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寝室

2024-08-29

构建和谐寝室(精选10篇)

构建和谐寝室 篇1

高校寝室文化是指大学生在寝室共同学习、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1]。寝室是大学生共同生活、交流思想的场所,也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实践课堂,更是大学生塑造良好品格实现自我升级的成长空间[2]。作为艺术学院2013级辅导员,笔者处理了多起寝室不和谐的事件,深感学院急需构建和谐寝室文化。

一、不和谐寝室事例

音表班某女生单亲家庭长大,性格强势,欺负同寝室两位女生,孤立并责骂她们。一名女生不堪其扰并搬离,在校园周边租房;另一名女生住进宾馆、向辅导员求助,希望搬离寝室。

音表班某男生寝室两名同学关系长期不和。一个单亲家庭长大,性格孤傲冷漠,不能换位思考;一个卫生脏乱差,喜欢打游戏。两人互相看不上,长期冷战,某次因言语不和吵架,其中一人甚至买刀准备行凶。

视觉传达设计班某女生寝室一个女生男孩子气、短发、不化妆,其余长发美女组成小团体,孤立看不起该女生,造成那个女生心情郁闷,甚至不愿和她们一起上课,长期旷课导致该女生某学期所有科目全部不及格。

环境艺术设计班某女生寝室,一名女生长期使用治痘的皮肤药,引起其他女生皮肤过敏,她说话伤人直接,平时不能考虑其他人感受,如经常大声关门,导致寝室矛盾很大,其他三名女生强烈要求该女生搬离。

舞蹈班某女生寝室,一名女生和同寝室其他女生长期有矛盾,该女生母亲带几名年轻男士到寝室威胁其他几名女生,她们受到很大惊吓,留下心理阴影。事后她们父母赶到学校,强烈要求该女生和她母亲道歉、并保证不再出现此类事件。

笔者想到今年3月27日四川师范大学发生的命案,更觉得艺术学院寝室矛盾应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该学校舞蹈学院某男生在宿舍学习室被室友砍50多刀斩首分尸。室友用的就是当日从超市购买来的菜刀,而追究杀人动机,也仅仅是因为两人平时因生活琐事发生的矛盾。

艺术学院同学相对自我、单纯的性格更容易导致矛盾的发生,更应该着力建设和谐寝室文化。

二、出现不和谐寝室的原因

大学生初次独立生活导致寝室矛盾容易产生。高中阶段多住家生活,父母能包容孩子,故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而大学阶段,同学们天天和同龄人朝夕相处,其中难免有与自己在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价值观不同的同学,双方又都不大成熟,故易产生矛盾。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导致矛盾容易产生。青春期的特点是浮躁、不稳重、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容易出口伤人甚至发生恶性事件。

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也是矛盾产生的原因。他们多为独生子女,性格自我,说话直接、不包容,与人相处缺乏技巧。

三、和谐寝室文化构建的途径

构建和谐寝室文化的关键是学生自身素质提升、制度建设、活动引导。

(一)素质提升。

任何事情,内因都是主要的,所以关键还是同学们自身要在心理素质、个人修养、包容度、换位思考等综合素质方面提升能力。要让同学们认识到,出现问题不可怕,关键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正确。

辅导员应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在出现矛盾时学会沟通。同学们要学会和善、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更要倾听对方意见,在此基础上相互理解、达成一致意见、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实在矛盾太大无法解决,同学们应向辅导员老师求助,老师会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化解矛盾。

辅导员可利用开年级大会的机会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提高个人修养,关爱他人,说话做事考虑他人感受。同时,对不同意见甚至负面评价要学会处之泰然,自己认定对的事情不要在乎他人评价,依然能做自己。

辅导员可在微信平台、年级QQ群分享为人处世文章或新闻评论的链接,如新华网、人民网评论文章。辅导员还可推荐同学们阅读实用心理学书籍,如《卡耐基成功学》、《富兰克林自传》、《心理学与生活》等,在书中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辅导员还可推荐同学们在网上观看相关电影,如《放牛班的春天》、《心灵捕手》等,以同学们容易接受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

(二)制度建设。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学院可通过建立好的制度可规范同学们的言行,明确负责人,惩罚不和谐行为。

学院可制定《寝室文明公约》,倡导建立和谐关爱、积极进取的寝室文化。明确寝室长是宿舍和谐文化构建的第一负责人,明确若寝室出现不和谐的事件,寝室长在综合测评的干部加分项不予加分。

(三)活动引导。学院应充分利用学生活动、调动多方面力量引导和谐寝室文化共建。

学院可开展学生党员“一帮一”活动,由一位高年级党员帮助低年级一个宿舍,在他们遇到寝室矛盾时,及时指导他们正确看待和处理问题。学院可以和后勤集团联系,在学生公寓建立娱乐中心、宿舍俱乐部,在公寓举行“文明修身”、“寝室论坛”等活动[1],营造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辅导员可以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以“构建和谐寝室氛围”的主题班团会。

结语

大学生的年龄和阅历决定了他们为人处世还不成熟,艺术学院同学相对单纯自我,更容易发生寝室矛盾。学校应正确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全方位成才,既掌握知识技能,更学会为人处世。构建和谐寝室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同学们在适应社会方面的素质,让他们进入社会后更从容,人生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周丹.高校和谐寝室文化初探.科技信息,2007年36期.

[2]吴红.高校和谐寝室文化的教育功能探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期.

构建和谐寝室 篇2

2013年4月24日的19:30分,我们班心理委员毛万媖同学和我班全体同学在B栋教学楼4—11教室一起讨论了我们的“家庭”----寝室,我们班是一个大家庭,而我们六个寝室又是我们一个大家中的小家。毛万媖同学首先放了一个17分钟的大学生寝室心理话剧的视频给大家看,提起了大家的兴趣。

接着她又用PPT的形式给大家讲解了以下问题:

一: 当下,我们都在说和谐校园,平安校园,而我认为和谐校园首先需要和谐人际关系,其中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我们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方面.人际关系的研究是个复杂的课题,它包罗了许多的方面。作为大学生之间的宿舍人际关系又具有特殊的内容。宿舍中的人际关系是宿舍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结成的以精神关系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为媒介的交往中相互结成的关系。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宿舍的意义不仅仅是个睡觉的地方,宿舍是大学生过集体生活和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宿舍人际关系就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室友在我们一生中是极有分量的角色。在我们最渴望经历、最需要友情、最期待成长的年代,一群原本素不相识的青年因共同的“志愿”而走到了一起,分享这段最为美妙的成长时光。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睡在我隔壁铺的姐妹”。寝室生活是大学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寝室生活也是塑造性格、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修课.等等表明,寝室关系都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该重视的.二: 寝室常有的问题和矛盾有: 1,睡觉时间讲话;

2,舍友在外边心情不好了就回宿舍撒野; 3,早晨闹钟问题;

4,家庭背景不同而导致交流不畅; 5,卫生问题; 6,学习问题;

7,饮食习惯问题等等.三: 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

1、缺少沟通、交流。比如寝室搞集体活动时不征求他人意见或表现的漠不关心。

2、寝室内的小团体现象。比如两个来自同一地区的同学由于生活习惯和语言的一致经常一起出入,这样很容易形成小圈子,使得与寝室其他成员间的关系显得敏感而微妙。

3、不适当的炫耀、嫉妒。比如有的同学喜欢炫耀自己的身世以及家庭生活条件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而引起其他同学的嫉妒。等等.四: 产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原因:

1、自身的性格缺陷,个人爱好、价值观不同。比如自我意识过强,不懂谦让,缺乏与人协作的精神;适应能力差、孤僻;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弱。此外还受个人爱好、价值观的影响。

2、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社会适应能力尤其也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3、生活习惯不好,作息时间冲突。不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的冲突很容易引发寝室成员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五: 处理寝室人际关系的要领 :

