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建设服务跨越发展(通用8篇)
统筹城乡建设服务跨越发展 篇1
统筹城乡建设服务跨越发展
区 建 设 局
下阶段,区建设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区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抢抓新机遇,确定新目标,推行新机制,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和建筑业发展步伐,努力为全区率先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抢抓新机遇,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紧抓市区1100平方公里率先统筹发展的历史机遇,依托“一区四园”产业布局,积极构建城乡统筹建设大格局。一是以现代化为动力,推进城市建设。坚持规划、集约、人本、系统、统筹、市场的理念,高质高效推进城市建设。邗上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为重点,着力打造“三个中心”:放大多家银行总部进驻邗江路的带动效应,加快发展现代商业业态,浓郁商业氛围,繁荣城市经济,构建区域商业中心;以节约集约为原则,将分散的机关部门集中在“两院”办公,打造区域行政中心;注重城市公园、影剧院、图书馆等文化娱乐设施的配套建设,提升城市内涵,打造区域文化中心。蒋王以“三横六纵”路网为框架,以核心区建设为重点,以高档商住楼开发为载体,着力打造特色水城、特色中心区、特色城市综合体,彰显时尚休闲功能。汊河以大学城、经济开发区为支撑,推进商业项目和房地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打造适合年轻人学习、创业、生活,彰显扬州“智谷”特点的汊河活力新城。瓜洲以森林公园为切入口,精心打造“春江花月夜”景区,努力实现项目建设与氛围营造、“物化”恢复与文化挖掘、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有机统一。二是以特色化为重点,推进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建设在城乡统筹中的重要纽带作用,积极加以推进。以产业特色、地域特色、人文特色为内核,加快建设杭集、北洲新型卫星城镇,及早启动北山卫星城镇,着力推进其余建制镇和老集镇建设,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增强小城镇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出台《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意见》,鼓励农民到周边小城镇集中居住,以集中居住推进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统筹。三是以一体化为抓手,1
推进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的步伐,重点抓好六项工程:推进区域集中供水工程,2010年完成瓜洲、杭集及少数偏远村的并网供水任务;推进燃气供应系统建设工程,3年内实现中心城区范围内燃气全覆盖;推进弱电设施铺设工程,2014年弱电设施铺设到所有镇、街道和农村集中居住区;推进污水管网和污水提升泵站的规划建设工程,2009年完成城镇污水管网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2012年解决集镇污水收集处理问题;推进区域性交通干道的照明工程,年内实施沿江高等级公路、扬菱路、润扬路的路灯安装;推进公交延伸工程,加强与市对接,根据发展需要和群众需求,延伸公交线路,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二、确定新目标,引领建筑业转型发展
在完成建筑业目标的同时,抢抓经济企稳回暖的良机,着力拓市场,调结构,促转型,培实力,推动全区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未来5年内,全区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晋升特级资质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6家;创鲁班奖(或国优)工程3项、省优工程40项。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求突破:一是在调整结构上求突破。调整市场结构,充分发挥邗建、伟业等一级总承包企业的龙头作用,聚集建筑业资源,共打邗江牌,共拓新市场,努力使深圳、苏南等优势市场得以巩固,东北、南京传统市场重现辉煌,山东、西北等新兴市场不断发展,中东、俄罗斯等海外市场迅速壮大,进一步提高我区建筑业的市场占有率;调整资质结构,引导企业把握国家投资热点,积极申报公路、铁路、市政、水利等资质,并通过多层次合作,力争在基础设施领域分得更多的“蛋糕”;调整经营结构,鼓励企业通过银企联手、联合经营、联合投标等方式,积极承接BT、BOT工程,增强竞争能力,提升经济效益。二是在整合升级上求突破。协助邗建集团解决晋升特级资质方面的各类难题,进一步提升龙头带动力;鼓励发展潜力大、生长性好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联合舰队”;整合化工等专业承包队伍,加快专业资质升级步伐,推动联合经营,打造特色专业,实现错位发展。三是在培增后劲上求突破。强化考核的导向作用,营造区、镇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乡镇建筑业成为全区建筑业的重要增长点;积极开展建筑业招商引资,争取引进一批带动性、发展性、2与区内企业互补性好的企业入驻邗江;利用培训中心平台组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引导企业树立精品意识,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建筑节能,不断放大邗江建筑业的品牌影响力。
三、推行新机制,服务率先跨越发展
坚持务实、创新、高效的原则,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健全招投标监管机制。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引入远程评标系统,提高建设工程交易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推行远程服务机制。更新升级建设局网站,开展建设手续办理在线咨询、远程申报和预受理服务,切实方便群众办事。三是建立市政工程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扬州市邗江区重点工程派驻监督暂行办法》,定期、如实向派驻监督小组报告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项。针对工程签证管理、设计变更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制定、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切实提高市政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四是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开展“机关管理促进年”活动,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完善公车管理、人员考核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提升机关规范管理的水平。
统筹城乡建设服务跨越发展 篇2
一、云南省城乡统筹发展对职业提出的客观要求
1. 培养各级各类实用人才, 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既需要发展城市, 提高城市对农村的辐射能力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又需要农村自身的发展。无论是城市的发展, 还是农村的村庄改造, 农村城镇化建设, 或是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或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传统农业的升级, 农业科技的应用, 农业工业化发展, 都需要成千上万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2. 培育培训新型农民, 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
农村发展与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他们的素质决定了新技术能否被很快的接受并得以推广, 决定了农村的文化建设水平和民主管理程度。云南是农业大省, 全省70%以上的人生活在农村, 根据2007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 2007年末, 全省人口为4 514万人, 农村人口3 087.4万, 其中, 农村劳动适龄人口 (男16~64岁, 女16~64岁, 下同) 为2 031.5万人, 占农村人口的65.8%, 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在云南农村劳动力中, 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3.8%, 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占85.7%, 只有14.3%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培训。绝大部分农民的创业冲动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当微弱, 存在隐性失业问题。[1]培育新型农民是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型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是以需求指导农业生产又以新产品引导市场, 并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新生产者。职业教育与经济的紧密联系使得职业教育最有能力承担新型农民培育之历史重任。
3.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
