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产业统筹

2024-10-26

城乡产业统筹(精选12篇)

城乡产业统筹 篇1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表明,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载体。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根源在于城乡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和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业,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所以,应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产业互动。本文将分析城乡统筹中产业互动的现行机制,并以这个机制为核心具体阐述产业互动的主体和形式,通过分析国内各地城乡产业互动的具体做法总结经验,展望前景,从而对城乡统筹中产业互动做一个系统的分析。

一、城乡产业互动中的机制效应

(一)城乡产业互动的现行机制

根据浙江大学黄祖辉的观点,笔者认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是当前各地城乡产业互动的基本模式。城乡统筹中产业互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政府在这方面应起主导作用,但是仅靠政府的投入不能解决问题,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在政府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引进市场机制共同发展经济。

(二)现行机制中的要素缺失现象

目前,在统筹城乡的产业互动发展中,城乡二元结构还深深的制约着农民和农村的发展。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的比较优势不明显,投入农业的资金总量还远远不够。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他们对国家政策和市场运作的规则和信息还不很了解。由于城乡统筹在我国还是个新事物,政策和法制还不健全,政府在运作时也是放不开手脚。

(三)要素缺失的不利因素

由于城乡统筹是四位一体的,是政府、城市、农村和社会四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所以缺了哪一方都是不行的,其中农民的积极参与是关键性因素。在现行机制下,政府投资有限,投资农村还不是投资者的第一选择。目前,作为城乡统筹的一个主体的农民仍然还是以土地为其主要依靠,而企业投资农村需要的恰恰是土地和劳动力,所以农民的参与性不高会严重的阻碍农村的发展和城乡统筹的进程。此外,没有完善的有关城乡统筹的法律法规,在城乡统筹的发展中政府就会滋生腐败,企业就会损害农民的利益,而农民也有可能阻碍城乡产业的互动。

二、城乡产业互动中的主体效应

(一)三个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当前在城乡统筹互动中,三个主体的相互关系概括起来讲就是“政府主导、企业出资、农民参与”。从本质上讲,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必然是政府。政府承担了主要责任,通过建立领导机制、制订规划、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等,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农民在政府的指导和引荐下以土地为最大的资本进行招商引资。同时,大量的失地农民也是最廉价的劳动力。此外,必须尊重市场规律,重视社会力量,形成政府、社会、农村集体三者之间互补、合作的良好格局。

(二)各主体地位的不对称现象

在三个主体中,农民地位比较薄弱,虽然政府在极力的保护着农民的权益,但是,农民由于其历史、现实因素他们自身能力有限。首先,信息的不对称就是一个大的问题。在当今知识型社会,信息就是财富。其次,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个人能力也不是很适应当今市场经济。这就引发许多问题,农民总是感到政府和企业损害了他们的权益。在有些地方,政府还是以“家长式”管理在行使权力,农民自主性比较差,而一些企业还以农民不懂法律、政策而欺骗、剥削农民。

(三)主体地位不对称的消极影响

政府、企业、农民三者主体地位的不对称是我国城乡统筹过程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使得单个农户获取信息的动力和能力不足。这就使很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容易脱节,农民不了解市场信息,同时有些企业也会利用农民不了解法律政策和市场新信息的空子,损害农民的合法利益,致使农民对城乡统筹有了疑惑。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总是怕出“乱子”,改革的步伐自然就慢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就会延缓。

三、城乡产业互动中的形式效应

(一)城乡产业互动的主要形式

土地流转是全国各地推行城乡一体化最普遍采用的模式。土地流转形式却有多种形式,包括租赁、转包、买断、入股、互换经营等形式,促使农民逐渐脱离土地向城镇转移,进入二、三产业。目前,全国各地土地流转发展趋势是土地集中,集约经营。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地返租,集体经营。二是土地变资产,人人入股。三是置换土地,还建小区。

(二)各形式的政策缺位现象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乡镇城镇化扩张。乡镇面貌一新的背后是大量耕地被蚕食,耕地面积锐减;现行货币政策安置方式无法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失地农民生存难以为继;农村土地流转不畅,要地农民呼声与日俱增,引发深层次矛盾,诸多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土地是最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但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乱占耕地在农村还依然普遍存在。个私企业异军突起,无疑要占用农地,同时势必造成大量耕地闲置浪费;农村“空心村”的存在,农民建房弃旧建新,造成村庄渐渐向外扩张侵占农田;更有些地方本着经营城市就是经营土地的观念,发展经济就打土地主意,依靠土地做交易,造成耕地锐减。

(三)政策缺位带来的相关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基础,在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障农民就业、生活、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之前,土地必将是农民社会保障的载体和农民家庭最基本的经济基础。因此,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农民失地问题则成为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失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四、城乡产业互动中的经验效应

(一)城乡产业互动的多元经验模式

1. 创特色产业模式。

这是全国在城乡产业互动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各地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创建不同形式产业。

2. 以厂带村模式。

这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又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发展村办企业带动整个村的发展即村企一体发展,使村庄变都市。

3. 土地流转模式。

目前,全国各地土地流转发展趋势是土地集中,集约经营。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地返租,集体经营。二是土地变资产,人人入股。三是置换土地,还建小区。

4. 招商引资模式。

为了给农村造血全国各地都进行招商引资,让城市工厂下乡,解决农民用工,加快乡村经济发展。

5. 协调发展模式。

全国各地城乡统筹中,不局限一村一镇城乡产业互动,而是运用协调发展模式推动全地区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大城市带小城市。二是强弱帮扶。

6. 政府扶持模式。

各地政府对发展区域经济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发展,所采用的一种模式。

(二)产业类型的趋同现象

产业类型趋同一般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内或区域间产业结构所呈现出的某种共同倾向,指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组织规模和技术水平的确定等方面的雷同现象。例如,在各级地方政府编制的“十五”规划中,长三角15个城市中居然有14个城市将各自的支柱产业的前4位分别设定为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再如重庆市由于独特地貌和地理环境致使很多地方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另外,许多低效益的小规模企业遍地开花,结果是希缺资源流向效益低下的小企业,从而恶化了资源配置,并且由于企业技术水平的限制,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导致资源的浪费。

(三)趋同现象的风险分析

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要从根源上加以区分,即可分为政府驱动型和市场驱动型两种。政府驱动型产业结构趋同是指由于政府的作用而导致的产业结构趋同,而市场驱动型产业结构趋同则是指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下,利益的驱动使投资者在某一领域过度进入,它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常态,保证了竞争的有效性,因此大多较为合理并且符合竞争原则。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使产业结构失衡加剧,国民经济宏观总量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进一步恶化,抑制和延缓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强改革与发展的阻力,并且产业结构趋同还导致全国经济在整体上的同步性,加剧全国经济在周期性波动中出现的过热和滑坡。

五、城乡产业互动的发展效应

(一)城乡产业互动的规模效应

城乡一体化和城镇的发展,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及其市场一体化下,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资源的流动和聚集,也为产业互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土壤和经营环境,有利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不断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可见,城乡一体化与产业互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客观上就存在着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城镇具有规模经济递增和交易成本递减的优点,所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产业互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借助城乡产业互动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发挥共享能源、交通、信息、市场的优势;发挥工业生产的聚集效益的优势;便于增强对外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可以吸引各类企业、集体、个人特别是农民,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搞农产品深加工,吸收消化当地农产品。

(二)城乡产业互动的服务效应

城乡产业互动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强特色产业的发展,引导人口的聚集,进一步带动第一、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吸纳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社会闲散资金。同时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制定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大背景,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为指导,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保护、社会建设等各方面都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统筹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三)城乡产业互动的经济效应

城乡统筹必须要走产业互动、工农互动、城乡相融的协调发展之路。其中产业互动就要处理协调好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用二、三产业发展来带动第一产业发展,用工业化来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产业关联效应。从一定意义上说,城镇经济的发展进程就是城乡互动的过程,就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过程,其主线应是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重视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工农互动就是要统筹城乡收入分配,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在产业互动和城乡互动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共同富裕。城乡相融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推进城乡资本和各类人才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走城乡改革配套互动、协调推进、以城带乡的发展路子,通过农业产业化着力解决农民收入问题,通过工业化着力解决农业问题,通过城镇化着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摘要:“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瓶颈。解决“三农”问题最好的出路是统筹城乡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是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然促进三次产业在城乡之间合理布局,形成产业互动效应,进而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城乡统筹,产业互动,农业

参考文献

[1]高政.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EB/OL].中国社会学网,2005-07.

[2]王玉珍,张芬芬.城乡统筹发展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J].南京社会科学,2004,(3).

[3]城乡统筹的重庆探索[N].时代信报,2007-09-27.

城乡产业统筹 篇2

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城乡产业的现状以及城乡产业分割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以政府为主体、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推动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城乡统筹 产业融合 城乡产业分割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传统农业与工业同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特殊直辖市,是中国国情的缩影。2007年6月,重庆被获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重庆市政府提出了七项重要举措,其中之一就是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结构,城乡产业配置得当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二者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

1、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因此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城乡产业统筹发展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重庆市城乡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城乡产业发展失衡

由于特殊的体制原因和城市产业倾斜政策,重庆市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在产业政策上,强调工业优先;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强调把工业主要放在城市;在资金流向上,政府通过税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等方式,把农业剩余积累由农村大量转入城市。这种城乡脱节的产业发展政策,致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产业关系,主要表现在:

农村经济结构仍以传统型为主,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产品仍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为主,未形成规模经济。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农产品市场规划建设滞后,流通主体培育不够,产品流通不畅。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带动面窄,市场流通中介组织发育不充分,市场专业化服务滞后,销售服务体系不配套。

(二)城乡产业脱节

2007年末,重庆市人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产业结构的标准模式,我市已进入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但是,该阶段我市城乡产业发展仍出现比较大的脱节,主要表现在:

1、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较差。直辖以来,全市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上看产业结构层次已越过“一、二、三”和“二、一、三"”的低级状态,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到2007年第二产业占gdp的45.9%,第三产业占gdp的42.4%,第一产业占gdp的11.7%,但整个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仍然较差、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农业粮食、生猪两大传统产业仍然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工业传统产业比重偏大;三是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贸、餐饮、运输服务业为主,新兴产业如中介服务业、第三方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发育不足。

2、城乡产业投资失调,政策支农不足。财政对“三农”的有效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高。2004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9.9亿元,农业投资额仅占2.2%,而2007年全年所完成的3161.51亿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为59.74亿元,仅占1.9%,比起2004年还有所下降。二是金融信贷支农力度不高,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缺位现象严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布局调整、收缩,农村信用社规模、实力有限且历史包袱沉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机构减少,降低了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部分农村地区因无法获取正规信贷,民间借贷现象突出。

(三)城乡产业结构同构

我市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在行业和产业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构。从产值构成上讲,我市乡村工业与建筑业、交通等第三产业在乡村总产值中的比重与城市基本持平,这一方面使城乡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产品生产上的简单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低水平的市场竞争,使消费品市场结构性过剩不断加剧。在产业布局上,目前已呈现出过度分散化现象,突出表现在县级支柱产业缺位及市县间产业链的缺失。城乡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全市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的提升。

三、重庆市城乡产业分割的原因分析

1、国家初始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因素导致城乡产业分割。建国初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实行赶超型的工业发展战略,跨越以轻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不得不通过强化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政策的超经济手段,靠牺牲农业利益来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重庆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采取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优先发展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这直接导致了城乡产业分割。改革开放以后,又由于工农、城乡发展不同步,使城乡产业结

