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园安全文化 建设安全和谐校园(精选8篇)
构建校园安全文化 建设安全和谐校园 篇1
构建校园安全文化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构建校园安全文化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不足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
我们都深知“安全是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何谈教育”,温泉中心学校在教育局领导关怀下,时刻把握“安全、质量、发展”三大主题,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工作要求,把安全工作放在压倒一切工作的首位,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安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构建校园安全文化,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一、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实现管理制度全覆盖。
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温泉中心学校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了分工,明确了职责,建立校园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成立了安全办公室,协调统筹全镇中小学幼儿园的日常安全管理;通过岗位要求和《责任书》等形式,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对照教育部《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要求,以岗定责,制订了《温泉中心学校安全工作岗位职责》、《班主任安全工作职责》、《科任教师安全工作职责》等学校各类人员安全工作职责,明确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做什么、谁来做、如何做”。全镇各学校、幼儿园分别确定了校园安全责任人、安全员;每一科室、每一授课教师都明确了安全责任,切实将安全教育融入到学校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不管是课内安全、还是课间安全,不论是单体建筑消防安全、还是食品卫生安全,都细化了分工,明确了责任。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实现了安全管理无盲区:时间上从学生到校至离校安全管理无间隙,空间上从室内到室外安全管理无空白;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危险区域专人管,从而实现了安全责任无缝对接。为了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温泉中心学校深刻领会国家、省市县各种政策、安全法规有关精神,结合温泉教育的实际,制订了《温泉中心学校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温泉中心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温泉中心学校学生日常安全管理规定二十条》等安全管理制度;为加强风险防范,制订了《突发事件应急疏散程序》、《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应急程序》等各类校园安全预案;为保障安全制度与措施的有效落实,制定了《温泉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考核办法》、《温泉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考核细则》。各校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中心学校要求,制定了《行政值班人员职责》、《值日教师职责》、《路队护送教师职责》,结合安监、卫生等部门要求,制定了十几种校园卫生管理制度,基本上实现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全覆盖。
为实现时空上做到安全防护全覆盖、家校联系上无缝对接,中心学校组织全镇中小学幼儿园与家长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或《学生安全告知书》,对校外住宿生进行了详细的排查与信息登记,与陪护人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对骑自行车上学、包车上下学的学生进行摸底,通过发放一封信或签订承诺书的方式,明确安全责任。
中心学校每月召开校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行政安全工作会议、全镇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会议,定期研究分析安全工作形势,布置阶段性安全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中心学校本部每周行政例会对本周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对隐患排查结果逐一进行整改(安排),布置下周安全工作,将安全工作置于学校各项工作中首要位置。
二、拓宽隐患排查的广度,加强安全检查考核力度。
温泉中心学校要求辖区各校做到隐患排查“日查、周结、月报”,学校值班人员每天都要对学校设备设施、活动场地进行安全检查,对理化生实验室、体育设施等重点部位随时检查。开学初,中心学校人员就深入各校(幼儿园)检查指导开学工作,逐校进行巡查,对开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整改落实;开学第一周中心学校又组织专门“开学安全工作检查组”,深入各校督查,确保开学工作的安全有序。
按照市县有关要求及中心学校安全工作计划,结合不同季节安全工作特点,每月初下发安全工作重点,中心学校不定期对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安全巡查、暗访;每月组织一次校园安全检查,查找校园安全隐患,建立安全台账,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跟踪监督;实现了隐患排查无死角,安全检查高密度,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步入了精细化的轨道。
中心学校每月组织人员对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实行安全专项检查考核。检查前,对照安全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重点,确定检查内容;检查时当面量化赋分,指出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总结好的做法或经验;检查后,以《温泉教育》简报形式进行反馈,提出明确整改要求。按照《温泉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考核办法》每学期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表彰;同时,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及教师个人考核,在教师绩效工资中,列支5%专门用于安全工作考核,并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一系列制度有力的促进了安全工作的开展,保障了安全措施的落实。
三、灵活多样地进行安全教育,科学规范地进行常规管理。
