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2024-09-27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通用12篇)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篇1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学校教学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谐校园是一种办学理念,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在培育“四有新人”上, 方向明确, 思路清晰, 特色鲜明, 成效卓著。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是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

1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意义

1)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对高等院校提出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是培养、提供和储备人才资源的重要基地, 又是支持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重要场所, 而人才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主体和最根本的力量。因此, 高等院校理应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自身发展和建设的目标。

2)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高校办学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 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办学事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优化使用教育资源, 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3) 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师生员工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必然要求。广大师生员工必须树立和谐的思路, 用和谐的态度, 确立和谐的关系, 营造和谐的氛围, 来努力充实学校的内涵发展, 促进学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2 和谐大学校园的表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建设和谐文化, 完善社会管理,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走共同富裕道路, 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政策指导, 指明了方向。

1) 和谐校园应该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办学实践中的落实和体现。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式和过程中相互协调, 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谐利用,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的相互衔接和谐结合,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和谐互动、教学相长, 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使和谐社会成为由和谐的人组成的社会, 也使和谐的人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成员。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 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2) 和谐校园应该是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统一体现, 是师生员工具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科学的理性精神并表现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状态。和谐校园应该反映学校自身的个性特征, 是在坚持和弘扬自身优良办学传统基础上的新提高、新跨跃。已经形成的精神、校风、特色和品牌, 不仅是办学的重要资源和财富,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构建和谐校园不能脱离学校已有的优势、特色和个性特征去独辟蹊径, 只能在此加以凝练和升华。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 坚持“背靠兵工, 面向西南”定位, 以“自强不息, 求实创新”的重理工精神为先导, 不断负重前行,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重理工道路。

3) 和谐校园应该是通过改革、建设和发展所促进的和谐, 是与时俱进的动态化的发展进程, 不是为保持“一团和气”而掩盖矛盾委曲求全的停滞不前。“和谐”并非漠视“矛盾”, “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学校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 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 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 相互尊重, 相互理解, 和谐融洽。和谐校园不会是静止的或极致的状态, 而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达到的平衡表现。因此, 不能寄希望于建立一劳永逸式的和谐校园。

4) 和谐校园应该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大学文化的体现, 集中地表现为师生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 形成奋发向上、催人奋进的凝聚精神。和谐的校园文化, 能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在支撑学校全体成员成长的学校文化特质中, 学生的学习文化是核心。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面旗帜, 它能引领师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教与学;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 它能熏陶浸染师生的心灵;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引力, 它能凝聚人心, 形成合力;优秀的学校文化是最宝贵的资源, 是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肥沃土壤。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越厚, 学校发展的基石就越牢, 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越大。要争创一流的学校, 就要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 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 构建好和谐的校园文化。

3 积极探索构建和谐大学的措施

1) 加强党风建设, 建立长效和谐机制。学校各级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第一要素。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 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倡导和树立“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 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 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 提高各层次领导的整体素质和亲和力, 为加快学校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思想政治保证。

2) 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凝聚发展动力。校园和谐最关键的因素是人, 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校园和谐的成败。校园是否和谐, 首先就看这个学校班子是否和谐, 这是由领导班子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坚持以人为本,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增强全员的创造活力, 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本, 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必须落实到具体工作上, 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 想师生员工之所想, 把维护和实现师生员工的整体利益作为发展办学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人性化管理, 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以“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 以诚待人,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应该指出的是, “以人为本”绝不是“随心所欲”, 也绝不能用“以人为本”作为不服从管理, 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借口, 而须从“人本”的角度出发, 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打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高等院校要坚持贴近师生贴近生活,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先进的校园文化包括良好的校园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共同的价值取向等等。只有通过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 造就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秩序, 才能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高尚的人格魅力, 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彰显和谐校园文化特色, 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郑书民.和谐校园需要音乐文化[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4) .

[2]昌利萍.浅析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教育[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0 (04) .

[3]邹容.儒家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启示[J].大众文艺, 2012 (03) .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篇2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孩子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我们校园虽然不大,但各种花草树木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教室寝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一帧帧醒目的优秀学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选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个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如何,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和谐.大学生的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石.大学校园存在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学业方面的不和谐:弄虚作假;与社会交往的不和谐:普遍伪造自我;经济活动的不和谐:信用差;道德精神的不和谐:道德缺失.而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实质是社会现象在学校的反映,是应试教育模式的体现,是大学生心理特征的表现.因此,根据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和特点,着力完善诚信教育体系,探索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路径,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构建诚信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必要的。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党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努力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宣传者。

大学生构建和谐校园

在我们的校园里要正确处理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的关系,打造学校管理新格局。因为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构建我们美好的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构建和谐校园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和谐校园,主要包括主体和谐、管理和谐、环境和谐三个社会维度.通过确立以人为本的成才目标实现主体和谐,创新以人为本的成才模式实现管理和谐,创造以人为本的成才环境实现校园环境和谐.三个维度的复合适应,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灵魂.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师生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行依法治校,就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改进治校方式,做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要继续坚持我校对师生进行的法制学习和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坚定不移的步伐,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规范办学,提高我校的社会满意度和公信力

我校绿树成阴,生态怡然,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我们要教育广大师生爱护我们的校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现代生态人格和生态精神。创造人工和自然相和谐的绿色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篇3

一、和谐大学校园的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现代大学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谐大学校园是现代大学自身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大学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对现代大学基本特征的概括提炼,是现代大学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这种理想状态一是办学目标明确,办学特色鲜明,管理科学规范,校园平安稳定,服务体系完善,育人环境优化,学生全面发展,教职工安居乐业,广大师生尽享发展成果;二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地调动,一切力量充分地凝聚,一切活力竞相地迸发,一切创造知识的源泉充分涌流,学校充满蓬勃生机;三是办学民主得到发扬,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得到落实,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内外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全体师生员工平等友爱、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同舟共济;四是学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与社会和谐互动、双赢互利,学校不断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科研成果。

按照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结合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和谐大学校园大致可以分解为反映不同内涵的层面,即民主校园、法治校园、科学校园、人文校园、创新校园、特色校园、平安校园、节约校园、生态校园等等。民主校园就是大学民主办学,让教师和学生一同参与学校的校政,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达到师生共治的目标。法治校园就是大学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形成精干高效、职能明确、关系协调、运行顺畅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校园就是大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激发师生的求知欲、探索心,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人文校园就是大学体现人文内涵、文化品位,使师生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树立崇善、审美的风尚。创新校园就是大学以创新为灵魂,以思维的创新、观念的创新促进制度的创新、工作的创新,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特色校园就是大学在教育理念、学校精神、学科专业、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品格,打造优势品牌。平安校园就是大学政治稳定、治安安定、文明有序,形成有纪律又有自由,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局面。节约校园就是大学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厉行开源节流,禁止铺张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蓄持续发展潜力。生态校园就是大学实现绿化、净化、美化,创建整洁、清新、优美的校园环境。民主校园、法治校园、科学校园、人文校园、创新校园、特色校园、平安校园、节约校园、生态校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与和谐大学校园,基本涵盖了和谐大学校园的全部内涵和特征,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关注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共同促进现代大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关键任务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抓住根本。其关键在于治校,根本在于育人。治校就是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育人就是要环境育人、实践育人。

