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的中部路径(精选10篇)
城乡一体化的中部路径 篇1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也是工业化后期城乡之间经济联系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由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改善民生、解决城乡发展难题和促进社会和谐, 因此, 现阶段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各项建设不仅是我国拉动内需、扩大有效投资、优化结构的突破口, 还是增强经济增长动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其重大意义使国家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上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并强调“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 概念界定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 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 互为资源, 互为市场, 互相服务, 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制度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它要求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 统筹谋划, 综合研究, 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市场信息、劳动就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实现一体化, 让城乡居民享受同样的现代文明和福利。
城镇化、农村城市化也是研究城乡发展的两个重要概念, 两者与城乡发展一体化之间互为条件、相互带动。城镇化偏重促进人口、产业等往城镇集聚, 但提高城镇化进程必须有农村的推动力量, 只有农村发展起来才会有剩余人口 (劳动力) 往外转移, 才能使城市的生产、生活资源需求得到保障。农村城市化偏重推进农村的现代化, 其必然需要城市的带动, 需要城市和工业反哺农村和农业。城乡发展一体化偏重推进城乡互动融合, 包含了城镇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共同要求。新阶段, 我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就是要在更高层次上协同推进城镇化、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 实现城乡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2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设计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涉及城乡经济社会的全方位领域, 促进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有一条明确的经过优化的路径, 才能找准发展方向和重点, 保证各项措施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发挥最大的杠杆作用。设计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 应该从城乡发展存在的现实差距出发, 从解决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入手, 围绕加速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 加以提炼。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每一个路径节点, 将成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政策措施着力点。
根据我国国情、区域发展规划和城镇体系布局, 可将城乡发展一体化划分成“中心城市—中小城镇—农村”三个层级。三个层级按照点、线、面展开,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分担不同角色, 但彼此互动联系。以中心城市为点、以中小城镇体系为轴线, 以广大农村地区为面, 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 促进点线面共同发展, 互动融合, 形成一体化的局面。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和功能定位, 每一个层级下面都有各自的发展导向, 但每个层级都需要在科学的城乡发展规划指导下, 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为建设重点, 共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见图1) 。
中心城市:指各直辖市、省辖市的中心城区, 中心城市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实力, 不断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中心城市转型升级步伐, 使之成为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现代产业发展和创新经济的聚集地。增强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和服务功能, 促进城市网络化和智能化, 推进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元化发展。
中小城镇:指各县级城市、重点镇和中心镇, 中小城镇要通过加大建设力度, 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 提高产业支撑力, 带动城市经济文化向周边乡村广泛辐射, 在城乡互动发展中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围绕周边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提升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加强县城、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 完善商贸网点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吸纳农业人口就业和就地城镇化。推进小城镇差别化发展, 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地域文化。
农村:指省内面积最广的各乡和村, 农村地区要通过更大的投入, 大幅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 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条件, 吸纳优质资源、要素往农村流动, 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加强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机衔接, 保持村庄特有的自然生态、乡土风情和景观风貌,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养殖、旅游、生态休闲、工业等产业, 提高农村产业整体收益, 提高产业对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力。加快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等公共服务往农村同质延伸, 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 逐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
除了强化以上三个层级的内部发展, 还要在整体层面加强城市群、都市圈、小城镇、农村之间的互动联系, 打造协调发展的城镇和乡村体系,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未来, 国内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需要将现有城市群打造成以大城市为主体, 以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 空间集约高效利用的都市连绵地区;同时, 推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都市圈发展, 提升都市圈成熟度, 扩大辐射功能, 推进区域同城化, 提升城镇空间密度。区域中心城市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发展重点, 形成经济增长较快的新兴城镇群落轴线。通过城市群、都市圈、小城镇合理布局、区域空间集聚, 形成交通一体、设施共建、资源整合共享的城乡区域形态, 对农村发展发挥多核带动、广泛辐射作用。
3 简要政策建议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科学的制度设计, 来扭转城乡分割和长期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和趋势。因此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要有统筹的观念, 把握住关键, 注重政策的引导性和实效性, 更要有强力的建设资金保障。
3.1 理性审视城乡关系
近年来, 国内推进城乡建设经常凸现出城市吞并农村、优质耕地资源流失, 农民被动迁移的不合理现象, 经济社会发展重城市而轻农村, 使得农村和农民的利益屡受侵犯。农村是一个国家、地区或经济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没有发达农村, 就没有一个发达的社会。因此, 推进城乡发展, 首先需要重新审视城乡发展关系, 转变发展观念。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消灭农村, 而是要求实现城乡互动融合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形成一个网络状的城乡一体化的复合社会系统, 即“自然—空间—人类”系统, 融城乡于自然社会之中, 使村镇能在具备现代化交通及通信设施的前提下, 分别享受到城市的现代文明。城市的多元发展和功能完善, 要在更大程度上将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辐射到乡村。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城乡发展关系, 才能真正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 通过发展带动更多的优质要素向农村流动。
3.2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要取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更大成效, 政府投资应优先安排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难点和重点领域。构建发展一体化的机制是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攻克的难点之一, 需要政府投资发挥关键作用。实体投资的最大作用是改善物质环境, 要通过投资消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障碍, 依靠投资形成各种设施和存量资本, 用以支撑在制度、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在突破城乡发展的现有体制方面, 需要合理安排配套投资, 为户籍制度、征地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住房等关键领域的改革创造条件。发挥政府投资在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 实实在在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覆盖, 提升城乡物质环境的现代化水平。
3.3 推动产业发展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相结合
产业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支撑, 要素是一体化的基础, 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就必须优化城乡产业结构, 促进发展要素在城乡融合中优化配置。如果没有三次产业的互动并进和优化升级, 就没有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推动产业发展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相结合, 各地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中心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现代服务业, 强化各项城市功能;一般城镇可以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增强工业化实力;农村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鼓励发展非农产业, 增强农村的产业基础。同时, 也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目标推进城乡建设, 全面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实现城乡产业发展、产业布局的一体化。
3.4 多渠道强化投入资金保障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需要的投资量巨大, 应从多个渠道增加资金, 保障投资平稳有序进行。首先, 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开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增加城乡建设资金来源。稳步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融资方式多样化, 鼓励和支持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促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 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拓展网点, 扩大农村金融业务, 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业担保、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充实农村发展资金。其次, 各地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紧贴国家政策导向, 积极策划和组织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大、能够带动全局的重大建设项目, 争取利用国家配套支持资金, 投资于城乡发展。再次, 要注重发挥市场与政府两方面力量。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原则和民生财政导向, 有效配置财政资金, 推进城乡发展。尽量减少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 优化私人投资环境和条件, 更大地调动农民投资的积极性, 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发展的“短板”领域。
参考文献
[1]白永秀, 王颂吉.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及其实现路径[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4) .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4]李泉.中国城乡发展的反思——兼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12, (5) .
[5]刘传江, 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城乡一体化的中部路径 篇2
——以亨运物流为案例
【摘要】城乡物流是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顺畅物资流通渠道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湖北省十堰亨运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城乡物流融合发展为案例,分析运营模式和路径。研究发现,亨运物流依托交通大底盘,采取客货、交邮、交商、交农融合等发展模式,以信息平台为纽带,以商品集约采购下乡和绿色生鲜农副产品进城双向运输为支撑,构建了十堰区域城乡物流服务体系。本研究通过亨运物流在城乡物流发展中的路径,分析、诠释大数据时代城乡物流网络重构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城乡二元化结构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乡物流;融合发展;路径分析;亨运物流
一、研究缘起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城乡物流是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顺畅物资流通渠道的重要保障,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是构成供应链、价值链的载体和基础,已成为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加速器”。城乡物流一体化作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城乡一体化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重要工作。湖北省十堰亨运集团物流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运物流”)是十堰区域城乡物流融合发展的先行者,其经验和模式对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侵袭,亨运物流提出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依托东风运量保主业,另一方面开拓城乡物流市场,以十堰市为中心,辐射200公里以内的县域市场,运作模式主要是通过客货联盟。此后,亨运物流不断深化城乡物流内涵。在业务运作上,先后与武汉百事可乐有限公司、武汉市可口可乐有限公司、湖北省邮政快递公司、十堰市寿康永乐公司等达成城际配送及县域业务配送。在城乡物流业务的运作上,走在前列,2015年被省交通运输厅列为农村物流试点企业,其运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在绩效评估上,亨运物流自推行城乡物流一体化后,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内外部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扩大了十堰农村地区物流服务覆盖范围,实现了区域农村物流服务网络与省内外干线物流网络的有效衔接,构建了十堰区域城乡物流配送体系,促进了十堰区域城乡经济的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亨运物流在推进城乡物流过程中没有遇到障碍。相反,我们发现亨运物流在运作中存在动力与阻力博弈的局面。一方面,亨运物流在推进城乡物流上表现出高效与果断的推行力;另一方面,企业的体制、机制、资金、管理、新技术、人才等诸多关键环节都遇到难以突破的障碍。面对这种情况,亨运物流没有退缩,而是见招拆招。同时,研究发现亨运物流的推 进具备诸多的动力因素。这是亨运物流持续推进城乡物流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城乡物流一体化推进的外部及内部障碍;第二,分析亨运物流如何突破瓶颈,持续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第三,分析亨运物流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动力因素。基于对亨运物流在城乡物流发展中的路径分析,诠释大数据时代城乡物流网络重构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城乡二元化结构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二、文献回顾
中国早在200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化解城乡二元化结构差距,时至今日,诸多文献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如:湘西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白晋湘,2008,分析了湖南湘西建设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思路,提出了“乡村超市+城乡配送中心+城市生鲜便利店”的运营模式;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战略路径探讨,王忠伟,2010年,分析了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提出了战略实施路径和战略约束变量;城乡统筹双向物流体系构建—以重庆市为例,秦星红,2011年,分析了重庆市城乡物流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提出重庆可以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中心和以连锁经营方式为框架构建重庆城乡统筹双向物流体系;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和评价,卢美丽,2012,分析了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框架模式 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面向城乡双向流通的江苏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周凌云,2013,分析了江苏城乡物流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二元”形态,设计出面向城乡双向流通的一体化体系架构、建设重点和对策;城乡物流整合模式及其利润分配策略探析,李珊珊,2014,运用AHP方法及加权求和,提出促进城乡物流整合的政策建议。
以上成果分析了我国城乡物流的特点及建设思路,但少有深入具体案例剖析城乡物流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及模式。本研究以亨运物流为案例,分析其城乡物流融合发展的路径、模式,以此展示企业在推动城乡一体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三、外部及内部障碍
(一)外部障碍
十堰市地处鄂西北山区,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位于我国中西结合部,与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十堰市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十堰辖“三区四县一市”及“两个市政府派出机构区”(即: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郧西县、竹溪县、竹山县、房县、丹江口市和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下辖乡镇125个。近年来,随着十堰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十堰城市物流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农村物流却相对发展缓慢,制约了区域城乡物流的发展: 一是农村物流企业的规模小、数量少、素质不高,辐射带动能力弱,资源整合能力有限,普遍存在“散、乱、差”现象。
二是农村物流设施设备缺乏。十堰市特色产品品种多,但与之相配套的仓储设施、专用运输、配送设备、信息平台普遍缺乏,特色产品大部分散存放、露天堆放、大袋装,靠人扛,且信息不畅,造成了农产品损耗较大,因而增加了生产、仓储、流通的成本,降低了生产、流通效率。
三是资源整合,联动发展不足。山区农业市场化程度低,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企业、消费者之间利益相互分割,各自为阵,未形成有机的利益共同体,导致资产利用率及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自我保护和服务能力,难以建立农村物流标准体系及联动发展机制。
四是缺乏物流意识。农村物流是一种新型业态,但山区不少干部群众仍然沿用传统观念去抓农业,重生产、轻流通、重建设、轻管理,关注、思考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人不多。目前,绝大多数农民还是采用直接将农产品售给农贩,或是路边摆摊的方式。只有极少数农民联系超市、酒店等大客户,进行定点定时配送。这样导致农民获利微小,“增产不增收”,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五是地域制约。十堰市所辖区域大部分为山区,山区面广、线长、点多、人员及货物不集中,导致从市延伸至县、县延伸至乡镇、村的物流成本较大,收益慢且少,运营面临困难较多。
(二)内部障碍 湖北省十堰亨运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是亨运集团下属物流专业子公司。始建于1966年,迄今已有49年的发展历程,是一家传统的货运企业。现有员工570余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0人,已取得国家3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资质,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拥有各类营运货车350余台,仓储库房25000㎡,快递集中分拣中心2500㎡,货物分拣平台2800㎡,信息服务场所500㎡,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网点27个。其服务范围主要以服务十堰市汽车制造业、商贸物流、城乡物流等特色产业为基础,以物流信息平台为依托,以货物集散、国内干线运输、快递分拣、仓储、配送、中转、客户服务及信息服务等综合性服务功能为一体。亨运物流在推进十堰区域城乡物流过程中,先后完成了三步走。第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布局网点;第二步,优化运作流程,提高运作的质量和效益;第三步,积累大数据,培育电商骨干,优化产业链。亨运物流虽然走过来了,但每走一步都蕴含着诸多的矛盾和艰辛。
1、大投入与小收益之间的矛盾
亨运物流为加快城乡物流发展,制定了“构筑农产品及日用品城乡流通渠道,让农家店买卖更便利,让农村土特产不愁销”的经营目标。并结合十堰区域农村物流发展及运作实际,以自建或合作形式建设了27个乡镇农村综合物流服务站,开通了十堰城区至竹山县、竹溪县、房县、神龙架、郧阳区、郧西县、丹江口市货运班车专线,覆盖县、乡、镇、村农村物流配送网点67个,投入配送车50台,同时投资600万元资金购置了一套自动 化的快递分拣线,建设了2500㎡快递集中分拣中心及农村物流城乡配送货物集散中心,升级了华昌信息管理系统、5.0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满足十堰区域城乡物流发展的需要。据介绍,亨运物流2012年—2014年在城乡物流项目上的投入已达2000万元。大投入应该带来大回报,但近2年的运作,使亨运物流举步维艰,受成本持续增加、货物流量和流向不匹配及市场需求疲软等诸多因素影响,亨运物流运营收益慢且小,导致经营遭遇发展瓶颈。
2、老观念与新思维之间的矛盾
亨运物流在城乡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老观念与新思维博弈的现象。一方面,十堰区域城乡物流的大投入未能在短期内见效,导致绝大多数员工对该项目产生质疑,不理解和消极怠工;另一方面,具有新思维观念的员工不断的优化运作流程,提高运作的质量和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思维观念,力推公司发展电商交易。一场老观念与新思维的博弈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悄然展开。
3、老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矛盾
