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精选12篇)
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篇1
摘要:和谐课堂是促进课堂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保证, 和谐的课堂中能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本文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论述了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关键词:和谐课堂,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合作意识
和谐课堂, 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既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知识、智能、群体、个体之间互相协调, 又是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主体意识、学习意志、体验创新优化的培养过程。和谐课堂是促进课堂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保证, 和谐的课堂教学, 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因为在和谐的课堂中能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带给学生的不是传统教学中的紧张、严肃、忙碌的的情感体验, 而是愉快、幸福的情感体验和欢乐的求知过程。我把这种情感称之为绿色心情。老师的高昂、激情带给学生高涨的情绪和活跃的思维;老师的低沉、稳重带给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认真的思考;老师的幽默、风趣带给学生轻松和愉悦的感受……这些, 都是和谐课堂的真谛。久而久之, 会使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爱上了学习, 爱上了课堂。那么, 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呢?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和谐的课堂是建立在“师生互相尊重, 平等交流, 彼此分享”的理念基础上的。“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等所谓的教学方法和经验随时代的发展已暴露出它们严重的不足。单纯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权威以及呆板的课堂纪律已严重忽视学生的个性、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代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 平等地看待学生, 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尊重和信任, 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其实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教师的课堂应是为学生设计的, 只有转变了观念, 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 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从事教师职业, 要达到的最起码要求就是爱教育事业、爱学生。
二、教学方法的和谐是构建和谐课堂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改变过去的教育从尖子生教育转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的主体。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 他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因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 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起点, 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真正作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不可能自发形成, 甚至可能迷失方向。这就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 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 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兴趣的生成凭借课堂上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 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成为学生的主人。教师要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内容的传授与教学方法的和谐。以课上提问来说, 传统的教学是师问生答, 久而久之, 必然会导致教师的权威性增强, 而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热情降低。这时教师可以转变方法, 变成生问师答, 或生问生答。回答问题的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 如抢答, 对答, 或点名答。这样, 既掌握了知识, 又促进了和谐课堂的产生。
三、培养合作意识是和谐课堂的途径
人们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而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 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 一群中国人就是一条虫。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单打独斗能力很强, 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 这与我们过去课堂中过于强调独立思考有关。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 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 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 如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合作表演节目, 合作进行社会调查, 写出调查报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等等, 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能作到取长补短, 求得同学间的“和谐”, 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
当然, 当我们想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 一定要首先明确哪些知识是值得探究的, 哪些是没必要的。只有这样, 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提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还要不断摸索, 不断改进, 才能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 营造和谐课堂。
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篇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国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时期税收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国税干部队伍素质
万事以人为本,高素质的税务干部队伍是建设和谐国税的重要因素,对新时期国税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为此我们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税务职业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深入开展国税文化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国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增强国税文化的渗透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新理念,树立新观念,提高新本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二是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要在教育中增强党性认识,提高理论素养,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国税机关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工作责任机制、考核监督机制,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四是加强教育培训。以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不断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认真算好政治、经济、人身和家庭“四笔账”,严守“四条高压线”,严格执行各项廉政规定,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切实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人员和薄弱环节的监督,加大惩处力度,重点查处以税谋私、执法犯法、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不断提高社会满意率。
二、坚持优化服务,建立和谐的征纳关系
优化税收服务是构建和谐国税的重要手段,是密切征纳关系的有效形式,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更新服务理念,全面推进纳税服务向深层次发展。要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使税收工作由“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二是改进服务手段,全面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效率。进一步优化划卡申报、电话申报、邮寄申报、网上申报等多元化的纳税申报方式,努力提高税收信息化管理水平。开辟网上服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传输,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业务咨询,提升纳税服务的科技含量。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以“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 为目标,准确把握纳税人所念、所想、所需,不断创新纳税服务的方式,突出纳税服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方法的艺术性,实现“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办税程序零障碍、法规政策规定之外零收费”。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建立纳税人合法权益和服务质量保障机制。设立服务投诉电话和征求意见箱,聘请特约监察员,印发服务监督卡,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保社会各界意见反馈渠道的畅通,最大限度地保障纳税人合法权利的实现。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相衔接的监督机制,建立健
全纳税服务评议评价机制和服务质量、效果的保障制度,建立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长
效机制,将纳税服务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税收工作的主干线。
三、坚持依法治税,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执法环境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是检验税收工作成败的一个基本标尺,是新时期税收工
作的核心和重心。我们要时时刻刻把依法执政、依法治税贯穿税收工作的始终,为和谐社
会营造一个公平的税收法制环境。
一是要建立健全税收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按照依法定责、责权相当的原则,制定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采取目标考核、督查督办等措施,加强对责任落实的监督和考
核,确保责任追究落实到位,督促广大国税干部自觉加强法制意识、程序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确保税收执法水平的整体提高,从而形成执法讲依据、工作依程序、办事论责任的良好风气。
二是要加强税法宣传,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和宣传内容。充分发挥税收宣传的舆论导向
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持久地开展税收宣传,不断增强社会税
收法制观念和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提高公民的纳税遵从度。
三是要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以《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行政许可法》为依据,通过税收执法权的分解和上收,实现扁平化管理,形成相互制约制衡的机制,从根本上铲
除执法不严、以权谋私的现象。要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正确认识纳税人的法律地
位,加强法律救济,为纳税人创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四是要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税法的严肃性。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和制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偷
税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与公安、地税等部门的联系,建立联动机制,加快税、银、库连
