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2024-07-26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精选12篇)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篇1

群众文化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 是群众广泛参与实践的文化, 是整个国民文化建设的基础。群众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实践中, 实现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进步。和谐文化是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健康发展、全面繁荣的文化, 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重要保障。和谐文化构建虽然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但其基础、重点和难点在于群众文化建设。那么, 在新时期里, 怎样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文化呢?

一、坚守群众文化公益性质, 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坚守群众文化的公益性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保障群文职能部门 (文化馆、站) 的全民公益事业性质;二是大力加强公益文化建设。核心是政府统筹规划和经费投入。

公益文化事业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 是以公共经费做保障,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文化事业。坚守群众文化的公益性, 是由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并付出了沉重代价而得出的结论。其次, 文化本身的历史性、民族性、大众性、交融性, 本质上所体现出的是“公益性特征”。诚然,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 一部分文化产品可以是商品, 可以是市场经营, 这只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和途径之一。倘若让群众文化生活全面走入市场, 既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也不是文化价值的全面体现和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起始和发展于人类智慧和生活, 推动和满足着历史长河的前进要求, 是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撑, 绝不可以也不可能用一般的商品属性和市场手段将其包容和引领。人类文化活动的公共性和群众性才是文化存在的基本形式和广泛认同的基本前提。

文化权力是人的基本权力之一。发展公益文化事业, 并非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或某一特定意识形态下所独有, 只是其目的、内容、手段和效果不同罢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惠及全体人民的文化建设, 其公益性特征应更加明显。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 群文事业的方方面面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群文职能单位所曾有过的尴尬与无奈、群文干部队伍和文化人才的严重流失、开展群文活动的重重困难等, 至今还让我们心有余悸。因此我们在坚守群众文化主体公益性质的前提下, 还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有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 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 正确引导文化消费。努力争取使社会人力、财力成为政府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补充, 从而实现政府主导、全民共建的和谐局面。文化馆、站要把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人、财、物等方面的不清、不顺现象尽快理清理顺;把靠商业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项目放到社会、放到市场;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上, 实现经营实体与公益事业的完全剥离, 使经济效益服从、服务于社会效益。

实践证明:公益文化事业及其职能部门绝不能靠市场运作或社会资助为主要生存、发展依托, 否则其“公益性”就要“出轨”, “高扬主旋律”就要“跑调”, “构建和谐文化”就会有“噪音”, 人民普遍享有的文化权利就会受到侵害, 群文工作以及群文工作者的尊严和自信也会丧失殆尽。

二、加强群文专职队伍建设

文化馆、站作为政府职能部门, 处于群文建设的最基层、最前沿, 在文化建设领域起着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组织和实施群文活动的枢纽作用以及专业研究、创作、普及与提高群文活动规模和活动水平的职能作用。自建制以来, 群文工作者优良的作风、过硬的业务, 一直被广大群众所尊爱和依赖。文化馆、站应该是和谐文化构建的重要阵地, 广大群文工作者是和谐文化构建的生力军。但目前文化馆、站的自身建设却不容乐观:专业群文干部年龄普遍偏高;用人机制、工作机制僵化, 致使庸者不能出, 能者不能进;内部管理松散, 创新能力不够;很多乡镇文化站张冠李戴, 业务荒废;村级文化室有牌无人, 形同虚设。群文队伍和业务工作面临青黄不接、整体萎缩的不利局面。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增加与文化馆、站职能作用的逐渐薄弱形成反差。要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一是首先要根据工作职能和业务特点, 在保证编制、保证预算经费和待遇的基础上改革用人机制, 真正落实馆长负责下的岗位聘用制、年终考核制, 并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文化站工作人员由文化部门配合当地政府选拔任用, 并做到站站有人、专职专用。三是文化馆、站是专业性较强、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业务单位, 在人员调入上一定要尊重本单位的实际需求情况和专业部门的考察意见, 不搞“长官意志”。四是强化文化馆、站的内部管理, 加大群文人才培养和业务工作力度, 提倡敬业、奉献, 提高服务水平。

三、弘扬优秀文化、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修养

现阶段, 自发组织、自娱自乐的群文活动可谓遍地开花, 但其求新、求美的巨大热情与实际能力和活动效果相差甚远, “老人、老味、老一套”成为普遍现象。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不到继承和发展, 正在被历史所尘封, 任之变为“遗产”而要等将来的“专家们”去挖掘抢救;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又由于知识、能力所限而难以被享用;基层创作人才匮乏, 优秀群文作品稀少。而精英文化与市场运作联姻所形成的“赚钱文化”和“文化赚钱”越来越火, 群众文化活动由于是“赔钱的文化”和“奉献的文化”日益被冷漠。此外, 一些封建迷信, 颓废低俗甚至黄色下流的不良文化还在蔓延, 不良文化的社会消费水平在逐年提高。

