作性强,深入实际,营造我们一起干的工作范围,直接参与,跟踪督查各班工作,及时发现护士在执行制度,职责等规范中的问题,发挥护士长引领、主导作用,变走过场为深入查突出重点,有针对性。每月重点查:出入院、手术、病情有变化、特殊检查或治疗病人护理质量。每周全面所有病人护理质量、质量控制标准深入人心,规范化、常态化的质量控制模式使质量控制成为各科室各级护理人员的自觉行为。

激励护士:激励护士的工作热情是护理质量保证的关键。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护理管理者的领导行为密切相关,这要求管理者要为临床一线的护士做好服务,在工作条件允许下尽量满足不同层次护士个性化要求,理解关心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提供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其保持健康的心态,安心的工作。除此之外,结合实际还可以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组织了各种培训班,二是是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三是引进了竞争激励机制,施行竞争上岗,四是选派优秀护士外出交流学习。这些极大地激发了护士的工作和学习热情,保证提高了护理质量,优化了服务质量金标准:把病人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金标准。更新知识,转

变观念,开展优质服务,积极开展“六有人”活动,即病人住院时有人接;住院期间有人管;检查有人领;服药有人拿;困难有人帮;出院有人送。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拉近与病人的距离,密切医患关系,全体护理人员以诚信赢得病人的信任,提高病人满意度。

高校学籍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篇6

关键词: 高校; 学籍管理; 内涵; 意义

【分类号】G647.33

作者简介:刘惠瑾(1980—),男,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务处。

“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引申为一个人的身份,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如“户籍”表示某地区居民的身份。“学籍”则是对取得学校入学资格并已到校注册学习的学生身份的确认。正式注册某所高校学籍的学生才能获得该学校学生的身份。

高校学籍管理对学生身份的确认、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反映,对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对教育管理部门适时掌握教育发展状况、对规范高等教育招生与学历颁发及对用人单位的择优录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籍是对学生身份的确认,学籍状态反映着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学籍是对学生身份的确认。只有通过高等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注册学籍,才能正式成为某高校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在升学考试中存在徇私舞弊、冒名顶替等行为的学生不得进行学籍注册。只有注册了学籍的学生,才能在修够规定的年限且成绩合格后,取得学历证书。

学籍状态反映着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1、学生的各类学籍异动(休学、退学、转学、留级、转专业等),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在校学习状态。如休学,有的学生休学的原因为身体疾病,表示该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较差;有的学生休学的原因是思想压力大,精神衰弱,说明该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再以退学来说,有的学生退学的理由是经济困难,说明该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不好,一旦有适合的工作,他们选择了就业,放弃了学业;还有的学生退学的原因是成绩较差,该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不及格课程过多,已无法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相应的学分,因而不得不选择退学;还有的学生退学的原因是通过了雅思考试,取得了国外大学的入学资格,而选择了放弃国内大学的学籍。这些学籍异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2、学生的各类奖惩信息直接反应了学生的在校表现。学生的各种奖励,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等或反映出学生思想积极上进、或反映出在校学习成绩优异、或反映出学生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而各种惩罚,如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等,则或反映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或反映学生成绩低劣。

3、毕、结业结论,学位授予情况反映了最终的学习结果。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规定的学分或规定的课程全部及格,将获得毕业证书,相反,则只能结业离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还被授予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则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最终宣判。

因此,学籍确认了学生的身份,监控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反馈了学生的学习结果。

二、学籍管理的规范化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基础

高校学籍管理涉及到学生的入学与毕业,也就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口与出口,因而不仅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某种意义上,学籍是纲,纲举目张。

对于学籍注册,按道理,到校报到的学生就予以注冊,未报到的学生不予注册。似乎很简单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要复杂的多。首先存在未报到却要求注册的学生,该部分学生在学籍注册工作即将结束时,仍不到校报到,却托种种关系要求注册学籍。学籍注册工作结束后,个别未注册学籍的学生又来报到了,学校还得为其申请补注学籍。种种违反国家或学校学籍注册规定的行为,为日后的学年注册、学历注册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可能给学校带来诸多纠纷。

其次,有不少学生在报到后,申请转专业,因为不熟悉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认为只要是学校某一个领导批准就能转专业,而有的领导也不熟悉在学籍注册期间禁止转专业的规定,就予以批准。因而不少学生不到学籍管理部门办理转专业手续就到新的专业学习,致使在学籍注册时各院系出现重复上报学生和漏报学生的情况,学籍管理部门还须一一核实该生实际所在院系和反复核对学生人数,给学籍注册带来诸多不便,也易造成学籍信息的误报与漏报,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再次,还存在未入学报到就到别的学校借读的情况。该部分学生不到校报到,就到别的学校借读,而且不办理任何借读手续和离校手续,也不留任何联系方式,只是留下一纸批条。致使在学籍注册时,该部分学生没有班级、没有学号;其学生档案也无处归整;在学校有特殊事情时,还需费尽周折通知该部分学生。为学校学籍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也为将来学年注册被清除、学历注册被漏报埋下隐患。

此外,还存在一入学就申请休学的情况、入学后未申请退学就私自离校的情况等等。

这些违反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的学籍异动,有的出于人情、有的迫于压力,但是这些都是以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扰乱公平的学习环境为代价的。长此以往,不仅给教学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也会影响学校声誉,甚至为学校带来诸多纠纷。

对于学历注册与学位授予,学历、学位是对学生学习经历与结果的认定,存在的前提就是客观与公平。如果为学生传递了,有关系、有背景就可以获得学历与学位的信号,必然使学校整个价值导向发生偏差。使学生们不再重视学习,再优秀的教师、再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作用于学生也是徒劳。同时也会给学校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

因而学籍管理必须摈弃人情世故,严格遵照制度执行,这样才能使学生一入学就遵章守法,使整个教学井然有序。按照规定,对于逾期不报到的学生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对于未在规定的时间、且未办理有效手续的转专业学生不予承认;对于未报到且未办理有关手续就到外校借读的学生可通知其报到并补办有关手续,逾期不报到可视为自动放弃学籍;对于未办理手续就离校的学生可限期通知其到校办理手续,逾期不到的视为自动退学。因而,学校的规范化建设必须从学籍管理抓起,它是规范化管理的突破口。同时,严把出口关,也为规范化管理确立了价值导向。endprint

三、学籍管理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

学籍管理为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规划提供数据依据,为教学活动提供组织保证与人性化服务。

学校教学楼、宿舍楼、实验室、图书、电脑等教学资源的配置,需要以学籍管理部门提供的学生人数为依据。学校的发展规划也需要依据学籍管理部门提供的当前办学规模的统计。

学籍管理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组织的教学对象。学籍管理部门依据学生的人数、性别等信息分班、编排学号,为后期的成绩管理、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学籍管理为教学改革与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人性化服务。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校来说,学生可以在3-6年内完成学业。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多选多学课程,提前修满規定学分,毕业离校;基础差的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满学分也可顺利毕业。对于那些实践能力较强、学习期间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学校可批准其停学创业,为其保留学籍。对于那些具有某方面特长或爱好的学生,学校可以在原则范围内,根据其意愿为其调整专业,使学生转入自己感兴趣或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促进其个性与特长的更好发挥。

