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共12篇)
城乡一体 篇1
一、引言
在我国当前的各级各类政府和研究机构中, 绝大部分主要领导和学者都认为“城乡统筹”是为了破除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时代命题。事实上, 若我们将“城乡统筹”这一命题稍作延伸, 提出缘何出现城乡二元结构, 以及“城乡统筹”为何仅仅针对城乡二元结构而提出这类问题时, 我们会发现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以及未来的城乡进一步分化的形式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经历。为深刻了解城乡统筹这一命题的来龙去脉, 在引言中我将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我国经济实践的发展历程和当前新形势下, 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等三个角度, 来阐述我国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一) “城乡统筹”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人类市场经济时代以前, 是处于原始氏族社会, 生产力的低下决定当时的人们只能聚集在一起, 为生存而集体努力。这时候没有脱离于生产实践的上层建筑产生, 生产生活的分工处于极端低级的层次, 也就谈不上城市和乡村的分化。随着私有制的产生, 社会阶层出现分化, 一些专职于上层建筑的人员脱离于生产生活实践, 他们聚集地可称为城市, 农村则专业从事农业生产。在农业经济社会, 城市的功能比较单一, 仅仅作为上层建筑聚集地和产品市场集散地。此时的城市和农村分化, 但是功能比较单一。
城市和农村的进一步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革命使得工业商品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 而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大都为自然周期, 因此工业品的产品市场相对繁荣, 它们大都集聚在城市, 并因此产生了大批的产业工人。这些产业工人、商业活动者和上层建筑管理者聚集而构成近代城市的主体。此时的农业生产也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 出现了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 但仅在扩大生产规模上有所改进, 并无法改变农产品的固有生产周期。因此, 这一阶段的城乡分化非常明显。
科技的发展强烈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也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大批的生物技术使得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可以像工业品那样缩短其产生周期, 信息时代使得城市的商业更加繁荣, 市场的迁移和扩大使得产品的交易不再仅仅发生在固定的场所。当代的城市功能扩展让它产生与农村经济融合的渴望, 同时, 农村经济也希望进一步融入工业经济的范畴。双方的大范围深度融合已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出现, 当前, 在世界上发达国家中, 基本上城乡经济融合进入稳定阶段。
遁着以上的逻辑, 城市和乡村从产生——分化——融合的路径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完美体现。而仅仅认为城乡统筹是破除二元结构的观点是片面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得, 城乡统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形式。
(二) “城乡统筹”是我国经济实践的历史选择
近代我国城市和乡村的划分绝大部分沿用了历史的区分。建国初期, 经历过若干次的土地革命, 我国农村基本实行集体制的农业生产经济, 而城市实行高度计划的工业经济模式。这符合当时的国情, 并且在此基础上, 为缓解城市来自于交通、能源、居住、就业等方面的压力, 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实行户籍, 从制度上稳固了城乡二元结构, 限制城乡人员的流动。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稳固对于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稳定城乡相对固定的劳动力资源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二十世纪, 我国的户籍制度基本没有变化, 然而就在这种情形下, 出现了两次竞争式的城乡“融合”。第一次发生在“大跃进”时代, 当时部分乡村从农产品横向规模扩张的角度夸大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与城市竞争。由于盲目夸大农业经济的优势, 使得对当时的生产有相当大的破坏, 以失败而告终。第二次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 大批的乡镇企业应运而生, 它们采用简单的生产工具, 生产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 在一定阶段上弥补了城市商品的缺失, 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到了改革开放的后期, 尤其是近十年来, 这样的乡镇企业举步维艰, 由于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不足, 难以把控现代工业生产的节奏, 在市场中逐渐被淘汰。由此可见, 我国在二十世纪经历的城乡融合的经验是不成功的。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 户籍制度成为城乡统筹的关键障碍。
近十年来,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但还存在不和谐因素。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同步、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仍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 成为困扰我国走向城乡和谐发展的障碍, 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因此, 当前“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经济实践的历史选择。
(三) 新形势下, 我国城乡统筹迫在眉睫
当前世界经济风云变幻, 金融危机余波不断, 国际资本虎视眈眈, 我国处于世界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人民币汇率上升导致我国出口型企业举步维艰, 濒临倒闭, 因此要扩大内需。国际国内资本瞄准我国农产品市场,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 因此要发展农业生产, 谨慎加快农产品市场化步伐。在国内, 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加快发展农村市场就需要增加农民收入。要保证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安全, 就要稳定农业生产, 就需要加快调整财政的转移支付结构, 增加对于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业从业人员的补贴。
凡以上种种, 迫切需要我国把发展的视角转向农村, 迫切需要建立与现代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环境, 迫切需求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 “城乡统筹”迫在眉睫。
二、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我国目前进行的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较多, 主要的共性问题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 城乡经济发展关系不够密切。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即城乡经济之间能实现良性互动和循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密切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关系要用引导和鼓励等经济办法, 让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 农业反哺工业现象突出。用于城市的公共财政支出远高于农村, 部分农村根本没有所谓的公共服务。因此, 需要强化对于农村建设的转移支付, 从财政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三) 农村金融环境恶劣。绝大部分商业银行不愿意从事从村金融业务, 从而限制农村民营企业的发展, 不利于农民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因此, 改革现有商业银行考核机制, 将视角投放到农村势在必行。
此外, 在城乡融合的模式选择上, 存在以下两种模式:
(一) 以城市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
以城市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所提倡。他极力主张建立城市中心, 形成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 使全部居民都享受城市生活的益处。城乡一体化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改变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 主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然而, 这其中也存在较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 (1)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渠道不畅。拓宽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渠道, 可用引导、鼓励的经济办法、思想教育的政治工作方法与规范要求的社会管理办法。当然, 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做好必要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工作。 (2)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意识不强。鉴于我国城市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在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方面应因地制宜, 发挥自身优势, 找准切入点。总的原则和要求是:优势互补, 分工协作, 尽快形成既有分工又有联系的城乡地域分工和经济体系, 打破或避免出现城乡发展相互脱节或分割的局面。
此外, 某些地区在农村超前投资建设档次高、占地多和利用率低的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在某些地区的实践就是简单的城乡一样化。工业化尚未达到相应水平就超前发展城市化, 必然落入发展陷阱, 带来农村衰落和城市停滞双重困境。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也非简单地改变户籍制度, 脱离就业结构现状去变农民为市民。
(二) 以农村为主体的乡城一体化
以农村为主体的乡城一体化观点源自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他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明确倡导“用乡城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农村由于其工业化程度不高, 自然环境污染相对较少, 比较宜居, 因此田园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但在我国的城乡统筹现实中, 与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理想大相径庭。首先, 我国乡城一体化主要出现在以农产品为主的地区, 城市的工业化完全依托于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对于这样的乡城一体化将成为低水平的城乡融合, 不利于长期发展, 并且形成的城乡融合结构不够稳固。其次, 我国近年来在某些地区出现的“非转农”现象较为突出。其原因并非致力于农村经济发展, 而是为了谋求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宅基地补偿。这并不是真正的乡城一体, 而仅仅是钻政策的空隙, 谋求私利的方式。最后, 乡城一体容易很快进入发展瓶颈, 由于产业单一, 不利于产业升级, 从而不能实现更高层面的经济增长。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现有理论
(一) 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是由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 (A.O.Hirshman) 提出的, 该学说解释了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影响。赫希曼认为,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 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并把经济相对发达的“北方”的增长将对经济欠发达的“南方”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 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 由于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而使经济相对发达的“北方”占据优势。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最终涓滴效应会大于极化效应, 即北方的发展将会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
城市和乡村作为构成区域的基本地域单元,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其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由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具有比较优势而先于乡村发展起来, 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而乡村则成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城乡内部结构及外部发展条件的不同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城市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配地位, 不断地从腹地——乡村地区获取一切有利于其发展的各种要素和资源, 从而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乡村的发展受到压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这种极化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造成的城乡经济差距过大的后果。目前,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 如何正确审视并指导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改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 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城乡经济发展必须面对和解答的问题。所以, 正确运用这一学说对于解决城乡经济发展失衡这一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 梯度推移学说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梯度推移说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梯度推移学说认为, 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他的产业结构, 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 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 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因此, 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 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 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 然后, 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具有决定作用。城乡经济系统内, 城乡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将直接导致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由于我国特殊的发展背景和历史, 导致区域经济中城乡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比例极不协调, 城乡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总体水平不高。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要素流动日趋自由, 要素更替日趋频繁。借鉴梯度转移理论, 对于改善不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 促进城乡产业的不断创新和更替, 盘活城乡经济, 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 中心——外围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美国学者弗里德曼 (J.R.Friedman) 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弗里德曼认为, 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 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 中心居于统治地位, 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依靠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 以及生产的创新方面的优势而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 对外围而言, 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中心与外围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弗里德曼对中心与外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 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 使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出现, 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 并通过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更加巩固了中心的有利地位, 相比之下, 外围的发展将处于不利地位。
某一区域经济系统中, 在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相对恒定的条件下, 城市和乡村经济子系统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势必对区域内有限的资源察赋展开激烈的竞争。在资源和要素趋于高投资收益和机会的诱导及历史时期实施的城市优先发展战略的作用下, 导致在区域经济系统中, 城市经济率先发展起来成为“中心”, 乡村经济则成为落后的“外围”地区, 形成了城乡经济不平等的发展格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这种不平等的发展格局将逐步得到改善。以中心——外围理论为指导, 对造成城乡经济发展不平等的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 找出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症结所在, 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扭转城乡发展不平等格局的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
四、探索我国城乡平衡融合新模式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结合现有的有关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本文认为城乡统筹发展应该走一条相互补充, 相互依赖, 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道路。
从历史和动态的观点来看, 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是紧密相连、相互依赖的。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城乡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也不尽相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 城市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比较优势, 同时不断地从周围乡村腹地获取各种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支持和补充。而到了经济发展的中高级阶段, 城市经济发展相对饱和, 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它开始关注并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注入新的能量, 在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支持。因此, 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不能割裂城乡经济的发展而要把城乡经济纳入到城乡系统内, 城乡系统本身的“强相互作用”功能将会不断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以相互依赖理论为指导, 从城乡关联的角度出发, 使城乡发展融合到互补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关联网络中, 充分发挥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和乡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 充分实现城乡诸要素的有序流动, 协调城乡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才能彻底地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
进一步地, 结合我国现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 需要进一步强化以下六个方面: (一) 突出城乡各自比较优势, 加快产业链延伸步伐; (二) 改进财政转移支付结构,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三) 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四) 拓广农民融资渠道, 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形式; (五)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 合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六) 开拓视野, 做好区域间产业对接。
城乡一体 篇2
作者:李权兴更新时间:2009-1-178:47:00来源:学说连线
朋友来信询问:何谓“城乡一体化”?何谓“城乡等值化”?能否用“城乡等值化”替代“城乡一体化”?我做出的是如下回答:
一、何谓“城乡一体化”?
