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内涵新探

2024-05-21

和谐社会内涵新探(共7篇)

和谐社会内涵新探 篇1

一、《品德与社会》作业设计的目的与途径

(一)作业设计的根本目的: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教师设计作业时始终应关注如何让学生更广、更深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而不只是观察社会生活,要让学生完成作业后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怎样去做能有个明确的认识。如在教学《我们的母亲河》后设计作业:“保护母亲河我们能做什么?”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社会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也能建立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二)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抓准课堂目标,集中训练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每篇课文中涉及的内容都较广泛,但是课文内容又始终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编排的。实践中,教师、学生都易随着课文内容将学习范围扩大,导致一堂课的重点训练目标不明确或被淡化。为更好地达成课堂目标,除课堂上紧紧围绕重点目标展开教学外,课外作业的设计也须围绕重点目标来设计,以达到强化认识的目的。如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课,学生在课外搜集宝岛台湾的资料时,往往更关注台湾美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风土人情等,容易忽视“寻找台湾与祖国根脉相连”这一主题。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查找资料了解台湾,想想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台湾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这样,学生每查阅一方面资料,都会自觉地将它与祖国联系起来,扣准了主题。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业的设计原则

现行教材里涉及的部分课外作业,大都是“以本为本”的一些常规化练习。根据地域、学生、发展需要的不同,教师依据课程内容设计合适的作业,能更好地达成作业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上的目标。结合新课程“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在作业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包办的、封闭的作业强调的是教师的要求,极易忽视学生学习的独特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建议教师们可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布置多种作业供学生选择,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作业。本人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寄宿制小学,学生中有留守儿童、有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孩子、有走读生、有寄宿生,有的家庭条件优越,但也有的学生家里连电脑都没有,学生家庭情况可谓五花八门。在学习《我们的母亲河》一课时,我就布置了以下作业供学生选择:①上网查询有关母亲河的资料、故事,赞美母亲河的诗歌、散文、音乐、绘画等。②我们所在的社区有什么保护母亲河的具体措施?③你看到哪些对待母亲河的错误行为?④保护母亲河我能做什么?……学生可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要么选择上网查询,要么走入社区调查,要么结合日常生活收集例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在班级展示时,各人展示自己不同的作业成果,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不断成功的快乐。将作业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是保证学生对作业持久兴趣的重要保障之一。

说起开放性,教师还特别要关注学生作业的生成性。《品德与社会》的学科知识带有明显的不可预见性。当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根据自己观察发现的某一事或某一点而重新设计自己的作业,并通过有效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对此教师应予以支持鼓励。如在《我们的母亲河》中,学生提出“植树造林与植草皮哪种方法能更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只要他认为这个问题有研究价值并乐意去完成,教师就应大力保护学生积极性,至于研究能达成何种结果是次要的。

(二)探究性原则

依据小学生身心特点,行为履行式的作业是必要的。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适应的角色,通过角色体验获得道德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品德与社会》科作业的重要任务。但教师不能将作业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新课程倡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品德与社会》作业也必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社区资源,大胆在体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乃至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架构起自己新的认识,真正获得人生成长。如在《社会呼唤诚信》一课,学生在调查社会上不诚信行为时,发现有的人因为不讲诚信却获得了大的利益。进而产生困惑,教师此时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困惑再作更深的调查与思考,更多渠道地去查找资料,分析信息,从而认识到不讲诚信而获利终究是短期现象,要获得长期利益并在社会中立足,靠的还必须是诚信。

(三)合作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社会学科知识的生成性、建构性及内容涉及面广的特性,都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另外,受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许多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强化学生的合作努力。如上面提到的同学发现“不讲诚信反而获得大的利益”这个问题,接下去需要作更多的社会调查,要找到更多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要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要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就需要多个学生一起合作,分工调查,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业的形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应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作业的形式、完成的途径、采用的手段、成果的展示等无不可体现学生创造的智慧。教师应设法激起学生的创造热情,将每次作业都当作一次充满趣味的探究活动,激励学生趣味盎然地主动练习。实践中,以下几种练习形式倍受学生喜爱:

(一)分析型作业——强化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分析式的作业是一种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业形式。媒体的发达促使当下学生能更多的了解社会信息,对社会问题也有了更多的思考。适时组织些分析活动,能开拓学生视野,扩充信息,增长知识,深化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分析式作业要求学生不仅仅是观察社会、发现社会,还要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看法。因此分析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将分析材料与相应的教材理论紧密结合,既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又能深刻领会课本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深入分析社会现象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如上文提到的学完《社会呼唤诚信》一课之后,布置作业“社会上有许多人因为不讲诚信而获得了利益,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完成这道作业,学生要走进社会调查收集不讲诚信获利的例子,也要收集讲诚信获利的例子,还要对各种情况作全面分析。对事例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探究性学习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既达成了课本目标,也综合提高了学生理论素养。

(二)评价式作业——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的动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因为不要纳入考试,学生容易对作业敷衍塞责,满足于在浅层次徘徊。实践中,我给学生制定了一份“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表”,让学生每次完成作业后都作个自我评价,同时让家长参与其中。课堂反馈时,还加入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形式。通过评价,学生、家长、教师都能客观全面地关注和了解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及存在不足,激发学习的热情,调整学习的方向、态度。当然,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对学生作业评价表进行统计,奖励作业完成情况,从而激励更多的同学积极完成作业。

(三)展览式作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必然会促使学生参与更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在社会中观察、收集的信息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但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收获,而学生辛辛苦苦获取的资料如未得以展示,会产生挫败感,逐渐失去探索的热情。为此,我在班上建立了一项“优秀资料推荐制度”,由小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每人收集的资料进行评价,共同推荐出有价值的资料,在教室里的学习角展览,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这样既丰富了全体同学的信息量,也保护了同学的成就感。

