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谐

2024-08-04

社会和谐(共8篇)

社会和谐 篇1

“和为贵”,“和气生财”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礼记〉里面〈中庸〉的一篇对“和”的结实非常好,它是这么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这是古人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今天,我们提倡“构件和谐社会”,那么,今天的和谐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可以用28个字来概括:民主法制,公平争议,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前20个字阐述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后面的8个字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口起来,和谐社会无非就是这两大方面,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外”。内外之间互相渗透不仅内部和谐了,而且外部也和谐了。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坦荡荡”容易和谐,“常戚戚”不容易和谐,无知则难理解人;不理解就难谅解,不谅解便谈不上化解。和谐社会需要包容,需要团结友爱!同样,稳定也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稳定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稳定的延伸。但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稳定,不是故步自封,不是抹杀矛盾,更不是死水一潭!我们所要构件的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和谐社会,是发展中的和谐社会,是敢于结实矛盾,善于话界矛盾的和谐社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活,我们的和谐社会才会生气勃勃,才能有所作用。

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人类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是一而二,二而一。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类要顺从自然;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类要跟自然做斗争。人类不应该做自然界的奴隶,一味的听命于自然还要抗洪干什么?一味的听命于自然界,还要消灭蚊蝇做什么?鸟类无所谓“益鸟”,“害鸟”,因为有了人才有了“益鸟”“害鸟”之分。自然界辨证发长的人类也应该辨证的看待自然界。人类的自然界的正确态度:一要保护,二要战胜。保护其有益于人类的一面是和谐,战胜其有害于人类的另一面也是和谐。

南立车村是武强县有名的小康村,但也有一部分村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为此,近两年来村党支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搞起了荒山种植,不但当地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村民的种植收入也明显提高,全村人心安定,团结融洽,一片详和的景象!可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构件和谐社会是多么重要!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匀称的社会,是行为规范有序的社会,是社会运筹科学得当的社会。从现在起,只要我们开足马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一个四海生平,万马碰疼的和谐社会一定会在我们手中变成光辉的现在!

社会和谐 篇2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没有文化, 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 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 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 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 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 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

(一)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

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 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形成, 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 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 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从表现形式上看, 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 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 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 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一个社会的和谐, 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 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 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二) 建设和谐社会, 是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 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 面向时代, 立足于现实, 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征, 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 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 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 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建设和谐文化, 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 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 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 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 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 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 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文化,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 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二)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 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 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 物质财富的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 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 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 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但是, 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 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 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 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建设和谐文化, 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 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 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立足现实, 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 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 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一) 建设和谐文化, 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

重和谐, 求同存异,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 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 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 强调“和为贵”, 提倡宽和处世, 协调团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强调“天人合一”, 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 强调“协和万邦”, 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 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 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 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 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 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 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建设和谐文化, 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党内和谐促社会和谐 篇3

还在倒时差中的卢伟光,被记者的电话打断了休息。

“我在美国已经看到中国新闻报道。昨天(12日)结束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显示执政党有意在制度层面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也预示着今后头等大事之一,就是解决突出的社会矛盾。”

卢伟光是上海安信地板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这位被称为“森林大王”的民营企业主,在巴西拥有1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前年,他随同胡锦涛主席出访拉美四国。

卢伟光认为,没有和谐的社会环境,民营企业做不到可持续发展,也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有大的作为。

卢伟光不知道,他在美国就开始关注的“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时下中国最热门的词汇。

明确方向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党首次提出的全新概念。”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高新民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表示,她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理念的进一步提升。

10月11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闭幕,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随后通过的公报中,关于“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概念的提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高新民认为,促进党内和谐的理论提出,应该追溯到十六届四中全会,尽管当时没有明确提出党内和谐的理论,但是其中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而为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随后,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讲话,这一理论精神再次得到体现。

“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目的是集中研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问题。”中央党校党建资深专家叶笃初认为,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

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也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

高新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这一提法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后,被正式公开提出的。