四、学籍管理是教育管理部门适时掌握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渠道

通过学籍管理部门的统计,可以了解某所学校的专业及方向数、学生类别、学生总人数、录取规模、毕业生数量、学生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师生比等基础数据。

教育管理部门无论是教育规模的普查,还是专项教学评估,都需要从学校学籍管理部门获取最基础的分类学生人数统计。从而判断当前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是否合理,也可以了解某所学校的办学能力与办学水平,因而,学籍管理是教育管理部门适时掌握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渠道。

五、学籍管理使整个高等教育从招生到学历颁发逐步走向规范

教育部2001年实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2002年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增加相片信息,同时完成了1991-2000年学历证书登记工作。2004年教育部学生司要求开展新生入学信息核对工作。2007年正式实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2008年增加在校生学年注册工作。2009年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增加了以考生号命名的学生报考电子图像信息,同时学信网开通重姓名重身份证号新生和在校生核查功能。

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的实行,尤其是电子图像信息的完善使那些妄图暗箱操作、冒名顶替的人望而生畏。重名重号核查功能的开通,不仅遏制了冒名顶替现象的发生,同时也确保了学籍信息的唯一性与真实性,那些想补习而又不愿放弃原来学籍的学生必须做出唯一的选择,使投机分子无机可乘。因而,这一系列举措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招生工作。

六、学籍管理为用人单位择优录用提供了依据

学籍管理部门提供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成绩证明及学生奖惩情况,为用人单位择优录用提供了依据。

首先,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是对学生完成学业的肯定,是对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定性的要求。学籍管理部门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颁发证书,同时在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网进行学历注册,为用人单位辨别证书真伪提供依据。其次,学籍管理部门提供的学生成绩证明,显示了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状况,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成绩进行量化的比较提供了可能。最后,学籍管理部门在每年的学年注册期间将所有在校生的奖惩情况在学信网上进行注册,各种奖励、惩罚及诚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品德与行为,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品行的考察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立杰.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

[2] 霍丹群,陈德玲,刘东燕.创建有益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籍管理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

招考分离的意义、内涵和路径 篇7

一、探索招考分离的意义

招考分离是协同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举措, 对学生、政府、大中小学校和考试招生制度本身有重要意义。

1. 招考分离是促进学生摆脱“分数”枷锁、积极向学的保障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讲, 现行招生和考试一体的制度设计是导致学生学习动力减弱的重要原因。为增强选拔客观性、区分度的标准化试题, 出现的“冰化了是水”正确、“冰化了是春天”错误之类的“标准答案”, 难以全面测量评价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学生变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机器, 对学习和考试感到焦虑, 学习兴趣受压衰减, 学习自信心常遭挫伤。过分强调招生功能的考试分数, “分数成命根”;使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难以从根本上减轻, 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招生和考试分离, 使考试分数不再成为学校招生录取的唯一尺度或单一参照, 有利于促进学生好学乐学、健康发展。

2. 招考分离是完善政府教育治理体系, 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 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需要建设与之相匹配的考试招生制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过程广受关注, 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 也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之一[2]。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 招考分离扮演着重要角色, 是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探索招考分离, 还原各方主体相对独立的身份, 确立总体框架和基本格局, 这是适应教育形势变化, 构建政府、高校、考试机构新型关系的第一步, 也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

3. 招考分离是引导学校扭转应试取向, 回归育人本位的有力抓手。

招考一体的制度设计使得考试成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 考试考什么, 学校就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 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有些中小学校“应试为先”“分数至上”的魅影挥之不去, 盲目攀比分数, 片面追求升学率, 对学生实行标准化、军事化管理, 将得到较高的考试分数作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有助于考出高分的教学方法“诀窍秘笈”颇受青睐, 有助于打基础、利长远的综合素质养成常遭忽略。同时, 高校也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选拔的主要或唯一指标, “生源崇拜”功利化竞争的顽疾久治不愈, 违背了人才培养规律。因此, 探索实行招考分离, 搭建学生和高校间的自由多次选择的机制, 无疑是扭转大、中小学校应试教育取向, 回归育人本位的有力抓手。

4. 招考分离是破解考试招生制度难题, 完善考试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招生采用统一考试、填报志愿分省投档的方式, 即考生填报高考志愿, 参加由省级考试招生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 并根据考生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和一定比例向高校投递档案, 高校接收投档并录取。这种方式下, 政府、高校、考试机构职责分工不明, 政府担负全责, 风险较高;作为公办事业单位的考试机构或招生办的权能过大, 不堪其重;高校也不能真正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选拔合适的学生, 招生自主权无法落实;中学、学生和社会在外围被动等待或“围观”, 几乎没有话语权, 参与度不高。总体而言, 探索实行招生和考试分离, 促使政府、高校和考试机构等各司其责, 是破解考试招生制度难题的关键环节。

二、探索招考分离的政策内涵

探索实行招考分离, 需要进一步厘清考试和招生的概念, 明确招考分离的政策内涵。只有弄清什么是招考分离, 才能正确把握招考分离的推进方向。

1. 厘清“考试”和“招生”两个概念。

探索招考分离, 首先需要明确“考试”和“招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我国是一个考试大国, 我们对于考试也并不陌生, 考试尤其是“高考”, 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也引发了很多荣辱沉浮的故事, 但是, 如何准确把握考试的概念呢?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也是科学甄别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好的考试既要考出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又要合理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实现评价和选拔的双重目的。招生是依据一定的标准, 选拔并录取学生继续深造的过程, 考试是招生录取学生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因此, 考试先于招生, 但服务于招生, 为招生提供学生的全方位信息和水平参照;考试是招生的重要标准, 但不应是唯一依据。

2. 招考分离的政策内涵。

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涉及教学、考试、招生和管理等诸多环节, 牵涉中学、考试机构、高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主体, 具体政策内涵即中学自主开展教学、专业机构组织考试、高校依法自主招生、政府宏观管理和社会参与监督[1], 使得多方各司其职、各归其位, 形成多方协同、多环联动的格局。

中学自主开展教学, 即要弱化考试对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作用, 摆脱考试对中学教育的钳制, 开展有利于素质教育推广的自主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专业机构组织实施考试, 由权威专业考试评价机构组建专业团队 (如命题专家、测量评价专家) , 并接受政府或高校委托提供高水平专业化考试评价服务。考试要面向考生、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选择,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面向高校、遵循教育规律, 为高校招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参照信息;面向社会、维护社会公平, 使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高校依法自主招生, 即要求政府招生管理部门逐步退出招生工作, 让高校真正成为招生的主体, 能够依法自主招收符合学校自身特点和专业培养要求的人才, 学生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政府宏观管理, 即加强政府在考试招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弱化包办、执行角色, 优化顶层设计, 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社会参与监督, 确保考试和招生过程公开透明, 保障考生权益, 社会参与监督, 高校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让考试和招生相对分离, 并在阳光下运行。

三、探索招考分离的实现路径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敏感性强、关注度高, 需要明确的改革路线图。因此, 探索实行招考分离, 也需要在主体、职能、责任、手段上明晰分离路径, 同时也需要加强改革联动。