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和保障。首先现代大学要依据法律法规来从事学校活动、规范办学行为,进行学校事务的治理、学校与外界关系的处理以及学校制度的安排、规则程序的制定等等,实现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其次现代大学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奖惩激励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保证学校工作在有序的状态下开展。决策、执行、监督要坚持程序化、民主化,决策要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统战等组织的作用,推行校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实现公开、公正、公平,保证干部职工的清正廉洁和学校的健康发展。要注意处理好学校行政与学术的关系以及学校与院系的关系,积极培育和壮大学术力量,强化学术权利的地位和作用,扩大系部办学自主权,增强院系办学活力。

以德治校可以提升和谐大学校园的品质和境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现代大学要树立“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许多大学把“厚德载物”、“明德至善”等古语定为校训,充分说明了德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大力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全校师生中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的氛围;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精神,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环境育人就是以优良的环境教育人、感染人、发展人。优化育人环境主要是指优化学校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外部环境。自然环境要体现优美性和生态性,使师生以“栖居意识”顺应自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物质环境要突出功能性和实用性,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设施和条件;人文环境要强调民主性和学术性,校园充满博爱、责任、学术之气,使师生体验追求知识的快乐;学校还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开放的视野和心态,加强国内外联系,主动走向社会,广泛寻求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校风是育人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传统风尚、精神文化、品格形象的综合反映,是领导作风、工作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的有机结合,一所有影响的知名大学必须有优良的校风。

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现代大学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核心,崇尚实践,坚持知行并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探索和建立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项目化组队、社会化运作、基地化建设的“三化”运作机制,加大实践投入和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加强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德育实践等育人环节的管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保证大学生自主活动的自由空间,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和潜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为大学生从“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做好思想、素质和能力上的准备。

三、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终极价值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价值内核,它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肯定,对人的潜能和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也就是强调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发展人,其着眼点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人是现代大学的主体,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而学生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教师的全面发展。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终极价值。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篇4

一、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心理的变化对高校广播提出了新要求

上世纪90年代, 广播在高校几乎是一枝独秀, 凭借着其信息量大、渗透力强、节目安排灵活的优点, 不仅成为师生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 也成为师生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素质的平台之一。此后, 伴随着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的兴起, 特别是20世纪末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 其自主选择性和互动性远远超过传统媒介, 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上网浏览新闻、听音乐、看电影, 而不是收听校园广播中的新闻和文艺类节目。

当前, 大学生接受信息心理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选择的自主性大大提高。与被动地接受信息相比, 他们更喜欢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所需要的信息。二是信息接受的互动性大大提高。对于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对新事物有强烈兴趣的大学生群体来说, 他们更倾向于接受信息后经过个人分析获得见解, 再通过媒体发表来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话语权。三是信息接受的个性化大大增强。对比10年前的大学生, 现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兴趣范围都表现出更强的多样性, 他们更容易选择与自身价值取向和兴趣范围相一致的“小众化”媒体。

二、高校广播的现状分析

1. 在节目形式上, 一些高校广播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读、播报纸上:每天的新闻信息都是由播音员在报纸、杂志上大量查阅后, 经过简单的处理直接念出来, 而现今只不过将查阅的范围又扩大到了网络上。虽然播音员在处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将一些书面语转换成为口语, 但这种“你念我听”的灌输式节目形式不易被广大学生接受, 广播自身的语言生动性、强烈现场感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2. 在栏目设置上, 不少高校广播一味地追求大而全, 新闻、音乐、体育、文学甚至法律、科技等栏目一应俱全, 而内容过于宽泛就会使栏目失去特色, 吸引不了听众。同时, 这种按照学科门类设定的栏目往往缺乏灵活性, 不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不能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广播站工作人员也仅仅是应付了事, 缺乏经营、打造品牌栏目的意识。

3. 在节目形式和栏目设置上, 不能很好地贴近师生的实际需要。有学生说:“听校园广播什么内容都有, 就是没有与学生相关的。”本来贴近性是高校广播的最大优势, 现在反倒成了劣势。目前, 在高校广播采、编、播机制中, 编辑、记者多把目光盯在学校组织的、学校领导参加的活动层面上, 而真正与师生息息相关的民生新闻却很少涉及。更有甚者, 由于采编人员的懈怠, 一些学校广播站播报的内容几乎都是“据××报载”“据××网载”, 通篇说的都是社会上的新闻和其他地方的事情, 致使高校广播成了单纯意义上的“译声话筒”。

三、构建和谐校园视角下高校广播的重要作用

1. 高校广播的教育作用。

每天清晨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节目, 可以让师生了解当日的国际国内新闻;中午12时的课间, 播放轻音乐、歌曲等, 优美的旋律驱走了师生工作、学习的疲惫, 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午5时30分到6时30分, 播出学生自办的广播节目, 可传播校园信息, 反映学校改革发展动态, 树立典型, 批评不良现象, 倡导优良学风。这样, 一天之中师生都可以通过校园广播了解国际、国内和学校发生的主要事件, 校园广播也就成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

2. 高校广播引导舆论的作用。

高校广播的根本着力点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为高校教育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和谐有序、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展示高校广播这一有声阵地的独特魅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 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逐渐提高, 由于中西方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想观念发生碰撞, 而高校广播一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可以牢牢把握住校园舆论的方向, 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高校广播交流信息、沟通师生的作用。

今天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 高校师生对信息的需要更为迫切。传播信息是广播的立身之本, 信息是广播媒介最基本的属性, 它借助语言、音乐将原始信息加工为特定的文化信息, 以诉诸人的听觉, 最终使受众潜移默化地接受其有价值的信息。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因而信息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广播是校园中信息传播最迅速的途径之一, 其作用的发挥可使师生更全面地了解本校各方面的情况, 增强师生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从而起到交流信息、沟通师生的作用。

4. 高校广播营造校园文化的作用。

从形式上看, 高校广播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就在于营造一种良好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 积极地影响、熏陶、启迪着师生员工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对未来事业的向往。高校广播通过办好广播节目来实现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贡献, 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注重宣传马克思主义、愉悦师生身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四、高校广播要适应新形势、寻求新突破

