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2024-09-23

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7篇)

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1

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崔征郑成龙

(黑龙江大庆市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面对由掠夺环境型经济活动开发引起的自然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自然观的适时提出为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提供了新的发展观和思维方式。本文通过研究如何提倡建立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环境权,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环保型的生活方式和生态文明社会等,使“可持续开发”的想法现实化。克服那种仅仅把自然当作人为生产而利用支配的对象,重新强调人与自然的多样性和和谐性。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和谐

20世纪是个不寻常的时代,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文明。但是在创造辉煌的成绩的过程中潜藏的自然环境成本转移的持续蔓延和累积导致人类在付出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的同时,衍生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的危机,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调。可持续发展思想适时地提出为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提供了一种正确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协同进化。

一、可持续发展自然观的提出

1可持续发展自然观提出的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利用自然的手段和能力大大增强。文艺复兴后,由人类中心论支撑的人驾权自然的观念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再经过笛卡尔等人对自然的机械论解释,自然仅仅被当作人类主宰的对象加以利用和改造,其他自然观或是处于形而上学的层面,或是没有对自然的实际利用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没有对人驾权自然的观念形成威胁。上述认识连同人类不断膨胀的需求和科技急速发展,终于导致上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严重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冲突。2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和谐的自然观

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从广义上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系统是可持续发展建立的基础,而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可持续发展是把保护自然环境作为预定前提,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成为下一个发展阶段发展的基础,而不是相反,这一代发展,破坏了下一代可持续的条件。他比较关注自然的承受限度,但又不拘泥于这一限度,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整人类行为,遵循

自然规律去利用、调节和适应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人与自然界的演变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人是自然界的奴隶,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自然界的控制,人是被动的。第二个阶段,人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无度地向自然索取,自然界是被动的,而人却是主动的。人认识自然,是为了改造自然,抗拒自然的制约,同时也在破坏自然,破坏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第三个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不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是自然界的朋友;人不再是自然界的破坏者,而是自然界的保护者。

目前,我们正处于靠掠夺自然发家致富的工业化时代,也就是人与自然演变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在此阶段,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在时空和速率上都得到了强化和延伸。人由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并且走向极端。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类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都是以人类为中心,只看到人的利益,没有看到或忽略了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需要及其仅把自然当作人为生产而利用支配的对象。在实践活动中造成了严重的危机(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繁等等),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处于最尖锐化的阶段,人类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根据系统失稳原理,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受到非和谐因素的影响,系统就有可能出现失稳现象。但是,根据系统趋稳原理,当系统处于失稳条件下时,系统就会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使系统的稳定条件重新得到满足。

三、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内涵

1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是要保持稳定的增势。为确保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保持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持续向上的发展趋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二是要适应社会需求。经济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更新、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数量的增减,都能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满足居民的需求发展。

2人自身的合理再生产

人自身的合理再生产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之一。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口规模的合理控制。人口的增长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目前和将来的生态及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也要考虑到人口结构的合理比例和劳动力资源的供求关系,考虑到为后代选择人口增长方式留有回旋余地。二是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增强人的体魄,提高人的能力,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从而使人具备更为良好的、更为全面的自然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条件下既具备强大的创新和生产能力、又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性生物。

3居民福利水平的有效提高

一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物质资料日益丰富,能够较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建立起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具有足够强的社会保障能力;二是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三是人居环境的优美和谐。清新的空气、怡人的环境、如意的居所,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人居环境。

4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里包括了非再生性资源的有计划、节约使用;替代性资源的发掘与可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在性资源的保护;新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5生态的良性循环

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它是生态良性循环的核心,具体表现为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二是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是指构成生物生存、繁育、发展适宜环境的各种环境因子,是维持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因而是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

四、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战略途径四项建立

(1)建立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环境权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得原本是充足的资源变得日益稀缺,人们的自然权益正在逐渐被剥夺,基本的需要日益缺乏保障。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权的享有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虽然,在我国己经明确了公民环境权作为应有权利的地位,但是,公民环境权还没有能够真正成为公民的一项可以实际拥有和享有的权利。主要是因为在理论上,公民环境权的概念过于抽象。

(2)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

工业化时期“高消耗、低效益”的生产模式使人与自然环境矛盾更加尖锐化,在当今追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大背景,我们只有通过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才能够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

