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

2024-06-22

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共11篇)

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 篇1

党的十六大以来, 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先后下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指导性文件, 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作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强调指出:“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 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那么,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当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哪些问题和瓶颈, 怎样有针对性地把中央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呢?

一、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㈠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改善文化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 是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涵盖县、乡、村, 直接面对千家万户, 涉及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 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 也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7月23日重要讲话中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谓均等化, 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 都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文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能否实现均等化, 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改善, 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些年来,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然是薄弱环节, 有相当一部分县尤其是西部地区县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还相当落后, 在资源、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城乡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基本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 就无法实现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更谈不上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倾斜, 向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倾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使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必须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以现代文化知识武装农民头脑, 以新文化培育新农民、以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㈡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不均衡, 我国城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在社会基层都有集中体现, 处理不好, 将会影响到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发挥好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发挥文化“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的作用, 着力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着力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关爱人心、抚慰人心, 增进群众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增加群众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激发群众对发展的热情和劲头,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把基层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和引导到改革发展上来, 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 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优秀健康的先进文化促进情感的交流, 形成人心思进、人心思齐、人心思稳的良好氛围, 对化解城乡基层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㈢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关键“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 任务十分艰巨。当前,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 城乡发展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这种差距, 既体现在经济社会方面, 也体现在文化方面。多年来, 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 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文化建设欠账大、问题多, 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2009年, 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 农村仅占29.4%, 城市比农村高40.6个百分点;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 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举措。因此, 要通过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的延伸和覆盖, 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科学组合, 推动城乡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由于历史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 城乡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方政府文化事业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 各地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 偏重于节庆和大项目, 有的镇文化站经常性工作活动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没有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此种情况制约了镇文体活动的经常性开展, 造成文体活动贫乏, 缺乏对群众参与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形成强烈反差。

㈡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一些乡镇文化站 (室)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 设施陈旧, 年久失修, 多数已成危房, 活动场所面积不足, 文化活动设备器材道具十分短缺。阅览室图书量很少, 大多是陈旧图书, 新书补充量极为有限;电影放映设备严重老化, 片源短缺, 新片租金补助太少, 80年代配备的放映交通工具, 已无法使用, 难以保证每个村居每月一场电影的放映数量和质量。一些地区农民群众看书难, 看电影难的现象依然存在, 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比较贫乏单调。

㈢农村文化队伍结构不合理, 专业人员匮乏基层文化站室文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 知识更新慢, 文化、文艺活动策划编导能力差;许多人在编不在岗, 工作人员混岗使用, 兼职较多, 有效投入文化站工作的精力和时间非常有限, 常常是“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 管理体制不顺等等导致文化站的思路少、办法少, 活动内容赶不上时代的发展, 不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宣传、教育、辅导的作用。

㈣农村文化资源配置不足一些文化站室设施陈旧落后, 信息化、网络化设备基本处于空白, 与辖区部门、企业资源信息共建共享机制薄弱, 不能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

三、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㈠加强组织领导, 把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应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 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 发展改革、财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工负责, 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形成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合力。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财政支出预算, 纳入扶贫攻坚计划, 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际考核内容, 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和质量以及创优评先的依据之一。文化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 认真探索管理文化工作的新途径, 新方法,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㈡加大财政投入, 保障和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镇综合文化站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 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保障的主导作用, 提高公共财政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比例。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重新核定基层文化单位的业务经费, 按辖区总人口核定基层文化站经常性工作经费, 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按一定比例逐年增长。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书屋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及购买重要公共文化产品、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所需要的资金, 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建立镇文化发展专项基金, 用于对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奖励和政策性补助, 进一步拓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渠道,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捐赠社会文化事业,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的良性机制。

㈢加快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新建、改扩建镇文化站, 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要在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 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人口状况和服务要求, 确定设施建设标准, 明确基本职责, 完善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扶持, 发挥政府运作和市场杠杆两种力量, 鼓励社会和民间投资多种方式, 采取“政府拿大头, 集体拿小头, 自己创收补一点, 社会集资筹一点”的办法, 加大对现有基层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增加造血功能, 改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少、旧、缺的状况。

㈣创新文化活动方式, 满足农民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基层文化活动创新上下功夫, 把基层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 因地制宜,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利用各种有效形式,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 依托传统节日、纪念日、重大节庆和民间文化资源, 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业余文艺演出、书画摄影比赛, 以及读书、演讲、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通过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组织动员专业团体开展公益性或政府资助性下基层演出活动等多种形式, 切实有效地丰富基层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并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 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㈤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素质通过以培养、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和制度保障,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素质。重点培养农村、城镇社区文化带头人、文艺骨干, 鼓励有专业特长和专业素质的年轻人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鼓励支持专业文艺团体改革分流人员到社区和镇从事文艺辅导员、文化指导员等工作。注重发挥基层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的积极作用, 培育和发展农村业余演出队、文化中心户、兼职文化管理员等, 形成一支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通过培训、轮训, 全面提高文化队伍的素质, 保障基层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

㈥健全共建机制, 形成文化建设合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也是社会各界层群众的共同需求,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过程中, 不仅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在现阶段发挥辖区内单位、企业、社会组织文化信息资源优势, 建立健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管理服务机制, 明确各方面的责任, 形成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非常必要。应建立党委、政府农村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 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共同做好农村文化工作, 宣传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搞好综合协调, 群众团体要努力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重点文化工程, 要加强专项监督检查。文化部门和民政部门要共同拟定辖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共驻共建责任制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 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 (市) 、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 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2012年1月, 《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颁布, 并明确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江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设施、服务规范等作了明确要求, 是江苏省公共文化建设管理领域出台的首部政府法规, 对加快健全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义重大。

2011年5月上旬,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长春、四平等地调研时指出:“文化发展应当是城乡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 文化繁荣应当是全面进步、普遍提高的过程”。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的延伸和覆盖, 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 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布局、合理配置、科学组合, 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文化实惠, 实现城乡在文化政策上的一致、在文化资源上的互补、在文化权利上的平等、在文化发展上的互动, 推动城乡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 篇2

金涛

近年来,清水区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把解决群众出行难作为切入点,加快农村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搭建农村公路网络平台,实现了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出门上车、下车进门,客运到家门、货运到地头”,“公交车,通到村,农民成了城里人。”这些群众语言,成为夷陵城乡公共交通变化的真实写照。

一、“三大工程”抓畅通

道路通畅是发展农村公共交通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15.1亿元,先后实施了一系列乡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起了快速畅通的路网。

实施道路提等工程。以前,清水区只有省道汉宜路为二级公路,其他干线路等级低、质量差,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为改变这种状况,全区坚持以城市眼光改善农村,组织实施了公路提等工程。一是境内省道提等工程。先后改造过境省道干线184公里,并投资2.5亿元按城市Ⅰ级主干道标准对宜兴路城区段和发展大道进行改造。目前,全区境内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实现了区内1小时公路圈。二是通乡公路提等工程。加强路网标准化建设,改造县乡公路182公里,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700公里,构建了一张内畅外联的现代交通网。三是旅游公路提等工程。投资1亿多元,开展了宜兴、宜巴、两金、普百四条旅游线路环境综合整治及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示范工程建设。通过综合整治,主要旅游线路两边绿树成荫,特色民居矗立,村容、路面整洁,形成了一道“路在林中展、溪在路边流、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风景线,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高度评价,省委、省政府在我区召开了“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现场会。

实施公路硬化工程。积极抢抓国家实施农村公路硬化工程机遇,制定《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采取上级补、区里贴、乡镇筹、社会扶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公路硬化资金,解决乡村道路建设难。近几年,在全额落实中央、省补助政策的同时,区财政对实施公路硬化工程的村每公里补贴2万元、贫困村每公里补贴3万元、客运线路每公里补贴1万元、恢复失修路每公里补贴3000元,各乡镇(街道)也制定了配套奖励政策。目前,全区已硬化农村公路2705公里。同时,对可以通行农用车和可延伸通客车的650公里道路进行了改造。通过实施公路硬化工程,全区所有乡镇(街道)主干线公路实现了硬化,100%的行政村修通了水泥路。

实施公路养护工程。针对乡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乏等问题,制定《清水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着力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一是理顺体制。明确通乡镇油路养管责任主体是区公路段,通村公路为各乡镇,组级路为各村,旅游风景区、矿山路、柑橘场和茶叶基地为相关企业。二是落实养护资金。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170万元用于所有通村路的养护,安排恢复通车和重点路段水毁修复资金150万元。同时,本着“谁使用得多,谁负责养护和管理”的原则,把300公里的农村公路交给矿山、旅游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投资养护,将200公里的通客车公路交给农村客运企业集中投资养护。三是创新养护方式。采取“国路民养”、承包养护、突击养护、义务养护四种养护方式,实行定养护里程、定人员、定任务、定季度考核指标、定养护包干经费“五定五保”管理,农村公路年平均好路率由五年前的60%上升到目前的75%。

