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和谐论文

2024-10-02

人与自然的和谐论文(通用12篇)

人与自然的和谐论文 篇1

完善生态文明,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给人类带来福祉。我们要把生态文明观贯穿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推进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

1 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1. 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 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 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象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当生态文明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度。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价值观的革命。正如恩格斯所言: “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绝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1]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2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类发展到今天,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看到,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 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

3 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

3.2 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 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 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开始制定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公约。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也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3.3 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

当代生态文明理念的产生,不仅引起人们自然观的新变化,也延伸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生态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还存在于精神心理方面。许多人除了研究自然生态之外,还研究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而且提出了精神生态的概念。因此,生态文明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并正在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迅速转化。

人与自然的和谐论文 篇2

广告学112班 方颖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一直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而且在当代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的矛盾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亟待解决。人生在世有两个关系必须处理: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另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从古到今,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都在教导人们正确处理这两个关系。现在的人类已经进入了科技发达、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尤其是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一个开发资源,改造自然在全国迅猛发展,伤害自然以及遭受自然报复的事件也在急剧增加。

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经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年代,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由于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使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发生持续恶劣的变化,人类与大自然给予的严厉惩罚一直势不两立的关系,或许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导致我们人类受到这般的惩罚。人类似乎一直站在统治者的位置上,却总是对大自然的暴动无能为力。其实我们应该明确,人类的生存基础是自然资源及自然环境,二者缺一不可,为了自身及后代的长久生存,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导致和自然错综复杂的关系现状。

人类与自然不和谐的现状

1.自然灾害严重及频繁

全球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主要是水灾、风暴和地震,而灾难主要发生在亚太地区。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排名前三位是洪水(占47%)、暴风(占22%)和极端温度事件(8%)。

就近十几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灾害有很多,尤其是中国愈发频繁。比如1998年洪水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等,这些都是我们亲身经历或者感受过的。

2.人口数量过于庞大

如今世界的人口已经突破了70亿,我们能否生活在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地球

上,取决于我们现在作出的决定。据统计,目前世界人口每年增加大约7800万人,相当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希腊和葡萄牙人口的总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意味着地球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意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意味着地球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几乎所有这些新增长的人口,都来自发展中国家,其中有些国家已难以满足其现有人口的生存需要。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经停滞,各个发达国家人口总量已经比较稳定。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增长速度一般,比较富裕。未来人口增长,还将维持一段时间。非洲,南亚,西亚,东南亚人口增长迅速,是世界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地区,也是世界人口增长的最主要贡献者。世界未来的人口增长量,主要取决于这些地区的未来人口增长状况。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几乎没有停滞的可能,不到人口总量的极限,几乎是不可能停滞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非洲及南亚国家如果富裕了,人口不会继续增长,如果这些国家不富裕了,人口依然不会继续增长,饥荒会遏制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饥荒最终会使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变为零。但是唯一的担忧是,这些国家会破坏原始森林、热带雨林,危害地球生态环境,这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3. 资源紧缺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自然资源非常紧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有限。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已上升到平均每6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生物资源严重减退,地球上的矿物、能源、土壤、森林、草原、淡水是自然界经历38亿年的漫长演化而积累起来的,然而在过去的两百多年工业化运动进程中,这些自然资源被迅速开发并且将在21世纪末被消耗得所剩无几。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短缺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发展日益加剧,约有80多个国家是严重缺水的。

4. 环境严重破坏

把现在的环境问题归类一下大概有以下十种:

一、土地遭到破坏;

二、气候的恶性变化和能源的浪费;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四、森林锐减;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六、化学污染;

七、混乱的城市化;

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的污染;

九、空气污染;

十、臭氧层空洞。

据统计,全球土壤流失量以增加到每年200亿吨,超过新土的形成量。全球平均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已有30%的陆地沙漠化。世界森林面积正以每年20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的发展促使人口向工业区和城市集中,工厂的生产活动和居民做饭、取暖等生活活动排放的大量烟尘、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造成了城市及附近地区空气质量的恶化,汽车量的迅速增加又加剧了空气污染。

造成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原因

(1)人类的生产力水平。

人类生产发展模式的演变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增强征服欲望也逐步提升。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的主体意识还未觉醒,人类与自然仍是浑然一体的,人与自然的相处基本还是属于和谐状态。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进入了大规模人类作用与自然的时代,人类也乐于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随着征服自然的不断胜利似乎人类的主宰地位就开始形成,这么一来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作用于自然的不和谐的行动就没有停止,直到最近人类才开始意识到自生生存的基本生存资料已经开始受到威胁,才开始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类对自然的单边依存性。

人类的产生正是大自然对物种选择的结果,人就成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自然中的一种构成因素,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其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从严格意义上讲,自然对人不具有依存性。这种单边的依存关系使得人是自然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而不能成为自然的“主宰者”或脱离于自然之外而独立生存;同时,要求具有意识能动性的人必须去适应完全物质性的自然,而不可能要求“固守”客观规律的自然去适应人的意识。当人的行为违背或不适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时,自然就会对人进行严厉的“惩罚”。因此,人必须去不断适应自然,总结客观规律,找到改造自然的方法,才能生存和发展。然而,由于人具有认识的积累性和行动的能动性的特征,不可能总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也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因而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会时时刻刻发生。总之,人对自然的单边依存性决定了只要人不具备脱离自然而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能力时,人与自然的对立总会存在,这也是人与自然对立的基本原因。

