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城乡统筹教育

2024-09-22

一体化城乡统筹教育(精选12篇)

一体化城乡统筹教育 篇1

青白江区位于成都市东北部,处于四川省经济最活跃的“成德绵经济走廊”核心区域。近年来,青白江区以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为重点,以建立城乡教育互动交流机制为核心,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打造成为成都北部教育环境最佳、教育水平最高、教育品质最优的示范区。

统筹引领发展:强均衡教育之基

青白江区所有学校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之中,调整学校布局,以城乡教育共同体为载体,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一是坚持“六个统一”管理模式。在全区统筹规划下,通过学校自主参与,各乡镇小学和若干乡镇小学校区(或薄弱学校)实施以“六个统一”为基本内涵的管理模式,即教师统一调配、设施统一配置、课程统一设置、教学统一安排、考核统一要求、财务统一管理,形成校际间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优势互补、协作共进的良好格局,让镇(乡)域内所有学生享受同样优质、公平的教育。

二是建立“区管校用”人事制度。打破教师“一校所有”的管理模式,对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探索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体系。全区对教师实行统一聘任、统一管理人事、统一调配,学校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以消除城乡之间教师交流在体制上的障碍,形成“区上管人,校长用人,统筹兼顾,城乡均衡”的人事制度。教师由单位人变成系统人,在本区域内可以无障碍流动,构建起教师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动的长效机制,实现了教育人力资源的城乡合理分布。

三是实施“青鸟工程”。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培训,让城乡教师都能够借助网络,共同教研,共同提升,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构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运行环境,实现“校校网、班班通、人人会”,让优质教育通过网络覆盖城乡学校。

示范带动发展:构互动融合之体

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区组建优质名校集团,实现了优质教育辐射和增量,不断完善城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名校城乡共享。全区实施“33计划”,以优质教育学校为龙头组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的教育集团,推动名校进“工业园区、城市新区、边远山区”的三区,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这三类学校的发展水平。通过优质名校—普通学校—薄弱学校的递进辐射,整合区域内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资源,推进名校集团发展,形成普教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是学校深度结对。2010年,青白江在全区遴选10所较好的学校与10所较弱的学校进行深度结对,共同制定结对计划,采取“一对一”支援形式或共同体的发展模式,开展城乡学校手拉手活动,在“教学、科研、培训”上同步,在“信息、资源、成果”上共享,形成了全方位合作、多方面互动的发展团队。

三是城乡师徒牵手。组织和选拔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制定培训培养计划,完善评价方法,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近几年,青白江区还积极鼓励和引导城区学校干部教师赴农村学校挂职,承担和指导管理、教学及科研工作;同时还让农村学校干部、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跟岗和培训,及时总结双向流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完善和推广。

机制保障发展:保高位均衡之态

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是单纯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的均衡发展,而是高层次高水平均衡发展,即强调教育内涵的发展。

一是构建队伍培训机制。坚持“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关注农村、聚焦课堂”,切实加大城乡教师培训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从2007年起,青白江区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启动了城乡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计划, 探索骨干教师“选、培、管、用”一体化机制, 实施“十百千”工程, 搭建“校—区—市—省”骨干教师成长平台, 力争到2012年培养出省市级知名骨干教师10人、区级知名骨干教师100人、校级知名骨干教师1000人。

二是完善文化培育机制。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改革实践中, 推出特色教育计划, 鼓励和倡导每一所学校在原来基础上找准自己定位, 挖掘自身优势, 丰富办学内涵, 倾力打造特色项目, 形成以“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亮校”的学校发展态势。“缺乏文化内涵的学校, 是没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在教育专题会上, 青白江区委书记孙建成多次强调。青白江区把学校文化的培育摆在突出位置上, 以加强内涵发展为核心, 坚持“一校一景一品”发展理念, 既重视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着力提升学校品位, 又重视创造体现时代精神的学校文化。

三是强化督导评估机制。为真正发挥名校辐射效应与带动作用, 建立起了城乡教师均衡发展监测体系, 制定城乡学校互动发展联盟、名校集团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制定名校集团发展考核评估体系, 加强对名校集团教育实施情况的定期监测与考核, 将帮扶新建学校、薄弱学校提升教育水平作为名校办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名校集团龙头学校原则上按10%~20%的比例, 统筹安排教师交流到集团内各成员学校任教、管理。任教、管理期间, 经考核优秀的教师、干部在奖金分配和评职评优方面予以适当倾斜。这样, 通过名校和薄弱学校进行实质性合并, 捆绑发展, 共同提高, 化解城市优质教育紧缺学位的难题。

几多风雨耕耘路, 喜悦收获满目春。如今, 成都市青白江区在推行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征程上, 正不断拉近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距离, 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和城乡融合的教育形态正在形成, 基本实现了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体化城乡统筹教育 篇2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

为加快推进我区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根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和要求,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一)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学校。结合我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新型城镇化和生育政策调整带来的社会变化,完善全区教育专项规划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在新城区配套建设中,按照省教育厅等6部门印发的《X省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和《X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建设学校,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积极创建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在财政投入、师资配备等方面重点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倾斜。深入推进对口帮扶,主城区和优质教育资源按照规划向农村薄弱学校优先辐射。原则上在我区办好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确保特殊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发改局、住建局、国土局、规划局、残联,各镇街)

(二)加强城乡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调整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并做好与新型城镇化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要实施“交钥匙”工程,加快城乡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新建居住区首期项目要与配套学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的居住区,要统筹建设配套学校,确保有足够的学位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要。在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有关部门应当征求教育行政部门意见,未按照规划配套建设学校的,不得组织规划核实、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结合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务成型的农村地区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加快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合理制定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方案,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或保教点,并严格规范权属确认、用途变更、资产处置等程序。(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国土局、规划局、教育局、发改局、财政局,各镇街)

(三)聚焦区域教育薄弱环节。鼓励优质资源向农村、城乡结合部、教育薄弱地区辐射,促进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尽快提升办学水平,有效缩小校际差距。鼓励通过举办分校、兼并、托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到2020年,实现全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二、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一)坚持办学标准。按照省定办学标准规划建设新建学校。对现有学校,组织全面核查,逐一建立台账,对不达标学校,坚持一校一策、综合施策,使其尽快达标。其中,生均占地面积不达标的学校,按照中小学用地控制专项规划,在城镇建设改造时统筹优先解决。无扩大教育用地可能的学校,通过分流生源、控制办学规模等方式,确保校园建设、教育装备等达到省定办学标准。(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二)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按照省定办学标准,核定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规模。教育行政部门及各镇街依法承担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管理责任,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不得进行违规和虚假招生宣传;不得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合作组织以择优、选拔为目的各类考试测试;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不得以任何名义分设实验班、重点班、快慢班等;不得以任何名义提前签约录取学生;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等其他费用。合理确定民办学校招生范围和规模,严格招生计划管理和招生行为。(责任单位:区教育局、物价局,各镇街)

(三)建立大班额防控长效机制。扎实推进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工作,确保到2020年年底前全面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依托中小学学籍管理平台,建立班额定期监测、通报制度。统筹考虑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户籍管理和计生政策变化等因素,制定完善2018—2020年大班额防控规划,加大城乡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留足教育用地,建立健全教师资源动态调整机制,满足教学需要,构建起大班额防控长效机制,确保不出现新的大班额问题。(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编办、财政局、国土局、人社局、发改局、住建局,各镇街)

三、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一)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中小学生的创新素养,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穿到国民教育全过程。继续实施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建好用好课程基地、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深入开展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开展多样化保护生态环境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推进国防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断增强青少年国防观念和居安思危的国防意识。(责任单位:区教育局、文明办、环保局、团区委、科协、人武部,各镇街)

(二)加强体育和艺术教育。深入开展阳光校园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每年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创建校园足球等新的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到2020年,全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覆盖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区教育局、文体局、体育中心,各镇街)

(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考试评价研究与管理,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建立相应工作机制,严禁公开成绩,不对学校、班级及学生进行排名。统筹控制学生每天书面作业总量。明确相关部门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管理职责,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重视家庭教育,建立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确立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育人格局。到2020年,以镇、街为单位建立家长学校总校,建校率达100%。(责任单位:区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文体局、妇联,各镇街)

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一)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风学风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条件、职后培训和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师德宣传,树立高尚师德典型,弘扬志愿奉献精神,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务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师德师风问题零容忍,强化底线约束,维护教师队伍良好形象。(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文明办、人社局,各镇街)

(二)增强教师业务能力。加强教师教育,进一步做好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工作,形成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把好教师“入口关”。完善区、校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实施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重点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编办、财政局、人社局,各镇街)

(三)统筹城乡师资配置。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根据农村中小学教师需求,逐步建立义务教育学段教师农村学校服务期制度,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盘活事业编制存量,用好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统筹调配编内教师资源,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编外教师。严禁挤占挪用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建立免费师范生招生、培养长效机制,持续为农村学校培养高素质的全科教师。(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编办、人社局、财政局,各镇街)

(四)健全农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工资管理长效联动机制,确保我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我区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全面落实农村教师津贴补贴制度。在核定绩效总量时,向农村学校适当倾斜。落实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通补助、短缺学科教师走教补助政策,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健全完善乡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津贴补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教师教育培训的倾斜力度,选派骨干教师赴省内外高水平大学研修培训。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健康体检制度,所需费用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有条件的可由同级财政单列资金予以保障。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鼓励吸引社会资金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落实县域统一的义务教育岗位结构比例政策,完善职称评聘政策,适当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稳定基层教师队伍,吸引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加快推进农村教师学校驻地周转宿舍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将农村教师周转宿舍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支持农村教师使用公积金贷款、低息贷款在城区购买住房。深入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健全校长激励机制,合理确定校长绩效工资水平。(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编办、财政局、人社局、发改局、住建局,各镇街)