二、“三级网络”促便捷

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全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运输网络,全区开通营运线路97条,符合通车条件的182个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客运网络,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条件。

健全一级城乡客运网络。以前,清水区城乡客运班线基本都采用挂户经营和个体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经营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监管难。针对这些问题,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客运线路网络化。通过新开、调整城乡客运线路,优化网络布局,构建起以小溪塔城区为中心、各乡镇(街道)为节点,形成城连镇、镇连镇、镇连村的城乡公共交通网络。二是经营主体公司化。引导大型客运企业通过入股、收购等形式实行公司化经营,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先后促成了市公交集团与三峡运输集团,市交运集团与会通、晓龙安达、乡通公司的重组。三是运营方式公交化。根据城乡客运特点和道路设施状况,科学确定城乡公共交通的线路、车型、班次,按照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站点、定票价和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结算的“五定三统一”标准推进公交化运营。目前,全区有交运集团、公交集团等9家运营一级客运线路的企业,配备营运车辆近300台,实现了城乡客运全覆盖。

健全二级农村客运网络。多年来,农村群众出行基本是依靠摩托车、三轮车、农用车,不安全、价格高、出行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全区实施了公共交通通村计划。一是规划驱动。对全区农村路网结构、客运流量流向、群众出行习惯规律进行全面分析,编制《清水区客运发展规划》,科学安排农村公共交通的网络布局、线路设置、运力投放和场站设施,方便农民出行。二是试点带动。2006年,在最偏远的下堡坪乡开展了农村客运试点工作,开通了下堡坪乡至青山坡村客运线路,成为全省首条山区农村客运线路。在示范点的建设中,探索出了“车头向下、村口始发、四定一挂、程序简化、通村达户、平安到家”建设模式,为全面建设农村客运网络积累了实践经验。三是设施推动。按照“路、站、运”一体化要求,把站场基础设施建设与村村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先后建成2个二级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5个五级客运站、79个候车棚、113个招呼站,所有的村通上了客车。

健全城市公交网络。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格局,整合城乡客运资源,促进城乡客运协调发展,实现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一是整合资源。进一步整合现有城乡公交资源,打破城乡分割,实行资源共享,将城市公交和城乡客运合为一体。二是合理布局公交线网和场站。本着方便城郊群众出行的原则,对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村公交布局一步到位,新开辟了3条公交线路,全区共开通公交线13 条,拥有108 台公交车,日发618班次。三是统一补贴政策。通过招标确定交运集团、公交集团统一经营城市公交,按标准兑现石油价格补贴。对城乡客运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事业,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伤残军人、学生等实行免费或优惠乘车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的支出,由政府进行专项补偿。城乡公交网络的健全,让10万群众乘上了廉价、方便、舒适的公交车。

三、“三项创建”保平安

围绕“打造平安夷陵”、“建设平安交通”目标,加大创建力度,保障交通安全,让农民群众出行安心、舒心、放心。

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 篇3

加快三个统一,构建公共服务的基础

统一的综合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利用自治区电子政务专网(外网)平台和农村信息化信息网络资源,建成了金凤区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了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59个党政部门、7个镇(街道办事处)及57个行政村(社区)五级公共服务机构上下互通、左右相连的综合信息服务网络。

统一的便民服务机构。新建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金凤区政务服务中心,将行政审批、信息发布、办件查询、投诉维权等公共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在服务中心管理;在镇和街道设立了便民服务站,代为受理政务服务中心全部审批及服务事项;依托行政村(社区)信息服务站,改造提升为便民服务代办点。

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服务规范。金凤区制定了《金凤区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网络管理制度》、《金凤区政务便民公共服务系统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格规范各级工作人员公共服务的行为。

实现三项公开,构建公共服务的主要途径

党务公开。完善了党员、干部和档案信息库,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基本情况、干部基本信息、干部任免审批等实现动态管理。通过综合便民服务站对建档工作进行宣传,共组织农村社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642次,多媒体党课1121次,群众通过网络为党组织反馈意见2161条。

政务公开。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下传政府信息与方针政策、上传农村信息和社区民意,达到五级共享,分级维护,一站查询,公文流转实效提高了近5倍。

服务公开。按照“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公共服务工作要求,结合金凤区实际,梳理政府各部门为民提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内容,整理出了27个部门涉及62项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线连接、一键直通、一网发布”的理念,实现了农民和居民在政策咨询、办理过程和反馈结果等方面的信息网络化。同时,其业务系统实现了与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77个进驻单位涉及843项行政审批和公开服务事项的紧密相连。

做好五级服务,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信息网络,形成以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政务服务中心、镇(街道)便民服务站、村(居)便民服务点五级联动的城乡政务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绿色通道”。由便民(信息)服务站(点)信息员统一对村民、居民的代办事项进行网上采集,集中到金凤区行政服务中心或更上一级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办理,办理过程和结果通过网络直接反馈,证件、证照统一定期集中送达,使群众足不出村(社区)即可办理相关的审批和服务事项,做到了一站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原地反馈。各级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做到了领导与群众一个样、生人与熟人一个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一个样,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笑声。

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 篇4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城乡一体化,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面向大众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服务体系, 其建设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生活和道德素养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维护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年来, 成都市作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 充分发挥政府与政策的扶持与保障作用, 积极推进各项具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并且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科学管理以及机制创新, 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即以成都市为例对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构建路径进行探究, 以期为相关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1 统筹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愈发增长。现代城市发展过程已经逐步实现由“物质实体”到“经济社会”再到“文化都市”的演进, 不仅仅是城市, 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也愈加注重文化休闲娱乐场所的建设。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再只是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的体现, 更是城乡公民的文化诉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不仅仅关乎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和公民文化权利的实施问题, 更关系到城市精神世界的拓展和文化空间的构建[1]。

同时必须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城乡文化需求的结合与综合, 忽略这个范围的概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会失去根基与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第一个就是“统筹城乡发展”, 即实现城乡互动发展, 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城乡不同区域对文化有着不同的需求, 已有的需要传承的文化传统、现阶段精神文化的需求、未来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都将决定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以成都市为例, 近年来成都大力发展具有本土特色与公益性质的、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活动, 实现市上每季度有大型品牌文化活动, 县一级每月有集中示范活动, 街道乡镇每周有集中文化服务, 社区和村每天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局面, 基本满足了城乡群众日益增长和多元的文化需求[2]。成都市的这些成功举措告诉我们只有只有认清公共文化服务构建的重要性及其覆盖范围, 统筹城乡一体, 公共文化服务才能获得良性的发展。

2 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

2013年11月6日, 文化部在上海召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项目) 创建工作会, 成都、苏州、长沙、大连、青岛等城市被正式授予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近年来, 成都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取得丰硕成绩。根据成都市体现建设的成功经验, 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对构建路径的建议。

2.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根据成都市的成功经验,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实现城乡一体化更需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对全局的把控。成都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小组组长, 带头制定实施《成都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 (2011—2015) 》、《成都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点规划 (2012—2020) 》、《成都市民办博物馆发展规划 (2010—2015) 》、《成都市城市文态建设规划》等5个规划, 明确发展方向与工作重点, 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 (成委发﹝2009﹞17号) 、《关于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成委办﹝2012﹞12号) 、《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有关具体事宜的通知》 (成文发[2009]68号) 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具体事宜的通知》 (成文发办﹝2012﹞27号) ) 等政策文件, 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支撑体系, 并且从制度层面解决长期困扰成都市城乡尤其是乡镇公共文化建设的经费、活动、人员、设施等根本问题。

由此, 各级领导与组织者要提高认识, 强化概念, 深刻领会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对社会统筹发展战略意义, 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城乡一体化模式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有的经验教训,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模式和机制, 切实保障广大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力与利益。

2.2 注重凸显地方特色

成都市创建了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大庙会等极具地方特色、深受百姓欢迎、具有公益性质的品牌文化活动。同时, 成都市依托城乡文化空间, 依据市、县、乡、村四级机制的不同需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空间支撑体系, 为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推进和发展提供可靠的空间保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统筹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 首先务必结合实际, 了解公民的文化权利诉求;其次也要因地制宜, 创办凸显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树立地区文化品牌, 打造特色文化创意设计平台, 发展特色精品文化产业, 并以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带动和促进城乡居民参与文化活动。未能满足客体需求的文化服务体系再“高大上”也只能作为形象工程昙花一现。地方文化特色一旦形成, 就会造成一种牢固的“特色占有”, 成为最稳定的知识产权[3]。特色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不可复制的独特性, 应当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基础资源, 站在长远的角度对其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

