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谐观(共7篇)
社会和谐观 篇1
课程改革二十年来,我们这些一线的数学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传授者,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曾记否?常常为了表明对课标的认同,总是拿课标中的新理念与传统教学中的僵化做法相比拼,结果自是“贬传扬新”,轰轰烈烈。然而经过多年的教学积淀和苦苦探索求证的心路历程之后,认为“包容”和“传承”或许是两者关系最恰当的写照。因此,“和谐课程观”一词就从我的笔尖流出。
一、传统教学理论是新课程理念创新的基石
从传承和发展的角度看,新课程是在传统教学的框架体系中,进行某些局部的修缮和建构,它的教育理论基础、基本教育指导思想、主流教学方法、教学的主体结构与传统教学无二。
1.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仍旧是新课程教学行为的理论依据。
19至20世纪形成的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必读的工具书。回望教育发展的整个历程,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是这样诞生的:首先分析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未来心理发展趋势,其次反思现行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最后提出修正偏颇的建议,形成新理念。
[观点一]:适量的练习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的基本保证。
在传统教学主唱的年代,分数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为追求高分而推崇的“题海战术”,造就了一些学生“高分低能”,在批判反思之后,提出了“减负”。然而某些“夸大者”把“减负”减成了“无负”,课后甚至没有练习,课堂上好看不中用,课后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许多有识之士发现目前的学生解题能力与以前的学生不可同日而语,连最基本的计算过关者,几人?“数感”更何从谈起呢!作为教育一线的数学教师堪为忧虑。好在教材编写者迅速地进行了修正。新人教版的教材中就有典型的体现:
A.采用传统教学惯例,新课时明确提出例题。
B.增加习题的练习量,内容上沿袭了传统经典题型,并且层次分明,类型全面。
2.传统教学所建构的知识体系仍是新课程理念最重要的实施平台。
新课程观提出的理念只有在课程的实施中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价值,可以这样说,新课程仍是在执行教学传统知识体系之任务,只是在此过程中渗透一些新的理念,离开传统知识体系,新理念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创新的教学理念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激活了传统教学的生命力
教育教学隶属上层建筑范畴,它是以社会生态为基础,只有正确把握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才能指导、校正我们的教学行为,收获教育应有的社会功能。
1.教学行为要与时代潮流对接,方可从社会生活之中汲取源源不竭的动力。
社会不断地发展,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也应要不断变革创新。
2.深层次地思考当前及未来数十年社会亟需的人才,准确定位个人教学行为的发展方向。
我们往往被表面的社会现象所蒙蔽,片面解读人才成长观。
[观点二]:现代社会分工精细,对个体之间的合作意识要求更为迫切。
有些人,哗众取宠,唯合作是求,流于表面的形式。试问: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呢?是每一个参与者的基本素养,离开参与者之间对等的知识层次,谈什么沟通,更不必搞什么合作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证个体合格的素养水平是合作的前提。笔者认为,教育者应该以人为本,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研析社会所需人才的本色特质,抓住发展人的最核心的部分。
三、实现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理念的和谐共生,凸显教育魅力,追求大师风范
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无缝对接”呢?以下三点是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反思。
1.深刻挖掘教材,理解编写意图,确定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的共生所在。
新课改理念是传统教学的延续与发展,它的舞台是传统教学课堂,它的媒介是传统知识体系。由于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渗透,我们的传统教学课堂总是能历久弥新,两者之间是鱼水交融的共生关系。
如何确定两者的交集?仅有观念还不够,应该踏实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之后的编者意图,再认真观察、分析当前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等诸种教育因素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建构物(教材)与人(学生)之间的融合通道。
2.反思教学行为,积累教学经验,提高驾驭教学的能力,真正实现教学中传统元素与创新元素的“和谐共生”。
常忆起刚刚从教的场景,浮现脑海的多半是局促、恐慌、无序,而今天面对学生的是从容、自信和轻松,两者之间留下的是教学生涯的磨炼。还清楚地记得,执教之初,年长者常常教导我们这些后辈:备课不仅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呀!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和预想的偏差,设计应急预案等等,都是对学生心理最具体的剖析,都是研究学生心理特点的最原始材料。
3.用心做教育、以笔记教育,探求教育真谛。
“教书匠”是古人对教师的鄙称,可也有它的用意,古时,先生的教学全过程是统一的:熟记、滥背、自悟,墨守成规,乃匠人所为。因此古时教育的社会功能非常有限,现代教育,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课改都重视并要求教师做到“教学相长”。
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反之,有效的教育也能引领社会的发展。因此为师者的社会责任重大,肩此重担,我们惟有不断学习,及时研究新情况、新环境,借鉴大师的智慧,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和教学行为,方可修成正果。
摘要:本文以笔者从教二十年的教学感悟为素材,阐述了课程标准对传统教学的传承,同时传统教学又需要新理念的撞击来激发生命力,两者和谐共生才是课程观的真谛。
关键词:传承,创新,共生
社会和谐观 篇2
中西古代和谐观辨析