网步伐,形成整顿合力,进一步完善“两权”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不断提高税收法制水
平。
四、坚持税收经济观,实现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要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切实加强税收管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的基本职能,保持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
一是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始终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
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改进税收计划管理方式,提高税收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积极探索建立收入计划和征管质量双重考核机制。大力提高征收管理质量,以登记率、申
报率、入库率、处罚率考核为重点,确保指标真实。认真落实好现行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全面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作为税务管理的基本理念,着
力从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提高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充分发挥税
收管理员在户籍管理、税源管理、纳税评估和纳税辅导方面的作用,在制度层面上解决“淡
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把税源管理作为税收管理的首要任务,明确税源管理职责,完善重点税源分级监控网络。拓展涉税信息来源渠道,实行涉税信息“一户式”存储管理,定期开展分户式的涉税信息综合分析。把发票管理作为税收管理的基础环节,健全发票管
浅谈构建和谐课堂的有效途径 篇3
关键词:和谐课堂 师生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意识
和谐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既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知识、智能、群体、个体之间互相协调,又是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主体意识、学习意志、体验创新优化的培养过程。和谐课堂是促进课堂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保证,和谐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因为在和谐的课堂中能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带给学生的不是传统教学中的紧张、严肃、忙碌的的情感体验,而是愉快、幸福的情感体验和欢乐的求知过程。我把这种情感称之为绿色心情。老师的高昂、激情带给学生高涨的情绪和活跃的思维;老师的低沉、稳重带给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认真的思考;老师的幽默、风趣带给学生轻松和愉悦的感受……这些,都是和谐课堂的真谛。久而久之,会使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爱上了学习,爱上了课堂。那么,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呢?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和谐的课堂是建立在“师生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彼此分享”的理念基础上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等所谓的教学方法和经验随时代的发展已暴露出它们严重的不足。单纯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权威以及呆板的课堂纪律已严重忽视学生的个性、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代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尊重和信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其实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的课堂应是为学生设计的,只有转变了观念,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从事教师职业,要达到的最起码要求就是爱教育事业、爱学生。
二、教学方法的和谐是构建和谐课堂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改变过去的教育从尖子生教育转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因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真正作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離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可能自发形成,甚至可能迷失方向。这就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兴趣的生成凭借课堂上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成为学生的主人。教师要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的传授与教学方法的和谐。以课上提问来说,传统的教学是师问生答,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教师的权威性增强,而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热情降低。这时教师可以转变方法,变成生问师答,或生问生答。回答问题的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如抢答,对答,或点名答。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促进了和谐课堂的产生。
三、培养合作意识是和谐课堂的途径
人们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而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一条虫。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单打独斗能力很强,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这与我们过去课堂中过于强调独立思考有关。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合作表演节目,合作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等等,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作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
当然,当我们想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一定要首先明确哪些知识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提升。
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篇4
一、用活跃的课堂气氛、积极参与的讲授过程, 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当中, 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 其生理和心理都具有明显的特点, 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 具有较旺盛的求知欲望。因此, 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但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效的思维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所设计课堂教学当中, 以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为依据, 对课堂所讲授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例如:我进行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甲午战争内容的教学时, 先将甲午战争的背景介绍给学生, 并通过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甲午风云》, 让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且在影片观看结束后, 让学生进行分组式的观后讨论, 在讨论完成后由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与认识, 从而使学生在平淡枯燥和单纯灌输的课堂中解脱出来, 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下进行学习。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与探究历史的渴望,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在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体现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作用。在设定合作学习小组时, 要对小组的学习任务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 设计科学高效的学习讨论任务, 进而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小组讨论中对问题的认识、阐述, 需要由同组同学共同讨论来完成。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同时, 也让学生学会用历史术语条理清晰地表达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学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作出简单的评述或分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认真听取他人的建议, 相互取长补短;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思索与发现, 体会到思考的乐趣, 教师也真正实现了课堂上的高效。
二、用轻松的课堂环境、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之中, 创建和谐有序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 要将课堂变成师生共同表现的舞台, 变成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当然, 和谐的初中历史课堂应该是一个有序的课堂, 只有有序的课堂才是一个高效和谐的课堂。在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当中, 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被看做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彼此分享思考乐趣的体验、学习经验与知识的过程, 以及建立彼此间的感情联系的过程,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间的共同发展。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明确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相互尊重与爱护, 告别以往的师生等级观念, 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授课过程的真实想法。在授课过程中要消除学生的紧张焦虑感, 课堂的和谐秩序不是靠授课教师的强力弹压来维持的, 对于学生的一些缺点和不足教师要本着理解的态度进行指导。例如:在我教授历史课程的一个班级里, 有一名学生课堂上不仅经常搞些小动作, 而且也不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针对这一情况, 我细心观察了这名学生的一些日常行为, 发现他对一些历史小说很感兴趣。我利用他的这一兴趣, 在课堂活动时与他开展他所熟知的历史知识讨论, 并且让他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一做法, 极大地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并且使他逐渐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制定师生共同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地尊重、支持和肯定, 从而营造一种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踊跃的和谐课堂。
高效和谐的课堂是富有学习情趣和乐趣的课堂, 在这里, 学生得到了学习的愉悦感;高效和谐的课堂是具有凝聚力的课堂, 在这里, 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心灵相通、情感相融;高效和谐的课堂是充满创造力的课堂, 在这里, 师生的创新精神在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下得到激发, 使师生不断追求创新成为内在的、持续的需要。可以这样说, 高效和谐的历史课堂的营造与构建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迈上新台阶的标志, 也是新时期下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王建飞.历史教育新思维[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6.
[2]李伟.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张力博.初中教学方法研究[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 2008.
[4]张耀灿.现代历史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篇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顺乎民意的重大战略决策,表明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及执政使命的深刻和清醒认识。这一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层面的子工程来支撑。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承担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重任。本文结合个人学习与工作实践,就构建和谐企业的命题试谈浅见。