因此, 群文活动, 应该普及弘扬优秀文化、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修养、实践技能和活动水平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文化馆、站更应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抓好群文创作、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等工作。

四、加强网络文化的引导与监管

网络文化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 已经成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群众文化活动, 特别是青少年文化活动的阵地之一。由于引导和监管力度不够, 网络文化在起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一些不良的文化内容和违规的经营方式侵蚀着社会, 毒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规范网络市场、净化网络环境,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也是和谐文化构建的重要内容。对网络文化除了加强监管外, 更应该积极引导, 因为后者是根本, 更长效。群文职能部门也应该在丰富和推广健康、进步的优秀文化方面, 有所作为。

总之, 任何一种文化环境的形成, 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和文化积淀的结果。和谐文化构建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共建工程。群众文化涵盖了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 也是“专业文化”的母体。但和谐文化是全党、全民、全社会共建的文化, 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 而不是孤立的、狭隘的、单纯的文化建设, 更不是文化部门的孤军作战。各级政府应在宏观规划、健康引导和“硬件”投入上加大力度;各行各业都应为和谐文化构建做出贡献;社会每个成员都是和谐文化构建的参与者和享用者;文化职能部门更要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 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身体力行, 深入社会, 服务群众, 认真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群众文化发展规律, 善于发现和解决和谐文化构建中的不和谐因素。

我们是在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石上, 在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阶梯上, 构建有中国特色、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这是全体人民的幸福, 是群文事业的幸福, 更是我们每一个群文工作者的幸福。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篇2

——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一、选题目的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

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举措。建设和发展和谐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特别重视文化和文化建设。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兼容并蓄的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地域文化和中西文化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年来,临汾市在坚持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更加注重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营造了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为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二、选题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研究综述

关于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贡献,他们主要从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内涵、意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 行研究,并针对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

四、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分析整理,五、内容框架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概述

1.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1.1.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1.1.2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

1.2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1.2.1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内涵

1.2.2新农村和谐文化的特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1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2.2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2.3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3 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3.1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3.1.1城乡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3.1.2乡镇文化站全面建立

3.2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

3.2.2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不够有力

3.2.3农村文化建设的环境不够优化

4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

4.1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坚持的基本原则

4.1.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4.1.2坚持“以农为本”

4.2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4.2.1明确目标,突出特色

4.2.2加强领导,加大投入

4.2.3夯实基础,健全网络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探析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只有在广大的农村社会大力建设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方能全面实现。因此,发展和繁荣农村和谐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维系社会稳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文化上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没有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呢?

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

和谐文化如同和谐社会一样,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结合体。所谓一统,是指有一个兼容并蓄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多元是指在此基础上容纳各种思想文化存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统一的指导思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把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是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前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构建和谐文化的关键。

2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文化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以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我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思想来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的科学内涵,并与时代要求相结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继承传统,不是简单地复旧,一定要创新。要从群众实践的新鲜经验中,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

3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民主和法治相融合为主要内容的文化

民主和法治是和谐文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然要以现代民主思想作为其核心内容,注重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从而使和谐文化的思想精神为人民大众所熟知,转化为他们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和谐稳定发展作出贡献。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不可能仅仅依靠普遍的个人道德自觉来实现,只有建立在现代法治的基础之上,并且以法治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引领要素。才能实现并保证社会可持续的和谐。

4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文化

和谐文化最终的指向就是社会的进步,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它始终面向人民大众,以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权益。因此,和谐文化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也就是要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利益,保障人权,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人的潜能。一句话,和谐文化是要引导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文化。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积极成果。与此同时,应看到农村文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制约着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缺失,封建思想宗法观念重新泛起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精神保障和理想信念。但在广大的农村,农民文化水平整体较低,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一部分农民没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使得消极腐朽文化屡禁不止。以至于农民遇到重大灾难时,不找党和政府。不去寻求科学的解决办法,而去求神拜佛问菩萨。在改革开放的宽松环境下,还有些地方修族谱、修祖坟、修宗祠、庙宇等一度销声匿迹的宗族文化活动又重新兴起。算卦、相面、看风水等迷信活动比较普遍,寺、庙的香火旺盛程度不减当年。这些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了广大农民。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地污染了农村文化环境,成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障碍。

2传统文化逐渐散失。不良文化侵袭农村文化市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才能使之健康发展,源远流长。目前,深受农民们喜爱的送戏、送科技、送书下乡以及文艺表演等活动频率太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文化单调的现状。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镇在传统节日会搞一些文化活动,诸如灯会、唱大戏、舞龙舞狮、秧歌腰鼓等。但这些传统文化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之下,一些不良文化趁机开始侵袭农村文化市场。各种盗版书刊和宣扬封建迷信、暴力、色情的书刊、光碟流入农村社会,被大量出租和出售;中小学校附近的电子游戏机室、网吧通宵开放,无人管理;农民自己组织的文艺表演团体。缺乏管理和引导,低俗表演屡见不鲜。农村目前的这种文化市场状况,影响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羁绊。