建立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

(3)建立环保型的生活方式

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也是造就人与自然环境矛盾加剧的一个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过高的消费追求,过度的浪费现象等方面。工业化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导致人类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超前消费”、“高消费”和“攀比消

费”等行为处处见之,不断上升的消费水平及其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使地球上的资源日益短缺。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消费方式。

(4)建立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文明社会是继传统的工业文明社会之后,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观相呼应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其基木理念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四项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其实,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是否和谐关键在于人,人是主动的,自然是被动的,因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重中之重。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关键问题来对待,坚定不移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大力发展人力资源,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是当代科技高速发展的要求,也是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内在要求。

(2)推进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调整我国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必然选择。在发展中优化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是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应从全国区域分异规律出发,充分考虑资源特征和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花大力气改变产业趋同现象,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其次应该通过信息化和清洁化等高新技术手段,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环保产业,逐步形成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进而推动发展模式从资源依赖和投资驱动为主向资源集约和创新驱动的转变。

(3)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减少和控制环境污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不断增长,人口逐渐增加,要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我们应该着重提倡清洁生产,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生态农业。

提倡清洁生产,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农业的根本问题是使植物更有效地将阳光、营养物和水转化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4)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推动公众参与环保事业

环境意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体现。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推动公众参与环保事业,要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鼓励参与等手段。教育的重点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政府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对环境保护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端正态度,摆正位置,在重大决策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 1 ]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 2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 ].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 3 ]宋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A ].载于陈复.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C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

[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 5]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中国环境报, 2004, 04, 06。

[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1。

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2

城市化进程及工业发展的加快, 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水泥林立, 天空日益变得灰黄, 空气的污染程度每每亮起黄灯, 国家对绿色环保开始逐渐重视。我国的环保事业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发展迅速。通过环境法的制定和完善, 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得到加强, 污染治理投入稳步增加, 全国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了控制, 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但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环保工作仍处于落后阶段。

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出, 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 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合法的开采, 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 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主要体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过度开采、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几个方面, 这些污染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些污染甚至通过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形成循环, 最终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氧气、淡水、食物等生活资源, 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面对人类这个大群体, 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脆弱的状态, 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上到大气环境, 下到地下水资源污染, 都使环境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局面。究其原因, 多数在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及环保意识薄弱, 无法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为了一己之私, 肆意开发、破坏环境资源, 使其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状态, 直接打破了人与环境间的和谐关系, 对人类的发展及环境保护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不仅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甚至影响到动物的生存环境, 造成了很多稀缺物种濒临灭绝的窘境。

3 坚持绿色环保理念, 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措施

3.1 倡导低碳生活

在整个低碳生活中, 主要倡导“节能减排”, 即通过改变人们往常的生活模式及消费习惯, 一点一滴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及环境恶化的趋势。新一期的中国国家地理介绍, 水母爆发也是因为人类社会对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造成地球的温室效应, 使全球气候变暖, 溶解于海水中的二氧化碳造成了海水酸化, 导致珊瑚礁的破坏和贝壳类海洋生物的减少, 温室效应甚至影响了北极熊的生存,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物种也会因为人类的作为而灭绝, 种种自然现象表明低碳生活已经到了必须要执行的阶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主要应从节电、节水等几个生活细节出发, 减少用量并减少光污染及合理的污水排放及回收再利用。

3.2 坚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在坚持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过程中, 首先,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率应保持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之内。人类在开采这些资源时, 应结合着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率, 科学、合理的安排开采时间、开采量, 在保证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其次, 在开采完后,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完善, 避免再生资源出现枯竭局面。

3.3 加强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

首先, 相关部门应加强废旧物品的回收, 同时宣传回收的重要性, 将其集中处理, 在避免分散污染的同时, 减少回收利用成本。在美国及日本卓有成效的垃圾分类回收就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再利用的例子, 我国对这方面也非常重视。其次, 在整个废旧物品的利用技术中, 我国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仍处于薄弱环节。在影响废旧物品利用率的同时, 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回收利用成本, 甚至呈现出“得不偿失”的利用局面。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在现有的基础上, 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回收利用技术。

3.4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 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环保工作要想取得较好的成果, 非一朝一夕, 也不是某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配合。这就要求环保部门能够有效动员人民群众, 使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在其动员的过程中, 首先, 加大宣传, 使人们在现有的基础上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栏、学校宣传栏、电视、报纸、网络等多个途径开展;并可在固定时间内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及趣味问答, 而且环保意识应该从基础抓起, 在学校里应该让学生共同参与, 只有这种意识深入民心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其次, 环保部门作为一切环保活动的组织者与策划者, 在整个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

