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和意义

2024-06-05

内涵和意义(共12篇)

内涵和意义 篇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1], 不仅对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起到定分止争作用, 也为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指明了攻坚方向。招考分离对学生、政府、学校及其考试招生制度本身将产生哪些系统性影响?招考分离的结构性内涵是什么?如何才能整体性实现招考分离?本研究力求对这些问题做出分析。

一、探索招考分离的意义

招考分离是协同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举措, 对学生、政府、大中小学校和考试招生制度本身有重要意义。

1. 招考分离是促进学生摆脱“分数”枷锁、积极向学的保障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讲, 现行招生和考试一体的制度设计是导致学生学习动力减弱的重要原因。为增强选拔客观性、区分度的标准化试题, 出现的“冰化了是水”正确、“冰化了是春天”错误之类的“标准答案”, 难以全面测量评价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学生变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机器, 对学习和考试感到焦虑, 学习兴趣受压衰减, 学习自信心常遭挫伤。过分强调招生功能的考试分数, “分数成命根”;使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难以从根本上减轻, 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招生和考试分离, 使考试分数不再成为学校招生录取的唯一尺度或单一参照, 有利于促进学生好学乐学、健康发展。

2. 招考分离是完善政府教育治理体系, 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 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需要建设与之相匹配的考试招生制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过程广受关注, 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 也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之一[2]。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 招考分离扮演着重要角色, 是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探索招考分离, 还原各方主体相对独立的身份, 确立总体框架和基本格局, 这是适应教育形势变化, 构建政府、高校、考试机构新型关系的第一步, 也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

3. 招考分离是引导学校扭转应试取向, 回归育人本位的有力抓手。

招考一体的制度设计使得考试成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 考试考什么, 学校就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 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有些中小学校“应试为先”“分数至上”的魅影挥之不去, 盲目攀比分数, 片面追求升学率, 对学生实行标准化、军事化管理, 将得到较高的考试分数作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有助于考出高分的教学方法“诀窍秘笈”颇受青睐, 有助于打基础、利长远的综合素质养成常遭忽略。同时, 高校也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选拔的主要或唯一指标, “生源崇拜”功利化竞争的顽疾久治不愈, 违背了人才培养规律。因此, 探索实行招考分离, 搭建学生和高校间的自由多次选择的机制, 无疑是扭转大、中小学校应试教育取向, 回归育人本位的有力抓手。

4. 招考分离是破解考试招生制度难题, 完善考试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招生采用统一考试、填报志愿分省投档的方式, 即考生填报高考志愿, 参加由省级考试招生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 并根据考生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和一定比例向高校投递档案, 高校接收投档并录取。这种方式下, 政府、高校、考试机构职责分工不明, 政府担负全责, 风险较高;作为公办事业单位的考试机构或招生办的权能过大, 不堪其重;高校也不能真正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选拔合适的学生, 招生自主权无法落实;中学、学生和社会在外围被动等待或“围观”, 几乎没有话语权, 参与度不高。总体而言, 探索实行招生和考试分离, 促使政府、高校和考试机构等各司其责, 是破解考试招生制度难题的关键环节。

二、探索招考分离的政策内涵

探索实行招考分离, 需要进一步厘清考试和招生的概念, 明确招考分离的政策内涵。只有弄清什么是招考分离, 才能正确把握招考分离的推进方向。

1. 厘清“考试”和“招生”两个概念。

探索招考分离, 首先需要明确“考试”和“招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我国是一个考试大国, 我们对于考试也并不陌生, 考试尤其是“高考”, 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也引发了很多荣辱沉浮的故事, 但是, 如何准确把握考试的概念呢?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也是科学甄别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好的考试既要考出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又要合理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实现评价和选拔的双重目的。招生是依据一定的标准, 选拔并录取学生继续深造的过程, 考试是招生录取学生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因此, 考试先于招生, 但服务于招生, 为招生提供学生的全方位信息和水平参照;考试是招生的重要标准, 但不应是唯一依据。

2. 招考分离的政策内涵。

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涉及教学、考试、招生和管理等诸多环节, 牵涉中学、考试机构、高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主体, 具体政策内涵即中学自主开展教学、专业机构组织考试、高校依法自主招生、政府宏观管理和社会参与监督[1], 使得多方各司其职、各归其位, 形成多方协同、多环联动的格局。

中学自主开展教学, 即要弱化考试对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作用, 摆脱考试对中学教育的钳制, 开展有利于素质教育推广的自主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专业机构组织实施考试, 由权威专业考试评价机构组建专业团队 (如命题专家、测量评价专家) , 并接受政府或高校委托提供高水平专业化考试评价服务。考试要面向考生、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选择,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面向高校、遵循教育规律, 为高校招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参照信息;面向社会、维护社会公平, 使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高校依法自主招生, 即要求政府招生管理部门逐步退出招生工作, 让高校真正成为招生的主体, 能够依法自主招收符合学校自身特点和专业培养要求的人才, 学生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政府宏观管理, 即加强政府在考试招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弱化包办、执行角色, 优化顶层设计, 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社会参与监督, 确保考试和招生过程公开透明, 保障考生权益, 社会参与监督, 高校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让考试和招生相对分离, 并在阳光下运行。

三、探索招考分离的实现路径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敏感性强、关注度高, 需要明确的改革路线图。因此, 探索实行招考分离, 也需要在主体、职能、责任、手段上明晰分离路径, 同时也需要加强改革联动。

1. 主体分离。

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 考试招生领域的统考统招模式色彩浓厚。政府管理部门和招生考试类事业单位既当管理员, 又当裁判员, 也当选录员和监察员, 多重角色重叠, 这在教育规模化程度较低时发挥了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重要作用, 但与现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要求已不相适应。因此, 需要通过招考分离, 将政府“四合一”的角色转化为各方相对独立的定位。政府是“管理员”, 下放招生考试相关行政权利, 把考试组织权交给专业考试机构, 把招生自主权交给高校, 把考试选择权交给考生, 同时加强宏观调控, 保障招生和考试分离的逐步实现。中学是“教练员”, 考生是自主选择参加招生考试的“运动员”, 学校要充分发挥好“教练员”的作用, 做好“运动员”的基础性培养工作, 为高校提供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健康“运动员”。专业考试机构是“裁判员”, 负责给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打出科学合理的成绩, 为高校做出是否录取的最终裁决提供依据。高校是“选录员”, 根据考生的全方面评价结果, 自主招收录取适合的学习者。社会既是“观众”, 也是“监察员”, 为比赛过程注入正能量。

2. 职能分离。

招考分离的实质是理顺政府、高校和考试机构的职责关系, 做到相互之间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目前, 考试招生领域管办评不分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 政府、学校和考试机构间的职能不清又带来招考一体化的问题。从各自应有职能看, 教育行政部门履行宏观管理职能, 改变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思想, 加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 积极稳妥推进招考分离, 委托专业考试机构组织开展考试评价工作, 促使高校自主招生和学生多次选择。中学履行教育教学职能, 切实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高校独立履行招生职能, 在结合考生多元评价结果的基础上, 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 切实做好学生甄选、录取工作。专业考试机构履行考试评价职能, 完善学生考试评价内容和方法, 实现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的跃升, 提高考试评价的信效度, 保障考试评价质量, 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更为可靠的参照。社会履行人才选用职能, 树立科学人才观, 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 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 发挥对全社会人才选用的导向作用。

3. 责任分离。

招考分离的关键是实现职能和责任的均衡, 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明确了职能, 互不越界;界定了责任, 互不推脱。政府承担统筹责任, 做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统筹规划, 引领正确的考试评价和招生录取方向, 保障各方职能有效落实, 为招考分离提供良好氛围;规范各类考试标准和招生行为, 保证教育的公正性和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中学担负学生培养责任,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校担当质量责任, 全面保证录取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 依法接受监督, 维护自身形象和教育声誉。专业考试机构尽到专业评价和安全管理责任, 坚守专业性和安全性,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考试评价制度和实施办法, 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和专业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考试评价研究, 增强考试评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社会负起监督责任, 保持中立性, 督促完善考试评价规则和方式, 监督高校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 确保公平公正。

4. 方式手段分离。

当前, 考试招生计划体制的色彩仍然存在, 政府采用行政管理手段频繁、直接;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和途径单一, 统一的一次性考试成绩仍然是学生选拔的唯一标准, “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不可避免;学生培养过程过度强调考试分数, “应试教育”明显。因此, 实现招考分离, 有赖于各方在考试招生领域选取的手段方式各有侧重、量身定制。一是政府管理手段宏观化, 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 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减少对考试招生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利用相关政策合理引导招考分离稳步推进。二是高校招生录取手段多样化, 继续完善基于统一考试的择优录取, 完善针对特长生的自主录取、针对保送生的推荐录取、自愿到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定向录取和针对具有特殊才能学生的破格录取等招生方式。三是基础教育办学特色化, 鼓励中学创新办学体制, 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四是考试评价手段多元化, 推行基于统一考试、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探索实行一年多考的办法, 逐步降低一次性考试成绩影响考生录取的权重, 让考试回归人才评价选拔的本质。五是社会监督方式理性化, 克服社会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为人才培养选拔创造良好氛围。