3农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思想政治观念淡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培育农村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这些都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农民。但我国的文盲半文盲人数多集中在农村,农村中的科技型人员更是微乎其微,离社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农村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师资不稳定,中小学辍学率偏高,甚至受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重提“读书无用论”,给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学质量地提高增加了难度。其次,农民的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受市场经济冲击,农村传统道德甚至一些最基本的思想道德规范在逐步丧失,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等传统美德受到挑战。一些地方民众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盗窃、偷税漏税、制假贩假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这些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大业、新农村建设都造成巨大阻力。

4农村文化建设队伍滞后,文化产品严重短缺

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但是目前由于农村文化经费长期投入的不足,体制保障上的不尽完善,薄弱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整体的提高。一是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会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一技之长的人才大量流失,导致农村的文化活动不能有效组织和开展;二是部分农村文化专干年龄结构偏大、专业知识老化、缺少必要的培训和再学习,造成了农村文化工作内容缺乏新意、方式陈旧,难于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农村文化人才后继乏人。文化是要靠人来传承的。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热心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年轻人极少。同时受各类因素制

约,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如农民所急需的农业科学技术、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文学书籍、娱乐表演等反映农村新生活的力作不多,导致农村的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发展也大为不利。

三、加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或偏差,确保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和繁荣的目标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意识,把握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以什么思想理论作为指导,邓小平反复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以此来巩固党执政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二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农民转变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等传统落后的观念,逐步形成适合于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价值观念。三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产生巨大的教育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广大农民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保障农村文化事业和谐健康有序地发展。

2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底蕴

邓小平指出对优秀传统文化“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因此,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正确对待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切实做好我国许多地方的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书画、雕塑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等的保护和传承,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又有乡土气息的文化品牌。确保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更加注重文化内容、形式、手段的不断创新。文化创新最好的办法就是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等方面的新知识,应用各种现代化方式,使其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同时基层文化宣传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农民的自办文化,使当地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3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大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动力

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才能加大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动力。首先要全面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现阶段全面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着力降低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新文盲、新愚昧的产生。其次,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以劳动力培训基地为依托,按市场需求,组织农民学习电工、装饰、建筑等技能,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最后,在农村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讲座和农技交流。加强这方面工作,要紧密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开展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知识技能宣传,把农民的文化需求与发家致富结合起来。

4增加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供给。保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活力

以和谐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篇4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没有文化, 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 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 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 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 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 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

(一)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

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 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形成, 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 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 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从表现形式上看, 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 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 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 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一个社会的和谐, 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 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 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二) 建设和谐社会, 是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 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 面向时代, 立足于现实, 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征, 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 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 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 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建设和谐文化, 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 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 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 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 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 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 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文化,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 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二)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 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 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 物质财富的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 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 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 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但是, 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 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 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 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建设和谐文化, 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 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 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立足现实, 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 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 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一) 建设和谐文化, 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

重和谐, 求同存异,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 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 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 强调“和为贵”, 提倡宽和处世, 协调团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强调“天人合一”, 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 强调“协和万邦”, 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 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 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 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 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 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 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建设和谐文化, 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篇5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开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乡村文化的管理和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已经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问题建议 引言

辛秋水认为必须从贫困的主体——“人”入手 , 走文化扶贫之路 , 即向他们输入新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重要话题。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针对农村的“贫困文化” , 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用这一体系来构建和谐理念和引领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从最基本的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是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在现实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贯通,一直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进的精神旗帜。

二、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为了三个层面,首先,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其次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最后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1、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发展农村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着力点。从总体上看, 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在接受相关的文化建设时,不容易融入其中,使得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不但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也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制约和障碍。

例如,据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 年, 4.9 亿农村劳动力中,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 , 而初中文化的占49% , 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的占38% , 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个百分点。因此, 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 进一步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

2、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端于山东,二十年来,已经遍及全国。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实践发生了变巨大变化。在进行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还有很多的农村的社会事业建设处于最低水平。

2003年度372 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均销售收人不到1.3亿元,份额很低,竞争力差。此外,农村相关的科技人才和医技人才极度缺乏。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广大农民的最大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的需要。基于上述原因,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是不能够推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步伐的。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推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要着眼于提升农

民的整体素质和农民的全面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努力进行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建设相应的文化制度

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 , 以文化活动和文化的力量带动农村社区的发展。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农村社区内在凝聚力的核心。

例如让政府出资解决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 , 文化馆、文化站由于经费紧缺不能正常开展业务在问题 , 使县级电影公司得以正常运转 , 县级剧团正常演出,用以进行文化交流和宣传,调动农民积极性。