人多地少是云南农村的普遍问题,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 外出务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的主要转移方式。外出务工者中, 没有技能的打工者一般从事城市社会中最简单、最底层的工作, 报酬相对较少, 这很大程度影响了农民外出打工的积极性。笔者在云南大理、丽江农村的调研显示, 许多打工者外出一年半载就返回家乡, 只要家乡还能混口饭吃就不愿外出。
据测算, 2007年, 云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为790万人, 比2000年增加了40万人。云南农村劳动力适龄人口年龄结构中, 20~39岁的人力资源数所占比例最大, 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 表明年轻劳动力仍然占人力资源的大部分。15~20岁的人力资源数量也远远超过50~64岁的数量。云南各州市的人力资源总体呈现年轻化, 并且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也能保持人力资源数量上升趋势, 属于潜力型人力资源结构, [2]这既为云南职业教育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了机遇, 也对其提出了挑战。
4. 提供知识与技术服务, 服务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作为支撑。直接为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社会职能之一。职业院校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走地方化办学道路, 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是其应尽之社会职责。城乡统筹建设中, 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其人才资源、智力资源的优势, 主动出击, 积极主动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以技术入股方式参与各种项目建设, 推动新知识、新技术在地方的推广和应用。
二、云南省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办学方向与理念错位
办学方向与理念错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没有突出实用性, 盲目与普教攀比。二是在办学方向上没有着眼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课题组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 绝大部分地处农业县的职业院校单纯把职业教育当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没有统筹好劳动力的输出与本地需要的关系。
2. 教育结构不合理
当前, 云南职业教育结构上的问题主要在于专业、课程和师资结构不合理, 这种不合理性已明显影响了职业教育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在专业设置上, 全省职业教育, 不论城乡, 都存在着贪大求全, 专业设置重复的问题, 如计算机专业,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在课程安排上, “重学轻术”, 很多职校与普通中学区别不大, 培养的人才缺乏实用性;在师资结构上, “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职业教育的教师大部分从普通高校毕业, 仅熟悉基础理论教育, 缺乏实践经验。
3. 封闭型办学模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城乡统筹发展中, 无论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还是对留守农民的培训, 需要的都是非学历教育。一般农民和城镇居民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支撑2—3年的封闭式全日制在校学习。云南职校都存在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分割, 注重学历教育而忽略职业培训的问题。
三、云南省职业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明确办学方向
职业教育应着眼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各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所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用人才的需求来设置专业、确立办学模式。云南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有一定差异, 因而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一定差异。各职业院校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立自身的办学方向, 不可盲目攀比。
2. 优化教育结构
职业学校要敏锐地捕捉到本地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改造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大胆地调整那些教学内容过时, 不适应地方人才需求的专业。对于地处农业县的职业院校, 要充分考虑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 围绕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业经济体系, 建立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富有时代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专业。做好两条腿走路, 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可与发达地区职校、大型企业合作办学, 转移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可加强与本地龙头、优势企业的合作, 为本地农村向小城镇转化培养各行各业的后备军。在办学层次上, 笔者认为, 鉴于云南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人口仅为小学文化水平, 全省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13.54个百分点, 126个农业县市中仍有73个国家扶持工作重点县等实际情况以及从云南农村产业结构特点来看, 对于地处农村的职业院校应以中职为主, 地处城市的职业院校可以高职为主。
3. 转变办学模式
转变办学模式的关键就是要开放办学, 办学机构“重心下移”, 主动出击、主动适应, 拓展自身的教育服务功能, 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职业院校要拓宽办学渠道,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 特别是把企业、协会、基金会的力量引入到职业教育的事业中来, 如委托联合、协作联合、挂靠联合、校企联合、城乡联合等等, 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当前, 城乡统筹, 发展三农为校乡联合办学带来了契机。以云南昭通乐居乡与昭通农校的联合办学为例:为了把农业科学技术传播给当地农民, 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2009年5月, 乐居乡政府与昭通农校联合办学。昭通市政府出资, 乐居乡政府提供场地, 组织学员, 农校负责提供教材、教师, 负责教学。全乡通过考试选拔学员, 农校组考, 凡具有初中毕业文凭的本乡农民均可参加考试, 考试分普通文化知识和农业知识两门, 最后按成绩挑选了127名农民作为第一批学员, 分两个班。学习期限为三年, 每学期为农闲时的2个月, 每天5小时, 前两年重在理论学习, 第三年实践学习。每学期期末进行考核, 三年后合格发中专毕业证书。课程内容主要为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紧密联系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储存、营销、农业生产中需要用的数学常识等。学员们的积极性都很高, 培训方和受训方都对这种联合表示满意。
4. 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
要发挥职业教育的功效, 既需要职教本身的转变与革新, 也需要政府的外部扶持。事实上, 云南省职教发展的一些客观条件是不容乐观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以云南玉溪为例:玉溪是云南除昆明外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自2000年至今, 玉溪职业院校校舍面积在增加, 但是生均校舍面积却在减少, 师生比呈上升发展趋势。因此, 政府要做到政策与资金保障到位,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各级财政安排好职业教育专项经费, 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农业和地矿等艰苦行业的职业教育。
摘要:城乡统筹发展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就云南省而言, 职业教育需明确办学方向, 优化教育结构, 转变办学模式, 为云南省城乡统筹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实用人才, 培育培训新型农民,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从而充分发挥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功效。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解决金经,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云南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模式分析[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8-02-21.