但高新民表示,这一提法并没有以文件的形式正式公开发表。

时隔一年之后,2006年10月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叶笃初表示,公报中用一整段的篇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这一理论进行了表述,可以看出中央对于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明确。

同样,高新民也认为,公报中的“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十六个字,对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任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明确。

高新民表示,十六字方针的提出,进而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了各级党委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对于一些地方党委运用权力去干预行政事务的现象将会得到遏制。

不和谐因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本身是党提出的,”中央党校刘海涛教授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执政党的核心作用自不待言。

刘海涛还表示,在党与社会、党与社会成员的“矛盾”中,执政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解决的途径是,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实现党内和谐。

对于党内的不和谐因素,高新民认为,由于目前社会上有很多阶层,党内存在不同社会身份的党员,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从而决定了他们有不同的社会诉求。

高新民举例说,下岗身份的党员和掌握权力的党员诉求在某些方面肯定是不一样的,由于社会结构带来的党员身份多元化,因此,党内面临如何协调不同身份党员的诉求的问题。因此,提出党内和谐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带动了党的领导方式以及工作机制的转变,由此带来了科学民主化以及党内民主意志统一等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是目前党内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一直关注公共治理的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认为,党内和谐首先是一个学术概念,党内和谐也是对和谐社会进一步的理解。

同时,汪玉凯认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决于公共治理的和谐,而公共治理的和谐又取决于执政党自身的和谐,所以现在提出党内和谐是顺理成章的。

目前社会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都与党内自身的不和谐有直接联系。汪玉凯认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使共产党面临巨大的执政考验。除了以高超的领导艺术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外,党自身能不能保持权力行使的公正性,能不能保证所拥有的权力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不至于发生腐败,公共政策的制定能不能代表公平正义,能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考验很大,而这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是极其重要的。

“党内不和谐是整个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表现,也是公共治理不和谐的重要源头。如何解决党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他说。

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助于实现党政关系的和谐。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导卢先福认为,共产党执政以后,党政关系如何处理好,如何和谐,一直在探索,但是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卢先福认为,党的权力过大,权力过分集中,这跟市场经济制度完善是有关系的。目前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的案件仍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党的先进性,而且也是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维护党内和谐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

制度保障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一对于如何促进党内和谐,高新民认为公报中已经进行了高度概括。

近日,曾庆红在接受《学习时报》采访时表示,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结起来,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个是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同时曾庆红强调解决“不适应”,就是要增强全党同志对新的历史方位和执政使命的适应力;强调解决“不符合”,就是要帮助全党同志增强对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消极腐败因素的免疫力。

9月中旬,曾庆红在《学习时报》

上撰文分析了党建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时指出,在这次换届工作中,要认真总结过去一些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的教训,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同时,要严格按照中央纪委、中组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地方党委换届工作中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的通知》的规定办事,坚决防止突击提拔干部,严肃处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搞拉票贿选等问题。

实际上,早在8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就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三个法规文件。

对于目前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叶笃初表示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重视,三个文件的颁发表明中央在党员自身建设方面已经开始着手建立长效机制。

同样,六中全会的公报中再次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高新民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在党的建设理论中也是全新的提法。

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理论的提出,充分表明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完善党内的和谐,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

对于拥有7000多万党员、在发展中的大国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实现党内和谐,不仅是领导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党的本质属性的要求。

在六中全会公报公布不久,分析人士认为,党内和谐主要是思想和谐和组织和谐。其中舆论认为,组织和谐表现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少数与多数、组织之间、党员之间(包括党内干群之间)关系的和谐。各级组织决策科学、民主:纪律严明,执行有力;运转高效有序。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党员思想活跃,尊重多数,保护少数,具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一思想、化解矛盾、整合利益、凝聚力量和纠错防错机制。组织和谐以思想和谐为前提,以民主集中制和党规党法为保证,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关键。