4 总结

综上所述,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 针对环境保护与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其核心理念在于以绿色环保为核心, 在现有的基础上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 还能将资源的使用价值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真正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荷初)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由环境引起的问题在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 还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空间, 如何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则成为当前人们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 本文针对坚持绿色环保理念, 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这一问题, 做以下论述。

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3

摘要: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对社会的科技、经济以及自然界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其中在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尤为突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

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对社会的科技、经济以及自然界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在如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尤为突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探讨与思考。高技术产业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但高技术产业发展也可能导致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任务。

一、高技术产业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以及“五个统筹”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高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先进性、高增值性、高活力性、高渗透性、低消耗性等特点,在落实“五个统筹”中居于先导地位,尤其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更是举足轻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中国产业从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全球公平、持续、共同发展的伟大战略,它提出既要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又要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优化;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统一,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如何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人类和科学的历史表明:人类只有依靠科技的力晟才能确保全球性、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人口、资源、能源、环境与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朝着合理的方向演化,科技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第一推动力。在未来。人类只有更加依赖科学文明、技术文明。才能创建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模式,从而导致区域的和世代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只有以人口为中心做出战略性思考,努力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智力水平,才能使得资源、能源、环境与发展所构成的系统实现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始终要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对于发展的强力约束,打破此约束的动力和潜力来自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应该成为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从世界整体发展态势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和市场化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关键,在中国,依靠科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依靠科技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巨大压力,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国目前的国情是:人口数量大、素质偏低、人均资源不足。资源总量看,中国虽为资源大国,但按人口平均后就变成了资源小国。如人均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草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6和113;人均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和112。生态失衡日渐突出,工业化水平不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应沿袭欧、美、日等国工业化的传统道路,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必须放弃追求物质资源高消耗、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直接导向知识信息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使得中国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显得十分重要。

要大力发展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如以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信息产业,可使消耗减少,污染降低。新材料的发展使资源短缺得以缓解。再生能源新技术有可能使人类得到清洁的、取之不尽的新型能源等等。遥测遥感技术、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监测、分析、利用、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生物工程新技术为合理开发生物资源。解决粮食问题,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而实现生产生态化对于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也至关重要。

三、高技术产业自身良性发展的需要

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在长期发展中存在的自然日益恶化的现象与自然的矛盾,反而使其愈演愈烈。不仅如人口激增、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短缺、土壤退化、物种锐减等问题日益尖锐,而且还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污染。如电子垃圾基因污染电磁辐射等。

据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报废的传统旧家电,手机、电脑、打印机等其他新兴电子产品的报废率也在逐年提升。国家环保局的有关专家警告称。如果这些电子垃圾得不到妥善的专业处理,其中所包含的大量金属和无法降解的化学元素将对环境造成难以估计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基因污染现在也不容忽视,美国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随着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传统农作物受到了基因污染的威胁,这对人类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中国科学院的沈孝宙教授提醒中国的基因工程研究者注意基因污染。他说,基因污染将是21世纪最严重的污染之一,因为它威胁到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生物基因库。

电磁污染更是无处不在。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中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

因此高技术产业首先必须解决好自身的污染问题,否则将成为环境的罪魁祸首,而且将严重阻碍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任务。是高技术产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

四、高技术产业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以信息革命、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等为龙头的新技术革命,给科技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胜利实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如以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信息产业,使消耗减少,污染得以治理。新材料的发展使资源短缺得以缓解。再生能源新技术一旦完善起来,人类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新型能源。大大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电子计算机遥测遥感技术,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监测、分析、利用、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生物工程新技术为合理开发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解决粮食问题,可以减少对消耗土地和污染剧增的压力。实现生产生态化对于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以保持生物圈动态平衡为出发点,制定新的技术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生态论证,停止或限制使用那些破坏生物圈功能的技术。另一方面建立诸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经济等科研体系,使科学技术生态化。

解决人类的困境,科学技术是关键,它不仅渗透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通过科学管理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组合。引起劳动方式的变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4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两个体现新的发展观的重要历史文件,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和体制保障,也对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和环境资源法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时代赋予环境资源法的历史使命