(3)人对自然和自身认识的局限性

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客观上,物质世界非常复杂深奥且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这使人类常常面对千变万化的新生事物,为人对自然的认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主观上,人对自然及其本身的认识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循序渐进过程。在新生事物未被完全认识和了解以前,人对这些事物的意识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甚至可能在某一历史时期内无法正确地把握具体事物的本质、规律和联系,亦无法预见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4)人类间的战争对自然的破坏

人类社会在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内存在有大量的不和谐表现,比如种族冲突、民族冲突、阶级冲突以及围绕着国家权力之争的暴动、战乱等等。这些不和谐产生的终极根源,无一个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对抗的表现。因为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人与人的社会不断加剧冲击,人类社会的不和谐也将影响到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自然已不能继续承受人类社会的对抗性,比如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对抗下,发生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直接作用与自然,加剧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解决途径

虽然人与自然的冲突亟待解决,但是不可能为了一味的保护自然而放弃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人无需回到过去敬畏自然和盲目崇拜自然的状况,但在自然面前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向自然学习,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是明智的态度。明确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理解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虽然人同其他事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是人并非生活在自然之外,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否则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是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诚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自身,所以绝不能把自然当作可以被随意改造的对象。

二、正确运用客观规律

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类力量的源泉,也是人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差别。在近现代社会,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步形成了门类繁多的科学技术。只有不断认识和正

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消除浪费和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树立大的价值观念,放长远眼光,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四、在承认人与自然矛盾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机制,缓解由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引起的冲突,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不和谐,并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因素的生长。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紧密联系,只有当我们的基本生存不再受到威胁时,社会才会真正的稳定,从而更进一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展。

五、把人口问题作为全球问题的重中之重。

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一项有效举措,但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对于计划生育政策还应进一步探讨,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而且我们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人口数量不是越少越好”,江泽民也曾指出:“人口问题不只是数量问题,还包括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与分布等问题。要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普及文化教育、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妇女地位、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道德修养和身心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我们不仅要妥善处理好当代人口与发展的关系,还要为子孙后代创造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所以长期均衡发展才是关键,应该努力朝着从单纯的“量”的控制向“质”的提高转变。

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 篇3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84-02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類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3) 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具体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卢风,刘湘溶主编,现代发展观与环境伦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 篇4

湿地因为具有巨大的水文和元素循环功能,是人类和万物生命的水源,是江河湖泊的水库,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因为具有庞大的食物网,养育了多种多样的生物,特别是南来北往的候鸟和濒危野生生物得以栖息和生存。世界上重要的大江大河文明都是靠湿地养育成长,这些湿地提供的水产、水资源和水运能,以及孕育的农牧业构筑了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效益、具有重要保护利用价值和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更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湿地同森林一样,都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更关系到水。没有水,森林就不复存在,江河湖泊就会干涸,人和一切生物就难以生存。水多了,湿地可以蓄洪、调节和涵养水源,以至于控制污染、防止侵蚀、促淤造陆和美化环境。湿地功能和作用是森林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

论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篇5

()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愈加突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新概念。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涉及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问题。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

引言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发展问题,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产生了不同的人类文明。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这是一个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演变过程既是辩证法发展逻辑的必然,也是现实的要求。人类所追求的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没有对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基础上共生共荣共进的和谐,这种和谐需要通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实现,是以人为本的和谐。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特别是要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正文

一、肯定自然的发展阶段

几百年前的原始时期,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对自然的肯定性一面占据了主要地位,以肯定自然的方式肯定自己的存在。在这一阶段尽管人类已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殊存在,也使自然以适应人的生存和发展,但此时的人类主要依靠血肉之躯同自然环境抗争,其对自然的否定性是极其有限的,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微弱的;“天意”支配着人意,人只能以低等的姿态逆来顺受,而人对自然的影响微乎其微。进入农业社会后,人类生产力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自然力的利用大大加强,开始使用各种金属工具,大大加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在对自我认识上,开始把自己同其它万物区别开来,提升了自己在万物中的地位,认为“为天下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都比较落后,人类没有也不可能创造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对自然界肯定性一面仍然占据支配地位的,农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顺天和靠天保佑的文明,仍摆脱不了“自然关系站上风”,“人不仅受自然支配并且是自然的奴隶”的受支配、受制约的处境。

总之,在肯定自然阶段,人对自然的影响是极其有限,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处于极低的水平,没有形成系统的发展理论,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破坏没有超过自然的自我更行和修复能力,人与自然关系处于一种原始的“一自然为中心”低层次的和谐状态,人类屈服于自然。但正如被统治阶段对统治阶段的反抗一样,人类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大自然的反抗,尽管这多半是徒劳的。这种反抗源于人类所独有的自觉能动性,人类总是力图改造自然使自然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种人化自然的行为始终没有停止过。一旦人类的力量足够强大,就会冲破这种屈从关系,从而进入对自然的超越和否定阶段。

