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理财社会论文(精选10篇)
构建和谐的理财社会论文 篇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关系是否和谐, 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的重要标准。
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并不是用人单位或者政府相关部门单独依靠自己力量能够解决的, 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机制, 在用人单位、员工、政府、工会组织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够发挥作用。
建立用人单位企业文化氛围
要依法建立劳动关系, 严格按照《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使法律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就自身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得以实现。
美国《幸福》杂志曾发表了人们最愿意在其中工作的100家美国公司名单, 人们之所以愿意在这100家公司工作是因为:
1.员工能够获得平等的尊重, 经理人员和员工是一种亲密的朋友关系, 同事之间也是一种友好的协作关系:2.员工能够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 具有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条件, 员工在工作中能够获得成就感:3.员工能得到许多预想不到的福利:4.员工努力工作能得到丰厚的报酬。
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有和谐的劳动关系的企业才能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企业。
要成为一个具有和谐的劳动关系的企业, 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一是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氛围。互相尊重是指企业主管与员工之间的自重和尊他。二是营造一个加强沟通的氛围。企业内部上下级的沟通、同级间应制定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沟通制度。三是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的氛围。众多的跨国公司都把总部设在环境舒适、环保、健康的绿化生态区内,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建立各级政府监管机制
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 依法行政, 通过提出立法建议和出台行政规章, 促进和扩大劳动就业, 制定劳动标准,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关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职工群众的劳动安全卫生, 加大对困难职工群体的扶持力度, 建立三方 (政府、企业、工会) 协商机制, 完善畅通劳动争议诉求渠道, 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行政部门要督察劳动关系。劳动行政部门既是政府的组成部分, 也是代表政府主管劳动工作的机构, 可通过三方协商机制, 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突出问题, 履行督察的职责, 发挥主管的作用。同时还应依法对本区域内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规的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对违规违法问题提出纠正意见或采取处罚措施, 以达到规范、调整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目的。
健全各级工会组织的参与机制
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认真把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基本任务, 坚持和完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制度与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工会宏观参与机制、基层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职工民主管理机制、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制、工会劳动争议预警和处理机制、帮扶机制;通过基层工会吸纳职工入会、扩大工会覆盖面;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落实职代会审议企业重大决策;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等渠道和方法, 以改制企业和非公企业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困难职工群体为重点, 切实维护他们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权利、精神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
强化员工法律维权意识
员工既是企业生产发展的主体又是劳动关系双方中的弱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犯, 因此, 应该加强法律维权意识, 善于维护劳动关系。员工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用表现获得权益。要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努力完成劳动生产任务, 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实现人生价值;二是依法维权。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要通过正当途径据理力争, 必要时应拿起法律武器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三是依法组建工会。通过工会组织诉求自己的合法权益, 变个人维权为组织、集体维权, 以降低维权成本, 增加胜诉几率。
综上所述, 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是一项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关键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推动建立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用人单位也应密切结合本单位实际, 积极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探索劳动关系问题的解决办法, 为建立和维护稳定的劳动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更正启示
本刊2007年5月《批发市场招商“秘诀”》一文中, 作者张巨才的单位添加为“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因编辑疏漏, 特此致歉并更正!
构建和谐的理财社会论文 篇2
街道办事处作为区委和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好基层作用,进一步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是一个亟待解决和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新时期的街道社区工作,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服务居民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社区和谐文明程度为出发点、落脚点,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模式。
一要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搭建居民参与新平台。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为建设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保障居民群众的选举权。要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居民参与权。要积极探索居民自治由间接民主到直接民主的新模式,建立楼院协管会组织,倡导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建立起从办事处到居委会再到楼院的三级自治网络。
二要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打造社区服务新品牌。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更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排头兵。街道办事处应精心设计自己的社区服务品牌,使社区服务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要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通过提供多种形式和渠道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服务和援助。要推进社区救助服务,突出抓好救助保障工作,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要积极完善居委会社区服务网点建设,使社区的综合服务面积达到标准。要以街道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和社区居委会信息网络管理平台为依托,建立热线电话救助网络和社区智能服务网络,实现社区服务的信息化管理。
三要大力改善社区卫生环境,建设环境优美新社区。良好的社区卫生环境与居民群众息息相关。办事处应尽快顺应城管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确立街道工作新目标,全面整治道路、楼院和楼道,提高街道卫生工作整体水平。切实做到城管工作上门服务到位、了解社区卫生状况到位、反馈处理意见到位。通过周走访、月检查制度严格落实城管卫生工作时效机制。同时,要普及环保知识,建设绿色消费社区,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四要加强社区治安管理,探索平安建设新模式。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联动体系,规范专群结合的治安防范队伍和安全监控网络设施,多措并举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要扎实开展家园护卫和平安创建活动,把日常检查、集中整治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严密防范和妥善处理各类突发群体性事件。要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对安置帮教人员推行感动教育,降低社区发案率,提高居民群众安全感。
构建和谐的理财社会论文 篇3
社会网络理论 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
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没有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与进步,更没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社会网络理论根据各节点(个体)对网络结构平衡的不同作用,为如何构建和谐稳定的师生网络提供了可靠依据,分析师生互动关系模式,可增强师生间的交往意识,提高师生交往效果,促进师生关系和谐,亦可丰富和发展社会网络理论。
一、社会网络理论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是关于人与组织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理论,其以个人为节点,人与人之间进行复杂或简单交往构成社会关系网络,关注个体、团体、组织和系统的关系模式。[1]社会网络理论源于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并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服务。
1.社会网络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最初出自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Radcliffe-Brown)。[2]布朗将社会网络定义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一群特定个体之间的一组独特联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一种持久的稳定的交往。[3]自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诸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思考社会生活中的结构网(fabric web),并从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构建了社会网络的理论框架。
2.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内容
