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文明一体化

2024-09-27

城乡文明一体化(共10篇)

城乡文明一体化 篇1

义乌市,地处浙江中部,素有“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的美誉,是全国第10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早在2012年,义乌市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2.9亿元,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101.46亿元[1]。2006年,义乌市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2012年7月,该市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现场复核。2015年,城市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0天,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一、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城镇生态工业

义乌市积极打造现代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努力构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生态产业格局,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优先发展生态工业。

(一)及早规划、布局产业结构

2003年,义乌市通过《义乌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对义乌市1 105平方公里市域进行整体性、一次性的规划,整合环境、人口和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2004年又通过《关于义乌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决议》。2007年义乌市人民政府制定《义乌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全市区域划分为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其他各项规划的编制均服从生态分区规划,发展产业时,充分考虑自然资源承载力和发展空间,产业要利于改善生活与生产环境,防止破坏生态环境。

(二)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绿色化、智能化

义乌市以物质流和信息流为主渠道,遵循“资源化、减量化”的原则,依靠政策引导,带动科技创新,实现提供经济效益、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一石多鸟”效应。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行业和优势产品;积极推动甲醇汽油试点推广工作,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继续保持针织、纺织、手工艺品、小商品等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加快电子、医药、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引进高附加值产业。通过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走新兴生态工业化道路;积极落实绿色信贷政策,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增长;通过优化整合,引导污染项目向园区集聚,方便集中治理,力争早日减量、达标排放。

加强对环保公共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加快其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成熟适用的共性技术,尤其是要加大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让优秀、适用的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

(三)抓好高耗能行业及企业节能减排工作

首先,集约节约使用各类资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为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义乌市积极推行IS014000环境管理标准,实现污染物减量排放。其次,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变废为宝,加快废弃物资源化进程。义乌市着力解决工业“三废”问题,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例如,已经建设起废旧镍电池无害化处理、废润滑油回收处理等示范工程。严格执行环保前置审批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禁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从2003年开始就已停止审批列入污染控制目录的新建项目。最后,依法淘汰。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窑炉、小印染、小电镀、小化工等污染严重的落后产业,坚决淘汰。关停了砖瓦厂、黏土砖生产企业,停用燃煤锅炉等,环境空气质量大为改善。

(四)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推动传统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充分发挥企业在循环经济建设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论证,对全市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进行优先扶持,全面实施企业循环型经济发展战略,引导更多的义乌企业走上了新型工业发展道路。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经涌现出金哥针织、华义医药、浪莎袜业、义南纸业、贝克曼集团、新光饰品、华莱氨纶等一大批通过审核的循环经济型龙头企业。循环经济已成为义乌市经济发展的潮流。

(五)推广应用环保科研成果、绿色生产技术和新技术

着力开发利用节能减排等新技术,大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和修复能力。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产业、积极开发节约环保型产品,加快淘汰“三高一低”产业和产品。如今,金哥针织、华义医药、浪莎袜业、华川纸业、义南纸业、贝克曼集团、新光饰品、鑫鸿拉链八家企业清洁生产通过审核,华莱氨纶、义南纸业两家企业已列入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浪莎、顺时针、金哥、贝克曼四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绿色企业。

二、发展现代生态服务业

近年来,义乌市围绕“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物流、会展、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生态服务业的比重。

(一)发展会展业

义乌市独特的市场优势,为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中国国际五金电器博览会”(每年4月20—22日)、“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每年10月21—25日)、“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每年10月31—11月2日)、“旅博会”(每年5月24—27日),袜机展等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和游客。会展蓬勃发展、成绩斐然。单个展的规模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15年,义乌集贸市场总成交额达1 244.51亿元,同比增长15.89%,其中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982.21亿元,同比增长了14.59%。截至2015年底,义乌市场主体共有27.36万户,占全国市场主体总量的0.35%,浙江省的5.78%[2]。

(二)发展文化产业

实施“义乌市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及时保护和挖掘义乌的历史文化遗产,整合开发优秀的文化资源,加快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组建具有规模优势、符合义乌市情的文化产业集团,提高义乌市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市场的竞争力,逐步建成以市区为中心、覆盖全市的文化传媒网络。创办于2006年的义乌文博会是中国文体行业唯一外贸主导型的国家级展会,2008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行业品牌展会”,2014年4月,第9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总成交额49.1亿元,其中外贸成交额30.12亿元[3]。

(三)发展生态旅游业

开展义乌市城乡旅游资源整合,挖掘义乌市城乡生态旅游资源。对城市街区、屋顶立面进行整治,提升“异国风情街”品位。整合城乡旅游资源,提升发展“十里桃花坞”等乡村旅游。何斯路村已经开发了“山地自行车赛道”、“古村落旅游”、“薰衣草庄园”等项目。到2013年,各个项目已经成型,串成何斯路乡村旅游一条线。义乌市计划打造出更多类型的“何斯路村生态旅游开发中心”。201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 581.37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77.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8.75亿元[4]。在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义乌市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以农业、江河溪流等生态环境资源为载体,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使生态旅游成为义乌市的重要品牌。

(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

义乌市已经建成了国内外一流的市场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市场。市场商品涉及到16个大类、4 200多个种类,3万个细类,170万种单品,其商品已经流入219个国家和地区。义乌市场客流量达到日均20万人次,全市已有3 000多家境外商务机构,1.3万多名常驻外商采购商。义乌市根据市场的特点,应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目前,义乌市拥有国内物流经营单位1 126家,其中公路货运1 113家,铁路货运13家;拥有集报关、订舱、船务、报检、集装箱运输、仓储于一体的国际货运代理1 000余家;驻义乌经营的航空货代10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134家,全球国际快递四大巨头领衔的知名快递公司均在义乌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

三、发展生态农业

义乌市根据地少人多的实际,积极深化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农产品,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鼓励绿色食品和环保产品的生产、加工,尽快形成绿色、有机食品的流通渠道和交易市场。

(一)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义乌市利用特有的生态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关键技术,形成“结构合理、管理规范、布局优化、标准完善”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体系和生产基地。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开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减少面源污染,减少农药、化肥、地膜使用量,形成科学的使用模式。因为一直以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义乌市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

(二)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绿色认证体系

首先,要建设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生态农业。其次,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重点推广精准育种和播种、科学施药、施肥和滴灌等技术。再次,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重点解决病虫害、畜禽药物残留、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产品的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最后,拓宽销售渠道。利用义乌的市场便利,积极扩大绿色农产品的出口。积极实施完全达标期重点工程,包括绿色及有机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工程,构筑高效绿色农产品体系。

(三)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为有效减少畜禽粪便的污染,义乌市农业部门本着“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在畜禽生态养殖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大力推进生态畜牧场建设。新建畜牧场要求实行“干湿分离、固液分离、雨污分离”工艺,减少畜禽粪随污水、雨水流失而造成的污染。对畜牧场开展生态化改造工作,积极倡导“种养结合”模式,要求与标准农田改造相结合,利用农田来消纳畜禽粪便,使畜禽粪便“变废为宝”,成为农作物的最好肥料,实现了种养业“双赢”。目前已有15家企业开展了生态畜牧场建设。第二,大力开展采用“能源生态型”综合利用等治理模式。按照生态化的要求对猪场栏舍及污水管道等相关设施进行改造,实行雨污分流。并按照每个猪场粪便产生量,建设相应容积的储粪池,粪便经过发酵后还田,实现资源化利用。在周边有消纳粪便的农田、田藕基地、果园等的养殖场,采取了“能源生态型”处理模式,即“厌氧+综合利用(人工湿地、氧化塘)”,实现粪污的“零排放”。反之,采取“能源环保型”处理模式,即“厌氧+好氧+人工湿地(氧化塘)”,部分沼液用于种植,用不完的沼液通过好氧、人工湿地和水生植物净化处理排放。市政府给予政策倾斜,出台了《义乌市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设立生态能源治理专项资金。第三,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主要是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通过采取降低饲料中的重金属含量、优化饲料配方来减少畜禽粪便的污染。目前已建成义乌市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58家,浙江省级无公害基地39家。推广应用自动饮水器代替水槽,采用漏缝地板高床养殖,大大减少了畜禽饮水浪费和冲洗用水。在饲料中添加灭蝇药等措施减少畜禽粪便带来的苍蝇污染;利用畜禽粪便堆肥发酵技术降低有害物质含量等等。

总之,义乌市立足本地生态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基础,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以生态系统管理与技术为手段,发挥义乌的区位优势和全国著名小商品贸易中心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绿色义乌;从发展生态经济入手,奠定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为县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义乌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优质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摘要:义乌市的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其主要经验在于通过多种方式发展生态经济,奠定了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石。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2012年义乌财政收入首超百亿[N].义乌商报,2013-01-04.