自第一次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尝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能源危机的苦果,而酿成这种苦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没有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干了许多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蠢事。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时期”,盲目推行毁林毁草开荒、围湖围海造田和打虎灭雀等征服大自然的运动,在“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唯意志论的支配下,搞什么“开荒开到山顶,种田种到湖底”和“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近几十年来,尽管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退田还林还草,治沙治水治山,但由于欠账过多、积重难返、治理污染艰难和恢复生态缓慢,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恶化的趋势。实践和教训使人们认识到,谁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谁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自然生态失衡即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只有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不断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前提和影响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马克思把“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确定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和“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人与自然的作用“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2]马克思在《一八八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自然关系总和的统一,“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人类整个进步”及“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更”,即他心目中所追求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4] 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的和谐这两个方面。

目前,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和和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4月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著名报告,同年秋天由联合国第42届大会审议并接受。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5]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6]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以环境为基础的发展,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环境系统维持最和谐的关系,认为只有当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时,可持续发展才能变成现实。《我们共同的未来》在其第二章“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中指出:“从广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7]

李瑞环同志认为:“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在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调整发展的模式,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8]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9]他在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环境保护的领导者和见证人,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在香港城市大学发表演讲时将当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称为绿色革命,强调这种绿色变革“是一种从物质生产方式到政治、法律及社会文化观念的整体转变,是一种‘大转变’,需要采取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大战略’”:“从政治、法律和道德上看,要把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爱护纳入到政治、法律和道德体系中,把生命和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与‘人’一样公正、公平对待的‘主体’,同自然平等相处,崇尚简朴的生活和有节制的物质消费,人类的需求不能超越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10]2002年8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强调,中国将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2003年10月,胡锦涛在三中全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和谐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发展。这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共同任务。

目前,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生活和重要目标;各有关行业都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努力,各有关学科正在努力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理论指导。环境资源法是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法律保障,应该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环境资源法学工作者应该为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伟大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因此,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伟大时代和实践对环境资源法提出的要求。

二、环境资源法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它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环境资源法十分有效。环境资源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是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基本标志,也是环境资源法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和公益性的基础。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调整和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包括环境资源法在内的法

的共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环境资源法的特性。从具体的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关系、目的与手段关系;从总体上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这一独立的法律部门产生的基本原因、发展的决定因素、长期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环境资源法的主导方面、本质方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是为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需要,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途径和手段。

所谓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是指作为主体的环境资源法律影响、改变、协调(包括建立、产生、确认、赋与、作用、控制、改进、改善、消灭等)特定对象(包括人、人的行为、状态、关系、事项、工作和秩序等)的活动。在这里,主体是环境资源法。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所发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所谓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环境资源法通过其制定和实施,影响、改变、协调(包括建立、产生、确认、赋与、作用、控制、改进、改善、消灭等)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是从法的运作方面描述法的实现、法在生活中如何起作用的一个范畴。

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原因或理由是因为环境资源法律是人们的环境行为的行为规则。行为科学认为,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作用下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法律中的人是由人的一系列行为构成的,人等于他自己的一连串行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11]行为是法律世界中最经常、最普遍、最常见的东西,是贯穿法律运行过程的一个最具活跃性、能动性的驱动器和关键因素;法之产生、存在的初始动因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化;行为是法律控制的直接对象,是法实现其价值功能的立足点;行为是法的根本内容──权利的载体。法律规范作为人的行为规范或行为规则,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规范人的行为,即法律规范规定人应该如何行动,包括禁止什么行为、限制什么行为和鼓励什么行为。所谓人的环境行为(环境资源行为的简称),是指作用或影响环境资源的各种人的行为或活动的简称,主要指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的各种活动或行为。显然,环境资源法律中的人的法律行为都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和结果(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发生联系。人们的行为既可以作用于人也可以作用于物(包括自然、环境、资源,下同);作用于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包括形成、维持和改变等,下同)人与人的关系,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除了直接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外,还可能间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作用于物的行为可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直接作用于物的行为除了直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外,还可能间接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在制定、改进并实施环境资源法的前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与此相关的人与人的关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通过制定、改进并实施环境资源法既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能调整与此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于法律的作用和功能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可以为人调整的关系这一基本性质。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由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决定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演变是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动力,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一定程度,无论当时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是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会要求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的调整范围是与日俱进的、也是可变的,在某个时期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不愿意或不能够调整的关系或对象,在另一个时期可能成为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愿意或能够调整的关系或对象。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危机的恶化,环境保护事业的发达,以及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发展,当今所有的环境资源法律或法规,都毫无例外地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一部良好的环境资源法律就是一张人与自然关系的关系网,就是一幅反映、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蓝图。另外,法律具有调整、保护、教育、指引和评价功能,法律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法的作用或功能。随着法律的发展和演变,法律的目的、任务、作用和功能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法律具有越来越广泛的任务、作用和功能。环境资源法的作用和功能之一,就是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就是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学与整个环境科学一样,都认为人可以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或调整的方式、途径或工具、手段可以多种多样,而法律只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