最简要的回答是:“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简明表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我们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指明了方向。“城乡一体化”,正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简明表述。
城乡融合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进程做出的重要论断,1847年10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最早提出“城乡融合”的思想:“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这种阻碍在目前已经深深地感觉到了。„„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利益,以及城乡融合,使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从事农业和工业劳动的将是同样的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213页)实现城乡融合是恩格斯的理想,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
1902年,英国经济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1850-1928)在所著《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了“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城市学中霍华德被公认为是城乡一体发展的提出者。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着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大城市郊区城市化,最后迈向城乡一体发展的进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形式,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一体发展,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政策平等、产业发展互补、农民与城市居民国民待遇一致,整个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没有直接使用“城乡一体化”,而是使用“统筹城乡发展”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是要打破城市和农村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乡之间合理分布,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使城乡融合为一体。而不是那种简单理解的“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把乡村也建设成为城市的“分散城市化”和“乡村工业化”的“一体化”。发展经济学告诉我们,“分散型城市化”和“乡村工业化”,成本太高,不切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我们要的是“集中型工业化”,要建立起: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乡镇、中心村、村,形成有机结合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
遍性的倾向。
200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两个趋向”和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是对国际发展经验的精辟总结,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论断。
深刻认识和把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是十分必要的,“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具体表述,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趋向、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具体表述为五条道路,即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城乡一体化”是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简明概括。因此,我们必须把“城乡一体化”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强化认识和加大实践力度。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涉及到更新思想观念,变化政策措施,调整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改进领导方式及工作方法等各个方面。
因此,“城乡一体化”的提法是不能随便被置换的,因为这是党中央的决策和战略部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则要组成部分。
二、何谓“城乡等值化”?
在“中国新农村建设路径、模式与典型经验交流会”上,与会代表在经验交流时介绍了对所在地区新农村建设实践归纳出的、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如,江苏的“工业企业带动型”、“生态农业带动型”„„等八类典型;浙江的“民营企业推动型”、“工商反哺农业型”等四种模式;山东的“城乡等值化”试验模式;南京市的“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举措;嘉兴市的“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模式等。
“城乡等值化”试验模式,是在“中国新农村建设路径、模式与典型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的山东省和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合作项目,进行“巴伐利亚经验”——“城乡等值化”试验。它的“不同类但等值”思想引人深思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正因为如此,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的“巴伐利亚试验”,引起新农村建设者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1988年,山东省政府和德国巴伐利亚州以及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共同把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确定为“中德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合作试验区”。实际的试验行动目标可以概括为:改造环境、改善生产条件和完善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赛德尔基金会15年一共往南张楼村的教育、土地整合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约450万人民币。项目实施前后该村居民基本无变化,稳定在4000人,平均为人均投入1250元。2005年该村的情况是:
一、农民收入提高,目前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
二、兴建了80多个企业;
三、农民工作模式发生改变:农业生产成为副业,而企业生产成为正式职业;
四、成功地留住了人,项目实施前后该村居民基本无变化,稳定在4000人;
五、基础生活设施完全脱离了传统农村氛围,工作和生活在工业区、大田区、文教区、生活区等社区内,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善。并以文教中心、集贸中心能辐射周边村庄,起到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理论界对对南张楼村“巴伐利亚试验”和“城乡等值化”理念的评论,一致肯定“该试验所体现出的很有价值的村庄发展之道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试验”自始至终都是在一系列很精密的规划下进行的,包括科学地设计村庄发展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村庄发展的功能分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德国人注重规划、精于设计的重要特征。
其次,“试验”非常重视村庄的社会发展与环境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与环境保护等都被提到了重要位置,该试验努力做到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村庄层面上得以均衡实现;
再次,“试验”也十分重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力争缩小城乡差别(即材料中所说的“城乡等值化试验”),试图通过提升村民的整体生活质量而尽可能地将村民留在土地上、留在村庄里;
最后,“试验”特别重视土地与农业在村庄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性,把“土地整理”作为村庄发展的最重要工作来抓,把农业作为整个村庄改革与创新的最重要产业而集中有限资源加以促进。”(《南张楼村的“巴伐利亚试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胡必亮)
该文进一步指出:“最大的问题在于:试图将这样一个曾经于50多年前在德国试验成功并得以在德国普遍推广的德国的农村发展模式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加以推广可能是不现实的,而且也行不通。”
从已经发表的有关文章,综合理论界对南张楼村“巴伐利亚试验”和“城乡等值化”理念的评论,主要提出了如下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一,从理论论上讲在受多元因素(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的等)影响下的中国广大农村环境中,试图用一种单一的发展模式来统一人们的行为选择,理论上讲不通。相反,多元化的发展资源必然带来多元化的发展方式选择。
第二,试验基本理念设计不切合中国目前所处转型期特有的历史性特征,是要将村民留在土地上、留在本村,不进入工厂、不进入城市,试验持续已经15年,村民并没有实践这一的基本理念,却是利用国际试验这一无形资产与品牌,争取到许多发展非农产业、进城、出国的机会,这反而成为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第三,完全将德国的概念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中国来的话,那就不是中国的试验了。例如其“土地整理”概念在中国就应当使用“村庄综合发展”这类的概念韩合适一些。
最后,德国赛德尔基金会提出的“在农村地区生活,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的“城乡等值化”理念,在德国巴伐利亚州试验成功,已经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并从1990年起成为欧盟农村政策的方向。正像在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负责“巴伐利亚试验”的维尔克先生说的那样:这是一项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的长期事业。
这就是“城乡等值化”的由来和实践的大致状况。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赋予它新的意义、在内涵和外延全新的语境条件下,使用“城乡等值化”。最重要的内容是以认为本,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走好农村工业化的路子,依靠非农产业致富。
三、能否用“城乡等值化”替代“城乡一体化”?
时至今日,世界各国的农村发展都在积极地探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新模式。德国的“巴伐利亚模式”。农村建设不以城市为标准,“在农村地区生活,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的“城乡等值化”理念,追求与城市不同的更符合农民需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用一定的财力、物力投入,让农民生产、生活得更美好,建设起“低消费、高福利”的新农村生活方式。
英国的新市镇试验。主要是通过旧城改造,改善城区居住环境;同时对城市边缘进行重构,实现近郊农村城市化,明确城市总体功能定位和次区域功能划分,实现错位协调发展。新市镇使周边农村人口集聚,实现聚集化小城镇建设,扩大农村人口就业机会,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韩国的“新村运动”。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加
农民收入为主,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这些城乡一体化的探索,对当前我国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借鉴和参照的现实意义。但是党中央的统一提法就是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可见,“城乡等值化”,只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种试验模式,用其来替代城乡一体化进程是不合适的。
这是我当时的认识,可是实践发展并不同我的认识想一致:
2008年12月9日,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承办的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北京论证暨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国鹰,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徐景田,副市长王久宗出席会议。
会上的发言中,提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城乡等值化”,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等值化”的关系做出了如下的阐述: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城乡等值化,即实现农民和市民在不同生活形态下生活品质大体相等,这既是由具体国情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的期盼。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是构建城乡互动的体制机制,使城乡之间实现金融资本、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良性互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的有力抓手,可以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将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充实规划,为唐山城乡一体化制定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赵勇:《2008年12月9日在中央党校召开的“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北京论证暨研讨会”上的讲话》)
值得注意的是,论证暨研讨会上其他的发言者,都是使用的“城乡一体化”概念,没有使用“城乡等值化”概念。
接着,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2008年12月30日,在中共唐山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上讨论通过了《中共唐山市委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实现城乡等值化的决定》。2008年12月9日在中央党校论证的是“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承办的《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最后形成的是《中共唐山市委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实现城乡等值化的决定》,这是在一级党委的《决定》中首次使用“城乡等值化”替代“城乡一体化”。对这样的改动还真的有必要进一步思考:
既然“城乡一体化”是对党中央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简明概括,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简明表述,全党理应统一。这是一;
“城乡一体化”重在运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保证手段,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农村、农业、农民走出一条更新思想观念,变化政策措施,调整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改进领导方式及工作方法等各个方面的新的发展道路;“城乡等值化”重在实现城乡价值追求的等值,主要途径在于通过外在加大投入,以获取理想的城乡等值化结果。其操作体制、机制还处在试验阶段,正如理论界对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的“巴伐利亚试验”城乡等值化模式的研究所一致认为的那样,其理念并不完全切合我国国情实际。这是二;
“城乡一体化”将在实践过程中积累并完成检验其最终成果的一系列指标体系,使之具有各地区间的可比性和显示出差别性,成为对我国圆满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验证指标。而“城乡等值化”作为一种试验模式,大多是不同试验模式间不具备完全可比性。唐山要在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上,走在全国的前列,发挥先导作用,怎么能为自己制订了一个不具可比性的发展规划呢?这是三;
只要认真研究一下《中共唐山市委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实现城乡等值化的决定》,全文近12000字,分为40条内容,就会认识到:这明明就是一个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决定,尽管在全文中使用了15次“城乡等值化”(前8条中用了12次);此外还用了1次“城乡等值”。给人的感觉就是穿靴戴帽地把“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改成了“加快实现城乡等值化的决定”。“城乡一体化”这样一个全党统一、思想明快的概念被弃而不用,偏要使用一个内涵和外延有待重新界定的“城乡等值化”,很难说是合适的。
“三化”联动推进城乡一体 篇3
核心战略: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经济社会发育程度进入国内相对发达地区水平。到2016年,在凉山州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到2020年,在凉山州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第二步:到2030年,实现领先领跑目标,经济社会发育程度进入国内发达地区水平,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
第三步:实现更富更强目标,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人民群众更加富裕幸福,社会更加繁荣和谐。
基本路径:三条
路径1:实施“转型升级、民生优先、产业倍增、开明开放、城乡统筹”五大兴市战略。
路径2:从2012年至2016年逐年实施“开放合作年、交通枢纽年、乡村建设年、生态建设年、全面小康年”五个主题年活动。
路径3:由市委常委牵头,市人大、政府、政协捆绑进入、集团作战,推进“五大片区”集团攻坚。
具体措施:“三化”联动
联动村镇生态系统化。在全市37个乡镇重点实施“7+1”项目工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依托15个民族乡镇建设民族风情生态旅游文化长廊、低碳乡村生态家园示范长廊、田园风光生态旅游长廊;建设茅坡樱红、桃瑞月华、凤凰葡园、荷色生香等“乡村十八景”。
联动区域发展特色化。按照“水上花都,活力商城”定位,实施西部新城建设。打造城西大道,形成新城区功能轴;打造教育产业园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及物流产业园区,形成新区产业支撑;建设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形成“三河”生态休闲绿化带。到2020年,新城区面积将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60万。
联动产业转型现代化。推进三次产业结构从“231”逐步转型为“321”。第一产业重点推进2万亩花卉产业基地、5万亩蔬菜基地等8个万亩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新增8个以上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名牌,实现8项以上农业核心技术突破。第二产业从以资源简单加工为主逐步转型为衍生关联产业及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着力构建“3396”产业体系。形成月城广场、胜利路、海河天街3个核心商圈;培育特色旅游商品、手机通讯、金融服务及中介机构3个专业市场;壮大金融服务、电子商务、食品医药、钒钛钢铁等9类总部经济;建设农产品、大型医药等6个物流园区。
城乡一体 篇4
烟台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举措和成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与服务水平明显得到改观, 农民得到的实惠也显而易见。烟台市作为沿海城市, “城乡协调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三。目前, 烟台市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 烟台市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观念, 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为亮化美化农村环境, 实现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 烟台市从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四方面入手, 使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城乡道路网络建设方面, 着力推进“村村通客车”工程, 加速农村客运网络建设, 形成了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供水体系建设方面, 实施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战略, 推进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和乡村联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方面, 莱山区用管理城市的办法管理农村, 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 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网络, 将全区所有村庄的生活垃圾全部纳入环卫集中处理系统, 让农民体验到了城区居民的生活。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
