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国旗下讲话:构建和谐的校园

2024-05-24

11月国旗下讲话:构建和谐的校园(共12篇)

11月国旗下讲话:构建和谐的校园 篇1

11月15日国旗下讲话稿:激情亚运和

谐广州

老师,同学们:

亚运会会徽是亚运会最重要的形象标识,也是亚运会思想和灵魂的形象表达。XX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是五羊圣火。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乐羊羊。它形象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展现了最鲜明的广州城市历史人文标志。吉祥物五羊的名字具有浓厚的广东特色,分别叫“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祥和如意乐洋洋”一句话,充分表达了广州亚运会将给亚洲带来“和平、繁荣、福祉、成功和快乐”的美好愿望,也同时传达了本届运动会“激情盛会 和谐亚洲”的理念。广州亚运会将设41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广州还将在亚运会后举办第十届残疾人亚运会。亚运精神提倡把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的竞赛气氛。它强调的是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强调公平原则下的竞争。

2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亚运会历经风风雨雨,荣耀地走到今天,与亚洲地区各国人民的认可、政府的支持、各国运动员的刻苦训练分不开,与各国热心于亚运工作的体育工作者、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分不开。亚运会三尺奖台背后凝聚着多少人辛勤的汗水!他们有的为亚运不停奔走,有的为亚运慷慨解囊,有的为亚运默默地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亚运精神。

那作为小主人的我们能为亚运做些什么呢?做个文明小市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宣传亚运,为亚运会的到来积极准备。

11月是我校的体育运动月。让我们的同学们为亚运的到来积极运动,锻炼身体,让我们用健康的体魄,为亚运喝彩、加油。1 2

11月国旗下讲话:构建和谐的校园 篇2

关键词:和谐校园,生命教育,研究

大学校园被称为“象牙塔”, 本应是社会的一方净土, 却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主旋律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有不少大学生仿徨、消沉、无奈, 感到“活得没意思”, 生命意识淡薄现象日益严重, 不断通过寻求自杀、杀人和极端暴力的方式来寻求解脱或发泄。因此, 大学应积极开展生命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生命的关爱也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当务之急。

1 生命教育的基本涵义

生命教育是国内外备受瞩目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 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在《生命教育》一书提出了生命教育思想。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正确教育引导, 让在校大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其生死, 加以认识生命的重要性与健康生活的真正意义, 建立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有效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

2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活动的主体, 加强对其进行生命教育, 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自然万物和谐, 不仅对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是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措施和必然选择。

当前, 在积极创建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的环境下, 通过积极的教育与引导, 大部分学生有着良好的生命态度。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仍有小部分学生抗挫能力较差, 对待生命较消极, 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存在偏差, 从而导致和谐校园内自杀、他杀、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如1994年清华女生“铊”中毒案, 1997年北京大学“铊”投毒案, 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 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校园投毒案, 2013年发生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 2014年广东中山大学一名硕士研究生因无法承受家庭、学习和工作上的压力而在宿舍内走上了不归路, 2016年南京大学一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选择跳楼自杀。以上这些典型的校园安全事件对和谐校园环境造成极端的不良影响。当然, 大学生漠视生命的案例远不止这些, 在这些简单的数字后面, 却埋葬着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和教育的缺位。

3 大学生命教育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生命教育是有关于生命的教育, 其宗旨是通过教育, 使人能够珍惜生命、爱惜生命和尊重生命。在高校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亦不例外, 也是对大学生的情感、生存价值和意义的一种教育方式, 它贯穿于学校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融合在高校的整个教学体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因此, 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误解和生命意识的淡漠主要也应该从高校的教育入手, 同时结合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 分析出现上述表现的深刻原因。

3.1 社会的多重变化致使生命教育的异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各项社会关系的日益多样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加强。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多样发展, 同时也给大学生生命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第一,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造成了大学生失去了青春的痕迹。信息社会化和文化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青年大学生的视野, 扩大了社交接触面, 方便了信息的获取。然而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却越来越以综合化、感性化的形态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 使得大学生们越来越惯于形象思维, 放弃了追问生命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和理性的深度发展。这一现象反映大学生在对待人生发展和生命价值上越来越儿童化;而另外一方面, 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了解接触社会, 因此, 大学生在人生生命发展需求上是早熟的。这样的生命价值儿童化和生命需求成人化的矛盾就造成大学生越来越感到他们在现实中是越来越不真实, 使其生命与现实自我分离。

