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的论文

2024-07-08

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的论文(通用8篇)

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的论文 篇1

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健词:交往行为理论 工具理性主义 实践教学模式 同一性危机

论文摘要:和谐实践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是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新要求。如何完善和谐实践教育模式,尚存在很多需要深人研究的地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对高校和谐实践教育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和谐是一个极为深刻、内涵丰富并且有着永恒生命力的概念。就广义的意义来说,和谐具有三个层次的内涵:群体的和谐,个体的和谐,群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发展过程的和谐。其中任何一层出现了问题,都会造成不和谐的局面。“和谐”理念对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实践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我们探索和谐实践教育之路提供了理论分析的框架和努力的方向。

一、和谐实践教育模式概述

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任务在于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我们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这个领域中,就是要建立学生自身的和谐,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最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素质。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核心在于两点:首先,要注意学生作为个体的地位和价值,即创新的本旨诉求。其次,要关注学生个体创新和发展,即创新作为过程。对于学校内部结构而言,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和谐。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以自由全面发展为个体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这种境界获得了人的本质与价值的完美实现。

教育一般分为学校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生动形象的教育中加深对经验的理解,在应用知识和动手操作中完成知识和技能的联系,在自身的感悟和体验中形成正确价值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并增强其自我意识的教育。社会实践一般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专业层面,即专业实践,另外一个层面是德育实践,包括军训、三下乡、实践周、社会调研、参观、义工活动等等。这些形式组成了我们实践教育的有益探索。本文主要从专业实践的角度,探讨和谐实践教育模式。因为我们知道缺乏人文教育的窄口径专才教育,会让学生视野狭小、心理封闭,很难获得奇想和创新的灵感,即使有一点思想的火花,也不会有实施的胆略和气魄。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匠气十足,习惯于复制或重复性操作,不敢超越前人或越雷池半步,更有甚者不能与人很好地协作共事,那么我们的培养是失败的。因此在专业实践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实习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实习本身,它同时也是一次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往理性,理论基石是“主题间性”和“恰当的对话”。所谓交往理性,是同工具理性相对应的概念,是从“以主体为中心”转变为“以主体间性为中心”的理性,交往理性旨在建立以“主体―主体”的关系作为基石的交往行为,取代以“主体―客体”的关系为基石的工具行为的范式。交往行为,指主体间遵循着有效性规范,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发生的交互性行为。交往行为的目的是通过无任何强制性的诚实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以实现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并由此保持社会的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交往行为关注的中心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哈氏看来,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最重要的途径只能是“恰当的对话”,即在建立共同价值规范和充分论证基础上的平等的对话。针对当下交往手段多样化、交往技术复杂化的现实,哈贝马斯提出了恰当有效对话的几点原则:真实、真诚、正确,并为进而提出把现代社会划分为“系统世界”和“生活世界”两个层次的理论。系统世界是指社会运行的政治和经济系统过程,它遵循的是权力和金钱的逻辑。生活世界包括文化、社会和人格三个方面,人们在生活世界中的行为是以相互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为,人们通过交往行为达到相互理解、协调互动和社会化,并促进文化的再生产、社会的整合和人格的形成。遵循这一逻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德智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由此可以看出,在交往理论中,哈氏强调对话双方作为交往主体的存在,而消解了人被当作工具的客体属性,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回归。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源和有效方法。只有在这种对话交往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和他人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达到我们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目标。

二、当前实践教育模式的弊端

近年来,我国学校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师资力量稳步增强,教育效果逐步改善。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教育者所传授的专业技术价值和道德规范,与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知识结构和道德价值与规范往往相互矛盾的现象”,这就是教育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一性危机”。同一性危机,最初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由著名心理学家即自我心理学的开创者埃里克森提出。同一性(identity)是指个体所获得的对自我的感觉(心理自我)与在他人心目中的自我(映射自我)相互匹配、相互整合的适应感。如果两个自我产生不一致或者出现错位,促使个人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感和不稳定性,使之在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时难以适从,甚至产生自我意识的混乱,这就是“同一性危机”。埃氏这一解析个人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问题的方式也被借用到其他研究领域。笔者以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教育亦存在脱离毅育目的的情况,这种“同一性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强调实践教育,却轻视实践。一方面是学科专门化、专业理论化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主要追求目标。我国学校教育几乎成为国家正式教育的唯一形式。学校长于知识的讲解、传授、普及,因而成为知识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世界上我们对知识的灌输堪称一流,但是我们的实践教育却存在严重问题。一般学校难以胜任实践教育的任务。中国几十年学校教育的历史证明,不管人们在学校教育中怎样苦口婆心、费尽心思地提倡实践、强调实践,学校始终未能担负起实践教育的责任。引发此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考试制度及人才培养制度。当前的中国教育,“知识”有余,“实践”不足或几乎缺失。在这种风潮影响下,高校往往只重视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高度性,却忽略了理论应用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轻视实践教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把学生视为被改造的对象,教学流于空洞的说教。

其次,实践教育中主体片面化,忽视师生的对话交往。当前高校的规模普遍扩大,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容易成人化和模式化,传统实践教育模式要么过分以老师为主体,强调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重视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对规章制度的服从和记忆,要么过分强调学生主体性,忽视了双方的交流与交往,这样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的人格精神难以相遇,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无法建立,思想感情不能交换和分享,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变得陌生和冷淡。教师教育规训或话语权力的观照,构成了我们需要关注的另一个视角―教师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的运作方式。我们既要警惕教育者话语权力的可能滥用。同时也要防止仅仅以学生为主体,忽略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对话导致的片面性。

最后,实践教育专注技能知识,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传统实践教育的目的更多在让学生依照规则行事,形式过多的是将学生实践教育视为培养学生固定的知识和技能系统,以便让学生能更好地谋生,这种模式培养的标准是被动接受、盲目服从、唯唯诺诺、师云亦云。盲目、被动和不理解的服从成为了我们教育的主导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与我们目前所倡导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背道而驰。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育的“同一性危机”是缘于教育和教育实践中的工具理性,也就是把教育活动作为“工具行为”的必然结果。理论的灌输成了实现教育目标、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僵化的说教成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方式,这是工具理性在教育实践中的典型反映。工具理性把人作为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屈从于一定机制的工具进行考量,过分强调目的和手段的清楚划分,而对于目的和手段本身的合理性(隐含的道德价值与规范)却不予考虑。毫无疑问,这一结果是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初衷是相违背的。当前,在教育领域中一旦出现“同一性危机”,人才的质量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它不仅会扭曲教育的本质,更可能危及学生的长远发展乃至社会的倒退。因此,我们必须设法消除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中工具理性的影响,复归教育作为交往行为的本质,在重建高等教育同一性的过程中实现教育培养人的终极目的。