1. 主体分离。

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 考试招生领域的统考统招模式色彩浓厚。政府管理部门和招生考试类事业单位既当管理员, 又当裁判员, 也当选录员和监察员, 多重角色重叠, 这在教育规模化程度较低时发挥了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重要作用, 但与现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要求已不相适应。因此, 需要通过招考分离, 将政府“四合一”的角色转化为各方相对独立的定位。政府是“管理员”, 下放招生考试相关行政权利, 把考试组织权交给专业考试机构, 把招生自主权交给高校, 把考试选择权交给考生, 同时加强宏观调控, 保障招生和考试分离的逐步实现。中学是“教练员”, 考生是自主选择参加招生考试的“运动员”, 学校要充分发挥好“教练员”的作用, 做好“运动员”的基础性培养工作, 为高校提供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健康“运动员”。专业考试机构是“裁判员”, 负责给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打出科学合理的成绩, 为高校做出是否录取的最终裁决提供依据。高校是“选录员”, 根据考生的全方面评价结果, 自主招收录取适合的学习者。社会既是“观众”, 也是“监察员”, 为比赛过程注入正能量。

2. 职能分离。

招考分离的实质是理顺政府、高校和考试机构的职责关系, 做到相互之间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目前, 考试招生领域管办评不分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 政府、学校和考试机构间的职能不清又带来招考一体化的问题。从各自应有职能看, 教育行政部门履行宏观管理职能, 改变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思想, 加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 积极稳妥推进招考分离, 委托专业考试机构组织开展考试评价工作, 促使高校自主招生和学生多次选择。中学履行教育教学职能, 切实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高校独立履行招生职能, 在结合考生多元评价结果的基础上, 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 切实做好学生甄选、录取工作。专业考试机构履行考试评价职能, 完善学生考试评价内容和方法, 实现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的跃升, 提高考试评价的信效度, 保障考试评价质量, 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更为可靠的参照。社会履行人才选用职能, 树立科学人才观, 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 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 发挥对全社会人才选用的导向作用。

3. 责任分离。

招考分离的关键是实现职能和责任的均衡, 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明确了职能, 互不越界;界定了责任, 互不推脱。政府承担统筹责任, 做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统筹规划, 引领正确的考试评价和招生录取方向, 保障各方职能有效落实, 为招考分离提供良好氛围;规范各类考试标准和招生行为, 保证教育的公正性和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中学担负学生培养责任,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校担当质量责任, 全面保证录取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 依法接受监督, 维护自身形象和教育声誉。专业考试机构尽到专业评价和安全管理责任, 坚守专业性和安全性,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考试评价制度和实施办法, 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和专业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考试评价研究, 增强考试评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社会负起监督责任, 保持中立性, 督促完善考试评价规则和方式, 监督高校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 确保公平公正。

4. 方式手段分离。

当前, 考试招生计划体制的色彩仍然存在, 政府采用行政管理手段频繁、直接;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和途径单一, 统一的一次性考试成绩仍然是学生选拔的唯一标准, “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不可避免;学生培养过程过度强调考试分数, “应试教育”明显。因此, 实现招考分离, 有赖于各方在考试招生领域选取的手段方式各有侧重、量身定制。一是政府管理手段宏观化, 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 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减少对考试招生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利用相关政策合理引导招考分离稳步推进。二是高校招生录取手段多样化, 继续完善基于统一考试的择优录取, 完善针对特长生的自主录取、针对保送生的推荐录取、自愿到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定向录取和针对具有特殊才能学生的破格录取等招生方式。三是基础教育办学特色化, 鼓励中学创新办学体制, 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四是考试评价手段多元化, 推行基于统一考试、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探索实行一年多考的办法, 逐步降低一次性考试成绩影响考生录取的权重, 让考试回归人才评价选拔的本质。五是社会监督方式理性化, 克服社会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为人才培养选拔创造良好氛围。

5. 改革联动。

鉴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综合性、复杂性和系统性, 避免出现职能死角、责任盲区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招考分离同时更需要政策目标的汇合、运行机制的融合和法律法规的配合。一是把握改革方向, 找准改革目标。把探索实行招考分离、减少统考科目、不分文理科、一年多考等作为改革方向, 把健全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 作为最终目标, 把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作为基本原则。二是建立健全招考分离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加快研究出台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 重点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的可行办法。建立以点带面的改革运行机制, 以及政府、高校和考试机构的信息反馈和协同推进机制, 确保招考分离系统稳步推进。三是加强法制法规建设, 加快制定出台招生考试法, 依法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 规范考试和招生方式和程序, 清理不合理招考政策, 让招考分离有法可依, 各方行为有规可循。加强考试招生诚信制度建设, 针对考试招生工作中存在的舞弊以及有组织的舞弊行为, 要坚决打击, 加大查处力度, 为招考分离的推行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3-11-15.

问题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 篇8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学生问题生成的过程, 既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探测, 又是教师针对学生实际确定、选择最佳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设想的过程。这一过程学生既要说又要听, 还要思考。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不外乎就是能说和会说两个方面。课堂上有意识地让学生说, 可以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只要敢于说出来, 就说明他们克服了心理上种种障碍和压抑, 具有良好的探究动机。要想说, 就需要清楚自己说些什么, 怎样说才好。当然, 话有三说, 巧者为妙。如何能说到点子上, 这就要培养其会说的能力。

学生的问题生成, 要经过一番“听别人怎样说”的过程, 要经过一番动脑思考的过程, 要经过一番精心的选择和语言组织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在说中, 锤炼了自己规范语言的使用, 增强了自身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艺术性, 同时也具有相互启发诱导的作用, 教师也从中得到了信息的反馈。真可谓“一石三鸟”。

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习惯是人才素质的标志。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 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 脑子转起来, 思维活起来。“学而不思则罔”, 要发现问题, 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 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 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 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 读后才有获。此外, 让学生生成问题, 还可培养学生抠词抠句, 咬文嚼字, 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 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人的思维是一种精神活动。这一活动始缘于疑问。人的认识能力包括许多方面。其中, 占中心位置的是思考能力即思维能力。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 会表现出不同的认识水平, 这是由于人的思维品质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个别差异。儿童思维的品质的形式与发展, 在相当大的比例上取决于教师的培养方面。学生发现了问题, 并力求解决它, 这就是他们思维受到锻炼的过程。发现和解决问题越深刻越彻底, 其思维就越会朝着认识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方面发展, 思维也就越敏捷。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任何思想都是从疑开始的, 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 有了疑问, 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 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并提出来, 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 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 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 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 “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 好奇心愈强, 兴趣愈浓, 注意力就愈集中, 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 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 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 情绪高涨, 其乐无穷。

4、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乡土作文的内涵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篇9

乡土作文教学是指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并反映乡土文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俗地讲, 就是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 反映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学生们成长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

二.乡土作文的特征

1、文化性。

乡土作文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认知、表达与传播方式, 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乡土文化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和升华, 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遗产, 是学生作文的宝贵资源。文化的核心与实质乃是一种生存方式, 比如学生写乡村住宅的变化, 从窑洞到土木房, 就是写乡村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演变过程, 每一种住宅不仅是一种避风挡雨的休息场所, 而且是当时劳动人民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比如学生写春节年夜饭, 有的地方的年夜饭吃荤或素的长面条, 其含义是用面条之“长”拴住自己的“魂”, 有的地方以吃饺子的方式庆贺“团圆”, 吃也不仅仅是生存方式, 同样也浸透这一种特有的文化。这种作文有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 它蕴涵泥土般的厚重、自然、淳朴而又不乏温情的生存姿态。