(四)口述式作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受小学生书写能力的限制,作业中适当安排些口头作业很受学生欢迎。口述作业不仅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潜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让学生产生一种口头作业比书面作业更轻松的错觉而更乐意去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多让学生动嘴是个良好的途径。重视学生说的能力,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同时还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如:“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密切,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不诚信行为正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伤害。①请你选择一条诚信箴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②为建设一个诚信社会乐园你准备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题,学生可依据自身情况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并在倾听中丰富自己的认识,一举多得。

作业练习的设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作业是课堂的延伸,但这种延伸不是机械的重复与叠加,而是对课程的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教师精心设计作业练习,对教者而言是教学艺术的大提升,对学者而言则是知识获得、能力锻炼、个性培养、品质形成的捷径。

和谐社会内涵新探 篇2

什么是和谐?和谐就是一种美好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状态?就是事务内部因素配合协调匀称适中,这样一种状态,这是一种美好的状态,古今中外都在追求这样一种状态,像西方,古代的哲人就讲,什么是最美的——和谐,一直是这样的倾向,中国就更不用说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那种和谐的思想、和和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是最有资格,最有底蕴去建构和谐社会的,这是和谐的,人民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谐当然是事务内部因素,不同因素之间的和谐,你说一张白纸,他无所谓和谐,但是如果有黑白两种颜色,就有和谐的问题,比如说阴阳太极图,黑白两色,对比冲撞的画面就很美,那时候画家用三原色能够调配成成千上万的颜色,然后加以艺术表现力,就可能会构成一幅非常美好的图画,像音乐,不同的旋律,不同的音响,配合匀称,就会是一曲非常优美的旋律。还有我们人也是的,人过去说审美,大眼睛小嘴巴是美的,现在我们审美多元化了,如果大嘴巴小眼睛,只有在你脸上配合的很协调的匀称那就是一种美,所以不在乎说,过去单一的,只要是协调匀称适中适度,就是美好的,这是对和谐的解读。

那么什么是社会和谐?首先这个社会他是比较复杂的概念,至少有大中小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讲,社会是相对于自然界的领域。比如我们说的原始社会也好,社会主义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共产主义社会也好,都是指广义的社会,还有相对于经济之外的那个领域就叫中义上的社会,中间层次的社会,所以我们现在的经济部门当然要对社会建设要起作用的,但是他还不是社会建设本身的直接的主体了,所以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中性的,中义的;第三个层次就是狭义的社会,狭义的社会是相对于国家,相对于个人和家庭的,这样一个共同体,政治学上面讲的社会是相对于国家而言的,市民社会、公民社会,所以有的人讲,如果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有社会,没有社会怎么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他说的是有他的意思的,就是说公民社会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成长起来,社会学上讲的社会,是指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相对于家庭和个人而言的,那我们党的文件中,既从广义上、中义上讲社会,也从狭义上讲社会,与社会概念的理解相适应,我们也讲大和谐、中和谐、小和谐,都讲,但是更加强调的更加侧重的是狭义的社会和谐,这个我觉得很重要的。这个决定中有一个措词,过去我们在去年的2月19号,胡锦涛在一篇重要的讲话中,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括为6个方面的特征,但是这次决定中把这6个特征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其实这个基本特征变成总要求,我们注意到这个变化,这个就说明,这6个方面的特征,主要是指广义的和谐,广义的社会和谐,那么我们现在更加强调的是狭义的社会和谐,更加着力于近5年,近20年我们这种社会关系方面的和谐,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到,这反应了我们一种务实的精神,不要把遥远的东西拿来现实中去落实,我们落实不了的,我们关键是要脚踏实地,从现实做起,不断的通向那个遥远的目标,所以我们侧重于从狭义上理解社会和谐,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不要把什么事情都拿来做一个大的框?把我们最初的针对性,最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给他掩盖了冲淡了,这是我觉得是有悖于中央精神的。

我们狭义的社会和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社会关系中的不同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这是一种社会状态,是指社会关系中的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社会状态,那么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就是人一个是社会,一个是自然,自然是人与社会的衍生,这样社会和谐就是指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那么这三个方面的和谐。

第一个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包括4层含义:第一层是人自身的和谐,我们自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各个方面的能力素质得到很好的发挥,这才是一个和谐的人;那么第二个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你我他之间的和谐;那么第三个就是个体与群众之间的和谐,我是中央党校来的,咱们是上海的高级干部,我个人有幸跟你们一起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我们在课堂也有和谐互动的问题,这是第三个层次,个人与群体之间;第四个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这个包括很多方面,我们的决定中非常详细的讲了很多方面,包括政党关系的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民族关系的和谐,宗教关系的和谐,阶层关系的和谐,海内外同胞之间的和谐,海内外中华儿女之间的大团结等等,实际上还有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前不久我们上海举办了很盛大的会议,中国与世界,和谐与和平,我们在争取和谐社会的同时还要倡导一个和谐的世界,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等等,这是指人际关系和谐的不同层次,那么在实现人际关系和谐方面应该坚持一些基本原则,比如诚信友爱的原则,这是我们决定中强调的一点,还有我理解的精神,我觉得在这个之前还有一个基本的原则要遵循,就是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这个说起来好象很简单,不用提了,但是我观察各个层次的人,我觉得基本上不太懂得怎么表现对人的尊重,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频一笑,一举一动,我们能体现出对人尊重的那样一种素养吗?我觉得也未必,关键很多时候没有那个意识,还有相互理解的问题,什么时候我们懂的换位思考,所谓说的宽人就宽己,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对于大家都有好处的道理,我们通常也不去饯行他,等等,促进人际关系需要坚持很多的原则,保证我们人际关系各个方面的和谐,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怎么样的和谐互动?首先社会需要有规范的,这些规范就好比是通道,一条条通道,社会通道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社会组织,这个社会要发育,社会组织要建立健全,还有社会制度,社会各个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要完善,还有社会的法律,各个方面的法律要建立健全,还有社会的道德规范,这好比是4条通道,这4条通道要有边界有底线,这样才供人们好好遵循,如果就是说非常好的国民,这些通道不规范的话,那不到处踩这踩那了吗?底线都踩了,最后社会没有序,没有序能安定吗?不安定能够和谐吗?所以这也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如果社会通道是规范健全的,但是我们的人民不在规范的通道里面去行为,那么动不动踩底线,闯红灯,甚至在底线以下去行为,这时候社会也是无序的,无序的社会肯定是不和谐的,所以我们要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动,保持一种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这种还不够,传统社会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安定有序的,但是我们的现代和谐社会还要在这个基础上,使社会充满活力,创造性的活力,这是第二层,人与社会的和谐。