亨运物流运作城乡物流初期,技术装备水平较为落后,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及装备应用较少,服务质量和效益普遍较低。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求稳派对新技术不屑一顾,认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存在的问题,故不提倡购置新设备;激进派全力推进公司购置新设备,以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
四、运营模式和动力
亨运物流在发展城乡物流的过程中具备一系列动力因素,虽然运作过程中不断遇到规模、资金、管理、技术等障碍,但亨运物流通过多业态融合,仍将城乡物流持续向前推进。
(一)运营模式
选择农家集散点,开通定时货运线,吸引快递进圈子,研究流通大数据,设计交易新机制,培育网络业务员,引入金融新手段,整合配送大市场,拓展集采大舞台,掘金生鲜大资源,依托交通大底盘,构筑三农大平台。
1、选择农家集散点
城乡物流运作初期,亨运物流公司成立了城乡物流市场调查小组,根据业务拓展原则进行市场调查及农家集散点的选择。下行货源(城市—农村),以国道、省道及县道沿线乡镇为主线,以县城关批发商、经销商为中心,拓展人口密集、货运资源丰富的乡镇。出山返程货源,以沿线乡镇的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基地及农业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药等)为主。县、乡镇合作伙伴寻找:一是有物流运作经验者优先;二是有10~50㎡左右的门店;三是门店老板年龄在20~45岁之间。通过对十堰城区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具有一定规模的酒店、区域农产品销售点,丹江口市、竹山县、竹溪县、房县、郧西县、郧阳区的县、乡镇农家小卖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半年的市场调查,亨运物流收集了大 量的终端客户信息,经亨运物流城乡物流数据中心对信息进行集中汇总和综合分析,最终携手三千余家城区、县、乡镇农家小卖铺,并与其签订合作合同。农家合作伙伴的选择,一方面亨运物流公司为农家点提供门到门运输、配送及代收货款增值服务;另一方面城区、县、乡镇农家集散点为亨运物流公司揽收返程货物及做“最后一公里”配送。交农融合实现了互惠双赢,对于农家小卖铺来说,提高了他们的利润增长点,而对于亨运物流公司来说,拓展了货源,降低了运营成本,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2、开通定时货运线
亨运物流公司以许家棚物流园作为农村物流聚集点,以货运班车作为城乡物流配送的纽带,以城乡物流网点作为支撑点,加快城乡货物快速对流。近年来,亨运物流公司通过自建、租赁、合作等形式在十堰区域各县、乡镇建立了物流服务网点,投入配送车,采取定时、定点、定线、定人、定车的货物配送方式,开通货运班线7条,分别是襄阳—十堰(辐射城区)、十堰—竹山县(辐射城关、双台、溢水、麻家渡、宝丰、得胜、三台)、十堰—竹溪县(辐射城关、水坪、中峰、蒋家堰、县河)、十堰—郧西县(辐射城关、观音、土门、河夹)、十堰—房县(辐射城关、土城、窑怀、化龙、军店)、十堰—郧阳区(辐射城关、柳陂、茶店、青曲)、十堰—丹江口市(辐射六里坪镇、武当山、丁家营镇、三官殿、浪河镇、土关垭镇、习家店镇、蒿坪镇、石 鼓镇、凉水河镇)。每天早上5点发车,以十堰市为中心,以各县、乡镇网点为中转站,“村村通”面包车为“最后一公里”服务车,配送至商户及农户(亨运物流公司已与竹山城乡公交客运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战略合作协议,目前竹山县门到门服务量已达90%)。
农户少量的土特产品外运,由村村通面包车带货至亨运物流在乡镇客运站建的网点上集中通过货运班线车运输至十堰,在十堰城乡物流仓库集中分拣后,再进行市内配送或由公司干线车运输至全国各地,需要整车配送的由服务网点通知亨运物流城乡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开具车辆需求计划告知车辆调度,调度统筹安排车辆装货。亨运物流城乡物流服务体系可覆盖十堰区域27个乡镇,200余个行政村。客货融合构建了十堰区域城乡物流综合配送网。
3、吸引快递进圈子
亨运物流公司借助十堰市许家棚物流园的集散优势,投资新建了占地2500平米的快递集中分拣中心,并组建了专业化分拣及配送队伍,亨运物流通过内引外联,吸纳和引进10余家快递企业进驻园区,快递企业只需进行快件揽收,中间货物分拣、装卸、配送环节由亨运物流运作,交邮融合促进了物流运输及快递产业链的一体化整合,带动了区域内城市配送、商贸物流和农村物流的发展。
4、研究流通大数据 亨运物流以大交通、大物流辐射小节点,以城乡物流数据中心为信息中枢,互联客户端、各县、乡镇节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基地,该数据中心实现了三大功能:一是对十堰区域城乡物流各网点的货源数据、发货数据、到货数据、代收货款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收集、整理和分析;二是对园区及十堰区域各网点作业现场进行监控,实现县乡网点可视化管理;三是对十堰区域农副土特产品进行线上交易。亨运物流城乡数据中心通过对各项流通数据的跟踪,优化了运行环节,确保了公司货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统一与畅通。为后期进行城乡物流大数据分析奠定了基础。
5、设计交易新机制
为明确企业与合作网点的利益分配比例,亨运物流规定所有运至县、乡镇、村网点的货物,网点人员负责配送,亨运物流公司按运价的15%给予网点提比,网点人员揽收返程货物,亨运物流公司按运价的50%给予网点提比。此举极大地提高了网点运作人员的积极性。
6、培育网络业务员
亨运物流城乡物流业务运作初期,亨运物流组织不同岗位人员参加电子商务培训及各项技能培训,通过培训电商骨干人才,为亨运物流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十堰区域农副产品网上交易储备了力量。
7、引入金融新手段 亨运物流与十堰农商行联手开发“亨运物流惠农信用卡”,商户可刷卡支付货款及运费。交商融合解决了商户短期内资金周转不畅的问题,同时也确保了物流运费资金安全。
8、整合配送大市场
在城市—农村下行货源组织上,亨运物流公司与武汉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湖北十堰移动公司、十堰市寿康永乐有限公司、十堰市新合作有限公司、湖北省邮政速递物流十堰分公司、十堰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中通快递十堰公司、武汉市大道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卓尔宝沃勤冷链物流公司、北京市京展望物流有限公司、乡镇小卖部等10余家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合作,为其百事可乐饮料、移动设备及赠品、生活物资、快递、零担货物、农资及百货提供干线运输、仓储、货物分拣、城乡物流配送、商品集约采购、代收货款等服务。
在农村—城市上行货源组织上,亨运物流公司与十堰市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为特色农副产品、鲜活水产品、生鲜蔬菜、零担货物、再生资源回收等货物提供长途冷链运输、仓储、装卸、配送(从田间地头至十堰市内各大院校食堂、医院食堂、酒店、工厂食堂的生鲜蔬菜配送)、代购代销等服务。
亨运物流公司通过整合上、下往返货运资源的运输,形成了城市物流节点或平台、农村节点和网络之间的双向物流通道。以“双向高效、货源丰富、服务便利”,实现了城乡物流一体化配 送体系。
9、拓展集采大舞台
当前,县乡小卖铺的经营特点是铺面小、进货量少、进货频次高、物流成本高、到货时效差,货损风险高。亨运物流公司通过大数据的积累,获得各个小卖铺进货渠道、商品种类、进货频次、进货数量、采购金额等数据。亨运物流针对获得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计划订单,与生产厂家和区域代理商沟通,通过亨运物流的经营团队、网点、数据中心和县乡货运班车,为众多县乡小卖铺提供商品集约化采购、信息、运输和送货上门等供应链服务。亨运物流通过整合县乡小卖铺的零售资源,优化采购模式、物流模式、金融模式,形成一站式采购,多批次配送的集约化发展之路,使生产商、代理商、物流商、县乡小卖铺多方受益。商品集约采购,对于生产商、代理商来讲,根据订单生产,降低了生产风险,生产量安全可控;对于物流商来讲,集约化采购配送,提升了城市—农村车辆的实载率和使用率;对于县乡小卖铺来讲,集约化采购物流,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确保货物安全和运输时效。
10、掘金生鲜大资源
目前,食品安全已经从老百姓的需求提升到国家民生层面,消费者对食物价格变化的敏感度不断下降,对生鲜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消费者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亨运物流通过互联网+农村物流+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基地,以直采专供形式,形成集农产品采购、销售、配送、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生态农产品到餐桌的供应链服务,打造十堰市生态农产品线上、线下运作品牌。亨运物流根据大数据分析以消费订单指导农业生产,直接控制供应端的采购,利用网站平台实现向消费者的销售,最后通过物流配送中心将产品送达消费者。对比传统的农贸市场渠道,生鲜经营模式能实现“众多农户—生鲜电商—众多消费者”的“从产地到餐桌”的直线模式。此举减少了生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确保了生鲜产品的新鲜度,将原生态、无公害、高营养的绿色农产品配送至顾客家中,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
11、依托交通大底盘
亨运物流公司立足十堰,以汽车配件运输为主业,城乡配送为特色,第三方物流集聚和物流资源整合为支撑,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发展为核心,推进农村物流集约运营新常态。亨运物流公司充分利用亨运集团的客运优势(遍及全国20余省市的长途运输及村村通客运站点)及自身的跨省货运班线优势,建立了区域专线联动和物流综合配送网。小件及限时货物,通过亨运集团的客运车辆定时、定点配送至亨运物流建立的县、乡镇农村物流配送点。整车及大件物资,通过亨运物流的货运班车直接送达县级农村物流配送点,同时装载返程货物配送至亨运物流公司仓库。亨运物流城乡配送项目组根据货物流向进行区域配送和跨省运输,确保小件、限时及整车货物的时效性和安 全性。
12、构筑三农大平台
服务“三农”就是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使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亨运物流在推进城乡物流融合发展过程中,与十堰市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开积极的合作,采取龙头企业引导+农户+技术+基地+物流+互联网的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生产、收购、物流、线上线下销售”一体化的利益连接机制。
据统计,亨运物流城乡一体化运作以来,为邮政快递、商贸流通企业、乡镇网点、供销系统专业合作社等合作伙伴节约成本180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5000万元,解决农民就业3800人。亨运物流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一方面促进了十堰区域现代化农业建设;另一方面繁荣了当地农村经济,拉动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富裕指数,有效构筑了服务三农大平台。
(二)发展动力
亨运物流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虽然面临诸多障碍,但仍可以推进,其原因还在于具备一系列持续推进的发展动力。
1、国家政策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2012年6月,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出台了《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2011—2020年)》;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2015 年2月,交通运输部、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 加快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使亨运物流公司看到了希望。
2、地方政府重视是推动发展的引擎
十堰出台了《十堰市物流发展规划(2013—2020)》,着力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市交通运输局迅速贯彻落实,出台《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现代物流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全市交通物流特别是农村物流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十堰市在生态农业发展建设上,重点建设了以茶叶、柑桔、核桃、魔芋、中药材、食用菌、山野菜、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八大特色产业基地。全市特色产业基地万亩以上的乡(镇)达72个,为全市70%。已建成21个国家及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研发制定省级标准13项,建设标准化基地60多万亩。2014年11月,十堰在全国率先启动“一县一品”科技扶贫对接活动,提高十堰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目前,十堰“一县一品”特色基地超过500万亩,产业综合效益达350亿元。
3、十堰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城乡物流发展的基础
十堰是鄂、豫、陕、渝重要的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50多种矿产资源,茶叶、食用菌等资源丰富,药材2700种,潜在价值可达4000亿元。近年来,十堰市经济发展迅速,年产值超过488亿元,湖北邻省每 年进入十堰五县二市的货物约有3300万吨,特产运出约为2400万吨。农产品物流目前是十堰市特色农业服务项目,十堰市农产品物流当前仍为传统的农产品运输物流,将来必将提供增值服务的现代农产品物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农业仍然是十堰市重要的产业,将产生强劲的农产品物流需求,可以预见,将来十堰市农产品物流的市场是十分广阔的。
4、农村物流市场前景是推动城乡物流发展的源动力 当前,农村物流是一个超级大市场,4亿人已经成为网购人群,最大的10亿人群在农村,这10亿中至少具备7亿人口的市场开发价值。再加上,国家对农村物流的支持政策及亨运物流的运作模式,发展城乡物流将前景广阔。
5、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为城乡物流业带来巨大商机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据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末,十堰市常住人口33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4万人,城镇化率达51.6%。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增加,货物流通量势必大幅增加,居民消费和企业生产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将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巨大的商机将有力地推动十堰物流业转型升级。
五、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结论 亨运物流案例展示了在龙头企业引领下,城乡物流一体化对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作用及发展过程的复杂局面。亨运物流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主要是通过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政策支持、试点先行及有效的融合发展模式(客货联动、交邮共建、交商合作、交农携手、同行联手)建立了十堰区域城乡连接通道及物流一体化服务体系。由于城乡物流具有相似的体制和障碍,可以预测亨运物流的发展路径在中国其他地域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白晋湘.湘西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62~65 2.王忠伟,章雪岩,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战略路径探讨.商业时代,2010(17)::25~26 3.秦星红,魏光兴,周靖,城乡统筹双向物流体系构建—以重庆市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3期
4.卢美丽.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和评价.《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2年第四期
5.周凌云.面向城乡双向流通的江苏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第七期
城乡一体化的中部路径 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路径选择;城镇化;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80-2
0 引言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由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过程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何促进城乡走向融合,动力机制是重点。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所必需的动力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理的各种组织制度、经济关系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研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利于我们合理构筑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系统,也有利于我们优化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和加速其进程。
1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构成要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内生动力,其二是外生动力。内部动力因素构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它是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系统内部能够组织、支持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向城市生活水平靠拢的发展愿景,乡村农业发展向工业产业化发展看齐,乡村政府的政策引导,它们能够共同作用而产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拉力。乡村和城市各自产业发展所形成的动力构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主要依赖于市场机制及市场经济的制度平台,政府主导的制度性平台与各种福利政策,以及作为城乡一体化主体而自发的民众的主体性力量等动力因素。外部动力因素是指来自系统外部能够刺激、推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等的进步,各种因素能够相互或共同作用而产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外部推力和支持力。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吸引力、综合服务能力,使城市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增强,对区域内乡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政府行政力量是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对乡村实现计划中的硬性指标偏向等,对乡村的发展同样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而科技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变城乡的空间结构,实现城乡空间结构的融合,而且还可以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根据动力机制理论,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有以下几点特征:
1.1 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是一个具有整体性与有机性的系统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是各个动力因素之间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取决于各动力要素及各种关系组合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因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在整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种动力要素时,要重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力量,使得动力机制的整体作用不再等于部分相互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超越部分作用相加的整体推动力量。同时,由于各个部分因素处在动力机制这个有机体中不可能不对整体造成影响,因此我们也要重视各个部分因素在有机体中的复杂联系。
1.2 城鄉一体化的各动力要素之间的结构制约其作用机制
结构是动力机制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组织形式, 即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它反映的是动力机制系统内部的有机关联性,这种要素的结构决定了要素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其整体功能。城乡一体化的各动力要素之间的结构决定了动力机制在发挥作用时表现出的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等。各个单个因素对系统的作用既不可或缺又非单一决定,这就导致我们必须多方位考虑各个要素的作用,及要素之间的搭配,以达到更有效的结果。
1.3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系统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系统,同样,我国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其动力机制也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系统。由于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涉及到城市和乡村的各方各面,它所独有的广泛性和时空性,不可避免地与外界环境发生信息的交流,动力要素系统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能量,自我更新,并适时调整发展策略,选择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合适路径与模式,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系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是一个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一部分,是敢于和善于在开放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绝不是自我停滞的系统,它将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实现动力机制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2 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径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城乡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差别的日益扩大,“三农问题”矛盾突出且根深蒂固。如今在新形势下,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在过去的对于城乡一体化的道路探索中出现了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2.1 进一步推动大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是每一个国家必须经历的一个自然过程,它代表着一国的工业化程度提高以及民众收入水平的提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城市化的水平越高,相应地城乡一体化的程度会有所提高。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并以城市的辐射效应拉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是一条已经由很多发达国家验证的有效的一体化途径。我国2008年的城市化率达到45.68%,现在正处于走向城市化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城市化率达到50%标志着城市化国家的初步形成)。
从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角度上看,发展大城市的模式是用中心城市的吸引力来促进城乡间的融合,这种模式主张以大城市为核心区域,通过城市的工业化升级扩大,不断从农业中吸收剩余的劳动力,并使这些剩余劳动力进入到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同时城市在扩张的过程,不断地将它的城市要素资源与精神文明向农村输送。伴随着城市边缘与农村的广泛人力资源,生产要素的交流,形成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并且逐渐使城乡之间的联系扩展演化为更为复杂的社会联系,也使城乡成为一个高度关联的社会体。如图1所示:
城市化的最终结果是增加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使得城乡的差距趋于缩小,从而达到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
2.2 发展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化
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在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式,是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载体,也是自下而上的一种城市化方式。我国提出小城镇化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是费孝通教授,他提出了小城镇、乡镇企业与区域中心发展相结合,从而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乡镇企业及小城镇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那么农村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农村城镇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非农转移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实现农村城镇化以及城乡融合,必须要求的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要素向城镇的聚集,并由此而形成结构合理的由各个大小不一的不同等级城镇形成的城镇体系。最后通过不同等级城镇体系的发展带动力,促使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三是城镇反哺农村,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提高农村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不断变革农民的生活方式,实现农民和农村的现代化。通过城镇化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渗入,将乡村带入现代化生活生产的发展新时期。四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高度融合。城镇化既包括城乡经济产业的融合,也包含城乡社会价值观念、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这一点过去农村发展的被动性有这颠覆性的改变,也是农村城镇化的最高阶段。