五、依法落实义务教育财政投入

(一)提高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完善城乡统一、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逐步提高。对农村超过

100人不足200人的规模较小的学校,按200人核定公用经费;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由在校寄宿生的15%扩大到30%。在安排重大项目和资金投入时优先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税收激励等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支持义务教育发展。(责任单位:区财政局、教育局、发改局,各镇街)

(二)加大教育经费综合奖补力度。加强教育经费统筹协调,完善对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强化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制度。(责任单位:区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各镇街)

六、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公平

(一)完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适应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加强居住证管理,建立随迁子女登记制度,及时沟通有关信息。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随迁子女特别集中的城区,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前公开学校空余学位、入学条件、入学程序等,通过信息平台实行入学申请登记。加强随迁子女教育管理服务,实行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权利。(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发改局、财政局、公安局)

(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落实镇街、村(社区)属地职责,健全完善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镇街、村(社区)建立关爱帮扶台账,全面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在农村社区或学校设置留守儿童关爱室,加强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将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纳入社会救助政策保障范围。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依法追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责任,依法处置各种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发挥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居民)委员会作用,督促外出务工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加强监督检查,依法督促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支持外出务工父母定期回乡看望留守儿童。(责任单位:区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人社局)

(三)统筹县域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落实《X省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和国家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启动实施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和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工程。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方法,实行“捆绑评价”,将村小学和教学点纳入对乡村中心学校考核。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一校多区管理模式,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推动区域教育整体提升。通过城乡结对、学校联盟、学区化办学、名校托管等方式加大对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开发、整合城乡校外教育资源,加大校外教育基地(场所)建设力度。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强学校法治教育,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对校园欺凌和暴力的综合治理。探索建立学生意外伤害援助机制和涉校涉生矛盾纠纷调解仲裁机制,推动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建立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机制,落实区级教育行政部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学校和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控辍保学责任。加强城乡中小学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通过“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到每个班级。(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公安局,各镇街)

(四)助力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一我区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争取市级教育经费支持,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统筹规划我区教师队伍建设。在我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助力探索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路径,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提升义务教育治理能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编办、财政局、人社局,各镇街)

七、全力保障校园和学生安全

(一)重视校园及其周边安全管理。健全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落实学校安全保卫专职岗位设置,探索建立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制度。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风险排查和整治,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市、县、校监控三级联网平台建立后,积极对接、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健全“校园110”制度,强化警校合作、信息联动和快速应急处置,严厉打击涉校涉生违法犯罪。加强学校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控,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强化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学生乘车安全。(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综治办、公安局、交通局、市场监管局、卫计局,各镇街)

(二)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严格学生日常管理,密切家校沟通,及早发现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苗头,及时处置各类违法违规事件,强化教育惩戒和威慑作用,科学有效地实施追踪辅导。(责任单位:区教育局、文明办、综治办、公安局、司法局、妇联、团区委)

八、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各镇街、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度重视中小学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教育部门具体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学校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全面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从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各镇街)

(二)严格监督问责。将统筹推进我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作为各镇街、各有关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深化义务教育治理结构改革,建立我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监测评估机制。教育督导机构要开展督导检查,实行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强化督导结果运用。对因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要严肃问责。(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教育局、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各镇街)

城乡一体化需要“区域统筹” 篇3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地方相继制定了或者正在制定本地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我国的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更为严重(图1),因此,在制定《城乡一体化规划》时,应该注意加强区域联系,发挥东部发达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带动作用。

■ 城乡一体化:企业的创办与发展是必要前提

总体而言,城乡一体化可以在两个思路上展开。第一个思路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城带乡,促进农村城市化;第二个思路是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不论是加快城镇化还是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都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城市化本身就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另一方面,只有在部分农村劳动力自愿转移出去之后,土地规模经营才有可能顺利实现。

在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以“民工潮”的形式实现的。许多农民进城打工,获得了比从事农业生产更多的收入。但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也导致了土地利用率的下降。在外出打工时,农民在对待自己土地时有三种选择:撂荒、继续由自己耕种或转包给他人。撂荒本身就是生产资源的闲置浪费,继续由自己耕种将增加生产费用,这两种选择无疑都降低了土地利用率。因此,不论是对外出务工的农民,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以一定的费用将土地转包给他人是最理想的选择。

然而,就目前而言,农民所获得的工作机会多数是临时性的,稳定性较差。一旦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他们最易受到冲击,不得不重新返回农村。例如,最近沿海地区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就引发了一定规模的“返乡潮”。当这部分农民重新返回农村时,之前的土地转包合同可能就会出现执行困难的情况,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就难以实现。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体系,这将降低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就业风险。从长远的角度看,社会保障体系的维持必须要有足够的物质财富作为基础,而物质财富最终来自于劳动者的劳动创造。无论出于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需要,还是出于维持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我们都必须创造出足够多的收入较高、同时又较为稳定的就业岗位。在我国,国有企业冗员过多的现象还较为严重,私营企业与个体企业就成为就业岗位的主要创造者。因此,大力发展私营企业与个体企业就成为实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要前提。

■ 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发展:需要加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

目前,在东部发达地区,私营企业与个体企业已经在地区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而在中西部地区,私营企业与个体企业发展较为缓慢,对社会就业的贡献较弱(图2)。

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企业创办初期,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更为明显。许多国家的发展经历表明,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这些因素难以完全满足。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许多知名企业在发展初期也主要依靠国外的市场、资金、技术与经验。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所面临的问题与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加大政府投入、制定优惠政策等可以部分解决这些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正因为此,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效果却不太理想。例如,虽然中西部地区有劳动力成本与资源优势,并且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但由于配套产业体系不健全,生产投入品成本较高,导致总生产成本过高,难以吸引企业投资;虽然鼓励国有银行为私营企业与个体企业提供贷款,但由于信息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私营企业与个体企业仍然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虽然出台了一些措施扩大内需,但由于本地区居民收入较低,消费能力较弱,难以为本地企业提供足够大的市场空间。

因此,要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就要统筹区域发展,中西部地区借鉴东部地区的发展经验,利用东部发达地区的市场、资金与管理经验,为私营企业与个体企业的创办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而为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

■ 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可供选择的路径

市场方面,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中西部地区商品销往东部地区的流通费用。在东部发达地区举办展销会、洽谈会、产品介绍会,积极宣传中西部地区特色产品。加快建设大型商品批发市场,支持物流业发展。

投资方面,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先从对配套产业要求较低的产业开始。不仅鼓励单个企业的投资,而且要尝试由政府或行业协会出面组织座谈会,协调生产关联度较高的企业之间的整体投资策略。

金融方面,发达地区的经历表明,从草根经济中成长起来的民间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最合适的合作者。因此,应当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培育自己的民间金融机构,借鉴发达地区民间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鼓励发达地区的民间金融机构在中西部地区开设分支机构。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4

关键词:城乡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建设

1 统筹城乡发展与市场取向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现阶段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 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问题和城镇化问题。20世纪40年代末, 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5%,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预计2010年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要下降到10%以下, 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仅从建国时的85%降至目前的56%。近年来, 我国农民收入之所以无法得到较大幅度增长,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农民的数量不能随着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应减少, 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 许多人都担心我国农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固然是可怕的, 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农民脱离农业的速度跟不上, 使农民蒙受难以预料的损失。一段时间以来, 由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致使我国农业领域里沉淀了过量的劳动力, 这是农民依靠农业增收困难的深层原因。与此相联系, 由于我国农业的就业份额过高, 导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逐年扩大。这表明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 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那么, 应当如何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 进而增加农民纯收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时, 几乎都谈到物化劳动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劳动的份额减少, 过去劳动的份额增加, 但结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减少, 因而, 所减少的活劳动要大于所增加的过去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第290页) , 在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报酬递减趋势, 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趋于递减。如果多余的劳动力未能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领域, 则必然造成潜在的待业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农业劳动力都投在数量固定甚至日趋减少的土地上, 则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种因为农业活劳动投入量过多而造成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偏低, 实际上是属于不充分就业。这就说明了, 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在农业部门中, 仅仅节约劳动时间是不够的, 还必须把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 才有可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对农业生产要素 (诸如土地、劳力、资金) 的配置起着调节作用。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假设土地的边际效益递减了, 就会有资金 (技术装备的货币形态) 来替代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就在于优化要素配置, 但就我国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看, 相对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 劳动力价格甚为低廉, 而其他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则是较为昂贵的, 从而使得劳动力要素很难被替代出去。由于土地 (包含耕地) 是不可能增加的, 而劳动力则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近年来不仅没有提高, 反而趋于下降。在这种情况下, 农业生产连社会平均利润率都产生不了, 资金也就很难进入农业领域, 在农业中物化劳动替代活劳动, 资金替代劳动力的机制, 也就很难形成。

本来, 在难以改变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条件下,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另一条途径, 就是通过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经营规模, 让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拥有足够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土地。但是, 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非农业部门的扩张, 还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 这就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 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人地关系相当紧张, 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 除了土地, 还没有其他稳定的生活保障手段。土地既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一步说, 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 耕地所承担的农民福利保障功能, 远远“超越”了耕地所承担的生产要素功能。在耕地福利化趋势下, 公平原则必然高于效率原则。这就必然极大地限制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 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 在于生产要素的流动不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由于市场取向改革目标还汉有到位, 市场体系发育还很不完善, 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 使得农村严重过剩的生产要素 (主要指劳动力) 流不出去, 农村甚为稀缺的生产要素 (如资金、技术和人才) 流不进来, 一句话, 正常的生产要素流动严重受阻。这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趋于缓慢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同时, 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于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 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格局, 真正地把自主权、平等权和发展权还给农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中国农村必须经历三次深刻改革, 才有可能引导农民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 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三农”问题。第一次是从僵化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下解放出来, 把生产经营启主权还给农民;第二次是从极其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来, 在农村地区发展二、三产业。这两次变革已经基本上完成, 现在正经历着第三次变革, 即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实现城乡一体化, 使农民同市民一样, 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2 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