构的矛盾更加尖锐。

2、国家推行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框架继续加剧城乡产业的分割。建国以来,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实施了“城市偏向”的分割式发展战略,在政策和制度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歧视,如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使城乡交换关系长期处于不平等状态;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过度向城市倾斜,对农村投入太少,使农村资金长期处于“贫血”状态;严格的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市民与农民的天生不平等;对农民的歧视性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农民享受不到国民待遇等等,这些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做法,人为地造成了严重的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壁垒,阻止了正常的城乡交流。

3、特殊的历史因素导致城乡产业结构矛盾突出。重庆是个重工业城市,建国建市之初所实行的服从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一系列强制性制度安排分割了工农和城乡关系,导致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现代经济学表明:在工业行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相对最高,但我市长期走的却是重工业发展路子,农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国民经济重型化,使之连接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十分薄弱。客观上滞缓了我市城乡产业结构矛盾的化解。

四、重庆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以政府为主体、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推动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由于我市城乡产业分割的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的政策、体制因素所致,因此,现阶段的统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不是市场能够解决的,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制度创新,构建城乡平等的政策和制度框架,从而逐渐改变城乡差距的扩大。具体如下:

1、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采用倾斜的资源配置政策,对农村发展给予扶持。

2、完善农业投融资管理体制。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增加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3、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向农户、企业、信用社职工进行增资扩股,建立股份合作制带社区性的地方金融机构,增大向农村贷款的资金量。建立政府财政与金融机构贷款坏账分担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提供贷款,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新的贷款担保形式,推进诚信管理,探索建立各种类型的小额信贷组织。

(二)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

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具体措施为:

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使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合理分工,形成紧密的产业互动链条,由城市二三产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由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产业层次的提升。

2、充分利用我市人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促使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3、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拉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带动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一体化发展。

4、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是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这一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城乡产业协调既包括城乡产业的空间布局,又涉及城乡功能配置问题。要在空间布局确立的基础上,在市场范围内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城乡功能结构。要按照大市场原则建立统一的城乡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功能互补与最优配置,进而构筑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1、加速城乡第二产业对接。目前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在两个不同的范畴里构筑起两个工业体系,各自相对封闭运行,重复建设产品同构、资源浪费低水平竞争愈演愈烈。为此,当务之急是推动城乡工业一体化。

2、新建产业要以城乡关联度高的产业为主。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要着眼于城乡统筹,大力发展城乡关联产业。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关联产业。特别应引导城镇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在新建产业上,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用生产资料业等城乡关联产业为主。

3、推动城市科技、信息等产业下乡,对下乡产业给予政策支持。目前,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急需的科技、信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明显供给不足,而这些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与农村联系松散。所以应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协调配置城市资源,大力鼓励和引导城市相关产业下乡,开拓农村市场,带动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城乡产业统筹 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城乡统筹;市场机制;协调发展

一、产业集群概述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最早于1990年在迈克·波特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出现,它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地区合作关系,集群和中小企业全球化》的声明中将产业集群正式解释为在一定区域内大量企业、政府机构、商会和相关组织集中的现象。并根据集群内企业的技术能力、集群变化的复杂性以及企业间分工与合作的程度,将其分为非正式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组织型产业集群、出口加工型产业集群、科技园区和孵化器五种类型。

产业集群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市场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势等。基于资源共享的产业集群区域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分工,形成了规模经济;基于地理上的临近以及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合作,降低了获取信息、谈判、原材料运输等成本,获取了降低交易成本的效应;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了集群内企业创新的能力和员工的技能,同时也提高了人力资本的效应;当产业集群走向成熟之后,区域品牌便开始形成,此时,区域品牌效应也开始显现。正是这些效应的存在,提高了集群区域的竞争力,也推动了集群区域的经济增长。

我国从改革开放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建立起了自己的产业集群。据统计,全国内地共有160多个城市拥有不同程度的产业集群,全国大大小小的产业集群约数千个。

二、重庆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重庆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重庆产业集群的数量虽不及东南沿海的一些省市,但部分产业集群的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并已形成一定经济规模。重庆是全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基地,汽车产量也名列前茅,两车核心部件产业群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以重庆红岩公司所在的双桥区为例,该地区形成了以重型汽车产业为主的制造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了重型汽车制造、改装、零部件生产和销售为主要支柱的产业链条。在其他领域,产业集群效应也逐渐展现,如以西南铝为龙头企业的铝制品集群是亚洲最大的铝加工厂,位于璧山县的皮鞋产业集群是全国三大鞋都之一,以及机电产品集群、生物医药集群等。

(二)重庆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思路

尽管重庆的产业集群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重庆直辖以来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总体而言尚处于形成阶段。由于发展时间短等原因,重庆的产业集群发展与国内外具有竞争优势的集群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重庆产业集群的发展。归结起来,重庆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对产业集群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培育集群的政策市场环境,市场机制不健全,对集群形成发展缺乏应有的引导。这一点随着重庆城乡统筹工作的开展而有所好转,在国务院2009年1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了重庆城乡统筹工作中的战略任务,即:“一圈两翼”开发战略、扩大内陆开放战略、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科教兴渝支撑战略和资源环境保障战略。这为重庆产业集群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2.某些集群内缺乏大规模、带动力强的大企业, 产业配套不全,企业间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分工不够深。在城乡统筹工作中,尤其是2009年在314总体部署下,重庆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政策,包括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引进外来优质企业(包括世界500强)等,为重庆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改善了投资环境,活跃了市场。

3.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模仿创新设计能力都较弱,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竞争力不够强。重庆市科委、经信委(原信息产业局)、中小企业局等科技孵化机构都相应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企业专利申报、商标注册等行为都有较大改善。

三、产业集群对重庆城乡统筹工作的影响分析

结合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重庆城乡统筹的具体工作来看,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模式对推进重庆城乡统筹工作有至少四个方面的影响:

(一)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新华网2009年1月有数据表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沿海部分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状态,劳务重要输出地重庆已有47.2万农民工返乡。东方网在2009年3月有数据显示,重庆有418万外出农民工,50万人滞留农村。在2009年全国人大代表会上,重庆代表团向大会提交《关于解决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工作建议》,建议国家在西部布局重大项目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增强西部地区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

而产业集群的兴建除了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外,有利于鼓励有能力的人员自主创业,形成多种经营主体共同构建完整产业链的局面。在一个产业集群的影响下,大型集团公司、普通工商企业、合伙企业、个体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均能得到全面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多种就业渠道。

(二)可以促进重庆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产业的集聚与集聚经济圈的形成不仅给国家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由于产业集聚导致产业在地区分布的不均匀,也带来国家内部的地区收入差距。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经济经历了年均9%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中国沿海地区长三角、华南、环渤海三大集聚经济圈已然成为中国产业高度集聚的发达区域,其在中国GDP中的总量已经由1978年的47.65%至2008年已经接近70%。但是产业、产出和产能在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相对集聚,并没有使其他区域的居民生活水平变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中国各地方省市都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共享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繁荣。所以,科学发展国家集聚经济圈,不仅可以促进集聚经济圈内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在重庆发展产业集群,不仅可以缩小重庆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还能够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真正起到内陆开放高地的带动作用。

(三)有利于重庆地区的持续发展与国内其他区域经济的开发

集聚经济圈的发展不是一个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发展调整的过程。这就需要政府根据集聚经济圈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特征、发展绩效与发展阶段进行合理地发展规划与积极干预。这包括集聚经济圈产业发展与产业集聚点轴增长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问题,在集聚经济圈内部空间是实施产业的错位发展,还是趋同化发展的问题,集聚经济圈产业转型与扩散的问题。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沿海集聚经济圈经过持续高速增长和产业集聚已经形成世界知名的城市群,成为世界产业集聚的典范区域。如何深刻认识掌握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不仅对于推动重庆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战略也具有借鉴作用。

(四)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有效解决统筹资金短缺的难题

在城乡统筹的战略之下,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转机,而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也正在发生变化。农村的资金需求可能已经不是小额的资金需求,可能是一些大户,在一些地区甚至可能是农业产业化项目方面,在不同的地区、行业甚至在发生群体性的变化。单纯依靠政策和行政手段来发展农村金融,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因为金融资本具有追逐利润的偏好,而农村地区风险高、收益低,风险和收益不能平衡。而在产业集群模式下,一方面产业资本会以各大工商机构自有资金会的形式大量流回;另一方面,金融资本也会随着金融机构的整体布局而流向农村市场。

四、促进重庆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的规划和引导,为集群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迅速变化的时期,重庆的城乡统筹工作也紧紧围绕这个大背景展开。在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引导上,既要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更要注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孵化。如对专利技术持有人的补助政策、对获得双高认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税收优惠、对入驻高新技术孵化园区企业的公共技术平台服务等,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集群内科技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完善。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注意产业集群动态发展的特征,遵循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增强集群内部的分工、合作,以及信息、资金、技术的流动,从而带动相关支持性行业的发展,促进集群网络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鼓励创新,并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集群拉动传统集群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传统产业创新的内在源泉,创意产业是传统产业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两者有机结合,可以促进重庆产业集群的提升和整合。如对专利申请的补助、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创新基金和电子发展基金申报资助等。这些政策和措施不但有利于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也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完善。

(三)建立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流动机制

目前,企业对产业网络和人脉(社会)网络共同发展,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阻碍或限制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工人)流动,或者不愿意增加职业培训的投入。这实质上严重制约了集群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社会过程,是在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作为隐含经验类知识的载体,知识型人员在地域内自由流动能否获得地方正式或非正式制度的支持成为提高集群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应该根据各产业集群的特点,建立起既有利于企业加强员工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又有利于技术人员流动的良性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

城乡统筹发展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社会经济无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无论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都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 对社会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形成重要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标志着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阶段和方向。因此, 对产业结构高级化问题进行研究, 推动其健康发展, 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它的现状和发展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我们通常讲的三次产业结构和二元经济结构都是产业结构的具体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亦称产业结构高度化, 是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 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的变动上。具体讲, 产业结构高级化, 一是指产业的高技术化。即在生产中普遍应用高新技术, 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二是指产业的高集约化。即通过竞争、购并、重组等产业组织形式, 逐步演进为以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托拉斯、跨国公司等, 充分享有规模经济效益和低成本竞争优势;三是指产业的高附加值化。即从产品价值构成来看, 对物质投入的依赖越来越少, 产品开发、设计、销售、服务、知识、信息、智力等资本报酬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产业结构还处于低水平的演变阶段, 国民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部门仍处于传统的生产方式, 第一产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差距明显。只有不断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才能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对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理”首先作了经验性总结。克拉克的描述建立在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之上, 他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因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 第二和第三产业逐步增加。继配第、克拉克之后,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又从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两个方面, 对产业结构的演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将三次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 关于各国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的演变趋势, 他认为:第一, 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地下降;第二, 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比重, 大体上是上升的, 然而其劳动力比重, 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 服务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 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我国落后的产业结构, 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极强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现代工业为主的非农业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 同时也就是对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进行改造, 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是转换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如果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片面强调城市工业化道路, 不仅会造成农业和农村的落后, 而且还会由于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 引发较为严重的城市问题;如果脱离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 不仅会使城市工业缺乏农业的要素贡献与市场贡献而难以顺利发展, 而且还会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或农村内部, 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而违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初衷。其实, 我们是有这方面教训的。建国后, 我国实施了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 为实施这一战略,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 建立了一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通过行政力量来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 进行强制工业化积累, 通过“剪刀差”和税收等形式把农业中的资源强制转移到工业领域, 以支持工业的扩张和发展, 结果工业和农业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工农差距加大;其次, 我国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与政策, 严格限制了城乡劳动力的流动, 加剧了农业内部剩余劳动力的不断累积。超前的发展战略和重工轻农的指导思想, 加大了我国的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 严重扭曲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因此, 我们必须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思路与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就是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 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 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第一,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用现代思想观念指导农业, 从而把传统落后的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的过程。

第二, 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优化既要通过现代化, 也要依靠城市化。所谓城市化, 是指随着工业化过程和经济的发展, 农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 逐渐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以及城市内部结构逐渐高级化的过程。城市化进程的最基本的表现和特征是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 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转化为城市地域, 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 城市化过程实质是资源在城乡间优化配置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口迁移、要素聚集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基本原则应是有利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 保护农业与农民的根本与长远利益;有利于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 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同时, 要特别支持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与私有制有着内在的天然联系, 私人资本投资的目的是对利润的追求, 在市场利润率的诱导下, 私人资本总是流向利润率高的行业和部门, 自动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 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第四, 促进二三产业与城乡工业协调发展。长期以来, 人们片面地把工业化进程理解为制造业的发展过程, 在发展政策上没有把第三产业的发展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导致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必须突破这种观念,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 我们还要突破以城乡工业同构化为特点的双重工业化格局, 处理好产业结构升级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促进城乡工业按照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 实现城乡工业协调发展。具体来讲, 大中城市要适应城市消费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走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辅的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则在城市工业升级前的产业层面扩张, 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第五, 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变原来的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政府要在经济政策、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要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解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郭克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管理世界, 1999.5.