2.3 提升设施建设, 加强科学管理

首先, 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规划并且建设一批必备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公共文化设施。成都市即以城乡“两馆一站一室一点”即文化馆、图书馆、乡镇和街道的综合文化站、村和社区的综合文化活动室以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作为基本主线,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强力支撑。文化流动服务网络建设的城乡全域覆盖, 数字图书馆城乡联网, 文化综合执法数字监管平台建设, 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艺术团专车配备, 都为文化下乡提供了基础设施与交通工具保障。同时要缩小文化事业经费投入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力度, 特别是保障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加强对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投入, 将农民工的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另外要看到乡镇等基层地区由于各自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情况等原因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也存在不平衡, 因此加强对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投入有助于对农村基层和老少边穷地区文化设施落后, 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等问题的解决。

其次, 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科学管理以及机制创新。一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层次化建设、个性化建设,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形式及载体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网络体系建设, 整合全市文化、文物数字资源, 建成城乡数字文化文物信息平台公众导航系统;二是建立包括市民学习、民生服务、图书管理、资源共享、监督考核及信息互动等六大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 形成省、市、社区三级数字联动的管理结构;三是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平台,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圈;四是要加强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全方位培训, 建立培训机制, 保障培训经费, 加强对高知识人才的引进, 为城乡基础文化单位充新鲜血液, 激发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勃勃生机;五是公共文化服务要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求按需定制, 特别是针对农民工、残疾人、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需要为其单独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与内容, 提供符合群众需要的、适合各群体特点的公共文化服务。六是要积极运用多项宣传方式, 建立系统的城乡一体公共文化宣传机制, 搭建公共文化短信平台, 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设立官方微博等现代化手段以扩大公共文化的宣传力度。

另外, 在构建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模式方面, 公共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相协调, 形成立体发展模式, 更应当加强同交通、能源、环境、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结合, 形成完善的产业配套, 加快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保障以及管理, 构建立体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创建城乡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发展, 为公共文化服务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 由成都市对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经验可以看到, 要始终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前提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始终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做到真正提高文化聚合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增强文化创新能力, 拓展文化发展空间, 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 繁荣并且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真正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马树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城市文化空间拓展[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6) .

[2]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EB/OL].[2010-12-30].http://www.chengdu.gov.cn/Gov Info Opens2/detail_allpurpose.jsp?id=E9vyon Vi ENRtujr JHP8e.

关于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的思考 篇5

专业论文

关于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的思考

关于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的思考

[摘 要]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城乡居民在政治地位、经济条件、发展机会、文化资源等方面存在严重不平等。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村文化事业与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差距过大已成为城乡文化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的极大障碍。因而,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势在必行。

[关键词]城乡文化;一体化;农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8-0084-02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城市相对先进,农村相对落后,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是其中的课题之一。如何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建设性的研究。党和各级政府逐渐将农村文化建设提上了重要的日程,针对当前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文化,进一步挖掘城乡文化的潜力,从而促进城乡文化的共融,更快地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的产生背景和现实意义

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源于中国现存的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而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产生了,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在当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由农业化到工业化的发展方式的共同性质。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所不同的是,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内部自发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政策选择的结果。当时的“城市工业现代经济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主义所统治。传统的农村经济由封建地主所统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形成中国经济显著的二元分化。但这个过程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逐渐生成和逐渐固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前,在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确定后,由于重工业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而且技术含量高,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这就需要国家具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我国当时工业比重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农业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提供积累。于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跨越了以轻工业为重心的阶段,而将农业作为重工业发展的积累主源,与此同时,国家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的政策。在这一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又通过一系列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和制度以及城乡居民不平等的国民待遇,使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最终确立。1978年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到1985年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了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起伏和波动。

城乡一体化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根据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按照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1.1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严重的结构畸形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关系一直未能实现均衡增长,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固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联系较以前实现了显著增强。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仍未从根本上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的城乡差距过分悬殊将严重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目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已明显超出了合理的范围,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此以往甚至会危及社会稳定。因此,现阶段必须加强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对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政策倾斜,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根据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基本方针。按照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1.2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方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

“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以及解决好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要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问题,包括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进步,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在世纪之交,“三农”问题有一些矛盾更加尖锐起来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还任重道远。例如,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远没有达到小康水平。“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无法依靠短期的政策调整,而是需要农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种新的战略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全国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建设一个惠及全国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1] 关于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文献综述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李秀忠(2009)认为,城乡统筹必须是经济和文化的统筹,因而必须让农村拥有先进的文化、思想,进而进行文化创造,最终城乡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高善春(2010)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朱敏(2012)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遏制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过大,扩大农村需求的根本出路。赵光元(2012)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遏止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和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相对不足的有效途径。刘文俭(2005)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广大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是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李云(2007)在城乡文化发展问题上,认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但这种相互影响可以表现为积极影响,也可以表现为消极影响,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上,把握好城市文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对乡村文化的辐射作用,避免城市文化中的消极一面侵蚀到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去,从而对农村文化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赵家国(2012)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严重滞后、群众文化活动贫乏、公共产品稀少、文艺人才匮乏,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要推进战略、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市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体化。众多学者对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虽然从各个视角进行了研究分析,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应该有自己的理论结构、研究机理和方法,但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文献资料极少,存在诸多理论盲点,迄今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对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只局限于表面的统筹城乡文化必要性的论证、内容和方式的概括以及理论意义的说明,甚至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概念也有待于进行深入拓展和规范精确的提炼。总之,对于这一问题的高水平理论研究不足,大多停留在空泛谈论的层面。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因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应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础,并在借鉴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和属性规律从多个维度进行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探索研究。

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措施

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深刻的影响莫过于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失衡。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失衡已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一大障碍,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迫在眉睫。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可以通过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弘扬各地农村的乡土特色文化。广大农村地区往往拥有大量历史文物古迹和旖旎的自然风光,蕴藏着丰富的旅游价值和广阔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如果再配上现代城市的科技、资金、项目,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就可以使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进行有效的交流。二是通过各项政策措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各级官员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逐渐改变重视城市文化事业建设、轻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观念。地方政府在制订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坚持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两手抓的思想,在城乡建设规划的制订中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重考虑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要树立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的思想,确立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投入总量偏少、人才奇缺等各方面软件和硬件设施较为落后的客观现实,坚持在文化事业发展中政策投入适当向农村倾斜的原则。总之,要根据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城乡文化资源分布情况,来制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三是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体制创新。首先,创新文化发展的领导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及其配套的评价机制。在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要责任,制订合理的长远的地区农村文化发展规划,并且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当地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调动广大干部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城乡文化统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其次,建立针对广大农村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帮扶机制。积极引导城市居民、各社会团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促进城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重点支持农村文化站、图书室、科技展览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娱乐节目和文化活动。再次,实现文化投入机制的创新,在有限的财政投入下,积极探索农村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方式,动用社会资本的力量,吸引各大中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团体投资兴建乡村文化组织和活动设施,经营农村文化娱乐场所,提供文化产品服务。只有在广大农村地区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才能使广大农村居民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 篇6

关键词:农村;文化;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26-0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农村的发展需要文化,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更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撑,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状况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思想解放程度。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建设在我国推进速度很快,全国各地的农村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江南还是塞北,无论是东海还是西疆,农村都发生了巨变。交通发达了,居住环境改变了,小城镇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促使农民衣食住行各方面逐渐走向了富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农村的文化生活还很贫乏,农民有钱之后又很迷茫,主要是思想观念还没发生根本的转变,价值观念、世界观、思想意识乃至消费行为没有本质的变化。低俗的文化还在占领乡村,有些地方农民富裕后,“穷得只剩下钱了”,思想极度空虚。究其原因,这些都是农村的文化建设滞后带来的。

一、农村文化的深层次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民始终是在传统意义的村庄中生活,他们世世代代在那片土地上耕种,收入在一年年地提高,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真正让他们的生活发生质变的应该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传统意义上的村庄逐渐向小城镇化靠拢,这个变化对农民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拥有几亿农民,他们的文化根基是代代相传的农民文化意识,在现代化商品经济理念的冲击下,逐渐发展成了自己特有的不同于城市的乡村文化。这种乡村文化既淳朴又复杂,既落后又富有生命力。

(一)农村文化的内涵

传统的农村文化的内涵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农耕文化中的最基本因素,地本文化;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文化;第三,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第四,朴素的乡里伦理文化。这些文化呈多元的水乳交融状态,他们之间很难清晰地分别开来。地本文化是这个内涵的核心,农民世代在土地上耕种,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和物质的根本,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农民,没有了农民也就没有了乡村,就更谈不上乡村文化了。乡土文化充分体现了农村文化的特点,故土难离,植根于乡土,便衍生了很多文化样式,比如民间文学、民歌、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谚民谣等等,都具有明显的乡土特点,这样的文化在城市是无法产生,因为城市没有那种土壤。民俗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的,随着社会的进程会有所扬弃。民俗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民俗是不同的。民俗的传承具有口耳相传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潜移默化继承的特点,因此具有很悠久的传统。乡里伦理文化是乡土人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几千年的宗法伦理观念和纲常礼教思想盘根错节地贯穿于农村变迁的各个时代,在民间,始终将重义轻利视为处世准则,将尊卑孝悌视为最为有效的家庭秩序,将贞洁妇道视为女性的道德底线。