目前, 烟台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已覆盖所有县市区, 覆盖率大大提高, 全市农民参合率已达99.7%。农村义务教育也逐步加强。2008年, 我国提出利用3—5年的时间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而烟台将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这一教育目标。2010年, 农村中小学还实施了校舍改造、教学仪器更新和“两热一暖一改”工程, 将农村小学生和初中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400元和600元。另外, 作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 烟台市通过就业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 就业培训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延伸, 社会保障政策向进城农民工延伸, 初步建立了城乡统筹就业的新格局, 实现了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连续五年保持了就业增长大于失业增长, 连续五年保持了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3%以下, 连续五年保持了再就业资金投入总额不断增长, 连续五年保持了就业工作考核全省第一名。
(三) 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优化组织机构
长期以来, 农村的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比较薄弱, 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2009年以来, 龙口在全市农村中率先建立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为社区农民就近提供全面、方便的服务, 使他们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真正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他们根据“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合并村型社区”三种模式, 在全市606个行政村中统一规划了254个农村社区, 并且每个社区都按照服务半径不超过1.5公里的原则, 建一处设施相对完备、服务功能相对集中、集办公与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 让农民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便利的公共服务。这种“1.5公里服务圈”的建设, 打破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城乡二元结构”, 加速了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四) 构建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网络,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为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烟台市出台多项鼓励政策, 支持搞好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农村五保家庭免费安装有线电视等工程建设。2008年, 烟台市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工程, 引导村民主动走进来学知识、学技术, 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等技术问题, 收到了“读书育人”与“读书致富”的双重效益, 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加油站”和“充电器”。去今年上半年, 烟台市所有乡镇街道实现了农村 (社区) 文化大院覆盖率100%。各镇街利用文化大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乡差距最核心的体现就是城乡公共服务的差异。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底子薄, 目前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有限, 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 在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 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建设任务繁重, 资金需求巨大。目前, 农村公共服务投资主体比较单一, 尚未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 发展经济依然是第一要务, 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资金仍然是有限的。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医疗卫生服务, 以及社会保障等关乎农民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不能有效满足广大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 仅仅依靠政府投入, 难以完全满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内在需要。
(二) 农村公共服务决策方式不够科学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符合农村大部分居民的实际需求, 是衡量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的重要标准。长期以来, 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 一般实行“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大多是由各级政府及村组织自上而下地进行决策, 往往忽视农民的实际需求与偏好, 且带有很强的指令性、主观性, 农民真正需要的公共服务不能由他们自己做主, 缺乏表达需求的渠道。
(三) 农村公共服务结构不够合理
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地方。重“硬”轻“软”、重显性投资轻隐性投资、重视见效快的服务轻见效慢的服务。对于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服务较为重视, 而对于农村长远发展的问题则重视不够;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积极性高于对信息系统的投资;对于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比较缺乏, 而需求较少的部分非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却相对过剩。
(四) 公共服务能力方面的考核体制不够科学
有什么样的考核体制, 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成效。目前, 干部政绩考核体制仍未把公共服务能力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再加上地方政府领导体制方面存在的任期较短问题, 使得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会较多地考虑对上负责的问题, 而忽略公共服务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尤其是乡镇的考核, 指标涉及很多, 有财税、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社会稳定等方面, 为完成这些考核指标, 乡镇承受着繁重的任务和巨大的压力, 很难再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财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事务上去。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是, 到2020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当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科学有序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一) 创新管理理念, 建立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
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可以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 人均GDP达到2000-2500美元可以建立具有一定福利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迟福林认为,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以实现人的自身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政府应创新管理理念, 逐步建立完善的、全面覆盖的、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 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为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价值上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投资性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与管理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转变, 必须把为农民提供基本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作为首要的职能, 做到公共服务不“缺位”。另一方面, 要转变“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 尽力培育“自下而上”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 从而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决策机制。因此, 政府提供什么公共服务, 怎么提供, 应先听取民众的意见, 确立依据农民、农村的内部需求来决定公共服务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向的制度, 建立体现广大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意愿的需求表达机制, 让农民参与公共服务决策方案的制定, 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二) 加大财政投入,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多元化机制
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 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集中财力优先安排群众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避免分散投入。引导、鼓励企业、个人和各类社会组织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 逐步改变农村公共服务投资过度依赖政府的现状, 突破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短缺的瓶颈, 实现公共服务与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从国际经验来看, 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如印度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 政府投入的资金约为三分之一, 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投入的资金约占三分之二。因此, 应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 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社会中介组织去做, 建立一种以政府供给为主, 其他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三) 科学规划,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结构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应科学规划, 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比如, 覆盖英国整个城乡的地下管网设施, 是在100多年前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规划建设的, 但在人口已经增长了50倍的今天, 却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可见其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当前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结构, 政府应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着眼强化城乡的衔接、互补,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四) 转变思想观念,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政府官员应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提高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效率。具体来讲:第一, 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第二, 要完善包括目标制定、执行、评估等环节的评估程序, 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框架, 保证评估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三, 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机制。坚持透明性、公开性的原则, 以公民为中心, 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第四,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和内部激励相联系, 把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因此, 政府应从整体上建立起一个有关城乡公共服务的监督和评估系统, 以评价市、区以及乡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绩效。同时, 对乡镇政府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的监督与评估应做到制度化。将过去“组织考评、上级认可”的奖惩机制改为“综合考核、社会评议”的奖惩机制, 让所有服务人员形成紧迫感。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提出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当前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 存在着农村公共服务结构不够合理;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决策方式不够科学;考核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 必须创新理念、转变观念, 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多元化机制, 健全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 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关键词:公共服务,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多元化机制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社科院.2010年4月26日.
[2].烟台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烟台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10年1月19日.
[3].黄金辉.丁忠毅.成就与问题:成都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审视——以城乡统筹发展为视角[J].财经科学.2010, (1) .
城乡一体 篇5
翠屏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徐明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翠屏区作为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全市唯一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当今时代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实践表明,谁拥有了一支观念超前、敢闯敢拼、善打硬仗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谁就能够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实现率先发展。翠屏区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人才资源,科学开发、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实现人才资源向发展资本转化,人才优势向竞争品牌转化,切实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转变观念,从思想意识上为统筹城乡人才开发营造氛围
在新一轮发展战略机遇期,谁在人才工作上快人一步,谁就能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因此,我们要从更高的战略层面充分认识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紧迫意识和忧患意识,紧密联系实际,采用各种方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聚集人才,使翠屏区真正成为集才的“磁场”、创业的“乐园”、发展的“热土”。
(一)树立城乡人才一视同仁的科学观。传统的人才观,仅仅把人才限定在具有一定职称和学历的人群,而广大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人才、技能型人才则被排除在外。这样的人才观,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统筹城乡人才开发,必须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只要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的都是人才”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科学人才观,自觉将农村人才、技能型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企业人才纳入人才工作范畴,实现城乡人才、体制内外人才协调发展。
(二)树立城乡人才齐头并进的发展观。传统人才工作重城市轻农村,城市人才队伍发展迅速,农村人才队伍发展滞后。统筹城乡人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城乡统筹意识,树立区域观念,转变城乡二元分割的思维模式,打破城乡人才的封闭格局,把城乡人才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人为设置体制性障碍,做到思路谋划“一盘棋”,制度设计“两相益”,工作推进“两手抓”,努力实现城乡人才整体推进。
(三)树立城乡人才共促发展的开发观。要切实改变“就人才抓人才”的现象,按照“围绕发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发展”的思路,把统筹城乡人才开发工作紧密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使城乡人才资源开发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配置基层人才,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二、大胆创新,从体制机制上为统筹城乡人才开发提供保障
要在全区《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基础上,立足全区实际,把乡村人才、基层人才和各类社会人才纳入人才规划范围,建立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的政策体系,打破城乡人才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人才开发政策一体化,逐步形成城乡之间平等竞争、均衡发展的良性机制。