2、审美性。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 是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态度体验。乡土作文的纯真, 会让人返璞归真。乡土作文不仅是一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而且可以促使人们去思考、去体验, 让成年人能够回忆起童年, 乡土作文, 不仅带着自然的清新, 而且带着人文的滋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 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 有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还有神奇的故事、无穷的乐趣, 阅读这些乡土文章, 我们就会感受儿童对乡土的向往及乡土给予儿童的快乐, 这就是乡土作文的审美性。

三.乡土作文的教学意义

1、写乡土作文是农村教育的需要。乡村教育的最大误区, 在于我们没有想尽办法引导孩子们热爱乡土。我们在对1600名城乡四、五、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发现我们的小学生对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教育、特产民情, 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 就是了解到的一些内容也是支离破碎、比较肤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编写的面向中学生的乡土读本《贵州读本》中指出:“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 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就是失根, 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 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 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这充分说明, 近来利用乡土作文促进学校教育研究已经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同。

2、写乡土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需要。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说乡村的故事、写乡村的生活渐渐成了一种被遗忘、被忽视的写作方式;乡村的作文课堂成了批量生产毫无生命意识的作文“工厂”;各式各样的“模板”成了把乡村人变成“城市人”的捷径……这样, 离乡村孩子最近的乡村, 却渐渐淡了, 悄悄远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教学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农村学生只有写乡土作文, 才能有效落实这些理念。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 因此, 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 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 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农村学生只有写乡土作文, 才能如让“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培养乡村孩子回归乡村的经验能力, 能使他们“修炼”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学会收集乡村的点点滴滴, 重拾一颗对乡村生活敏感的心;能帮助他们拨开眼前迷雾, 还原乡村生活, 还原那里的人和事, 还原那里的一草一木;让他们以个性化的语言书写属于他们的游戏、歌谣, 以及他们熟悉的花草树木……从文字到思想, 乡村作文要根植于乡村, 又要有助于提升乡村生活的人文价值, 这才是它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摘要:乡土作文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认知、表达与传播方式, 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具有丰富的文化性和审美性。引导学生写乡土作文不仅是农村教育的需要, 也是作文教学的需要。

词语的内涵意义与英语词汇教学 篇10

1 字面意义与内涵意义

词语的意义有两大类:字面意义 (denotation) 和内涵意义 (connotation) 。索绪尔认为, 词是施指, 其意义是所指。不过也有学者认为, 词是符号, 客观物体是所指, 二者是由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辞典》 (2003) 的解释, 字面意义指的是一个词语最基本的意思 (the thing that is actually described by a word rather than the feelings or ideas it suggests) , 而内涵意义表示这个词语基本意义之外的含义, 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a feeling or an idea that a word makes you think of that is not its actual meaning) 。语言学家Leech (1974) 把意义分为七个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两方面就是词语的概念意义 (conceptual meaning) 和内涵意义 (connotative meaning) 。概念意义是词语本身所表达的概念, 是语言传递的核心要素, 也是语言基本功能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某个词或词组一个方面的意义, 它是以可观察到的‘外部世界’某一特定部分明确所指 (reference) 为基础的, 又是以某种约定俗成的意义为基础的”[4]。Leech指出内涵意义指的是“听者或读者的脑海中所形成的感情和想法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那部分意义”。Leech把意义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考察理解, 让我们注意和了解到意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应该注意在教授学生词语的基本意义的同时, 更要注重教授词语的内涵意义。因为词语不是单独使用的, 它一定是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的。要想真正掌握一个词语的用法, 就必须了解该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内涵意义。

2 词语的内涵意义的特点

在不同的语言中, 内涵意义可以是相同的。如英语的”Lamb”和汉语的“羔羊”内涵意义相同, 都有“温顺的”意思;英语中”wolf”和汉语的“狼”都有“凶残, 贪婪”的内涵意义, 在两种语言中其文化内涵是相同的。

内涵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是不同的。因为语言的内涵意义是非常丰富的, 它不仅涉及到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心理意识和历史传统, 而且也会涉及到人文地理等其他不同因素的影响, 因而在一个语言中平淡无奇的东西, 在另一个语言中却能够引起美好的联想, 在另。如中国人说起月亮 (moon) 会想到中秋节, 团圆等, 甚至是众所周知的典故“嫦娥奔月”。而对美国人来说, 月亮会让他们联想到外层空间、登月等。

英美人认为“ass” (驴) 很笨, 而中国人认为“驴”很倔, 常常说某人“倔得像驴”。中国人认为“猪” (pig) 很笨, 有“笨”, “懒”, “呆头呆脑”等内涵意义。在美国文化中, ”She was having kittens”的内涵是“她怒发冲冠”, 即美国人把女性的愤怒联想成了生育小猫或母牛, 如“My mother will have a cow when I tell her the news”。中国人却很难把“发怒”与“生育小猫或母牛”联系到一起。

在分析内涵意义时, 区分清楚内涵意义是褒义还是贬义是非常重要的。有些词语的内涵意义是褒义的, 而有些词语的内涵意义却是贬义的。在英语中politician指“耍手腕的政客”, propaganda指“为了影响大众, 政治团体散布的信息, 一般是虚假的或夸大了的信息”, laborer是“从事艰苦工作的人”, intellectual指那些“只知探讨理论而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可见它们的内涵意义都含有贬义, 是不可以简单的拿来对等。“politician, propaganda, laborers, intellectual”等在汉语里分别为“政治家;宣传, 如宣传部, 劳动, 知识分子, 都含有褒义。英语中视为褒义或中性的词汇如materialism, individualism, idealism经常翻译为“物质主义, 个人主义和唯心主义”, 因此被用作贬义词。而且内涵意义可以因人或不同年龄等因素而发生变化。所以说词语的内涵意义是在逐渐地增加的, 也是不稳定的, 在某些词中, 老的内涵意义消失了, 新的内涵意义增加了。比如, “traditional”这个单词, 它的概念意义是“传统的”。以往这个词含有“世代相传的, 老祖宗传下来的”的内涵意义, 这个词意是褒义的;但是现在这个词慢慢被赋予了“陈旧的”, “跟不上时代的”等贬义的内涵意义。

内涵意义是指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 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概括。其特点如下:一, 不同语言的词, 其内涵意义可以是相同的;二, 不能单独存在, 但会因为人、年龄、社会、国家等其他因素而不同;三, 有着不稳定性, 如:blue的概念意义是“蓝色”内涵意义为down-hearted., 此外, 很多对等词的隐含意义也不同, 如:say/speak。因此, 教师在必要时应总结词语的隐含意义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有效使用词语的能力。

3 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国内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只会教授词的理性意义、发音特点、形态特征等, 而对词的语义特征包括词的内涵意义并不重视。