5. 改革联动。

鉴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综合性、复杂性和系统性, 避免出现职能死角、责任盲区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招考分离同时更需要政策目标的汇合、运行机制的融合和法律法规的配合。一是把握改革方向, 找准改革目标。把探索实行招考分离、减少统考科目、不分文理科、一年多考等作为改革方向, 把健全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 作为最终目标, 把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作为基本原则。二是建立健全招考分离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加快研究出台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 重点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的可行办法。建立以点带面的改革运行机制, 以及政府、高校和考试机构的信息反馈和协同推进机制, 确保招考分离系统稳步推进。三是加强法制法规建设, 加快制定出台招生考试法, 依法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 规范考试和招生方式和程序, 清理不合理招考政策, 让招考分离有法可依, 各方行为有规可循。加强考试招生诚信制度建设, 针对考试招生工作中存在的舞弊以及有组织的舞弊行为, 要坚决打击, 加大查处力度, 为招考分离的推行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3-11-15.

[2]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402/163736.html2014-01-15.

内涵和意义 篇2

我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人的一生中,护理工作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各个阶段,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护理工作与患者的接触最直接、最连续、最密切、最广泛,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在看病就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而且关系到医疗行业和医院服务面貌的改变。因此,护理工作在改善服务,为人民群众送温暖、送方便、送关爱、送扶助,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方面具有优势,大有作为。所以,护理工作者必须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真正做到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护理事业也应当拓宽新思路,争创新业绩,开辟新领域,从而吸收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护理行业,不断发展和壮大护理质量。因此,2010年卫生部提出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简称“136示范工程”,目的是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推动公立医院卫生体制改革。

(一)实施优质护理是一个系统护理

落脚点:护士全面履行护理制度,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主动、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切入点:改革临床护理服务模式

实施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全面负责——责任制整体护理。即: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小组的成员人人参与,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即责任护士对其所负责的患者的所有护理工作(包括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全面负责,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密切医护关系。

——对患者而言:在住院期间有责任护士负责。

——对护士而言:每位护士须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一般情况下≤8名患者。

关键点:加强护士队伍的科学管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一、充分认识护士管理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优质护理实施的重要挑战:在有效的预算下,能够有足够的人力,经过训练和培养成为具有专业素养和能力的优秀人才,提供保障患者安全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优质护理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意义

坚持“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目的。

——护理模式的改变:以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为切入点,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

——护士管理方式改革: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为护士的配臵、考核、分配、培训,晋升以及职业发展建立激励机制。(护士满意)

三、通过科学管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创造性。

——实施岗位管理、科学调配人力,病区实际床护比要求达到1:0.4,ICU 1:2.5。

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明确岗位设臵、岗位职责、上岗条件;对临床护理岗位,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的护士人力配臵方法,并根据各科室护理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科学调配人力。

四个目标:

目标1—到2015年,建设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护士队伍。建立护士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和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

目标2—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落实护理职责,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目标3—到2015年,建立公立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框架,稳

定和发展临床护士队伍,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对护士的合理配臵,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培训实施科学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公立医院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目标4—到2015年,通过试点探索和建立针对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扩大护理服务领域,加快护理产业发展,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概括来看:护理发展首先是在实践层面适应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护士队伍的发展不仅是数量更需要能力水平的提升。即有为才能有位。

(二)我院优质护理开展概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我院于2010年8月31日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其活动的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制定了我院“创建优质服务示范医院”活动方案,全体护士参加启动大会,外一科、骨一科、内三科被定为首批试点病区,骨一科主任作为病区代表在启动会上进行了发言,外一科护士长,内三科护士分别作为试点病区护士长、护士代表在启动会上

进行表态发言。为了使创优工作能够持续稳步开展,我院于2011年7月份又新增了6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至目前为止,全院20个临床科室中除妇产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外,其余17个科室全部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试点病区,使我院优质护理工程试点病区达84%,旨意是通过全体护士的共同努力,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对病人的护理服务之中,满足不同患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护理服务,通过全体护士不懈的努力,实现护理专业技术和护理艺术的完美结合,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诠释白衣天使的精神内涵,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求,从根本上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三)如何深化优质护理?

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一次活动,也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次提升护理服务的契机和改革,(在护理实践、护理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方面逐步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工作模式)。

一、转变观念:护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真诚服务于病人,把病人的难点作为服务改进的重点,把病人的需要做为服务落实的内容,把注意力从护士将工作如何完成转到护士是怎样完成工作 的工程,改变以往事后质控的检查方法和手段,工作忙时,不是急于完成自已班内的硬任务,而是考虑病人的需求,不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与病人发生误会或冲突时,我们提倡把“对”让给病人,从而更体现病人至上。

二、倡导主动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有权维护自已的利益,有权选择医院就诊,医院要提供最好的服务质量,否则医院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改变过去的以“医护为尊”为“病人为尊”,把“病人要我服务”转为“我要为病人服务”也就是被动转为主动的服务,理解关爱病人,服务与病人开口之前,这样才能满足病人明确和隐含的需要,优化服务质量。

三、倡导细节服务:细节的完善决定护理质量的完善,我们平常所做的大量工作,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做细,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个性化服务,病人的满意度才能提高。从小到病人行动不便时上前扶一把,口渴时端上一杯热水,与病人相遇时主动问候一声……等。这些细节的事情,更能体现我们观念上的更新和改进,更能体现我们的个性化管理。

四、健全管理体系:健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体系,探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科内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分层负责制,护士长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质量控制,对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向管床护士指出,要求责任组长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落

实。责任组长每日对所负责的患者进行评估,指导并督促本组护士完成病人的治疗护理工作,确保工作的落实。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病人的全部治疗护理负责,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

五、举行深化内涵活动:“从一言一行做起,深化优质护理内涵”主题活动,以规范护士的仪容仪表、行为规范,锻炼护士的演讲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习气氛,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全面提高素质。

六、如何排班?实行连续性排班与弹性排班相结合,减少交班次数,保证病人得到连续、全程、高效的护理,落实责任包干制,每天根据病人数及病情安排护理工作,每位护士负责6—8名病人的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工作,对于病情较重的由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从而确保护理效果。

七、完善绩效考评!完善各级护士的绩效考评。在工作质量、制度执行、服务满意度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基础上,增加了护士基础护理工作量的考核评分,让护士劳有所得,优劳优得,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使护士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八、改进工作流程:对原有的护理工作流程的细节进行梳理,从细节中发现护理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改进,制定完善的流程。每项流程的设计都细致入微,不仅将专业化、整体化,人性化贯穿到流程和标准中,还根据患者要求进了个性化设计。九、四主动、五到位:再造入院服务流程,强化办公护士的四主动:主动站立迎接,主动办理手续,主动介绍护士,主动通知医生。责任护士做到五到位:自我介绍到位,护送入室,安臵休息,介绍环境制度到位,评估病人到位,安排饮食到位,执行治疗护理到位,护理人员仪表,言行规范到环境要求都注入人文关怀。做到真正把病人视为亲人,使病人感受到住院如住家。

十、严抓护理安全:①建立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制度,对新入院病人首先进行评估潜在的护理风险,然后根据风险状况制定相应措施,并将其作为重点督察内容及值班时重点关注对象,护士长对危重症和特殊病人及时组织护理查房,进行前馈控制干预,指导监床护理工作,防患于未然。(没有安全谈何质量,哪有优质护理,考“三查八对”护士要有如履薄冰的意识)。

②警示标识:建立不同的标识,在病历及床头卡标注,使用管道标识,降低意外脱管率,应用安全警示标志包括防跌倒,防压疮、防坠床等,保证病人住院期间安全。统一药品储存标识,内服、外用、高危、毒麻、药品严格交接,单独存放,保证使用准确性。特殊用药建立药物不良反应上报制度,规避风险。

③严格交接班:具体表现在病区内交接和病区间交接,病区内交接:完善病区内普通病人,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的流程和内容,重点病人,重点时间,重点环节的巡查等。病区间交接,设立了病人交接单,病区与病区之间病情交接后签字确认。科室组织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教育,加强应急预案的学习和应急能力的培养,倡导非惩罚性护理缺陷呈报制度。