为期四天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了,党内权威专家称,六中全会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说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第一个加强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建设和谐高校促进社会和谐论文 篇4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阵地,具备建设和谐校园的良好基础,完全可以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在全社会率先实现和谐,做出榜样,从而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力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而做出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阵地,具备建设和谐校园的良好基础,完全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在全社会率先实现和谐,做出榜样,从而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建设和谐的文化氛围 构筑和谐的思想基础

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和谐的文化氛围建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建设和谐的高校文化氛围,应重点抓好三项和谐文化建设:

1.民主法制的文化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特征。建设民主法制的高校文化,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行校务公开,积极发挥高校民主党派的校务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确保教职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二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依法治校上下功夫。三要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在按制度办事上下功夫。

2.公平正义的文化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和谐社会的目标取向是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倾听师生员工的呼声、采纳师生员工的意见,在高校形成公平正义的氛围,能极大地促进高校与社会和谐。高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类型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学生成才、学校发展与职工待遇、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绝不能片面强调一方利益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利益,更不能以牺牲一方利益来实现另一方的利益。要完善高校内部各种矛盾的协调处理机制,通过强调公平、沟通与合作来谋求各方共同发展。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强调为人处世公道正直,自觉维护社会公义。要培养大学生的清正、廉洁意识,为社会造就具有清廉之风的后备力量。要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社会正气,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歪风邪气。

3.诚信友爱的文化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链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高校形成浓厚的诚信友爱氛围。例如在建设学生个人信用方面,以国家助学贷款为切入点,在大学生中开展一系列“做诚信事,做诚信人”活动;在友爱方面,通过开展“一帮一”、“导师带徒”等活动,形成师生平等、互助互爱、融洽相处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大学生利用特有的知识、技术、精力优势,为学校和社会奉献爱心。目前,已经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假期“三下乡”活动,值得大力提倡。这一活动,不仅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爱心和同情心,也使他们在活动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意志,更有助于他们对国情的具体了解。

二、建设和谐的高校制度 提供和谐的体制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高校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既充分调动活力,又切实促进稳定的和谐制度:

1.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人事制度

人是最具活力的因素。社会要充满活力,就要尽可能使全体社会成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建立健全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高校人事制度。包括干部选拔和任用制度;干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专业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制度等。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

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高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在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高校发展要素参与分配的举措,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例如,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高校的产业中,允许以管理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的方式增强高校产业实体的发展活力。当然,高校分配制度建设中也要注重兼顾公平,防止收入差距拉得过大,这样才能保护和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3.维护权益、确保安定的制度

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只有建立健全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的`制度,高校才谈得上稳定,才有和谐的可能。当前,要维护学生权益,就要切实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要以就业为民生之本,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严格遵守各项政策规定,切实制止高校教育乱收费行为。要确保校园安定,就要建立健全高校安全管理和应急机制,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 做出和谐的环境示范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过程中,高校应努力建设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公园、乐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具体来说,要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1.美丽的校园生态环境

高校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是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做好学生公寓、教学用房、办公用房、运动场地等的功能分区;二是设计好校园交通布局,将各功能区联系为有机的统一整体;三是精心绿化校园,从而营造出舒适的校园环境。

2.舒适的工作学习条件

建设和谐校园的另一方面,是师生员工创造出舒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做到职工安居乐业,学生安心学业。对于教职工,就是要创造舒适的办公环境,包括良好的办公场所和现代化的办公设施。

3.良好的文化体育设施。

高校不仅仅是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课堂,也是大学生挥洒个性、舞动青春的天地,这就需要有良好的文化体育设施为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舞台。毫无疑问,高校应建设种类齐全、质量优良、数量够多的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来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健全大学生体魄。