我国现有的城镇化现状是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水平较城市居民差距连续扩大。根据小城镇化发展模式理论,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民的“去向”的问题,有利于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集聚力量发展乡镇企业,并且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时能将一部分农民转化为居民停留在城镇乃至输入至城市。小城镇由于其独特的区域位置,它可以为吸引城市的资金,吸收农村的劳动力以达到自身的发展,也可以作为城市扩延的缓冲带。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小城镇化方面做的较好,由此带来的城乡一体化速度较快,已经出现城乡融合与一体化的趋势,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典范。
2.3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就是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对现有的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组织等多方面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将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成为一个难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跳出了以往“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树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念。在各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普遍以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为目标,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而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我国曾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然而,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出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我国现有的有利条件是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和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将城市和乡村分割对立进行发展,而是一条城市与农村双极互动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在避免城市化过程出现城市与农村断裂的同时,将现代化要素输送到农村,农村就成为准市民的培育和孵化基地。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对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包括农村社区化,比如住房规划按照城市社区建设标准,村容村貌的整治;农业产业化,深度挖掘农村内部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从而形成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建设,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文教卫事业体系;最后还包括城市精神文明对农村的深入,提升农民素质的同时,发展农村文化遗产,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以上所有对于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都有待时间的检验,也许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但是与此同时,这些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又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值得我们为之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3-44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1.
[4] 贺雪峰.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与政策重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4).
[5] 范东君.探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0,(10).
[6] 温思美,张乐柱.建国60年农村经济发展轨迹及愿景[J].改革,2009,(8).
城乡一体化的中部路径 篇4
一、城乡关系:从分割走向一体化
从人类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以及城乡关系演变逻辑看, 城乡从分割走向一体化是总体趋势。亚当·斯密揭示了城乡关系的初始状态和城乡互动发展的机理。斯密对城乡关系的分析被称为城乡关系的“自然顺序”, 也称为“斯密顺序”, 即“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 每个处于发展中社会的大部分资本的投入顺序, 首先是农业, 其次是工业, 最后是国外贸易。我相信, 在所有拥有领土的社会, 投资总是在某种程度上遵循这种极自然的顺序。总是先开垦了一些土地才能建立很多城镇;正是城镇里那些粗糙的制造业的持续经营, 才使人们投身于国外贸易”。这既是一个产业发展顺序, 也是城乡发展的顺序:“城镇财富的增长与规模的扩大, 都是乡村耕作及改良事业发展的结果, 而且按照乡村耕作及改良事业发展的比例而增长扩大。”亚当·斯密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阐释是分析城乡关系的起点, 揭示了城乡关系的本质和初始状态, 认为城乡之间是一种基于产业分工而形成的互为市场的互利关系, 进而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对影响城乡关系的地理、经济、文化等诸要素进行综合集成研究。对于城镇发展对乡村的贡献, 斯密提出了三种途径: (1) 通过为与城镇通商的农村提供市场而改良其相关产业。 (2) 通过商人和乡绅的行业的财富购买土地 (尤其是未开垦的土地) 对农村的带动。 (3) 工商业发达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服务、个人安全和自由使农民摆脱了以邻为壑和对上司的依附状态。也就是说, 与城镇发展对农村的带动相伴随的, 不仅有农业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的改善, 更重要的是社会、政治、个人自由等高级目标和“终极价值”的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关系的分析, 指出了城乡走向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和实现途径。针对米尔伯格等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城乡对立是自然的, 是历史上形成的, 消灭城乡对立的思想是一种“空想”的错误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坚定地指出, “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 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他们还明确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 认为这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对于实现城乡融合的具体途径, 他们认为:一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消除城乡对立, “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 那时, 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 给农业提供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 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二是促进工农结合,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的, “公民公社将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 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 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三是强调城市在推动城乡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写道:“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 而不像在古代那样, 是城市乡村化。”四是指出科学技术在推动城乡融合中的积极作用, 例如他们指出“电的这一发明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 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 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 那么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近代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 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结构不断转换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和社会结构不断转换的结果。在经济发展之初, 由两个劳动生产率和要素收入水平不等的部门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同时存在是普遍的现象, 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推进, 二元经济结构将逐渐向一体化的经济结构转变。其中, 工业化中期阶段则是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 调整城乡就业结构, 提升城镇化水平, 深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从而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 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就业权、教育权和发展权, 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现代城市发展观认为推动城乡一体化是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途径。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最早主张, 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美国著名的城市学家刘易斯提出, “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 城与乡同等重要;如果问城市和乡村中哪一个更重要, 可以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 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些观点清楚地表明, 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和农村实现有机结合, 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 达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五个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相对城乡对立、城乡二元结构而言的, 其发展的目标任务主要包括“空间一体化、产业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
1.城乡空间一体化。从一定程度上讲, 城乡关系的变化过程, 也是城市与乡村空间的历史性发展与互动、融合过程, 这种互动融合过程按先后顺序可分为五个时期, 即城乡空间共生期、城乡空间分离期、城乡空间对立期、城乡空间平等发展期和城乡空间融合期。城乡空间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平台, 只有空间一体化实现了, 其它方面的一体化发展才有可能。就我国的国情来说, 推动城乡空间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城乡空间一体化, 就是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 统一编制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交通、通信、人口、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 最终建立一个城乡相互配套、衔接, 管理有序、落实到位的规划体系, 形成城乡衔接、互通格局, 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 结束乡村封闭状态, 加强城乡空间融合, 进而推动城乡产业和人口融合。
2.城乡产业一体化。所谓城乡产业一体化, 是指按照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分工与合作, 使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进行广泛联合, 构建城乡产业优势互补的一体化经济结构, 最终使城乡经济相互渗透, 相辅相成, 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当前,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城乡产业分割、城乡产业关联性不强、融合性差、分工不明确、布局不合理, 未能在城乡之间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生共荣的产业关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体现在经济结构调整上, 重点是统筹城乡的产业布局, 特别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 要体现围绕农业发展二、三产业, 办好二三产业促进农业的发展思路;在发展方向上, 城市产业要与农村二三产业有合理分工, 城市要加快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 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分工的要求, 将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 采取技术转移、设备转移、兼并联合、设立子公司等形式逐步向农村乡镇转移, 加快培植农村新的产业优势。
3.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是支持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平等的市场主体应该享有平等地接近和享用这些经济要素的权利, 但长期以来,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 城乡在资源的利用上一直处于不平等地位, 甚至在剪刀差政策的支持下, 农村的资源被用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资源的短缺限制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因此, 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为此, 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取消政府对市场不合理的干预和管制, 建立城乡沟通、统一、有序的产品和要素市场, 逐步解决城乡市场失灵问题, 实现城乡市场对接, 推动城乡之间商品、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的流通, 促进城乡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整合, 使城市和乡村通过市场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享受市场带来的利润, 实现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4.城乡社会一体化。城乡二元结构既表现在经济方面, 也表现在社会发展方面,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讲, 社会发展方面的城乡二元差距, 比经济发展方面的二元差距还要大。因此, 城乡要实现一体化发展, 就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 并把所需要的投入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的投入;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改善农民的医疗条件;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采取政策措施, 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农村的社会事业,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使农民能够享受更多的公共产品。要进一步理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将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结合起来, 延长农村适龄青年的在读时间, 根据农民的意愿、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以及市场需求和输入地企业的要求, 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教育, 逐步建立起职业培训与农民分工分业相衔接的机制。城市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有效的传导机制向农村转移, 鼓励城市科技人员到农村领办、创办民营科技企业, 实行科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政策, 形成科技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 提高农村的科技水平, 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 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科技与文化素质。基本形成城乡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城乡人民享受同等社会福利与保障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发展格局。
5.城乡生态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的融合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一体化就是要将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统一纳入到一个大系统中考虑, 全面治理, 彻底改变城乡生态现状, 努力形成城乡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乡生态格局, 使城市与农村、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统筹城乡生态环境, 一是要解决好人地关系的矛盾, 防止人口膨胀造成的土地退化;二是要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 严格控制污染源,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相对来说, 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城乡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领域, 也是薄弱环节, 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 加大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力度, 使农村现有的水资源、垃圾污染、土壤污染等一些重要环境问题有比较大的改善, 禁止城市将污染环境的工程建到农村, 针对当前农村规模化养殖及其它相关生态环境破坏情况, 加强立法工作。
三、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原则和路径
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城乡一样化, 也不意味着变乡为城或变城为乡”, 而是要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因此, 在推进过程中既要坚持科学的原则, 又要选择合适的路径。
(一) 基本原则
1.平等互补原则。城市和乡村虽然地域所处不同, 但城乡作为两个不同的空间经济体, 具有各自的相对资源优势。因此,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必须取消城乡间长期存在的二元差别, 保障城乡居民一律享受国民待遇, 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 使城市和乡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 尽最大可能实现城乡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2.双向演进互动发展原则。既要按照城市现代化的要求, 推进城市郊区化;又要按照农村现代化的要求, 推进农村城市化, 实现城市与乡村双向复合演进。城乡之间的这种双向互动最终有赖于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为此, 要着力于打破城乡界限、消除城乡分割, 推动各种资源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 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优化配置。
3.非均衡整体发展原则。一方面, 要从整个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 在空间、产业、时间等方面整体规划整个区域的发展, 全面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空间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 必须有区别、有重点和有选择地将有限资源投向优势区域, 以期实现高效益的产出, 进而利用优势区域的扩散效应带动边缘地区的发展。
4.市场取向与政府有效干预相结合原则。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市场将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但是, 仅靠市场还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协调问题。因此, 还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职能, 使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起来, 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5.制度创新原则。面对现存的城乡二元制度结构,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要立足制度创新, 加大改革力度, 打破现存的二元制度障碍, 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
6.系统协同原则。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大系统, 为此, 要通过城乡开放互通、互补互促机制的作用, 协调好城乡产业关系、城乡资源流动和配置关系、城乡居民权利义务关系、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关系, 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农民与市民的差距, 实现城乡共同进步。
(二) 实现路径
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结构系统, 内容极为丰富, 它涉及到城乡空间结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社会结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生态结构变化等诸多方面。因此, 其实现路径就是采取相应措施促成这些“一体化”地实现。
1.统筹规划, 实现城乡空间结构的一体化。在制定城镇规划的时候, 把规划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 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 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 使城市和农村的规划无缝对接。
2.优势互补, 发展产业垂直、水平分工体系, 推动经济的一体化。城市重点要立足自身比较优势, 提升产业集聚容量, 促进产业高度化、集约化和服务化;农村重点是要整合乡镇工业布局, 促进工业园区化, 以及与大中城市配套化;发展效益农业, 促进农业基地化、产业化。
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 实现服务功能一体化。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交通、信息网络体系。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一体化建设, 促进共建共享, 发挥最大规模效应。通过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搞好对接, 确保城乡要素流动渠道畅通。
4.统筹城乡生态建设, 实现环境保护一体化。城市与农村的生态建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农业绿色生态景观的存续, 本身就是对城市生态保护的重要支撑。围绕生态建设, 要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城乡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加强城乡、区域间的联手协作和统一行动, 避免人为分割。
5.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等, 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对城乡劳动力一视同仁, 统一政策、统一市场、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 要继续做好深化和完善工作, 把范围推及到社会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 建立起全方位、全天候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7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75
