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自然的和谐

2024-10-05

构建与自然的和谐(共12篇)

构建与自然的和谐 篇1

伦理关系本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划为伦理关系的范畴, 是因为人与自然界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其间存在一种道德关系, 即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 而人的活动也影响着自然。

自20世纪中叶以来, 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人类利用科技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促使人类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与自然该构建一种什么样的伦理关系。

一、近代以来我国对人与自然伦理关系认识的变迁

近代以来我国对人与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人类为中心的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自然观。

这种自然观的产生主要受西方的影响。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近代的航海大发现之后, 人类开始正视自身的力量。从思想上开始把人从“神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尤其是近代哲学提出的主客二分法更是突出了人类的地位, 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处于中心地位, 强调人的理性力量, 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而自然则成了被征服的对象。

鸦片战争之后, 西方的文化观念逐渐地深入国人的脑际, 国人逐渐接受了西方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认识, 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 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处于中心地位的自然观逐渐成为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认识。

以人为中心的自然观正视人作自然万物中的灵长类动物的能力, 充分认识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科技的广泛应用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 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信心和能力, 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企及的新高度, 这本身是人类进步的成果。但这种自然观存着着严重的不足, 即强调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人类为主体, 自然为客体, 客体为主体服务, 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控制, 直至今天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频现。

第二阶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进入新世纪以来, 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以来,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阐释集中体现了我党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深刻认识。

我国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是对以往国内外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

科技的进步加速了人类工业化的进程, 但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困境。从20世纪上半叶起, 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恶性环境污染事件, 为人类与自然关系敲响了警钟, 但并未阻止人类工业大发展的脚步, 人与自然关系愈演愈烈, 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

我国改革开放后才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但并未走出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误区, 因此也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我们反思人类以往的发展观、自然观, 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求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保证基本生存的前提下, 科学改造自然、合理开发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和谐统一。

这种和谐的自然观肯定了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要求人类的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 对人类改造自然的科学性、利用自然的合理性加以限制,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因此可以这样说, 当今我国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是对近代以来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的合理纠正。

二、如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伦理关系

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伦理关系, 需要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规章制度等方面入手。

(一) 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 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就是要认识到自然界原本就是一个多样性的价值体系, 不仅具有经济价值, 同样还具有生命机制、美学价值、精神价值等。人类原本就是自然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人类时刻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自然生态则是构成人类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因此,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给予道德关怀, 从根本上说也是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关怀。

生态价值观的形成要靠生态伦理教育, 而生态伦理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专家学者研究的层面上, 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现代大众传媒两个主渠道向学生和社会大众传播。如在中小学应开设“人与自然”相关的课程, 从小培养学生了解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关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高校开设生态伦理或工程伦理课程, 把现实生活人与自然不和谐共处而引发自然灾害的案例充实到教学中, 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让大学生认识到人类处理自身发展与自然界关系中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对于社会大众则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 从身边发生的事情来谈环保, 对近年频发的自然灾害、对自然的人为破坏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反思, 剖析其原因, 让人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频发的自然灾害与我们人类不顾环境承受能力的过度开发、肆意妄为密切相关, 以此启发民众的生态伦理意识。总之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生态伦理教育, 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二) 改变行为方式, 纠正急功近利的发展行为, 用行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伦理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看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政府层面讲。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决策者, 政策实施的调控者和监管者。因此政府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具体来说是改变唯GDP论评价标准, 要科学规划, 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策。如在城市发展中, 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对新的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统一规划, 实现企业与产业间的废物交换、循环利用;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鼓励扶持落后产业的升级改造;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要让公共交通成为百姓最为便捷、舒适、经济的交通工具, 以此来引导民众的选择, 进而控制私家车的过度发展。在农村的发展中要探索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办法, 如通过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生态种养和生态立体农业, 以实现农村废物综合利用和零排放, 既解决禽畜养殖污染, 又促进农业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从企业层面讲, 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 同时企业行为与我们的自然资源环境关系最为直接, 因此企业应该成为环境保护的主力军。企业发展必须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相结合才会获得发展的长效动力。因此企业管理者既要对国家当前环境、资源现状有充分的了解, 还要熟悉掌握国家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上的相关政策, 主动改变企业的发展方式,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发展机遇, 企业对城市发展负责, 也就是对自身发展和未来负责。

作为普通民众, 要改变消费方式, 用适度消费观取代过度消费;改变生活方式, 从生活小事着手, 把节约、环保当做一种生活习惯。

(三) 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 完善环保评价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加大执法力度,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不要让法律成为一纸空文。健全环保监督机制, 分工合作, 明确责任。对监管区域出现的违反环保法的行为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 提高其违法成本, 甚至对污染问题性质严重的企业做出强制停产的处罚。同时充分调动民众、媒体、政府监管部门共同监督的积极性, 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机制, 对于积极参与且有效果的行为给予鼓励。尤其是对重要高污染行业实行长期而有效的监管。在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的同时, 还要发挥市场手段的作用, 谁保护环境谁受益, 谁破坏环境谁受损;谁在生产中使用环保设施谁受益, 谁违规排污谁就要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 并承担法律责任。以此形成从政府到民众多管齐下的监督网络。

人与自然的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能实现的, 只有政府、企业、民众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全民在工作生活中积极地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建的大氛围, 我们才会真正找回工业文明之前山青水秀天蓝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牛晓洁, 韦金红.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4) .

[2]黄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0 (3) .

[3]莫军成.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3) .