1、与室友统一作息,在生活习惯上相互包容和理解。

2、不搞小团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寝室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与同寝室之中的某一个人过分亲近很容易引起寝室其他成员的不悦。

3、不侵犯室友的隐私,尊重他人,注意忌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对于室友的隐私,我们不能去探求。未经室友同意,切不可擅自乱翻其物品。

4、给予别人关心帮助,自己有事也要求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互相帮助为前提的。

5、完成自己的内务,维护共同的生活环境。结束语:

刚来到大学,是缘分让几个本不相识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从第一晚开始,每天陪你睡的是室友;

当你在周末不想起床而即将挨饿的时候,是室友,为你买的三角饼、素粉、或者包子馒头;

是谁每天忍着闻你的臭脚丫,看着你的臭袜子,毫无怨言,是室友; 当你突然上吐下泄,上卫生间的时候,是谁给你拿的卫生纸,是室友 当你失恋而痛苦不堪的时候,室友告诉你: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室友每天放着歌,愉悦你,还省了你的电; 当你刚化妆完,室友走过来,冲着你吼:小美女 室友,即朋友。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友绝; 人生在世多称意,室友陪你度风雨。

天天在一间寝室,之间难免会有矛盾嘛,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忍耐、包容,互相尊重对方,熟悉舍友的特点,若发生矛盾了,就以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处理,尽力营造和谐的生活气氛。任何矛盾,只要本着一个原则去化解,都不是矛盾,心地宽容。特别是女生,这个不注意,老是计较小事,将来必定吃大亏的。

PPT讲完,各寝室由室长作代表上讲台说出本寝室所存在的问题和分享各寝室高兴的事,这个环节把整个活动带到了高潮,每个室长都尽情地说出爆笑点,尤其是我班的男生寝室代表上讲台说出的共同点都是:大家不爱打扫卫生,不爱买生活用品,不过大家都很团结,都是到最后了大家会共同解决生活问题.接下来毛万媖同学给大家讲了一个有关心理的故事,告诫同学们世间的善与恶,有时错综复杂,难以分辨,所以请不要轻易做判断.要擦亮我们的眼睛,认真分析,做出理性的判断.最后,此次活动在全班合唱的《相亲相爱一家人》歌声中结束.通过此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知道构建和谐寝室的重要性,要珍惜室友,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室友友,我们都知道一个班级如果室友之间不团结那么班级就不团结,同学之间不要搞小团体,要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护理学院123级13班

构建和谐寝室 篇3

关键词:和谐;寝室人际关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243—02

寝室文化是大学生以寝室为主要空间的学习、生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它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延伸、社会文化的浓缩。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寝室文化对于大學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都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是健康向上寝室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本文中笔者试图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寝室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一、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现状

据腾讯网报导,西南交通大学曾进行了一次寝室人际关系问卷调查,60%的被调查者认为寝室里有自己最不喜欢的人,33%的学生认为寝室里室友不能互相关心、相处不融洽,调查结果令人不容乐观;特别是令人震惊的马加爵案,就是由于寝室人际关系不佳而引发的。综观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的现状,笔者发现主要存在这样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自我封闭型。这种类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与寝室成员交往时,“我”字优先,只顾及自己的内心体验,而不尊重理解他人;例如,自己高兴时,就手舞足蹈,高谈阔论,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谁都不理。漠视他人的结果,往往会形成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无意中把自己隔离起来;另一种情况是因为自卑与他人难以交往,这样的人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很难融合到班级集体中,也同寝室成员很少往来,客观上形成的一种不和谐寝室人际关系。

2.社会功利型。有部分学生过分看重个人荣誉,把市场经济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用于人际交往,靠吃吃喝喝建立感情,靠拉拉扯扯,吹吹拍拍实现个人目的,因此,本着功利目的与宿舍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个人利益成为人际交往的关键影响因素,却缺少了以尊重理解为基础的志同道合式的交往。例如,有些学生热衷于江湖义气,为了维护个人和小团体得私利,不惜违反校规、校纪,严重地甚至违法犯罪。

3.困惑迷茫型。这是很多大学生的心灵写照,熟悉了周围的环境,认识了周围的同学,才发现校园的生活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人的想法也不再像高中那样单纯。寝室就是个小社会,汇集着来自各地的同学,由于成长的背景各不相同,大家相互的语言规范、风俗习惯特别是对于一些问题的观点看法存在差异,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如果没有足够的沟通和理解,我们的寝室生活中会充满摩擦,总是不能风平浪静。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相互间的猜疑,矛盾升级将在所难免。

二、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外因与内因的双重作用,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既与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也与他们成长的环境、面临的激烈社会竞争有关。

1.大学生的自身因素。心理发育不成熟、交往知识不健全以及交往技能的匮乏是大学生寝室人际冲突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就是一些家长、学生、老师更多的关心考试分数,却忽视了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内在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个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素质。由于受到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大学生在心理上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是片面的、主观的,他们对人际交往的意义、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人际冲突的原因、人际冲突和危机的应对策略知之甚少,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因此,在人际关系中,他们往往凭直觉、凭情绪来处理各种人际问题,很难适应新环境下复杂的大学生活,因此发生了各种寝室人际冲突。

2.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带给人空前的竞争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蔓延到大学校园,大学生之间因此而产生的利益之争,是产生寝室人际冲突的客观原因;当然,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胀,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处世理念和行为方式。例如,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是否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党员,是否获得过各类奖学金,是否参加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成了大学生参与就业竞争的重要资本。在有限的资源面前,很多大学生为了赚取更多的就业资本,从入学开始就暗地里展开了各种较量,明争暗斗的过程中,少数大学生甚至不择手段,比如通过造假,拉拢、离间、诋毁他人甚至动用家长关系等途径,千方百计来打败竞争对手。这种利益冲突使表面上和谐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充满了火药味,人际冲突无形地潜在其中,一触即发。

3.生活环境的影响。寝室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地域与家庭,各自不同的成长背景造成他们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一个寝室的同学生活交往极为频繁,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个人作息时间的安排、寝室卫生和个人卫生等诸多方面,难免会产生或大或小的摩擦,引起人际冲突。比如,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在物质生活上可以不受拘束,而家境贫困的学生则通常比较节俭。还有就是家庭教养的原因,家庭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很多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照顾,“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类似的教育会使得他们主动沟通的能力缺乏。

三、构建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几点建议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氛围中;事实也表明,那些对大学生活不够满意的学生,人际关系不适,特别是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是主要原因。如何建立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

1.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欺骗不可能永远地隐瞒,一旦被对方发现,就是对人际关系的最大伤害。因此,待人接物要以诚为本,能否以诚待人,是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坚持真诚的原则,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赤诚待人、胸怀坦荡。

社会交往中,个体的学识与涵养直接影响着交往效果,因此,大学生要注重个性的培养和内涵的拓展,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人际魅力。之外,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营造还有赖于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首先要善于倾听,这是悦纳他人、理解沟通的前提;其次要善于表达,以便加强沟通、增进友谊,特别是要善于赞扬,它会给被赞美者带来快乐,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从而消除人际关系的僵局,使寝室人际关系变得和谐融洽。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建立健全校园规章制度,能切实保障高校寝室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际冲突主要源于利益冲突(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的情况下出现的人际对抗)、角色冲突(多表现为不同人物对角色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人际对抗) 和价值冲突(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的人际对抗)。由于制度不规范,导致社会利益分配不合理、角色定位不明确、权利义务不分明,进而导致人际关系矛盾重重,互相猜忌、仇视。例如,奖学金的评定必须明确相应的规则,评定过程公开透明,以免暗箱操作下的人际纠纷。因此,建构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必须首先从制度着手。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还需要重视寝室文化建设,营造宽容、开放、多元、和谐的氛围,使寝室成为学生美化生活、优化环境、独立人格、健康身心的成长与成才摇篮。而健全寝室规章制度、开展各种评比活动等构建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兴起于各高校的“宿舍文化艺术节”,通过各种卫生评比、设计大赛、文体活动等多种有效形式,增进了寝室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极大促進了校园文化建设。

3.提供人际交往辅导服务。人际交往心理辅导就是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方法,帮助、引导、训练学生人际交往活动,使学生明确人际交往的目的、原则,掌握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的观念、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和社会性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完善,高校已经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仍很缺乏,一般都是一些学过心理健康的非专业老师担任这一职位。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招聘具有专业心理知识的老师为学生做心理咨询,而且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布置也应专业化,从而更好的帮助大学生解决其在人际交往时的困惑及出现的心理问题。

四、结语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寝室是一个小社会,是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第一课堂。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和谐寝室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认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更有助于和谐校园建设。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从点滴做起。

参考文献:

[1]杨兢.大学寝室交往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J].青年探索,2004,(6).