④深化专科护理:强化专科护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创立特色服务品牌,结合专科特点,如针对肿瘤病人实施爱的生命线方案,分别在确定癌症诊断,疾病治疗阶段,晚期临终关怀时给予患者有效地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患者的焦虑和不安,并给予家属以心理支持,将护士职业的本质真诚、爱心体现在生命无价我们共同守护的特色护理服务品牌。

⑤比翼齐飞:确保护理内涵创新护理管理模式,夯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让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比翼齐飞,充分发掘护士的积极性、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从而达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管理,使护理工作真正达到三贴近,对危重病人,先从基础护理落实抓起,重视终末质量、三短六洁,床单元符合标准要求,管道伤口护理,卧位,活动,各项治疗,抓好基础护理的现场质控,并引导护士在专科护理知识各方面应与时俱进,熟练常握专科知识,技能包括本科前沿性的知识,善于发现问题,使每一位护士知道自已要做什么,如何去做,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在落实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同时确保护理内涵得以提升。

质量递进理念:(对护士长的要求)从符合性质量理念——适用性质量理念——满意性质量理念——卓越性质量理念,并将质量控制方案贯穿其中,达到提升。变宏观管理为精细化管理——细化工作要求,可操作性强,深入实际,营造我们一起干的工作范围,直接参与,跟踪督查各班工作,及时发现护士在执行制度,职责等规范中的问题,发挥护士长引领、主导作用,变走过场为深入查突出重点,有针对性。每月重点查:出入院、手术、病情有变化、特殊检查或治疗病人护理质量。每周全面所有病人护理质量、质量控制标准深入人心,规范化、常态化的质量控制模式使质量控制成为各科室各级护理人员的自觉行为。

激励护士:激励护士的工作热情是护理质量保证的关键。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护理管理者的领导行为密切相关,这要求管理者要为临床一线的护士做好服务,在工作条件允许下尽量满足不同层次护士个性化要求,理解关心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提供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其保持健康的心态,安心的工作。除此之外,结合实际还可以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组织了各种培训班,二是是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三是引进了竞争激励机制,施行竞争上岗,四是选派优秀护士外出交流学习。这些极大地激发了护士的工作和学习热情,保证提高了护理质量,优化了服务质量金标准:把病人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金标准。更新知识,转

变观念,开展优质服务,积极开展“六有人”活动,即病人住院时有人接;住院期间有人管;检查有人领;服药有人拿;困难有人帮;出院有人送。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拉近与病人的距离,密切医患关系,全体护理人员以诚信赢得病人的信任,提高病人满意度。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时代意义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国梦;内涵;时代意义

一、中国梦的提出

(一)中国梦的历史渊源

悠悠中华文明五千年,曾将的辉煌成就让世界瞩目,但是近代史的灾难却给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当头一棒。西方列强依靠本国的强大实力,用鸦片、枪炮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曾经傲视世界的东方文民古国,在闭关自守中等来的不是别国的仰慕,竟是亡国的灭顶之灾,何其悲哉。在这种情况下,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开展了救亡图存运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最终使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踏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梦的现代诉求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他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一刻中国梦正式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野中。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他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详细阐述,他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3月,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再一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对中国梦的一次次阐释,不仅激起人们对中国美好未来的无限畅想,更是对现代中国面临问题的积极回应,可见中国梦是在时代呼唤下出现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二、中国梦的内涵

(一)中国梦是国家的富强梦

在社会主义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的今天,中国梦首先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强国梦。

一个国家要想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被其他国家干涉,首先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实力是一切对话的先决条件。正如习近平指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追求国家富强的强国梦,是被近代史证明了的正确道路,因而,强国梦成为中国梦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无可厚非的。其次,国家富强不仅是中国梦内涵的基本内容,还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导力量。中国梦的提出的历史渊源看,正是为了在当今社会进一步强调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弘扬爱国精神,更好的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最后,要国家富强,就要促改革、谋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就要凝聚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我们应该在遵循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紧跟时代步伐,求改革谋发展,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梦是民族的复兴梦

复兴梦这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复兴是基于中国历史而起的。曾经,中华民族是何等辉煌,成就是何其之大,但近代史的创伤让中华民族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成就,面对的成了满目疮痍的中国。在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实现国家的独立后,心心念念的是往日的辉煌,相信只要经过艰不懈的奋斗就能恢复并超越往日的成就。正是这种信念激起了我们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决心和信心。民族复兴已经深入民心,她承载者中华儿女的美好期望,贯穿了近代史始终,寄托了全体国人的共同追求。

要实现民族复兴之梦,就是要在为国家富强之梦奋斗的同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保持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还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正如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三)中国梦是人民的幸福梦

人民的幸福指数是衡量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是中国梦的目标之一。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中国梦反映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与每个人民群众都是息息相关的。正如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所以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自己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恩格斯曾指出,“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论证的”。可见,幸福是人类为满足自身情感需要而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我党将人民的幸福感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更是长期奋斗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要实现人民的幸福梦就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增加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社会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使社会发展秩序井然,早日迈进小康社会,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

[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网,2013-03-17.

[3]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新华网,2013-03-24.

[4]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作者简介

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途径和意义 篇4

一、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

科研即科学研究的简称。科学和研究是两个事物, 科学, 从知识的角度来说,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从道德的角度来说, 则是老老实实的学问, 来不得半点虚假。研究,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 是从现象到本质及规律的探索过程。而从道德的角度来说, 则是求真务实的工作, 不能弄虚作假。诚信, 就是诚实守信、真实可信, 没有假冒、没有篡改、没有伪造、没有剽窃。“科研诚信主要指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弘扬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为核心的科学精神,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恪守科学道德准则, 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科研诚信, 是科学研究的高尚道德, 是在科学研究中践履诚实守信规范的品行。科研诚信教育, 就是教育者依据有关科研诚信理论和规范, 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促使受教育者认知、内化、形成和发展科研诚信品质的过程。

教育者是科研诚信教育的主动方面, 不仅指人, 也指教育机构。教师、专家、导师、科研管理工作者都是科研诚信教育者, 科研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也是科研诚信教育者。科研诚信规范, 是国家科技、教育等职能部门权威发布的规范科研行为的准则和法规, 也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定的约束诚信的具体科研规章。教育手段包括物质的、精神的, 一切在教育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技术、技巧、语言文字等都可作为科研诚信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是教育理论的运用。一是教育概念的方法。通过科研诚信、诚信意识、诚信规范、诚信素质、诚信习惯、诚信行为等概念的教学和认知, 在概念上明确科研诚信的内涵。二是教育命题的方法。科研诚信的命题, 是对科研诚信现象的抽象, 是以判断的形式表达的科研诚信经验事实, 通过提出科研诚信的命题, 为学习和讨论定调, 深入展开。三是教育系统的方法。科研诚信也是一个系统, 涉及许昌因素, 通过系统分析、辩证分析, 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 内化为对象的理性具体。受教育者科研诚信品质, 包括诚信观念、诚信行为、诚信习惯。认知、内化、形成和发展科研诚信品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接受教育、内心体验、践行习惯、慎独自律的过程。

二、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

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 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技术路线, 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外在方法, 是科研诚信教育从规划到考核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和。概括起来有以下十个环节。

一是规划环节。学校要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规划, 作为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必修内容和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着力提高青年学生和科技人员的科学道德素养,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意识, 健全人格。加强科研诚信教育的规划建设, 设置课程, 选编教材, 规划教育内容, 完善教育手段, 用规划来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研究人才的培养。规划应包括科研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环节、教育环境、考核形式、师资队伍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诚信教育活动。科研诚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等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养成教育。

二是讲授环节。科研诚信教育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 必修课或必选课。有专人组织教学, 聘请教师讲课, 开设讲座, 邀请有关专家讲演, 建立教学制度, 实现科研诚信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通过讲课、讲演、讲座, 口头进行诚信教育。通过介绍科学家科研诚信典范事例, 启发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批评学术不端行为, 分析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和危害性, 提高学生对科研诚信问题的认识。

三是讨论环节。讨论是学生接受科研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 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讨论的内容可以是诚信理解问题、诚信热点问题、诚信疑难问题。讨论的形式可以课堂全体讨论、分组讨论。提高讨论的质量很重要, 组织者要提出讨论的主题, 指出讨论的重点, 提示讨论的思路, 提出讨论的注意事项, 防止讨论放任自流, 要实现科研诚信讨论的有序化。通过讨论, 达成共识, 提高对科研诚信的认识, 解决疑难问题。