第二, 社会崇尚工具理性遮蔽了高校的生命教育的人文意蕴。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创造条件,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西方著名思想家马克思·韦伯认为人类思想观念的转变将会经历一个由“价值理性”到“工具理性”的发展阶段。“工具理性”容易把人置于“边缘”状态, 弃人的生活目的、意义、人文精神和终极价值而不理, 让人游离于自身的生命价值体系之外, 从而轻视自己生命、淡漠他人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 大学教育也难以避免其影响, 人文教育所崇尚的尊重生命存在和生命发展规律便遭到了扼杀, 从而导致人文教育在现实面前变得更加苍白无力。大学生们时常也会感慨社会现在越来越变得现实、浮躁和压抑, 在“追求理想信念的过程中, 对工具理性的认同高于价值理性的认同”, 他们对待生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消沉、麻木和畸形的意向。

第三,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大学生对生命的焦虑和人性的迷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丰富的物质生活不仅没有带来健康的精神生活, 反而使人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幸福漩涡中不能自拔。在这样的趋势下, 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同时, 社会的高度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未确定性, 在这样的社会张力影响下, 个人的人生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发展风险随之提高, 反映在大学生身上, 表现为他们对社会生活充满了紧张、不安甚至惧怕, 对自己的生命发展充满了困惑、不解和焦虑。当今在大学生中最流行的一个词就是“郁闷”:“情感郁闷、学习枯燥郁闷、就业严峻郁闷、生活单调郁闷, 心中不舒服郁闷”;常感叹“不在郁闷中沉默, 就在郁闷中爆发”等消极语句。这其实就是大学生目前生命发展状态胶着和迷茫的最真实写照。

3.2 大学教育理念的异化影响了生命教育功能

高校作为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的主阵地, 对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长时期以来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方式和引导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影响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健康成长。

第一, 受传统重智轻德教育模式的影响。哲学家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 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而现实中的现代教育, 由于受传统的知性、技术性的培养理念偏离了生命的成长, 造成了学生生命的异化。虽然现代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在各个层次上都有所提高, 但注重学生的技能和知性的培养, 忽略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情感和生命价值培育的传统应试教育阴影仍然在当代大学教育模式中挣扎, 从而导致大学教育便偏离了它的“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的人文意蕴, 趋附到现实社会的世故乖张之中。现实中, 高校通过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去迎合社会人才需求的积极做法, 忽略了教育过程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 使得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 把人却制造成标准化的教育商品。这让学生感觉被工具化和抽象化了, 成为了受训练的“工具人"和“技术人", 成为了真正的无生命的教育“客体"。

第二, 对生命教育意识淡薄, 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 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但是, 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 现代教育则偏重对成绩的青睐, 这种教育理念一直影响到大学阶段。高校对生命教育的意识也比较淡薄, 一般是发生学生自杀、伤人等生命伤害事件后, 才采取应急措施处理, 或者是只针对某一类高发人群进行建档备案, 宣传教育, 并没有针对全体学生进行专业化、科学化、体系化的生命教育。

第三, 缺少专业师资队伍, 育人效果不明显。生命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必须拥有一支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作为支撑, 来有效地进行传道授业解难。但现实情况表明, 高校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依托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真正能够把握问题, 化解矛盾, 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的专业教师群体却较为匮乏, 从而导致非专业老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容易居于形式, 很难在深层次方面的问题上把握其本质, 达到真正的教育引导效果。

3.3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家庭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 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是每个人赖以生存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空间。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心理状态的变化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培养方式的潜移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大部分家长的子女教育观还不够成熟, 难以对子女特定年龄阶段的性格和心理特点进行正确把脉, 并及时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

第一, 望子成才的期望值过高, 教育差强人意。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说:现在的少年儿童是独生子女, 家长望子成才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有了这种心情, 如果没有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和正确的教育观念, 就很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 生理和心理还未完全发育成熟, 他们感情丰富, 易冲动, 自控能力差, 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 许多家长在教育引导上却不顾子女成长规律和实际承受能力, 抱着“望子成才”的心态, 忽略孩子非智力因素的感情教育、生活态度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抗挫折能力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等, 为追求有些过高的理想愿望无端的给孩子施压, 增加孩子心理负担, 从而为子女的身心健康或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第二, 教育观念陈旧、缺乏正确引导。大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外, 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家中, 而家庭教育是否科学, 家庭关系是否融洽、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在进行教育过程中, 家长必将承担着父母与教育者的双重角色。但就现状来看, 大多数家长只强调了作为父母的角色, 忽视了作为教育者的角色, 缺乏作为教育者的目的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序性。比如有的家长实行棍棒教育, 信奉“黄金棍下出人才”的古老信条;金钱刺激, 认为只要有钱就能搞定自己孩子的一切;理论化教育, 用空洞的大道理教训孩子, 而自己不以身作则, 说做不一。因此, 父母的陈旧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法对大学生的生活态度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导致部分孩子缺乏生命责任感、自私任性、傲慢无礼、贪图享受, 冷酷暴躁, 缺乏同情心, 从而为酿成悲剧奠定了基础。