社会网络理论假设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且这些行为结果与行为人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密切相关。其主要包含“强弱联系”、“社会资本”和“结构洞”三大核心理论。
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在1973年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the Weak Tie)一文中最先提出联系强度的概念。他从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性和互惠性四个维度将联系分为强联系(Strong Tie)和弱联系(Weak Tie)。强联系一般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发展起来,群体内或群体间联系密切,利于隐性知识的流动;但成员间相似性高,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通常相同,所以通过强联系获得的信息资源常是冗余的。弱联系则发生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群体间,群体间异质性较大,跨越不同信息源,能充当信息桥梁,将其他群体的信息、资源带给本不属于该群体的某个个体,并通过个体在群体内传播。
林南(Lin Nan)2005年在《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一书中指出:“社会资本是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4]他还提出社会资本的三大假设:地位强度假设、弱关系假设、位置强度假设。地位强度假设认为:“初始位置越好,行动者越可能获取和使用好的社会资本”;弱关系假设认为:“关系越弱,自我越可能获取好的社会资本”;位置强度假设认为:“个体越靠近网络中的桥梁,他们在工具性行动中获取的社会资本越好”。总之,网络参与者自身占有的资源越多,在网络中的中心度就越高,与其他参与者的交往机会越多,获得发展的机会也越多。
美国学者博特(Ronald S.Burt)在1992年《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结构洞(Structural Holes)理论。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少数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无直接联系或关系中断(disconnection)的现象,即拥有互补资源或信息的个体之间存在的空位,从网络整体来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因而称作“结构洞”[5]。如下图,C作为A、B两团体间的唯一信息桥将两个分裂的组织联结起来,形成有联系的组织,同时它们三者之间也构成了结构洞。胡凡刚,包惠民等学者认为:“C利用其位置优势,从而可以拥有获得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权力,是否有效地利用结构洞可以决定组织是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还是向消极的方向发展”[6]。
图1 “结构洞”示意图
二、社会网络理论视域下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的功利化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和谐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师生关系本为纯洁互助的人际关系,新时期受庸俗商业思想与功利主义的影响,师生关系已然异化。正如鲁洁所说:“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的本真的意义,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7]为了孩子在学校得到更多的关注,家长给老师请客送礼的现象已见怪不怪,师生间的人际交往凸显着功利性和工具性目的,而价值性目的受到忽视。
2.师生关系的单一化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群体间紧密的、多样化的联系有利于促进群体内外的信息交往,紧密的强联系有利于群体人员间传递隐性知识。班级授课制下,师生间的交流与对话主要发生在课堂上,此外没有更多的接触。单一化的师生关系导致师生间关系疏远,使师生在心理上产生芥蒂,甚至产生不良的心理体验。冷漠疏远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表明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或畏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师生间存在沟通上和心理上的鸿沟,致使师生在课堂外无“交情”可言。事实上,师生关系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授受”,更是以情感、思想等为纽带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关系。杜威也指出:“社会通过传递过程而存在,传递是年长者把工作、思考和情感的习惯传达给年轻人。”[8]
3.师生关系仍存在权威-服从倾向
林南(Lin Nan)认为:“处于某种战略位置(location)或等级位置(hierarchical position)中的社会关系能够为个人提供以其他方式不易获得的关于机会和选择的有用信息。”[4]教师作为“术业专攻者”,相对于学生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本,地位相对于群体内其他成员更重要,这是教师能够树立权威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学生社会资本增加途径多样化,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但教师传统“师表意识”致使其难以转变控制的权威理念,“独白式”、“布道式”等教学方式仍为教师最主要的权威表现,这些权威由内而外地控制着学生的行为,指引学生走向服从的一边;学生对教师的“原始依赖性”致使大部分学生难以突破心理障碍挑战教师权威,新型师生关系仍存在权威-服从倾向。
4.师生关系结构存在失衡倾向
盛亚、范栋梁等学者认为:“占据中心位置的个体可以获得更多更新的非重复信息,并具有保持信息和控制信息两大优势。”[9]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主要通过“好学生”和班干部来进行。“好学生”与班干部作为教师与其他成员的桥梁,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占据整个班级社会网络的重要位置,成为社会网络中的“优越主体”,控制和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负责的对7所小学705名五年级学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数学成绩还是语文成绩,“干部”学生中的“好”者比例都要远远高于“群众”学生中的“好”者比例,“干部”学生中的“中”者比例远远低于“群众”学生中的“中”者比例,而“干部”学生中的“差”者比例近乎为零。[10] 可见失衡的师生关系结构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社会网络理论视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1.增加师生交往频率,关注师生网络
社会网络理论关注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及结构,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形成的文化对群体及个体发展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消极的社会环境和薄弱的社会关系限制着思想流通与实践。[11]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依赖于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师生关系去功利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增加师生交往频率,增强师生间的强联系,建立密切的交往关系,从而促进师生间诸如道德品质等隐性知识的传递。
关注师生关系网络,有意识地将构建和谐的师生网络是增进师生亲密关系的有效途径。开班时举办促进师生了解的“破冰活动”、班会、附有班级荣誉的集体活动等都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2.拓宽师生联系途径,加强强弱联系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建立强联系有利于亲密群体内部成员的关系,为隐性知识的传播提供条件。而弱联系可促进团体间的交流,为团体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功利化、单一化的师生关系说明师生间的强联系薄弱,反映出师生间亲密关系的缺失。师生联系途径的多样性有利于师生关系去单一化,实现多元化。建立师生间的强联系,主题活动、兴趣小组都是实现密切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学生和教师根据兴趣爱好及其他原因形成的小团体内联系密切,容易建立起稳定的强联系,而与其他团体的联系较少,弱联系薄弱,新的资源和信息难以传播,不利于团体的长足发展。举办全员参与的活动是增强强弱联系的重要途径。如举办师生间的座谈会、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微信、微博等)、师生共同参与的趣味运动会等。
3.合理调配师生社会资本,彰显民主平等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占有较多资源的成员在团体中占有重要位置,更容易发展成为社会网络的中心。教师在知识、阅历等方面的社会资本相对比学生丰富,因而教师在师生网络关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容易成为网络的中心。从而在教学环境中,教师比学生享有更多的权利。如过分强调教师权利,于学生构成“压迫性”气场,使学生形成潜在的或显性的“向师性”。
合理调配师生的社会资本旨在保障师与生在网络关系中的地位。其路径有三:通过师生交往与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环境,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打破“权威-服从”局面;帮助占有较多社会资本的教师放下“权威架子”,鼓励占有较少社会资本的学生虚心获取社会资本的同时敢于挑战“权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下放给学生更多权力,设立可体现学生特长的“班级小岗位”,体现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4.关注师生关系结构,构建有机课堂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结构洞的存在有利于掌握较多社会资本的管理者对其他成员的控制,也为其获取更多社会资本提供便利,但不利于密切群体关系。班干部及“好学生”占据师生关系网的优越位置,甚至形成师生交往的垄断;而不占优越地位的学生感到不受重视,不利于其自信心的形成,导致部分“学困生”难以进步,而有机课堂要求所有师生共同成长。
避免结构洞的出现实质上要平衡师生关系结构,关注师生交往的“平铺性”,避免只注重某一程度学生的“层次性”交往。这要求教师要关注班级每位学生,使学生能够感到他们是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发现学生的特色及专长,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在网络中的价值;减少甚至消除师生交流中介,实现师生“我—你”直接对话。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真正地成为网络中独具特色的成员。
————————
参考文献
[1] Nienke M.Moolenaar&Alan J.Daly.Social Network in Education:Exploring the Social Side of the Reform Equ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12(11).
[2] [美]约翰·斯科特著.社会网络分析法.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 黄玮强,庄新田.复杂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创新合作与创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4] [美]林南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姜卫韬.基于结构洞理论的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6] 胡凡刚,包惠民,刘玮.社会网络视角下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3(8).
[7] 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l(4).
[8] 杜威.我的教育信条.赵祥麟,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9] 盛亚、范栋梁.结构洞分类理论及其在创新网络中的应用.科学学研究,2009(9).
[10] 靖东阁.论考选世界中的师生互动.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
[11] Kara S.Finnigan & Alan J.Daly.Mind the Gap: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 in an Underperforming Urban System.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12(11).