2、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

例如可以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要求每个党员至少联系1-2户群众。在活动过程中,领导干部、党员自找对象,主动上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介绍依靠科技致富的经验,解决困难户的实际困难,听取群众的意见,把党的温暖直接送到家中。

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党性。法律法规要加快完善,特别要革除一些原来带有社会歧视性质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让农民与其他社会阶层平等。在社会管理的纪律制度等方面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体现农民的要求。

结束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怎样建设,依靠什么建设,基本保障是什么,归根到底也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作用。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进而让广大的农民心中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推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查国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路径探索[J];西安科技大学,2013

[2]吴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J];长春大学学报,2009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022—02

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

和谐社会的建设包含着和谐文化、和谐经济、和谐政治等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发展,而和谐文化的建设无疑是其中心的内容。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有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精神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

当今中国,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状态相对应的一种文化状态。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要深入进行和谐精神、和谐理念教育,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推动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要充分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对体现和谐思想的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梳理和扬弃,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1]。

二、和谐文化建设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配方式和利益格局日益多样化,由此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文化形态的多样化,这迫切要求建设和谐文化。文化是社会全面协调、稳定有序发展的精神基础。通过建设和谐文化,使全体人民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和谐,这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谐文化是一种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的文化,它的特征主要体现为:

主导性,即和谐文化的主体内核是我们党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形态建设与发展的宏观把握,反映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历史先进文化思想的不懈追求,它必然是人类最先进、文明的、也一定会是主流的意识形态。

民族性,和谐文化的灵魂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的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凝聚、浸淌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的伟大智慧和非凡创造,它重整体、尚修养的培育方式也必然带有东方的、中国的、历史的民族精神的特质。

开放性,现代社会的文化必然是多个不同文化形态、样式之间交流、融合的产物,文化开放已成为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而和谐文化的建设正是以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为背景,积极吸收借鉴人类共有的优秀文明成果。

时代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历史的高度,结合中国社会发展与国际社会变化中面临的交流与合作、协调与共赢的共同性要求,对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既顺应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又体现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和谐文化建设的原则

和谐文化重在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为此:

一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二是必须坚持“双百”方针。和谐文化不是没有矛盾的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向前推进,既要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和进行文化建设的经验,又要充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应该正确引导宗教文化、非主流文化等,发挥它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必须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旗帜鲜明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四是必须坚持建设和谐文化,重在培育文明风尚的思想。要积极发展和充分运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文学艺术等现代主流传媒手段,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弘扬社会正气。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五是必须坚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精华,使之很好地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上下功夫。要不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要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各个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逐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六是必须坚持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勇于站在时代的潮头推进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体制与机制、管理与传播的创新与变革,努力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要牢牢把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才是真正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文化培育与发展规律。

四、和谐文化建设的关系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基础,立足现实,面向时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为适应这一要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和认真把握好四个重要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文化与其它文化的关系。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主体性。要始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主流思想文化,重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整合力量、凝聚人心,推进社会前进的旗帜和灵魂。同时,我们要看到,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了思想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要正视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用一元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的思想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弘扬积极的、有益的思想文化,改造和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不断用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占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阵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文化基础。

第二,共同理想道德文化与不同社会群体文化的关系。和谐不仅表现矛盾的统一性,同时也表现矛盾的差异性,和谐文化不是单调单一的文化,而是求同存异多样化的文化。一方面,和谐文化有着统一的目标、一致的步调和共同诉求;另一方面,文化总是具有多彩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如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都存在着文化的鲜明差异。因此,文化建设不能搞一刀切、一元化,而是必须尊重并承认文化的差异性、多元化,求同存异,使各民族、各地区、各群体之间的文化共存、共生,共同发展、繁荣。当然,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群体集团等之间的多种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也在相互冲突、碰撞、摩擦,但这是文化催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必然现象。对此,我们不可能简单地将多种文化人为地隔离取消而扼杀了文化的内在生命力。正是因为有相异才需要和谐,通过不懈地反复文化整合,实现促进文化的彼此交融和竞相升华。

第三,先进文化与社会现实文化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形态,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和引领作用。建设和谐文化,首先需要考虑文化的先进性,不具有先进性的文化,就没有社会历史的感召力、引导力,就不可能带动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和全体社会成员文明素养的极大改善。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也不能脱离当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水平,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觉悟程度,为此要切实把握好基础性和广泛性,坚持“三贴近”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道德素养、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变化性和层次性特点,要照顾多数,区分层次,这样才能增强和谐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四,历史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建设和谐文化不能闭门造车,必须继承发扬和借鉴一切优秀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为贵”、“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关和谐的思想,是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这种崇尚和谐的精神,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与对接,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涵。创新是文化永葆先进、充满活力的动力源泉。我们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思维方式,坚持进行文化理念、文化样式、文化元素、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创新,不断培育和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先进文化要求、引领时代风尚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2]。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10-19.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篇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基于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所理解的和谐文化各有不同, 广义上的和谐文化就是以和谐价值观、和谐精神为主导的社会文化模式或文化形态。而狭义的和谐文化则是特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提出, 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及文化理论为指导, 将和谐文化形式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 使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思想成为全民的共同社会思想意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精神, 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 引导人们以和谐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处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其意义主要表现为有利于营造和谐文化思想氛围;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有序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和新成就。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1]到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 期间我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取得了丰富地理论成果。同时, 在实践中的发展成效也很显著: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社会文化形态已形成;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落差缩小, 趋于同步发展;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成为现今文化发展重点。