温泉中心学校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各校每月都召开了安全专题会议;各校都有详细的《安全日志》、《安全周志》的记录;各校都能认真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形式多样,每周安全法制课都做到有课表、有教材、有教师、有作业;全镇各小学、幼儿园积极开展安全知识手抄报、书画展、学唱安全知识儿歌等,坚持每天放学前安全提醒与放学时路队护送。各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多次进行全覆盖式家访,形成了家校共同防护网络。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及中心学校安全工作计划,按照“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广播操、放学站队、专题讲座、团队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专题教育为主渠道,结合安庆市“一月一主题”活动要求,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聘请派出所、司法所人员进行安全法制讲座,邀请交警来校进行交通知识讲座及安全通过红绿灯活动,邀请温泉卫生院医生来校进行疾病防控知识讲座,邀请公安消防大队来校进行消防知识讲座等;全镇各学校(幼儿园)都多次举行了防震、消防安全疏散演习,定期不定期地集中开展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品收缴活动,确保了校园安全。
各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安全教育的落实,校舍、教学设施、消防、交通、防溺水、防踩踏及食品卫生、疾病防控等各项工作都有明确的制度及安全预案;安装视频监控、添置灭火器、购置防暴器材,加大人防、物防、技防的投入,积极改善“三防”设施,初中部聘请校园保安、男女住宿生管理员,有力地保障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的人生安全。
全镇各学校(幼儿园)都严格实行考课制度、缺课跟踪制度。各班级、学校都有学生详细的信息登记,实行每节课考课制度,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实行病因追查登记。全面实行教师包保制度,所有教师均有包保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包保教师。
按照中心学校要求,全镇各学校都建立了严格的挂牌值班制度、午间值班制度、危险地段巡查制度、放学路队护送制度。中心学校本部,每天放学,行政人员维护接送学生车辆秩序,确保学生离校安全;经常进行校外住宿生夜间巡查、学生骑车整治、重点部位消防检查;加强食堂管理,严格实行教师监厨、陪餐制度,实行学校监管与班级监督、教师监管与学生监督、采购台账与食品留样有机结合,确保食品安全;各小学根据学校实际,细化了学生中午来校时间,安排教师值守,对校园周边危险地段、水域进行巡查;放学时坚持学校站队、安全教育提醒、教师护送,明确护送人员、护送时间、护送地点;幼儿园(看护点)实行接送卡或家长接送签字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学生校内外安全。
四、加强规范档案管理,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温泉中心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的制度化、痕迹化管理,注重安全工作资料的积累。不管是专题讲座,还是疏散演练,或者是学校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有活动方案、过程记录、活动总结、图片资料。十分注重资料的原始性、真实性:每次安全检查,有检查安排、被检查单位签字盖章的检查表、汇总表、检查总结的《温泉教育》专刊。安全档案分类归档,条理清楚,内容丰富,真实齐全,有力地促进了安全工作的落实及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坚持按时月报制度,严格按照县教育局要求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月报,中心学校建立了规范的台账;各种安全排查报告表、安全管理材料表都及时报送,按时完成了教育局交办的各项工作。办公室积极向岳西县教育门户网报送安全工作信息,并利用温泉中心学校网站及时宣传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尽管我们全镇上下不懈努力,安全工作仍任重道远:还有少数学校、幼儿园无法封闭,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全镇各学校均无专职保安,校园安保压力大;校园周边不安全因素给我们带来更多安全压力。我们将切实履行安全职责,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在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大道上不断前行!
最后,借此机会,祝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羊年大吉!谢谢大家!
构建校园安全文化 建设安全和谐校园 篇2
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现代大学孜孜以求的理想。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认真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结合高校实际研究和谐校园建设问题, 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是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前提, 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础, 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和构建和谐校园在一定意义上有着内在的联系, 探究二者的关系在当前形势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校园安全稳定、和谐校园相关概念界定
(一) 校园安全稳定的概念界定
“安全”的字面意义较为明确, 各类词典通常是指平安、稳定、保护以及无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这样一种工作和生活状态。所谓“安全”, 是指事物的主体在客观上不存在威胁, 在主观上不存在恐惧的一种状态。安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有着动态性的特点, 表现在, 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 对安全的威胁和维护安全的手段与方式也发生变化。
稳定是相对于动荡而言的, 即平稳、安定。首先, 稳定不是仅指校园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稳定, 而是指高校的整体稳定, 包括政治稳定、教学稳定、校园生活秩序稳定、人心稳定等;其次, 稳定不是静态的、凝滞不动的稳定, 它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僵滞不变的状态, 而是指其结构在运动中保持某一固定形式和基本一致的适应方式。
高校稳定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支持, 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保持高校的安全、稳定, 为高校教育育人、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校园本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时刻和周围的世界发生着信息、人员、物质等交流。无论是外界的还是内部的种种变化都会引起大学校园的不稳定, 大学生也处在一个心理不稳定期, 因此, 大学校园的不稳定因素不仅始终存在, 而且较复杂。影响大学校园安全稳定的因素很多, 涉及大学生自身因素造成的不稳定, 主要有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障碍、不良习惯以及其他的违纪现象等。
(二) 和谐校园的概念界定
和谐校园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是因为其涵盖的内容和标准不断变化, 是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 以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以具有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 建设和谐校园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需要随着个体、社会、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其主要特征为:
1.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动力源
建设和谐校园, 必然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主要有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和谐的同学关系即, 同学之间相互关心, 互相帮助, 相处融洽, 共同感受和谐校园的氛围。学校也要不断完善教育设施, 开发教育资源, 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相互交流的舞台。
2.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重要部分
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内, 以学校广大师生为主体, 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学习生活、实践锻炼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关于物质的和精神的所有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的总和。它包括了广大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精神境界, 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教风与学风, 学校的传统与习惯, 各种文化设施及活动以及学校的环境布局、绿化美化等方面。校园文化也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等。校园文化以其潜在的、独具特色的方式熏陶感染、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渗透到了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广大师生置身于这种文化氛围中接受各种校园文化的滋养, 从而使其在智力、情感、身心、道德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 建设和谐开放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
3. 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协调发展, 能力与需求的协调, 以及个性的充分发展等。和谐的教育体系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有科学知识、有文化素养的大学生, 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三、校园安全稳定与和谐校园的相关关系分析
(一) 灰色关联研究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是在信息不完备或缺损的情况下, 对系统进行量化处理, 弥补信息的不足, 可以得到较精确的分析结果,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 它们受着各种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的复杂因素的影响, 关联度是事物之间、因素之间关联性大小的度量, 它定量地描述了事物或因素之间相对变化的情况。
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首先, 给出原始数据列的参考序列X0和比较序列
其次, 采用初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求出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之间的差序列后依据空间理论这一数学基础, 按照规范性、偶对称性、整体性和接近性这4条原则, 灰色系统理论确立了参考数列x0与若干比较数列xm间的关联系数:
ζ为分辨系数, 且ζε (0, 1) , 这里ζ取0.5。
再次, 把关联系数这一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 再做平均处理, 变得比较曲线 (数列) xm对参考曲线 (数列) x0的关联度:
最后, 比较关联度的强弱, 若ra>rb, 则称影响因素Xa的关联度优于Xb。
2. 灰色关联矩阵的计算
一个研究系统中, 如果母序列 (参考序列) 不止一个, 子序列 (被比较序列) 也不止一个, 这时就可以在这两个序列 (在有些情况下, 母序列与子序列可以互换, 即原来的母序列可以作为子序列来处理, 子序列可以作为母序列来处理) 之间构造关联矩阵, 通过关联矩阵中各关联度之间的关系, 可以分析哪些因素是主要的, 哪些因素是次要的。下面是一个由母序列为y1, y2, …, ym子序列为x1, x2, …, xn所构造的关联矩阵:
矩阵中的元素rij表示因素yi与xj之间的关联度, 关联度大则表示这两个因素间联系紧密, 关联度小则表示两个因素间联系不强。
还可以对矩阵的行元素、列元素求和, 得:
对行或列的关联度求和之后得到的数据, 所反映的是综合关联效应, 如对行元素求和, 反映的就是母序列中的各因素对子序列总体的综合关联效应。
(二) 校园安全稳定与和谐校园的灰色关联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 现进行校园安全稳定和和谐校园的灰色关联分析, 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析, 其具体的分析过程如下:
第一步: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权值因子判断表法, 专家组共有12人:具体人员有学生工作部门4人, 学校公共事务管理人员2人, 学生代表2人, 思想政治研究专家4人。专家组采用4分制打分, 得到结果如下:
第二步:对二级指标的灰色评价权。每位评价者的评分是一个灰数。
为了调查校园安全稳定和和谐校园的灰色关联度, 针对和谐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因素, 要求被测对象对调查项目做出“非常符合、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的单选回答。评分相应地设为五级评定 (见表二) 。得分越高, 表示校园安全稳定和和谐校园的和谐程度越大, 得分越低, 则显示和谐程度越小。
经过计算可得:
第三步:对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
第四步:对评价目标进行综合评价。由上述的A1、A2和A3再乘上权向量, 就可以得到评价目标的评价权向量。
第五步:灰色综合满意度评价权向量A= (0.3462, 0.2376, , 0.1829, 0.1447, 0.1024) 反映了受评者属于每个评价灰类的程度。因此可以按最大权的原则确定受评者所属灰类等级, 即
则评定受评者为第一类:非常符合。
据此原则做出的判断有时有效, 有时会因信息丢失太多而使判断结果失效。为此将灰色综合评价权向量作进一步的处理, 使其单值化, 即计算受评者的灰色综合评价值W。
可见W属于第二个灰类的权最大, 故可认为校园安全稳定和和谐校园的和谐度为“符合”。
四、结论
本文在校园安全稳定和和谐校园概念界定的基础上, 建立和谐校园评价的指标体系, 建立调查问卷, 运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借助matlab软件的运算可以看出, 校园安全稳定和和谐校园的综合评价值属于第二个灰类的权最大, 可知校园安全稳定和和谐校园存在一定的和谐性。校园安全稳定和校园和谐二者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根海.高校安全管理系统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 2007, (1) :71-72.
[2]郑恒毅, 王健卉.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处置[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5) :84-86.
[3]田建国.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7, (2) :3-7.
[4]马举贤, 徐太秀.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若干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7, (6) :36-37.
[5]王德勋, 韩同友.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9) :106-208.