统筹城乡建设服务跨越发展 篇3
“十二五”时期,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生态、高端、特色的发展方向,加快建设新城区,规划发展浅山区,保护涵养深山区,大力提升生态涵养发展和西部综合服务中心两大功能,全面提高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生态服务能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努力形成“三区”统筹的发展格局。根据新城区、浅山区、深山区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优势,构建特点突出、互为支撑、高端发展的规划格局,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体系。新城区建设重点发挥联接首都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山区的作用,以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为载体,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山水景观,提升城市品位,培育发展高端产业,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服务区。潭柘寺、王平、妙峰山、军庄及大台、北岭等浅山区域,着力强化承接新城区域功能拓展能力,继续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推进废弃矿山腾退土地综合利用,盘活村镇建设用地,全方位挖掘区域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建设成为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域。雁翅、斋堂、清水等深山区域,着力提升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功能,不断扩大林木绿化面积,加强永定河山峡段的环境保护和整治,适度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为全区发展提供有效的生态支撑,建设成为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
二是努力形成“三区”统筹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全力构建“一带两线三点”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一带”即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重点打造永定滨水商务区、门城生态商务区、龙泉休闲商务区和三家店旅游文化休闲区等四个高端产业集聚区。“两线”即108国道和109国道发展轴线,重点是以沟域经济为载体,培育和提升旅游休闲、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等替代产业,建立“走廊带沟域、沟沟有特色”的沟域经济发展格局,形成内容多样、特色突出、产业融合的国际、国家级品牌沟域,打造集生态涵养、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特色农业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休闲带。“三点”即潭柘寺、斋堂、军庄三个重点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资源整合、政策集成、资金聚焦,发挥“一企一镇”结对合作新机制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产业高端的国际化、现代化旅游度假特色镇。
三是努力形成“三区”统筹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按照依托首都、面向世界、服务市民的要求,构建以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多点支撑的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充实和完善旅游管理机构,整合区内各类优质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景区品牌建设,扶持民俗旅游发展,培育工业、农业、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系列旅游产品,努力创建国家旅游文化生态示范区和北京市旅游重点发展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体育休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产业内涵,重点打造斋堂古村落古道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积极开发红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培育发展影视基地、文艺演出、休闲体验等多种产业业态,形成具有门头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石龙经济开发区产业孵化中心和电子商务应用试点示范园;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健康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石龙经济开发区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合作,加强门头沟区—西城区产业共建基地建设,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链前端的研发设计与后端的市场营销延伸。提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以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为重点,丰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现形式,在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四是努力形成“三区”统筹的生态环境体系。加大创建国家生态区工作力度,深入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按照“山区森林化、城镇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要求,保持生态建设、修复、治理力度,全面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官厅山峡生态治理、山区清洁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推进生态林建设,提高林木绿化率。深化生态修复内涵,建设国家生态修复综合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加大对重点大街、重点地区、老旧小区的整治,进一步加强“一湖十园、五水联动”城市景观体系建设。
统筹城乡建设服务跨越发展 篇4
城乡统筹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正处于城乡统筹发展探索阶段的长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围绕打造四川丘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明珠目标,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区位”三大优势,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旅游国际化“四化”联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兼顾,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新长宁,使长宁迈上了城乡统筹、跨越发展的快速通道。
一、全域规划覆盖,筑牢城乡统筹发展基础
科学规划,决胜千里。在城乡统筹发展中,长宁县始终坚持规划是纲、规划先行,围绕城乡一体,以规划为统揽、为先导,切实增强各项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高效性,为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导航。
一是突出全域。以不重复、不遗漏、无死角“二不一无”为原则,努力开展全域规划,逐步实现无缝覆盖。规划编制求精、求细、求特色。近两年,县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高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了县域发展战略策划,完成了县城总规和全县18个乡镇总规,启动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完成了30个村庄规划,全县总规编制实现了100%覆盖,在今年举办的“四川省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暨城镇风貌优秀成果展”中,长宁县马村新农村村庄规划、新华村新农村村庄规划分获二、三等奖。
二是力求全面。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规划体系,力求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为目标,切实抓好总规、控规、详规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城乡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全域全线覆盖。结合长宁县实际,编制了《长宁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与品牌策划》,着手开展了城乡建筑风格、建筑立面色彩、城乡环境整治、城镇功能布局等规划,仅新农村农房建设长宁县就优选了5套民宅新居设计图纸供农户选择,使建设有了标准、整治有了依据、管理有了规范。确立了“一城两区三带”的总体发展格局,编制了竹海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江南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百亿元工业集中区、五大工业产业集群、三大工业基地、五大特色农业园区、五大旅游景区等产业布局规划,以及竹业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划、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醋酸纤维素产业发展规划、现代烟草发展规划、乡村旅游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产业发展有了方向,结构调整有了目标,产业布局明确具体。与此同时,长宁县还编制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安全饮水、“122355”交通网络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正逐步形成体系。
三是注重全局。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规划有不同的侧重点。长宁县在规划中突出抓好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抓好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抓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衔接,务求各项规划交叉而不干扰,重叠而不重复,互相推进,协调发展;务求各项规划落到一张图上不冲突,统一实施不矛盾,多规合一,互融互通,有机整合。
二、培育产业支撑,提升城乡统筹发展能力
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长宁县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利用森林覆盖率达50.2%、生态环境良好,竹类、盐卤等自然资源和醋酸纤维、白酒等新兴资源储备丰富,通江达海的宜宾港长宁香炉滩码头建成投产、成贵高铁规划经过长宁并将在县城附近建站、交通区位条件优越等优势,突出抓好生态工业、现代农业、城乡建设和特色旅游产业,全力实施醋酸纤维素产业百亿工程、盐化工产业百亿工程、以竹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百亿工程及以城乡旅游开发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百亿工程“四个百亿工程”,着力培育产业支撑,以业兴县、以企兴镇、以城促业,力促跨越。
一是突出抓好生态工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突出“工业强县”战略,围绕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精特新生态工业,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经济支撑。以打造中国醋酸纤维素产业、西部竹产业、西南盐化工三大基地为重点,突出抓好新型材料、精细化工、酒类食品、竹类加工、机械制造五大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先后引进和实施了普什醋酸纤维素、红狮集团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丰源盐化100万吨真空制盐、富源设备单机3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迁建、君子酒业2万吨白酒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同时还带动形成了一批工业主导型新村。
二是突出抓好现代农业,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培育产业龙头,积极发展专合组织,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能力,力促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园区化发展。长宁县结合区域特点,建立了优质粮油、优质畜禽、竹类生态、观光农业、现代烟草五大特色农业园区,培育了君富公司、富农公司、六鑫养殖公司等一批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立了惠农生猪养殖、竹海乌鸡、朝天椒种植等30余个农业专业合作社,推进了竹海新农村示范片和江南新农村示范片两个特色效益农业示范片建设,创建了“盛园”、“康利达”、“竹海长裙竹荪”等品牌,逐步实现了农业产、供、销一体,农产品原料、初加工、精深加工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先后被列为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现代农业(生猪、玉米)试点县和全省林业产业重点县、畜牧产业重点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县、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县。三是突出抓好城乡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水平。围绕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名城定位,有序拓展县城规模,突出抓好旅游房地产业,着力展现竹景观城、竹休闲城、竹美食城、竹人居城的鲜明个性,全面提升县城的宜居、宜业、宜旅功能。充分发挥城镇及村庄在集聚人口中的作用,结合区域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发展物流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等特色场镇和村庄,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能力,引导群众向城镇和村庄集中。目前,全县已规划建设新型村庄100余个。“十一五”期间,长宁县城镇化率以年均1%以上的速度快速提升。