一、当前企业不和谐因素分析
1、干群关系疏离
随着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干部与群众奋战在一线、吃住在现场的情形已日益鲜见,干群之间的距离感逐步显现,甚至在诸多方面产生了矛盾:一是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管理与被管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管理者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就会导致干部与群众磕磕碰碰、吵吵闹闹,产生对立情绪。二是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矛盾。时代的发展使职工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职工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职工与干部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收入差距过大便导致职工意见突出。三是执行制度带来的矛盾。管理过于严格,人性化管理不足,动辄处罚扣奖,常使职工心怀不和谐情绪。另外,社会上一些贪污腐败、行为不检等现象,也使职工产生了对干部的不满情绪与偏激看法。
2、利益诉求强烈
随着社会转型与企业改制,企业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并最终反映在职工的利益诉求上。一是个人利益的诉求。改革改制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会牺牲极少数人的利益,这必然会引起部分职工的抵触;企业分配机制在效率与公平平衡不善的时候,也必然导致少数职工无法认同与接受;企业内部政策的不稳定、不合理,甚至会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二是自我发展的诉求。现代企业职工的利益诉求已不再只停留在简单需求层面上,除了满足于基本谋生需要之外,还会寄望于从企业工作中获得长远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且不同结构层次的职工,其需求也不尽相同,如技能提升、知识拓展、才尽其用、岗位晋升等,在企业提供的发展空间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会演绎出职工内心埋怨、人力资源浪费、核心人才流失等问题。
3、诚信意识缺失
诚实守信是人们倡导并力求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假冒伪劣、坑蒙诈骗行为,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在企业内部,不诚信现象也时有发生。一是组织不诚信行为,如部门之间,出现困难时推诿扯皮,汇报工作时揽功推过;上下级之间,上级对下级朝令夕改、滥发指示,下级对上级则阳奉阴违、执行不力;工序之间,只求本道工序方便,不履行服务于下道工序的承诺等,则组织内部无法协同、高效。二是个人不诚信行为,极少数职工个人主义膨胀,道德意识淡薄,诸如工作消极、损人利已、隐瞒事实、逃脱责任等时有现象发生,从而导致矛盾纠纷不断,人际关系紧张,损害了企业的和谐稳定。
4、队伍士气低落
士气就是职工乐意成为企业一员并协助实现目标的一种态度。职工士气是企业和谐的睛雨表。士气旺盛,就能形成合力,适应外界变化,处理好内部冲突;士气低靡,人心向背,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职工士气低靡的表现反映在:一是缺乏学习力,与发展战略不相和谐。学习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如果领导和职工小进则安,放弃学习,不思进取,将会从能力素质、管理创新上制约企业的发展。二是缺乏战斗力,与目标要求不相和谐。士气如虹则战无不胜,士气颓废则战无不败,一支情绪沮丧、态度消极、遇事退缩、工作逆反的团队,将无从完成企业的任务目标。三是缺乏执行力,与岗位要求不相和谐。职工人心思走、纪律松散,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样的队伍即使是基本的岗位职责必将无法完好履行。
二、构建和谐企业的主要任务
1、员工理念统一和谐
员工理念统一和谐是建设和谐企业的思想基础。正确的、先进的理念,对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思想引领、文化纽带、道德支撑和精神激励的作用。建设和谐企业要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在全体员工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让员工群众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此规范员工的言行,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2、劳动关系稳定和谐
劳动关系稳定和谐是建设和谐企业的核心内容。建设和谐企业必须依据《劳动法》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以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为基本点,规范企业现有的各种劳动关系,防止和杜绝因为企业方原因引起的劳动纠纷,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员工收入保障机制,改进薪酬管理模式,完善公平合理、竞争高效的分配和激励机制;依法与员工建立起稳定和谐、协调一致、平等对待,责、权、利明确的劳动关系,使员工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3、民主参与顺畅和谐
民主参与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和发展“四位一体,突出两头”民主管理制度,将民主管理融入到企业运行、决策和监督机制之中,融入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之中,融入到企业运行的各项工作之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活力。以《工会法》为依据,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支持工会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推进企业认真贯彻劳动法律法规,提高员工权益的保障水平。
4、员工队伍凝聚和谐
凝聚和谐的群体关系是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支撑。以尊重人为出发点,以凝聚人为目标,不断健全凝聚力工程工作制度,使全体员工凝聚和谐。以作风建设为关键,全面加强各级领导人员作风建设,讲究工作艺术,杜绝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使干群关系团结和谐,使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信任和谐。确保改革改制和各种利益关系调整过程中员工队伍的整体稳定,从制定政策的源头抓起,从各项改革的操作过程入手,坚持以全局利益和员工具体利益的兼顾与统一为前提,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企业不同群体、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员工和谐共进,形成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党组织构建和谐企业的途径
1、明晰发展愿景
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与企业已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企业的前途维系着职工的切身利益。离开企业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企业党组织建设和谐企业,必须要融入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舵手”、“推手”和“号手”作用,将职工的愿望凝聚到企业的发展愿景中来,在实现
企业价值的同时,实现职工的自我价值。
2、规范民主管理
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持久动力。作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重要内容的民主管理,是通过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经济与管理活动,促进企业决策科学民主、利益关系公平公正、职工队伍团结和谐,因此,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强大动力。民主管理对和谐企业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协调功能,即通过推进厂务公开、劳动关系调解等,协调企业内部利益矛盾;二是法治功能,通过职工参与民主决策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既有利于提高企业严格执行能力,也有利于引导职工依法维权、和谐维权;三是凝聚功能,通过集中全员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要按照“党委是第一责任人、行政是第一执行人、工会是第一实施人、纪委是第一监督人”的工作要求,规范和强化民主管理,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民主管理模式,始终坚持重大事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坚持重大决策专委会审议、坚持每年签订集体合同补充协议、坚持“四公开一监督”、坚持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和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民管组织的“小人大”作用,强化了民主管理“两个维护”即维护企业利益、维护职工权益的功能,实现了企业利益与职工权益的和谐共盈。
3、转变领导作风
企业和谐与否,领导是关键。党员领导干部担负着教育、动员、组织职工建设和发展企业的重任,能否形成上下同心,一呼百应的和谐局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作风与形象。企业各级领导只有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及时了解和妥善处理好职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党委要建立和实施了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机制,实行“定点联系、定期征询、定向沟通”,通过党员领导定点参加支部大会、职工大会、班组活动;定期开展岗位随访、书面征询、个别访谈;定向与科技人员、生产骨干、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谈心交流等,达到思想上交流沟通、工作上征询指导、生活上关心了解,从而拓展了听取职工意见、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4、完善激励方式
健全的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对构建和谐企业不仅具有制度支撑作用,而且
民办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探析 篇6
民办高校同样肩负着培养现代化接班人的重任,但因民办高校体制、社会地位、学生特点等特殊性使其在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应从民办高校的育人理念、自身发展与创新、法制建设与民主建设、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等多方面予以改进。
关键词:民办高校;和谐;教学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教育部1995年批准四所民办院校建校以来,民办院校经过了20多年的长足发展,已伴随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到规范化、法制化的教育进程中,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231.79万人,其中,民办院校676所(含独立学院323所)在校大学生476.68万人,本科生280.99万人,专科生195.73万人,[1]民办院校在校大学生占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21%,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样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民办高校通过构建和谐校园,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进而影响和辐射社会,对民办高校自身发展,实现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共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现状
作为民办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研究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敏于寻求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探索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实现民办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了解民办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倍功半的研究效果。
(一)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在高校普遍扩招背景下,在社会对民办高校还缺乏认同的压力下,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良莠不齐。如表1所示有7.9%的学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学习进入民办高校就读。复杂的生源背景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表2所示,一学期中有过逃课行为的占80%以上,学习积极性不高,即便是上课听课也是出于学校纪律的约束和应付考试的心理,学习没有计划性,基本是被动上课,课后也是以完成作业、应付老师为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不够,对不懂的学习内容也没有学会的欲望。
(二)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素质不能适应要求