构建校园安全文化 建设安全和谐校园 篇3
【关键词】安全;文化;校园
校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学校影响和制约师生活动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朱颜杰在其《学校管理论》指出: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所共同遵守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思想作风的总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在打造平安学校中创造和沉淀下来的习惯、制度、心态和现象的总和。它是以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或手段,有着人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丰富表现形式。校园安全文化具有一种浸润性的软力量,对促进校园安全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学校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保护师生安全,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构建校园安全文化就是把校园安全作为文化来经营和管理,就是要发挥校园安全文化对人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从而增强安全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实现安全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制度向自觉转变。《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构建校园安全文化,就是要发挥校园安全文化的引领作用,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构筑师生的精神家园,打造安全和谐校园。
一、规范完善学校的安全制度
要想实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安全教育和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然后便是指派教师和学生负责管理的各层各面,无论是教育、监督、惩罚、奖励,都应该做到有“法”可依。只有一一落实到实处,才能不断地完善管理体系,真正实现校园环境安全,有效促进和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
农村生活环境普遍较差,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也普遍较低,再加上农村学校的学生们不像城市里的孩子那样从小受到比较正式、规范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他们普遍都自由散漫,常常有一些不符合言行规范的行为。因此,农村中学更应该着力约束学生的行为,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建立或者完善班级和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教师应该和全班同学一起协商和确定班级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条款,本着尊重学生和以学生安全为第一要务的原则。例如,在遇到水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应该如何自救自保;如何规范安全用电;如何应对校内冲突或者斗殴等事件;如何注意食品安全;不能随意下河游泳;不能参与打架斗殴。同时,教师还应该跟学生协商好,如若不遵守以上条款或者触犯了规定会受到怎么样的惩罚和教育。这样,有了这些班规班纪的约束,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就更为简单和清晰。
对有违纪违规的班级和个人,学校应该提出警告和通告,具体的惩罚轻重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方案的商讨和制定以及一些惩处条例的规定,都是必要且必须正常实行的,而且要落实到细节。所以,以班级为单位,以寝室为单位,以划分的小组为单位等,选举一到两个负责人,平时对各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不时地对他们进行一些安全知识的普及和传达,这样就细化了管理,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任务,也能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同时,学生之间彼此更容易沟通也更能相互影响,这对规范大部分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很有帮助的。再有,考勤工作必须及时跟上进度,如走读生的到校率、每节课的出勤率、住校生周五离校周末返校的签到、住校生的归寝率等管理措施,教师都应该安排学生配合学校的保卫处、任课教师以及宿管教师共同实施。这样可以让班主任随时了解全班学生的最新动态,确保他们的安全。当然,校园安全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和责任,学生自身和家长也应该要参与进来,配合工作。因此,学校和家长之间应该随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双方彼此反馈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这样就能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实现校园安全管理。受
二、营造出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氛围,有利于发挥对师生行为的指导、规范作用,最大限度的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氛围会对所有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产生无形的影响,尤其是把“安全意识”作为一种意愿和群体意识时及学校整体目标时,安全制度、周围人的安全意识和提醒,随时指导和规范师生的一言一行,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全体师生在校园自觉遵守安全制度,注意杜绝事故苗頭,注意防范时,无疑是对学校的安全最有效的保障。
校园文化创造了一个陶冶人们心灵的场所,以校风、班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个高度的观念形态就是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形成的,代表学校价值观和包括学校管理者在内的全体师生员工意愿的、反映学校整体目标和方向,具有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一种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是对学校形象以及学校师生员工个人形象的一种精神倡导。它以其特有的魅力与作用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安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亚文化自然会体现“学校精神”。在一个盛行安全文化的校园中,把师生的人身安全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本身就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在校园的安全设施、安全制度和活动中处处彰现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在此氛围下,“人文思想” 的种子自然而然的在学生心灵中播下了。利用学校墙报、黑板报、橱窗、标语牌,宣传安全知识、安全制度,就会在学校群体中培养出与制度约束相适应的环境氛围。这种氛围一经形成,其理念、准则等精神因素会成为一种意识和氛围弥漫于学校之中,渗透到学校成员的一切活动中去。人们时时会感到它的作用和约束力,实践证明这种力量比制度的硬约束往往更有力。
三、开展校园安全文化活动
安全文化的形成必须要有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同时安全文化又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安全教育活动必须严格计划、精心组织,活动不仅要多种形式,并且要根据学校安全情况选择教育内容编排成系列,使学校师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全方位的受到教育,避免安全教育内容的遗漏。如学校每学期至少应该有一次防震减灾演习和消防演习,不仅是给学生灌输具体的书面减灾知识,更应该让他们学以致用,将所学运用到演练中。只有在模拟真实的消防演练中才能检验出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对防灾知识的掌握程度。
构建和谐校园 健康安全成长 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安全是我们生存的前提条件,是个人、家庭、集体、社会最基本的生命线,更是维系个人享受生活和集体保持稳定的最重要的保障线。无论是双耳失聪创作世界名曲的贝多芬,还是轮椅上的勇士霍金、张海迪,他们用生命的奇迹诉说着生活的真谛:珍爱生命,感恩社会,追寻梦想,健康成长!