可见,农村文化其本质具有浓厚的乡土性,缺乏应有的城市理念。传统的农村文化应当适当改良,即在移风易俗过程中,保留传统农村文化的优秀部分,吸纳城市文化先进的部分,赋予农村文化以新的内涵。

(二)农村文化的外延和特点

农村文化从深层次来解读,不外乎这样的几大范围。首先是物质层面的文化。这包括耕地、生产资料等物质层面的文化,具有它的独特性。其次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在精神层面,农村文化的根基是代代相传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积淀,具有传统的保守的一面,即所谓“小农意识”。这从农谚中就可以看出来,“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知足常乐,温饱是最大的追求。这在老一辈人中很有代表性。而新型的农民,他们受到新型的教育,受到现代化思想的冲击,他们更具有探索性和冒险性,更想突破乡村的疆界而到外面的世界去闯闯,因此他们向往城市文化,到城里打工甚至创业。这部分文化具有先进性,和老一代农民文化产生了冲突进而相互融合,因此农村文化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张力和可塑性。最后就是制度层面的文化。很多村庄现行的行政设置是从古到今延续下来的,具有化石一样面孔,到今天还在使用,也是相对有效的管理办法。但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村的概念将会越来越模糊,将会被新型的农村合作组织所取代,传统小农经济要向新型的合作组织发展,这也是发展的必然。

因此,当今的农村文化中,存在着传统和现代的冲击与融合,封闭和开放的冲击与融合,创新和保守的冲击与融合,这样多元性的状态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在这个转型时期,对农村文化的引导就成了政府的当务之急。

二、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不利因素

(一)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

文化发展的正常状态应该是政府的正确引导,适当投入,民众自发形成的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这其中政府投入应该是文化发展的保证。在农村,文化无法产业化,因此文化的产出几乎为零。加之农民自己都没有文化消费的自觉意识,更不用说自愿出资建设文化设施了。文化建设的投入会引导农村文化进入良性的轨道,改变农民狭隘的小农意识,让他们懂得科学发展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拥有健康的价值观。这些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认识不到位

种地是第一位的,养家糊口是世代相传的观念,农民就是种地,搞什么文化,那样的“洋景”都是城里人玩的,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在农村,谁要是写文章,从事文化活动多半会被讥笑,认为那是不务正业的表现。这点从农民的消费中就可以看出来,当然,中国农民还没有达到完全富裕的程度。据调查,农民真正用于文化消费的金钱占总收入1%左右,这和发达国家的乡村文化消费相比,相差甚远。因此存在重物质轻文化的认识,尽管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发了很多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文件,但是真正能执行的却寥寥无几。

(三)封建糟粕在农村有广泛的市场

目前,在农村糟粕文化还有很大的市场,因为文化生活的缺乏,村民普遍精神世界空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作一天,唯一的精神生活就是看电视,然后就是睡觉。在农闲的日子里,赌博成了消遣的娱乐项目。农村在看宅基地、坟茔的问题上很相信风水先生,许多封建迷信的活动在农村还很有市场,原始的求神问卜很盛行。由于信仰危机,一些邪教会乘虚而入,因此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不容忽视。

(四)农村文化场所和设施相对贫乏

近十年来,农村的文化场所和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当然各地发展不平衡。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设施相对先进一些,而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文化设施贫乏。国有农场文化设施先进,地方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沿海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先进,中西部地区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有些农村修建了休闲广场,建设了一些健身设施,这样农民的业余生活就丰富了,可以跳舞、扭秧歌,可以健身。但有些农村,没有一个像样的场地供农民从事健身活动。有人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农民经常在地里劳作,筋骨强壮,用不到健身。这是错误的认识,劳作和健身是两个概念,劳作只能健筋骨而不能愉悦身心。因此说,各级政府应该适当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农村文化场地及设施的建设。

(五)缺乏土生土长的文化骨干和队伍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文化站制度,都是指派文化骨干到文化站从事文化组织和带头作用。文化站制度确实对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它也存在问题。有些乡镇没有文化站,即使有的,文化站的人才也难以接续。在基层文化组织从事创作和管理的人员,一旦水平提高了,就会流失,会到更高层的文化机构或其他单位任职,这在人才的流动中属于正常现象。因此,这就造成了农村文化站人才短缺的现象。要想真正让农村文化建设有原动力,必须实行人才的本土化,在农民中物色优秀的有底蕴的人才,加强培养。培养农村文化骨干比培养文化站精英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三、对农村文化建设策略的几点思考

(一)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建议各地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要常态化、制度化,在经费投入后,要加大经费监管的力度,做到专款专用。做到有培训有总结有奖励,在资金保障的情况下,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科学普及活动,让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比如广场活动、科技竞赛活动、丰收成果竞赛活动。比如奖励优秀的科技种田能手、西瓜王评比等活动。开展年节的秧歌、舞龙舞狮等庆祝活动。村民参与的自编自导的娱乐活动,让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得到普及和开展。

(二)打造农村品牌文化和文化名片

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乡土气息和地域性。农村文化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发展,但是朝哪个方向发展,政府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各地农村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有些地方打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有的地方打采摘文化品牌,有的地方打绿色食品文化品牌,有的地方打特产文化品牌。还有些地方戏有很悠久的传统,在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那我们政府就要加大力度支持这些传统的优秀文化,让它们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带动其他文化的发展。所有这些品牌文化,它们的辐射作用都很大,不容忽略。打造品牌文化的同时,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名片是很重要的,比如黑龙江有著名的雪乡旅游,这既是品牌文化,又是文化名片。这样经济和文化建设就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形成相互促进和转化的态势。

(三)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文化素养

我们基层的村干部文化素养还很欠缺,他们普遍文化层次很低,受过高等教育的少,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当了领导之后,虽然比普通村民更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但是文化的素养却很低。村干部是农村各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基层的管理者,他们的思想认识决(下转134页)(上接27页)定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走向。因此,县级文化部门要加大对村级领导的文化普及,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高雅文化,什么是低俗文化。怎样让村民接收高雅文化,远离低俗文化,如何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速文化发展的步伐。

(四)多方筹集资金,建设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是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条件,没有文化设施,其他的都谈不到。比如休闲广场的建设,让村民在劳作之余能休闲娱乐,跳舞看露天电影等。比如图书室建设,让村民有读书读报的场所,更多地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提高文化素养。这样时间长了,农民就从被动地参加文化活动变成自觉参加文化活动,参与的人多了,农民整体的素养就提高了。

(五)完善乡村的义务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农村文化素养提高的根本还要从孩子抓起。目前我国各地农村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偏远地区虽然有学校,但是条件简陋,校舍濒危,师资匮乏,严重地影响了教育的质量。那么国家就要加大对这些地方的投入,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让更多的孩子有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教育是根本,是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的根本所在,因此政务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六)培养农村文化精英,带动农村文化发展

农村有很多人具有文化潜力,只是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例如有农民书法家、农民歌唱家、农民舞蹈家。有些农民在不识谱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先天的乐音素养,唱歌很好听。有些农民具有家传的书法教育传统,虽然不能和书法家相比,但是在农村也是一流的了。有些有文化的村民会自编自导一些文艺节目,这样的演出就具有看点,农民喜欢,因为那是身边人创作的艺术。对于这些农村自觉涌现出来的文化人才,要善于发现和扶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让他们成为当地的文化精英,这比派下来的文化站干部更具有影响力,而且他们不会离开故土,因为艺术创作只是他们的爱好,他们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总之,农村文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不可忽略的方面,它具有很大的社会效应,虽不像GDP那样有增速就显现,但它是潜移默化的,是软实力,软实力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就会更快、更好。目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做长期的规划,短期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实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良性引导农村做好文化普及提高工作,步步为营,扎实有效,我们农村文化建设才能跟上城乡一体化的脚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周秀芹.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探讨[J].农村发展研究,2003,(6).

[3]张苏敏.农村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0,(3).