四是突出抓好特色旅游,加速推进旅游国际化。旅游是朝阳产业、人气产业、富民产业。长宁县自然生态优美,旅游元素多样,文化底蕴丰厚,发展旅游经济条件得天独厚。长宁县依托中国竹子之乡和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AAAA级旅游区蜀南竹海,围绕打造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富集优势,成功创建了梅硐竹石林、佛来山两个国家AA级旅游区,开发了百里淯江、三江世外桃源、世纪竹园、竹海氡温泉、翡翠长廊等配套景点。在突出抓好景区景点建设的同时,长宁县还大力开发竹编、竹雕、竹食品等旅游商品,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2009年,长宁县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被评为全省林业生态旅游十佳县;佛来山景区成功创建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列入四川省重点推荐的乡村旅游线路;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7.2万人,接待游客1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2亿元;景区景点周边群众正从农业领域加速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过渡。
三、完善城乡功能,优化城乡统筹发展环境
构筑发展平台,夯实发展基础,是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载体。长宁县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居民聚居点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集中”的要求,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功能,着力拉近城乡距离,优化提升城乡统筹发展环境。
一是突出抓好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打通发展快速通道。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根据长宁县“122355”交通网络规划,建成了宜宾港长宁香炉滩码头,打通了通江入海通道;启动了宜渝高速公路县境段建设,能够更好地分享到成渝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成果;成贵高速铁路正式规划经过长宁并将在县城附近建站,作为成、贵两地的重要节点,即将融入到成、贵一小时经济圈。“十一五”期间,长宁县还大力实施了通畅、通达工程,提前两年完成了通乡镇硬化路建设,通村公路覆盖率达100%,通村硬化公路覆盖率达40%以上,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
二是突出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营造优美发展环境。环境也是生产力。长宁县以整治“脏乱差”,建设“洁齐美”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房屋风貌塑造为重点,采取群众主体、以奖代补、财政投入等方式,在乡镇场镇开展了排污管网、净化池、场镇公厕、街道硬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县城和公路沿线,实施了具有川南建筑风格的房屋立面塑造工程;在农村开展了以打破“军营式”、“夹皮沟”、“火柴盒”式建筑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村庄建设;在全县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五乱”综合整治。全县初步实现了大街小巷一个样、城市乡村一个样、白天晚上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检查不检查一个样“五个一样”治理成效,成功创建为全国卫生县城、四川省文明县城、四川省园林县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经验在全省推广,并正在致力于创建“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园林县城和全国生态县。
三是突出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产业承载能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吸引项目入驻的先决条件。长宁县连片打造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集成了集中区信息化平台、变电站、污水处理厂、专用码头、水电气路管网等配套要素,工业集中区两年吸引入驻项目15个。采取“集中建圈、分户饲养”、“一户一园、整村打造”等方式,配套圈舍改造、道路硬化、沼气治污等项目,在优质畜禽产业园区打造了川南最大的优质洋三杂种猪场,建成了2个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和187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开展烟水烟路烟烤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集中成片发展烤烟1万多亩,建成了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实施提灌站、防渗渠系、病险水库整治等项目,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园区服务功能,确保产业项目能入驻、有发展、高效益。
四、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城乡统筹发展活力
城乡统筹难以突破,既有生产力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的原因,但更多还在于体制机制的制约。在城乡统筹发展中,长宁县积极推动政策创新,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千方百计破除“瓶颈”制约。
一是着力推进资金投入多元化。推动城乡跨越发展,资金投入是关键。长宁县不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发动社会融资,积极开展资金整合,以业主投入为主体,财政资金为引导,撬动企业资本、金融资金和民间游资多元投入。2009年,仅农业产业长宁县就整合财政支农资金1.1亿元,带动社会多元化投资2.35亿元,确保了107个农业产业化项目的顺利推进。长宁县还积极探索创新不动资源向可用资本的转化途径。在城镇发展模式的探索中,长宁县将城镇可经营项目、可社会化资产和可资本化资源推向市场,促进了城镇建设管理方式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多元化投资和社区自治管理为主方向逐步转变,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着力推进经营模式多样化。深入推进土地流转,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搭建了土地集中流转平台。制订了农地流转政策,鼓励农户转包、出租承包农地,鼓励农户利用土地入股企业,开展合作经营,全县流转土地9万余亩。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近年长宁县新增可用耕地3000余亩,通过占补平衡,有效解决了部分项目用地供给,为工业原料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保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引导林权流转,推动林权质押,盘活森林资源,使“资源”变成了“资本”。积极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启动了新型村庄建设行动,采取宅基地置换等措施,腾出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推出了“农地托管”、“畜禽寄养”、“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了农户与企业、与项目业主的利益连接机制,为应对市场风险,实现互利共赢奠定了基础。
统筹城乡建设服务跨越发展 篇5
一、特色办学凸显研究型大学的源头作用
长期以来南京大学对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十分重视,始终坚持基础研究瞄准学科前沿;始终坚持应用研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有选择地发展高技术研究,加强官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始终坚持培养科技创新与创业的专门人才和领军人才。
南京大学连续七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位居中国大陆高校首位,连续八年位居被引用论文数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一;拥有13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28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30位两院院士、49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8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4个“教育部优秀创新梯队”;六年获得10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位居全国高校首位;2006年上半年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Science》上发表论文5篇;2006年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教育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南京大学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同时,积极融入江苏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努力适应社会需要,形成了以新材料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5个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优势方向。“十五”以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0余项,2004年突破200件,居全国高校第7位;与企业合作科技项目达2200余项,其中1300余项花落江苏;与国内外企业建立研发联合体100多个;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平台10多个;为江苏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创新举措提高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
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目标,面向区域经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省份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是历史赋予高校的使命,也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近年来南京大学围绕创新体系建设,提出“高精尖”战略、服务江苏面向全国战略、卓越管理战略、国际化战略“四大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和思考一系列创新举措:
1.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科技人才高地
一是以“985工程”建设为契机,构建9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物质科学、资源与环境、生命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4大领域形成优势和特色,形成科技创新的源头。二是根据江苏作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和新型材料工业基地的需求及南京大学新材料领域的优势地位,创建“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围绕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和量子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三是在全国率先实行全球公开招聘教授制,改革评聘机制,广揽大师级人才,构筑人才高地。
2.创新管理机制,加大成果转化推进力度
一是实施专利战略。实行与SCI评价体系相平行的专利评价体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仅2004年发明专利申请占南京市发明专利申请的七分之一,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的二十分之一。二是构建应用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制定工程学科教师的评价办法,以成果、专利、效益对应用技术研究人员进行考核、评聘。三是调整横向经费管理办法。体现贡献和利益对称的原则,支持大项目的科研组织。强化知识产权的导向作用,保护发明专利人权利。四是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市场需求、绩效挂钩、创新基金扶持、成果转化条例规范下的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五是设立技术创新基金。由学校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培育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提高科技成果的工程化水平,帮助具有时效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成果及时走上市场。