[2]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

[3]曹加平.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原因与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6:4.

[4]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

Practical Thought on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ollege Dorm

LU Wei1,WANG Yong-jiang2

(1.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22,China;

2.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uhehaote 010018,China)

Abstract: A harmonious campus ultimately bases itself on harmonious dormitories.Therefore,establishing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ollege dorms is both necessary and important.In order to achieve harmony in college dorm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einforce management awareness,strengthen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nd urge them to intensify their self-cultivation.

构建和谐寝室 篇4

一、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状

据统计, 很多大学生寝室都存在着不和谐因素,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 学习生活态度不一致

大学生到了大学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 他们的学习态度以及生活习惯呈现出几种类别:第一, 积极进取型, 入校后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认真对待专业学习, 积极参加多项社团, 加入多个组织, 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第二, 得过且过型, 很多大学生入校后不适应大学生活, 缺少了高中的学习热情, 对于专业学习也是得过且过, 对于课外活动也不热衷参加, 对于未来也很迷茫。第三, 浑浑噩噩型, 还有部分大学生进了大学后, 完全放纵自己, 专业学习不认真, 经常抱怨集体活动影响自己的安排。

所以不同的学习生活态度导致在寝室里, 大家的共同话题会逐渐减少, 经常会出现话不投机的情况, 慢慢就形成了情感上的不和谐。

(二) 生活习惯差异

现在大部分学校都非常重视寝室的硬件设施建设, 学生寝室大部分都是四人间, 四个人住在同一屋檐下,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成长的家庭背景有差异, 所以很多生活习惯不一致, 产生了很多不和谐因素:第一, 作息时间不一致, 寝室有同学担任了学生干部, 从早到晚都会很忙碌, 很多工作也会在寝室完成, 就会形成晚睡的习惯;有的同学对于所有的事情都是漠不关心, 空闲时间用在看剧、打游戏上, 可能会持续得很晚, 影响到其他同学休息。第二, 卫生习惯不一致。寝室环境应该由寝室同学共同维护, 有的同学会经常打扫寝室, 保持寝室干净整洁, 有的同学从来不会打扫寝室, 自己个人卫生也不注意, 导致寝室里有异味, 长此以往造成寝室关系不和谐。

(三) 个性差异

很多孩子到了大学后, 离开了家长的怀抱, 在跟寝室同学相处过程中, 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第一, “唯我独尊”, 很多学生习惯在自己家庭中是以自我为中心, 在寝室生活中, 要求同学要是按照他的要求来, 其他同学不愿意或者不配合, 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第二, “事不关己”, 很多学生在大学里秉承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认为寝室只是睡觉的地方, 每天独来独往, 也不愿与寝室其他成员交流, 寝室里的事情毫不关心, 产生了小摩擦也只会视而不见。

二、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一) 自我意识强

在现在大学生原生家庭中, 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自主意识培养,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现在95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形成了比较独立的个性, 他们普遍非常注重自我实现, 有比较强的竞争意识, 但慢慢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 集体意识淡漠, 缺乏社会责任感。

(二) 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现在大学生的交往已经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他们更习惯于依赖新媒体进行联系交流, 在交往过程中出现了不顾及别人感受, 说话带刺的一些表达方式, 在应试教育阶段, 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 忽视了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很多孩子住到大学寝室后, 暴露出人际交往方面的短板。

(三) 高校管理上的缺失

按照当前高校寝室的管理模式, 很多高校的寝室都归后勤管理, 学校后勤主要管理学生寝室的硬件设施以及保障学生寝室的安全, 对于寝室的文化建设相对忽略, 寝室管理员由于自身的客观原因, 更多的是关注寝室学生的个人及财产安全。而真正对于寝室内部出现一系列不和谐因素, 没有过多的干预。

三、构建和谐寝室关系的几点做法

(一) 大学生应提升适应寝室环境的能力

第一, 调整心态, 主动适应集体生活。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所以要学会接受不同性格的寝室成员, 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在寝室生活的方式。第二, 完善人格,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主动涉猎心理学相关知识, 学会剖析自身的优缺点,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平易近人, 学会悦纳寝室成员的不足, 遇到问题时主动换位思考, 学会原谅别人的错误。

(二) 丰富学生寝室文化

作为学生寝室的管理者, 高校管理部门应该要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的寝室文化建设活动, 比如寝室风采展示、文明寝室评选等活动, 通过开展这些活动, 寝室内部成员共同参与这些活动, 可以增强寝室内部的凝聚力。

(三) 发挥社区辅导员力量

很多高校在学生寝室, 以楼栋为单位安排了社区辅导员, 社区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包括了学生寝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和社区寝室文化的建设以及料及学生思想动态。①

社区辅导员相对于楼栋管理员, 更能深入学生, 更能理解学生的想法, 由于年龄差距较小, 更能以朋辈的身份帮助调节寝室里出现的不和谐因素。

和谐健康的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以后步入社会, 在人际交往方面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申艳婷.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1.

构建和谐寝室 篇5

尊敬的市委袁xx副书记、市人大阙xx副主任、市政府严xx副市长及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青年企业家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xx餐馆的负责人朱庆洪。今天,我和各位青年企业家朋友,受到隆重的表彰,心里感到无比的荣幸。我谨代表受表彰的青年企业家朋友们向关心、支持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及其有关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和各位青年企业家朋友一样都是成长、创业于改革开放的好年代,我们企业和个人的成长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与厚爱。

xx餐馆刚创办时营业面积100多平方米,员工仅十来人,年营业额不足百万元。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如今发展到现营业面积近XX0多平米,员工300多人,年营业额达到3000多万元,上缴税收200多万。已成为三明市区消费者认可的---中高档餐饮接待酒店。“顾客至上,一流服务”是我们服务的宗旨;“真情的通沟,友谊的桥梁”是我们的经营理念。我们秉承这一服务宗旨和经营理念,揭力打造“xx”品牌。

“xx”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XX年xx参股三明宾馆的改制,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终于扭亏为盈,并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原华大宾馆地处福州三角井,是福州人所谓的“商业死穴”。许多成经辉煌或辉煌过的商家在这里“前仆后继”争相失蹄,这让福州的商家们对这里望而却步。而XX年三明xx挺进省城,成立了“福州xx快捷酒店”,通过“xx人”一年多的精心管理和妥善经营,不仅使宾馆的整体面貌换然一新,而且生意日渐红火聚集了众多人气,这使三角井周边形成浓厚的商业氛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家到三角井兴业、淘金。把原来的“商业死穴”变成了“聚宝地”。。。

这是xx跨区经营的一大亮点。xx这几年能够有长足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发展经济的好政策,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离不开管理层的精心管理和全体员工的努力和拼搏。