1. 降低广播站的工作重心, 走进师生心中, 倾力打造有用信息。

在采、编、播机制中, 新闻采编人员应把关注的重点从学校活动、学校领导活动转移到师生生活中去, 狠下工夫做好、做精新闻策划。校园生活是一个小社会, 涉及面很广, 有师生高兴的事, 也有令大家忧心的事。因此, 广播节目的采编人员要把校报、学校网站上已经出现的信息进行淡化处理, 而下工夫打造师生真正关注的原创节目。要有针对性地策划一些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选题, 谈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讲大家关心的事情, 这样也更容易贴近师生的生活, 从而使高校广播办得有生机、有活力。

2. 突出新闻接近性, 采取灵活多样的栏目编排方式。

高校广播站要强化“立足校园”的定位, 在新闻采编方面进一步突出新闻接近性, 在栏目设置上可以根据师生的实际需要作出灵活调整。比如, 在2006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有所改变时, 高校广播就不应该简简单单地照搬报纸或网站上的信息, 而要把报道重点放在学校据此出台了哪些措施、学生应该如何面对这种变化上;在更换第二代身份证时, 节目要针对“在外学生如何更换二代身份证”这一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采访;在普通话等级考试、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前, 可以开设《考试注意事项》栏目, 请相关方面的教师来为学生作指导。这种灵活的栏目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师生不同时期的关注点而变化, 从而增强节目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 调动听众的参与性, 注重听众的反馈。

在原有录播类节目的基础上, 高校广播应有意识地增加现场录音类、直播类节目的比重, 调动师生直接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在大型活动的现场和新闻话题的采访过程中, 可以让新闻采写人员带上录音设备, 直接录下有关人士的对话, 避免采写人员写成文字稿后再由播音员“翻译”的二次加工导致的信息“走样”, 从而拉近和听众的距离。

参考文献

[1]张旭东, 石峰.发挥高校广播优势,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武当学刊, 1996, (1) .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篇5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我国,大学生历来被视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军,是青年中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于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的建构,大学生良好诚信品德的养成,直接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另外,从人的成长特点看,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而良好的诚信品德的养成,是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干预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发生,于国于民、于校于生来说,都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一个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生,不仅是学知识、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从思想上端正立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不误入歧途、步入歪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对于和谐校园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生活,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高校思想教育中,既要重视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重视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让他们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以人为本”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校园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2.立足社会实践,结合理论学习,促成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各种情况,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活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学生有组织或自发地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成功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知识讲座、读书活动等形式,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在自我教育中锤炼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一的坐在教室接受书本知识的熏陶,而是要在理论知识的结合下,在实践中得到思想的成熟,观念的转变。

3.弘扬中国文化,加强信念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对于大学生的信念、理想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坚持从正面教育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中国文化传统教育进而培养师生对祖国浓厚的民族情感,提高爱国觉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接受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信心和决心;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顺应时变,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努力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和谐校园的实现营造和谐的氛围。

4.注重健全人格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很不利,造成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普遍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自己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是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心理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地建立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学知识讲座、人际交往训练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学习能力、耐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目的。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环境下驰骋江湖而心不乱不躁。

5.授人以渔,而非仅授人以鱼。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及其信息鱼龙混杂、良莠难辨之际,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采用禁锢、隔离的方法来应对。作为学校,责任在于从教育的角度扬利抑弊,就是要主动让学生直面不良信息源及其有害信息,并帮助、引导他们自觉地去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如社会、文化背景等)并认识其危害,从而对类似的事物产生“免疫力”。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首先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前沿,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预见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分析其利弊得失。这对从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是一个严峻但又必须接受的挑战。因为这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信息是不好,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还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去抵御不良信息的诱使,真正的从有害信息中走出来。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实现出力。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新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手段和基本任务,必须适应建设和谐校园的新形势,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1、更加注重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确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塑造人与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统一起来,通过民主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和心智健康发展。同时,还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加强思想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建设,有效发挥法治的 “硬约束”作用。

2、更加注重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维护公平正义出发,建立健全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价值引导机制、矛盾化解机制,始终坚持讲道理与办实事的统一,正确对待大学生对各种考评、费用收缴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切实帮助解决诸如心理健康、贫困生经济、毕业生就业等实际问题。

3、更加注重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环境。加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营造平等友爱的良好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校园及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尺。为

此,高校要把构筑诚信友爱的道德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倡导和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的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努力把大学校园打造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精神净土。

4、更加注重加强大学生创造精神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对象成长的新特点,特别要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实际,以及大学生求创新、求知、求乐的各种需要,大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做到朝气蓬勃、知行合一、德才并进。

5、更加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管理之中。这是建设安定有序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通过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使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价值、尊严、潜能和发展,激发自律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本领,使自律和他律相辅相成、激励和约束有机结合。要按照管理人性化和科学性原则,探索和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发挥院系、班组、宿舍,特别是各类学生社团、各级学生会等载体的作用。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要求,切实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两项工作:一是认真解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此,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要摸清大学生关注的主要问题,找准他们的思想困惑;二是正确把握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深入的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实效,还特别要注意做到 “三个结合”:一是与国情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巩固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性基础;二是与形势教育相结合,要把形势教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际环境和形势,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定;三是与政策教育相结合,适时进行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宣传教育,把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方针政策上来,引导大学生把炽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为报效祖国而发奋学习的实际行动。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树立道德意识,要通过灌输、启发、激励、引导、说服和感召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二是实施道德规范。要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三是推动道德实践。道德建设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要大力强化实践环节,运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参观教育基地、服务社会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推动道德观念和规范见之行动、落到实处。

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加紧迫。大学生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是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高校要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深入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和测评数据库,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渠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主阵地、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充分发挥网络等现代媒介的优势,建立起教育、辅导、咨询

和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归因、转变观念和提高自控,使其明白只要存在主观需要与客观满足的差异,失意和失败就不可避免,要帮助大学生直面现实,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重要的是要教育大学生掌握阳光思维方法,乐观看待人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党员在大家内共同的努力下,筑建我们无悔的青春!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校园

大学的氛围是自由活跃的,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大学里,学生们接触最多、交流最多的莫过于辅导员。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广泛的教育者。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对于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校园,在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具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

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这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良好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种格调高雅、健康向上、文明有益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建立和发展各类学生社团、协会,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增强学生爱党、爱国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性格更加开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还有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及各种形式的体育文艺比赛,既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又可以检验教学成果,是一种非常值得肯定和推广的形式。

社团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才能充分展现的场所,应予以鼓励。但社团活动若引导不好,也会产生反面作用,如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小团体,不利于团结等等。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指导,使这项活动能够健康开展,把学生吸引到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上来,以促进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复杂变幻而又充满诱惑,对每个社会个体来说不但机遇与挑战同在,而且往往成功与挫折并存。要应对这种种的竞争与压力,势必要求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能力。但是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而且大多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他们健康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构成他们良好素质的基础性要求之一。