三、交往理论构建和谐实践教育模式

为了实现和谐实践教育,必须摒弃教育“工具理性”的影响,重建高校专业教育和专业实践的同一性,这是对教育本质属性认识上的转变,也是对教学关系认识上的转变。要达到学生关系、师生关系和学生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共存,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学生从教育的客体和对象转变为受教育的主体,视学生为教育这一特殊交往行为中对话的一方;必须改变教育的内容,即交往活动的载体和方式,改变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之间脱节的关系;必须改善师生、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教学效果的评价模式等等。

(一)对话―实践性,倡导交往的动态性

交往―实践性的教学不是按图索骥的机械交往,也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意交往,而是一种“即刻的情境中的、偶然性和即兴发挥”的智慧交往。在交往中,身体不仅仅获得意义,还能按照“善”和“好”的规范改变自身,这就是说,身体一方面参与意义的生成,另一方面,在参与意义的生成和分享意义的.过程中,主体按照某种意义自我塑造。交往行为理论特别注重主体间的对话与话语分析,它倡导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即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哈氏认为,对话与对白是相对立的概念,对话是交往行为的中心概念,存在于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教育是通过交往活动实现的,教育的本质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以共同的话题为中介所进行的交往活动。根据这一界定,我们有理由认为,实践教育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极其重要的交往行为,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主体,根据一定社会和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实践为媒介而达到他们之间相互理解形成共识的交往活动。在指导学生交往中,老师承担的不是一种权威的教导地位,而倾向于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因为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远远低于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更趋于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和学生无论是在实习的准备阶段,还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抑或在总结实习经验、分享实习感受时,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的语言霸权地位被消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师生之间在实习中,通过沟通来达到对工作和自我的认同,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使实习过程与受教育主体身心发展的需要合拍。

(二)对话―共享性,强调交往的共生性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动的核心就是建立“主体间性”,交往是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单向关系,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即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关系中体现出的内在属性。它不是先天的自然存在,而是不同主体后天交往的结果,是不同主体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共同建构起来的。主体间性是有层次的,以实习过程为例:第一层次是通过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工作对象多极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的交往活动,以实现“共生”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同时作为交往的主体,以专业语言、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为媒介进行相互交往、沟通,在有关规则、业务等方面达到相互理解,最后再达到共识。第二层次:在实践基础上,相应举办征文比赛和调研大赛,让参加不同岗位实践的同学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提交主办方,供其参考。主办方可从中得到启发,吸取有益的建议,弥补存在的漏洞,从而更好的进行合作,使主办方、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实现“共生”。由此可见,实践过程就是通过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极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的交往活动,以实现学生社会化的过程。

(三)体验―生活性,为交往行为提供了交往环境

哈贝马斯认为整个世界存在自然客观世界、社会交往的社会世界和情感意志的主观世界三个世界。这三个世界应当与生活世界融为一个整体,所有进行交往的主体始终是在生活世界中相互理解的。也就是说生活世界是行为主体交往和理解的前提,因为人的概念本身已经蕴涵了社会的存在,社会性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都是要被呈现出来的事实。循着这一逻辑,哈贝马斯提出了以交往进化为核心的发展理论。他认为,只有社会性主体才能从事学习,因而学习不是孤立的纯粹的个人行为。主体必须进人生活世界的符号化结构,走进交往系统,融人到文化氛围中去,在社会中学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理性结构。哈贝马斯的理论与我们在的实践不谋而合,实习安排就是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主观世界,即所感受到的情感,接触到的社会世界,以及与客观世界一起融人到生活世界中。我们的实践过程,就是让学生感受工作中真实的一面,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促使他们对工作的认同,让他们树立对工作的信心;同时,在这种模式中,通过真实的专业参与,在过程中验证自己知识的真实性,理解自己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的联系,从而逐步认识世界,给自己明确的定位,了解人生的意义。从而“同时论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

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的论文 篇2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普遍感到难以应对, 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观念误区, 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事情, 与基础教育无关, 基础教育只是落实“双基”, 解决升学问题;二是目标不清, 什么样的学生才具有创新潜质, 学生培养到何种程度才称得上创新人才, 没有大致统一的标准;三是途径不明, 学校课程的开设与创新教学、管理方式明显不足;四是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较低;五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整体规划和幼小中协同培养未能形成, 呈散发状态, 以个别学生培养为主。

基于此, 武汉市江岸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把“创新人才培养”确定为中心工作, 申报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高素质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和谐教育发展性研究》, 并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研究与实验。笔者仅就区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与体会进行赘述。

一、和谐教育环境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土壤

武汉市江岸区作为中国教育学会首批教育改革实验区, 从“八五”一直到“十二五”, 坚持开展“和谐教育研究与实验”。整体说来, 和谐教育是针对学校教育内部运作系统以及与外部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进行研究, 教育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教育内容上重智轻德、忽视体美, 诸育关系不和谐;教学方法上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师与生、教与学关系不和谐;教育途径上重课内轻课外、重学校教育忽视家庭与社会教育, 相互之间关系的不和谐;等等。[1]具体而言, 每个研究阶段, 又有各自的主题, 如:“八五”“九五”期间的“和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十五”期间的“新时期区域性学校德育体系构建与运作研究”;“十一五”期间的“和谐教育多领域拓展性研究 (和谐课堂、和谐校园文化、和谐教育特色研究) ”, 等等。经过23年多全方位探索与实践, 基本形成区域和谐教育的大环境: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一致、时空衔接、功能互补的整体优化的大教育;协调统一了主导与主体、知识与能力、个性与心理、素质与特长、教与学等教育要素的关系;把握好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可变性、差异性、多样性特征, 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建立了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教学相长、协力合作的师生关系。这种尊重主体、宽松和谐、合力教育的大环境, 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十二五”期间, 为了进一步破除少数学校不自觉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桎梏, 彻底改变工厂化的机械式人才培养模式, 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载体, 让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实践、乐于探究, 武汉市江岸区确立了“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基的行动研究”。该项研究认为, 创新人才不仅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联想思维、直觉思维、批判思维等智力特征, 而且还必须具有探究兴趣与习惯、良好的独立性与合作性、善于学习与奉献的良好个性和强烈的责任心、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等非智力特征。结合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和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 将区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习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且构建了“区域项目整体设计、幼小中一体化培养、学校自主个性化培养、区域项目统一评估”的创新人才项目化培养模式。