就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言,我个人有这样的体会:一是要科学决策,精心研究本行业的市场规律,避免决策盲目,这样才能做强做大。二是要洞悉千变万化的市场,全面掌握市场信息,以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三是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制度设计上更加人性化,视员工为公司最优良的资产,为员工搭建能够真正施展才能的舞台;四是要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树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创造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而我们做为青年企业家要怎样才能比其它公民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呢?我的肤浅认识是:首先要经营好企业,如果企业家不能或不能很好地创造经济价值,就不可能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其次是诚信经营。“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的经济;企业家是规则的遵守者,更是维护者。以企业家的诚信,承担起遵守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责

任。三是尽最大可能向社会出资、捐款,为慈善事业作贡献。

xx本着“诚信经营”的一贯理念,始终不忘回报社会。近8年来,xx共资助5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们同时还捐助市周边的两所小学学校。XX年捐资赞助在三明举行的中国女排锦标赛;XX年12月东南亚地区发生特大海啸,xx餐馆首家举行捐款活动,共筹集x万多元捐款;

XX年在市

构建和谐寝室演讲稿

大学是人生求学路上新的起点,也是培养个人修养的最好契机。沉浸在和谐的校园中你就会发现:原来和谐是一种熏陶,一种感觉,一种氛围。

我们讲和谐,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呢?它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歌曲中唱道:家合万事兴。可见,中国人民对和谐的殷切期待。既然如此那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校园也是众望所归了。

和谐发展的理念只有在适当的外部条件下才能渲染出氛围,寻找创建和谐校园的途径就要从其组成说起,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探询和谐就要从自然和人两方面说了。

自然的因素即自然环境,创建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我们学校里的所见、所闻、所感无不是俯拾不完的美丽,清新的空气中荡漾着和谐温馨的气息,那么心情会像阳光般灿烂,思想像雄鹰般翱翔,同时迸发出青春激昂的火花!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历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放眼现在,各高校也以环境优美为亮点,想必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茵茵绿草,莺莺鸟语让我们陶醉,亭榭交错,山水相映让我们痴迷。沉浸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人的因素,人是万物之灵长,是世界的主导。和谐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都属于人文的范畴,是和谐校园的灵魂所在,因为一定程度上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来的重要。

首先探讨人文环境,教师们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儒雅的气质和风度时刻吸引我们以其为榜样,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内涵。人文环境是集体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校园里充盈着优雅和谐的氛围,徜徉其间,熏陶渐染,人的心灵也会美化,潜意识里的自尊自爱被唤醒,达到和谐,岂不易哉?

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校园的和谐。大学里学生之间的接触比较频繁,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会使校园融洽起来。在温暖的关怀与真切的感动里生活,心灵与心灵之间碰撞出心之相映的清脆,难道不是很美的事吗?

最后,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有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这是极其重要的一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像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的伸展,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我们如鱼得水,畅游知识的海洋,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让我们学会办事学会做人。如果没有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无疑是一片荒漠,而和谐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无声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是难得的甘露,从最微妙最深刻的方式进入灵魂深处,滋润干涸的心灵。

和谐是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和谐是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深藏不露,飘逸于浮云之上。它会给空虚的心灵带来希望,给懵懂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灵魂带来自信。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构建和谐寝室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和谐校园;寝室文化建设

一、独立学院的内涵

独立学院指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校与国家机构之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进行合作,自筹经费举办的,进行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隶属民办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所以也通常被称之为独立的二级学院。可以说,独立学院与普通高校的区别在于,独立学院是建立在普通高校基础上,结合了社会力量的办学机构。

在我国,独立学院产生在20世纪90年代,为了扩展高等教育资源,国家鼓励普通高校结合社会资金办学,建立独立学院。迄今为止,我国的独立学院建立有三百所之多,本科在校生约五十万,独立学院的学生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也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独立学院是采用民办机制建立起来的本科高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其入学门槛较低,学费较为昂贵。独立学院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依赖性强,因此,独立学院的寝室文化建设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的特点是内和外顺,以发展为核心,以校园为纽带,将各种教育要素融入全面、自由以及协调的育人氛围。其要求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能够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共同和谐发展,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目的。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校工作的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都能在它的催化下发挥最大潜能。和谐校园的构建还能营造诚信、阳光以及和睦的人文氛围,为学校的素质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独立学院寝室文化建设现状

校园文化建设中,寝室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寝室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寝室文化是近些年来比较新颖的一种文化概念。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出了目前独立学院寝室文化建设的不足。

1.管理者对寝室文化建设内涵认识不足

目前,独立学院的宿舍管理者以及大多数学生认为寝室文化建设就是保持良好卫生、整洁的内务、无学生违纪违规即可。但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目标不单单如此,假如只是通过学校的校规和管理者的压力,迫使学生遵守寝室规则,这样是不能达到寝室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的。就寝室文化建设来讲,应该让独立学院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该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自觉的行为。

2.寝室文化建设长效性差

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寝室文化建设上也都做了不少工作,成立了学生会的自检组织,学生会的生活部成员配合宿舍管理者对宿舍进行检查,而且开展了寝室文化建设的宣传活动。但是,这种活动未能有效地持续下去,在检查过后,学生寝室又恢复到脏乱差的状态,寝室文化更无从谈起。

3.考核标准单一

多数独立学院寝室文化建设的考核标准仅局限在寝室的卫生方面。这种考核标准导致了学生对寝室文化建设的片面理解,认为寝室文化建设就是搞好寝室卫生。

四、寝室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1.建立完善的寝室文化建设制度

寝室文化建设的制度不仅具有很强的约束与规范作用,而且要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制度中要阐明寝室文化建设的内涵以及达到规范的标准,对惩罚的措施进行解释。这样的制度,更贴近独立学院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约束性较差的特征。总之,完善的寝室文化建设制度要集管理、教育及服务于一体,才能促进寝室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2.树立典型,注重带动帮扶作用

党建工作进寝室是独立学院应该采取的新型工作模式。通过对典型的党员模范寝室大力表彰和宣传,注重发动优秀寝室主动带动和帮扶问题寝室,同样也注重优秀学生党员带动身边的同学,使其共同自觉地遵守寝室的规则规范。通过党员经常性地与目标寝室进行沟通,监督其卫生状况、出勤情况等,带动其成员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3.大力发展学生组织

各个独立学院均有自己的学生会组织,学生会的生活部、学生公寓管理部等学生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智能,配合管理者做好对寝室的长期监督、管理。另外,可以建立寝室长队伍,将寝室长归入学生干部管理,调动寝室长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推动寝室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

五、总结

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与普通高校的区别与特征,指出了目前独立学院寝室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完善的寝室文化建设制度、注重带动帮扶作用以及大力发展学生组织三个方面提出了独立学院建设和谐校园寝室文化的有效措施,对独立学院的寝室文化建设起到理论支撑以及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鹤成.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模式及其管理建设[J].鄂州大学学报,2014(3):11-13.

[2]张婉莹,赵宏格.试析大学生宿舍文化[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9-101.