二、否定自然的发展阶段

人类文明发展到近代,人文主义唤醒了人类的主体意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拥有移山倒海的力量,这时的人类已不再是被动和渺小的,而是无比豪迈地喊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正如比尔·迈克基本在《自然的终结》一书中所说的,“我们再也不能认为我们自己是被巨大的力量抛来抛去的物种,现在,我们就是那些巨大的力量。飓风、雷暴和大雷雨已经不是上帝的行动而是我们的行动”。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人类进入对自然的否定阶段。特别是传统发展观的兴起,人类力图彻底摆脱自然的束缚,使自然臣服,以此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已经把自己当成征服和驾驭自然的神,对自然肆意掠夺,资源被毫无节制的消耗,大自然成了人类排放废物的垃圾箱,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化。

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敲响了警钟,保护资源和环境迫在眉睫。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2万亿元,年增长9.3%,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要看到我们的经济增长还是资源型、粗放型的增长,经济质量不高,长此下去难以为继。

一是资源消耗太大。从资源消耗总量看,2003年至2004年我国实现的GDP约占世界的4%,而为此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经折合后粗略估算为50亿吨。从资源消耗的增幅看,近年来,我国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主要原材料消耗弹性系数(原材料增速与GDP增速之比)正呈扩大之势。2004年石油消费已跃居世界第二,发电量消耗占全球消耗的13%,此外,还有钢材消耗占全球的27%,水泥消耗占全球的40%,煤炭消耗占全球的31%。

二是资源利用效率太低。从资源利用效率看,我国资源产出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我国消费钢材2.6亿吨、煤炭15亿吨,水泥8.2亿吨,分别相当于世界产量的36%、30%和55%;消费原油2.6亿吨,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我们消耗了这样巨额资源,而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4%。以单位能源每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大约是0.7美元,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而日本同样能源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却高达10.5美元,为全球之冠,约相当于中国的15倍。

三是环境污染太重。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每年大约污染造成选择经济损失占GDP的3%~7%。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不仅反映出我国是用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损害来维系多年的经济高增长,同时,也告诉我们降低资源消耗、减小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大有文章可作,我们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总之,在否定自然阶段,“人类中心主义”取代了肯定自然阶段的“自然中心主义”,随着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兴起,出现了以人类为绝对利益中心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这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自然全终结、人与自然矛盾全面凸显。虽然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是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无知和妄自尊大必将遭到自然的严厉报复。因为人是能动性和受能性的统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力量,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是受动的、受限制的存在物。”这种人和自然辩证法是不能违背的,否则必然要遭到惩罚,威胁到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全球性、生态失衡和生存环境的恶化昭示了这一切。

三、对自然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在人类对自然的否定阶段,人类盲目的行为结出了文明的“苦果”,从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到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再到比尔·迈克基本的《自然的终结》,都给沉醉在工业文明辉煌成果中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了人们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对以往的不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后果进行深刻总结和彻底反思的基础上人类提出了一种全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它的提出和确定,标志着人类在发展理念上的一次根本性革命。人类开始寻找一条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共荣共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此开始进入到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即在强调人作为能动性和受动性统一的特殊存在的基础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进的新型和谐关系。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种发展观深刻反映了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是准确把握世界趋势,认真总结我们发展经验,深入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指导思想上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它弥补了可持续发展观理论视野的局限性,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传承、完善和发展,编辑地涵盖着可持续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又包含许多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包括他人和自身)三者的和谐统一,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进程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到来既是辩证法发展逻辑的必然,也是现实的要求。这种和谐不是对原始的“以自然为中心”的低层次和谐的简单复归,也不是工业文明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和基础的人和自然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阶段,人和自然的辩证发展历程呈现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完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呈现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并且实践方面通常是滞后于理论的构想,现在人类正处于向这一阶段的过渡时期。

在这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呈现出从肯定到否定,再到

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趋势。在人的发展第一个阶段,这时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人们的联系和发展仅限于共同体内部,在这一阶段只是以肉体与自然相抗战,人类的发展是低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屈从自然的阶段,这是一种原始的低层次的和谐状态;在人类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的活动片面化,人与人交往频繁,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到征服自然的阶段,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了,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同时,人受物统治而异化成为单向度的片面发展的人,社会关系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着人,社会矛盾尖锐化;第三个阶段,社会关系不再是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置于人类共同控制之下,人类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在这一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全新的共存共荣共进的和谐关系,进入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通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自然、人、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前提和归宿,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特别是要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结论

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统筹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的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平共处。这种和谐需要通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永续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人与自然的和谐论文 篇6

【关键词】:十七大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毕节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4-0087-02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了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内容,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在十七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整体框架之中:“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使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是益严峻,全球关注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它与可持续发展是什么关系?我们党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呢?