(一) 区域项目整体设计

江岸区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按创新人才培养所涉及的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队伍、教育管理、教育环境等领域, 将“创新人才培养”细化为37个行动项目, 然后, 江岸区教育局依据不同类型分别下达给相应的职能科室和二级单位。譬如, 制度建设方面, 组干科承担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研究项目”和“创新型校长培养项目”, 拟构建开放、民主、多元的教育制度环境;课程建设方面, 中教科承担了“多样化创新校本课程开发项目”, 拟提供学生可选择的多种学习途径;实践活动方面, 初教科承担了“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项目”, 拟通过活动的开展, 培养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学校特色方面, 青少年科技中心承担了“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项目”, 力图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有人事科承担的“教师创新素质培养项目”, 中小学教研室的“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研究项目”, 体卫艺站的“体音美特长生培养项目”, 电教馆的“创新教育技术开发与实践项目”, 教科所的“创新人才遴选要素研究项目”, 等等。接着, 职能科室和二级单位根据自己的项目实际, 结合学校特色, 再将项目分解给区属中小学、幼儿园。这样, 区局、科室、学校三级项目联动机制形成, 行动主体、内容也得以落实。

(二) 幼小中一体化培养

为了便于区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每个项目实施过程中, 均建立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培养单元。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区域统一确定了各学段的培养重点:幼儿园重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小学重在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初中重在养成学生探究的习惯, 高中重在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同时, 区域对各实验学校进行联盟式管理, 各联盟校合力探索幼、小、初、高学段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点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与阶段性的内在联系, 共享教育资源, 交流培养策略, 寻求培养途径、方法与培养目标的协调一致, 使之形成以强带弱、互助共赢的局面。

(三) 学校自主个性化培养

学校是项目实施的底层主体, 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学校。学校培养的途径与方式虽然多种多样, 但必须遵循区域设定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开辟多种渠道、鼓励个性创新”的总体原则, 必须以提高所有学生的创新素养为目的。江岸区义务段有17所素质特色学校, 高中段有5所特色高中, 特色学校独特的学校文化和个性化培养模式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多可能。譬如, 育才中学的“生活德育”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育才实验小学的“智慧课堂”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澳门路小学的“科技课程”张开了学生想象的翅膀, 武汉六中的“小小发明”释放了学生的创造天赋, 堤角幼儿园的“亲亲大自然”拓展了幼儿的多彩好奇, 等等。江岸区还在全区小学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 设定每周四为“综合实践活动日”, 利用半天的时间开展活动。这一天, 成了孩子们十分期盼的日子。各小学的实践活动异彩纷呈:有玩转飞叠杯的, 有粘贴撕纸画的, 有制作走马灯的, 有手绘青花瓷的, 还有“阳光剧团”演出的……五彩斑斓的活动中, 学生的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 区域项目统一评估

江岸区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着手研制《江岸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过程评价标准 (试行) 》和《江岸区创新人才鉴别标准 (试行) 》, 其中, 《江岸区创新人才鉴别标准 (试行) 》从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潜力”“学习内驱力”“兴趣与好奇心”“交往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学科特长”等11个维度设置一级目标, 接着将一级目标再分解为42个二级子目标, 整体构架学生创新素质的要素。[2]然后, 由教育专家、家长和社会人士组成的创新人才评审委员会, 对37个项目逐一进行过程与结果的评审, 评审采用定性与量性相结合的方式, 注重多元评价, 关注特殊才能。同时, 开展江岸区创新人才培养年度奖励活动, 设立“育人模式创新奖”、“创新人才培养园丁奖”和“创新人才成才奖”, 奖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三、创新人才培养取得的初步成效

历时两年多的区域创新人才培养, 在多方的努力下,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第一, 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如, 在科技创新方面, 学生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0余项, 其中, 武汉六中学生150项专利作为优秀专利被武汉发明协会收录到《武汉发明创新专利集》。

第二, 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创新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如, 刘莉娅老师的《玩转飞叠杯》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赛一等奖;朱虹老师荣获“全国科技教育骨干教师”称号, 编著出版了《技术设计与发明创造》《防灾与救护》《创新能力培训》等校本教材, 她有自己的工作室, 带了30多名徒弟, 为区域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教师。

第三, 建设了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如, 江岸区澳门路小学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教育示范校”“全国创造力培养示范校”等称号;武汉市培英中学专注于“扬长教育”实践, 学校“社团超市”被多家媒体报道。

第四, 区域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出台《江岸区教育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管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制度文件, 探索出了项目化的培养模式, 建立了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协同机制和长效机制。

四、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启示

第一, 和谐教育的大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极为有利。学校、家庭、社会整体优化的大教育有利于区域统筹, 形成合力;协调统一教育要素的关系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尊重主体、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创新潜能;和谐管理的文化有益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

第二, 牢固树立“面向全体, 关注差异”的指导思想。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全体, 一方面, 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创新的体验, 享受创新的乐趣, 生成创新的智慧;另一方面, 只有全体学生参与其中, 才能关注到差异, 筛选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对象, 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

第三, 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创新载体十分重要。创新型学生是多种多样的, 他们的能力不仅是实际表现出来的, 而且可能是潜在的;在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环境中, 能力的表现或发展也不尽相同。发展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可能不会表现出突出的能力, 甚至可能是学习不良或捣蛋的。因此, 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创新载体十分必要, 能够让他们在适合的平台上自由地发展特长。

第四, 注重长时跟踪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不能一蹴而就, 一个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往往需要从幼儿园到高中, 到大学不间断地跟踪培养。其实, 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就是基础教育阶段, 能够较好地完成幼小中一体化培养, 也是十分不易的。

参考文献

[1]袁晓松.和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23-27.