[4]黄志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伦理理念的若干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构建与自然的和谐 篇2

不久前,圆明园湖底铺塑料薄膜的事件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种做法受到许多的非议。但是,对于圆明园管理处来说,这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因为北京缺水啊!缺水的不仅仅是北京,就是雨量充沛河湖纵横的江南地区也因为污染出现了水质型的缺水,淮河两岸的城市不得不守着淮河买水喝!水,自古以来是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生命的摇篮和象征。然而,现在我们却很难找到一条不曾受到任何污染的河流。全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大江河流经的15个主要城市的河段中,有13条严重污染。水的污染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长此以往,地球空间剩下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人类自己的眼泪!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一天天的恶化!资料表明:中国的动植物中有20%受到严重的威胁,高于世界10%的水平。在国际公认的640个濒危的野生动物中,中国占了156个,中国有近1/3的国土笼罩在荒漠化和沙土流失的严重威胁中。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说:为了使13亿人吃饱饭,中国的粮食种植面积必须保持在16.5亿亩以上,否则粮食生产与需求的形式将会发生逆转。然而近年来我国的粮食种植面积明显减少,92年仅为16.6亿亩,93年下降到了16.2亿亩,2004年全国耕地面积又在该净减了1200.4万亩。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生存基础越来越薄弱。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物种灭绝、有毒化学物品的污染、垃圾成灾,这一切都是我们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人类一代又一代播种希望、收获成果、创造奇迹,几乎是在没有受到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慢慢地发展壮大起来。于是,这便不自觉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只有人类非凡的创造力和一往直前的勇气,才是一切财富的生成点、立足点、和永不枯竭的源泉。其实自然资源及其环境,则永远是财富生成的基石。然而,人类无视于脚下这片娇弱而有限的土地,几乎是挥霍似的面对着大自然的一切赋予。终于,在人类疾步前行中,埋下了不幸的种子。要想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必须摒弃与自然为敌的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构筑鸟语花香、清山绿水、蓝天白云、清风明月的生存环境,就是合理利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森林、土地、水以及地下瑰宝等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善待地球,党中央、国务院早就提出了战略目标,近几年,更是高瞻远瞩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就拿我们浏阳市来说,近年来,全市上下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大潮。现在,我们有花草环绕的行政中心,绿草如茵、风景优美的浏阳河风光带,环境幽雅、流光溢彩的思邈公园、才常广场、花炮广场和浏河广场,绿树成荫的西湖山公园,森林覆盖的大围山公园等等。走进浏阳,近年来的巨变更是令人震撼,我们依靠优美的生态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纳各方资金,强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去年经济指标又创新高!今日的浏阳,稻果飘香,芳草含秀,一座美丽的山水园林城市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全市上下正利用大自然赋予的资源,加速小康浏阳建设的豪迈步伐!共谱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仅仅做了应该做的事,仅仅是开了个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随意甩掉一个烟头、扔掉一张废纸、丢掉一对废电池,这都是对我们居住环境的摧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哪怕是对一片小草和呵护、对一滴水的珍惜、对一份空气的净化,都是应有之举、应该之举!“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韩愈笔下的初春,毛毛细雨滋润着茸茸绿草地,给人几多温馨,几多舒畅,“鹰击长空,雨翔浅底”,伟人毛泽东眼前的天地,所有万物尽显自由,给人几多憧憬,几多豪迈!共谱人与自然的和谐,我相信有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头上的天会更蓝,脚下的地会更绿,眼前的山会更秀,孕育生命的水会更清,我们人类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篇3

关键词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中,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都在同步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峻。例如,水土流失问题;水污染极为严重问题;草原退化问题严重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气候因素外,最主要的是不合理利用,超载过度。还有“垃圾围城”的现象,也较普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人为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现象,经常出现。我们要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模式,通过人类的合理性行为、知识和科技进步,自觉调控“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的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下保持资源持续使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出现的这些新理论与新观念,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的精神是相吻合的。中国传统文化里,不论儒家、道家、墨家,都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中国的“天人合一”论,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一切物类的平等理念。它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重视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其中最突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天人合一”最可贵之处,在于当它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又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一方面,人不是自然的奴隶,人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这是人对人类自身认识的飞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后人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另一个方面,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类只有遵守自然法则才可能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重新学习在地球上生活的艺术,生态先于一切,告别传统的“物质主义”,这是生态文明条件下,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我们必须转变人与世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来,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其结果是自然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生态逐渐恶化。而在生态文明观看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也不能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精辟地指出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再次,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逐步树立起“一个地球”的意识,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因此,提高生态意识,进行环境教育应当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任务。

第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从“人是自然”的观念出发,人对人的道德亦是人对自然的道德的表现。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第四,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同时,要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并建立独立的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专门环境资源管理机构,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

[3]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构建与自然的和谐 篇4

关键词:和谐,自然,数学课堂

数学教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 也是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 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活动过程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构成了数学教学中一个自然而和谐的统一整体。在课堂教学中, 有成功的喜悦, 也有失败的教训。细思这些失败, 与当时课堂气氛过于紧张或过于随便、处理过程不够自然有很大关系。可以明确地说, 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形式, 还是内容都处于“自然和谐之美”, 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而教师的仪表与教态、教师的教学语言和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是构成课堂“自然与和谐”的三个主要因素, 下面笔者就这三个方面谈谈营造“自然与和谐”的方法。