[2]2015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近千亿元[BL/OL].新华网,2016-01-15.

[3]第9届中国义乌文博会闭幕成交额同比略增[BL/OL].新华网,2015-05-01.

[4]数字义乌——2015年义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BL/OL].义乌市人民政府网,2016-02-04.

城乡文明一体化 篇2

2008年以来,白云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省、市文明办的正确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文明委的直接领导下,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根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具体目标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创建广州市文明示范村为“龙头”,带动区级文明村、文明示范村创建,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推进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农村的延伸和辐射,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体制机制

多年来,白云区委、区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了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白云区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量化的形式,列入到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岗位责任制的内容,并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从而确保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发展。

一是明确职责,形成合力。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区文明村、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理顺和明确文明村镇创建的层次和任务,提出实行普遍创建与重点创建相结合,形成市、区、镇、村四级联动的创建工作机制的工作思路。

二是积极调研,充分准备。2009年年初,为做好广州市文明示范村的选点、推荐工作, 白云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瑜亲自就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行调研,听取各镇创建工作的做法和建议。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水沥村、长岗村、人和村、黄榜岭村、南村、长腰岭村等6条村作为白云区2009年度创建广州市文明示范村的候选单位,为创建市文明示范村做好了准备。各镇党委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各创建村两委会创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通过创建推动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改变村民生活陋习,提高村民素质,切实为村民做实事做好事。

三是加强统筹,科学管理。白云区不断加强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协调;督促、协调区文明委各成员单位履行工作职责。为了保证文明村、文明示范村和文明城镇持续深入开展,白云区还实行了动态的管理方法,在每两年一次的复评中达到标准的予以保留,未达标准的给予摘牌,此举也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党和政府为民做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形式之一,白云区通过有线电视、《白云时事》等各种宣传阵地,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接亚运会为契机,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文明村、文明示范村的意义、目标、任务和做法,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组织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到第一、二批示范点参观学习,借鉴成功经验,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创建工作带来的好处,使其积极参与和支持创建活动。各村分别召开了各层次的动员会,向村民讲清创建文明示范村的目的意义,创建为村民带来的好处和创建工作的要求,统一村社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和村民的认识,转变观念,使“要我创”变为“我要创”,增强创建主体意识。如江高镇水沥村利用村文化室举办了多期文明礼仪知识、就业、保健、农科等内容的培训班,宣传创建文明示范村的重要性,普及法律知识和文明礼仪规范,掌握就业技能,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制作了一批文明礼仪宣传品在村民聚集场所张挂。加强示范单位的宣传推广,对各村在创建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及时总结和交流,通过各种宣传载体进行宣传,扩大影响,树立形象,提高村的知名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创建工作的提升。据统计,两年来,围绕迎接亚运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区各镇召开两委会、党员代表会、群众代表会等600多次,广播宣传1200多次,板报宣传1400多期,通过各种形式扩大精神文明创建的宣传攻势,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创建氛围,从而促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城乡共建,实现优势互补

在全社会都在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白云区积极组织和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围绕“经济发展共促、文明新风共倡、文体活动共办、环境卫生共治、党建工作共抓”的共建内容,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广泛开展城乡共建、军民共建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区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内容,着力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辐射,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落到实处,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进步。

一是履行职责,指导到位。区政府的职能部门,特别是农业、林业、绿化、环保、文化、体育、卫生、市政、环卫等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把管理、指导和服务的内容和职能向农村延伸。既从宏观上规划和指导农村的建设,又将指导和服务深入到农村基层单位,到村、到社。区规划局重视抓好村一级的规划,特别是对文明示范村的规划督促镇及时规划和报批;区环卫局指导村如何采取合适的方法处理垃圾,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区建设局和林业局指导和帮助示范村建设村民公园,以及搞好村头风景林、村内房前屋后的绿化建设;区爱卫办认真指导和督促农村爱卫工作开展,将改水、改厕工作落实到每家每户;区卫生局指导村卫生站的建设和日常初级保健工作的开展,积极推进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区文化、体育部门加大农村文体设施建设的力度,积极开展送电影进农村、送课下乡等活动,丰富和活跃村民精神生活;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利用“清明”、“端午”、“五一”、“国庆”等节假日,开展了一系列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传统民风民俗活动,调动了全体村民创建工作的积级性。通过扶贫助困送温暖活动,积极帮助困难群众,每年向贫困学子自发捐资,使他们能够得到继续上学机会。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希望工程”、“春蕾行动”等多项公益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了村民群众的一致称赞。

二是集中资源,帮扶到位。每年,农业、林业、水利、绿委、交通、教育、体育、文化等部门的有关专项资金集中向创建市级文明示范村的行政村投入。2009年,市、区、镇三级财政共投入12.13亿元,扶持各镇推进道路交通、水电供应、公建配套等45个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广龙头企业+农户经营模式,帮助农民解决市场和技术问题。累计发放462.5万元农业农户综合发展专项资金,落实粮食直补等补贴192.1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户发展生产资金难题。新获“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个,新增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9200亩高标准农田和1800亩鱼塘整治。方石霸王花、横沥韭菜花、水沥红葱、神山优质水产等一批高标准的特色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已经建成。特别是针对2009年创建广州市文明示范村单位的建设项目,区委宣传部给水沥村、长岗村、人和村、黄榜岭村、南村、长腰岭村这6条村分别下拨20万元支持村文化室、休闲公园、道路建设、文化活动等项目,解决村民行路难、看书难、看戏难等问题;区爱卫办下拨30万元支持江高镇大田村、朗头村等5条村创建省卫生村,建设村公厕;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下拨650万元分别进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修编和支持江高镇大田村、朗头村、太和镇北村、钟落潭镇的长腰岭村等行政村建设水泥路、文化体育公园、路灯照明。据统计,区直有关部门和各镇共支持各创建单位经费约1000万元。

四、多措并举,提升文明素质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文明素质,白云区将迎亚运、创文明的重点工作覆盖到农村,努力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树立了地区良好的文明形象和精神风貌。

一是主题活动丰富多彩。在各镇村组织开展了“微笑服务月”、“文明出行月”、“卫生清洁月”、“友爱互助月”、“社区文化月”、“志愿服务月”、“礼仪推广月”、“法制宣传月”等8个主题月活动180场次,参与村民达10万人次;以“争做好市民,当好东道主”市民素质提升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全民习礼仪”、“全民学英语”、“全民勤健身”、“全民守秩序”、“全民齐清洁”、“全民传爱心”等六大专题以及“亚运广州行”群众文化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镇共开展主题突出、成效明显的六大专题活动320场次,“亚运广州行”群众文化活动250场次;成立和培训了“农民阅读辅导员”队伍,开展了以“生态白云”为主题的阅读进农村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热爱读书、崇尚知识、丰富自我;开展了文明户、文明家庭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等活动,倡导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帮互助的新风尚。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全区各镇开展了主题突出、精彩纷呈的乡村文化活动240场次,内容涉及广场演出、爱国歌曲大家唱歌咏比赛、书画展、摄影展、电影晚会等等。

