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内涵及意义

2024-05-30

社会治理的内涵及意义(通用8篇)

社会治理的内涵及意义 篇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基础,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规范了我们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核心价值追求。

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立足国家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 明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我们党在过去曾经把这个共同价值追求表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宏伟目标,这个宏伟目标从价值追求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就 是说经济上要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要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要越来越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 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立足社会层 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带领人民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把这些目标写到社会主义旗帜上,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 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 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深 入扎实地体现到党的各项理论和实践之中。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报告则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积极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 国伟大实践的集中价值体现,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是立足公民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全体公民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尤其是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如何形成社会的主流 价值观、如何把公民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成为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 要课题。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全社会倡导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2006年3月,胡锦涛 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讨论会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提倡热爱 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了规范性 阐述。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党从社会公民层面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党的 十八大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需要,从公民层面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和价值理 念的新发展。

社会治理的内涵及意义 篇2

一、社会治理及其特点

社会治理是现代治理理念的一个方面, 是把治理理念和基本观点引入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和社会公共事务有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中去。社会治理有两个基本特质:一是社会治理是国家权力让渡出来的特定领域内的治理, 完全具有治理理念一切特征;二是社会治理又有其独特性, 就是体现出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经济社会组织的特征和要求。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社会治理可以做更全面地理解:

社会治理是在公民社会走向成熟, 政府、社会和私人之间的互信合作关系不断加强的前提条件下, 基于政府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定位的基础上, 公共管理权力在各种社会组织间重新配置, 形成政府主导、个人和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

社会治理的内涵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公权力仍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二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将由个人、政府、私人部门等各种社会组织构成, 而不仅仅限于政府一元治理主体;三是社会治理将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以及各种非正式的手段;四是社会治理不但是一般意义上的选举参与, 还包括协商、咨询等一切制度或非制度安排;五是社会治理是一个表达不同利益, 到利益整合的过程;六是社会治理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方式的变革。

二、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

综上对社会治理的内涵及其特点做了粗浅的分析和概括。既然社会治理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治理模式来解释现代国家和社会结构变化, 我们有必要对社会治理基本要求作深入剖析。目前, 我们根据对关于社会治理理论的归纳和结合实践中的一些表现形式, 社会治理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 公共管理权力的重新配置

社会治理是在治理理念的引导下, 社会管理领域内的一场深刻变革。社会治理的主体包括个人、政府组织、自治组织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首要解决的是关于社会公共管理权力在这些主体间得到科学、合理地分配, 这是充分调动这些力量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基础。这其中就包括社会公共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财权和事权的归属问题, 自治组织、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权力保障问题, 政府与社会各类组织间的权力范围和边界问题等。

2. 不同利益的充分表达和整合

社会治理以兼顾绝大多数人利益为基础, 具备完善的利益表达和博弈机制, 最终实现不同利益的有机整合。这是因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就是不同利益群体, 他们是不同利益群体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结成的组织体系。特别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 不同社会治理主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公共政策的决策和实施中来, 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因此社会治理是一个充满了协商、沟通、协调的利益博弈和整合过程, 在社会治理主体间达成共识, 最终合理配置社会公共资源。

3. 政府的自我调适和重新定位

社会成长本身就取决于国家的权力自觉, 社会治理也是政府自我调适和重新定位的结果。这是因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面临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 社会问题和社会事务增多的情况下, 政府通过激发社会各种力量, 通过不同方式、手段, 来解决共同面临社会公共问题, 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和社会各类组织间互信、合作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是社会治理的核心环节, 也是政府关于自身在社会管理中的重新调适和新的定位。这种变化包括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的转变, 政府机构调整以及政府与个人、社会团体关系的重新调整等等。

4. 公民社会的培育和成长

公民社会的强大和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是社会治理的基础, 取决于政府对公民社会的培育。这就要求政府重新认识公民及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政府放宽对社会的管控, 降低各类社会组织进入社会管理、开展社会活动的门槛。授权给社区、授权给各种社会组织, 让他们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 积极培养和提升各类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让公民在参与中成长。实现权力真正回归于民、回归于社会, 建构起新型政府——社会关系。

摘要:在把治理理念引入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变革中时, 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成为了一种潮流。理论界对社会治理概念的定义日渐丰富。治理作为促进公民参与、公开、权责对等的制度模式进入了公众视野, 也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个人、政府、社会都致力于通过治理以实现秩序、效率、公平等多元价值, 以适应信息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因此, 治理作为一种一种价值追求, 就要求改变传统权力的运行方式, 社会治理包括公民社会的成长、公共管理权力的重新分配、政府作用和地位的自我调适等内容。