社会和谐 篇5

涪陵区石沱镇 林英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十分巨大,社会上存在着庞大资金供需,金融活动也逐步活跃,金融交易工具十分丰富,交易形式也日趋多样化,金融机构和体系也应需而生,金融立法逐步健全,金融市场的监管也逐步合理,我国基本上形成现代金融体系,但他还是一个刚形成不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金融体系,在当经这个开放的世界格局中,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世界逐步一体化的金融活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促进具有中国的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有必要探讨出一个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中国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之间关系到广大农村经济运行的状况,也之间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但是我国当前城乡二元的金融体系严重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金融运作体系的现状进行简单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的表现,进而结合我国农村金融运作体系的实际,提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一、新时代使命下构建和谐农村金融体系

随着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和谐金融的定义也越来越广阔,但其本质和内涵始终围绕着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与经济的和谐,即金融能够很好地促进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二是金融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即金融能够很好地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是金融自身的和谐,即金融的各种要素结构,如金融组织结构、金融工具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等是完善的和多样化的,金融资源的配臵结构是平衡和优化的,金融活动中各类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兼顾和协调,广大社会公众

能够分享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成果”。第一个和谐是前提和基础,是后两个和谐得以继续的本质保障;金融与社会的和谐是其他两个和谐的制度保障,也是和谐金融所要达到的目标;金融和谐是经济金融运行的本质要求,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和推动力,是实现前两个和谐的基本条件。要建设和谐金融体系,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二)大力发展中小额信贷机构,避免制度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

1、完善农村中小规模贷款机制

尽管我国已经推出了农村小额贷款机制,并建立了农村乡镇银行等小规模针对性金融机构,但是小额贷款的发放及机制的发展跟不上农村经济运作的要求。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的丰富和资金的稀缺现象持续,农村个体或者小企业不断增多。农村市场上,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工业规模较小,农村服务业、建筑业、餐饮业、娱乐业等行业有待开发,所以,农村中小型企业在近期内将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对于在创业起步阶段和大规模投资阶段的农村个体及中小企业所需的资金规模并不大,只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规模贷款机制,提升农村乡镇银行的网点辐射,推动诚信机制和担保及技术扶持配套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体系必将快速的发展起来。这不仅需要观念的转变,还需要政策的扶持及农村经济的优先发展。

2、理清大型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加速发展县域小型的商业金融机构

首先需要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县乡级机构。鉴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的脱钩现象,可以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与其总行脱钩,将其改造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实现“双赢”。一来对促进农村中小额信贷的发展,二来卸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包袱”。具体改造的方式,可以与农信社合并,有条件的也可以改造为地方性商业银行。总之,要通过改造和改革来恢复这些机构的信贷功能,为农村中小额信贷服务。同时鼓

励新设农村中小型商业金融。在中央关于放开农村民间信贷政策的鼓励下,可考虑放宽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条件,新设一批民营的、独资的、合伙的、外资的或集体的县域小型商业金融机构,在充分发挥现有商业银行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中小金融机构适度竞争,满足农村中小额信贷的多样化需求。

(三)注重发挥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农业具有高度的风险性,其自身高投入、低产出的特征决定了农业在也是弱质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外界的扶持。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金融的发展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很多农村中小企业及个体无法满足商业性贷款对抵押和担保条件的要求,而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对抵押担保要求较低。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具体特征给我们的启示是,解决“三农”发展面临的资金难融问题,不能借鉴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简单的依靠商业金融机构,而是要充分发挥地方性资金以及政策资金在支农方面的优势,在发展各种特色地区性金融机构来支持农村发展的同时,全力发挥政府调节及政策支持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作用。用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来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村开发性金融机制和体系的建立,使开发性金融融入到 “县域经济 ”、“三农 ”和中小企业领域,更多地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项目的投资。

充分利用近阶段国家的大规模投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战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纽带作用,促进国家刺激内需政策在广大农村的实施。政策性银行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刺激内需的政策资金很好的利用起来,做到合理、有效、公平和及时补充农村金融资金的不足,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也可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完善。

(四)缓解金融抑制现象,消除金融二元结构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要缓解金融抑制现象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