城乡文明一体化 篇3

【关键词】农民工 劳动就业 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02

而农民工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为此,我市近几年来在农民工转移就业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比如,我们实行城乡平等就业政策,规定城乡劳动者在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子女入学、权益维护等方面一律平等,享受同等待遇;我们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免费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本领和技能,促进其实现技能型就业和自主创业;我们的人力资源市场向城乡求职者免费开放,每月逢“2”、逢“8”定期开展交流洽谈活动,为广大求职人员提供求职登记、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一站式服务;同时,我们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组织人员外出搜集用工信息,考察用工单位,确保输出的长期性、稳定性。所有的实践证明,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强化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是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基础;统筹城乡,推动城市社会公共资源和服务机构普遍为农民工服务,是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关键;打造劳务输出特色品牌,引导农民工创业就业,是农民工转移就业的重要出路;用社保为农民工织就“安全网”是农民工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

1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必须强化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

目前,在农村外出打工的观念已基本深入人心。通过外出务工,一部分人实现了脱贫致富,一部分人基本可以养家糊口,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却挣不到钱,甚至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了。因此,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任务不仅仅是帮助农民工走出去,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农民工走出去富起来。据我们调查,经过一、二个月短期培训的农民工务工收入可增加10%;经过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外出的农民工比未培训农民工工资一般高出30%以上。由此可见,提高农民工收入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只有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才能使其获得稳定的更高的收入。

2007年,我市开始实施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工程,目的就是利用三年时间,将全市所有农村劳动力免费轮训一遍,使每个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技术,最终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收入”的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培训机构,构建培训网络。充分利用各类公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以公办的就业培训中心为龙头,以职业技术学校、社会办学单位和乡镇成人学校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农民工培训网络。进一步鼓励推动培训机构向乡镇延伸。二是提高补贴标准。在阳光工程中,中央、省两级对技能性培训补贴标准是每人270元,就业再就业培训补贴标准是每人400元、600元、1000元3个档次。我市根据培训工种的技术难易程度和学期长短将补贴标准提高到1000元、1500元、2000元3个档次,减轻了农民参训的经济负担,调动了参训积极性。三是创新培训形式。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需求,总结培训经验,创新培训模式,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采的培训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培训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的,以订单定向培训为主体的新机制和品牌战略。采取中长期班与短期班相结合,县乡培训相结合,专业技术与熟练工培训相结合,专长式培训与技能证书式培训相结合,定时培训与农闲培训相结合等等。四是强化培训效果。培训是手段,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城乡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在培训上,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真抓实干,提升培训质量。严格考核制度,统一发放职业资格证书,让每位农民工至少掌握“一技之长”,使培训真正成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金钥匙”。五是落实培训补贴经费。阳光工程和就业再就业培训因为资金渠道和补贴标准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操作起来有很多困难。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市采取了统一培训、统一补贴标准、分类拨款的做法,上级补贴资金不足时由地方财政解决。此举既方便了培训学员自由选择专业,又充分调动了培训基地开展各类培训的积极性。

2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必须推动城市社会公共资源和服务机构普遍为农民工服务,畅通求职就业通道,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在当前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一是要统筹制定城乡就业规划。将城乡劳动力统一纳入市、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两项指标作为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标,制定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规划,打破城乡界限,营造城乡劳动者凭知识学历和职业技能竞争就业、平等就业的环境。二是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完善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村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网络服务功能。完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联网,形成信息广覆盖、实时共享,方便农村劳动力查询就业信息,登记求职。积极培育市场载体,大力发展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的中介和劳务派遣机构,引导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务经纪人为农民工提供诚信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中的基础作用,促进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向选择。三是加快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进一步拓展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把农民工纳入社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城市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普遍向农民工开放,切实落实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各种基本的就业服务。四是大力开展人本服务,积极推动“春风行动”,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和条件。全国统一开展的针对农民工的“春风行动”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民工就业,深受农民工欢迎。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全面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重点是建立解决建筑、交通、水利等行业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建立欠薪预警机制。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制定和推广劳动合同范本,推动各类企业与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加强经常巡查。加强劳动仲裁工作,对困难农民工减免相关费用,实施法律援助。

3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必须打造劳务输出特色品牌,引导农民工创业就业

劳务品牌是发展劳务输出的“敲门砖”,不仅能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提高农民工报酬,而且能用品牌的良好声誉带动劳务输出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树立劳务品牌意识,加强对品牌的扶持,打造一批经得起市场检验,能够在区域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劳务品牌,对实现农民工转移就业、提高输出质量和扩大输出规模十分重要。可以说,劳务品牌已成为农民工重要的“就业名片”,劳务输出已经步入品牌经营时代。打造劳务品牌是提升劳务输出层次,促进劳务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依托地方优势开发培育劳务品牌。把劳务品牌的开发与我市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依靠我市产业优势打造劳务品牌。结合劳动力资源和输出人员状况,将具有比较优势、发展基础、初具品牌特征的劳务产品,确定为“劳务品牌”,加以重点开发培育。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发展壮大劳务品牌。打造劳务品牌,仅靠市场的散兵游勇将行不通,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出台优惠政策,加大组织化程度,强化培训,全方位推进品牌战略。特别是在初期,政府一定要加大投入,推动劳务品牌的发展壮大。三是突出特长优势,叫响劳务品牌。“劳务品牌”是从事某种职业的劳动者社会公德、劳动技能、职业道德的综合体现。品牌质量就是劳动者素质。“劳务品牌”打造的是“品牌民工”。“品牌民工”的突出特长应该是具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和诚实守信的良好信誉,可以产生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在劳务品牌的开发壮大过程中,要把“品牌民工”的特长作为卖点,通过大众媒体,采取典型示范、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营造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的劳务形象,在区域范围内形成劳务优势,争取推得出叫得响。优质劳务品牌为农民工转移就业增添了更多的机会 ,可以加快推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普通型向品牌型转变,让农民工在“品牌”包装下获得更多的就业空间,最终实现以品牌占市场、靠特色打天下。四是大力营造创业文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引导扶持农民工创业就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一部分农民工通过外出务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技术、丰富了经验,具备了创业的条件,对这部分农民工,各级政府部门要大力营造创业文化,利用大众传媒,宣传创业政策和创业典型,启发创业企业的想法,激发自主创业激情,形成全社会重视农民工创业,扶持创业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广SYB创业培训模式,搭建创业培训平台。积极组织项目推荐、小额贷款、专家指导、跟踪扶持等多项服务,实施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理性创业的氛围。特别要引导农民工大力创办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推广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模式。农民工通过创业,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发挥创业带动规模就业的作用,营造创业富民的社会氛围,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

4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必须用社保为农民工织就“安全网”,让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一样可享受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4