为了远离伤痛与不幸,为了我们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充分保障,为了我们能有一个舒心、优雅、文明的学习环境,特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一、加强自我教育,提高个人思想素质。积极参加“构建和谐校园,健康安全成长”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提高我们的安全、文明意识,不因小事和同学争吵,不参与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违法违纪行为,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注意课间活动安全。课间不要在楼道或操场上做剧烈的、过激、过猛的运动,避免发生各种伤害事故;上下楼梯做到右行礼让;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爬门窗、栏杆,不拥挤,不抢道。
三、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遵守交通法规,行走要走人行道,骑车要行慢车道,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放学时,各班要整齐有序地出校门;来校、回家做到文明行路,不追逐打闹,不攀肩搭背,不玩球,不骑自行车;节假日外出,不乘坐农用车辆、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
四、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不吸烟、不玩火,不焚烧废弃物;不随意使用各种电器、热得快、电热毯等电器;不接受陌生人的接送与来访,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告保安或老师。
五、防溺水安全
夏季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多发的季节,学校提醒各位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要加强对孩子防溺水安全教育,严禁孩子私自或结伴到野外河流游泳、戏水,坚决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
六、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拒绝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食品,坚持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换衣服、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生冷、凉拌的食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抽烟,不喝酒,不嚼槟榔。
七、不断增强健康意识,每天锻炼一小时,劳动半小时,确保睡眠10小时,提高健康生活能力,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八、认真学习,珍惜时光。远离网吧,远离游戏厅,拒绝毒品,不吸烟,不酗酒,不赌博,不看不健康的书籍不同社会闲杂人员交往。
狠抓安全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篇5
——台矿子弟校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县教科局的直接领导下,我们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围绕“绷紧一根弦,织好一张网,重要除隐患,严查保平安”的工作思路,通过明确责任,完善制度,落实措施,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平安校园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就有关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群防群治,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制
为抓好安全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平安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校领导、班主任、值日教师、值周学生和专职保安人员组成的交叉管理网络,坚持每天24小时值班,使安全工作人人关心,处处把关,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学校把安全工作纳入了学校总体计划,制订了安全工作考核条例,认真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将校园安全工作实绩与各班级、教职工评估相挂钩,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确保了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安全方面的各种规章制度一应俱全,通过建章立制,严明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学校安全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实现了群防群治、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局面。
二、预防为主,加强安全防患教育
安全工作,重在预防,将一切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追求的终极目标。为此,我校要求全 体教职工要树立“六种意识”、克服“四种心理”、坚持“四不放过”。六种意识:即“大于天”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第一”意识、“防范”意识、“共管”意识;克服四种心理,即“凑合”心理、侥幸心理、麻痹心理、粗心心理;坚持“四不放过”,即问题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问题责任不明确不放过、问题处理无结果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并充分利用横幅标语、班级墙报、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其次,我校定期组织班主任、教师学习有关对学生实施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内容,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广泛搜集关于校园安全的信息,及时在班主任例会、教师会上通报、学习,使全体教职工克服麻痹思想。
再次,加强学生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知识教育,做到多管齐下。一是加强学生安全行为规范教育。我们将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确定为安全行为规范教育月,并确定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台矿子弟校学生一日常规》、《班级量化考核细则》等。通过教育,学生的纪律观念得到了加强,日常行为习惯也得到较好的约束和进一步的规范。二是加强安全知识教育。结合各年级安全教育实验教材,每周开设一节安全教育课。另外,通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国旗下安全主题演讲赛、安全教育讲座、创办安全教育报、突发事件的疏散演练等安全专题教育活动,既落实了防盗、防火、防震、防触电、防交通事故的“五防” 知识教育,又提高了学生自护自救能力。三 是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在课间操训话、国旗下讲话中,及时以周边案例和同学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训导,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的观念。
三、关注细节,落实安全工作措施
我校认真落实“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防范措施,坚持“从细微处着眼,从最小处抓起”的原则,加大安全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学校严防细查、速改快整,现安装防盗报警器30多个,覆盖了学校所有楼房及办公地点;在师生活动集中的地方安装应急灯10盏,新购消防器材17具,维修消防器材60具,安装更新防盗门5处,新安装防护网20余处,加固体育活动器械13处。此外,在以技术防范为主要手段的同时,加强了人防安全,在2010年5月份,新增了两名保安人员,增加人防的力量。修改了教师值班制度和夜间值班巡逻制度,完善了值班预案和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这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学校师生财产和生命安全,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四、多措并举,抓好学生安全管理
1、严格校纪校规。要求学生进入校园(包括节假日)必须佩戴校徽,不能骑车,每天早中晚学生进出校门时均由值日教师和值周学生在校门口进行检查;并且严格学生家长接送制度,确保专人接送。
2、加强课间管理。课间操和上下课间,每个楼层都有值日教师在楼道拐弯处及各班巡视,杜绝学生在课余时间滋生事端。
3、加强学生上学、放学管理,每天放学都有值日老师站岗监督学生的路队情况,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
4、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定期联系家长,齐抓共管,不断提高家长对安全工作的认识。配合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治理。