[2]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新华出版社, 1999.

城乡产业统筹 篇5

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论文加强规划研究统筹城乡发展

路桥自年底撤镇建区九年来,凭着市场先发、体制灵活、民营经济发达等优势,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一轮发展中,路桥面临着种种问题,特别是城市空间发展无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居民点分布散乱等问题尤为突出,这是长期以来缺乏包括农村在内整个区域的长远和切实可行的规划,造成路桥区缺乏空间整合的结果。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间成为工业化进程的制约日益显现,这表明路桥区迫切需要加强规划研究,推进城乡一体化,使资源配置更趋优化,空间更

趋合理,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通过对路桥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要强化规划研究,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以提升路桥城市发展的档次和水平。

一、路桥城市建设的现状

年月路桥建区后,根据自身工业化和私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足的起步条件,按照“大投入、大配套、大建设”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城市建设进程。在总体布局上,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突出发展城区,积极培育次中心金清镇;在建设目标上,注重城市形象,强化内涵,形成特色,提升品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在工作重点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进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在特色建设上,弘扬路桥优势,创办大市场,促进大商贸,发展大工业,促进区域经济合理调整;在建设途径上,树立整体经营城市的理念,深化改革,敢于创新,走城市建设市场化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建区九年来,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多亿元,建成区面积从建区初期的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余平方公里。共投入余亿元,修建路桥大道、南官大道、腾达路、银座街等多条街道和交通道路,新增三级以上公路公里公路密度从建区前的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公里平方公里。投资近万元,新改建市场个,相继建成富仕广场、中国建筑装饰城、台州电子电器市场、浙江方林汽车城等一批较高档次的市场。通过整合,建成全国乡镇企业(台州)高科技园区、路桥节日灯加工园区、新桥模塑工业园区等个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公顷,总投资达亿元。建成鑫都国际大酒店、金佩大酒店等多幢层以上的高楼大厦建成嘉绿苑、方林苑等一批中高档居住区。建成黄椒温路桥段引水工程、五镇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万吨;建成投资亿元的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万吨;建成变电所座,变电所座,主变容量达万。建成永安广场,黄石、硕雨、避风塘等公园,共绿化城区面积万平方米,城区绿地总面积达万平方米。通过九年建设,路桥远东商贸广场开发建设已具一定规模,旧城保护改造已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城市竞争力逐步提升,一个中等城市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路桥城区从一个集镇变成中等城市的格局,应该说建设成就巨大。当我们在感叹路桥九年大变样之余,用更高的眼光去审视,用更冷静的头脑去思考路桥的城市形象和品位时,我们会深深感到,由于路桥脱胎于建制镇,城市建设底子薄,城建人才缺乏,对民间资金依赖性强,且追求高速度等原因,致使路桥城市建设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遗憾。主要表现在:

一中心区不突出,功能区块不明显。由于路桥是“无街不市、无户不商”的市场大区,各骨干市场零散在城区的各个片区,市场和街道都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到处显现着商业氛围,各

区块功能布局相差不大,而在夜晚却到处人影稀疏、街落冷清,这在主观上给人以中心城区难找的感觉。同时,路桥“跨越式”的城市增长模式,导致老城和新区并存,老街和新道相接,城市中心区建筑密度不高,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不多,功能区块衔接不强,且在沿街、沿路建有较多低档次的村民安置房,在客观上造成路桥城市中心区总体建筑形态档次不高,地标性建筑不突出,导致了中心区形象难突出。

二商业街(区)建设档次不高。路桥目前已形成以生活消费品市场群和生产资料市场群为特色的两大专业市场群体,专业街区和超市、连锁专卖等各种现代商贸业态并存的商业格局。目前,路桥市场林立,到处可见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但却缺少一条档次高、能充分展示现代繁华气息的商业街。银座街、富仕路、卖芝桥路是目前路桥繁华和最具活力的商业街,但它只能是普通的商业街,却难以承担起展示一个区域高档

次、高品位、良好形象的使命。且不说银座街南段和卖芝桥路是原老镇的建筑布局,即使新建的银座街中段和北段以及富仕路,其整体街区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形态总体档次不高。特别是富仕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商业街的功能形态,但其整幢单间立地式的建筑结构,即使通过立面改造,也难以体现现代高档商业街的气息。而开发建设中的远东新区,其一大功能定位为商业中心,目前只有一条贯穿城区东西作为交通要道的路桥大道,以及几条南北走向较短的支干道,也难以承担起作为展示路桥良好形象、高档次、高品位的现代商业街(区)的重任。

三交通规划和建设滞后。路桥目前给人的感觉是路桥“路难行、桥难走、车难停”。路桥的路方向性差,连贯性不强,初来路桥的人很难弄清方向,搞清方位。路桥的路小,三车道少、双车道多、单车道更多,一些道路经常会造成堵车。当然这具有客观性,路桥城区由于河道

纵横,老国道走向弯曲等原因,造就了路桥主骨干街道路网方向性差;由于旧城新区并存,城区发展速度快等原因,造成街道路网连贯性不强。同时,由于人流杂、车流多、交通管理滞后造成严重的堵车现象。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交通规划的滞后。在交通道路规划建设时,没有充分估计到路桥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一些主干道路等级不高、宽度不够,许多道路没有设计非机动车道,功能不全。如泰隆街、腾达路、石浜山洞等,都成了交通的“瓶颈”。国道复线、路院路高速公路连接线、滨海大道等主骨干道路建设滞后了好几年。同时,一些公共设施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停车位,导致城区停车位严重不足。

(四)城市公共设施薄弱、布局差。由于路桥是从一个镇升格为一个县级区,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休闲场所明显不足,如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文化宫等公共基础设施都还未

开建,致使群众在双休日、在晚上无处可去,这也是造成路桥街落冷清的一大原因。同时,由于地下排污、通信等管网规划设施滞后,造成目前街道经常“开膛剖肚”,给行人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已建成的一些公共设施,也由于布局、规划、档次等原因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如影剧院本来是一个文化宣传和集聚人气的场所,但由于形象不鲜明、缺少停车场以及规模少、档次低等原因,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而投资多、规模大、环境美的永安广场,由于建在交通要道边,离居民小区远,致使功能发挥十分有限。又如客运中心由于设计规模少、发展空间不足,带动周边要素发展十分有限,又面临着被置换的命运。

(五)建筑形态档次不高。城区各建筑单体总体档次不高,除了多幢高楼以外,基本上以—层的单间立地排式结构建设,高度不高,体量不大。特别是建区初期的村民安置房,还超脱不了农村建筑“大寨式”连排单间的影子,建筑

形态单一,材质较差,色彩零乱,立面难看,和现代城区的形象极不相称。同时,由于民间资金丰厚,居民普遍较富,对单间街面房的需求强烈,而政府过多强调利用民间资金推进城市建设,致使长期以来城区宗地出让较少,城区缺乏功能配套设施完善、档次较高的居住小区的开发,导致人居环境相对较差,也导致街面房基本以单间立地形式建设,缺少那种高耸、豪华且层次感强的现代建筑,严重影响了现代商贸城的亮丽城市形象。

二、路桥城市发展的框架和蓝图

浙江省城市化发展布局总的构想是把整个城镇体系分为五级,杭州、宁波、温州为一级主区,台州和金华是两个一级亚区。根据最新的《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稿件),台州的城市性质定位为浙江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制造业、商贸发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城市主要职能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浙江中部沿海港

口城市、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台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总体目标是经过年的努力,经济社会与城市的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浙江省一类城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二类城市;充分发挥对市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拥有完善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与高效的交通系统,具备良好的人居环境与优美的城市景观;经济繁荣,社会文明,适于生活居住、适于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近期()发展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完善铁路、港口、高等级公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加快环境、供水、供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使台州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沿海地区先进水平,进一步推动市区建设,启动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引导产业集聚。基本改善城市形象,美化城市景观。中期(—)发展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市区功能日臻完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设施的建设达到浙江省先进水平。同时,黄岩、路桥

等城区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主要工业园区的开发,工业园区产值占工业总产值得以上。城区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绿心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维护和保护性开发,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现代化标准。远期(—)发展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推动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同时工业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产业结构持续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超过,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不断强化,发展为浙江省一类城市。

路桥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设区域性的现代商贸中心。根据路桥区现状发展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其空间结构将形成一轴两片多组团的格局。一轴:指贯穿路桥区东西两翼的空间发展主轴,该轴线以滨海大道和国道等重要东西向主干道为载体。两片:分别指主城区和滨海工业区。多组团:根据总规修编主城区一片可分为三个组团,分别为中心组团、桐屿商贸组团和中部发展组

团。滨海工业新城可分为产业发展组团、居住服务组团。组团与组团之间通过以天然水系或山体为核心景观的生态基质进行隔离。这四个组团的功能结构如下:

(一)中心组团。该组团即路桥主体城区,范围包括路桥、路南、路北三个街道的大部分用地。组团着重改善城市环境、提高文化品位,体现水乡特色,突出现代化城市气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培育中心城区的聚集功能、创新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为趋势,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商贸、文化、旅游等高服务产业。同时,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对不适宜中心城区发展的工业企业逐步迁至滨海工业新城,以优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空间。并实行旧城改造策略,采取保护与改造并举的方针,对文物古迹加以妥善的保护和恢复,着重挖掘其旅游价值。用地以商业、文化居住为主要内容,重点整理老城路网系统。

(二)桐屿商贸组团。该组团由桐

屿街道及螺洋街道用地组成。面积约平方公里。组团的发展方向为以区域性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商贸区,强调人居环境的生态居住区。该组团毗领中心城区,由于台州市火车站线的选址一直悬而未定,其用地故得以控制并保留至今。这为中心城区的空间整合和功能置换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台州市铁路线选址方案的逐步明朗化。该组团的发展优势将更加突现,是未来五年内路桥区重点发展的区域。如果客运站及货运站落户于该组团,可结合路桥中心城区专业批发市场面临整合的趋势,在组团中心区位结合客运站的设置,高标准建设功能更新、环境更好,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的现代化市场群,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区。由于火车客运站前空间也是展示台州城市新形象的重要门户,因此,该区域的城市建设必须重点考虑城市景观环境的设计及城市交通的组织。适量开发若干具有一定规模和高水平建设的现代生态居住区。