和谐社会内涵新探 篇3

【关键词】小学教学;《品德与社会》;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品德与社会》作业设计的目的与途径

(一)作业设计的根本目的: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教师设计作业时始终应关注如何让学生更广、更深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而不只是观察社会生活,要让学生完成作业后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怎样去做能有个明确的认识。如在教学《我们的母亲河》后设计作业:“保护母亲河我们能做什么?”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社会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也能建立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二)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抓准课堂目标,集中训练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每篇课文中涉及的内容都较广泛,但是课文内容又始终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编排的。实践中,教师、学生都易随着课文内容将学习范围扩大,导致一堂课的重点训练目标不明确或被淡化。为更好地达成课堂目标,除课堂上紧紧围绕重点目标展开教学外,课外作业的设计也须围绕重点目标来设计,以达到强化认识的目的。如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课,学生在课外搜集宝岛台湾的资料时,往往更关注台湾美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风土人情等,容易忽视“寻找台湾与祖国根脉相连”这一主题。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查找资料了解台湾,想想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台湾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这样,学生每查阅一方面资料,都会自觉地将它与祖国联系起来,扣准了主题。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业的设计原则

现行教材里涉及的部分课外作业,大都是“以本为本”的一些常规化练习。根据地域、学生、发展需要的不同,教师依据课程内容设计合适的作业,能更好地达成作业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上的目标。结合新课程“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在作业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包办的、封闭的作业强调的是教师的要求,极易忽视学生学习的独特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建议教师们可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布置多种作业供学生选择,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作业。本人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寄宿制小学,学生中有留守儿童、有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孩子、有走读生、有寄宿生,有的家庭条件优越,但也有的学生家里连电脑都没有,学生家庭情况可谓五花八门。在学习《我们的母亲河》一课时,我就布置了以下作业供学生选择:①上网查询有关母亲河的资料、故事,赞美母亲河的诗歌、散文、音乐、绘画等。②我们所在的社区有什么保护母亲河的具体措施?③你看到哪些对待母亲河的错误行为?④保护母亲河我能做什么?……学生可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要么选择上网查询,要么走入社区调查,要么结合日常生活收集例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在班级展示时,各人展示自己不同的作业成果,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不断成功的快乐。将作业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是保证学生对作业持久兴趣的重要保障之一。

说起开放性,教师还特别要关注学生作业的生成性。《品德与社会》的学科知识带有明显的不可预见性。当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根据自己观察发现的某一事或某一点而重新设计自己的作业,并通过有效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对此教师应予以支持鼓励。如在《我们的母亲河》中,学生提出“植树造林与植草皮哪种方法能更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只要他认为这个问题有研究价值并乐意去完成,教师就应大力保护学生积极性,至于研究能达成何种结果是次要的。

(二)探究性原则

依据小学生身心特点,行为履行式的作业是必要的。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适应的角色,通过角色体验获得道德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品德与社会》科作业的重要任务。但教师不能将作业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新课程倡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品德与社会》作业也必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社区资源,大胆在体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乃至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架构起自己新的认识,真正获得人生成长。如在《社会呼唤诚信》一课,学生在调查社会上不诚信行为时,发现有的人因为不讲诚信却获得了大的利益。进而产生困惑,教师此时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困惑再作更深的调查与思考,更多渠道地去查找资料,分析信息,从而认识到不讲诚信而获利终究是短期现象,要获得长期利益并在社会中立足,靠的还必须是诚信。

(三)合作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社会学科知识的生成性、建构性及内容涉及面广的特性,都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另外,受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许多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强化学生的合作努力。如上面提到的同学发现“不讲诚信反而获得大的利益”这个问题,接下去需要作更多的社会调查,要找到更多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要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要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就需要多个学生一起合作,分工调查,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业的形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应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作业的形式、完成的途径、采用的手段、成果的展示等无不可体现学生创造的智慧。教师应设法激起学生的创造热情,将每次作业都当作一次充满趣味的探究活动,激励学生趣味盎然地主动练习。实践中,以下几种练习形式倍受学生喜爱:

(一)分析型作业——强化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分析式的作业是一种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业形式。媒体的发达促使当下学生能更多的了解社会信息,对社会问题也有了更多的思考。适时组织些分析活动,能开拓学生视野,扩充信息,增长知识,深化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分析式作业要求学生不仅仅是观察社会、发现社会,还要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看法。因此分析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将分析材料与相应的教材理论紧密结合,既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又能深刻领会课本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深入分析社会现象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如上文提到的学完《社会呼唤诚信》一课之后,布置作业“社会上有许多人因为不讲诚信而获得了利益,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完成这道作业,学生要走进社会调查收集不讲诚信获利的例子,也要收集讲诚信获利的例子,还要对各种情况作全面分析。对事例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探究性学习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既达成了课本目标,也综合提高了学生理论素养。