尽管如此, 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 和谐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不强, 由于各种支流文化参差不齐、良莠并存, 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文化地位;二是国民的社会和谐信仰缺失, 一些人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认识错误, 一味地追求某一单方面内容, 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发展;三是错误理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属性, 单一地认为文化事业只能由国家包办, 不能市场化管理;认为文化产业只需要注重经济效益, 忽视了其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我们要努力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寻找发展途径。

(一) 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全民文化觉悟

“文化自觉”的意思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 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简单地说, 文化自觉就是要求我们有主动认识本民族文化的觉悟, 能够深刻地去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内涵, 在多元文化中取长补短, 寻求适合自身文化发展的方向, 从而达到真正的‘和而不同’的和谐文化社会。

历史和现实表明, 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的觉醒, 取决于文化上觉醒, 依赖于党和政府、思想文化工作者及广大人民群众都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正因为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在时代的前列, 以正确地文化政策和发展目标, 带领中国走向复兴之路。我们党在顺应时代发展, 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 即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次文化自觉。

(二) 增强文化自信, 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本国文化的坚定信念和充分肯定, 是展现整个社会文化符号、文化现象、文化品牌的最直接方式。现今, 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与交锋越来越频繁, 我国本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 强势文化正在侵蚀和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吃着肯德基、麦当劳, 看着好莱坞电影, 过着情人节、圣诞节, “洋玩意”逐渐让我们忘记了“老祖宗”的东西, 让我们舍弃了“made in China”, 人们忽略了本民族文化的优势特点, 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不自信。

事实上,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 有太多值得我们自信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存在着。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展示给全世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浓厚的人文气息;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到中国高校留学、学习汉语;2012年伦敦奥运中国健儿所表现出的大国强势、强者的体育文化形象, 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国的文化有太多内容值得我们有自信。我们一定要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促使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相互包容、和而不同地协调发展, 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文化, 展现中华文化的国际形象, 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 实现文化自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所谓文化自强, 就是要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中国走上一条真正的文化强国之路, 逐渐地将国际之间的竞争与角逐从“有形”的武力竞争转变为“无形”的文化影响力比拼。所以, 只有更好地实现文化自强, 才能真正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努力实现文化自强, 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服务, 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动力源泉。实现文化自强, 一是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 发挥其强大的整合能力和引导能力;二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重视文化的双重属性——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文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三是要实施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 提升全社会整体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综上所述, 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才能实现文化自强, 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目标, 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10.18.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2.11.8.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篇8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和谐文化主张和谐哲学,存大同去小异,社会和谐发展,和谐文化是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思想体系,具有极其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什么是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一种特性、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和谐文化崇尚真善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同时还主张勤俭自强,奋发有为,友善和睦,敬业奉献,追求健康、高尚、祥和、幸福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们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和谐文化的丰富内涵。

和谐文化有五个特征:一是具有先进性。和谐的思想理念是人类精神进步的产物,是几千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凝聚着和谐精神的和谐文化必然是具有进步性质的先进文化。二是具有时代性。和谐是现代社会的崭新理念,追求人文精神和心理平衡、向往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睦相处,是时代特征影响人们的自觉选择。三是具有渐进性。和谐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有一个从不和谐逐步走向和谐的过程,不和谐的因素可能此伏彼起,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相互交织、犬牙交错,而各种不和谐的因素都有可能制约和谐文化的发展,使之呈现出阶段性、渐进性和长远性。四是具有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习俗,因而不同民族在共同追求和谐文化的进程中,难免打上民族的烙印。五是具有开放性。和谐文化决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里能够成长和成熟起来的。文化的交流、交融与碰撞,多元文化的嫁接与杂交是建设和谐文化不可或缺的条件。

二、和谐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和谐文化的建设,和谐文化又能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说明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近5年来我国文化繁荣的实际,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如何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不仅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培育共同理想,倡导和谐精神,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更要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一) 发展和谐文化,要着力培养文明道德风尚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应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二)发展和谐文化,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谐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都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三)发展和谐文化,要体现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

当今社会,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人们放松心情、滋养心灵的“润滑剂”和“减压阀”。一部优秀的电影,给人享受,给人感动;一首好的歌曲,给人力量,给人鼓舞;一段精彩的相声,给人欢笑,给人启迪。人民需要文化,时代呼唤着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建设和谐文化,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断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同时,我们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的生活。