和谐是一个恒古常新的观念.通过追本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中西古代贤哲和谐观的`相同与迥异之处.中西古代贤哲都充分肯定了和谐的价值,把和谐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以求的社会和人生目标;揭示了和谐的内涵及致和之道.同时也表现出自然和谐观与社会和谐观、动态和谐观与静态和谐观、积极和谐观与消极和谐观的差异.
作 者:王彩云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02刊 名: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3(6)分类号:B1关键词:中西 和谐 和谐观
“刁民”王幸福的“和谐观” 篇3
不同视野下的王幸福,竟然有着迥然不同的脸谱。比如那张“刁民”脸谱,是原来那帮粗暴行政的基层官员送给他的。这位极不安分的小百姓自费秘密调查了230多起暴力征税案件,他撰写的平生第一份调查报告引起了国家税务总局、河南农监办的高度重视,为此该县不少干部受到了处理。祸害群众、影响干群关系的暴力征税被叫停。
如今被群众高票推上村官位置的王幸福,又让人们看到了另一个形象。“施政”不到两个月,就张罗着组织群众拓宽马路、完善公共设施,制订发展农村经济的产业规划。尤其是他在那首《问鼎村座有感》里向乡亲们的告白:“为争村座整十年,意在富民不在官。今日得志尊民愿,大展蓝图开新篇。”难道不是很好的“施政纲领”吗?
企业和谐财务观构建研究 篇4
一、企业和谐财务观构建
(一) 企业和谐财务观的理念
和谐理财的理念, 在具体财务运作中, 在处理不同领域财务利益关系时有不同的具体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财务利益关系时, 其表现为“多赢理财”理念, 即强调企业在价值增长中应充分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财务利益关系时表现为“绿色理财”理念, 即要求考虑自然资源、环境等因素的约束, 最大限度降低能耗, 促进环境保护, 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到责任;而在处理人与精神之间利益关系时, 则表现为“人本理财”理念, 即应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育、配置和使用, 要求把人作为“社会人”或“文化人”而不是“经济人”来看待, 要理解人、尊重人, 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企业和谐财务观的目标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都只是从数量技术层面对财务的经济属性进行分析, 从总体上看, 属于价值管理的范畴, 都没有或很少从财务的社会属性出发, 涉及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契约关系的研究和管理, 忽视或不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冲突及其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 企业财务目标也必须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即企业应以可持续创造价值最大化为其目标。它是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的, 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之上的, 是满足全方位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的, 是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基础的。综上所述, 企业可持续创造价值目标的实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 是现代企业总体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它协调了企业与社会、与环境、与各利益团体的关系, 考虑了企业的社会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及其内外财务关系人的利益, 并从根本上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 企业和谐财务观的内容
一是与环境的和谐。这是本文强调的重点。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作为社会经济的一员, 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对社会公共利益负责, 保护环境。和谐财务观要求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避免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使用, 保护好环境, 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是与经营者的和谐。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经营者, 是股东的代理人。和谐财务观要求企业要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将两者的利益统一在企业可持续创造价值上。三是与投资人的和谐。投资者是企业的股东, 是资本的所有者。企业与投资者的关系是投资与回报的关系。和谐财务观要求企业一定要维护投资人的利益和权利, 保护其投资目标。四是与债权人的和谐。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和谐财务观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合作, 建立与债权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确保企业资金来源的稳定, 实现利益共享。五是与政府的和谐。从经济方面看,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运用经济、法律等政策和手段调控国民经济运行, 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 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 调解不同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基于和谐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求企业必须在政府的管理下进行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取得政府的有效支持, 以谋取更好的发展。六是与内部员工的和谐。一个企业, 只有建立和形成团结友爱、和谐融洽、安定有序的内部关系, 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才能保证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才能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力。因此, 和谐财务观要求企业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 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及相关福利, 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不仅符合企业的自身利益, 也符合员工的根本利益。七是与客户的和谐。客户是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公司价值和利润能否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选择。和谐财务观要求企业真正关心客户的利益,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己任, 实现和创造客户价值;要求重视信誉, 注重企业的良好形象塑造与培养;要求企业关心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关注并研究公共需求的趋势, 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二、建构企业和谐财务观的有效实施对策