教师在搞清楚学生学习词汇时遇到的问题之后, 要尝试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当然, 词汇教学教无定法, 从英汉词语内涵意义的差异来看,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1) 有效充分地利用工具书, 尤其是权威的词典和专门介绍英美文化知识的辞典。我们习惯用汉英词典, 但它对于了解词语的内涵意义帮助不大, 如在《新英汉词典》中propaganda一词的释义为“宣传、宣传方法、宣传运动”;而《韦式新大学词典》、《朗文现代英语词典》都注明了这个词带有贬义。所以, 教师对学生如何使用词典应给予正确的指导。

2) 应该及时地对比分析英汉词语的内涵意义, 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异同。我们可以归类对比, 也可以分散地进行对比。英汉表示颜色的词语的内涵意义、英汉数字的内涵意义、英汉有关动植物的词语的内涵意义等, 则可以分门别类的进行对比。

3) 应该注意词语内涵意义的发展变化, 词语的内涵意义不是孤立单独存在的意义, 而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 它可以因人而异, 因年龄而异, 因社会、国家或时代而发生不同, 我们不能过于死板地界定一些词语的内涵意义。比如, “family”一词, 现在可能就会增加“一个社会单位是由同性结合组成的”这一内涵意义。

4) 老师尽可能地创造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习得词语的内涵意义。当今科技的发展使语言教学进人了崭新的历史时期, 音像资料、网络资源海量增加,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和选择一些鲜活的材料进行词汇教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内涵意义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和极其复杂的问题, 有时又比较模糊。它会随着文化和历史时期变化而变化, 并且社会思想、思潮会制约并且影响它, 这些意识形态又会影响着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因此, 词语的内涵意义永远处于逐渐变化和扩大的状态。我们作为英语教师需对该问题引起足够的认识, 在给学生教英语时一定要提醒他们注意学习词语时不但要掌握其概念意义, 更重要的是要判断和掌握其在不同时期, 不同语境的内涵意义, 这样才能正确地领会英语词语确切的内涵意义并更好的掌握英语。

参考文献

[1]Leech G N.Semantics[M].London:Penguin Books, l td, 1974.

[2]Putnam H.Meaning and Reference[A].The Philosophy of Lan guage[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朗文当代英语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4]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内涵意义 篇11

中图分类号: G258.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qb.1003-6938.2015128

The Interpretation and Fulfillment of Library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propose a concept- library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which open new vistas for research in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library. It also seeks to identify some areas of interpretation and fulfillment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trend, and inspire more LIS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to concern to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carry out green practices.

Key Words library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librarianship; library science; greenhouse gas (GHG); sustainability

1 引言

面对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环境污染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及支撑机构又是环境能源的重要消耗者,在为用户提供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设备服务以及内容创建和长期保存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1]。此外数字信息的采集、生产、存储和获取利用都在广泛地使用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基础设施,ICT在数字图书馆和数字信息服务等方面起着关键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促进信息的快速传播、便捷高效获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2-8]。国内外关于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中基本形成共识的是,环境保护是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9-23]。但许多学者分析图书馆社会责任内容时未作“环境保护”深入论述。一方面,研究者们忽视了图书馆及相关利益者(包括传统印刷型资源和数字资源出版商,ICT设备制造、运输和回收商,信息系统开发集成商以及信息用户)既是环境能源的重要消费者,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一事实。另一方面,在已有研究中,即使提到了环境污染问题,也主要是指由工业等产业引起的环境问题。图书馆界还没有深刻认识到盲目的图书馆新馆建设、改扩建、工作模式、新设备的不当引进、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立等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忽视了环境维度。

为考察图书馆环境责任研究现状,笔者于2015年8月通过题名、全文和主题检索项,在收录LIS学科的ISI Web of Knowledge、EBSCO、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词为“图书馆(Library)+环境责任(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均没有发现相关研究。并发现目前对环境责任的研究更多的是涉及企业和政府环境责任,相比之下,图书馆界对图书馆环境责任的探讨明显薄弱,甚至属于空白。

其实,图书馆不仅是提高公民文化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职责,也是承担环境责任的重要载体,即“图书馆是一个绿色的场所,图书馆提供绿色服务,图书馆是绿色的教育者和培养用户的环境素养的重要机构”[24]。本文在范并思、于良芝、蒋永福和宋显彪等学者关于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基于环境保护这一维度,结合企业环境责任的研究理论,提出图书馆环境责任(Library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LER)这一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解析,探讨了图书馆如何履行环境责任,并对图书馆环境责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讨论。

2 图书馆环境责任的内涵

关于企业环境责任的含义界定,在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是:企业的环境责任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是指企业在谋求自身及股东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当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义务[25]。虽然企业和图书馆所关注的环境责任有所差异,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图书馆环境责任的研究领域与企业环境责任研究领域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据此,图书馆环境责任可以理解为,图书馆的环境责任属于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是指图书馆在不影响用户信息服务免费、均等、自由、经济的获取利用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信息服务对环境的影响,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义务。

于良芝认为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包括图书馆对自身行为的社会效果的责任(例如以信息自由的名义拒绝对儿童接触的网上信息进行审查,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图书馆不得不考虑的社会责任),也包括图书馆通过自己的活动积极影响社会问题的责任(例如通过平等服务影响性别和种族歧视的责任)[26]。进一步理解,图书馆的环境责任一方面指图书馆对自身行为的环境影响的责任,例如,图书馆盲目建设新馆,在没有进行科学决策论证的情况下,采购大量资源利用率低下[27]的数字设备,对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指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此,图书馆需要积极承担,降低自身在运行和服务过程中碳足迹的责任。

nlc202309041156

尽管国内外关于图书馆环境责任的研究开展不多,但图书馆的环境责任实践却在进行,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图书馆进行的一些活动即担有图书馆环境责任之名,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图书馆行动的环境作用和影响力[17,28]。例如,图书馆给社区用户提供环境责任教育[29]。王玮等在《绿色图书馆研究与实践进展》一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图书馆开展绿色业务流程的实例,例如构建环境资源文献专藏,把分散在不同类目的生态、环境、气候变化、节能建筑、地球科学等图书打破传统的分类排架法,集中排列到一个或几个书架,方便用户查找和阅读生态方面的图书,充分利用了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机构的优势,结合图书馆特点履行环境责任,还有图书馆建立了与医院,社区中心和市民的合作伙伴关系,出借能耗测试仪、钻孔机、体育设施等,减少设施的重复购买和浪费[30]。相关环境行动也在持续进行,如许多图书馆开展了图书漂流、图书捐赠和图书交换活动。崔秀艳等通过网络调查了图书馆在世界环境日期间开展的活动,发现图书馆在环境日前后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环保活动,表明图书馆在环境保护方面彰显社会教育职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也体现了图书馆工作者环境意识的增强,并自觉地贯彻与实施国家的号召,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31]。

3 图书馆环境责任的履行

3.1 使用适当和改进的ICTs

适当是指图书馆在引进数字设备、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时要科学论证,既要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又要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科学合理,避免浪费,最大限度地发挥ICTs在数字信息服务中的作用,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避免走传统工业化增长道路,即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并为此付出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的后果。