北大原校长周培源曾说过:“一所大学办的好或不好,其水平如何,它的决定因素或根本标志之一乃是这所大学的教师阵容如何。”然而,民办高校的教师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出两头大、中间小;兼职较多、专职比例偏少;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教师专业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低等特点。民办高校教师中年轻教师多、老教师多,中年骨干教师少,教师梯队不合理。年轻教师大多是近年迫于就业压力无法进入公办高校任教退而求其次而选择民办高校的;老教师大多是公办高校退休的教师到民办高校发挥“余热”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最缺乏的就是中年骨干教师,这种现象无疑给民办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带来负面的影响。民办高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给老板打工意识强,育人意识弱,许多年轻教师到民办高校工作是为了积累经验,将民办高校作为职业跳板,为未来进入公办高校积累经验,缺乏奉献精神,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据调查有三分之一的民办高校学生对教师的教风不满意,认为教师的专业水平偏低,敬业精神不够,职业道德不尽如人意。
(三)民办高校科研水平较低,教学中创新意识淡薄
囿于筹资渠道的单一化和社会地位的不公平,民办高校普遍对科学研究投入和重视不够,教师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学校也缺少职称评聘的保障条件和制度。科学研究缺少相应的学术带头人。教师普遍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没有形成科学研究的浓郁氛围。许多教师仅限于上课,满足做个“教书匠”,很少从事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较少,科研水平与公办院校相比较低。教学工作中大多也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很少涉及教学改革和探索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规律,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四)民办高校学风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的民办高校建校时间较短,一般很难形成公办高校那种博大精深、海纳百川的学习风气和治学精神。民办高校学生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明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校就读是为了混个文凭,学习风气浮躁,犹如蜻蜓点水,浅尝则止,不能够深入专研。对待考试正如“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甚至考试中作弊的现象也屡禁不止,严重的影响了构建积极向上的学风和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五)民办高校内部机制和管理不尽完善
民办高校投资者、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理顺。民办高校投资者较多关注眼前利益,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地较少,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在管理方面,有的学校采取企业式的、家族式管理方式,不具备应有的管理素质和水平,对学校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中,管理过程中“重人治轻法治”的现象颇为常见,对学校的事务的管理不够公开,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对教师的人性化关怀,有的学校的规章制度也经常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无法形成制度持续性和规范化。
二、制约民办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因素
(一)国家对民办教育事业投入不够,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偏见和歧视
虽然民办高校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但仍处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边缘。国家财政不向民办高校拨款,学校大多经费依赖于学费。捉襟见肘的经费使民办高校很难有充足的财力投入到和谐校园建设中。此外,尽管国家出台了诸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民办高校非事业单位却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发展。[2]这一事实使民办高校、教师、学生都受到社会的歧视,也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的考试招生、教师待遇、学生就业等等关系到民办高校切身利益的一系列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讲,民办高校成了高等教育的“陪衬”,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二)民办高校自身因素
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也随之扩大招生规模,与公办高校一起抢夺生源,但实际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很难满足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很多学校在考试招生、学校管理、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等方面还不正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的教学内容基本跟公办高校差不多,教学内容脱离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许多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使大学生毕业后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要求。
(三)民办高校学生自身因素
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学校认识不足,心理落差较大。由于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他们的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就读的学校档次低,对进入民办高校不满意。部分学生从小就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个文凭或满足父母的愿望,根本不会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而是忙于网上冲浪、谈恋爱、打工等事情上。民办院校的大学生处在高等教育的边缘,71.6%的学生是因为“分数不理想,没考上公办院校”出于无奈而选择民办院校,又是自费上学,且学费远远高于公办院校,家庭经济负担较重,所以学生的金钱意识较强,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看成私有,淡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这些都给民办院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内涵建设带来了不少难度。
三、民办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
(一)构建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构建民办高校和谐校园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没有以人为本就谈不上构建和谐校园。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置于中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关心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人为本同样要以教师为本,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他们生活的保障和发展的平台。要对人性有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和激励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师生员工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
(二)构建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必须注重学校自身发展与教学创新
发展是第一要务,民办高校的第一要务是发展。要从规模发展转变到内涵建设上来。民办高校在发展方面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学校内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等各要素之间的统筹兼顾,力求规模、机构、质量、效益相互间的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规模和教学质量的关系,任何时候教学质量都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民办高校必须重视学校自身发展,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育人的实效性。
(三)构建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有大师才能称之为大学。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稳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首先,民办高校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引进专业水平高的学术带头人,要千方百计的为教师的学历提升、培训、进修创造条件。其次,要调整教师年龄两头大、中间小的情况。再次,要改善教师职称比例,并为教师职称评定创造条件。最后,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安排专兼职教师的比例。坚持待遇留人、机制留人、感情留人,培育一支结构合理,富于创新,勇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实现民办高校的跨越式发展。
(四)构建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必须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
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是要利用校园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高校是一个特殊的园地,根本目标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弘扬人文精神。校园文化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高雅的人文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等。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民办高校要发挥好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学风、教风、领导干部作风(工作作风)建设。
参考文献
[1]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1-7-6(2).
[2]王鑫宏.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
[责任编辑:王建武]
收稿日期:2012-02-02
作者简介:邹芳芳(1981-),女,辽宁庄河人,大连艺术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方法与途径 篇7
1 制度化加人性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一贯被企业经营者所采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同样,对促进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剂良药不能包治百病,制度化管理多侧重于刚性和强制性,对有些管理对象就不适用,甚至产生负面效果,挫伤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那么,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如何提高管理效率,更有效地实现经营目标。显然,制度化加人性化管理就是一个很有效的管理手段。人性化管理可以弥补制度化管理中的缺陷。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人文关怀;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保障企业员工的利益,不断满足员工多方面的要求和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实施人性化管理必须把广大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搭建企业文化建设平台,举办文艺演出、职工运动会和各类文艺比赛及劳动竞赛,丰富和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陶冶情操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可有计划、分批、分步骤地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继续教育及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进而培养现代企业员工应有的竞争意识、团体意识和敬业精神,体现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制度化加人性化管理还应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会议制度,拓展企业员工建言献策、民主管理的渠道,让员工真正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员,“企兴我荣,企衰我耻”。