[作者:胡亚慧(1989-),女,河南周口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胡兴元(1989-),男,河南信阳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社会资本视角下和谐组织的构建 篇4
2006年10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也成为我国未来国家建设的总体性、政策性的指导思想。当今世界, “和谐”作为时代主题的地位日益凸显, 社会和谐, 即社会关系的和谐, 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组织之间的和谐, 而组织作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然要实现组织的和谐。
从和谐社会所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看, 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核心。没有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因此, 和谐社会的内涵中隐含了一个基本假设前提———“社会资本”。即, 和谐社会的构建, 以我国社会资本的发育状况为转移。只有人与人之间保持团结、互助、合作与信任的关系, 全社会形成互惠互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 整个社会才能齐心协力为共同目标努力, 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信任、规范和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组织作为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不管是营利性组织还是非营利组织, 其内部成员之间结成的关系网络以及组织制定的规范都是组织得以生存和正常运转的充要条件, 而信任则为组织实现和谐提供了可能, 这也使从社会资本视角下来研究和谐组织的构建问题变得可行而有意义。
二、组织社会资本内涵解析
尽管对于社会资本, 不同学者的表述有所不同, 但其基本的意义和指向是相同的, 都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资源, 它为结构内的行动者提供便利的资源, 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形式。因此, 本文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建立在信任、规范和网络基础上, 嵌入在现有稳定社会关系网络和结构中的与预期功能一致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
基于社会资本的内在规定, 结合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客观事实, 本文认为组织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信任、规范和网络基础上的, 嵌入在组织现有稳定社会关系网络和结构中的, 通过社会结构使组织不断增长, 促成目标达成的各种实际或者潜在资源的集合。
关于组织社会资本的组成, 学术界的意见比较一致。一般来讲, 可以将组织的社会资本划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组织内部社会资本指的是组织内部存在的、有利于推动组织成员信任与合作、促进组织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 从而增强组织内部凝聚力的人际关系网络。具体包括存在于雇员之间的社会资本、存在于雇员与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资本、存在于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资本和存在于各部门之间的社会资本, 包含了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 知识型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度, 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 团队学习和组织文化的重要性等。组织外部社会资本指的是组织外部存在的、有助于组织摄取各种稀缺资源的社会关系网络。包括组织与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咨询机构等之间的商业网络, 组织获得知识来源的信息网络, 组织与公共研究机构、技术转移组织、大学等之间建立的研究网络, 组织高层经理人员和知识型员工与外部的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之间的个人关系网络, 等等。
组织良好的社会资本可以培养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 降低组织之间和组织与其他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尤其是搜寻和信息成本、讨价还价和决策成本、监控和执行成本, 加速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流动。
三、和谐组织内涵
组织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 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组织不同于群体, 组织有着严密的结构和明确的目标所谓和谐组织应该是协调的组织, 是构成组织的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要素层面共同达到内部的一致与外部的协调的组织, 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组织的有效性, 即在保证组织内部、组织内部与外部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关系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作为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不管是营利性组织还是非营利组织, 其内部成员之间结成的关系网络以及组织制定的规范都是组织得以生存和正常运转的充要条件, 而信任则为组织实现和谐提供了可能。
四、组织中的信任
在构建和谐组织过程中, 信任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只有在信任度较高的情况下, 组织才有可能处理好组织内、外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网络,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为己所用。信任是组织社会资本得以产生的基础, 是未来管理文化的核心, 它作为组织适应当今千变万化的商业竞争环境的一种手段已经日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
对信任的研究起始于社会学领域, 后来逐渐扩展到经济学、管理学等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 管理学开始强调将信任作为核心要素来开发管理和组织的新范式。本人认为, 信任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一种预期, 是坚信我们所依赖的人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的预期。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 信任是一种资源, 与组织发展所需的资金、厂房、原材料等资本不同, 信任是一种“软资本”, 是组织社会资本之源, 是组织发展所必需的关键性的竞争手段, 对其运用得到则可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
我国正处于转轨经济时期, 计划经济体制规则渐渐失效, 健全的市场经济规则还在逐步的建立之中, 法制型的社会资本严重缺失, 而传统的以“家”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却十分深厚, 使得很多问题需要通过非正式关系渠道来解决。正因为如此, 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在中国相对于制度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来说在资本积累、组织发展等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从信任角度对和谐组织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构建基于信任的和谐组织
(一) 建设信任机制, 使其制度化。
对一个社会来说, 一种信任的制度以及对制度的信任是尤为重要的。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期, 由于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形成了传统规则的失范与新规则的残缺并存的局面, 导致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表现为组织间普遍缺乏信任, 正常的交易活动和有效的合作关系难以展开和发展, 严重制约了组织经济效益的改善和竞争力的提高。
不断完善信用机制、增强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信任程度, 这也反映了当今科学、技术、知识与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相关与复杂交互。信任是构建良好社会资本的基础。信任如其他道德资源一样, 用进废退。尽管信任是逐步建立的, 但其消失却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而且一旦信任遭到背叛, 重新建立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成本, 因此组织应该重视对信任的保持。可以将信任制度化, 建立一套能够令组织成员产生信任预期的制度和机制, 以制度来维系成员之间以及成员对组织本身的信任, 形成保持信任的组织习惯。
(二) 建设讲诚信、尊重人的组织文化
在实现组织信任过程中, 诚信和以人为本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 设计有利于诚信行为的相互关系和集体制度, 是建设信任文化的刚性手段。对不诚信行为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约束, 对诚信行为加以鼓励, 使每个人都感觉到诚信不只是高尚的、受人尊敬的, 而且对己也是有益的。所以, 在和谐组织构建过程中, 还要把以人为本、尊重员工作为企业文化的基本法则。
(三) 构建企业家社会资本
企业家的可信度极大程度地影响着组织的总体信任度。首先, 企业家个人要具有良好品质。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大小与企业家的品质息息相关, 只有企业家认识到了信任的重要性, 企业中才可能存在信任。组织中的信任显然来自于企业家的信用, 信任度高的企业家可以通过个人强烈的影响力来消除组织中的不信任, 建立一个以信任为基础的环境。由于信任主要是建立在行为而不是语言的基础上, 所以在建立信任的过程中, 就要求企业家必须以信任他人和值得信任的方式行事。
其次, 建立值得信赖的领导团队。信任产生于企业家, 但是很快就受到领导团队的行为的影响, 因此企业家还需要建立一个高度有效的领导团队来贯彻、执行他的理念。企业家和领导团队的成员之间必须是高度信任的, 在组织面临的问题上和发展前途这些关键问题上达成一致, 确立明确的企业发展目标, 并建立一种可以赋予员工权力或资源、有利于员工充分发挥积极性的组织结构, 营造一个信任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年.
[2]、宇红.解读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J].理论界, 2004 (3) .