一、生态文明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尊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那么,为什么要提出“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呢?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以有什么关系呢?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和演化,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和谐——失衡——和谐”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和谐更多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体上保持和谐的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区域性和不和谐,因为人类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由“利用”变为“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支配下,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带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是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暧、荒漠化、动植物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有史以来的最大挑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迅速升温。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性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等,并且达成了共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次会议是人类构建生态文明的一座重要里和碑,它不仅使可持续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用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在里约精神的鼓舞下,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资源环境等问题;即: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敕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益突出。我国也相继通过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文件,如《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等。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庄重地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九五”2010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在我们党的文献中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概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把我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坚持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对我国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在“生态文明”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区的经济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二、毕节试验区的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

毕节地区是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纪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经国务院于1988年6月9日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按照胡锦涛同志在试验区建立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扬坚定信心,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在生态建设方面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沟壑纵横的高原山地面积点了93%,是联合国认定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来性循环”。试验区建立以来,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建设中,摸索出一套便于操作实施的“五子登科”的综合治理模式。即“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地埂种草配经果林拴带子,山麓坡土种绿肥盖地膜发展种植业铺毯子,山下庭院经济多种经营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使我区使我区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从2000年的28.42%增加到2008年的37.68%,每年以1.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坡改梯,坡土种绿肥不仅有利于水土保持,而且土壤肥力明显增强……

此外、我区由于长期开垦和乱砍滥伐,全区每年水土流失9165.3万吨,石漠化面积981.1万亩,每年有相当于30多万亩耕地的活土层冲到了下游的乌江,赤水河及至长江和珠江流域,为了保护生存,生产环境,减少下游的洪涝灾害,我区在石漠化防治方面根据各县实际,采取多种模式,积极探索石漠化综合防治之路,取得良好效果。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毕节试验区“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民变富了,经济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当然,我区在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也注重生态保护

(二)生态保护方面

对破坏了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通过生态建设进行修复,那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我们就应该加以保护,试验区在生态保护方面也卓有成效。

1、切实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实施保护,抓好森林公安队伍建设和森林防火工作,还组织开展代号为“飞鹰行动”的集中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同时,积极推进森林管护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双向目标责任制,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二是推行定人、定责、定任务、定目标、定奖惩的“五定”工作方法;三是积极推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森林管护新模式。如“分片管理,个体承包管理模式,股份制管护模式等,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毕节地区农村改革)

2、在农业方面,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的同时,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重点解决好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不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3、在工业方面,毕节地区实行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和信贷政策,大力培育和扶持环保型,生态效益型产业和龙头企业。并在污染减排工作方面成效明显。毕节地区始终把减排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结合本地实际,组织编制并印发了《毕节地区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全区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及政策措施。将污染减排和对干部的奖励结合起来,切实推行污染减排的落实。全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实现了双下降。同时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决淘汰大小炼铁、铁合金、水泥、电石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如2007年,全区共淘汰小炼铁72家,取消土法炼锌炉3479节等)

4、在城镇化建设方面,通过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削减化学元需氧量排放总量,总投资1.6亿元,日处理8万吨的生活污水的毕节市污水处理厂,2006年12月投入试运行并于2007年9月29日通过省、地、市环保“三同时”验收。总投资4500万,月处理450吨生活垃圾的毕节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已建成投入运行。此外,还着力抓好城市绿化工程。毕节环城绿化工程(第一期)作业设计和毕节市环城绿化工程步游道规划一期投入资金1660万元,计划营造景观林7.9公理已基本完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停止人为生态破坏,逐步走向生态良性循环理念的指导下,毕节地区的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处理好资源、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不要为了当代人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共生共荣。

参考资料

[1] 《党的十七大报告》

[2] 《毕节地区农村改革》

人与自然的和谐论文 篇7

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的内含和意义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常就是指人和自然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协调和上相互尊重, 最终达到共生的状态,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而言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我国的科学发展观很早就提出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的相处, 同时人口、资源和环境这几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应该达到相互协调的状态, 节约型园林在建设的过程中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根据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 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养护以及管理的过程中都能将健康可持续的理念充分的应用其中, 换句话说也就是使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以及资金成本,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这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 节约型园林的三个目标

2.1 节约资源与能源。

站在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角度去建设节约型园林就是指在建设城市园林的过程中要减少对各种资源和能源的使用, 最终形成一种低耗能的园林绿地建设形式, 具体来说, 就是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以及养护等过程中, 按照节约资源、资源合理循环利用的原则进行建设, 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对资源的使用,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同时还能非常有效的降低资金的投入, 从而使其具备非常高的综合效益。

2.2 改善生态与环境。

如果站在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上来说, 节约型园林其实就是指其在建设中对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美化城市环境的一种园林建设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建设中充分的应用城市园林绿地来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 改善城市小生态系统, 将城市园林自身的维持碳平衡和蓄水报税、调节温度、湿度等功能, 这样也就使得城市的园林也成为了一种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2.3 人与自然的和谐。

如果站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角度去看, 节约型园林通常就是指在建设中, 尊重自然规律, 运用自然规律去对自然进行改造, 这样才能在顺应自然界自身发展的同时, 展示自然自身的魅力, 具体来说, 就是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应用展示和阐释自然的观念, 采用适当的方法去营造一个相对比较适宜的自然空间和场所, 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加强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认知, 从而也使得人们对大自然有了更强的保护意识, 这样在人类自身发展和大自然自身的进化上也可以保持一个相对较为协调的关系。

3 减少资源消耗的“节约型园林”