(一)完善人才投入机制。要健全完善以政府适当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出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设立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的专项基金,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用于培养城乡人才,引进紧缺、急需人才,资助城乡人才进修学习,从事项目研究等。加大对农村人才培训、选拔、表彰力度,研究制定项目、资金等向农村优秀人才倾斜的措施办法。
(二)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精神,营造人人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评价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要对现有人才评价体系不断修改和完善,逐步形成党政人才重在德才兼备、群众认可,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评价机制,建立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由品德、能力、知识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三)完善人才保障机制。要探索建立重要人才、领军人才的政府投保制度。适应人才竞争的新情况新特点,搞好“一站式”服务,为流动人才入户、调动、档案挂靠、职称评定、出入境管理等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实现人才进入的“零障碍”。建立高级人才定期疗养、体检和学术休假制度。大力宣传各类人才的创业活动,宣传城乡优秀人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
三、整合资源,从队伍建设上为统筹城乡人才开发注入活力
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切实掌握和严格遵循人才培养、引进、开发的客观规律,创新人才资源开发模式,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基层人才队伍。
(一)大力培育人才资源,不断提高人才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充分依托党员教育中心、农广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等各级各类优势资源,不断加大城乡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实现城乡人才培训资源共享。按照依法行政、群众信赖的要求,加大公务员初任和任职培训力度,广泛开展以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培训,鼓励公务员在职攻读MPA,不断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按照业务精湛、服务“三农”的要求,聘请专家集中授课、案例分析、现场示范,不断提高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业务技能。按照科技引领、示范带动的要求,开展农村人才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协调国内外农业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培训,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示范基地,采取“一帮一”结对帮扶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民致富能力。按照掌握技能、发挥所长的要求,充分利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不断扩充技能型人才队伍。按照面向市场、发展经济的要求,通过外派学习、短期培训、专题培训、MBA教育和对口联系重点企业等形式,不断提高企业经管人才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经济的水平。
(二)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不断充实人才队伍。结合全区基层人才队伍现状,切实加大基层人才引进力度,营造一支结构合理的基层人才队伍。要坚持“凡进必考”,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和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拓宽视野,以“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宽广胸怀,广开门路,招贤纳才,大力引进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着重为工业经济、农业产业、商贸流通、旅游服务等重点产业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按照构建现代农业、促进城乡教育、卫生事业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大涉农专业技术人才、基层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要继续大力实施“三支一扶”和“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并适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不断充实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三)科学使用人才资源,不断激发人才活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这也是人才开发的根本目的所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要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的界限,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更要以“不拘一格”的姿态,用事业、待遇、感情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要全面推行竞争(聘)上岗,通过上挂锻炼、下派任职等形式,加大机关与基层人才的交流力度;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探索以服务对象、受益群众参与考核的评价机制,对群众公认度高、工作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的人员,在政治上、待遇上、情感上适当倾斜;要通过评选和表彰农村优秀人才、大力宣传农村优秀人才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关心和扶持力度,落实相关待遇,并优先充实到村级班子;要通过开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为农村实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工作人才评定职称等级,授予资格证书,有效激发创业热情;严格按照政策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相关待遇,加大从基层录用公务员力度,促进社会工作人才和谐发展。
四、转变职能,从公共服务上为统筹城乡人才开发搭建平台
要建立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的公共服务平台,将人才信息、人才培训、人才招聘、人才就业指导等公共服务平台向农村延伸,在公共资源运用上平等开放,使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实现城乡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
(一)建立人才信息共享平台。要加快对农村人才市场的培育发展,充分发挥农村人才市场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以省、市级人才市场为龙头,县、区级人才市场为主干,乡镇级人才服务机构为依托,辐射整个农村的人才市场体系。建立起集规划、配置、开发、培训、交流、使用、服务、推广功能为一体,上联城市、下伸农村,适合新农村建设等功能于一体,与城市人力资源市场相贯通的农村人才市场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涵盖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吸纳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人才库,不断提高人才服务水平。
(二)建立人才发展共享平台。要加强人才开发载体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创办产学研中心、科研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加强工业园区和职业教育创业园区建设,制定和完善吸引国内外各类人才的优惠政策,把园区建设成为对各类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承接力的高密度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创业。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以园区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以整合资源、集中扶持为手段,大力推进创新型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区域共享的毕业生实习创业基地。
城乡一体 篇6
【关键词】 加快 城乡一体化 助推 经济发展
1.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问题分析
目前,吉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合力已经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速率不断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初步显现。但由于历史基础、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与农村还处于相对薄弱环节,制约农村发展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从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情况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民纯收入;城乡基础设施与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小城镇与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尽管这些年在改善民生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所办的实事前所未有,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显得滞后;公民综合素质差距较大。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比重还比较低,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
2.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应加强的重点领域
当前,吉林省经济形势是历史上最好时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机遇期,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是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在政策与体制、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市场体系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2.1深化改革,促进城乡政策和体制的一体化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加快推进城乡公共财政和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体化;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进城落户创造条件,统一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和发展条件的一体化;统一规划,着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制度建设的一体化。
2.2以发展为动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的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建设关键在发展,根本在产业,要把加快城乡产业聚集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重要物质支撑。一方面要突出大城市的带动作用。根据实际,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把投资拉动作为城市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措施,加强项目谋划工作,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力求大城镇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利用上有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和市场化进程,努力打造由现代种养业、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通过推进农村新型工业来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实现城乡产业的互补、资源共享,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2.3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市场建设一体化 目前农村商业流通设施缺乏;农村资本市场建设严重滞后,金融服务严重缺失;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流转不规范、服务不到位;服务市场无序,服务质量比较低;农村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存在交易成本高、效益低。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现代流通网络。在此基础上,应着力培育城乡统一要素市场。根据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在城乡之间采取统一的经济社会政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引导城市要素资源“下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2.4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生产力布局一体化 按照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突出空间资源一体化配置,加强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依据经济和环境特征,应适度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整合密度过大、规模过小的小城镇空间,建立具有规模效应的小城镇群组空间结构,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当前,尤其要抓好以中心镇、中心村为重点的区域城镇、集镇体系规划与建设。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全省各地应充分依据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确定主攻方向组织生产与加工,使优势资源不断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区域化与专业化的产业系列,从根本上转变散而杂、产业趋同造成的资源浪费局面。在工业产业布局上,应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先导,依据都市圈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统筹考虑城乡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引导适宜的工业企业向县域经济开发区转移,实现各园区的错位发展,使区域性优势产业和资源向优势地区集聚;同时,有效引导乡镇企业集群发展,拉动农村的小城镇建设,由此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2.5坚持创新,推进城乡文化建设的一体化 加大对村镇一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实施“阳光工程”, 大力发展以“绿色证书”和“蓝色证书”为载体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用先进的精神文化产品来丰富和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城乡文化娱乐一体化。探索城区文化设施与农村连锁运行、管理、使用的新路子,把社区文化延伸至农村,多渠道、多形式拓展文化的广度、深度。文化宣传部门应当组织城市文化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与村镇结对子,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实现城乡文化联动;推进城乡信息共享进程。目前,城乡信息共享程度低,城乡信息资源分配失衡,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加大了城乡间的差距和对立。因此,必须把信息共享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事业,应得到制度保障。信息共享应首先保证渠道畅通,全时空多渠道传递信息。
3.加快吉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保障措施
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加快实施城乡良性互动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政策上、产业政策上和在体制改革上实现城乡统筹。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应强化和落实以下具体措施:
3.1全力推进体制创新 按照着眼长远、逐步完善、健全机制的原则,以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体制与机制的保障、财政支持和发展动力。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紧紧抓住中央大幅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以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耕地保护、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态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紧紧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尽快形成龙头企业集群、生产基地配套、利益连接紧密、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3.4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努力打破城乡壁垒,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拓展农民进城务工的渠道,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解决农民工进城居住、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问题。
3.5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应突出重点,切实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抓好农民最急需的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力供应、清洁能源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基礎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6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应引导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信用合作。同时,建立健全农村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3.7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的原则,初步构建起最基本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规范化的政府救济制度,使农村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标准,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形成一体化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城乡一体 篇7
关键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思维框架
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三, 但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转变, 尤其是近十年, 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拉动, 而且出口物品附加值低。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出口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 内需严重不足是当前最紧迫的事情。因此, 研究和解决国内经济存在的问题, 是“十二五”时期的中心工作与主题。
一、人口分布失衡
改革开放前30年, 是中国社会由落后的农业加手工业状态向自主的现代工业状态发展期, 加上东西方“冷战”对抗的影响, 中国党和政府和人民都在为解决“吃饱”、“穿暖”等基本生存问题而努力。在人口居住地域上, 通过限制农村人口进城、知识青年下乡等措施, 把全国8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农村, 保证了工业发展和城市人口就业。