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新校园 篇5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早在《关于 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双高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著。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赌博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2、“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3、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篇6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发展的基础, 是国家安邦强盛的基础, 是社会安定进步的基础, 是我们党的执政的基础,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9月29日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并强调:“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有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 中华民族才能拥有强大民族凝聚力, 才能不断创造历史伟业, 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 才能维护祖国统一安全, 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面临的新挑战
1、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持续拉大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中国少数民族, 占全国总人口的8.4%。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建国60多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大距离, 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2007年,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发生率为6.4%, 比全国绝对贫困发生率1.6%高出4.8个百分点。民族自治地方绝对贫困人口 (774万人) 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 (1479万人) 的比重为52.3%;民族自治地方的农村低收入人口1841万人, 占全国低收入人口 (2841万人) 的比重为52.1%。据不完全统计, 2007年,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因灾因病返贫人口为185万人, 比2006年增加25万人;返贫率为23.9%, 比2006年 (16.8%) 高7.1个百分点。加上, 民族地区地方财政困难, 财政收支差距大, 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不足, 文教卫生事业落后等进一步拉大了与东部的经济差距。
2、民族文化差异激化民族矛盾和冲突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既是同一民族内部联系的纽带, 又是不同民族相互区别的标志。因不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引发的矛盾是导致破坏和谐民族关系的诱因之一。我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程度信仰宗教, 其中有20个民族全民信仰宗教, 云南、广西、贵州的30个民族有着自己的土著宗教, 民族之间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造成了民族关系的不和谐和社会不稳定。
3、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西化”和“分化”活动
西方敌对势力采用各种措施, 遏制中国的发展, 西化和分化中国是他们的主要手段。“西化”即所谓的“和平演变”, 是西方敌对势力攻击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表现是以全球一体化为借口, 输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 试图改变中国改革开放方向。为达此目的, 对我国不断施压, 如经济制裁、人权外交、最惠国待遇、关贸总协定等多方刁难。同时, 扶植外流实力和所谓的“持不同政见者”制造舆论, 并从整体上构成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战略。
三、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对策
1、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各级党政机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立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 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为目标, 兼顾经济增长、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生产、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社会事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努力促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同步推进。还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 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要大力发展立足于民族地区的合作经济组织,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改善城乡结构, 尽快缩小城乡差距。
2、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上, 开阔思路、创新政策, 大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大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和文化艺术事业。在加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 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扶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创造更多更好市场需要的民族文化产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保存完整的少数民族自然与文化生态区, 加强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物、珍贵实物资料的抢救保护, 努力促进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面对反分裂斗争的严峻形势, 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维护民族关系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 始终对民族分裂势力保持针锋相对、“严打高压"的态势, 坚持”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方针, 对民族分裂主义的骨干分子、宗教极端势力的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势力的犯罪分子进行坚决有力的打击, 坚决把这"三股势力"的嚣张气焰打下去。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民族分离主义分子的言行, 掌握其动向, 坚决与这些破坏祖国统一、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民族分离主义分子作斗争。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正确解决民族宗教问题, 处理好民族关系, 不给西方敌对势力任何借口和机会。
摘要:目前, 我国民族关系的总体趋势是在进步在发展的, 然而民族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任务、新挑战。本文针对新阶段民族关系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实践所提供的新经验,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构建
参考文献
[1]高学民:《新时期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 《实事求是》, 2007 (06) 第51~52页。
[2]金炳镐、严庆、杨成:《民族关系构成方式》,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8 (02) 第1~9页。
构建和谐的理财社会论文 篇7
一、社会网络理论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是关于人与组织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理论, 其以个人为节点, 人与人之间进行复杂或简单交往构成社会关系网络, 关注个体、团体、组织和系统的关系模式。[1]社会网络理论源于对人际关系的研究, 并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服务。
1.社会网络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 最初出自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 (Radcliffe-Brown) 。[2]布朗将社会网络定义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是一群特定个体之间的一组独特联系, 这种关系表现为一种持久的稳定的交往。[3]自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 诸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思考社会生活中的结构网 (fabric web) , 并从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 构建了社会网络的理论框架。
2.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内容
社会网络理论假设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 且这些行为结果与行为人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密切相关。其主要包含“强弱联系”、“社会资本”和“结构洞”三大核心理论。
格兰诺维特 (Mark Granovetter) 在1973年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 (The Strength of the Weak Tie) 一文中最先提出联系强度的概念。他从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性和互惠性四个维度将联系分为强联系 (Strong Tie) 和弱联系 (Weak Tie) 。强联系一般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发展起来, 群体内或群体间联系密切, 利于隐性知识的流动;但成员间相似性高, 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通常相同, 所以通过强联系获得的信息资源常是冗余的。弱联系则发生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群体间, 群体间异质性较大, 跨越不同信息源, 能充当信息桥梁, 将其他群体的信息、资源带给本不属于该群体的某个个体, 并通过个体在群体内传播。