从理论上说, 要解决三农问题, 就必须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而如何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个突破性的提法, 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很有针对性的。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一直是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 但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去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三农”本身, 即就“三农”论“三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这个新的提法突破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旧框框, 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但是, 最近又出现一种倾向, 即有些同志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简单理解为跳出“三农”抓“三农”:即解决农业问题靠工业化;解决农民问题靠市民化 (把农民变市民) ;解决农村问题靠城镇化。这种观点有对的一面, 但还不够全面。正确的提法应当是:跳出“三农”抓“三农”与立足“三农”抓“三农”相结合。从我国国情出发,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 城镇化进程就不可能加快, 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 “三农”问题也不可能得到解决。所以,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及“三农”问题时, 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 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贯要求, 指明了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的根本方向。这既是对当前的工作部署, 又是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 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 相对于城市, 农村所蕴藏的潜在力量要大得多。只要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不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如何, 在农村这个辽阔的区域内, 总是蕴藏着比城市丰富得多的可供利用的初级产品、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不仅如此,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部门、多层次、多功能的经济结构的转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逐步推进, 在农村区域内将会集中全国相当一部分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 农村经济的发展,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繁荣,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据统计, 2009年全国乡镇企业将实现增加值92500亿元, 支付劳动者报酬17000亿元, 同比增长7.39%, 增幅比上年回落2.56个百分点。从总体上说, 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 也可以说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这就决定了县委、县政府要把农村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县域经济要以农村经济为中心。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 其落脚点应放在县、市,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操作平台。还须指出, 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 是城乡汇合点, 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 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 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 以城带乡, 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 县 (市) 这个层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 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 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 县 (市) 都具有相对的、较大的自主权;其次, 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 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 能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 统一各部门的力量, 兼顾县 (市) 、乡 (镇) 、村三个层次, 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 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

3 统筹城乡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长期以来, 在城市化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即认为城市化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一直把城市化的重心放在城市自身的建设上, 虽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都有很大发展,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 但城市化程度却明显滞后, 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农村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就涉及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是什么?我认为, 最根本的一点, 就是指它是和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 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逐步优化城乡人口结构, 为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创造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如果说, 以往发展大中小城市, 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运行的, 始终没有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 甚至是以损害“三农”为代价;那么, 当今的小城镇建设则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从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系看, 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 都是结合着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容提出来的。

小城镇是一个区域性概念, 从狭义的小城镇概念出发, 小城镇既有城市的特征, 又有乡村的特征。小城镇具有城市的特征, 指的是它是以一个中心点为依托, 以中心至辐射点为半径所构成的区域网络。所不同的是小城镇的辐射点是周围的村。换句话说, 小城镇最大的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 作为小城镇中心的镇, 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发展的特点, 乃至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 蓬勃发展的小城镇已经成为区域性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担当起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 在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农民, 要求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 又得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享受到城市的文明。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建设, 日益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 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 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小城镇的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广义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小城镇, 不仅仅是大小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 而且往往是当地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因而是联结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因此, 小城镇不仅要发展成为吸纳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辐射的地区, 同时也要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对中国来说, 发展小城镇是个大战略, 也是逐步变农村为城镇、变农民为市民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的过程, 是城乡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基本动力则是农村工业化。反过来, 小城镇建设又会大大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 中国一直停留在农业社会, 农民太多是其贫穷的根源, 要让农民富裕起来, 就要让农民减少下去。不把农民变非农民, 中国就无法实现现代化。而小城镇分布于广大农村之中, 既具有农村的某些优势, 又能发挥城市的一定功能, 只要建设得好, 对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 可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栖息地和向城市化过渡的前沿阵地。况且,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 还可以逐步提升为小城市、中等城市。最近几年, 国家城建部门在重视大中城市建设的同时, 已经开始把重点放在巩固、提高现有小城镇方面, 并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起一批起点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新型小城镇, 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为龙头、小城镇为网络的城镇化体系。这就是理想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我国人口众多, 又处在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转折时期, 无论是农村或者城市, 就业压力都相当大。这就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带来特殊的困难, 这就决定了实现城镇化目标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 城镇化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 就业形式也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在相当程度上是采取不完全转移方式。这是和我国农民缺乏社会保障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我国农民来说, 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 土地不仅仅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基本上是以追求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为目标和动力, 因而基本上属于一种经济行为。一旦城市失去就业机会, 或者城市就业成本过高, 他们就会退回到农村, 因为农村还拥有长期而又稳定的承包地。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要加以分析的“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农民工”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是和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 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他们和原有城镇职工相比, 付出同等的劳动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 甚至付出加倍的劳动, 也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由于有城市户籍的正规就业职工的利益是刚性的, 他们的工资水平一般是呈上升的趋势;农民工的利益则没有保障, 同时由于进城“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庞大, 数量越来越多, 供大于求的趋势有增无减, 使得“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越来越低, 更谈不上享受原有城镇职工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 虽然已经从农村走向城镇, 却不被城镇所完全接纳。这就不难理解, “农民工”现象的出现, 是与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联系在一起。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化理念。传统的城市化理念是产生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在以往的一个相当长时间内,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城乡隔离的环境下完全独立于农村而运行的。这就使得迅速增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被城市所吸收。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的城镇化进程中, 却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农村, 广大农民。在这种新的背景下, 城市化的理念就必须更新, 即不能仅仅理解为“单向城市化”, 还应当理解为农村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城市文明的普及, 逐步转化为城市。“单向运动”必然是少慢差费;“双向运动”必然是多快好省。由此决定了我国城镇化的工作重点, 应当放在农村。只要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 就会逐渐意识到, 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与其说是在城市, 不如说是在农村。要加快城镇化进程, 就必须致力于农村的现代化。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 城镇化进程就不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 忽视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三农”问题终究不可能得到解决, 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我国城镇化进程, 包含着农村人口自身的生活消费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及接受现代文化传播和受教育的程度等各种因素在内的变化, 其实质是农村社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历史过程, 是城乡差别逐渐缩小, 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过程。在城乡差别还相当悬殊的情况下, 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当艰难的。而小城镇又是农村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离开了小城镇的发展, 离开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农村经济就繁荣不起来, 城乡差别就很难缩小, 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一体化城乡统筹教育 篇5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活动材料

一、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名县、商贸富县”战略,县域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2.65亿元,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21亿元,增长3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1亿元,增长24.1%;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增长25.1%;实际引进外资970万美元、内资18.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1496元和4549元,分别增长15.9%和18.6%。一产、二产、三产的比重分别是14.4%、60.5%、25.1%。

工业:**工业起步较早,基础较好,初步形成了电力、化工、机械制造、医药、淀粉、塑料包装等多元化产业体系。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8.72亿元,工业增加值43.38亿元,占到全县生产总值的52.5%。

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我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使农业正朝着“一乡一业”、“数乡一业”的区域性优势板块和优势区域特色产业方向发展。目前,优质设施果品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8万亩,户太葡萄面积达

到1.5万亩。全县建成百头奶牛场、千头养猪场、万只养禽场等规模养殖场24个,奶牛存栏达到6009头,年生猪存栏稳定在20万头以上。

旅游商贸:**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农民画之乡”,旅游资源丰富。共有旅游资源33处,其中人文资源10处,自然资源23处,已开发资源9处。已开发建设的景点有朱雀、太平两个国家森林公园、草堂寺景区、高冠瀑布景区、牡丹苑、重阳宫等。近年来,农家乐旅游蓬勃兴起,已形成甘亭镇的东韩村、草堂镇的草堂营村、杜家庄等8个初具规模的农家乐旅游专业村。**商业贸易活跃,集贸市场星罗棋布。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1亿元。

二、产业现状

(一)发展定位

以营造最适宜人居住、创业的环境为核心,以彰显山水人文魅力和打造充满生机的现代新区为重点,着力构建经济活力迸发、文化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城乡管理文明、人民安居乐业、涵盖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征的中国第一画乡。经过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把**建成人在画中,画在手中,兼具现代新区和山水人文魅力的新“画乡”。

(二)发展思路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名县、商贸富县”的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优势产业聚集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2-

和谐共建示范区,加快 “一园三区一基地”发展,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三)产业布局

根据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全县产业结构和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1、县城产业布局:

按照“东固、西扩、南连、北优、中改”的原则,拉大城市骨架,逐步形成“三轴两带”、“一核六心”的空间结构。把县城中心区建成政治、文化、医疗、金融、商贸、餐饮、居住区,县城西区建成休闲娱乐区,县城北区建成民俗文化旅游区,东区以沣京工业园为重点建成工业区,南部以惠安化工厂和大唐第二发电厂为骨干建成工业重镇。

2、工业布局:

——做强东部 以沣京工业园为载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园区档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包装材料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通过五年努力,沣京工业园规划面积超过1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过100户,投资额超过80亿元,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做大北部 建立西北地区纸箱制造基地。在县域北部沿108国道渭丰、大王一线,加大政府服务力度,着力解决融资贷款道路交通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引导组建纸箱产

业园和产业协会,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鼓励、支持农民采取联办、独办等多种形式发展纸箱制造业。力争五年,纸箱制造企业发展到300个,年产量达4个亿,产值超过10亿元。