关键词:社会治理,基本内涵,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孙伯英.当代地方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4:第19页.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与意义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 荣辱观 传统文化 精神文明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们时提出了“八荣八耻”重要论述。他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紧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并非仅仅是口号,要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激励全体社会成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才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所在。

一、“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是“礼乐”之邦,“礼”这个历史范畴不管是在文人士大夫还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都占了重要位置。《礼记》中说过:“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管子·牧民》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孟子·尽心上》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人不能没有耻辱之心,没有耻辱之心的无耻是最大的无耻。

由此看来,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根植于以传统文化为主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的沃土之上。

二、荣辱观有着特定的历史性和阶级性

榮辱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产物。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确定了,经济利益关系决定着人们的荣辱观念。正因如此,在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的社会和历史阶段中,荣辱观表现出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

不同历史时代的不同阶级都有着自己的道德标准,以本阶级的利益为标准去进行道德评价。与剥削阶级的荣辱观对立的是无产阶级的荣辱观,它是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紧密相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使广大劳动人民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在无产阶级看来,靠剥削、压迫人民建立起来的财产、权势、门第不是荣誉,只有忠实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对人类有所贡献而得到人们的赞誉和尊敬,这才是真正的荣誉。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辱观包括对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所作出的社会客观评价和本人主观意向。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价值导向和价值体系的关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大力倡导积极进步的、人们引以为荣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又要立字当头,破在其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和纠正那些腐朽消极的、人们引以为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当前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对精神文明建设朝着富有实效的方向前进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旨归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调整公民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他人的关系中,各有其功能:“热爱祖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对于进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要一如既往地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服务人民”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它体现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崇尚科学”是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这种荣辱观告诉我们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科学至高无上的价值以及科学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和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强调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一观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劳动观的重要标志。

“团结互助”是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基本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和谐度。“诚实守信”是公共关系中的基本道德行为。“遵纪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道德责任的底线。“艰苦奋斗”是对公民个人行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勾画了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社会治理的内涵及意义 篇4

引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顺应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自由、民主、和谐的人文理念的价值追求。在和谐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体育人文精神也在迅速发生着时代变迁,其在追求健康需求的前提下,更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注重人性的发展和完善,以追求真、善、美为核心价值理念,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发展目标,极大的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一、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

关于体育人文精神,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内涵界定,其是人文精神在体育领域的一种特殊表现,是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沉淀、提炼出来的文化思想,同时体育人文精神具有时代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的衍生出新的内涵。根据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其以人类的生存、自由和发展为目标,不断追求人类精神解放,正是基于人文精神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这一核心内容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为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由此也获得了基本的界定。

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衍生于人文精神,具有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但是因其与体育事业的结合也体现出了自身的发展特点,其是将人文精神的内容折射到了体育事业发展中,体现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充分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并将“和谐”作为核心价值理念,将人的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存在的永恒性内容,这是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层面的含义;同时,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人们的各类需求增加,体育人文精神得以在多层面丰富其内涵,在价值原则层面体现出对于公平、正义、平等和自由等社会和谐价值的迫切性追求和渴望,在道德层面上,对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的诚信有爱的重塑和追回,在科学层面,对科学知识、发展规律、真理与实践的重视与探索。

二、体育人文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推动作用

1、体育人文精神是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助推力

体育人文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其以自身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和精神,其所传载的顽强拼搏、进取精神、平等友爱、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发展的“精神内核”,蕴含着和谐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成为了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传播载体,并不断的`推进其向前发展。

体育人文精神中紧紧围绕“人文精神”建设为目标,突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点,以人民利益和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体育体育运动中的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等潜移默化的思想品格的熏陶,将其转化成一种强烈的精神力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贯彻落实,全面提升了公民的道德素质,这也是和谐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同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体育人文精神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和开展体育活动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人们体育技能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提升,以此来引导人们在和谐社会中实现自我完善和完善,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向前发展。

2、体育人文精神是推动和谐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有效保证

当前,体育运动不断深入发展,体育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体育人文精神蕴含这强大的社会功能,通过体育运动这一载体能够将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推广,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体育人文精神中所蕴含的拼搏、友爱、创新等先进文化理念,是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与国家、人民的文化核心理念紧密相连接,给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极大丰富了社会文化内涵。同时,体育人文精神为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其所提倡的团结友爱、平等协商、协调发展的文化精神,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为社会和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了其在推动社会文化共同繁荣进步的功能。

3、体育人文精神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

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平等融洽的人际交往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显著特征。体育人文精神中将体育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等人文精神融入到现实人际交往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在了行动上,有效的改善了人际关系中冷漠,在协调人们的利益矛盾冲突中起着协调、润滑的作用,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包容,形成了平等、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从而有效的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结语

当前,随着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其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不仅指导我国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而且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体育人文精神追求个体价值,不断激励着社会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表现出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其核心理念就是“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应有之义,必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芳 , 张翠华 、体育人文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 [J].西昌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01:128-130.