林南 (Lin Nan) 2005年在《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一书中指出:“社会资本是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4]他还提出社会资本的三大假设:地位强度假设、弱关系假设、位置强度假设。地位强度假设认为:“初始位置越好, 行动者越可能获取和使用好的社会资本”;弱关系假设认为:“关系越弱, 自我越可能获取好的社会资本”;位置强度假设认为:“个体越靠近网络中的桥梁, 他们在工具性行动中获取的社会资本越好”。总之, 网络参与者自身占有的资源越多, 在网络中的中心度就越高, 与其他参与者的交往机会越多, 获得发展的机会也越多。
美国学者博特 (Ronald S.Burt) 在1992年《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结构洞 (StructuralHoles) 理论。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少数个体发生直接联系, 但与其他个体无直接联系或关系中断 (disconnection) 的现象, 即拥有互补资源或信息的个体之间存在的空位, 从网络整体来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 因而称作“结构洞”[5]。如下图, C作为A、B两团体间的唯一信息桥将两个分裂的组织联结起来, 形成有联系的组织, 同时它们三者之间也构成了结构洞。胡凡刚, 包惠民等学者认为:“C利用其位置优势, 从而可以拥有获得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权力, 是否有效地利用结构洞可以决定组织是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还是向消极的方向发展”[6]。
二、社会网络理论视域下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的功利化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人际关系的和谐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师生关系本为纯洁互助的人际关系, 新时期受庸俗商业思想与功利主义的影响, 师生关系已然异化。正如鲁洁所说:“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的本真的意义, 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7]为了孩子在学校得到更多的关注, 家长给老师请客送礼的现象已见怪不怪, 师生间的人际交往凸显着功利性和工具性目的, 而价值性目的受到忽视。
2.师生关系的单一化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群体间紧密的、多样化的联系有利于促进群体内外的信息交往, 紧密的强联系有利于群体人员间传递隐性知识。班级授课制下, 师生间的交流与对话主要发生在课堂上, 此外没有更多的接触。单一化的师生关系导致师生间关系疏远, 使师生在心理上产生芥蒂, 甚至产生不良的心理体验。冷漠疏远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表明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或畏惧,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师生间存在沟通上和心理上的鸿沟, 致使师生在课堂外无“交情”可言。事实上, 师生关系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授受”, 更是以情感、思想等为纽带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关系。杜威也指出:“社会通过传递过程而存在, 传递是年长者把工作、思考和情感的习惯传达给年轻人。”[8]
3.师生关系仍存在权威-服从倾向
林南 (Lin Nan) 认为:“处于某种战略位置 (location) 或等级位置 (hierarchical position) 中的社会关系能够为个人提供以其他方式不易获得的关于机会和选择的有用信息。”[4]教师作为“术业专攻者”, 相对于学生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本, 地位相对于群体内其他成员更重要, 这是教师能够树立权威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学生社会资本增加途径多样化, 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但教师传统“师表意识”致使其难以转变控制的权威理念, “独白式”、“布道式”等教学方式仍为教师最主要的权威表现, 这些权威由内而外地控制着学生的行为, 指引学生走向服从的一边;学生对教师的“原始依赖性”致使大部分学生难以突破心理障碍挑战教师权威, 新型师生关系仍存在权威 - 服从倾向。
4.师生关系结构存在失衡倾向
盛亚、范栋梁等学者认为:“占据中心位置的个体可以获得更多更新的非重复信息, 并具有保持信息和控制信息两大优势。”[9]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主要通过“好学生”和班干部来进行。“好学生”与班干部作为教师与其他成员的桥梁, 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占据整个班级社会网络的重要位置, 成为社会网络中的“优越主体”, 控制和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负责的对7所小学705名五年级学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无论是数学成绩还是语文成绩, “干部”学生中的“好”者比例都要远远高于“群众”学生中的“好”者比例, “干部”学生中的“中”者比例远远低于“群众”学生中的“中”者比例, 而“干部”学生中的“差”者比例近乎为零。[10]可见失衡的师生关系结构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社会网络理论视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1.增加师生交往频率, 关注师生网络
社会网络理论关注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及结构, 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形成的文化对群体及个体发展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消极的社会环境和薄弱的社会关系限制着思想流通与实践。[11]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依赖于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师生关系去功利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增加师生交往频率, 增强师生间的强联系, 建立密切的交往关系, 从而促进师生间诸如道德品质等隐性知识的传递。
关注师生关系网络, 有意识地将构建和谐的师生网络是增进师生亲密关系的有效途径。开班时举办促进师生了解的“破冰活动”、班会、附有班级荣誉的集体活动等都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2.拓宽师生联系途径, 加强强弱联系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建立强联系有利于亲密群体内部成员的关系, 为隐性知识的传播提供条件。而弱联系可促进团体间的交流, 为团体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功利化、单一化的师生关系说明师生间的强联系薄弱, 反映出师生间亲密关系的缺失。师生联系途径的多样性有利于师生关系去单一化, 实现多元化。建立师生间的强联系, 主题活动、兴趣小组都是实现密切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学生和教师根据兴趣爱好及其他原因形成的小团体内联系密切, 容易建立起稳定的强联系, 而与其他团体的联系较少, 弱联系薄弱, 新的资源和信息难以传播, 不利于团体的长足发展。举办全员参与的活动是增强强弱联系的重要途径。如举办师生间的座谈会、建立师生交流平台 (微信、微博等) 、师生共同参与的趣味运动会等。
3.合理调配师生社会资本, 彰显民主平等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占有较多资源的成员在团体中占有重要位置, 更容易发展成为社会网络的中心。教师在知识、阅历等方面的社会资本相对比学生丰富, 因而教师在师生网络关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容易成为网络的中心。从而在教学环境中, 教师比学生享有更多的权利。如过分强调教师权利, 于学生构成“压迫性”气场, 使学生形成潜在的或显性的“向师性”。
合理调配师生的社会资本旨在保障师与生在网络关系中的地位。其路径有三:通过师生交往与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环境, 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 打破“权威 - 服从”局面;帮助占有较多社会资本的教师放下“权威架子”, 鼓励占有较少社会资本的学生虚心获取社会资本的同时敢于挑战“权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教师可下放给学生更多权力, 设立可体现学生特长的“班级小岗位”, 体现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4.关注师生关系结构, 构建有机课堂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结构洞的存在有利于掌握较多社会资本的管理者对其他成员的控制, 也为其获取更多社会资本提供便利, 但不利于密切群体关系。班干部及“好学生”占据师生关系网的优越位置, 甚至形成师生交往的垄断;而不占优越地位的学生感到不受重视, 不利于其自信心的形成, 导致部分“学困生”难以进步, 而有机课堂要求所有师生共同成长。
避免结构洞的出现实质上要平衡师生关系结构, 关注师生交往的“平铺性”, 避免只注重某一程度学生的“层次性”交往。这要求教师要关注班级每位学生, 使学生能够感到他们是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发现学生的特色及专长, 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在网络中的价值;减少甚至消除师生交流中介, 实现师生“我—你”直接对话。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真正地成为网络中独具特色的成员。
参考文献
[2][美]约翰·斯科特著.社会网络分析法.刘军, 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3]黄玮强, 庄新田.复杂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创新合作与创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2.
[4][美]林南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姜卫韬.基于结构洞理论的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6]胡凡刚, 包惠民, 刘玮.社会网络视角下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研究.中国电化教育, 2013 (8) .
[7]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l (4) .
[8]杜威.我的教育信条.赵祥麟, 王承绪,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9]盛亚、范栋梁.结构洞分类理论及其在创新网络中的应用.科学学研究, 2009 (9) .