一、教师的仪表与教态之美

人的仪表包括外貌和服装两个方面。前者是人固有的生理条件所决定的, 一般难以改变。而服装, 亦即装饰是整个仪表美的重要内容, 它是增加身材美、容貌美的条件。教师在讲台上其仪表既要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又要服务和服从于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环境。其具体要求是:整洁大方, 庄重朴素, 轻便协调, 色彩和谐, 一定要避免两种极端现象, 即过于华美或过于随便, 如果教师的服装颜色过于耀眼, 款式过于奇特, 与众不同, 在课堂中就给学生以“鹤立鸡群”之感,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也有不自然之感。同时, 这种师生服装不和谐造成了学生“不融老师”的心理, 自然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师的服装过于随便, 长衣大袖, 拉拉沓沓, 甚至满身污垢, 敞胸露怀, 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容易形成课堂气氛懒散, 出现学生不尊重教师的现象, 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 教师的服装过于华美和过于随便都不可取。另外, 教师的教态对营造课堂的自然与和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要以精神饱满, 情绪高昂的姿态健步走上讲台。切不可在学生面前显得有气无力, 或显得心情不愉快。开始讲课时, 教师的表情要亲切而不过分随意, 严肃而不过分紧张, 使学生在一个宽松、舒适的气氛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显得端庄大方, 举止从容, 精神饱满, 雍容自然。在运用手势和站立、行走上要处理得体。我们说手势的运用要根据教学内容, 不可多, 也不可无。动作自然, 不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站着讲, 也可以边走边讲。但在一个地方站的时间不可太长, 并且要注意不影响学生的视线。站立时要给学生一种轩昂、自然、生机勃勃的印象。行走时可在讲台上行走, 也可走下讲台, 但应显得以容不迫, 并且要根据板书的多少决定行走的多寡。

二、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之美

有人说“教师应该是语言大师”, 这话并不过分。因为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 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为使课堂气氛自然优雅, 和谐协调, 根据教学学科的特点, 教师应从如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 教师的语言要明白, 简练。说话明白是教师语言的起码要求。教师讲课时, 要恰如其分地遣词选句, 准确地讲清楚各种概念、公式和定理。就是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 毫不含糊, 使学生能听懂教师讲的意思。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那种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空话连篇, 不着边际的讲话, 也是说话不明白的表现。语言简练, 就是指教学语言的“少而精”, 要言而不繁, 恰到好处, 不滥用语言。数学的定义、定理和公式本来就是精练、简洁而明快的。教师应该抓住内容的重点、难点, 言简意赅, 有的放矢地讲解。这样就能腾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 有利于发展智力, 还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部分作业, 以减轻课外负担。

其次, 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 有趣味。我们教育的对象都是些生动活泼的青少年, 教师的语言一定要以他们的心理特征出发, 不但要善于说理, 而且要富于表情, 要以语言的趣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应注意的是, 我们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 有趣味, 并不是无原则地逗人一笑, 把课讲成“闹剧”。一定要密切结合教材, 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 掌握分寸, 恰到好处。要在正确的观点指导下, 以有力的逻辑论证、精辟的分析、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够达到顺利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最后, 教师讲课的语言要有节奏感。教师讲课的声调高低, 节奏的快慢,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必须和谐、合拍, 才能形成教学语言的最佳节奏, 才能产生听课的最佳思维状态。教学语言速度过快, 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趟, 他们没有琢磨消化的时间, 学生的知识就容易“夹生”, 学生听课感到吃力, 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甚至掉队。教学语言速度太慢, 给学生讲述的知识跟不上他们的需要, 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展开, 就必然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讲课声音太高, 语言的刺激太强, 会使学生很快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 影响注意力的保持, 这样会降低听课的效果, 教师也会很快变得声嘶力竭。讲课声音太低, 有气无力, 声淡音微, 使学生听起来十分吃力, 并且由于过多地需要“有意注意”来维持听课, 学生容易疲劳。

三、启发式教学的自然与和谐之美

现代教学论中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原则。它是在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教学理论的遗产, 在现代教育与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其核心是启动和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 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必须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并恰当地组织和引导他们的思维活动, 使学生既有思维目标, 又有思维方向。同时, 应当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加强对学生的分类指导与个别指导, 使学生顺利地开展思维活动。为使启发式教学落到实处, 防止上述情况在课堂上发生, 本人认为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1) 对基本概念的学习, 必须重视原始材料和背景的介绍, 使学生明白概念引入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2) 解题教学重视分析、启发思维, 要求学生以大众心理、常规方法处理教学问题。对特殊方法与技巧可介绍, 但要适可而止, 在为什么这样思考, 怎样思考上下功夫, 暴露思维过程。 (3) 课堂提问或是有疑而问, 或是让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防止“无病呻吟”, 无故发问。多个别发问, 少集体作答, 多给学生思考, 不草草收兵。要照顾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提问, 要重视提问的作用, 切忌问题提得过深、过全、过多。 (4) 教师应自觉培养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当启发式教学未按原定方向进行时, 教师应沉着、冷静, 做到顺水推舟, 不压抑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另一种情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完成教学任务。

感恩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篇5

森林、海洋、高山、河谷……大自然的一切充满了神奇的力量,犹如一本充盈着奇幻色彩的传奇故事书,是的好奇的人类不断地去探索。万物之灵的人类在自然中繁衍生息,在自然的庇护之下逐渐强大,自然中的一切都与人类息息相关。

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中,当你怀有一个感恩的心,你便会觉得很幸福、很满足。我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是从书本上的灾难数据开始,我看到了自然拥有难以想象的力量:海啸、雪崩、地震可以瞬间毁灭人类的一切,具有巨大的破坏力,此时的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微不足道;在电视节目《自然地奥秘》中我又感叹人类生存技能的薄弱:在草原上不如狮子、老虎的强壮;在森林里不如猿猴灵活;在峭壁没有羚羊的攀登能力,在海洋没有鱼儿的潜水能力……人类是如此的弱小。但千万年来,人类不但没有灭亡,反而欣欣向荣的发展壮大起来,有了驾驭自然、征服自然的野心和欲望。在人的这种过度野心和欲望驱使下,人们采取了许多极端的行为、手段,自然正在被我们破坏、被人们蹂躏,同时产生的连带反应也使得人类自食恶果—遭受大自然的灾害。“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自然?”这是人类急需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了。