金融改革步伐,放松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根据资金的供求、头寸、收益和风险因素自行调节利率,有利于合理配臵资源,能够引导资源的最优配臵,有助于提高整个存款金融部门的资金运行效率,并能够填补资金的供需缺口,缩小民间借贷的生存空间。通过金融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发展,推动我国金融的深化和广化,进而促进城市金融向农村的延伸和发展,最后带动农村金融的市场化和自由化。整个过程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我国一直以来的金融二元结构局面,缓解或者彻底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各种体制和机制矛盾,彻底改变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金融二元结构的消除不仅需要金融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也需要经济发展做基础以及政策制度的扶持。

(五)充分利用本轮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农村金融

本轮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无止境深化造成的,它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损失让人们明白了:金融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作为趋利的金融业,在现有领域遭受挫折后必然寻找新的获利空间。近几年高速发展的中国农村以及农业经济正好具备现代金融业进入的条件。基于此,金融危机后的金融业具备向农村发展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农村地区应该提前做好承接、引进和发展现代金融业的准备。

金融危机导致的农民工返乡潮也给农村金融的发展再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主要表现在:①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农民工返乡后带回了先进的观念,他们用先进的思维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其投资风险大大低于其他农民,这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具有金融知识和觉悟的人才返乡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更具备推动作用,在农村金融推广方面将取得良好的正面效果;③农民工返乡带回的大量资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只要能够充分把握住以上各种因素的有利方面,化“危”为“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将会全面有效运作起来。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差异、南北差异、城乡差异都极大的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模式。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区位的优势无论在自身发展方式的优化、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都走在了前头,而地域更辽阔的中西部丘陵和山区却依然停留在世界的边缘。由于差异化太大以及地域过于辽阔,区域中心极对边缘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拉动有限,区域产业链条无法向更远的地区延伸,以至于内地许多偏远地区被动隔离,经济发展方式失去变革的动力。尽管广大丘陵和山区在发展区域特色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规模、技术和观念跟不上,无法成为区域产业链条上的一点。在世界经济增长极中,我国是一个整体的区域经济体,部分地区发达,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并不能为我国区域经济的持久发展提供根本的动力。

二、和谐金融体系要求区域金融体制的完善

1、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散主要原因就在于金融的衍生和金融监管的放松,而我国真正的金融体制发育和改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尽管发展速度较快,但起步较晚,发育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金融发展体制不完善,广大偏远丘陵和山区缺少必要的金融发展体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够强,同时也无法将内外富余的资金利用起来,推动储蓄和投资的融合与转化,进而无法连接内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这种陈旧融资体系的弊端充分表现在灾后重建的间断缓慢的融资服务上;二是区域突围力量不强,当前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呼声虽然日益强烈,但是金融国际化的步伐依然缓慢,使得我国的国际金融话语权和主导力无法发挥和显现,同时也弱化了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金融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金融无法实现区域突围,必然导致经济的区域联系不紧密,也必然丧失在大环境中转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机会。

2、社会保障及思维观念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程度不高,局部性的区域不均衡,再加上人口多,基数大等因素,我国作为全球区域经济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障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这使得人们在收于不确定的同时又增加了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心里。由于特大自然灾害和金融风暴的突袭,广大偏远丘陵和山区的人们在忙于自救的时候根本无心顾及发展方式的转变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完善失去了中坚支柱。同时,各地方政府在贯彻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发展方式转变政策的时候结合了自身和当地实际,过多的追求总量而忽视质量,对创收较高的“三高一低”产业采取默许的态度;对出口采取以为鼓励的策略、在区域产业转移以承接上较少考虑环境和发展方式等社会和效率因素。大众观点认为:能挣总比不挣好,转变发展方式不能以降低发展速度为代价。

以上构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的主要阻滞因素,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突破这个阻滞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突破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主要经济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区域经济突破瓶颈实现历史飞跃,完成世纪目标的根本出路。要变革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不和谐因素,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进而达到富民兴区的最终目的,必要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明确的政策目标。变革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突破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以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为指导,建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指标评价战略体系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更新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实践的发展扬弃旧有的形式来适应新的实践的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具体地说,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优化,必须树立以下与科学发展观相符的理念体系:

第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更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观念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也为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地震以及金融危机对产业和市场的极大破坏也告诫我们必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方式就要将高技术和产业化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含量,提高中国工业化过程的质量和效益,大大缩短工业化的时间,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型;应该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发展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各产业的综合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一整套衡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考核体系

政府政绩、官员政绩的考核要转向就业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环境保护的增强以及民主、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等方面的进步,这些都应纳入到政府政绩、官员政绩的考评之中;要转向更加突出地注重全面降低发展成本、减少发展代价,特别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生态环境成本;必须冲破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念,树立新的以现代工业和信息文明为基础的价值观;同时还要要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代价过大、资源消耗过高、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加剧破坏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全面降低发展的成本。

(二)以改革为动力,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制度框架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必须以经济体制的转轨为前提,体制转轨是增

长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制度保证。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演进的关键,就是进一步进行深刻的制度变革,一方面矫正被扭曲的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经营管理体制等,另一方面让市场在资源配臵、制度变革和增长方式转变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制度,同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社会和谐 篇6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强社会治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积极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有力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了全旗经济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环境的日益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和谐社会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工作现状

目前,全旗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平稳,各类刑事案件、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治安案件的发案和交通、消防安全事故等均稳中有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成效显著,98%的矛盾纠纷都能得到及时调处和化解。在2010年11月旗统计局与旗综治办联合举办的问卷调查中,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7%以上,群众对政法综治工作的满意率达97.5%,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达到98.4%,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旗治安状况平稳,但距建设“平安土右”的总体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一是社会矛盾纠纷趋于复杂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利益格局的调整引发新矛盾,加上群众信访不信法的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矛盾纠纷日趋复杂,调处化解难度进一步加大。二是治安隐患仍较突出。土右旗经济社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转型期,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大量存在,极易引发新的社会治安问题。三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仍比较薄弱。由于社会治安资金投入不足,技防、物

防水平滞后,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治安防控能力不强。四是社会治安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治安管理方面,外来流动人口增多,公共娱乐场所和各类市场迅速发展,而管理措施未能及时跟上,导致违法犯罪和治安问题突出。交通管理方面,随着全旗机动车辆的大量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工作难度加大,违章行驶、超速超载、交通无序等现象大量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严重。消防管理工作方面,部分企事业单位消防设施陈旧、装备落后,特别是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安全隐患较多,消防安全防范工作与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三、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要始终坚持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一是要着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深入开展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专项整治和打假活动,特别要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等方面的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二是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组织引导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人员,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企业优化重组等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使城乡户籍管理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认真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工作,依法处理好涉及“三农”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引导、保护、发挥好农民投身农村改革发展阶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要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中之重。一是要努力提高对敌斗争的能力和水平。对各类邪教组织的捣乱破坏活动,特别是对各类非法家庭聚会活动,要努力做到预知预防,切实提高排查发现和防范打击能

力,牢牢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二是要努力提高防范、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全旗“大调解”机制,经常性加强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的排查,有效消除各类不安定隐患。全力推进涉法涉诉、重信重访排查化解和执行积案集中清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减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稳定。三是要努力提高严打整治斗争的能力和水平。要继续以侦破命案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打击暴力型犯罪的力度,深化打击“两抢一盗”、开展缉枪治暴、收缴管制刀具、追逃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要以最大限度地收戒涉毒人员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无毒社区建设,夯实禁毒基层基础工作。四是要努力提高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入开展“平安畅通旗”创建活动,切实维护辖区道路交通和社会治安的稳定。要进一步深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严格消防安全监督,减少火灾事故发生。要充分发挥护路联防组织的作用,确保全旗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要进一步强化公共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案,确保能够快速有效的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