现代社会对于健康的定义已远远不仅是肌体的健康那么简单,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高情商(EQ)已成为其中一项重要而又必要的工作。

我认为大学生应不断提高以下几种能力:1.迅速把握自己情绪和面临的问题的能力。2.提高“抗逆”能力。3.培养“悦纳”自己的能力。作为辅导员要了解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换位思考,与学生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培养他们积极、健康、进取的思想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养,在不同阶段完成自身的角色转换

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不仅意味着更多的责任,而且意味着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工作上的,更多的是人格上的,可以肯定的是,辅导员工作有力地促进着辅导员自身人格的成熟。而只有在人格上更加成熟,更富于人格魅力的辅导员,才能真正胜任自己的工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辅导员自身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而辅导员在其中发挥的就是培养、教育、引导、榜样的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天然就是楷模、就是榜样、就是规范。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辅导员,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用完美高尚的道德、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去塑造学生。因而,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和形象修养,健全人格,通过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通过不懈的学习和积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佩服、信任、依赖,也才能让我们的教育、规劝、忠告、建议和批评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维度分析 篇7

一、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1. 校园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曾指出‘要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 树立良好的校园学风, 使学校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2]

校园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员工共同创造和遵循的整体信念和价值追求, 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学术风范等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是维系大学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广义上,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景观设计、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 也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学活动内容和师生员工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价值标准、心理氛围。“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育人为主要导向, 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 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3]

2. 和谐校园文化的理念内涵。

和谐校园是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的素质教育模式, 是学校各种教育要素之间全面协调、均衡有序的运行状态。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文化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 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是学校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

和谐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和导向性。校园文化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渗透在每位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和态度情感之中。校园文化与社会整体文化一脉相承, 敏感地适应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及时地引导着校园中的每一个热点, 规范并调整着大学生的行为和价值取向。

和谐校园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凝聚性。精神力量的无形感召与物质环境的文化熏陶;高雅艺术的娱乐享受与人文科技的素质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与时代新风的开拓, 校园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强大的向心力吸引着学生的广泛参与, 满足其自身素质提高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多种心理需要。

3.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当今时代之需。

伴随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 急剧变革的社会生活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 人们的利益关系和生活方式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的影响越来越迅速和直接, 大学师生思想活动的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面对现代的大学校园出现的新状况和新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更要以和谐为核心, 以塑造健康人格和全面发展为宗旨, 建设科学人文的校园文化环境, 以创新的理念和开阔的视野迎接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二、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维度策略分析

党的十七大提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构建符合大学实际的和谐校园文化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扬起一面鲜明的校园文化旗帜, 并千方百计地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的发展, 最终建成一个人文气息浓郁、全面协调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可以从多维度探索。

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保持思想先行的开放姿态。

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将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始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扬正气, 促和谐。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拥有开放的目光和广阔的胸襟, 既保持民族特色, 又放眼整个世界的发展, 海纳百川, 批判和选择地面对其他文化形态, 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2. 完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营造高雅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外壳和重要载体, 是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校园物质文化指学校的环境设施文化, 包括校园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活场所和教学科研设备等物化形态的总和。没有完备的物质文化“硬件”系统作支撑, 校园文化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 人是环境的产物。改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应从整体出发, 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美化校园环境, 完善现代教育设施, 做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教育功能和艺术价值相统一, 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打造优美健康、和谐流畅、生态良好、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人本校园, 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场所, 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3. 规范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打造科学民主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 是学校为保证校园系统正常运行, 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 规范广大师生员工行为的, 包括校风校纪、文明公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性保障系统。和谐的大学校园制度文化, 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科学管理手段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规范作用。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本着人性化、法治化的原则。在制订规章制度时秉承民主、公开原则, 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制订过程中来, 促进学校内外关系的和谐。同时必须明确建立制度的目的是要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营造符合法制精神的育人环境, 保证制度始终充满活力。

校园制度文化执行要坚持标准化、严格化的原则。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要对师生加强宣传, 使师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 从而将强制性的要求内化为遵守制度的自觉性;维护制度的尊严, 用最好的态度、最坚定的方式执行制度;加强行政管理公开透明度,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防止执行的随意性, 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4.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培育创新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 是一所大学所独有的内在气质和文化意韵, 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和精神核心, 它是校园人在长期的教学与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的思维方式、理想信念、道德情感、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意识形态的综合, 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有利于激励学生奋发的精神品格, 展示大学的独特魅力, 最终通过传播走向大众, 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领导层的引领作用, 坚持大学精神的个性化, 进行特色创新。从战略高度认识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注重传承优良的办学传统、深化办学改革、理清办学思路、创新办学模式;综合考虑校园地域文化和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 开展形式多样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 搭建多姿多采的育人平台;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 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为人为学、追求完美的学术环境和育人环境。

5. 推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养成理性诚信的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人在日常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等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 是一所大学文明程度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南, 养成诚信和谐的校园行为习惯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要重视塑造严谨校风,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做好诚信宣传, 建立评价机制。注重用严谨的校风和教师的道德人格影响学生, 帮助学生构建诚信价值观;通过校园媒体做好舆论宣传, 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把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校风建设、学风建设等有机结合, 把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修养和知识学习相融合;建立公平的评价机制, 严惩各种弄虚作假、不守信用的行为,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责任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影响是长期、深远的, 大学要以增强自身竞争力为目标, 以前瞻性、全局性的眼光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长远发展战略规划, 将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达人.建设基于使命与和谐的大学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0) :8-10.

[2]王威沫.发挥校园文化功能构建和谐校园[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8) :60-61.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篇8

一、体育精神与和谐校园

体育精神表现在多领域,如体育精神经常与体育运动背景中的赞赏行为相联系,然而体育精神并不仅仅体现在竞技场上,它也常常被扩展至生活的其它领域,尤其是那些关注公平竞争的领域。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体育精神,可以看到它主要包含着体育造就及人们在体育运动中所体现的宝贵品质,并为社会观念所积极接受的积极意识,那就是公平竞争、运动员风范、光明磊落和合作精神。

和谐大学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校园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一个公平的校园意味着在良性机制下机会的平等,竞争的公平。和谐大学校园是诚信友爱的校园诚信友爱是构建大学和谐大学校园的道德基础。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使学校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加学校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

二、体育精神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它有不同层面的价值。体育精神作为体育价值的最集中体现,反映了体育主体的价值需求、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