[2] 杨凤荣 、体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的精神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D]、曲阜师范大学 ,2009.

浅析戏曲谚语的内涵及教育意义 篇5

【内容摘要】戏曲谚语是戏曲前辈艺人对人品艺德、演唱技巧、表演经验等方面的高度总结和提炼。戏曲谚语虽语句短小,但对仗工整、言简意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从事戏曲表演、戏曲教育的艺术工作者来说,更需要从中汲取营养来提高艺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尤其是对正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年演员和青少年学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戏曲谚语人品艺德专业学习演唱技法戏曲哲理

戏曲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伴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戏曲前人总结了人品艺德、演唱要领、表演技巧等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朗朗上口、字字珠玑的戏曲谚语。戏曲谚语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到如今逐步完善,成为我国民间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艺术资产。

一、有关道德方面的戏曲谚语

“做人要讲道德,唱戏要讲戏德”“学艺先学德,无德艺难成”“立业必先立身,立身必先立品”“艺高不如德高,艺高更需德高”。这些看似平淡无奇、通谷易懂的戏曲谚语,却说出了道德品质在戏曲工作中的重要性。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说过的“戏比天大”,也从另一个方面阐述了艺德的思想内涵。常言说,艺如人品。一个演员的艺术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审美品格和艺术气质,决定其艺术创作的态度和追求,并直接影响其表演艺术风格。

一个具有高尚艺术品质的演员,一定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演出,也一定会以真诚善良的情感塑造好每一个艺术形象。相反,一个品行不端的演员,纵有很高的技巧,也不会有太好的艺术成就,更不会成为德艺双馨的大家。的确,良好艺术品德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日常生活和艺术实践中认真学习、日积月累的结果。

二、关于专业学习方面的戏曲谚语

“曲不离口,弦不离手”“人不常练没功,角不常练戏松”“书靠念,功靠练,曲靠唱,戏靠演”“小时不练好,大时演不好”“幼功好,演到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

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四功五法”是每一个演员必不可缺的基功。而幼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童子功更加重要。在人的一生中,幼年是最珍贵、最美好的时光,是一个人发育的关键阶段,肌体柔韧性好,可塑性强,接受新生事物快,记忆力、模仿力都有很大优势。特别是对翻、爬、滚、打等武功技巧的训练,更是得天独厚。假如过了这一时期,身体的骨骼、关节等器官逐渐钙化,就不可能再练好了。

在学习戏曲艺术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没有刻苦的练功,就不会有过硬的功夫,也不可能有大的收获。不经过酷暑、严寒的磨砺,也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

学艺贵在持之以恒,最怕时断时续,必须坚持“曲不离口,弦不离手”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样,才能练就扎实、过硬的基本功,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关于练功方面的戏曲谚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下无功,台上稀松”“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基础打不牢,演戏演不好”。舞台是展示演员水平的考场。平常练功的好坏、表演的优劣全都一览无遗地展现给了观众。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演员一声出众,绝对会引来阵阵掌声。相反,一个平时练功偷懒、学习不认真的演员,根本不会在舞台上有惊人的表现。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演员,必须唱、念、做、打等方面都有好的表现,还必须将全部精力投入进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不间断地去研究、打磨人物内心情感,练习唱腔、身段。即使这样,也不见得能成为一个好演员。何况那些得过且过,靠混来度日的演员,要想成名,简直是痴人说梦。

要想成为一个好演员,不仅具备嗓音、形体等先天条件,还要在“四功五法”上有扎实的功底,掌握系统的表演程式技巧,还要求艺术素质全面,有独到的创造能力,更要有为艺术献身的执著精神。正如戏曲谚语所说的那样,“十年能培养出一个状元,十年培养不出个好戏子。”话虽直白,但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四、关于演唱技法的戏曲谚语