此处提到的改进有两层含义,一是ICT生产制造商,在制造ICT组件时,利用改进的材料和技术,生产绿色节能ICT基础设施和设备以及使用清洁能源等,尽可能降低材料制作时每一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是信息服务业,如Google、数字资源提供服务商等在提供数字资源时,采用更高效的信息系统和技术解决方案,优化计算算法。例如,研究开发文本挖掘和可视化应用程序,以方便访问从异构平台和服务集成的数据和内容,减少信息检索系统会话时间,减少对网络设备的访问次数和时间,以发展绿色信息检索系统和服务,产生最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31]。采用云计算等绿色信息技术,最大程度地利用计算和网络基础设施,避免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浪费。此外,信息机构建立绿色数据中心,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使用除了化石燃料的其他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供给互联网能耗需求与清洁能源的电力供应,还可以根据数据访问量分别存放在不同性能的服务器,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由于ICTs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数字设备采购及管理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挑战,正如席涛认为的“优化图书馆资源配置、促进图书馆资源共享,避免图书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是图书馆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32]。图书馆的环境责任还需要信息科学研究者、信息职业者、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出版社、数据库商等)、信息产业行业组织和协会、政府、信息系统开发与支撑商、ICT设备生产、供应与处置商和信息用户等共同努力。

3.2 图书馆环境素养教育

环境素养是一种优秀世界观的反映[36],并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公众。环境教育并不意味着束缚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而是强调在环境伦理道德准则要求之下[37],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和适度消费,有意识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2011年4月环保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等都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施全民环境教育行动计划,建立全民参与的环境行动体系,表明了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中,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活动最为活跃的机构与场所之一,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馆藏资源优势与作用,做好生态、环境类印刷和数字文献保障,开展用户环境教育,增强用户环境意识,宣传绿色文化。我国图书馆界需要对环保教育工作这一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加大关注,使其成为图书馆的常态工作,加大图书馆工作者对环保教育工作的热情与投入。同时,图书馆与当地政府机构、环保组织、教育部门、公益组织等应合作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图书馆由此担当起培养用户良好环境素养的职责,也是图书馆承担环境责任的一种积极表现。

3.3 馆员的节能意识塑造

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倡导绿色生活已经成为全球性行动,低碳节能环保图书馆的建设是时代赋予图书馆新的使命。节能环保也应该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图书馆人坚定的理念与追求[38]。一方面,馆员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丰富馆藏资源学习和了解如何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低碳意识和加强低碳技术的学习。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在日常行为中采取低碳行动,如在图书馆建筑和布局设计、馆藏建设、绿色服务和环境素养教育课程中,形成一种节约文化的循环和沉淀。正如Sahavirta指出,我们不可能重新建设图书馆建筑以达到绿色认证,而可以在行动上更加生态环保,如在馆藏建设、文化遗产保存、回收利用方面,在节省能源方面下功夫[39]。

3.4 加入集群模式或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加入集群模式或图书馆联盟,借助于原文传递、馆际互借、网上免费资源、开放获取、通借通还等资源共享方式,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减少了ICT设备(信息系统服务器、数字资源存储设备、网络设施等)的使用,实现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 图书馆环境责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4.1 图书馆学理论上增加了新内容

随着社会对环境责任的关注,图书馆环境责任将会成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图书馆人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图书馆环境责任理论。笔者认为,以下一些子课题,是未来该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①图书馆环境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国家和图书馆行业层面建立图书馆环境评价指标和环境审计体系,集成到现有的图书馆评估体系中,作为图书馆科学评估的重要指标项。②数字设备采购和管理的新挑战,数字资源与设备采购和配置如何既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又能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③馆领导、馆员和用户的环境素养培养,深刻认识到信息的提供和获取利用过程的碳足迹,重视自身对环境的影响。

nlc202309041156

4.2 推动图书馆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的广泛开展

前已述及,尽管图书馆环境责任理论研究较少,但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环境责任实践却已经开展。而这些行动都是在几乎没有理论支撑的情形下开展的,甚至其本身并不被行动组织实施者、社会公众以及政府部门认知为“图书馆环境责任”,因此,以“图书馆环境责任”之名进行图书馆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实践的开展,必然有更加积极、主动的意识,也必然有更加明显、更有影响的效果,而那些尚未进行环境责任行动的图书馆机构,也能接受环境责任理念,认知环境责任价值,逐步开始履行环境责任。另一方面,图书馆环境责任理论研究的开展,也为图书馆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指引[28]。所以,图书馆环境责任理论的提出,也将极大地推动图书馆减少能源消耗行动的广泛开展以及图书馆对重大事件(如环境、能源等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主动采取行动。

5 结语

受国际重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但图书馆环境责任的问题还没有引起LIS学科的重视。而对图书馆环境责任的关注、研究和实践,则有利于图书馆环境责任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促进图书馆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鉴于全球的环境问题和行动,笔者深感图书馆环境责任的地位和意义仍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图书馆界对于环境责任的研究需渐成学术热点,以缓解或改善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做出应尽义务,也唤起图书馆职业共同体以及图书馆理论研究者环境责任意识的自我觉醒。

摘 要:图书馆是环境能源的重要消费者,而环境保护也是图书馆社会责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国际重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的环境责任研究和实践极其匮乏。文章在概述图书馆环境责任的内涵基础上,从基础设施改进、环境素养教育、节能意识塑造、加入集群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环境责任的履行途径,同时认为图书馆环境责任为图书馆学研究增加了新内容,并能推动图书馆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的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 Chowdhury G.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knowledge sector: what's the future?[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10, 66(6): 934-946.

[2] Decker K. The monster footprint of digital technology[EB/OL].[2015-08-07] http://www.lowtechmagazine.com/2009/06/em

bodied-energy-of-digital-technology.html.

[3]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消费、生产与可持续发展[R]. 世界自然基金会, 2012.

[4] The Climate Group, SMART2020: enabl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n the information age.[EB/OL].[2015-08-28]. http://www.theclimategroup.org/what-we-do/publications/SMART2020-Enabling-the-low-carbon-economy-in-the-information-age/.

[5] 欧盟关于电子废弃物的新指令生效[EB/OL].[2015-08-30].http://www.unep.org/Documents.Multilingual/Default.asp?Doc

umentID=2692&ArticleID=9254&l=zh.

[6] Elgin, B.&Grow, B. E-Waste: The dirty secret of recycling electronics. Business Week[EB/OL].[2015-08-04].http://www.businessweek.com/magazine/content/08_43/b4105000160974.htm.

[7] 互联网浪费了多少能源?[EB/OL]. [2015-09-03].http://www.guokr.com/article/351861/.

[8] Gombiner J. Carbon footprinting the internet [J]. Consilience: The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1, 5(1): 119-124.

[9] 朱林. 理解图书馆社会责任:应掌握“元定义”理论[J]. 图书馆, 2013(3):8-11.

[10] 冯小莉. 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合理性证明[J]. 图书馆, 2012(5):56-57.

[11] 韩俊.图书馆社会责任——基于国内19个城市公共图书馆网站内容的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58(10):107-111, 127.

[12] 张晓晨.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J]. 图书馆建设. 2011(4):12-15.

[13] 于斌斌,于良芝. 美国图书馆社会责任之争的缘起、发展及其职业遗产[J]. 图书馆建设, 2012(3):14-18.

[14] 范并思. 理解图书馆社会责任——中国图书馆学会长春年会观感[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2(3):2-4.