改革开放30年, 政府放松了人口流动管制, 城市居住人口大幅上升, 乡村居住人口大幅下降。但城乡之间最后一道大门始终没有打开, 中国社会出现了六种特有现象:一是城市非户籍人口规模巨大。其中, 最典型的是深圳, 1400多万人口中, 户籍人口只有200多万, 1200多万都是非户籍人口。二是人户分离, 带来世界罕有的人口迁徙规模。每逢节假日, 交通运输压力巨大, “春运”成为最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三是常年有2亿以上青壮年劳动者异地谋生, 农村老人成为农业主要劳动力, 农业产业大面积处于维持简单再生产或自给状态。四是农村居民中, 大量家庭的小孩无人照看, 夫妻分居, 导致家庭矛盾严重。同时, 城市中小学人满为患, 乡村中小学生源大幅下降。五是中国的产业工人已达3亿, 其中农民工占2.3亿, 已成为产业工人主体。而工人阶级却处于社会弱势地位, 劳动条件和劳动者的尊严都不乐观。六是社会保障、医疗等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遇到人户分离与人口频繁流动等棘手难题, 制约着社会整体品质的优化和人民的幸福指数的提高。
二、经济分配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2009年经济总量达到 (GDP) 33.5353万亿元人民币, 比上年增长8.7%, 占世界GDP总量的7.8%。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位次已由1978年的第29位跃升到2009年的第1位, 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 由1978年的0.8%上升到2008年的7.9%。但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越拉越大。1978年城乡收入比为2.57∶1, 此后几年连续呈缩小趋势, 1985年达到1.86∶1, 1985年以后城乡收入比的变化总体又呈上升趋势, 2006年城乡收入比扩大为3.28∶1, 绝对收入差距达到8172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为1.5∶1, 超过3∶1的情况比较少见。与此同时, 企业和政府收入占比却在增加。
另外, 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显示, 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 富裕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 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1%的人口包括六类人群:一是腐败官员, 二是黑社会头目, 三是国有垄断大企业高管, 四私营企业主, 五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公司股权所有者;六是走私、贩毒、赌博、组织卖淫等违法团伙主要成员。关键问题是, 这1%的暴富者, 其高比例的私有财产的来源途径、获取手段具有合法性、合理性的占比极低, 即便是合法收入也是不公平的社会政策使然, 更何况大量是非正当性的非法所得。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 极不乐观。
三、经济结构失衡
1978年以前的中国经济, 农业基础薄弱, 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失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通过优先发展轻工业, 扩大高档消费品进口, 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趋于协调, 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因此, 中国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都有了明显改善, 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第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 第二产业的增长构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整体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 各产业内部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 纯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林牧渔业比重上升;在工业内部, 轻重工业结构正逐步由偏重“消费补偿”的轻型结构向“投资导向”的重型结构升级;在第三产业内部, 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传统产业比重下降, 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电信业等迅速发展。
2010年, 全社会农业产值占GDP比重将下降到10%以下, 农业与农村人口失衡严重。
首先,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 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 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 农村人口众多等。其次, 产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最后, 工业内部结构失衡。工业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 有的甚至还在加剧。另外, 要素投入结构也失衡, 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 环境压力加大, 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
四、改革思维框架
第一, 用“幸福主义”取代“GDP崇拜”。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系统, 仅仅以GDP一个数据, 很难反映社会的全貌。GDP只能反映新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额, 与国民个人感受没有直接关系, 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相悖, 与“以民为本”的传统观念不匹配。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最高价值目标就是实现、增进和保障人民的幸福,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社会主义就是幸福主义。
第二, 把居住地选择权完全交给公民自己, 政府只做满足公民生活、劳动需要的服务工作。当幸福主义成为国家整体发展目标和公民人生追求的目标时, 加上政府公共政策向公平与正义方向调整, 京、沪、广、深等特大城市“人口爆炸”和“城市病”等现象将得以缓解, 人口的流向自然会得到抑制。目前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缓解和释放。我们再也不能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去预测未来, 计划经济的本质是生产力极低时期, 社会剩余产品极少的情况下, 集中各类优势资源办大事情的模式。之所以京、沪、广、深等特大城市出现“人口爆炸”现象, 就是因为中国社会各类优势、优质资源基本上大部分集中在这些特大城市。如果把大城市的各类优势、优质资源分散开来, 按点、带、群的模式设计城市布局, 既能凸显城市特色, 又能促进社会的专业化发展, 更不会出现人口“爆炸式集聚”。
第三, 把各级政府财政改革为“公共财政”模式, 把企业为社会提供“私人产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确定为社会发展模式,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第四, 把“信访办”改成“讲理厅”, 国有垄断企业利润一半补充社保, 一半用于农村公共产品生产。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信访部门, 是人民争取合法权益的协调部门, 其效果本身并不好, 若把信访部门改成老百姓讲理的地方, 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建立一个发表个人意见、争取合法权益的平台, 借用“模拟法庭”形式, 把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在基层, 不知要减少多少民怨与民愤。因而化解矛盾比激化、压制矛盾的效果更好。
第五, 国家、城市、政策等在机制上对农业、农民、农村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允许城乡人口自然流动, 鼓励城市资源、投资、金融服务等到乡村创业;农村土地在不改变用途的条件下, 向大农业企业集中, 改小农生产模式为现代大农业生产模式;将几千年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改变成农民与农业企业的雇佣关系, 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手中的资产。对现代大农业生产模式, 实行特殊优惠措施:一是免除一切税收和政府收费;二是全部农业生产与经营剩余, 用于农业工人收入提高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发行“三农”发展彩票, 筹集改善“三农问题”资金;四是对农村捐赠实行免征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
第六, 设立县辖市, 规划新的城市发展区域, 限制老城市地域规模再扩大。目前许多县级市, 也只有县城城区有市的雏形, 其他区域还是农村。如果撤销县级市, 设立县辖市, 从行政体制上就理顺了市建制的级别。工业化必然伴随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过程, 只重视大城市, 中小城市建设力度相对较小, 基本上没有把县城当城市。其实, 中国的一个县, 一百或几十万人口, 几百到几千平方公里的地域, 县城是当地居民人生中第一个城市。几千年形成的生活习惯、食品、建筑样式等, 就是中国特色。人口的高密度居住方式, 带来非常高的建设成本, 社会风险也高, 宜居程度却不高, 而小城市具有宜居城市生活的基础条件。因此, 在城市化过程中, 必须大力发展县辖市。同时, 要制约目前大城市无限制的城市扩张, 把大城市与周边地区和相邻城市的发展进行整体思考, 改变目前单一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大区域视野下, 建设城市群、城市带、城市组团。另外, 尤其要制约水资源溃乏地区的城市无限制扩张。
第七, 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必须大幅度提高。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不能指望国际贸易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 必须立足主要食物自给基础上, 以国际贸易为补充。而中国农业生产为什么仍然是小农模式, 其根本原因是农产品价格过低, 不具备发展基础。把稻谷与蔬菜、肉食品生产进行比较:一是从种植面积看, 稻谷需要的种植面积大, 且要成片, 还需要有水源保障;而蔬菜之类, 需要的土地面积小, 不需要专门的水源。二是从自然条件看, 稻谷需要大量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光照, 现代人工不能创造这样的气候环境;而蔬菜之类, 却没有这样苛刻的要求, 而且能人工创造小气候 (大棚) ;肉品、植物油等其他菜品、菜料, 也没有自然条件的苛刻要求。三是从生长周期与风险来看, 稻谷的生长周期最长, 遇到的气候、病虫害风险也比较大;而蔬菜与肉类、植物油等其他菜品的生长周期相对要短、风险相对要小。四是从工人成本看, 种植稻谷需要的人工成本与蔬菜不相上下, 但种植稻谷没有畜力或机械动力却不行, 而蔬菜没有这个要求。五是从技术与肥料看, 蔬菜相对要求高一点, 但没有稻谷种植工序那么繁复。
建议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上涨到目前的价格三倍以上, 即稻谷每百斤240-280元, 玉米、小麦等粮食同时上涨, 才能拉平其与其他农产品的价格水平。
第八,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不是物质, 而是创新意识, 提高国家创造力才能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近代经济发展史上的三个大国, 都是创造力较强的国家, 国力的强大, 是创造出来的, 他们是英国、美国和日本。英国, 发明了蒸汽机, 并把它用于工业生产、航海与陆运, 奠定了英国在工业机器大生产时代的主导地位。美国, 发明了发电机, 引领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技术的应用, 极大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美国率先进入电气时代;接着, 又创造了“核能利用”技术, 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洁而稳定的电源;再接着, 又创造了航天和空间技术, 为气象、通讯、导航等多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后来, 又发明了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等数字科学与技术, 使互联网迅速得到普及, 使人类社会步入文化传播新的历史阶段。日本, 虽然没有标志性的创造科学与技术, 但教育的发展为日本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1947年, 日本制定了《教育基本法》,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1975年, 日本颁布《私立学校法》, 如今私立学校在日本已占据半壁江山。
因此, 中国可持续发展, 最终必须依靠创造力的提高。提高国家创造力, 一是要科学识别创新人才, 二是要有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 三是要有鼓励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 四是有容纳创新人才的环境, 五是给创新人才创新的基本条件等。否则, 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社会可持续发展也会落空。
参考文献
[1]阮晓光:深圳人口密度全球第五[N].广州日报 (综合财经版) , 2010-01-15.
[2]夏业良:中国财富集中度超过美国[J].商周刊, 2010 (6) .
[3]王羚: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N].第一财经日报, 2009-11-16.
城乡一体 篇8
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认为,不能把内涵丰富的“城乡一体化”片面理解成视觉效果上的“城乡一样化”。经过长期农村调研发现,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仅仅是盖几栋楼、修几条马路,配套医疗、教育、养老等却没有跟上,这样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形似而神不似,农民满意度不高。各地要从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布局规划、政策配套等方面对症下药。在规划上不能有偏差。如果规划只顾眼前、忽视长远,急功近利,后续工作将会被动,甚至反复,造成浪费。规划应该是由政府牵头、各部门参与、尊重民意的全方位规划。
城乡一体 篇9
1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和现状
鸡西市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是国家重要的主焦煤生产基地之一。市区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总人口85.5万人 (其中城市人口71.6万人, 农村人口13.9万人) , 下辖六个行政区。2013年,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71亿元,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3亿元, 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2.7亿元, 比上年增长23.26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建设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和所有的城市基本一样。就鸡西市的城乡建设发展过程看, 大致可以分成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应该追溯到清末明初。这个阶段可以称作“自然发展阶段”。当时, 鸡西由密山县管辖。鸡西位于中俄边境地区, 开发比较晚, 但由于受边境形势紧张, 以及列强工业文明的影响, 垦荒和兴利实边发展很快。在一些工矿企业、农垦企业聚集区和交通要道上, 崛起了一批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工农混居、城乡结合的小城镇, 例如梨树镇、平阳镇和密山等小城镇。这是一种纯自然经济形态的城乡一体化, 但并不完全是自觉的, 而是基本顺乎自然形成的。
第二个阶段, 是解放以后至八十年代末期。这个阶段, 政府主导、政策引导, 体现的较为充分。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 随着鸡西煤炭开发规模的扩大、能力的提升, 以及煤矿企业群体的崛起, 鸡西煤炭工业生产基地的作用日益突出。一个以鸡冠区为中心、以各个大型煤矿为依托的煤炭城镇群落逐渐形成, 鸡西也因此被国家批准, 由一个小县城变成了省辖市, 以后又下辖了鸡东、密山、虎林三个市县, 成为黑龙江东南部的中心城市, 对域内和周边市县的农村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第三个阶段, 就是八十年代到现在。随着党中央、国务院,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对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重视, 一整套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逐步出台,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尤其在鸡西市区, 城乡一体化的格局进一步优化完善, 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 在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农民工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了质的突破。在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伟大实践中, 也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和探索, 特别在实现煤炭城市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 鸡西市的城乡一体化经过了从必然到自由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尤其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之后, 城乡一体化建设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 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城镇化率比较高。到2013年末, 市区城镇化率达到了83.7%, 比全市 (包括鸡、密、虎) 城镇化率高出19.8个百分点;比全省2013年末城镇化率高出26.9个百分点;比全国城镇化率高出31.1个百分点;比北京市城镇化率高出0.1个百分点。
二是三次产业结构逐渐向协调均衡的方向发展。2013年末, 鸡西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是29.2:38.5:32.3, 比2007年末的26.5:43.5:30, 有了较大的调整和优化。第一、三产业分别提高了2.7、2.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下降了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仅比第二产业比重低5.2个百分点, 这既与国家消费拉动战略相符合, 又与鸡西城镇化率比较高相一致。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农民的平均收入逐步上升。2013年末, 人均收入14841元, 其中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7元,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85元, 两者之差比2009年末减少165元, 降低0.03%。
四是公共服务的能力有所提升, 农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均等化好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基本上和城市居民共享了公共服务的好处, 在社保、医保、教育等诸多方面, 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了一份应得的待遇。广大乡村也在“财政惠农”政策的支持下, 在乡道、广播电视、茅草房改造, 以及基础设施、能源建设上得到了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 生活质量和发展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五是户籍制度改革使“农转非”成为现实和可能。城中村和城郊村的农户在住进城市楼房的同时, 也将沿袭几代人的农村户口改为城市户口。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 那些长期进城打工的农民进城落户, 也都将成为可能。
2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机制和特点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引导及规划指导下, 经过艰苦的探索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阶段。认真回顾、科学总结, 其形成机制和特点大致可以做以下归纳。
2.1 形成机制