“咬字归韵,尖团分清”“唱好声韵辨四声,阴阳上去要分明”“口型错一线,字音错一片”“唱念要讲喷口,须按五音要求”“唱戏靠声,声要靠气”“快板吸气浅,慢板吸气深”。

在演唱中,演员的发声是由气息振动声带,而后经由共鸣器官共振放大而来。没有“气”的运动,就没有人唱歌的存在。演员的音色、音质、音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息的运用技巧。

演员在演唱时,对咬字很讲究。既要咬住,又不能咬死,把握咬字的力度分寸是演唱的诀窍。掌握好咬字的技巧后,演唱时就能做到字音清晰、轻重适度。

“三分天,七分练”“嗓子靠练不靠天”“用喉莫伤喉,练喉勿骄喉”。对戏曲演员来说,嗓音的自然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但并不见得嗓音好就一定能唱好戏。还要靠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加以科学的练习,通过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加上真挚的情感去演唱。这样就会唱得优美动听。先天条件不好的演员,只要掌握好科学的演唱方法,通过锲而不舍的刻苦训练,持之以恒,就能练成一副百唱不哑的好嗓子。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老师,她小时候嗓音条件不好,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派艺术风格。虽然她现在已有80多岁的高龄了,但嗓音如初,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艺术舞台上,并赴北京等地演出她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轰动了首都北京。

“声音是外形,感情是灵魂”“既要字正腔圆,更要唱动人心”。演员在表演时,非常讲究声情并茂。演员要善于综合运用声音等外部技巧,准确把握角色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融入真切动人、极富美感的演唱中,以声传情,唱出人物、唱出意境、唱动人心,引导观众进入剧情,使观众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戏曲谚语的种类多种多样,从艺德到演唱、表演方法到戏曲哲理等,实在太多了。这些谚语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传诵和创造,形成了独特的戏曲文化,并具有极高的人文哲理内涵。虽说这些谚语的创作者没有太高的文化,有相当一部分是目不识丁的老艺人,但他们所创造的这些戏曲谚语却是丰富多彩的,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非常高。对于我们从事戏曲艺术的人来说,这些谚语本身就是生动的专业格言,特别是对正在学知识、长身体的从事戏曲专业学习的青少年来说,更是一部浅显易懂的好教材,对整个戏曲界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克俭.豫剧演唱谚诀的人文阐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01).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篇6

[摘 要]本文简述了企业文化的来源和我国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和发展,说明了企业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企业文化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企业文化将更为突出的表现为它是一种市场经济中的微观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文化,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大。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内涵;文化意义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的实现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20世纪80年代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被介绍到我国的。经过20年的实践,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已收到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后,许多企业进一步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从最初的自发借鉴阶段逐步走向深化提升阶段。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述,为在新世纪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观点,更使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培育而形成的企业特有的一种群体文化, 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显然,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的混合,即在企业或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的文化影响。这里的“文化”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中体现的人文哲学;不是舒适的工作环境,而是对工作环境的感情;不是企业管理活动,而是造成那种管理方式的文化底蕴。总之,企业文化是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是企业中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企业与外部联系中内在发生与作用的那种意识、意志,是企业之灵魂所在。这种微观的上层建筑,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适应力和核心力的各种精神因素、社会因素、道德因素、心理因素和智能因素的总和。

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命运共同体的团队精神,这种表层文化现象又是企业员工所共有的观念、价值取向等外在的表现形式;以企业员工共同的企业追求为目标,企业管理作风、管理观念、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等为内容的组织管理氛围;以企业基本价值标准、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和员工责任感、荣誉感等为核心的企业基本理念。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借助文化力量,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铸魂、育人、凝心、塑型的作用,营造出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和人际氛围,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原动力,把企业的价值取向、价值观、风貌、行为规范发展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个性文化。

企业文化载体是企业文化的表层现象,是企业文化的精神反映。在企业中企业文化载体目前主要有企业员工文化室、俱乐部、图书室、健身房、各种协会、文化活动、文艺晚会、企业刊物、企业服装、企业标志、计算机网络、企业产品品牌、企业形象、企业对顾客的服务、公司庆祝活动、广播操、表彰会等。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有很好的企业文化载体,有了好的企业文化载体,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建设企业文化对于企业之意义