[15] 范并思. 图书馆精神的理性拓展——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J]. 图书情报研究, 2010,3(3):29-32.

nlc202309041156

[16] 刘兹恒,朱荀.关于图书馆社会责任的若干思考[J]. 图书馆论坛, 2010,30(6):23-26.

[17] 宋显彪. 图书馆社会责任内容的实证研究——以汶川大地震后图书馆行动为例[J]. 图书馆建设, 2010(4):39-41.

[18] 宋显彪. 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 图书馆建设, 2009(6):97-99.

[19] 韩宇. 关于图书馆社会责任的调查与思考[J]. 图书馆建设, 2010(7):3-6.

[20] 左平熙. ALA的社会责任圆桌讨论会的组织与管理[J]. 图书馆建设, 2010(7):7-9.

[21]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Round Table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EB/OL].[2015-08-23]. http://libr.org/srrt/index.php.

[22]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Discussion Group[EB/OL].http://www.ifla.org.

[23] Link T. The Task Force on the Environment of SRRT:Sources For a Small Planet [J]. Library Journal,1990(6):81-88.

[24] Miller K. Public libraries going green [M].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10.

[25] 赵惊涛. 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132-138.

[26] 如何理解“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10(7):2.

[27] 梁晓天.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过度消费现象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9):86-89,148.

[28] 宋显彪. 履行社会责任 彰显社会价值——散议2010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分主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9):23-25.

[29] Boyden L, Weiner J. Sustainable libraries: teaching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to communities[J].Bottom Line: Managing Library Finances, The, 2000, 13(2): 74-83.

[30] 王玮, 亢琦, 叶飞. 绿色图书馆研究与实践进展[J].图书与情报, 2015(2):24-29.

[31] 崔秀艳, 亢琦, 郝倩,等. 世界环境日:图书馆在行动[J].图书馆,2015(11):.

[32] Chowdhury G. An agenda for green information retrieval research[J].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2012, 48(6): 1067-1077.

[33] 席涛. 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责任[J].图书馆建设,2010(7):17-20.

[34] Volk T, Hungerford H R, Tomera A N. A nation survey of curriculum needs as perceived by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984, 16(1):10-19

[35] McKeown-Ice 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urvey of preserv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J].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00, 32(1): 4-11

[36] 黄东蛟,艾娃. 环境素养:一种优秀世界观的反映[J]. 环境教育,2002(6):32-34

[37] 崔建霞. 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47-153

[38] 李红岩. 节能减排: 践行图书馆 “环保” 责任——以郑州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为例[J]. 图书馆建设, 2010 (12): 3-5.

[39] Sahavirta H. Showing the green way advocating green values and image in a Finnish public library[J].IFLA journal, 2012,

38(3): 239-242.

课堂公民文化内涵及其建构意义 篇12

一、公民文化是民主政治的灵魂

“公民文化”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在其著作《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中首次提出。阿尔蒙德认为公民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基于个人或群体对政治活动的输入、输出和积极参与者的自我三个方面考虑,将政治文化分为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和参与者政治文化三个类型。在村民政治文化中,没有专业化的政治角色,首领、酋长和巫师的角色混为一体,村民并不期待可以从政治系统中获得什么,甚至很少有村民意识到政权的存在。[2]生活在村民政治文化中的人们很少甚至没有对政治的认识,这就更谈不上政治参与。在臣民政治文化中,人们能够意识到政权的存在,了解政府的职能,甚至会为政府感到骄傲或者否认政府的合法性。然而,不论对政府赞成与否,臣民却倾向于政治输出,他们最低限度地履行着政权对他们的要求,如纳税、服军役等,而很少主动参与政治活动。作为臣民,他们更多的是服从政治的规范而很少尝试改变政治系统,他们是消极的政治参与者。在参与者政治文化中,政治参与者对政治的输入、输出以及积极参与者的自我三个方面表现非常积极。他们总是积极投身政治事务并相信自己可以对政治活动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在阿尔蒙德看来,公民文化是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参与者政治文化三者混合的一种政治文化。虽然积极的政治参与是公民文化的首要特征[3],但是村民政治文化和臣民政治文化这些消极的因素在公民文化中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积极因素能够促进政治系统快速发展,消极因素则使这种发展趋于平和和稳定。这就要求在政治系统中有一部分公民表现出消极因素或者公民个人在政治活动中时而积极时而消极。这样才能冷却那些在政治活动中激进的头脑,从而保持政治系统平衡。达到这种平衡的途径是通过公民文化塑造“潜在的积极公民”,即他们在民主政治中必须是积极的,也是消极的;卷入的,也是不太卷入的;有影响力的,也是服从的。[2]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潜在的积极公民”并非“待成长为积极公民”的人,他们已经具备了作为积极公民的意识和能力,他们或许在政治系统平衡状态下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政治参与,但是一旦政治系统平衡遭到破坏,他们会即刻参与进来,保持政治稳定和发展。

在现代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国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能够保证民主实现的政治制度。既定的社会制度需要相应的文化作为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正如英格尔斯所说“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且具有生命力的现代心理基础,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惨结局是不可避免的。”[4]培育公民文化将会是建设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任务,如果没有相匹配的公民文化的培育,即使公民能够认同民主价值和具备基本的政治参与能力,也将会带来很多问题,诸如以消极态度对待国家政治生活、以情绪化的方式参与政治活动、以极端的敌视态度对待竞争者等等。[5]因此,如果说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骨骼和框架,政治文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血和肉的话,那么作为政治文化亚文化的公民文化将会是民主政治生命的灵魂。

二、课堂公民文化是特殊的公民文化

课堂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在教学方面起到了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学习方面则居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个外显行为共同组成了课堂活动。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6],具有内隐性特征。课堂文化能够让课堂活动更加生动与丰满,也将会是课堂生命活力的重要保障。发挥这些作用的前提是课堂文化具有一定的生命活力。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文化往往忽略学生是鲜活的个体,这样的课堂必定会遭遇悲惨的失败。[7]无生命的课堂只能培养出无“生命”的个体,甚至会陷入“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8]的境地。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儿童培养。[9]师生生命活力在课堂中的发挥需要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文化,课堂公民文化是这种有生命力的课堂文化的重要一维。

简单来说,课堂公民文化是课堂文化与公民文化的有机结合。课堂公民文化具有公民文化的特质,但是作为特定场域的课堂教学中的公民文化它又有新的特征。在公民文化中有“村民”“臣民”“参与者”三种不同角色,同样在课堂公民文化中也能找到这三类角色的影子。处于课堂活动边缘的学生往往扮演了课堂“村民”的角色,与社会中的“村民”角色不同的是,课堂中的“村民”能够意识到课堂这个微型政治组织的存在,却主动或被动脱离课堂组织。这类学生包括了学业成就高的和学业成就低的学生。学业成就高的学生往往因为课堂教学内容过于轻松而脱离课堂,去从事更加高深的知识探索,而那些学业成就低的学生则会由于课堂教学过于困难而不得不放弃课堂参与,转而做其他事情。扮演“臣民”角色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服从者,他们积极听从教师的安排,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却很少能够对课堂教学产生建设性影响。这些学生在课堂中往往是“群众演员”,甚至是“观众”与“听众”。[9]在课堂里也有“参与者”的学生,与作为“臣民”的学生不同的是,他们不仅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还会通过提出建设性意见改变既定的课堂计划或者课堂思维路径,从而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并充满活力。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同一名学生在课堂上也可能有“村民”“臣民”“参与者”的不同表现。与公民文化一样,课堂公民文化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是如果一味地强调学生参与,则有可能引导课堂教学偏离预期目标,或者忽视某一群体学生而产生“多数的暴政”[10]甚至“少数的暴政”的现象。因此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和最大限度地顾及所有学生,课堂需要学生承担一定的“臣民”角色。如果是学生出于思考的需要,对更加高深的知识进行探索而扮演了“村民”的角色,这样的行为也应该得到鼓励。不论是“村民”“臣民”还是“参与者”,都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是学生作为公民的一种积极体验。这种公民体验将是他们在社会上成为合格公民的重要基础。