(三)中部组团。该组团以迎宾大道、机新路及南山东麓为组团边缘。面积约平方公里,包括峰江、路南街道及新桥镇用地。其中大部分用地已规划为过渡型的中部工业区用地。路桥中部工业园区的规划目标为:建设路桥近期先进特色产业制造基地和大型生产资料市场园区,并为远期城市功能结构调整建立基本构架。近期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生产资料市场及以花木基地为主导的现代生态农业,远期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业及居住功能。选择峰江驻地作为组团的服务核心,以组团规模为单位,高标准配置各项公共设施及相关市政配套设施。新桥镇应弱化其行政功通能,逐步发展以组团内的现代居住社区。

(四)滨海工业城。滨海工业新城的建设为路桥的城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路桥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机场的限制,工业呈一定的跨越式发展格局。当工业区人口集聚到一定的规模,则须在滨海

沿线发展以居住和公共服务为主的新组团,最终实现从工业新城到滨海新城的跨越。因此,滨海工业城的定位不仅仅是大规模的工业区,而是未来台州市的新城区,其开发建设必须树立高标准的规划原则和建设原则,为未来城市发展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目前,路桥各组团建设的规划已基本明确,未来发展的蓝图已基本绘就,其中部分已开始了实施。现阶段,路桥远东新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心工业区、中部工业区、滨海工业新城以及绿心规划区、灵山居住区、南山生态观光园区等几个更为具体的子组团,已基本完成了规划设计,许多工程已开始实施。远东新区在现有平方公里的基础上,通过新行政中心、台州医学城、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北扩西延,形成占地平方公里,以新行政中心、商贸、会展、居住、科教文卫设施为主体的新核心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的路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分为重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建设控制地带和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点四个部分,以十里长街为主体,以商贸活动为特色,通过严格、细致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展现路桥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和传统民居建筑群体景观,使“十里长街”成为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具有浓厚历史传统、地方特色以及商业活动的特色街区。目前一期保护改造古街轮廓初现。中心工业园区将以火车场站、吉利汽车城、物流园区、工业、商贸业建设为重点,打造路桥未来现代商贸区。中部工业区以工业、商业街区和生产资料市场群为主,将城区向南延伸,形成未来的中部组团。绿心旅游休闲度假区将按照市里的绿心开发总体规划,引进中国民营经济论坛、高尔夫球场等项目,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健身、集会、度假为一体的高档次度假区。灵山生态居住区将通过建设沿山一带的高档住宅区,带动整个山体的旅游休闲开发。南山生态旅游观光区通过南山植物园二期、石滨和南山游步道、花卉苗木园区

等项目建设,建成以生态农业、花卉苗木、植物林带、山体观光、沿山居住为主体的高档旅游区。通过这几个子组团的建设,扩大路桥建成区面积,提升城市空间,初步形成“古今商城,生态都市”的新框架。

三、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前一轮的城市建设,我们在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许多不足。当前,我区下一轮的城市建设蓝图已基本绘就,进入打造“都市路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健时期。因此,我们在新区开发中,要认真总结上一轮我区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各地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城市建设进程,全力打造“都市路桥”。为此,在新区开发建设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在发展战略上,要实施大集中小分散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路桥作为一个以市场为主导、制造业为带动,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城区,既面临以工

业扩张为主的城市快速非理性扩张的压力,也面临着城市化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的现实问题。我区现在的城乡空间发展是一种基于乡村工业化发展模式上的自下而上的无组织的分散发展模式,造成城乡空间无序分散的形态,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在我区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为路桥区提供一个合理的空间构架和现实的发展空间。我区城市建设发展到目前的状态,进一步的分散发展危害巨大,集中发展建设是路桥区城镇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路桥城市建设在空间上应强调集中,以突出紧凑的空间形象。在城市以外的地域,根据现状和未来发展,适当小分散的控制建设发展。要打破村、镇(街道)两级行政界限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建设空间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我区只有实施大集中小分散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分散发展的低水平状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和达到高水平的城市发展阶段。同时,根据我区现状的发展条件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我们可以判断,路桥城区还处在内聚式与外溢式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往西和往东。向北受行政边界的制约,基本上没有发展空间。西侧距离城区中心较近,有一定的建设用地,且用地条件优越,是城区发展优先考虑的方向。主城区往东由于受机场的限制,有一定的制约,但随着滨海大道的修建及未来滨海工业城的发展,城市宏观跨越已是必然的选择。

(二)在规划把关上,要重视规划的超前性,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规划是龙头,有一个高起点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实施蓝图,并保证严格实施,就能营造城市的品牌形象,创造富于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凝聚人气和资本,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我区以前总体规划意识不强,存在着“先繁荣、后市容;先流通、后交通;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一切都被动应付。城市

虽有规划,但立意和起点不高,缺乏超前意识和大手笔,修订得也不及时,城市功能不全,系统性和配套性差,特别是环境意识淡薄。有些规划有了,水平也是可以的,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权威性和统一性,执法、监督队伍素质低等原因,执行中往往走样,结果最终还是不理想。应该说,城市规划本身是难以调控城市规模的,也不可能为城市功能进行终生定位,但是规划可以调控和影响城市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强化规划意识,树立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规划控制,注重建筑、环境容量、配套设施、形体景观等规划元素的互相配比,不要顾此失彼。在不影响自然人文景观和周围建筑的采光通风的情况下,鼓励建设高层建筑,全面实行立改套。适当降低建筑密度;根据所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情况,对人口密度、绿化率、空地率做出适当限制;注重对建筑的风格、色彩、轮廓空间组合

等方面进行控制;重视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建设,特别强调园林绿地、各类公共活动场所和各类停车场等三种具有静态功能的公共场地建设,这对于提高城市品位,发展城市经济和增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意义非比寻常。

(三)在土地开发上,要实施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模式。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也叫房地产综合开发,包括土地开发、房屋开发和基础设施开发三个部分。城市的发展应以房地产综合开发为依托。在建区初期,路桥的城市建设是线条式发展,城市框架的拉大主要靠道路建设和群众建房来实现。群众建房多以层的立地房为主,且房前屋后多乱搭建,这造成了城市景观零乱、立面单一,功能不全,缺乏品位。同时,我区以前在城市土地出让上走的是成熟一块出让一块建设一块的单项出让的路子,这不仅降低了单位土地的收益而且导致城市建筑缺乏整体感和协调性。因此,我们在新区土地开发模式上,要根据城市总

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综合开发建设。在具体开发内容上,要对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土地开发、组织施工、验收交用,做到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互相配合和协调发展,以求缩短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工业、交通、住宅、科教文卫、商业服务、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等所需用地,根据需要和可能,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分期交付使用。要通过对各项目的综合平衡,最合理地安排交通、电力、通讯、给排水、供气、消防等诸种设施与主要用地功能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开发秩序,避免各项开发投资因互相干扰而降低效益。在开发规模上,要做到合理适度。要研究开发强度,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均衡发展。通过综合开发,合理安排互补功能用地的充足空间,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土地的利用系数。

(四)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上,采取政府(财政)合理的介入方式。新区开发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发的先期战役,投资大,风险大,利润也不高,但却是城市空间开发的首要任务。如何筹措资金,合理使用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区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规模巨大,资金需要也巨大,仅靠财政无法满足投资需求,财政无力包揽全部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如果政府直接投资基础设施,难免身陷微观经济事务之中,影响其基本职能的履行。所以政府应让市场机制在基础设施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在这方面,我区已有很多成功的偿试。建区以来,我区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将城市土地、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无形资产以及城市其他资源作为商品,重新进行组织和优化配置后推向市场,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发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动机,以小量国家投

资带动大量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基础,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开放型的投资格局,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因此,我区应继续走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化的道路。在此过程中,政府应着重做好三方面事情。一要承担基础设施的未来需求预测和总体布局规划,并制订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计划,消除市场的盲目性,为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打下基础。二要对垄断的基础设施公司实施管制,防止其滥用垄断权利遏制潜在竞争对手和损害消费者权益。三要在一些相互之间具有替代性的自然垄断领域,政府与其管制垄断,不如为行业间竞争提供方便,用市场机制限制垄断。在具体操作中,更应注意避免以下三种失误:一是注意提高基础设施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维护政府与企业之间契约的严肃性,避免出尔反尔,丧失信用。二是政府不必参股每一项基础设施投资。三是在吸引外资及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经营的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应该建立激励机制,促使民营企业提高效率,而不能承诺固定回报。

(五)在建设时序上,要注重速度和质量的统一。考察城市发展史可以看到,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一个“打破平衡、恢复平衡、再打破平衡”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我们在新区开发中,要制定土地开发的时序和强度规划,使其能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具体建设时序上,要注重速度和质量的统一。过去,人们为了追求建设速度,往往对质量有所忽视,这在建设史上有很多惨通的教训。纵观我区前一轮的开发建设,我们不难发现,建区初期,在“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创业热情的鼓舞下,路桥城市建设获得快速发展,被舆论称为“路桥速度”,这一度使全区上下感到自豪。但快速也导致我区的城市建设留下了不少败笔,这方面的教训尤为深刻。当然,一味追求质量不讲究速度也是不可取的。毕竟城市建设不是创作艺术作品,我们的建设要

保证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均衡发展,以城市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较低的投入得到较大的开发。特别是行政决策者的时间概念与规划设计者的时间概念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在具体操作中要衔接好两者的差距,注重处理好建设速度和质量两个概念的辨证关系。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尽量做到既要尊重自然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发展,实现建设速度和质量的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城乡统筹 整体推进 篇6

麒麟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建设工作,在各级发改委、水利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建设管理办法》,按照“城乡统筹、整体推进、规划先行、辐射带动、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全面完成麒麟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1002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874万元,省级投资638万元,市级投资407万元,区级配套280万元,自筹资金1223万元,融资26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610万个,建成各类供水工程81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25处,单村供水工程56处。上级下达计划224个村,完成273个村,占计划的122%,解决了25.89万人的集中供水问题,占计划的161%,其中:规划人口13.81万,辐射带动人口11.44万,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

提高认识,科学定位

麒麟区紧紧抓住“示范县建设”这一机遇,牢固树立三个理念:树立城乡统筹的理念,坚持整体推进,在城镇和坝区采取集中式供水模式,在山区采取单村供水模式;树立高标准建设的理念,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验收;树立机制创新的理念,坚持集中供水工程市场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坚持单村供水工程产权改革,明确主体。

高位推进,强化责任

麒麟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建设摆在优先地位,成立了以麒麟区人民政府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水务局局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办、发改、财政、审计、环保、卫生等部门以及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协调领导小组。麒麟区区委、区政府做到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建立了区、乡、村、组四级领导机构,推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风险抵押和绩效考核,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建设有坚强队伍抓、有专业人员管、有广大群众干。

营造氛围,达成共识

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简报等多种形式,对示范县建设的政策、措施、管理以及成效等进行宣传报道,着重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建设过程中的政策法规、领导批示、调研报告、工作动态、工作亮点、节约用水常识、水源地保护等进行宣传,共编发信息20期,在区级媒体播出示范县建设专题5期,在《曲靖日报》刊登5篇报道,通过宣传,为示范县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科学规划,城乡统筹

紧扣示范县建设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创新设计、技术可行、水源稳定、水质达标、设备完善、管理落实的要求,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工程设计、工程管理、水源和水质、投资效益、用水价格等问题科学论证、综合分析、为建设高质量工程提供保障。一是早规划,制定了麒麟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建设规划;二是严规划,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做到工程布局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标准化建设与创新管理机制相结合;三是守规划,在项目建设上实行“三不批”,即无规划设计的不批,无施工方案的不批,无建后运行管理办法的不批。

转变方式,市场经营

成立麒麟区水利水电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麒麟区麒麟源供水有限公司,麒麟区建辉供水有限公司,公司资产达1.5亿元,实现年经营收入1200万元以上,利税500万元以上。通过市经营,盘活了全区水利国有资产,做到了农村供水城市化、企业化、市场化。