4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近年来, 大学校园出现多种冲突或悲剧事件看似纯粹个人的行为其实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原因,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 只靠高校的单脚前行, 必将难以解决。因此, 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与社会、家庭合力开展生命教育研究。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注重高校人文精神的延伸

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在于使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全人”, 加以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于肩负着重要使命的高校来说, 不仅要加强知识技能的传授, 还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首先, 高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注重人文精神的发展, 改变以往偏重技轻情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高校在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 更多的关注学生多样化发展, 注重人文关怀, 积极引导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其次, 在转变教育理念的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将生命关怀的精神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各个层面, 使管理制度更能体现“人性化”的柔性管理特性, 体现对人的基本尊重和关怀, 有效促使人性得以合理张扬, 从而推动生命的健康成长"。

4.2 完善课程设置, 优化教师队伍

课程设置在高校教育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 要以相应的实施课程作为载体, 并从当前大学生渴望得到生命教育和当前高校生命教育不能满足他们需求之间的矛盾出发, 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 开展一系列的渗透课程和单一课程, 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实施者, 是推动教育良性发展的灵魂人物, 专业的师资队伍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 高校教师中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缺乏的, 甚至是没有的。高校应当广泛引进国内外的优秀专业教师进行讲座或教授课程。也可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特点对教师进行培训,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育人能力, 提升教师的生命情怀,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并且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及心理规律, 能够对大学生开展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生命教育课程。

4.3 丰富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生命力

生命教育的实施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和课后的心理抚慰上, 还需要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通过学生自身的生活感知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从而更好地掌握生命知识, 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阵地, 高校应更加主动地给学生提供社会性经验和社会性学习, 让他们更多的去参与社会活动, 在实践中意识到生活的不易和生命的价值, 从而培养其抗挫能力、责任心和生命精神动力。

4.4 重视家庭、社会力量, 形成生命教育合力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尽其责和联动协作, 将生命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心育、体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三位一体"的最优方案。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 学校应是生命教育的主导者, 不仅要开设生命教育课, 还要把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学科中去, 显性教育与隐性生命教育相结合;家长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参与者, 应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正确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 学会尊重与关怀他人, 学会感恩生命, 并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社会也肩负着相应的职责, 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与措施, 从而为培养身心健康、技能过硬、知识全面的青年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克里夫·贝克珠.优化学校教育:种价值的观点[M].戚万学, 等,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9.

[2]鲁洁.一本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7) .

[3]李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性审视[J].思想教育研究, 2008 (5) :25.

[4]熊新华, 刘衍永.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与和谐校园构建[J].南华大学学报, 2009 (08) .

[5]万力.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中山大学, 2010.

[6]王建林, 党刘栓.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l (11) .

11月国旗下讲话:构建和谐的校园 篇3

【关键字】校园手机报 和谐校园 舆论引导

近年来,高校在发展校园文化,提高舆论引导力及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探索出手机媒体与校园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的全新模式。随着尝试的高校不断增多,校园手机报的业务模式逐渐趋于完善,并发展成型,现今,创办本校的校园手机报已成为高校发展校园文化的新趋势。

据统计,截止2011年8月,中国手机用户总数达9.27亿,手机媒体由于具有贴身性、互动性、多媒体传播、传播有效性高等特性,应用日趋广泛。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中国手机报用户达1.5亿,而据业内人士预计,目前我国手机阅读市场用户已超2亿。

手机报业务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并已具备日趋完善的产业模式。校园手机报业务在此基础上产生,以促进高校和谐发展为落脚点,结合时下前沿技术与时尚元素,将预先编辑好的新闻讯息发送到用户的手机终端,节省了传播时间,提高了传播效率。

校园手机报是一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的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符合受众阅读习惯,具有较高认知度的手机报纸。校园手机报以彩信手机为媒介依托,及时、准确地传递时事新闻、教务通知、社团活动、校园资讯、就业考证等服务资讯内容,展现大学生独特视角的手机报,是高校校园网之外的另一个高效的信息传播载体,逐渐取代传统的黑板报和通知栏,成为学生了解校园信息的新选择。本文从校园手机报业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效应、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中的功能及高校如何利用校园手机报进行舆论引导三个方面论述校园手机报业务的优势与作用。

一、校园手机报——高校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高校要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与学习氛围必不可少。2008年,北京科技大学等几所高校联合创办大学生校园手机报,得到了在校学子的积极响应与师生的众多好评,与此同时,也在国内高校中引起广泛关注。如今,创办校园手机报的高校已不胜枚举,并呈上升趋势。

高校能否成功创办本校的校园手机报业务,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选择其相应的创办模式。目前高校针对本校师生所发行的大学生校园手机报大都采取免费形式,因此学校方面将成为项目费用的主要承担者。校园手机报业务立足于本校实际,其编辑团队也由本校师生构成,因此发送的信息更能符合本校师生的阅读习惯。此外,校园手机报业务在信息的筛选与重大事件的发布上,也能更好地与本校的宣传理念相结合,大大缩短了传播的时间,促进了学生工作的扁平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成为推进新时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选择。