2 营造和谐氛围,培育企业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企业同样需要有自己的企业精神,需要有积极向上的风气,需要有能使员工潜能充分发挥的环境,而这种精神、风气和环境是需要营造的,即需要通过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来完成。比如核地质二一九大队就比较重视营造和谐企业文化氛围,注重培育企业精神,先后培育出“马泉精神”、“中川精神”和“夏家坪精神”等,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培育企业精神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核心,一是要求企业员工在处理同事关系中,以友好善解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做到同事之间彼此友好、关爱、营造同心协力、和睦融洽、友善相待的工作环境;二是要求企业经营者在处理与管理对象的关系中,必须要“把员工当人看”,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关心员工、培养员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达到内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更重要的是培育员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培育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即企业精神;三是要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注重企业价值观建设,强调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是物而是人,要求管理组织的变革要适应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实施,管理手段的运用既要突出责任目标,又要变硬化管束为软化管理,不断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并赋予时代特色的企业精神,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四是要求在培育企业精神的过程中,充分依靠党工团组织的作用,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变企业精神为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3 提高经济效益,完善薪酬制度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离不开企业物质文明建设,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员工收入的增长,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广大职工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广大职工的文明程度,促进和谐企业文化的形成。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只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结成“劳资不疑”的劳资和解与信赖关系。因此,应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薪酬制度。一是积极培育劳资共同体意识和劳资和解气氛,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在稳定的劳资关系中顺利地进行。重点实行多样化的报酬形式,如绩效工资制、浮动工资制、技能工资制、灵活福利、利润共享方案、长期激励模式、员工持股等;二是积极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之间的矛盾,既保护企业利益,又维护员工利益,让职工代表、党员董事、技术工人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并将工作业绩表现与薪酬挂钩,实行奖励货币化制度。只有善待员工,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要求,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才能确保企业利益的实现;三是积极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设计,为员工提供职务晋升、技术评级、进修培训等机会,营造宽松和谐的用人、育人环境,使人尽其才,众人成才,建立和谐企业文化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4 立足创新,重视人才
创新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创新离不开人才。创新与发明不只能是依靠少数发明家来搞,要依靠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上的员工,动员他们来参加创新,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向前发展,必须立足创新和重视人才双管齐下。一是创新经营理念,强化人性化管理和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因为,一个成功的企业,除了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先进经营理念的经营者,还要有一大批高素质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员工,这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前提和条件;二是重视人才就是在企业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尽可能地重视企业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竞争规则,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才能,使其具有一种成就感、归属感和安全感;三是全面实施“创新、求知、自强”的企业文化战略,融合不同层面的文化因素,注重员工“情商”的培养和开发,提高其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摆脱企业员工浮躁与功利的心态,让企业文化与经济效益和谐发展。
5 塑造良好的企业新形象
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篇8
1 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以国内和谐促进世界和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国情复杂、问题众多。一方面是领土面积广大, 物产丰富, 经济发展速度快, 另一面是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问题多、局部矛盾突出。作为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中国自身的和谐发展对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尽管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 国际社会地位不断攀升,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但不和谐的问题日益突出, 诸如贫富差距的拉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矛盾、城乡矛盾。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世界”外交新理念是国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领域的自然延伸。因此, 国内和谐社会构建的思路、途径以及成就必然影响到“和谐世界”在国际上的宣传和说服力。我们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国内和谐促进世界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正视在改革开放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发扬改革创新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精神, 加快推进民生领域改革, 亦即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实现从人才大国到人才强国转变;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让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本质, 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住房体制改革, 建立公共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性住房, 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构建政府主导、民众广泛参与的治理机制, 实现平安中国梦想。
2 积极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大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决定着国际格局的结构和基本走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经过近30多年的快速发展, 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 综合国力不断攀升,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在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国际组织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积极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 也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
从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 中美关系总体上平稳发展, 虽然发生过“对台军售”、1989年中美关系恶化、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和2001年中美撞机等大小冲突, 但两国领导人都能够较为理性地处理两国关系。然而, 冷战结束后, 尤其是最近几年, 中国经济总量迅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在周边领土争端中态度渐趋强硬, 美国奥巴马政府也调整了其全球战略, 亦即亚太在平衡战略, 把总兵力的60%放在亚太地区, 其目的和用意很明确, 就是要牵制中国, 遏制中国的快速成长, 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当美国把中国作为假想敌, 拉拢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对中国进行“围堵”时, 中国的国际战略环境就相当严峻了。2012年2月, 习近平同志访美期间, 首次中美应构筑新型大国关系。在次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新型大国关系被高调推出。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 是崛起国和守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中国政府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打破历史上崛起国和守城大国必然冲突的魔咒, 必将开创一个权力转移和交接的新模式。
此外, 还要处理好中俄、中欧和中日关系。俄罗斯是既是中国的邻国, 也是世界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国家。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指导下, 双方关系发展迅速。尤其是, 近几年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压缩俄罗斯在中亚、东欧的生存空间, 让俄罗斯与中国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中欧关系也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欧盟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欧之间没有领土争端, 没有历史遗留问题, 在推动世界多极化、保护人类地球家园、联合打击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上, 双方的观点一致。中日关系也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 中日关系总体平稳发展。但日本方面在侵华历史、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钓鱼岛争端等方面的行径已经严重干扰到中日关系正常发展。中国主张本着“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的精神, 以两国关系中的三个政治文件为基础, 敦促日本正确面对历史问题, 不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总之, 中国在平等互利, 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与大国的和谐关系必将极大地促进和谐世界的构建。
3 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漫长海岸线和陆地边界的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好坏决定着中国和平发展的周边环境, 也影响着和谐世界的构建。从1954年开始, 毛泽东和周恩来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提出和平解决邻国领土争端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也得到了周边国家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后来成为了联合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苏东剧变以来, 中国政府坚持睦邻、安邻、福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先后同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复交, 同东盟国家关系正常化, 与越南和印度就边界争端达成谅解, 签署和平协定。此外, 中国政府还积极参与亚太的APEC、东盟10+3、东亚峰会、亚信峰会等地区会议或组织, 并倡导成立在中国境内的第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在处理同中亚、中俄领土边界争端取得巨大成就。
然而, 近年来中国崛起的步伐越来越快,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让中国周边环境异常严峻。美国试图拉拢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周边国家遏制中国崛起。中国与东南亚周边国家在南海领土争端、与印度的边界争端又起。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不容乐观。然而, 中国政府坚持自己一贯的“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坚持在自愿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下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4 继续巩固和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关系