产业聚群发展机制。鸡西市区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鸡西矿务局一直是国营煤炭企业的综合管理机构。企业化改造之后, 是省属龙煤集团的重要子公司之一, 旗下曾有过十二个大型国营煤矿, 如果再加上与其配套的煤机厂、煤矿机械厂、建材厂、电厂和地方煤矿, 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煤炭企业集群, 这些企业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就业。围绕这些企业, 也形成了一些城乡混居的工矿小城镇群, 提供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这种机制, 也是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首要条件、得天独厚的优势, 煤矿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机制。从“一五”开始, 国家就在恒山煤矿安排了恒山立井的建设工程, 这是国家五十六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之后又相继建设了二道河子、张新、杏花等多个大型煤矿, 特别是杏花煤矿, 曾被煤炭部列为现代型矿井建设的典范。在后勤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矿区绿化, 以及工农关系处理等方面, 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从而也带动了周边的农村发展, 共同致富。这种新型的工农关系、区矿关系, 包括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就业的作用, 充分地体现了煤矿城镇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在促进城乡一体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态补偿和支持替代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根据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 以及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替代产业发展的艰巨性, 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和出台了煤炭城市生态补偿和产业转型的支持政策。针对采煤塌陷、煤矸石污染以及对水系破坏等方面带来的问题, 国家专门出台了土地复垦、塌陷治理、危房改造, 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配套政策, 从而使煤炭城市得到了休养生息和产业重塑的资金扶持, 对煤炭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使一些资源枯竭小城镇获得了异地搬迁和就地改造的机会, 一些工矿型小城镇进行了再建。作为老煤炭城市的鸡西, 受益匪浅。
政府调控和规划引导机制。近年来, 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加大政府调控和政策支持的力度, 相继推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对煤炭城市转型升级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城市的长期发展, 都提出了针对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对策、措施办法, 既全面、又具体, 非常管用。目前正在进行的独立工矿区改造调查, 以及推出的配套政策, 不仅支持了矿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改造, 也支持了曾经为煤炭发展做出贡献又深受其害的矿中村、周边村的治理改造。为鸡西煤矿城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活力, 增加了动力。
利用平台和抢抓机遇的创新机制。鸡西市委市政府创造性的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发展机遇, 紧紧抓住国务院化解金融危机、支持基础设施改造的4万亿支持政策, 以及穆棱河污染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等政策, 加大了城乡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力度。重新规划制定了市区两级城镇所在地的规划, 大手笔地推出了城市三年改造、五年见效等城市改造的大会战。使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人居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观。创新为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谋划了新思路、探索了新途径、落实了新举措, 使城乡居民过上了有质量、有尊严的新生活。
2.2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特点
自然经济形态的特点。由于鸡西市区属于资源开发型城市, 是在农业开发的基础上进行的煤炭开发。矿工的来源是农民, 即便是招工来的移民, 也都属于离土离乡的农民。煤矿的生产生活服务包括蔬菜供应、后勤服务、商服等, 也都以农村为依托, 互为依存、不可分割, 具有某些自然经济的属性。即使是煤炭城市发展了, 也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补充、农副产品的供给。反之, 煤矿也对周边的农村提供了饮用水、照明和生产用电公共服务等支持。这种天然的互为依存关系是与生俱来的, 也是不可或缺的。
以煤炭经济为主导的特点。缘煤而生、因煤而建, 既是煤炭城市的生成机制, 也是煤炭专业性城市城乡一体化的特点。随着煤炭开发规模的扩大, 为煤炭生产、生活服务的企业也就应运而生, 带动了矿中村和周边农村各业的发展。有些具备条件的农村, 还办起了小煤矿, 并因此而致富。一些独立工矿区资源枯竭闭矿之后, 也使周边农村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煤炭市场滑坡、煤炭企业不景气的时候, 为之配套的生产、生活类的服务企业也因之而萧条, 甚至倒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息息相关的共同体, 早已形成了煤兴农兴、煤衰具衰的依存关系。在完成煤城经济转型升级之前, 这种现象也难以杜绝。
发展阶段性的特点。鸡西市区属于典型的煤炭开发型的专业城市, 其发展的过程难以摆脱资源的赋存状况、开采能力, 以及煤炭开发周期的制约和影响。因此, 在不同的开发阶段, 煤炭城市也要体现出其周期变化的特点。特别是步入衰落期的阶段, 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可能更大, 逆周期、反弹琵琶则成了必然的选择。目前, 已有80%的独立工矿区进入了整体搬迁改造阶段, 规划、改造与重建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问题非常突出, 矛盾也相对集中。
政策导向与典型模式引导的特点。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 还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 政策和制度都是影响煤炭城市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计划经济时期, 鸡西煤炭开采业被列入政策亏损性行业, 国家给予鸡西煤炭产业诸多的优惠政策支持, 鸡西的城乡一体化也得益于政策的支持, 获得了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之后, 鸡西的煤炭行业实行政策性断奶和企业改组改造。鸡西市政府除接管了企业办社会职能, 还背上了企业乃至社会历史欠账的包袱, 城市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帮助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在艰难的探索中奋力前行。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谋求政企合作共同发展, 城乡协作同步发展, 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旋律。
3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与问题
3.1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地域性与专业性城市的特点
其做法极具个性, 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种做法:一是企业集群、产业拉动。在煤炭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 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煤炭精深加工业, 走产业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拉动为企业配套的生产、生活服务业集群发展, 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提高农村生产力, 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在煤炭城镇转型升级的基础上, 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 培养龙头企业, 促进产加销一条龙,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动农业现代化、集群化。夯实了城乡一体化的坚实经济基础, 全市涌现了一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先进典型, 积淀了丰富的经验。
二是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在实施穆棱河综合治理改造工程中, 除将城中村、周边村改造纳入治理改造方案, 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外, 还将地域与穆棱河文化资源开发与小流域治理结合起来, 统一规划, 加强文化景观和休闲文化广场建设, 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在梨树碱厂村还推广了厕浴一体化新技术, 促进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使农村环境卫生与村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本质性变化, 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有尊严、有质量的文化物质生活。观念更新, 体制、机制与文化技术创新, 为城乡一体化增添了活力, 产生了内生动力。
三是招商引资、项目联动。在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的过程中, 乡村也以土地、矿产、林业与劳动力等资源优势, 设计与推出了一些独具优势的招商引资项目, 吸纳资金、人才、技术与管理等稀缺资源, 招标战略投资者采取股份合作、共同开发等形式, 构筑联动之势, 促进城乡一体化。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团山子村, 与许多城中村、城郊村一样, 以土地、水质、环境、林木等资源为依托, 不仅吸引了生态水稻、有机肥生产的战略投资者, 也吸引了集经营管理能力与高新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投资了贵妃鸡、香猪、灰天鹅等特色养殖项目, 形成生态绿色市场优势, 带动了全村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促进了城乡一体化, 实现了先富带后富、共同致富。
四是狠抓落实、政策推动。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等政策规定, 对促进煤城转型升级以及城乡一体化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政策激励效应。全市各级党委与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 摸索切入点, 谋划着力点, 打造支撑点, 抓住结合点, 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在积极争取中央与省财政支持的同时, 还设计与推出了普惠民生、倾斜支持、鼎力扶持“三农”的优惠政策, 进行卓有成效的煤矿土地复垦、采煤塌陷、煤矸石综合利用、棚户区和独立工矿区改造等大量而艰苦的调查研究、政策论证、项目设计、对上争取、启动落实等工作, 放大政策效应, 也使曾经为煤矿工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多年来同风雨和共患难的“三农”受益匪浅, 从而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
五是创业就业、要素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创业就业, 各级党委、政府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搭建了融资、培训等各种平台, 还从子女入学、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给予了支持与扶持。在淘得第一桶金、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后, 诸多的农民又杀回农村, 办起了民营企业, 进行专业和规模经营。红星乡的沙发村、永红村的狗肉一条街、滴道河乡“三金”村的运输专业村等等, 就是由这样一批返乡农民工兴办的。他们成了市场经济的宠儿, 集技术、资金、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于一身, 活跃了城乡市场, 以人的城镇化、现代化带动了城乡一体化。
六是与时俱进、城乡互动。随着时间的推移, 煤城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 城乡关系出现了诸多的新变化, 已不再仅仅是以工支农、以城带乡的单边关系, 城乡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紧密互动的双边互动共赢的可喜局面已经出现。各级党委与政府因势利导, 各类经济主体、实体积极参与, 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形成了以资源为纽带、以产加销一条龙为主要形式、以股份合作为资本运作模式, 以生产要素流动与重组将城乡紧密连结在一起, 把城乡、工农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 将城乡一体化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在某些发展好的城中村村民的收入水平已与市民相差无几, 医保、社保、老年人补贴等已达到了市民的平均水平, 文化体育活动与市民一样活跃、丰富。
3.2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规划滞后。新型城镇化缺少顶层设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缺少全面、系统设计。城乡一体化建设, 也缺少整体谋划与全面安排。市区中心城市规划不能几十年一贯制, 市、区两级城镇规划缺乏统筹考虑、专家论证与人大立法程序, 缺乏连续性、系统性与资源型城市的专业性。边规划、边建设, 甚至先建设后规划的现象依然存在。新区与园区建设不履行程序的情况也偶有发生。某些小区建了拆、拆了建的问题, 还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
二是包袱沉重。鸡西煤炭开发是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同步进行的。计划经济时期正是煤炭开发与国营煤矿发展的鼎盛时期, 但在“先生产、后生活”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影响、误导下, “干打垒”欠下了大量的基础设施与民生的欠账。破产重组后, 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 补齐公共服务“短腿”、偿还民生欠账的重任全部移交给地方。仅仅“饱吃饭”的地方财政难以承受这些沉重的历史包袱。独立工矿区内的“矿中村”、“周边村”深受采煤“后遗症”的影响, 生存发展也陷入了困难境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工农关系、城乡联系、城乡互补的依存关系也难以维持与发展。
三是后劲乏力。风雨飘摇中的煤炭产业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显现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 后续与替代产业还处于成长期, 需要扶持、“供氧补血”。煤炭产业链短, 高端产品少, 投入产出效率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对地方经济以及服务生产、生活企业群拉动能力逐渐弱化。2013年全市煤炭税收完成140573万元, 占全部地方税收总额的29.13%, 别比上年下降39.46%。其他产业的税收都难以达到支柱产业的贡献水平。全市行业税收完成232753万元, 工业税收完成224886万元, 分别比上年下降18.64%、31.84%。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经济是城乡一体化的纽带, 似此状态, 实在堪忧。
四是体制不顺。从大的方面看, 鸡西市、区、镇 (乡) 的规划设计管理归城乡建设局与规划局管, 村屯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归农委、农业局管理。这种按城乡二元结构划分的管理体制, 势必仍按二元结构的运作惯式进行, 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效果看, 规划设计、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 正式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规划设计部门的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城市规划设计比重大、乡镇村屯规划设计人才少;在设计内容与目标选择上, 就城市规划城市, 静点式的规划多, 而从长远发展, 城乡关系、动态发展式的规划较少。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与立法程序上, 对城市发展战略、人文历史等调查等研究少, 关门设计与体制内的论证多, 调整、修改城市规划经过人大立法批准的则少之又少。理顺体制乃是当务之急。
五是动力不足。动力来自创新驱动, 而思想创新尤为重要。煤炭城市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应以思想与理论创新为先导, 在煤炭主导产业进入稳定期以后尤其应该这样。局部区、独立工矿区进入衰竭是不可避免的, 在鸡西矿区的十二大煤矿中已有8个矿破产, 约占80%, 这些煤矿企业支撑的工矿型小城镇也因之衰落。如何使这么大比例的小城镇中兴与工农、城乡关系重塑?需要进行理论探索、理念文化创新, 特别是要在对上争取财政支持上取得新突破、在转型升级重塑造血功能上取得突破, 更需要改革创新胆识与自信。与省内的七台河、双鸭山等城市比较, 差距还很大, 我们应在探索中积淀, 在改革中创新, 以敢于担当面对现实的精神, 加大独立工矿区改造的力度, 修补完善煤炭城市临近衰竭期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关系将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4 对煤城城乡一体化模式创新和路径选择的对策建议
软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转化应用, 直接转化为决策则是其价值的最大化。鸡西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具有百年发展和建设的历史, 在煤炭城市中, 具有典型性和可借鉴的作用。根据鸡西城市性质、城乡一体化的形成机制、发展规律和特点、经验、做法与存在的问题, 仅对煤炭城市城乡一体化模式创新和路径选择提出如下的对策建议:
第一, 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妥善处理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深刻地揭示了城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特点, 从本质上反映了城乡的辩证关系, 提出了新形势下城乡一体化的任务和要求, 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研究探索类似鸡西市这样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模式、实施路径等, 更具有特殊的导向作用。
在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与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过程中, 有些人总觉得三者关系有“理还乱”的感觉, 在实施与操作中也有“撞车”、“重复”、“交叉”等难以“掰开镊子”的感觉, 因此, 有必要在深入理解内涵的基础上, 准确地对三者关系进行科学定位。根据城乡一体化涵盖城乡的广泛性、城乡经济联系的本质性, 和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紧密联系性, 以及对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与人的城镇化目标模式的一致性等丰富的内涵, 恰如其分地处理好三者之间的统筹分合关系, 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下, 实施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 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的城镇化而共同创新开拓, 一起致富。
第二, 精心谋划, 切实抓好城乡一体化顶层设计。
鸡西市区是个煤炭开发的资源型城市, 是有特殊的生成机制、发展规律以及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煤炭开发与城市建设发展间的关系, 从而也影响了城乡、工农与人的城镇化质量。如何从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城乡一体化水平出发, 构思设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模式、思路对策, 对实施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 将产生深远影响与重要作用。
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 克服煤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提升城市自我发展能力与辐射力, 增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就业能力, 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应该是已进入局部工矿区衰竭闭矿阶段的鸡西煤城中兴的目标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 在此基础上, 要精心谋划、科学论证, 细化市、区、镇 (乡) 三个层次的新型城镇化方案, 把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紧密的结合起来, 以新兴产业、后续与替代产业重塑财源结构, 修补与完善城乡关系, 支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构思设计鸡西城乡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方案, 要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鸡西煤城实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 采取档案资料与实际对照的办法, 切实做好正在进行的独立工矿区“四供一业”等情况调查, 并将矿中村、周边村受到的影响以及采煤地质灾害的破坏, 加以统筹考虑, 同步予以解决、修补、完善、强化具有工矿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提升顶层设计的紧密性、专业性、阶段性与可操作性。