(二)评价式作业——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的动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因为不要纳入考试,学生容易对作业敷衍塞责,满足于在浅层次徘徊。实践中,我给学生制定了一份“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表”,让学生每次完成作业后都作个自我评价,同时让家长参与其中。课堂反馈时,还加入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形式。通过评价,学生、家长、教师都能客观全面地关注和了解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及存在不足,激发学习的热情,调整学习的方向、态度。当然,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对学生作业评价表进行统计,奖励作业完成情况,从而激励更多的同学积极完成作业。

(三)展览式作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必然会促使学生参与更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在社会中观察、收集的信息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但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收获,而学生辛辛苦苦获取的资料如未得以展示,会产生挫败感,逐渐失去探索的热情。为此,我在班上建立了一项“优秀资料推荐制度”,由小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每人收集的资料进行评价,共同推荐出有价值的资料,在教室里的学习角展览,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这样既丰富了全体同学的信息量,也保护了同学的成就感。

(四)口述式作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受小学生书写能力的限制,作业中适当安排些口头作业很受学生欢迎。口述作业不仅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潜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让学生产生一种口头作业比书面作业更轻松的错觉而更乐意去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多让学生动嘴是个良好的途径。重视学生说的能力,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同时还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如:“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密切,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不诚信行为正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伤害。①请你选择一条诚信箴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②为建设一个诚信社会乐园你准备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题,学生可依据自身情况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并在倾听中丰富自己的认识,一举多得。

作业练习的设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作业是课堂的延伸,但这种延伸不是机械的重复与叠加,而是对课程的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教师精心设计作业练习,对教者而言是教学艺术的大提升,对学者而言则是知识获得、能力锻炼、个性培养、品质形成的捷径。

《文心雕龙》“风骨”内涵新探 篇4

“风骨”这一词语, 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在玄学清谈的人物品评之中了, 到了魏晋时期又从人物品评扩展到绘画品评、书法品评等领域。进入文学领域, 应开始于刘勰的《文心雕龙》, 是他第一次把“风骨”一词运用到了文学批评理论当中。但学者们对于《文心雕龙》中“风骨”内涵的理解却莫衷一是, 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据相关资料统计, 古往今来, 学者对“风骨”的阐释多达十余类, 其中又包括六七十种。下面, 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 对其影响较大的观点进行一番梳理。

1.“风意骨辞”说, 也称“内容形式”说。

这是其中最具影响的一种说法, 认为“风”指“文意”, “骨”指“文辞”。它是由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首次提出的观点, 文中说:“二者 (风骨) 皆假于物以为喻。文之有意, 所以宣达思想, 纲维全篇, 譬之于物, 则犹风也。文之有辞, 所以摅写中怀, 显明条贯, 譬之于物, 则犹骨也。必知风即文意, 骨即文辞, 然后不蹈空虚之弊。”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中提出了与黄侃一致的说法, 即:“风即文意, 骨即文辞, 黄先生论之详矣。”缪俊杰在《文心雕龙美学》中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但也有一些学者持反对的观点, 他们认为前者的观点是:“风”等同于“文意”, “骨”等同于“文辞”。这样就与“辞之待骨, 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 犹形之包气”的内涵不符, 因为此处所表达的观点是“骨”属于“辞”的范畴, “风”属于“情”的范畴, 不可能是等同的关系。虽然前者对“风骨”的内涵没有做细致的分析, 但我们也不应该断章取义。黄先生在文中还有“风缘情显, 辞缘骨立”、“明言外无骨, 结言之端直者即文骨也;意外无风, 意气之骏爽者即文风也”等言语。所以, 纵观全文可以证实黄先生的本意并非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而是强调“风”属于文意范畴的的问题, “骨”属于文辞范畴的问题。可见后一类学者的评判并不够客观。

2.“情志事义”说。

认为:“风”是“情思”, “骨”是“事义”, 并特别强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刘永济, 他认为“风者, 文之情思也, 情思者, 发于作者之心, 形而为事义。就其所以运事义以成篇章者言之为‘风’。”“骨者, 树立结构之物, 喻文之事义也。事义者, 情思待发, 托之以见者也。就其所以建立篇章而表情思者言之为‘骨’。”提出类似观点的还有缪仲安、刘国盈, 他们指出:“‘风’是情志, ‘骨’是‘事义’, 两者都是文学内容的范畴。”更具体说:“‘风’是作家发自深心的、集中充沛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在文章中的表现。”“骨”指“事义”, “就是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一切材料观点逻辑的内容”。以上学者的主要依据是《文心雕龙·附会》篇“事义为骨髓”这一句话, 并且认为自己找到了铁证。但我们不难看出, 这些学者并没有从《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找到内证, 而是通过《文心雕龙》其它篇目得出的结论, 至于与“风骨”一词相类似的词语, 在《文心雕龙》篇中多次出现, 如“文骨”、“骨鲠”等三十几处。所以, 我们不能单凭一组外篇的词语就来断定“风骨”的内涵。

3.“感染力”说。

认为“风”是作品的感染力。如马茂元就曾明确提出过此观点。还有寇效信也认为:“‘风’是作家骏爽的志气在文章中的表现, 是文章感染力的根源, 比拟于物, 犹如风;‘骨’指文章语言端直有力, 骨鲠遒劲, 比拟于物, 犹如骨。”涂光社还指出:“‘风’是由充沛而清峻畅达的感情内容产生的艺术感染力;‘骨’的具体表现是思想内容的正大, 事理阐述上的明晰、充分, 以及行文气势的峻健刚直。”此种说法虽然说有一定的道理, 但它只是从“风骨”的字面意义来做阐释, 而脱离了文本, 所以也是不准确的。