5、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经常进行检查,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6、班主任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和特殊学生档案,对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学生,有心脏病、心理疾病的学生和行为不规的学生进行特别关注,建立跟踪档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7、对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行了专项摸排检查,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8、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每月进行一次矛盾排查,对发现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的情绪,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
10、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职工遵守职业道德,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五、警钟长鸣,巩固安全工作成果
抓好安全管理,对于学校来说,是一项持久性工作,只有常抓不懈,常抓常新,警钟长鸣,才能打好安全工作攻坚战。
我校建立、完善了《学校安全检查制度》,落实了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学校已形成了科室自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安全检查制度,每学期初、学期末和每年雨季前,学校后勤人员都将所有楼房、水电线路检查一遍,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将隐患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重视对门卫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对学生实行离校 请假登记制度,并由家长亲自接送,学生方可离开校园;严格值勤值班制度,成立了“学校安全巡逻队”(由门卫和值班人员组成)和“学生安全宣传督导队”(值周班级学生组成),对学生入校、放学、在校安全,实行全方位、无间隙监控。
建立了安全工作日报告和安全整改通知书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巡查表》,在全校各班级、各科室中设立了安全负责人,要求每天对各自范围内的学生动态、教学生活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并由值班人员不定时对学校各个环节进行巡查、记录,如有问题并向班主任和各科室责任人汇报,最后上报校长,然后由校长签署处理意见,限期整改;进一步落实了《台矿校安全岗位责任制》和《台矿校安全“一岗双责”制》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
多年来,我校坚持安全工作检查、报告制度从未间断,学校一切活动的开展和安排,首先考虑的第一因素就是安全,每次大会小会,布置的第一件工作也是安全。正因为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时刻保持警惕性,我校安全责任零事故,被县教科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如山。我们在学校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强化责任,落实措施,以更扎实的工作、严格的管理和精心的关爱,为师生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
构建校园安全文化 建设安全和谐校园 篇6
近年来国内外学校火灾频发。教育事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作为承载教育事业的主要窗口和受理单元,目前为止仍多以人口密集场所的形式出现。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安全经营,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强调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大背景大形势下,学校的消防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一、学校火灾的特点
一是学校是学生集中学习的地方,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发生群伤群死的严重后果
二是学校防火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多停留在横幅或者黑板等表面宣传。部分学校将宣传工作停留在表面,普遍存在只见发文而不见行动,只见口号而没有实践等现象,没有很好动员师生积极参与,师生员工缺乏逃生自救训练等是难逃厄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学校很少或从来没有组织对师生员工的防火安全、应急疏散和逃生自救教育培训,他们缺乏消防安全意识,遇到火灾就会惊慌失措。
三是发生事故社会影响大,传播范围广。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如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极易造成恶劣影响。学生多为未成年人,属弱势群体,年龄小,消防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差。一旦遇到火灾事故,疏散困难且缓慢,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社会影响不可估量。学校火灾中的未成年人死伤往往会给多个家庭造成巨大的创伤,易使家庭破裂,也会给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学校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重视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在安全的原则下求发展,把解决防火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大对防火安全项目的投入力度,配齐配好消防器材,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火灾是无形的,我们应该应对的措施就应该在于防患,以不变应万变。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场所,更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加强学校的防患意识,依靠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统一思想与行动。学校的相关部门,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消防教育的普及与消防设备的完善结合起来,以学生教室、图书馆等人群集中场所为重点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电器产品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的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定的要求,拆除私拉乱接的电气线路。
(二)加强宣传教育,将宣传教育列入教学内容 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学校要利用学校内部的有线电视、广播、固定宣传栏,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也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的“关于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的要求。将消防安全教育课纳入正常教学计划,组织全体师生学习《消防法》,让学生知道人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做到人人都知道火警报警电话119,人人熟知消防自防自救常识和安全逃生技能。向学生开设专题消防知识课,使学生懂得预防火灾、扑救火灾及自防自救的知识。要注意把教育的重点放到注重日常防火上来,让大家时时、事事提高警惕,思想上绷紧防火安全这根弦。消防安全教育课开展形式可以多样性、灵活性,具体可以采取有:教师授课、参观消防队站开放、组织消防知识手抄报、黑板报评比、开展消防主题班会、灭火疏散演练、组织驻地消防队站官兵到校进行消防知识讲座、消防知识竞赛等。通过对在校师生的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以防止火灾悲剧在学校出现。
(三)制定适合本校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将防火培训、疏散演练形成制度化
学校要制定适合本校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各级学校要经常性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这项工作可与消防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具体就是要求学校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和培训、逃生训练、观看火灾警示片,让学生了解学校火灾发生的案例,认识到火灾发生的严重后果,加强重视和消除火灾安全隐患的强烈意识,知道如何发现火灾隐患,如何消除火灾隐,如何患逃离火灾现场,如何营救他人等等基本常识。此外,还要督促学校设立专职消防安全授课计划,组织消防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学校领导能够提高认识、转变做法,同时提高教职员工的消防素质,使其掌握更多的消防常识和消防技能,把更多的消防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达到人人学消防,人人懂消防的效果。
(四)保证消防经费投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 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将消防经费纳入学校正常经费开支计划,积极落实专项资金,且能做到专项资金专用,配齐必备的灭火器材,对消防器材设施定期进行详细检查,每年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对消防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新,比如添置灭火器、维修灭火器等。消火栓要保持不生锈,随时能出水,安全通道要保持畅通,学校宿舍安装应急灯和消防安全通道指示牌。总之,不断改进和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让消防设施随时保持良好的状态,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消防活动,寓教于乐