广东省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研究 篇7

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涵义

本文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是指统筹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逐步形成衔接紧密、运行高效的城乡公共客运服务体系,通过“制度趋同、差距缩小”,使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均等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其中,“衔接紧密、运行高效”是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最基本要求;“制度趋同、差距缩小”是实现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基本途径;“服务基本均等”是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目标,即实现城乡公共交通与城乡居民出行需求相适应。

广东省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现状

随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深入开展,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广东省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取得了一定进展。

1.站场资源共享。不完全统计,2008年广东省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共用的公交枢纽站55个,一般首末站227个,中途停靠站1025个。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共享站场,实现城乡公共交通零距离换乘。

2.公交下乡、农村客运进城。不完全统计,2008年广东省延伸至乡镇的公交线路124条,占统计数的12%,线路里程占线路总里程的7.6%。同时,农村客运进城,与城市公交线路重叠较为严重。

3.短途班线客运公交化、便捷化。部分地区在客流量大、沿途城镇密集的短途班线上,按照公交运行模式滚动发班、开行“公交化、便捷化”客运班车。2009年珠三角地区9个地市的城际公交化客运班线就有17条。

4.创新经营模式。部分经济较发达、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级市或县级市(区)开始探索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的创新经营模式。如深圳的全公交模式、东莞和中山的公交化经营模式、佛山南海的政府采购服务与企业经营模式、佛山禅城TC模式等。

影响广东省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1.政策差异。城市公交在票价、用地、税收等方面均享受优惠政策;而目前没有法律法规将农村客运定位为公益性,农村客运没有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2.规划障碍。受长期部门分治影响,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线网和运营体系。目前只有个别地市对城乡客运线网进行统一规划。

3.法规不衔接。如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对超载有不同规定,城市公交可以核定站立乘客,但农村客运不允许。

4.技术标准障碍。如城市道路与公路、城市公交站场与公路枢纽的技术标准不同,使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统一。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的车辆技术标准不统一,不利于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管理。

5.投入不足。农村客运经济效益低、缺乏长效补贴与激励机制,缺乏融资能力,资金短缺严重。城市公交政府投入仍不足。虽然深圳等市政府实现了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全政府投入模式,但大多数地市在城市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政府补助的枢纽站场仅占投资总额的36.68%。

6.地区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与非珠三角地区发展不平衡。深圳市城镇化率达100%;东莞、中山及佛山的南海、顺德等城镇化较高、农村道路建设好的地方,实现城市公交进农村;但城市化程度低的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仍有许多乡村不具备通行农村客运车辆的基本条件。

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

(一)主要任务

1. 编制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

围绕“衔接紧密”与“服务均等”,根据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农村城镇化水平与政府财力,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城乡公共交通路网、站场和线网等一体化规划。

2. 加强城乡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加快城乡间断头路规划与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能力与技术等级,确保城乡道路连接顺畅。加快城乡综合运输枢纽和换乘场站建设,合理功能布局。

3. 务实推进城乡公共交通线网一体化。

(1)引导城市公交下乡与农村客运进城。合理确定停靠点,促进二者相互延伸。(2)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鼓励城镇化水平和居民出行频率较高的地区进行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促进服务规范化、标准化,逐步趋同城市公交服务。(3)探索创新的经营模式。如以特许经营为手段,以服务质量为诉求,围绕“公司化、片区化、网络化和规范化”,推行片区化经营。

(二)保障措施

1. 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政府责任。

进一步强化对城乡客运公益性的认识,确立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同等的公益性定位。进一步强化政府统筹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领导责任,将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纳入到政府议事范畴,将扶持城乡客运发展资金纳入公共财政。

2. 建立跨部门、地区的沟通协调机制。

构建由政府指导、交通部门牵头,发改委、公安、财政、规划、国土、建设、物价、税务和农业等部门参加的跨部门协调和联动机制。建立跨区域交通发展的沟通协调机制,促进市际短途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及与两地城市公交的融合。

3. 强化城乡公共交通规划地位、确保规划指引落实。

确立城乡公共交通规划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指导地位,尤其是运输枢纽等节点规划,使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的指导作用落到实处。把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纳入地方各级城镇体系总体规划。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财政等部门联合编制,确保城乡公共交通的土地、资金得到落实。

4. 加强地方立法,统一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尽快出台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相关规章,建立健全城乡公交场站布局规范、农村公路安全通行农村客运车辆和城市公交车辆的技术标准,完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标准与经营行为规范,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与退出机制。

5. 加大政府投入,实现财政投资、补贴政策一体化。

整合现有财政资源,建立国家、省、城市(含县级城市)多级城乡公共交通公共财政保障体系,统一燃油补贴政策,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种补贴扶持政策,为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6. 完善配套机制,促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

通过完善城乡客运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财政补贴和补偿机制、定价机制、公共财政监管机制和手段,保证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7. 分类指导、试点探索,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 篇8

一、我国城乡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

(一) 财政投入不均衡。据统计, 我国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出总量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25%, 美国为75%。我国在教育、卫生、住房、社会救助和社会养老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均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近些年来, 政府在财政收入稳步增加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和支持, 但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仍带有“二元”特点, 城乡之间的公共财政支出差距仍然过大。在“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扶持农村”的方针指引下, 地方财政已重点向农村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倾斜, 取得了一定成效, 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省份。但是, 我国大多数省份的财政收入都很有限, 市县乡一级更是如此。调研中, 枣庄市的市直有关部门及区 (市) 、乡镇都普遍反映这个问题, 财政收入很难支付各种基本公共服务所需要的资金。城镇居民可以享受包括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而广大农民享受的待遇却较少。这种地方财政投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势必会拉大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 加剧社会的不公。

(二) 资源配置不平衡。近年来, 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 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免费义务教育、合作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 但相对于地域广阔的农村和广大农民来讲, 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仍然严重不足, 农村公共服务仍然严重短缺, 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大量优质资源仍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 而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资源普遍严重缺乏。

1.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长期以来, 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倾斜于城镇, 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从而导致农村中小学的硬件基础设施以及师资等软件设施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以枣庄市为例, 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水平偏低。滕州市是全市五区一市中经济发展水平最好的, 但即使这样, 公共服务仍然相对滞后。目前, 滕州市还有近100所学校未进行音体美卫器材配备, 占33%, 需投入资金266万元, 方能达到100%配备率的标准。初中图书生均24册、小学生均图书11册, 个别学校的生均图书仅为4册。二是部分学校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备。部分农村学校没有同步配建学生公寓、食堂餐厅, 枣庄市有170余处有就餐需求的农村中小学不具备就餐条件, 给广大学生带来了不便。另外, 全市至今还有381个旱厕。三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枣庄市部分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 45岁以上教师比例达80%。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能力不适应工作需要, 音体美、信息技术等专业对口教师普遍缺乏。枣庄市山亭区原始本科学历教师仅为5.5%, 且多集中在区直学校。四是法定教育经费投入不到位。枣庄市部分区 (市) 市级以上教育专项资金未及时、足额拨付到教育项目上。仅2013年度市级以上专项资金就有5, 700余万元滞留在区 (市) 财政部门。另外, 根据相关政策要求, 土地出让收益中10%比例用于教育、地方分成的彩票公益金中10%比例用于教育、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新增20元部分用于教育, 这三项款项在枣庄市部分区 (市) 也未拨付到位。

2.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居民公共卫生资源分布差异较大,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70%, 而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30%。调研中, 我们发现, 广大农村卫生院、诊所普遍存在资金匮乏、医疗设施差、医护人员学历低、职称低、技术水平低且技术培训也比较少等问题, 许多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软件都不到位。这样就迫使大多数原本想在乡镇卫生院就诊或手术的村民不得不转到区里或市里的医院;许多乡镇卫生院平时就很少有人看病, 营业收入低就更没办法改善卫生院的条件, 这样又会造成医术较好的医生纷纷跳槽的恶性循环, 从而违背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解决农民看病难的初衷。

3.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目前,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体系基本覆盖了广大城镇职工, 而农民只涉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如, 2011年新农合人均筹资246.2元, 平均每人次补偿受益130元;新农保人均筹资450.94元, 人均领取养老金658.72元, 两者合计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仅为9.44%, 而同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1, 170元, 人均补偿受益936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均筹资7834.31元, 人均领取养老金18699.86元, 两者合计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比例为44.74%。由此可见, 当前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仍然较大。

4.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长期以来, 我国公共财政忽视对农村的投入, 对道路、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欠账较为严重, 以至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落后、简陋, 农村人居环境也比较差。近年来, 国家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有所加大, 农村面貌也得到了较大改观, 但与城市相比, 差距还是较大。

(三) 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 与城市居民共享居住、生产和生活环境。然而, 进入到城市的农民工, 虽置身于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环境中, 却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存发展权利, 他们中的多数人被排斥在城市公共服务之外, 很难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 他们居住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 医疗和养老得不到保障, 大多没有工伤保险。不仅是农民工自己, 就连他们的子女也大多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们的父母也不能像城里的老人一样安享晚年。这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隐患。