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的论文 篇3

关键词:和谐学兵 培训教育管理模式 实践

参军之后部分士兵要从事高技术岗位,所以需要进行特殊的技术培训和理论学习,培训学习过程中,其被称为学兵,现阶段针对学兵开展了海军舰艇潜艇专业、二炮导弹专业等,在体制编制调整后学兵的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要保证学兵培训教育的质量,需要创建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

一、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某练大队顺应军队形式进行体制编制调整后,培养人员的构成更加复杂、教育培训的任务更加多样、具体教育培训的内容范围也明显扩大,要实现普通学兵管理、高知识储备的博士管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前沿军事理论培训等多方面的兼顾,使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满足不同方面的实际需求,推动军队整体的发展,是某练大队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创建的目的。现阶段,某练大队实施的培训教育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计划管理模式、运行管理模式、质量管理模式和学兵管理模式,要实现和谐学兵的培训目的,需要将以上管理模式结合目前学兵的构成特点有机结合。

二、创建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

1.将办学层次与发展方向相统一

现阶段,练大队一方面面临着培训学兵数量快速提升对培训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一方面需要承担起研究军队前科研技术的职责,为保证两方面的均衡,练大队不仅要结合实际需要扩大办学规模,使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满足军队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要结合学兵在层次、种类等方面的实际差异,以提升教育培训管理的质量为出发点,开展分层次的培训教育,将办学层次和发展方向相统一。所以,在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创建的过程中应解决具体的分班问题,具体的分班过程可以结合练大队具体的条件进行,但必须遵循科学合理、便于管理、对发挥练大队管理教育培训优势具有积极作用的原则,实践证明,理论教学的班级学兵数量在200人以下为宜;实践技能教学班学兵数量在50人以下为宜,以此保证教学的开出率和通过率,在分层次教学的同时强调发展方向,这要求分层次教学在内容和培训教育管理效果方面具有一致性,所以练大队在教育培训管理的过程中应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和试讲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使学兵培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在培训教育管理活动实施前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方案,通常情况下其在培训教育管理活动开展前1个月完成,但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应对教育培训的教案、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标准、教学时间等进行明确和准备。集体试讲通常在集体备课后完成,通过集体试讲使教学教育培训的教案、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标准、教学时间等实现统一,确定明确的发展方向,使培训教育管理活动为发展服务。

2.将科学管理与优质服务相统一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分层决策实现科学管理,而管理需要相关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等作为具体开展的依据和标准,服务作为推动人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要动力,以高质量的管理为基础,但又为高质量的管理实现提供条件,所以在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中要注重管理与服务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实现两者的统一。所以,在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创建的过程中既要建立基本教学制度、长效机制等,又要对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进行全程跟踪和有针对性的重点控制,练大队的相关领导和教学督导专家等深入一线,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和服务氛围,使管理工作可以有序的开展,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虽然强调学兵队建制管理,但应与仔细管理、课余活动管理等有所区别,这是学兵“学性”和“兵性”双重身份所决定。在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学兵的角色作用,通过为学兵赋予不同的角色,使其在管理、服务实践中对管理的方法、技能等产生较全面的认识,这也是学兵培训教育管理的重要方面。

3.将前沿研究与浅层教学相统一

培训教育与科研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科研活动的不断深入,对提升教育培训的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而教育培训水平的提升,又为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动力,在练大队要实现两者的均衡,一方面,需要建立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另一方面,又需要推动基础应用学科的快速发展,满足不同知识基础学兵的需要。这要求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的开展突破传统学历教育的模式,结合学兵培训的司机和特点,将理论和使用的技能相结合,如某练大队在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探索的过程中,在原有的集体备课和集体试讲的基础上进行了教案审查和相互试听,使教育培训相关人员和科研人员的经验、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可以相互借鉴,这对推动前沿研究和浅层教学的统一具有积极的作用。

4.将党委集体领导与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相统一

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的核心主体是党委集体领导,一方面,要对教学训练相关的各项工作进行组织协调,保证其全面有序的开展。另一方面,要对培训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推动其全面、稳定的落实,但在学兵培训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工作开展,使学兵在接受教育培训管理的同时对党委集体领导的思想、态度等产生较全面的认知,进而对个人的行为进行指导,所以需要实现党委集体领导与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相统一。这对培训教育管理工作实施计划、方针、标准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确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时应结合党委集体领导对不同阶段学兵教育培训的要求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逐步开展相关工作,使学兵在掌握相关技能的同时,在思想上与党委集体领导保持高度一致。

5.将传统经验带兵与创新带兵模式相统一

在练大队培训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会总结大量的经验,如主动量丑拉近距离、巧激新兵兴奋点、爱心巧解新兵心结等,对提升教育培训管理的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学兵特点的变化、带兵经验的不符按积累,对创新带兵模式的需求越来越高,练大队在带兵的过程中需要在原有带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使学兵在短时间内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新途径,如依据条令正规化管理、请部队领导来队联动管、让家长参与亲情管的联管共育管理模式等,这要求练大队在培训教育管理模式工作开展前,积极与各军区训练大队沟通联系,组织专业人员到部队实地学习考察,了解新兵特点和管理要求,为开展针对性管理打下基础,在培训教育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邀请学兵所在单位的领导来大队对学兵进行集中教育,与学兵原单位进行联动教育管理。同时,他们还利用家长来队的时机进行教育管理,以此保证学兵练大队快速走上正规化建设轨道。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学兵的培训质量直接关系到军队整体的发展状态,现阶段在学兵培训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创建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并结合学兵培训的特点展开实践,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不断的深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邓运平,穆文鹏.创建和谐学兵培训管理模式要努力实现“四个和谐统一”[J].汽车运用,2013,(06):21.

[2]王蕾,欧阳维真.注重军校学兵健康人格的培养[J].西南军医,2014,(04):466-467.