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孩子来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吸引更多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一起来关注消防、学消防。利用暑假组织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夏令营,参观消防模拟训练场、消防站开放,了解消防历史,参加烟热室训练,身临其境地体验火场自救逃生,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或是通过举行班级消防技能趣味运动会,以班级为单位,设立扑灭油锅火灾、模拟火灾逃生等多项竞赛项目,让更多的师生有机会将所掌握的消防知识用于实践;同时可以建立学校与消防部队警民共建的关系,学校可以依托警民双拥共建的交流平台,充分利用资源,聘请消防部队人员做校外辅导员,利用消防部队消防站对外开放、进行经常性的消防知识讲解,传授消防自防自救能力,发放消防宣传图片、消防手册、讲解消防队员灭火的英雄事迹,带领学生共同对学习生活的校园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等有效方式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检查校园的电气线路敷设、用电设备安全情况、灭火器材是否完备好用等等,引导学生排查火灾隐患,在分析中掌握更多的消防知识,培养学生时时、事事都学消防、懂消防、用消防,切实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
试论和谐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篇7
一、安全文化与校园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 1986年, 原苏联城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后, 国际核安全咨询组 (INSAG) 正式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1991年出版的《INSAG-4报告》 (即《安全文化》) 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此后, 与安全相关的各个行业都开始关注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的作用, 其已经成为减少潜在大规模灾难和预防日常事故的关键因素之一。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 但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 安全文化仍属于“安全教养”、“安全修养”或“安全素质”的范畴, 即是说, 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教化的作用, 将人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
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实践中, 为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所建立的完善和谐的安全环境;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持有的安全价值观、态度和素质, 是具有学校特色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源于安全文化, 又融于校园文化, 并左右着校园文化的发展, 没有校园安全文化, 则“和谐校园”无从谈起。
二、构建高效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必要性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形式趋于多样化, 办学层次呈现复杂化态势, 流动人口不断增加, 各种矛盾不断凸显, 意外伤亡事故明显增加;同时, 学校师生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面临着社会变革的冲击, 这些都给校园安全工作带来新的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建设高校校园安全文化, 不仅能使校园安全管理得到升华, 也是适应新时期高等院校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
1. 实现高校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安全文化建设与高校的教学工作关系密切, 它对于保障高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特别是对实现教学中心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各方面工作的配合, 校园的环境和秩序需要从各个角度加以保障。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就是要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价值观, 形成重视安全的思维模式、精神风貌、职业行为规范、安全舆论和习惯, 确保校园安全工作紧紧围绕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活动服务。因此, 高校在健全安全硬件的同时, 在软件上最大程度地发掘潜力, 从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角度审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是确保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2. 健全大学生人格, 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动力。
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社会各行业的管理者、设计者、经营者和研究者。大学生在高校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当代大学生虽然整体上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但也不可否认有些学生确实在意志、观念、法律意识等方面有所缺憾, 比如经不起挫折、侵害他人财物、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自杀等。对此, 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教育、引导、塑造和渗透作用, 使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完善自己,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安全观, 提高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校园, 有助于大学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 也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今,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理念和倡导安全文化的主流思想;弘扬校园安全文化的目的是要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影响师生员工的安全观念、道德、态度和品行等, 引起其对安全监控的珍惜和重视, 形成人人关注的良好安全氛围。建设高校安全文化体系, 是高校提高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和战略选择, 更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三、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1. 倡导良好校园安全文化, 提升师生员工安全观念。
过去, 人们常把安全文化等同于安全知识的宣教活动,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是推进安全文化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但并不能完全体现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只有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文化观念得到切实提高, 校园安全文化才会产生有效的作用;所谓安全观念, 就是人们应具有的安全知识和行为, 即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健康又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 并使自己的行为始终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它需要教育和人们的主动学习, 也需要制度和法律的约束。高校安全文化构建的指导思想要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为理念, 以培养和提高队伍素质, 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 从精神、物质等方面不断营造安全氛围, 规范程序、丰富内涵, 引导和教育师生树立科学的安全观, 全面提高安全素质;结合日常教学和主体活动, 将安全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 让师生在活动中获得安全知识, 感受安全文化, 提升安全观念。
2. 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 确保校园秩序稳定和谐。