1、校园手机报业务能满足本校师生对信息的需求

高校师生在校园中的生活态度与学习方式是构成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满足师生的求知欲,建立起师生获取讯息的信息化渠道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大学生是一个信息需求量较大的群体,由于学校无法提供通过电视媒介获取信息的途径,因此更加突出了校园手机报业务的作用。校园手机报业务内容丰富,可涵盖时事新闻、教务通知、校园新闻、就业信息、考研资讯、心理咨询等版块,以满足本校师生的信息需求为落脚点,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学习型校园环境。

2、校园手机报业务能够拓展学生的思想教育渠道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通过阅读校园手机报能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信息的良好习惯,培养与巩固受众的公民意识,拓展学生的思想教育渠道。此外,手机阅读是一种时尚的阅读方式,顺应了新生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能给读者带来与其他媒体完全不同的阅读快感,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的渠道。据了解,校园手机报的容量可达50K,能够添加文字、图片、声音等形式的信息,内容丰富,承载量不亚于普通报纸的内容,并可根据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校园手机报业务能够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校园荣誉感、认同感

高校在本校校园主页上将最新的校园动态及学校或师生所获得的荣誉公布,目的是为了方便师生获取校园信息,培养学生的校园荣誉感。根据校园手机报的问卷调查,其中题目为“浏览校园网主页,查看校园动态及院系新闻频率”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有45%的学生选择“很少、几乎不看”、43%选择“偶尔、每月能有1-2次”、12%选择“经常、每周有空都会看”。由此可见,高校通过建设校园主页发展校园文化的效果并不如意。校园手机报业务充分考虑到用户的贴近性,迅速快捷地将最新的校园动态发送给在校师生,不仅能让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校园信息,培养他们的校园荣誉感,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还能省去用户登录校园网的时间,为发展高校的校园文化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

二、校园手机报——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新媒介

时下,维护校园和谐氛围已引起高校高度重视,高校以校园手机报业务快速便捷的特性为出发点,将提前编辑好的讯息发送给用户,并可在宣扬正面信息的同时兼顾发送一定的反面教育案例,使用户事先对一些反面信息产生免疫力,防止受众在接触某些反面信息时动摇其正面思想,加强高校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掌控能力。

突发事件是高校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例如地震、甲流、破坏性行为、恶性行为、报复性行为等。突发事件的特征体现在突发性与造成的莫名恐慌感,而校园手机报业务的优势在于其传递讯息的时效性与便捷性,高校在面临校园突发事件时不仅可以通过校园手机报业务将有关信息迅速及时的传达给每一位师生用户,同时能通过反馈的信息了解受众想法,此外,还能利用手机报业务的特性,做好长时期专题性的报道工作。

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容易在高校校园中引起学生的恐慌,高校如未能及时告知师生突发事件的相应情况,容易在学生群体中引发谣言,危害校园稳定。校园手机报业务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方面能够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校园手机报的纽带作用,学生将不再感到高校领导或管理层离自己的生活很远。高校通过校园手机报业务可以将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与学校应对事件的具体措施传达给每位同学,既能起到正面传递信息,疏导学生情绪的作用,又能强化学生的判断力与集体意识。例如,甲流爆发时,学校可通过校园手机报业务将甲流的预防手段、患病症状及学校的应对措施在第一时间传递给本校师生,加强师生对甲流的预防能力。

三、校园手机报——舆论引导的新途径

校园手机报业务是针对具体某所高校师生所发行的手机报纸,编辑内容大都基于本校的校园生活,体现本土化、草根化、服务性的特色。同所高校的大学生在年龄结构、生活习惯与消费习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校园手机报更能贴近本校师生的生活实际,使用户对其产生亲切感,提高了阅读率与宣传效果。高校通过短信形式将学校重大新闻、院部动态等信息免费发送给用户,既能方便同学们及时了解校园信息与活动预告等,又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营造了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环境。

1、校园手机报能够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平台

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年龄阶段易产生较大情绪波动,面对高校校园中出现的利益纠葛与现实因素容易感到不适应甚至苦恼万分。校园手机报可以作为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在其中设置老师答疑或心理咨询等版块,既可为正处于迷茫中的学生指点迷津,加强老师与同学间的互动,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又可及时收集校园舆情,防患于未然,维护高校的校园和谐氛围。

2、校园手机报能够促使学生工作更加高效和通畅

校园手机报能及时迅速地将不同时期高校发展的核心精神、处理事件的相关规范及措施传递给本校师生,既精简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中间程序,提升了工作效率,为探索学生工作高效性提供了可鉴之处,也对学校管理校园秩序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于奋战在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来说,通过校园手机报能够让他们第一时间掌握学校的相关情况,缩短了通过到宣传栏、高校网站与学院通知获取信息的时间,使学生工作得到更有力支持。