高校和谐寝室建设刍议 篇7

一、寝室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寝室是学校的微管理单元, 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做好寝室管理工作, 完善寝室内部管理,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功能, 是和谐寝室环境构建的重要基础, 是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1. 寝室人员构成

生源地:高校招收的新生, 多来自于省内外各个地区, 为活跃寝室氛围, 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避免小集体的形成, 在确定寝室人员时, 参考学生生源地, 尽量不将来自同一地区的学生安排在同一间寝室。

基本素质:考虑学生的自身素质 (主要参考学生档案) , 将典型的树立和相互带动相结合, 在平均各寝室基本素质的前提下, 树立个别优秀寝室, 并在入学后加以引导, 使其发挥榜样作用。

适时调整:学校可利用寝室统一调整, 留降级生插班, 医学院在校学生实习等时机, 同时参考学生前期在校表现, 对寝室进行局部的调整和优化。

2. 寝室制度建设

在入学前, 大部分学生没有经历过集体寝室生活, 或即使体验过集体寝室生活, 高中寝室的制度建设也不一定健全。学生入校后, 学校应结合寝室管理规定, 及时建立健全年级内部寝室制度建设, 将管理文件内容进一步深化、细化, 如寝室管理制度、寝室安全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寝室文明公约等。在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之后, 由学生管理单元, 加强督促和引导, 奖优惩劣。

3. 寝室管理模式

应实行寝室长具体负责制。首先, 在全体学生民主推荐的基础上, 年级审核, 挑选群众基础牢固、工作态度端正、能力突出的学生为寝室长。其次, 将寝室长纳入到学生干部统一建设和管理中来, 在管理上, 对寝室长和其他学生干部同等要求, 享有同等权利, 提高寝室长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学生干部建设上, 在参加学生干部统一教育和培训基础上, 结合寝室长自身工作的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提高学生寝室长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再次, 年级与寝室长签订责任书, 明确责权, 同时将寝室长纳入到包保责任体系中来, 充分发挥寝室长在学生寝室安全隐患排查中的基础性作用。最后, 各年级可以结合各自实际, 进一步与每名寝室成员建立责任书, 增强寝室成员的自律意识。

4. 寝室安全文明教育

寝室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 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将寝室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将寝室安全稳定教育和基础文明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第一, 宣传教育到位, 管理单元逐级、分层次对学生加强安全文明意识教育, 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稳定和基础文明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性。第二, 建立寝室包保责任制。寝室长全面负责本寝室的安全稳定工作, 将学校、学院和年级的相关要求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同学, 做好本寝室安全隐患的排查。第三, 加强信息联动。寝室长直接对年级负责, 保证信息渠道畅通, 能及时将学生思想动态和安全隐患向年级汇报。加强寝室长与小班班干的信息联动, 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共同做好寝室人员的安全稳定和基础文明教育工作。

二、寝室和谐人际关系构建

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傲、缺乏包容等现象较为普遍, 这极易导致寝室人员关系紧张, 甚至爆发冲突。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生在和谐寝室环境的构建中也可以不断提高与他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1. 全面了解学生成长环境

(1) 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及来源。不同的家庭环境特点可以造就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 而学生不同的生活习惯、性格特征通常是学生寝室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的大学生中, 因独生子女的性格弱点在人际关系中引发的问题日益彰显[2]。因此, 通过对家庭环境, 以及学生成长经历的了解, 可进一步明确学生中不健全的人格、偏激的性格或思想来源的深层次原因, 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2) 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生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之一, 有的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 不愿意多参加集体活动, 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产生孤独感[3], 部分学生甚至产生孤僻、自卑等性格特征, 被其他同学误认为是“不合群”。对此, 年级可以通过国家资助体系的相关政策,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和人文关怀,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发动寝室其他同学, 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营造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使他们能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2.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根据学校每年的心理问卷调查结果, 建立年级的学生心理档案, 全面了解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 并进行及时的疏导, 也可以介绍其到专业机构进行咨询。教师要及时跟进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将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引导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上,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寝室的各项活动。

3. 加强不同生源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我校每年招收的学生都来自省内外, 他们具有自身的民俗民风和特色文化。可以通过举办文艺汇演、民俗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一方面, 增强学生对各地区特色文化的了解, 开阔学生的视野, 陶冶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 明确地区之间在风俗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 可以使学生包容他人的一些行为和做法, 不会认为是他人的主观故意, 避免由于不了解、缺乏沟通而导致的一些矛盾的产生。

三、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是微环境, 对寝室微环境的建设和改造, 尤其是优良室风的形成, 对于改善班风、改良学风、凝练校风, 维护校园的安定、和谐均有重要作用。

1. 提高学生幸福指数

寝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 也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引导思想、培养家园理念的重要载体, 寝室优秀环境的布置, 能增强学生对室友的认同感, 对寝室的归属感。例如: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如寝室设计大赛, 包括寝室理念设计、寝室团体目标规划、寝室环境布置等;摄影大赛, 让寝室成员以图片记录下寝室的唯美瞬间;DV作品大赛, 以动态画面记录室友之间的点滴感动;同时辅以征文比赛、主题“卧谈会”、“辩论会”等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活动的开展能进一步增进学生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 满足他们追求发展、追求卓越的心理需求, 实现校园寝室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4]。

2. 提高“学习型寝室”基数

良好的寝室文化是建设优良学风的基本保障, 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风的根本好转[5]。学校应加强室风建设, 以此作为学风建设的支点, 以“学习型寝室”建设为突破口, 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

(1) 以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为龙头。寝室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以寝室长和寝室内其他学生干部为骨干, 带领寝室成员进行政治理论知识学习, 坚定每位成员的政治信仰, 以党的先进思想武装青年学生。

(2) 以专业文化知识学习为主线。专业文化知识是学生今后从事工作的基础,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专业思想, 夯实理论根基;引导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寝室氛围, 以“寝室团体目标规划”为基础, 明确每位成员的学习规划, 制定寝室文明卫生公约、寝室作息时间等, 杜绝学习时间在寝室打牌、游戏等不文明现象。根据寝室的实际情况, 学校应确立帮扶制度, 促进寝室成员的共同进步。

(3) 以基层社会实践锻炼为补充。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如“社会调查研究”、“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锻炼”等, 鼓励学生积极走入基层, 深入基层, 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服务社会大众的实践中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 同时在实践锻炼中发现自身的不足, 进一步指导今后的专业学习。

(4) 以学习型寝室评比为平台。制定较为全面的“学习型寝室”评比标准, 为各寝室明确努力方向, 在学期开始, 对上学年的优秀寝室进行表彰, 以树立典型, 发挥其榜样作用。

3. 提高寝室间交流系数

鼓励学生走出寝室, 敢于展现自我, 展现和谐的寝室, 在交流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增强活力、增进友谊, 以促进优良班风院风的形成, 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以“寝室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包括:我们的祝福———寝室寄语;我们的激情———寝室才艺展示大赛;我们的风采———寝室之星评选和风采展示大赛;我们的礼物———寝室团体成员设计或制作的手工艺品, 作为比赛的奖品。

寝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 更是学生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增强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舞台。高度重视学生寝室建设, 利用良好的寝室氛围, 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规范学生行为、调适学生心理。加强对室风的建设, 不仅能进一步发挥寝室的育人功能, 而且能引领学生思想, 促进学风建设, 繁荣校园文化。所以学校应将寝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 积极探索寝室建设的新机制、新方法, 深入挖掘寝室教育的潜能, 制定一套更为完备的寝室建设和管理体系, 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摘要:寝室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加强学生寝室管理服务功能的发挥、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和优秀寝室文化的塑造等工作, 对改善室风, 优化学风, 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繁荣校园文化, 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和谐寝室,人际关系构建,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龚建林.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初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7 (2) :31-32.

[2]申艳婷.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教育与职业, 2008, (2) :184-185.

[3]董珊.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新生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6, (10) :240-242.

[4]张萍.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建构探析.文教资料 (7月上旬刊) , 2007:16-18.