4.“风格”说。

认为“风骨”是一种特殊风格和美学风范。罗根泽认为:“盖风骨虽非字句, 而所以表现风骨的仍是字句, 所以欲求风骨之好, 须赖‘捶字坚而难移, 结响凝而不滞’。风骨是文字以内的风格, 至文字而外或者说是溢于文字的风格, 刘勰特别提倡隐秀。”王运熙说:“‘风’是指文章中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 ‘骨’是指作品的语言质朴而劲健有力, 风骨合起来, 是指作品具有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詹鍈、马茂元、吴调公、刘禹昌、祖保泉等学者。

5.“教化”说。

认为“风”指教化作用, “骨”指挺拔的文辞。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主要强调的是其教化作用。他们的证据是, 刘勰在文本开篇说:“《诗》总六义, 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 志气之符契也。”“诗有六义”之说出自《毛诗序》, 云:“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 二曰赋, 三曰比, 四曰兴, 五曰雅, 六曰颂。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又云:“风, 风也, 教也。风以动之, 教以化之。”所以认为, 刘勰所言之“风”与儒家的教化作用相关, 甚至于等同于教化作用。如陆侃如、牟世金均认为:“风”即“风教”, 指作品内容的教育感化作用。但我们不难发现, “风”并不等同于“教化作用”, 文中称“风”是“化感之本源”, 显然“风”不是“化感”, 而是通过“风”能够达到“化感”的效果。可见, 二者虽然相关, 但不等同。

6.“气化”说。

认为“风骨”是“气”。此种说法首先由清代黄叔琳提出, 称:“气即风骨之本。”纪昀更进一步说明:“气即风骨, 更无本末。”近代徐复观在其《中国文学中的“气”的问题》一文说:“《风骨篇》之所谓风骨, 依然指的是作者的两种生命力———气, 灌注于作品之上, 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形象。所以就两种不同的生理的生命力而言, 便可以说‘气即风骨’;就文章两种不同的形象而言, 也可以说‘气是风骨之本’。”虽然“气”是《风骨》篇中重要的概念, 并且与“风骨”一词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把它们简单地划上等号, 似乎并不能让人信服。因为在《文心雕龙·养气》篇中, 刘勰已对“气”这一问题, 作了详细的论析, 所以在此就没有必要重复了。

7.“整体风貌”说。

认为“风骨”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共同体现着作品的精神风貌。主要提倡者是张少康先生, 他在《齐梁风骨论的美学内容》中指出风骨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是作品中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艺术形象所显现的精神风貌特征。他在《〈文心雕龙〉新探》中进一步阐述:“把风骨理解为文学作品中的精神风貌美, 风侧重于指作家主观的感情、气质特征在作品中的体现;骨侧重于指作品客观内容所表现的一种思想力量, 而不同的思想家、文学家所说的风骨又随着他本人的思想而有所差别。”张先生的观点虽然还未脱离“内容与形式”, 但他并没有像一些学者那样, 把二者割裂开来看, 而是把它们看成一个互文见义的整体, 并且能够统观全书来寻找证据, 所以, 此种观点是有其自身价值的。

除了上述观点以外, 学术界还有很多种说法, 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那么, “风骨”的内涵到底是什么?笔者比较赞同童庆炳先生在《〈文心雕龙〉“风清骨峻”说》一文中的观点。童先生通过“必要条件”、“内质之美”、“生成原因”、“内外关系”四个层次, 对“风骨”的内涵加以分析, 认为:“‘风骨’是刘勰对文学作品内质美的规定。”下面笔者就在童先生的理论基础之上, 对“风骨”的内涵作进一步的阐述。

要想正确理解刘勰所说的“风骨”, 首先应从刘勰创作的目的着手。我们都知道当时文坛追求新奇, 形成情感虚假、言辞浮靡诡异的形式主义文风, 刘勰极其反对这种绮靡柔弱的文风, 希望能够像建安文学那样“慷慨以任气, 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 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 唯取昭晰之能”。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这一思想表现得极为突出, 甚至可以说是全书的创作意图, 那么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篇目的《风骨》篇, 也应该与全书的主旨一脉相承, 即把这种“从质及讹、采滥忽真的文风归返到宗经、徵圣的道路上来, 做到‘情深而不诡’, ‘风清而不杂’”。

我们应该承认, “情”与“辞”是文学作品的两大基本要素。无论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还是一般的文学作品, 都需要有情感和辞藻为依托, 区别仅在于“情”与“辞”的把握上。刘勰的《风骨》篇就是通过对“风”、“骨”的界定以达到“情”、“辞”应有的境界。文中首先从正反两个方面给“风”和“骨”下了界说。

关于“风”正面的阐述有:“《诗》总六义, 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 志气之符契也。”从这句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刘勰并没有把“风”与“化感”、“志气”等同起来, 而是认为通过“风”的作用可以达到教化的作用, 以及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气质和性格。接下来作者又说:“怊怅述情, 必始乎风。”更进一步证明“风”与“情”不是等同的, “风”是包含在“情”之中的, 是“情”的构成要素之一。又有“情之含风, 犹形之包气”, “意气骏爽, 则文风清焉”, “深乎风者, 述情必显”, 在此作者再一次证明“风”和“情”是有区别的, 因为“情”可“含风”, “情爽”则“风清”, “风深”则“情显”, 所以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那么, 刘勰认为“风”应该达到的标准应该如何呢?我们可以从与“风”相关的一些词语中寻找答案, 即“情”、“气”、“清”、“显”、“骏爽”等词语, 那么, “风”的内涵就应该是文学作品中情感的内在驱动力, 通过“风”的作用力使情感达到真实、深厚、强烈的效果, 它自身的主要特征应具有“生气、清新、爽朗和动人”的特质。