构建和谐世界, 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和谐是重要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政府把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样, 中国也曾是西方大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我们有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现实处境。一方面中国支持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的政治、经济权益,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加强对南方世界的经济支援, 比如中非合作论坛以来, 中国政府免除30多个非洲国家100多亿债务;另一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对中国也大力支持。如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支持下,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得以恢复。总之, 中国政府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关系也有利于促进构建和谐世界。
5 积极推动多边外交、公共外交、人文外交
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 与双边外交相对, 也是其重要补充。其指导思想是多边主义。参与、创建和建设国际机制则是中国在广泛的世界政治事务中实现和增进国家利益所不可或缺的战略选择, 也是中国政府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 国家之间互相依赖性增强。跨国问题日益增多, 需要各国加强合作, 倡导多边主义。过去中国是国际组织的旁观者, 后来是消极参与和积极参与者, 现在部分组织的创建者。目前, 中国加入的国际条约300多个, 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130多个。中国积极首先倡导并在中国境内成立的第一个国际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外交应该继续坚持多边主义, 通过促进多边合作维护国际安全与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进而促进和谐世界的构建。
浅谈构建和谐交通的意义与途径 篇9
关键词:交通事故,和谐交通,安全教育,交通环境
1当前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
随着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交通在改变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带给人类越来越多的生命危害。据统计,1951年至1984年的30多年间,我国交通事故各项指标的变化基本上是平稳的。1998-2002年的5年中,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绝对数呈上升趋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2.5%、8.8%、42.7%。2002年全国一般以上道路共发生交通事故77.31万起,造成10.94万人死亡、56.21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24亿元,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41%、3.26%、2.85%、和7.66%,是历年之最。[1]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事故预防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了综合治理交通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近几年,欧美、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交通事故发生率基本处于稳定趋势。我国自去年开展禁止酒驾以来,事故发生率略有下降,但是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却依然严重。据统计,去年我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与2008年相比,分别下降10.1%、7.8%、9.8%和10.7%。[2]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万车死亡率远大于发达国家,虽然从相对指标来看,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增长率和死亡率都在下降,但每年几万人命丧车祸和近十亿的经济损失表明,我国的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2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2.1疲劳驾驶、超速和酒后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疲劳驾驶、超速和酒后驾驶导致的死亡人数在2009年虽然降幅明显,但在我们人口大国,其绝对数依然可观,不容小视。同时,国道和省道,以及高速公路的出事率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
2.2恶劣天气和摩托车导致的事故居高不下近几年气候相对恶劣,特别是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攀升。摩托车不按规定让行、无证驾驶,以及超速行驶所导致伤亡也在攀升。
2.3营运车辆肇事严重2009年,营运车辆导致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占同类事故总量的79.2%,比较同期,增加了3.3个百分点。[3]
2.4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经济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死亡人数多;沿海地区较内陆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死亡人数多。
2.5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人员是交通事故伤亡的主要人员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道路不断延伸,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民以及个体劳动者出行大幅度增长,交通参与活动日趋频繁。但是,由于这部分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伤亡。2004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10.7万余人中,排在前3位的是农民(占26.98%)、个体从业者(占18.34%)、其他不在业人员(占13.22%)。上半年全国死于交通事故的46012人中,农民仍位居前列。[4]
3构建和谐交通的重要意义
3.1构建和谐交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行产业,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交通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交通,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由此在构建和谐交通实践中,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构建和谐交通的强大的思想武器。[5]
3.2构建和谐交通是贯彻落实中央的实际行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要求,构建和谐交通是交通行业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3构建和谐交通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交通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构建和谐交通,有利于消除当前交通发展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为实现经济的战略性跨越当好先行。
3.4构建和谐交通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交通行业作为直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窗口行业、服务行业,公益性、社会性很强,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乡镇客运配套设施建设和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实惠,构建和谐交通,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多元化的需求,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4预防交通事故,构建和谐交通设想
4.1开展构建和谐交通的理论研究应设立预防交通事故,构建和谐交通的研究课题,形成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心理学多门学科参与的研究机制,从文化、经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等多角度、多层面开展研究,形成系列理论基础。[6]建立以政府为主、多机构参加的交通事故研究、分析机制,把握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科学制定交通事故防范对策,为全面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提供可靠依据。
4.2加强对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教育人是道路交通的参与者同时又是交通事故的最大受害者。通过建立交通安全教育学校、交通安全城市、交通安全街道和社区、交通安全企业等形式,加强对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意识。日本为遏制1970年的交通事故最高峰,确定了交通安全五年计划和目标制度,并每五年更新一次,成效显著。1998年,日本的尽机动车数量增长了2倍,但是交通事故却减少了45%,死亡人数也控制在万人以下。
4.3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素质据美、英、德、芬兰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安全委员会的统计,90%以上的交通事故与人有关。而我国,大量的统计同样表明,交通事故的80%以上,是由驾驶员直接原因造成的。因此,研究如何提高驾驶员安全素质,应作为交通安全的头等大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4.3.1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教育加强社会公德、交通安全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让驾驶员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如果自身存在不安全行为,将对社会、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4.3.2重视驾驶员的再学习通过开展驾驶员再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防范和处置复杂事故的能力,从源头上、根本性上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4.3.3严格监控营运车辆驾驶员如通过采用安装“汽车行驶记录仪”等科技手段,强制连续驾车并超过一定时间的驾驶员休息,依法从重处罚、严重超载、酒后驾车、超速行车的驾驶员。
4.4提高交通事故的救援与急救技术水平交通事故的救援与急救技术包括事故的实时监测,事故发生地点的准确定位,事故报警系统的总体协调和快捷便利,公安、医疗等部门的联合行动,快速实施现场救援,以及救护车在紧急情况下的畅通无阻等。通过采取以上一系列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救护和减少现场受伤人员的死亡。
4.5提高车辆技术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据相关人士统计,我国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车辆从正面和侧面碰撞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总数的60%。因此,强化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加强车辆的安全技术,制定更加严格的车辆检测制度,为车辆配备防抱死系统、安全距离监测装置,以及配备安全气囊等职能系统,是减轻交通参与者人身伤害非常有效的措施。
4.6高度重视人与道路交通环境相适应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探索并掌握人与交通环境的整体协调特性,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包括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改善,对于提高交通参与者的适应能力,以及减少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等方面,都具非常的积极作用。例如,在道路规划和建设方面,优先考虑人与道路相适应的问题,根据人对道路的几何条件、光线照明等方面的适应性,采取人性化的设计和建设方案。同时,针对各种道路交通条件,能否符合驾驶员安全行车,也进行系统的研究,采用不同颜色对事故多发路段设置警示标志等。另外,将城市道路或交通相对密集的行人通道,其标志、标线进一步鲜明、醒目,最大限度方便驾驶员和行人的观察和识别。
4.7重视气候对交通状况的影响,做好预防应对工作切实重视高温、大风、大雾等恶劣气候所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加强对高温、大风、大雾、阴雨等恶劣气候条件下道路交通事故引发原因的调查与研究,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总结经验,切实摸索出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安全行车规律。
参考文献
[1]中国2002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中国交通年鉴2003[M].2002.12.31,http://tjsj.baidu.com/pages/jxyd/24/67/cf2ae8228f6df75e54140e7802109675_0.html.
[2]邹伟.公安部:09年酒后驾驶致死人数同比下降13%.东方网.2010.1.09.http://news.eastday.com/c/20100109/u1a4938834.html.
[3]肖献法.200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0%———运营车辆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比例居高不下[J].商用汽车,2010,(02):129.
[4]农村人口成我国交通事故伤亡最大人群.2005-10-18 9:12江门日报http://www.jmnews.com.cn.
[5]汪贵权等.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交通的思考[J].学理论.2009,(13):152-153.