和谐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 篇4

当今的大学已经成为了一个知识性人才聚集的重要教育基地。大学教育与管理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推动地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因而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来为莘莘学子构建一个和谐的大学校园成为教育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有效的管理能够带来机制高效有序的运转,同理有效的教育管理也能够让大学校园变得更为井井有条。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管理经验在本文中分析了具体的和谐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教育管理

大学是一个社会知识性人才的主流培养基地。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大学的教育管理首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培养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从大的方面来看,大学的以人为本教育管理应当将“人”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注重人的价值,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个人人格、高尚的个人素质以及专业的知识技能,从里到外将对一个学生进行全面性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发掘到自我价值,也能更好的为社会贡献自身的力量;从小的方面看,学校在具体的教育管理中应当更好的考虑到学生实际的生活学习状况,制定出最适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例规范,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制度完备的环境下充分的发展自我。

二、加强品格道德方面的建设

在培养大学生时,首先应当注意到不仅仅是对于学生专业技能以及个人能力方面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一个人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所认可,才能发挥自身更好的去建设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说,道德品格树立的重要性也在与此,高学历人才在社会发展方面相较于其他人更容易做出突出的影响。因而加强道德品格的培养是我们在进行大学教育管理中不得或缺的一块内容。具体来看,道德品格的培养应当渗透在老师日常的教学中,老师自身的言传身教,大学本身的文化内涵以及规范树立下的需要学生遵守的条款。通过这些不同方面的规范来让学生在日常校园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板块中重点谈论的问题。同样在大学校园中,安全维护也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只有在充分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开展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时,首先校方的领导要对安全问题竖起充分的重视,可以通过引进安全讲座或是要求老师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同时还可以鼓励在校内张贴安全宣传标语;其次,校园内应当建立起完善的预警系统,可以尽最大程度排查安全问题,从而起到有效维护校内安全的目的;最后,校园内部还应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的主体不仅包括学生也应当包括老师,有序的由上而下的完善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让全校师生就安全问题都能引起充分的重视同时具体到如何维护自身的安全,做好安全保障措施。

四、营造充满活力的大学环境

大学是青年一代学习和生活的大环境,由于受到活动主体的影响,大学内部的环境也应当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生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下也更加容易塑造充满活力的个人人格,这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及日常的学习生活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充满活力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就是学术氛围的营造,一方面学生进行日常的上课,另一方面管理者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例如专业竞赛等活动;其次,教育管理者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其他不同类型的活动,例如志愿者活动或是一些娱乐方面的活动,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管理是一门艺术。想要做好管理工作,大学教育管理工作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做好管理工作对于大学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其次,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从完善大学校园的软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来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既做到发展自身又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的论文 篇5

长期以来,我国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对独立,互不干涉不能很好的和谐发展,导致基础教育阶段部分学困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专长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扼制了他们的发展,从而使他们产生厌学以致辍学,等造成使具有开发潜能的职业教育对象流失。实践证明,走“2+1+2”之路是能解决此问题的很好途经。

**县是中国教育学会的教育改革实验区,除总课题外我们就承担了这项《农村中学实施分流教育促进控辍保学》国家级重点课题。农村中学实施分流教育,走“2+1+2”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尝试,是促进职业教育创建普教与和谐发展,是全面落实控辍保学,逐步实现九年义务教育零辍学目标的需要,是培养初中生职业和创业意识,促使他们主动适应社会就业、创业的需要。为此,我们于2005年3月申请立项了中国“十一五”规划的这一重点课题。

一、现状思考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流失比较严重。追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农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主要是学生不愿意上学,这些孩子往往都是学习成绩差,对所学的内容既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一心想离开学校,打工挣钱。有的学生在家长传统思想影响下,无可奈何地坚持上完初中,有的学生怕在社会上吃苦,在学校熬天度日。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坐在同学们之间,他们有的面无表情、双眼呆滞,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上课睡觉,这样的学习显然是毫无效果。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因势利导,从构建和谐教育做起。一是在教育过程中着力追求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和谐。要按照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和爱好因势利导,从学生现实的认知特点、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出发,使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全力,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相适应,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二是在教育过程中体现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同步和谐”教育节奏是指教育的影响力量呈现出来的有规律的强弱、疏密、急缓变化的教育现象。学生发展的节律是指学生身心发展过程所呈现出来的发展速度与方式的规律性变化。只有在教育节奏和学生发展的上达到“同步和谐”时,才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否则,当教育的节奏超过学生发展的节律时,会造成学生身心负荷过重,他们难以接受,这样的教育将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当教育节奏落后于学生的发展节律时,教育就会很难发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功能。三是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学生在完成初级中等教育学业之后,既可以继续升高中接受普通文化课的教育,然后继续升大学;也可以离校,步入社会,就业谋生。据有关报道,全国农村每年初中毕业生中升入普通高中的只占毕业生三分之一左右,很大一部分初中毕业生要通过职业教育的系统培养或短期培训转移到城镇,或者直接外出打工,在全国范围的农村劳动力大转移中,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相应的就业意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取得相应的就业合格证,是很难找到满意工作的。如何帮助大量的青少年在离校前较系统的完成养成教育,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奠定他们步入社会进行创业的基础,也就成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改革实验区“以创业为导向的现代农村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下实施分流教育模式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理论与探索

围绕我们的课题设计,我们在理论与方法上作了如下探讨:

1、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先以普通初中为主,以升学教育为主,以职业教育为辅的单一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代之以教育结构的多样化,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根据农村实际,实践“2+1+2”初中、中专连读式分流教育模式,第一个“2”是完成初中两年基本课程,“1”是初中与中专联办一年,最后一个“2”是完成中专的两年专业学习。

2、初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农村4亿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6.2年,大多数仍沿用古老的耕作技术,其中约有1.5亿潜在剩余劳动力待开发,每年还有1000万的新增劳动力,城市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800万,还要接纳来自农村的几百万劳动力。农村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对农村学生进行分流教育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

3、**教改实验区的总课题是以创业为导向的农村素质教育,重在从学生兴趣、爱好及自身特长出发,围绕农村和城镇经济建设人才的需求,从小学抓起,初中进行分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创业理念、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驾驭创业风险的“四创”能力。我国目前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绝大部分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劳动。要想真正实现控辍保学,一方面要为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另一方面要对绝大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开设一些工、农业实用技术课,比学文化课更有利于他们

今后的谋生。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自选中专技校,自选专业,使绝大部分所谓的“差生”能愿学、乐学,不想离开校门,须从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理念、创业能力做起,需要坚持走“2+1+2”实践中专连读之路。