刘勰又从反面对“风”的内涵进行了论证:若“思不环周, 索莫乏气, 则无风之验也”。作者通过反证提出了“思应环周”的观点, 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情思应该具有清通、奔腾的力度。另外, 作者认为无“风”的作品“索莫乏气”, 那么有“风”的作品就应该具有生机勃勃、发自内心的感人力量, 从而才能达到现实教化的目的。通过上面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我们可以得出:有“风”的作品应该是生动感人、清新真切、情志鲜明并具有现实教化的力度。

关于“骨”的正面论述有:“沉吟铺辞, 莫先于骨。”“辞之待骨, 如体之树骸。”这就说明“骨”与“辞”也不能等同起来, “骨”是包含在“辞”中的一部分个体。接下来又说:“结言端直, 则文骨成焉。”“练于骨者, 析辞必精。”这里作者进一步说明“骨”与“辞”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因为“辞”可含“骨”, “言直”则“骨成”, “练骨”则“辞精”, 所以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那么, 刘勰认为“骨”应该达到的标准为何呢?我们仍然从与“骨”相关的一些词语中寻找答案, 即“树骸”、“端直”、“精”“练”等词语, 那么“骨”的特质就应该是:“有力量、劲健、精约和峻拔”。

同样, 刘勰又从反面对“骨”的涵义作了论述:“若瘠义肥辞, 繁杂失统, 则无骨之征也。”作者通过反面论证, 提出了有“骨”的作品应该是剔除“文意贫弱, 文辞繁缛”的弊病, 做到言简意赅、言辞有序、劲健峻拔。所以通过上面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我们可以得出:有“骨”的作品应该具有劲健有力、言简意赅、精约峻拔、典雅有序等特点。

由此可见, 具有生动感人、清新真切、情志鲜明及现实教化力度特质的“风”, 是包含在文学作品的“情”之中, 并通过情感这一文学外在要素把它显现出来;而具有劲健有力、言简意赅、精约峻拔、典雅有序特质的“骨”, 同样是包含在文学作品的“辞”之中, 并通过言辞这一文学外在要素把它显现出来。二者都是作家内在的精神力量所迸发出来的文学特质, 所以, 刘勰在后面还论述了“风骨”与“气”之间的关系, 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 刘勰“风骨”说的提出, 不仅给当时绮靡柔弱的文风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而且为我们现今的学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不愧是文学批评史上的瑰宝。

摘要:“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中最为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之一, 学者们对它的解释是莫衷一是。本文对其主要的几种解释进行了梳理,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和谐社会内涵新探 篇5

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需要知道以下核心内容: 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一方面,它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而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阶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摊余成本内涵及有关会计处理新探 篇6

(一)

例1 (P51) :20×0年1月1日, XYZ公司支付价款1 000元 (含交易费用) 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 面值1 250元, 票面利率4.72%。合同约定, 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 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XYZ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 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XYZ公司将该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且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利息与本金的支付分三种情形:每年末支付利息, 本金最后一次支付;每年末支付利息, 提前支付部分本金, 如在20×2年1月1日, XYZ公司预计面值的一半 (即625元) 对方将在该年末支付, 其余一半最后一次支付;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XYZ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存在四舍五入) :

第一种情形:每年末支付利息, 本金最后一次支付 (实际利率为10%) 。

(1) 20×0年1月1日, 确认购入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1 000;贷:银行存款1 000。

(2) 20×0年12月31日, 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及实收票面利息: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转为本金41, 应收利息59 (1 250×4.72%) ;贷:投资收益100 (1 000×10%) 。20×1、20×2、20×3、20×4年末, 这笔分录同上, 金额分别为:45、59、104, 50、59、109, 55、59、114, 59、59、118 (单位:元) 。20×0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本金+利息转为本金=1 000+41=1 041 (元) 。20×1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20×1年初摊余成本+利息转为本金=1 041+45=1 086 (元) 。20×2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20×2年初摊余成本+利息转为本金=1 086+50=1 136 (元) 。20×3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20×3年初摊余成本+利息转为本金=1 136+55=1 191 (元) 。20×4年末收回本金前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20×4年初摊余成本+利息转为本金=1 191+59=1 250 (元) 。借:银行存款59;贷:应收利息59。20×1、20×2、20×3、20×4年末, 这笔分录同上, 金额同上。

(3) 20×4年12月31日, 确认实际收回的本金:借:银行存款1 25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1 000、———利息转为本金250。

第二种情形:每年末支付利息, 提前支付部分本金, 如在20×2年1月1日, XYZ公司预计面值的一半 (即625元) 对方将在该年末支付, 其余一半最后一次支付 (实际利率为10%) 。

(1) 20×0年1月1日, 确认购入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1 000;贷:银行存款1 000。

(2) 20×0、20×1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及实收票面利息, 分录及金额同第一种情形。

(3) 20×2年1月1日, 调整期初摊余成本:重新计算的20×2年初摊余成本=684×0.909 1+30×0.826 4+655×0.751 3=1 139 (元) (0.909 1、0.826 4及0.751 3是折现系数) 。调整的金额=重新计算的20×2年初摊余成本-原来的20×2年初摊余成本=1 139-1 086=53 (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转为本金53;贷:投资收益53。

(4) 20×2年12月31日, 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及实收票面利息、收回一半面值: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转为本金55, 应收利息59;贷:投资收益114 (1 139×10%) 。借:银行存款59;贷:应收利息59。借:银行存款625;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500、———利息转为本金125。20×3、20×4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的分录同20×2年末, 金额分别为27、30、57, 29、30、59 (单位:元) ;确认实收票面利息的分录同20×2年末。20×4年末收回另一半面值的分录同20×2年末。

第三种情形: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实际利率为9.05%) 。

(1) 20×0年1月1日, 确认购入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1 000;贷:银行存款1 000。