关键词:城乡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建设

1 统筹城乡发展与市场取向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现阶段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 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问题和城镇化问题。20世纪40年代末, 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5%,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预计2010年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要下降到10%以下, 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仅从建国时的85%降至目前的56%。近年来, 我国农民收入之所以无法得到较大幅度增长,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农民的数量不能随着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应减少, 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 许多人都担心我国农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固然是可怕的, 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农民脱离农业的速度跟不上, 使农民蒙受难以预料的损失。一段时间以来, 由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致使我国农业领域里沉淀了过量的劳动力, 这是农民依靠农业增收困难的深层原因。与此相联系, 由于我国农业的就业份额过高, 导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逐年扩大。这表明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 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那么, 应当如何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 进而增加农民纯收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时, 几乎都谈到物化劳动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劳动的份额减少, 过去劳动的份额增加, 但结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减少, 因而, 所减少的活劳动要大于所增加的过去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第290页) , 在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报酬递减趋势, 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趋于递减。如果多余的劳动力未能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领域, 则必然造成潜在的待业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农业劳动力都投在数量固定甚至日趋减少的土地上, 则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种因为农业活劳动投入量过多而造成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偏低, 实际上是属于不充分就业。这就说明了, 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在农业部门中, 仅仅节约劳动时间是不够的, 还必须把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 才有可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对农业生产要素 (诸如土地、劳力、资金) 的配置起着调节作用。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假设土地的边际效益递减了, 就会有资金 (技术装备的货币形态) 来替代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就在于优化要素配置, 但就我国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看, 相对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 劳动力价格甚为低廉, 而其他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则是较为昂贵的, 从而使得劳动力要素很难被替代出去。由于土地 (包含耕地) 是不可能增加的, 而劳动力则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近年来不仅没有提高, 反而趋于下降。在这种情况下, 农业生产连社会平均利润率都产生不了, 资金也就很难进入农业领域, 在农业中物化劳动替代活劳动, 资金替代劳动力的机制, 也就很难形成。

本来, 在难以改变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条件下,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另一条途径, 就是通过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经营规模, 让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拥有足够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土地。但是, 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非农业部门的扩张, 还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 这就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 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人地关系相当紧张, 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 除了土地, 还没有其他稳定的生活保障手段。土地既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一步说, 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 耕地所承担的农民福利保障功能, 远远“超越”了耕地所承担的生产要素功能。在耕地福利化趋势下, 公平原则必然高于效率原则。这就必然极大地限制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 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 在于生产要素的流动不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由于市场取向改革目标还汉有到位, 市场体系发育还很不完善, 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 使得农村严重过剩的生产要素 (主要指劳动力) 流不出去, 农村甚为稀缺的生产要素 (如资金、技术和人才) 流不进来, 一句话, 正常的生产要素流动严重受阻。这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趋于缓慢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同时, 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于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 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格局, 真正地把自主权、平等权和发展权还给农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中国农村必须经历三次深刻改革, 才有可能引导农民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 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三农”问题。第一次是从僵化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下解放出来, 把生产经营启主权还给农民;第二次是从极其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来, 在农村地区发展二、三产业。这两次变革已经基本上完成, 现在正经历着第三次变革, 即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实现城乡一体化, 使农民同市民一样, 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2 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

从理论上说, 要解决三农问题, 就必须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而如何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个突破性的提法, 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很有针对性的。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一直是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 但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去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三农”本身, 即就“三农”论“三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这个新的提法突破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旧框框, 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但是, 最近又出现一种倾向, 即有些同志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简单理解为跳出“三农”抓“三农”:即解决农业问题靠工业化;解决农民问题靠市民化 (把农民变市民) ;解决农村问题靠城镇化。这种观点有对的一面, 但还不够全面。正确的提法应当是:跳出“三农”抓“三农”与立足“三农”抓“三农”相结合。从我国国情出发,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 城镇化进程就不可能加快, 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 “三农”问题也不可能得到解决。所以,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及“三农”问题时, 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 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贯要求, 指明了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的根本方向。这既是对当前的工作部署, 又是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 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 相对于城市, 农村所蕴藏的潜在力量要大得多。只要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不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如何, 在农村这个辽阔的区域内, 总是蕴藏着比城市丰富得多的可供利用的初级产品、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不仅如此,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部门、多层次、多功能的经济结构的转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逐步推进, 在农村区域内将会集中全国相当一部分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 农村经济的发展,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繁荣,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据统计, 2009年全国乡镇企业将实现增加值92500亿元, 支付劳动者报酬17000亿元, 同比增长7.39%, 增幅比上年回落2.56个百分点。从总体上说, 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 也可以说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这就决定了县委、县政府要把农村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县域经济要以农村经济为中心。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 其落脚点应放在县、市,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操作平台。还须指出, 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 是城乡汇合点, 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 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 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 以城带乡, 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 县 (市) 这个层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 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 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 县 (市) 都具有相对的、较大的自主权;其次, 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 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 能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 统一各部门的力量, 兼顾县 (市) 、乡 (镇) 、村三个层次, 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 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

3 统筹城乡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长期以来, 在城市化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即认为城市化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一直把城市化的重心放在城市自身的建设上, 虽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都有很大发展,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 但城市化程度却明显滞后, 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农村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就涉及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是什么?我认为, 最根本的一点, 就是指它是和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 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逐步优化城乡人口结构, 为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创造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如果说, 以往发展大中小城市, 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运行的, 始终没有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 甚至是以损害“三农”为代价;那么, 当今的小城镇建设则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从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系看, 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 都是结合着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容提出来的。

小城镇是一个区域性概念, 从狭义的小城镇概念出发, 小城镇既有城市的特征, 又有乡村的特征。小城镇具有城市的特征, 指的是它是以一个中心点为依托, 以中心至辐射点为半径所构成的区域网络。所不同的是小城镇的辐射点是周围的村。换句话说, 小城镇最大的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 作为小城镇中心的镇, 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发展的特点, 乃至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 蓬勃发展的小城镇已经成为区域性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担当起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 在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农民, 要求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 又得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享受到城市的文明。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建设, 日益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 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 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小城镇的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广义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小城镇, 不仅仅是大小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 而且往往是当地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因而是联结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因此, 小城镇不仅要发展成为吸纳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辐射的地区, 同时也要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对中国来说, 发展小城镇是个大战略, 也是逐步变农村为城镇、变农民为市民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的过程, 是城乡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基本动力则是农村工业化。反过来, 小城镇建设又会大大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 中国一直停留在农业社会, 农民太多是其贫穷的根源, 要让农民富裕起来, 就要让农民减少下去。不把农民变非农民, 中国就无法实现现代化。而小城镇分布于广大农村之中, 既具有农村的某些优势, 又能发挥城市的一定功能, 只要建设得好, 对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 可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栖息地和向城市化过渡的前沿阵地。况且,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 还可以逐步提升为小城市、中等城市。最近几年, 国家城建部门在重视大中城市建设的同时, 已经开始把重点放在巩固、提高现有小城镇方面, 并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起一批起点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新型小城镇, 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为龙头、小城镇为网络的城镇化体系。这就是理想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我国人口众多, 又处在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转折时期, 无论是农村或者城市, 就业压力都相当大。这就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带来特殊的困难, 这就决定了实现城镇化目标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 城镇化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 就业形式也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在相当程度上是采取不完全转移方式。这是和我国农民缺乏社会保障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我国农民来说, 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 土地不仅仅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基本上是以追求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为目标和动力, 因而基本上属于一种经济行为。一旦城市失去就业机会, 或者城市就业成本过高, 他们就会退回到农村, 因为农村还拥有长期而又稳定的承包地。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要加以分析的“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农民工”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是和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 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他们和原有城镇职工相比, 付出同等的劳动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 甚至付出加倍的劳动, 也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由于有城市户籍的正规就业职工的利益是刚性的, 他们的工资水平一般是呈上升的趋势;农民工的利益则没有保障, 同时由于进城“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庞大, 数量越来越多, 供大于求的趋势有增无减, 使得“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越来越低, 更谈不上享受原有城镇职工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 虽然已经从农村走向城镇, 却不被城镇所完全接纳。这就不难理解, “农民工”现象的出现, 是与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联系在一起。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化理念。传统的城市化理念是产生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在以往的一个相当长时间内,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城乡隔离的环境下完全独立于农村而运行的。这就使得迅速增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被城市所吸收。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的城镇化进程中, 却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农村, 广大农民。在这种新的背景下, 城市化的理念就必须更新, 即不能仅仅理解为“单向城市化”, 还应当理解为农村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城市文明的普及, 逐步转化为城市。“单向运动”必然是少慢差费;“双向运动”必然是多快好省。由此决定了我国城镇化的工作重点, 应当放在农村。只要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 就会逐渐意识到, 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与其说是在城市, 不如说是在农村。要加快城镇化进程, 就必须致力于农村的现代化。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 城镇化进程就不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 忽视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三农”问题终究不可能得到解决, 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我国城镇化进程, 包含着农村人口自身的生活消费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及接受现代文化传播和受教育的程度等各种因素在内的变化, 其实质是农村社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历史过程, 是城乡差别逐渐缩小, 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过程。在城乡差别还相当悬殊的情况下, 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当艰难的。而小城镇又是农村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离开了小城镇的发展, 离开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农村经济就繁荣不起来, 城乡差别就很难缩小, 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城乡文明一体化 篇5