——建设南部 做大做强化工、电力产业。坚持以大项目为龙头,拉动地方财政收入,重点依托惠安化工、大唐**第二发电厂、**电厂等大型企业,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一系列新型工业化机制,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战略,组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的兼并、控股、参股、聚集优质资产,推进低成本扩张。发挥国防工业优势,加快发展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化工和电力产业。提高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加速推进军工企业和地方产业一体化进程。

——构筑草堂科技产业基地 充分利用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建设有利契机,积极与西安高新区联手共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和项目招商引资工作。

——实施退城入园工程 集中几年,对城区工业企业实施搬迁改造,进入园区发展。到2012年实现城内无工业生产企业。到2015年,逐步完成郊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任务,鼓励退城入园企业,进行改制改造,争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3、农业布局:

——产业定位 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围绕城郊型农业方向,大力发展以奶业为主的畜牧业和无公害农业,逐步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不断提升农业的比较效益。

——空间布局 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城郊型农业、生态型农业。渭河沿线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把渭河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成集休闲观光和优质农产品供应为一体的农业科技产业区。围绕“稳粮、兴牧、优果、扩菜”的思路,以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经济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提高农民收入。在平原地带重点发展优质粮油、无公害瓜果菜。山区地带重点发展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木业。畜牧业重点发展高产奶牛、瘦肉型猪、优质禽蛋。引进扶持一批果业、奶业、粮食深加工企业,加大对 “户太8号”葡萄、同兴西瓜等地方特色产品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4、文化产业布局:

——产业定位 围绕建设“富有现代新区和山水人文魅力的中国第一画乡”目标,走农民画品牌化道路,培育地域主题文化精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力繁荣文化产业。

——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画展经济”,规划建设全国农民画创作交流中心、画展街农民画一条街和东韩农民画风

情苑。加快对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的整合、包装,规划建设集民间民俗文化和特色文化于一体的传统文化一条街,努力将**建设成全国民俗民间艺术基地。

5、旅游商贸布局:

——产业定位 围绕建设关中山水人文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为目标,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此带动商贸服务业发展。

——空间布局

旅游产业要立足生态品牌,倾力打造“一区两园四大特色旅游”。“一区”:围绕发展旅游度假、商务会展、高档住宅、温泉洗浴等产业,加快草堂寺景区建设,使其真正成为秦岭北麓带上文化厚重的旅游亮点,西安市自然生态、游览休闲的后花园,**的旅游产业发展基地。“两园”:围绕发展生态旅游目标,加快建设太平、朱雀两大国家级森林公园,建成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和周边城市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四大特色旅游”: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着力构建生态观光游、休闲娱乐游、宗教文物游、关中风情游四大精品旅游线路,打响关中山水人文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品牌。商贸服务业要按照城内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思路,发挥交通和区位优势,整合物流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三、存在的问题

——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拉大。经济不发达、经济规模太小,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特别是县级财政没有实力和能力进行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发展资金缺乏,投入不足。一是由于受土地、资金等影响,近几年来缺乏大的投资项目,外延扩大生产能力不足,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的产业发展规划不到位,招商引资盲目性较大,缺乏针对性,招商项目质量不高,造成产业项目招商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国家土地政策的限制,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紧缺,造成项目落实难度大,很多大项目、好项目长期处于待地状态。二是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扩大生产能力不足,技术改造步伐缓慢。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扩权强县政策落实力度。建议对**等15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从土地审批、规划管理、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审批权限、程序。建立扩权强县试点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试点县在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确保试点县能够真正享受优惠政策,实现率先发展。

二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县级财政收入来源单一,即使省上给足了财权也难以组织到与事权相匹配的财力。因

此,建议省市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财力下移,保证县级“财力与事权的匹配”,县级财政困难将逐步缓解,从而确保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加大土地供给支持。当前,土地问题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核心问题。建议省市在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增加扩权县的建设用地规模,适度放开扩权县的土地利用计划,压缩扩权县的基本农田面积,为扩权县的快速发展提供相应的用地保障。

四是加大项目支持力度。**是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西安西南方向的城市副中心,同时,又处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轴线上,这次又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的扩大管理权限县,因此,建议在产业布局规划方面,能够考虑我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为我县在工业、旅游业和农业等方面推荐一些好项目、大项目,重点将西安二环以内需要外迁的企业、省内大型企业配套加工业务积极向我县推介,特别是西安化工厂等符合全市产业布局的化工、装备制造类企业向我县适度集中。此外,我县与高新区合作共建西安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工作已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双方合作发展既是贯彻市委、市政府对口帮扶决策的重要举措,同时,对促进高新区跨越式发展,壮大全市经济实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议在高新技术产业

项目安排上给予我县更多的支持和倾斜,促进园区尽快做大做强。

五是进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当前,农村公路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已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西户公路过于狭窄,路面坑凹不平,严重制约着我县与长安区以及高新区的物资流通。为此,建议省市进一步加大对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将西户路改造拓宽工程纳入到西安市交通发展规划,并尽快付诸实施,以推进我县与长安区和高新区的快速对接。

一体化城乡统筹教育 篇6

摘要:城乡双赢局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在量化分析内蒙古城镇、国民经济和土地2000-2013年相关指标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社会经济数据的变化趋势,提出内蒙古“二元结构”走入“一体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所在,并为实现内蒙古可持续发展,创造城乡双赢局面提出一体化改革措施。

关键词:内蒙古;可持续;城乡一体化;双赢

1. 引言

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5个统筹的重要理论,其中首次使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概念,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基础。2007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改革方向,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明确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从实际情况看,国有土地市场建立多年,已有一套比较规范、成熟的管理办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尽管客观存在,但并不被法律认可,没有纳入政府的统一管理,不能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关键,是从法律制度上承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须按照同地、同权、同价的原则进入市场交易,并由政府按统一的市场规则进行管理。

2. 内蒙古城乡发展水平现状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经济区域,东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接壤,西与甘肃省为邻,南与河北、山西、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北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4200公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扼据我国北疆的门户。土地总面积112.73万平方公里,首府在呼和浩特市,现辖12个盟市,102个旗县(市、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发展政策偏重于“重城轻乡、重工轻农”,导致城乡在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下运行,内蒙古形成城乡分治二元经济格局。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封闭的状态虽有所改善,但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城乡收入水平、城乡体制和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差距突出。直至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概念,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征程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单纯地将城市与农村融为一体,而是实现城市与农村在物质、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同等的权利。但目前,城乡市场与行政的二元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1 城乡收入差距变化分析

统计内蒙古自治区2000年~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并计算二者绝对差值及比值,可以看出:

内蒙古自2000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呈直线上升趋势,但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差值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表明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日益拉大。从城乡居民收入比来看,2000年~2004年该数值逐年攀升,2005年略有下降,2009年达到十五年来的最高值,这之后逐年回落。数据表明,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大政策影响下,城乡收入差距开始得到有效遏制。这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的趋势十分接近,且2009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比最高值3.21∶1低于全国的3.33∶1。

2.2 城镇化速率与经济增长速率比较分析

城镇化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2000年以来,内蒙古城镇发展进入快车道,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根据2013年度统计数据表明:在西部十二个省区中,内蒙古城镇化率排名第一。

2.3 城镇化水平与土地利用比较分析

对比内蒙古2005、2010和2013年城镇人口、城镇化率、城镇用地和人均城镇用地数据,人均城镇用地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城镇化率增加幅度。而且,单单从人均城镇用地面积来看,2013年比2005年人均增加95.7平方米,充分说明内蒙古城镇用地的集约化水平不高,整体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土地集约度水平。在城市建设方面,同大多数省区一样,内蒙古走的也是外延扩张、大量消耗土地资源的路子,主要原因是政府经营土地的制度使得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因此,上层制度建设的问题就凸现出来,制度不改变,就无法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目标。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14年~2030年)中提到,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约65%左右,达到这一目标,城镇用地面积缺口较大,必须全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3.1 城乡差距明显

(1)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从本文中数据可以明显看出,目前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十分明显,2009年城乡收入比达到峰值后,至2014年连续5年下降,但依然处于高位,且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值上升趋势很快。

(2)城乡二元体制分割明显

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城乡之间不仅存在所有制性质不同的问题,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而且存在权利不平等的问题,农村集体土地具有的权能明显低于城市国有土地,这种不平等的权能通过用途和规划管制得以体现。一是发展权不平等。土地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够产生更大收益。但《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国家征收农民集体土地,按原用途进行补偿。在这套制度安排下,国家垄断了城镇建设用地的一级市场,土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镇、从集体向国有转换所产生的增值收益,被收归国家所有。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所有制歧视与用途管制交织在一起,不仅根据区位,而且根据土地所有制性质确定土地用途,使集体土地的发展权受到严格限制;用途管制与“土地财政”交织在一起,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住房保障、农田水利投入等对因用途管制而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形成严重依赖。二是流转权不平等。城乡土地二级市场发育程度差异较大。在国有土地使用权二级市场上,除以划拨方式取得的部分外,以招标、拍卖、协议等出让方式取得的部分可以租赁、转让、抵押。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只有在企业兼并、破产的情形下才能流转,宅基地使用权只能流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符合新申请宅基地条件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限制条件也较多。三是物权保护不平等。在用益物权方面,《物权法》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对国有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没有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视作用益物权进行保护;仅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相比,少了收益的权能,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不完整的用益物权。在担保物权方面,《物权法》规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抵押,但“乡镇、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3.2 土地制度不完善

(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

土地产权不清楚,对土地农民只有承包经营权,没有实际交易权;地方政府却能够用低廉的价格征用土地。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集约化程度不够。