一个广义的文化形态是由三个层次――三个同心圆构成的。最外层是器物层,包括人们创造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产品;中间层是制度层、包括各种规章制度与相应的法制、机构等;最内层是观念层,包括各种思想意识和相应的行为准则等。企业发展是需要在三个层面上同时进展的,但最终都触及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人,触及人的价值观、伦理观、荣辱观和事业观,触及人们的传统、风尚。企业改革过程已经证明是符合“文化形态三元论”的,是循着物质基础―管理技术――经营体制――思想观念――经营体制――管理技术――物质基础的由外向内,由内而外的程序进行的。在我国企业改革发展到今天,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企业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现代企业离不开企业文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求塑造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国有企业要改制,是因为企业缺乏适应市场的活力、管理体制僵化、经营机制不灵、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等。这一切,归根结底是由于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文化的陈旧和落后。改制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而改制的关键就是要进行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因此改制一定要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入手,改变文化才能改变人,改变人才能改变体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决策和运行机制,企业的活力才能充分激发出来。

二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大。第一,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能为企业注入活力。这种力量第一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活力一方面取决于经营机制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企业在科学的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这也就是企业文化。其次,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提供形象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的过程。

三是企业文化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需要。这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它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正确的管理理论和经营战略,反之,企业管理的实践又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当前,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强调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人、财、物等要素的管理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和最佳的组合,其中人是处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而企业文化建设正是尊重人的价值,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整体优化管理。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职工在科学价值观的规范下,自觉遵守各项管理规定,增强了管理的有效性。

四是企业文化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它一方面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转变职工观念,把严格的企业管理融会在团结和谐、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中,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多的载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活动,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教育职工,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得到加强。

总之,企业文化的功能或作用,可以归结为导向功能(作用)、规范功能(作用)、凝聚功能(作用)、激励功能(作用)。这些作用或功能不是各自单独发挥着的,而是同时地、综合的、整体的发挥着的,这种共同作用,就直接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灵魂与动力功能(作用),企业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对所属企业的归属感、对企业准则的认同感等等,都是经由企业文化微妙暗示、潜在作用的结果。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但要十分注意物质力量的优势整合,而且还要十分重视其文化力量的优势整合,企业的优势是在有形的要素优势与无形的要素优势结合中生成的那种在市场上独特于别人的力量。

笔者曾对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进行学习研究。海尔公司的企业文化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企业和每一个员工的行动方向。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被大家深化,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和行为,每一个员工的思想行为被规范在一个模块内,使公司的员工从中协调行动,自我控制。企业兴衰,关系到每个人的收入和饭碗。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创造出了和谐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构成了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建设使这家公司跻身于世界现代企业之林。

武德的内涵及育人意义 篇7

所谓武德, 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 它是习武者在长期的习武过程中潜移默化而形成的成文的、不成文的规范准则, 它是武术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协调人际关系的杠杆, 是武术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 它的精神体现在习武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武术流派, 它的内涵有所不同, 但总的说来武德精神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武德精神是历代习武之人在实际行为中总结出来的, 它广泛吸收了我国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 尤其是儒家文化思想对习武之人影响颇深。儒家文化的“仁”、“义”、“礼”、“信”、“勇”等思想在武德中被体现的淋淋尽致, 中国的封建文化思想, 有精华也有糟粕, 武德精神也一样, 由于当时人们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武德中有很多不合科学的、迷信色彩浓重的思想, 这些都是应该摒弃的。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 我们要充分发挥武德精神的育人功能, 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武德精神的和谐社会中表现为: (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遵循自然规律,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遵纪守法, 终于国家民族利益, 树立集体主义荣辱观; (3) 人与人和谐相处, 乐于助人, 尊师重道, 团结互助; (4) 人自身的和谐, 艰苦奋斗, 志存高远, 持之以恒, 永不放弃。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武德的内涵

2.1.1 武德中的“仁”

中国武术历来不尚力而尚德、不重攻而重守, “武”的最初造字本意是止戈为武, 习武之人要具备仁心、仁德, 用武之道最根本目的是将对手降服, 不伤及要害、不取人性命, 很多的武术比赛都规定点到为止, 这些都体现出武德文化中的仁思想。如历代习武之人主张比武时八不打:太阳穴不打;对口锁心不打;中心两闭不打;两肋太极不打;两肾对心不打;两耳弱风不打;海底撩阴不打;尾闾丰府不打。这些明确规定不能打的部位都直接关乎人的性命, 体现出武德中的仁爱思想。这种仁爱思想也体现在收徒授艺中, 收徒授艺、传扬衣钵是习武者所看重的人生大事, 历朝历代武术大师们对学徒都十分严格和苛刻, 除了看重一个人对武术的悟性以及自身的筋骨条件之外, 更为主要的还是看重人品和德行。很多门派都明确规定什么样的人该收, 什么样的人不该收, 如:心意六合拳明确规定四种人不可传:一不传忤逆不孝之人;二不传贪婪好色之人;三不传欺行霸市之人;四不传见利忘义之人。苗拳规定三收三不收:忠厚诚实者收, 好色嗜酒者不收;谦虚谨慎者收, 好勇斗狠者不收;尊师重道者收, 欺师灭祖者不收。这些收徒的戒律与准则都表明武德思想中仁的重要性。