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又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还因为在环境资源工作或环境保护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有你无我的关系,而是一种共存、互容、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人为活动都可能同时产生这两种关系。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12] 恩格斯在批判那种“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主义历史观时指出:“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13]“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了”。[1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15]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当代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调整(包括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类随意污染、破坏、浪费、掠夺自然环境资源)调整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要表现为尊重、热爱、保护、改善、合理利用、可持续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环境资源法学主要研究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即法律调整机制。

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是指由环境资源法律调整主体、调整对象、调整行为(包括调整方法和调整过程)结合起来的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内在联系和运作方式的统一,主要指环境资源法律对其调整对象实施影响、实现其调整功能的运作机理和运作方式。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机制包括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方法、调整对象、调整要素和调整过程等内容。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方法是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整机制是各种调整方法的集合或整合,是对各种调整方法运作的动态反映、系统控制。

随着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的兴起

,环境资源法正在形成其富有特色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简称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狭义上仅指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所特有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机制。广义上是指环境资源法律部门所采用的各种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包括其他法律或法律部门所采用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以及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所特有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

环境资源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法律渊源的总和。环境资源法律部门包括环境资源专门法或专门法律规范,以及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有关的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简称环境资源法专门法)是环境资源法这一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的主体部分。环境资源专门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是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专门机制、主要机制、核心机制。与环境资源专门法相比较而言,其他法律或法律部门则处于次要地位,他们有关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规范数量较少、较分散、较单一。研究阐明并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法的特有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是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研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化”是原苏联学者创用的一个词,原意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之中,用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根据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具体情况,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环境资源法调整机制特别是生态化调整机制,是区别于传统法律调整机制的、具有特色的、环境资源法所特有的调整机制。它是对传统法律目的、法律价值、法律调整方法、法律关系、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原则和法律责任的绿化或生态化。它以环境正义、环境公平、环境民主、环境效益、环境安全和生态秩序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明确主体人和客体自然之间的法定关系、赋予人和非人物种的特定法律地位为特色途径,主要采用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方式(强调政府行政组织、营利性企业组织和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协调和结合,提倡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达到保护人和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资源和可持发展经济、社会,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目的。生态化调整机制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而由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新创立的调整方法和机制;二是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以及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而由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将其他法律部门的传统调整方法和机制予以绿化或生态化(指用生态观点、环境观点进行改造、完善),而新创立的调整方法和机制。运用生态化方法,目前环境资源法已经形成一整套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或法律措施和法律制度),具体来讲主要是:环境资源调查(监测、监视、勘查、普查、抽查等)机制,包括环境资源调查、监测、监视、勘查、普查、抽查等制度;环境资源信息显示(报告、统计、公告、牌示等)机制,包括环境资源信息收集、统计、报告、公告等制度;环境资源问题预防机制(包括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功能分区和预警),包括环境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环境资源功能分区和其他预防预警等制度;环境资源行为机制(对环境资源行为的禁止、许可、行政要求、行为规范等),包括对环境资源行为的禁止、许可、行政要求等制度;环境资源整治、补救机制,包括环境资源治理、恢复、补救、补偿制度;环境资源行为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包括各种激励制度、奖励制度、惩罚制度以及追究环境民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法律责任制度;环境资源行为监督管理机制,包括议会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环境资源公众参与制度等。

各国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实践证明,环境资源法不仅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可以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环境资源工作和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出发,研究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是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的主要任务。为此,必须打破包括法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不能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陈旧观点。人文社会科学应该与自然环境这一基础相协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中的综合,是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通过对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恩格斯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即:“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因此,任务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16] 站在综合自然和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马克思指出了今后科学发展的趋势,即: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7]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03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5]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柯金良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英文版,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6] 《中国环境报》,1996年7月20日第一版。

[7]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柯金良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8] 李瑞环:《关于我国绿化的几个问题》(1999年6月25日),登于《环境工作通讯》1999年8月15日第8期。