健全机制,强化管理

(一)严格制度,强化监督。麒麟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行“九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规划建卡制、社会公示制、资金报账制、物资采购制、工程审计制、管护责任制。同步监管工程质量和进度,对建设资金,严把关口,专款专用,定期督查,一项一审,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益。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麒麟区政府出台了《麒麟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麒麟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麒麟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麒麟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三)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按照明晰产权,主体明确的思路,麒麟区对农村饮水集中供水工程实行市场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对单村供水工程,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明确管理主体,做到产权有其主,主体有其责,责权有其利。推进水价改革,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的原则,《关于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供水价格的批复》(麒区发改价格〔2011〕2号)文件,对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核定了水价,做到“抄表到户,按方收费”。

(四)保护水源,确保安全。建立水源地保护制度,编制了饮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划定了水源地保护范围,强化水质监测,确保饮水安全。

农村饮水,惠及百姓

(一)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告别了过去找水、挑水、拉水、背水的历史,通过农村饮水安全的实施,解决了273个村的饮水安全,使农村劳动力从过去的饮水困难中解放出来,据调查,每年可节省87.2万个工日。

(二)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告别了长期饮用不安全水的历史。由于长期饮用不达标的水,造成疾病发生,导致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农民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提高了健康水平,减少了疾病发生。

(三)群众生活方式明显改善。告别了过去不能使用洗衣机、太阳能的传统生活方式,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群众由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据统计,54120户购买了洗衣机,43306户用上了太阳能,享受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四)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告别了农村产业单一的格局,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促进了项目区农村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庭院经济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据统计,项目区畜牧养殖1000头(只)以上的专业小区53个,农副产品加工专业户230户,农民人均增收达230元。

城乡产业统筹 篇7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亦称产业结构高度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的变动上。国际上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有代表性的是:(1)动态比较费用论。这是由日本学者针对李嘉图的静态比较成本学说提出的,其核心是,在重点发展传统的具有相对优势但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的同时,必须扶持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使之逐渐发展成为主导产业。(2)雁行形态说。该理论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3)产品循环说。该理论认为,一国产品生产应按照“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与技术出口→进口→开发更新的产品”这个顺序不断循环上升。(4)非平衡增长论。这个理论认为,在产业结构的演进中,应选择好带头的先导产业(也叫战略产业)加以重点发展,以战略产业的优先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5)相关分析法。产业结构的演进,既是产业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调节,又是同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上述理论,构成了一个结构理论体系。“动态比较费用说”主要是从国际贸易、国际分工角度,论证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雁行形态说”与“产品循环说”,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参加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本途径;“非平衡增长论”与“相关分析法”,则进一步解决了如何带动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的机制问题。在国内,杨治教授较早地将产业结构理论引入中国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周振华对产业结构机理作了系统的分析,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揭示了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弹性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孙尚清、魏后凯、郭克莎等人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实际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中国落后的产业结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极强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现代工业为主的非农业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同时也就是对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是转换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如果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片面强调城市工业化道路,不仅会造成农业和农村的落后,而且还会由于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引发较为严重的城市问题;如果脱离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不仅会使城市工业缺乏农业的要素贡献与市场贡献而难以顺利发展,而且还会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或农村内部,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违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初衷。其实,我们是有这方面教训的。建国后,中国实施了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为实施这一战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建立了一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通过行政力量来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进行强制工业化积累,通过“剪刀差”和税收等形式把农业中的资源强制转移到工业领域,以支持工业的扩张和发展,结果工业和农业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工农差距加大;其次,中国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与政策,严格限制了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加剧了农业内部剩余劳动力的不断累积。超前的发展战略和重工轻农的指导思想,加大了中国的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严重扭曲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因此,我们必须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思路与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第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用现代思想观念指导农业,从而把传统落后的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的过程。

第二,积极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优化既要通过现代化,也要依靠城市化。所谓城市化,是指随着工业化过程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逐渐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以及城市内部结构逐渐高级化的过程。城市化进程的最基本的表现和特征是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转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城市化过程实质是资源在城乡间优化配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口迁移、要素聚集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基本原则应是有利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保护农业与农民的根本与长远利益;有利于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同时,要特别支持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与私有制有着内在的天然联系,私人资本投资的目的是对利润的追求,在市场利润率的诱导下,私人资本总是流向利润率高的行业和部门,自动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第四,促进二三产业与城乡工业协调发展。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地把工业化进程理解为制造业的发展过程,在发展政策上没有把第三产业的发展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导致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必须突破这种观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我们还要突破以城乡工业同构化为特点的双重工业化格局,处理好产业结构升级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促进城乡工业按照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实现城乡工业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大中城市要适应城市消费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走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辅的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则在城市工业升级前的产业层面扩张,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城乡产业统筹 篇8

一是产业基地强县建设成效显著。金堂县、彭州市、龙泉驿区、双流县、蒲江县列入全省产业强县培育县后, 成都市及各区 (县、市) 党委、政府集中财力、物力和项目资金, 大力支持蔬菜、食用菌、茶叶、伏季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通过举办“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第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和“中国采茶节”等重大节会, 开展伏季水果评优, 建立四川现代食用菌产业示范园, 完善蔬菜产业链等系列工作, 5个区 (县、市) 主导产业优势更加突出, 市场竞争力增强, 品牌效益提升, 农民收益显著提高。金堂县、彭州市、蒲江县已被四川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全省产业强县。

二是规模化、标准化进程加快。全市基本形成了蔬菜、花卉苗木、伏季水果、茶叶、猕猴桃、优质粮油、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建成规模特色产业基地133个, 家庭农庄 (场) 179个, 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07万公顷。

三是组织化程度提高。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 761个,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57家, 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8家,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0家, 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到66.7%。

四是示范园区成效明显。全市已形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01个。其中:农业科技园区95个, 面积2.43万公顷, 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新品种411个、新技术218项, 承担各类科研示范项目94项, 辐射带动面积达9.33万公顷。农产品加工园区6个,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57家, 年销售收入突破1 000亿元。成都市国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整体推进工作进展顺利。

五是现代农业物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规模以上现代农业物流园区 (批发市场) 10个, 其中有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5个, 年交易额达300亿元。

六是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市龙头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四川省著名商标36个、四川省名牌35个;获得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累计达到610个。

城乡产业统筹 篇9

特色经济,泛指一定的区域内自成特色的经济现象。特色产业则是特色经济的产业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我国乡村特色产业有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以及乡村休闲产业等不同形式。乡村休闲产业具有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天然耦合性,它在城乡统筹中的具有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1~3];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民俗文化的发扬、乡村综合环境的治理以及现代诚信文明风气的形成。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成为欠发达乡村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1 三圣乡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的做法与成效

成都市三圣乡位于成都东南市郊,地处三环路外,距离成都市区约7 km。2003年,三圣乡还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土地不多人人种,丰产不丰收”的近郊农村。在城乡统筹实践中,选择什么产业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根据地处城郊的地缘特点,三圣乡着力打造“幸福梅林”(幸福村)、“江家菜地”(江家堰村)、“东篱菊园”(驸马村)、“荷塘月色”(万福村)、“花香农居”(红砂村)这“五朵金花”,因地制宜选择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以支撑地方经济发展。

具体做法如下:(1)“幸福梅林”用200.00 hm2坡地培育20万株梅花,建设以梅花博物馆为主要景点的梅林风景;(2)“江家菜地”把33.33余hm2土地平整成(0.10×667)m2为一小块的菜地,以每块每年800元租给市民种植,丰富市民和儿童对发展绿色产业的兴趣;(3)“东篱菊园”依托丘陵地貌,构建菊文化村;(4)“荷塘月色”以现有71.60 hm2水面为基础发展水岸经济,举办各种赏荷、品藕、观灯活动;(5)“花香农居”以花卉为主业,通过引进公司兴办实体,发展花卉生产,主办各种花卉艺术会展,兴办插花艺术学校,发展富有成都特色的“农家乐”。由于连片联户经营和“一村一景一业”创意新颖,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相互关联的休闲观光农业品牌。

目前,三圣乡乡村休闲产业欣欣向荣,城乡统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农民收入方面稳定增加,2008年,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208元,是2003年的2.3倍。(2)2008年,“三圣花乡”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0.60%下降至0.16%,区内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3)“五朵金花”的成功运作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减少了对城市扩张的压力,消除了新的“城中村”形成,农民实现了就地市民化。

2 三圣乡乡村休闲产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经验

作为一个典型的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个例,三圣乡乡村休闲产业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性,但其一些主要经验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城乡统筹工作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依据当地实际,选择建立一至两个稳定产业是实现城乡统筹的保证

成都平原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积淀的浸润和熏陶,形成了一个集体无意识的对“劳”、“闲”关系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一个以休闲为主要特色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人文、自然条件下,加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上对乡村休闲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三圣乡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正是看准这一市场需求,适时以人为本发展乡村休闲产业,通过集中居住,拆院并院,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重点,通过建立花卉产业基地,发展“农家乐”这种成都特色的休闲文化产业,走农业产业化与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发展现代、特色、高效、观光农业和休闲产业。通过建立效益好,有前途的特色产业,促进了统筹城乡发展。

2.2 借力政府支持,夯实基础设施是实现城乡统筹的物质基础

三圣乡城乡统筹实践中,成都市各级政府先后投入1.8亿元用于修建道路、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和补助农户改造房屋,改善公共设施。仅成都市锦江区政府和下属街道办就先后投资9745万元用于水、电、路、气和污水排放等公共设施建设,降低了企业和农户后期经营成本,使得乡村休闲产业有利可图。

2.3 优先合理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因素

三圣乡在土地流转中提出了“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民”的利益保障原则。农民的收入从原来单一的种植收入转变为由土地房产租金、农业种植经营利润、入股股息、打工薪水共同构成的多元收入体系。并且,成都市锦江区政府在四川首次将三圣乡失地农民全面纳入城市社保体系,合理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2.4 技术、人才、市场是产业发展和实现城乡统筹的基本保障

一直贫瘠的三圣乡能够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花卉交易中心,技术、人才和市场三要素的合力作用起了保障性作用。地方政府在发展花卉经济的初期,就明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背靠成都市数十亿元的花卉消费市场,三圣乡通过政府着力,民间参与,从广东、浙江等地引进了一流的花卉人才和种植技术,带动了当地花卉经济大发展,打造出了一个现代都市农业、观光旅游农业新形象,走出了一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

3 三圣乡乡村休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形式多样但服务雷同,同业竞争和消费疲劳将制约产业发展

客观而言,尽管三圣乡“五朵金花”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然而与各地的乡村休闲产业一样,也存在着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市场细分、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4]。以滨江路农家乐为例,经营内容主要有赏花采果、农家观光、棋牌、卡拉OK、钓鱼等,几乎千篇一律。同质化较高的产品容易造成了彼此间的激烈竞争,增大了市场风险,也难以对游客产生持续的吸引力。

3.2 管理与科技人才相对不足,市场竞争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观念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原因,加之工作辛苦,待遇较低,造成了目前农村、乡镇掌握新技术、市场动态及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比较紧缺。相对于我国其它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三圣乡产业发展在技术、人才及资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五朵金花”品牌,引进管理、科技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仍然是三圣乡乡村休闲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红砂村花卉业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还是比较低,这并不利于花卉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市场竞争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3 消费目标群体相对狭窄,消费能力呈现弱化趋势

消费目标群体的相对狭窄主要表现为市场集中,包括游客选择时间的集中和游客群体的集中。三圣乡乡村休闲旅游的客源季节性非常明显,每年的3—6月、9—11月是乡村旅游的高峰期,期间乡村人满为患,其余季节则门前冷落。在游客群体上,每年游客80%左右为成都市民,远距离客源相对较少。市场过于集中,消费能力呈现弱化趋势,也不利于旅游要素配置和旅游资源的高效率利用,同时会增加接待成本。