2.1.2武德中的“礼”

武术中的礼仪是武德精神的重要内容, 礼仪对于习武的人来说极为重要, 正所谓礼在拳先, 学拳先学礼。武德中的礼即使习武之人日常的礼仪形式, 更是武林中人的行为规范与行为习惯, 是武林人士约定俗称的行为准则。武术中的礼仪繁多, 标准严格, 礼仪不仅是个人素养的反应, 更能反应出一个人的功力修为, 是习武之人德性修为的标志。传统武术中的礼仪形式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有见山礼、鞠躬礼、举手礼、无为礼、握手礼、合参礼、抱拳礼等。拿武术礼仪中最被人熟知的抱拳礼来说, 抱拳礼是武德精神的集中体现, 古人习抱拳礼要求双脚并步站, 右手握拳, 左手指伸直并拢, 拇指弯曲内扣, 左右臂撑圆, 右拳紧贴左掌的掌心, 在胸的正前方与胸保持25 厘米左右的距离, 武者在行抱拳礼是要谦恭严谨略微点头。抱拳礼的各种行礼方式略有差别, 每种抱拳礼都具有不同的含义, 如:左手呈半掩拳, 意在以武会友、崇德;右手紧握拳, 意在比武, 分出胜负;左掌四指伸直合并, 表示天下武林一家, 意喻团结共进;左手大拇指前屈, 意在诚心求教, 不自尊自大等。武德中的礼是武林人士精神品质道德修养的具体体现, 也是武林人士尊师重道精神的体现。我们说武林人士讲求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 尊师重道是武林人士必须践行的条约, 这些都是武德礼仪的体现。

2.1.3 武德中的“信”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这句话是说做人要讲诚信、信用, 信用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孔子告诫世人做人要言而有信, 言出必行, 信也是儒家伦理道德原则的重要内容。同样, 信也是传统武术武德的重要内容, 是所有习武之人信奉、推崇的道德准则, 是武林人士立足江湖的最基本条件。武林人士讲究大丈夫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要言出必行, 承诺的事必须做到, 信是习武之人最基本的人生信条, 是处世立身的最根本原则。古代各门各派的门规戒律, 拳谱家规都把信义作为最基本的要求来践行, 要求家门子弟重信守诺, 在习练武功的过程中, 重视自己道德修养的提升, 以信与人交往, 以信处身立世。信对习武之人意义重大, 如:咏春拳明确规定无信无义之人不收不教;少林寺训诫有曰为人处世要温良、恭顺、讲信义等, 这些都可以说明武德精神中信义的重要性。

2.1.4 武德中的“勇”

传统武术中的“勇”既是习武之人推崇的道德标准又是他们践行武术、传扬武术的实践行为, 勇指勇猛、果敢、坚毅, 精忠报国为民族大义牺牲自己、匡扶正义敢于同恶势力抗争。传统武德精神的“勇”是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大勇, 是崇高理想的体现, 是精神道德的升华。武林中还有一种“勇”是我们需要区别和摒弃的, 是为武林中人所不耻的, 逞一时之气, 好勇斗狠,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置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于不顾, 见利忘义、卖国求荣等, 这是狭隘的勇, 是对“勇”精神的歪曲理解。“勇”是武德精神的重要内涵, 是中国民族的优秀品质, 是习武之人临危不惧、制胜克敌的准则。有句古老的拳谚说习武之人要具备三点:第一点胆识;第二点劲力;第三点功夫, 其中胆识被放在第一点, 胆即是勇武、勇敢、自强不息之义, 是习武之人浩然正气、临危不惧的体现, 是武术延续千年传承下来的根基, 它不仅仅是武林人士行为准则的约束, 更影响到普通的老百姓, 人们受武德“勇”精神的影响, 敢于同一切反派势力、邪恶势力做斗争, 维护正义, 这些都是武德精神中“勇”的体现。