(四)发展和谐文化,要营造和谐健康的文化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低级的文化产品会对人们产生负面的影响。如盗版书籍、淫秽色情的网站等等,这使我们社会整体效益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逐步健全管理体制,防止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加强科学、依法、有效监督,营造和谐健康的文化环境。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探索 篇9

毛泽东对和谐文化追求伴随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中, 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毛泽东追求的和谐文化是建立在对文化的本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整体考察之上的。

一、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 (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 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 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毛泽东通过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及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创造性运用, 揭示了文化的本质, 准确地阐述了文化、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一旦发生变化或大幅度发展, 其文化形态也应随之转型或大步前进, 构建适于该种经济和政治生活并为之服务的新文化。因而, 这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化, 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依据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 结合文化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积极推进文化体制的变革, 构建反映当前我国经济与政治的和谐文化。同时, 还要依据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 提出和谐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 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无疑正是基于对毛泽东思想文化思想关于文化的本质及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论述的深刻领悟和对客观现实的透彻分析之上的。

二、定位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是人民文化,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 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从文化应当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 毛泽东反对割裂普及文化和提高文化的形而上学观点, 强调要“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起来”。提高必须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而普及则应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只有辨证地对待普及与提高, 才能做好文化的服务功能。同时, 要想搞好文化建设, 还必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能密切联系群众、热衷于群众事业的文化队伍。毛泽东指出:“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 必须联系群众, 而不要脱离群众。”毛泽东有关人民文化的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 无疑对和谐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 我们应该切实贯彻这一方针, 健全文化工作队伍, 激励人们解放思想, 抛弃与现阶段社会不相适应的理论与观念;同时, 应该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努力造就适应社会各个层面需求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新人, 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

三、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形成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向前发展的战略性方针, 是毛泽东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其实质是承认社会主义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事实, 是正确对待不同于物质生产世界的人的精神世界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毛泽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 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其要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 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 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 而不应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双百”方针是在党和国家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下提出的。此方针的提出, 无疑是想摆脱旧有的苏联模式, 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科学事业的新道路。就“双百”方针本身而言, 它体现了对艺术与科学的基本性质和特殊性质的充分认识和完整把握, 以及对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这一客观现实的承认, 符合艺术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规律, 符合文化工作的规律。但是“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也有一个政治保证, 在我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 应当如何判断我们的言论和行动的是非呢?毛泽东提出了六条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 这两条保证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主义性质, 对我们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明确了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态度

毛泽东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无产阶级事业的现实需要出发, 科学地探讨了中国新文化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问题。他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 因此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 决不能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予总结, 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但尊重历史文化遗产不等于盲从。毛泽东强调采取辩证的批判手段, 运用辩证法来扬弃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说, 对待传统遗产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理性的批判是一个取舍、升华和再创造的过程。只有这样, 文化才能进步。对待世界上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也是如此。

毛泽东说:“对于外国文化, 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 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他要求中国新文化建设面向世界, 实行对外开放, 在对外交流中吸纳、融会世界各民族的进步文化。他说:“中国应当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 作为自己文化粮食的原料。”但是, 要根据中国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来选拣、吸纳外来文化, 要将外国先进文化“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创造出自己的、有自身特色的东西。

概括地说, 在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问题, 毛泽东主张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采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这一思想, 为和谐文化发展当中借鉴其他文化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

[2]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6年。

[3]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年。

[4]张仲宁.和谐文化刍议[J].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 第6期。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篇10

一、中国和谐文化的思想构架

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文化直接以文化方式体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和谐理论, 主要是通过他们的和谐发展观体现出来, 其中所折射的和谐理念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的思想依托。

(一) 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观。

中国传统的和谐观通过“和”文化表现出来。中国文化在很多人的视野中被视为“和”文化, 这一点已有诸多论证和著述。“和”文化是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是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方面关系时, 注重各方面关系的协调, 通过缓和矛盾与冲突, 最终达到生死共存、互惠双赢的理念学说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古往今来, 企盼和谐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从“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学而》) , 到“天地之气, 莫大于和” (《淮南子·氾论训》) , 都显现了古代先哲对和谐的推崇和追求。《左传》所描写的“如乐之和, 无所不谐”更是对社会和谐的生动概括。在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中, 人类和万物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的, 这样, 传统文化对人生价值取向的定位, 就有注重整体的鲜明特征, 强调个体对社会整体的责任, 当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主张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一理念, 引导中国人形成克己奉公、以大局为重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并推演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崇高气节为人们千古传诵。正是这种传统的“和”文化, 为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不可否认, 中国传统的“和”文化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但是通过对它的整体梳理和科学扬弃, 它依然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