(一) 建立优势财务文化
此措施从企业整体意识上保证了和谐财务的观念深入人心。通过财务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作用来缓解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冲突,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并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体而言: (1) 企业财务文化通过共同的价值观, 把所有的员工都引导到企业既定的和谐财务目标上来, 从而把全体员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同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和理想而奋力拼搏、开拓进取。 (2) 企业文化通过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来强化企业的财务冲突管理。在硬约束上, 通过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地落实, 来惩处违反规章制度的人或事。在软约束上, 则强化企业所有员工对企业的伦理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遵守, 形成一种无形的、理性的韧性约束。
(二)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是在经营层、管理层、技术层与技能层所拥有的各种创新型人才与知识的总和, 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既要拥有高水平的机器设备和创新型的技术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又要拥有各层次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因此, 一方面, 企业应制定人力资本发展战略规划:既要作好当前的定岗定员工作, 配备好高质量的人才, 又要按照企业发展的需要, 分期分批培训、招聘与储备将来需要的人才, 不断使人力资本得以保值增值。另一方面, 企业必须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与和谐的关系, 高管人员一定不能短视和注重短期行为, 而要制订企业长远发展规划, 加强环保与节能降耗项目的投资与研究, 使企业成为生产技术型、知识创新型与环境友好型相统一的现代化企业。
(三) 调整财务管理结构
在构建和谐财务观中, 传统的股东单边财务治理结构显然已不再适宜, 需要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结构所取代。财务共同治理结构是一种旨在使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都有机会分享企业财权的财务治理结构。其内容主要包括: (1) 构建共同治理的内部组织机构模式。此模式可分为五个层次:外部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层次、经营者财务治理层次、职能部门财务治理层次、分部财务治理层次、员工财务治理层次等。其中, 经营者财务治理层次处于核心地位。 (2) 设立财务激励机制。为实现剩余价值索取权和剩余价值控制权的有效匹配, 促使企业管理者目标能够与股东目标趋同, 企业可通过采取年薪制、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方案等措施, 调动人力资本主体的积极性, 促进财务效率的提高。 (3) 建立财务控制权相机配置机制。又称作财务控制权状态依存, 是指企业的财务控制权随企业效益和财务状况的不同而在契约中的利益相关者各方转换。这种机制有效地均衡了各方利益, 而最终保证了企业价值的可持续创造。
(四) 推行内部治理审计制度
此措施从企业内部制度层面促进和谐财务的切实执行。内部治理审计通过参予公司治理和改进风险管理过程帮助企业合理定位, 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因此内部治理审计制度是构建和谐财务观的推动器。此制度具体由战略管理审计和业务管理审计组成。战略管理审计是通过扩大视角、提前介入及适时关注, 将审计工作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 使战略的规划、设计、执行、管理及动态实施的控制、审查和评价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外部环境、内在价值链相衔接, 保证价值创造, 实现组织增值。业务管理审计目的在于帮助和促进最高管理层全面有效地履行受托管理责任, 主要内容是对组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绩效评估, 以确定公司最高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参考文献
[1]张长江、温作民:《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博弈与公司财务和谐治理》, 《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9期。
[2]刘菊、赵伟峰:《基于和谐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 《特区经济》2007年第12期。
社会和谐观 篇5
——读张楚廷教授《课程与教学哲学》有感
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是贯穿张楚廷教授《课程与教学哲学》一书的核心观点。在“导论”中张教授就明确指出,和谐是目标,人文只是引领课程指向这一目标,“人文引领的思想与人本有关却与人本主义有别”1[1][1]。这简明的一句话,却值得我们寻味、深思,尤其当我们冷静反思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时。
无庸置疑,这一次的课程改革人文气息颇为浓郁,矫正了过去教育者过强的角色意识,把教师重新定位于一个与学生平等地位的对话者,是“平等中的首席”,确认、维护并大大提升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不强调课程目标的预先设定,而强调让学生在课程中与知识交往,发展自己的经验,同时又使自己的经验参与或投入课程中,不断生成对知识价值与意义的主动追求。课程于是成为学生个体经验的生成与更新的场所,课程应不断提供新的教学情景,触发并激励学生个体内在经验在情景中的改造与建构。课程的价值目标也通过并随着学生的理解不断改组和更新。其情形类似张教授所言“教师是通过自身的我我关系,以物我关系、人我关系为中介,而得以优化学生的我我关系”2[2][2]。