2.2武德的育人功能

2.2.1道德育人功能

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武德精神是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产生的,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和丰盈, 武德既属于体育道德的范畴也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都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标准。武德是习武之人遵从的道德准则, 是习武之人高尚道德品质与情操的体现, 它涉及人际关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义正直、厚德善良、公平公道、爱国爱家, 武德既是我国古老传统的道德观念也与社会新型道德观念相呼应, 它通过社会舆论和约定俗成的压力来作用于人, 教导人们弃恶扬善、积善成德, 通过这些不成文的言行准则来引导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奠定良好的全民道德风尚。在新时期武德的育人功能依然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我们可以这样来说, 武术能强健人的体魄, 增进人的健康, 武德精神塑造和培养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 它们一个对外一个对内, 一个重实体一个重精神, 都是对人的培养。新时期的武德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一脉相承, 包括爱国守法、明理成性、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武德精神与德育教育都是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内涵的合格公民。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 武德精神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呼应, 新时期的武德育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挥师, 坚持贯彻把集体、国家、社会放在首位, 以人为本, 在和谐中谋发展, 在创新中求进步。

2.2.2 素质育人功能

新时期的教育培养人目的不再是注重某一个方面, 而是要培养德、智、体、美、技能、专业知识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这些综合素质教育中德育被放在首位, 德是所有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 也是智、体、美、技能、专业知识发展的总导师, 德育在所有的素质教育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德育做基础, 其它素质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因为我们说一个人他们的智商、学历、体魄不管怎样的出类拔萃, 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育做引导和约束, 他必然被社会唾弃, 甚至走上歧途而危害社会。武德精神的首要点是禁暴, 不轻易动用武力, 出手的目的是制服对手, 不伤及要害, 不伤及性命, 习武的目的不是打人, 不是为了炫耀武功, 持强凌弱, 而是在习武中长功夫, 磨练意志, 锻炼体魄, 培养良好的武德精神风貌。新时期的武德精神培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们在练习武术时要求首先要立德, 德立而功夫深, 习武要求人武旨正, 厚德, 为其它素质的提升做基础。

参考文献

[1]焦政伟, 蒋培锋.论和谐视阈下武德的价值[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 2011 (03) .

[2]赵少杰, 杨少雄.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下武德的新内涵[J].中华武术研究, 2011 (04) .

[3]徐贤杰.浅谈传统武德的儒家文化内涵[J].百家论剑, 2012-19.

[4]金优敏, 谭炳春.武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实施的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 2011 (03) .

论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篇8

关键词:抗震救灾精神和谐社会现实意义

1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在三方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历史上罕见的大灾难,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美好的家园,山河哭泣、草木呜咽。面对严峻的灾害,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行动,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就是6月30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座谈会上所总结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它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1.1崇敬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人本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其要旨在于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重视人的发展。这次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新闻媒体、各人民团体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生命的敬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有三点为证①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温总理更是在第一时间、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日夜辗转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指挥抗震救灾。抢救生命成为救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部队就是要千方百计进这些地区,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多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希望,一切为了救人,一切为生命让道,“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迅速集结,奔赴灾区:医疗卫生各类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日夜兼程,赶赴灾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救援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救援史上的奇迹。”②崇敬逝去的生命。温总理在指挥救灾的过程中,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面对逝去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年过花甲的他“哭得不成样子”,在都江堰,他对那些遇难的学生深深地鞠躬。2008年5月19[]--21日,中国为大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举行国哀,举国祭奠遇难平民。⑨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在集中力量抢救被掩埋人员、抢救生还者的同时,还想尽办法组织人力物力对伤员进行洽疗和安抚,从物质上、精神上对他们加以关心,一批批医疗队伍奔赴灾区,一批批心理医生赶去帮助灾民;生活上,重灾区400多万无家可归灾民的衣食住行,被安排得有条不紊;处于灾区的其他受灾群众也得到妥善的安置,无论是人员的疏散、食品和生活补贴的发放还是信息的发布,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这些都是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