发展城乡公交 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道路的不断完善,交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自2010年起,万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转变经营思路,从传统的客运经营逐步尝试发展城乡公交。在2010年2月6日我司开通了首条城乡公交线路邯郸至永年801路,随后又开通了邯郸至肥乡806路、邯郸至武安808路、邯郸至彭城公交线路,公交车的开通方便了旅客的出行,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基本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城乡公交发展需求

近年来,在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城镇化水平从1995年的29.04%提高到2010年的53.6%。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迅猛,使得城镇空间及产业布局急剧变化,城乡间交通联系日益密切,迫切要求建立大公交体系。早在1945年斯德哥尔摩就提出了城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市镇统筹发展的构想,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引导的“中心城区+卫星城镇”的发展模式。通过轨道交通将中心城区与各镇相关联起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了“一个强大和繁荣的区域性中心,周边环绕公共交通主导发展的新市镇”的发展愿景。斯德哥尔摩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在富有远见的市域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指导

下,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可以促进城市与城镇的紧凑发展并为自身带来理想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009年,邯郸市出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又制定了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实施意见。按照该意见,邯郸市将邯郸县、永年县、磁县、成安县、肥乡县全境纳入中心城市范围,从而形成了“中心城区+峰峰矿区、邯郸县、永年县、磁县、成安县、肥乡县”的“1+6”大城区格局,并逐步建立起经济、社会和资源一体化发展、同城化管理的运行机制。“1+6”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实施后,公交融入大交通格局,构建快捷顺畅便利的城乡公交网势在必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二、城乡公交开通条件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道路条件正逐步具备。截至2006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302.6万公里,其中县道50.6万公里、乡道98.8万公里、村道153.2万公里;98.27%的乡(镇)、86.40%的建制村实现了通公路;近年来,随着公路网的逐步完善,80.63%的乡(镇)、60.39%的建制村实现通沥青、水泥路;83.2%的建制村实现了通客运班车,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奠定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每年有1000万到1500万人进入城市,城市形态急剧变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引起人与物在城市内部空间运动规模的扩大,从而使城市内部交通需求问题日益突出;而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城市间、城乡间及城市内部的人与物的运输达到空前的规模。城市出行模式由原来的单纯的核心区交通活动,转变为市域内核心、向心、环绕及穿越等交通活动并存的出行模式,迫切需要相应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相配套。尤其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民不再单纯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向其他产业转移,导致农村居民出行日趋频繁,所以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十分必要的。

万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2010年初由邯郸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更名创立。其前身最早为1945年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太行运输公司,是华北第一家人民运输企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集团公司现有营运客车1677余部,城乡公交车90部,总营运线路432条,线路辐射市辖各个乡镇,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实力,为日后的城乡公交化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长途客运线路改造为城乡公交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通过城乡公交的发展实践,我们认为:政府主导,行业推进,企业运作,公司化管理是城乡公交开通运营的成功经验。

1、提前规划。

城乡公交是由以前客运班车改造而来的。对于计划改造为城乡公交的线路,要对线路上运营的车辆更新和延续经营进行控制,从车辆产权改造入手,逐步取消线路上的挂靠经营车辆,为改造做准备。武安、肥乡等城乡公交的改造就是通过几年时间对线路上运营的挂靠车辆进行逐步收购,最终完成了改造。具体做法是提前进行宣传,经营许可到期一个下一台车,避免车辆炒卖现象。

2、科学选择适宜改造的线路。

我们在城乡公交的改造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条件来判断是否适宜城际公交改造:一是适当的运距,我们认为运距应该控制在50公里以内。这主要是考虑到城乡公交的高效要求和方便快捷的实际;二是适当的路况,就是道路通行条件要好,主要是考虑到安全运输和高效。目前开通的邯郸至武安班线行驶道路为城市快速路,路况良好,可以保证快捷安全的行车;三是适当的市场,城乡公交是为实现人员的大量流动而开行的,良好的市场需求便于公交模式的运营,便于低票价政策的落实,也能有效发挥城乡公交的作用。目前邯郸至武安线路日均客流8000人次,邯郸至肥乡客流日均5000人次。

4、成立公司。

我司为了更好的运营城乡公交,成立了万合集团宇驰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由宇驰公司经营城乡公交,有利于统一管

理,为城乡公交做大做强、持续发展和带动其他城乡公交的发展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5、加强管理,确保城乡公交运输安全。

为确保城乡公交运输安全,我们一是利用GPS安全信息监控系统,对车辆运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超速报警。二是对驾驶员资格严格把关。城乡公交选聘的驾驶员一律都具有大型客车驾驶资格、年龄40岁以下、驾龄5年以上,安全行驶20万公里以上的驾驶员。三是坚持一周一次安全例会制度,认真落实城际公交奖罚挂钩考核办法。四是严格落实途中“三品”查堵制度,确保旅客途中安全。通过采取安全有效措施,城乡公交自开通运营以来,没有发生大的安全行车事故,维护了广大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6、多措并举,提升服务,倾心打造城乡公交服务品牌。城乡公交自开通运营以来,采取多种有效服务措施,打造城乡公交服务品牌:一是对城乡公交车辆和场站安装全国最为先进的GPS信息监控系统,对城乡公交场站和车辆营运服务实行实时监督,提高城乡公交调度指挥、服务质量和各站营运车辆整体协调能力,确保旅客顺利出行;二是每车都配备乘务人员,为乘客提供途中服务并提供报站,乘坐、换乘信息。车内配臵车载移动电视等多种服务设施;三是对司乘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标准化话术要求,得到了广大旅客的欢迎。城乡公交自开通运营以来,没有发生大的服务

产品质量事故。

7、低票价经营。

城乡公交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城乡客运模式,必须有低票价做保证。目前,城乡公交的票价相比开通前大幅下降,以保证在性价比的优势。

四、城乡公交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城乡公交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已成为服务社会、方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但目前,由于票价的降低,油价等经营成本的不断攀升,导致城乡公交的发展陷入困境;同时由于城乡公交是一种新型的城乡客运模式,国家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界定和管理,造成城乡公交无法同城市公交一样享受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燃油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城乡公交的下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政策扶持。

根据国家“优先发展公交”的指导意见,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城乡公交的管理办法,明确推进城乡公交健康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包括科学合理的票价政策,享受税费减免、通行费减免、燃油补贴、站点规划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等优惠政策,使城乡公交既有公交之名,也有公交之实,确保企业有一定的赢利空间,实现城乡公交良性循环,保证城乡公交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更好的方便于民,惠泽于民。

2、由于城乡公交和城市公交管理主体不同,这两种客运方式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实现高效对接和零换乘方面仍有差距,给旅客带来不便,限制了城乡公交的发展,城市、乡镇两个客运网络的整体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出市前无站点,只有出市才能有站点,入市由于无站点,只有到站才能下车,造成诸多不便。目前,由于城乡公交和城市公交分属不同的公司,仍存在利益分配问题,以上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继续寻找平衡点,最终做到方便百姓的目的。

3、城乡公交票价形成机制的确立。城乡公交介于班线客运和城市公交的一种新的运营模式,票价的制定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政策依据,致使部分乘客投诉,不利于城乡公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不利于经营企业的市场化运营。