构建和谐寝室 篇8

当然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寝室管理的确一直占据重要的位置。环境卫生检查, 寝室总是必查的内容之一, 有的学校甚至还模仿部队生活条例, 制定寝室衣物摆放规范等。

然而, 同寝室内学生的“相处之道”教育, 似乎总是没有引起学校的关注。其实, 这是环境之外, 我们学校最不应忽略的方面。如果只重视环境而没有重视同寝室内学生的“相处之道”的教育和帮助, 话说得重点无异于俗话所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俞敏洪曾经讲过两个关于寝室的故事。一个是关于分享, 他说上大学时他们班有一个同学, 家庭比较富有, 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来。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 结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个。从此同学留下一个印象———这个人太自私。后来那个独自吃苹果的同学没有取得成功, 希望加入到获得成功的寝室同学的队伍里来。但同寝室在这个企业做事的同学不经沟通地一致不同意, 原因很简单, 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

俞敏洪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他自己的。他个人成绩一直不怎么样, 但从小就热爱劳动, 他就希望通过勤奋的劳动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到了北大以后, 他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 这一扫就扫了四年。所以他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 他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 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他打水习惯了, 最后还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有的时候他忘了打水, 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所以当到了1995 年年底, 他的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希望找合作者的时候, 他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那些同学, 没想到那些同学二话没说就都回来了, 不过不是因为金钱和享受的诱惑, 而是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俞敏洪, 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 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 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 所以让我们一起回国, 共同干新东方吧。”。

寝室中的同学是“最近”的, 相处得好不好不但可能影响“明天”的许许多多, 有时就在“今天”立即就有反应。

最近网上又重新疯转所谓“马加爵的遗书”。我们姑且不论这封遗书的真伪, 但不能否认“寝室欺凌”是致使马加爵“决定玉石俱毁”走上“杀人魔王”之路的原因之一。极度寒冷的冬天, 马加爵的室友抓住他贫穷急于用钱的“痛处”, 用一两块钱廉价购买马加爵为他们洗一大堆衣服;乘其不备, 竟然在马加爵本就单薄的被褥上撒尿;故意揭露马加爵的情感伤疤蹂躏人格后, 还那样不顾别人感受地嚣张与快乐。

在学校, 寝室中同学的平等尊重看待, 往往比班级或学校集体的关照来得更直接更有影响。笔者回忆学生时代不多的几年寝室集体生活, 其情其景依然历历在目———关心自己的冷暖的邻家大哥般的老班长;大家一起跟值班老师“躲猫猫”“捉迷藏”的经历;晚自修后集体“大逃亡”, 到操场上顶着月亮踢足球……当然啦, 也有那些许不愉快。

寝室就那么几个人, 大家的吃喝拉撒大都在一起,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时间长了有多少真性情和隐私能藏得“密不透风”?这就需要大家相互帮助, 相互体谅, 相互尊重, 平等共处。只有这样, 才能相处得同一家人一样, 由同寝室的同学变成冷暖相知的“室友”。

可是, 现在许多孩子由于家庭的优越抑或亲人的纵容, 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习惯。他们瞧不起贫穷, 瞧不起落后, 却又不容许别人的超越。于是乎今天合纵, 明天连横, 故意掀起“寝室争斗”, 搞得室友相互猜忌, 乌烟瘴气。长期生存在这样的寝室中还有“心情愉悦”的时候吗?产生伤害还是“意想不到”吗?大多时候之所以没有引起学校和老师太多的关注, 大概是伤害效果式微无伤大雅, 或者是被欺负者自量不敌选择沉默退避。

不过种种因素作用下的“寝室争斗”, 就好似一枚“定时炸弹”, 一旦达到阈值, 对校园平安的危害和影响将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学校既不能因为它们犹如实验中的“误差”一样, 难以杜绝而听之任之;也不能等出了事情才开两次会讲几句狠话而一了百了。而应该主动出击, 教给孩子们正确的“相处之道”, 用理智和友爱将可能的“争斗”消灭于萌芽之中。

首先, 学校要主动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手段,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讲述寝室如何相处, 讲述诸如俞敏洪获得同学认同的故事, 也不避讳地说说马加爵的反面典型, 让学生从故事中顿悟, 知道如何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做一个让同寝室同学喜欢的好室友。宣讲是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认同相配合才能有效果, 因此只有宣讲是缺乏力度的。为防止一些学生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破坏和谐环境, 学校还得明确学生所应该遵守的寝室纪律和相处规范, 在这方面并且不要期望一蹴而就, 要有持之以恒, 抓反复反复抓的准备。可以告诉学生遭遇寝室不公平对待的应对手段和方法, 一旦发现寝室不和谐苗头, 必须及时准确有效地加以制止和帮教, 决不能得过且过, 特别不能对“优等生”“深厚背景”等姑息迁就, 纵容庇护, 公平公正仍然是第一要义。

其次, 孩子是家庭的关键, 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不和谐的寝室中, 甚至因参与争斗而承担背负“法律责任”的风险。中国有句老话“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因此学校得注意主动协同, 通过家长会、校园网等达成家长对高尚的寝室“相处之道”的认同, 教育家长为孩子构建一个良好的日常生活环境和社交圈, 以减少社会负面信息影响孩子的判断和行为, 造成正面教育的低效或失效。家校配合教育学生争做一个人人夸的“好室友”。同时, 如果发现他们的孩子一旦有发起或参与“寝室争斗”的, 要及时沟通家长合力将孩子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来。

最后, 注意主动学习借鉴各方面成功的经验, 探讨设立符合中国传统和法律允许的教育惩戒措施, 在思想教化的同时, 赋予某些“寝室争斗”的当事人必要的惩戒, 以期对事件内外的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浅谈大学生公寓和谐寝室文化建设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寝室文化,和谐,建设

在人的一生中, 大学期间是相当重要的, 是人生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 大学生既不是标准的成年人, 也不再是单纯的儿童, 而是介于成熟与幼稚之间, 这种成幼并存、成幼交错的发展特点, 使大学生的内在心理矛盾处于人生最激烈的动荡时期, 而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寝室里渡过, 寝室是大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阵地。因此, 加强大学生公寓和谐寝室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大学生寝室文化, 是指大学生在以寝室为主要空间的共同学习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 所谓硬件是指寝室的设施、环境卫生、室内陈设规章制度等, 属于物质文化范畴, 是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基础;软件是指寝室规章制度、成员的生活方式及其多种多样的闲暇活动, 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观念、理想情操、心理趋向、行为方式等, 属于精神文化范畴, 是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核心。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分析看, 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无意识的、不自主的趋同性和顺从性。

由于人生活在群体当中, 必须而且能够接受群体的影响, 而寝室就是一个小群体, 因而有共同认可的某种心理状态。当大学生寝室特有的文化氛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形成后, 就会产生一种感染力, 无形的影响并引导着其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这种影响主要不是通过硬性教育、纪律条例等外部强制力量来完成的, 而是通过寝室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物质环境与潜移默化之中的影响。

2.心理层面的感染性。

大学生寝室文化就是寝室成员这一特殊群体感情相互交流、相互感染而形成的心理上的认同, 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感染性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言谈举止。

3.思想和行为上的倾向性。

倾向性是指寝室成员受他人的心理感染而形成自己的判断、遵从、模仿他人、再现他人的行为和意见, 从而形成统一的看法和行为, 也就是将群体意识通过心理系统与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交互作用, 而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如同寝室同学往往对事物抱有相同的看法, 这都是寝室文化倾向性的表现。

4.心理和情绪方面的易变性。

大学生本身思维的敏锐性、独特性、批判性、创造性使大学生表现出思想活跃、反映敏捷、善于标新立异, 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 在心理、情绪、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动态性, 使大学生寝室文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易变状态。

5.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和自主性。

现代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个体意识强、集体意识淡漠的特点。这一特点表现在群体生活中, 每个成员的目标本位意识强, 比较关注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得失, 有的甚至利用群体活动达到自己的目的, 群体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风气淡化。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功能

寝室文化同其他校园文化一样, 是一种育人的文化, 但是它的育人作用和效果与有些校园文化有明显的不同。它对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健康心理、良好习惯、行为方式、正常人际关系都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还将影响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的价值取向、生活道路、做人准则。

1.舆论导向功能。

寝室是一个开放的小社会, 是大学生与社会交互作用的中间环节。大学生对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思想、理论、观念、思潮的吸收以至内化都在这里, 所以侵蚀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 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规范约束功能。