3.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创新人才
办学国际化,是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南京大学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合办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一,并从2006年起联合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南京大学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合办中德法学研究所,也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中外合作法学教育项目之一。同时南京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办南京—纽约学院,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办中加学院,与日本东京大学合办中日文化研究中心,与法国巴黎十二大合办中法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我们还将通过仙林国际化校区的建设,把国际上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力量引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提高学校的国际化程度。
4.构建和谐校园
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才能增进学校的凝聚力,提升学校的国内外形象,才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才能科学发展。我们今天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做到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而不是千篇一律,相互冲突。队伍的凝聚力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保证。对学校来说,就是要加强队伍的凝聚力。学校强调凝心聚力,为解决好各类人才队伍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通道创造条件,使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三、服务社会求得研究型大学的跨越发展 在强调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今天,科技成果转化正在成为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现实需要,是南京大学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
1.加强研发平台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南京大学通过创建十多个省部级研发平台,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南京大学“国家863计划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国内外“MO”源市场的发展需要,与苏州工业园区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成立“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三甲基镓(TMGa)等四个研发产品产业化。公司注册资本2500万元,学校以技术入股,占总股本的30%,并获得技术研发费400万元。
2.科学家领衔科技创业,投身地方经济建设
南京大学在为自主创新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支持科学家以多种形式领衔科技创业,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一是科学家带着科技成果加盟科技企业。这是迄今为止高校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最佳模式。科学家以其前瞻性的研发能力和企业经营团队的有机结合使科技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由我校物理系教授加盟的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国际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为基础,集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成为国内光伏业三巨头之一,是教授走出实验室,完成“科技创新”到“科技创业”的成功案例。
二是创新团队和教授创办科技企业。由科学家领衔并持股把科技成果直接产业化。由南京大学联合其他投资方共同成立的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学以大孔树脂吸附处理有毒有机废水技术入股,其中科研人员占股14.56%。
三是校办科技企业。由学校参股或控股把科技成果直接产业化。2001年4月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的江苏南大苏富特软件有限公司,实现了江苏高校企业和软件企业上市公司“零的突破”。是国内唯一提供全面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入选中国软件百强企业。
3.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校与全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商金川集团公司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关系,金川集团二期提供1000万元经费,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针对金川集团在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联合攻关。这一合作模式开创了国内校企强强合作的先河,也为我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开辟了新路。2005年以南京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与企业联合申报并获得5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
4.广泛建立校府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南京大学分别与南京市、南通市、无锡市、苏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常州市等省内地级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由科学家领衔,走出校门在地方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形成官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
我校以环境学院为主体与宜兴市人民政府、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三方联合成立“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
5.走出校门办学,服务经济发展
全省首家异地研究生教育机构——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由我校与苏
州市政府共建。面向苏州市特别是苏州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工程硕士等高层次应用性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4.6万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大楼已投入使用,首期5个专业学位的258名研究生已于今年春季入学。同时南京大学的部分重点实验室将在苏州设立分室,把最新的创新研究成果汇聚到经济建设一线,实现教育资源和研究资源的同步输送。
6.建设大学科技园,促进官、产、学、研、金联合
我校与南京市鼓楼区政府、驻区其他8所高校合作共建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是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发展空间,已建成8个创业园。目前园区孵化面积达25万平方米,入驻科技园的科技企业520余家,从业人员10000人。其中师生创业企业及高校技术入股企业占1/3。2005年技工贸收入达19亿元。
7.牵手国际巨人,创新先进技术
依托国家级南京大学国际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与美国IBM公司开展全面合作,共建江苏省—IBM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联合培训国际高级软件人才。与美国国家干细胞公司合作共建中美合作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实验室。与美国Motorola公司共建先进材料实验室。与德国BASF公司共建催化化学实验室。与日本富士通公司共同组建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8.以创新理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认真履职尽责 服务跨越发展 篇6
服务跨越发展 努力开创反腐倡廉建设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平昌县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2年2月11日)
张 子 奎
各位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平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第二次全体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纪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高举旗帜、忠诚履职,服务大局、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为平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以常态化监督检查为手段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扣全县“十二五”重点目标和重点攻坚计划开展监督检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明察暗访,推进城市风貌改造有序推进。加强元山特色镇中心村、老街改造、信义大道、新村连片扶贫开发、双桥水库、廉租住房、金宝新区、星光工业园区建设监督检查,确保了重大项目廉洁优质。加强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严肃查处2起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加强“两类项目”监督检查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督促整改问题42个,问责4人,党政纪处分1人,组织处理3人。加强项目招投标监督,查处举报投诉案件8件,党政纪处分1人。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违规建房、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非法开采砂石案1件、违反退耕还林政策3件、安全生产事故3件、资源开发1件,党政纪处分1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人。
以落实责任制为抓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问责追究职能,强化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一岗双责”,先后对3个单位领导班子、20个部门“一把手”进行了廉政谈话或诫勉谈话,对10名领导干部进行问责,促进“四个一起”、“四个亲自”落到实处。坚持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全面推行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会,全县近1000名科级领导干部参加述职述廉。建立中层以上干部廉政档案,开展廉政审查,4人被取消考核“优秀”等次,9人被取消评先选优资格。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平昌县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党务公开》得到省纪委肯定。稳步推进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封存违规车辆6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行“三不三议三自主”、“三双向一质询”等基层民主决策监督机制,深化“阳光村务”试点。
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为动力优化发展环境。开展第六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取消降低收费项目8项。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46个,设立办事窗口47个,配备工作人员150人,推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制发了《平昌县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十条规定》、《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规定》。查处案件2件,1人受到党纪处分,3人受到行政警告处分,1人被免职。全程加强行政效能监察,纠正政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不规范行为5次。开展干部作风专项检查5次,8名工作不在状态的人员分别受到免职、责令辞职、扣减工作津贴等处理。铁腕清收不良贷款,全县共清收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良贷款2.3亿元,维护了金融生态环境。