不谈自然的壮观景色,只谈大自然地慷慨大方:他为我们提供亿万宝藏;为我们提供所需的衣、食、住、行;沧海桑田,人类的祖祖辈辈生活在自然地怀抱里,受着他的恩惠和庇佑;但人们非但不感谢他,还自以为是的为所欲为,自然一直默默的承受着,静静地自己疗伤,他是如此的伟大,如此的宽厚。可是人类还在继续用自然给与的力量做着伤害他的事,而且太深、太狠。我们,可悲、可笑的人类不是正在做舍本逐末吗?难道非要等到自食恶果,却又无力回天的最后才会顶礼膜拜,跪求上苍的保佑吗?还是真的要舍弃这世世代代生活着的星球,另寻生路呢?

数学课堂教学的自然与和谐 篇6

一、教师的仪表

教师在讲台上其仪表既要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又要服务和服从于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环境。其具体要求是:整洁大方,庄重朴素,轻便协调,色彩和谐。一定要避免两种极端现象,既过于华美或过于随便,如果教师的服装颜色过于耀眼,款式奇特,在课堂上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有不自然之感,必然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师的服装过于随便,长衣大袖邋遢,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形成课堂气氛懒散,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的服装过于华美和过于随便都不可取。

二、教师的语言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明白、简练。说话明白是教师语言的起码要求。教师要准确的讲清楚各种概念、公式和定理。就是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使学生能听懂教师讲得意思。语言简练,就是教学语言恰到好处,不滥用语言。数学的定义、公式本来就是精练,简洁而明快的。教师应抓住内容的重点难点。言简意赅有的放矢的讲解。第二方面,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有趣味。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一定要密切结合教材,在正确的观点指导下,以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有力的逻辑论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讲课的语言要有节奏感。教师讲课的语言节奏,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巧妙控制和调节,使之快慢得当,高低适宜。教师运用语言声调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的印象,唤起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特别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的地方,教师的语言应该放慢,语言应该加重,应该有高低、有停顿,达到师生的双边活动自然、和谐的目的。

三、启发式教学的自然与和谐

启发式教学重创设问题的情景。通过置疑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恰当的组织和引导他们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既有思维目标,又有思维方向。同时,应当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个别因材施教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分类指导与个别指导,使学生顺利开展思维活动。为使启发式教学落到实处,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对基本概念的学习,必须重视原始材料和背景的介绍,使学生明白概念引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解题教学重视分析、启发思维。要求学生以大众心理、常规方法处理数学问题,对特殊方法与技巧可介绍,但要适可而止,在为什么这样思考,怎样思考上下工夫,暴露思维过程。

3.多给学生思考,不草草收兵。要照顾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提问要重视提问的作用,切忌问题提得过深、过全、过多。

4.教师应自觉培养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当启发式教学未按原定方向进行时,教师应沉着、冷静,做到顺水推舟,不压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构建与自然的和谐 篇7

新课程条件下, 思想政治课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和评价者, 很难想象, 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这种学习方式如何能够顺利实施下去。那么,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应用无为教育艺术, 便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行不言之教”, 变“说教”为“身教”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德育, 但是道德教育不似其他的教育, 它不是光靠学生背诵和理解就行的, 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个内化的过程需要靠学生自己才行。教师的德育教学, 也不可能“由外而内”地灌输给学生, 只能引导学生自己形成起高尚的道德情感, 这种情感的形成, 光靠说教是不行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 自己首先要具备这种高尚的品德, 要靠这种品德来影响学生,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影响, 使学生自然受到熏陶, 以达到“无为无不为”的效果。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可以想象, 一个教师如果拥有卓越的人格魅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业务能力, 那么他就能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折服, 成为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这是任何教科书、规章制度、道德箴言无法比拟的一种教育力量。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产生尊敬、好感等正面情绪, 才能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 因为喜欢某个老师, 进而喜欢上了他所教的这个学科。

二、以学生心为心, 变“教学”为“学教”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我不会教书, 是学生教会我教书;我不会改变后进生, 是后进生帮我教会了怎样教后进生。我总是与学生商量着怎么学, 怎么教。”

作为教师, 我们以为自己是教育的专家, 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如何去教学生, 其实我们这种自以为是的心态, 导致了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是什么样子。但是老师毕竟不是学生, 没有谁能比自己更加了解自己, 同样, 最了解学生的还是学生自己, 我们要相信学生自己的力量。老子说:“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善。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教师对学生信任, 才能换取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教学”意味着老师教学生学习, 这种观点把老师看成是学习方法的权威, 老师是教学的指导者, 学生是教学的接受者, 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方法。“学教”是跟学生学习如何教, 和学生商量, 向学生取经。学生有学生的个性特点, 我们的教法也要因人而异。老子说:“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当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 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 而学生的情况学生自己是最清楚的, 所以教师应该向学生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 学生该怎么学、老师该怎么教, 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三、“见素抱朴”, 变“爱生”为“生爱”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 从小家庭溺爱的环境, 养成了他们养尊处优的习惯。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无私地爱自己的学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一直都是优秀教师的写照, 但是我们的爱是否一定会达到教育学生的好的效果呢?因为溺爱导致“由爱生恨”的例子也不少, 如果问一位老师:“你爱不爱自己的学生?”百分之九十的老师都会毫不犹豫地说“爱”。但是如果问学生:“爱不爱自己的老师?”估计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会说“爱”!为什么我们对学生无私的爱, 却换不来学生的理解呢?甚至还让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呢?其实, 原因不是我们对学生的爱太少, 而是我们爱得太多了。