寝室文化中的寝室制度文化是一种行为规则, 而寝室成员通过投射效应, 从人们对他们的褒贬、毁誉来反省自己、约束自己和控制自己, 这是寝室文化规范约束作用的特殊之所在。

3.情感平衡功能。

大学时期, 是一个内心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时期, 需要有知心的朋友作为倾诉对象, 更要有适合的场合作为自己愿望、利益和要求外化的凭借。相对于课堂文化和其他校园文化载体, 寝室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宽松地进行心理调节的特点, 起到淡化内心矛盾和冲突, 实现情感的平衡。

4.品质塑造功能。

大学时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待于确立。大学生在寝室里, 有着明显的趋同心理和倾向性, 因此常会确立和改变自己的观点、态度以及价值判断, 而形成相对应的、共同的评价标准, 从而完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当代大学生面临诱惑多, 压力大, 个体意识越来越强, 相互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因此, 许多同学心理失衡, 在这种情况下, 寝室既可以成为缓冲带, 使坏心情得到调节, 也可以成为导火索, 使小事情演化成宿舍暴力。例如, 刚刚平息的马家爵事件, 它所暴露出来的寝室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寝室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阶段, 怎样利用宿舍这个场所, 寻求积极有效的方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建设和谐寝室文化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增加投入, 改善寝室环境。

改善寝室硬环境, 指通过寝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协商, 根据大家的喜好、兴趣等对现有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使之成为大家共同认可的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这样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流, 获得心灵沟通。改善寝室环境的做法主要有对一些公共设施进行布局、美化, 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强寝室管理, 健全寝室管理制度。

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应加强大学生公寓寝室管理队伍,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队伍建设是加强大学生公寓管理的重要力量, 制度建设就为进行公寓管理有了依靠, 从而能够规范公寓管理, 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3.发挥大学生骨干作用。

俗话说, 事物的内因是引起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所以寝室文化建设的关键还要靠大学生自己来管理自己, 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 并通过他们团结更多的同学, 影响更多的同学, 使广大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

4.推行辅导员进公寓制度。

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执行者, 加强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安全稳定管理是新形势下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必须全面推行辅导员进公寓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公.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构建和谐寝室 篇10

学生寝室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 是大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寝室人际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 当代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呈现出更加多元复杂的变化趋势, 近些年来高校因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频现, 这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议论, 教育工作与研究者也一直在深入思考当代大学生寝室关系问题及其影响因素。2013年6月, 中共浙江省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在全省范围深入开展学校文明寝室建设, 重点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其中寝室文化氛围的积极营造, 很大一部分都有赖于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维持。究其本质, 寝室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寝室成员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而个体对寝室人际关系的界定、体验、评价, 直接决定着其在寝室平台的自我发展趋向。可以想象, 没有良好的人际环境做基础, 寝室硬件条件的改善是很难实现学生寝室文明行为的持久内化和学生高尚道德人格的塑造。

其实, 对于大学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 2004年发生的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让整个社会震惊, 之后每年高校都陆续出现因寝室矛盾导致的恶性极端事件。前几年复旦大学的寝室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刺死室友案以及南昌航空大学男生寝室死亡后长期无人知晓等事件, 再次将社会的目光聚焦到寝室这一大学生重要生活场所。西南大学有关调查发现, 近四成学生认为自己的寝室关系不够融洽, 近七成的女生对自己寝室的人际关系不太满意, 相反只有12%的学生对寝室关系表示满意。因此, 明确当前大学生寝室人际问题的发生发展机制, 改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是当务之急。面对这一现实, 围绕寝室生活开展关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环境适应、个性人格、挫折应对等深入探索, 也成为当前高校思政与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纵观当前有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多见三种取向:其一, 聚焦大学生寝室同学关系现状进行分析, 如寝室人际冲突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寝室交往障碍的类型、寝室小团体的危害性等, 这类研究多以问卷调查、工作总结或个案报告形式呈现, 属于比较基础的问题性描述, 也是早期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二, 聚焦于导致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因素分析, 专门针对家庭背景、年级年龄、性别等亚群体特点展开讨论, 尤其是近两年, 许多此方面研究对“90后”大学生心理成长发展特点带来的寝室集体生活问题、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等重点进行了深入探索。其三, 一部分研究开始尝试提出教育引导策略, 选择不同的载体对改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质量提出建设性策略建议。

但是, 截止到目前, 已有相关研究整体上还存在割裂倾向, 即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之间缺乏清晰的内在联系, 要么是原因分析虽然全面但是过于停留表面, 难以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对策, 要么是对策很新颖, 但是缺乏有效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尤其是多数研究者来自思想政治教育一线, 对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涉及人际交往的专业知识掌握有所欠缺, 很难从专业角度来看待大学生寝室人际问题, 尤其是对寝室小团体、亚文化等现象, 团体自组织规律以及人际冲突发生机制等问题, 更多的是基于工作经历的经验之谈, 鲜有系统、深刻的专业性探索, 难免出现观点的偏颇和问题解决的实效性缺乏。

基于对当前研究和实践现状, 有必要从人际心理学专业视角探索当前大学生寝室的人际结构主要存在模式, 更加明确地呈现出当代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的微观本质特点, 从微观层面揭示当代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本质存在, 以明晰已有种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发生路径与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切入点, 通过大学生寝室人际结构的调整, 打破不良的人际结构模式, 实现寝室人际交往质量的提升, 从而从人际关系更普遍意义上促进当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模型与调查设计

目前高校里寝室成员人数多为4人 (个别高校为6人) , 因此本研究选取四人寝为样本开展调查 (下文论述不再另行说明) 。在寝室人际结构上考察单一联结, 四人寝共有以下6种人际结构类型:

本调查研究按照大规模社会调查方式开展, 旨在探索高校四人寝的人际结构分布, 以及与寝室关系和谐度的关系。调查设计如下:

在寝室人际结构方面, 对所抽取寝室的成员随机编号, 分别为A、B、C、D, 每一成员结合实际, 进行关系排序, 引导问题如下:

请按照寝室同学与你的个人关系远近程度, 进行迫选排序:1.___2.___3.___ (发对应卡片)

在寝室和谐程度主观评价方面, 让成员进行1—10级迫选, 示例:

请结合实际, 对你们寝室同学关系和谐程度进行评分, 1为非常不满意, 10为非常满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调查数据选取被选中的第一联结与第三联结, 编为亲近类型与疏远类型两类, 分别反映寝室同学关系的亲近与疏远, 再分别取每组平均值作为每一寝室的人际结构衡量指标, 寝室4人的和谐度打分平均值作为每组人际关系和谐度衡量指标。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人际结构类型分布

根据人际联结模式相关理论, 这6种结构类型中, 从关系联结角度看, a型环式人际结构映出寝室的松散无序性, c型、d型均为链式人际结构, 在此调查设计中是较为良好的寝室人际结构模式, e型轮式人际结构反映出寝室的中心集群特点, 体现出较好的凝聚力, 而b型、f型则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团体现象。

亲近类型与疏远类型统计结果如下:

由上表看出, 四人寝人际结构中, 第一联结亲近类型以d型居多, 占了一半以上, f型其次, 占了1/5, e型也占了近15%, 而a型与b型为少见。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寝室人际结构整体分布良好, 人际联结也较为稳定;小团体现象突出, 这其中独立个体被孤立的比例并不多, 大多数属于是“2 vs 2”模式, 这其中可能存在对立现象, 但更多的可能是由于受“90后”学生的个性影响, 交往行为更加直接、自我,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发现, 同一个寝室的同学彼此关系疏远, 也并是因为不存在矛盾冲突, 可能仅仅是与所谓小团体中的室友在学习、生活节奏上更加相似, 甚至部分寝室人际关系仅仅还停留在入学时的初始状态, 学生个体并没有与寝室其他同学深入交往的需求。另外, 对各类型比例按照性别进行统计, 未发现男女生存在差异, 几种典型类型在男女生寝室中的分布基本一致。