适当的体育运动、良好的营养和社会关系,是抵抗生理和心理疾病的最佳办法,也是防范和矫治亚健康最有效的手段。大学生可以通过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适当体育运动来防范和矫治亚健康。但体育锻炼作为走出“亚健康”最有效的途径,会使大脑和身体发生一些变化,使大脑和精神得到休息,使体内激素分泌平衡、舒畅,并能促进与大脑有关的化学物质的分泌。体育锻炼能使学生集中意念、增强神经系统功能、是积极休息的最好手段之一、可以发展大脑右半球功能。提高智力、锻炼学生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勇于竞争、勇于争取胜利的精神。锻炼学生的性格,使学生性格趋于外向、磨练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与同伴相互配合、协作的能力。

三、体育精神与大学生团队建设

体育精神对心理相容性提供条件。心理相容性是团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和睦相处。体育活动中,集体性、游戏式的项目,都蕴含着成员共存性的素材,为人们担当不同的角色提供了机会。每个参加者在其活动中,都不同程度的接受着团体活动的约束和限制,接受着团体活动的督促和激励,促使着每一位锻炼者适应群体的需要,这其中不仅是技术的、技能的,还包括精神的,体育参与者为了争得与自己相适应得地位而不遗余力,从而增强团队的稳固性。

体育精神促进团队凝聚力的构建。团队凝聚力是团队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团队成员对团体所感受到的吸引力,从而自愿参与团体的活动;另一方面是团体对其成员积极地组织到团体活动去。体育活动恰恰具有加强团体凝聚力的作用,尤其是集体性的、竞技性的、对抗性的体育项目,通过这种手段,充分调动团体成员主动性、积极性挖掘自身的潜能,为自己的团体争光,从而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构建。

四、体育精神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精神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人的自然素质。体育运动的竞争性,规范性,实践性、集体性以及普及性都为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提供基础。体育精神完善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完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并且能够培养他们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体育精神促进人人平等的无歧视原则,促进大学生的社会素质提高。

当今大学生在培养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培养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体育的公平精神促进了社会中人人平等的实现。北京奥运会上有西方国家王室成员,有身价千万的体育明星,有身残志坚的参赛选手,也有要靠比赛来生存的运动员,但是他们都是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在平等的竞赛条件下一较高低。体育精神也正是因为公平这一突出的魅力受到全人类的欢迎。随着体育事业的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同时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准则,从而促使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人人平等观念的形成。体育精神素养的塑造,促使了当今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五、体育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是讲规则的社会。社会需要有秩序才能和谐,体育需要有规则才能同台竞技。体育竞赛中的规则是社会法律制度最好的“样板”,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精神的弘扬,使得人们对社会规则的重视,全社会民主法治观念的增强,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体育的规则,对我国和谐法制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体育运动不是个人孤立的活动,而是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完成的,不仅仅要遵循运动自身的规律,还要遵守一定的规则,通过公平竞争争取胜利。体育是一种社会行为,在其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发生复杂的联系,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对体育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进行正确公平的评价和调节,体育规则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逐渐形成的一套规范、规定,以期达到规范和约束人们的体育行为,保证体育运动顺利的进行和健康的发展。

六、体育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校园的意义

体育精神与和谐大学校园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体育精神的功能上,更与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体育精神与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在学校育人这一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行为的,体育文化与和谐大学校园表面上一个是通过文化的形式、一个是通过环境的形式对人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作用,但实质上它们都是对人的精神、文化、品质与身体、行为的教化。在培养人这一根本目标上,使命是一致的。因此体育精神与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与内在的统一性这一显著特征。体育精神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是青年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场所,所以学校体育的宗旨是育人为主,健康第一,让师生们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健康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善状态”。称之为三维:身体健康维、心理健康维、社会适应维只有这三个维度协调、完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体育不仅使大学生身体达到了健康的目地,从另一层面也培养坚强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还可在竞争和团结合作中不断地超越自我,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从而使“德智体”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大学校园的和谐发展。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大学校园是近年来一直关注与倡导的,对于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需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德育教育,家庭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体育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倡体育与文化、教育融为一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体育精神与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在学校育人这一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那么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有哪些联系?

关键词:体育精神,大学生,和谐校园,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闵健.论校园体育精神的特质与价值向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

[3]李龙谱.论体育精神在建构和谐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渗透[J].体育世界,2008.

[4]龚秋玲.体育文明对高校内涵发展的影响[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0.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篇9

关键词:音乐教育,和谐校园,和谐发展

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构建和谐大学校园,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中再次强调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 并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衡量校园文化生活是否丰富多彩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艺术实践中证明, 音乐教育是陶冶大学生情操、提升大学生品位、净化大学生心灵的独特手段, 是全面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对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完善其综合素质具有建设性意义, 对于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1 音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

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涵盖了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内容。身体的发展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通过身体和心理的协调发展, 使人的生理和精神共同进步, 以便让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身心和谐、内外兼修。

音乐教育提升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情操, 从而推动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音乐如随风潜入夜般于不知不觉中熏陶大学生高品位的感性思维、醇正的政治观点、和纯洁的情感方向, 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逐渐构建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从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 在润物细无声的随想下进行思想的渗透和灵魂的陶醉, 使大学生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音乐教育使大学生的感知力和联想力等加快发展、迅速提高, 身体机能得以补充锻炼, 进而能够让大学生外在形式美和内在内容美和谐统一稳步发展。例如声乐, 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认识, 也可以使大学生掌握歌曲旋律、节奏、和声渐变的同时, 逐渐掌握对整首歌曲的认知, 甚至对声乐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

音乐教育可以磨练大学生的不正之气, 使之成为怀有真善美之心的宽厚仁德之人, 怀有歌功颂德的谦谦君子, 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旬子也充分肯定音乐的教育作用, 他认为音乐是熏陶人性、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 他主张在教学时乐与礼有机融合、互为补充, 可以使人性变恶为善, 国家变乱为治。旬子的音乐教育观点对当今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历史性的借鉴指导之作用。

2 音乐教育推动大学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

音乐教育在传播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善于捕捉美, 拥有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眼睛, 形成追求美、向往美、创造美的观念, 真正化外在美为内在美, 化形式美为内容美, 使其在脱变的过程中情操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人性得以谦和, 进而推动大学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音乐教育中, 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促使大学生的情感得以丰富, 精神得以平衡, 在音乐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加深, 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了进一步认知, 对情感世界有了更深一层的审美认识, 进而促进了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例如郑路、马洪业作曲的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 这首乐曲情感豪迈、荡气回肠, 本曲栩栩如生的展现了“四人帮”被粉碎后老百姓们喜悦的心情, 当这个好消息传到祖国边寨时, 全国各族同胞们欢腾跳跃、载歌载舞, 热烈欢快的庆祝胜利的场景;古筝独奏曲《临安一恨》, 运用古筝特有的演奏手法表现了岳飞的爱国情节以及遭奸人所害之后, 虽无法施展自己的报复但却英勇赴死的英雄形象, 推崇了欣赏者对人性优良品质的追求;刘文金作曲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 乐曲气势磅礴, 荡气回肠, 以长城为线条来歌颂祖国壮美秀丽的大好河山。这样优秀的音乐作品对塑造大学生崇高的人格和规范起到良好引导作用的同时, 也能够对养成大学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奠定。