要坚持依法办事, 尊重群众的意愿, 认真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从调查研究开始, 就要广开言路、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广泛征求基层群众与专家学者的意见, 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草案;采取几下几上的办法讨论修订, 经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后报人大常委会讨论批准执行。不能用市委常委会代替人大常委会, 不能随意改变设计方案, 要以法律的严肃性、论证的严密性、执行的连续性, 切实提升顶层设计方案的水平, 保证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第三, 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优化城乡一体化的资源配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都明确地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也要坚持贯彻落实这一原则。从实际出发, 切实克服政府包办包揽一切的做法, 以及“拉郎配”、“一大二公”的传统惯势, 放手让市场去进行优势资源整合、要素组合, 实现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公司化, 促进产业集群化、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独立工矿区及矿中村、周边村的大量复垦地、坡地、荒地与富余劳动力资源, 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等, 对战略投资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与诱惑力, 城乡间的要素资源流动形成了新的优势, 发展了第一生产力, 也促进了民营经济、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循环经济。滴道区的团山子村、“三金村”等就提供了鲜活的经验。我们应因势利导, 加大总结、推广的力度, 坚持“扶上马、送一程”, 扶植发展, 把农村的生产力提升到创新发展集群化、产业化、生态化的水平。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发现、培养既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又具有强烈市场开拓意识的人才, 特别是那些已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在某些产业领域里崭露头角的领军人物, 给予必要的支持, 使其企业迅速成长壮大起来, 起到“拨亮一盏灯, 照亮一大片”的作用。以协会、合作社、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加以推广、扩张, 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城乡间的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匹配与组合, 推动独立工矿区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四, 创新体制机制, 努力改变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环境。
体制机制障碍, 是影响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从鸡西的实际情况看,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问题导向性的改革创新。
创新有利于创业就业的体制机制, 改善发展环境。创业就业需要资金、技术以及政策倾向支持。提供资金支持, 应加大金融体制机制以及金融投资改革力度, 发展多元化金融主体, 降低门槛, 支持民营金融构成长, 加强诚信制度建设, 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使各类创业主体得到资金支持, 形成群体化、产业化发展态势。积极扶持科技创新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 搭建金融投资平台, 提供一站式服务, 以少投入、低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 改善与优化所有制和产业结构、财源结构, 提升持续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以及支撑新型城镇化、新农村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能力。
提供科技与创新人才的支持, 除支持科技创新人才流动、双向流动之外, 还要加大创业就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 提高他们科技创新与适应市场变化能力。除人力资源机构之外, 科技主管部门要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 合力支持人才流动,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落实各项政策支持创业就业, 让他们充分享受均等的机会、平等的条件。包括权利维护、资金扶持、政策支持等等。以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 带动资金、劳动力、土地流动与闲置资产盘活, 为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注入活力。
创新体制机制, 重点应该放在政策落实与创新上。从实际出发完善有利于创业就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打造倾斜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从鸡西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出发, 调整与优化财税、金融、工商以及相关的政策, 使科技创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及符合地域产业发展方向的创业群体自我发展与完善, 培育支持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群体。
第五, 从实际出发, 切实抓好转型升级与大项目建设。
转型升级与大项目建设, 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车轮, 也是优化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平台, 以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助力器、加速器。现阶段, 鸡西市如何从实际出发, 搞好转型升级与大项目建设?应该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提升。
在转型升级上延伸产业链, 开发高端产品的同时, 发展新兴产业、接续产业, 改善与优化产业结构。在认真贯彻落实《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学好用好与落实黑龙江沿边旅游经济带与农业综合发展实验区两大战略, 以及石墨等珍稀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路对策, 加速发展文化旅游、绿色农业、生态经济以及石墨产业化开发等优势产业, 培育主导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招商引资、实施大项目拉动战略中, 要根据省市政府产业发展规划, 认真论证、科学选择符合产业发展目录的优势大项目、好项目。加大倾斜支持、重点扶持力度, 以科技园、产业园为依托, 推动企业集群化发展、生产与生活项目配套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采取一区一策, 一个独立工矿区小城镇一个规划的办法, 把产业项目选准, 企业集群做大、做好、做强, 拉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像大通沟矿区那样, 即使整体搬迁, 也要对发展目标进行定位、对主导产业及城镇功能、性质予以定性, 对可持续发展思路、路径选择等科学定向, 以利于统一思想、统筹安排、科学布局、同心协力、缩小差距、共同发展。
第六, 学好用活政策, 积极争取中央及省财政资金扶持。
鸡西市的资源型城市性质, 沿边的区位特点, 以及粮食主产区的优势、石墨质量与开发的雄厚基础等, 占尽了天时地利。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俄沿边旅游经济带、粮食安全战略, 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农业综合改革实验区、革命老根据地等战略规划、政策规定重点覆盖与支持的城市, 也是政策资源极其富集的地域。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文件精神, 加大信息收集与筛选、整理、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力度, 找准结合点、着力点, 争取国家支持, 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对于将进入衰减期特别是已进入衰竭期的独立工矿区的城镇中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对于争取生态补偿与产业转移的补偿支持具有重要的操作价值。从生态补偿方面看, 采煤塌陷治理、耕地复垦、水污染治理、危房改造、煤矸石综合利用、植被恢复、泥石流防范等, 包括独立工矿区改造, 都属于这一支持范围。关键是要把工作做细, 把前期的准备工作、治理改造预案做细、做好;把对策方案论证做得科学客观、切实可行;把争取工作的程序、渠道弄清, 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对争取支持的工作要像做项目那样, 要建立相关的信息库、项目库。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储存起来;具备条件的要力争达到, 坚决拿到手。有些项目也可以采取招标式的办法, 从收集资料到立项取得支持, 承包给一些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有的还可以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 采取合作方式, 争取上级支持, 社会投资的办法, 实施生态性的治理改造。大通沟异地搬迁, 有关方面就设计了一个利用搬迁地招商建立生态区、别墅区的方案, 具有可行性、操作性。这样既可解决治理资金并瓶颈制约的难题, 又可以采取财政资金支持与社会投融资相结合的办法, 推进环境治理和资源枯竭的独立工矿区的中兴。
产业转移与新兴产业培育, 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鸡西的新兴产业培育, 石墨产业化已纳入了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这是个重大利好消息, 如何用好这项政策, 主要在于资源的有序开采与产业链的延伸。当前应根据资源管理与粗放式开发的现状, 以有关的政策法规为依据, 借鉴国内外对石墨这种稀缺的战略资源管理的经验, 强化管理, 坚决刹住乱采乱掘、掠夺式开采、无序开采之风;将其纳入规范化、产业化、精细化、高端化的轨道, 按照建设石墨之都的目标扎实推进、努力培养支柱产业、新兴财源, 壮大地方财力, 提升支撑可持续发展与承载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能力。
整合政策资源优势, 综合运用粮食安全战略、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穆棱河污染治理、中俄沿边旅游经济带等各项战略规划与政策, 充分利用龙江东南部中心城市的区位条件, 谋划对上争取支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 以及现代服务业, 打造新兴产业公共群体的倾斜政策, 提升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 培育持续产业成长能力, 实现主导产业多元化, 经济结构合理化, 促进城乡一体化。
第七,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切实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的领导。
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特殊阶段, 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格外重要。作为中观经济层次的地市级政府, 尤其应该从地域经济的现状出发, 用好“看得见的手”,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规划指导、借鉴督导的主要作用, 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要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把手工程, 牢牢地抓在手上, 统筹城乡, 切实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领导分工与部门分割的格局, 成立以一把手挂帅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 日常办事机构设立在城乡建设局, 吸收有关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部门参加。从城乡统一规划抓起, 到经济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市民化全过程地抓实。当前, 要重点抓好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规划, 用规划统一思想、计划与政策, 处理好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城乡、工农、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 整合优势资源, 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创造性, 合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
对上争取政策支持专项资金, 要加大前期研究、论证与争取工作的力度。按照政策执行监管主管部门与分工, 成立由以对口单位为主组成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组, 做到时间、任务、人员“三落实”, 实行体制外评价制, 模拟讨论批准机制与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责任机制, 确保争取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
加强新型城镇化工程领导, 充分发挥其城乡一体化中的主导与带动作用。从实际出发, 细化与完善新型城镇化考核指标体系, 建立健全长效考评机制, 并将其纳入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与奖励机制。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落实到领导核心与团队建设的全过程, 把实施新型城镇化工程取得的绩效, 作为考核选拔创新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 常抓不懈, 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全力以赴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 夯实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基础, 增强实力、壮大财力, 提升辐射与带动能力。采取龙头企业带动、产加销一条龙拉动, 融投资合作、科技投入、人才流动等多种形式, 发展新型的城镇关系。
城乡一体 篇10
关键词:大连市,城乡差异,城乡一体化
一、研究区域概况
大连市位于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是中国的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国5个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之一,也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内第二大城市,中国东北主要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2011年全国两会,大连被国家定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及国家级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核心城市。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十一位,金融竞争力全国第八,东北第一。[1]
二、大连市城乡差异分析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大连市2001~2011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和城乡二元对比系数。
如图所示:2001~2005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比率曲折上升,由1.9:1扩大到2.03:1,略微扩大,此时城乡二元对比系数由16%上升到19%,上升了3个百分点,这说明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差别减小,城乡二元性有减弱的趋势。而2005~2010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比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5年的2.03:1缩小到2010年的1.73:1,但在此期间,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变化幅度并不大,且到2009年以后有下降的趋势,又回到了2005年的19%,这说明城乡二元性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比率的减小并没有减弱。2011年,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又上升到20%,说明大连市开始注意调整策略,以缩小城乡差距。由此可推算,大连市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年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却没有呈现出与之同步的减弱趋势,长期下去,二元结构必将会影响到大连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三、大连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衡量指标
目前学者对一个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测量研究还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根据侯刘起、胡宝清等学者[2]对中国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进展的研究,可以得出,目前常见的指标大约68项,其中应用频率最多的是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比率、城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城市化率。城乡二元结构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所以本文也将能反映城乡二元结构强弱的指标,即二元对比系数纳入指标范围。根据随佳佳、王铁岗和张静[3,4,5]等学者对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的研究,本文也采取了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作为衡量指标。
1.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I)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其值越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二元结构越明显。
I=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2. 城市化水平(U)
城市化水平反映城镇发展对区域人口、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3]一般认为: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与城市化率是同步的;当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0%以后,城市文明逐渐加快向农村的渗透和传播;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4]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城乡融合步伐加快;当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后,城市文明的普及率将达到100%,即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6]
U=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3. 二元对比系数(R)
二元对比系数,即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反映城乡二元结构的总体水平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程度,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两部门的差别越小,反之则两部门的差别越大,二元结构越明显。[7]
二元对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G为总产值 (或总收入) ,L为劳动力总数,G1为农业部门产值 (或收入) ,G2为非农业部门产值 (或收入) ,L1为农业部门劳动力数,L2为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数。R为二元对比系数。
4.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E)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59%为贫穷;51%~58%为温饱;41%~50%为小康;31%~40%属于富裕;30%以下为极其富裕。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反映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异,体现了社会一体化的程度,其值越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越小,反之则越大。[5]