3.1“挖潜型园林绿化”。

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 如果一个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50%的时候, 才能充分的发挥其美化环境的作用, 而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紧张, 所以城市的绿化覆盖是明显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当前的园林绿地资源予以充分的利用, 这样也就可以更好的实现园林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其发展的潜力, 可以种植一定数量的乔木, 结合当前道路和停车场的布置对绿化进行设计, 这样才能将绿化面积控制在最高的水平。

3.2 保土型园林绿化。

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更是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所以我国的土壤质量已经不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在绿化建设和规划的时候, 必须要对土壤的利用问题予以重视, 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转变当前的观念, 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将保持土地地貌圆形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不能在工作中只是重视园林的美观性, 然后就是要尽量减少对客土的使用, 土方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保持平衡的状态, 此外还要将场地内已经存在的肥沃土壤予以回收, 并合理的利用, 从而也就可以更好的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3.3“节水型园林绿化”。

我国的水资源数量是比较小的, 全国有超过60%的城市都存在缺水的情况, 所以在园林绿地建设的过程中, 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 同时还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在破坏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围湖造园, 同时也不能出现完全不考虑资源情况就采取人工挖湖的形式, 重视开源节流工作, 一方面是要对水体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 同时还要使用再生水, 这样也就增加了可利用水资源的数量, 此外还要在植物的选择和景观的建设等方面采取控制消耗的措施。

3.4“节能型园林绿化”。

当前, 资源危机在很多国家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国也不例外, 在这样的情况下, 建设节约型园林也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这就要求我们在园林绿地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减少水电等能源的消耗, 同时还要使用先进的技术结合当地的条件去开发新型的能源, 此外, 在建筑周围营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也是控制资源消耗总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4 改善生态环境的“节约型园林”

4.1 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最近几年, 我国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 此外优美的自然环境也蕴含着非常高的价值, 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开发商也逐渐在一些自然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地区开发建设, 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他们通常不会考虑到环境的承载力, 过度的开发使得环境遭到了极大的威胁, 一些公共区域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因为对自然环境没有科学的认识而使得自然环境的质量受到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4.2 改善退化的自然生态环境。

因为当前很多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并不是非常的正确和充分, 所以很多地区在自然生态环境上都受到了一些人为的破坏, 所以很多地区原有的特点已经开始逐渐退化, 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这种大形势下, 建设节约型园林实际上就是要园林绿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整治融为一体, 在实际的工作中将改善自然环境作为最终的目的, 在建设上要充分的尊重自然规律, 使其自然特性能得到充分的保护, 使得园林绿化可以成为环境改善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从而真正的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结束语

节约型社会的发展中, 自然少不了节约型园林的建设, 这是因为园林的建设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同时也会使得整个城市的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 因此园林建设在提供给人们更好的环境的同时, 也要注意节约能源和资源,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丽文.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 (下旬刊) , 2007 (9) .

人与自然的和谐论文 篇8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经历了3 个时期:人与自然的原始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突现、人与自然关系逐渐走向和谐统一的时期。在人类社会的远古时期,人类完全受制于大自然的约束。在畜牧为主的文明时代,人们开始积极主动地改造大自然,不断地改进生产工具,实现了由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大跳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因此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人们有了想要征服自然的欲望和能力,只不过人类此时的能力还难以对大自然构成威胁。而工业文明是一把巨大的双刃剑,引发了人类利用科技来征服大自然的浪潮,但是大自然也对人类这种疯狂行为进行了报复,使得生态危机出现。科技在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深刻的反省。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人类只能改造大自然的局部,而不可以征服自然。人类要为理解大自然的奥秘而加倍地进行科学研究,为保护大自然而发明创新性的和具有保护性的技术。

2 在科技视角下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面、负面影响以及不和谐的根源

2.1 科技对人与自然关系产生的正面效应

人类借助于科技可以不断地拓宽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比如说现代生物学丰富了人们的生命观,这一成就是离不开科技的作用的,而现代生物学获得的成功也极大地影响着物理学、化学、医学等学科的发展。多种科学理论的出现,又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认识上的理论帮助。另外,生态科技可以减少因为科技而导致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的负面作用,对处理“三废”和能源危机等问题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科技对人与自然关系产生的负面效应及其根源

科技的不合理运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自身的健康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自然灾害更加频繁的发生。大气、水和土壤污染严重,日趋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给我们当代以及后代的生存条件带来长远性的不利影响。

科技一方面是人类不断进行实践的产物,另一方面科技也是实践赖以进行的前提和条件。所以,科技不可能是人和大自然不和谐的真正根源。把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根源归因于科技是一种完全不科学的观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是离不开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它实际上是种种矛盾相冲突而引发的危机问题,这种矛盾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身之间。所以,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根源还是在于人类自身。

在人类和科技产生以前,大自然的演化过程中本身就含有不稳定性因素。而在科技产生以前,人类和大自然的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

随着科技的产生和发展加剧了自然界本身固有的不和谐性,引发了生态危机。如温室效应不断增强、自然灾害频发等等。但是科技并不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以恐龙灭绝为例,这是在科技产生前就已经发生的。