四是实验环节。实验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情景环节。实验就是在思维中设想一种现实的科研诚信问题的情景, 假设一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学术环境, 会引起科研人员产生什么样的动机和诚信行为。实验环节, 实际上是科研诚信的预期教育、预防教育、预测教育。通过这种途径, 让对象在意识中首先打了预防针, 有了防卫能力, 可以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诱惑, 避免犯错误。

五是实习环节。实习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诚信案例实际研判和分析, 进行案例警示教育, 还可创新多种实习活动模式, 引导科技人员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实习环节是科研诚信的实践教育。通过实习途径, 让对象在实际案情的自我研判、分析和教育中, 提高认识、锻炼能力、发展潜能, 提高科研诚信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六是交流环节。交流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自由传播环节。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小组座谈、个别谈话, 不拘一格, 畅所欲言。交流式进行诚信教育, 可以优势互补、集思广益、相互促进。科研诚信教育也可以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在科研诚信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科研行为规范和科研诚信规范的研究制定, 共同遏制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各种不端行为。

七是练习环节。练习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养成环节。设计诚信作业和答卷, 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 教师检查, 给予评价和指导。练习环节是科研诚信的养成教育, 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经过思考、琢磨, 逐步形成诚信意识, 强化诚信观念, 发展诚信品行。

八是读书指导环节。读书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自学环节。布置阅读诚信教科书和有关科研诚信法规文件, 让学生自学, 并提出读书指导意见。通过这一环节, 促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诚信知识, 增强诚信意识, 恪守诚信规范;发扬学术民主, 倡导公正透明;鼓励自由探索, 激发创造活力,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

九是互动环节。互动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角色互换环节。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互换角色, 相互体验对方的教育心理要求。学生从教育者的角度去体验受教育者应该如何接受教育才能适应教育, 从而改进接受方式;教师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去体验教育者如何进行教育才被自己接受, 从而改进教育方式。互换环节是科研诚信的体验教育。双方互相体验诚信观念、诚信行为和诚信习惯, 使科研诚信教育教学相长。导师和科研项目负责人等, 要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方面的言传身教作用, 争做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

十是考核环节。考核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检测环节。考核方式可以是课堂试题、课外论文、调查报告。考核环节是科研诚信的效应教育。这一环节有着双重作用, 既是科研诚信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 又是科研诚信行为的拷问。

通过上述途径, 培养学生“事业为重、奉献为荣的价值取向, 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工作精神, 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不畏艰难、争创一流的学术追求”, 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

科研诚信教育涉及道德、制度和法律。因为“科研诚信问题包含个人道德、制度和法律三个层面”, 科研诚信教育要在这三个层面着力, 才能取得良效。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 是科研诚信教育在科技和教育事业上的地位和作用, 对国家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研诚信教育, 是科技创新的前阶, 也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遵守的做人的基本准则”。科研诚信教育, 能促使高校学生和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 弘扬科学精神,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恪守科学道德准则, 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障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 能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

科研诚信教育,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科技竞争不断加剧的需要, 为保障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提供道德保障。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 科研诚信问题愈益引起各国高度重视。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坚持真理、开拓创新、诚实劳动、爱国奉献, 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 由于我国相关法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教育不够, 加上个人自律不严等因素的影响, 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研诚信教育, 对于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学风的滋长, 避免滥用学术权力等学术失范现象的发生, 遏制伪造、篡改、抄袭、剽窃等科研不端行为的蔓延,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借鉴国外经验, 进行科研诚信理论和科研诚信教育的研究和教学, 制定并逐步完善科研规范, 加强科研管理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 共同推进我国科研诚信基础教育上质量上水平。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BD/OL].[2009-8-26].http://www.lawxp.com/statute/s1068958.html.

[2]赵晓珂, 等.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研究[J].石油教育, 2012, (4) :52.

[3]马佰莲, 等.近十年国内科研诚信研究述评[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7 (6) :53.

中国梦的由来、意义和内涵 篇5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王树荫

一、中国梦的由来

第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辉煌成就,推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这是中国人民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是中国梦之历史源起,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丰厚资源。

第二,中国人的追梦源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梦是对列强侵华、落后挨打的抗争。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不断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历经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始终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无法实现的梦想。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实现中国梦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中国梦的意义

第一,中国梦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崛起、四个现代化,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国家社会层面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精练浓缩,有利于聚焦目标、明确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对面临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来说,需要梦想激励、理想引领。中国梦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容易赢得老百姓的赞同,有利于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第三,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事业而言,中国梦是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大学是一段追梦的岁月,大学生处于做梦的年龄,有着圆梦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深奥的理论大众化,把艰深的概念通俗化。用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更能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三、中国梦的实现

第一,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在实现进程中需要制定长远目标、中期计划、当下任务,把最高纲领和行动方案结合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现阶段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二,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社会梦想和人民大众梦想的统一,要把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同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结合起来。中国强大、中华民族振兴是中国人民梦想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人民梦想实现的那天,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

内涵和意义 篇6

关键词:寿山田黄石;雕刻;美学意义;文化内涵

南丁寿山田黄石色彩斑斓、柔韧易攻、通灵剔透,并且石源稀缺。因此,寿山田黄石雕刻技艺则更显珍贵。最初的寿山田黄石雕刻主要运用牙雕、竹木、玉雕等技法。后来,由丁田黄石品种越来越稀缺,雕刻大师们就开始用细微线条在田黄石上创作美好的艺术形象,这样,我们既可以更多地欣赏石质的自然之美,也避免了浪费珍贵的石头资源。经过几百年的磨练,寿山田黄石雕刻艺术更加精湛工艺,高浮雕、镂空雕、透花雕、网雕、浮雕等雕刻技艺经久不衰,巧妙的构思、高超的技艺,成为当今国内外玉雕界楷模,不仅美化了生活,陶冶了性情,还提升了人们的文化品位,呈现高雅的情趣。促进了中华民族雕刻艺术的繁荣发展。

1 寿山石雕刻的产生和发展

寿山田黄石雕刻艺术既古老又闻名,其发展伊始就和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相惜相牛,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寿山石磨制的石器,这一点,在考古发掘中已经得到了印证。寿山石温润脂腻,晶莹璀璨,很早就已经融入社会牛活。1500多年前,民间世俗墓葬文化中,就已经有寿山田黄石雕刻的实物,福州南朝墓出土的“石刻猪”,证明从那时起寿山石文化已经产牛。唐朝时期,宗教盛行,寿山村的僧侣就地取材,佛像、香炉、念珠之类的佛具,都以寿山石雕制,同时,寿山村的僧侣还将这些雕制佛具作珍品馈赠游客,使得具有宗教文化色彩的寿山石雕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这一时期寿山石文化外延以伸展。到了宋代,寿山石雕刻文化获得了进一步,但是,大体上还是扮演着佛具的功用和陪葬俑的角色,只是已经产牛了专业的矿石开采队伍,以及专业的寿山石雕刻艺术家。雕刻内容也开始多样,宋代时期,已经设有专供官府使用的寿山石雕刻作坊,从出土史料看,宋代的寿山石雕刻,既有形象牛动,颇具写实作风的动物俑,如龙、虎、蛇、龟以及六畜等。同时,还有体态雍容丰腴文俑、武俑以及曲线明显柔和优美的女人俑等。

宋代寿山石雕工艺不但承袭了先人的技艺,还明显有唐、五代陶俑雕塑的造型风格。据南宋时期梁克家撰写的《三山志》记载,宋代时期,寿山石雕已经广泛流传。精美的寿山石雕作为贡品发运汴梁,在宋代宫廷中,随处可见精美的寿山石雕,寿山石雕成为宫廷玩物。另外,宋代时期了的达官贵人,也喜欢将大件寿山石雕陈列丁几案欣赏,小件寿山石雕,被当时的文人雅上作为玩赏品在于中玩耍。南宋名上黄十(朱熹之婿)不仅喜爱玩赏寿山石,还留下许多吟石诗文。例如,“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荧煌,世间荣禄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我们从南宋时期的一些诗文中,可以感受到文人雅上对丁寿山石的喜爱,感受到寿山石雕的发展概貌。中国人素有爱石的天性,尤其是那些文人雅上,更是贵石贱玉。宋代时期著名的诗人陆游就曾经说过“石不能言最可人”的名言,文人爱石,更进一步催化了石文化,奠定了“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意义。可以推断,宋代时期,南丁宫廷、达官贵人、文人雅上都比较喜爱寿山石雕,使得寿山石雕从纯地域民间的世俗文化,开始逐步发展开来,跨入了宫廷官府文化、世俗文化的大门。白此以后,寿山石雕与世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寿山石雕文化获得了进一步拓展。元、明时期,随着篆刻艺术的兴起,柔而易攻的寿山石开始成了篆刻艺术的首选印材。寿山石印章雕刻艺术逐步盛行开来。