三、方法与实践

农村学校要走出困境,控制流失,在育人方式上,要结合农村实际,大胆创新,树立全新的育人观,为

使中学生学习有奔头、有目标,我们研究确定了凸显农村特色的“三三三”素质教育模式,即小学开展“三习”教育,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品行习惯、学习习惯是不好的初中落实“三维”教育,即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学生之间开展帮学活动高中抓好“三新”教育,即教学倡导新理念、新方法、新成果。“三三三”教育的实施,使学校教育出现了生机,实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都学习成功。此外,从2005年开始先后组织校长到20余所中专技校考察,最后选定办学实力强、真正能够让学生学到一门技术、对口选择一份好工作的青岛海龙职业学校、河北银行学校、德州走四方技校、邯郸理工学校竺7所学校签定了协议,实施“2+1+2”初中、中专连读,并着手与青岛海龙职业学校联手建立“2+1+2”项目的全国合作平台,进行实验扩展研究。同时,在教育辅助措施上进行了如下改革:

1、更新育人目标

学校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按照“知识够用,技能过硬”的培养目标,小学阶段以“5+1”,即五天文化学习时间,一天或一晌特长培养时间的方式,按兴趣爱好进行特长培养;实践阶段可采取一年级找寻创业平台,二年级分层次教学,三年级分流培养,以解决不同基础、不同创业方向的学生需求。

2、创新育人模式

基础教育改革从根本上说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改革那些传统的育人模式,在农村要培养适合农村发展和城市创业的复合型人才,重组教育资源,使学校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对升学无望的学生,侧重于应用技能的培养,不强调学生浓厚的知识功底,积极实行“按需培养”、“定向培养”的多元化培养方式,把学习与就业、实习与创业有机结合起来,以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益,使学校真正成为“升学能求知,务农能致富、入城能创业”的摇篮。在小学阶段强推习惯养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中学阶段配备专兼职职业咨询员,中小学全面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建设,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各种机会。

3、突出办学特色

坚持“课程设置多样性,培养目标应用性,教学方法实践性”的“四性”办学思路,把培养人才定位在服务农村,面向城市。初中在分流后要和连读学校共同抓住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机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设什么专业。通过多方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和实习基础,适应市场,提供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竞争能力。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上做文章,分析初三毕业生的流向动态,不断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铸就品牌,打造特色。

四、成果与分析

**县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的全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以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和对农村学生负责的态度,从控辍保学出发,通过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旨在发展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和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教育,分层发展,分类促进,对所有的学生负责,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就业、创业打好基础。我们首先以马连固中学、河南疃中学、白寨中学、封台中学等6所学校为实验基地,探索两条腿走路“双向”培养模式,即一方面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升学为目标,接受普通教育。另一方面,对升学无望的学生,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从初中开始实施“2+1+2”初中中专连读培养模式,主要过程为:在现有初中接受初

一、初二两年教育的基础上,初三上学期开始分流,分流生既是在校初中生又是中等专业院校的注册生,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此阶段,原则上不打乱原有的教学,初三开什么课学什么课,适当开设专业入门基础课,由初中与合作院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分流生初中毕业后直接到中专院校学习两年专业技能课,并进行必要的实习,毕业时学生可拿到毕业证和技术等级证,中专院校负责对口专业的安置和就业。这种模式是一种农村职业教育模式与义务教育有机结合的尝试与探索,非常富有创意,在不打乱原有的学制的基础上,很好地解决了初级中等教育与初级职业教育的接轨问题,并引起国家及各省市领导的重视,并开始尝试。目前,河北省各市县及山东省沿海地区、宁夏边远地区、云南等西部地区正在运作,我县已有1000余名学生选择参加了该学习项目,极大地控制了学生辍学。

另外,我们在课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设创业课程,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就业、创业教育不仅写在计划内,更主要的是落实在教育过程中。在**县中小学普遍开设了职业教育课,每两周一课时,小学五、六年级开设《职业与生活》,初中一年级开设《职业与社会》,高中一年级开设《职业与人生》,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使学生初步了解基本职业的特点与要求,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就业方向。从去年四月份以来,先后开发出《创业教育》、《习惯与养成》、《习惯与养成》安全与健康卷和《个性发展教育》等校本教材,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免费发放给实验班学生。同时,《“三三三”农村素质教育模式解读》、《学困生心理特点与辅导》、《理想、创业、成功》等教学辅助读物正在编写中。

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的论文 篇6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农村经济呈现多样化、融合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态势下出现的具备较高的文化、科技、经营管理、法律、思想道德和身体等方面素质, 从事农业或相关产业的职业者。

目前, 浙江省德清县农民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还具有一定差距, 具体表现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科学素养较差、接受技能培训少、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等方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也是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重要内容。

1“251”培训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结合相关部门对德清县农民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德清县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尤其是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即科技素质普遍较低, 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经营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旧薄弱等。因此, 德清县农民能否成功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关键在于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法律素质能否得到提高。毋庸置疑, 培育新型农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 构建一套有效的农民培训模式, 更是提高农民素质, 造就大批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化农民,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中之重。

德清县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 被称为杭州的后花园。一方面, 伴随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强劲态势, 大批农业企业需要技能型人才作支撑, 大量失地农民也将离开土地而转移就业;另一方面, 蓬勃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也将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 需要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 需要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此, 企业需要找寻技术人才, 农民需要学习职业技术, 需要创业新思维、新方法。德清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肩负着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发展重任, 通过与农业企业和农民的对话交流, 了解需求信息, 整理串珠成企业要人、农民要技术、中心要培训之金链。对此, 培训中心针对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 全力开展“2个深入”、加快“5项建设”、完善“1套运行机制”, 跨越传统培训误区, 破解培训工作难题, 构建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即“251”培训模式。

通过实施“251”培训, 有效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造就一批批职业农民, 着力开展新农村建设, 助推农民职业化进程。一方面让富余的农村劳动力拥有专业技术, 离土不离乡就近转移入附近的农业企业就业;另一方面让部分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会经营、会管理, 合理运用土地流转政策,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组建新型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 开展农业创业活动, 从事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2“251”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内容

2.1 积极开展“2个深入”

一是从实际出发, 深入农村对农民的需求进行调研;二是深入各种农业生产组织就用工需求进行调研, 量化需求后制订培训菜单, 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2.1.1 深入农村, 调研农民需求