加强会计基础构建社会和谐 篇8
会计工作是财政、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与国际惯例接轨, 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也不断加快, 去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已实施, 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在调整之中, 我国会计事业步入全面发展时期, 但从近几年审计、财政部门对企事业开展的专项财务检查情况来看, 会计信息失真事件不断, “会计信用危机”已经显现。而会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会计诚信体系。
1 会计信用缺失的原因, 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1.1 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的根本的诱因。
单位所有者及信息利用者出于自身利益, 干预财务会计工作, 使得会计信息成为服务者的工具而可以随意更改。从核算单位来看, 其目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隐瞒收入或逃避税收;从中介机构看, 对单位的服务过程, 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报告质量问题难以得到保证。
1.2 监管弱化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外部环境和土壤。
《会计法》未能得到广泛认可与共识, 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制裁, 执法仍有不到位之处。《会计法》和《刑法》同样是法, 而执法结果截然不同, 触犯刑律叫违法犯罪, 会计做假账通常称之为不称职或有违规违纪问题;一个有责任必须追究, 一个是出问题没有人管, 虚假信息责任人员为所欲为而无人问津。违法者普遍存在, 执法者视而不见, 两者责任都没有得到承担, 形成全社会会计锁链式的“失真”现象。
1.3 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缺陷与差异。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带有明显滞后性, 尽管修改了《会计法》, 出台了与注册会计师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 但由于我国市场体系构成的多样性、复杂性, 这些法律法规不仅带有明显的应付色彩。也很难与国际接轨。这是一种客观误差, 没有主观原因, 可以称之为会计信息理论性误差, 因为它存在的客观合理性, 又有人称之为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1.4 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问题。
职业道德问题, 指会计人员、职业注册会计师等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 有意识的弄虚作假。业务能力问题, 体现在会计人员业务能力的高低差异, 例如理论水平不够, 实践经验不足, 以及主观上的努力不够等原因。职业道德是主观因素, 是故意行为, 不可消除;业务能力是客观因素, 属非故意行为, 可以逐步消除, 两者有质的区别。
2 解决会计信用缺失问题的对策
2.1 建立会计报告审计制度、审批制度和责任制约制度。
我国目前还没有实行强制的全面的会计报表审计制度, 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只有内部要求, 没有外来强制。因此, 必须制定会计报表强制审计制度, 企业年终后多少日内必须将年报报指定单位审计, 维护其严肃性。
会计报告审核批复制度是保证企业会计报告质量年检的数量和比例的一种制度, 可以由财政牵头制定并施行, 税务审计工商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参与, 划分审批范围, 分别审批, 签署意见, 进行调整, 做出标志, 审批调整后的报表管理部门进行资源共享, 不会因多种需要而出现多种报表。责任制约制度是对报告的审核者或监督者的工作质量奖惩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通过公布审核者的结果, 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监督, 只有重大问题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2 职业道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 目的是减少主观动因。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 要有一个长远眼光, 解决一个思想意识问题, 使会计工作走向国际, 首先要由国外发达国家的遵纪意识和敬业精神, 思想上根本不去想做假账。
对直接行为人, 即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等, 主要是培养职业道德观念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和理念,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或相关服务者, 是否合格前提就是不做假账, 全社会唤起共识, 管理部门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 必将克服主观问题。
对行政负责人、管理阶层, 重点是要增强其法纪意识, 摆正利益观和大局观关系, 摒弃不正确、不合法的利益要求, 逐步从思想上放弃干预影响会计报告的结果。这项工作与增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同样重要, 从这个意义是讲, 《会计法》才真正的能够贯彻到位。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就大大减少了违纪问题主观诱因。
2.3 加强政策和业务学习, 提升会计整体素质政策法规方面, 财税审及相关管理部门, 必须加强培训, 并有严格制度要求:
作为应知事项, 会计人员要知晓基本的法律法规政策, 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避免知法犯法的现象;
业务学习方面, 专业业务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教育和管理, 全面提升专业技能, 适应现代企业会计业务的基本要求, 减少因为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而出现的低水平误差。
首先要学习系统的会计理论, 用以指导实践, 理论基础不够是会计业务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因此会计人员岗前教育, 会计人员持证上岗等规定要求还是要严格坚持, 考试过程还要更科学更严格;
其次会计实践, 会计人员必须有大量的工作实践才能灵活运用会计理论, 并对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 两者缺一不可, 因此, 单位应让会计人员多岗位锻炼, 全面掌握会计核算方法;
再次, 财政等管理部门必须长期坚持对会计人员的后续业务教育, 会计知识更新快, 这方面改革多, 不及时跟上就不懂, 出了问题就明显体现在会计报告中, 使会计报告不符合会计制度和准则要求, 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影响财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业务学习的这项工作必须制度化,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两者不可或缺。
2.4 制定相对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 全方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上是因为体制或制度的缺陷造成的, 说明这个理论体系本身有问题, 应尽量使之完善, 减少客观性差异, 通常认为应尽快出台具体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是适应要求, 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制定的, 是对现行会计制度的又一次重要改革, 具有先进性和时效性, 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方法更合理更科学, 误差更小, 所以应全面推开并予以普及。
总之, 虚假的会计信息导致错误的经济行为发生,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误导宏观政策制定, 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打造会计诚信, 就是要大力创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的社会氛围, 建造会计行业诚信的“长城”, 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新《企业会计制度准则》.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篇9
(一)劳动合同制度不规范
—些企业为了避免承担相应的责任,直接拒绝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我国企业劳动合同签约率较低。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也不规范,有一些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实行不与劳动者商讨劳动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而是直接与劳动者在拟定好的劳动合同上签字,甚至是“空白合同”。
(二)劳动者的多项基本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企业超时加班现象严重,严重危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其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个人的生理极限。私营企业实际工时超长情况是非常严重的,某些企业存在随意辞退和解雇劳动者,甚至是限制劳动者的人身自由、辱骂体罚劳动者的现象,某些女职工在孕、产、乳期的劳动保护政策得不到落实,不支付或少支付工伤医疗费,不按法律规定支付工伤赔偿金等。
(三)劳动者缺少必要的社会保险
由于企业没有为劳动者购买必要的社会保险而导致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低,使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险无法落到实处,这样一来,导致了大多数劳动者一旦失去工作,他们就会失去必要的劳动保护,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起来的社会安全网将无法保护他们,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四)工会组建率低且形同虚设
尽管自1988年以来全国总工会多次提出在私营企业中组建工会和加强私营企业工会工作,但是,许多非公有制企业极力限制工会的组建或者取消已经建立的工会,对组建工会持消极或抵制态度,导致工会组建率仍然很低,入会率也相当低。即使是组建工会的私营企业,由于普遍存在“经费少、活动少、作用小、效能低、依附性强”等问题,很少能真正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已组建的工会实际上成为私营企业主的附庸,形同虚设。
二、我国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一)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长时期以来,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只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问题,很少考虑到政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致使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二)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