2 寿山田黄石雕刻的美学意义

寿山田黄石雕刻以刀代笔,以石传画,将国画传统技法融合雕刻中,不仅具有极强的文人味,还具有传统中国画的特点。从魏晋时期开始,中国文人就喜欢通过笔墨书写自我的胸怀,喜欢“诗以言志”和“文以载道”。通过书面艺术,寄寓兰之幽洁、竹之清高、梅之傲骨等道德品质和理想追求。这些“书卷之气”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断地得到发展与更新,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艺术,影响到了工艺美术,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雕刻技法的诞牛。纤细浅薄的雕刻既有中国画式的意境和构图,同时,又充满了浮雕的立体感。可以说,中国画极大地提升了寿山田黄石雕刻艺术的美学价值。寿山田黄石雕刻中“意”的境界,与诗画中的“意”本质共通,它不仅仅需要给观赏者展示雕刻艺术美,还通过以石传画,寄托自身审美构思、道德趣味。并且让观赏者能够心领神会这种构思趣味。达到雕刻者与欣赏者相互沟通,雕刻者的感性与画面的理性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境界与状态。自从寿山田黄石雕刻诞牛之日起,就和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寿山田黄石雕刻的物象和情境,许多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在里面。例如,与陶渊明有关的《东篱采菊》、与西晋有关的“竹林七贤”、与王羲之有关的《羲之爱鹅》、与米芾有关的《米癫拜石》,还有《达摩面壁》《岁寒三友》《四君子》《八仙过海》等,这些作品,都蕴含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

寿山田黄石雕刻除了石材本身具有较高价值,其题材的美学价值也是其能够长久不衰,被文人雅上青睐的一个因素。寿山田黄石雕刻被认为是具有“文人审美趣味”、“脱俗”、“高雅”的一种雕刻艺术,许多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的作品被重复套路式地雕刻,并在长久的重复雕刻中经久不衰。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艺术作品不妨学习古人,但是不可以千篇一律,要有所继承和创新,“不局於一家,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白成一家,然后为得。”古人精湛的雕刻作品之所以流传下来,一定有他的独到高妙之处,雕刻作品有了自己的特色,就可以将各家的长处融会贯通后白成一家,创造出具有自己风格的雕刻艺术作品。寿山田黄石雕刻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还在丁其借鉴神采,汲取竹刻、中国画、书法、古诗词上养分,艺术作品,只要有了一定程度的文化积淀,其审美价值才能够提升,否则便是“空中楼阁”,给人一种华而不实之感。袁宏道曾经说:“故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艺术作品也应该从自然之物中获得灵感,善丁学习借鉴他人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学古而不泥古”的作品,增添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促使其艺术作品经久不衰。工匠与艺术家的区别就在丁此。具有丰富雕刻经验的雕刻艺术家,能够创作出独具心裁的作品,在丁其对丁题材能够站在美学的角度进行审视,“横看成岭侧成峰”,不落入俗套,将具有美学价值的新牛命新精神注入其中,以真正民俗化的物象入题,进一步加工常见的牛活意象,使其具有艺术气息和审美趣味,提升其雕刻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呈现高雅的情趣。

3 寿山田黄石雕刻文化内涵

内涵和意义 篇7

关键词:党建制度,党建方法,党建创新

一、创新内涵

(一) 基于理念的创新。在人们思想观念不断开放的背景下, 企业应关注员工的思想变化, 并摒弃党建工作的旧观念, 对党建观念进行创新。同时, 企业应意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并使党建工作能够起到引导企业发展的作用, 以便为企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 基于制度的创新。制度是企业开展业务的重要保障, 而党建制度更是保障企业政治教育以及作风建设的关键制度。基于这一点, 企业应依照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来调整党建制度。同时, 企业在规范党建制度时需依照党领导的要求进行开展, 确保党建制度既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又能满足党的要求。

(三) 基于方法的创新。党建工作最终还是要参照企业的实际业务进行开展, 对党建工作方法进行创新是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点, 企业可在党建理念的指导下, 探索更人性化的方法, 使工作方法更具时效性。

二、创新意义

(一) 为企业党组织提供动力。创新是党建工作的开展动力, 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只有在坚持党建理论的基础上对党建工作进行创新, 并针对党建工作出现的现实问题调整党建工作的开展理念、开展制度以及开展方法, 便能为党建发展提供动力。因此, 通过对党建工作不断进行创新, 使党建工作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并在党建发展中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实际工作。

(二) 引导企业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企业不断暴露出较多的发展弊端。现阶段, 多数企业以经济利益作为发展目的, 导致企业在运营中偏离了原本的发展方向, 从而无法兼顾社会责任以及经济效益。企业党组织属于企业重要的发展组织, 也是引导企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航标。在新时代下, 企业应对党建工作进行创新, 并不断完善党建理念、党建制度以及党建方法, 以此确保党建工作具备时效性。因此, 通过对党建工作不断进行创新, 可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所具备的群众优势、政治优势以及组织优势, 使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以便指导企业达到兼顾社会责任以及企业效益的目的。

(三) 优化政治环境。由于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自发性, 企业在制定发展策略时往往更注重经济利益, 这就要求政府需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就党建工作来讲, 这是落实政府调控政策的主要途径。基于这一点, 企业只有对创新党建工作进行有效的创新, 并结合政策内容, 才能优化企业的政治环境。因此, 企业在不触及法律的基础上发展业务, 并参照政策内容来创新党建工作, 可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创新对策

(一) 培养党建队伍。第一, 对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进行培训, 使其了解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以及业务知识, 从而加深对党务工作的理解。如此一来, 企业党建领导便能在组织党建工作中落实党的政策, 并凝聚党建工作者的精神力量, 以此形成高效的领导团队。第二, 对企业党建工作的基层党员进行培训, 使其了解党建创新的深刻内涵以及实际意义, 以此严格执行党建任务。如此一来, 便能保证党建工作在群众中形成有效的思想传递, 并促进党组织与群众的交流, 以此实现政治催化的目的。

(二) 拓展党活动宣传途径。党建活动之前都是借助电视、板报以及广播等平台进行宣传, 并取得了一定的宣传效果。但这些宣传途径仍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不能满足新环境下的党建工作的宣传目的。因此, 企业可进一步拓展党活动的宣传途径, 借助创新的形式以及创新的载体, 向群众普及党建意义。

(三) 明确党建工作职责。企业党组织一直属于党的战斗力量, 应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以此体现企业的政治地位。随着现代企业不断国际化, 党组织应学会审时度势, 摆正自身现有的位置, 在确保完成党建任务的基础上调整组织形式, 并参照创新改革的思想来完善组织结构, 以此发挥党建工作的实际作用。因此, 需结合企业现状出发, 针对党建工作来制定工作重点, 以此实现从整体到局部的改革进程。同时, 各级部门应结合党建工作任务确定一套规范、标准的工作流程, 并借助先进的管理技术制定一套流程严谨、运转灵活以及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 以便为党建工作提供基本保证。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党建工作的主要意义以及主要内涵, 并提出实现党建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培养党建队伍, 并从党建领导以及基层党员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加深党建领导对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以及业务知识, 以此形成高效的领导团队;另一方面是加深基层党员对党建创新的内涵以及实际意义, 以此形成高效的执行团队。拓展党活动宣传途径, 并借助创新的形式以及创新的载体, 向群众普及党建的意义。明确党建工作职责, 制定运转灵活工作机制, 发挥党建工作力量。

参考文献

内涵和意义 篇8

1 茶道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茶道的文化最早是起源于中国, 喝茶在中国古代民间就已经相当普及, 由此, 茶文化向世界各国传播, 虽然日本的茶道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但是, 在日本民族特有的精神氛围下, 茶道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由于茶本身苦中有甘的特性及其符合哲学与宗教的精神, 所以茶道之中柔和了集哲学、宗教、美学为一体的精神内涵, 成为了一门独特雅致的茶道哲学。日本的茶室通常都是布置的静雅幽僻, 室内的整体设计风格一般都是精致玲珑, 墙壁上挂有古画, 桌子上一般都摆着精心布置的插花, 是一个极其淡雅凝神的环境。

我国茶艺、茶道的发展非常迅速, 并提出了中国的茶道精神“清、雅、静、真”, 将中国的茶道精神发扬光大。

2 中国茶道精神的美学特征

2.1 清净之美

“静”是茶道哲学的核心。品茶的第一步要先静心, 只有静心方能全身心的感受。静则收敛锋芒, 静则韬光养晦。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和儒家, “静”都是修行的必经之路, 剔除自身的焦躁和烦虑, 静心之后, 方能感受到清净之美, 品茶更是如此, 茶本身的清香能够使人宁静致远, 身心豁然开朗, 回味无穷。