二、造成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 服务制度不够完善。在我国, 有些政府部门同时扮演了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监督者两个角色, 这使得公共服务缺乏有效的监管, 从而容易产生公共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此外, 由于有些政府部门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而导致个别政府部门倾向于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经济建设领域, 而忽略了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

目前, 我国城镇地区已经基本形成相对完善的一整套社会保障体系, 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还不健全, 目前只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基本的社会救助工作, 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相比, 两者存在较大差距, 由此也决定了当前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较大差异。

(二) 二元体制尚未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形成了重城轻乡的二元户籍制度、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从而也导致了城乡公共服务的不协调发展。比如,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基础的社会保险, 要求参保人只有在缴足社会保险费的基础上, 才能享受社会保险制度提供的风险补偿金。而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农民人均收入低等原因, 导致许多农民不愿意或者无法缴纳规定的社会保险费用。由此也带来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下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缩小的进程。

(三) 政府认识存在差异。一方面, 城市政府面临来自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压力, 另一方面, 城市政府也面临周边相关城市发展与竞争的压力。因此, 他们会首先着重考虑搞好城市的基础设施与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然而, 相比于城市政府对于城市公共服务的主动供给, 乡镇政府的主动性则明显不足, 有的虽能认识到, 但由于受考核指挥棒和政府财力的影响, 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财政缺口比较大, 乡镇和村一级都面临着提供公共服务资金紧缺的问题, 有时他们连及时发放人员工资都成问题, 所以很难主动、自觉、足额地给农民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此次调研走访的大部分乡镇和村都存在这个问题。

(四) 投入重心有偏差。目前, 我国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主要由政府提供, 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 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 则仍主要靠基层政府和农民自行解决。在现行财政体制下, 区、乡财政支出压力逐年加大, 导致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非常有限, 只能是一种较低水平的改善, 很难真正建立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当前, 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投入体制不合理, 主要是没有形成各级政府责任明确、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另一方面,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参与主体和政策支撑的政府, 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广大农村所投入的财政性资金, 远远不能满足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对资金的需要。社会保障是每个公民应得的一项基本权利, 也是社会公平的体现。而当前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巨大差距,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的不公平。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发展成果, 而农村居民却不能完全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 除此之外, 他们还要面临包括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减弱等方面的风险。因此, 国家必须强化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持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 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 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五) 供给主体较为单一。农村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投入, 社会资金较少。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集公共服务的决策者、提供者和监督者于一身, 一些可以由市场或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也被政府包揽, 不但降低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也压制了市场活力和社会积极性, 并且这种单一的供给渠道也造成了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的短缺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低下。

三、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路径思考

(一) 消除二元结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 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显著提高, 也无法真正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农村公共服务问题实质上就是资金缺乏的问题。因此, 只有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格局, 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的问题。近年来, 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出重点已经由经济领域转向社会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 因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 同时大幅增加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资金投入,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经费比例和标准, 并着重在推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 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化进程上下功夫, 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格局, 才能有效解决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二元化问题, 真正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二) 明确政府职责。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老百姓提供有效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实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这是政府的职责, 也是政府的义务。因此, 各级政府要树立城乡居民平等理念, 从根本上打破公共服务供给上的二元体制, 真正承担起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凡是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服务, 应主要由中央政府提供或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共同提供, 按照这一原则,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主要承担起农村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供给;而受益范围局限于地方的公共服务, 则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 如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道路建设等;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服务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共同提供, 以此来解决因地区间财力差距导致的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问题。

(三) 优化支出结构。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大, 主要原因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滞后和供给不足, 必须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 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范围和力度, 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滞后的问题, 满足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1.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应统筹各方力量, 形成合力,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出, 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不断加大对农村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以及道路交通、网络技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 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2.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搞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财力是关键和保障。因此, 必须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使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更多地投向农村的公共服务, 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保障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当前,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重点向县乡级倾斜, 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扩大公共服务范围的能力。

(四) 完善服务制度。习近平同志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为此, 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服务制度, 用制度保障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推进。

1.农村教育方面。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二是改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 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 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综合素质。三是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政府要拿出一部分资源和资金投入到中心, 让广大留守儿童得到缺失父母教育、关爱和照顾的弥补, 也为广大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成立三年来, 得到了社会各界、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一致好评, 效果和反响非常好。

2.农村医疗卫生方面。一是大幅提升农村医疗卫生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 不断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二是大幅提高农村医护人员工资待遇, 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补贴问题, 并定期对农村医护人员进行免费培训, 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医护人员医疗技术和救治水平。三是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 使广大农民普遍享受公共服务带来的益处。枣庄市滕州市就实行了对全市 (包括城镇和农村) 所有育龄女性居民每年免费健康查体一次的政策, 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3.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 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 加速形成全国统筹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二是多渠道筹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坚持“个人缴费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予以政策扶持, 鼓励社会各界捐赠”原则, 发动全社会的力量, 多渠道筹集资金。三是整合城乡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当前, 要加快整合城乡社会保障管理步伐, 建立相关配套机制, 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尤其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吸纳高素质专业工作人员从事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工作, 保证社会保障体系高效运行。

4.户籍制度方面。我国一直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 这一制度的存在成为居民享有不同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和政治待遇的身份依据。目前, 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养老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 都是以户籍身份为标准和依据的, 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着不同的待遇且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导致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根本原因。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建立按居住地登记居民户口的制度, 使农民只是一种职业, 与其他社会成员不存在身份和社会福利的差别。

目前, 我国有两亿进城农民工, 未来十多年里, 我国进城的农民工将接近四亿人,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极其惊人的数字。从这一层面上来说, 很有必要加快对进城农民工的公共服务进程。虽然, 近几年来各地政府加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力度, 也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况, 但他们仍然被排斥在城市体系之外, 他们几乎享受不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服务。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不仅是如何提高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水平, 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城市公共服务惠及农民工及其家属、子女, 在制度上实现城市各项公共服务对农民工的全覆盖, 解决他们在城市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保障及子女教育等问题, 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居民等值的公共服务, 过上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 并从制度上、身份上确保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

(五) 构建多元模式。目前, 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政府, 但单纯依靠政府财力难以有效保证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因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也需要大量的资源, 而目前我国的财政总体实力还不雄厚。在这种情况下, 就必须构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模式,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供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1.完善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分工。在多元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格局中, 政府主要应偏重于供给那些关乎民生生存、发展的生存型和基本发展型公共服务, 例如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环境治理等应由政府提供, 而一些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如农村科技的推广、道路桥梁的修建、供水等则可引入民间资本, 由政府、私人和社会组织共同提供。

2.形成公共服务多元提供格局。一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招标采购、特许经营、合同出租、合同承包和政府参股等形式, 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职责交由市场主体;另一方面, 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转移支付、资助补贴等多种形式,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广泛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可以最终稀释城乡因经济社会不平衡发展带来的阶层对立和利益冲突, 可以使城乡居民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从而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 并明确提出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求。就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现状来看, 我国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农村的公共服务仍处于较低层次上, 无法满足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素质及其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在这种特定背景下, 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就成了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城乡统筹

参考文献

[1]迟福林.在“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国际论坛上的开幕式演讲, 2008, 12, 6

[2]马海涛, 程岚, 秦强.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财经科学, 2008

[3]姜承红.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力度,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J].社科纵横, 2009

[4]何宇.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N].人民日报, 2013-7-2

[5]吴业苗.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 篇9

一、社会性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治理的基本内涵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将公共产品定义为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由于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以及在消费过程中的非排他和非竞争性, 决定了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社会性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中的一个主要分类。“社会性公共产品是公民社会权利所规定的、以公共事业为依托的公共产品, 是与经济性公共产品、政治性公共产品、文化性公共产品相并列的公共产品。公民的社会权利决定了社会性公共产品的性质和构成。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构成了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主要内容。”社会性公共产品也是和经济发展中“人”的核心要素密切联系的, 是保证劳动力素质的必要条件, 是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阀”。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概念是从城乡空间规划延伸出来的, 目前学者们从城乡规划, 城乡经济发展, 城乡社会、文化融合, 城乡发展的制度统筹安排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提出的城乡一体化, 是针对城乡之间实行不同的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分割, 意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城乡之间的制度隔离, 创建缩小城乡差距的融合机制。城乡一体化并不是意味着将农村转换为城市, 也不是说城乡在资源占用上平均化, 而是城乡之间在“基本、平等、普遍、均衡”的要求下, 打破当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分割, 建立统一的供给机制和城乡的融合机制。社会性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治理就是要打破城乡、区域间的二元分割的体制安排, 综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结合城乡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统筹安排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在城乡间、区域间的供给。我国城乡之间, 区域之间在社会性公共产品是不均等的,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一方面是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相关, 但另一方面是和我国的制度安排、政策实施密切相联系, 因此对我国区域城乡之间的社会性公共产品进行研究, 找出我国社会性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治理的症结所在, 对我国的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区域间城乡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实证分析