校园手机报的出现顺应了新时期下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是高校近年来发展的全新的管理育人平台,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新机制,在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与进行舆论引导等方面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目前,发展校园手机报业务的高校数量仍在增长,随着高校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加快、高校师生对信息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校园手机报业务模式的日趋完善,作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平台,校园手机报业务具有颇为乐观的发展前景。

【本文为2011年陕西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校园手机报的创办与发展研究—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编号:UIRP1156】

参考文献

①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②匡文波、谢新洲:《手机媒体——新媒体中的新革命》.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③靖鸣、刘锐:《手机传播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作者: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9级学生)

责编:姚少宝

11月国旗下讲话:构建和谐的校园 篇4

今天是11月9日俗称“119”。今年消防安全日的主题是“参与社区消防,建设安全家园”。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火灾20.1万起,死亡人数1109人,受伤599人,直接财产损失22.2亿元,火灾形式不容乐观。已经查实原因的重特大火灾中的约80%与人为因素、违规违章操作有关。火灾遇难者中,绝大多数与消防意识淡薄、逃生自救能力匮乏有关。

血泪之地、生死之痛、家园之哀!在数以万计的生命失去了迂回与生还的同时,我们所有人都沉浸在深深的悲伤与哀痛之中,然而在灾难来临之前,他们可曾树立防火意识,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因此,加强在校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火,可以给人们带来光明,赋予人们希望,但是火也能够在瞬间吞噬生命,留下累累伤痕。

无数的悲剧给我们敲响了安全防范的警钟。在这里我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1、在宿舍中不使用打火机等易燃易爆品,不使用大功率电器等。

2、爱护公共设施,不破坏消防设施以及电路设备。

3、不得将书、本等易燃品放置在暖气片上。

4、打扫卫生时,请按照要求将垃圾倒入垃圾桶,不图自己方便而燃烧垃圾。

5、通过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要求同学们做到“三懂三会”即懂火灾的危害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会使用灭火器,会报火警,会逃生自救。

11月国旗下的讲话 篇5

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心中》。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那么我们小学生要怎样践行核心价值观呢?当我们发现地上有废纸时,要主动把它捡起,放进垃圾箱;当发现有同学乱扔垃圾、践踏草地时,我们要及时阻止;当发现有同学课间追逐打闹时,我们要马上制止,做到文明课间活动;当发现有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主动去帮忙;当捡到钱币或物品时,我们要主动交给失主或老师;当我们遇见老师、长辈时,我们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当我们上学、放学时,我们要三人自觉成队,佩戴红领巾;当我们进校园时,我们要慢慢走路,不要抬腿就跑;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我们要独立思考,虚心请教。

同学们,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的文明小学生!

11月7日国旗下讲话 篇6

大家早上好!利用今天的国旗下讲话时间,我想和大家谈一下校园文明礼仪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问题!

今年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年。为深入弘扬“文明礼仪、争创四星”理念,加强我校学生文明意识教育,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关心“四星”、参与“四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文明礼仪素养,这学期我校将开展文明礼仪系列教育活动,以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素养、增强校园文明礼仪意识,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激发我校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的积极性,自觉为争创“四星”作贡献。

学生的道德品质、文明礼仪是整个社会的标准和榜样。人们常说细微见精神,正是这些日常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精神境界,一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抓住了这些所谓的小事,实际上是抓住了提高人的素质这一人才培养的根本。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有雄视古今的豪迈精神,有博古通今、兼学中西的文化素养,有见贤思取、扬长避短的自我认识能力,有胸襟博大的团结奋进作风,有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有雄辩陈词的表达才能,有择善从友、广结良朋的友好联系。更为重要的是有首修于身、兼修他人的高尚道德品质。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代表我们整个时代,才能呼风唤雨、纵横驰骋。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抛弃传统陋习,拥抱现代文明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谢谢大家!

学生工作处报道

11月5日国旗下讲话稿 篇7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构建校园安全教育体系,提高自救自护能力》。今天11月9 日是全国第二十个“119消防日”,今年“119消防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人人参与消防,共创平安和谐”。

提到消防,同学们自然会想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火灾二字。是的,火,带给人们光明,赋予人们温暖。但是火也吞噬了无数生命,留下了累累伤痕。我们不会忘记2003年11月24日凌晨,俄罗斯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近200名学生受伤,41名学生死亡,其中,中国留学生受伤46人,死亡11人。这场大火用血淋淋的数字和惨痛的代价,给我们敲响了安全防范的警钟,警醒我们火灾是威胁日常学习、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身处人员密集的校园的我们,应在脑海中长期鸣响“119”警铃,提高防火意识和技能。希望大家能做到“三懂”、“三会”。“三懂”即懂得火灾的危险性,增强消防意识;懂得火灾形成的原理,不玩火;懂得火灾预防,积极开展消防宣传。“三会”即学会火灾报警方法,学会使用灭火器扑救小火,学会火灾自护自救的方法。要时刻牢记消防安全,学习消防知识,消除火灾隐患,防微杜渐,防范未然。