此外,目前我国对乡村休闲产业在监管方面还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法规,政府职能部门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事情时有发生,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3,5]。三圣乡休闲产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例如部分“农家乐”的娱乐用具不够卫生,垃圾、污水随地乱倒,造成了环境污染。

4 城乡统筹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对策

作为特色产业的一种特殊形式,三圣乡乡村休闲产业的发展可以证明适宜的特色产业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而在城乡统筹实践中,如何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我们总结归纳出如下建议。

4.1 因地制宜,确立发展模式

由于各地在生态环境、生产方式、优势产业、交通等方面存在差别,因此认真分析自身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一个或者两个适合当地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盈利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产业,科学合理的确立统筹城乡发展模式,才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水平和农民收入的稳定提高[2]。以成都市特色产业助推城乡统筹发展为例,各地并非统一模式或盲目跟风,近年发展起来的邛崃汤营模式、蒲江中新模式,是在土地规模流转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入股、承包管理等方式,既使广大农民就地就业,又通过产业支撑,提高农户的收入,促进规模经营。

4.2 政府适度投入,引导和促进发展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二元经济结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导致目前农村的相对落后现状。统筹城乡发展的要义就是城市反哺农村。在当前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是政府负责任的做法。当然,各个地方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像成都市三圣乡那样,动用巨额公共财政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推动发展。因此,需要强调的是财政支农不应该是简单的财政支付转移,而是通过公共财政资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科研投入等重点方面合理、适度的投入,引导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职能。

4.3 鼓励人才向农村和乡镇流动,加强科技培训

通过多种途径转变高等教育人才就业观念,鼓励其到基层就业;大力改善乡镇就业环境,在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促进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例如在社会保障、医疗、基础教育等方面,解除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形成拉力机制;通过整合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资源,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向农村、城镇辐射,带动乡镇人才造血机制。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投入,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民俗文化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职业素质,从而间接地提高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4.4 强化质量和品牌意识,提升核心竞争力

特色产业的“特”自身代表了一定的特殊性,但这种特殊性并不必然的带有竞争优势,特色产业只有与质量、品牌相联系,才能做到长久不衰[4]。因此,各地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因自觉树立质量意识,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创建品牌,可以获得因品牌而带来的高收益即品牌溢价,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牢牢地占据主动权。最后,还应有意识地将科技和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起来,通过提高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地方经济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来璐,李世峰,谭建欣,等.大城市边缘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以昆明市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177-180.

[2]赵富山,甘志辉.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村[J].江苏农村经济,2010,(4):47-48.

[3]李向中.发展乡村游莫留乡村“忧”[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8,(2):31.

[4]刘强,翟印礼,李斌.沈阳市近郊农业休闲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7,(7):58-59.

城乡产业统筹 篇10

关键词:产业,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统筹,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蛋糕”的不断做大, 居民收入水平也得以迅速提高, 然而在蛋糕做大的同时, 一个不和谐的社会问题也愈加严峻, 那就是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例, 1978年两者的比值为2.36∶1, 到了2012年, 该比值扩大到了3.10∶1, 如果加上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所引发的社会收入差距, 那么这个比将在4∶1以上。[1]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直接构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和政治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二、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联—基于相关理论的简要述评

城乡收入差别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 在其背后隐含着许多经济和制度层面的原因。由于制度也是通过限制或者促进要素流动这类经济活动来影响城乡收入分配格局, 所以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直接原因仍然可以归结为城乡在经济领域的失衡。

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观基石, 其结构、布局以及效率直接影响着经济的效率以及与之相关的利益博弈, 进而对相关产业居民的收入产生深远的影响。城市和农村由于社会经济特征的不同, 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差异就比较大。从这个层面和角度来看, 产业发展战略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联。

为揭示这一关联, 学术界就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效率等具体问题进行过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如有的学者认为,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 主要是源于政府实施的以赶超为目的的产业政策, 以及为维系赶超战略和防止社会性危机所采取的更具歧视性的社会政策。[2,3]如马正兵在考察各省区市城乡收入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后发现,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与承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弥合区域收入水平差距的重要途径;[4]又如蔡继明在构建城乡比较生产力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研究发现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最主要的因素是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5]陈宗胜、黎德福利用1978~2002年分省的面板数据对城乡产业效率的问题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定量分析。研究发现, 反映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差距的二元对比系数是造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 此外, 我国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并且他们通过计算得出一个推论, 即如果2002年我国的农村工业化水平和效率仍然维持在1978年的低水平, 那么2002年我国城乡收入比将达3.75, 比实际的3.11高出约20%。[6]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目前我国产业统筹政策的执行偏差, 就我国城乡产业发展战略中最核心的三大问题:产业结构问题、产业城乡空间布局问题以及产业比较效率问题, 从城乡二维经济空间的视角展开讨论, 进而对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产业政策提出一些统筹和调整建议。

三、城乡收入差距背后的产业统筹政策的执行偏差

目前, 一些政策建议的误读或者政策执行者的误解事实上并没有达到优化产业格局、平衡产业效率, 调整收入分配的目的, 相反使得与此密切相关的收入差距矛盾愈加尖锐。当前, 我国一些地方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产业政策执行的偏差总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的统筹政策演变成了“以工替农”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三次产业间产值比重的演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会改变社会对不同要素的需求, 进而影响到要素持有者的分配格局和收入, 因此,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影响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阶段性产业结构调整缩小收入差距的内在原理, 许多的西方学者在较早时期就有了充分的认识。如15世纪的威廉·配第就提出世界各国收入水平的差距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在于产业结构的差异;20世纪的克拉克也提出随着经济的增长, 劳动力会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进而转移到服务业。然而许多地方政府在解读这些经典的经济理论时往往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产业结构调整中用工业、服务业替代和消灭农业的冲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奋剂”作用以及农业的边际效益明显下降。这使得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变得十分困难。加之国家长期“重工轻农”惯性的存在, 许多地方政府逐渐产生了“农业拉后腿, 工业才是王道”的产业发展理念, 千方百计想通过工业化来化解农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这一思想在农业税彻底废除, 农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贡献”转变为“财政包袱”后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 我国各个地区农业经济占GDP的比重都在普遍且快速的下降, 这一产业演化格局虽然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表面现象相吻合, 但内在的发展规律是否一致呢?其中是否存在农业被过度人为削弱的政策偏差呢?从许多地方大规模征地、低水平设厂, 将耕地转变为工业园区的发展路径来看, 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当然, 我国部分地区二三产业比重的快速提升确实在某种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2. 围绕产业城乡空间布局的统筹政策演变成了“大城市一支独秀”

产业的发展, 离不开适宜的社会经济环境, 因此城市这种独特的产业空间载体就应运而生。城市之所以能像磁铁一样将二三产业汇集于此, 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部经济效益。即能从城市集中规模建设的城市道路、通讯教育等基础设施中受益;二是聚集经济效益。由于互补或者竞争性厂商的聚集, 它们的投入和产出变得更加有效率;三是大市场的吸引。即城市丰沛的要素资源市场以及产品市场的发展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 是不是越大的城市就越能调节由产业空间布局所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均的格局呢?答案是否定的。一味的大谈效率, 难免忽视公平。长期以来, 我国歧视性的二元社会政策使得农民转变为市民十分困难, 而大城市的“大广场”建设以及由此引发的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使得这种进入的门槛变得愈加高不可攀。绝大部分农民工在大城市的产业体系中只是临时性的廉价劳动, 因此, 农民相对市民而言其工资性收入缺乏可持续性。长期以来, 政府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上偏向大中城市, 因此, 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更强的私人性, 再加之城市的歧视背景, 农村人力资本在城市并不能获得与其边际贡献相对应的报酬, 最终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存在农村向城市的庞大价值转移。[7]此外, 二三产业高度聚集在大城市, 使得城市发展的成果和文明辐射范围变得非常的狭窄, 大城市中的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对农村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大减弱, 往往只有少数毗邻的郊区农村从中受益, 而众多没有产业支持的小城镇周边的农村则根本没法从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进程中分享红利。

由于大中城市产业过度集中, 小城镇“有城无产”, 因此农民更多倾向于往机会较多的大中城市流动, 这就使得现代产业发展的成果更多的留在了大城市。那些常年长途钟摆式迁徙于大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农民工群体虽然能获得比农业生产要高一些的报酬, 但是也得忍受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与留守亲人长期分居所带来的身心创伤。务工收入的不稳定、高昂的交通成本以及后期职业病等医疗和健康维护成本已经无形中成为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存在的一个潜在根源。[8]

3. 围绕产业效率提升的统筹政策演变成了“农工效率此消彼长”

产业的效率 (本文中的效率属于广义的概念, 既包括技术层面的产出也包括与价格有关的市场效益) 决定着相关产业要素的流向以及相关产业居民的收入。对此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也给出了充分的诠释, 比如他认为只要工业相对于农业存在较高的边际生产率, 那么, 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会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 进而在优化农业劳动力投入产出比的基础上缩小工农业边际生产效率的差异。

但是, 由于工业和农业生产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完全不同, 两者效率的来源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目前, 我国城市周边许多地区工业化的发展效率其实是来源于对土地、水体等自然资源的严重污染和野蛮掠夺, 即根本无需顾虑环境的负外部性, 而这些珍贵的环境要素资源恰好是农业、农村旅游服务业等行业效率的根本。以最近的湖南镉大米事件为例, 由于不计环境代价的工业效率, 造成了湘江水体以及依赖其灌溉的土壤的污染, 从而使得素有“两湖熟、天下足”美誉的湖南农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相应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也不得不承受工业发展对其效益的损害。

工业对农业效率的挤压, 除了对其自然要素的掠夺以外, 其所拥有的工业资本、金融资本其实也参与了对农业效率的剥削。事实上, 农业回报少、农民增收难, 其本质并不是农业领域劳动生产率低, 而是许多地区快速膨胀的工业垄断资本牢牢掌握了城乡市场的主动权、农产品的定价权, 从而使得本应该留在农业领域和农民手中的合理剩余被肆意的攫取。农产品价格长期偏离价值的现象, 极大挫伤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从而使得农业相对工业以及其他非农产业的比较效率差距进一步被拉大。

上述城乡统筹过程中产业政策执行偏差与城乡差距长期并存的不争事实使得我们更加坚信其内在的关联。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发展偏差紧密相关, 差距的弥合有赖于合理的产业结构, 兼顾效率和公平的产业空间布局、产业比较效率 (此处产业比较效率主要指农业以及农村有限工业相对整体产业经济的效率) 的大幅度提升。

四、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产业城乡空间布局、产业比较效率相互关联的实证分析

为了揭示产业发展格局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 文章拟以陕西省为例进一步加以说明。陕西作为西部门户, 其区域内城乡统筹、产业调整等社会经济活动十分活跃, 因此选取该地区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对于我国如何通过统筹产业发展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指标选择、说明以及来源

Y—城乡收入差距指标, 采用经过历年价格指数缩减之后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来表示。该比值性指标考虑了历年价格因素的影响, 能更科学的反应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实际。

X1—产业结构调整指标, 采用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比来表示 (由于我国一二产业总的占比比较大, 加上第三产业在城乡之间均有分布, 因此, 此处不予考虑, 结果影响比较小) 。该指标能比较直观的反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工业、农业之间的动态特征。

X2—产业布局大中城市偏向指标, 采用省会城市西安以及其他10个地级市固定资产投资之和占全省总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来表示。产业的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内在联系较为紧密, 而且省会以及地级市往往是城市偏向发展的核心。因此, 该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大中城市的产业布局偏向。