我国区域间在城乡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总的来说呈现出这样的一种基本情况:东部地区的城乡总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要高于中部, 次高于西部地区, 在城镇和农村分类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上东部也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但是从城乡差距上, 东部地区的城乡差距却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乡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在三大区域中是最少的, 但是其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是最小的。本文将以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为例进行分析。

(一) 基础教育

我国地区间、城乡之间的基础教育无论是从“硬件”还是从“软件”上, 差距是比较大的。

从生均教育经费来看, 农村的生均教育经费远远的低于城镇。东部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远远的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区域之间, 中部的生均教育经费是最低的, 东部最高, 是中部和西部地区之和。2004年东部地区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城镇为2862元, 农村为2646.33元;中部地区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 城镇为1360.6元, 农村为1285.17元;而西部地区的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城镇为1509.04元, 农村为1428.92元。东中西部的城乡生均教育经费都存在着差距, 东部的城乡差距要高于中西部地区。

在师资力量上, 城镇教师的资源要远远的优于农村。首先从教师学历和职称上来看, 从200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 无论是在东部还是中西部, 城镇小学教师的学历主要是以专科学历为主, 高中阶段和本科居于其次。而在农村则以高中阶段的学历为主, 其次为本科。其次从教师负担学生数上来看, 农村的学生总数和教师总数都要高于城镇, 但是在教师负担学生数上, 农村教师也要比城镇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

在办学条件上, 我国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 教学设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危房面积比例不断的下降。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在贵州, 云南等地区, 农村危房面积仍然在5%以上。2004年, 西部地区城镇危房面积占总面积的3.5%, 农村则达到了5.8%;中部地区农村为4.7%, 城镇为2%;东部的危房面积是最少的, 城镇为0.84%, 农村为1.5%。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来开始推行对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改造工程。但是由于农村的危房面积比例高, 而且新增危房面积不断的增加, 使得危房改造工程还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

(二) 医疗卫生

我国的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长期存在着不均衡的情况, 由于城镇的经济水平较高, 人口相对比较集中, 保健意识强, 聚集了大量的卫生资源。东部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在农村, 虽然20世纪50年代就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 但是到了80年代, 随着农业合作经济的解体, 农村合作医疗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 以及80年代末国家将医疗卫生实行了市场经济化的运作, 农村的医疗卫生很大程度上是处于缺位的状态上。

从医疗单位数上来看, 我国由于城镇人口集中, 聚集了全国绝大比例的医疗机构资源, 而农村人口多, 比较分散, 所拥有的医疗资源却很少。我国60%以上的农村人口所拥有的医疗机构数大约是40%的城镇人口所拥有的医疗机构数的一半。医疗机构分布是影响居民享受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城市到最近医疗点距离不足一公里的医疗单位占81.8%, 而在农村到最近医疗距离点不足一公里的则占61.1%。很多的病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而使得小病恶化成大病。医疗点分布不均, 农村离医疗点距离远, 是农民看病难的重要原因。

从城乡卫生费用来看, 从1990年到2006年城乡卫生费用一直在不断的增长, 但是城乡之间无论是总的卫生费用还是人均卫生费用都在不断的拉大差距。在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费用构成变化上, 个人的现金卫生支出的比重在不断的加大, 而政府的预算卫生支出比重却在不断地缩小。

在医疗保障制度构成上, 城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3年, 城镇中无医疗保险的占44.8%, 农村则占79%。在城市则主要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为主, 占医疗保障中的30.4%, 农村的医疗主要的是以合作医疗制度为主, 这项制度是以农民自筹资金为主, 政府予以一定的补助, 占17.6%。当大城市享受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占37.6%的时候, 第四类农村没有医疗保险占70.8%。在医疗保障制度构成中, 城市的大病医疗保险占1.8%, 在大城市更高些有3.6%, 而在农村则只有0.1%。我们可以看出在覆盖面上, 农村远远低于城镇, 而且在资金来源上和费用负担上, 农村也要相对高于城镇。

三、社会性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治理对策研究

我国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无论从城乡之间还是从区域之间, 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传统的制度的分割造成的, 市场经济要求区域间、城乡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同时市场经济的缺陷也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因此提供均等的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建立统筹区域间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是缩小差距, 保障公民权利的必然选择。

第一,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 实现社会性公共产品统一供给的项目管理制度。导致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广为诟病, 其深层次原因是由于附加在其上的各种利益关系, 这种附加的利益关系阻碍了要素的自由流动, 也使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事实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因此, 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 废除地域之间的限制, 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个人的职业特征, 设立全国性的公共服务项目, 建立“个人账户”, 使“公共服务项目”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突出个人的发展特征以及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和发展。

第二, 建立城乡、区域间可以相衔接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 实现社会性公共产品的有效衔接。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的标准在地区之间是有所差异的, 应该建立区域间可以相互衔接的机制以保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从我国当前的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来看, 城市和农村在社会保障的种类, 社会保障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全国性公共服务项目的基础上, 建立相应的“基金”, 缓解因区域差异造成的壁垒, 使“个人账户”可以在城乡间、区域间自由流动。

第三, 建立社会性公共产品均等供给的长效机制, 保证社会性公共产品在城乡间、区域间的财政“均等”和“公平”。我国的财政制度长期以来是以“支持东部”和“支持城镇”的财政体制。在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中, 东部地区的城镇享受了“最高的待遇”, 而上海、北京等城市在户籍制度改革上遭遇的种种难题, 也是建立在这种财政支持之上的。要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分割、区域分割, 就必须保证在财政上中央及东部地区要“支持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 应该建设“全局财政”和“发展财政”。

第四, 建立和完善“需求为导向”的政府回应机制, 保证社会性公共产品满足人们的有效需求。不可忽视的是, 我国当前的资源还是相对稀缺的, 要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就要保证所提供的社会性公共产品符合人们的基本需求, 保证人们普遍、平等、公平地享有社会性公共产品。

参考文献

[1]、王春福.社会权利与社会性公共产品的均等供给[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 (1) .

[2]、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科学出版社, 2009.

[3]、洪银兴, 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4) .

[4]、 (美) 保罗·萨缪尔逊等著;高鸿业等译.经济学 (第12版) [M].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2.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6]、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7]、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 篇10

一、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一) 是服务人民全面发展, 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举措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对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对于不同地区的公民都能有权利平等地享受到国家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关注农村地区人们的诉求, 在促发展的同时还要惠民生, 避免过去先经济后社会的发展思路。对于中国完善人权保障, 促进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二) 是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起点

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是影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隐患。随着中国在新形势下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推进, 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缩小贫富差距产生的影响是显著的。中国2013年城乡收入比例为3.03∶1, 虽然相比上年的3.10∶1缩小了0.07, 从200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下降。2012年的农村居民纯收入为7 917元, 在2013年增长到了8 896元, 比去年实际增长了9.3个百分点, 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3个百分点, 在GDP实际增速方面也高出1.6个百分点。中国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0.491逐步回落至2013年的0.473, 也确实反映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小幅回落。但如果考虑到例如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城乡间的非货币因素的差距, 那么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居高。尤其在农村居民长久以来对城镇住房、医疗和教育方面的需求不减表现出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还没有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针对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化, 中国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已提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在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解决温饱的生存型社会的基础上还要向未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社会过渡, 逐步消除城乡发展在新时期的不稳定因素。公共服务一体化已成为了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 是政府在新时期改革发展谋求转型的重要尝试

立足科学发展观, 针对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多元化, 尤其是农村欠发达地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政府以改革促发展, 谋转型增效益, 转变发展方式以政府为主导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在满足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的多元化需求的同时还能扩大国内需求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作为未来城乡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尝试, 在今年十八大中更是要求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并力求在2020年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基本建立。而对于新形势下城乡公共服务的建设也必将成为中国21世纪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上的更新和政策措施的变化, 同样也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上的一次转变。

二、对于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分析

(一) 结合国际经验分析中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开展城乡“等值化”建设, 在1990年起成为欧盟农村政策的方向。城乡等值化确立的核心思想是:让农民在工作条件、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社会待遇等生活质量方面与城市形态不同类但等值。欧洲各国政府一直秉承发展卫星城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增长;放射线加同心圆的过境交通建设;适时引导就业和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作为城镇化目标, 在农村建设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 根据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传统, 尊重和保护当地历史积淀和民风民俗, 不盲目照搬大城市的生活模式。制定完备的保护法规, 推进农业免税和补贴政策, 着重建设一种既有现代工业文明的因素, 又保存着优秀传统文化印记的“田园式”的新农村。