[3].王振亮.城乡空间融合论-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城乡空间关系的系统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4].黄元斌.论城乡产业一体化[J].中国西部科技, 2007 (11)
[5].瑞雨, 浦再明.加速上海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构想[J].城乡建设, 2003 (8)
城乡一体化的中部路径 篇5
景
【摘要】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关乎国家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稳步建设。改变固有观念,实现城乡统筹,有助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效率和保障水平的全面提高。本文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及其一体化的现状着手进行分析并指出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114-02
作为社会保障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养老保险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一、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及存在问题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一个子系统。《社会保险法》是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起点,但仅靠一部《社会保险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需要具体的分析城镇与农村二元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统筹养老保险的阻碍
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基本养老保险非均等的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城乡分治、农民与市民身份不平等,享受权利不平等,所尽的义务也不平等。这种以歧视农民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强制农民留在农村,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逐步解放,农村不断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较多农村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不再以农业作为其主要生产方式。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过程中,这些过着市民生活的“农民”,却由于身份的限制依然享受着农民的社会保障,这是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化进程的矛盾,也是阻碍中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瓶颈。
2.观念方面的障碍
受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很多人对于是否要建立、有没有必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个问题看法不一,这种争议对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产生了严重影响。那些认为现在还没有必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人的理由是:我国目前不具备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所需的经济社会环境,如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经济发达,政策完善的社会制度等。显然,这种观念是十分不合时宜的。不可否认,这些观念的存在,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这些观念如果不改变,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将面临许多困难。
3.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非常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立法在法律体系中层次较低,而且不仅具有较强的政策性,还经常变动,缺乏法律所要求权威性和稳定性。除201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作为基本法对基本养老保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外,中国社会保障法律构成中,只有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对养老保险制度有所规定。
4.养老保险立法滞后
由于我国养老保险立法滞后,我国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多数是以政府部门颁布的各种行政法规、规章来进行原则性指导,缺乏法制手段的推动,存在地方立法混乱、约束机制不健全、征收刚性不强、违规制裁措施不完善等缺陷,严重影响养老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首次将养老保险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养老保险立法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基金属于省级统筹,相关法规和政策由省级出台和解释。此外,由于政府既是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主导者,又是利益相关方,因此政府行为本身需要相关法律的制约。
二、对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改革的建议
城乡一体化进程要求把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统一,使全体公民公平的享有基本养老保障。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导向。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为老百姓异地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提供了方便,其主要受益的人群就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们,他们不再因为地理位置的变化而产生养老保险费用和转移上的纠纷,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的“新四化”改革。这是对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问题的初期挑战,使公众对公平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产生了迫切的期待。
(一)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
城乡二元的经济制度和户籍制度,造成了巨大的城乡差异,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直接与户籍制度相联系,不同户籍在制度设计上存在明显差异,没有做到公共产品的均等化,加剧了社会分化。我国必须从户籍制度改革入手,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为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建立铺平道路。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的基本目标是让城乡居民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需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基于此,制度的建立需要将城乡、地方、区域、全国都纳入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而户籍制度的改革也将从观念上改变我国公民的城乡二元结构制,为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奠定思想基础。
(二)合理规划养老保险立法体系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我们应合理规划养老保险立法体系。纵观目前已具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不难发现,各国均是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本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而我国当前只有一部《社会保险法》,许多制度的运行都只是依照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颁布的政策、办法、条例,立法层次较低,约束力不强。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应明确参保人和相关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和待遇给付标准,使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借鉴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发展、改革经验与中国养老保险的发展情况,应建立起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三)完善养老保险立法
健全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有法可依。一个科学的立法机制要求立法必须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维护法律的稳定。同时注意下位法与上位法保持一致,化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法律条文于逐渐一致与统一。近年来,中国在积极推进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但不得不提的是无论是2005年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还是2010年1月1日实施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都没有改变我国养老保险立法层次较低,权威性不强现状。另外,由于城镇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的还在探索之中,如城镇自由职业者,这需要加快立法,明确权利义务。总之,要采取有利措施提高养老保险相关的制定质量和可执行性,增强养老保险政策法规的严肃性。
(四)严格执行养老保险法律法规
法律制度要想取得预想的效果,离不开执行。因此,法律的执行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养老保险在立法时应注意规定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对于逾期不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个人和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等问题都应作出相应的规定。另外,应建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配合养老保险制度中各政府部门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对养老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监管,从而确保养老保险法律法规的实施。
三、结论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这不仅关乎国家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都有较大的影响。而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改革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所提建议仍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根据经济的发展结合具体国情,提出更适合的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城乡一体化的中部路径 篇6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1]长期以来,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分离的教育制度, 造成了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城乡不平等。四川省作为我国的教育大省之一, 被选为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 已经开始对城乡一体化战略进行探索。笔者在此主要以四川省义务教育为例, 探讨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问题。
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来看, 首先, 四川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 至2013年末, 常住人口8107万人, 城镇化率为44.90%, 城镇化率增幅位列全国第三, (1) 可见, 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的趋势十分明显, 这必然关系到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此外, 四川省是多民族聚居地, 其中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等。 (2) 虽然自2001年以来, 民族地区实施《四川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两基”攻坚计划, 投入资金55.65亿元, 但是, 四川省内各地方政府之间财力悬殊, 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异较大, 特别是川西和川中地区的城乡义务教育水平差距很大。[2]所以, 为了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 必须着力于解决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四川省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差异问题。
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概况
从《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可以看出, 近几年来, 随着四川省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 特别是2012年四川省教育经费的支出达到了财政支出的18%。 (3) 为了进一步分析教育对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笔者主要运用相关系数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教育与四川经济的关系。
如图1所示, 从2005年到2011年, 四川省的义务教育经费支出 (4) 呈上升态势, 说明四川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有逐年增加的态势, 7年间已增长了3.5倍, 且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6~2012年》整理而得。
另外, GDP是衡量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表1和图2是2005~2011年四川省的GDP数值, 7年间增长了1.85倍, 年均增长16.14%。区域发展充满活力, 经济实力位居西部第一, 全国第八, 被称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单位:百万元
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06~2012年。
为说明教育经费投入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笔者运用计量工具对以上两组数据作以下相关性分析。
如图3所示, 横轴是教育经费, 纵轴是GDP, Matlab计算出来相关系数是0.9801, 相关系数越大, 两个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越高, 当相关系数大于0.8时, 可视为高度相关。由图3可见, 四川省教育经费的支出与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说明教育经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所以,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 对教育相对薄弱的四川省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增加能促进整个四川省经济的发展, 缓解四川省中东西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三、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存在的差异
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发展表现出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意识等方面。这种差距加剧了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失衡, 阻碍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1. 教育经费投入的城乡差异
近几年来, 四川省义务教育经费数量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四川省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从2007年到2011年增长了约2.4倍。当然, 农村生均经费投入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初中经费差距从2007到2011年都持续在300元左右。此外, 四川省城市和农村学校在筹资能力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目前, 我国义务教育投入是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3]即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县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本地区县级政府承担着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统筹和支付且更倾向于向城镇学校投入, 从而造成农村教育发展经费更加有限。除此之外, 四川省农村地区社会力量办学规模很小, 由表3数据显示, 农村社会捐赠教育经费仅占全省的3.6%。
单位:元
注:教育经费支出包括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础建设经费支出两部分。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单位:千元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
2. 办学条件的城乡差异
近几年, 四川省农村教育的硬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但其实质性教育设施配置仍和城市有着巨大差距。第一, 从硬件设施上来看, 表4显示出四川省小学阶段的城乡生均拥有图书量分别为13.67和12.05, 在生均计算机数和多媒体数指标上, 城乡差距更为明显, 城市生均计算机数比农村多出了133%。第二, 从信息资源上看, 农村信息网络的覆盖率较低, 特别是四川省偏远山区信息覆盖不全, 导致被寄予厚望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无法有效开展。第三, 从设施使用效率上看, 四川省农村教学设施闲置问题较为突出, 理科实验仪器和自然实验仪器的利用率都较低。
注: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分类, 一省包括城区、城乡结合区、镇区、镇乡结合区、乡村等, 这里仅讨论城区 (城市) 和乡村 (农村)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
3. 师资队伍的城乡差异
四川省义务教育资源的城乡差异不仅表现在生均教育经费和教学条件的不均衡上, 同样表现在师资队伍配置上。四川省城乡之间教师学历状况如表5所示, 城市小学教师学历本科率为39.4%, 而农村小学教师学历本科率仅为12%, 两者相差27个百分点;城市初中教师学历本科率为79%, 而农村初中教师学历本科率仅为51.1%, 两者相差达28个百分点, 城市教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率是农村的10倍。由此可见, 四川省城乡师资队伍的学历落差较大, 这必然导致城乡之间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存在着差距。
4. 教育理念的城乡差异
四川省是劳务大省,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 但受经济条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 很多进城务工人员无法将子女带到城区上学, 农村留守学生增加。另外, 受市场经济浪潮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大量农村学生无法完成义务教育便辍学外出打工, [4]《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显示, 2010年四川省农村初中毕业生共280404人, 招生240394人, 入学人数净减少了40010人, 相比之下, 城市初中毕业生共210852人, 招生216907人, 入学人数净增加了6055人。城市居民对孩子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也隐性拉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四、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对策
1. 优化农村教育投入机制
改变农村教育发展现状, 实现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改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是关键。首先, 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 除了中央财政的预算安排外, 四川省地方财政也要安排相应教育资金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 制定农村生均经费基本标准, 规定政府总体义务教育投入必须覆盖中小学的基本生均公用经费, 保证教育财政资源城乡分配的均衡化。同时, 根据四川省内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拓宽财政扶持范围, 设立农村义务教育专项基金, 关注和资助农村弱势群体, 如对来自外地的农民工子女及贫困家庭学生在学费、补助书本费和奖学金方面给予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
2. 促进农村教学实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一方面, 实现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和图书资料等教学设备、设施和资料投入资金的配置向农村地区倾斜, 协调均衡四川省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通过共建、合并、资源转换、网络化等方式优化配置物质资源, 使四川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学生能够拥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 建立教学设施与资源共享机制。如建立校际仪器设备联合使用或借用制度;建立馆藏图书、教学课件跨校区共享制度。建立联合校际网站, 在网站上共享校园文化等各类教学资源。
3. 强化农村高素质教师队伍配置机制
第一, 建立健全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机制, 使其能够不断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这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的手段, 要从省政府层面增加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项培训投入, 地市级政府也应加强师资培训机构建设, 提高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层次和质量。[5]第二, 认真落实绩效工资政策。四川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生活环境较为艰苦, 因此, 应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增强农村教师自我发展的活力。第三, 适当增大农村教师的编制标准。
4. 构筑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四川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体系, 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监督除了要接受独立评价机构的监督外, 还要接受人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 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体系。独立的教育评估机构应脱离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 可由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经济实体以及独立的公民代表组成, 使之平行于教育主管单位, 能够相对中立地评价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独立评估机构的作用在于监督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 防止教育经费的挪用或挤占, 从而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有效投入、均衡配置, 促进城乡间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统筹规划。
摘要: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在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日益明显的背景下,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对四川省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趋势, 但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理念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差异。为此, 本文提出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经费投入,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2]张丕芳.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07) .