科技仅仅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一个中介。人类既可以利用科技来满足自身征服自然的野心,也可以使科技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中间力量。这完全取决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目标和态度,因此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这种根源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人类的本能和后天的习惯、人类的认识的有限性、人类创造的社会和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从人类的本能和后天习惯来看。人在地球上一出现就不得不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而占用更多的自然资源,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享受自然。但是人类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忽视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来看。在实践活动中,人类作为实践主体会受认识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因此人类不能够真正揭示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在一定阶段,人类只能获得关于世界的片面的认识。我们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创造了科技。当我们运用人类自身创造出的科技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时,我们只是预期到了好的结果,但至于该科技的运用会产生怎样的负面效应,我们并无法准确预估。

从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来看。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导致资本国不仅疯狂的掠夺资源、并且将高污染企业转嫁于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由于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获取资源来解决温饱问题,因此也以人类自身利益为中心而忽略了尊重自然的重要性。

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看,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是依靠传统的工业生产这种典型的粗放型经济生产方式。这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增长模式,不断地向大自然猎取资源,并且把有害物质抛回自然界。现今世界上人口过度增长,引发了世界上的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危机、粮食危机等等。

3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1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式形成并付诸于实践是以1992 年7 月《中国21 世纪议程》的出台为标志的。“可持续发展”包含6 层含义:一是我们应该赋予自然界发展权。二是自然资源有限。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一是自然环境。四是经济发展不仅要追求数量,也要追求质量。五是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六是任何国家的发展不得以损害他国利益为代价。我们要坚持发展原则、可持续原则、公平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并且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必然的选择。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离不开科技的作用。科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将科技运用于经济,运用循环经济的模式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3.2 进行科技创新

科技只有与大自然环境相容,才是有意义的。这就必须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我们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更好地认识大自然的规律与奥妙、把握生态规律、优先发展环境科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从而改变过去单纯以牺牲生态环境而获取经济利益的方式。

第二,高科技水平是社会的需要。过去我们由于科技不够发达,走的是单一的经济增长模式,并且是一条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的路子。只有进行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进行科技创新科研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科技创新可以帮助人类合理开发、使用、保护生态资源从而恢复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防止土地沙漠化技术就是一种很好的科技创新形式。

3.3 积极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必须团结一致,要依靠世界科技界的集体力量。环境无国界、科技也无国界。经济全球化必然带动了科技全球化。并且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各国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项目。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该积极开展对外的经济和科技交流与合作,为保护世界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结语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科技作为人类作用于自然的一种手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影响。科技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出在运用科技的人类身上。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分析科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效应及根源,并且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科技创新,加强和世界各国的经济以及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国联手保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地球母亲。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其次在科技视角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并指出不和谐的根源,最后指出科技的作用和人的主体能动性积极发挥的重要性。

关键词:科技,人与自然,关系,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孙秀云.论科技时代人的发展困境[D].长春:吉林大学,2007.

[3]韩彦军.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反思[J].价值工程,2011(16):294.

人与自然的和谐论文 篇9

一、资源节约型园林

长久以来, 我国的建筑行业资源浪费严重, 而园林的绿化行业也不例外, 在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多个环节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资源浪费不仅增加了一定的工程资金, 更不利于促进我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资源上节约上讲, “节约型园林”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 水土节约型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使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讨关注的焦点。

从水资源节约方面, 要重视园林工程的前期建设部分和后期管理养护部分。在计划施工中, 既不能不顾当地已有自然资源执意开挖人工湖, 更不能为了重新栽种新物种而大量破坏生态湖周边已有的绿色植被。并且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要注意对污水的处理, 积极补充日益减少的地下水资源, 使各种水的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绿色植被的选择上以及水体的运输、浇灌环节都要确保水资源的合理消耗[2]。

虽然我国已经采取了一些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 但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率仍然不容乐观, 我们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一定要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问题。在设计施工阶段首先要注意保持原有的地貌特征, 不能为了追求园林绿化的美观性而大肆施工。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土壤中的原有物种, 将表土再次利用, 以保证物种的多样性。

(二) 能源节约型

近年来, 能源危机趋于全球化,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节约能源刻不容缓。这就要求人们在园林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中节约用电, 并且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多加分析, 使太阳能等诸多自然资源得到积极开发, 减少部分能源消耗。同时园林绿化施工的周围环境也在减少能源消耗的考虑范围内, 设计施工人员要根据园林绿化地区的不同气候特点, 建造一个合适的具有一定调节功能的小环境。如图1园林绿化太阳能装置图片:

(三) 材料节约型

材料节约这一理念早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 在园林的绿化建设中一般指对各种施工材料的科学利用和对各种施工废弃材料的后期收集处理。在园林绿化的各个环节中首先要选用对环境污染较小或者零污染的施工材料, 并且在施工中尽量运用当地材料进行传统工艺的挖掘工作, 这样不仅能减少一定的运输成本, 还能凸显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其次在园林绿化中或者后期管养环节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 例如:碎石块、枯枝落叶以及树皮等。如图2园林工人对枯叶的收集处理:

二、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环境逐渐遭到恶化,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面临着巨大威胁。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需要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直接体现了该城市的整体精神面貌, 体现了人们的自然观念。在我国的园林绿化中, 一直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园林建设的核心, 和谐又代表着发展、节约, 所以说建设“节约型园林”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重新定义和谐共处的新概念, 保证人类活动正常进行的同时不会影响环境。