然而,目前主宰新课程基础理念的人本主义课程观是否导致了过于理想化的课程构设?在实践操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
否都可归结于对人本主义的滥用?或许对人本主义课程观与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这两者的辨析将有助于我们看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引导课改走出目前的形式化、浮泛化的低效困境。尤其是在知识教学的问题上。
事实上,以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为代表的新人本主义课程观极为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它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了学习者的理智,认为人是主动的、理性的、成长的,是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所以人应有其积极的生命与生存态度。而环境和教育不要试图控制他们的发展方式,只提供给他们一般意义上的需要和条件,以良好心理氛围的形成作为教学成功的最主要保证,教学追求的结果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知识技能,主要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兴趣的满足、感情的渲泄等,相信由情感参与推动着的学习活动会导致奇迹般的教学效果的发生。可以说人本主义课程观的实质是对生命本体的回归。
问题也由此产生了。处于成长中的学生是否都具备了足够的理性来自主选择和实现教育的价值?在高扬人本主义、提升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的同时教师的系统指导还需要吗?除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外,知识的客观性、体系化、逻辑化该不该重视?知识的系统性是否会直接导致知识点的凝固化和思维模式的僵化?光靠杂散的情感参与、空泛的满堂问答、滥用的研究体验式学习以期待奇迹般教学效果的出现是否合乎教育的“简约化”特性?显然,我们在课程实践中失却了感性与理性、知识
习得、思维训练与人格健全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而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的价值恰恰在于其和谐的目标定位。人文引领确保了课程以人为本的基调,和谐则涉及课程内部、外部诸多要素、环节、部门之间的科学调配,以完形的整合态势来关注教育的对象。无可否认,教育需要师生整个身心、整个生命的投入,需要积极、适宜的体验。但我们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应该正确把握人文意识渗入的方式与分寸,而不应是对知识、技能的轻视、淡化甚至是排斥。知识技能的系统学习始终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核心的任务,更是人文教育的基点所在。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的内容、方式,设计课程结构时,不仅要重视课程知识的逻辑序列,同时还要对知识潜在价值的充分挖掘,重视课程知识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与学生生活经历有意义的结合、补充,以达到和谐的状态。这样,知识教学才能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生成“教育意义”,学生在理解中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超越了知识,超越了教育的引导与塑造。
简而言之,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对我们反思课改之失提供了一个理性平台,人文引领的和谐趋势应该是未来课改发展的方向。
3[1] 张楚廷著,《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4[2] 同上,第194页。
类别:竹林积翠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219)| 评论(1)
上一篇:述评:《语文教育研究概论》评介下一篇:重庆推出十条教师禁用语言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就
社会和谐观 篇6
关键词:马克思;和谐德育;德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2—0003—02
一、马克思和谐德育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所谓的斗争、冲突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尤其是在马克思那里,还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马克思的社会和谐思想坚持了其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一贯精神特质,即辩证的、历史的、人道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其社会和谐思想在道德教育领域也体现人本特征。是我们实现社会和谐,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源泉。
1.社会和谐是马克思和谐德育的基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一书中,他们在批判反动的社会主义和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同时,却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给予了褒奖,认为它们包含着很多“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例如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经营,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等。尤其是空想共产主义者威廉·魏特林所著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马克思更是把其赞誉为“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由此不难看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不但不排斥社会和谐,而且还对社会和谐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其实,在马克思思想主要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那里,一些代表人物如康德和黑格尔等,都非常重视和谐与社会和谐。和谐与社会和谐不仅是其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甚至是其思想理论旨归。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中亦是如此,只不过与前人相比,马克思的社会和谐思想具有更大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马克思看来,和谐就是矛盾的同一,即事物之间的一致、统一、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等,而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矛盾的同一。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匹配就是一种和谐,但是,这种和谐不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迁,又会由和谐变为不和谐,为了达到新的更高的和谐,就必须进行改革、革命、斗争等,这就是所谓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