最初古代的雅人墨客发现了茶叶清新优香的特性跟佛家、儒家和道家的精神有互通之处, 茶叶苦中带甘, 甘中有苦, 苦完有回甘, 能够诠释人生, 于是渐渐的日常的饮茶就发展成了后来的品茶艺术。茶叶特性是清净淡然、宁静以致远, 这些特点源自于茶叶本身的物理属性, 品茶是一种静态的艺术文化, 与舞蹈、歌唱这些动态的艺术不同, 它是淡然的, 清净的, 沁人心脾的, 品茶的过程犹如缠绵春雨, 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被清凉之感四面包围, 那是一种沁人心脾的淡香, 足以让人久久回味。中国茶道就是一个通过饮茶去创造一个宁静高雅的气场, 去陶冶出一个空灵淡雅的环境, 当茶的清香沁入人脾肺一刻, 人的心灵会在那片净土中得以升华, 将在那种隔绝于世的素雅中达到与大自然的心神合一。

2.2 中和之美

如果说“静”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核心, 那么“中和”便是中国茶道的灵魂, 中国茶道就是通过整个品茶的完成过程就是指引人在静美的享受品茶的过程中放空自己的负累, 完善品德和修养的升华, 享受宁静安乐的的一个过程。中国茶道中的“和”的本质就是中国儒学、佛学、道学三家思想精髓柔和在一起的体现。

儒家把“中庸”和“中和”渗入到茶道之中, 主张在茶事中创造平和宁静的气氛, 交流思想, 促进感情, 在待客的时候则会为长者儒首奉茶以示尊重。“中和”是儒家的哲学中一个核心概念, “中”乃是一种自然状态, 不偏不倚, 不卑不亢, 不激愤不偏颇。“和”乃和谐、协调之意, 不刚不硬、不倔不怒。中国是礼仪之邦, 中国人最讲究“和”, 和则万事兴, 以和为贵。在茶事中顺气谦恭, 互通情感, 能创造出最和谐最自然的沟通环境。

2.3 儒雅之美

中国茶道中的美学特性是依照茶道美学中的审美方向和意识相柔和形成的一种美学特性, 这种儒雅的美学特性是茶道本身的清静和中和之美中陶冶出来的一种别样的神韵。这种儒雅的特性也映射了爱茶之人的人格特性, 同时也体现了在茶事活动中蕴含的独特的艺术特点。茶是大自然集天地精华的产物, 具备了高雅脱俗的特性。茶在所有的饮品当中是最具备返璞归真、最谦恭文雅的性情的。

儒雅本身的含义是高尚的、文明的、雅致的, 一般是用来指代在谦恭有礼的风度和气质中彰显出来的上流的文化涵养和品位。儒家的精神精髓是体现了一种正气, 这种正气并非是用刀枪铿锵体现的, 恰恰是用一种平和淡然的方式渗透出来的, 品茶的过程也是自身修为的一种提升和陶冶。

3 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内涵与意义

3.1“和”哲学与茶道精神的统一

茶道中的哲学精神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共通的精神, 中国茶道中蕴含的哲学艺术是人类世界最高的生存艺术。中国的《道德经》中早已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主张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中和”是中国儒学的核心思想, 儒学思想是深刻沁入到茶道里的, 茶道要求品茶之人心境清明、宁静、淡雅, 在那种凝神的环境中, 会让人感觉得到人与人之间的气流很通畅, 很安详, 这是一种善意和理解的基调, 是一种情操的陶冶和升华, 人在品位茶道的过程中也领悟了天道, 保留了善性, 剔除了贪欲, 达到了有舍有得, 身心舒畅的中和之道。

3.2 中国茶道精神“和”的现实意义

3.2.1 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中国的茶道形式大致可以归纳为是一种清朴的美, 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都讲究以品茶来悟道, 借由品茶作为媒介达到与他们的精神共通, 达到与自然的共通, 达到人道与天道的共通。品茶讲究的是静心, 净心, 敬心。静心即放下内心所有的烦恼和焦虑, 把内心调整到一个放松、放空的状态, 保持内心的平静祥和。净心是修身养心之根本, 是把内心中的糟粕和焦虑都剔除出去, 保持心灵的洁净。敬心则是升华自身对他人对万物的认知, 敬是礼, 是德行, 是一种自内而外的修养。

一人独自品茶能体会到茶本身的神韵, 而两人品茶能偕伴更入佳境, 多人品茶就能体会到雅俗共赏的乐趣, 人们在品茶中分享彼此的最佳状态, 在和谐的气场下谦恭有礼的畅所欲言, 既能更好更有效地沟通, 又能分享对方的体会和心得, 对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也是十分有利的。

3.2.2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由于中国历史的动荡等诸多因素, 中华民族面临着信仰缺失的困境, 加上现在科技的突飞猛进, 人们生活逐渐步入了速食化, 在这种素食文化盛行又缺失信仰的社会现状中, 人们很容易产生出焦虑和暴躁的情绪, 当社会中这种暴戾之气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构成了一种无形的威胁。

茶道精神刚好可以弥补人们的精神缺失, 抚平人们心中的不安和焦躁, 让人修身养性, 品茶过程中即享受了沁人心脾的茶饮, 同时也平静了内心, 升华了情操, 修炼了德行。所以说茶道是有利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如果人人都能品茶, 体会茶道中的深意, 能更好的完善自我, 那社会将是一片净土。

3.2.3 有利于改善民族关系, 实现民族团结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国, 很多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均有饮茶的习惯, 但是由于各民族长期生活环境的不同, 所以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民间饮茶的习俗, 例如汉族的清茶、土家族的擂茶、藏族的酥油茶、傣族的竹筒茶等, 显示出了各个民族鲜明的文化色彩。

即便各个民族的饮茶方式不同, 但是都有属于自己的茶道, 去各个地区游玩之时, 人们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品一品当地的茶, 通过饮茶形式、味道、特点, 切入到当地的风俗中去, 不知不觉间就完成了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吸收, 非常有利于各民族之间文化和感情的沟通了解, 通过茶道实现了民族之间的团结。

3.2.4 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的茶道精神和茶本身的“茶性”是融会贯通的, 是相辅相成的, 人在品茶的过程中完善自我修复和提升, 是自我内心升华的和谐。

中国茶道精神中“和”精神的存在意义不仅仅是局限在文人墨客以茶会友的阶段, “和”是具备深远的现实意义的, 中国人一贯秉承中庸之道, 讲究以和为贵、和气生财, 家和万事兴, “和”的精神是渗透到中华民族骨子里头去的核心精神, “和”是一种气度, 是一种胸襟, 现实中万物相生相克, 最好的模式就是找到一条和谐之路, 如此, 世间万物方能生生不息。

结语

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产物, 要发扬中国茶道精神, 就要将茶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仅仅捆绑在一起, 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茶道精神历经了几千年时光的锤炼, 其中早已渗透了佛家、儒家、道家各家文化及其思想精髓, 时至高科技、智能化盛行的当今社会, 传统茶道文化依然没有被淘汰, 反而在民间生根发芽, 这足以说明茶道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深。“和”是中国人的生存之道,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 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 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大智慧, 这种“和”性是融入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特性。而中国的茶道就是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发扬中国的茶道精神本质上是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向世界灌输中国人的谦恭礼让、温文尔雅, 这是一种天道与人道共通的智慧。

参考文献

[1]见慧.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J].协商论坛, 2010 (1) :20-21

[2]包大明, 任天飞.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J].兰台世界, 2013 (28) :40-41

[3]程炳光, 汪巍, 朱汉珍等.略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J].广东茶业, 2013 (Z1) :55-56

[4]余悦.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以茶道思想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3) :70-73

[5]龚永新, 黄亮, 张耀武.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农业考古, 2015 (2) :18-21

内涵和意义 篇9

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加和学校规模的扩大, 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凸显。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 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秀的教学资源, 整体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 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教学资源建设落后的问题依然突出, 成为制约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主要表现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已有的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网络及现代教学设施低效率利用现象严重, 等等。

在计算机、校园网等硬件环境基本搭建起来之后, 是否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否充分应用这些教育资源, 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整体建设好比是“路”、“车”、“货”、“驾驶员”, 其中“货”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资源建设的基础性、教育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及对学校影响的长期性所决定的。对于教师来说, 高质量的备课, 精美的课件制作, 以及教师再学习等都离不开强大的资源背景;对于学生来说, 培养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培养研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造力和自学能力不仅需要强大的资源平台, 而且需要高质量的数据库;对于学校来说, 建设校园网, 价格不菲的投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 软硬件设备将面临贬值的风险, 缺乏资源保障, 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应有的作用。所以, 教育部一再强调, 要大力建设国家、地区、学校三级教育资源保障体系, 并且明确指出:网络建设是基础, 资源建设是核心, 教学应用是目的, 管理服务是保证。要高效地组织教学资源的体系结构, 对网络内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实现高效率的资源共享和数据流通,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率, 保证资源建设的质量, 为教师、学生甚至社会有需求人员提供权威的、可靠的教学信息及咨询服务, 使教育资源成为信息时代各类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心脏, 进而从根本上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完善和提高, 已刻不容缓。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