老子说:“治大国, 若烹小鲜。”“烹小鲜”就是煎烹小鱼, 小鱼的肉很嫩, 如果在锅里频频搅动, 肉就碎了。作为教育者, 也要像煎小鱼那样,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尽量避免干涉, 不要对学生管得过多、过死, 要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教师要更多地爱自己, 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 形成自己的风格和魅力, 让学生爱上老师, 老师的教育自然就会“润物细无声”地流入学生的心田了。

老子的教育哲学可以用四个字概括, 就是“无为自化”。“无为”是指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实施“不言之教”, 尽量少讲、不讲, 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实践,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化”就是指顺其自然, 潜移默化。此处的“自然”, 当指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的“教”能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这种教育就是和谐的。在和谐的课堂中, 学生的思维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参考文献

[1]范基公, 《“无为”教育初探》, 《北京教育》, 1998年第5期

[2]谭静、覃永县, 《老子“无为”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

以人为本构建自然和谐生态环境 篇8

一、创设和谐人文环境

学校的校园形象文化, 特别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设计了学校的形象标识——校徽。校歌《森林之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 学校围绕生活教育中的绿色主题, 重点体现绿色精神、绿色小家环境、绿色环保意识、绿色生命律动。学校以森林为名, 每个班级则以一种植物的名称作为班名, 如采荷班级、傲梅班级、太阳花班级。每个班级的名言也都是结合班名来确定, 如:采荷班级的名言是“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万年青班级的名言是“朝气蓬勃竞芳华, 绿意盎然满人间”;幽兰苑班级的名言则是“我爱幽兰异众芳, 不将颜色媚春阳”, 这也是其班级绿色精神的引领。各班主任还引导孩子读与植物相关的诗句、文章、了解它的特性, 领会及学习其品格。学校特别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教室、走廊, 还是学生们展示艺术才能的场所, 学生们用自己创作的彩色画、习字和照片装点教室, 走廊上, 极富个性地展示着学生们自己栽培的花卉、创作的小报、自制的工艺装饰物, 五彩缤纷。

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城市笑脸”摄影比赛, 让同学们对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心系奥运, 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让学生寻找文明、践行文明、传播文明;“小眼睛大奥运”特别行动:透过红、黑、黄、绿、蓝奥运五环色彩, 关注奥运 (包括红眼睛——奥运知识“存储王”, 黑眼睛——奥运信息“收藏夹”, 黄眼睛——奥运事件“浏览器”, 绿眼睛——奥运活动“扫描仪”, 蓝眼睛——奥运新闻“快捷键”) ;“我爱春天, 我爱诵读”全校朗诵比赛, 每周二的“走进诵读日”, 引导孩子学习、欣赏优秀文化经典;传统的“非常24”速算比赛, 打开了孩子们的思维之门。英语组的“魅力英语节”, 科学组的“科技节”, 美术学科的“童心看世界”绘画大赛以及艺术节等。从各种不同角度构成了学校和谐、进步的人文环境。

二、搭建自主教育平台

我校以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为依托, 积极秉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 有意识地加强引导, 搭建起适合孩子和谐发展的平台, 通过“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去寻找一个岗位, 扮演一个角色, 获得一种感受, 明白一种道理, 养成一种品质, 学会一种本领……”的具体方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自主性生活教育平台——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意识

我校围绕自主教育, 开展了“自我肖像画”大赛, 让孩子们学会认识自我。并通过“认识妈妈”、“我是生活小能人”、“今天我当家”、“我劳动、我快乐”等主题活动, 让以“我”为中心的“小皇帝”们走近父母, 学会了给予, 明白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

主动性生活教育平台——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各种具挑战性的、以班为单位的体育竞技活动:团体操、橡筋绳、全班×200米接力赛等, 让每一个孩子挑战自我, 参加体力、意志的角逐, 享受胜利的喜悦, 体验挫折的懊恼, 磨练孩子们的意志。

合作性生活教育平台——培养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通过“非常语文、非常生活”知识竞赛, “英语节”、“群舞比赛”等集体活动, 突出“合作性”原则, 评价团队, 不设个人奖项, 让孩子们学会合作, 学会与人相处、团结和谐。

开放性生活教育平台——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校内“跳蚤交易会”, 组织学生到社区做义工、到幼儿园感受保育员的活动, 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国门, 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世界,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进而树立地球村的意识, 增进对世界的了解。

创造性生活教育平台——培养孩子创新意识

我校坚持这样的观念:“行动是思想的母亲, 科学是从把戏中玩出来的。”我们立足为学生搭建一个个“玩”的平台:“自编童谣 (儿歌) 创编橡皮筋表演”、“电脑王国探秘”网页设计、“生物、天文、电子等科技小组外出体验活动”、“英语活动沙龙”、“科技作品制作”等, 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 保护、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生活教育平台, 让孩子融入生活, 培养了孩子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 促进了孩子们自主和谐发展。

三、建立科学评价标准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课程评价改革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学校备受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追求的是人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 它关注的不是一个静态凝固的学习结果, 而是学习过程在学生身心上能为实现这一根本目的积淀多少潜智潜能和情意动力, 所以它特别强调学习的过程, 强调亲自体验的动态生成。学校积极将这一评价理念运用到教学评价中, 建立了富有学科特点的评价办法, 总的来说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目的多元:贯彻多元智能理论, 因材施教, 重在激励、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其优势智能学习, 智能互补。二是主体多元:评价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学生评价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 而是一个群体决策的过程, 这一评价群体是由教师及其群体、学生同伴及其群体、家长、社区成员、社会评价机构和学生个人等构成。三是内容多元: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 肯定学生的优势智能,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鼓励和带动学生开发弱势智能, 不仅仅关注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评价, 而且充分关注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对本学科的情感与态度等。四是表达形式多元:重视日常评价与期末评价的整合。运用了成长记录评价、日常行为观察、实践操作等新型的质性评价方法。充分发挥了评价应有的激励, 促进、诊断、矫正、导向和教育功能。坚持用多把尺子量学生, 让各种不同梯次的学生健康成长, 从而为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尊重学生独立人格