此外,马克思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和谐关系作了敏锐的洞见和精辟的论断。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说:“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也是人的社会。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虽然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的产物,但自然也在“按人化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成为“人化的自然界”。人、社会、自然三者相互依存,辩证统一。“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而“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主要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如道德关系,伦理关系。
2.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和谐德育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中,人不仅是其关注的核心,而且是其内在规定性。正是因为这一点,马克思不止一次毫不隐讳地称自己的哲学为“人道主义”、“实践的人道主义”。马克思的社会和谐思想也带有浓厚的人道性。因为,社会和谐实际上就是人、社会、自然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状态。而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从类的角度,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人对人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人对妇女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类的关系中,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另外,他还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精辟论断,“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对人、社会、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作了总结性论断,“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要处理好人、社会、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当人看”。道德教育的目的也正在此,在于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3.各要素整体优化是马克思和谐德育的基本要求。马克思辩证法理论认为,系统内部基本矛盾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匹配、相互适应乃是实现和谐的根本原因,走向并达到和谐状态是基本矛盾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冲突和矛盾斗争只是解决基本矛盾的正当手段和必经环节。和谐首先注重的是整体的最优化,而不是单个要素的最优化。“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从这一对德育本质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无论就其内容还是作为行为过程,都是一个系统,是系统内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整合的“活动过程”。换言之,德育的成效如何,不仅仅取决于某几个要素,更取决于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取决于整体是否大于要素之和,而整体大于要素之和的前提是要素的和谐。当然,德育的目标指向并不是建立一个“系统”,而是通过这个“系统”实现人的培育,德育的和谐性是为培育人的和谐性服务的。
二、以马克思和谐德育观为指导,构建当代和谐德育体系
1.德育目标的和谐。确定科学的德育目标是德育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重要方面。高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应当遵循整个社会的德育目标和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规律,尤其是品德修养水平和品德成长规律而构建。我认为,高校德育目标可以分为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超越性目标三个层次。基础性目标主要包括大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法制、政治、道德及其它品行的基本素质,是成为合格大学生应具备的品德方面的素质指标结构;发展性目标主要指培养现代大学生主体所必须具备的德育方面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品行自新能力等,是合格大学生维护自我实现更好适应未来发展的总体现实要求,强调德质的可持续发展性;所谓超越性目标,可理解为大学生未来做准备的比较纯新的素质结构,体现高校德育的先进性要求,初步发展和形成现代公民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倾向,具有共同价值观念和世界伦理。而这三个层次是逐渐递进和逐步发展融合形成的,实现各个子目标的和谐,才能发挥德育目标的整体作用。
2.德育内容的和谐。德育内容是指借以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体系的总和。我国高校德育的内容结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德育目标和评价德育目标实现程度的人才培养规格。这就要求各类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在某些方面的专业技能,又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有一些基本的综合素质是各类人才都必须具备的,其中包括政治、思想、法制、道德和心理素质等等。具体来说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化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