X3—农村产业比较效率指标, 采用农业人口人均产值与人均GDP指标来表示。 (其中农业人口人均产值=农业增加值/农业人口数) 。该指标的核心是农业人口的人均产值, 由于农业占农村产业的绝大部分, 因此该指标能在某种程度上近似反应农村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比较效率。

以上所有比值性时间序列数据均是在查阅1980~2011年间《陕西省统计年鉴》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计算得到。因1985年前的部分地级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存在缺失现象, 在统计处理过程中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法予以估计。

2. 方法选取说明以及实证分析过程

为了有效消除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 在不改变原始数据性质以及经济关系的基础上, 笔者对时序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在View6.0中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散点图初步分析以及ADF单位根的进一步检验可知, 4个变量LnY, LnX1, LnX2, LnX3均表现出相同的性质, 即原始序列非平稳, 一阶差分序列平稳, 因此考虑采用探讨时间序列之间长期稳定关系的协整分析方法。 (为了节省篇幅, 此处散点图以及ADF检验结果列表省略。随后的许多结果说明也尽量简化) 。

继而对4个变量展开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1。协整检验结果中的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都表明,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LnY, LnX1, LnX2, LnX3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其标准化的协整方程可以表达为:

协整关系的存在为进一步开展格兰杰因果检验创造了基本前提。对4个变量进行滞后两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结果见表2。

3. 实证结论以及说明

结果表明,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 以工农业产出比值衡量的产业结构指标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 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与城乡差距之间存在负相关。这与大多数经典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相吻合。具体表现为工业增加值相对农业增加值每提高1%, 城乡收入比将缩小0.3790%, 当然这一推论的前提是工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产业城乡空间布局的格兰杰原因, 对此也可以理解为城乡收入差距背后的收入分配体系的不公正正是产业进一步向大中城市集中的一个诱因, 反过来, 产业尤其是回报较高的非农产业如服务业、新型工业等过度集中在大中城市最终会导致城市居民享有更多的产业回报, 而身处农村或乡镇的农村居民则被剥夺了共享发展成果的机会, 从而拉大了城乡产业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具体表现为非农产业在空间布局上, 每偏向大中城市1个百分点, 城乡收入差距将会增加0.0864个百分点;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 产业比较效率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 前者对后者具有明显的反向作用, 具体表现为农业以及农村工业的比较效率每提高1%, 城乡收入差距将缩小1.0660%。

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产业统筹调整建议

1. 稳步推进工业化, 落实“以工促农”

历史经验以及实证结果都表明, 工业、服务业相对农业比重的上升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存在积极作用, 但这一定是建立在产业结构自然演进的基础上, 而不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结果。人为主观的去壮大一方、消灭一方, 只会造成更大的不和谐。农业虽然是弱势产业, 但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产业, 农业的稳定发展不仅能为农民带来持续的收益, 缩小城乡收入差, 而且关乎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当前, 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 产业政策的推行要科学的看待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 不能人为的去扭曲夸大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效果, 任由非农产业以及所对应的城市部门对农村土地要素等资源的不合理掠夺。更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主观人为的极端“两化” (1) 政策去消灭“三农”问题。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稳定农业发展, 在保证农业生产量增加、质提高的基础上去稳健的推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在一些农业资源禀赋较好, 农林牧副渔业等更有前景的地区, 要适当限制低水平工业的发展, 加强现有工业对于农业以及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

2. 布局中心镇产业发展, 强化“以城带乡”

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战略, 已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共识, 但是如何缓解当前大城市文明辐射面过窄, 城乡脱节等社会问题?一个很好的思路就是重点镇或者中心镇战略。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以及“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等重大改革决定为中心镇产业布局的空间构想提供了人力、土地等要素的保障。有着“乡村之首, 都市之足”之称的中心镇既是我国农村经济、政治和文教的中心, 也是我国城镇体系的最末端。它的桥接功能在承接城市经济辐射带动、赋权农村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就犹如唱“空城计”是不可持续的。中心镇的繁荣离不开产业的繁荣。比如在美国, 许多小城镇都非常有名, 原因很简单, 就是许多大学都建在小城镇, 正是依靠大学这个产业, 这些地方才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中心镇产业布局重点要做好主导产业选择、产业主体培育、产业支撑环境建设等几篇文章。在产业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 优先发展具有潜力的农产品深加工、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等乡土产业。在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坚持技术升级与产能建设并重。最早的农村乡镇企业作为集体性质的产业主体曾经开创了我国农村农副工综合发展的局面, 迅速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使农民的富裕得到了保证。[9]但由于其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很多都陷入了困境。因此, 在中心镇产业振兴的规划中要充分重视这些曾经的产业主体以及自主创业者, 从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

3. 提高农业比较效率, 实现“工农互惠”

农业比较效率提升是缩小农业与非农产业利益分配差距的重要前提, 其实现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是农业自身的升级与现代化。即利用现代工业文明来武装农业, 提高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水平。同时以市场为导向, 加强精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等项目的开发, 延长农业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非农产业的升级和改造。由于农业生产始终与区位地理、土壤、水分、气候等自然条件纠结在一起, 因此对环境污染高度敏感。只有严格控制了非农产业有害物质的随意排放,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当然, 农业比较效率的提高除了有赖于优良的农业资源环境以外, 公正的社会制度环境也不可或缺。以农产品价格为例, 改革以来为了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率, 我国施行过几次大幅度的农产品提价政策, 但其他各种非农产品的价格也立马巧立名目, “趁火打劫”, 跟着搭车上涨, 最后的结果是, 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利益不仅没有缩小, 反而进一步被拉大。为了避免重复出现这种“种瓜得豆”的尴尬局面, 我们在提升农业比较效率的时候, 其核心还是应该通过市场和政策调控两只手, 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促进农业与工业、城市与乡村要素资源的平等交换, 共享社会改革进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姚士谋等.顺应我国国情条件的城镇化问题的严峻思考[J].经济地理, 2012, (05) .

[2]李尚蒲, 罗必良.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战略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08) .

[3]林毅夫, 李周.中国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 1998, (06) .

[4]马正兵.产业结构调整与增进城乡收入实证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1) .

[5]蔡继明.中国城乡比较生产力与相对收入差别[J].经济研究, 1998, (01) .

[6]陈宗胜, 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J].经济研究, 2004, (11) .

[7]朱长存, 马敬芝.农村人力资本的广义外溢性与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4) .

[8]徐志文等.中心镇镶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13, (03) .

城乡产业统筹 篇11

1.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龙潭区是工业大区,农业总量小,要加长农业这块“短板”,只有依托城市资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走工业反哺农业之路,不断提高以工促农的能力。

1.1以“一地四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化工园区建设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与区政府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园区未来发展,将紧紧依托吉化,按照原料路线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产品加工精深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推进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链式化方向发展,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园区集聚和孵化产业的能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重点是建设“一地四园”。“一地”,即国家级碳纤维基地。以吉化碳纤维为核心,主要发展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重点实施千吨级碳纤维、千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等项目。“四园”即精细化工园、生物化工园、汽车用化学品及三剂工业园和冶金工业园。现已开工建设了创业大厦、总部基地和展览馆,总部基地大厦现已入住企业11户。

1.2积极实施“一线三点”发展战略,加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点是实施“一线三点”战略,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配置。“一线三点”,即沿松花江一线向北发展,在长珲高速公路以南,依托中油吉化和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发展“围化”经济;在金珠乡和大口钦镇、缸窑镇一带,依托建龙钢铁,建设棋盘钢铁产业配套、大口钦耐火材料、缸窑炭素制品等工业园,发展“围钢”经济;在江北乡山湾子一带,依托吉林—深圳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江北机械制造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现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达到112户。2009年全区农村工业总收入730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400元。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实现350亿元,增长36.3%;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73亿元,增长49.1%。

2.以“两镇两村”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村城镇化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能够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

2.1立足区情,超前谋划 由于龙潭区的特殊区位,使它成为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的主战场和省级开发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所在地,随着进区项目日益增多,钢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涉及江北乡、金珠乡的征占地拆迁日益增多,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实行土地整理,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创造了条件。乌拉街和阿拉底独特的历史和民俗资源,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入选,也为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启动了以乌拉街强镇、金珠小城镇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江北农民新村的“两镇两村”建设,推进全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2突破瓶颈,强力推进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和攻克的难关。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镇两村”建设都是先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需要资金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资金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资金近1000万元。乌拉街强镇建设,现在已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达成协议,隆鑫公司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目前,龙潭区“两镇两村”建设正在按规划顺利展开。

金珠小城镇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建设工程,已正式命名为“金珠豫园”,已接近主体完工。小区总占地18公顷,建楼61栋,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户数2851户,可解决6个村13个自然屯近万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整理出土地5600亩。项目将于今年8月末全部竣工,10月份農民开始正式入住。按设计,金珠豫园将会成为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吉林市一流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所有回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可以达到吉林市一流水准。

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各项规划都已进入论证阶段,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已上报省发改委,而且,参加了中国首届小城镇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按规划,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乌拉街将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人口7万。届时乌拉街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江北农民新村坐落于城区,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安置回迁的农户179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飞跃式转变。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已投资近10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民俗村初具规模。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和劳务经济,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3.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其中农业既是基础,又是薄弱环节。坚持以产业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3.1积极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9年,益海嘉里(吉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建设的年加工40万吨优质水稻项目、吉林省金乌拉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绿色水稻加工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先后落户,并建成达产。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2009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8.7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了15.2亿元,利税4109万元,带动了11000余农户共同致富,企业用工人数达到了3451人,农户增加收入2575万元,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经纪人、专业大户等,采取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办等多种形式,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全区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社57个,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吉林市乾益种植合作社依托永昌米业,带动1000与户农户种植600公顷绿色水稻;乌拉街镇和兴毛葱专业合作社带动420农户种植1120亩毛葱;江密峰镇南沙村食用菌合作社,带动农户260余户种植黑木耳300万袋,年产销黑木耳30万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逐渐成为龙潭区农业产业化的新动力。

3.3做强规模农业,做优特色农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4大特色生产基地:一是以金乌拉公司、普康农业等公司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牤牛河水系2000公顷绿色水稻基地,精心打造了吉海、江密峰贡米等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二是充分发挥红阳饲料、乌拉食品等企业带动作用,建设和发展了10000公顷专特用玉米基地。三是发挥吉热酱菜、乌拉北方等蔬菜加工企业的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了乌拉街300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四是以永福公司和九江潮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基地。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近3万公顷,其中,优质水稻播种面积10444公顷,优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13198公顷;棚膜蔬菜生产计划达到3万亩。

4.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1创新领导机制 2008年末,抽调精兵强将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而且为确保新农办在新农村建设中总调度职能的发挥,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今年在农村工作考核指标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权重,在农口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一家独占40%,其他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占60%,从而从机制上确保了各乡镇街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事实证明,新农办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坚强保障。

4.2创新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将职能向农村延伸,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橫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初步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在全区6个乡镇都建立起了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专门执法车辆,负责镇容镇貌管理和村容村貌监督工作;组建了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人员、车辆和工具,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维护和垃圾转运等工作。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管理站,由村民委员会成员负责全村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初步建立起了 “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和动态保洁机制。

4.3创新投入机制 在坚持新农村建设投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起了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进行了拓宽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的尝试。缸窑镇蛤什蚂村的新农村建设,永福集团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九座农民新村、阿拉底民俗村、乌拉街强镇建设等工程,都得到了企业大力支持。