我校把握教育的前提是尊重这个道理, 把学生定位为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 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他们具有独立人格。作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 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 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研究他们, 了解他们, 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我校提出了“人人德育”的管理思想, 要求每个教师全面掌握学生情况, 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特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等, 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各个方面, 为自己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打下基础。

学校无实验班、特长班, 全由电脑随机分配。学校建立起公平的竞争机制, 无论班级干部, 还是学校大队部干部, 从不由老师点将, 而是自愿报名, 通过发表竞选演讲、展示竞选海报、学生投票等众多环节产生, 当选的都是热心为大家服务, 具有较强公信力的同学。时时处处让学生体会到平等。

为保障学生的话语权, 学校建立了《学生申诉制度》, 成立了校长信箱, 悄悄话对话室, 校园网上聊天室, 建立了孩子们与老师交流的桥梁, 孩子们在这里学习沟通, 吐露心迹, 寻求帮助。在少代会期间, 组织了“我给校长当参谋”的专题讨论会, 听取学生的心声, 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探讨解决身边的问题,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校园的主人。

构建与自然的和谐 篇9

(一)

自然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基础, 但是长期以来,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价值认识不足, 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 盲目地发展, 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造成了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 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并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人所共知, 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包括全球范围内的一切要素, 如土地、矿藏、海洋、生物、水利等等。它们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人类对自然的索取, 应当与人类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 但是近年来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超常规的利用却大大地破坏了这种平衡。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类一定不要过分沉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 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当今中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等问题日趋严重, 把生态与人、经济与自然推向了严重对立的状态, 拯救自然、拯救环境、拯救人类自己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无法回避而又亟待研究的课题。从具体情况来看, 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表现是非常突出的。

首先, 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其次, 草场退化,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 草原生态环境将更加恶化。

再次, 森林资源危机。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森林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

最后, 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

(二)

那么, 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呢?

首先, 经济活动的盲目扩张是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罪魁祸首。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突飞猛进, 中国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经济增长的过程往往是对自然资源开发与使用的过程, 从我们东营的情况看, 东营是胜利油田主产区, 是胜利石油管理局所在地。从60年代勘探开发至今, 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建设。但从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方式看, 却完全是一种资源高消耗的速度型经济。由于长期以来年均输出原油2000万吨以上, 未能建成与石油工业规模相适应的下游产业群, 区域经济自立能力差, 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单一, 科技投入不足, 产业结构低度化。如果一旦石油资源枯竭, 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其次, 固体和有毒废弃物是造成经济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帮凶。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堆存量以平均每年2000万吨的速度增长, 城市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 造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固体废物中含有毒有害物质, 扬尘污染大气, 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堆存无污染农田, 造成土壤质量下降, 并成为重大的环境隐患。总之, 我们多年来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和开发, 忽视了自然资产的损失, 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做到实现人口适度增长、资源永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统一。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循环之路。

(三)

面对以上情况, 应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呢?应采取什么措施和对策呢?

首先, 必须强化环境意识。自然环境意识在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环境。为此, 必须实施生态教育。通过加强环境教, 一是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良知;二是使全球意识或"地球家庭意识"深入人心;三是使人们形成有关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自律精神;四是使人们改变不当的环境资源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尤其是高厂商企业和政府决策者的环境意识, 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其次, 寻求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它特别强调环境资源的长期承载对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问题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保证自然生态财富的非减性, 承认自然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 遵循生态环境系统所固有的规律。此外, 我们还必须明确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当代人或一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 还涉及与后代人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经济发展中, 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追求经济的数量扩张, 而要把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

再次,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一是调整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和进行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 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 努力将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 用消耗少、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来代替和改造传统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以促使整个工业布局向资源节约型和质量效益型转移。二是建设生态农业。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中国必须按照生态学的原理, 根据各地区特点和农业的主要任务, 应用现代系统工程的技术方法, 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同时, 要加快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把中国农业建设为现代化的高效生态农业。

浅谈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篇10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 都有着各自发展的规律。在漫长人类发展的历程中,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和改造世界最为明显的一大体现, 映射出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相处关系。

人与自然界相处的初期是以自然约束人为主的。早期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 对自然中万千现象的理解非常有限, 许多得不到解释的自然现象, 被误以为神秘力量的操控, 引发人们在行为上对自然力量的无限崇拜, 这种崇拜导致人类盲目臣服和效仿自然界, 这种野蛮的、被动的生存方式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这个时期人类还意识不到自身拥有的能力。因此人类与其他一切生物一样被自然奴役, 生存形式仅限于自然界提供的, 而没有自身创造性。在居住形式上有其鲜明的特色, 即充分运用自然界现有的材料, 如洞穴等。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 文明的发展, 原本对于自然的盲从和敬畏转变为利用和发展创新。然而这种改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近现代高楼大厦涌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忽略了原本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演变成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好在近些年, 人类开始关注和改善原本不恰当的行为。现当代设计师也同样意识到这个问题, 开始重新体会自然、效仿自然、回归自然。

共生思想最早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提出的, 在他的理论中提到, 建筑的发展趋势将“从国际样式时代向共生样式时代转化。这就是文化共生时代……”在他的建筑设计作品中追求的灰空间建筑, 充分体现内与外、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共融, 创造了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建筑新风格, 在日本乃至世界有一定的影响。共生思想与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吻合, 同样表述的是顺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在21世纪的建筑发展历程中必将得到认可和运用。