(2)农村土地征用制度问题

当前的土地征收补偿对于失地农民来说补偿不到位,实际征地产生的价差收益为政府所有。地方政府征地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补偿标准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及社会保证没有落实到位。

(3)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问题

土地财政的利益驱使下,大量征用土地,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农村宅基地管理上存在制度缺失和模糊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执行的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对于城市土地市场实行的是“渐进式”模式,而对农村土地市场发展则实行“约束和抑制”政策。这就使得城市土地市场化发展远远超出了农村土地市场发展,加剧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土地矛盾。所以,必须强化农村土地市场化发展,将市场化发展贯穿土地制度改革的始终。

4. 实现城乡双赢局面的构想

4.1 加大政府对农牧业扶持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内蒙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伴随着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提高农牧民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一,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农牧业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提高财政支农支牧投资比重,特别针对粮食主产区加大扶持力度。第二,政府要制定合理政策措施,改善对农产品市场的调节机制,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从实际出发,依据内蒙古的比较优势,发展优势农业。农民自身也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业产值。

4.2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和优化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就业吸纳能力

内蒙古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资源依赖程度很高的省区,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典型特征。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要秉持绿色工业化理念,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基础提升质量,是优化产业结构,转移剩余劳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路径。

4.3确立产权平等,市场决定作用的土地调控机制,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强化市场的主导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的作用从过去的“基础”变为了“决定”,推动城乡一体化不能忽视政府的力量,但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通过市场的杠杆作用和以土地流转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来保障,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进农村土地、房屋等资产化,如土地和房屋的确权,创建农村产权交易所等。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农牧民个人收益。以平等的产权、同等的收益为基础,从农村突破,在城乡之间建立起利用市场配置城乡土地资源的机制,从而创造城乡双赢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杨瑞霞,安娜.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 黄贤金.土地调控的制度掣肘与改革[J].人民论坛. 2014年第26期

[3] 张培刚 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童潇.工业反哺农业的”复合型”转向与欠发达农村社区的再建设—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12(2)

[5] 吴晓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两个误区及其政策[J].调研世界,2009.

[6] 胡银根.协调城乡土地_资金与人口_三要素_助推新型城镇化

一体化城乡统筹教育 篇7

关键词:统筹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经济

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 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 实行城乡统筹发展, 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这个目标的重点之一, 就是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一、确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略

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就是要构建农村变革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依存的关系, 使一部分农民在依托农村而较少后顾之忧的前提下, 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迈进, 逐步经历由“离土不离乡”向部分“离土离乡”和完全“离土离乡”的过渡, 使传统的城乡矛盾在国家控制下逐步得到化解, 避免大批失地、无业、无资农民盲目涌向城市。

(一) 协调推进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转型。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战略问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对于促进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同时, 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 两者具有双向互动的功效, 因此, 需要协调推进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一是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出发, 着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统筹研究制定和实施与中国实际相符合的城镇化战略。二是加快产业发展转型。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有力支撑, 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产业发展必须实体产业和服务业两手抓,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 改善服务业发展质量, 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能力。

(二) 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是十八大明确提出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关键问题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提高配置效率,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我认为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既要着眼于公平, 使农村居民可以像城镇居民一样公平地获取公共资源, 享有公共服务, 同沐公共财政的阳光;更要着眼于发展, 提高城乡资源配置效率, 增强城乡发展能力。

二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应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通过政府行政力量和公共资源, 统筹城乡规划, 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社会事业向农村侧重, 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三是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需要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要提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能力,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增强“造血”机能。

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经济发展是前提, 是基础, 是重点, 同时城乡一体化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二、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一) 统筹城乡发展。

在战略指导思想上, 要以化解城乡矛盾为重点, 使农村的发展不断靠近城镇化目标, 用“城”的定位引导和把握好同“乡”的建设。同时要克服就村建“村”的狭隘认识, 改变短期行为、重复建设、低水平维持型发展的工作思路, 切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二) 推动综合变革。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有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机制市场化、发展城镇化等在内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性变革过程。这诸多变革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 仅靠农业一个方面的发展和变革是无法完成的。谋求在全方位、深层次上推动“乡”与“城”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 是从根本上化解城乡对立的必经之路, 也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抓手。

(三) 破除体制障碍。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也是一场城乡之间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大变革。由于长期以来采取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和城乡不同的治理模式, 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一系列的体制性障碍, 缺少合理规范的融通促进机制。当前, 应以户籍制度为突破口, 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改革, 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 生产要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人口之间的均等享有, 让农民切实分享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乡一体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个壮举, 没有样板可循。尽管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基础, 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人口众多且呈现老年化趋势, 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 发展方式粗放, 农业基础薄弱,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刚刚起步等等。因此, 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从思想、政策、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参考文献

玛纳斯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篇8

1 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完善了规划体系, 搭起了城乡建设大框架

近年来, 玛纳斯县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联动发展, 把村镇规划纳入“十一五”规划,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乡建设规划体系。以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为契机, 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 按照“一主区两副区四节点”城乡发展思路, 把县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 做到了县城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与城乡一体化规划有机衔接, 实现了城乡规划管理全覆盖, 并制定了《玛纳斯县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意见》, 相继组建了玛纳斯镇头工乡联合党委、六户地镇北五岔镇联合党委。

1.2 优化了资源配置,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建立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体系, 在城乡之间逐步实现同等待遇。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农村延伸, 不断整合教育资源配置, 截至目前, 全县共撤并学校43所, 对10所学校进行了民汉合校, 实现“小学集中乡镇办、中学集中县城办”。继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 在全疆率先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 对参保农民进行补助。截至目前, 全县农牧民参保1.56万人, 已为6602人发放养老金408万元。并实行农村“五保户”集中县城赡养, 目前, 已有80名农村五保户入住福利院。

1.3 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想方设法筹措资金, 解决农村供水、供电、交通等问题。全县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玛河片区工程和县城给水二期工程, 并将于近期投入使用, 可解决全县约8万城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并投资9856万元建设县乡道路, 围绕建设县城“六纵六横”城市主干道规划骨架, 建设了幸福路、建设北路等城乡结合部道路, 新增城市道路9.3km;玛—兰公路、G312岔口—冬麦地-S201线公路以及221.27km通村油路建设项目全部完工通车。总投资104万元的乐土驿、包家店两个乡镇汽车站也已基本建成。

1.4 加快了中心村建设, 镇村集聚功能增强

按照城镇集中式、城郊别墅式、田园分散村落式三种模式规划新村、改造旧村, 实行每合并1个村奖励10万元的财政奖励政策, 重点建设32个中心村, 逐步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向城镇集中。目前, 组建成立了玛纳斯镇、头工乡联合党委和北五岔六户地联合党委。同时大力实施小村并大村, 促使人口向中心村集中、向城镇集中, 全县208个村已合并为125个村。结合新农村建设, 将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延伸到农村, 在12个乡镇中心村建立社区, 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 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实施“城郊村”改造, 将南园子村、北园子村、兰州湾村、楼南村等“城郊村”直接改造建设成为城市新社区。

2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乡经济基础存在较大的差距

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 玛纳斯县城镇和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特别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 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 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而农村只拥有基础性资源, 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资金投入上先城市后农村,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步, 造成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于城镇。

2.3 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上的差距

突出表现为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 城乡师资水平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差, 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卫生院条件差、医务人员待遇低, 留不住人才, 乡镇卫生技术人员配置与城区不协调, 农民就医难的现象依然存在。

2.4 投入体制未能完全理顺

公共财政对农村生产建设的投入太分散, 投资效益不高。虽然近年来中央、自治区投入“三农”资金越来越多, 但县级财力有限, 配套资金跟不上, 造成对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投入严重不足, 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瓶颈”问题。

2.5 行政管理体制城乡分割

适应城乡二元结构管理需要, 各级政府部门的设立和管理也逐步形成了“农口管农、工口管城”的管理格局。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城乡规划难以统一和衔接, 各级各口资金难以集中打捆使用, 城市产业与基础设施难以向农村延伸。

3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

3.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 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和多余、少取、放活的方针, 坚持面向工业化、面向现代化、面向城镇化发展, 以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综合运用经济和政策手段, 进一步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3.2 基本思路

坚持城乡一体化战略, 以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条件为目的, 立足疆内外市场, 以劳务输出为切入点, 以县城及中心镇为区域重点, 以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为产业支撑,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 积极推进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 加大教育、医疗、文化和养老基本生活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 多管齐下, 走一条多渠道、多层次、复合型的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促进玛纳斯县的社会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 玛纳斯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要求

4.1 推进城镇规划布局一体化

建设玛纳斯大县城区, 提升县城市辐射功能。按照“一主区两副区”的布局体系, 以打通幸福路、建设路为基础, 重点建设玛纳斯镇主区和凉州户镇、兰州湾镇两个副区。其中, 将头工乡并入玛纳斯镇, 将园艺场纳入县城规划范围, 建设县城中心区;将广东地乡并入兰州湾镇, 建设兰州湾县城中心副区;将食品工业园纳入凉州户镇区规划, 建设凉州户县城中心副区。加快小城镇建设, 构筑以中心城镇为节点的村镇体系。调整乡镇行政区划, 重点建设“四个节点”中心城镇。合并六户地镇与北五岔镇, 重点建设六户地中心城镇区;合并乐土驿镇与塔西河乡, 重点建设乐土驿中心城镇区;包家店镇与平原林场合力重点建设以平原林场场部和包家店工业区核心的新镇区;合并清水河乡与旱卡子滩乡, 重点建设旱卡子滩民俗文化旅游中心城镇区。加快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力争在2015年中心城镇常住人口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 使中心城镇形成相对配套的城镇服务功能。