安全是师生幸福生活的保证,安全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安全不仅关系师生本人、关系学校、关系家庭,安全同时也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

11月国旗下讲话:构建和谐的校园 篇8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又有一批小同学即将加入少先队,为我们的少先队注入了新鲜血液,我们的队伍将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少先队员的标志是红领巾,它象征着红旗的一角。大家都知道红旗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是老一辈革命家用生命换来的。那么红领巾也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是庄严伟大的,是至高无上的,是值得我们珍爱有加的。我们怎能随意往脖子上一带,任它歪歪斜斜也毫不在意,更不能让它脏兮兮、皱巴巴的团在一边。从今天起,我们每一位少先队员都要把红领巾洗干净,弄平整,整整齐齐戴在胸前。尤其新入队的一年级小同学从入队的第一天就爱惜它,以他为骄傲!

11月国旗下讲话:构建和谐的校园 篇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有责任的小学生》。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责任心吗?所谓的责任心就是指每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 与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自觉态度。其实责任心也就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行为,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要做一个有责任的小学生,就必须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同学们,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是把责任心挂在嘴上,而是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中。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应该明辨是非,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作为学生,我们该如何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呢?课堂上认真听讲,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就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表现,也是尊重老师劳动的表现;我们每天认真做广播操,就是对自己有个健康体魄负责的表现;犯了错误,能够主动承担自己该负的责任,及时改正,弥补过失,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课间不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保持安静,是对自己与同学的健康负责的表现;友爱同学,见到同学有困难主动帮助,是对同学有责任心的具体表现;平时注意勤俭节约,不乱花钱,孝敬父母,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主动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是对父母、家庭负责的表现;随手关掉哗哗流淌的水龙头,主动弯腰捡起地上的废纸,放学时主动关好门窗,是对集体、对学校负责的具体表现;爱护街道路旁公共设施,不损坏路灯不乱动花草树木,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认真参加升旗仪式,唱好国歌,是热爱祖国、对国家负责的表现。

11月国旗下讲话:构建和谐的校园 篇10

大家早上好!我是四年级(5)班的一名少先队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今天,你做文明人了吗?》。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确实,要做好一个有思维,有判断能力的人,我们要经常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将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也许当老师问你们:将来要做一个怎样的人?百位同学会有一百种答案,但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共同的基本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人有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其实,从我们学校开办之今,每年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做文明学生”的文明礼仪活动。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学校的面貌一新,在校风校纪上更是有了较大的好转,但不知同学们是否发现还存在一些小小的不和谐。如:有的同学在墙上乱涂乱画;有的班级不注意节约水电,离开教室后总忘记随手关灯;有的同学进出校

六、在走廊上总有记得主动向老师问好。教室内经常有同学们随手扔掉的废纸屑;有的同学在教室内、楼道里起哄或大喊大闹,走路推推搡搡,不自行成队;校园内部分同学之门相互讲脏话、粗话,或故意给同学起外号,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桌椅等公共财物。上述这些现象虽只发生在少数同学身上,但却三十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更是与社会学校所倡导的文明不相符。

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一所学校的文明程度取决于我们每位同学。我们实验小学的每位同学时刻都应牢记:自己的文明与否,不仅代表着个人形象,更代表着学校的形象!

文明是风,它可以吹拂每一们学子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将我们的校园装扮的更加美丽。同学们,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引领文明之风,共创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让我们每天都悄悄问自己一句:今天,我做文明人了吗?

和谐校园国旗下讲话稿 篇11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谐美!谐美,就是和谐,美好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的校风是:厚德雅正,尚学谐美!由此可见,构建和谐校园,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好,是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

老师发现,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画面随处可见。看,前面的同学提着餐桶多么吃力啊,后面的同学紧跟上去,帮他一把;一个同学摔倒了,其他同学把他扶起来;某个同学做了危险动作,旁边同学善意提醒、及时制止……我们在场的很多同学都在用自己的行动,用团结友爱在我们广园实小奏出美妙和谐的乐章。

但是,不可否认,隔三差五地,也会有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比如:有同学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和同学起争执甚至大打出手呀,有同学看到人家的东西掉了,非但不捡起,反而要踩上一脚呀。因此,汪老师想要借这次讲话的机会,给同学们提以下两点要求和希望:

第一、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古今中外,关于宽容的事例比比皆是:中国历史上有个叫蔺相如的大臣,相信高年级同学都听说过他《完璧归赵》的故事吧,他因为机智勇敢,得到赵王的常识和器重,官职一路上升,这引起了大将廉颇的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相如作对。但是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只是笑而避之,廉颇对于蔺相如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于是“负荆请罪”被传为美谈。