日本政府倾听民意, 考虑到了农村生活、教育、医疗的便利程度, 同时也加强环保建设。日本也不断通过产业升级来推进城镇化, 在农村中发展第三产业并鼓励农业的信息化和机械化, 政府为农业发展提供的科技服务和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农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在不断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的同时还不忘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也使日本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城乡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拉美国家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化速度过快, 大多数农民涌入城市不能参与就业造成了大量的贫民窟, 导致在城市经济的边缘谋生。城市过渡扩张同样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不仅没有促进拉美城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也没有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薄弱, 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从世界城乡关系的发展探索中不难发现其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为城乡一体化步入其高级阶段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实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战略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创新, 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它结合了国际上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 要从城镇化一般规律出发,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相对均衡发展的思路;另一方面, 从现阶段发展城镇化问题的特殊性出发, 扩大内需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进一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问题。中国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会在这些经验和基础之上绘制出一幅属于自己的城乡发展蓝图。

(二) 结合现实因素分析中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反观中国城乡发展, 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与资源承载能力的双重考验。城市与农村就好比扁担两头的水桶, 不能城市这桶水多, 农村这桶水少。但是如果农村这只水桶有一个大大的缺口, 那么从城市倒进多少资源之水都将是徒劳, 我们国的发展之路也将不会走的稳健自如。所以当今城乡问题的重中之重就落在了如何留住资源之水填补农村资源承载能力这个缺口上。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才驶入了快车道, 1950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7.3%, 经过64年的发展, 2014中国城镇化率已基本达到54%, 几乎每年城镇化率都已1%的速度增加。在过去的三十年改革发展时期, 中国致力于发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的发展型社会, 但由于发展的不均衡, 城乡贫富差距过分悬殊使得农村等落后地区的人口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 成为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的主要隐患。对于政府给予农村的资源最终流向了城市。农村从城市中获得的资源最终又流回了城市。究其根源是农村劳动力、道路、通信、卫生, 教育等要素的落后, 造成了城乡公共服务较大差异的不良局面。其中农村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 成为了新阶段的农村建设的突出矛盾, 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特征。在这个背景下, 对公共服务体制城乡二元结构进行动态分析表明,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简单过渡。在这一过渡中, 核心不是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 仅仅是追求城镇户籍上的指标是无法实现一体化的。例如教育、医疗、卫生, 这样一些条件还不均衡的条件下对于本来就资源分配不均人口拥挤的城市, 一味提高城镇人口的结果必将会拖累现有城市的公共服务指标, 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因此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核心是提高农村地区的资源承载能力把大量的社会优秀资源做到相应城乡的均衡共享上来。但是实现城乡在硬件、医疗保障、卫生、教育, 达到大致均等是需要相当大的努力与时间的。对此《国际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现阶段主要目标是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

(三) 结合制度建设分析中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对于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政府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的诸多方面还存在短板。有些保障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在实施环节未能得到很好的衔接, 使之不能形成合力, 加上权利与义务主体定义不清,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社会效果, 其制度保障不够到位, 立法的不足与制度的不完备使之缺乏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有力保障。这些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公共服务缺乏供给标准。长期以来, 政府与乡、村基层的交流互动缺乏, 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了解不够, 所以对于公共服务的供给标准也定义模糊, 并未制定统一的最低标准, 致使农村在公共服务建设上存在盲目性, 公共财政资金在使用上随意性必然会造成监管漏洞。 (2)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缺陷。补助收入和上解支出的种类繁杂, 在数额的确定方面存在随意性, 对于不同的地区施行不同的实行制度。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上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下级政府对转移支付款中用于公共服务事业的资金无法在年初预算中明确, 使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被动型和盲目性。 (3) 城乡户籍制度存在二元结构。城市与农村户籍在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上存在显著差异, 城乡间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退伍安置等制度的双轨化是造成社会不公、城乡不同社会群体间公共服务不均的主要原因。 (4) 各级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权责分配不清, 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上, 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都没有具体的范围划分, 对于不同层级的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也没有具体的划分, 缺乏量化的标准, 基础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的供给责任同样定位模糊缺乏明确的分工, 造成责任层层推诿, 最终会加大村集体和二级政府的财政负担。

三、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改革思路

基于实现城乡人民都能公平享受到大致相等的公共服务, 提高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消除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失衡这一目标。从现实需求来看, 新阶段城乡发展有三大改革任务:第一,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以财政为主导的多种投入机制, 刺激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第二, 立足于农村,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第三,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制度保障。以上三大任务的实现将决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实现程度。

(一)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以财政为主导的多种投入机制

目前来看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主体较为单一, 主要为政府投入, 社会资金较少。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机制既要适应当前发展阶段的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也要为将来经济社会发展, 其公共服务投入的内容和标准上留有必要的余地;既要兼顾公平又要刺激农村需求。保证城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公共财政投入是基础, 提高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和效率, 对于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应投放更多的财政资金, 尤其是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生态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

在增大财政投资规模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规范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的配套政策, 改变集中化的财政体制, 降低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性, 提高地方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2. 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协作关系, 做好市场价格机制的引导工作, 对应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下提供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政府应遵循市场原则, 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下履行好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主导作用。

强化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职能, 对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所需的公共产品在市场上要提供必要的税收、补贴、信贷的优惠政策, 在财政投入资金的同时, 也要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拓宽一些例如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信息服务, 公里建设、电网改造等一系列准公共产品特征的公共服务的投资渠道, 调动民营资本与国外资产的投资积极性。引领市场资金流入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上来。

(二) 立足于农村,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当前, 偏城市化现象是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为所属地区的地缘环境不同导致了城与城之间, 乡与乡、城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标准长期处在不均衡的状态, 往往各地区城乡间的公共服务建设并没有一个客观有效参考, 作者认为公共服务的一体化还应因地制宜, 立足于村, 立足于民。应摒弃原来盲目的投资建设, 在投入水平上各地区之间应该做相对性比较, 其投入水平应以当地民众诉求和满足当地农村自身发展需求为目标, 努力发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盲区加以研究, 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公共服务建设。因此公共服务必须要着眼于农村实际需求,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的覆盖面积的重点。城市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要统一标准但不可同步实施, 对于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这些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的项目应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 建立健全以医疗和养老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靶向性, 积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三)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的制度保障

1. 从农村实际出发, 对于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不同的保障标准, 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上施行一套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 依据农村实际需求来决定公共服务供给的种类和数额指标。

充分保障广大农民对公共建设上的需求意愿得以实现, 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的使用效率以及公共资金在使用环节监管的可控性。对一些过时的、结构不合理的、无实际用途的公共服务建设进行停工整改, 激发农民群体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热情。扩展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在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机构保障、社会捐助、职能划分等方面的覆盖。

2. 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在公共服务的支出方面制定全国统一的最低标准。

逐步解决上下级政府在转移支付过程中层次过多、科目繁杂、数额不均的局面。对于支出成本高, 支出项目多等自然和发展差异较大地区的大型公共开支项目, 应设置重点扶持基金和鼓励性转移支付, 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参与其中的同时还要在当地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应设立最低保障金标准, 改变过去公共服务建设被预算的不确定性拖着走的局面。

3.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按居住地登记居民户口, 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 而非成为社会地位差、社会福利差、社会保障差这一弱势群体的代名词, 对于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群体, 要在制度上实现城市各项公共服务对该群体的全面覆盖, 妥善保障其子女就学, 医疗、养老保险, 住房保障等问题享受与所在城市相同的公共服务标准。

消除掉户籍制度中的歧视和待遇差别, 使城乡人民在平等的空间内进行均衡的发展。

4. 划清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农村集体组织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权责归属, 制订配套管理规章, 落实供给的主体, 明确供给各方的权利义务和相应职能范围, 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 事前要逐级签订公共服务供给目标管理责任书, 对客观制约因素较为复杂的地区要提前制定好供给要点和专项供给实施方案;事中要对供给各项环节做好层层监督工作;事后对公共服务建设的成功进行公开透明的多元考核评估。

为确保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各级政府要在公共服务建设中做到同研究, 同部署, 同落实, 同考核。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 时间安排和工作措施, 改变权责交错划分不明晰的局面。

摘要: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已经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 它是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缩影, 同样也符合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政基调, 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理念的有效继承。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环境下城乡公共服务建设, 从国际经验、现实条件、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对当今发展现状及其出现的不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以完善中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 篇11

但是, 各地在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管理上的体制性障碍、市场竞争中的无序状态、财政补贴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健全、安全生产存在隐患等等, 这一系列问题不解决, 城乡客运一体化就很难实现。

近年来, 从交通运输部到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 以及承担城乡客运一体化任务的运输企业都在群策群力, 摸索经验,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推动这一惠民政策的有效实施, 全国各地先后涌现出不少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有益尝试和独具地方特色的成功经验。

上一篇:高层钢结构住宅下一篇:中药安全