(一) 保持本国景观特色

国外某个园林学者曾经指出, 对其他国家地域文化的盲目模仿是不可取的, 不仅和当地的气候特点风土风情相冲突, 还经常使人产生错觉, 容易陷入视觉与思维的混乱之中。例如:有些国家在园林绿化中会把我国的“小桥流水”引入园林绿化之中, 这会让游览的人们感觉到了中国, 可是那里的小路、天空等其他景致就会提醒人们还在本国的领土上。

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过程中, 一定要遵循原有场地的景观特点, 不可随意改变, 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根据本地景观特点, 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杜绝外来景观入侵的情况发生, 保持本地景观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使园林景观和人文风情和谐统一。

(二)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有着坚顽强的意志力, 亿万年来一直以自己独特的更替方式存在着。在“节约型园林”设计建造中, 不能逆自然规律而行, 改变当地的城乡文化景观。而是要科学利用本地的水土、生物等多种自然资, 并且注重自然资源的原有特性[1], 使资源的更替繁殖能力得到保证, 以及园林的建设开发过程不会影响本地的自然环境。

大自然就是最神奇的园林建造师, 园林的景观建造一定要以自然环境为基础, 为人类营造一个舒适的休憩场所, 让人们被自然的魅力所吸引, 让人们走近自然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 加深人们对自然的认知, 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然后逐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宏伟目标。

(三) 改善城市环境体系

城市整体环境的退化会使周围农村的环境遭受影响, 使周遭农村较强的生态平衡能力下降, 更不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因此, 园林的建设不能只把环境改善与城市美观作为目标, 还要对城市当前的环境状况进行分析, 建造具有针对性的园林绿化工程, 使园林绿化在减弱城市噪声以及调节局部气候上起到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为园林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而自然资源的有限以及能源的紧缺是园林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我国的园林行业在节约方面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 但“节约型园林”是园林行业的大势所趋, 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园林和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两个重点目标上不断努力, 力求用最少的能源和资源创造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而人类却要世代生活在地球上, 因此“节约”这个词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园林建设, 可见“节约型园林”的构建是人类长治久安的不变需求。本文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整体环境状况出发, 从三类型叙述了构建资源“节约型园林”的建议, 然后又分三点说明了构建“节约型园林”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和谐发展,园林规划,园林行业

参考文献

[1]崔素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17:272.

人与自然的和谐论文 篇10

所谓相克, 即人类有目的的活动, 同环境的客观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相生, 即人类在一定的空间中, 其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 也是环境的塑造者, 不可能无续地向自然索取, 无限制地破坏环境。人类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来从事生产和活动, 否则不利于人类生存的问题就会随之出现。当人类的行为遭到自然报复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 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 不断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 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现代工业使大量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 投入环境, 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又把“三废”排放出来, 对人体及生物造成了难以忍受的危害。乌克兰、日本核泄漏事件, 让人心有余悸, 世界人口的剧增、雨林锐减、臭氧空洞、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都将受到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这些都是人类与环境相克的具体体现。

当然, 有相克, 必有相生。从古人类的被动适应, 到现代人有意识地改造环境, 使之能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无不体现出人与环境在不断寻求和谐相处的切入点。随着现代环境问题的连续出现, 人类开始深刻反省自己, 并作出了一系列的反应, 诸如控制人口增长、退耕还林还草、治理土地的荒漠化、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节能减排等, 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适应自然环境发展规律。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篇11

作为一名高中生,在来到库布其沙漠之前,我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不破坏自然,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什么会有这种局限呢?因为“问题”总是与 “破坏”联系在一起,所以新闻媒体,甚至是教科书,也仅仅只会关注由于 “破坏”所带来的问题。然而库布其沙漠之行让我认识到: “改造”,甚至是善意的改造,也会造成问题。

在沙漠中植树,将黄沙变为沃土,将沙漠变为绿洲,是感性的号召,然而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我们应当重新评估在沙漠中植树的合理性。在沙漠中大量植树会进一步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一棵树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在沙漠中植下一棵树,相当于安下了一台抽水机: 在沙漠中大规模植树往往会减少当地沙土中的水分,甚至造成地下水位的降低。其次,在沙漠中植树的成本太高。树木的叶片有蒸腾作用,大量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被蒸发。沙漠的年降水量通常在200mm以下,而年蒸发量则有可能达到1000mm到2000mm。在湿润地区,地表径流和降水等能够补充蒸发损失,而在沙漠地区,基本无降水供给。根据植树造林定律,在年降水量低于400mm的地方植树造林,需引水浇灌,否则树木就难以存活。因此,很多钱都被花在修建引水灌溉的设施上。

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沙漠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形成的。事实上,地球上的大部分沙漠,都是由大自然经过漫长的岁月雕琢而成。沙漠的形成原因之一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另一个原因是:高山上的岩石风化后被风或水流运输携带,那些沙砾在风力减弱或流速减小时沉积下来,形成了沙漠。因此,沙漠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将沙漠变为绿洲,是试图通过认为手段改造大自然的不切实际的设想,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悖。古今中外有很多人为改造大自然的例子,他們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最终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这些教训都呈现在恩格贝的沙漠科学馆里。