音乐教育使大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表达情感的理解, 从而培养其感性的一面, 使感性与理性平衡发展、逻辑思维与情感线条有序交替进步。竹笛独奏曲《春到湘江》, 是一首具有深厚湖南音乐特色的乐曲, 表现了湖南湘江秀美的春色和乡亲们欢欣鼓舞营造家乡的愉悦心情。该曲的引子段落辽阔而优美, 展现出湖南湘江碧波清秀、烟雾弥漫的秀丽如画的景色。紧接着如歌的行板中柔情的旋律, 低回与激扬交替, 吟唱与高歌共存, 甚为柔美婉人。中间段落从羽调转为同宫徵调, 有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快感。该曲富有花鼓戏腔调跳跃的快板直至结束, 在洒脱中又有深情, 在豪放中又不失韵味, 结尾部分连续向上的旋律, 带动演奏者和欣赏着的情绪层层推进高潮。在音乐教育中, 通过欣赏这样具有韵味的经典作品, 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 使其形成高品位的审美观、养成优秀的道德修养, 使当代高校学生对真善美得以进一步追求, 从而推动大学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养成。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 合唱这种音乐形式最容易让非艺术类大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参与者在艺术实践活动的同时, 引导其具有团队意识, 从而对于形成和谐人际校园关系起到良好的基础。例如合唱曲《我的祖国》, 通过对歌曲的排练, 不仅能够加强当代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更能够增强合唱团队友之间互相协调的意识, 让他们不在以自我为中心, 而更多的是学会聆听他人、配合其他声部之间唱出更加完美、更加和谐的音符。通过合唱, 对于音乐的和谐、完美的追求由外在的被动熏陶转为自觉内化, 从而使集体的和谐因素在合唱中渐渐融入。合唱的音乐教育功能便在于此, 群体参与, 人数众多, 在忘我演唱、用心倾听他人中, 创造出和谐之美, 从而造就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因素在成长中的壮大, 感受集体协作之乐趣。

3 音乐教育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音乐教育之所以有益于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因为音乐的表现多种多样、极具变化、音乐的情感丰富感性, 如西北汉子的豪放山歌, 傣族姑娘的幽雅孔雀舞, 新疆音乐的独特节奏, 蒙古族特色的马头琴以及古筝、竖琴、小号、唢呐等民族。西洋乐器演奏的古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在音乐艺术中有哀怨、有愉悦、有感动、有伤悲, 但无论如何, 音乐都不会离开教育中美育这一关键词, 这是音乐教育创作和谐的校园环境的助力器。

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协调发展, 推动与之产生的协同效应, 进而优化大学教育结构, 促进和谐校园环境。例如, 在校园生活中, 音乐类社团是大学生最乐于参加的社团活动之一, 该类社团通过课堂内外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音乐教育活动, 不仅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追求, 展现才艺、陶冶情操、丰富校园生活、发挥音乐特长, 更加促进了大学生在和谐校园中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当代大学生可以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感知音乐, 欣赏音乐的独特魅力, 在各具特色的音乐作品中丰富大学生想象力与创作力, 在得到高品位审美享受的同时, 在实践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诚信友爱、活力四射、协调发展、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环境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总之, 高校是社会体系的重要构成因素, 是教书育人的集中营, 而音乐教育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 起着独特的作用:它对于塑造大学生完整的性格、高尚的审美、和谐的校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它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生活, 使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它协调了校园多方面的因素, 使学习环境更加的和谐;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以, 作为高校教育者, 我们定会承前启后、与时俱进, 为建设好和谐的高校校园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

[2]羊悦.关于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0.

[3]李健.试论高校音乐教育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学术论坛, 2009.

[4]马晓红.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之音乐教育[J].科技信息, 2005.

[5]安徽师大美学研究室.审美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7.

[6]虞秀英.论音乐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作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1) .

[7]刘肖贵.大学生音乐教育现状初探[J].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5 (12) .

[8]阎立钦.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9]曹理, 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10]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9) .

[11]林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3) .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篇10

大学拥有丰富的教育和智力资源, 这些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宝贵财富和依靠力量, 在诸多资源中学生党支部和大学生党员的作用不容低估。大学生党支部是党在大学中的基层组织, 是培养、教育党员, 造就一批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战斗堡垒,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构建和谐校园, 必须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通过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 构建和谐的学生党支部, 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 促进校园和谐。

一、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

(一) 加强组织建设, 扩大学生党支部的覆盖面。

(1) 按照本科班“一年级有党员, 二年级有党小组, 三年级有党支部”的要求, 健全学生党支部, 扩大党支部的覆盖面, 确保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党组织, 都能听到党组织的声音, 从而增强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 做到时时处处能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 (2) 建立学生公寓区联合党支部。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 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自主权不断增大, 原有的班级 (同专业、同年级) 授课制正在接受挑战, 学生的学习、生活自由空间逐渐扩大, 所以党组织不应仅仅建立在班上, 特别要加强学生公寓区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学生公寓区联合党支部, 以学生公寓楼和宿舍为单位, 与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和院系及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活动, 进行组织生活。 (3) 积极探索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建立党小组, 设置党员岗, 展示党员风采, 发挥党员表率作用, 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二) 加强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专兼结合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

(1) 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直接担负学生思想工作, 与学生党员接触最为密切, 对学生党员思想变化可以明察秋毫。及时配备辅导员, 关心辅导员的生活和待遇, 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帮助辅导员正确认识责任、尽快适应工作, 担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任。 (2) 发挥“关工委”老同志的政治优势。选聘政治素质高、敬业精神强、身体条件允许的离退休党员干部兼任辅导员和组织员, 发挥老同志在指导年轻辅导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教育考察预备党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 发挥优秀学生党员的作用。大学生党支部以学生为主体。选拔优秀的学生党员组成支部委员会, 并担任支部书记或副书记, 调动了学生党员主动参与支部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 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4) 加强学生支部书记的培训教育。及时、定期对学生党支部书记进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生党建工作等方面内容的培训。支持学生党支部书记积极开展党建调研, 探讨理论、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从而提高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党员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校系两极党校机制, 组建责任心强、理论水平高、人员充足的党校教师队伍, 依托校系党校坚持不懈地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 (2) 完善“推优”制度。发挥团组织和团校的作用, 做好团组织的“推优”工作, 为党组织输送优秀的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做到早发现, 早培养, 早发展。 (3) 建立“制订发展计划, 严格发展标准”制度。每学年根据学校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各总党支、党支部在学年初制订培训、考察、发展计划, 并明确具体介绍人、联系培养人, 严格、完整地履行发展党员程序, 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 (4) 建立征求意见制度。在发展和转正党员工作中, 广泛征求班、团、学生公寓楼联合党支部、团委、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后勤服务公司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的部门意见, 全方位、全过程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表现。 (5) 建立公开公示制度。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发展对象和转正对象后, 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 严把质量关, 对有问题的学生党员进行批评教育, 屡教不改者, 根据相关制度, 严肃处理。 (6) 建立“考核评优”制度。制定较为全面、科学的考核标准, 每年"七一"前夕对党组织进行全面考核, 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评优表彰先进党总支先进党支部