4.2 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在农业方面, 要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 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 以建设“现代优质畜产品基地、优质商品棉基地、天山北坡特色林果业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四大基地为重点, 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广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农业和节水农业新技术,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在工业方面, 依托县城和中心城镇, 重点建设玛河工业园区、塔河工业园区、六户地工业园区、旱卡子滩能源产业园区, 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积极承接乌鲁木齐、昌吉和石河子市的辐射, 加快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业, 发展壮大混纺产业, 积极发展煤电煤化工及水电产业, 培育壮大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产业。到2012年, 建成新疆乃至全国的混纺产业基地、面向中西亚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集散地、新疆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

在三产方面,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尽快形成县城与石河子市互补、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动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在实施政策驱动、全民创业工程的基础上, 整合现有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服务业, 着重发展物流、仓储, 建设石河子经济圈现代物流基地;以围绕312国道县城至包家店、近郊兰州湾、凉州户、广东地为重点建设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以特色餐饮和特色旅游为突破口,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4.3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加强中心城镇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力争在2012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适应小城镇建设和工业园区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强力推进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 抓好重要农村公路和一般农村公路建设, 打造乡镇间直通的公路环线网络, 构建质量稳固、功能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加快农村客运站建设, 建立城乡客运市场一体化网络, 实现所有中心村客运交通公交化。抢抓国家“农网改造西部电网改善工程”项目机遇, 加快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 提高配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统筹城镇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到2012年, 完成安全饮水工程, 保证全县广大农牧民都能用上自来水。推进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 实现信息资源同等共享。

4.4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 逐步普及13年义务教育。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和外来务工子女实行居住地就近入学制度, 确保接受平等教育。加强成人职教中心师资和硬件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卫生事业建设。要结合中心镇规划布局, 充分依托石河子医疗卫生条件, 合理整合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 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全面加强县人民医院, 强化突出中心乡镇卫生院, 加快改造扩建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实现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加强文化事业建设。突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加快文博中心、体育中心场馆和中心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 全面推进数字化电视改造, 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 扩大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

4.5 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加快农牧民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实行农牧民素质培训义务制、技能培训免费制、技能鉴定补贴制, 着力培养一大批技术型、创业型农民工, 不断提升农牧民素质和技能, 为向二三产业转移做好准备。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 以创业促就业。支持经营管理和科技人员领头创业, 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 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 推动广大农牧民自主创业, 引进外来人才来县创业。要激活各类创业主体, 掀起“能人创企业、农民创家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新高潮。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低保障线制度, 在城乡低保全覆盖基础上, 提高农村低保水平, 实现城乡低保线一致。完善健全特殊人群敬养制度, 逐步扩大高龄老人补贴发放范围和标准, 进一步提高城乡“五保户”县城集中敬养水平。要在2009年启动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县的基础上, 逐步扩大和提高农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逐步实现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接轨。积极推进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 不断提高住院补偿比例、降低起付线, 建立大病特补机制, 提升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要继续加大和完善对特殊医疗支助, 探索建立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机制。

参考文献

[1]熊磊,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生产力研究, 2009 (12) :38-39.

[2]郭评生, 基于统筹城乡发展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6) :53-55

[3]刘清芝,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3) :26-27.

一体化城乡统筹教育 篇9

1 逐一突破,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保制度

2003年以来,成都市围绕保障全民“病有所医”的目标,在巩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参保面,本着“先解决从无到有,再解决从有到好”的思路,着力弥补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缺失。针对城乡各类人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逐一突破,逐个纳入。到2007年,先后为农民工、少儿、被征地农民等6类人群分别建立了医保制度,再加上职工医保,形成7项基本医保制度同时运行格局,实现了城乡居民全覆盖。

相继建立的各项医保制度适应了不同人群的基本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其突出特点是可行性强,为快速解决各类人群医保制度从无到有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3月实施的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制度,使参保农民工在与城镇职工同等享受住院医疗保险待遇的基础上,还享有门诊个人账户和生育补贴;2004年3月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缓解了农民看不起病的难题;2004年初,按照“先保后征,应保尽保”原则实施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一举解决这个群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失业保险问题;2005年8月实施的少年儿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全国第三个开展这项保险的城市;2006年10月试点,次年1月全面实施的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将全市城镇非从业人员和未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员全部纳入覆盖范围,同时又将少儿基本医保对象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制度;2007年9月参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启动实施市属高校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至此,全市城乡各类人群均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2 并轨优化,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一体化

在全面实现医保制度城乡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从有到好的思路,开始整合针对各类人群分别建立的医保制度,推进城乡医保一体化。

2.1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一体化

2008年,按照“筹资标准城乡一致、参保补助城乡统一、待遇水平城乡均等”的原则,打破城乡居民身份界限,突破既定体制机制,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和学生儿童基本医保进行整合,于2009年1月1日启动城乡居民一体化基本医保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经办管理、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及起付线、封顶线“五统一”。

2.2 被征地农民社保并入职工社保

2009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并轨,医疗保险待遇与城镇职工完全同等,并与城镇职工享受同样的养老、失业保险待遇。

2.3 实施城乡一体化大病补充医保制度

2010年4月,实施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部纳入覆盖范围,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在不增加缴费的前提下,每人每年最高报销40万元。

2011年12月,对城乡居民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缴费和待遇支付等进行了完善,增加了一个按原缴费标准50%缴费的档次,城乡居民可根据自身需求,任选一个档次缴费参保,一档缴费120元,二档缴费240元。一个自然年度内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最高报销封顶线分别为20万元、40万元。

2011年全市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524.04万人,累计结算117.27万人次,支付99318万元。

2.4 农民工综合社保与职工社保并轨

2011年2月,出台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与职工社会保险并轨政策。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享受同等的住院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待遇的同时,又实现了基本养老、失业、生育保险待遇与城镇职工一致。

通过制度并轨优化,原来同时运行的7项制度整合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大制度。形成了以两大制度为支柱,大病互助保险为补充,缴费和待遇标准多层次、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全市无障碍的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

3 改革体制,实现城乡统一经办管理

医疗保障经办管理体制改革是随着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并轨同时展开的,适应了城乡制度整合后参保规模日益扩大、经办管理要求更高的新形势。

3.1 经办机构设置统一

2006年,成都市敢开先河,将卫生部门管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少儿医保经办业务,整体划转到当时的劳动保障部门。2007年,市县两级政府又将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经办机构从社保局分离出来,与从卫生部门划转过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少儿医保中心合并,分别成立市、区县(市)医保局,形成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城乡医保管理体系。

3.2 经办管理流程统一

2009年实现了城乡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目前,全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待遇水平,以及异地就医、门诊特殊疾病、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管理办法全部统一。医保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2009年12月出台的《成都市查处套取社会保险基金规定》,对套取医保基金的违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有效保证了基金安全运行。

3.3 城乡医保信息系统统一

市里先后投入1.7亿元,将原来的社保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和数据迁移、集中,开通了全市统一的城乡医保信息系统。目前,参保人员可在全市4018家定点药店刷卡购药,在1061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即时结算,实现了医疗保险“一卡通”。

4 制度功效,城乡并轨后显著提升

4.1 参保机制日趋稳定,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城乡一体化的医保制度因其彰显城乡差距的缩小、公平水准的提升、医保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增强、医保关系在全市范围的可携带等特点,让人们看到了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而且,随着一体化制度的持续运行,人们的上述感受也越来越深刻,持续参保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城乡基本医保制度统一后,全市参保人数逐年稳步增长。其中,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由2009年的326.32万人、2010年371.73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476.94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由2009年的672.03万人、2010年712.38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717.38万人。截至2011年底,全市城乡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194.32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4.2 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待遇水平稳步提升

城乡一体化的医保体系,有效发挥了大数法则效应,基金的保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财政补助逐年提高。2008年,用于医保的财政补助为1.7亿元,2009年达到6.9亿元,2010年增加到13.2亿元,2011年达到15.4亿元。

二是缴费标准提高。201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缴费标准分设为每人220元、320元两个档次,中心城区及双流县和温江区等8个区县按每人320元执行。财政补助由2009年的每人80元,分别提高到180元和220元。2011年,筹资标准调整到每人360元、320元和260元三个档次,各级财政补助标准统一提高至每人220元。

三是报销比例提高。从2011年7月起,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从65%提高到92%,在一、二、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分别从60%、55%、35%提高到85%、75%、50%。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5.32%和73.51%。

四是最高支付限额提高。2010年,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上年市平工资的4倍(不足10万元)提高到6倍(16.4万元)。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不同缴费档次的4至8万元统一提高到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11.2万元)。对农村居民而言,较国家规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翻了一番,2011年分别达到18.3万元和12.5万元,分别比上年提高10.4%和11.6%。加上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参保人员每年最高报销额度分别达到58.3万元、52.5万元。

4.3 健全医疗救助机制,缓解大病医疗负担

先后实施了城乡低保人员医疗救助、城乡困难人群参保资助、城镇参保困难人员住院医疗补助三项制度。

一是建立了城镇医疗救助制度。为缓解城镇生活困难人员的医疗负担,2002年8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量入为出、多方筹资、多重救助的原则,建立了由民政部门牵头主管的医疗救助制度。城市医疗救助分为门诊救助、住院救助和一次性临时救助。

二是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从2004年开始,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试行意见》(成府发[2004]28号)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成民发[2007]68号),市、县两级财政分别按人均0.5元的标准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对农村五保户、贫困农民家庭参加新农合进行全额资助,对因患大病,经新农合补助后,剩余费用仍较高的,再给予适当救助。积极推行医前救助,救助程序不断简化,救助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建立了医疗补助政策。从2002年9月起,成都市逐步对因患恶性肿瘤进行放化疗、患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透析、器官移植及术后治疗、一次性住院医疗费用超过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低收入参保人员,实行住院医疗补助。

4.4 开展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

为进一步缓解城乡儿童重大疾病的经济负担,去年将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的城乡居民参保儿童作为补偿对象,通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等各项医疗保障制度的紧密结合,探索有效的补偿和支付办法,提高对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苏伟,王东青,范涛.早走必由之路的动因[J].中国医疗保险,2010,12.