在很多私营企业特别是低技术要求的行业中,企业滥用试用期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用工单位通常不管是什么性质、多长期限的工作岗位,也不管有没有必要约定试用期,一律约定试用期,只要期限不超过劳动法规定的6个月即可,用足法律规定的上限。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解聘劳动者,通过这种手段以免费或很低的成本获取劳动力。
(三)工会调节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由于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要求,很多单位都组建了工会,但工会基本成了企业“有之不多、无之不少”的部门,工会干部几乎全部由企业领导或其嫡系担任,致使工会脱离群众。常常不能独立开展工作,不敢或者不愿意以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身份参与社会生活,导致企业工会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过程中成效甚少。
(四)劳动关系法律制度不健全且贯彻执行不力
我国现有的有关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在贯彻执行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执行力度不够,这一问题的突出后果是导致对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1.加强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宏观调控力度。一是调解劳动力市场供求,真正实现企业用工不愁、劳动者就业不难的局面。二是在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要把促进劳动者就业放到突出的位置。三是不断完善三方协商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形势要适时地提高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完善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来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2.健全劳动关系法律体系并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力度。一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关系法律体系,要尽快完善与劳动关系相关的单行法律法规,使劳动关系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二是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察力度,要加快调研步伐,抓紧制定劳动保障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劳动执法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赋予监察部门相应的权力。
3.加强和完善劳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一是进一步树立安全生产、安全发展的观念,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监管有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二是进一步强化安监机构人员队伍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预防机制建设和落实。
4.加强舆论宣传与引导。一是向广大劳动者宣传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并提高劳动者主动维权的意识,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自信心。二是向广大企业宣传违法用工的后果和代价,着重宣传企业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三是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覆盖面广的优势,广泛利用电视传媒、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的传媒方式,对劳动法规进行宣传。
(二)完善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
1.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不仅表现为重视人和调动人的积极性,还表现为发展人和为人谋福利,重视对员工的奖励机制。
2.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企业作为实现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直接主体之一,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承担维护劳动关系协调的义务,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充分发挥工会调节作用
1.促进工会职能由行政性工会向群众性工会转变。要将行政化的工会转变成群众性的工会,将广大职工群众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使职工群众真正认可工会的地位和作用。
2.建立健全工会维权机制。一是加强劳动争议调节与劳动仲裁制度建设,使劳动关系问题解决制度化、法制化。二是工会要按照预防为主、调节为主、基层为主的方针,宣传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调解处理劳动争议的力度。三是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使劳动关系非和谐因素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3.完善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推进工会组织的民主化和群众化,必须在干部的配备上打破封闭,选拔一批具有服务劳工精神和业务能力的积极分子或兼职工会干部,作为工会干部充实到基层去。
(四)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
1.增强劳动者的主动维权意识。一是劳动者必须认识到自身休息休假权的重要性,是关系到劳动者本人以及生命延续的基本人权,必须高度重视,并全力维护。二是劳动者必须树立高度警惕意识,对劳动中遇到的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一定要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对于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三是劳动者在遇到劳动纠纷和矛盾时要主动提请劳动争议处理,可以釆取调解、仲裁、申诉、控告等多种方式维权,绝不纵容不法行为。
2.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一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进取,坚定不移地朝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前进。二是着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本领域的先进技术。三是切实提高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正确地评价自己,积极乐观地生活,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构建和谐的理财社会论文 篇10
关键词:商业化,和谐社会,新闻舆论,引导,研究
跨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在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 社会生活的商业化也在全面加深。经济发达地区, 特别是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等地更是呈现出日渐明显的商业化特征。新闻舆论引导在构建和谐的商业社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相应的, 围绕舆论引导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众多的研究者就新闻舆论引导事业的历史过程、国外进展、现实状况、个案剖析以及业界动向等环节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有益探索, 初步形成了新闻舆论引导基础知识、新闻舆论引导活动一般规律、新闻舆论引导事业发展规律等几个知识环节。但从新闻舆论引导研究现状看, 其整体理论研究尚不够理想, 研究内容比较分散, 系统性较弱, 理论创建不够, 学术观点滞后。针对新闻舆论引导学术研究与新闻舆论引导实务工作的关系, 尚没有达成表述有力、逻辑清晰、学界公认的梳理。这种定位上的困难, 让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在理论基础上的薄弱难有明显的改善。本文就新闻舆论引导在基础层面上的研究加以探讨, 以求抛砖引玉。
一、商业化社会转型期的舆论引导研究现状
我国近年在新闻舆论引导的研究上, 新出了不少专著、教科书, 不过无论是概念、内容甚至篇章结构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相似。此类专著、教科书往往包括新闻舆论引导起源、新闻舆论引导定义、新闻舆论引导功能、新闻舆论引导机构、新闻舆论引导对象、新闻舆论引导管理、新闻舆论引导批评等内容, 但其中的不少只是泛泛地提到了理论应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而并不曾对这些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整合和构建, 导致缺乏理性思辩本应具备的逻辑性和整体性, 基本上看不出新闻舆论引导的不同层面、不同侧面的问题之间究竟有何关系。例如, 新闻舆论引导和新闻舆论引导事业的起源属于历史问题, 新闻舆论引导的定义属于抽象概括问题, 新闻舆论引导事业属于现实形态问题, 新闻舆论引导的特征属于本体问题, 而新闻舆论引导事业的性质、功能属于外部社会属性问题, 新闻舆论引导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则属于新闻舆论引导活动主体的伦理问题。将这些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问题堆放在一起, 很难看出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清晰的逻辑关联。
新闻舆论引导研究的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 其理论内部的逻辑关联需要加强, 理论的有效统摄范围不够, 甚至内容上存在着悖论和冲突。当下的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少有创新, 特别是关乎新闻舆论引导研究的发展根基的一些基本理论尚未梳理清晰, 这是我国的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共同面对的问题。此种难以深入的研究局面迫使部分研究者避开新闻舆论引导的基础研究, 转向研究具体的交叉问题、边缘问题。于是, 交叉研究、边缘研究不断冒出, 造成一种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很热闹的假象。这种醉心于交叉研究、边缘研究而回避基础研究的“选择性失明”, 不可能让新闻舆论引导的基础研究在质上得到提升。可能这些交叉研究、边缘研究对我国的新闻舆论引导的眼前发展不无功用, 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在整体上将新闻舆论引导研究的基础打牢。不然, 那些一时很热闹的研究, 由于缺乏厚实的理论基础的支持, 终将给我国的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带来畸形的发展。