[9] 新华社北京2001年7月1日电。

[10] 曲格平:《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的发展道路》,《中国环境报》2002年11月15日。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6-17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7]《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坚持统筹发展 推进城乡一1 篇5

中共三伏潭镇委 三伏潭镇人民政府

2011年,我们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投资近6000万元的三伏潭大市场及商贸区建成投入运行,仙桃直供水已延伸到镇区,污水处理厂正常启动,完成了一大批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和部分基础设施改造,全镇整镇推进垃圾填埋和垃圾池建设大面展开,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今年,我们将按照“放大亮点、整线推进、连线成片”的思路,结合镇村实际,注重工作实效,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大规模进行集镇改造,提升以城带乡的带动力

1、做精做优主镇区。以文明创建为主线,以十大工程为载体,以生态绿化为特色,按照“规划高品位、建设出精品、管理上台阶”的总体要求,加大城镇建管力度。重点完成镇区道路连接工程、大市场续建配套工程、318国道镇区人行道及花坛升级工程、东广场、华璞广场二期建设工程、原农贸市场和工业品市场改造盘活工程、亮化工程等10大工程,向宜居宜业小城市的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2、做新做大小集镇。高标准编制夏市、毛场、丰口头3个小集镇新社区建设规划,以搬迁老市场、兴建新市场为突 1 破口,周边预留集中建房宅基地,配套建设社区服务设施,逐步形成集商贸、休闲、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社区,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社区转移。目前,丰口头新社区建设已经启动,完成房屋拆迁及场地平整,正在进行管网、桥梁施工。毛场中心社区正在制定方案。

3、做亮做美居民区。即在镇区范围内,对居民户集中区房屋立面、杆线设臵、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改造,力求一处小区一道景致,成为新农村建设亮丽的“窗口”。

二、大力度开展村庄整治,提升以点扩面的辐射力

1、办好“点”。坚持政府引导,村组督办和群众自我改造相结合,每个工作片沿主干道重点整治一个村,每个村沿村道重点整治一个组,通过重点村组的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村庄整治。

2、抓好“线”。去年,我们以夏市集镇为引爆点,大力开展以村居改造、管网配套、环境整治、绿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318国道万米绿色长廊建设,夏市集镇面貌焕然一新。今年,我们将依托绿色长廊建设的辐射带动效果,加快夏市段至留名口段沿线村庄整治,形成亮点,进一步提升绿色长廊示范作用。

3、督好“面”。在工作摆布上,不顾此失彼,坚持分类指导,整体促平衡,对经济基础好的村,坚持高标准建设,2 全方位推进,整体提升村庄形象和人居质量;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村,坚持先打基础,后续发力的原则,重点整治村容村貌。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水平整体提高。

三、进一步强化综合管理,提升以管促建的内生动力

1、规划控管。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貌原则,或“一河两岸”,或“一街两带”,或“一路两边”,凸显地方特色。严格按照规划推进。

2、机制长管。继续推行集环境卫生、沟渠清理、道路管护、树木管理为一体的“四位一体”管理机制,严格精细化管理,确保城乡建设管理得到进一步改善。

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6

一、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涉及到思想观念的更新,也包括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把握精神实质。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新的概念,专家学者的观点也很多,但至今没有权威的、完整的、系统的定~释。在市的读书会上,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内涵,主要是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城乡居民拥有平等的权利、平等的义务和平等的发展机会,使城市和农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要领会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老课题更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观。马克思早就指出,必须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恩格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的概念。斯大林把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标志。在发达国家中,许多现代学者都提出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理论观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也都证明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单是城市的,而且是城乡共同的。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和农村实现有机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达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协调发展。

2、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常规的发展过程更是城市化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互相吸收先进和健康因素、摒弃落后因素,逐步形成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的过程。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努力改革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城乡一体化的内容既是全方位的,但其核心是统筹发展。要坚决摒弃先城市后农村的传统发展理念,树立统筹城乡发展观念,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扭转了重工业轻农业偏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的财政偏向依旧没有改变;体制转轨为城市工业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农村经济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弱势产业,没有得到国家财政的足够支持,城乡差别发展的态势并没有得到扭转。只有坚持城乡统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彻底纠正城市和工业偏向的发展观念,才能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