据2012年德清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德清县共有491 789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46 022人, 占总人口的50.0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45 767人, 占总人口的49.97%。培训部门深入到各个乡镇、村社, 与农民面对面交流, 了解农村现状, 获取了农民缺乏专业技术知识, 渴望在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领域自主创业却又无从着手等情况。

2.1.2 深入各级农业生产组织, 进行需求调研

在深入开展农民需求调研的同时, 培训部门走进德清县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大户了解用工需求情况, 了解到农业生产组织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才, 更需要有职业道德、符合礼仪规范的高素质员工, 这为培训中心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提供了依据。

2.2 努力进行“5项建设”

“5项建设”结构如图1所示。

2.2.1 教育培训机制建设

成立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领导小组, 设立专门与农业生产组织对接和开展培训工作的机构, 建立健全有关培训的规章制度, 并在中心的努力运作下, 由政府牵头整合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

2.2.2 教育培训课程建设

积极推进教育培训课程建设, 构建科学实用的教育课程。按照“三面向” (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 和“两适应” (适应农业技术现代化, 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 的要求, 端正教育培训思想, 调整课程结构, 更新教材内容, 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努力将培训课程设置与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 让职业农民在实训中成长。课程设置的方法有:“超市式”, 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 办农民喜欢的专业班, 开出培训菜单, 让农民选择自己喜欢的培训课程;“项目式”, 即根据市场需求每年为农民引进农科教项目, 围绕农科教项目选择培训课程内容;“订单式”, 即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签订用工订单, 根据他们的技术需求, 设置培训内容等。教育培训课程涵盖了农村劳动者文化、创业、生产等多方面教育, 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

2.2.3 教育培训师资建设

为满足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师资需要, 培训部门首先采取传统的“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一方面选送专业教师去高校学习深造, 去农业企业挂职锻炼, 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强化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从农业、畜牧、水务等部门聘请专家充实培训师资队伍。其次, 根据德清的地域特色, 成立了以瓜果、茶叶种植和水产养殖专业为主的“土专家”教师团。所谓的“土专家”, 就是指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 而在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人。这些“土专家”生于农村, 长于农村, 对农村最了解, 对农村也最有感情, 他们成长于生产一线, 他们的“绝活”来自劳动实践, 对农民特别“管用”。培训部门还专门建立了由专业教师、专家及土专家等组成的培训师资库 (如图2所示) ,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师, 为各类培训提供师资保障。

2.2.4 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开展标准化县级农广校建设, 强化基础设施, 充实教学设施设备, 改善办学条件, 创建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学校。为参训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样板, 激发农民创业激情。经过多方考察, 结合德清县农业产业结构, 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创建, 初步考虑建立中高端品种的水产养殖、瓜果蔬菜种植和茶叶种植三个现代农业培训基地、教学实训基地, 为农民提供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运用能力, 推动德清县特色产业的发展。

2.2.5 教育培训互动平台建设

为了更好地为农民参与培训和转移就业提供帮助及服务, 设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网站, 在网站上专门开辟了涉农信息咨询窗口, 及时发布培训信息、企业用工信息、种养新技术等信息, 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 为企业要人才、农民要技术、中心要培训提供了三维互动空间 (如图3所示) 。

2.3 构建“1套运行机制”

形成运行机制的目的, 是为了使培训工作有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培训有市场、有平台。

2.3.1 组织领导

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及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新型农民培训管理领导小组。

2.3.2 整合资源优势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师资和设备设施优势, 统筹全县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优势, 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中心培训”的运行机制。

2.3.3 培训经费运行机制

经费保障是农民培训保障机制中的根本因素, 培训经费由政府财政承担, 培训部门根据项目经费标准进行预算, 经相关部门审核同意, 在培训项目任务完成后实行报账制。财务部门按审核标准据实报销, 及时划拨经费, 保证培训经费的按时足额发放。

2.3.4 培训质量管理机制

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的论文 篇7

关键词:创新教学 微课 机械设计 视频开发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创新教育是一种开发创新能力和创造潜力的活动,贵在传授创新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笔者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结合微课的开发与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营造创新教育的情境,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微课这一概念最早被美国高校教学的设计师提出,又被称为微型课程。我国于2010年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的教学载体,记录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在线视频教学。近年来,随着高校微课教学课程的广泛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积极钻研的思维能力。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课题,设计灵活实用的微课。比如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可以利用已经制作完成的PPT课件,将PPT导入Camtasia软件中,制作成微课视频,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巩固消化,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微课制作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微课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既起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锻炼,而且小组合作模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思维

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实践是思维的源泉与动力,只有通过实践才会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去解决问题。比如在机械设计及基础课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增加试验和设计的环节,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相对应的微课形式。

1.机械传动机构的试验

实验装置的设计模式为多种传动组合,如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组合。通过多种组合形式来完成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的学习。相应的传动环节在重难点部分均可做成微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消化教材中的重难点部分。

2.机构创意组合设计实验

该实验通过对汽车雨刮器的设计,使学生对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运动特点及结构特性等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机构组合实验部分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的作用。该部分内容可以设计成视频微课,通过录制教师讲解视频的方式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3.轮系部分的创新设计实验

学生通过拆装减速器或者拆装和拼装各个轮系,对轮系结构、类型、特点、应用及传动比的计算与自锁问题、周转轮系齿数的确定等问题,有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该类型实验可以通过录制白板(可汗模式)进行同步录制教学实验过程,从而制作成微课。

三、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职业素养

本课程可采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使职业能力获得发展,让学生在实践课程的学习中提高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PRO/E软件,将原来演示性的实验转化为设计性、创意性实验,既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各种机构的机械特征参数对机构的形状、机械性能等的影响,也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到设计的快乐。利用PRO/E软件制作带动画的PPT,将PPT导入Camtasia软件中,经过后期制作做好微课视频,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例如在讲解轴及轴上零件的固定,轴与键之间的连接关系时,利用软件操作这些零件的装配过程并制作成教学课件,从而利用微课制作软件展示PPT微课,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键连接、轴的结构、轴上零件的固定等相关知识。

总之,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通过学生课堂学习过程,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求异的创造能力。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当今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准。