[3]钟晓玲.我国教育投入的城乡及地区差异分析[J].价格月刊, 2007, (04) .
[4]四川省科技顾问团人才资源开发组.四川省城乡教育公平性问题及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 2007, (01) .
城乡一体化的中部路径 篇7
关键词:城乡二元机构,城乡一体化,路径分析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尽管我国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征程中还布满荆棘和困难,但推动并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合力作用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伟大工程。
一、制度创新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前提
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征程上的一个坚实的壁垒,严重阻碍着我国农村及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剥夺农民农村的城市偏向政策所引起的制度内生的产物。由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就要从制度这个源头入手,强化农村发展的制度保障,稳定党的富民惠农政策,积极探索农村制度创新,调整好农民与市民,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宏伟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1.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农村土地要素的合理规范是完善土地制度的重中之重。制定有效措施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在城乡一体化中发挥出最大效益,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人均耕地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农民的耕地大多零星散布各处,导致农民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强土地流转,推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积极发展规模经营主体有利于扭转农业分散经营的状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土地流转是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2.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纵观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城乡一体化之路,不难发现,城乡一体化是以农业现代化为必要条件的。农业,靠天吃饭,作为弱质产业,它的现代化必然伴随国家积极有效的财政扶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的不断问世而不断发展。“从最近几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来看,对农田水利的投入总体呈下滑趋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服务的投入很低,农业科技支撑不足,农业科研成果到户困难;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现代农副业发展需要的保险手段;对市场流通基础设施、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偏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不健全,价格总体水平偏低,有些农新产品价格大起大落。财政支农资金被层层分割,形成“天女散花”的局面,导致资金使用分散现象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了投入效率”。要想改变农村的落后现状就需要国家和政府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搞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保证政府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设立农业专项基金,对土地改良和购置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金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为缺乏资金的农户提供发展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扶持农业科技发展,通过教育和推广培养能掌握现代科技和管理技术的劳动者,把先进科技和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大政府对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的资金支持,重视农业科研开发,注重对农业生产者进行教育和培训。
3. 健全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村吸收的金融资金通过上存,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企业和大项目。农村邮政储蓄机构一度只存不贷,形成巨额资金漏斗。农民贷款难、农村资金供给不足和农村资金外流是窒息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物质支持。借鉴各国扶持农村金融的惯例,建立和完善涉农贷款统计数据,并根据农村金融机构在三农业务的信贷投放比例、农村网点的配备和提供公共服务功能等具体情况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相应的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和监管政策,从政策上引导和激励农村金融机构把吸收的资金流回农村,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活跃农村市场。保障和改善民生,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是农民。农村金融应在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扶贫开发、基础设施以及农民工就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更好服务。
二、农村的产业化和工业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动力
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而改变农业现有的发展状况。
1. 农村的产业化要立足实际
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要立足本地实际,从当地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出发,综合考虑农村所在地市的总体功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与所在市的建设进行整体推进,城乡统筹协调。立足实际就是要把握自己的特点,走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我们借鉴的是只是别人的理念,别人的创新意识,别人经验的精髓,切不可一哄而上。
2. 农村的产业化要注重农业“质”的提升
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要注重农业发展“质”的变化,即从传统农业向生态、科技农业、都市农业和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的提升。调整、改造传统农业不等于不要农业,而是要使农业升级为现代产业,并通过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发展、与旅游业的结合,多方面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链。世界各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趋势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3. 农村的产业化要加快工业化
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要注重农业发展从传统农业向二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提升,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的工业化就是农村的生产方式,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等重要的经济变量,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变。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和动力。如何推进农村工业化?一是打好“特色牌”,以发展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二是打好“集群牌”,加速形成主导产业的集群。集群化应作为作强作大农村经济新的亮点,是农村改革的一个方向。三是打好“园区牌”,打造农村工业发展的载体。四是打好“互动牌”,促进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互动联合。五是打好“扶持牌”,为农村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企业服务好,为企业排忧解难。发展工业是吸纳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是推动城市化的必要条件。农村工业化进程的本质是增长问题,更是产业结构转换问题。是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变为“二三一”,再变为“三二一”的问题。实现农村工业化才能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
4. 农村的产业化要以人为本
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注重农业发展的“以人为本”,农业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广大农民。要从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以产业带动就业”,以产业调整安置农民就近就业,促进农民的非农化,使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切实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和好处。这样,自上而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才会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从而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三、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农村城镇化是推进农民富裕化农村现代化的载体,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法宝。前面所谈到的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都离不开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说到底是农产品变成商品的流通化、加工化和市场化,而这些都离不开城镇化。城镇是城乡结合部,是农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中的空间场所,是工农产品交换流通的重要阵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建在镇,市场建在镇,农业产业化能推动小城镇建设,小城镇能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城镇化滞后,第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因此,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归宿是小城镇,小城镇是它们发展的空间载体和依托;只有它们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使农村现代化构成一个和谐运行的有机体。
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一是在就业上打破城乡分割,开放大中城市,对农民工给予就业保护。二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在产业、在经济,优势在劳动密集产业。应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我们宁要高就业的低增长,不要低就业的高增长。三是户籍改革的重点要与人口流动的方向相符合。四是使农民享受与城镇同等的社会保障服务。巩固发展新型合作医疗,有条件的地方可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和水平。城镇化进程迫切要求我国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政府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探索社会保障异地接续办法,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五是改变城镇建设的税收税源分布不均的现象。现行税制的税收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主要来源于产业的聚集而不是人口的聚集。基层城镇政府难以从人口规模的扩大中获得税源,缺乏稳定的、能随人口增加而增加的财政资金渠道。这是城镇政府不愿意接受农民进城落户,热衷于盲目开发和经营土地筹措资金的体制性原因。
四、农民市民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智力支持
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不仅仅是以政策的大力支持、制度的不断创新以及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核心内容的输血过程,更是农民不断市民化的“造血”过程。
1. 农民市民化的含义
农民市民化是指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Farmer或Cultivator)和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Peasant)在向市民(citizen)转变的进程中,发展出相应的能力,学习并获得市民的基本资格、适应城市并具备一个城市市民基本素质的过程。农民通过非农化和城市化不断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各种因子,发展相应的能力、培育相应的素质以适应城市和融入城市。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其实是一个农民超越传统、获得现代潜质的文化现代化过程。文化的现代化远远难于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它要求农民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从传统向现代转化。农民市民化可以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基于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传统文化必然会以极大的惯性阻碍农民现代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农民的文化心理落后,再好再新的制度也形同虚设;农民的思维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未受到转变,那么农村的发展便缺乏应有的后劲。农民市民化有利于改变农民人际关系网络同质化的倾向,接受现代信息和资源,开阔眼界形成与现代文明相适宜的行为习惯和思维观念,如竞争、开放、法制、协作和理性等。文化教育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化教育来培养农民作为现代公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使农民深刻意识到他们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主体和推动者。
2. 实现农民市民化的手段
推动农民市民化,首先,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尽快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切实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同时抓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架构农村远程教育体系,赋予农民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水平。其次,推进文化惠民,如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而且把工作要做到实处,不要搞形式主义,要有实效性。第三,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三下乡”长效机制,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加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断推动农民市民化进程。
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统一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伟大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任远.人口城市化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J].探索与争鸣,2004,(3).
[2]朱志萍.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变迁与城乡一体化[J].战略与对策,2008,(6).
[3]姜燕.对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
[4]赵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4).
[5]李生杰,蒋波.九星村:探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N].解放日报,2008-10-12.