以深化宣传教育为基础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推行“干部开讲”,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1000多场次。强化廉政教育,赠阅《党政纪条规选编》、《廉政准则》、《纪检监察业务书籍》1000多套。立足“三早”,强化廉政预警,县政府常务办公会开展“会前讲法”20次;开展干部谈话教育,对县级各部门、各乡镇党政“一把手”集中谈话3次,对建设、交通、水务、教育等部门负责人开展廉政谈话10次。建立大宣教格局,调整充实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联席会议领导成员。强化大宣传,在干线公路沿线制作大型永固式廉政公益广告,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平昌周末》开辟廉政建设专栏,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建立廉政短信平台,在互联网开辟“平昌廉政网”。扎实开展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建设廉政文化示范点7处。成功申报刘伯坚烈士纪念馆为市级廉政教育基地,近1000名党员、干部、学生代表参加了授牌仪式。开展党风廉政知识演讲比赛,《家庭考试》廉政公益广告创意方案被省纪委选送到中纪委。加强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收集网络舆情83件,组织网评文章40篇。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意见》,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24项任务逐一落实到牵头部门、到协办单位,加快建立完善惩防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和问责追究,对《平昌县2008-2012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任务分工》进行检查,及时发放督办函和提示函,对落实任务不力的3个牵头部门、2个协办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全县各级各部门围绕决策权力运行监督开展调研和制度建设,形成调研文章20多篇,修订工作制度70多个。在全县党政机关、行业系统、城乡基层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10个县级部门试点工作卓有成效开展。
以强力纠风治乱为关键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牵头对43个乡镇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一批突出问题得到解决。认真纠正征地拆迁、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不正之风。采取“四入户四审查四公示”和公开摇号的方式,对首批194套廉租房实现“阳光配租”,确保配租对象“阳光入住”。认真治理教育“三乱”,对滥发教辅资料的1所中学和违规补课的2名教师作出处理。认真治理公路“三乱”,整治出租车违规载客。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20余次,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24件。取缔校园内外无证、无照经营户34户。查处潲水油生产窝点3处,没收成品潲水油3吨。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查处涉及药品类案件60件、医疗器械类案件5件,涉及药品经营企业类案件62件、医疗机构类案件3件。严控评比达标表彰。制止和取消3个单位的表彰奖励活动,为财政节约资金120余万元。严格专项资金监管。查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违纪违规问题3个,3人受到问责处理。认真督查市“阳光政务”热线节目的收听,督促28个县级单位组织职工近1400人次收听市“阳光政务”热线节目,督促整改听众诉求和反映的问题17个。
以查处腐败案件为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信访监督的重要作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升信访工作质量和水平。去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网上举报件等256件次,审核信访结案209件。建立了乡镇和部门纪检机构横向初核制度、调查结果信息反馈制度和乡镇纪委异地办案制度。全年共受理初核各类违纪线索83件,立案查处24件,其中涉及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7件。结案2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1人。办结申诉复查案件2件,开展受处分党员教育回访5人次,办理解除政纪处分3人。坚持信访、案件办结预审制度,对11件信访案件进行审查。加大省、市纪委办案配合工作力度,全年共抽派协助省、市纪委办案80多人次,提高了县纪委办案工作实战水平。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提升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意见》,全面加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以打造学习型、务实型、高效型班子为标准加强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建设,圆满完成县十二届纪委换届工作,一批年富力强、工作务实的同志选进了常委班子。以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为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批专业知识对口的年青同志选进了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机关人文建设,为全体干部职工打造优美、舒适、安全、适用的办公环境。建立健全一整套制度规范,促进机关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加强装备建设,开通了纪检监察视频会议系统,增添了专门的办公办案用房,改建了专门的谈话室,配备了先进的办公办案设备。积极加快派驻派出纪检监察机构建设和乡镇纪检机构建设,把住了乡镇纪委换届关,整体提升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
201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我县强力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两个强县”、强化“两个推进”的关键时期。全县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纪委全会和县党代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以惩防体系建设为统揽,以宣传教育为前提,以监督检查为手段,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队伍纯洁性建设为保障,建设廉洁高效的县域发展环境,建设风清气正的干部成长环境,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为建设“两个强县”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
坚决维护政治纪律。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与县委工作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认真落实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求,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
全程加强监督检查。紧紧围绕市委“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两个强县”、强化“两个推进”的发展战略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着力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开放合作、扶贫开发、职业教育“五大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加强水利、交通、城建等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各项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执行情况以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攻坚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目标任务实现。
(二)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
全力排阻清障。优化开放合作的政策环境。主动对接招商引资项目,督促优惠政策的落实,促成项目快速落地,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注重对优惠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切实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重点抓好政务流程再造,规范前置审查事项,省减书面要件, 压减审批环节,突破并联审批“瓶颈”。优化开明开放的人文环境。全面清查招商引资承诺及兑诺情况,严肃处理失信行为,以诚招商、以诚留商。
扎实整顿作风。认真践行省委“四个特别”和市委“三个超常”,弘扬亲民爱民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坚决查处领导干部不负责、不尽责、不担当的问题,坚决查处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坚决破除“唯生态论、唯条件论、唯规定论”,强力治庸、治懒、治散、治差,切实提高工作执行力。坚决查处部门管理混乱、“踢皮球”、“打太极”等现象,督促职能部门主动履职、认真履职、有效履职。要狠抓典型,抓住不放,一抓到底,逗硬处理。
(三)强化源头预防,推进体系建设
全域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着力构建“大宣教”格局,坚持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全县宣传思想工作总体部署,把党风廉政知识纳入干部任职资格考试、入党积极分子考试、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理论中心组定期学习反腐倡廉理论制度、党政领导干部定期讲授廉政党课制度。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勤廉示范教育、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八进”,创作一批有特色的廉政文化作品,提升廉政文化建设品位。建立纪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廉政舆情收集整理报告机制、引导协调机制,提高社会舆论应对能力。坚持干部分类谈话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会议形式谈话;对局部性问题向班子集体谈话;对个别性问题实行个别谈话;对新任领导干部实行县委集体谈话。发挥好市级廉政教育基地作用,打造一批有影响的县级廉政教育基地。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强化“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四个一起”、“四个亲自”和各项任务落实。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规定,积极推进乡镇党委书记、县级部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县纪委全委会报告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情况制度。强化问责追究,严肃查处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行为。
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全面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贯彻实施之中。着力构建拒腐防变教育机制、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源头治理预防机制、纠风治乱长效机制、查处腐败惩戒机制等制度体系。坚持“抓点、连线、扩面”的思路,从点上抓风险防控、从线上抓源头治理、从面上抓基层延伸,推进党政机关惩防体系建设;以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抓手,推进行业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以深化“勤廉双优”争创活动为载体,推进城乡基层惩防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启动公务卡改革试点。认真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重点纠正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和违规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及公车私用等问题。
(四)逗硬纠风治乱,维护群众利益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服务民众、维护民利、保障民生。加强对各项惠民政策和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与民争利行为。强化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使用的监管。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和责任体系。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力度。加强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救济资金以及其他涉及民生的政府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继续治理教育“三乱”。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巩固治理成果,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严格审批程序。加强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宴客敛财问题治理。深化政风行风评议,办好“政风行风热线”,接受群众监督,解决群众诉求。