1.2患难与共、乐善助人的互助精神。互助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和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和谐程度的一个重要标杆,在苦难时期,这精神更是人们共克时艰不可或缺的条件。地震发生后,无论是灾区还是非灾区,甚至是港、澳、台和海外华人聚集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人人都心系灾情,把灾区同胞的苦难当成自己的苦难,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各种行动方式付出一片片真情和爱心,充分展现了患难与共、乐善互助的精神。这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我们至今不能忘记这么一幅幅画面,无畏的老师为救学生而直面死神—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女教师瞿万容在地震来临时用后背挡住跨塌的水泥板,她去世的时候,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为了救人,志愿者排着长长的队伍,争相献血;的哥的姐们自发组织去灾区免费、热情地运送伤员i江苏企业家陈光标得知地震的消息便立即调集数十台大型机械,日夜兼程,抵达灾区,投入救灾工作;甚至,那些双腿不能行走的乞丐,坚定而又执著地“走”到捐款箱前,掏出皱巴巴的钱投入募捐箱;一切的一切让人看了都嘘嘘感叹、倍受鼓舞。②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互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省市的地方政府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各地区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紧急派出大批抢险、医疗卫生、通信抢修等队伍全力参与搜救被困群众、救助伤员、防控疫情、抢修基础设施等工作,同时向灾区运送大批救灾物资,矿泉水、方便面、奶粉、饼干、帐篷、活动板房等源源不断输送到灾区。许多地区还不计代价、不讲条件地与灾区形成了“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固定对口支援方式,如山东—北川、北京—什邡、上海一都江堰,这些帮助和支援为灾区度过难关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鼓励。

1.3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5·12大地震对中华民族是一次严峻考验和挑战,它震级高、烈度强、波及范围广、受灾面积大、次生灾害多,这些困难没有坚强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无法克服。在考验和挑战面前,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冷静、科学应对,全国人民顽强拼搏,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赢得世人的称赞。在灾区,倒塌的幼儿园废墟里,幸存的孩子们用歌声相互鼓励,对抗饥饿与疼痛,坚强地与死神做斗争;救灾帐篷里,学生借着微弱的灯光专注地读书;灾区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遭受灾难的沉重打击后,不等不靠,不悲观、不埋怨,而是展开了自救互救,许多人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刚从废墟里解救出来,来不及擦去眼里的泪水、拭去身上的灰尘,就投入到抢险救人的行列。处于救灾一线的广大官兵们,夜以继日地在抢救现场连续救人,饿了,啃干方便面,困了,就地打个盹。在救灾义演晚会上,观众与演员一起高喊:“四川,雄起。”汶川挺住,四川雄起,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

2抗震救灾精神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与地震作斗争过程中所孕育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新的宝贵财富,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1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有利于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近些年来,官员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滋生蔓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致使一些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不甚和谐。因此,大力弘扬抗震救灾期间所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就显得意义重大:①有利于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确立“人民权益、人民福祉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做到聆听民间疾苦,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②有助于领导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妥善处理好自身与百姓的关系,以人民为本位,以百行为主体,避免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从而更加懂得尊重人民——尊重人民的意愿,尊重人民的各项权利,关怀民生,关心百姓的冷暖,想方设法多

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领导干部为百姓着想,百姓信任、拥护领导干部的融洽、良好互动关系的局面便可指日可待,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样貌便可一展轮廓。

2.2发扬患难与其、乐善助人的互助精神,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各地区间协调平衡发展。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首要表现是作为单个的个人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活动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与安宁,而弘扬互助精神有助于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因为互助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对施助者和受助者而言是种“双赢”,对于受助者而言,他不仅能从他人的帮助中得到一份物质支持,或多或少化解生活困难,又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关怀,多了一份精神的依托和期待,为他克服困难增添信心和勇气:对施助者而言,他会从别人的称赞和感恩中得到一种荣誉的满足感、体会到付出的价值和幸福。此外,互助还有利于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隔阂、建立互信,从本质上讲,互助是一种以物质、体力、脑力付出为载体的精神关怀活动,会使彼此双方产生心灵的交流和互动,促使人们都会试着去理解对方、理解周围的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猜忌,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冲突,人们相互信任、相互关爱。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因素。”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十分明显,这种格局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不利,弘扬地区间的互助精神有利于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因为互助会促进和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从而发展差距。在实现互助的过程中,发达地区可以尽自己所能,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设法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落后地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扶持,推动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加速发展,落后地区当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可以通过向外输送能源、资源和劳动力而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发扬区域间的互助精神有利于打破个地区间条块分割和发展差距悬殊的格局,避免“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和各地区间因发展的鸿沟而导致矛盾和冲突等不和谐因素,促进各地区间平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向更高程度迈进。

2.3只有弘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方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辉煌成就,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环境恶化、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加剧,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变的关键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所应对的不仅仅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要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重大难题,而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拿起抗震救灾时期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不气馁、不妥协,沉着冷静、百折不挠,想尽一切办法接近目标;在发展过程中,讲求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素,刘积高,张忠仁.《抗震救灾铸就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人民网.2008—6—18

上一篇:快递员事迹材料范文下一篇:春兴,春兴武元衡,春兴的意思,春兴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