(2) 20×0年12月31日, 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及应计利息: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转为本金31.5、———应计利息59 (1 250×4.72%) ;贷:投资收益90.5 (1 000×9.05%) 。20×1、20×2、20×3、20×4年末, 这笔分录同上, 金额分别为:39.69、59、98.69, 48.62、59、107.62, 58.36、59、117.36, 71.83、59、130.83 (单位:元) 。20×0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本金+利息转为本金+应计利息=1 000+31.5+59=1 090.5 (元) 。以后年度末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计算依此类推。

(3) 20×4年末, 确认收回的本金及5年的利息:借:银行存款1 545;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1 000、———利息转为本金250、———应计利息295。

(二)

例2 (P65) :20×5年1月1日, XYZ银行向A客户发放了一笔贷款1 500万元, 合同年利率为10%, 期限6年, 借款人到期一次偿还本金。假定实际利率为10%, 利息每年末收取。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 20×5年, XYZ银行及时从A公司收到贷款利息。

(2) 20×6年末, 因A公司经营出现异常, XYZ银行预计难以及时收到利息。同时, XYZ银行根据掌握的资料对贷款合同现金流量重新作了估计:20×7年末和2×10年末没有现金流入, 20×8年末将收回1 000万元, 20×9年末将收回200万元。

(3) 20×7年末, XYZ银行预期20×6年末所作的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不会改变。

(4) 20×8年末, XYZ银行当年实际收到现金900万元, 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不会改变。

(5) 20×9年末, XYZ银行当年实际收到现金100万元, 预计2×10年末将收回现金150万元。

(6) 2×10年末, XYZ银行当年实际收到现金200万元, 将贷款结清。

XYZ银行的账务处理如下 (单位:万元) :

(1) 20×5年1月1日, 发放贷款:借:贷款———本金1 500;贷:吸收存款1 500。

(2) 20×5年12月31日, 确认并收到贷款利息:借:应收利息150;贷:利息收入150。借:存放同业150;贷:应收利息150。20×5年末贷款的摊余成本=本金+实际利息收入-实收合同利息=1 500+150-150=1 500 (万元) 。

(3) 20×6年12月31日, 确认实际利息收入、贷款减值损失等:借:贷款——利息转为本金150;贷:利息收入150。20×6年末贷款的摊余成本=20×6年初贷款的摊余成本 (即本金) +利息转为本金=1 500+150=1 650 (万元) 。新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1 000×0.826 4+200×0.751 3=976.66 (万元) (0.826 4和0.751 3是折现系数) 。应确认的贷款减值损失=20×6年末贷款的摊余成本-新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1 650-976.66=673.34 (万元) 。20×6年末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673.34;贷:贷款损失准备673.34。将贷款的二级明细科目“本金”、“利息转为本金”转入“已减值”明细科目:借:贷款———已减值1 650;贷:贷款———本金1 500、———利息转为本金150。这笔结转分录是为了说明, 发生了减值损失后, 以后年度的实际利息收入是以扣除了贷款损失准备后的摊余成本为基数计算的, 再减去实收利息及本金以后, 所得到的贷款本金的增减额, 就通过“已减值”核算, 不再通过“利息转为本金”核算, 以示区别。

(4) 20×7年12月31日, 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借:贷款———已减值97.666;贷:利息收入97.666。20×7年末贷款的摊余成本=976.66+97.666=1 074.326 (万元) 。

(5) 20×8年12月31日, 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实收利息、贷款减值损失:借:贷款———已减值107.432 6;贷:利息收入107.432 6。借:存放同业900;贷:贷款———已减值900。20×8年末贷款的摊余成本=1 074.326+107.432 6-900=281.758 6 (万元) 。新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200×0.909 1=181.82 (万元) (0.909 1是折现系数) 。应确认的贷款减值损失=281.758 6-181.82=99.938 6 (万元) 。20×8年末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99.938 6;贷:贷款损失准备99.938 6。

(6) 20×9年12月31日, 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实收利息、转回贷款减值准备:借:贷款———已减值18.182;贷:利息收入18.182。借:存放同业100;贷:贷款———已减值100。20×9年末贷款的摊余成本=181.82+18.182-100=100.002 (万元) 。新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150×0.909 1=136.365 (万元) 。应确认的贷款减值损失=20×9年末贷款的摊余成本-新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100.002-136.365=-36.363 (万元) 。20×9年末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借:贷款损失准备36.363;贷:资产减值损失36.363。

(7) 2×10年12月31日, 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实收利息、结清贷款账面价值:借:贷款———已减值13.636 5;贷:利息收入13.636 5。借:存放同业200;贷:贷款———已减值200。

将“贷款———已减值”、“贷款损失准备”的余额结平, 并转回资产减值损失:借:贷款损失准备736.915 6;贷:贷款———已减值686.917 1, 资产减值损失49.998 5。

最后, 笔者建议对现行会计准则中摊余成本的概念也作相应修改。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和谐社会内涵新探 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卫生,投入,金字塔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简称《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实现这一战略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促进公共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增加公共卫生投入,使每一位公民公平地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成为社会共识。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把公共卫生投入这一概念狭窄化了,认为投入就是拨款。其实,公共卫生投入是一个具有广泛内涵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我们肉眼所能看见的投入,还包括许多不具备物质形态的投入。本课题组试图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就公共卫生投入的内涵谈一下我们的意见。