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74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投入37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改造农村泥草房2580户,新建农村水泥路1049公里,建排水管线3400延长米,修建边沟34.6万延长米;硬覆盖213万平方米;改水14541户,建沼气池716户,生态卫生厕所990座, 安装路灯609盏。全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房屋砖瓦化、道路水泥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实现了路灯亮话、主街围栏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 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建农民书屋97个,建文化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130套件。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7%,五保老人供养率达到了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已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龙潭区的城乡一体化还刚刚起步,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加快龙潭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城乡产业统筹 篇1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日益突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策略是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农村,最关键的是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是实现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2年3月,湖南省常德市西湖西洞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审批,正式挂牌。作为示范、展示的窗口,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更应该统筹城乡,兼顾一体化发展。由于西湖管理区的发展水平较低,结构也更加复杂,在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过程中,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规划农业产业,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十分必要的。

2 西湖管理区发展现状

2.1 管理区概况

西湖管理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内,总面积70.29km2,人口共5.05万人。西南与汉寿、北与鼎城接壤,东同南县隔河相望。现有25个行政村、1个渔场和2个居民社区。区域内耕地约为42km2,可利用水面面积约600hm2,人均耕地仅0.084hm2。产业以农业为主,包括粮食、蔬菜、棉花、水果等种植业和水产、畜禽养殖业,主要农产品有辣椒、莴笋等蔬菜,棉花和叉尾鮰、鳝鱼等水产品;全区有10余家小规模蔬菜加工企业,有各类合作社13个(图1)。

2010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449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1772万元;第二产业产值200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10724万元,主要的工商类产业集中在城镇区域内,农村产业较为单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04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表1)。

注:数据来源于2007~2009年常德市统计年鉴

2.2 城乡统筹的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2.1 产业规划不协调

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影响着城乡产业的规划协调、资源配置、统筹谋划及协调发展,致使产业规划自成体系,相互脱节,主要体现在城乡产业发展对接不够,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政策措施落实也不到位。总体上看,目前西湖管理区统筹城乡产业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2.2.2 产业化水平低

西湖管理区农业产业发展正朝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但农业生产总体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另外农产品加工率低,农业加工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缺乏现代农业观念,小农经济意识仍然存在;整合城乡生产要素能力较弱,改善城乡二元结构能力更为有限。

2.2.3 产业结构欠合理,组织程度偏低

一是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当强调重视农业产业化时,一些地方则加大扶持力度,财政投入增加,等强调抓其他工作时,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则逐步削弱。二是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依然不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虽逐年加大,但所占比例依然偏低。三是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农业中小企业、合作组织“贷款难”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2.2.4 土地流转缓慢、规模偏小

耕地人均占有少,目前仍主要是以户为主分散经营,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着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功能。这种分散经营体制,影响了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及优化配置,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急需的土地,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地保障和解决。

2.2.5 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对接不够

虽已形成了区域性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但不能充分发挥引导产销、搞活流通的作用,农民不能全面了解市场价格、行情,没有完善的市场销售渠道和网络,不能与市场形成有机的对接,从而生产很难适应需求的变化,农产品的质量、数量都难以达到市场需求。

3 基于城乡统筹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3.1 农业产业结构规划

产业规划的第一任务,就是需要全面分析、评价产业发展的资源与条件,选择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支柱产业部门。即根据区域特色和产业特征,选择出农业产业的结构组成及主次定位。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对主导产业选择要结合其带动能力和产业链深度。

考虑到当前数据和原始资料的局限性,本文采用专家评价法,这样可以通过当地农民代表、农业类专家学者和当地政府专家的打分,来找准农民个体微观利益和现代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的结合点,确保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可实施性。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的一些基本条件,筛选出以下指标层。

区域比较优势是指该地区的某一产业在整个区域之间同行业的规模、产能、效益和专业化程度等因素的对比优势程度,比较优势较为突出的产业能够反映该地区的功能定位和特色优势。

产业带动能力,产业之间是相互影响关联的,该指标反映产业对该地区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和影响力度,如果越大,则表明该产业的影响较大,其他产业对其需求较大。

产业增长潜力是指产业的市场需求能力、竞争力,包括产业生产的发展速度、技术进步速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等,选择产业增长潜力较高的产业,能够保证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持久性、产业战略的前瞻性。

产业链条深度,产业链包括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方面,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能够联动一、二、三产业,是城乡经济成为一个综合体,深度广的农业产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业服务的第三产业进入农村,加速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有效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政策扶植力度,国家、地方政策的扶持倾向性和投资力度将对产业的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主导产业的选择时,政策的导向性也决定了该地区产业的大发展方向,具备一定的“风向标”作用。此外,城乡统筹战略指导思想落实到产业上也需通过政策扶植来体现,该指标为反映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指标。

根据西湖管理区的状况,选择出粮食、蔬菜、棉花、瓜果、食用菌、渔业和畜禽业7个农业产业,通过专家评价法模式,邀请部分相关学者、政府部门专家及农民合作社代表对各个产业进行评价打分。然后依据得分数高低进行排名,得出结果如表2。

根据上述对7个基本农业产业的评价,选择将绿色蔬菜种植、水产养殖、优质水稻种植作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瓜果类种植、畜禽养殖作为配套产业,同时加强物流加工、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二、三产业的建设,形成绿色蔬菜、生态养殖、优质水稻“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主要调整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

调整产业主线。规划期间将在实现保障性产业稳产、高产、优质、节本增效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能凸显当地优势的特色蔬菜和健康水产,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规模,集中连片,发展现代化经营,建设全产业链,开发多功能化产品,实现特色产业优势化。

注:(1~7表示该产业在农业产业中某角度下的重要性排名)

调整养殖结构。依托现有养殖基础,挖掘适合当地的品牌养殖产品,科学调整养殖结构,走特色养殖致富道路;标准化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和规模养殖基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增效创收。

调整农产品功能体系。调整重点转向以强化薄弱环节为主的功能性调整,主要是提高农产品产值、农产品社会地位和分配效应,增强农业发展的协调性和外部效应,促进各级产业之间的协调分配。

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实施“突破关键环节”的战略,重点突破科学种养、品牌培育、技术服务、产业链完善等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和生产性服务业,切实推进现代农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2 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农业产业体系布局要结合科学评价、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明确格局,突出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城乡统筹的农业产业布局更应注重城乡功能定位,将劳动密集型的农场品加工业向工业园区和城镇等人口密集区集中,农业地区实行适度规模化布局,便于农业发展类型转变。

3.2.1 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1)空间位置因素。

根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农业类产业空间配置会影响其产业效益及发展潜力。农业产业也会受到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其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地理位置的不同,布局的产业也会有所不同(图2)。

结合空间位置因素影响分析和杜能农业区位论,将这个规划区域以城镇地带为中心,按照距离中心远近划分为三个圈,把生产易腐的蔬菜产业布局在第一圈,即靠近城镇中心的地带;第二圈布局相对较储存时间不长,且运输成本较高的水果产业和高效经济作物产业;第三圈可以布局粮食产业和水产养殖业;由于畜禽产业的规模小、专业化程度高,将其布置第一圈和第二圈内。

(2)自然条件因素。

由于农业产业的劳动对象直接来自于大自然,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地区,也就是相应的农业产业分布地区。同时,各种农作物,不同种类产业的生存环境也不同,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地形地貌条件直接影响到地区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发展,同时也决定了产业用地布局。西湖管理区地势平坦,四周稍高,中部略低,适宜规模化经营,发展蔬菜、粮食等农业产业,更细化下去,例如地势低洼的地方更适宜发展粮食产业,而并不适宜发展蔬菜产业等;土壤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发展与土壤性质适宜性高的产业,适宜性高既有利于保持土壤质量,又能提高效益,西湖管理区地处洞庭湖平原西部,土壤是典型的河流冲积土,土壤肥沃,适合蔬菜等高效作物的生产。由于自然状况数据的有限性,所以分析只能以定性分析为主。

(3)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有市场的需求、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以及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原有基础等。首先,农业产业布局需要考虑历史继承性,历史形成的长期稳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对再进行产业布局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所以,在再进行产业布局的时候,需要在充分利用好原有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进行;其次,产业布局时还需要考虑各产业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和所需劳动力的情况。

社会因素主要指国家、地方的政策、法律和宏观调控因素。产业布局时可参照西湖管理区相关政策法规,这样有利于产业布局规划的政策协调性与可行性。

3.2.2 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根据对空间、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按照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将三大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合理的布局,并与城镇中心组成“一带六区”的形势(只考虑农业产业)。

一带——以园区东西主干道为主轴辐射带。东西向形成“一主两次”的三个核心服务节点,即以西湖镇为主的服务节点和东洲乡、西洲乡为辅的次级服务节点;整体上,形成东向益阳、西向常德、南向汉寿、北向鼎城的立体式辐射。(该部分为城镇规划内容)

六区——按照产业分区,科学规划设计的六大功能区。即绿色蔬菜生产区、现代水产养殖区、有机水稻区、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区、特色水果种植区、综合畜牧区。

根据布局规划,设计出西湖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规划的总体布局图如图3。

4 对策与建议

4.1 统筹城乡发展层次,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必须明确现代化、机械化、信息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这五个方向。必须在充分重视技术引进和示范应用的同时,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坚持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优先参与国内外高新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利用各种国际合作机会吸引国外建设资金,引进先进农业科研和生产设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形成稳定的技术源和技术力量,提高园区项目技术含量。在技术扩散方面,应重点抓好技术宣传和后续服务,最终整体增强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

4.2 统筹城乡生产效率,培育壮大农业产业主体

培育西湖管理区自己的龙头企业,从资金投入、技术改造、税收减免和贷款贴息等方面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通过订单农业、农户入股、以及“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及市场竞争力,有效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加大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4.3 统筹城乡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市场

首先,创建市场化的经营要素市场,特别是人才、资金、土地、科技等要素市场。尤其是土地流转机制,建立起适宜西湖特点,各方自愿,有利于优势产业形成的土地流转机制;其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必须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组织营销企业、中介服务组织、销售队伍到国内各大农产品市场联系客户,在未开辟的市场上寻求更多的领地。在农产品流通体制方面,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共赢;最后,建立高科技农产品市场预测机制,对消费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等变化趋势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联合多个特色园区,实现多个园区间的信息、营销理念、销售渠道、人力资源等的共享,构建强大的营销网络,迅速提高单个园区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促进多个园区共同健康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西湖特色品牌的建设,通过宣传手段提高知名度,加大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保证产品市场占用率。

4.4 统筹城乡建设环境,营造农业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全面贯彻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及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进一步修订完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充实项目库,以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缩小城乡产业差距,促进统筹城乡发展。

5 结语

由于没有广泛运用的实践模式,湖南省常德市西湖西洞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无疑是对于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实践。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将西湖管理区建设成现代农业样板区与城乡统筹的示范区,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局面,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区域性的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行业,把农业融入二、三产业,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摘要:指出了作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展示窗口,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产业发展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分析了西湖管理区的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制约问题,通过结合城乡统筹思想,对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规划,以争取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农业产业发展局面。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农业产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规划,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1]万俊毅,敖嘉焯.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径:以广东省佛冈县为例[J].南方农村,2011(2):16~19.

[2]肖彩虹.常德市西湖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用地规划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3]宫远山,王丽丹,李铁鹏.城乡统筹视角下的现代农业经济区总体规划探索-以沈北新区新城子现代农业经济区总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2(1):40~44.

[4]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4):62~65.

[5]傅丽芳,葛家麒,孟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1(2):116~119.

[6]姜法竹,张涛.现代农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6):55~59.

[7]周利娴,袁清坡,袁富坡.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导产业选择,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9):90~91.

[8]丁玉莲.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实证分析[J].三农问题,2003(10):27~29.

[9]黄善林.以土地要素为前提的高新区空间布局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上一篇: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下一篇:三维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