二、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 加强思想教育

①完善“三会一课”制度, 依托校系党校定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党员, 帮助学生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此外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辉煌历史以及英雄模范人物, 也可以了解其他党派的理论和历史, 在比较中, 全面、系统地领会党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提高思想素质, 增强党员意识。②重视网络教育, 把握网络的主动权。组建学生党建网站, 不断充实和完善内容, 以“三贴近”为指导, 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党建网络成为党务工作者和学生党员之间联系的桥梁;学生党员交流思想, 进行自我教育的园地;传播党的信息和知识, 引导学生党员全面发展的舆论阵地。③开展主题活动。利用重大节日和事件开展教育活动, 营造良好、浓烈的学习、教育氛围, 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提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④建立“汇报”制度。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定期向学生党支部汇报学习、生活、工作情况。通过汇报, 分析问题, 解决疑惑, 提高觉悟。党支部也通过汇报, 了解现状, 掌握动态, 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⑤开展评优树模活动。每学年对学生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和全面考核, 通过评选“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党员榜样”、“党员风采”等活动, 展示党员的形象, 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 在学生党员中形成一个积极进取、追求真理、努力学习、拼搏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 加强实践教育

①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主办学术科技、文化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竞技等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展现青春魅力, 增强服务意识, 培养奉献精神, 营造进取、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②建立学生党员教育基地。开辟渠道, 创造条件, 广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周边农村、社区、福利院、孤儿院建立学生党员教育基地, 让学生党员在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 加深认识, 提高觉悟, 增长才干, ③鼓励毕业生党员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处理好品德与学识、理论与实践、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践行党的宗旨, 兑现入党承诺, 实现人生价值。

三、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和谐的学生党支部, 使学生党员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①加强学生党支部对团组织的领导。共青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和得力助手, 是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 是培养青年干部的摇篮, 是党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渠道和途径。学生党支部要积极地指导团组织开展活动。以党建带团建, 体现党的先进性和团的先进性, 发挥党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②加强学生党支部对学生会组织的指导。引导学生会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 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开展生动活泼、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 积极组织科技、文体、社会志愿等活动,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③积极推荐优秀学生党员参加或领导学生社团工作。让党员引领社团、用社团凝聚同学。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 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根据社团规模, 尝试在社团中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 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总之, 学生党支部是党在大学中的基层组织, 学生党员是大学中的优秀分子。学生党支部和广大学生党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通过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加强学生党员教育, 构建人与人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大学校园。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 需要重视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作用。通过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和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 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和谐校园,党支部建设,党员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R].2004.

[2]常炜.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7-1-21.

[3]宫希魁.论社会更加和谐[J].济南大学学报2006, (14) .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篇11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作用;和谐校园

高校内部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图书馆和运行经费等物质财富类资源,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中,图书馆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是文化的宝库,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图书馆通过自己的工作,弘扬社会主体文化,启发、引导广大读者认同社会的核心价值。让每个师生在这氛围中去理解、思考、感悟,升华人格,净化灵魂,完善自己,促进自身健康发展。为创建大学和谐校园,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大学图书馆应顺应时代要求,并塑造图书馆独有的精神,营造更和谐的文化氛围,追求大家和谐共进的目标,造就人与人相互关心、和谐合作、协同进步的文化环境。

一、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存储、利用、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主要有五种:(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图书馆的产生,是需要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有了图书馆这个机构,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知识、文化、经验得以流传下来,并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2)社会教育的开展。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使工人要有比较多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图书馆从而走入寻常百姓中,担负对工人文化教育科学知识的任务。现代社会,图书馆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担负了更多的教育职能。(3)科学情报的传递。现代图书馆的又一个重要职能是传递科学情报。图书馆全面、丰富、系统的信息资料,成为了图书馆传递科学情报工作的物质条件。在这个信息化愈演愈烈的社会,图书馆科学情报功能将会得到加强。(4)智力资源的开发。人类长期积累的智力资源是收藏的图书资料,对这些资源的处理、加工,也就是对智力资源的开发,这些图书资料被图书馆提供利用,也是图书馆用户被开发了脑力资源。也就是说,图书馆承担了一种职能——人才培养。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的存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还继续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第五种功能。(5)文化娱乐的提供。提供的这些服务,既满足了文化娱乐在社会中的需要,又丰富并活跃了大家的文化生活,在精神文明建设当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大学图书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大学图书馆是教科研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配合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向读者提供情报信息、文献资料等,使读者获得知识受到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图书馆就起了消化、扩展、充实课堂学习内容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其中不仅能扩大知识视野,还能增加信息量。因此,人们把图书馆看成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无道理。大学图书馆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发挥的作用如下:

(一)价值导向作用

青年学生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研究的社会因素热点不断变化,重视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主要是在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形成人的价值。对于年轻的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是要求各学校反映其社会价值自我价值的过程。图书馆及其工作所反映的校园文化,学校的历史积淀,选择和发展,这反映了学校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主导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教育促进作用

青年时期当然学习知识的最优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形成世界观。这个时期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可是缺乏对世界的整体了解和认识;既求知欲强烈,又缺乏对事物的甄别和判断分析能力。因此,正处于心理学中所谓“心理断乳期”的他们,情绪波动性大,对周围环境反映强烈而易动感情。但是,他们思维敏捷,勤于思考,对整个社会及人生的追求具有极大的热诚。正是因为这样,又很容易导致他们武断,不理智,甚或走到事物的极端。青年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不可能只满足于课堂知识教育,他们还要了解社会,体验人生,需要在课堂之外寻找新的空间。学校图书馆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稳定学过的知识。接触未知领域,开发潜在智能,锻炼实践能力,凡此种种,图书馆都可以满足。

(三)精神陶冶作用

图书馆学习通过生动、活泼、丰富的文化活动,使人学会主动摄取文化养分,获得人生整体概念的形成,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情操。在这个意义上,图书馆及其工作,更有其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它以物质载体(馆舍和设备),以精神载体(文献资料),对于受教主体,造就了一个提高知识、陶冶情操的场所;另一方面,图书馆整洁、优美、有序的知识环境,对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起着培养审美、陶冶道德情操和规范行和品德的作用。