[2]苏伟,王东青,范涛.突破既定体制的路径[J].中国医疗保险,2010,12.

[3]苏伟,王东青,范涛.“十一五”最后一年的新政[J].中国医疗保险,2010,12.

一体化城乡统筹教育 篇10

烟台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举措和成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与服务水平明显得到改观, 农民得到的实惠也显而易见。烟台市作为沿海城市, “城乡协调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三。目前, 烟台市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 烟台市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观念, 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为亮化美化农村环境, 实现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 烟台市从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四方面入手, 使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城乡道路网络建设方面, 着力推进“村村通客车”工程, 加速农村客运网络建设, 形成了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供水体系建设方面, 实施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战略, 推进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和乡村联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方面, 莱山区用管理城市的办法管理农村, 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 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网络, 将全区所有村庄的生活垃圾全部纳入环卫集中处理系统, 让农民体验到了城区居民的生活。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

目前, 烟台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已覆盖所有县市区, 覆盖率大大提高, 全市农民参合率已达99.7%。农村义务教育也逐步加强。2008年, 我国提出利用3—5年的时间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而烟台将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这一教育目标。2010年, 农村中小学还实施了校舍改造、教学仪器更新和“两热一暖一改”工程, 将农村小学生和初中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400元和600元。另外, 作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 烟台市通过就业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 就业培训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延伸, 社会保障政策向进城农民工延伸, 初步建立了城乡统筹就业的新格局, 实现了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连续五年保持了就业增长大于失业增长, 连续五年保持了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3%以下, 连续五年保持了再就业资金投入总额不断增长, 连续五年保持了就业工作考核全省第一名。

(三) 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优化组织机构

长期以来, 农村的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比较薄弱, 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2009年以来, 龙口在全市农村中率先建立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为社区农民就近提供全面、方便的服务, 使他们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真正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他们根据“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合并村型社区”三种模式, 在全市606个行政村中统一规划了254个农村社区, 并且每个社区都按照服务半径不超过1.5公里的原则, 建一处设施相对完备、服务功能相对集中、集办公与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 让农民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便利的公共服务。这种“1.5公里服务圈”的建设, 打破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城乡二元结构”, 加速了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四) 构建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网络,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为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烟台市出台多项鼓励政策, 支持搞好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农村五保家庭免费安装有线电视等工程建设。2008年, 烟台市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工程, 引导村民主动走进来学知识、学技术, 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等技术问题, 收到了“读书育人”与“读书致富”的双重效益, 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加油站”和“充电器”。去今年上半年, 烟台市所有乡镇街道实现了农村 (社区) 文化大院覆盖率100%。各镇街利用文化大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乡差距最核心的体现就是城乡公共服务的差异。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底子薄, 目前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有限, 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 在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 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建设任务繁重, 资金需求巨大。目前, 农村公共服务投资主体比较单一, 尚未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 发展经济依然是第一要务, 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资金仍然是有限的。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医疗卫生服务, 以及社会保障等关乎农民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不能有效满足广大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 仅仅依靠政府投入, 难以完全满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内在需要。

(二) 农村公共服务决策方式不够科学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符合农村大部分居民的实际需求, 是衡量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的重要标准。长期以来, 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 一般实行“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大多是由各级政府及村组织自上而下地进行决策, 往往忽视农民的实际需求与偏好, 且带有很强的指令性、主观性, 农民真正需要的公共服务不能由他们自己做主, 缺乏表达需求的渠道。

(三) 农村公共服务结构不够合理

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地方。重“硬”轻“软”、重显性投资轻隐性投资、重视见效快的服务轻见效慢的服务。对于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服务较为重视, 而对于农村长远发展的问题则重视不够;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积极性高于对信息系统的投资;对于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比较缺乏, 而需求较少的部分非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却相对过剩。

(四) 公共服务能力方面的考核体制不够科学

有什么样的考核体制, 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成效。目前, 干部政绩考核体制仍未把公共服务能力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再加上地方政府领导体制方面存在的任期较短问题, 使得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会较多地考虑对上负责的问题, 而忽略公共服务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尤其是乡镇的考核, 指标涉及很多, 有财税、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社会稳定等方面, 为完成这些考核指标, 乡镇承受着繁重的任务和巨大的压力, 很难再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财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事务上去。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是, 到2020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当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科学有序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一) 创新管理理念, 建立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

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可以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 人均GDP达到2000-2500美元可以建立具有一定福利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迟福林认为,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以实现人的自身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政府应创新管理理念, 逐步建立完善的、全面覆盖的、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 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为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价值上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投资性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与管理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转变, 必须把为农民提供基本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作为首要的职能, 做到公共服务不“缺位”。另一方面, 要转变“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 尽力培育“自下而上”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 从而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决策机制。因此, 政府提供什么公共服务, 怎么提供, 应先听取民众的意见, 确立依据农民、农村的内部需求来决定公共服务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向的制度, 建立体现广大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意愿的需求表达机制, 让农民参与公共服务决策方案的制定, 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二) 加大财政投入,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多元化机制

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 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集中财力优先安排群众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避免分散投入。引导、鼓励企业、个人和各类社会组织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 逐步改变农村公共服务投资过度依赖政府的现状, 突破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短缺的瓶颈, 实现公共服务与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从国际经验来看, 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如印度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 政府投入的资金约为三分之一, 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投入的资金约占三分之二。因此, 应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 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社会中介组织去做, 建立一种以政府供给为主, 其他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三) 科学规划,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结构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应科学规划, 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比如, 覆盖英国整个城乡的地下管网设施, 是在100多年前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规划建设的, 但在人口已经增长了50倍的今天, 却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可见其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当前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结构, 政府应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着眼强化城乡的衔接、互补,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四) 转变思想观念,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政府官员应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提高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效率。具体来讲:第一, 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第二, 要完善包括目标制定、执行、评估等环节的评估程序, 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框架, 保证评估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三, 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机制。坚持透明性、公开性的原则, 以公民为中心, 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第四,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和内部激励相联系, 把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因此, 政府应从整体上建立起一个有关城乡公共服务的监督和评估系统, 以评价市、区以及乡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绩效。同时, 对乡镇政府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的监督与评估应做到制度化。将过去“组织考评、上级认可”的奖惩机制改为“综合考核、社会评议”的奖惩机制, 让所有服务人员形成紧迫感。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提出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当前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 存在着农村公共服务结构不够合理;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决策方式不够科学;考核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 必须创新理念、转变观念, 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多元化机制, 健全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 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关键词:公共服务,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多元化机制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社科院.2010年4月26日.

[2].烟台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烟台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10年1月19日.

[3].黄金辉.丁忠毅.成就与问题:成都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审视——以城乡统筹发展为视角[J].财经科学.2010, (1) .

统筹城乡教育 均衡教育发展 篇11

关键词: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226-01

根据福建省政府规划,永定县2012年底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2013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那么,永定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如何呢?笔者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永定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指示精神,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1 着力教育改革,构建均衡发展格局。为了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永定县进一步抓好了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工作,推进小学区域教育特色的规划和特色学校的创建,促进小学教育内涵的提升。加强初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控制初中辍学率。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规定标准。

1.2 着力资源整合,均衡教育资源配置。2011年以来,永定县加大了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实施了实验小学校安工程和扩容工程、搬迁了教育局,扩建了教学楼和实验综合楼。选址迁建了永定三中,待原三中搬迁后,把大洲小学迁至原校址改办实验小学分校。把城关中学改办成永定第二高级中学。兴建第二实验小学,以解决城区学校学位不足问题。

1.3 着力队伍建设,促进城乡师资均衡。为促进城乡师资均衡。永定县实施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协同发展试点,深化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拓展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半径,促使薄弱学校快速崛起。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常态化,“名师工作室*落实名师带徒、名师定期定点送教下乡。2011年以来招聘了137名教师,补充农村幼儿教师和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

1.4 着力质量管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永定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理念,大力弘扬“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充分利用永定老区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传统美德等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问题

尽管永定县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但是,永定县义务教育发展依然处于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在:

——学校布局不均衡。永定县目前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已不能适应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而且矛盾比较突出。城区学校超大班额现象严重。

——硬件建设不均衡。从资源均衡配置差异系数看:永定县城区小学、初中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八项指标系数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从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看:永定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城区学校。

——教育质量不均衡。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的不均衡直接导致教育质量的不均衡,最能直观反映基础教育质量的就是中考EC值,永定县今年中考成绩处于全市的中等水平。在城区主要靠二中、三中,乡镇前三强的争夺近年一直在侨钦中学、培才中学,古竹中学之间,其他学校都在下游徘徊。学校布局、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不均衡,直接导致县城"窗口"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办学差距不断拉大,成了永定县“择校风*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配备、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减少差异,缩小差距,巩固优势,使优者更优,弱者变强,协调发展。

3.1 规划学校布局。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永定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加之人口生育得到有效控制,农村人口逐步减少,原先分级办学时的村办小学生源减少,对分散在农村的初中、小学进行相应的调整是必要的。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方便群众,有利于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永定县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焦点在城区。永定县政府作出实施实验小学校安工程、搬迁教育局、选址迁建永定三中、把城关中学改办成永定第二高级中学、兴建第二实验小学的决策是正确的。特别是迁建永定三中后,可以解决城区学校学位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快新三中的建设步伐,是实现永定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