美国总统林肯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位议员的不满,那位议员对林肯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了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在接受《福布斯》杂志专访时坦言,马云最令他佩服的是他的宽容。

可见,凡成就大事者,无不是宽容大度之人。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别人发生摩擦,当别人不小心踩到你,你可以摆摆手,说声没关系;当别人不小心弄坏了你的东西,你也可以宽容地付之一笑。我们在一起的同学时间如此短暂,又何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小小的摩擦之中呢。天地如此宽广,但比天地更宽广的应该是我们的心胸。

同学们,学会宽容吧!学会宽容会让你的学习和生活更快乐,我们的校园也会更加和谐美好。第二、学会尊重

尊重是指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种修养,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我们也要学着如何尊重别人。上课认真听讲,是对老师的尊重;不欺负不嘲笑,是对同学的尊重;听从教诲,是对父母的尊重。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待他人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他人对我们的态度。就好像一个人站在镜子前,你笑,镜子里的人也对着你笑;你对着它大喊大叫,镜子里的人也会对你大喊大叫。因此,我们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学会尊重他人。

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需要我们宽容以待、互敬互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最后,汪老师祝愿的莘莘学子学有所成!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祝愿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美好!

11月国旗下讲话:构建和谐的校园 篇12

早上好!又是新的一周来临。每当雄壮的国歌声在校园里响起时,每当五星红旗在操场上迎风飘扬时,我们手拉手又开始了新的一周校园生活。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规范行为,共创和谐校园”。开学已经一个半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同学们的学习也井然有序地进行。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全校同学都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虽然大家住得比较远,但是都能做到上学不迟到,排队进学校。虽然中午不回家比较辛苦,但是都能做到上课认真学习,午餐安静有序,放学自觉排队,教室卫生也干干净净。尤其是很多同学已经习惯每天一到学校就进教室,交作业读书,没有一个在室外玩耍的;中午吃过饭就安安静静回教室休息、看书、做习题,没有一个打打闹闹的。为什么大家做得这么好呢?因为我们有《合师附小一日常规》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因为我们努力按照《合师附小一日常规》要求去做。《合师附小一日常规》就是我们在校的行动指南。它会帮助我们养成许多好习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将这良好的开始保持下去。这些天,我们也发现,在有序的学校生活中,也常常冒出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些同学的行为习惯还不能适应附小文明和谐的校园要求。比如说:一些同学喜欢随手乱扔乱画,随脚乱踏乱踩。走廊上、操场上常见到碎纸片。课桌上涂涂画画,黑乎乎一片。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一串串脚印。许多同学钻小竹林里,在草地上追逐,在走廊上打闹,在楼梯间奔跑,在休息凳上蹦上跳下,水龙头死拽硬拧,已经坏了不少。上厕所不冲水,架板凳动作粗鲁。这些行为不仅损坏了公物,破坏了环境,也不安全,不卫生。希望这些同学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改正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文明的学生。

美丽整洁的校园要靠大家去爱护,安全、舒适的校园要大家一起去努力。有些同学喜欢早到学校,既不安全,又浪费宝贵的时间。记住:学校早上的开门时间为8:20,中午校园开门时间为1:10。请同学们计算好出门时间,不要提前到校。到学校门口要排队,等待的时候不能打闹、拥挤,进入校园要排队走进教室,中途不能跑,不能散队。也就是说,上学排队进教室和放学排队出校门一样,要求安静整齐。高年级同学要爱护小弟弟小妹妹,注意谦让,上厕所、进出校门不与低年级同学争抢。在校园里该怎么走呢?师范附小有一首行为习惯歌谣叫“四走”歌——上学放学排队走,上下楼梯靠右走,走廊上慢慢走,教室里轻轻走。记住了吗?我们一起诵读一遍。只要大家做到了“四走”,就会减少许多碰撞事故,保障同学们在校园的安全,不出意外。

从这周开始,学校开展将“关爱健康,拒绝零食”主题活动。我教大家一首 “两不一带”歌——“两不一带”要记牢,不带零食和饮料,不带不花零用钱,自带开水讲健康。这首歌谣告诉我们要拒绝零食,健康生活。师范附小还有许多这样的行为习惯方面的歌谣,班会课上,老师会带大家一起学习、诵读,请同学们牢记并自觉践行,养成好习惯。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美丽的校园做出我们每个人的贡献,让师范附小成为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