(三)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要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作为重要载体。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大防控”体系,预防和减少各种违法犯罪。继续加强和完善我旗立体动态巡控机制建设和城市报警监控指挥系统建设,整合“110、119、122”报警资源,不断加强全旗保安队伍建设,有力实现对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有效控制;推进社区、单位防控工程建设,要求新建住宅小区和重点单位全部安装电子监控系统,着力提升全旗治安防控水平和防控能力。二是要全面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工程。继续加强公安“三基”工程建设、乡镇综治委(办)建设、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社区(村)综治工作站建设、基层“两所一庭”建设和法检“两院”的基础建设,使政法单位真正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强化流动人口的治安管控,逐步建立信息主导流动人口管控模式,实行管控效能的最大化。要强化社会管控措施,组织开展对违法犯罪高危人群的排查管控,有效预防、减少个人极端事件、案件的发生。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管理整治,重点加强对枪支弹药及危爆品的管理和清理整顿,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创新治安管理服务模式。坚持便民利民原则,不断延伸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变“群众上门办事”为“干警下乡服务”,使农村、社区治安有新面貌、社会稳定水平有新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有新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新社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要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根本目标。一是要以“大学习、大讨论”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把在政法部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对全体政法干警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深化广大政法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事关政法工作方向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牢牢把握政法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努力造就一支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的政法队伍。二是要以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目标,继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以张章宝同志为学习榜样,认真总结政法部门近年来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抓住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岗位、环节,进一步完善操作性强的执法行为规范,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真正使政法干警的各项执法活动、各个执法环节

都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坚决杜绝执法上的随意性,最大限度地扩大和落实警务、检务、审务、所务公开,非涉密案件、各个程序要“阳光作业”,使群众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篇7

着眼新高度,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要求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必须着眼于以下三个高度, 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其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理解和把握这个新高度要从以下三个“新”着眼。其一是新成就。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 使我国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00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052美元, 经济总量超过了法国和英国, 跃升到世界第四位。经济的发展, 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其二是新形势。正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的那样:“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世纪新阶段, 人民群众有着新的期待。其三是新期待。当前, 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期望更高, 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更强, 要求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呼声更高。在新世纪新阶段,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就是要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全面发展需要。

在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上达到一个新高度。一方面, 我们要尽快把思想认识提高到“6·25”讲话上来, 自觉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 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面临的复杂形势和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进一步把握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 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另一方面, 我们又要脚踏实地, 贯彻落实, 主动用讲话精神指导实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决策、科学实施。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把握新方位, 深刻认识推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实现条件

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必须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找准经济社会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 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新方位。全面分析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因素, 深刻认识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

深刻认识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历史条件。翻开历史的长卷, 我们可以看到, 中华民族有过光辉灿烂的业绩, 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这是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上各文明古国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方面。在16、17世纪以前,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方面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写道:“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 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水平, 就是到l5世纪, 也还远远超过欧洲。”据他统计, 从打通丝绸之路到18世纪, 中国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的重大发明创造就有30多项。我国的四大发明, 对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特别是对欧洲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 马克思曾高度评价说:“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以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始终是推进中华50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所以,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发展史是我们顺利推进科学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之根和现实依托。

深刻认识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现实条件。第一, 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是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政治保证。安定的社会局面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无论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党的领导, 可以说当前我国各项政治制度的运行与过去相比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党的领导坚强有力、依法治国深入人心、人民当家作主意识增强等, 这些都为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第二, 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发展的高度重视, 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更是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第三,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是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社会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加快发展, 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更是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旺盛期。第四,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为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了动力源泉。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 人民群众的客观需求为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了动力源泉。

探索新思路, 不断增强推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推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开展各项工作的追求目标和工作中心, 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新要求, 把握人民群众对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新期待, 认真学习、深入贯彻, 不断增强推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加强教育, 尽快形成最大社会共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推进科学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 打牢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一要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不动摇。二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 武装党员, 教育群众, 打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三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行之有效的手段, 让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深入人心, 使科学发展观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所实践, 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 凝聚力量。