教学资源建设一般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 主要包括:媒体素材、课件素材、试题试卷类素材、案例素材、文献素材、常见问题素材;二是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课程建设;三是对资源建设的评价;四是对教育资源进行管理的系统。前两个方面一般称为资源管理子系统;后两个方面一般称为系统管理子系统。资源管理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为教师、学生、管理员提供资源检索、资源发布、资源审核、权限管理等多方面的服务。

资源管理子系统分为底层、中层和高层三个层次。底层是课程基础素材库, 包括网络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学科基本符号、学科基本图形。与学科紧密相关, 且被高频率使用的基本符号和基本图形, 是网络课程的基本元素, 也将它们单独列出, 按照各个子库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引和入库工作。基础素材具有最广泛的共享性, 也最适于大批量流水线的方式制作;中间层是针对一定教学内容、用于不同教学环节的集成单元, 包括微教学单元、案例、试题、常见问题、名词术语、参考资料、相关网址等;最高层是课件库, 包括不同形式的课件, 如电子讲稿、电子图书、视频流课件、单机版课件、网络课件等。

电子讲稿的功能是辅助教师讲课, 最常用制作电子讲稿的软件是Microsoft公司出品的Power Point, 它简单易学, 功能强大, 能够让教师很方便地制作出课堂讲解使用的多媒体展示内容, 替代板书, 增强讲解的丰富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其缺点就是不适合制作提供给学生交互式自主学习的课件;电子图书就是将书面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电子文档, 比如比较常用的Microsoft Word或Adobe Acrobat文档。它具有清晰、明了、内容丰富、便于在师生之间共享和交流的特点。教学中一般将电子图书作为电子讲稿的辅助资料分发给学生使用;视频流课件是以录像的方式将教师讲课过程的录像或某些教学内容的录像进行编辑加工后以录像带、VCD光盘、电视节目的形式或将其数字化后放在网络上, 供学习者学习参考。它的优点是展示方式生动形象, 特别是优秀教师的讲课过程录像具有学习、参考和保存价值, 但这种形式的教学材料缺乏交互性, 制作成本高, 在网络环境下使用速度慢;单机版课件或网络课件根据教学需要, 利用特定软件或编程语言, 按照教学内容安排将基础素材或单元集成起来, 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完整地体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还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以上内容构成了资源管理子系统, 它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系统管理子系统包括资源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对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进行操作, 主要功能包括:资源上载、资源预览、资源下载、资源审核、资源查询、资源定制、资源删除、资源使用率的统计分析、资源收藏等。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整个系统的维护工作, 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它的功能有:资源库系统的初始化、访问控制、安全控制, 提供可扩展的接口等。用户管理模块对资源建设和使用的各类用户进行管理, 比如对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一般用户等的管理。

三、资源建设的步骤和原则

资源建设应为六个步骤:制订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设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方案;探索教学资源建设的途径、方法;探索教学资源的应用推广模式;探索校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及二次开发的模式及方法。

为了保证所建设教学资源的先进性、完善性和可扩充性, 在规划和设计资源系统时, 必须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 这些原则主要有:系统的开放性原则———教学资源基于开放的系统平台并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 以便系统能够兼容不同的用户平台, 并支持系统的扩充;系统的保密性原则———系统应该提供严格的权限控制, 对一些敏感数据提供加密功能;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由于教学资源库中有许多素材是大数据量或超大数据量的, 因此必须能够支持大数据量稳定的吞吐访问;系统的前瞻性和兼容性原则———系统必须优化体系结构, 支持用户的并发访问, 具有较强的冲突处理能力;系统的安全性原则———教学资源库中的信息数据有着较高的安全性要求, 要通过多种安全措施保证数据的安全;系统的标准化原则———系统中的资源分类标准符合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 保持和国家的标准相一致。

摘要:文章论述学校进行多媒体教学资源系统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分析资源建设所包含的资源管理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应该涵盖的内容, 阐述资源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应该遵循的原则, 以及应该采取的步骤。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0, (03) .

[2]李馨, 胡小勇, 缪容.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02) .

[3]张玉娟, 盛琳阳, 孙扬.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建设初探[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7, (03) .

内涵和意义 篇10

一、化告知为探得

布鲁纳曾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老师在课堂上相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很有权威的, 而本节课的许多知识点、知识链也都可以利用老师的权威直接告诉学生, 事实上苏教版教材中也是直接告诉的。如例1:1元=100分, 1分是1元的, 还可以写成0.01元, 是整数→分数→小数。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 老师让学生成为知识获得的探究者, 巧妙地化告知为探得,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直觉, 改成由小数→整数→分数, 使得由书本和老师的权威告知转化为学生个性化的探究发现。引导提问:0.01元是多少钱? (学生的生活经验会说1分) , 那1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此看出元都表示1分, 它们是相等的。这就是说, 写成小数是0.01, 反过来说, 0.01就表示

通过对教材的深度思考, 顺应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轨道, 把学生引领到主动参与的过程中, 在有效“探得”小数的意义中, 进一步体现和凸显了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化具体为抽象

克鲁捷茨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后发现,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都具有一种用数学语言来解释问题的能力倾向。这给我们以启示, 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视觉意象, 把数学内涵视觉化, 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意义、概念、法则等借助形象化的思维高度概括出其深刻的内涵。

如例1引导学生依据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初步理解两位小数表示的是百分之几;通过例2结合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出示一把米尺,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每份长1厘米。这是1厘米, 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小数是多少呢?根据1米=100厘米, 可以得出1厘米等于米, 还可以写成0.01米, 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接着还以米尺为例, 介绍1毫米是米, 还可以写成0.001米, 且让学生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7毫米、15毫米、238毫米各是多少米, 推广到千分之几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最后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除了长度单位中有这样的关系, 在其他单位中我们也能有所发现吗?

在如此丰富的素材的基础上及时对有关小数意义的感性认识进行抽象和概括, 强化对小数的认识。接着引导, 刚才我们通过货币、长度、质量等单位研究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 如果不给你具体的量, 只给你一个图形, 把它看成整数“1”, 你能用分数和小数把涂色部分表示出来吗?1元、1米甚至一个图形都可以看成整数“1”, 那0.8这个小数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 表示其中的多少份呢? (8份) 揭示小数和“1”的关系。在比较抽象的高度上强化小数的意义, 既结合了一些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去感悟, 又进行了抽象的数学思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老师由扶到放, 扶中有放, 放中有扶, 由浅入深地引领孩子深入思考, 使得孩子的学习不仅是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 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此过程中由易到难、化具体为抽象, 层层推进, 让学生逐步积累、丰富、完善对小数的意义的认识。

三、有形中润无形

本课小数意义的教学, 老师可以在前面进行小数的分类和读写的教学后, 一心一意地朝着意义的建构去着墨。分类后, 引导孩子观察这类小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说出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后, 追问学生有三位小数吗?谁来说一个三位小数;再说出小数23.1234, 这是几位小数?当然还有更多位的小数……通过有形的部分小数的分类过程引领学生自己迁移感知发现小数有无数位, 也为后面抽象概括小数意义时理解由有限位推广到无限位埋下无形的伏笔。

当然, 一些规则意义的形成往往离不开从个案到结论再到个例的过程, 也就是先归纳再演绎, 从而比较每个个案中个性的共性, 在特殊中见一般。本课教学的起点是三年级初步认识的十分之几也就是零点几, 是一位小数的个性形式, 落脚点是小数意义的建构。通过有层次性的例题教学, 如分完1元分1米, 分完1米咱们就来分1个图形, 涂色部分是21份, 空白部分是多少份?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 (小数、分数都可以) 接下来把1元、1米、1个图形等看成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 其中的30份, 可以用怎样的分数、小数表示呢?在教学中适时点拨、层层推进, 由具体到图形再到抽象, 逐步化有形为无形, 使学生的学习力不断得到提升。从这些翔实的素材中体现出从一般到特殊, 在个性中适当提取激活有关共性的内容, 使得有形的世界背后, 凸显出丰富的无形世界, 即渗透了数学思想, 培养了学生推理、迁移等能力, 真是有形中润无形, 无形胜有形。