(四)服务作用

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包括学术性、政治性、娱乐性、知识性等活动,图书馆的大量文献信息都可以为其来开展。高校图书馆可以用多年积累的文献资源以及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为读者以及学生社团提供范围光、层次强、形式多样、渠道完善的文献服务,不断满足大学生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正确地看待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图书馆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帮助。高校的学生普遍认为是学习专业知识就应该在课堂,而图书馆是学习其他知识,扩大知识面的地方。

综上所述,大学图书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磊,肖池平.关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

[2]翁礼成,苏静华.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J].高教探索,2006.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篇12

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 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当代大学精神文化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求真, 对科学和真理的追求;二是开放, 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多元文化;三是自由, 表现为学术的独立发展;四是先进, 表现为引领社会前进的旗帜:五是爱国, 即对国家、民族和社会高度负责;六是创新, 通过文化和精神创新,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美国知名学者A.弗莱克斯纳指出:“总的来说, 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 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1]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大学精神文化在当代和谐校园构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奠定思想基石。

(一) 和谐思想文化的引领作用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具有明确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它不仅要使师生明确校园精神文化在提倡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 引导和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帮助学生努力掌握科学理论知识, 更要站在社会和民族发展的前沿, 起到引领社会的作用, 使大学成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科学摇篮、文化基地, 担负起历史和社会责任, 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求,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第一需要。

(二) 个体精神家园的激励与塑造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终极目的, 师生健康的精神家园是和谐校园构建的内核。校园精神文化的本质是高校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 它借助道德、行为、价值标准的导向, 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而有效地培养、塑造理想的人格。校园精神文化不仅满足了师生对精神文化的渴求, 而且还能适时设置一定的奋斗目标, 诱发师生积极行为的动机, 强化其进取意识, 调动其积极因素和主观能动性, 发挥其聪明才智, 推动全校教职员工知难进取, 开拓创新, 为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光添彩。这种对个体精神家园的激励与塑造, 构成了和谐校园的内核, 对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重大推动力。

二、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客观物质条件

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是以各种实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设施, 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生活设施、网络、建筑与布局、道路环境、校园美化和周边环境教学设施等。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 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 无不反映出某种教育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构成了和谐校园构建的客观条件。

(一) 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直接为校园各系统的和谐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在以师生为主导的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必须有强大物质文化基础作为支撑。校园中的各种建筑、教学科研设备、网络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以及校园里大小园林、草地、花坛、道路、文化墙等等, 既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必须的工作学习场所和环境, 也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了实体物质和与之所体现出的价值理念, 只有也必须在这一物质文化基础之上, 学校中各子系统才能紧密配合、协调一致, 促进学校整体的和谐发展。

(二) 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直接展现和谐校园的风貌

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 既可以美化环境、装饰校容, 展现美丽和谐校园, 又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 美化师生的心灵, 激发师生的灵感, 启迪师生的智慧。只有在设施齐全、环境优美、配套规范的物质基础之上, 师生的学习生活才有保障, 他们才会以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 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校园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 不佳的环境培育不出环保意识和美学意识。这表明校园物质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是内在统一的, 校园内任何一项或一种不和谐的物化形式、物化措施都是对校园文化的亵渎和损害, 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进程。

三、大学校园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机制性保障

学校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生手册、领导体制、检查评比标准, 以及各种社团和文化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等。大学制度文化一方面是办学理念的凝聚和客体化, 另一方面也是办学理念所规定的用以组织教育教学的客体。大学制度文化作为联结学校和个人行为的媒介因素之一, 折射着学校对个人的一切影响, 直接引导和限制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 大学制度文化规范和调节大学办学理念

大学的理念就是大学发展远景与方向的指导原则, 是对大学的精神、使命、宗旨等大学发展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大学办学理念以文件、条文、思想等形式存在于大学制度文化之中, 大学制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又直接影响大学的办学理念。在当代, 构建和谐校园应成为每个大学共有的办学理念, 大学制度文化通过规范和调节, 把自己确立的办学理念内化于大学师生员工身上, 使他们按照办学理念的方向工作, 变个人的活动为符合学校办学理念所期望的行为, 从而朝着和谐校园的方向发展。

(二) 大学制度文化是培育大学和谐校园制度性保障

大学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凝结形式, 反映和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 对于师生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制度使学校像钟表的自动装置一样, 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 哪里制度稳定, 那里便一切稳定;哪里制度动摇, 那里便一切动摇;哪里制度松垮, 那里便一切松垮并陷入混乱状态。”[2]因此, 只有加强大学制度文化的建设, 才能保障学校达到预期目的, 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者的和谐发展。

四、大学校园行为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外在标尺

大学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 它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 是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各类群体、社团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关系氛围。大学校园行为文化与和谐校园两者互为里表, 构成了构建和谐校园的外在标尺。

(一) 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有利于校园文明的形成

校园文明是指学校发展中各种相互关联的原则和特征的总和, 它体现着校园生活不断发展, 不断进步的状态。行为科学认为, 需要引起动机, 动机支配行为, 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就是建立校园人合理的求知需要、交往需要、情爱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需要体系;建立校园人积极正确的近期目标、远期目标、理想和信念等目标系统和健康有效的激励机制。这种体系和机制有利于师生崇尚文明健康的工作生活模式与行为模式, 从而促进校园文明的形成。

(二) 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广大师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3]。在高校发展中, 师生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既是师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应有之意。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是高校师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认识特点出发,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 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实施有效教育;从教师的层面讲, 每个教师具有不同的认识程度、兴趣爱好、欲望要求、价值取向、创新潜能等。大学校园行为文化能够有效推动师生共性与个性的并行发展, 为高校师生的全面发展和和谐校园建设创造条件。

(三) 大学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是衡量和谐校园构建的最直接要素

学校行为文化是师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伦理道德、思想意识、情感态度等最稳定、最基本的体现, 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处于这种生态系统的表层, 它最直接、最直观体现和谐校园的发展成果。“只有发展大学的和谐行为文化, 才能使大学的和谐精神文化在实践中得到践行和弘扬”[4]。因此, 建立起有序、文明的校园行为文化, 和谐校园的构建才能树立起标尺, 师生的主导作用、学校的精神与理念也只有通过行为文化才能转化为构建和谐校园的直接动力。

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者既彼此联系, 又相对独立,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 就是要不断谋求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和谐、物质文化的和谐、行为文化的和谐, 同时更要努力争取和实现整体和谐, 共同服务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摘要: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 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构建的思想基石, 大学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客观条件, 大学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大学校园行为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标尺。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构建

参考文献

[1]Abraham Flexner.Universities:American, Engsh, German EMI[M].London:Oxfrd University Press, 1930:5, 348.

[2]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243.

[3]马克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373.

上一篇:收益影响因素下一篇:优质丰产栽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