(二) 寝室关系和谐度分析

1.总体和谐水平

所调查寝室人际关系和谐均分8.93 (满分为10分) , 远高于平均值, 表明所调查大学寝室人际关系整体和谐水平较高。尽管有文献认为当前大学生寝室矛盾突出, 甚至是导致许多突发事件的首要因素, 但是本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寝室关系仍然持积极态度 (最低均分7.25) 。

2.性别差异

对男女生寝室人际和谐度差异分析如下表:

可以看出, 男女生在寝室人际和谐程度上, 差异不显著。有文献认为女大学生寝室关系更加复杂, 小团体现象更加突出, 但从人际结构和关系和谐度来看, 男女生并没有明显差别。在已有文献中, 有关不同性别学生寝室的探讨很多, 其中大量是针对女大学生寝室关系和存在问题的研究, 已有结论似乎都表明女大学生在寝室人际关系上问题更加突出, 但是本调查并没有发现此类差异。

3.寝室人际结构类型与关系和谐度关系

对寝室人际结构类型与寝室关系和谐程度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如下表:

亲近型与和谐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疏远型与和谐度之间相关不显著。结合前文所述, c型、d型、e型作为较好人际结构类型, 比例占了约3/4, 这代表着当前大学寝室的主流人际模式。当然, 因为本研究只针对第一联结与第三联结进行了笼统分析, 不能全面代表寝室人际关系的发展现状, 现实中大学寝室人际联结不仅停留在表象距离上的远近, 室友之间因交往内容不同, 呈现出更加错综复杂的交往模式。

四、提高大学生寝室交往品质的对策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 我们可以对当前大学寝室人际交往持较为积极乐观的态度, 但是同时也发现存在的两个较为突出问题:其一, 从寝室人际结构来看, 寝室凝聚力缺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整体偏向于散漫分布。在以往的高校学生管理中, 寝室长这一角色具有重要的核心作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90后”个体的自我意识增强, 这一角色的地位在不断弱化。其二, 以“2—2”型为代表的小团体现象明显, 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在寝室集体观念上的逐渐淡化, 寝室整体利益观正在被削弱, 不少学生不再追求整个寝室对自己的接纳与认可, 而停留在只要有人甚至是个别人接纳即可, “只要有朋友”替代了“人人做朋友”, 这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会经常发现, 体现出个体的组织协调性降低。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我们认为, 从人际结构特点出发, 提高当代大学生寝室交往品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巩固寝室长的核心能力, 增强寝室凝聚力

俗话说得好, 火车跑得快, 全凭车头带。一个具有高认可度和权威性的寝室长, 能够给寝室团体注入活力, 因此, 在日常学生管理中, 要不断巩固寝室长的统领能力。在目前高校的学生干部设置中, 绝大多数还是传统的班级设置, 寝室长基本没有纳入学生干部序列, 其作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通过阅览文献可以发现, 只有个别高校推行了以寝室为单位的管理模式, 将寝室长作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一环。随着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成为趋势, 寝室长的统领作用更加重要, 对寝室同学状况的信息反馈也更加准确及时, 因此要不断提高寝室长的组织协调能力, 将之纳入重要的管理层面。从学生主观需要角度, 一个信得过的寝室长, 能够对自己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班长、团支部书记等重要班委的存在性。在具体做法上, 可以通过开展寝室长业务培训, 成立寝室自治委员会, 寝室长民主评选等途径, 突出寝室长的地位, 细化寝室长的工作职责, 提高寝室长的工作积极性, 进一步挖掘寝室长的领导作用。

(二) 丰富寝室文化, 加强寝室文化建设

大学的本质是文化, 寝室也不例外。随着组织文化学的发展, 组织文化在任何群体中的作用都得到了公认。好的寝室文化, 能够将寝室成员团结在一起。当前大学寝室人际结构之所以单联结现象普遍, 与寝室成员之间缺少文化上的共识与沟通密切联系。随着大学课程改革的深入, 大学学习生活更加自由、自主, 许多同学除了晚上回寝室睡觉之外, 找不到与其他寝室成员的交集, 学生在寝室甚至还不如在学生社团组织更能找到沟通渠道。许多教育管理理论及实践者都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 增强寝室文化建设也成为了目前改善大学寝室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建立并加强寝室文化建设, 增强寝室成员对集体存在感的直观感受性, 让具有寝室特色的文化来提高成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具体而言, 可以举办各级寝室文化建设比赛, 比如寝室内务整理大赛、寝室装饰大赛、寝室主题摄影大赛等, 也可以举办以寝室为单位的团队比赛, 让文化来连接寝室成员, 以文化为载体促进寝室成员彼此的沟通与帮助。另外, 学校文化进寝室也是不错的做法, 将成熟的学校文化植入寝室层面, 形成具有特色的寝室亚文化。

(三) 开展团体辅导, 增强成员的相互理解

随着心理咨询与辅导在高校中的成熟运用, 团体辅导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日常学生管理与指导中, 针对当前大学寝室矛盾尤其是小团体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也大有用武之地。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发现, 学生之间的交往问题, 多是由沟通缺乏和理解偏差造成的, 而通过一定的团体辅导技术, 可以建立很好的沟通平台, 通过语言、动作的标准化、程序化训练, 能够帮助大学生打破人际交往的僵局, 走出人际交往的误区, 较为迅速地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除了寝室内部成员的团体辅导, 还可以几个寝室一起参与团体辅导, 促进寝室成员的相互合作, 这种默契感的积累, 对于增强寝室凝聚力有很好的作用。

(四) 转变管理模式, 推进寝室社区化建设

传统的行政班级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交往需求, 学生的人际联结更多地集中在寝室, 基于这种考虑, 以及大学生的自我管理需求, 立足寝室生活环境开展社区化管理, 是很好的尝试。关于社区化管理, 国外高校屡见不鲜, 可以说寝室的社区化管理是学生迈向社会有效的过渡性促进, 让学生打破行政班级的交往界限, 通过寝室之间的相互沟通, 相互合作和相互监督, 可以让寝室形成更加具有凝聚力和整体活力的交往圈。对日常工作而言, 这种由自上而下的纵向单一沟通方式向平行横向的朋辈沟通方式, 能够弥补班级单位带来的信息误差和沟通延迟, 是自组织管理在大学生寝室生活中灵活运用的典型途径之一。

五、结束语

寝室环境, 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进行各类校园学习生活, 关系到大学生在校幸福感的高低。以人际结构为核心的寝室人际交往模式, 是营造寝室环境的关键因素, 本文就四人寝为代表的当前大学寝室人际结构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 能够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我们也意识到, 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寝室生活远不是单一结构能反映的, 在亲近类型和疏远类型之外, 还有更复杂的多层次交往模式, 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交往质量和生活质量, 值得以后更深入地开展此方面研究。

摘要:寝室人际关系质量对大学生在校生活有重要影响, 关于影响寝室人际关系质量的探讨中, 鲜有从人际结构角度进行的。本文通过调查当前大学寝室人际结构的微观状态, 探索大学寝室的人际结构类型及特点, 以及人际结构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和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大学寝室交往品质提出建议, 以期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寝室,人际结构,人际和谐

参考文献

[1]陈致中, 张德.中国背景下组织人际和谐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0 (02) .

[2]李勇.不恰当人际定位及其纠正[J].现代交际, 2010 (05) .

[3]周观兵.大学生人际互动性的结构与测量[J].福建师范大学, 2011 (05) .

[4]李勇, 李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展趋势的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 (08) .

[5]李丁丁.人际关系模型的研究:结构、关系及展望[A].王丽.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11 (10) .

[6]吕林.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质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5) .

上一篇:三层架构体系下一篇:和谐社会中的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