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篇10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提升
进入到新世纪后, 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 对知识型人才需求不断扩大, 高素质人才对一国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日益增大。而体质健康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是学习、劳动、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是形成生产力、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主人和建设者, 造就一副健康的体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体质与健康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常常被视为同一个概念。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体质时, 首先会对其身体健康情况进行评价, 然后再对其体型、体力、协调性、耐力以及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健康是身体体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同为健康的人在体质方面又有明显差异。通常来说, 从体育学科出发, 体质主要涉及到体型、运动能力以及体育精神等方面。从医学角度出发, 健康主要是相对于疾病防御、免疫力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侧重于遗传基因、外部环境因素对人们肌体功能的影响。总体来说, 体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 体质是健康的前提条件, 健康是体质的外在表现,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质是生命运动的基本要素, 健康是人体肌能的一种“状态”;体质主要通过体格、体型、运动能力等表现出来, 而健康则通过人的身体器官状态例如心肺、脾脏运行状态表现出来。体质是达到健康状态的一种能力。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最终改善健康状态,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
(1) 遗传因素。首先, 个人健康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联性。一个人的健康与其遗传基因有密切关系, 例如个人胖瘦以及一些特殊疾病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心智水平、身体肌能以及新陈代谢都与遗传关系紧密。因此, 大学生体质健康受其遗传基因影响较大。
(2) 生活环境因素。个体生活环境对其体质健康有较大影响。大学生所处的家庭、校园环境对其身心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 家庭环境和氛围融洽协调的家庭成员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家庭。父母经济条件、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健康意识有很大影响。另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不断进步, 大学生所接触到的体力劳动十分有限, 这无形中也会降低身体锻炼几率。
(3) 生活习惯。个人生活习惯和生活观念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生活观有利于促进人的体制健康发展, 因为规律的作息习惯和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利于促进健康。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 体质健康状态较好的学生在作息习惯、饮食搭配等方面都要优于其他学生。现实生活中, 一些学生染上了酗酒、熬夜、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这对其体质健康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3、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3.1、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 做到寓教于乐
一直以来, 高校体育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严重, 对学生养成正确的健康观念产生了不良影响。目前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和运动过程中, 过度强调考试结果和短期效果, 忽视学生终生体育观念的培养和引导。要彻底转变这种不良局面, 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思想观念, 探索体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为学生创造更多自由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要优化调整体育教学内容, 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 制定学生乐于接受, 能够从中体验到体育乐趣的教学方案。通过开展体育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 因势利导引导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观念。
3.2、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要深刻反思当前体育教学评价方法, 结合当前学生体育教学发展趋势, 不断细化和完善体育评价体系, 立足于实际情况, 做到个人评价与标准评价相结合, 标准评价与大学生身体机能相结合。要摒弃传统唯成绩之上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 要注重学生参与过程评价、体育观念和态度评价, 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提高了多少、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不断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积极性, 养成健康、向上的体育锻炼习惯。
3.3、不断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方式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他们的体质条件、体育技能也存在较大差异, 高校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体育教学方案和计划, 重点要体现个体差异性。特别是大一新生刚经历高三紧张的学习阶段, 体育锻炼时间相对较少, 体质健康存在较大的“空白”, 急需要恶补。因此, 大多数大一新生体质条件较差, 同时高校现在制定的体育教学大纲过于笼统和统一, 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 无法满足不同学生体育教学需要。因此, 当前体育教学要加强改革和创新, 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原则, 根据不同学生体质情况找出教学共性, 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计划。体育教学“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要指导落后生加练、自我提升, 例如有些学生引起向上一个都做不到, 可以教给他们锻炼手臂和腹部肌肉的练习方法。学生掌握了练习要点和方法, 就会自己主动学习和锻炼, 从而降低对体育教学依赖性, 有效提高体育锻炼水平和效果。只有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地制宜, 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 帮助其养成终生体育思想, 学会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促进个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3.4、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检查制度
高校要加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测试和检查, 以此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健康档案, 全面搜集学生健康数据和信息, 做到有的放矢监测学生健康状态, 并以此为基础灵活调整体育教学和考核方案。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体系, 例如引入最新计算机检测软件和技术,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水平。定期公开学生体质健康检查结果, 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体育教学和锻炼活动。
3.5、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锻炼
要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单独依靠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显然是不够的。目前, 不少大学生专业学习任务较重、加上要实习、找工作等, 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之又少。大多数学生不能保持日常体育锻炼习惯, 他们虽然知道体育锻炼的益处和必要性, 但是在实际中往往由于个人时间、场地条件、参与人数等条件限制制约了其体育锻炼。鉴于此, 高校要在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 引导学生做好课后体育锻炼, 利用各种体育宣传活动、培育浓厚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 不断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目前, 高校都成立了各种体育社团、健身俱乐部, 可以通过免费对学生开放体育场所, 组织学生在课余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因地制宜, 组织体育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锻炼指导, 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方法和技能, 享受到体育锻炼乐趣和热情。另外, 还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不断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 提高体育运动普及性, 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4、结束语
目前, 大多数高校对学生体育锻炼和考核重视不足, 学生可以在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的情况下就可以顺利毕业, 这必然会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 从而导致其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今后要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情况,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为不同体质条件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和锻炼机会, 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观念, 不断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 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1.
[2]乔培基, 王力男, 石磊.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0) .
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篇1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出,加快社会发展,就要注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物探行业面临的复杂施工环境既有自然环境元素的影响,也有人与社会的成份。特别是国内东部探区作业,人口稠密、村镇密集,工业发达,效率、安全、质量、效益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物探作业,则更具特殊性和复杂性。
少数民族区在影响勘探生产方面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文化差异大,迷信思想重,遗留问题多,文化水平低,工农变数高。应对这些难点,构建和谐施工环境途径要做到“六抓”。
一、提前抓踏勘,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凡事预则立。有力的措施必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数据和资料之上。为此在“大部队”进人工区之前,必须工区进行详细踏勘,加强论证和评估。
——技术风险评估。详细收集山地村寨、建筑物、农田区的资料,以便在技术指标范围内,尽量偏移测线,避开易发工农矛盾纠纷区,降低构建和谐施工环境的工作难度。