(二)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述的这种“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在当今社会仍广泛地存在着, 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在文化上可以有集中表现。如何对待这些冲突, 在所提出的各种解决路径中,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选择或创造条件、寻找对立两方的联系点或共同点, 促使矛盾的转化, 最终达到统一。列宁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 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统一, 是怎样 (怎样成为) 统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统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作僵死的、凝固的东西, 而应该看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彼此转化的东西。”因此, 斗争也是和谐的一种手段。而对于和谐后的结果, 恩格斯曾做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一直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而其中每一个意志, 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 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 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 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 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 但是, 各个人的意志——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 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 一个总的合力, 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 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 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 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由此可见, 几个冲突的事物在磨去棱角后达到和谐, 必然会产生一个新的结果, 这个新结果吸收各方的意志, 是与原事物截然不同的, 它相对于原来几个事物都是创新和发展。所以, 和谐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础, 创新和发展是和谐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和谐发展观所透视出的智慧和远见, 在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中依然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三) 毛泽东的和谐发展观。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领导人, 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 也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文化观, 并且在积极继承的同时, 赋予和谐文化以新的内容。早在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同志就十分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在文化建设上, 他据此提出, 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纲领和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进一步提出文化建设要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同时, 他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谦虚谨慎”、“艰苦朴素”等思想观念, 既承载于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又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因此, 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又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四) 邓小平的和谐发展观。

邓小平非常关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他继承了上一代党的领导集体优良传统, 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 更加重视将新时期党的理论与实践同中国的先进文化相结合。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就是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同中国先进文化相结合的社会主义, 就是在发展中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提出了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 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提出了“两手抓”的战略方针。这一切所谋求的, 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现实发展的和谐、人的综合素质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

(五) 江泽民的和谐发展观。

在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日益加快的世纪之交, 江泽民同志做出了精神文明属于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判断, 采取了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 英明论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 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必须努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体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 对中国社会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做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

(六) 胡锦涛等新一代领导的和谐发展观。

“十五”时期起步的和谐文化建设, 推崇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使尊重人、关爱人、帮助人的理念成为和谐文化创建的主旋律。在胡锦涛总书记等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 在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观念广为传播, 它从主观上深层次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 进而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从客观上改善着人们的生存环境, 提升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 体现和谐精神的“十一五”规划, 为构建和谐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深得人心、富有吸引力的措施。比如, 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等。上述这些, 不只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一些具体构想, 且体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强烈的和谐文化理念和建设和谐文化的信心。

二、建设和谐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多元文化、趋同论等思潮与中国和谐文化建设之间的问题。

种族、民族、阶级、阶层、宗教、不同层次的利益群体和个体的存在, 是多元文化的客观基础, 而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信息社会的形成和计算机网络的充分利用, 则是多元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因素。目前我国文化领域有三种思潮值得关注:一是不承认世界多元文化的文化自大主义。这种思潮全面否定多元文化, 在今天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下它是行不通的。二是“把承认多元变成主张多元”的文化自毁主义。这种“指导思想多元化”, 实际是一种“精神自我分裂”的主张。但是“把承认多元变成主张多元”的文化自毁主义, 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三是中外文化趋同论。这是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一种理论, 是需要深入剖析和正确对待的理论。趋同论的出现绝非偶然, 它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它以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为背景, 以计算机的普及为物质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全球性信息交流为依托, 使“趋同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应该看到, 文化的趋同, 在一定层面具有促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进步和发展的作用。但是以趋同论取代文化的民族性, 进而否定文化的民族性, 显然是愚蠢的, 是一种“文化自杀”, 而这恰恰是国内外某些趋同论倡导者的目的所在。

(二) 大众文化崛起与和谐文化建设之间的问题。

当前大众文化的崛起, 是中国以往政治文化或启蒙文化向娱乐文化的转型, 也是从传统的审美文化向产业化文化的转型。在大众文化崛起与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一方面, 大众文化取代主流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发展态势强劲, 使意识形态阵地被大众文化挤占;另一方面, 众多的大众娱乐文化强化和突出了文化形式的感官刺激功能, 一味追求文化的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 消解了文化的思想蕴意和艺术价值, 加上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缺乏现代人文精神的灌注和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 使大众文化出现了浅薄、浮躁、媚俗、油滑以及不健康、封建迷信的内容。大众文化的这一发展态势不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这种文化环境的漫延会使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放弃理想信念, 滋生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事实也证明, 许多青少年犯罪与色情文化、警匪文化、武侠文化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大众文化市场的规范化运行和科学管理, 是和谐文化建设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有机制与市场机制关系的问题。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 主要依赖建国以来以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少年宫等为主体的网络体系,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文化娱乐方式的改变, 加上长期以来对文化建设投入过低, 它们目前已难以胜任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近20多年,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一些地区的文化投入不断加大力度,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但从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发展状况看, 进步不大, 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 公共文化的大众化、市场化运作, 首先需要转变政府职能, 在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投入的同时, 通过合理措施, 让已有设施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 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