4、确定交通企业为城乡公交运营的经营主体。各省运输企业在经营城乡客运方面有几十年的历史,人员、车辆、网络充足健全,只需稍加改造,就能承担起城乡公交化运营任务,建议明确运输企业为城乡客运公交的经营主体。避免恶意竞争,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同时避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5、城乡公交车的技术参数和运行安全。

城乡公交不同于城市公交,运行速度快,客流量大,城乡公交车车厢内拉手等用具的技术参数是不能等同于城市

公交车,这需要有相关技术标准出台,保证城乡公交车的安全运营。城乡公交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但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促使城乡公交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城乡文明一体化 篇6

烟台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举措和成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与服务水平明显得到改观, 农民得到的实惠也显而易见。烟台市作为沿海城市, “城乡协调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三。目前, 烟台市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 烟台市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观念, 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为亮化美化农村环境, 实现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 烟台市从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四方面入手, 使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城乡道路网络建设方面, 着力推进“村村通客车”工程, 加速农村客运网络建设, 形成了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供水体系建设方面, 实施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战略, 推进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和乡村联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方面, 莱山区用管理城市的办法管理农村, 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 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网络, 将全区所有村庄的生活垃圾全部纳入环卫集中处理系统, 让农民体验到了城区居民的生活。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

目前, 烟台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已覆盖所有县市区, 覆盖率大大提高, 全市农民参合率已达99.7%。农村义务教育也逐步加强。2008年, 我国提出利用3—5年的时间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而烟台将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这一教育目标。2010年, 农村中小学还实施了校舍改造、教学仪器更新和“两热一暖一改”工程, 将农村小学生和初中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400元和600元。另外, 作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 烟台市通过就业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 就业培训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延伸, 社会保障政策向进城农民工延伸, 初步建立了城乡统筹就业的新格局, 实现了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连续五年保持了就业增长大于失业增长, 连续五年保持了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3%以下, 连续五年保持了再就业资金投入总额不断增长, 连续五年保持了就业工作考核全省第一名。

(三) 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优化组织机构

长期以来, 农村的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比较薄弱, 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2009年以来, 龙口在全市农村中率先建立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为社区农民就近提供全面、方便的服务, 使他们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真正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他们根据“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合并村型社区”三种模式, 在全市606个行政村中统一规划了254个农村社区, 并且每个社区都按照服务半径不超过1.5公里的原则, 建一处设施相对完备、服务功能相对集中、集办公与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 让农民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便利的公共服务。这种“1.5公里服务圈”的建设, 打破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城乡二元结构”, 加速了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四) 构建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网络,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为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烟台市出台多项鼓励政策, 支持搞好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农村五保家庭免费安装有线电视等工程建设。2008年, 烟台市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工程, 引导村民主动走进来学知识、学技术, 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等技术问题, 收到了“读书育人”与“读书致富”的双重效益, 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加油站”和“充电器”。去今年上半年, 烟台市所有乡镇街道实现了农村 (社区) 文化大院覆盖率100%。各镇街利用文化大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乡差距最核心的体现就是城乡公共服务的差异。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底子薄, 目前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有限, 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 在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 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建设任务繁重, 资金需求巨大。目前, 农村公共服务投资主体比较单一, 尚未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 发展经济依然是第一要务, 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资金仍然是有限的。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医疗卫生服务, 以及社会保障等关乎农民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不能有效满足广大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 仅仅依靠政府投入, 难以完全满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内在需要。

(二) 农村公共服务决策方式不够科学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符合农村大部分居民的实际需求, 是衡量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的重要标准。长期以来, 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 一般实行“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大多是由各级政府及村组织自上而下地进行决策, 往往忽视农民的实际需求与偏好, 且带有很强的指令性、主观性, 农民真正需要的公共服务不能由他们自己做主, 缺乏表达需求的渠道。

(三) 农村公共服务结构不够合理

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地方。重“硬”轻“软”、重显性投资轻隐性投资、重视见效快的服务轻见效慢的服务。对于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服务较为重视, 而对于农村长远发展的问题则重视不够;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积极性高于对信息系统的投资;对于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比较缺乏, 而需求较少的部分非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却相对过剩。

(四) 公共服务能力方面的考核体制不够科学

有什么样的考核体制, 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成效。目前, 干部政绩考核体制仍未把公共服务能力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再加上地方政府领导体制方面存在的任期较短问题, 使得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会较多地考虑对上负责的问题, 而忽略公共服务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尤其是乡镇的考核, 指标涉及很多, 有财税、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社会稳定等方面, 为完成这些考核指标, 乡镇承受着繁重的任务和巨大的压力, 很难再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财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事务上去。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是, 到2020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当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科学有序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一) 创新管理理念, 建立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

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可以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 人均GDP达到2000-2500美元可以建立具有一定福利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迟福林认为,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以实现人的自身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政府应创新管理理念, 逐步建立完善的、全面覆盖的、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 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为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价值上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投资性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与管理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转变, 必须把为农民提供基本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作为首要的职能, 做到公共服务不“缺位”。另一方面, 要转变“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 尽力培育“自下而上”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 从而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决策机制。因此, 政府提供什么公共服务, 怎么提供, 应先听取民众的意见, 确立依据农民、农村的内部需求来决定公共服务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向的制度, 建立体现广大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意愿的需求表达机制, 让农民参与公共服务决策方案的制定, 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二) 加大财政投入,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多元化机制

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 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集中财力优先安排群众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避免分散投入。引导、鼓励企业、个人和各类社会组织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 逐步改变农村公共服务投资过度依赖政府的现状, 突破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短缺的瓶颈, 实现公共服务与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从国际经验来看, 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如印度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 政府投入的资金约为三分之一, 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投入的资金约占三分之二。因此, 应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 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社会中介组织去做, 建立一种以政府供给为主, 其他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三) 科学规划,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结构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应科学规划, 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比如, 覆盖英国整个城乡的地下管网设施, 是在100多年前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规划建设的, 但在人口已经增长了50倍的今天, 却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可见其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当前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结构, 政府应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着眼强化城乡的衔接、互补,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四) 转变思想观念,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政府官员应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提高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效率。具体来讲:第一, 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第二, 要完善包括目标制定、执行、评估等环节的评估程序, 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框架, 保证评估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三, 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机制。坚持透明性、公开性的原则, 以公民为中心, 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第四,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和内部激励相联系, 把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因此, 政府应从整体上建立起一个有关城乡公共服务的监督和评估系统, 以评价市、区以及乡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绩效。同时, 对乡镇政府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的监督与评估应做到制度化。将过去“组织考评、上级认可”的奖惩机制改为“综合考核、社会评议”的奖惩机制, 让所有服务人员形成紧迫感。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提出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当前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 存在着农村公共服务结构不够合理;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决策方式不够科学;考核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 必须创新理念、转变观念, 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多元化机制, 健全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 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关键词:公共服务,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多元化机制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社科院.2010年4月26日.

[2].烟台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烟台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10年1月19日.