[国旗下的讲话:规范行为,共建和谐校园(共2篇)]篇一:国旗下讲话:规范行为 共创和谐校园

国旗下讲话:规范行为 共创和谐校园 同学们,老师们: 早上好!又是新的一周来临。每当雄壮的国歌声在校园里响起时,每当五星红旗在操场上迎风飘扬时,我们手拉手又开始了新的一周校园生活。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规范行为,共创和谐校园”。开学已经一个半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同学们的学习也井然有序地进行。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全校同学都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虽然大家住得比较远,但是都能做到上学不迟到,排队进学校。虽然中午不回家比较辛苦,但是都能做到上课认真学习,午餐安静有序,放学自觉排队,教室卫生也干干净净。尤其是很多同学已经习惯每天一到学校就进教室,交作业读书,没有一个在室外玩耍的;中午吃过饭就安安静静回教室休息、看书、做习题,没有一个打打闹闹的。为什么大家做得这么好呢?因为我们有《合师附小一日常规》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因为我们努力按照《合师附小一日常规》要求去做。《合师附小一日常规》就是我们在校的行动指南。它会帮助我们养成许多好习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将这良好的开始保持下去。这些天,我们也发现,在有序的学校生活中,也常常冒出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些同学的行为习惯还不能适应附小文明和谐的校园要求。比如说:一些同学喜欢随手乱扔乱画,随脚乱踏乱踩。走廊上、操场上常见到碎纸片。课桌上涂涂画画,黑乎乎一片。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一串串脚印。许多同学钻小竹林里,在草地上追逐,在走廊上打闹,在楼梯间奔跑,在休息凳上蹦上跳下,水龙头死拽硬拧,已经坏了不少。上厕所不冲水,架板凳动作粗鲁。这些行为不仅损坏了公物,破坏了环境,也不安全,不卫生。希望这些同学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改正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文明的学生。

美丽整洁的校园要靠大家去爱护,安全、舒适的校园要大家一起去努力。有些同学喜欢早到学校,既不安全,又浪费宝贵的时间。记住:学校早上的开门时间为8:20,中午校园开门时间为1:10。请同学们计算好出门时间,不要

提前到校。到学校门口要排队,等待的时候不能打闹、拥挤,进入校园要排队走进教室,中途不能跑,不能散队。也就是说,上学排队进教室和放学排队出校门一样,要求安静整齐。高年级同学要爱护小弟弟小妹妹,注意谦让,上厕所、进出校门不与低年级同学争抢。在校园里该怎么走呢?师范附小有一首行为习惯歌谣叫“四走”歌——上学放学排队走,上下楼梯靠右走,走廊上慢慢走,教室里轻轻走。记住了吗?我们一起诵读一遍。只要大家做到了“四走”,就会减少许多碰撞事故,保障同学们在校园的安全,不出意外。

从这周开始,学校开展将“关爱健康,拒绝零食”主题活动。我教大家一首 “两不一带”歌——“[国旗下的讲话:规范行为,共建和谐校园(共2篇)]两不一带”要记牢,不带零食和饮料,不带不花零用钱,自带开水讲健康。这首歌谣告诉我们要拒绝零食,健康生活。师范附小还有许多这样的行为习惯方面的歌谣,班会课上,老师会带大家一起学习、诵读,请同学们牢记并自觉践行,养成好习惯。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美丽的校园做出我们每个人的贡献,让师范附小成为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

篇二:学守纪、讲规范、构建和谐校园国旗下讲话稿

[国旗下的讲话:规范行为,共建和谐校园(共2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五(3)班的________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学守纪、讲规范、构建和谐校园.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遵守纪律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并牢记的。然而,上课迟到,课堂上讲话、写纸条、睡觉、作业相互抄袭甚至不做,校内大声喧哗吵闹、乱扔废弃物等现象屡禁不止。你以为周围的同学会抬头仰慕你的我行我素吗?不,恰恰相反,别人只会对你的行为低头叹息、当成笑料。

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么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也许,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遵守纪律,规范自身行为的人。

为什么在一个环境幽雅清洁的地方,很少有人会随地吐痰?为什么在庄严肃穆的场合,人们往往善于自律?这是因为环境提升了人的道德认知。

每当我们与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破坏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人理论时,总能听到这样的回答:又不是我一个人!”也许的确不是你一个人,但是我们为什么总是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于相对较低的道德水准呢?为什么不向有道德和讲文明的同学看齐呢?实际上,道德就是要求我们有足够的意识和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引导自己的情绪。我们不应因原谅自己而拒绝别人的忠告,贬损自己的价值。成熟的人格和高尚的人性来自于严格的自律。这也是每个学生必备的素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一个环境幽雅的校园都需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

同学们,在我们充满豪情壮志向理想奋进的时候,在我们满怀自信积极奔跑在人生跑道上的时候,请不要忽略了这位从早到晚伴随在我们身旁的严肃的朋友——那就是纪律、规范。有了它,我们的秩序更加井然;有了它,我们的生活更加灿烂;有了它,我们才能和谐共处。

上一篇:哥哥的泡沫船小学作文下一篇:蒙东集团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