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 高校已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工作、生活、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小社会”, 处处受到来自大社会各方面的辐射和影响。因此, 高校安全管理必须建立适应社会大环境需要的工作机制, 进行必要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可以借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 结合高校的实际, 制定一整套详细的安全管理办法、安全考核指标、具体操作规程和评价体系, 通过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薄弱环节的确认,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和考核表彰机制, 保证大学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完备。针对校园安全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高发部位, 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评估, 给出科学建议;对危险品、毒品和放射性物品的保存要重点规范;重视学生宿舍内用水用电安全及治安管理, 关注学生食堂的食品卫生和公共设施的安全, 对涉及学生的群体活动规范审批和申请流程, 加强校园内的交通管理和疏导。同时, 高校还要建立一种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需要的新机制:包括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 处理好保卫部门和物业公司的关系;对在校内以承包经营方式开设的餐厅、商店、网吧等容易成为治安问题多发区的复杂场所, 有关方面应加强协调、明确职责。
3. 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切实强化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全宣传教育工作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文化是与学校的安全教学、与学校的师生员工紧密结合在一起, 以学校的师生员工为载体, 依靠师生员工来实现。通过课堂教学、讲座、辩论、征文、案例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安全知识、校纪校规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 提高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要充分调动校内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内刊物、互联网、横幅等舆论工具, 增强安全宣传的辐射面, 将安全宣传的声势造出来, 营造出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努力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 使人们耳濡目染, 自觉践行安全管理。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风貌, 有助于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
四、总结
和谐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关系到学校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是实现学校稳定、保障师生安全、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而对校园文化的研究, 则是帮助人们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的关键。文化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 但一旦形成, 就具有改变人、陶冶人的功能。校园安全文化的积淀, 将使“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充实, 使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早日实现。
摘要:校园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关系到学校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是实现校园和谐、保障师生安全、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安全是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的最基本要求。
关键词:和谐校园,校园安全文化,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徐弘, 任性遂.构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
[2]郑正平.浙江省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J].黑河学刊, 2009, (8) .
构建校园安全文化 建设安全和谐校园 篇8
加大投入,构建校园安全物质文化,是构建县域高中校园安全文化的基本前提。在校园安全文化构成要素中,最直观的因素就是校园硬件设施和环境。因此,首先要科学、合理、精心建设校园安全的物质文化,通过校园的安全硬件建设和环境营造来保障校园安全活动。
在校内,要确保校舍建筑、饮用水源、供水设施设备安全达标,有满足教育活动需要且无安全隐患的体育场所和活动器材,有合格的消防、防雷設施和校园报警点等物防设施。在安全宣传设施上,有固定的校园安全宣传专栏,在特定场所设置活动安全警示牌,安全教育教师用书、教学光盘和挂图齐备。人员方面,学校保安和学生公寓、学校食堂食店的专职管理人员要落实责任,要确保校车及驾驶人员符合相关规定。
校园周边安全环境要达标,临近公路的校门口有交通警示标志,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无营业性网吧、歌舞厅和危化物品仓库、经营站,无乱搭、乱建、乱堆现象,无无证经营的小摊点等,环境洁净,绿化美化好。
建章立制,健全校园安全制度文化,是构建县域高中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保证。安全制度是学生安全行为的准绳,又是校园安全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不仅是常规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校园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也是十分重要的。如食物(饮用水)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等。预案要简明、科学、实用,贯彻实行领导负责制,并根据情况在实施中不断修改完善,提高学校应急能力,将突发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
各种安全制度关键在于落实,学校要与各科室负责人、班主任、科任教师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把安全制度落实到人。并实施交接班登记制度,建立完善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台账,确保24小时不离人。
注重规范,形成学生安全行为文化,是构建县域高中校园安全文化的内在要求。学校除了要设立专门课程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普及,展开各种应急疏散演练外,还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规范安全管理行为。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工作原则;坚持把安全工作纳入对基层的目标考核,实行校园安全卫生评比考核制度。
规范安全教育行为。聘请当阳市公安局副局长为学校法制副校长,通过安全演练、“安全教育日”、安全知识竞赛、征文书画展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规范学生安全行为。学校通过团委会、学生会等组织,设立文明监督岗、课外活动安全岗、安全监督员等,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一系列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管理制度、规范的实施,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自求平安。
营造氛围,培育校园安全精神文化,是构建县域高中校园安全文化的总体目标。学校通过安全制度文化的规范、安全行为文化的养成,逐步将外在的约束内化为师生的安全行为心理定势与情感认同,从而建设校园安全精神文化。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促进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校园安全文化不仅仅局限于活动课中,还要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学科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耐挫能力,倡导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
【构建校园安全文化 建设安全和谐校园】推荐阅读:
抓好学校安全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06-04
校园安全文化构建06-06
《构建和谐校园 健康安全成长》 安全教案 四一班 李小丽06-06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11-18
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09-06
和谐校园构建06-10
无线校园网络安全构建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