[3].黄金辉.丁忠毅.成就与问题:成都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审视——以城乡统筹发展为视角[J].财经科学.2010, (1) .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篇7

一、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 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 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1.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农业基础脆弱, 农村发展长期滞后,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近年来,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 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就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作出重大调整, 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障碍,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 差距主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只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目前, 城乡发展不协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 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 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才能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 就抓住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

二、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失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城乡割裂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是追求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目前, 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在城乡之间差别巨大, 成为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矛盾。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将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直接与城市户口联系起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 也以病假、生育、退休、死亡等单项规定的形式逐步完善起来。城市的集体企业, 大都参照国营企业的办法实行劳保。城市就业人员除享有劳保待遇外, 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市社会福利制度还保证了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享有多种补贴, 在业人口可由其所在单位近乎无偿地提供住房。总之, 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受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和工伤等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而广大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 则不能享受任何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只能靠自己出钱。

2.城乡割裂的财税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 并采取一系列抑农促工、强城弱乡的财税手段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 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大。一是在财税收入上, 加大农业和农村剩余向工业和城市转移。1952-1989年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国家从农业中获取了9716.75亿元。加上农业税1215.86亿元, 共达10932.61亿元。二是在财政支出上, 重点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在城市, 一切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费和开支均由国家、政府和全民单位负担。但在农村, 农民必须自己出钱办中小学、办医疗、文化事业、道路、水电几乎农村中的一切公共设施。这种城乡严重割裂的财税体制, 严重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

3.不对称的城乡土地制度。

城乡土地的不对称性, 使农村无法与城市平等地分享由发展机遇带来的资源收益。一是农民土地包括宅基地的使用权收益和附着物所有权收益很难流动,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流动。应当尝试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边界进行界定, 对征用土地用途进行严格限定, 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 以使其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缺乏对农村强制征地的严格限制, 而且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现行的补偿标准配合广为施用的征地权利, 而且征地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大都流向了城市, 已经导致社会的不满和政府对征地权的滥用。三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为承包农民提供了更大的交易土地的自由, 但没有提供以承包权进行抵押的法律基础。四是与城市居民拥有的处分其房屋的权利相比, 物权法草案对农民在处理房屋及其房屋下面的宅基地方面的权利限制的过于严格。

4.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制度。

目前, 我国户籍制度对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城乡有别的各种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制度, 这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大部分都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但实际却是拥有城市户口的可以享受, 农村户口的则不能享受。二是户籍制度中对居民户口身份迁转的严格限制。根据政策规定, 只有少数几种特殊情况才有资格申请将农村农业户口转为城市非农业户口并迁入城市享受相应待遇。三是城乡有别的户口管理制度削弱了户籍制度在人口信息统计方面的功能。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是根据居民的城市户口或农村户口身份进行建立的, 这样, 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 就不能很好的考虑城市的实际居住人口规模, 造成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教育、医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当地而没有当地户口居民的需要。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既需要中央加大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 也需要各地积极探索, 大力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重大, 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依靠广大农民的智慧和首创精神, 把各项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1.改善民生,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首先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诸多制度安排中,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直接和个体相联系的, 能够最直接地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恰恰是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和出发点。另一方面, 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城乡差异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城市部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存在相对完善的保障制度, 因此, 在近年来通过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制度转换, 比较容易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制度相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 在城市已基本建立起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网, 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的最后社会保障线。相形之下, 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不仅是导致城乡之间的福利差距的直接原因, 也是阻碍城乡一体化最重要的制度条件。因此, 缩小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打破多年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最有效的手段。

2.增加投入,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不断加大“三农”投入,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各级政府合理负担的财政投入体制, 依法安排落实好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规定, 逐步增加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对农村水利、环境整治、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通过运用参与投资、专项补助、资金配套和贷款贴息等方法, 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

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流转, 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 对现有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安排, 搞好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合理布局,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必须切实改变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 理顺规划体系, 打破城乡规划分离的状况, 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 通盘考虑和安排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 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

4.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要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需要,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 逐步形成城市工作与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中小城市人口服务落户条件,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秦峰.用现代理念建设新高陵[N].陕西日报, 2009-07-07 (4) .

[2]周国富.全方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N].人民日报, 2004-11-16 (9) .

城乡文明一体化 篇8

1. 忻州市简介

忻州市, 位于山西省中北部, 北起偏关沿内长城、恒山与内蒙古自治区、大同市、朔州市分界, 南至石岭关与太原市、阳泉市接壤, 东以太行山与河北省毗邻, 西隔黄河与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相望。现瞎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静乐县、宁武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等14个县市区。其中有6个街道办事处, 59个镇, 126个乡, 4893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为25157.6平方千米, 总人口为306.98万人。

2. 忻州市城乡差异现状

由于改革开放的力度不强和步伐偏慢等原因, 忻州市经济发展步伐明显滞后山西。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看, 忻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在山西省11个地市中均比较滞后。2010年, 地区生产总值437.4亿元、工业总产值176.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18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46元均居全省11个地市的最后一位, 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11个地市倒数第二位。表1表明, 忻州市市的城市化水平不仅远低于山西省, 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由此说明忻州市的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和恩格尔系数差异虽然超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 但与山西省乃至全国相比, 还在低位线上。据世界银行对36个国家的分析, 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1, 极少超过2∶1。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恩格尔系数分级标准:60%以上为绝对贫困, 50%~60%为温饱, 40%~49%为小康, 30%~39%为富裕, 30%为最富裕。

注:数据来自《山西统计年鉴2011》部分数据来自互联网

二忻州市城乡一体化衡量指标体系与测算分析

1. 衡量指标

采用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五个指标来衡量韶关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具体如下:

第一, 城市化水平U=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

第二, 城乡居民收入对比系数I=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三, 设G为总产值, L为劳动力总数, G1为农业部门产值, G2为非农业部门产值, L1为农业部门劳动力数, L2为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数。B1为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 B2为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G1+G2=G, L1+L2=L。则二元对比系数R的数学计算公式:

第四,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

E=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2. 分析方法与测算结果

通过对2010年数据进行整理, 得到韶关市城市化水平、人均GDP、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城乡居民恩格尔差异系数五个具体指标结果。

注:人均GDP划分依据为2011年4月IMF公布的世界各国家和地区人均GDP最新数据。汇率按照1美元兑6.8元人民币计算的。

3. 基于指标的韶关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分析

结合表2可以看出, 忻州市城市化水平、人均GDP、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城乡居民恩格尔差异系数等各项指标均落后, 表明忻州市市城乡一体化程度仍处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

三促进忻州市城乡一体化措施

1.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 建立多元融资渠道

政府建立财政对农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确保每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努力解决城乡一体化的资金瓶颈问题。

2. 促进户籍改革

放宽户口迁移落户政策, 最大限度地降低户口迁移条件, 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的指标限制, 取消申报、迁移户口的各种不合理的前置限制条件, 积极探索城镇人口迁移农村落户的管理办法, 统一按公民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 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户口准迁基本条件。

3.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虽然忻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 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等与城镇相比严重偏低。因此必须扩大养老保险与最低保障的覆盖面, 完善农村救助制度,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强化地方政府职责, 足额落实资金, 合理掌握标准,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解决好农村居民最低保障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困难问题, 提高他们的补助标准。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确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同时要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加大农村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4. 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

按照建立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的新型管理体制的要求, 着力推进市区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区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 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吴永兴.上海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战略探讨[J].经济地理, 1997 (1)

[2]吕萍.城乡一体化视角中贵州农村劳动力素质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 2010 (2)

[3]曹猛.浅谈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义及措施[J].职业时空, 201 (3)

[4]王蔚、张生丛、魏春雨等.湖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4)

城乡文明一体化 篇9

一、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面貌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战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既要加快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村新社区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又要加强农民素质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城乡协调发展体制的建设等;它更有一个大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是: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能让农民致富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素质全面的新型农民,形成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003年以来,德清县根据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总体部署,结合农村给水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实际,做出了深入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决定。通过以改水、改厕、改路“三改”为重点,达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的“六化”要求。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德清县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三改”、“六化”为内容的整治,整治村改变了“脏、乱、差”,示范村做到了“洁、绿、美”,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二是农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此工程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增强了环境、卫生、文明意识,对改变农村的陈规陋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三是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得到了加强。这项工程是民心工程,让农村居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受到了大家大力支持和拥护,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权威性。四是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通过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既提高了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又健全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改善了环境,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发展县域经济是重要战略支点;德清近几年的发展正体现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1. 强化产业支撑,发展特色经济。