1 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卫生投入的内涵

受传统的外延式发展理念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公共卫生投入是指为开展公共卫生活动而进行的资金投入、物质投入和人力投入,即通常所说的人、财、物三者之和。而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看,公共卫生系统只是社会系统和卫生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公共卫生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必然受整个社会,特别是卫生制度和卫生技术条件的影响。在对公共卫生进行人、财、物等有形资源投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无形要素(如政策、信息、法律等等)的配合与支撑,有形投入就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研究公共卫生投入不仅要重视有形生产要素的投入,更应该关注可促进有形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无形要素的投入。因此,本研究认为公共卫生投入是指在一定的卫生制度安排和卫生技术条件的制约下,开展公共卫生活动所需要进行的有形投入和无形投入之和。

1.1 有形投入

公共卫生有形投入主要包括人力投入、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三部分。人力投入是指投入公共卫生活动的公共卫生人员(包括公共卫生技术人员、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公共卫生工勤人员以及其他技术人员),即公共卫生队伍的配备情况。资金投入是指与公共卫生发展有关的各项货币形态投入的总和,是各级政府、社会和个人投向公共卫生的全部货币资金。物质投入是指进行公共卫生活动的物质条件(包括房屋、仪器、车辆等),即公共卫生活动的硬件建设。在这三个投入要素中,人力投入为公共卫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物质投入为公共卫生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平台,而资金投入则为公共卫生活动提供了资金保障。由于在足够的物力与人力市场供给的情况下,投入的财力可以转换成人力和物力;而任何物力和人力都可看作是货币的实物(或实体)表现形式[1],所以在谈到公共卫生有形投入时,人们更关注资金的投入。

1.2 无形投入

公共卫生无形投入主要包括政策投入、法规投入、教育投入、信息投入和管理投入等。政策投入是指各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关于区域内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所制定的行动计划、方案以及执行相关规定的总和。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公共卫生相关政策是党和政府为处理公共卫生相关事务而制定出的政治谋略或行为规范,是保障公共卫生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法规投入指与公共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行为及相应规定的总和。例如,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职业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我国目前公共卫生工作的法规投入,它们从法律层面确定了在公共卫生工作当中,各级政府、公共卫生机构及居民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则,为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教育投入是指为提高公共卫生从业者素质的学习、培训等教育内容及其活动的总和。教育投入的目的是不断增强公共卫生从业者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即增进公共卫生人力资本的质量,是人力投入在质量上的提高。对于某一机构或某一区域而言,一定时期内拥有的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数量有限,其人员质量往往成为决定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信息投入是指各种能增进人们对公共卫生认识的消息、情报及传递活动的总和。信息的传递不仅可以提高公共卫生工作者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防病知识,对控制疾病改善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管理投入是指对公共卫生体系日常运作所制订的制度、规划、措施及其实施活动的总和,包括战略管理和日常管理。其功能在于通过必要的管理和管制,规范各公共卫生机构的自身行为,确保公共卫生活动的正常开展。战略管理主要是指建立国家或区域公共卫生发展规划。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机构、人员、技术等准入管理,公共卫生体系内部的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以及各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职责分工与利益协调机制等。

综上所述,由人力投入、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所构成的有形投入为公共卫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硬件保障,构成了我国公共卫生投入的“塔基”;而由政策投入、法规投入、教育投入、信息投入和管理投入所组成的无形投入为公共卫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软件支持,构成了我国公共卫生投入的“塔尖”。有形投入和无形投入共同构成了我国公共卫生投入的金子塔形结构。

2 研究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卫生投入内涵的现实意义

2.1 有利于树立公共卫生的“大投入”观

长期以来,由于对公共卫生投入狭隘的理解,导致片面强调公共卫生投入中的资金、人力、物力等硬要素,忽视政策、法规、信息及管理等软要素的投入,使得公共卫生过度依赖外延式发展。拓展公共卫生投入的内涵,将有利于建立起公共卫生“大投入观”,从而打破传统卫生投入的思维定势,形成硬件设施与软性制度并重的公共卫生投入新格局,促进公共卫生投入从单一的实物资源型模式向制度资源并重的综合型模式转变,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2 有利于保障公共卫生的有形投入

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在公共卫生投入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卫生资源在区域、城乡、阶层之间的不合理分配,各级政府公共卫生投入责任不明、投入数量不足及投向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正是由于我国现行政策和制度的不明确性所致[2]。拓展公共卫生投入的内涵,从而在重视有形投入的同时,加大无形投入的建设力度,通过政策、制度等无形投入促进和保证有形投入,可有效避免公共卫生有形投入随意性,确保公共卫生投入的稳定性。

2.3 有利于提高公共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投入总量不足和卫生资源的不合理问题并存。后者在宏观上表现为区域内公共卫生机构布局不合理,机构之间存在无序竞争的局面[3];在微观上表现为机构内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公共卫生活动的开展和效率。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发展规划,细化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职能、建立机构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等相关软性要素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共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在有形投入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公共卫生总的投入;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无序竞争,实现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和谐。

2.4 有利于提升区域内的公共卫生绩效

公共卫生投入中的有形投入为公共卫生活动开展提供了物理平台、智力支持和资金保障。而无形投入在宏观层面上为我国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指明方向,为公共卫生活动的开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在微观层面上,无形投入对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行为产生一种约束与规范,可以确保公共卫生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公共卫生体系的良好运转。因此,不断丰富公共卫生投入的内涵并将其付诸于公共卫生实践,将有助于提升区域内的公共卫生绩效。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卫生的发展既需要人、财、物等有形投入的支持,更离不开政策、法规、教育、技术、管理、信息等软性要素的配合。在推动公共卫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公共卫生的“大投入”观,在加大人、财、物等有形投入量的同时,更要加大软性要素的建设力度,使有形投入和无形投入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早日实现公共卫生领域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刘兴柱.卫生服务效益评价的纺锤嵌套模型[J].中国卫生经济,1991,(7):11~14,20

[2]毛建勇.政府卫生投入的机制创新[J].卫生经济研究,2007,4:7~8

上一篇:ARCH族模型下一篇:整体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