(五)加强案件查办,有效惩治腐败
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的监督职能,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强化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处置,认真受理、查办各类信访案件。完善信访监督制度和农村信访责任倒查机制,凡一个地方涉纪信访多发的,要追究当地党委、纪委的责任。保持案件查办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严肃查处影响和阻碍发展的案件;严肃查处民生工程、“三农”项目等直接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处领导干部、重点部门中层干部、基层站所负责人和村居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案件;严肃查处失职渎职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典型案件;严肃查处国家公职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严肃查处损害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人身权利的案件。要做到“五个弄清”,确保案件质量。要突出“五率”,强化案件考核。完善重大案件剖析和通报制度,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规范一方行为。要健全反映党员干部问题的甄别机制,严格区分一般性错误和严重违纪违法、工作失误和腐败行为的界限,严肃查处诬告陷害等行为,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六)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加强纪检监察机构建设。主动争取县委、政府重视,提高人员、经费、装备保障水平。加强乡镇纪检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努力把乡镇纪检组织建成反腐倡廉的前沿阵地。加强派驻(出)纪检组织建设和统一管理,加强县级部门纪委(纪检组)建设。大力推进村(社区)等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实现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纪检监督。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服务“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执行力、落实力和创新力。加强纯洁性建设,扎实开展作风整肃活动,坚决执行“六不准”,维护执纪队伍纯洁,争做“四好”干部,争当“创先争优”、“双倾双为”的表率,切实树好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各位委员、同志们,反腐倡廉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和市纪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反腐倡廉建设新局面,为平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谢谢大家。
名词解释:
“四个一起”: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四个亲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应当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
“四好”干部:市委书记李刚在市纪委三届二次全会上提出做“四好”干部的要求,即全体党员干部要做好人、当好官、办好事、守好底线。
“双倾双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罗冬灵在市纪委三届二次全会上提出“倾心为党执纪、倾情为民服务”的纪检监察工作目标。
统筹城乡建设服务跨越发展 篇7
1 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统筹规划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
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虽然近年来铜陵市委、市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并把它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但由于制度、历史、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总体上看铜陵农村文化建设依然落后,打破 “城乡分割” 的思维模式,将城乡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规划、一体化建设,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
1. 1 统筹发展理念
坚持 “全域铜陵”的理念,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原则,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保证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被财政遗忘。
1. 2 统筹发展规划
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时,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铜陵文明城市建设的全局之中,纳入农村奔小康的总体目标之中,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统一检查; 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实现工作重点的下移、文化资源的下移和文化服务的下移,切实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新格局的尽早形成。
2 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 1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
经费问题在相当长的阶段仍然是影响铜陵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参照城乡教育、卫生刚性投入政策的有效做法,明确铜陵市人均公共文化享受额度,确保各级财政的文化事业费投入增幅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 建立基层公共文化单位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加快进度、提高标准,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的倾斜支持; 有条件的乡镇、区要积极争取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灵活采用政府采购、项目资助、项目补贴等方式,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 2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是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载体。因此,要按照我市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合理规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特别是农村传媒网络要进一步完善,加大对农村的信息传播,尤其是适合农民信息的传播; 积极探索 “互联网+ 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模式,推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城乡覆盖; 鼓励因地制宜,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群众文体活动场地,重视和加强城市文化设施与农村文化设施的紧密联动,有效发挥城市大型骨干文化设施对基层和农村文化设施的带动、支撑作用。
2. 3 鼓励社会力量有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在现代社会,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在内的 “公共问题的解决需要广泛依靠协作关系,远远不能只依靠政府本身”,社会力量有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能够有效弥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资金不足问题,“政府失灵”所带来的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直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所衍生的缺乏弹性、效率低下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单一问题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中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满足市民个性化、多样化或高层次文化需求。因此,需要完善社会力量投资参与的配套激励政策,通过文化立法、税收引导等,引导、鼓励私营企业、非营利团体等各种性质的机构和个人参与城乡文化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 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公开招标采购的范围、方式,推进城乡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 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组建与稳定服务运行机制等。
3 以双向对接为路径,不断拓展城乡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内容
3. 1 丰富 “送文下乡” 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正确处理我市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矛盾,把推广现代文明与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改造,丰富文化内涵,达到既尊重农民的文化情趣,又引导农民提高其文化品位之目的。
3. 2 突破 “送文下乡” 的单一模式,鼓励农村文化进城市
我市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节庆文化、民俗文化及自然或历史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好农村文化资源,除满足农民自身需求外,还可以到城市进行展演或以此吸引城里人到乡下旅游。
3. 3 促进乡村文化资源之间的融合
以农村社区为单元,邻近四五个村集中到一个社区,以农村社区文化为中心,配备社区农家书屋、社区文化广场,组建民间文艺团队等,通过整合统筹乡村文化服务资源,不仅解决我市农村文化建设财力不足的固有难题,还为文化下乡提供了服务平台。
4 以文化产业为载体,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
4. 1 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一方面,要形成与市场接轨的商业模式,拓展消费领域; 另一方面,要瞄准我市群众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文化消费规模和水平。
4. 2 拓展城乡文化交流市场
把城市文化资源与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我市农村文化资源商品化程度,为其进入城市市场提供便捷的渠道,同时,鼓励我市城市文化产业主动在农村寻找新的突破口,开辟新的文化市场。
4. 3 促进城乡文化产业接轨
充分利用、发挥我市文化产业的优势,通过由城市到集镇再到乡镇的梯次辐射过程,带动农村的文化产业有序发展。靠近城市的乡镇要主动与城市文化产业接轨,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不失时机地发展基层的文化产业。
5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5. 1 创新基层文化干部引进机制
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公务员招考等多种形式,配备好我市基层专职文化干部,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待遇落实。
5. 2 创新基层文化人才选拔机制
建立和完善我市文化人才数据库,每2 ~ 3 年开展一次基层文化人才摸底,通过自荐、举荐和组织开展各种文艺表演、技能比赛等方式挖掘文化新人,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
5. 3 创新基层文化干部队伍培训机制
建立完善市、县( 区) 、乡镇( 社区) 三级文化部门分级负责的文化干部培训体系,每年定期对市、县( 区) 、乡镇( 社区) 的宣传文化干部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基层文化宣传干部每三年能够轮训一遍; 逐步将我市的继续教育与专业技术职务考证进行挂钩,调动各类文化人才学习的积极性; 注重实践培养,采取上挂下派锻炼、横向交流、下基层采访、演出、体验生活等形式,选派文化干部到艰苦环境和重要岗位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5. 4 创新文化志愿者激励机制
鼓励、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离退休文艺工作者和其他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为社区和乡村提供文化志愿服务,着重从社会支持、人文关怀、心理满足等方面完善激励机制; 根据我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与文化志愿者服务相关的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提升文化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坚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若干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0(1).