4、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手段既是方方面面的,但关键是创新制度。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把制度创新作为前提和基础。城乡的制度分割导致了城乡社会成员权力和利益上的差异,也严重阻碍了各类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影响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如果不能消除城乡制度差异,就不可能从根本上为城乡统筹提供保障,城乡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城乡一体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就是要通过大力实施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制度改革,努力消除城乡有别的制度分割,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推进城乡一体化既要抓第一产业,更要突出产业融合,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个重点。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最终是以大量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农业现代化为基本途径的。因此,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必须把解决广大农民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基本途径,同时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最终实现转移农民、保障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根本目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和现实需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党中央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科学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经验教训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拓宽了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视野和思路。我们一定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这一重大决策的重大意义。

1、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迫切任务。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从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全局出发,认真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其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具体要求是“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居“五个统筹”之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要贯彻这一科学的发展观,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目标上,要从过去主要追求经济增长,转到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全面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环境等多方面需求;在发展任务上,要从过去主要通过一部分地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推动生产力加快发展,转到更加关注弱质产业、落后地区和困难群体,推动生产力平衡发展;在发展动力上,要从过去主要依靠资金、劳动的投入,实现经济的粗放型增长,转到更加重视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开发,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把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与加快农村建设发展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增长与加快社会发展、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把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2、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新区组建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喜人局面。去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5.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2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地区加快向中上收入地区迈进的时期,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特别是城市化加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技术创新活跃,教育和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加剧变化,出现了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贫富差别不断扩大,各种利益矛盾日趋复杂的情况。在这个时期,发展有两种前景,一是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可能出现经济停滞、社会动荡,陷入“拉美陷阱”。所谓“拉美陷阱”就是拉美一些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偏面追求GDp,忽视协调发展,以致出现债务沉重、通货膨胀、贫富两极分化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出现“经济有增长,社会无发展,大多数人不能分享现代化成果”的现象。要避免“拉美陷阱”,关键在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当前条件下,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正是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我们一定要从xx发展的历史阶段出发,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统筹谋划、统筹改革、统筹建设,并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打造“五个xx”的必然要求。根据专家的分析判断,我省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浙江城市化水平达到50.9%),城市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城乡关系、工农关系越来越密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显得更加紧迫,也更有条件。xx区是湖州中心城市的核心区,是中心城区东扩的主要建设者,是市区乃至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市委市政府也对我们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市四套班子领导来xx调研时,市委书记杨仁争同志更是对我们提出了争做“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的明确要求。对照新形势、新要求,区委一届四次全会重新梳理了我区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打造五个xx、建好六个区的目标定位。要实现这些新目标,建设好实力xx、开放xx、信用xx、生态xx、平安xx,关键是要处理好城乡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xx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一个大战略,把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城市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区等各项战略举措整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城市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

4、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农村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尚未突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农业增效难、农民就业难、农民增收难、农民维权难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落后社区、农民是弱势群体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中国农民调查》陈桂棣、春桃讲的“中国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并非危言耸听,并非杞人忧天。有一句话更令人难以忘记,“当我们拿出了今天的作家已经少有的热情与冷静,走向中国的农村时,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憾和隐痛”。我区成立以来,为解决“三农”问题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可以说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快的提高,农村的面貌也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从根本上来讲,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经济社会发展、投资消费增长、国民收入分配、人口资源环境四大失衡现象未根本扭转;增收、发展、建设、就业、就医、求学、进步、养老、减负、维权10个方面“难”的难度还在加大。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发展战略、发展机制、发展体制、发展目标和手段四大偏差仍然存在,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城镇化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致使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难,农村小康成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要求,用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努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当前以及我区实际来看,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着突破传统格局,实现新发展的良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具体体现为五个“双重制约”:一是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着观念、体制上的城市偏向和实际工作中抓“三农”的人不多,抓的力度不够的双重制约;二是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面临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的压力以及保护建设投入不足的双重制约;三是建设现代农村,改善生活质量,面临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和政策二元对待的双重制约;四是西部山区乡镇面临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和东西部乡镇联动发展不够的双重制约;五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面临农民就业能力不强和就业岗位结构性、观念性短缺的双重制约。要切实解决好这五个“双重制约”,我们既要借鉴历史经验和学习他人之长,又要顺应时代潮流,结合我区实际,更加自觉、更加全面、更大力度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总之,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科学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从xx实际出发,把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科学筹划、协调推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促进湖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7