E=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二)大连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分析
根据相关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各指标的运行状态分为五个级别,[8,9]具体见表1。选取大连市2001~2011年的相关指标,对大连市城乡一体化的程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见表2。
基于指标的大连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分析,综合以上各年份指标的测算结果,可以判断目前大连市城乡二元结构较明显,处于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后期。具体分析如下:
1.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I):
2003~2005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处于城市化发展缓慢、二元结构状态,其他年份都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2011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为58.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276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421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1.71:1。
2. 城市化水平(U):
2001~2011年大连市城市化水平都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2011年大连市城市化水平为62.48%,年末总人口为58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67.7万人。
3. 二元对比系数(R):
2001~2011年的二元对比系数结果都显示大连市城市化发展缓慢,处于二元结构状态。2011年大连市二元对比系数为20%,生产总值为6150.1亿元,其中农业部门产值为395.7亿元,非农业部门产值为5754.4亿元。从业人员为252.6万人,其中农业部门从业人员为63.5万人,非农业部门从业人员为189.1万人。
4.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E):
近11年间大连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变化很大,其中2001~2002年和2004年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2003年和2008年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2006年出现负值,2005年、2007年、2009~2011年间都处于城乡一体化基本完成阶段。2011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为4.3%,其中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3%。
5. 人均GDP:
2001~2003年大连市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2004~2008年大连市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2009~2011年处于城乡一体化基本完成阶段。
综合判断,大连市城乡二元结构仍较明显,大连市城乡一体化水平处于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中后期。
四、推进大连市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与措施
(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大连市应以工业化为主导,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城市化为支撑,[10]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
(二)合理规划,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目前大连“一个中心,三个集聚区”的主体框架已经确立,[11]今后要立足于大连的经济水平、农村现状和区域特点,制定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的战略规划,推进城市功能的延伸和完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
强化城乡设施的衔接、互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智力支持,要把农村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有机整体,统一布局、协调发展。
(四)城乡统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欠账太多,目前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仍有较大差距,[12]特别是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应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五)保护环境,注重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城乡一体 篇11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拆迁改造;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66-2
0 引言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工作,其实很多地方政府一直在不断推进,只是这个过程相对比较缓慢而已,自从中央政府明确要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断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这也就使得各地方政府对于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工作逐渐提速,工程质量也得到不断改善。但是不可避免的就是,在对于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过程中,确实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不仅是城乡结合部原有住户对于故土的留恋,也有一些具体施工的问题,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都必须得到切实的解决,以便继续开展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工作,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1 城乡结合部拆迁改造的必要性
1.1 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较差
对于城乡结合部来说,不仅是地理位置上比较尴尬,在基础设施的条件上也较为不足,城乡结合部不属于农村自然不会有土地可供耕种,但是严格来说城乡结合部也就是城市的郊区,但是郊区地带一般会比较荒凉,人口也会相对稀少,这也就导致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投资必然较少,条件自然好不了。但是随着城市的房价不断上涨和城市建设汇集了较多的农民工,这些因素都导致很多城乡结合部的居住人口不断攀升,但是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却并未与之配套,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城乡结合部的住户面临着看病难、学生上学难的诸多社会问题。
1.2 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管理混乱
除了存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足,城乡结合部还存在着社会管理混乱的问题。随着大量的人口涌入,城乡结合部就需要增加大量的住房,但是这部分后来增加的住房大部分缺乏合理的规划,乱搭乱建随处可见,这也就加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同时,随着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安也随之恶化,寻衅滋事者层出不穷,但是又由于城乡结合部缺乏足够数量的社会管理力量,很多事件都只能被陈压在卷宗中,不利于维护城乡结合部住户的合法利益。这些问题也成为了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必须要得到清除,以便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进步。
2 目前城乡结合部拆迁改造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结合部原有住户的不理解
对于很多在城乡结合部居住了几十年的好住户而言,城乡结合部就是他们的故土,很多城乡结合部的原有住户不愿意离开这片故土也就对于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很多人不仅不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的工作,甚至于会公然阻碍施工进程,不利于城乡结合部的整体拆迁改造。
2.2 个别地方政府拆迁改造的不合理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在很多地方政府的官员看来就是行政任务,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推进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工作,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他们的办法可能会侵犯城乡结合部原有住户的利益,甚至于在个别地区存在强拆的现象。这些内容都在充分说明很多地方政府在推进城乡结合部拆迁改造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不当之处。例如2015年在某些地区的拆迁建设过程中就出现了拆迁机构雇佣社会人员纵火烧死村民的事件,后来涉事区镇的个别领导被撤职,相关人员也被追究法律责任。
3 城乡结合部拆迁改造工作的措施建议
3.1 城乡结合部的住户应充分理解拆迁改造工作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原有住户而言,虽然故土被拆迁改造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要被迫离开这个地方,而且对于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只是为了对城乡结合部进行统一的规划,更好的建设城乡结合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而已。这确实也需要城乡结合部住户的理解,只有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工作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减小施工难度,更好的建设城乡结合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3.2 地方政府需要改变工作方式,循序渐进
中央政府的果断决策需要各个地方政府的积极执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只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城乡结合部,逐步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中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采用更加切合实际的具体措施,既要得到广大住户的充分理解,又要保证拆迁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循序渐进,积极进取,逐步开展对于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工作。每年国家的扶贫资金都是以亿元为单位,但是不难发现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还是有着很多贫困人口,或许贫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势必涉及到部分地方政府的不作为。
3.3 合理规划建设,实现城乡发展的对接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工作一定要有着切实可行的规划,因为城乡结合部的居住人口较多,其中大部分又是流动人口,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拆迁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切实做好城乡结合部居住人口的安置工作,不仅是永远安置,更要处理好部分人口临时安置的工作。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规划中做出合理的说明,反对突发问题的出现,处理好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工作,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3.4 完善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老旧房屋的拆除以及新住房的建设上,更多的是要建立与城乡结合部未来发展有关基础设施,既要解决好住户的看病医疗问题、交通出行问题,也要处理好学生的受教育问题。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应该在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中得到合理解决。完善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服务城乡结合部的住户,更多的是要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打好基础,实现农村与城市发展的衔接,更好的利用城市的发展优势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
4 结语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工作,必须要充分重视,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是政府建设的重点,也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这会成为做好民生工作,让普通民众感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良好契机,这不仅是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果的肯定,更是我国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措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切实需要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更好的维护社会公平,让全社会都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让发展的成就惠及千家万户。
参 考 文 献
[1] 汪宇明,刘高,施加仓,蔡萌.中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省区分异[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4:137-142.
[2] 刘红梅,张忠杰,王克强.中国城乡一体化影响因素分
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J].中国农村经
济,2012,08:4-15.
[3] 魏书慧.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统计与咨询,2014(03).
[4] 祝艳.国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
[5] 谢宝富.中国城乡结合部地区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初
探——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为例[J].政治学研究,2010
(01).
[6] 孙海,军张沛.2000年以来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区域经济评论,2013(03).
服务“对称”城乡一体化 篇12
城乡一体化, 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 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2009年, 含山供电公司率先实现城乡供电一体化服务, 超过35万的农民用电权利和享受的供电服务与城里人完全划上等号, 再没有地段等差别带来的供电服务水平差别。
2 困局与破局
过去, 含山县农村线损大、偷漏电多、电价偏高, 因变压器容量小、老化电线多、线径细等原因停电多, 普遍电压质量不过关, 许多农户日光灯难以启动, 虽有高价电视机也是有福难享。从1998年起, 安徽省拉开“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序幕, 先后投入83亿元用于农村电网建设。含山县作为安徽省农村电网改造重点县, 历经3年, 农村电网面貌彻底改观。2004年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的第一阶段目标, 2006年7月1日, 安徽省结束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的历史, 实现了城乡用电全面同网同价,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含山县工业园、林头工业园、铜闸工业园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清溪镇、运漕镇等一批棉花、纺织、机械、加工企业如鲜花绽放。含山35kV城南变就是逢新农村建设而生、35kV铜闸变则是伴随城乡一体化而建。这2座变电站, 不仅具有高技术“含金量”, 而且体现了资源节约的优点、环境保护的看点、服务农村工业化的亮点。
在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 含山供电公司管理体制也随上级公司要求在改革, 工作机制上更是有了不同寻常的创新, 在活力迸发中大力推进了城乡供电服务一体化。
3 对接与对称
(1) 人才是成功的基石, 含山供电公司努力把自身打造成海纳百川的学习型组织, 诚信、业绩、团队、创新等意识已成为进步的动力源泉。今天90%的乡镇供电所领头人都具备大专以上学历、80%的以上的农电工具有高中 (中专) 以上文化。身穿黄马甲的供电服务队员们给人的感觉是成熟与平实, 是生龙活虎、敢打敢拼。”
农电工在收费时语气温和、服务周到, 人人争当季度之星、服务标兵。国家电网公司的“四个服务”、“三个十条”、人人讲诚信等企业宗旨、理念、准则、制度已植根于心, 不容头顶“高压线”, 更不容脚踩“红线”。
(2) 管理是奔驰的车轮。按巢湖供电公司《关于统一全市城乡供电营业窗口建设及规范化服务》的要求, 含山供电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通过定期分析和查找差距, 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重点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
含山供电公司10个乡镇供电所加大对供电服务设施的投资建设, 对照“四室一厅”建设标准的要求, 逐条逐项进行落实整改, 在供电服务设施建设上自增压力, 高标准高要求, 只要条件满足, 将部分管理硬件可选项目也按必备项目建设。如收费微机非得采用双屏显示器, 就是要刻意把一面屏幕面向客户。这样小事在更小的细节彰显, 被客户称赞为“服务讲公平、办事求公正、程序能透明、工作求监督”。
(3) 科技是强力的支撑。含山供电公司从巢湖供电公司移植安装了营销缺陷管理系统, 并加强系统的应用和培训, 结合抄表日志管理, 加强营销缺陷的过程管控, 做到缺陷管理有过程, 缺陷处理有结果。
重点落实推行的电费统一复核工作, 对原先的用电MIS的管理权限进行了重新梳理, 理顺了电量数据上传、电量计算、审核和电费发行之间的关系。最终全面实现了全县各供电所及客服中心的电量电费, 由含山供电公司营销部统一核算和统一发行的模式。
为推行城乡统一报修、投诉电话工作, 该公司对原先的95598软件程序进行了更新换版, 新的系统功能齐全运行稳定。取消了乡镇供电所原先的报抢修电话, 统一使用95598服务热线。东关镇一位过去的“老上访”说:“我们镇里多年来还没听说过供电服务投诉现象, 虽然2年前就接到标有电力监管投诉举报电话的宣传单, 但实在找不出挑刺的理由, 更不能无中生有去投诉举报。”
含山县城乡供电服务不仅是“对接”, 更是一种“对称”, 城乡供电服务差别化已基本消失。先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含山县11.2万农村居民用户与城区用户已享受了均等的服务。科技水平发展、信息化贯穿、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等都是一个个支点, 强力支撑了含山城乡一体化中的供电服务平台。
4 展示与展望
瞰望含山县工业与农业、县城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正作为一个整体, 已统筹谋划, 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开始“渐变”一体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坚冰正被打破。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居民待遇上的一致, 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
展望含山供电, 正是在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按照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原则, 含山供电公司把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在扩大经济外部性的同时, 降低农村建设成本, 达到边际效益最大化。在农村电气化中做到高质量建设与自身生活开支“三节约”并重, 在全县通过城乡联网收费降低了人员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 还将通过自动收费机来拓展收费网点、在偏远地点采用移动收费机方便农民群众。含山城乡供电一体化服务正把“统一指挥、统一标准、统一监督、统一考核”的城乡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完善, 通过整合城乡供电服务资源, 实现客户服务响应快速化、作业程序标准化、业务流程规范化, 使城乡客户以同样的价格享受到同样的供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