部分研究者面对商业化转型期的新闻舆论引导实践, 缺乏有说服力的表述, 难有清晰的逻辑思辩。思想的匮乏导致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在深度上的不够, 其研究成果也就很难超越表面化的状态描述和罗列式的经验归纳, 更不会发挥揭示新闻舆论引导之特殊规律性的作用。当下的新闻舆论引导研究流于肤浅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术研究过于功利。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应该自觉地遵循相应的学术规范。而过于功利的研究, 因缺乏基本理论的坚实支持, 其所谓成果往往底气不足、经不起新闻舆论引导实践的检验。
二、舆论引导研究的表述
新闻舆论引导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新闻舆论引导之特殊规律性。新闻舆论引导之矛盾特殊性规定了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在表述逻辑上的特殊性。从事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就应该建立并运用自身的独立的表述逻辑, 这需要研究者付出长期努力以克服商业社会发展中的种种诱惑。
1.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需要拓展新的表述空间, 而新闻舆论引导的实务工作者经常是既有表述空间的维护者。新闻舆论引导实务工作在逻辑上往往发挥着既有表述空间的阐释作用。而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在逻辑上作为理性批判式的研究, 更应当是一种创造性的知识革新, 是新的表述空间的拓展者。理性批判式研究要求研究者能自觉地进行理论创新, 这就需要拓展新的表述空间。学者马克斯韦伯曾在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中, 批判地对待一切既存的事实和既有的理论。人类的成长历程已经表明, 根据有限的认识成果而构建的那些既有的表述空间, 并不具备合理的绝对意义, 只是在具体背景下有着暂时的某种程度的合理性。随着时间的转换, 人类社会对世界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也在变化, 既有表述空间的限制也许就丧失了合理性的基础。因而, 研究者可以也应该通过自由的理性批判式研究, 为新的表述空间奠定新的合理性的基础。我国的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只有通过这种理性批判, 才能真正走向繁荣。
2.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的劝导力量在于理性思辩, 而新闻舆论引导实务工作者的劝导力量经常诉诸权威。新闻舆论引导实务工作在逻辑上往往寻求强势表述的力量以发挥劝导作用。而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在逻辑上应坚持理性批判实践中的新闻舆论引导, 其基本特征也应当是理性批判式的。我国学者李岩认为, “现在大众传播已不再是那种只钟情于为人类传播发挥其雷达功能的纯粹的传播行为了, 现代人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权力重心的一部分转向舆论的这一重要变化, 媒介对舆论生成的影响越来越大。”[1]强调表述权的新闻舆论引导实务工作, 不等于逻辑上颠簸不破的新闻舆论引导研究。新闻舆论引导研究的劝导力量在于理性批判实践中的新闻舆论引导活动。理性批判是推陈出新的力量之源, 也是摆脱肤浅的必由之道。大象无形, 有容乃大, 理性批判面前, 所有的知识和价值都是平等的, 因而理性批判的劝导力量也超过了所有的权威力量。以本领域的表述逻辑运动为基础的理性批判规定了新闻舆论引导研究的真正价值。富有理性批判精神的新闻舆论引导研究, 不需要采用诉诸权威力量的方式以加强关于其自身正确性的证明, 其劝导力量的大小在于理性思辩的严密程度。事实上, 很少有学术上的对象事物可以豁免理性批判式研究的讨论和质疑。在理性批判式研究面前, 所有基于传统社会权威力量的表述逻辑不再具有权威性, 进而理性思辩俨然成为受众判断表述是否有力、逻辑是否清晰、表述逻辑是否严肃的必经环节。表述摆脱了表述者个人的规定性, 表述者被隐藏在其表述逻辑的表象之后, 受众不再因人废言或择人从其言。
3.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需要独立于他人表述, 而新闻舆论引导的实务工作者经常依附于他人表述。新闻舆论引导实务工作在逻辑上往往发挥着反复扩大他人表述的影响的作用。而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在逻辑上作为理性批判式的研究, 公平对待一切既有的表述以及其蕴含的知识和价值。对研究者而言, 一切既有的表述都是他人表述, 而依附于任何他人表述都很难带来富有创新气息的研究。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若是没了创新也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应当是以其自身的表述逻辑运动为基础, 对新闻舆论引导实践中所呈现的一切知识和价值持理性批判的态度, 公平对待一切既有的知识和价值。学者约翰罗尔斯所曾主张的“无知之幕”说, 对从事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应有相当的启示作用。罗尔斯坚持认为, 公平是正义的基础, 只有当认识主体在没有偏见下作出的决定才是最正义的。所谓公平也就是摆脱认识主体自身的种种偏见, 即不涉及研究者自身是什么人、不涉及研究者自身属于哪个集团、不涉及研究者自身的知识和价值体系、不涉及研究对研究者自身有什么作用。同样, 研究者面对新闻舆论引导实践中的形形色色, 也应该顺从罗尔斯之要求, 摆脱偏见的侵扰。研究者不仅要理性批判新闻舆论引导实践中的林林总总, 也要对自身的知识和价值体系保持距离。长期以来, 部分的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也搞批判, 不过这种批判缺乏理性、很不彻底, 经常在批判某一种他人表述的同时却更严重地依附于另一种他人表述。彻底的理性批判精神要求做到知识上的诚实、取向上的中立。不能因为一棵树失去整个森林, 也不能因为一家之言而罢黜百家的知识及价值。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他人表述相对于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而言, 产生于过去、作用于过去, 自然也就具有终结的意味。既定的他人表述, 不应该成为新闻舆论引导研究的依附对象。
三、舆论引导研究者应反思自身在商业社会的定位
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应该表述有力、逻辑清晰。可是, 我国的新闻舆论引导研究却始终没能确立自身的独立的表述逻辑, 所以其发展很难摆脱依附地位。不少的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 同时担负着新闻舆论引导实务工作。这种双重身份, 很容易让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发生角色混同。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要想摆脱表述逻辑不够清晰的尴尬困境, 就应做到严格把握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自身在商业社会上的定位。
伴随着商业社会的全面发展, 社会分工越来越趋于细化, 学术研究不仅成为一种专业, 进一步也成为了一种职业。公共知识分子的淡出, 研究者的职业化, 不仅是公共表述空间缩小的结果, 反过来也进一步缩小了公共表述空间。所以, 当研究工作成为一种职业而不仅仅是研究者的个人爱好以后, 研究者的学术活动就被限定在狭小的业界, 其学术表述所面对的受众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小圈层的少数同行。研究者难以抵御商业社会现实功利的侵扰, 很少能完全摆脱科层体制和经济势力的制约和诱惑。知识分子, 应当自觉地保持一种自由心态, 不但要对商业社会的强势力量保持戒备, 同时也要自觉地反省和批判自身及所属的小圈层的所作所为。有鉴于此, 新闻舆论引导的研究者要自觉地反思自身的定位, 对自身的角色应有清醒的认知。
部分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发生了角色混同。他们或者写一些表决心的体会性文章, 或者写一些官样式的报告性文章, 甚至有的研究者把自己划入新闻舆论引导实务工作者队伍。现实中, 不少的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也在担负着新闻舆论引导实务工作, 但其在面对新闻舆论引导的学术研究时必须保持一个纯粹的研究者的定位。新闻舆论引导实务工作者与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的不同, 在于角色的时空位置。新闻舆论引导的研究者, 假若缺乏学术研究的定力, 就会热衷于追踪商业社会潮流并试图就焦点问题连续不间断发言, 就很容易被热点所障目、被潮流所裹挟, 很可能丧失独立思考
的时间和空间。二者相较, 新闻舆论引导实务工作者应该是现实生活里的引导者, 而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的主要责任是学术研究。扎扎实实的新闻舆论引导研究, 特别是新闻舆论引导的基础研究, 才能让当下学理基础有待加强的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迈向坚实的道路。
新闻舆论引导的研究者自然会有一定的立场、观点和见解。我国学者金定海认为, “所谓‘理由’和‘价值’, 无非是一种主观的约定或观念中的存在。”。[2]出于思维方式和价值意义的不同, 研究者在从事新闻舆论引导的研究过程中, 应该要求自身做到取向上的中立、知识上的诚实, 坚守新闻舆论引导研究独立的表述逻辑, 才能彰显新闻舆论引导的研究价值。
以本领域的话语逻辑运动为基础的理性批判, 是舆论引导研究作为真正的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在质上的规定。舆论引导研究者的使命, 并不是让自己充当已被真理授权的代言人, 而是通过以逻辑运动为基础的理性批判不断地实现对真理的逼近。可以认为, 舆论引导研究者所担当的角色是由其位置来确定的, 即相对于舆论引导实务工作的独立的非功利性处境。也只有在此处境下, 新闻舆论引导研究者才能在商业化社会担当起理性批判的使命。
结语
舆论引导实务工作可以图解现实, 而舆论引导的研究却不能仅仅墨守对现实的图解。舆论引导领域的研究要坚持学术研究的规定性, 应该形成区别于其他领域研究的表述逻辑。理性批判式的研究可以真正地刷新理论, 理想化的舆论引导研究自当拥有蕴含理性批判精神的表述逻辑。和谐商业社会下的新生活不接受理论上的停滞不前和僵化保守。运伟大之思者, 必行伟大之迷途, 研究者应站在构建和谐商业社会的高度上, 寻求舆论引导研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李岩.大众传播过程的异化现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7, (10) :62-66.
【构建和谐的理财社会论文】推荐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09-16
构建和谐班级论文05-12
(纪检论文)围绕构建和谐企业09-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发行之路浅析09-23
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构建和谐幸福社会09-28
保平安 促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与体会05-24
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05-15
和谐企业的构建途径05-22
构建和谐的职工队伍06-26
和谐动态课堂的构建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