加强领导, 形成新的发展自觉。一是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 创新发展理念。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 统筹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努力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二是把推进科学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的考核体系, 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科学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进程中不断取得新成绩。三是自觉形成推进科学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新格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尽快形成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政府部门分工负责、依法管理, 社会各方面积极支持、广泛参与新格局, 推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实现新的突破。

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篇8

深化平安创建。切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以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建设、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切实落实平安创建各项措施。提高平安创建工作质效,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一是健全大调解机制。重抓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建设,实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全覆盖;重抓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纪调对接,拓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渠道;重抓调解工作的排查研判、接待受理、分流指派:协调处理和检查督办工作,规范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重抓调解队伍教育培训,培养一批调解专家、调解能手,确保矛盾纠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98%以上,确保不发生民转刑案件。二是完善大防控体系。策应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外来流窜作案增多,犯罪的智能化、暴力化、动态化加剧的趋势,努力适度超前。积极应对。三是加快推进科技防范建设。坚持政府扶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快乡镇、道路治安卡口、重点单位、公共复杂场所、居民居住区技防建设,在所有镇均已建成治安监控中心的基础上,努力使全县公共复杂场所、重点单位、大型商场超市、居民小区技防设施安装率达100%。四是加强社会面巡防控制。建强县城区巡防大队,组建镇巡防中队,用活护村队,发动各界群众参与群防群治,构建覆盖全县城乡的县、镇、村三级治安联防网络。继续保持严打整治的高压态势,增强治安防控快速反应和实战打击能力,稳准狠地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让本地犯罪分子不敢作案。外来流窜犯罪分子不敢来洪泽,来洪泽犯罪也逃脱不了打击。五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突出抓好外来人口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等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加强消防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和危险物品管理,预防和减少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完善信访机制。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一是完善渠道畅通机制。在巩固县长热线、矛盾调处中心接访等信访渠道的基础上,把县四套班子各位领导和各镇、各部门主要领导的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向社会公开。同时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定期开展联合大接访活动,确保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通畅,问题化解及时到位。二是健全排查预警机制。以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目标,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对因信访问题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快构建县、镇、村、组、户五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加大排查调处力度和密度。密切掌握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异常信访行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员、重点问题,超前做好化解、处理、稳控工作。三是落实包案处理机制。严格执行信访会办制度和查办督办制度,健全重点人头、重点信访问题包问题调查、包解决处理、包教育转化、包稳控处理、包依法处置“五包”责任制,构建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四是建立信访救助机制。设立信访专项财政救助资金,重点用于信访弱势群体解困援助。为有困难的信访老户提供创业培训和资金帮扶,引导信访老户停访息访、创业致富。五是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并执行信访保证金制度、定期通报、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信访效能监察,加大对越级集访、赴京上访、非正常上访和特殊时期重点人头稳控的考核,对出现重大信访问题的镇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完善后备干部在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制度。将成绩突出者优先向组织部门推荐,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信访、关心信访、支持信访的良好局面。

加强法治建设。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围绕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两大重点,打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是抓好普法宣传。着力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镇村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青少年学生等五大重点群体的学法用法守法,带动和推动全社会学法知法、依法办事。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更加有效、更加简便易行的评议考核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向社会承诺,请人民监督,让人民放心”活动,加强对公开承诺的跟踪检查。确保做到执法权力阳光运行,公开透明。三是推动司法公正。认真落实执法规范化建设各项措施,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开展年度执法质量综合考核。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增强社会效果。四是兴办法治实事。围绕民生帮扶,每年兴办一批法治实事,着力解决好上学贵、看病难、假冒伪劣农资、食品药品安全、企业环保、征地拆迁、游戏网吧监管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好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逐步放宽法律援助条件,降低法律援助门槛,确保符合条件的特定困难群体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帮助弱势群体维护法定权益和公平正义。

(作者系中共洪泽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上一篇:乡村教师简要事迹材料下一篇:2024新版GSP药品质量保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