二战后苏联实行了“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为了保证外来树种的成活率,人们大量打深井取水。起初,这个工程的效益明显,但随着地下水位逐渐下降,后果逐渐体现:到1960年代末,只剩下2%的防护林幸存,新垦地区有20%的农田沙化,成为沙尘暴的来源。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等国从1975年起实施了绿色坝项目:沿撒哈拉沙漠北缘大量种植松树。由于没有弄清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环境承载力,这种用单一外来物种进行的高强度的生态建设反而造成了生态灾难:松树由于缺水和虫害大量死亡,沙漠依然在向北扩张。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即使是生态建设,也要遵循自然规律。

沙漠中不是不可以植树,但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在真正需要植树的地方植树。1991年至1995年,塔里木油田投资7.3亿元,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建成了一条全长552公里的公路,将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分成东西两半,成为带动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动脉。为了防止这条公路被流沙吞没,人们沿这条路进行防沙治沙建设,在几年的时间里种下了几百万株红柳,梭梭等适合在沙漠生长的树,这条公路周围的绿化带很好地体现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理念。

虽然不能在沙漠中盲目植树,但我们也不能将广袤的沙漠搁置在一边。中国荒漠地区的全年日照多数都长达3000小时以上,如果开发一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全年所获得的热能就相当于烧掉3823.2万吨标准煤,但这并不是利用沙漠的唯一途径。这次的库布其沙漠之行,我有幸接触到了一种高效的太阳能生物转化器:微藻。微藻是地球上最原始的一种单细胞生命体,结构简单,生命周期短。但这样的一种微小生物,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在0.001秒瞬间捕捉到光子后,它通过暗反应,把水,阳光,二氧化碳加工成各种类别的碳水化合物,而快速繁殖的特点赋予微藻强大的生产力,产生出数量惊人的生物质能。除了能为沙区人民带来新食品和新饲料外,微藻甚至可以用来产油。在上世纪,钱学森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沙产业理论是以太阳能为直接能源,利用技术装置靠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进行产品生产的体系,要求生产技术现代化,生产过程组织严密,,生产工序配合紧密,为创建新的农业文明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我国的田裕钊和刘恕教授一直致力于沙产业理论的实践,他们和一批科学家们一起研发适合微藻生产的装置,我这次来恩格贝,也有幸见到了这种装置。微藻转化,固定太阳能只需要摄取沙漠当地的地下水,不需要进行补水工程,它只是沿着一个明确的方向,把沙漠中的阳光尽可能地固定下来,为人类提供氨基酸,维生素以及新能源。因此,在沙漠中利用现代装置养殖微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恩格贝生态示范区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范例。人们在恩格贝植树,因害设防,使恩格贝免受流沙的侵蚀;曾经的洪水在恩格贝冲出了一条“天赐湖”,为在恩格贝进行微藻养殖提供了水资源,而微藻又成为了养殖家畜的饲料。

通过这次的恩格贝之行,我深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要地就是要顺应自然,不蓄意破坏,也不要擅自改造。

人与自然的和谐论文 篇12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 也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第二个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地处天津市滨海新区一片土地盐渍、淡水匮乏的荒滩上, 就是这儿将崛起一座生态之城。

根据中新两国的协议, 生态城周边的化工厂都要搬迁。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建设局局长李东说:“中新生态城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厂已经建成进入试运行阶段。投入使用后, 该厂日污水处理量可达10万吨, 再生水可实现日产1.2万吨以用于生态城绿化及杂用。对污水库的治理, 我们进行了生态区的本地调查, 分为重度的、中度的、轻度的并做了实验, 对污水库底泥的工艺设计是重度的固化外运, 中度的固化稳定填埋, 轻度的通过固化后用于筑路。”

据李东介绍, 以生态修复和保护为目标, 中新生态城将建设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共熔共生的生态系统,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李东说, 将以生态谷 (生态廊道) 、生态细胞 (生态社区) 构成城市基本构架, 以城市直接饮用水为标志, 在水质性缺水地区建立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水体修复为重点的生态循环水系统, 而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标志, 加强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旨在节地节水、节能减排、生态宜居等规划理念和建设标准方面实现突破。李东介绍说, 将运用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的新理念, 建设“生态、环保、节能、自然、宜居、和谐的人居环境”, 使中新天津生态城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成为体现“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城市典范。

李先逵认为, 21世纪的生态建筑要体现高科技、高情感、高艺术、高绿色。他说, 除了采用先进的技术, 中新天津生态城也应呈现中国山水城市的建设理念, 以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文化。

对如何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韩增禄提出了建议。他说, 较之需要常常整理和修剪的西方式草坪, 中国的园林更为经济和环保, 因此他倡议多种树, 既能养护水土, 从长远看还经济、环保。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窦以德给出的建议是, 中新天津生态城需要控制居住和建筑面积, 不要过分占用太多资源。他说, 不求奢华求精致, 公共建筑不仅要控制平方米, 还要控制容积率。

上一篇:影视音乐中的声乐艺术下一篇:红色文化与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