城乡一体化的中部路径 篇8
一、教育公平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起点和归宿
自古以来, 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共同体都十分注重对公平的追逐, 这种始于分配领域的道德观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更迭中一直都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 以霍曼斯 (Homans) 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逐渐建构起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公平理论, 该理论把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和以卡尔·马克思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等关于公平的观点和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公平理论认为, 公平与不公平, 都是人的主观感觉,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因素[1]。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即,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不能因为贵贱、智愚、贫富、善恶等原因而被排出在教育对象之外。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也提出了教育公平的思想, 他认为教育公平保障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平等, 只有受到平等的教育, 人们才可能维护个人权益和尊严。教育公平作为公平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中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和时代责任。要真正实现中国教育公平, 就必须重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换言之, 中国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那何谓教育公平呢?长期以来, 理论界对教育公平的概念并未达成一致,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育公平的涵义和属性。综合近年来学界关于教育公平的界定, 本文认为, 所谓教育公平, 就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充分考虑和兼顾个体均衡、区域均衡、阶层均衡, 为社会个体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提供相对平等的机会和条件。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推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在新时期, 中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就是要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和观念选择, 其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简言之, 教育公平既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出发点, 又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归宿。首先, 要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 就必须秉承教育公平的理念, 如果没有教育公平, 也就无从谈及城乡教育一体化, 换言之, 教育公平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前提;其次, 作为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发展模式, 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公平。因为受教育是人的合理、正当性要求, 是人的基本权利。而公平在教育阶段就意味着人的基本权力, 就在于凸显和保障这种权利[2]。所以, 不管通过何种途径有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最后的落脚点都要回归到实现教育公平上来;再次, 作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育公平是衡量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 它贯穿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的全过程。
二、转型期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当前,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 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差异 (如城乡之间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差异、阶层之间的差异等)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就是其中之一。客观来看, 目前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思路不清晰
客观地来讲, 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封建身份等级思想并没有因为时代的不断进步而消弭干净。哪怕是在“一大二公”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时代, 城市与乡村所存在的差别仍然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城乡教育也是如此。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和思维定式中, 城市与乡村教育存在差距似乎理所应当, 城乡教育内在的距离与隔阂并没有因为改革开放物质方面的充裕而完全消除。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 随着人口流动步伐的加快, 进城务工农民参与城市建设成为常态, 其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城市社会管理中一件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减少,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由于生源的减少而不断减少。城市与乡村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反而差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并不清晰, 这直接导致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 好的教育基础设施和优秀教师资源基本都在城市, 而乡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二) 城乡二元体制阻碍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乡二元体制是中国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社会发展形态, 造成这种二元体制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建国初期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确立, 1958年中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以正式文本的形式区分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自此, 中国城乡居民就有了两种户籍和两种身份。户籍的区分和身份的疏离导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 教育问题也不例外。二元分割制度在当初虽有合理的一面, 但对农民来讲是不公平的。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下, 也形成了二元结构[3]。二元结构下的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显然无法达到对等, 同时也导致了城乡教育差距的不断扩大, 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多地集中在城市, 在硬件如校舍、设备、仪器、图书馆、运动场等, 在软件如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形成了城乡两个不同的世界。长期以来, 中国倾向于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学校的办学上, 尤其是集中在一些重点学校的办学上, 这就使得原本有限的教育投入流向了城市, 长此以往, 农村教育更加不能与城市教育同日而语, 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反应出城乡居民在受教育上的不平等地位, 这是由于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所造成的。
(三) 城乡教育资源单向度流动特征明显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为了支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农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 教育上也不例外。理论上,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能够在人力、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双向互动交流。但是, 事实上从计划经济时代以来, 中国农村教育资源单向度地往城市流动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这在师资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农村基层教师往城市流动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就导致原本贫乏的农村教师资源更显得捉襟见肘, 农村孩子享受不到优质的教学。尽管国家已经意识到这种问题的存在, 甚至通过强制手段力图改变教师资源“向上”流动的状态, 如,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城市教师下乡支教, 但是这毕竟不是主流的现象, 也不能改变农村教育资源向城市单向度流动的状况。此外, 从生源上来看, 中国传统“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思想导致即使农村家长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的子女送离农村, 前往城市学校, 尤其是公办学校去读书, 这种流动几乎也是单向度的, 因为绝大多数家长都是把孩子送往教育资源充沛的城市学校就读, 而极少有城市家长把孩子送往农村学校就读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想目标与现实状况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作为中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教育一体化尽管在新时期所表现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不尽相同, 但是, 城乡教育一体化始终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其自身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就需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转变教育发展观念, 促进城乡区间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 完善发展制度, 以实现城乡教育共同繁荣发展。
(一) 转变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思路
要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 关键是要转变教育发展思路。这就需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切实改变以前那种只重视城市教育忽视乡村教育的思维定式, 树立起城乡均衡发展、平等互利的价值理念, 积极探索城乡学校合作办学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 城乡公办学校合作办学发展迅速, 是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一个亮点。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等办学形式已经在部分地区实践, 成为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途径[4]。公办教育资源属于纯粹公共产品, 因此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 都有平等地享受国家所分配的公共教育资源。因此, 要求城乡教育发展形成一体化的思维, 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发展规划, 在城乡教育发展观念上形成双向互通, 彻底消除城乡之间的偏见, 在教学设施、教师队伍、生源等方面进行均衡配置, 在教学方法、教育理论、课程模式、管理方法和培养理念等方面进行无差别对待, 把城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 无任何歧视和偏向, 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只有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 才能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 实现教育公平。
(二)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
二元社会结构是中国城乡之间不公平、不平等的体制根源, 要实现城乡公平, 就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 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城乡一体是中国社会实现公平的必然选择[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城乡之间差距愈来愈大, 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城乡二元体制对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阻力, 因此,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都对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予以规定, 中国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的目标。城乡教育一体化难题之所以迟迟没有得到破解,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并没有完全打破。破除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经济差别、摒弃城乡之间误解等方面下功夫。真正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总体思想, 发挥城市辐射的带动优势和城乡之间的关联优势, 使城乡资源共享共赢共荣[3]。
(三) 创新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安排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所关涉的制度十分庞杂, 不仅需要通过理论创新, 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带动实践操作。要真正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 就必须充分发挥制度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作用。这就要求在制度安排上要更加重视, 尤其在教育系统内部制度上, 通过完善和提高制度安排的正向作用, 从刚性的角度规制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无序流动。具体在教育管理制度、办学制度、教育人事制度、入学招生制度、学生培养制度、教育投入制度等方面要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相适应, 而不能偏离其正确的发展轨道。此外, 在一些外部制度上同样不可偏废。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确立城乡一体的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学生培养目标, 健全相应的教育质量督导、监测、评估机制[5]。只有创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安排, 才能使中国的城乡均衡发展得到制度保障。同时, 只有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 才真正达到教育公平的最终目的。
摘要:公平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道德标尺和重要动力, 在现代竞争社会中, 公平更显得弥足珍贵。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消除城乡之间教育不公的重要手段, 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受到发展思路不清晰、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单向度发展明显等因素的制约。要促进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真正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 需要从发展思路、经费投入和制度安排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教育公平,城乡教育一体化,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Alison E Barber, Marcia J Simmering.Understanding Pay Plan Acceptance:The Rol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ory[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002, (12) .
[2]武秀霞.公平视野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寻[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6) :6-11.
[3]张旺.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 2012, (8) :13-18.
[4]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FFBO11148课题成都子课题组“成都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的研究报告 (撮要) [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7) .
城乡一体化的中部路径 篇9
1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和现状
鸡西市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是国家重要的主焦煤生产基地之一。市区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总人口85.5万人 (其中城市人口71.6万人, 农村人口13.9万人) , 下辖六个行政区。2013年,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71亿元,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3亿元, 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2.7亿元, 比上年增长23.26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建设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和所有的城市基本一样。就鸡西市的城乡建设发展过程看, 大致可以分成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应该追溯到清末明初。这个阶段可以称作“自然发展阶段”。当时, 鸡西由密山县管辖。鸡西位于中俄边境地区, 开发比较晚, 但由于受边境形势紧张, 以及列强工业文明的影响, 垦荒和兴利实边发展很快。在一些工矿企业、农垦企业聚集区和交通要道上, 崛起了一批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工农混居、城乡结合的小城镇, 例如梨树镇、平阳镇和密山等小城镇。这是一种纯自然经济形态的城乡一体化, 但并不完全是自觉的, 而是基本顺乎自然形成的。
第二个阶段, 是解放以后至八十年代末期。这个阶段, 政府主导、政策引导, 体现的较为充分。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 随着鸡西煤炭开发规模的扩大、能力的提升, 以及煤矿企业群体的崛起, 鸡西煤炭工业生产基地的作用日益突出。一个以鸡冠区为中心、以各个大型煤矿为依托的煤炭城镇群落逐渐形成, 鸡西也因此被国家批准, 由一个小县城变成了省辖市, 以后又下辖了鸡东、密山、虎林三个市县, 成为黑龙江东南部的中心城市, 对域内和周边市县的农村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第三个阶段, 就是八十年代到现在。随着党中央、国务院,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对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重视, 一整套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逐步出台,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尤其在鸡西市区, 城乡一体化的格局进一步优化完善, 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 在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农民工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了质的突破。在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伟大实践中, 也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和探索, 特别在实现煤炭城市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 鸡西市的城乡一体化经过了从必然到自由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尤其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之后, 城乡一体化建设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 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城镇化率比较高。到2013年末, 市区城镇化率达到了83.7%, 比全市 (包括鸡、密、虎) 城镇化率高出19.8个百分点;比全省2013年末城镇化率高出26.9个百分点;比全国城镇化率高出31.1个百分点;比北京市城镇化率高出0.1个百分点。
二是三次产业结构逐渐向协调均衡的方向发展。2013年末, 鸡西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是29.2:38.5:32.3, 比2007年末的26.5:43.5:30, 有了较大的调整和优化。第一、三产业分别提高了2.7、2.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下降了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仅比第二产业比重低5.2个百分点, 这既与国家消费拉动战略相符合, 又与鸡西城镇化率比较高相一致。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农民的平均收入逐步上升。2013年末, 人均收入14841元, 其中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7元,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85元, 两者之差比2009年末减少165元, 降低0.03%。
四是公共服务的能力有所提升, 农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均等化好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基本上和城市居民共享了公共服务的好处, 在社保、医保、教育等诸多方面, 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了一份应得的待遇。广大乡村也在“财政惠农”政策的支持下, 在乡道、广播电视、茅草房改造, 以及基础设施、能源建设上得到了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 生活质量和发展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五是户籍制度改革使“农转非”成为现实和可能。城中村和城郊村的农户在住进城市楼房的同时, 也将沿袭几代人的农村户口改为城市户口。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 那些长期进城打工的农民进城落户, 也都将成为可能。
2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机制和特点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引导及规划指导下, 经过艰苦的探索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阶段。认真回顾、科学总结, 其形成机制和特点大致可以做以下归纳。