[2]张瑜.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能与角色定位——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愿景[J].广西社会科学,2014(12).
统筹城乡建设服务跨越发展 篇8
一、财政收支规模不断壮大,财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市财政部门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宏观经济波动剧烈、重点税源严重减收等不利因素影响,积极主动协调税务部门,强化征管措施,狠抓挖潜增收,财政收入“块头”不断壮大,收支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2008—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连续五年实现“五级跳”,相继突破30亿元、60亿元、80亿元、90亿元、100亿元大关,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是2007年的3.7倍,成为继武汉、襄阳、宜昌、十堰之后,全省第5个财政总收入跨入百亿元“俱乐部”的地市;全市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由2008年14.9亿元增至2012年的50.7亿元,年均增长35.8%,2012年总量是2007年的4.2倍;全市地方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012年完成36.8亿元,是2007年4.7倍,占全市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7%,比2007年提高7.1个百分点。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支出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全市完成地方公共预算支出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是2007年的3.6倍。
二、服务发展力度不断加大,财税杠杆作用日益凸现
结合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和中央、省重大产业资金政策,超前调研,主动参与市级顶层方案预案设计,当好发展参谋。不断调整完善市区财政体制,先后制定市对高新区、漳河新区财政体制,设立两地金库,进一步理顺市区分配关系,调动了两区发展积极性。密切关注和掌握中央、省投资政策,与市直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主动跑省进京,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2012年,全市净争取上级各类补助和项目资金90亿元,比2011年增加近7亿元,比2007年增加近63.4亿元。不断加大发展投入,2008—2012年全市共用于工业、农业、科技等三方面的财政投入达102.5亿元,年均投入20.5亿元。其中,2012年投入27.2亿元,是2007年的4.1倍。市本级每年也整合一定的建设资金,用于设立科技风险基金、工业投资项目奖励和园区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零收费制度改革,为李宁、中集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促进项目尽早投产达产。认真落实中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加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此外,积极多方筹措资金,保证了“八艺节”、省十三运会、油菜花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的开展。
三、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投入大幅增长
将民生支出作为预算第一支出,优先安排,全力保障。積极筹措配套资金,参与制度设计,稳步推进新农合、新农保、城镇居民医保、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生改革政策的落实;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标、促进就业、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各项民生政策,不断提高困难群体生活待遇水平。2012年,全市实现民生支出110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1亿元的77.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四项直接民生支出61亿元,比上年增加近14亿元,比2007年增加近45.6亿元。此外,通过提高单位公用经费标准,增加公车补助等方式,逐步提高市直单位经费保障水平;通过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和发放生活补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财政供养人员的收入水平。
四、财政各项改革不断深化,财政管理更加精细
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行市直部门预算细化评审,将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全部纳入评审范围,并于去年全部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试行国库支付清算无纸化,财政资金清算效率和动态监控水平有效提高。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非税收入税式管理,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各项收入全部及时清缴入库。不断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2008-2012年,全市政府采购金额合计36.2亿元,年均7.2亿元,资金节约率达9.1%。稳步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通过创新评审方法,出台量化考核标准,完善评审约束机制,提高评审效率和质量。自2009年市评审中心成立以来,四年共评审金额73.3亿元,年均审减率达12%。此外,其他一些改革工作也在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如会计建账监管的“荆门模式”,基层财政建设及乡镇财政专管员制度改革得到省厅肯定,在全省推广;财政基础工作受到财政部领导的关注,“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受到全国性表彰等等。
五、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多年来,围绕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和能力三大建设,不断创新方式,优化载体,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坚持一年一度的春节集训制度,一年一个主题,相互衔接、延续递进,为干部职工树立思想和行动指南,促进了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一年一个新面貌、一年一个新台阶。结合部门实际,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等主题实践活动,加强财政基础工作、财政文化建设等,在活动中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开门纳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夯实基础工作,简化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行上挂下派和内部轮岗交流制度,选拔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到省财政厅跟班学习,帮助开拓视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通过严格的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督促各项工作快速高效落实。目前,全市财政系统有7个单位获省级或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有44个单位获市级或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市财政局连续3次荣获市级最佳和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仅2012年,市财政局就获市级以上单项荣誉表彰达46项。
【统筹城乡建设服务跨越发展】推荐阅读:
提升服务意识 统筹城乡发展07-06
城乡商贸统筹发展10-10
城乡统筹发展问题05-30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06-17
统筹城乡发展试点讲话06-03
论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09-30
扛起城乡统筹发展大旗10-18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10-25
从统筹城乡发展看城镇化建设05-28
新建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