同自然界的万千生物一样, 建筑的生命在于自身结构和形态的支撑。搭建的过程, 就像骨骼的生长。在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作品中, 这种形式展现的淋漓尽致。在高迪的作品中, 找不到一条直线, 因为他觉得自然界中本身是不存在直线的, 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 屋顶高低错落, 墙面凹凸不平, 整个建筑形式多变, 色彩绚丽, 就像从地理生长出来的一样。建筑师们开始认识自然, 效仿自然, 充实建筑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了认识实践与自然界的良性循环。由原来建筑形态效仿自然到现在运用科技保护和珍惜自然资源。如今自然环境的恶化, 资源短缺, 人们开始在城市建筑上实施绿色环保, 达到与自然界的共同发展。无论从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 “以人为本, 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将成为主导。

我们生存的世界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这些整体的变化, 由众多细微变化积累而成。当然, 也有些突然引起人们注意的较大的变化, 也有些是在短期内就消失, 却给人们带来革命性意义的重大变化。21世纪我们面临着的变化, 是包括政治, 经济, 科学, 技术, 文化, 哲学, 思想, 以及生活方式在内的巨大变化。人们开始崇尚绿色环保, 于是各式各样的绿色创意建筑孕育而生, 节能、节地的发展形势将受到推广。

这样波及到全世界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 或许很多年才会出现一次, 活跃的变化带给我们的是百花齐放, 各种学说, 理论, 思潮, 层层推出。胡塞尔在《欧洲诸学派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中提到:所谓20世纪的机械时代, 是客观主义的合理化时代。也就是说, 每个学科是以真实且唯一的客观条件为前提存在的。将世界转变为可以有界限的分类标准。就像自然界的循环, 他只在乎了生与死, 完全忽略了这种转变过程。这种进入机械化工业时代的艺术表现, 不允许暧昧性, 模糊性, 以及偶然性的存在。学校就是学校, 医院就是医院, 那么对于精神病医院, 或弱智儿童医院, 学校式的教育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和机械时代的学说产生矛盾。在矛盾激化到一定地步, 人们开始关注过程, 关注模糊不确定的东西。美国的分离主义, 大到国家民族的独立, 小到卧室和客厅的绝对区分, 都有模糊性的存在。我们谈到的共生思想, 正是阐释和注重这之间的联系, 注重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结合实际和现状的探索和矛盾, 引发我们作为设计师的深思, 究竟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合理的, 究竟什么样的设计才是恰当好处的。我们得出反思, 对于设计, 或者是艺术, 不应该单纯的定义到机械或者科技时代, 不应该用简单的概念去囊括, 而应该是一个生命的共存体, 一个和谐的共存。所以在设计思维中, 应该把这种生命的循环和本土文化结合, 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延续和坚持下去。

摘要:同自然界的万千生物一样, 建筑的生命在于自身结构和形态的支撑。搭建的过程, 就像骨骼的生长。建筑师们开始认识自然, 效仿自然, 充实建筑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了认识实践与自然界的良性循环。由原来建筑形态效仿自然到现在运用科技保护和珍惜自然资源。如今自然环境的恶化, 资源短缺, 人们开始在城市建筑上实施绿色环保, 达到与自然界的共同发展。无论从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 “以人为本, 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将成为主导。

关键词:环境,建筑,和谐共生,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黑川纪章.共生思想[M].覃力, 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和谐与自然 篇11

关键词:课堂教学和谐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76-01

数学这门学科,它没有华丽的辞藻,美丽的诗篇,绚丽的色彩,因此,让人觉得学起来枯燥无味,疲惫不堪。其事实并非如此,数学教学同样是一门艺术。它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活动过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了数学教学中一个和谐与自然的统一整体。只要你让教学过程充满爱,数学教学同样能演绎出灿烂的光辉。众所周知,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反感。他就会厌学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对该学科失去信心,严重的可能会放弃该学科,影响总体成绩,甚至造成终身遗憾。如果学生热爱这位老师,他们就会克服厌学情绪,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成绩自然会进步,而数学教学在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与自然非常重要。

1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和教态

课堂中师生服装不和谐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的仪表既要服务和服从于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环境,又要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教师着装应整洁大方,庄严朴素,轻便协调,色彩和谐,一定要避免两种极端现象,即过于华美和过于随便,如果教师的服装颜色过于耀眼,款式过于奇特,在课堂上就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有不自然之感。如果教师的服装过于随便,也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形成课堂气氛懒散,出现学生不尊重教师的现象,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着装的适当,既是尊重自己,同时也尊重了学生。

与此同时,教师的教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课堂的和谐与自然。教师应以精神饱满,情绪高昂的姿态面对学生,切不可把个人的情绪带入课堂中,随时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自由的氛围,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宽容的心对待每个学生。

2教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将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处处以自身作为典范,严于律己,作好学生的引路人,同时,教师在教学课堂教学中应保持一种愉悦感,不将其看成一种劳动,而看成一种“享受”,享受教学的喜悦。他们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数学的态度,对数学的喜恶,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用快乐和兴趣去感染熏陶学生,让整个课堂处于和谐与自然的氛围中。

3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

教师是用语言来传播,用汗水来滋润,用粉笔去耕耘,用心血来浇灌的职业。而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把教师比作语言大师,这一句话一点都不为过。

3.1教师语言要清楚明白,简炼

说话清楚是教师语言的起码要求。教师讲课时,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标的精神恰如其分的组织语言,准确地讲清楚各种知识,使学生能听懂老师讲的意思。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数学的概念和公式本来就是精炼、简洁的。教师应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言简意赅,有的放矢的讲解。这样就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2课堂教学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有趣