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类似, 文化在城乡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 大中城市发达, 小城镇和农村相对单调, 甚至远远滞后, 这种状况至今尚未根本扭转。以2003年为例, 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总投入的2/3, 农村只有1/3。很多地方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非常落后, 有的地方严重萎缩, 文化馆和文化站或有名无实, 或有馆无舍, 或只剩下一块空牌子。另外, 由于中西部在资源总量、财政投入、发展速度上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其文化投入亦相应下降, 使中西部文化发展相对北京等文化中心和东南沿海地区呈现滞后状态。

三、中国和谐文化建设的现实可行性

(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政治保障。中国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 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先进文化, 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本质特征, 中国日益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 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政治保障。从1949年开始, 中国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 包括一系列的文化建设, 这中间, 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也有深刻的教训, 它们从正反两面为我们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有效借鉴, 为和谐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可以说, 我们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 是在高起点上进行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制度优越性和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淀, 使今天所进行的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强大的政治保障和丰厚的经验支撑, 这一切使我国的和谐文化建设必然走向成功。

(二)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在半个多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 我党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创立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使中国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仍然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和谐文化的灵魂所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

(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宝贵文化资源。其一,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时, 强调指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民族历经沧桑, 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 形成了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遗产。”其二, 重和谐, 求同存异,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强调“和为贵”, 提倡“宽和处世, 协调团结”, 其“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等和谐理念, 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目标的重要构成部分。这种传统文化底蕴, 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思想资源和世俗背景。同时, 建设和谐文化, 也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 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 也为我们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行路径。融汇古今、兼和中外, 中国所拥有的雄厚文化资源和全球性文化交流的大背景, 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走向成功的又一保障。

(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有物质保障。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 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任务就难以落实。”文化建设, 既有物化形态, 又有精神形态, 二者发展都需要资金投入, 都离不开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了, 才有钱办教育、搞宣传、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缩小城乡文化差异、发展主流文化产业、强化对文化产业的监督管理、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要求。

改革开放30年, 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改革开放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成果, 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十一五”时期, 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们将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扩大对外开放,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亦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将更加雄厚。

摘要:当今中国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 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它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传统和谐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和谐文化理论以及中共几代领导对和谐发展观的远见卓识, 使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其客观背景和原因。但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丰富经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日渐雄厚的物质基础, 使我们的和谐文化建设又具有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建设,现实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

[3].李德顺.用改革和发展营造和谐文化[J].北京:光明日报, 2005, 11, 14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1991, 7, 2

[5].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94.1.24) .人民日报, 1994, 3, 7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篇11

和谐是世界的本质,宇宙在和谐中运行,万物在和谐中发展,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是人类梦寐的最高理想。马克思说过:“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到数码航天的信息文明,几千年来,人类为之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生生不息。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朝气的文明古国,崇尚和谐、讲求仁爱、提倡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粹和闪光智慧,也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彰显了我们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前提下博采众长,求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的博大胸怀。

社会的和谐,归根到底体现为文化的和谐。构成和谐社会的条件有很多,但最基本、最重要的有三个:第一是物质基础,第二是法制环境,第三是社会文化。文化属于最高层次的因素,它是维系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人,而文化正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影响并决定着人的思想、人的行为。所以,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坚实保障,是和谐社会的灵魂所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乡、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但文化产品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增多;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开始形成,整个社会面临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等等。面对严峻的历史性挑战,更需要加快建设能尊重和包容无限多样的文化个性,鼓励文化创造与和谐绽放的文化观念,促进人类文明创新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正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源泉。

建设和谐文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和谐文化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彰显的是科学发展的理念。越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刻,越要注意和谐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有利于培育高尚的文化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篇12

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 是由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旗帜鲜明地反对在文化建设领域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模糊化”。

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 是由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中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起指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 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 代表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当前, 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 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抓住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键,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3.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 是由维护文化自身的安全所决定的。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文化发展的趋势呈现出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激荡的局面。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 另一方面要防止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的影响和渗透, 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而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以上关系, 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

4.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 是由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新挑战的需要所决定的。

当前,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但也必须看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媒的迅猛兴起, 思想文化交流呈现出分散性、便捷性和跨国界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更要采取切实措施,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建设和谐文化, 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丰富内涵

首先,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 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形态, 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现象、和谐本质以及和谐规律的总体思考和认识, 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纽带。

第三,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 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遵循的准则, 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保证。和而不同, 反映在文化上, 就是要承认不同文化传承之间的差异, 通过借鉴、吸收, 求同存异, 共同发展。

第四,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 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 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切实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

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和谐文化, 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 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二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面对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的客观现实, 我们尤其需要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够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社会理想。这个社会理想,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上一篇:结合部位下一篇:产后生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