四、有限中润无限

曲终人不散, 一曲唱罢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给人以遐想, 让人怡情。一堂有深度的课也应该要能起到这样的效果,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 不光是让学生学会有限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迁移、创新等思维能力得到无限发展。

比如, 在借助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 这样的1份是1毫米, 用分数和小数各怎样表示后, 逐渐抽象过渡到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00份, 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吗?写成小数是几位小数;当然还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呢?10000份、一百万份甚至更多, 用省略号表示, 推广出它们也都可以用分数或小数来表示。在此过程中, 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建构是自然生成的过程, 学生思维的广度得到更高的提升, 学生知识的获得更是一种无限的延续。新课标指出, 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老师要尽可能地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大胆的探索尝试, 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品牌文化内涵及意义研究 篇11

摘 要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品牌文化的建立关乎着一个品牌的成功与否。文中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对品牌文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 品牌 文化

根据美国营销协会(AMA)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分开来”。可以看来品牌是产品的一个外在特征,主要是实现产品差异化。品牌管理会影响顾客重复购买行为,进而影响顾客忠诚度,这样会形成一种文化,使顾客长期凝聚在品牌周围。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两个层面。鉴于品牌文化的概念模型分析将对今后的管理实践的研究意义以及品牌文化的现实应用意义,本文对品牌文化内涵及意义进行研究。

一、品牌定义

美国营销学家Phili Kotler为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一个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就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正是他们确定了品牌的基础[1-2]。从较早的研究中,品牌从更广的意义上说品牌是消费者眼中的产品和服务的全部,也就是人们看到的各种因素集合起来形成的产品表现,包括销售策略、人性化的产品个性以及两者的结合等,或是全部有形或无形要素的自然参与。但是现在的营销界所倡导的是“以顾客为中心”进步思想,以上观点显然已经是不合时宜的了。宝洁公司推出各个品牌的产品就不仅仅是为了区别不同的消费者,更主要的是针对不同的顾客群提供相适宜的产品,所以,品牌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意思上的商标,显然,还包括文化。这是品牌内涵的三个组成结构。

品牌已经超越了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本身,而是具有更深的内涵和象征。它的内在意义对企业的发展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品牌文化

说到品牌文化,我们很容易想到企业文化的联系,但是又有所不同。国内学者对品牌文化的认识还处于起始阶段。任何品牌都是企业的品牌,企业是品牌人格化的主体,品牌文化自然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品牌文化一旦形成,它可以游离于企业之外,使人们只知其品牌,不知品牌所属的企业。一般来说,文化是一种意义符号,只有分享这一文化的人才能识别。一种意义符号作用于同一文化群体,会使群体成员产生共同理解和阐释,获得共同指令和认同,产生与这一文化符号相一致的行为。品牌文化不等于企业文化,也不等于商品文化和概念文化[3]。

从国外对品牌的看法出发,可以把品牌文化本身看成是是“故事、形象”,是由公司、主流文化、影响势力和顾客这四类创作者共同讲述的。品牌与周围文化属性相同或相近的消费者成一个文化联盟.同时,品牌受到企业营销手段和社会主流消费者文化的共同影响,所以品牌可以帮助消费者明晰其个性识别,而这种品牌作用甚至可能与企业的营销意愿相对立。而品牌文化不只仅仅局限于此,它比品牌形象具有更丰富的概念范畴。

三、品牌文化的民族性

鲁迅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品牌文化只有具备独特的民族性,才能在世界经济竞争的大舞台上独占鳌头,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失去了民族性,就无所谓世界性。

(一)品牌文化民族性的涵义

品牌文化的民族性就是在品牌文化的形象塑造上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品牌文化的民族性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竞争力[4]。世界品牌在输出品牌的同时,输出的是名族文化,输出的是民族精神。“可口可乐”代表着美国精神,喝瓶可口可乐就等于把美国精神灌入体内。可口可乐不仅仅是一种可乐饮料,而且是享誉全球的饮料品牌,更是美国文化的象征。奔驰品牌则含着“有组织、高效率和高品质”的德国文化。海尔品牌的“海尔、中国造”,“海尔、真诚到永远”,展现着中国文化。品牌文化的民族性不仅使企业产品具有独特性,而且使购买它的消费者能感受到它的民族文化并融入进去。

(二)品牌文化中民族性的构成

在品牌的表现形式中,文学形式是主要构成部分,大部分商品利用文学形式来进行宣传推广,如“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简单的两句话,很好地运用了中医中人身之气的原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的丰裕,人们在购买产品时越来越会追求能够带给他们某种独特感受的情趣、审美方面的内容。所以企业在产品上将象征人们特有的价值观、审美情趣,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产品中,使产品成为文化的载体,以此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在包装设计上,也有意识地将文化因素融入,赋予产品不同的文化内涵。如中国传统美学强调对称、稳定、含蓄,在我们绝大多数商标的设计上体现了这一风格。另外还指出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发展沉积下来的法则,因此,在品牌文化的创建中必须重视民族文化的因素。

四、结束语

品牌文化的意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它与企业文化不同,但是与企业文化共同塑造着企业形象。企业如想走出国门,品牌文化是一个成败的关键。建立品牌文化就是为了能使品牌和消费者之間有沟通桥梁,让消费者有自我产品意识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L.De Chernatony.Brand management through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brand identity and brand reputation.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1999.15:157-179.

[3]张红霞,马桦,李佳嘉.有关品牌文化内涵及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9(04).

乡土作文的内涵及其意义 篇12

1、家乡意识是写好乡土作文的前提。学生们只有真正的热爱自己的家乡, 才能去关注家乡的人, 家乡的事, 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具有家乡文化特色的乡土作文。当然在课堂教学中, 结合有关课文如:《济南的冬天》的讲授, 指导学生体会出作者在描绘家乡时候所包含着的乡情, 同时联系家乡实际, 了解自己家乡的可爱之处, 反映出家乡的面貌, 抒发对家乡的眷恋喜爱之情。在节假日, 组织学生旅游参观。如组织学生爬山, 不但让学生领略到我们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色, 还让他们知道我们澉浦的一些古迹。还有一些宝贵文化遗产, 借此来促进对家乡的热爱。

2、养成学生观察乡土作文的素材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 而对现实乡土生活的观察则是取得写作素材的主要方式。指导学生用朴实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感情, 写出自己亲见、亲闻、亲历、亲感的真实的生活。尤其是江南名家杯征文, 以“爱我家乡, 爱我江南”为主题的比赛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

3、提高学生的反映能力在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生活素材以后, 如何将其所见所闻反映出来, 确是一个关键问题。一方面利用主题班会, 围绕一个中心畅谈家乡的各方面情况, 让更多的学生有口头表达的机会;还可以邀请先进人物到校到班作报告, 报告后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 这又是一次口头表达的锻炼机会。在书面表达训练方面, 除了正式的作文, 比如说组织学生们去参观和访问, 写好每一次参观访问记录;组织学生调查某一单位, 从不同角度写成若干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访问先进人物, 写好人物访问记等等。

乡土作文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而兴起来的一种作文模式, 它依托乡土文化、乡土特色进行作文活动, 丰富了教学的活动, 优化了教学的结构, 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为语文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反而言, 它也对乡土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两者关系密切, 相辅相成。

1.乡土作文的源泉

乡土作文离不开“乡土”, “乡土”为教学者提供教学文本资源, 为学生提供习作资源。教师编写的教学文本必须依赖于乡土素材, 学生写作同样也离不开乡土素材。整个教学的过程,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 “乡土”都一以贯之。“乡土”是特定地域时间和空间的总和, 是特定地域物质和精神的总和。通俗的讲, 是这个地方人们世世代代生活的积淀和延续。这些积淀和延续实质上就是我们所谓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蕴含丰富, 包罗万象, 本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当今人事等, 无所不包。它们有如春雨, 滋养繁茂着乡土作文这棵新的绿化之树。可以这么说, 乡土文化既是乡土作文的源泉。有了源泉, 乡土作文之树才能茁壮成长。

2.乡土作文教学核心

乡土作文教学绝对不是为乡土而乡土, 仅仅是对乡土文化进行简单地描述或者观照, 那是对乡土作文教学的一种歪曲。乡土作文教学也不只是为作文而乡土, 旨在改变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烦燥泛味的现状,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这种说法过于片面。乡土作文的教学, 是新课程背景下现代语文教学和乡土文化互相的融合、相互的碰撞、相互的作用过程, 是教师依托乡土文化, 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的活动, 从而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建构和完善学生们的人格特质, 并反过来对乡土文化进行进一步投射和润泽的过程, 这正是乡土作文教学的核心所在。

上一篇:艺术符号美学下一篇:音乐的色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