围绕建设都市型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以把德清建设成为杭州、上海大都市圈重要的农副产品供给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逐步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新格局。用现代工业的理念来指导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带动力、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基于市场的比较优势,德清实现了“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如洛舍镇的木业、雷甸镇的机械制造业、钟管镇的化工业、新市的羊肉、雷甸的枇杷、上柏的早园笋、明星村甲鱼、恒星村的设施葡萄等都已形成规模并有了很好的知名度)的新格局。全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战略,以“人有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产业优势,很好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发挥金融业的服务功能。德清在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健全金融体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加大商业金融的支农力度;创造良好的环境,引进股份制银行(如交通银行、湖州商业银行等)为地方经济服务;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良好的金融环境和优惠的金融政策为当地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3. 筑巢引凤,

构建人才回流、要素聚集的体制和环境,解决发展过程中人才缺乏的问题。在对各类人才的引进以及创新鼓励和激励机制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也得到了很大收获。同时,德清县也加大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当地相关企业特别是农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信息、人才与技术。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德清县大力开展了适用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鼓励广大民众进行创业活动,以创业来带动农村乃至区域经济发展。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德清县于2004年逐步进行城乡公交的建设与开通,到2006年,全县已实现县城到各乡镇以及乡镇到各自然村的公交车的开通。这一便民工程的实施不仅方便了普通老百姓,也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更为重要的是,交通的便利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了希望。近几年,德清的乡村游、农家乐等休闲、观光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地方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呈现出城乡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

随着2008年年初德清至杭州城际公交车的开通,德清与杭州的“时空距离”一下子缩短了。这一工程的实施,除了为百姓提供实惠、便利的出行条件外,更为德清能融入到杭州都市经济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条城际公交的开通,不只是解决了一条公交路线的问题,更是一次城际公交运行的探索和创新,这一经验也为解决其他地区城际公交运行的难题提供了借鉴的可能。

(三)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德清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建设不仅为城乡居民解决了“安全、卫生”的饮水问题,而且也改善了农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生活品质,工程的实施对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以及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

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有效处理城乡生活垃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县按照组织机制健全、环卫设施完备、环境整洁优美的总体要求逐步完成垃圾焚烧厂、中转站的建设以及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的组建。通过“户收、村集、镇运、县处理”的操作方式,到2008年年底,城乡生活垃圾将会基本实现集中处理,全县特别是农村的环境卫生面貌将会得到根本的改善。

城乡文明一体化 篇10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那么,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当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哪些问题和瓶颈, 怎样有针对性地把中央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呢?

一、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㈠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改善文化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 是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涵盖县、乡、村, 直接面对千家万户, 涉及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 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 也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7月23日重要讲话中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谓均等化, 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 都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文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能否实现均等化, 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改善, 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些年来,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然是薄弱环节, 有相当一部分县尤其是西部地区县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还相当落后, 在资源、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城乡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基本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 就无法实现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更谈不上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倾斜, 向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倾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使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必须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以现代文化知识武装农民头脑, 以新文化培育新农民、以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㈡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不均衡, 我国城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在社会基层都有集中体现, 处理不好, 将会影响到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发挥好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发挥文化“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的作用, 着力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着力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关爱人心、抚慰人心, 增进群众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增加群众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激发群众对发展的热情和劲头,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把基层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和引导到改革发展上来, 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 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优秀健康的先进文化促进情感的交流, 形成人心思进、人心思齐、人心思稳的良好氛围, 对化解城乡基层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㈢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关键“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 任务十分艰巨。当前,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 城乡发展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这种差距, 既体现在经济社会方面, 也体现在文化方面。多年来, 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 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文化建设欠账大、问题多, 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2009年, 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 农村仅占29.4%, 城市比农村高40.6个百分点;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 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举措。因此, 要通过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的延伸和覆盖, 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科学组合, 推动城乡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由于历史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 城乡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方政府文化事业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 各地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 偏重于节庆和大项目, 有的镇文化站经常性工作活动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没有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此种情况制约了镇文体活动的经常性开展, 造成文体活动贫乏, 缺乏对群众参与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形成强烈反差。

㈡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一些乡镇文化站 (室)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 设施陈旧, 年久失修, 多数已成危房, 活动场所面积不足, 文化活动设备器材道具十分短缺。阅览室图书量很少, 大多是陈旧图书, 新书补充量极为有限;电影放映设备严重老化, 片源短缺, 新片租金补助太少, 80年代配备的放映交通工具, 已无法使用, 难以保证每个村居每月一场电影的放映数量和质量。一些地区农民群众看书难, 看电影难的现象依然存在, 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比较贫乏单调。

㈢农村文化队伍结构不合理, 专业人员匮乏基层文化站室文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 知识更新慢, 文化、文艺活动策划编导能力差;许多人在编不在岗, 工作人员混岗使用, 兼职较多, 有效投入文化站工作的精力和时间非常有限, 常常是“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 管理体制不顺等等导致文化站的思路少、办法少, 活动内容赶不上时代的发展, 不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宣传、教育、辅导的作用。

㈣农村文化资源配置不足一些文化站室设施陈旧落后, 信息化、网络化设备基本处于空白, 与辖区部门、企业资源信息共建共享机制薄弱, 不能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

三、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㈠加强组织领导, 把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应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 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 发展改革、财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工负责, 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形成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合力。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财政支出预算, 纳入扶贫攻坚计划, 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际考核内容, 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和质量以及创优评先的依据之一。文化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 认真探索管理文化工作的新途径, 新方法,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㈡加大财政投入, 保障和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镇综合文化站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 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保障的主导作用, 提高公共财政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比例。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重新核定基层文化单位的业务经费, 按辖区总人口核定基层文化站经常性工作经费, 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按一定比例逐年增长。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书屋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及购买重要公共文化产品、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所需要的资金, 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建立镇文化发展专项基金, 用于对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奖励和政策性补助, 进一步拓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渠道,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捐赠社会文化事业,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的良性机制。

㈢加快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新建、改扩建镇文化站, 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要在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 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人口状况和服务要求, 确定设施建设标准, 明确基本职责, 完善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扶持, 发挥政府运作和市场杠杆两种力量, 鼓励社会和民间投资多种方式, 采取“政府拿大头, 集体拿小头, 自己创收补一点, 社会集资筹一点”的办法, 加大对现有基层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增加造血功能, 改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少、旧、缺的状况。

㈣创新文化活动方式, 满足农民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基层文化活动创新上下功夫, 把基层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 因地制宜,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利用各种有效形式,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 依托传统节日、纪念日、重大节庆和民间文化资源, 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业余文艺演出、书画摄影比赛, 以及读书、演讲、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通过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组织动员专业团体开展公益性或政府资助性下基层演出活动等多种形式, 切实有效地丰富基层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并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 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㈤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素质通过以培养、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和制度保障,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素质。重点培养农村、城镇社区文化带头人、文艺骨干, 鼓励有专业特长和专业素质的年轻人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鼓励支持专业文艺团体改革分流人员到社区和镇从事文艺辅导员、文化指导员等工作。注重发挥基层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的积极作用, 培育和发展农村业余演出队、文化中心户、兼职文化管理员等, 形成一支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通过培训、轮训, 全面提高文化队伍的素质, 保障基层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

㈥健全共建机制, 形成文化建设合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也是社会各界层群众的共同需求,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过程中, 不仅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在现阶段发挥辖区内单位、企业、社会组织文化信息资源优势, 建立健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管理服务机制, 明确各方面的责任, 形成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非常必要。应建立党委、政府农村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 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共同做好农村文化工作, 宣传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搞好综合协调, 群众团体要努力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重点文化工程, 要加强专项监督检查。文化部门和民政部门要共同拟定辖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共驻共建责任制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 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 (市) 、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 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2012年1月, 《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颁布, 并明确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江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设施、服务规范等作了明确要求, 是江苏省公共文化建设管理领域出台的首部政府法规, 对加快健全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义重大。

上一篇:具体案例的导入下一篇:醇溶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