2.1 形成机制
产业聚群发展机制。鸡西市区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鸡西矿务局一直是国营煤炭企业的综合管理机构。企业化改造之后, 是省属龙煤集团的重要子公司之一, 旗下曾有过十二个大型国营煤矿, 如果再加上与其配套的煤机厂、煤矿机械厂、建材厂、电厂和地方煤矿, 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煤炭企业集群, 这些企业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就业。围绕这些企业, 也形成了一些城乡混居的工矿小城镇群, 提供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这种机制, 也是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首要条件、得天独厚的优势, 煤矿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机制。从“一五”开始, 国家就在恒山煤矿安排了恒山立井的建设工程, 这是国家五十六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之后又相继建设了二道河子、张新、杏花等多个大型煤矿, 特别是杏花煤矿, 曾被煤炭部列为现代型矿井建设的典范。在后勤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矿区绿化, 以及工农关系处理等方面, 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从而也带动了周边的农村发展, 共同致富。这种新型的工农关系、区矿关系, 包括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就业的作用, 充分地体现了煤矿城镇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在促进城乡一体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态补偿和支持替代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根据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 以及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替代产业发展的艰巨性, 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和出台了煤炭城市生态补偿和产业转型的支持政策。针对采煤塌陷、煤矸石污染以及对水系破坏等方面带来的问题, 国家专门出台了土地复垦、塌陷治理、危房改造, 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配套政策, 从而使煤炭城市得到了休养生息和产业重塑的资金扶持, 对煤炭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使一些资源枯竭小城镇获得了异地搬迁和就地改造的机会, 一些工矿型小城镇进行了再建。作为老煤炭城市的鸡西, 受益匪浅。
政府调控和规划引导机制。近年来, 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加大政府调控和政策支持的力度, 相继推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对煤炭城市转型升级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城市的长期发展, 都提出了针对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对策、措施办法, 既全面、又具体, 非常管用。目前正在进行的独立工矿区改造调查, 以及推出的配套政策, 不仅支持了矿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改造, 也支持了曾经为煤炭发展做出贡献又深受其害的矿中村、周边村的治理改造。为鸡西煤矿城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活力, 增加了动力。
利用平台和抢抓机遇的创新机制。鸡西市委市政府创造性的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发展机遇, 紧紧抓住国务院化解金融危机、支持基础设施改造的4万亿支持政策, 以及穆棱河污染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等政策, 加大了城乡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力度。重新规划制定了市区两级城镇所在地的规划, 大手笔地推出了城市三年改造、五年见效等城市改造的大会战。使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人居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观。创新为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谋划了新思路、探索了新途径、落实了新举措, 使城乡居民过上了有质量、有尊严的新生活。
2.2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特点
自然经济形态的特点。由于鸡西市区属于资源开发型城市, 是在农业开发的基础上进行的煤炭开发。矿工的来源是农民, 即便是招工来的移民, 也都属于离土离乡的农民。煤矿的生产生活服务包括蔬菜供应、后勤服务、商服等, 也都以农村为依托, 互为依存、不可分割, 具有某些自然经济的属性。即使是煤炭城市发展了, 也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补充、农副产品的供给。反之, 煤矿也对周边的农村提供了饮用水、照明和生产用电公共服务等支持。这种天然的互为依存关系是与生俱来的, 也是不可或缺的。
以煤炭经济为主导的特点。缘煤而生、因煤而建, 既是煤炭城市的生成机制, 也是煤炭专业性城市城乡一体化的特点。随着煤炭开发规模的扩大, 为煤炭生产、生活服务的企业也就应运而生, 带动了矿中村和周边农村各业的发展。有些具备条件的农村, 还办起了小煤矿, 并因此而致富。一些独立工矿区资源枯竭闭矿之后, 也使周边农村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煤炭市场滑坡、煤炭企业不景气的时候, 为之配套的生产、生活类的服务企业也因之而萧条, 甚至倒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息息相关的共同体, 早已形成了煤兴农兴、煤衰具衰的依存关系。在完成煤城经济转型升级之前, 这种现象也难以杜绝。
发展阶段性的特点。鸡西市区属于典型的煤炭开发型的专业城市, 其发展的过程难以摆脱资源的赋存状况、开采能力, 以及煤炭开发周期的制约和影响。因此, 在不同的开发阶段, 煤炭城市也要体现出其周期变化的特点。特别是步入衰落期的阶段, 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可能更大, 逆周期、反弹琵琶则成了必然的选择。目前, 已有80%的独立工矿区进入了整体搬迁改造阶段, 规划、改造与重建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问题非常突出, 矛盾也相对集中。
政策导向与典型模式引导的特点。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 还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 政策和制度都是影响煤炭城市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计划经济时期, 鸡西煤炭开采业被列入政策亏损性行业, 国家给予鸡西煤炭产业诸多的优惠政策支持, 鸡西的城乡一体化也得益于政策的支持, 获得了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之后, 鸡西的煤炭行业实行政策性断奶和企业改组改造。鸡西市政府除接管了企业办社会职能, 还背上了企业乃至社会历史欠账的包袱, 城市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帮助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在艰难的探索中奋力前行。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谋求政企合作共同发展, 城乡协作同步发展, 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旋律。
3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与问题
3.1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地域性与专业性城市的特点
其做法极具个性, 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种做法:一是企业集群、产业拉动。在煤炭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 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煤炭精深加工业, 走产业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拉动为企业配套的生产、生活服务业集群发展, 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提高农村生产力, 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在煤炭城镇转型升级的基础上, 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 培养龙头企业, 促进产加销一条龙,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动农业现代化、集群化。夯实了城乡一体化的坚实经济基础, 全市涌现了一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先进典型, 积淀了丰富的经验。
二是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在实施穆棱河综合治理改造工程中, 除将城中村、周边村改造纳入治理改造方案, 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外, 还将地域与穆棱河文化资源开发与小流域治理结合起来, 统一规划, 加强文化景观和休闲文化广场建设, 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在梨树碱厂村还推广了厕浴一体化新技术, 促进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使农村环境卫生与村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本质性变化, 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有尊严、有质量的文化物质生活。观念更新, 体制、机制与文化技术创新, 为城乡一体化增添了活力, 产生了内生动力。
三是招商引资、项目联动。在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的过程中, 乡村也以土地、矿产、林业与劳动力等资源优势, 设计与推出了一些独具优势的招商引资项目, 吸纳资金、人才、技术与管理等稀缺资源, 招标战略投资者采取股份合作、共同开发等形式, 构筑联动之势, 促进城乡一体化。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团山子村, 与许多城中村、城郊村一样, 以土地、水质、环境、林木等资源为依托, 不仅吸引了生态水稻、有机肥生产的战略投资者, 也吸引了集经营管理能力与高新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投资了贵妃鸡、香猪、灰天鹅等特色养殖项目, 形成生态绿色市场优势, 带动了全村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促进了城乡一体化, 实现了先富带后富、共同致富。
四是狠抓落实、政策推动。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等政策规定, 对促进煤城转型升级以及城乡一体化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政策激励效应。全市各级党委与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 摸索切入点, 谋划着力点, 打造支撑点, 抓住结合点, 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在积极争取中央与省财政支持的同时, 还设计与推出了普惠民生、倾斜支持、鼎力扶持“三农”的优惠政策, 进行卓有成效的煤矿土地复垦、采煤塌陷、煤矸石综合利用、棚户区和独立工矿区改造等大量而艰苦的调查研究、政策论证、项目设计、对上争取、启动落实等工作, 放大政策效应, 也使曾经为煤矿工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多年来同风雨和共患难的“三农”受益匪浅, 从而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
五是创业就业、要素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创业就业, 各级党委、政府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搭建了融资、培训等各种平台, 还从子女入学、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给予了支持与扶持。在淘得第一桶金、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后, 诸多的农民又杀回农村, 办起了民营企业, 进行专业和规模经营。红星乡的沙发村、永红村的狗肉一条街、滴道河乡“三金”村的运输专业村等等, 就是由这样一批返乡农民工兴办的。他们成了市场经济的宠儿, 集技术、资金、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于一身, 活跃了城乡市场, 以人的城镇化、现代化带动了城乡一体化。
六是与时俱进、城乡互动。随着时间的推移, 煤城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 城乡关系出现了诸多的新变化, 已不再仅仅是以工支农、以城带乡的单边关系, 城乡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紧密互动的双边互动共赢的可喜局面已经出现。各级党委与政府因势利导, 各类经济主体、实体积极参与, 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形成了以资源为纽带、以产加销一条龙为主要形式、以股份合作为资本运作模式, 以生产要素流动与重组将城乡紧密连结在一起, 把城乡、工农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 将城乡一体化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在某些发展好的城中村村民的收入水平已与市民相差无几, 医保、社保、老年人补贴等已达到了市民的平均水平, 文化体育活动与市民一样活跃、丰富。
3.2 鸡西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规划滞后。新型城镇化缺少顶层设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缺少全面、系统设计。城乡一体化建设, 也缺少整体谋划与全面安排。市区中心城市规划不能几十年一贯制, 市、区两级城镇规划缺乏统筹考虑、专家论证与人大立法程序, 缺乏连续性、系统性与资源型城市的专业性。边规划、边建设, 甚至先建设后规划的现象依然存在。新区与园区建设不履行程序的情况也偶有发生。某些小区建了拆、拆了建的问题, 还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
二是包袱沉重。鸡西煤炭开发是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同步进行的。计划经济时期正是煤炭开发与国营煤矿发展的鼎盛时期, 但在“先生产、后生活”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影响、误导下, “干打垒”欠下了大量的基础设施与民生的欠账。破产重组后, 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 补齐公共服务“短腿”、偿还民生欠账的重任全部移交给地方。仅仅“饱吃饭”的地方财政难以承受这些沉重的历史包袱。独立工矿区内的“矿中村”、“周边村”深受采煤“后遗症”的影响, 生存发展也陷入了困难境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工农关系、城乡联系、城乡互补的依存关系也难以维持与发展。
三是后劲乏力。风雨飘摇中的煤炭产业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显现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 后续与替代产业还处于成长期, 需要扶持、“供氧补血”。煤炭产业链短, 高端产品少, 投入产出效率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对地方经济以及服务生产、生活企业群拉动能力逐渐弱化。2013年全市煤炭税收完成140573万元, 占全部地方税收总额的29.13%, 别比上年下降39.46%。其他产业的税收都难以达到支柱产业的贡献水平。全市行业税收完成232753万元, 工业税收完成224886万元, 分别比上年下降18.64%、31.84%。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经济是城乡一体化的纽带, 似此状态, 实在堪忧。
四是体制不顺。从大的方面看, 鸡西市、区、镇 (乡) 的规划设计管理归城乡建设局与规划局管, 村屯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归农委、农业局管理。这种按城乡二元结构划分的管理体制, 势必仍按二元结构的运作惯式进行, 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效果看, 规划设计、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 正式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规划设计部门的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城市规划设计比重大、乡镇村屯规划设计人才少;在设计内容与目标选择上, 就城市规划城市, 静点式的规划多, 而从长远发展, 城乡关系、动态发展式的规划较少。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与立法程序上, 对城市发展战略、人文历史等调查等研究少, 关门设计与体制内的论证多, 调整、修改城市规划经过人大立法批准的则少之又少。理顺体制乃是当务之急。
五是动力不足。动力来自创新驱动, 而思想创新尤为重要。煤炭城市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应以思想与理论创新为先导, 在煤炭主导产业进入稳定期以后尤其应该这样。局部区、独立工矿区进入衰竭是不可避免的, 在鸡西矿区的十二大煤矿中已有8个矿破产, 约占80%, 这些煤矿企业支撑的工矿型小城镇也因之衰落。如何使这么大比例的小城镇中兴与工农、城乡关系重塑?需要进行理论探索、理念文化创新, 特别是要在对上争取财政支持上取得新突破、在转型升级重塑造血功能上取得突破, 更需要改革创新胆识与自信。与省内的七台河、双鸭山等城市比较, 差距还很大, 我们应在探索中积淀, 在改革中创新, 以敢于担当面对现实的精神, 加大独立工矿区改造的力度, 修补完善煤炭城市临近衰竭期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关系将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4 对煤城城乡一体化模式创新和路径选择的对策建议
软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转化应用, 直接转化为决策则是其价值的最大化。鸡西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具有百年发展和建设的历史, 在煤炭城市中, 具有典型性和可借鉴的作用。根据鸡西城市性质、城乡一体化的形成机制、发展规律和特点、经验、做法与存在的问题, 仅对煤炭城市城乡一体化模式创新和路径选择提出如下的对策建议:
第一, 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妥善处理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深刻地揭示了城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特点, 从本质上反映了城乡的辩证关系, 提出了新形势下城乡一体化的任务和要求, 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研究探索类似鸡西市这样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模式、实施路径等, 更具有特殊的导向作用。
在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与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过程中, 有些人总觉得三者关系有“理还乱”的感觉, 在实施与操作中也有“撞车”、“重复”、“交叉”等难以“掰开镊子”的感觉, 因此, 有必要在深入理解内涵的基础上, 准确地对三者关系进行科学定位。根据城乡一体化涵盖城乡的广泛性、城乡经济联系的本质性, 和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紧密联系性, 以及对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与人的城镇化目标模式的一致性等丰富的内涵, 恰如其分地处理好三者之间的统筹分合关系, 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下, 实施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 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的城镇化而共同创新开拓, 一起致富。
第二, 精心谋划, 切实抓好城乡一体化顶层设计。
鸡西市区是个煤炭开发的资源型城市, 是有特殊的生成机制、发展规律以及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煤炭开发与城市建设发展间的关系, 从而也影响了城乡、工农与人的城镇化质量。如何从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城乡一体化水平出发, 构思设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模式、思路对策, 对实施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 将产生深远影响与重要作用。
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 克服煤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提升城市自我发展能力与辐射力, 增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就业能力, 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应该是已进入局部工矿区衰竭闭矿阶段的鸡西煤城中兴的目标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 在此基础上, 要精心谋划、科学论证, 细化市、区、镇 (乡) 三个层次的新型城镇化方案, 把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紧密的结合起来, 以新兴产业、后续与替代产业重塑财源结构, 修补与完善城乡关系, 支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构思设计鸡西城乡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方案, 要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鸡西煤城实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 采取档案资料与实际对照的办法, 切实做好正在进行的独立工矿区“四供一业”等情况调查, 并将矿中村、周边村受到的影响以及采煤地质灾害的破坏, 加以统筹考虑, 同步予以解决、修补、完善、强化具有工矿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提升顶层设计的紧密性、专业性、阶段性与可操作性。
要坚持依法办事, 尊重群众的意愿, 认真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从调查研究开始, 就要广开言路、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广泛征求基层群众与专家学者的意见, 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草案;采取几下几上的办法讨论修订, 经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后报人大常委会讨论批准执行。不能用市委常委会代替人大常委会, 不能随意改变设计方案, 要以法律的严肃性、论证的严密性、执行的连续性, 切实提升顶层设计方案的水平, 保证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第三, 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优化城乡一体化的资源配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都明确地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也要坚持贯彻落实这一原则。从实际出发, 切实克服政府包办包揽一切的做法, 以及“拉郎配”、“一大二公”的传统惯势, 放手让市场去进行优势资源整合、要素组合, 实现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公司化, 促进产业集群化、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独立工矿区及矿中村、周边村的大量复垦地、坡地、荒地与富余劳动力资源, 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等, 对战略投资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与诱惑力, 城乡间的要素资源流动形成了新的优势, 发展了第一生产力, 也促进了民营经济、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循环经济。滴道区的团山子村、“三金村”等就提供了鲜活的经验。我们应因势利导, 加大总结、推广的力度, 坚持“扶上马、送一程”, 扶植发展, 把农村的生产力提升到创新发展集群化、产业化、生态化的水平。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发现、培养既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又具有强烈市场开拓意识的人才, 特别是那些已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在某些产业领域里崭露头角的领军人物, 给予必要的支持, 使其企业迅速成长壮大起来, 起到“拨亮一盏灯, 照亮一大片”的作用。以协会、合作社、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加以推广、扩张, 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城乡间的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匹配与组合, 推动独立工矿区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四, 创新体制机制, 努力改变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环境。