课堂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如果仅仅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课堂公民文化必将得出片面结论。因此,在对课堂公民文化解读时,也应该考虑到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在课堂中,学生对不同角色的表达与教师的观念与行为直接相关。传统教育观念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往往倾向于对教学的控制、对学生的控制和对教学内容的控制。被控制的学生摄于教师“权威”地位,而较少有机会在课堂表现出“参与者”的角色,不得不作为“臣民”甚至“村民”。鉴于教育在培养公民的理性、德行、个性以及民主所需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1],教育民主越来越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需求。教育民主的典型表现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在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民主强调师生平等与自由地表达,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贯彻师生民主的教育理念,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将会有更多机会参与课堂建设。需要指出的是,师生民主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机会参与课堂建设,然而不能将这种民主推向极端,极端的师生民主将会弱化教师的合法性权威进而导致教育效果甚微。[12]课堂公民文化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民主的理念,也需要教师发挥其合法性权威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引领。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课堂公民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公民文化。课堂公民文化既包涵了公民文化的特质,也继承了课堂文化的特征。但课堂公民文化是公民文化与课堂文化的有机结合而非简单相加。基于此,课堂公民文化是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以民主思想为主导,以师生双方自由表达为特征,同时保留传统教学特质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符号。

三、课堂公民文化构建的意义

学校是国家公民的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公民的使命。课堂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场域,在课堂中凸显公民文化、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途径。课堂公民文化能够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无怪乎有的学者认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13]

1. 课堂公民文化有利于优秀公民的培养

现代民主社会,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功能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个体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个人只有成为合格的公民才会自觉接受社会规范,才有可能适应社会发展,才能够推进社会进步。在教育史上,古希腊雅典教育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身体、道德、智力、审美[14]的公民教育思想至今仍值得现代教育借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对个体的社会化功能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公民身份关注的焦点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转向了公民参与、构建认同感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成,这种转变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教育功能的关注和重视。[15]现代教育中公民教育作用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对于公民教育的认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即公民教育是造就公民的教育,是对公民的教育,是通过公民生活的教育。[16]这三个方面能够深刻地认识公民教育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从此也可以看出,公民教育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的领域。如果仅仅将公民教育视为学校教育中直接开设的公民课程,既不能深刻认识公民教育,又会影响公民教育目的的达成。

课堂是由师生和一定空间组成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在课堂中,所有班级都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关注自己的举动、教师和学生时刻都在受到他人的监督、师生之间的联系时间比较持久。[17]这样教师和学生就组成了一个微型的政治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分别行使各自的政治权力以影响班级政治。这在无形中构建了课堂的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是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还是参与者政治文化占主导地位非常重要。如果是村民政治文化占主导,课堂表现为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无效,也会由于学生长期纪律涣散而导致学生缺乏遵守社会规范意识的后果。如果是臣民政治文化占主导,则表现为在课堂中教师权威最大化,学生的话语空间被严重挤压。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培养出来的儿童只会服从他人。如果是参与者政治文化占主导地位,那么课堂将会充满互相尊重对方人格的民主氛围。以参与者政治文化为主导,兼有村民政治文化和臣民政治文化,便构成了课堂公民文化。在公民文化熏陶下成长的学生在学校能够积累到基本的公民经验,这些经验将会帮助学生在学校之外顺利地成长为合格公民。这是因为,在公民文化主导下的政治组织中,课堂教学能够培训公民政治参与方面的技能,使他们学会与媒介接触,收集信息,了解政治结构及其重要性,明确参与的规范等。[18]因此,课堂公民文化在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2. 课堂公民文化有利于维护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是随着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而出现的一种事物。维持课堂纪律,保证课堂顺利进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完成这一任务的目的是保证科学知识有效传授。课堂公民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公共理性。公共理性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地扮演“参与者”“臣民”“村民”的角色。当学生有了新思路、新观点时,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将会为课堂的精彩开展做出重要贡献;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不甚理解时,精力集中地参与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将会最高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当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完全掌握时,就可以脱离教师指导进入“村民”状态,探索更高一级的知识。不论是成为“参与者”“臣民”还是“村民”,课堂纪律在课堂公民文化的熏陶下能够达到一种类似于公民文化影响下的“平衡的政治取向”。在这种平衡引导下,教师与学生将会认可并给予对方充分的机会和空间做出基于最个性化的决定,即教师教学活动的进展或是学生接受学习与否的选择。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双方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根据当时当地的课题现状经过理性思考后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

3. 课堂公民文化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

现代教育思想是在传统教育思想基础上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传统教育思想以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最为典型。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虽然一度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充分条件,但是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越来越发展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桎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人们发现赫氏“三中心”已无法跟随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有可能成为民主思想传播的绊脚石。在认识到传统教育思想弊端基础上,以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育思想逐渐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认为民主并不仅限于政治形态,主要是一种共同生活的模式,也是一种沟通的经验。[19]在批判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和以经验为中心的“新三中心”。杜威的教育思想自产生后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欢迎,此后的课堂文化也大多以“新三中心”为蓝本构建起来,至少标榜以“新三中心”为主要思想来源。教育民主化成为现代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最显著的区别。课堂公民文化的构建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基础演化而来的一种课堂文化。因此,构建课堂公民文化成功与否成为学校教育是否从传统教育思想向现代教育思想转型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综上,公民文化的培育是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文化的构建有利于维持政治系统更稳定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学校教育是培养公民的重要场所,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人们已经转变了将儿童看作是“准公民”或者“有待成为公民的人”的看法,而是将儿童看作是公民。[20]不论儿童观怎样转变,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儿童作为公民的公民经验相对不足,他们需要经历更多的公民经验以应对公民社会发展。因此,在学校培育公民文化以增加儿童公民经验变得非常重要。课堂是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核心场域,构建课堂公民文化能够为学生扮演公民角色提供机遇并丰富他们的公民经验。课堂公民文化的培育不仅是对直接开设的公民课程之不足的补充,更是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公民文化的构建必将成为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一环。

摘要:现实中的公民文化是一种混合的政治文化,它包含了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参与者政治文化。公民文化在价值上倾向于三种政治文化混合,并强调公民积极参与。课堂公民文化是特殊的公民文化,由教师和学生在民主思想主导下共同建构,课堂公民文化同样包含了“参与者”“臣民”“村民”的角色。课堂公民文化是培养公民的重要手段,是优质的教与学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突出体现。建构课堂公民文化是实现学校公民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中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下一篇:世界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