3.德育方法的和谐。古人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正确选择运用德育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德育效率,而且可以对受教育者的主動性、积极性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整体构建德育方法体系,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变化,深人研究受教育者的思想特点,把握德育基本方法和内在联系,理顺各种教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做到德育哲学方法、德育原则方法、德育具体方法层次间的有序衔接。因此,在选择德育方式方法的时候应强调从“理想”回归“现实”、从“高尚”走向“朴素”,从强制灌输转向促进自主养成,其方式必然要求有更多的人文取向和情感色彩[4]。做到指导与引导的和谐,增强德育的情味和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及德育认识、情感和能力的全面生成;做到塑造与改造的融合,从而积极迎合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求乐的内在需要;同时还要做到经验与体验的融合,使受教育者通过实践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4.德育管理的和谐。德育的功能表现在社会性、个体性、教育性三个方面,应建立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要求的、主动的、开放的、注重实践的德育管理模式,体现德育功能,达到整合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的德育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德育管理效果。
5.德育评价机制的和谐。德育过程的效果如何,如何评价德育工作者工作的成绩与得失,如何评价学生品德发展的成果以及存在的缺陷等等,都需要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评价机制的和谐尤其要渗透动态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理念,而不能局限于以往的静态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在一定的背景下了解评价对象过去、现在的品德水平和状况,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纵向、横向的比较中全面、客观地作出评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田克.和谐德育体系构建的意义与途径[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12).
[6]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社会和谐观 篇7
王兆国指出,各级工会组织要进一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抓住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维护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经济权益,重点解决农民工、下岗和特困职工遇到的生产生活问题。他强调,要切实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特别是国有改制企业在出台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措施时,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从政治安排、权益保护、舆论宣传上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为工会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代表全总十四届执委会主席团作工作报告。孙春兰要求各级工会要根据2007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抓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一主线,以建立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利益保障机制为途径,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会议总结中,孙春兰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强调指出:各级工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书记处对工会的要求上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让维权的声音更亮一些,力度更大一些;各级工会要正确把握维权观的基本内涵、根本宗旨、重要原则、核心理念、途径方式和工作格局等精神实质,着重解决“维护什么、怎样维护”的问题;要进一步搞好宣传,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工会工作的支持,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配合、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格局;要紧紧围绕重点工作谋篇布局,抓住党政重视、职工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在工作思路、具体安排上向重点工作倾斜,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作态势。
会议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经全总十四届四次执委会议和全总十四届七次经审会议选举,乔传秀、董力当选为全总副主席;张秋俭当选为全总经审会主任。会议通过了孙春兰代表全总十四届执委会主席团所作的工作报告,通过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工会作用的决定》和《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会议推选乔传秀、董力为全总书记处书记。
全国产业工会,全总各部门、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孙宝树、乔传秀、王东进、苏立清、王瑞祥、徐振寰、陈秀榕、徐德明、黄彦蓉等全总领导出席了会议。
【社会和谐观】推荐阅读:
社会和谐08-27
社会和谐稳定07-20
社会和谐发展06-22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07-03
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09-29
共同富裕社会和谐07-25
试论努力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10-06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07-26
社会稳定与和谐08-11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