体制机制障碍, 是影响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从鸡西的实际情况看,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问题导向性的改革创新。
创新有利于创业就业的体制机制, 改善发展环境。创业就业需要资金、技术以及政策倾向支持。提供资金支持, 应加大金融体制机制以及金融投资改革力度, 发展多元化金融主体, 降低门槛, 支持民营金融构成长, 加强诚信制度建设, 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使各类创业主体得到资金支持, 形成群体化、产业化发展态势。积极扶持科技创新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 搭建金融投资平台, 提供一站式服务, 以少投入、低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 改善与优化所有制和产业结构、财源结构, 提升持续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以及支撑新型城镇化、新农村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能力。
提供科技与创新人才的支持, 除支持科技创新人才流动、双向流动之外, 还要加大创业就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 提高他们科技创新与适应市场变化能力。除人力资源机构之外, 科技主管部门要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 合力支持人才流动,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落实各项政策支持创业就业, 让他们充分享受均等的机会、平等的条件。包括权利维护、资金扶持、政策支持等等。以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 带动资金、劳动力、土地流动与闲置资产盘活, 为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注入活力。
创新体制机制, 重点应该放在政策落实与创新上。从实际出发完善有利于创业就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打造倾斜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从鸡西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出发, 调整与优化财税、金融、工商以及相关的政策, 使科技创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及符合地域产业发展方向的创业群体自我发展与完善, 培育支持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群体。
第五, 从实际出发, 切实抓好转型升级与大项目建设。
转型升级与大项目建设, 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车轮, 也是优化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平台, 以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助力器、加速器。现阶段, 鸡西市如何从实际出发, 搞好转型升级与大项目建设?应该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提升。
在转型升级上延伸产业链, 开发高端产品的同时, 发展新兴产业、接续产业, 改善与优化产业结构。在认真贯彻落实《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学好用好与落实黑龙江沿边旅游经济带与农业综合发展实验区两大战略, 以及石墨等珍稀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路对策, 加速发展文化旅游、绿色农业、生态经济以及石墨产业化开发等优势产业, 培育主导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招商引资、实施大项目拉动战略中, 要根据省市政府产业发展规划, 认真论证、科学选择符合产业发展目录的优势大项目、好项目。加大倾斜支持、重点扶持力度, 以科技园、产业园为依托, 推动企业集群化发展、生产与生活项目配套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采取一区一策, 一个独立工矿区小城镇一个规划的办法, 把产业项目选准, 企业集群做大、做好、做强, 拉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像大通沟矿区那样, 即使整体搬迁, 也要对发展目标进行定位、对主导产业及城镇功能、性质予以定性, 对可持续发展思路、路径选择等科学定向, 以利于统一思想、统筹安排、科学布局、同心协力、缩小差距、共同发展。
第六, 学好用活政策, 积极争取中央及省财政资金扶持。
鸡西市的资源型城市性质, 沿边的区位特点, 以及粮食主产区的优势、石墨质量与开发的雄厚基础等, 占尽了天时地利。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俄沿边旅游经济带、粮食安全战略, 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农业综合改革实验区、革命老根据地等战略规划、政策规定重点覆盖与支持的城市, 也是政策资源极其富集的地域。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文件精神, 加大信息收集与筛选、整理、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力度, 找准结合点、着力点, 争取国家支持, 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对于将进入衰减期特别是已进入衰竭期的独立工矿区的城镇中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对于争取生态补偿与产业转移的补偿支持具有重要的操作价值。从生态补偿方面看, 采煤塌陷治理、耕地复垦、水污染治理、危房改造、煤矸石综合利用、植被恢复、泥石流防范等, 包括独立工矿区改造, 都属于这一支持范围。关键是要把工作做细, 把前期的准备工作、治理改造预案做细、做好;把对策方案论证做得科学客观、切实可行;把争取工作的程序、渠道弄清, 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对争取支持的工作要像做项目那样, 要建立相关的信息库、项目库。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储存起来;具备条件的要力争达到, 坚决拿到手。有些项目也可以采取招标式的办法, 从收集资料到立项取得支持, 承包给一些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有的还可以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 采取合作方式, 争取上级支持, 社会投资的办法, 实施生态性的治理改造。大通沟异地搬迁, 有关方面就设计了一个利用搬迁地招商建立生态区、别墅区的方案, 具有可行性、操作性。这样既可解决治理资金并瓶颈制约的难题, 又可以采取财政资金支持与社会投融资相结合的办法, 推进环境治理和资源枯竭的独立工矿区的中兴。
产业转移与新兴产业培育, 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鸡西的新兴产业培育, 石墨产业化已纳入了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这是个重大利好消息, 如何用好这项政策, 主要在于资源的有序开采与产业链的延伸。当前应根据资源管理与粗放式开发的现状, 以有关的政策法规为依据, 借鉴国内外对石墨这种稀缺的战略资源管理的经验, 强化管理, 坚决刹住乱采乱掘、掠夺式开采、无序开采之风;将其纳入规范化、产业化、精细化、高端化的轨道, 按照建设石墨之都的目标扎实推进、努力培养支柱产业、新兴财源, 壮大地方财力, 提升支撑可持续发展与承载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能力。
整合政策资源优势, 综合运用粮食安全战略、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穆棱河污染治理、中俄沿边旅游经济带等各项战略规划与政策, 充分利用龙江东南部中心城市的区位条件, 谋划对上争取支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 以及现代服务业, 打造新兴产业公共群体的倾斜政策, 提升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 培育持续产业成长能力, 实现主导产业多元化, 经济结构合理化, 促进城乡一体化。
第七,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切实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的领导。
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特殊阶段, 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格外重要。作为中观经济层次的地市级政府, 尤其应该从地域经济的现状出发, 用好“看得见的手”,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规划指导、借鉴督导的主要作用, 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要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把手工程, 牢牢地抓在手上, 统筹城乡, 切实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领导分工与部门分割的格局, 成立以一把手挂帅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 日常办事机构设立在城乡建设局, 吸收有关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部门参加。从城乡统一规划抓起, 到经济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市民化全过程地抓实。当前, 要重点抓好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规划, 用规划统一思想、计划与政策, 处理好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城乡、工农、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 整合优势资源, 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创造性, 合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
对上争取政策支持专项资金, 要加大前期研究、论证与争取工作的力度。按照政策执行监管主管部门与分工, 成立由以对口单位为主组成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组, 做到时间、任务、人员“三落实”, 实行体制外评价制, 模拟讨论批准机制与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责任机制, 确保争取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
加强新型城镇化工程领导, 充分发挥其城乡一体化中的主导与带动作用。从实际出发, 细化与完善新型城镇化考核指标体系, 建立健全长效考评机制, 并将其纳入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与奖励机制。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落实到领导核心与团队建设的全过程, 把实施新型城镇化工程取得的绩效, 作为考核选拔创新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 常抓不懈, 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全力以赴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 夯实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基础, 增强实力、壮大财力, 提升辐射与带动能力。采取龙头企业带动、产加销一条龙拉动, 融投资合作、科技投入、人才流动等多种形式, 发展新型的城镇关系。
城乡一体化的中部路径 篇10
一、我国会展业与农产品营销发展现状
会展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 从展会主体来看, 会展行业涉及到装备制造业、轻工行业、纺织行业、建筑行业、医疗健康行业、机电行业、体育行业、能源环保行业、教育行业等各行各业的展览和会议;从产业链角度来看, 会展经济涉及到餐饮、住宿、交通、通信、物流等多个部门, 产业链较长, 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加入WTO以后, 中国的会议和展览发展迅猛, 特别是近年来大型国际赛事、展览会的举办, 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大大提升了国内的办展水平, 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展览场馆, 同时也培养了许多有实力的会展企业。从目前办展水平、规模等方面综合评价, 中国已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 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展览中心”。
农产品现代营销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 构建农产品现代营销管理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 我国当前农产品营销及其体系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农产品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 导致农产品营销技术和理念都严重滞后。同时, 由于长期以来的分散经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支持力度相对较弱, 农产品销售缺乏专业的技术和人才, 也难以对市场的变化做出灵活的应对, 因此导致整体竞争力较弱。
二、农产品营销的新路径———农业会展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发展农业会展经济, 支持农产品营销”。农业会展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农村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大力发展农业会展将会对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农业会展的界定
由于会展在中国起步比较晚, 研究的成果还不是很多, 关于农业会展的研究更是寥寥可数。根据会展的概念界定, 笔者认为, 农业会展主要包括涉农会议和展览, 涉农会议主要包括涉及三农 (农村、农业、农民) 的各种类型的会议、主题论坛、学术研讨会等;涉农展览主要包括农业机械设备展、农产品博览会、花卉园艺展、互联网电商展会、交易会等。农业会展经济是一种服务型经济, 农业会展经济能产生可观的直接效益。农业会展的发展不仅能够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打造农业品牌, 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农业会展能够带动服务、交通、旅游等第三产业消费链的发展,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及相关硬件设施建设。
2. 农业会展的特点和作用
农业会展具有品牌形象传播快、产品信息容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等的特点, 是快速实现农产品、农业设备与企业、消费者沟通的桥梁。一方面, 通过农业展会可以让农村获得先进的技术设备、人才资金和经营理念;另一方面, 通过农业展会可以快速推广特色农产品, 提升品牌形象, 促使农产品走出去, 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 通过农业展会可以实现资源的双向流通, 促进农产品营销和可持续发展。
(1) 通过举办农业展会, 可以引入先进技术设备、资金、人才。
农业展会可以在短时间内, 让涉农企业、合作社与大量现有的和潜在的供应商接触, 投资家、企业家可能会通过展会寻求到新的投资合作项目, 从而促成全社会关注农业、支持农业、投资农业, 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 农业展会的举办, 也会吸引部分农业专业人才的目光, 吸引涉农人才投入到产品项目研发中来。
(2) 通过举办农业展会, 可以促进新产品的研发, 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涉农展会, 特别是大型农业展会, 一般都会选择有影响力并且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的产品进行展销, 因此通过展会交流, 可以交换产品设计思路, 刺激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人才、技术、资金的双向流动也会促进农业贸易的深层次合作, 有利于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提高具有区域特色农业的竞争力。
三、皖北地区农业会展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农业会展产值占我国会展业产值不到8%, 根据活动主题和主要展出内容, 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13类, 其中“食品、饮品综合”类展览48个, 约占总数的18.8%, 占比最大;在专业性展览中, “茶叶”类展览最多, 共计27个, 占总数的10.5%。皖北地区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烟叶、薄荷、兔毛和肉类生产基地, 一批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以粮食产量为例, 皖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的比重的62%, 是安徽乃至全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砀山酥梨、符离集烧鸡、夹沟香稻米、栏杆牛肉等一批特色农村品在地方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也有自己的品牌, 但是由于营销方式和销售渠道的滞后, 没有让地方特色农场品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
根据实地调研发现, 目前大部分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还是以涉农企业或者农业合作组织收购为主, 很少有通过农业展会进行品牌营销, 通过网上电子平台参展网络展会的更少。因此, 在产品销售方面依然存在着产品附加值太低, 导致销售价格太低、没有销售渠道、知名度低等各种问题的困扰。
2015年初, 怀远县成为皖北第一个安徽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 以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为重点, 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初步计划依托乡村超市, 在乡镇、重点村打造50个电子商务服务示范点, 打通农村双向流通的“最后一公里”, 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怀远县计划今年建成50个, 明年扩大到100个, 逐渐实现乡镇和重点村电子商务全覆盖。怀远县目前已基本实现公路、互联网宽带“村村通”全覆盖, 乡村、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均具备接入互联网的条件, 智能手机普及率更是高达70%左右。最近, 阿里巴巴集团正积极在怀远推动“村淘”项目, 集团已确定将怀远作为安徽北部“村淘”计划的中心。
2015年11月, 宿州市埇桥区农村淘宝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营, 区委、区政府联手阿里巴巴集团实行“千县万村”工程, 把传统农业和电子商务紧密结合,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帮扶青年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 埇桥区继续加强政策引导扶持, 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的优质服务, 为电商发展营造更好的经营环境。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为农业网上展会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四、对策与建议
笔者认为, 在未来几年内, 皖北地区的农业会展还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 以资金支持和补贴的形式扶持农业会展发展, 同时应逐步放开农业会展市场, 让市场自发调节。
1. 政府明确定位
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 定位好在会展经济中的角色。政府可以联合地方高校和专业会展研究机构, 设计好农业展会的相关政策。政府可以在农业会展场馆建设、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制定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 政府可以借助各方力量搭建农产品展销平台, 给予涉农企业参展以补助, 建立健全物流配送体系, 充分调动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农业联合体等机构进入农业展会的积极性。
2. 推动社会力量办展
要想使农业会展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办展, 推动农业展会的持久健康发展。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 农业会展行业机构和科研院所可以承办涉农会议, 研究农业展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规范市场发展、制定行业标准等;民间涉农企业机构可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 承办相关的各类型的农业展览会或者博览会。皖北地区可以借助各类新型农业组织, 如农业联合体、农业合作社等举办各类农产品展会、农业机械器具展会、农资展会等。同时, 邀请各类媒体机构参与展会, 做好宣传推广和服务保障, 邀请各地采购商前来洽谈签约。
3. 发展互联网展会
与传统展览相比, 网上虚拟的展厅具有无可比拟的延展性和互动性, 未来的农业会展应该实体会展与网络会展相结合运作, 网上网下互动,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农产品促销是农业会展发展的必然趋势。皖北地区要借助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 大力发展互联网展会, 将皖北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展会或者网上商城推介出去。同时, 要建立健全农村信息传递和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如宿州市埇桥区可以完善建设“埇桥特色馆”, 把埇桥区丰富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旅游文化产品推送出去, 实现埇桥发展、群众增收。加快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拓宽农业会展的产业链和服务体系。
摘要:随着产业升级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现象不断出现, 会展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 如何实现农业与会展业的融合, 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在分析农业会展的特点及功能的基础上, 研究我国农业会展的发展现状, 探讨了会展与农业的融合路径, 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产品营销,农业会展,产业融合路径
参考文献
[1]高传杰.山东省农业会展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2.
[2]陆红.农业展会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促进作用[J].世界农业, 2008, 12.
[3]贾向峰.农业展会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及宁夏的实践[J].宁夏农林科技, 2008, 1.
[4]于孔燕.关于农业类展会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8.
[5]蒋文龙, 胡立刚, 张道生.农产品营销的浙江道路[N].农民日报, 2009.
[6]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 (2007) [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7]陆红.中国农业会展经济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9.
【城乡一体化的中部路径】推荐阅读:
破除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度瓶颈的有效路径10-25
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特点分析10-27
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09-02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论文11-02
关于我市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的汇报08-16
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城中村改造08-28
城乡一体化问题10-17
中国城乡一体化06-19
城乡一体化管理09-13
城乡文明一体化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