和谐实践教育模式研究的论文 篇8

一、课题的提出

1、为什么研究—目的意义

对于稚嫩天真的孩子来说,小学可以说是他们迈入社会的第一驿站,而小学老师是他们人生的重要导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从小学生群体来看: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传递的价值观念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身心发育提前,尤其表现为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思想更加活跃,加之“独生子女”大多“养尊处优”,很少受到委屈、遭受挫折,容易形成执拗甚至过激的性格。因此,师生之间存在的专制、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矛盾日趋明显。

新课程改革倡导重建师生关系、师生文化,强调建立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的。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不是凭借制度的力量,而是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知识的建构中自然形成的,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与根本。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在国外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体系。近年来,我国教育界理论界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理论的深化与发展。但目前国内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仍有不足。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大多进行概念分析和理论建构,只有少数研究者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析。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大多数研究还属比较抽象的认识论上的研究,对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阐述较多,很少对实践课题进行研究,也鲜有对具体情境中的师生关系如教师与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系、教师惩戒学生行为等特定师生关系进行探究。本课题研究力图不但丰富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3、课题名称中核心词相关概念界定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新课程实施中师生关系的构建”就是要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如何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交流与合作,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致力于建立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关系是生命与生命的沟通与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自由、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的教育。课题研究的对象是针对农村乡镇小学教师和学生关系进行的实践活动。

三、课题研究目标

1、转变观念,实现角色的转换,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的平台。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变,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对课程及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教师要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

2、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知识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看,学生与教师一样,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意志、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学生的伙伴,出色的导演。

3、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建立尊重、理解的师生关系。即通过评价及时得到反馈,通过评价激励师生不断地促进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

4、改变教学模式,建立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其中,教师是主导性的要素,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调控着学生学习和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主体要素,是能动的个体和接受教育的对象,师生的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的整体。只有积极的师生互动,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实现这一关系,就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当教师采取更为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互动方式,并且具有很大耐心,鼓励和赞许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必然会促进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发 展,提高教学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明确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的学习和调查研究来完成。

2、研究不同身份的教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此问题涉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两个方面。因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依赖于师生间情感的关系,依赖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研究“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从构建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构建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关系、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教学方式方法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几方面着手研究。

3、研究为学生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做些什么?主要从“小学生学习行为常规管理的培养研究”“小学生学习行为良好学习习惯”,“运用案例分析法教会学生与教师相处的实践研究”几个方面展开。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

五、课题研究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与理论学习(2014、5――2014、11)

首先开展调查问卷阶段: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活动,并利用网络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对师生间的矛盾冲突、教师的有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考察,对师生对和谐师生理解和期望进行收集,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发现成功的个案,开展课题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广大教师明确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促进教育教学的重大意义,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层次得到了转变与提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12――2015、10)。

1、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与调查,如:学生评教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心灵对话活动、情感教育师生调查等。

2、主题班会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感恩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等实践活动,以此为抓手,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总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3、开展校级交流会,根据交流结果,上好研究示范课。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11――2015、12)

成果汇总,表彰推广,撰写课题研究终结性报告。在理论学习和学生评议的基础上,开展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等座谈会,展示了教师们的“经验交流”、“论文”“案例”等科研成果,通过汇总,推广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教师的“经验交流”、“论文”“案例”和其它检查内容纳入教师考核。此阶段我们要求课题组每位教师将自己在学习与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每人上交一篇关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方面的论文和案例,并向有关刊物推荐。

六、课题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点

1、构建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构建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关系、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教学方式方法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几方面着手研究;

2、小学生学习行为常规管理的培养研究,小学生学习行为良好学习习惯,运用案例分析法教会学生与教师相处的实践研究。

特色创新之处:

从教师应该怎样做和学生应该怎样做两方面展开研究,努力探索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行为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总结论文,结题报告;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案例集;

3、教师理论学习心得、学生征文汇编;

4、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相关论文集;

5、教师寄语、学生心语汇编;

6、班会活动案例集及影像资料;

八、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的组织机构 组长:黄校长

副组长:崔鸿雁 刘晓东

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刘晓东 王久兴 教师的理论培训:刘晓东 王久兴 具体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刘晓东 王久兴

本课题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代文军 王灵红 周晓红 黄海文等 本课题研究纪实资料整理:王灵红 周晓红 隋玉花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刘晓东 王久兴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课题的研究要求管理者与实施教师具有高度的办学思想、理性思考,较高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我校重视学校整体发展,对教师培训进修,在教育教学同时,研读各类教学杂志、网上学习,每学期还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教育学习笔记等,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生特长发展。本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刘晓东毕业于大连教育学院,中学高级教师。20年来,一直从事着班主任工作,任教研组长多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曾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文章多篇,2006年参加小学语文《段篇积累与读写结合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结题;2012年7月参与国家级《小学生综合质量评价研究》立项。2009年并被认定为朝阳市骨干班主任。课题组的其他成员既有学科骨干教师,又有信息技术教师、网络管理人员等,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8人,他们业务能力好,开拓精神强,肯钻研、有耐性,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他们大多长期工作在农村基础教育第一线,能够捕捉到目前农村基础教育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其中有多数从事过课题研究,有着较强的科研和改革意识,了解学生,都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且思维敏锐、观念先进,并有充分的时间开展研究工作,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学术保证:负责人、参与者大都具有专科以上学历,都具有小学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课题负责人刘晓东是学校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参与过各级立项课题研究多次,圆满结题,研究成果获得了专家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课题组成员大都是班主任,多年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既是教学能手,又是科研骨干。他们教学改革热情高,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较深的研究潜力。他们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能够和学 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信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会更出色地完成此项课题的研究,推进学校工作的整体提升。

2.组织及时间保证:负责人和参与者把握研究方向,进行理论指导,参与实验过程及解决疑难问题,总结成果,组织推广。学校领导将全力支持,拟请专家讲学;保证每月都有集体理论学习和自主学习时间,全天开放阅览室、图书室、教师电子备课室,为开展研究提供了足够的设备资源和时间上的保证。

3.经费保证: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研究,也给予重点支持,且已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设备更新、资料订购、教师培训等。能够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九、课题研究的参考文献

1、朱全中《关于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2005年第3期

2、欧阳超《教学伦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3、陈近《这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007年第05期

4、《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漓江出版社,2008年

上一篇:占路交通组织维护方案下一篇:油类记录簿填写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