——经济风险评估。在技术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作业区内植物种类、农作物收播、高危建筑物、商品物价的详细情况,以便准确合理地确定经济补偿标准。
——文化风险评估。掌握当地的民风民情,了解文化渊源,熟悉当地礼节,做一个人乡随俗、受欢迎的“找油人”。
二、超前抓协调。牢牢掌握企地关系接洽的主动权
总体来讲,要从政府和群众两个层面做工作,以政府为纲,群众为面,在项目未启动前加强沟通,主动接洽,赢得好感,争取支持。
——政府层面抓协调。要力争召开市、县、乡镇、村屯各级政府协调会,组成由各级政府和公安、农业、林业、渔业、气象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支持物探队工作协调小组,明确责任,做到有组织、有安排、有计划地及时协调和现场解决物探生产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群众层面重走访。开工前,工农员把工作做到测线经过的每村每户,召开村民大会,详细讲解物探队的工作方法和施工意义,请老乡在测线经过该区域前,尽量把能收割的农作物收割,避免出现“先斩后奏”的现象。
三、全面抓宣贯,营造利于物探施工的良好氛围
依靠宣传媒体和政府舆论的作用,通过掷地有声的言行,大力宣贯物探生产的重要意义,使物探工作进一步深入人心。
——政府宣贯政策。协调会后,要把协调会的会议精神以文件的形式及时下发,通过公安部门印发政府通告,张贴到各村要道、店铺、街道门前。
——媒体宣贯意义。通过当地报纸、电视台、广播站制作支持石油勘探工作专题报道,大力宣贯油气勘探对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说明支持物探队队的工作就是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
——行动宣贯诚信。即不能光说在嘴上,还要以实际行动解读物探队与当地人和谐共处的诚意、物探工作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真正意义。
——爱心宣贯形象。即全力塑造物探队仁义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队伍形象,从小事做起,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四、过程抓控制,强化工农管理措施的完美执行
在加强评估、协调和宣贯的基础上,物探队必然制定出应对工农问题的工作计划,确保工农和谐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在一个科学有效与规范的环境中进行。
——领导班子,模范执行。班子成员利用晨会,讲评会、动员会等会议形式,加快信息传递,通报工农计划的执行和进展情况,监控计划执行。做到会前班子成员沟通,取得一致;会上具体阐述,形成一致;会下以身作则,严格执行。
——全体员工,强化执行。物探队可以把计划编成小册子、口袋书,作为员工“应知应会”的内容,加强学习宣传,教育员工要注意言行举止,树立物探队的良好形象。“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每个人都是BGP,每个人都是中石油。
——因地制宜,能动执行。根据工农计划确定的工农难点,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区语言不通、民俗不了解、地形不熟悉等问题,部分季节工可以实行属地化招聘的办法。聘请当地村长、德高望重的人做工农协调员,聘用当地青年做放线工、护线员和向导,依托当地人具备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降低工农工作风险,既加强了和谐施工环境的构建,又提高了物探队的整体施工能力。
五、竣工抓回访,巩固加强工农和谐的施工环境
物探队在施工中,并非测线过后万事大吉,要及时对测线涉及到的乡、镇、村进行回访,征求意见,补偿无问题后逐级开具村、镇、县、市出具的结清证明,从法律程序的角度巩固和加强工农和谐的施工环境,杜绝遗留问题和潜在隐患,有效避免了可能给企业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深化了企地关系,为今后物探队伍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收工抓联络,延续维护来之不易的和谐环境
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篇12
1护患关系概述
1.1护患关系定义。护患关系是指:在医疗护理实践活动中, 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确立的一种人际关系。随着护理实践范围和功能的扩大, 护患关系中的活动主体包含了更丰富的内容。护理人员一方可以是护理员、护士、护士长或护理部主任, 而患者一方可以是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监护人、患者所在的单位, 甚至媒体舆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重要体现, 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 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恢复, 有助于提高医院诊疗护理水平和管理水平。
1.2护患关系特点。第一, 护患关系是在患者就医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短期的护理与被护理关系。护患关系的实质是满足患者的需求, 一旦患者的这种护理需求结束了, 护患关系也就暂时终结了。第二, 在护患关系形成过程中, 护士处于相对主动地位, 护士的态度和行为对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护士在护患关系中应扮演主导作用。第三, 护患关系的最终目的是减轻痛苦, 保持、恢复和促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2影响心外科护患关系的不协调因素
2.1护士方面。长期以来的护理传统, 部分护士的法律观念淡薄, 制度执行不严, 日常护理工作不到位, 工作中缺乏人文关怀, 未做好病人的入院评估及告知义务。急救物品、药品、器材未严格管理, 另外, 病区安全措施不到位也是潜在的因素之一。
2.2患者方面。主要表现在患者不尊重护理工作者的劳动, 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 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 一旦患者病情恶化或不治身亡, 便失去理智。患者的经济状况和家庭背景也是直接制约患者情绪的主要因素。其他还有医院管理方面及社会因素。
3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途径
3.1建立和完善心外科安全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 护理质量的评价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 应制订“心外科重点病人交接班制度”、“心外科应急抢救程序”、“心外科护理组长责任制”、“心外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心外科护理病历书写规范”等。科室应成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各司其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 每周质量讲评, 每月全面大检查, 对检查中个别问题及时与当事人沟通,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每月质量分析中重点讲评、整改。
3.2增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护士在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应全面掌握护理理论知识, 练就过硬的操作技术, 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从而减少以至消除护患纠纷。医护人员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 了解患者的经历, 体会患者的感受, 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着想, 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 把“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实处, 满足病人的全方位需求。尊重并告知患者的权利, 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 使其参与到护理的计划和护理措施中来, 提高他们对健康水平的认识
3.3加强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提高护理水平。当代医学模式要求护士可以通过卫生宣教、改变环境、心理护理等帮助患者减轻和解除痛苦, 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此, 心外科应成立一个由专业知识强, 临床经验丰富, 技术水平高的主管护师负责培训计划的制订、组织、实施和考核。利用晨会、护理查房等时机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对新进护士, 除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外, 还应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训等, 使她们尽快胜任相关工作。丰富的知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灵敏性和洞察力, 及时准确地发现患者现有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准确地捕捉患者心理变化, 并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时, 高超的技术水平, 患者能得到及时、正确和有效的护理, 减少了他们的痛苦。
3.4培养护士良好的护理行为。护士好的护理行为是促进护患关系发展的根本途径。入院到出院, 护士通过自己的护理行为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从而获得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很多患者住院后, 由于病痛的折磨, 加上对疾病不了解, 往往产生猜疑、焦虑、恐惧心理, 此时护理人员的一句关心的语言、一声问候、一个友善而表示理解的表情都会给患者带来温暖;护士镇静而熟练的操作、得体的举止、有理有据的健康指导会给患者一种信赖感和安全感。因此, 护士对患者的理解、尊重和高度的责任感, 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技能, 将会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患者, 使得患者对护士产生信赖感。
3.5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和高效的沟通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 还要有善于观察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 熟悉病人的个性特征和情绪状态, 以及病人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康复的影响, 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帮助病人安心治疗, 促使其早日康复, 因此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高效的沟通能力。敏锐的观察力, 可以从病人的呼吸、脉博、体温、皮肤颜色、口唇干燥或湿润等取得病人的信息, 帮助医生诊断病情、评价、治疗和护理效果。高效的沟通能力可以有效地与患者交流、沟通, 给他们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同时塑造护士高尚的灵魂、完美的人格和献身护理事业的精神。
3.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完善护理记录。护士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工作中加强巡视, 工作要及时认真负责, 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及时做好记录。护理记录单、体温单、医嘱单等记录要严格遵循卫生部规定的病历规范进行书写。并且在撰写护理记录时, 不能添加自己的主观描述和判断结论, 也不能记录的含糊其辞或自相矛盾。要遵循“三个一定”原则, 即凡是要做到的就一定要写到, 凡是写到的就一定要做到, 凡是做到的就一定要有记录。
参考文献
[1]彭琦琳, 李宇称.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 .
[2]刘海舟, 年小燕.浅谈护士语言艺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
[3]许慧清.和谐护患关系的若干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 (8) .
[4]洪迪.浅析护患关系的现状及原因[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2) .
[5]罗娟.护士在建设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1) .
【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推荐阅读:
和谐企业的构建途径05-22
加快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途径08-28
浅谈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有效途径10-23
和谐动态课堂的构建08-07
构建和谐的英语课堂10-23
浅谈石化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09-06
谈和谐语文课堂的构建07-13
如何构建和谐课堂10-24
构建和谐语文课堂07-20
精心构建和谐课堂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