3.2 教育投入力度。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资基础。要增加教育投入,才能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要继续落实好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的要求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规定,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二是继续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城乡居民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三是足额征收教育附加,支持义务教育发展;四是保障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和公用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五是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教育项目投入和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确保农村中小学改造、改善、建设的需要;六是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探索建立捐资助学、出资办学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规范有序地进入教育。要科学、合理地核定农村中小学基本经费,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社会各方面要关心、支持教育,尽力为学校减轻经费开支负担。

3.3 改善办学条件。要按照《福建省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标准》做好生均校园面积、生均校舍面积,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生均食堂面积,生均运动场面积和专用教室不足的整改工作,配齐教育技术装备、体育设施、卫生保健设备、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根据任务目标,制定计划,落实资金,根据《标准》,确定每一所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完成标准化建设的时间,按时序进度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才能确保永定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如期实现。

3.4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4.1 创新管理体制。实施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我县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县的城区建立"小片区"管理模式试点,要落实以片区内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周边一般校,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带动一般校提升办学水平,以缓解城区“择校*问题。

3.4.2 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足开好课程,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课时。推广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建立、完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和反馈指导体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4.3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单纯以升学考试成绩奖惩学校和教师,不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校、重点班。义务教育学校按政策规定招生,不进行小学升初中选拔性招生,不违反规定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不违反规定向学生和家长乱收费。

一体化城乡统筹教育 篇12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环境下, 以城市带动农村, 引导城市物流网络向农村延伸, 将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置于一个大系统, 以促进城乡物流要素的有效流动和优化组合, 充分发挥城乡全域物流系统战略协同效益。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性环节, 落后的城乡物流体系是制约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瓶颈。构建现代化城乡物流一体化运行机制, 建立一套高效、协调的城乡双向物流体系, 对统筹区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是, 如何量化论证城乡物流一体化各要素的经济效应, 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举措却是比较困难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作为一种计量经济分析工具, 可以从统计意义上检验经济现象中因果关系不明确的变量之间的因果性。本文选取浙江松阳县为实证案例, 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 对城乡物流一体化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据此提出进一步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2 现状分析及数据获取

2.1 松阳县城乡物流现状分析

松阳县是浙江省物流业起步较晚的地区, 当前正处于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关键阶段, 城乡物流网络初步建立, 但物流运营模式较为落后。全县20个乡镇现有17个客运站和15个货运站, 在各中心村建有109个农村物流配送网点。据统计, 2012全年物流业 (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 增加值2.34亿元, 比上年增长8.8%。全县等级公路里程1327公里, 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10.95亿吨公里, 比上年增长5.0%。

但是, 从运营模式来看, 仍以自营直运模式为主, 物流市场规模小, 第三方物流比例低, 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的集散和流通加工能力尚未有效发挥。目前, 在松阳县境内以及辐射的周边地区, 公路为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公路直运所占比例较大, 例如在松阳县茶流通的过程中, 外地茶商和经销商谈拢价格, 直接到浙南茶叶市场将茶叶装载, 然后用公路运输的方式直运到所需地区, 例如永康、义乌。

2.2 指标设定与数据获取

本文基于系统性、典型性、实用性、可行性原则, 基于国内外物流一体化研究成果, 从区域物流系统出发, 结合松阳都市经济圈的实际情况, 选用以下指标来描述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发展水平:①城乡物流基础能力指标。以历年城乡运输线路长度 (CD) 来刻画城乡物流基础能力。②城乡物流需求指标。以城乡货运周转量 (ZZ) 来反应物流需求。文中所指的货运周转量是对公路、铁路、民航这三种主要运输方式的货运周转量进行简单的加总, 旨在反应社会经济活动在物流的各个环节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但在运输方式上, 松阳县只存在一种公路运输, 因此货运周转量总和即为公路运输的货运周转量。③城乡物流产值指标。物流产值包括很多方面, 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④区域经济增长指标。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GDP) 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本文着重分析城乡物流一体化进程中, 各要素对于本地区GDP的影响, 并将这一程度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数据来源:松阳统计局历年社会公报

3 格兰杰因果检验

3.1 检验分析过程

①数据平稳性检验。当两个变量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时, 对其进行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到可能是虚假的结果, 因此应首先采用扩展ADF检验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数据来源:Eviews软件计算所得。

表中变量均为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 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四个时间序列中, CD为平稳序列, 其余三个为一阶非平稳序列, 需要对这三项数据进行后续处理。

②数据协整关系检验。本文采用Engle两步法进行分析, 首先对计量方程进行回归, 然后提取残差进行分析, 如果残差满足平稳性要求, 就认为这些数据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检验, 本文发现这些数据的残差在5%水平上均为协整序列, 存在较强的协整关系, 可以进行计量分析, 检验结果见表3。

数据来源:Eviews软件计算所得。

③因果关系检验。对CD变量直接进行因果关系检验, 结果如下:

可见, CD与GDP两组数据之间相互存在着因果关系。

对后三组数据进行二阶因果关系检验, Probability的结果分别为:0.0144和0.0193。因此, 我们认为:CD、ZZ和CZ与当地GDP均存在因果关系。

3.2 检验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最小二乘法, 考察变量之间的自相关性, 可以得到如下方程:

可见, 拟合优度R2达到0.9691, 模型很好的通过了检验, 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检验效果。据检验结果可见:

①城乡物流基础供给能力 (公路里程数等) 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是0.26443, 即公路里程数每增长1%, 经济增长0.26443个百分点, 对经济的影响较为明显。

②城乡物流量 (货运周转量等) 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0845, 即货运量每增长1%, 可以带动经济增长0.0845个百分点, 表明简单扩大物流需求量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三者中最不明显的。

③城乡物流产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为0.28546, 即物流产值每增加1%, 经济增长0.28546个百分点, 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是最大的。

3.3 基本推论

①在城乡统筹环境下, 城乡物流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和转型起到了直接的推动效应, 各物流要素均与地方GDP增长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 因此, 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和必要保障。

②对比各物流要素的影响程度可见, 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关键并不在于物流量的扩张, 城乡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仍对城乡物流水平提升以及城乡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包括公里、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的建设和使用等。

③物流产值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最大, 一定程度上表明, 推动物流市场化、培养第三方物流等现代物流业态、转变城乡物流服务模式, 是未来城乡统筹中的战略性问题。从长远来看, 第三方物流等现代物流业态为主导, 从区域产业链全局整合城乡物流资源, 是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4 进一步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4.1 基于区域产业链, 提升城乡物流水平

城乡物流一体化下的企业关系是一种扩展到整个产业链的合作关系, 因此, 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关键是, 依托地方主导产业, 整合城乡物流资源, 使其在推动区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以及相关产业之间协作中发挥最大效用。以松阳县为例, 茶产业在松阳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茶产业链物流一体化会带动城乡物流体系发展。因此, 要针对茶产业链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 基于城乡统筹的发展设想, 率先推动区域茶叶物流发展。在重要茶叶物流节点建立货站, 依托各地现有资源, 优化、整合、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茶叶物流服务企业。以茶叶物流带动茶产业链的优化提升, 随着茶产业水平的提升, 要想满足更多更好更精的茶叶物流服务水平, 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提升自身的物流服务质量来满足其要求, 以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一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对其它产业的示范作用、辐射作用, 逐步构建县、乡、村三圈层融合的新城乡物流网络。

4.2 基于供应链管理, 创新城乡物流服务模式

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积极探索城乡物流对接的“农户+合作组织+城市零售终端”模式、“农户+合作组织+公司+城市零售终端”模式、“城市农资工业品生产企业+城乡配送中心+农村零售终端”模式、“城乡配送中心+乡村超市+城市生鲜便利店”模式等。在具体运作中, 可以借鉴物流联盟或供应链动态联盟等新型物流组织形式, 培养联盟或供应链核心企业, 通过纵向约束手段, 密切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协作, 统筹安排好“生产资料或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物流, 以实现城乡物流的无缝链接。

4.3 优化城乡物流网络, 发展城乡物流统一配送

城乡物流统一配送处于整个物流供应链末端, 是物流配送中有组织的高级形态, 具有环节多、服务面广、配送线路复杂等特点, 对提高城乡物流一体化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为此要逐步优化城乡物流配送网络, 加快农村联网公路建设, 为实现货物快速送达提供保障。鼓励地方龙头物流企业积极发展城市配送, 逐渐将分散的配送变为统一的配送, 鼓励车辆实行统一调度, 推广城乡物流配送车辆安装GPS装置, 对企业购置环保车辆和节能车辆开展城乡物流配送进行资金扶持, 同时加大对重点物流企业开展城乡物流配送发放通行证支持力度。

4.4 尝试交邮合作, 推进城乡物流资源整合

依托日趋成熟的城乡客运班线、乡村客货站及村邮站资源, 以满足农副产品进城、农资和生活消费品下乡等城乡物流配送需求为核心, 使“农村—城镇”和“城镇—农村”完成对接, 实现全面的双向流通。要坚持政府推动、整合推进、市场完善和统筹发展的原则, 以交通、邮政的邮路合作、站务整合、配送站点建设为切入点, 扶持推动局部地区率先开展交邮合作试点工作, 进而带动合作业务的全面深入, 最终建立起符合区域特点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城乡物流一体化配送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孙静.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金融工程与管理, 2011, (03) .

[2]刘宝.我国物流发展的城乡“二元”形态及其破解思路[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4) .

[3]吕光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模型选择与相关策略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3, (10) .

[4]王洋, 刘志迎.基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链合创新”的博弈关系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10, (05) .

上一篇:生产性支出下一篇:重视数学教学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