一、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发展中的关系

由于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特殊位置, 使得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对立统一。在人类活动中, 自然地理环境随着变化, 或者在改变自然地理环境的过程中, 又改变自身, 即引起人本身的变化。

(一)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重性

所谓两重性是指:“人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生活, 人又是改变自然地理环境的力量;人在改造自然地理环境的同时依赖自然地理环境而生存;人在变革自然地理环境同时又顺应自然地理环境生存;人在控制自然条件同时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在支配自然力的同时受自然力的约束。”这样,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是在冲突中的和谐发展。

(二) 人类活动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 人类活动对于地表形态的改变。

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 把地表的物质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 或从低处到高处。这些人类的活动, 改变了地表的原有状态, 造成人为的一系列景观。

2. 人类活动对于物质循环的改变。

在人类改变物质循环的作用, 有很多方面, 其中对水的控制, 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类为了改变地表水的分布, 经过努力, 采取了两种措施, 一种是通过用储水排灌的方法, 来改变一个流域内的水平衡。第二种是通过采取大型调水工程, 来改变一个或一个以上大的水文网在水方面的平衡[2]。

3. 人类活动对于能量的改变。

对于区域的热量的收支, 往往受到的影响是其下垫面的状态。由于人类的活动, 改变了地表的状态, 也改变了地表面的反射率, 从而, 改变了区域的热量平衡。

4.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改变。

自然生态系统随着人类活动而变化。在有人类的地方, 就有人类的活动。由于人类改变原有的生态导致不平衡, 以新的平衡来进步。在人类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基础上, 得到了一定的产品数量、质量及品种。

5.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过程速率的改变。

由于人类经常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 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就被破坏了, 随着自然地理过程的不断发展, 自然地理过程的速率也随着变化。而人类活动有两个作用, 一方面、加速地球表面物质的进化、有序化。另一方面、导致和加速自然生态的无序化过程, 再一方面、人类活动加速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加速了地球的物质进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制造和使用大量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加速了地球物质的化学变化。第二、人类技术参与自然生命的过程, 加速了地球物质的生物进化。如上所述, 自然地理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到, 无论从哪一方面, 都能触动自然, 引起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与发展

(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 它有三个主要功能:

1. 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得到提供。

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 从自然地理环境得到, 其也是各种生物生存的生存条件。从自然地理环境中, 可以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可以生产谷物, 从而, 发生了经济活动。

2.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被消纳和同化。

通过生产活动, 人类把物质、能量进行转化, 提供给人类所需的产品, 同时没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而人类通过新陈代谢, 也产生了各种废弃物, 也给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而环境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生化”反应, 即环境能够自净。

3. 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

自然地理环境除了能为人类提供资源, 还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工、农业生产需要空气和水, 而人们的生活也需求他。在美的环境里, 有利于人体素质的提高, 从而, 工作更加有力, 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二) 自然地理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质量, 是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两个方面:

1. 全球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2.土地、水、人类居住区环境等。我们保护自然地理环境为了促进社会经济, 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 在自然地理环境质量得到持续发展基础上, 人类的生存得到发展。

三、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和谐发展

由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通过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这个关系表现出来了。在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工程中, 只有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运转是平衡状态, 那么其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矛盾得到转化。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人手[3]。

(一) 正确把握人类自身的位置

人类应该正确把握自身的位置, 从以下几个点:

(1)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产物, 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 (2)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没有了自然地理环境, 人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3) 现在的人类发展极快, 特别是人口数量的极增, 人类能够改变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

(二) 改善自然地理环境质量,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一个核心, 对于自然地理环境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资源条件。另一方面、消纳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废弃物。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容量有限, 而自然资源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来补给、再生和增殖, 所以, 环境与发展分不开, 只有环境得到保护, 发展才能顺利进行。

(三) 建立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所谓可持续发展, 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基础上, 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 人类要建立与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促进自然地理环境好的循环, 要提倡的是清洁的生产、高效的利用资源、消费有节制, 利用绿色能源, 发展绿色科技, 依法保证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 在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 建设自然地理环境, 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建成人类美好的家园。

摘要:我们的地理环境在人类生存和活动中, 是一个必须的场所, 为人类提供了各种资源, 在自然地理环境为一个客体时,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人, 或者人决定自然地理环境,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下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类,活动,地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晓峰.环境心理学:内涵、理论范式与范畴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2]吕晓峰.环境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 2011 (04) .

上一篇:医院争先创优活动方案下一篇:李昌玲师带徒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