面对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教师的语言一定要从他们心理特征出发,不但要善于说理,而且要富于表情,要以丰富多彩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数学教师应该做到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应用的问题生活化。要紧密结合教材,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要在正确观点的引导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顺利地传授知识,有效地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3.3教师要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讲课时的语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绪,巧妙地控制和调节。使之快慢得当,高低适宜。教师要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特别是重点、难点或关键的地方,教师的语言应放慢,语气应加重,从而达到师生双边活动自然、和谐的目的。

4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呆板、表情平谈,就会使学生厌烦,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我们要具备的并不仅是蜡烛精神,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论,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究,从而得出结论。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实物、教具、多种教学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切合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学习,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与自然。

5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从关心每一位学生出发,面向全体,了解学生实际,对各类学生分层要求,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减少各类学生间的对比。加强师生间的交流,缩短心理差距,多表扬、鼓励、多肯定、不讽刺挖苦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相互促进的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巧妙的运用“延时评价”,善待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错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学习的行为进行内省与反思,从而走出困惑,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延时评价”的巧妙运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把学生从忧虑中解放出来,他们的兴趣、潜力就能很好地发挥。成绩也自然得到提高。

构建与自然的和谐 篇12

一、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发展中的关系

由于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特殊位置, 使得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对立统一。在人类活动中, 自然地理环境随着变化, 或者在改变自然地理环境的过程中, 又改变自身, 即引起人本身的变化。

(一)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重性

所谓两重性是指:“人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生活, 人又是改变自然地理环境的力量;人在改造自然地理环境的同时依赖自然地理环境而生存;人在变革自然地理环境同时又顺应自然地理环境生存;人在控制自然条件同时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在支配自然力的同时受自然力的约束。”这样,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是在冲突中的和谐发展。

(二) 人类活动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 人类活动对于地表形态的改变。

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 把地表的物质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 或从低处到高处。这些人类的活动, 改变了地表的原有状态, 造成人为的一系列景观。

2. 人类活动对于物质循环的改变。

在人类改变物质循环的作用, 有很多方面, 其中对水的控制, 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类为了改变地表水的分布, 经过努力, 采取了两种措施, 一种是通过用储水排灌的方法, 来改变一个流域内的水平衡。第二种是通过采取大型调水工程, 来改变一个或一个以上大的水文网在水方面的平衡[2]。

3. 人类活动对于能量的改变。

对于区域的热量的收支, 往往受到的影响是其下垫面的状态。由于人类的活动, 改变了地表的状态, 也改变了地表面的反射率, 从而, 改变了区域的热量平衡。

4.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改变。

自然生态系统随着人类活动而变化。在有人类的地方, 就有人类的活动。由于人类改变原有的生态导致不平衡, 以新的平衡来进步。在人类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基础上, 得到了一定的产品数量、质量及品种。

5.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过程速率的改变。

由于人类经常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 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就被破坏了, 随着自然地理过程的不断发展, 自然地理过程的速率也随着变化。而人类活动有两个作用, 一方面、加速地球表面物质的进化、有序化。另一方面、导致和加速自然生态的无序化过程, 再一方面、人类活动加速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加速了地球的物质进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制造和使用大量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加速了地球物质的化学变化。第二、人类技术参与自然生命的过程, 加速了地球物质的生物进化。如上所述, 自然地理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到, 无论从哪一方面, 都能触动自然, 引起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与发展

(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 它有三个主要功能:

1. 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得到提供。

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 从自然地理环境得到, 其也是各种生物生存的生存条件。从自然地理环境中, 可以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可以生产谷物, 从而, 发生了经济活动。

2.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被消纳和同化。

通过生产活动, 人类把物质、能量进行转化, 提供给人类所需的产品, 同时没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而人类通过新陈代谢, 也产生了各种废弃物, 也给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而环境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生化”反应, 即环境能够自净。

3. 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

自然地理环境除了能为人类提供资源, 还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工、农业生产需要空气和水, 而人们的生活也需求他。在美的环境里, 有利于人体素质的提高, 从而, 工作更加有力, 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二) 自然地理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质量, 是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两个方面:

1. 全球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2.土地、水、人类居住区环境等。我们保护自然地理环境为了促进社会经济, 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 在自然地理环境质量得到持续发展基础上, 人类的生存得到发展。

三、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和谐发展

由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通过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这个关系表现出来了。在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工程中, 只有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运转是平衡状态, 那么其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矛盾得到转化。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人手[3]。

(一) 正确把握人类自身的位置

人类应该正确把握自身的位置, 从以下几个点:

(1)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产物, 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 (2)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没有了自然地理环境, 人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3) 现在的人类发展极快, 特别是人口数量的极增, 人类能够改变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

(二) 改善自然地理环境质量,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一个核心, 对于自然地理环境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资源条件。另一方面、消纳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废弃物。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容量有限, 而自然资源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来补给、再生和增殖, 所以, 环境与发展分不开, 只有环境得到保护, 发展才能顺利进行。

(三) 建立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所谓可持续发展, 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基础上, 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 人类要建立与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促进自然地理环境好的循环, 要提倡的是清洁的生产、高效的利用资源、消费有节制, 利用绿色能源, 发展绿色科技, 依法保证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 在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 建设自然地理环境, 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建成人类美好的家园。

摘要:我们的地理环境在人类生存和活动中, 是一个必须的场所, 为人类提供了各种资源, 在自然地理环境为一个客体时,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人, 或者人决定自然地理环境,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下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类,活动,地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晓峰.环境心理学:内涵、理论范式与范畴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2]吕晓峰.环境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 2011 (04) .

上一篇:GSM系统下一篇:文化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